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乌衣巷古诗

乌衣巷古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乌衣巷古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乌衣巷古诗范文第1篇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咏史诗的一般特点。2、理解诗中借古喻今的写法。

三、学法指导:1、诵读诗歌,知人论世,了解作者。2、咏史诗的一般特点

古人写咏史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有的咏史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感慨只是画外音而已。

读咏史诗,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评价技巧、手法。在写法上,咏史诗常常运用典故,或写景,或对比,或衬托,或抑扬,或讽刺,或含蓄等。

四、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一) 复习《乌衣巷》,背诵《西塞山怀古》。

(二) 理解语词

1、重点字词:楼船:高大的战船。

王气:此即"帝王之气",这里借指东吴的国运。

黯然:暗淡无光。 收:结束,消失。

降幡:表示投降的旗子。 枕:贴,靠。

寒流:指深秋的长江。

四海为家:四海成为一家,指全国统一。故垒:过去修筑的堡垒。

萧萧:秋风的声音,形容荒凉冷落的样子。

2、名句释义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慨叹自东吴以来,人世又已几度兴亡,而西塞山依旧屹立在长江之畔。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当年的要塞,已长满芦苇和荻草,只留下一片荒凉的陈迹。

(三) 诵读诗歌,结合P40"评读与探讨",说说诗歌的寓意。

学习研讨

(一) 导入

以前同学们学过的"金陵五题"组诗里的《石头城》、《乌衣巷》,就属于咏史怀古诗。学生一起背诵这两首诗: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组古诗对金陵五处有代表性的古迹进行了吟咏,对发生在这一历史环境中的历史事件进行了评说,以表明自己的政治观点。这两首诗的作者是刘禹锡。今天咱们再来学习一首他的怀古诗--《西塞山怀古》。

(二) 诵读与品味

学生交流预习成果。

1、刘禹锡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排行二十八,洛阳人。贞元九年(793)进士,登博学宏词科,为监察御史。因参加"永贞革新",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移夔、和二州。文宗初,入为主客、礼部郎中。又出为苏、汝、同三州刺史。开成元年(836)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世称刘宾客。他是中唐时期杰出的诗人、进步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讽喻诗、竹枝词、怀古诗是刘禹锡诗集中最有成就的作品,尤其是后两者在中国诗歌史上更有突出地位。其诗凝鍊委婉,韵味深醇。尤长七绝,其《竹枝词》、《浪淘沙》等,清新俊爽,富民歌情韵,为唐诗别开生面。有《刘梦得文集》,《全唐诗》存诗十二卷。

2、诗文解释

王濬率领高大的战船,顺江而下,讨伐东吴,金陵城中的士气黯然消失。千丈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投降的旗子挂在石头城上。人生中有几回伤感往事,山形依然没有改变,枕靠在长江上。从今以后天下统一,旧日的堡垒在一片芦荻草中显得凄凉萧瑟。

3、整体把握

刘禹锡是一位进步的诗人,他对时政的感慨,往往借怀古的形式抒发出来。阅读时应注意诗人名为咏叹历史兴亡,实是借占喻今,提出警告。

(三)合作探究

1、名句赏析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2、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人追怀西晋灭吴的史实,并抒发感慨,借古喻今,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

3、艺术欣赏

借古喻今

诗的前四句以豪迈的笔力追述西晋王濬率水师顺江东下,冲破一切阻拦直抵金陵,迫使东吴孙皓投降的史实,说明天险、人力都挽救不了腐朽王朝灭亡的命运,"千寻铁锁"不过是枉费心机,最后还是落得"一片降幡出石头"的结局。五、六句从东吴的覆亡联想到东晋以来几个小朝廷的破灭,提醒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结尾两句用今昔对比的手法,映衬出那些无人过问的故垒,在瑟瑟秋风中是如此的荒凉冷落,形象地给唐统治者指出历史的见证。凭吊古迹,议论往事,借古喻今,给人以启示,是这首怀古诗的鲜明特点。

