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访谈记录

访谈记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访谈记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访谈记录范文第1篇

2、接受信息的途径:电视、报纸、电脑网络、杂志、书籍、远程教育、校长传达文件、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手机短信、广播。

3、最需要的学习内容:电脑知识、新课改理念及心理发展的研究、教育学心理知识、学科教学方法、信息教育技术、原创:当代文学、如何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能力。

最合适的培训形式:实地考察观摩、专家讲座、定期离职培训、案例分析、网络培训、继续教育,进校组织的讲练结合、听课。

4、问题或困惑: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教育新理念要更新、没有参考资料、不知道新的教学模式是什么样的、资料不足、计算机知识有待提高。

5、参加的培训有:校县级有关部门、进校电教站新教材培训、继续教育讲座、听评课、职称培训、技能培训、教育法规知识培训、因特网培训

培训效果:认为可以或很好的较多,有少数老师认为效果一般或不好。

建议:有部分教师建议少收费,大部分教师建议多组织实质性的学习指导,形势多样化、培训讲究实效性、次数增多。

6、对县、市、省级教师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评价:还不错,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有些培训只收了钱,但培训效果不好,流于形式。

针对性与时效性:达不到预期效果,市级省级培训效果较好,不能普及到每位教师,培训内容与本地教学脱节。

7、工资待遇情况:工作量大、工资待遇低。初级职称教师月工资800元左右,中级职称教师月1000元左右,高级职称教师月工资1200元左右。

能按时但不能足额,该调的没调,该涨的也不涨。

8、如果不花钱的话,都愿意到教育发达地区参加定期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访谈记录范文第2篇

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一、问卷法

(一)问卷法涵义

问卷法是研究者把需要研究的对象按照统一、严格的设计化为容易解答的选择题形式,编制成标准化问卷让被调查者回答的方法。当然,问卷里面也可以包含问答题,即让被调查者像口答一样把要说的话简单的写出来。一般这样的问题多为建议或补充说明。问卷的问题还需要进行效度检验,确保问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而且,问卷法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收集大量的资料。

(二)问卷法的形式

根据问卷题目答案特点,问卷法包括开放式问卷和封闭式问卷。开放式问卷的问题没有选项,让被调查者自由回答。它适用于研究者说不清或难以预测回答结果的研究。封闭式问卷的问题提供了可选择的答案,让被调查者在答案中选择答案。根据问题的结构程度,问卷分为结构问卷和无结构问卷。

(三)问卷调查的前期准备

1.确定调查目的

确定调查目的需要在对研究主题收集一定的权威资料,整理资料后,确定调查的内容、调查的结果和预期目标。

2.设计问卷问题

在建立研究假设的基础上,初步设计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效度检验,从而对问题进行修改和删减。问题的表述要简介具体,客观可操作。

3.确定研究方案

在调查研究中,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当作样本来研究,要求抽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以样本估计总体的情况。确定样本的方法就叫作抽样方案。常用的抽样方法有整群抽样、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这三种;整体抽样是以整群为单位的抽样。

分层抽样就是根据一定的特征特点将总体划分成几个不同的层次,然后从各层中进行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的特征是抽取的样本在某种特征的样本数量上占有的比例应该相同。

随机抽样,则是通过完全随机选取样本或者先把总体中的个体按一定顺序编号,然后根据固定的间隔选取样本。

4.问卷实施步骤

问卷实施包括被试的选取、分发问卷,回收问卷、分析问卷和结果处理。

二、访谈法

(一)访谈的概念

访谈,就是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进行交谈的一种互动活动。采用访谈法是研究者用口问,用耳朵听,通过被研究者的真实回答情况,从而获取调查数据。访谈法的特点是,在整个活动中访谈者和被访谈者是相互作用的关系。

(二)访谈法的过程

做好访谈前的准备工作。访谈前首先应该确立访谈的提纲,然后做好访谈的记录,接着确定访谈对象的数量和类型,最后要搞好与被访谈者的情感关系。

首先,在访谈前应该明确访谈目的,写好好访谈问题和问题的顺序,否则使访谈者觉得在浪费他的时间,从而影响了研究的效果。

其次,要做好访谈的记录。记录可以用笔记录,也可以用便携式录音机对谈话进行录音。一般情况下不采用采访机,因为容易引起被采访者的紧张情绪。需要注意的是,被研究者其实不愿意让研究者录音。

