首页 > 文章中心 > 推敲的典故

推敲的典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推敲的典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推敲的典故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诗歌鉴赏 暗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B-0113-02

诗歌鉴赏作为高考语文的必考题型,一直是让很多学生感到头疼的难题,其实只要找对方法,诗歌鉴赏也可以变得很简单。无论是多么晦涩难懂的诗歌,作者在诗中或多或少都会留下一些暗示,只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些暗示,便能够轻而易举地破解诗歌鉴赏这个难题。那么,怎样才能在诗歌鉴赏中准确找到暗示并理解诗歌主旨呢?

一、关注注解暗示,明察秋毫

在多数古诗词鉴赏题目前,都会有一些注释,对于那些超出学生理解能力的生僻词句给予解释,或者是介绍诗歌写作的背景以及其中典故的出处等,这些都可能在无意之中“泄露”了全文的主旨,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引导学生重视题目中给出的注释,好为之后进一步分析诗歌奠定基础。

比如,在 2015 年天津高考试卷的诗歌鉴赏题目中,注释就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首诗的题目是《雨过至城中苏家》,学生在刚读这首诗时,可能不太理解题目中的“苏家”具体是指谁家,而且对于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也是一无所知,这样理解这首诗时就有一定的困难,但是结合文中的注释,这些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该注释中写道:“此诗作于宋哲宗元v元年(1086年),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学生看完注释后,就能知道题目中的“苏家”指的是苏轼的家,同时再结合注释中提到的诗歌的写作背景是苏轼被贬后再度被重用,这样再结合历史上苏轼、黄庭坚二人的关系,本文的主旨也就呼之欲出了。最后结合作者所描写的景物可以看出,此诗表达了作者雨后天晴访友的喜悦之情以及仕途上的踌躇满志。

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当有效引导学生多关注诗词中的注解暗示,在对诗词的创作背景了然于心之后,再对古诗词进行深入分析,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学生做诗歌鉴赏题的准确率也能获得提升。

二、体会诗眼暗示,把握基调

在做诗歌鉴赏题目时,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诀窍――寻找诗眼。所谓诗眼,往往是指全诗中心思想的集中体现,也就是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词句,这样的语句往往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学生在找到诗眼之后,深入挖掘诗眼便可洞悉全诗的主旨,这对做诗歌鉴赏的题目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比如,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笔者先带领学生翻译了全诗,使学生对这首诗的大意有个初步的了解,然后让他们根据诗意找出全诗的诗眼。学生思考之后,一致J为“我寄愁心与明月”一句中的“愁心”二字就是全诗的诗眼,因为它们直接点出作者的满腔愁绪,即作者听闻昔日好友被贬官异地,十分同情好友的遭遇,借此诗来抒发愁绪、予以慰藉。又比如,在《旅夜书怀》一诗中,学生在阅读这首诗并分析全诗之后,认为“读”字是这首诗的诗眼,该字将作者内心漂泊无依的愁绪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且作者将自己的愁绪融于夜景之中,这样更加烘托出其形单影只的孤独之感。可见,在做诗歌鉴赏的相关题目时,只有准确找到诗眼,学生才能精准地理解全诗的主旨进而有效解题。同时学生在寻找诗眼的过程中,对诗歌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并且对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也会给予一定的重视。可以说,这种寻找诗眼的解题方法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因此教师应当告诉学生在考试中遇到一首从未见过的诗歌时,不要着急动笔写答案,而应将诗歌仔细阅读几遍之后,再推敲琢磨本诗的诗眼,当找到诗眼之后,需要学生回答的那些问题也就都迎刃而解了,这样学生也会在无形中提升对诗歌鉴赏的学习兴趣。

三、推敲用典暗示,顺藤摸瓜

在多数的古诗词中,作者都会借助一些典故来表达一些特定的感情,这些典故往往都与诗词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若是能够准确理解典故的含义及出处,然后顺藤摸瓜,这对理解诗词的主旨会有很大帮助,学生的文化素养也会不断提升。

比如,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便多次借用典故。在这首词中,作者一共提到了孙权、宋文帝、后魏太武帝、刘裕和廉颇这五个著名的历史人物。其中“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体现的就是孙权的典故――曹操在和孙权交战之后,不由得发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慨。这句是借用曹操对治军严谨、年轻有为的孙权的赞赏来表达作者本人对英雄的崇敬之情。还有词中最后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其典故是:廉颇被免职后,住在魏国。赵国由于屡次被秦兵围困,赵王于是想重新任用廉颇为将,而廉颇也想再被赵王任用。赵王于是派使臣去探望廉颇,看看他还能不能任用。廉颇的仇人郭开用重金贿赂使者,让他回来后说廉颇的坏话。赵国使臣见到廉颇之后,廉颇当着他的面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上铁甲上马,表示自己还可以被任用。赵国使者回去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然已老,饭量还很不错,可是陪我坐着时,一会儿就拉了三次屎。”赵王听了认为廉颇老了,就没有任用他。这个典故也体现了作者希望报效国家、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愿望,与此同时作者也通过这个典故表现了自己空有一腔报国热情却无处施展的郁闷、惆怅之情。

