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咏怀古迹其三

咏怀古迹其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咏怀古迹其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咏怀古迹其三范文第1篇

一、从两种读音看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语文必修3中,省字的课本注释是“曾经”,但是并没有注明读音,因此,读音无法确定。

而在学生手头拿的由朱成广主编的《新课标高中文言文全解》一书中,注解为’省xǐng,约略,一说辨识”。

为此,我们感到非常困惑,“省”在这里应该读“xǐng”还是“shěng”?

二、从几种义项看

《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省,視也,从眉,省从屮,所景切。”由“所景切”可以看出,“省”的最初读音应为“shěng”,但这并不能说明在《咏怀古迹》应该读什么音。

而在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字典》中,“省”有两个读音。一个读音为“xǐng”,有两个义项:①视察,引申为自我反省,又可引申为省问,问候,特指天子使臣扶问邦国之礼;②明白。另一个读音为“shěng”,有三个义项:①节省,②瘦弱;③省中,宫禁之中,引申为官署名称,又可引申为区域名。从这里也看不出该怎么读。

在陈复华主编的《古代汉语词典》中,“省,xing,记,记忆,许浑《听唱山鹧鸪》‘夜来省得曾问处,万里月明湘水秋’又,曾经,曾参《函谷关歌送刘评事使关西》,‘歌华不省见行人,山鸟何曾识关吏’”。

从以上字典释义义项中可以看出,“省”字作为“曾经”的义项解释出现,少之又少,所以,“省”字在课本中注释为“曾经”是比较勉强的。

而在学生用的《新课标高中文言文全解》一书中注解为“约略”意思的,这完全和“节省,减少”义项吻合,也和《现代汉语词典》中“省”字的“俭省,节约”义项一致。但是,这个义项中的读音应该为“shěng”,不能读“xǐng”。当“省”做“辨识”解释时,才可以读“xǐng”。可见,该读音的注解极为不妥。

三、从诗歌本身和史实看

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怀抱。其中颈联“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中“画图省识春风面”是对颔联“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黄向昏”中的一个问题的解答。

无边的大漠,笼罩四野的黄昏,是何等空旷凄清!天地无情,但青冢有恨。这两句,写出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以及死后的孤寂与冷落,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由此看来,昭君的远嫁是一种不幸。造成这种悲剧和不幸的原因是什么?

这个问题就在颈联中做了回答。该联巧用典故,仅以“省识春风面”五字带过,隐去了许多历史事实。

昭君出塞的历史事实在史书及古代典籍中记载颇多:

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云:“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人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晋代葛洪《西京杂记》云:“元帝后宫既多,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宫中皆赂画工,昭君独不与,乃恶图之,遂不得见。后匈奴求美人为阏氏,上以昭君行。召见时,貌为后宫第一。帝悔之,乃穷按其事,画工毛延寿弃市。”

由于汉元帝的昏庸,对后妃宫人们,只看图画不看人,把宫人们的命运完全交给画工们来摆布。而画工们又只认钱不认人,所以,画图中的昭君,又被“约去”春风面。汉元帝通过画图也只能“略识”春风面,他根本不认识王昭君的真实面目,所以就造成了王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剧。王昭君远嫁塞外,心念家园,却又无法回来,只好“环佩空归夜月魂”,在月夜中梦回故乡,从中可看出其强烈的怀念故土之心。心中的怨恨无法排出,只能“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将这种怨恨寄托在胡曲琵琶之中,最后只留得“青冢向黄昏”的悲剧。

咏怀古迹其三范文第2篇

2、《滕王阁》如何紧扣“阁”来写景抒情的?(提示:阁外景、阁中物、阁中人)

3、《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别”体现在哪些方面?(提示:别筵、别路、别景、别情)

4、《望月怀远》是如何扣住“望”和“怀”来写景抒情的?

5、《燕歌行》序中说“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思考“感”的具体内容。(提示:一感唐家声威、二感思乡盼归、三感苦乐不均。)

6、《与诸子登岘山》是如何“吊古”与“伤今”的?

7、赏析《山居秋暝》里的“诗中画意”与“画中诗意”。

8、俗话说“酒后吐真言”,结合具体诗句,说说《将进酒》中的“酒后真言”。

9、《月下独酌》“独”是如何表现的?

10、《客至》自注:“喜崔明府相过。”作者是怎样层层表现“喜”的?

11、《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分明怨恨曲中论”,“怨”的具体内容是哪些?

12、《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与《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同为贬谪诗,它们在情感、意象和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13、《商山早行》中“早行”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14、《寄扬州韩绰判官》对好友的思念和问候体现在什么地方?

15、《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恨”的具体内容?

16、《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写了梦境与现实的几组对比?

17、《破阵子(燕子来时)》、《踏莎行(候馆梅残)》和《蝶恋花(庭院深深)》都写到了“花”,试问,有什么不同?

18、《苏幕遮•怀旧》丽景与柔情分别体现在什么地方?

20、《天仙子(水调数声)》上片写了哪五件可堪伤感之事?下篇是如何写“风”的?