(四)课堂小结

课堂训练

阅读唐朝韦庄诗《台城》,完成诗后问题。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乌衣巷古诗范文第2篇

传达诗人美好心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诗经・周南》)茂盛的葛草爬满山谷,漂亮的黄鸟上下飞鸣,葛草与黄鸟一动一静,构成了一幅恬静又活泼的春光明媚的图画,传达出诗人观赏春天的美好心境。“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王维《辋川别业》)雨中浓绿的草色,足可染物;水上火红的桃花像是要燃烧起来,十分迷人。将静态景物写得具有强烈的动感,使本已很美的绿草、红花,被形容得更加碧绿红艳。这种色彩明艳的画面,反映了诗人“相欢语笑”的喜悦心情。“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小草初生,遥望一片,近观却又似无,诗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表达出作者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象征光辉高洁人格。“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屈原《离骚》)屈原以香草――兰、蕙、留夷、揭车、杜衡、芷等来写自己的高洁,使香草成了一种象征,象征着诗人高尚的品格和光辉高洁的人格。这种以香草喻美德的写法,是屈原常用的,后代诗人多有借鉴和发展。汉代《古诗十九首》中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之句,诗中的“兰泽”“芳草”等语,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感情的纯洁、美好。唐代张九龄《感遇》其一有“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之句,“葳蕤”两字点出兰草迎春勃发,具有无限的生机;“皎洁”两字精炼简要地点出了秋桂清雅的特征。其后一个“自”字,不但指兰桂各自适应佳节的特性,而且还表明了兰桂各自荣而不媚、不求人知的品质。

诉说诗人款款情思。“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曾巩《城南》)桃李花虽然艳芳菲,繁华一时,但转瞬纷落而逝,只有青青草无声地染遍了大地。诗人怜草爱草之情亦由此而出,很有感染力。唐代顾况写过《春草谣》:“春草不解行,随人上东城。正月二月色绵绵,千里万里伤人情。”“随人上东城”指草绿回黄的荣枯变化能给人以时间感悟,“千里万里伤人情”则指“更行更远还生”的小草能暗示出空间张敛的人生体验。由此,诗人从惜春草、悲秋草发展到惜人生、悲得失,遂使草诗具有了较高的审美价值。而在杜甫《蜀相》诗中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碧草映阶,足见草深,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来到这里。黄鹂隔叶,足见树茂,黄鹂空好音,则表明武侯呕心沥血,已被后人遗忘。这两句诗含有诗人感物思人、追怀先哲的情味。

总之,在有关草的诗中,诗人心灵与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给无情之物注入了有情的生命,从而成为诗人表情达意的一种媒介。

【链接】

阅读下面诗和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扬州慢

姜 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简要分析刘诗和姜词中草的作用有何异同。

乌衣巷古诗范文第3篇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读《再别康桥》一诗,不禁想起罗丹的这句名言。《再别康桥》作为现代白话诗的名篇,倾倒了无数读者。它令人称道的地方有很多,而在取材和修辞方面,尤其显示了诗人善于发现美的慧眼。

《再别康桥》善于从平常生活中提取素材,只要读读它的诗句就可以感受得到。那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靑荇,榆荫下的清泉,西天的云彩,斑斓的星辉,沉默的夏虫,对这些寻常事物诗人好像信手拈来。在诗人眼中,这些景物都富于诗情画意。

从寻常生活中寻找素材用以表情达意,向来是优秀诗人的创作习惯。例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首诗取材极为普通,它选取了朱雀桥边的野草野花,乌衣巷口的夕阳斜照,以及飞来寻旧垒的燕子。它们的特点,若用诗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寻常”二字。诗人选用寻常事物,写南京秦淮河边景物的凄凉衰败,从而反映了世事沧桑的深刻主题,取材虽然“寻常”,但一经诗人的妙手点染,就别有风味别具深意了。