再次,要注意访谈对象的数量和类型。由于访谈受科研经费的限制,一般选择访谈少量几个被访谈者。我们要保证访谈对象的质量,而且尽量保证访谈对象来自不同的行业和岗位。

最后,要搞好与被访谈者之间的关系。我们要尽可能的了解被访谈者的性格和爱好,然后投其所好,一步步接近访谈对象,取得他的充分信任。在得到访谈对象的同意后,选择好访谈的合适时间和地点,这样使访谈双方合作愉快,顺利进行。

三、观察法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收集资料数据的活动。观察法是在一定理论下,借助一定的工具根据眼睛和耳朵等感官收集研究的第一手材料,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一种方法。

1.观察法有取样观察法和追踪观察法

取样观察法包括时间抽样观察法和事件抽样观察法。时间抽样观察法,是在特定的时间内观察和记录所发生的教育现象。事件抽样观察法,是在特定的事件里,对事件从头至尾地进行观察记录。

追踪观察法是一种长期观察被观察者的方法,具有系统、全面的特点。

根据调查数据是否得到控制,观察法可以分为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自然观察法即在自然状态下观察对象的,而实验观察法是在人为改变一些条件下的观察。

2.观察法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1)明确观察的目的;

(2)确定观察的内容和基本方法;

(3)选择观察的对象和观察策略;

(4)确定观察的时间和地点;

(5)制定观察记录表;

(6)考虑实施观察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7)设计观察后的统计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1]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杨丽珠.问卷法[J].教研与科研,1999,(11):11-12.

[3]风笑天.问卷法[J].青年教育,1993,(5):39-43.

访谈记录范文第3篇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了解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普遍性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神疾患

由于精神疾病原因导致的自杀约占全部自杀的30%-50%。其中,抑郁症是自杀现象产生的罪魁祸首。在最新研究中,重性抑郁症的终身自杀致死率为10%-15%。对于平时表现良好,没有前兆也没有刺激源的自杀案例,我们应该考虑隐匿性抑郁症的可能。

(二)人格障碍

最新研究表明,具有不同程度的人格障碍是导致大学生自杀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大约9%的自杀者被诊断为人格障碍,而具有“不正常人格”者高达30%。这些自杀者的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边缘性人格障碍、人格、自恋型人格、表演型人格、强迫性人格等。

(三)不良社会模仿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社会转型期,各种流行思潮席卷而来。一些、歪曲的、边缘化性的价值取向引起了没有建立任何心理防御机制的大学生们的兴趣,在学生群体中形成潮流化倾向,导致大学生社会能力退化、人际关系紧张,引起人际压力性自杀。

(四)竞争压力

由于转型时期各项社会制度有待健全,一些与大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很多学生面临着就业、升学、生活等多重压力,加之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似的升学考试制度塑造了学生过分强烈的自尊心,不能正确看待失败。

(五)情感淡漠

市场经济的发展过分强调效率与收益,导致人际关系冷漠化,大学生处于青春后期,情感需求强烈,在不能够从家庭、学校、社会获得足够的感情共鸣的前提下,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引诱,参加一些非法组织,导致人格扭曲。在社会情感普遍淡漠的情况下,大学生恋爱失败容易造成个体情感的极端失落,产生自杀倾向。

二、核定影响因子,收集自杀个体生前资料

参照以上的诸多影响因子,详细收集自杀个体生前的真实资料,建立自杀个体资料档案。

(一)个体基本信息

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民族、籍贯、家庭住址、婚姻状况、、家庭成员等。

(二)相关社会因子

包括成长经历、生活经历、学习和工作经历、家庭成员情况以及对死者生前的影响、其他相关人员与死者生前的关系、家庭最近的重大变故、家庭所在地的政治经济环境以及对死者的影响。

(三)心理因素

包括个体生前的心理健康测试数据、心理咨询案例、心理治疗记录等。

(四)死亡记录

包括自杀时间、自杀地点、自杀方式、自杀前的躯体健康状况、生前的心理疾病治疗等。

三、开展相关人员的访谈工作

开展与死者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可以更多地了解死者生前信息,确定自杀原因。

(一)人群选择

患有隐匿性抑郁症的患者往往采取突然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事前没有思想意识上的准备。这类自杀者生前在与家人及朋友的交往上没有明确的区别,可采取平均择定访谈人群的方式;长期抑郁症积压的患者以及压力型自杀的个体在自杀前往往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这类死者极少与家人进行有关自杀的交流。因此,与此类死者的朋友、室友、辅导员老师进行访谈是了解死者生前心理状况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访谈方式