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向学生渗透一些历史典故,这样学生在做诗歌鉴赏题时,就能有效通过典故找到诗歌的主旨。这种方式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历史和人文素养,更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做诗歌鉴赏题目的准确率。

四、熟悉意象暗示,约定俗成

在诗歌中,还有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 借助意象来表现特定感情。如果学生掌握了这种写作手法,这样一旦在诗歌中读到相关景物,便可“见景知意”,明确了作者想借助该景物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有效提炼出诗歌的主旨。

笔者帮助学生归纳整理了一些常见的意向,比如,“柳”代表送别、“梧桐”代表悲伤、“松柏”代表坚强、“”代表隐逸、“牡丹”代表富贵、“鸿雁”代表思乡等,并为学生逐一介绍其在诗歌中的具体应用。例如,在屈原的《离骚》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一句就借助表现了作者品行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感情,其实仔细思考之后不难发现,这种以来暗示归隐生活的例子还有很多,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元稹的《》以及范成大的《重阳后两首》,都借助表现了诗人自身的精神品质,这便是意象应用的一些代表实例。学生在掌握方法之后,可以自己尝试将它应用到不太熟悉的古诗中,这对他们理解全诗主旨会有很多帮助,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帮助学生归纳整理一些特定的意象含义,使学生准确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总之,如果学生能够巧妙抓住诗歌中的暗示,那么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对学习诗歌鉴赏产生浓厚的兴趣,坚持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将会发生质的飞跃,诗歌鉴赏也将不再是学生语文考试中的“拦路虎”,而是会成为“垫脚石”,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得到全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阎淑蓉.古典诗歌鉴赏与教学的几点思考和尝试[J].甘肃科技纵横,2008(6)

[2]韦柳钰.浅析课改后的高中诗歌鉴赏教学[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4)

推敲的典故范文第2篇

据《史记》记载,吕不韦与儒生辑成《吕氏春秋》,全书有一百六十篇文章,分成二十六卷,共二十多万字,在当时称得上是一部巨著。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这就是“一字千金”的典故。诗人为了改好作品,哪怕一字半句,也往往为之绞尽脑汁,苦费心机。杜甫诗曰:“新诗改罢自长吟”。可见他十分重视诗文的修改。南宋魏庆之《诗人玉屑》载:陈舍人得杜集旧本,文多脱误,《送蔡都尉》云“身轻一鸟”,其下脱一字。陈公与数客各用一字补之,或云“疾”,或云“减”,或云“落”,或云“下”,莫能定。后得一善本,乃是“过” 字, 陈公叹服,以为虽一字,诸君亦不能到也。

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对自己文稿,“出入观省之,朝夕改”。其名作《醉翁亭记》,初稿开头为“滁州四面有山……”数十字。后来反复琢磨,觉得文章中心应突出醉翁亭,其他方面不必铺垫太多,于是大刀阔斧砍掉大部分,仅存“环滁皆山也”五字。这一改,除了文字洗练外,更显示出欧阳修文风之严谨。直到晚年,欧阳修仍保持这种文风,甚至把原稿改得一字不存。

“唐宋家”之一、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王安石在写“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诗时,一个“绿”字反复推敲,反复修改,先后从“到”、“吹”、“过”"、“入”、“驻”……一直改到“绿”字方满意为止,于是才有了这流传至今的千古名句。

北宋大文学家坡《和欧叔弼诗》,有句诗原为“渊明为小邑”,是说陶渊明作小县官,后改为“渊明求县令”,把陶渊明因家境贫困,求做小官的心情,完全表现出来。同为北宋的著名文学家黄庭坚《嘲小德》诗,有句诗原作“书窗秋雁斜”,说小孩子在窗上写字,像天上秋雁那样整齐,显然不够真实。后改为“涂窗行暮鸦”,说在窗上乱涂成一团团,黑的像天上飞行的乌鸦一样,真切地描绘孩童学书的情景。