清代诗人袁枚说得好:“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成妙绝词。”(《遣兴》)袁枚认为要作诗并不太难,“夕阳芳草”这些“寻常物”都可以入诗,都是诗材,但是,要将“夕阳芳草”这些“寻常物”写成绝妙好词,需要一个条件,即“解用”二字。

现代诗人也有同样的看法。有一首《梦与诗》专门谈到这个问题。他说:“都是平常经验,都是平常影像,偶然涌到梦中来,变幻出多少新奇花样。都是平常情感,都是平常言语,偶然遇着个诗人,变幻出多少新奇诗句。”在这里用了四个“平常”,两个“新奇”,这与袁枚的说法何其相似乃尔。一个说“夕阳芳草寻常物”,一个说“平常经验”、“平常影像、”“平常言语”;一边是“解用都成绝妙词”,一边是“变幻出多少新奇诗句”。在袁枚、等人看来,诗歌创作就是要用寻常事物“变幻出”“新奇诗句”,就是要将“寻常物”“解用”成绝妙好词。

那么,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怎么“变幻”怎么“解用”呢?古人又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世界就在那里,自然就在那里,事物就在那里,诗材就在那里。它们等待着诗人的慧眼来发现,等待着诗人的妙手来采撷。自然生活给我们提供了无穷的素材,要发现这些素材,将这些寻常素材“变幻”成新奇诗句,需要诗人用心观察,细心体会,认真思考。正如古人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心有灵犀一点通”。

而这个观察思考的过程,这个“变幻”“解用”的功夫,不是容易做到的,它应当是一个艰辛的工作。我们看似诗人妙笔生花,下笔如有神助,潇洒之至,其实,“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他们可能书读万卷,韦编三绝;他们可能路行千里,走遍世界;他们曾经“吟妥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他们曾经“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他们“板凳曾坐十年冷”,“一诗千改始心安”……他们的作品“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如果说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炼成了火眼金睛,那么,也可以说正是在这种种的“可能”“曾经”当中,诗人炼就了一双慧眼,凭着这双慧眼,他们善于从寻常事物中发现美,然后再用自己的妙笔呈现给我们。

《再别康桥》有多处诗句运用了美妙的修辞。“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些修辞句的出现,无不反映出诗人的锦心慧眼。

在此鉴赏一例。请看第六节:“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一段应当是这首诗的重要段落,是诗眼之所在。诗人在此点题:别康桥。题目中的“别康桥”三个字在这里就全出现了。作者的告别与众多的离别不同,他没有饮酒话别,没有千言万语,没有哭声,没有哀叹,没有管弦之音。在这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诗歌的基调是“轻轻的”(诗中三次出现),悄悄的(“悄悄”二字在诗中也出现了三次),沉默的(“沉默”二字出现了两次)。此时无声胜有声:“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这一句诗运用拟人手法,将夏虫、康桥人格化了。若问,夏虫会为诗人沉默吗?夏虫能有这种意识吗?那显然不会。但是诗人何以这样写呢?诗人是多情的,多情自古伤离别,诗人“以我观物”,则物皆著诗人之色彩。在他眼中事物都是美好的,都满含深情善解人意。徐志摩的这种写法,在中国古诗中也可以找到许多相似的例子。例如杜牧的《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在杜牧眼中,蜡烛之芯变成了“惜别”之心,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主人的离别而伤心。“替人”二字,使意思更深一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江山如此多娇。在诗人多情的眼中,善感的心里,生花的妙笔下,蜡烛会替人垂泪,夏虫也会为我沉默,月光会为离人照落花。这样的诗句多么动人。“为我”“替人”“犹为离人”,诗人就是这样天真,这样想当然,就是这样一厢情愿,自作多情。

乌衣巷古诗范文第4篇

一、读――吟咏诗韵

在古诗鉴赏课中,“读”是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和学生都要充分重视它。科学地安排朗读,可以使一堂课充满古韵诗情。