应采取面对面结构化访谈为主,半结构化访谈和非结构化访谈为辅的访谈方式,事先拟好访谈提纲,对于特别重要的影响因子应采取多角度设置问题、反复询问的方式。要设置情景,以谈代问,引起被访谈者的情感共鸣,使其自动参与访谈,主动描述相关事件,避免引起被访谈者的警惕和戒备,影响访谈效果。同时,要采取单独访谈和集体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单独访谈为主,集体访谈为辅。

(三)访谈顺序

根据影响因子合理设置访谈人员顺序以及访谈内容顺序,对于不同影响程度的因子应穿插开来,避免对被访谈人员形成心理暗示,影响访谈效果。应先进行单独访谈,再进行集体访谈。

(四)访谈步骤

(1)说告别词。在被访谈者面前放一把空椅子,让被访谈者面对空椅子向死者告别,采用心理暗示法让被访谈者充分相信死者能够听到他的语言,从而使被访谈者表达对死者的愤怒和爱。对于被访谈者来说,这是一次非常深刻的情感经历。

(2)情绪渲染。访谈者要通过对死者充沛的情感和怀念引发被访谈者对死者的追忆和惋惜。通过对死者个人资料以及生前情况的描述抓住被访谈者的情感纽带,勾动被访谈者自觉回忆与死者生前的交往以及死者自杀原因的线索。

(3)全面记录。将被访谈者的语言进行通盘记录,全面了解自杀个体的生前行为和自杀原因线索。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记录,避免遗漏细节。为每个被访谈者建立语录档案,对于不同的被访谈者的相同描述要高度重视,用记号标出;对于不同的被访谈者对于同一事件的相反性描述也要用记号标出。

(4)情感疏导。平复被访谈者的情绪,引导被访谈者理智地分析死者自杀原因,正确看待其之前叙述事件的真实性和相关性。

(5)解除内疚。访谈最后,访谈者应做如下声名:感谢参加访谈的每一个人,让被访谈者相信他们对于死者的死没有任何责任,应以死者为鉴,珍惜生活的每一天。

(6)比较分析。对于不同的被访谈者对于同一事件的不同描述要进行详细分析,必要时可以采用不同描述者集体访谈的方式进行甄别,确定唯一正确的答案。

(7)建立表格。将被访谈者所描述的关键环节(转上页)(接下页)以及与自杀原因紧密相关的因素单列成表。

心理解剖在大学生自杀个案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实践作用,希望能够得到高校行政人员的高度重视,减少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郭薇等编著.心理危机干预概论.[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B.E. Gilliland. R.K. James 著.肖水源等译.危机干预策略(上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访谈记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模仿学习 信息技术 学雷锋活动

[中图分类号] G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2-077

一、活动背景

当今的小学生对雷锋感到陌生,对雷锋精神的内涵更是知之甚少。他们现在正是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启蒙阶段,这个时候是教会他们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的最佳时机。由于他们还小,阅历少,对一些事情不可能立刻会有一个很成熟的看法和处理的方法。但他们这个年龄,正是模仿学习的最佳时期,如果有一个榜样,引导他们,那么,对他们的成长将是非常有利的。因此我们选择雷锋这个人物,通过他的事迹对学生进行思想和行为导向教育。用雷锋精神去影响他们,这个活动的意义将是深远的。在活动中指导学生运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所学,如上网查询的方法来认识雷锋,了解雷锋精神,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性特点;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运用信息技术设备如DV机、录音笔和照相机等,记录对身边人的访谈内容和所观察的事物,了解人们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及所持的态度,寻找并记录雷锋式人物,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建专题网站倡导大家学做雷锋式人物,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工具性和整合性等特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当前时代背景下应如何从自身做起,发扬雷锋精神。

二、活动目标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上网查资料等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雷锋精神,使学生认识到雷锋精神永不落伍。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生活,走进社会,适时地应用照相机、DV机及录音笔等信息技术设备记录访谈内容和所观察的事物,思考自己应如何做才能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以及对国家有用的人。通过该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小学信息技术知识,让学生对记录的内容和上网查询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制作活动汇报材料,形成自己的活动资源,从中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等多方面能力。活动中充分体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基础性、工具性、实用性、整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