《诗经》曰:“如切如磋,如琢日磨。”众多诗人词家修改作品时,十分注重吸取他人的意见。人称诗奴的贾岛吟诗:“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后句“敲”字又欲作“推”,一时难以取舍。恰路遇韩愈,经指点选定“敲”字。这就是烩炙人口的“推敲”典故。边塞诗人高适,路经杭州清风岭,观月赏景,于僧房题诗:“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翻松露湿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角竹房。”途经钱塘江时,正值月落,发现江潮亦随风而退,只剩半江水。觉得题诗用“一江”水描写月夜江潮,不符实际,归来时特去僧房改诗。不意发现诗已被人改过。僧人告诉他,有一官路过,见诗中“一”字不如“半”字准确,便径直改诗。高适多方打听,得知改诗官员就是赫赫有名的大文学家骆宾王。

推敲的典故范文第3篇

那天学校大扫除,我发现有几个学生偷懒,就教育他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为了增加说服力,我讲了一则“日本人喝马桶水”的经典故事给他们听。一群年轻人到一家大酒店应聘工作,上司就安排他们去洗厕所。这些年轻人觉得洗厕所体现不出自己的价值,都非常不乐意。上司看出了他们的心思,就拿过他们手中的刷子和抹布,一遍遍地擦洗马桶,直到光洁如新。为了证明马桶的清洁,上司从马桶里舀了一杯水喝了下去。

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发出一阵阵“哇哇”的惊叹声。我接着告诉他们说:“这是一个来自日本的故事,我们的松野同学肯定听说过,不如让松野同学再给我们讲一遍吧。”

同学们齐声鼓掌,松野却似乎有些为难,他左右看了看后轻声说要和我单独谈。我带着松野来到办公室后,他才怯怯地说:“老师,我其实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故事,也没有在日本的任何一本书或者杂志上看到过,不过我觉得这个故事非常荒诞而且虚假。”

“为什么这样说?”我很惊讶。

“第一,日本的自来水分为两条管道,一条管道里是饮用水,用来做饭洗菜烧开水的,另一条管道里则是生活用水,用来洗衣服冲厕所等,所以无论把马桶洗得多干净,那个人舀出来的马桶水都是不能饮用的生活用水。第二,马桶不像碗,能整个都洗干净。马桶底下有一条弯道,那里无法清洗,无论外面有多干净,那条弯道里始终是脏的,这样的水能喝吗?第三,即便弯道里也能够洗干净,可是刷子和抹布是洗一次更换一次的吗?所以我觉得,如果真的有人喝了马桶水,那顶多说明他有勇气而已,并不能说明马桶里的水可以喝。”松野叹了一口气说,“真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完全经不起推敲的荒诞故事,竟然会成为一个经典……”

推敲的典故范文第4篇

针对以上课堂诗歌意境引入出现的问题,笔者联系我国语文情境教学理论系统的提出者李吉林老师提出的情境教学方法及其它教学理论及个人教学实践提出以下意境引入策略:诗歌诵读导入意境在诗歌教学中,采用多种朗诵方式,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诗中的情感和内容,渐渐进入诗歌之境。联系生活展现意境由于社会阅历较少,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和人文积累,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往往会存在误读。对此,诗歌意境引入时要联系当代社会和学生的周围生活。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轻轻地我走了”,“轻轻地”不能被“悄悄地”代替,因为前者是对动作的一个形象描写,包含悄然无声之意,后者只是安静无声之意。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走入诗中淡美淡愁的意境,我们可以举母亲上班的例子。可以问“妈妈去上班了,她走时关门,我们应该说是轻轻关上门还是悄悄的关上门呢?”一句现实的生活例子,让两个形容词的区别形象起来,学生也因此更好的融入诗歌的意境之中。图画、表演、语言描绘等多方式学生主体创造体验诗歌意境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活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诗歌教学意境引入可以通过图画再现意境,表演体会意境,语言描绘意境等多种教学方法,多方调动学生感觉器官,增强诗歌意境美感品鉴效果。例如:纳兰性德的《故园》教学中,可以设计学生场景语言描绘、作画等方式,其中的孤舟、大雁、场景、言语情感交流从而让学生与作品产生共鸣,感受到诗人的漂泊生活以及思乡之情。再联系诗人的生平,从而让学生对诗歌意境进入更深一层的自我体验。又例如,闻一多的《发现》,通过讲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一个海归青年回国的故事情景,使学生消除时间和空间上的隔阂,走入诗中意境。

