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Ming Wong访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李振华:“中国城”这个概念的来源,和你的工作有什么具体联系?
ming wong:我是在新加坡出生的第三代华侨,(祖父母1930年代从广东省移民到新加坡)成长的时候一直受英语教育,我青少年的时候对自己的文化根源很感兴趣, 在南洋美术学院选读传统中国画系,都是为了探讨自己的身份。“中国城”也可以称“唐人街”,都是华侨在外国的聚合场所,一直给华侨机会保留中国文化,跟所谓“母国”保持联络,与同样为了在国外谋生的家乡人互相帮助。
我凡是到什么国家或城市都会去研究当地“中国城”的历史和近年的变化,了解当地华侨的来源和动态。比如说,以前去“唐人街”时,听到的都是广东话(伦敦,加州等),潮州话(曼谷), 温州话 (巴黎)等方言,现在大多数是普通话。在“唐人街”打工的多数来自中国大陆各地,不限于南部靠海的地区,也是按照目前移民模式。这都跟我对身份问题的研究有关系。
董冰峰:一位美国的学者,史书美谈到,所谓的外在于中国大陆母体的华语语系,才是最为积极的、可信的华语写作,甚至于也是不可以用来形容我们所说的大量在西方存在的“中国城”。既在文化、语言上保持和中国母体的血脉联系,又在某种全球角色中积极承担新的身份的阐释。
比如,在中国大陆生活和创作的艺术家是很少讨论“中国城”的,因为大家可能都认为自身已经具备了一个强有力的文化的形象或背景,无需透过一种西方化的视角来阐释中国,反而大多向官方的主流话语去紧密靠拢,也造成了艺术思考或展开批判时视野的严重不足,或缺乏某种全球当下的有效交流机制吧。所以我认为“中国城”或许是个更为积极的因素和主题。
李振华:“制造中国城”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对罗曼?波兰斯基电影的戏仿,而“中国城”在电影中出现在1962年由印度导演Shakti Samanta指导,你为什么没有选择这个印度电影,而是波兰斯基的电影?
Ming Wong:我对美国华侨的历史特别有兴趣,因为早期到美国的华侨大多数是广东人,像我祖父祖母同一代的移民。问题是当时在美国、英国都有发生对中国人种族歧视的状态,当时也正好侦探小说,低俗小说(pulp fiction)很流行,作者们都时常当“中国城”做为有威胁、邪恶的地点或布景,把中国人当作故事里头的坏人,这都是很夸张的,增加了本地人对中国“外人”的恐惧和怨恨。后来美国“黑”也把这些故事转拍成电影,影响到观众脑海中对“中国城”和“中国人”的歧视,到今天还存有痕迹。
罗曼?波兰斯基电影“唐人街”是美国70年代的新潮黑,都是以三四十年代典型黑为灵感,可是到70年代的时候,“中国城”就变成了一个符号,代表一种神秘、无奈、无可了解的情况。在罗曼?波兰斯基的电影中, 主角侦探(jack nicholson演)时谈起他以前在唐人街当过警察的往事,都带着遗憾和悲感,戏的最后一场也是在洛杉矶的唐人街发生悲惨的结局。在我的“制造中国城”的戏仿,我代替了Jack Nicholson的角色,还有他的爱人(Faye Dunaway演), 戏里头的坏人(John Huston), 这都是对影迷很收悉,热爱的角色, 可是现在这些人物都转变成中国人(而且是同样一个人演的), 效果是加上了新一程的神秘、奇异、古怪。
在我研究“中国城”电影过程中我也遇到同样戏名的印度电影,这部电影是1962印度音乐片,故事很像美国好莱坞典型黑,“中国城”只是供异国情调的布景,中国人物只是“中国城”黑色会员。
李振华:我们经常会谈到关于某种华人中心的话题,对你来说“中国城”是一种文化融合的壁垒,还是带来可能性的新奇场所?
Ming Wong:“中国城”这个现象,它的性格、“身份”一直在改变。凡是有长一点的历史的“中国城”都成为了本地的旅游胜地,不只属于“中国人”或华侨的领土, 而是属于个人的。“中国城”所谓的“中国”, 或“唐人街”所谓的“唐人”身份,都一直在改变。外貌可能还保存着龙凤装饰,可是去“中国城”的人不限于中国人。看起来“唐人街”可能显得媚俗(kitsch),可凡是关于传统文化性的装饰,在当代全球化的社会,都可说是同样的kitsch。比较老的“中国城”的房地产价值一直在升高,地方原来的用意也换了,可能只是留下来一个传统中国性的外表,室内可能跟原本的地方完全没有关系。“中国城”也已成为一个符号了。
另一方面来说,又有新的“中国城”出现,为新一代中国移民服务,像纽约的Flushing区域。Flushing的外貌难看到龙凤装饰,建筑比较朴素,真像当代中国小城市一般,吃的卖的跟当代中国一样。有很多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放假时如果没机会回国回乡,就喜欢到Flushing度假,感觉跟在家乡里差不多一样。又有很多外国人,被这个“真实”中国味道吸引了,也到这些新的中国城去。
董冰峰:我倒觉得“中国城”在Ming的作品里,与其说是一种符号化、“身份化”的象征,倒不如说是一种全球网络中对话的“便利”,艺术家也不外在于此这种交往的方式。
可能问题是,并不是说艺术家必需要强调一种身份的政治正确,少数民族、少数声音、少数艺术等,而是艺术家必需反应敏捷的去介入到这种关系中去,从中揭示背后的、文化的、美学的、政治的深层机制的问题。
李振华:很多时候文化的遗留必须借助某种固定形象,才能完成其公众化传播的特征,你对文化现象的选择和模仿,是否也有这样的意味?
Ming Wong: 吸引我的文化现象,大多数是 50,60,70 年代的电影等流行文化现象,当时是很多国家刚独立的时代,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寻找个人身份的时代,所以出产的电影片、流行歌曲、舞台表演等都表达了某国家、某社会的理想、欲望,而且是表达给某一个民族,或讲某一个语言的观众,目的是培养国家认同或公社身份。比如说,我移民到柏林时,为了了解我新的环境,就研究了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70年代出现的‘New German Cinema’(新德国电影);或者“2009年威尼斯双年展”在新加坡馆呈现的展览,我都以新加坡50、60年代的马来电影历史为灵感起点,在这个国际性的展览中让大家了解新加坡公民的身份。这些文化现象可以告诉我们某个国家或民族的特性是什么呢?这个跟国家的历史、政治、语言、种族都有关系。可是跟现在的情况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有改善、进步吗?我当艺术家的功能,就是打破某个人对自己的身份的自满,因为社会一直在改变,我们也必须自觉,要对下一代有责任感,所以我的模仿、我的改造,都是要拆除人家的、自我的稳定性。我喜欢改头换面,移花接木,都是希望让人家对外人恻隐、同情。
董冰峰:很多时候,是不是非西方艺术家在西方舞台的呈现,仍然需要通过某种特定的“中介”,比如Ming提到的这种西方对非西方文化长期以来固化的一种认同,关键是如何掌握和控制这种“中介”,既深在其中,如Ming电影中大量的对西方经典现代电影及其角色模仿,也有一种深沉地反思,利用一种重复性的、极具喜剧色彩的“疏离”效果。我觉得Ming的电影作品中这点很吸引我,包括近期的一系列电影装置作品。
李振华:“中国城”和“唐人街”什么时候发生具体名称上的变化?对海外华人来说,哪个更亲切?
Ming Wong:好问题,我一直都说“唐人街”, 可能是多数广东人用的名称。不同国家也有不同的翻译,也可能是时代的问题。值得去查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