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接受美学视角下《乌衣巷》三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接受美学视角下《乌衣巷》三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接受美学理论的出现,将文学鉴赏的重心转移到读者,同时带来翻译中译者地位的重视,在‘作者一原著一译者一译本一读者’这一翻译模式中,译者双重身份使得其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得诗歌翻译出现因人而异、百花齐放的场面。本文运用接受美学的理论,对比分析

【关键词】接受美学;诗歌翻译;《乌衣巷》英译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2-164-02中图分类号:H31

一、诗歌翻译与接受美学

诗歌是文学文本中一种特殊的形式,其特殊性不仅表现在音韵、节奏等“外在可感知的形式系统”,也存在于意境、情志等“内在理念的非形式系统”。这种外在的形式美感和引起读者自身情感共鸣的内在意境使得诗歌给予能够读懂它的人们精神上无上的享受。然而,同时也带给试图传播和交流不同文化的译者很大的困难。诗歌作为文学重要的形式在文化传递中也必不可少,诗歌翻译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即使不能完美呈现原诗的美感和深意,也要尽量传递其精髓,这要求译者迎难而上,多思考和创新。

“接受美学”(Receptional Aesthetic)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姚斯(Hans Robert Jauss)在1967年提出的。接受美学坚持“读者中心论”,其对读者地位的重视,也影响到了诗歌翻译中译者的地位变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杨武能就用阐释学和接受美学重新解释翻译过程,建立了文学翻译特有的翻译模式:作者一原著一译者一译本一读者。由此可见,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既是原作品的读者,也是译作的作者。译者的双重身份在接受美学视野下的翻译模式中变得更为清晰,同时其主动性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译者对原作品的理解直接关系到他对译作的处理,进而影响到译作的读者的感受和理解。

二、《乌衣巷》的三个英译本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译文一:

Wuyi or Swallows'Lane

Beside the Zhuque Bridge wild flowers thickly grow,

Along the Wuyi Lane the sun is setting low

Where once the swallows knew the mansions of the great,

They now to humbler homes would fly to nest and mate.

(蔡廷干译)

译文二:

The Street of Mansions

Beside the Bridge of Birds rank grasses overgrow;

Over the Street of Mansions the setting sun hangs low

Swallows which skimmed by painted eaves in bygone days

Are dipping now among the humble homes'doorways.

(许渊冲、许明译)

译文二:

The Blackgown Alley

Now by the Redsparrow Bridge wild grasses are growing,

And on the BlackgoWn Alley the ev'ning sun is glowing,

And the swallows Which once graced the Wang and Hsiehhalls, Now feed in common people's homes-Without theirknoWing.

(林语堂译)

三、《乌衣巷》英译本接受美学视角评析

乌衣巷》是一首抚今吊古的诗,是《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作者选取燕子寄居的主人家已经不是旧时的主人这一平常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富贵荣华难以常保,那些曾经煊赫一时的达官贵族如过眼烟云,成为历史的陈迹。人们常道:言有尽而意无穷。诗中没有一句议论,而是通过野草、夕阳的描写,以燕子作为盛衰兴亡的见证,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引导人们去思考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含着深刻的寓意。

本文从音象美、视象美和意象美分析二个译文。首先,“诗的音象,即诗之听觉形象,主要包括诗的韵式和节奏”。《乌衣巷》原诗是七言绝句,简略来看诗的1、3、4句押韵。在二个译本中,很明显可以看出译本3林语堂在模仿原诗的韵式,采用了AABA的押韵格式,力求在形式和韵式上跟原诗保持一致,旨在传递唐诗绝句的原本特征,令人拍手叫绝。而格式化的对仗工整句式以及译文每句末结尾单词的极力押韵,在另两位译者的译本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蔡译的“grow”“low”“great”和“mate”在韵脚处的押韵,以及许译的“over-groW”“low”“days”和“doorways”在句尾的押韵,译诗中AABB的押韵格式也一定程度上承袭了中国古典诗歌所具有的独特韵律美和含蓄美。其次,“所谓视象美,指诗歌的具体内容借助审美主体的呈象能力而显示为想象世界看得见的集体物象”。全诗前两句写景,描绘了“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的场景。“夕阳斜”描写了夕阳西下洒下一片黯淡而暖昧的光影,将乌衣巷的断壁残垣镀上了一层金黄却失去温度的光晕,并且连这最后一点光也马上就要消失了,更显倾颓和悲凉。译文1翻译的是“Along the Wuyi Lane the sun is setting low”,译文2是“Over the Street of Mansions the setting sun hangs low”,译文3是“And on the Blackgown Alley the ev'ning sun is glowing”。可以看出,三个译者对动词的选择各不相同,译文1用了set这一动词,set的本意就有太阳、月亮等落山的意思,“the sun is setting low”又用了现在进行时,有一种动态的表达,传神地描写出了日迫西山,马上就连这点余晖也要被远处的地平线吞没,十分恰当和忠实地反映了原诗的内容。而在译文2中,许渊冲和许明则选择了hang这一动词,hang是悬挂的意思,与译文1相对,译文2表现出来的是一种静止的画而,仿佛将黄昏残阳如血的画而定格,描绘出一幅凄凉无声的苍茫之景,令人唏嘘。相比之下,译文3则用的是glow这一动词,glow的意思是发光、发热或是显现(如红、橙、黄一类)暖色、鲜艳夺目的意思,作者可能是为了押韵而选择这一动词,但是从意思上来看,并没有传达出原诗里颓废萧索的意境。“所谓诗歌义象美,指的是诗歌字词句或整诗的义蕴、义理作用于大脑而产生的美感”。《乌衣巷》把燕子作为这场兴衰变迁的见证者,没有点明却用这种感慨的留白激起读者对曾经的繁华如黄粱一梦的感慨和叹息。整体来说二首译本都传达出了原诗的意境和内涵。值得一提的是译文3中对最后一句“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翻译,林语堂将其翻译为“Now feed in common people's homes-with-out their knowing”,原诗中并没有线索表明寻常人家没有意识到现在住在自家院子的燕子曾经生活在贵族府邸,这句明显是发挥译者主体性的结果,然而却意外的让人们深入思考,意识到这从繁华鼎盛到没落萧条的变化不是瞬息间的骤变,潜移默化反而让置身其中的人根本意识不到这种变化。虽然没有完全尊重原作,加入自己的创作却也别有一番韵味。

四、结语

从接收美学的视角审视中国诗歌的英译可以发现,不同译者的译本更有千秋,这是由于诗歌的特殊性和译者的主体性发挥造成的。对诗歌翻译的评价没有严格的标准,译者只要尊重原作,可以充分发挥白己的主体性,给不同语言、文化的读者带来美的享受,使得诗歌和文化得以交流,本文希望可以为译者在诗歌翻译时考虑因素和策略选择方而提供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1]龚琪峰,董良峰诗歌翻译中接受美学――从接受美学角度评《春晓》的英译[J].文教资料,2009(24):35-36

[2]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海岸诗人译诗译诗为诗[J]中国翻译,2005(6):27-30

[4]刘凤梅.从接受美学视角论翻译[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23-26;13

[5]刘宓庆坤.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6]王轶普.接受美学视角下看诗歌的翻译模糊美感磨蚀――以《无题》诗三个译本进行比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6):101-102.

[7]伍小君诗歌翻译的接受美学观――兼评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的四种英译文[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0):56-58.

[8]吴秀群接受美学视野下《江雪》英译文对比分析[J]海外英语,2013(22):186-187;206.

[9]徐国萍.《春晓》英译文对比分析[J]中国翻译,2001(2).

[10]许钧翻译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