二、音乐渲染意境

思想家卡莱尔曾经说过:“诗是音乐性的思想。”选取与诗歌意境和情感表达相一致的音乐,为学生走入意境制造氛围。例如,鉴赏白居易的《长恨歌》可以选用古乐《汉宫秋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播放曲子《爱情故事》配乐朗读。音乐和诗歌相呼应,激发学生产生直接的听觉形象和相应的情感及丰富的想象力,推动学生步入诗歌意境,通过意象导入意境意象是组成意境的建筑材料,是以小范围构建大范围。只有对意象有了深刻而清晰的认识,才能对诗歌意境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全面而深入的把握诗歌,产生深挚的审美情感。通过文化常识介绍导入意境有意境的诗歌通常都是融入一定的文化积淀的,这就需要对文化常识进行一定的介绍。通过文化解读来理解诗歌作品。意象的传统象征意、诗歌流派,诗人风格和生平等等文化常识都应该指导学生逐步积累,从而服务于理解诗歌,走入意境的。通过典故导入意境典故也是诗歌中经常借鉴的,只有对典故有所了解,才能真正理解诗中的意蕴,走入诗人创设的意境。例如为进一步深入曹孟德《短歌行》中求才若渴的心情,可以给学生讲“萧何月下追韩信”和同时代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典故。通过品味语言导入意境我国自古就有“推敲”之说的美谈和“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千古名言。在讲究语言的高度凝练性的诗歌中更是如此。首先是富有表现力的妙字佳句。有时,这些妙字佳句会对主题的表述。意境的深化、形象的突出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王安石《泊州瓜州》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个“绿”字从最初的“到”字、“过”、“入”等千余次修改,始定为“绿”。正是一个“绿”字让人从视觉角度直观鲜明地感受到春意特有的一片生机,这与当时他奉昭回京,重施变法的喜悦心情相谐和。

三、关注语法结构特点

推敲的典故范文第5篇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推荐了80首古诗词供学生背诵,这些古诗博大精深,凝练含蓄,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古诗由于其特殊性,它与时代、与社会、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背景材料的丰富是无可比拟的,重视古诗教学中背景材料的运用研究,对于促进古诗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颇为有益的。

1背景材料的多角度获取

古诗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背景材料主要依靠教学参考书提供,因而获得的渠道是单一的,背景材料获取均由教师获得,学生不作参与,因而获取角色是唯一的。结果教师提前抄教参,学生课上听介绍,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不了,背景的诸多功能发挥不了。我们知道,开放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为此,须把背景的开放作为古诗教学开放的重要内容,重视古诗背景的全方位获取,为教学提供广阔的背景,重视背景的全员性获取,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1.1 从学科教材中获取。古诗教材中,不少诗背景相同或相似,而且从古诗内容来说又往往互为背景,对此,可抓住相似点,引导对相关古诗进行重读沟联。也可抓住古诗教材与其他教材的联系,让学生从相关学科中获取背景材料。

1.2 从课外阅读中获取。课外阅读是背景获取的重要渠道,对以古诗有关的背景,可引导课外阅读,尽量拓展背景空间,以促进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的结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如“旗亭画壁”、“安史之乱”、“张骞探源”、“王安石改字”、“苏轼与惠崇”等。

1.3 从广播影视中获取。现代通讯媒体为学生学习古诗提供了背景获取的简易通道。巧妙运用可有效解决古诗教学中的背景介绍问题。如学习《送元二使安西》,可介绍听古曲《阳关三叠》;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望庐山瀑布》、《浪淘沙》可分别引导观看电视风光片《西湖风光》《庐山美景》《九曲黄河》等。

1.4 从社会生活中获取。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场所,又是语文实践的天地。为此可把学生引向社会,引向生活,让他们获取“活”的背景材料。如教《咏鹅》,可引导学生到河里看看鹅戏水的情景;教《梅花》,可引导学生去花坛看一看花儿,闻一闻花香;教学《枫桥夜泊》,可引导学生去看看枫桥的景色。当然,这类背景的获取多受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教师要通盘考虑,抓住时机,甚至提前安排。这样虽然与教学的时间有一定的距离,但只要认真指导观察,使其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时稍加引导,其背景材料就很容易在学生的头脑中复现,这比单靠教师描述效果要好得多。

1.5 从因特网上获取。因特网的普及,为学生获取背景提供了更为快捷的通道。。如在锦绣中华网上,学生可以获取诗人和诗歌的有关背景材料、历史掌故、疑难解释等。

2 背景材料的多功能发挥

在古诗教学中利用背景材料,目的在于借助背景材料引导感受内容,理解语言,体会感情,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须因文而异,因需而异,灵活选择,以发挥背景的多重功能。