1.要有时间上的保证。一堂课下来,朗读的时间应保证有十分钟左右。同时注意科学安排,一首短诗,开头应有五分钟左右的朗读,中间适当穿插朗读,最后在学生的朗读声中结束,让优美悦耳的朗读声贯穿这堂课,既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又让学生充分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要确定好朗读的目标。一般而言,对古诗的朗读要做到读准节奏、读出韵律、读出情感、背诵诗歌。节奏和韵律只要根据字、词、句的特点便可把握,因此前两个目标开始就能完成。诗歌的情感不是一下就能把握得了的,必得鉴赏到一定时候才能感受出来,所以,这个目标应放在后面完成。背诵诗歌这个目标一般宜放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完成。

3.要注意朗读形式的多样化,以避免因多次重复而令学生感到乏味。可将教师范读和学生朗读、个别朗读和集体朗读、男生朗读和女生朗读结合起来。还可以让学生自由朗读,以便学生呈现各自的朗读特点,抒发不同的情感。甚至还可以让有表演天赋的学生上台进行朗读表演,以渲染、活跃课堂气氛。

二、译――还原诗境

不少专家认为,诗歌语意凝练、意境朦胧,是不适合翻译的。其实,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来说,由于语感不强,对古诗句的意思的把握并非易事。因此尝试着去翻译古诗句并非坏事。当然,对古诗句的翻译不能按“信、达、雅”的文言翻译标准去做,不应去追求语意的准确,而应寻求意境的相似、情感的共鸣。可以让学生按以下要求去做。

1.学会用散文化的语言去翻译。翻译时力求语言形式自由灵活,文采优美。在形式自由的同时,在内容上也可加进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传统的诗歌翻译,往往注重句式整齐,讲究押韵,译文就象一首优美的现代诗。能这样做固然好,但若要求学生这样做,恐怕是强人所难。而且学生的思维也容易被过多的形式所束缚,诗歌的意境、诗人的情感不容易再现。例如对“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的翻译,传统的翻译是:过去早已耳闻洞庭湖水,如今才登上岳阳高楼。如果用散文化的语言翻译,可以译为:年轻时,正值开元盛世,当我听说洞庭湖的盛景时,内心无限憧憬,可惜一直未能如愿;如今,国家动乱,民不聊生,我也衰老多病,到处漂泊,却阴差阳错经过这里,当我登上岳阳楼时,激动喜悦之情早已荡然无存,内心只有百感交集。这样翻译显然是结合了写作背景,也加进了欣赏者自己的想象,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形式上也显得自由灵活。

2.针对不同题材的诗歌,可以确定不同的翻译目标。山水田园诗重在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如王维的《渭川田家》共有十句: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翻译时应把重点放在前八句,突出初夏农村和平安静的情景,这样才能体会到九、十两句的由衷而发、情真意切。咏史诗也写景,但翻译时不应把重点放在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上,而应突出景物的今昔对比,从而表现诗人的感慨。刘禹锡的《乌衣巷》一诗,虽然四句都是写景,翻译时却不能重点描绘景物,可以这样翻译:朱雀桥边,野草开花;乌衣巷口,夕阳西下;当年王导、谢安等贵族,已成陈迹,连燕子也找不到他们的华堂,只能飞入寻常的百姓人家了。对后面两句的重点翻译,有助于突出昔盛今衰、人迁的感慨。

3.如果诗篇较长,不必翻译全文,可有选择的翻译。比如教学孟浩然《夜归鹿门歌》一诗,可以让学生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鹿门山的夜景。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发现有学生这样翻译:天色渐渐昏暗,山中寺庙传来悠扬的钟声,鹿门山上月色皎洁,把笼罩着雾气的山树照得越发朦胧,一条长满松树的小路,月影斑驳,清幽寂静,只有诗人在这里悠闲自在地漫步,从这里到那里,从山下到石门。能够这样翻译,说明该生已读出这首诗恬静优美的意境,为进一步把握诗人的情感奠定了基础。