三、重难点分析

1.上网查阅雷锋的事迹材料。

2.应用信息技术设备记录相关的访谈内容和所观察的事物,形成自己对雷锋精神的理解。

3.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学雷锋活动汇报材料。

四、活动过程

第一周

3月5日是学雷锋活动日,教师布置了本次活动的内容、目的、重点等,确定本次活动的主题。雷锋是谁?什么是雷锋精神?要求学生通过上网查询等方法来了解雷锋事迹。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头脑风暴法,使学生进行激烈地讨论,确定自己的访谈方向、记录方式和行动目标,要求他们把学习心得以电子文稿的形式,用电子邮件的方式递交给教师。这样,教师就可以随时了解活动中学生的思想动态,形成活动资源并加以整理、保存。在活动中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自由地学习,不受时空的限制,并自发地运用信息技术课中所学的知识去完成活动要求,比如用电子文档、幻灯片、建学雷锋网站等方式去宣传、发扬雷锋精神,倡导大家为需要帮助的人出份力,以此来提升自我价值感。从中我们体会到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性、工具性、实用性、整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在此次学雷锋活动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第二周

让学生走进社区、走到街头,开展访谈。要求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设备记录访谈内容和所观察的事物。于是, 学生在访谈和观察过程中用录音笔、DV机和照相机等信息技术设备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不同形式的记录。有记录群众对雷锋精神的看法以及学习雷锋我们应该怎么做的;有记录人们对雷锋的认识和对雷锋精神所持的态度的;有记录什么样的事是对他人有益的,什么样的事是有损他人利益的。通过此次活动,学生逐渐形成了自己初步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通过活动,学生初步确定了自己的做人准则及为人处事的道德底线。通过访谈和观察,学生发现社会中仍存在很多不良现象,并及时记录了下来,进一步认识到在当前社会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倡导、发扬雷锋精神的必要性。还可以在网上播放在公共汽车上主动给人让座、义务帮扶等视频,让大家意识到发扬雷锋精神可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激发大家寻找、记录、学习身边雷锋式人物,让雷锋精神发扬光大。

第三周

教师指导学生在网上召开活动交流会,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发表自己对雷锋精神的看法。他们有的展示自己对记录的筛选、整理并制作幻灯片等进行说明,有的借鉴网上自己认为好的观点进行阐述,交流体现了学生对问题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之后,要求学生用自己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所学,如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电子报等形式做归纳总结,让学生进一步讨论采用何种信息技术方式倡导、发扬雷锋精神传播面最广、效果最好。同学们有的说要为社区网站提供自己记录的有关宣传弘扬雷锋精神的素材;有的说要用广播的形式向红领巾发出倡议,还有的说要建立学雷锋专题网站开展“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的活动。活动很有成效。

第四周

总结交流。要求学生用演示文稿、网页制作等形式汇报活动成果。指导教师在强调总结材料的完整性时要求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增加汇报成果的趣味性。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这一特点,可以增加学生学习雷锋的兴趣和动力。最后要将此次活动所形成的材料进行网上资源共享,每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共享的资源进行再加工和整理,再用信息技术的不同形式和手段展示自己对此次活动的独有认知,将这些资源汇总形成具有本次活动特色的资源包。此次活动在网上通过学生自评、互评、老师评、家长评等多元评价方式,使学生感到了学雷锋应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活动反思

教师把要解决的问题抛给了学生,并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思路和资源。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

此次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做到了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活动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多渠道获取知识的途径,并使他们将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此次活动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终身学习和发展所需的主体精神与能力,使他们学会了分享与合作;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追踪观察、群众访谈等多种形式,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形成了自己对雷锋精神、社会等的认识,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人际交往,独立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次活动每位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并真正的“动”起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学生主动、愉快地获取知识,并在探究活动中使思想品德得到熏陶,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

访谈记录范文第5篇

一、调查对象、范围与方法

此次调查在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级各类学校展开,为避免抽样过于集中,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主要兼顾城市、县城、乡镇学校的差异。在全省选取有代表性的8个地区,从每个地区选择各级各类学校2-4所,共69所学校。涉及对象有学校领导、语文教师和学生。学生样本是按每个年级随机抽样10-20名。鉴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的因素,为便于大面积调研的可操作性,在小学阶段的调查对象只限于五、六年级学生,初中学生样本兼顾到了三个年级,共有320个教学班。

调查工具主要采用问卷和访谈提纲,辅之以课堂教学观察表。调查内容涉及语文课程评价主体、教师教学业绩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问卷分为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发放教师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477份,有效率79.5%,其中小学193份,初中284份;发放学生问卷32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54 份,有效率89.2%,其中小学生932份,初中生1922份。

访谈主要对样本学校的校领导、语文教师和学生随机进行。参与访谈的教师有30人次,学生有70人次。另外,为了更深入了解语文教学评价实施的具体情况,调查者还随机进入到语文教学课堂中进行课堂观察,收集了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二、调查结果分析