2.1 引趣功能。为使学生以浓厚的兴趣、良好的心态主动积极的参与学习,可抓住学生知识的空白点,通过背景介绍,引发学习兴趣,并将这种兴趣引向课堂教学活动。如教学《赠汪伦》可作这样的介绍:同学们都知道李白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可是你们知道他曾经上过一次当吗?据说,安徽有位名士叫汪伦,与李白素不相识,曾写信邀李白去泾县游玩,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至,见汪论便问桃园酒家何处?汪伦说:“桃花者,潭水名也,离城十里,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留数日离去,李白走时,汪伦不在家中,当他得知后又携酒赶来送行,李白触景生情,写下这首诗赠别。这样的介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2 解疑功能。由于学生知识面的狭窄,他们对于某个人物、某个事件的认识与实际往往存有差异,对此,可通过背景介绍,揭开学生心中的谜。如教学《七步诗》时,学生对封建社会宫廷内部的矛盾斗争知之甚少,特别不理解兄弟相残的惨剧,为此,阅读前,可向学生介绍曹丕和曹植争做太子的一段经历,曹丕对曹植深怀猜忌,横加迫害,于是就有七步做诗的故事。

2.3 铺垫功能。古诗远离学生生活,时空差、知识差给学生理解带来了困难,有针对性的介绍背景,可以做好铺垫,降低难度。如教学《送元二使安西》,可先介绍“折柳送行”的习俗和“阳关三叠”的由来。通过介绍,使学生了解,因为好友就要出阳关向西,那里异域山川,西北大漠,风俗不同,语言有别,再加上当时交通不便,通信困难,很难再遇到亲朋故友,使学生初步了解作者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2.4 诱情功能。情感因素在古诗教学中至关重要。为将学生的情感纳入课文的情感渠道,以形成与课文和谐协调的情感基调,对与学生情感差异明显的古诗,可通过背景介绍,诱发学生的情感。如阅读《秋浦歌》前,可先介绍李白当时的宦途情况。公元743年,李白42岁,诗歌作品已名扬四海。唐玄宗召李白进京。李白做了两年御用文人,目睹了朝廷上的黑暗、腐败,李林甫、杨国忠这些奸臣、无赖受宠,祸国殃民,而自己备受冷落。压抑、苦闷使他辞官而去。此后,他目睹国家日渐衰败,写下了许多以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为主题的诗篇,《秋浦歌》就是其中的一首。通过这样的背景介绍,为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感情的体会奠定基础。

3 背景材料的多层面运用

如果古诗所涉及的背景材料单一,可在新课开始时介绍。但如果课文涉及的背景材料较多,可根据背景材料与课文内容及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合理的分解,分层次介绍,多层面运用。

3.1 导入时介绍以定向。如果背景介绍的目的在于激疑引趣或进行知识性、情感性铺垫,可安排于课始。如教学《寻隐者不遇》一诗时,可在课始介绍“推敲”这一典故。据说贾岛在遣词造句上特别下功夫,有所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相传他在长安应试时,为了斟酌“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用“推”还是用“敲”字,只顾低头沉思,不觉冲撞了韩愈的车骑,韩愈问明原因后,没有怪罪他,思索片刻说“敲”字好。此为“推敲”这一典故的由来。学生也从这个典故中了解到贾岛苦吟的特点。

3.2 初读后介绍以解疑。有时学生初步接触古诗后,往往疑窦丛生,如与背景有关,可随机介绍,扫除障碍,从而为课文的细读研究打好基础。如阅读《乌衣巷》,在学生初读感知后引导质疑,然后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乌衣巷”“朱雀桥”“王谢”等知识背景,以减少阅读理解中的麻烦。

3.3 细读时介绍以深化。对有助于促进课文内容和中心理解的背景材料,可安排在细读中随机介绍。如教学《夏日绝句》时,可在了解诗意后,向学生介绍“楚汉争霸”和“靖康之难”的故事。介绍项羽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对项羽的敬佩之情;介绍“靖康之难”,从中理解李清照那种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推敲的典故范文第6篇

一、默吟古诗词,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古人云:三分诗七分吟。这里所说的“吟”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读”,它应该是那种“出之于口,入之于心”的诵读。由最初的对于字音、句读的正确把握,进入作者的语言情境,从而把握作者的构思,最后达到感情上的契合、忘我的境界。所以,我把这种极少有人干预的“读”称之为“无声”的读。针对不同风格的古诗词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悲凉凄清、沉郁伤感的《相见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武陵春》等,只能留足时间让学生默默地吟,浅浅地唱;而相对豪放悲壮、轻快柔和的《望岳》《浣溪沙》《钱塘湖春行》等,可稍稍提高音量读出抑扬顿挫之感。通过这“无声”默吟,可以提高学生语言的敏锐度、感悟力,对触摸诗人情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品味诗歌语言,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我们该如何将这无穷的想象力运用于古诗词教学呢?