翻译这个环节要花十分钟左右,五分钟翻译,五分钟交流。

三、评――评点诗意

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评点意象和语言来把握古诗大意。

对诗歌意象的评点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两角度进行:

乌衣巷古诗范文第5篇

桃叶渡畔王献之的送别,乌衣巷中昔年的繁华,小百花巷的清新,茶花里的婉约……正是这些纵横交错的街巷构筑起一座灵动的南京城。

南京古地名

著名文学家朱自清先生游历南京后,写下的《南京》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评价:“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时代侵蚀的遗痕。你可以揣摩,你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从这句我们从小就熟知的诗句中可以看出,南京的地名似乎处处都充满着诗意。这些地名与南京的历史和名人早已融为一体,如今那芳草萋萋的台城、淹没在南朝烟雨中的安乐寺、无迹可寻的凤凰台都已成了历史的剪影。

不知道同学们在学古诗词时有没有留意过地名?它们之中有很多已经消失,连遗址也没有留存,但也有许多沿用至今,大家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可以做一个有心人,一起寻找南京那些蕴含深意的古地名。

千奇百怪的街巷名

南京的街巷名数不清,几乎每条街巷都有一段历史,明朝初年南京就有“九市十八坊”之说,如今保留下来的以“市”为街名的有“牛市”“鱼市街”等多处。有些地方以数字命名,例如二条巷、三条巷、四福街、五佰村……一直到九条巷。

还有很多有趣的街巷名是由于以讹传讹出现的:比如“狗耳巷”,这里在古代有一条大沟,巷以沟为名,称作“沟儿巷”,后来讹传为“狗耳巷”。而“阴阳营”是因为明代鹰扬营卫队曾驻于此,原名为“鹰扬营”。同样,“傅厚岗”在明代时驻过府军后卫队,故名“府军后卫岗”,简称“府后岗”。“渊声巷”因旧时地势低洼,雨天道路泥泞不堪,行人怨声载道,因而得名“怨声巷”,后来在人们口耳相传中,演变成“渊声巷”。再如,现在改称为“三牌楼大街”的“楼子巷”,因明清时此处有大片竹林,居民多以编竹篓子为业,故当时称“篓子巷”,后来讹传为“楼子巷”。

乌衣巷古诗范文第6篇

一、为什么要在“唐诗宋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1.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众所周知,唐诗宋词的存在不仅是中华文化的展示,而且诗词中所蕴含的中心思想对人们形成正确的观念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要想真正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诗词的意识就成了主要任务。因为我们所选修的诗词仅是沧海一粟,要想真正发挥诗词的存在价值,还需要学生自主去学习、去鉴赏,这样才能为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以及文学素养的提高做好准备工作,才能让学生在诗歌的世界里自由地畅游。可见,在唐诗宋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2.课改有效落实的需要

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语文价值体现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既有助于贯彻落实课改下所提出的“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而且也有助于课改下所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因此,在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不可缺少的。

二、如何有效地在“唐诗宋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1.转变教学思想

思想是行为的指导,众所周知,在以往的诗词教学过程中,我们采取的都是简单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一句一句地进行解释,之后,让学生“死记硬背”,进而为高考做好准备。但是,这样的教学思想、这样的教学方式都是不利于诗词价值的真正体现的,也是不利于学生健全的发展的。所以,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要想真正在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首先要做好的就是转变应试教育思想下的“一言堂”模式,要给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互相交流的平台,这样才能保障学生自主地走向诗词的世界,自主感受诗词中所包含的情感态度,进而才能确保诗词教学效率的高效实现。因此,转变教育教学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成了构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诗词课堂的保障。