1.评价主体和过程性评价方式的实施情况

调查情况显示,当前语文课程评价主体的观念已经有所改变,虽然家长作为主体参与课程评价还停留在“建议”上,但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生生互评得到了加强。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作业批改,语文教师都会较多地让学生参与评价,访谈中大多数教师也表示:与过去相比,绝大多数教师比较注意鼓励和表扬学生了。特别在对农村学校的调查中,一位学生说:“现在教师不再体罚学生,主要是用语言和行动来教育感染我们,我们犯了错误老师也不打骂讽刺我们,而是耐心地教导我们。”另一位学生说:“每次我泄气的时候,老师总是鼓励我,使我更有信心学习……现在老师们说的话大多是鼓励性的,比以前和蔼可亲了。”

然而,这种评价主体的相互性还是停留在学生之间,课程评价还是以自上而下的“单向性的评价”占据主流(学校管理层教师学生),无论是对教师教学业绩的评价,还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最重要的和最终的评价方式还是学生卷面上的考试成绩,即“终结性评价”。新课改在评价方面提出和极力倡导的一种新的方式即“学生成长记录袋”,也是一种过程性评价方式。所谓学生成长记录袋(在国外又称档案袋评定或过程作品集等)是针对标准化考试占主导地位所带来的弊端而兴起的,通过审视“学校究竟要学生知道什么和学会做什么”这一根本问题,指出学校教育的任务是要让学生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具体问题,而不是向社会、委托人等提供一些抽象的数字成绩,进而要求评价的基础就是学生运用平时所学知识而获得的成就,此即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实质。其意义又在于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机会,使学生能够学会自己判断自己的进步。

虽然“成长记录袋”、综合素质评价法从观念上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甚至有时努力尝试去做,但是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广泛而有效地实施,理论与实践存在很大差距。统计结果见下面表1和图1(分别源于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的统计结果):

表1看出,能够坚持运用档案袋评价方式的教师仅占14.72%,不到五分之一, 21.03%的教师做过但很少记录,2854名学生中,选择A、C两项的总比占62.77%,从此可以说明绝大部分学校没有做过成长记录袋。访谈中了解到教师大多都是在新课程实施的前几年做过成长记录袋,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坚持下去。

再比较中学和小学的情况,从选择结果看,“成长记录袋”评价法在小学的实施情况要比初中好得多,小学生选择“做过‘成长记录袋’” (B、C两项)的占49.02%,要比初中高了22.48个百分点,这是比较令人欣慰的情况。

根据图1,教师认为成长记录袋、综合素质评价法实施成效很好的仅占16.77%,认为无法实施,流于形式的占27.18%。

访谈中当问到目前怎样评价学生时,一位老师非常干脆地表示:“主要还是分数”。另一位老师说:“《课标》中提倡的评价方式我觉得也没有多大的市场,不会成为主要的评价方式的,现在是分数说明一切。过程性评价只能是一种辅助的手段,有时甚至连辅助都谈不上。它不可能代替传统的评价方式,也就是终结性评价。”其他的几位教师也表示,在评价方面目前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还是老样子。为什么过程性评价很难实施?到底是什么在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行为?那么,从社会、学校对教师的教学业绩的考评以及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是最直接的考察究竟的方式。

2.教师教学业绩的考评方式

(注:图中各选项的对应关系为:A.学生的考试成绩;B.校长的评价;C.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成绩;D.学科老师之间的评价;E.教师的科研成果;F.其他)

图2显示:在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中,学生的考试成绩占据着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在各评价指标中占有90.51%的权重,远远高于其他指标。这显然是有悖课改精神,不利于教师践行课改理念的。

3.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

访谈记录范文第6篇

一、交叉检查内容

㈠各学校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回头看”工作开展情况(即要有:工作方案、成立“回头看”工作机构、动员部署会议通知和会议记录、工作小结等);

㈡各学校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即要有: 2013年以来学校班子研究此工作会议记录、召开教职工会议记录);

㈢各学校和党员干部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各项制度规定情况(即要有:学校根据上级的规定和制度所制定相关的规定的和制度,以及制度执行情况等);

㈣各学校对中央巡视组、自治区党委巡视组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情况(即提供整改材料);

㈤各学校贯彻执行《问责条例》《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情况(即要有:组织学习记录和会议材料);

㈥《全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回头看”工作方案》和《xx县教育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回头看”工作方案》中“五查五看”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