1.解读一种意象

康德说:“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认识功能。”想象是在大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构成新形象的过程,其特点是具有生动的再造性和独特的创造性。由于诗词语言凝练含蓄,所描绘的一些意象距离现在较久远;再加上现代学生生活经验缺乏,知识面狭窄,这样就导致了学生认识不全而无法展开联想和想象。当学生无法解读诗词意象时,教师不要急于干预,而应该引导学生去查找,去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转换时空发挥想象。例如教李商隐的《无题》时,学生就对“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产生疑问。因为学生不能理解“青鸟”“蓬山”这两个意象,就无法想象出当时的画面。另外,还由于古诗词中用典的现象比较普遍,而不懂典故也就无法理解诗词。因此引导学生读典故、想故事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亲射虎,看孙郎”和“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两个典故如果不理解,就根本无法理解苏轼当时这种极度矛盾和抑郁的心理。

2.玩味一个字词

古人作诗讲究推敲,为了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他们往往废寝忘食,如痴如醉。例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构筑了一幅怎样的生活意境图;“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又传达出一种怎样悠闲恬淡的心情;“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又将展现出一幅怎样惊心动魄的画面。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玩味字词,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咀嚼字词的深层内涵。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自由辐射,想象才能自由放飞,个性解读才能自然生成。因此,相对精确的“言传”显然限制了思维,而绝对模糊的“意会”则能给予学生更广阔的思维天地。

3.体验一份情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最能体现人的精神与智慧,最富有情感,学语文不是一个推理过程,而是一个形象感悟的过程,这就是心灵的感悟,是独特的个性体验。例如,在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让学生跟游子一起融入那苍凉、萧瑟的画面中去看、去听、去想,学生自然而然地就能深深体会到游子悲秋思乡的断肠之情,而这种感悟必定是深入人心、透入骨髓的。艺术家们通过他们的作品架起了一座座桥梁,使无数的孤独、迷茫、脆弱的心灵受到启迪,产生情感的共鸣,领略人生的真谛。

三、写出诗词余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古诗词的语言凝练、意象鲜明、意境深远、主旨含蓄,留有许多余味,教学中我们要唤起学生无尽的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写下自己飞扬的思绪、独特的体验和深沉的思考,享受书面表达的快乐。可再现优美的意境“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可续写精彩的故事“木兰从军记”;可描写壮阔的场面“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狼。”也可阐述评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但是,要求学生在写作时不能作机械的翻译,而要根据诗歌意境、主旨,结合实际完成再创造,表达出自己个性化的感悟。

推敲的典故范文第7篇

关键词: 信息化 小学语文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

1. 信息技术的优势

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友好的界面,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以及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刺激很大程度提升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仅如此,其自带的超文本、超链接方式能够很有效的管理学科知识,将一个个枯燥的空洞乏味的理论知识点转化成为一个个神奇的、形象的动画片段,给原本死气沉沉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巨大变革。学生不用整天面对枯燥的黑板和粉笔,取而代之的是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不用再为语文知识如何表达而苦恼,学生也不用再为整天听着晦涩的语句而发愁。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语文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

2. 多媒体技术对于课堂教学的优化

多媒体技术对课堂教学模式带来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备课内容的变化;②导入方式的变化;③演示情境的变化;④讲授方式的变化。针对这几个变化要点,教学方式的转变主要表现为:从“以教为本”转向“以学为本”(或从“以教定学”转向“以学定教”);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从“讲授教学”转向“多元教学”;从“宾我学习”转向“主我学习”。

3. 多媒体技术对于课堂教学的革新

多媒体技术对学生学习方式带来的革新主要体现为:①自学方式的变化;②讨论方式的变化;③练习方式的变化;④课后作业的变化;⑤学习拓展的变化;⑥检测方式的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这种变革的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也是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随着多媒体带来的变革在学生语文学习方式中的不断渗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动性及创新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学生从过往的机械接受式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接受式学习,进而演化为发现式学习,最后进入研究性学习过程,这些都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学生学习方式上带来的重要转变。

二、巧妙借助网络,培养学生能力

1. 培养学生想象力、感知力

在学习《秦兵马俑》时,教学前我特意在网络上找来了相关的图像和资料给同学们展示,在学习前我会将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让他们仔细观摩感受,这个过程很受学生们喜欢,很多同学都看得非常认真,并且不断和其他同学进行讨论研究,待同学们对于实物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我再开始对于课文的讲解,有了直观的体验,学生们对于文章中的内容也更容易理解。当碰到同学们有疑惑的地方时,我会再结合具体图片,以实际的物体为参照,给同学们做深入讲解,这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同时能够很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感知力。