2.借助对比阅读

所谓的对比阅读是指将两篇或两篇以上的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加以对比分析,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深化理解的阅读方法。当然,在唐诗宋词的对比阅读中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而且对加强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开阔视野及鉴赏能力的提高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诗词阅读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对同一作者的不同诗词进行对比阅读,也可以让学生对同一类型的诗词进行对比阅读等,这样的比较过程会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诗词中所包含的价值,进而也为学生阅读诗词兴趣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阅读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时,为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也为了让学生领会“借景抒情,怀古喻今”的写作手法,更为了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作者在诗词中所要表达的那份“赤诚忠心”。所以,在阅读鉴赏时,我引导学生将《乌衣巷》《石头城》《山坡羊?潼关怀古》《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等等进行对比阅读。其中《乌衣巷》《石头城》都是刘禹锡的名篇,都采取的是怀古喻今的手法;而《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朝李养浩赴陕西途中登临潼关古塞,怀古思今,写下了这一抒情名篇;《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写下的即景抒情,借古讽今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对比不仅是要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又能让学生在自主对比中体会借古喻今的手法的应用,进而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的同时,也为学生健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鼓励自主鉴赏

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对古诗词也接触了不少,所以,对一些古诗词也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所以,在课程改革下,我们要相信学生,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鉴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学生自主学习诗词意识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诗词阅读中,我们要鼓励学生进行鉴赏,要给学生搭建自主阅读的平台,进而为提高诗词教学质量作出相应的贡献。

乌衣巷古诗范文第7篇

关键词:刘禹锡 咏怀七绝 今昔相对 古今相形 物我相照

刘禹锡,李重华认为他是王昌龄、李白以后最有成就的七绝诗人,杨慎也推许其为元和后第一家。刘禹锡咏怀七绝,以时间轮换的视阈,将今昔相对、古今相形和物我相照等三种方式运用的十分娴熟,或借史事时事以抒发襟怀,或依过去人事来展示行藏,或凭吊遗迹来阐明观点。

一是今昔相对。诗人把握住个体在过程中时间的上下限,通过对时序的这两个端点的强调,在对比中表现昨是而今非的概念。主要以“旧人”为题,“旧人”为米嘉荣、何勘和穆氏,凭歌声为证,回味昔日繁盛,感慨今朝悲凉。有《与歌者米嘉荣》:

唱得凉州意外声,旧人唯数米嘉荣。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

忆“旧人”米嘉荣,感诗风浇漓:轻先辈重后生。诗人奉劝世人“好染髭须事后生”,既是为米嘉荣抱屈,也是替自己抒怀,更是对世事愤慨。这是忍着愤怒的温存,这是含着泪水的笑意,这是带着锋芒的慰藉。有《与歌者何勘》:

二十余年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旧人唯有何勘在,更与殷勤唱渭城。

忆“旧人”何勘,慨时过境迁:情谊依在。二十余年贬谪,二十余年离别。在离别刹那,《渭城曲》显得尤为动听,且一定要是何勘的原唱,那才是感人肺腑,历久难忘,萦绕心怀。有《听旧宫人穆氏唱歌》:

曾随织女渡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歌。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

忆“旧人”穆氏,叹时光流逝:终老无成。前两句写昔写盛。穆氏经常出入宫禁,可唱当时最美妙动人供奉歌曲,荣光无比。后两句写今写衰。回响美妙乐曲,回想美丽政治革新,可惜一切幻灭,加上故交零落,自己衰老,诗人只得说“休唱”,往事已矣,“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今昔对比,老歌还是旧人动听,凭吊金色年华,犹如宋末明元初戴表元《感旧歌者》一样:“牡丹红豆艳春天,檀板朱丝锦色笺。头白江南一尊酒,无人知是李龟年。”