㈦各学校的办公用房、维修改造、内部食堂装修及接待清单、“三公”经费等。有无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私车公养、私设“小金库”、滥发津补贴或福利、隐秘场所聚会、违规购买纪念品和土特产、发放购物卡、大操大办婚丧喜庆等问题。对学校食堂(含营养餐计划)、小卖部的经营情况进行检查。对学校教师违规要求学生购买教辅资料,教师有偿补课行为进行检查。

二、检查方式

㈠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听取各学校围绕交叉检查内容简要汇报工作情况。

㈡个别访谈。参加人员范围:被检查学校校长、支部书记、办公室主任、财务人员、教师代表等。

㈢查阅资料。重点查阅学校研究部署工作会议记录或纪要、配套制度规定和相关痕迹资料(图片或影像)等。

㈣查看账目。查看被检查学校2013年以来“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等相关财务账目。

㈤现场核查。核查领导干部办公用房、内部食堂装修及接待清单等。

三、被检查学校迎检报送材料

㈠被检查学校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回头看”工作开展推进情况;“回头看”自查自纠工作报告(含自查自纠问题清单)。

㈡被检查学校党的十以来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

㈢被检查学校梳理总结的党的十以来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工作亮点、主要成效(以清单方式单列)。

㈣检查组针对发现的问题要求复印的相关材料。

以上材料(含电子文档,除复印件外)一式两份,由被检查学校报送各检查组。

四、迎检访谈提纲

㈠访谈对象:领导班子成员

1.请谈谈本单位是如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

2.请谈谈本单位是如何贯彻落实自治区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回头看”工作的?

3.请谈谈本单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干部作风的转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㈡访谈对象:办公室主任

1.本单位有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发生?

2.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感受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

3.本单位平均一年的公务接待费用是多少?是逐年递增还是逐年递减?是否制定出台了规范公务接待的规章制度?公务接待手续是否完备?

4.平时公务接待的主要对象主要有哪些?在公务接待中是否存在赠送土特产、超标准接待等情况?

㈢访谈对象:财务人员

1.近年来财务部门是否牵头组织开展私设“小金库”等涉及八项规定精神开支的检查?检查中是否发现问题?

2.“三公”经费是逐年递增还是递减,如何严控“三公”经费开支?

3.财务部门是否出台涉及财经纪律方面的制度规定,具体出台了哪些?

㈣访谈对象:教研组长或教师代表

1.你认为本单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如何?

2.本单位有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发生?

3.你是否知道自治区开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回头看”工作?如知道,是通过什么渠道知道的?(会议传达、文件传阅还是其他渠道?)

五、工作要求

㈠高度重视。各学校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充分认识开展“回头看”工作的重要意义,扛抓牢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扎实开展并做好“回头看”交叉检查迎检工作。

访谈记录范文第7篇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根据立意抽样的方法选择16名受访者,其中l3名均来自重庆地区的医疗机构的管理岗位,包括卫生局局长3名,医院院长6名,人事处处长4名,在本职工作岗位上任职时间0.5~18.0(6.50±5.94)年。另外3名是副主任护师以上的护理教育专家,他们来自四川地区医学院的附属医院,教龄24~39(29.33±8.39)年。均为自愿参与。受访者的一般资料:性别:男5例(31.25%),女11例(68.75%);年龄:31~40岁4例(25.00%),41~5O岁6例(37.50%),51—6O岁5例(31.25%),≥61岁1例(6.25%);学历:中专1例(6.25%),大专3例(18.75%),本科11例(68.75%),硕士0例(0.00%),博士1例(6.25%);工作年限:11—20年4例(25.O0%),21~30年4例(25.00%),31~40年7例(43.75%),I>41年1例(6.25%);访谈过程是否录音:是9例(56.25%),否7例(43.75%)。

    1.2资料搜集

    本研究采用深度访谈法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提纲进行资料收集,与受访者联络,讨论并选择适当的访谈时间和地点,包括专家的办公室、家、教室、宾馆。研究者向受访谈者介绍自己及研究目的,每例个案访谈45—150min,征求受访者同意后用录音笔录音,由记录员忠实记录访谈内容。访谈中仔细观察访谈对象表情变化及行为动作。同时将研究对象表达的内心体验用文字记录下来,以便更好地帮助研究者理解其想法。访谈结束后及时将录音资料转化为文字。

    1.3资料整理分析

    数据分析利用了接近Colaizzi提出的方法及Sandelowski的策略,尝试融入受访者的经验,而不跟随既定的研究规则。通过多次聆听录音,同时阅读访问记录,在多次阅读访谈记录当中进行编码、分类、归纳,最后阶段是取得受访者确切见解及对症所找出的意义。对于16名受访者的访谈内容经过一系列的分析程序后分成两种意见。一方面让高年资护士留在临床一线上,另一方面建议其从事其他的工作。为了概述访谈资料,将16名受访者从护理教育专家、卫生局局长、医院院长到医院人事处处长依次排序,具体排序按照访谈时间进行,序号分别为1~16号。