2.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情感丰富的教学素材,尤其是古诗文部分,朗读能够让学生对于诗文的情感有更好的认识,“三分诗七分读”,诗作文字韵律的美只有通过读才能得以体现,诗作中蕴藏的情感也只有通过读才能得以深刻的表达,朗读的过程让学生和诗文有了更亲密的接触,对于诗文的情感及内涵也体会更多。在朗读教学前我通常都会借助网络技术让学生观看和诗文相关的图片及记录,让他们对于诗歌的画面有更深刻的感知,这样,朗读时文字中传达的那种情感才能够更好的抵达。

3.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推敲”是一个很有深意的典故,关于这个故事中的一“推”一“敲”确实不容易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作者会在“推”与“敲”之间徘徊,这其中能够反映出什么,这只能让学生自己去慢慢领会了。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借助网络的应用我让学生看到了当时的情境,不仅如此,我还引导学生对于作者当时的心境以及在门外犹豫时作者内心可能会有的想法做了剖析,有了这些基础,才能够让学生对于这个典故有更真切的体会,进而通过意会让学生真正明白推敲这个词的含义。这个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文意的认识,也很好的锻炼了他们的发散思维。

4.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语文课程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很多时候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与提升也是很有必要的。在学完《只有一个地球》后我给大家布置了一个小任务,我要求大家课后为当地的环境保护设计一个可行的方案。学生们对于这个任务表现的非常积极,很多学生都在网上查阅了各种资料,并且将有效的资料汇集到一起。从学生的成果我看到,学生不仅对于这个问题进行了有效思考,过程中环保理念也在他们心里不断加深,不仅如此,方案设计过程也很好的锻炼与提升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5.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要旨很大一部分在于开启学生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与认知,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对于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与兴趣,很多东西都能够让他们感到惊奇,很多事物也能够让他们受到触动。正是因为如此,这是一个很好的培养他们创新能力的契机。在学习《秋姑娘的信》时我将学生们带到了多媒体教师,首先通过给学生展示秋天的美丽场景将学生带到教学情境中,然后我向大家提问:大家知道“秋姑娘”是什么样子的吗?学生们都很惊讶,对于这个问题也展开了激烈的探讨,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结 语: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改变了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它也很大程度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的很多能力都得到了提升。首先,它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这是对于学生思维层面的一种拓宽。其次,它能够锻炼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对于学生朗读技能也能够进行培养。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让小学语文课堂更有活力,也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利娜;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巧运用[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1年08期.

推敲的典故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语境 语言语境 情景语境 文化语境 翻译

1.引言

在翻译活动中,译者面临着对原语文本进行最大限度的理解这一重大任务。要想最大限度地理解原语文本,译者对存在于原语文本中的语境不能不加以重视。语言的使用离不开语境,任何篇章都是一定语境的产物。翻译,作为两种语言之间以传达语义为主要目的的语言交际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语境,正如纽马克所说:“语境在所有翻译中都是最重要的因素。”对于翻译活动来说,对语境的理解与否将制约翻译的成败。理解原文必须紧扣语境,反复琢磨,译语表达也必须密切联系语境,选择恰当而得体的表达方式。

语境原则首先源于弗雷格(Frege)1884年完成的《算术基础》,即“必须在句子联系中研究语词的意谓,而不是个别地研究语词的意谓”(王路,1996:49)。“语境”(context)的概念则在20世纪30年代,由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Kaspar Malinowski,1884-1942)提出,并指出语境是决定语义的唯一因素,舍此别无意义可言。英国语言学家、伦敦学派的创始人弗斯(John Rupert Firth)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意义就是语言成分在语境中的功能,把语境从语言上下文拓展到语言使用时的主客观环境。指出除了语言本身的上下文以外,除了在语言出现的环境中人们所从事的活动之外,整个社会环境、文化、信仰、参加者的身份和历史、参加者的关系等,都构成语言环境的一部分。

现在,语境既包括文本上下文,也包括文本产生时的主客观环境,这已成为共识。王建平对语境的定义进行了综合,他说,“语境就是交际过程中语言表达式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客观环境因素。”(王建平,1989:24)。胡壮麟先生把语境分为三类:语言语境(linguistic context)、情景语境(situational context)和文化语境(cultural context)。

语言学家们关于语境的研究对语言的理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语言的翻译无疑也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拟从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这三个方面探讨语境因素在翻译中所起的作用。

2.语言语境(linguistic context)与翻译

语言语境亦称上下文,指语篇自身的结构及逻辑连贯,“即词、短语、语句或篇章的前后关系”,根据上下文常可以帮助理解词或短语等语言成分的特定意义。正如英国语言学家弗斯所云:“Each word when used in a new context is a new word.”(每一个词,当用于一种新的语言环境中时,就是一个新词)。因此,即便似乎是最简单不过的词,对其用法和译法也绝不可忽略,它们往往会因语境的变迁而派生新义。请看下例:

Power can be transmitted over a long distance.