刘禹锡感慨今昔相对,还有《杨柳词》中“旧板桥”: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此诗存二美:词约义丰的含蓄之美和结构严谨章法之美。含蓄之美,词约义丰。一曲清江、千条碧柳,两人情缘,二十年恨。真是“一杯伤心酒,两滴相思泪。到如今,菱花镜里空憔悴。”故地重游,怀念故人,“旧”字意味风景不殊、人事已非的感慨,“曾”字体现别离刹那的深沉幽怨,“恨”字流露出望穿秋水的无限情思,尽于言传之外,真挚感人。章法之美,结构严谨。运用倒叙手法,首尾相接,开阖变化。与崔护《题都城南庄》主旨相近而手法有别,崔诗写“去年”故事,刘诗写“二十年”情思,情感的触着程度有浅淡和浓深之分。崔诗以前后各两句为自然段落,设置“昔――今”两个场景,今昔对比,怅惘昔日;刘诗首尾写今,中间二句写昔,章法为“今――昔――今”,婉曲回环,篇法圆紧,可谓曲尽其妙。望穿秋水的情思,独上西楼的幽怨,人面桃花的痴迷,尽于言外传之,真挚感人。二十年的情感故事着实动人,情致属不遇,诚如刘禹锡自己二十余年的贬谪生活一样,命运属不幸。于生活的遭遇有着沉痛的感慨,于情感的专致亦有着深切的体验,“二十年前旧板桥”,将情感定格在遥远的记忆深处,旧事如风,在某个时间(“二十年前”)和某个地点 (“旧板桥”),依然撩动涟漪。

二是古今相形。时序顺流,今昔对比,只是时段被局限在个体存在的片段之中,有所单调;而古今对比,则被放大延伸到整个历史进程中,视野更恢弘,时段更悠远深长,诗人对时序的两极(古与今)的感知与评价也更加复杂。主要以“旧时月”、“旧时燕”为题,用有情的旧月和旧燕反衬出无常的人事,以今日之衰与昔日之盛进行对照。有《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刘禹锡《金陵五题》中两首。金陵,亦称秣陵、建邺和石头城,东吴、东晋以及宋齐梁陈等六朝均建都于此。然这些朝代,国祚极短,在悲恨相续的史实中含蕴着深刻的历史教训,金陵怀古成为诗词常涉的主题,“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是刘禹锡怀古诗的主题思想。第一首写“旧时月”。月标“旧时”,也就是“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意味,一切尽在月之照耀中,耐人寻味。一“还”字,显多情而无意,秦淮河曾是彻夜笙歌,欢乐无时,而今月下只剩下冷落荒凉,凄凉无限。繁华易逝,月虽还来,许多的许多已一去不复返了。望月凭吊,以描法写山水明月之“此”,意在表现盛衰兴亡之“彼”,意在言外,启人深思。难怪元萨都剌在《念奴娇》中感慨:“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第二首写“旧时燕”。燕栖旧巢,此乃自然生态,莺啼燕语报新年,这又是人情心态。“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栖息的时间由晋入唐延续400年,好似昨朝,可燕子栖息的地方由“王谢堂前”变化为“寻常百姓家”,王谢的变化,正如“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世说新语・言语》),风景还是一样,心境不同罢了,燕子还是那只,“换了人间”。观赏金陵烟花,谩嗟六朝荣辱。很多时候不禁感慨:昔日繁华,烟消云散!旧时风流,只今安在?感悟生命的有限与时间无穷的矛盾,说不完的“六朝无限悲愁事”(罗邺《春望梁石头城》),叹不尽的“家国共成千载悲”(李山甫《上元怀古二首》)。

三是物我相照。诗人有时不是站在个人命运的立场上,也不是站在历史的高度,而是站在宇宙巅峰,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的视阈,否定过去现在的一切,等量世间万物的大小长短。所以,诗人在物我相照中,有哲理的悲壮、诗意的感伤和生命的思量。