    2结果

    2.1留在临床一线4名受访者均提出减少上夜班的时间、留在本职岗位上;4名受访者均建议老年护士在临床一线,协助病区护士长做好临床管理工作,其中包括7、10、13、15号;5、12号认为可以“传帮带”一业务指导年轻护士;6号认为老年护士(高年资护士)可以转变为医生。

    2.2离开临床、从事其他工作4、9号认为可以从事辅助工作,即转岗到助产士、办公室甚至是环保工作;1、14、15号认为可以从事其他护理相关工作,即从事一些健康教育、保健咨询、医疗交流、护理健康教育、社会医疗护理等工作。

    2.3老年护士的资源开发①老年护士的开发势在必行:我国护理人员的年龄结构说明我国的护理队伍存在很大的资源浪费,进一步的开发老年护士有利于我们进行护理人力资源的开发,1、6号指出护理人员的运行机制存在问题,如老年护士的待遇问题,老年护士的去向问题。②老年护士开发的影响因素:老年护士的开发需要一定的保障措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国家以及医院方面而言,要从宏观上给予保障。5号认为,国家要有足够的资金保障整个卫生事业的发展,医院要给护士提供一定的空间、环境,进行能级管理。13号提出,关键是解决待遇问题,提高待遇。16号也指出,国家应该倡导建立和谐的医疗工作环境,改善一线医务人员的待遇,倡导尊重医务人员。对于老年护士本人而言,需要她有种奉献精神,正如5号认为从事护理工作的人要有一种奉献精神,应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

    3讨论

    谈到老年护士,我们首先要明确对于“老年护士”的界定。许多资料将其进行分类:较年轻的老年人(45~54岁)、中等老年人(55~64岁)、较老的老年人(>65岁)。在这里我们将老年护士确定为年龄45~64岁具有护理职业的人群。

    相对于年轻护士来说,老年护士对一个医院、患者及其家庭,甚至对年轻的护士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一家医院来说,老年护士更可靠、更忠诚、更有职业道德;对患者及其家属来说,老年护士不仅有更多的临床经验,而且丰富的生活经验使她更能体会与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心情;对年轻护士来说,老年护士不仅是启蒙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更是领导者,可在教育、监督、指导方面起着角色模范的作用。在《从初学者到专家》一书中也讲到,一名有经验的老年护士具有出色的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具有操纵不断变化的健康系统的能力,能理解患者,提供特别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具有非常的职业权威,因为经验而有敏感直觉。

    护理人员的短缺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无论是我国高年资护士的大量流失,还是国外护士的老龄化,都已使我们意识到保留老年护士是阻挡护士短缺的一个重要战略。如何保留老年护士,是护理人力资源开发中非常棘手的问题。国外的研究曾指出,影响老年护士决定继续工作的因素有四个,包括健康状态、经济状况、对退休的态度和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Laura在他的“减少保留老年工作者的障碍”一文中指出,专家建议可以通过简单询问(simplyask)一名员工:我们需要做什么才可以留住他们。

访谈记录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职业院校;旅游英语;英语实训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671―7740(2009)07―0062―03

宏观上讲,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类型的技术性、知识能力的职业性、毕业去向的基层性”。旅游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前提是就业,专业岗位(群)核心能力与技能的锁定源于旅游行业及市场的发展以及其对人才的需求,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包括英语类课程)、实训实践环节构建(包括英语类实训)以及实施过程都围绕着专业核心能力与技能来进行的。

一、旅游英语专业中英语实训环节构建的基本内涵与实践项目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精神“高职英语课程应以职场交际为目标,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结合北京地区旅游行业就业岗位(群)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对英语能力的具体要求,我们设计和深化了旅游英语专业中的英语实训环节。

(一)基于旅游行业初级岗位技能的英语实训课程的构建

案例1,以英语听说为核心的系列技能实训课程(如图1)

――该项目成果系“北京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主要内容之一(2008年)

案例2, “旅游英语速记”技能的拆解与重构(如图2)