电力可以输送到很远的地方。

Friction causes a loss of power in every machine.

摩擦能引起每台机器的功率损耗。

The fourth power of three is eighty-one.

三的四次方是81。

The combining power of one element in the compound must equal the combining power of the other element.

化合物中的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必须等于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

This is a 20 power binocular microscope.

这是一架20倍的双筒显微镜。

上述各句都出现了power这一名词,但要准确了解power在各句中的含义,需要推及整个句子,即它们各自所处的上下文,因此必须根据上下文的联系以及词的搭配关系或专业范围来判断和确定某个词在特定场合下所应具有的词义。

3.情景语境(situational context)与翻译

情景语境指的是语篇所涉及的具体场景、事件及参与者,即具体的参与交际的人、发生的事、交际的渠道、交际者的个体心理及相互关系等。

3.1 交际者(tenor)

译者的任务是要传达原作者或交际双方想要表达的意图。因此,在翻译时掌握作品中人物的知识、修养及性格、身份,甚至说话人与受话人表情、姿势、语气、语调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粗野鄙夫,他的话就不应译成文绉绉的,反之,一个贵族小姐,不应该言语粗俗。一个人生气、愤怒与心情愉快说话的语气截然不同。这些在翻译的时候都应该注意。请看下例Jane Eyre (Charlotte Bronte)中小简・爱同她表哥吵架时的一段话:

“Wicked man and cruel boy!” I said. “You are like a murderer-you are like a slave-driver -you are like the Roman emperors!”

译1:“残酷的坏孩子”我说,“你像一个杀人凶手――你像一个监管奴隶的人――你像一个罗马的皇帝。”

译2:“你这凶残的坏家伙!”我说,“你简直像个杀人犯……你像个监工头……你就像那罗马暴君!”(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

仔细品味原文,会感受到小简・爱当时非常气愤,因此言语不可能心平气和。译1显然不太符合原语的语境含义,没有能够很好地表达言者当时的心境。言语是刻画人物、表达内心世界的重要手段。译2则充分再现了原语的语境意义。

3.2 时间(place)、地点(time)

时间、地点作为情景因素指的是话语所产生的时间、地点。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时间说往往会具有不同的意义。例如:“I’m busy. I’m preparing for dinner.” “dinner”指“正餐”,既可译为“午餐”,也可译为“晚餐”。如果说这句话的时间是上午九点左右,则指的是“午餐”;但如果是在下午四点左右,那很显然指的是“晚餐”。同样,在很多情况下,话语的意义与特定的地点密切相关。例如:It’s time to go aboard.这句话在车站说,指“该上车了”,在机场说,则指“该上飞机了”。这种依附于具体时间、地点的情景意义在英语中为数不少,翻译时一定要引起重视。

4.文化语境(cultural context)与翻译

文化语境(cultural context)即语篇所涉及的文化、社会背景与交际、认知有关的关联理论的语境,又称为语境假设(contextual assumptions)。文化语境包括当时的政治、历史、哲学、科学、民俗等思想文化意识,还包括同时代的作家作品。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译者要充当跨越两种文化的桥梁,既从原文文化语境的角度理解原文,又要从译语文化语境着眼,将原文信息重新表述为译文读者接受和理解的语篇。

对西方典故的翻译尤其要考虑到文化的因素,如果离开了文化语境,我们就无法确定它们的含义。《圣经》,古希腊和古罗马神话,著名文学家(如莎士比亚等)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往往都成了典故。比如:莎士比亚剧作《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Shylock),已成为那些斤斤计较的放高利贷的人的代名词。如果不了解原来的典故,就不可能准确地理解其含义。有的英语成语隐含着一定的历史或神话典故,例如:Trojan horse(特洛伊木马――比喻暗藏的敌人或危险),Sphinx’s riddle(斯芬克司之谜――比喻难解之谜),as wise as Solomon(像所罗门一样聪明――比喻非常富有智慧),a Judas kiss(犹人之吻――比喻背叛行为),crocodile tears(鳄鱼眼泪――比喻假慈悲)。

5.结语

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的是从形式到内容、从语音到语义、从达意到传情、从语言到文化的多层次、多方位语际转换,翻译往往受制于社会文化因素,也表现在译者的话语组织依赖于说话人在特定交际环境中的语境。因此,语境与翻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语境制约翻译,翻译依赖于语境,语境在翻译中至关重要。我们在从事翻译活动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种语境因素,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力求获得语境和功能对等,提高译文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润请.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Firth, J. R. Papers in Linguistics [C].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7.

[3]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4]Nida, 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5]陆谷孙.英汉大辞典[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