刘禹锡在遭受十年贬谪和续十四年贬谪的过程中,以“桃花”为参照物,繁盛与荒凉不对照,讽刺与嘲笑兼具,映照出自己的坎坷人生,读来令人不禁嘘唏。有《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到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参加永贞革新,被贬为朗州司马;至元和十年(815年)召回,回到长安时写此诗讽刺新贵。势利小人为了功名利禄而奔走权门,如同在紫陌红尘中赶着热闹去看桃花一样。“桃千树”,说明投机取巧的钻营之辈增多,“看花回”,证明趋炎附势的势利之徒盛行。桃花之繁荣美好,实则是花红易衰、繁华易逝。因写此诗,刘禹锡再度被贬,一直过了十四年,才被召回长安任职。遂又有《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再游玄都观”,重游旧地,显轻蔑的嘲笑。桃花的无存,种桃道士不知所终,繁盛后剩荒凉,花事之变迁,关合自己之升沉,“前度刘郎今又来”,宛如“胡安山又回来了”的腔调,有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刘永济在《唐诗绝句精华》中说“此两诗所关,前后二十余年,禹锡虽被贬斥而终不屈服,其蔑视权贵而轻禄位如此。白居易序其诗,以‘诗豪’称之,谓‘其锋森然,少敢当者。’语虽论诗,实人格之品题也。”诗人以流美的笔触、深闳的境界来表现生命悄逝中的感伤哲理启悟:时间对生命的穿透力和破坏性。

参考文献

[1]吴汝煜,李颖生.刘禹锡诗文选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肖瑞峰.刘禹锡诗论[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3]瞿蜕园.刘禹锡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4]李浩.唐诗的美学阐释[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乌衣巷古诗范文第8篇

一、悲叹是一种即时性的生命态度

古诗文中经常悲叹人生短暂,宇宙永恒,这种悲叹是即时性的,由具体的情境激起。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他的目光很深邃:人的生命长短是不由自己主宰的,而人的生命无论长短,最终也要走向尽头,终究有完结的一天。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写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他探索宇宙人生的本原,看到了人类个体生命的短暂,同时他又看到了人类作为一个群体的生命是无穷无尽的,但他仍然在悲叹。这些文人中的代表们,他们常常有感于寥廓的时空,而生出人生短暂的悲叹。

古诗文中还经常悲叹盛衰无常,功业未就。主流文人对于国家、历史和现实有强烈的责任感,他们必然关注历史,关注现实,他们参透了亘古不变的真理,欲告之明君,但历史的阴差阳错却让他们只能把痛苦和感悟在诗文中宣泄。关注现实、亟待改变现实又不能在余生中有用武之地,他们的灵魂注定孤独。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感慨:“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言外之意即“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兰亭昔日也是风流之地,而今且向何处去寻芳踪呢?刘禹锡的《乌衣巷》中有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由此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李白一生放荡不羁,仕途无望,他也情不自禁地感叹,“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这不能排遣之愁,即来自于他的郁郁不得志。作为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读书人来说,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是悲惨的,功业未就足以让诗人寄情山水,沉溺美酒了。无怪乎李白在《将进酒》中放话,要“与尔同销万古愁”了。更不必说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怅惘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愤懑了。

二、悲观是一种心境般的生命态度

悲观指对现实怀有完全消极的看法,它发展到极致就是对现实的漠视和抛弃。庄子就是一个代表,他生活穷困,可是蔑视权贵,生不足乐,死不足悲,认为人死不过是回到自然中间去,而且死比生更为安然舒适,因此不必活着。这些正是他愤世以至厌世的思想的反映。从庄子的《逍遥游》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庄子陶醉于自我的精神世界独享精神逍遥之乐,他不再关注现实,直至抛弃了现实,最终得出了“一死生”、“齐彭殇”的结论,坠入了绝望虚无的彻底悲观。

人类文明从古至今不断发展,但无论世界怎么发展,人类对生命本质的认识都是一致的。面对须臾人生,敏感的文人们自然会悲叹,那么这种态度是彻底的悲观吗?曹操曾经感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他最终成为乱世枭雄;李白曾经感叹:“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但他成为了一代诗仙;苏轼曾经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但他成为了诗书画俱佳的大文豪;王羲之曾经感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但他取得了巨大的书法成就。他们对于人生的悲叹和庄子对于人生“一死生”、“齐彭殇”的绝望不同,他们用行动告诉了我们,他们并没有消沉,他们想为后世留下精神财富,至少也能让后人从文字中触摸到他们的灵魂。

三、悲叹并不等于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