旅游英语速记技能拆解为,“听写(在英语听力环境中,记录旅游专业词语拼写的速度与准确度)听记(在英语听力环境中,记录旅游专业关键词或信号词的速度以及旅游相关信息的准确度)听释(在英语听力环境中,记录旅游相关信息的速度与正确性以及英文诠释的对应性)听译(在英语听力环境中,记录旅游相关信息的速度与准确性以及中文信息的对应性)听打(在英语听力环境中,计算机操作记录旅游相关信息的速度与准确性)听读(在英语听力环境中,模仿英语导游讲解跟读的速度、准确性及效度)。”

(二) 基于旅游文化和知识的英语实训项目的构建

案例3,以旅游英语速记技能为核心的实训项目(如图3)

――“英语速记”荣获北京市精品课程(2007年)

“英语速记”荣获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会(英语类)精品课程(2008年)

1.原始性实训项目――问卷访谈录音与英文文稿全文整理,内容与成品包括:(1)用英语访谈1名在京的外籍游客,并做实况录音(上交英语音频文件,包含访谈双方声音);(2)访谈视频或图片(上交双方合影);(3)问卷回复(上交英文访谈文稿);(4)奖励任务:项目主管(1名),完成成品收集和整理;撰写问卷调查报告(中文)。

2.诠释性实训项目――原创或原版旅游视频英文文稿全文整理与英文文稿笔记制作,内容与成品包括:(1)原创或原版旅游视频英语朗读(上交英语音视频文件);(2)笔记制作(上交英文笔记及作答思路陈述);(4)奖励任务:项目主管(1名),完成成品收集和整理;翻译成品(英译汉)。

3.综合性实训项目――专项资助,工学结合项目,主要内容与形式如:(1)学生科研专项(如,旅游英语软件音视频审读);(2)毕业设计专项(如,旅游原版英文影片字幕的编译与中英文解说制作);(3)毕业实习专项(如,旅游行业实习与就业岗位工作斑斓录:英文纪实录)。

此外,原创型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英语实训模式,即学生在一些原创的旅游英语听力语料中(以往届学生英语视听类优秀毕业设计为主)完成“先做事,先有过程,后学习,后有结果”或“边做边体验,有感性,边学边分析,有理性”的实训项目,切实体验了n个第一次后的学习性反思,如第一次记录旅游英语音视频语料文稿,第一次整理自己与外籍游客的英语对话录音,第一次记录或翻译旅游专业知识讲解的音视频语料,第一次参与计时计算机旅游专业英语速记比赛、第一次编制旅游英语跟读试题、亲自做“主考”等等适合学生的教育模式。

二、旅游英语专业中英语实训环节构建的相关思考

(一)强化旅游英语专业中英语实训教师团队的“双师”性

这里所提及的“双师”性具体指“双师素质”,即英语教师既要有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较强的英语教学、教研能力和素质,还要拓展“职业化”能力,即将旅游行业职业知识及实践能力运用于英语教学过程的能力。英语教师在设计英语实训环节之时要能与旅游行业的岗位对英语人才的需求相衔接。在英语实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也应根据实训的具体形式与不同内容适当予以变换,即“课程老师(技能师傅) 旅游项目负责人 旅游机构或单位领导。”在英语实训课程设置、实训项目研发、实训技能的拆解与重构过程中,应树立职业工作态度、规范职业工作行为。目前,增强旅游英语专业中英语实训教师的“双师素质”是当务之急。计划系统、目标明确地开展院系“专职教师”和旅游行业“兼职教师”的互赢互利的交叉培训、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吸引该部分教师向“双师素质”发展的有效策略。

(二)加强旅游英语专业“职业化”英语实训环节建设的系统性

与旅游机构或单位密切合作,系统编制立体化的旅游英语实训教材,包括纸质图书、应用软件、多媒体产品、网络平台等,教材编制要符合旅游专业人才就业岗位(群)核心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搭建“工学结合”的实训平台。

此外,创新旅游英语专业“跨文化”知识与交流的体验式实训环节的设计,有效提升职业院校旅游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国际化视野,进一步提高其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总之,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点从字面上拆解,可落在“旅游”+“英语”。 实际上,我们审视专业的视角应如下图所示:

以英语为主线是旅游英语专业的属性定位,也是该专业教学内容的设计原则;以旅游为背景是旅游英语专业的人才定位,也是该专业教学环境的优化原则;以实践为核心是旅游英语专业的目标定位,也是该专业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因此,旅游英语专业中的英语实训环节的构建要以对旅游行业需求的市场调查与论证为依托,在充分了解旅游专业中的人才培养定位、岗位(群)及专业核心能力与技能的前提下,融英语语言学习与训练过程及其特点来完成,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予以深化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赵淑英,等.新建职业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个案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