21、《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酒醉与酒醒的东坡形象。

22、《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是如何写尽相思之苦的?

23、《水龙吟(似花还似飞花)》是如何扣住“惜”情来写杨花的?

24、《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恨”是全词的关键,为什么?

咏怀古迹其三范文第3篇

[关键词]虚词 古典诗歌 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029

有不少学生认为实词有意虚词无情,很多教师在进行诗歌鉴赏指导时,在实词的理解上也下了不少功夫,却对虚词鉴赏忽略了,虚词也就成了壁花。实则虚词在古典诗歌中作用并不虚,南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指出:“作诗要健字撑拄,活字斡旋。撑拄如屋之有柱,斡旋如车之有轴。”“活字”指的就是虚词,诗歌最终是要表达思想感情的,清代刘淇在《助字辨略》序中说:“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虚词虽无意却有情,巧妙运用虚词,也能起到妙笔生花的作用,如语气词可舒缓音节、摇曳生情,副词尺水兴波、推进情感,拟声词摹状绘形、设境传情等等。

一、舒缓音节、摇曳生情的语气词

语气词在诗歌中的作用,如同一个富有生命力的精灵,在词中跳跃,进行情绪的调节与润色,使抒发的情思有了张弛,既舒曼深情,又仪态万方。

以“兮”为例,“兮”是语气助词之冠。原始歌谣中有一首《候人歌》,《吕氏春秋・音初》载:“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寻省南土。涂山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这首歌谣从组成上看由两个实词和两个虚词组成,实词写出了诗歌的意思,即等待禹的归来,而两个虚词则表明涂山之女缠绵悠长的情思。“兮”有了语气的舒缓深情之意,“猗”字的意思与“兮”完全相同,两个词叠加一方面可以表明情之所至,另一方面也能达到一种多音节的动态摇曳之美。

再说以“兮”为语言标志的“楚辞”。《离骚》是《楚辞》的开篇,共373句,“兮”出现了186次,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节选的是第一部分,“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作品表达了诗人崇仰真理、矢志报国的理想,并且交代了这种崇高理想是来源于屈原自身因其出身高贵、降生祥瑞、名字美好、品德高尚、才能突出而产生的强烈的优越感和自豪感。笔者指导学生领会这种优越感和自豪感,在教学中曾经尝试对此段文字进行压缩,保留能表意的词,学生首先就把“兮”都删掉了,然而把“兮”删掉了之后虽然不影响表意,但是在情感的传达上少了点意味,读起来比较紧促。林庚先生在其《楚辞里“兮”字的性质》一文中认为,“兮”在楚辞里起着句读的作用。句读最大的用途就是语句的停顿休止,舒缓语气,增强表达效果。楚辞感情炽烈奔放,神态飘逸,神色飞扬,而实词过于深沉滞重,需要“兮”这么个精灵跳跃其中。

所以舒缓音节的语气词也是歌情感的修饰语。诗歌因它而摇曳,也因它而多情。

二、尺水兴波、推进情感的副词

如果说语气词是通过调节音节舒缓语气来达到诗歌情思的摇曳多姿,那么巧用副词可以激起诗词的波澜,体现情感的层次变化之美。

以杜甫诗为例,杜甫在诗中就善于运用副词使诗疏畅而富于转折。如《咏怀古迹其三》,副词就贯穿了全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开头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尚”是“尚且、还”的意思,诗的下一句却笔锋一转,小小的昭君村还在,让人意外,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衬托昭君的巾帼女英雄形象。这是诗歌的第一层转折。“一”有“一旦”之意,由上句的昭君村过渡到昭君本人,一旦离开,紫台汉殿渐行渐远,故土难回荒漠为伴。明妃此时的苦楚全融汇在简简单单的“一”字上,最后只留下那在无边的沙漠之中,在笼罩四野的黄昏背景下孤单寂寞的青冢。在“一”和“独”中我们感受到了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悲剧命运,这是第二层转折。而“省”有“略微”之意,元帝从图画里略识昭君,实际上就是根本不识昭君的美貌,这写出了王昭君悲剧的原因,这是第三层转折。“环佩空归月夜魂”空是“空然、徒劳”之意,能够圆梦回到故土的只是昭君孤独的魂魄,“分明怨恨曲中论”之中,我们感受到了昭君有家难归的怨恨。这层层转折与推进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王昭君压抑千百年的苦涩的泪水,也体会到了作者暗藏在其中的奔波凄苦的怨恨和无奈,那种凄凉酸楚、抑郁不平之气在诗歌的几个起承转合的副词中得到了推进和深化。

再如《咏怀古迹・其二》通过对战国时楚国文学家宋玉的怀念,以寄寓身世之感。“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颈联用了两个副词“空”“岂”,意思是江山依旧故宅犹在空留文藻,云雨荒台难道真是荒唐梦思。宋玉凭文采辞藻闻名于世,可为什么要用“空”呢?因为人们没有关注到宋玉寄寓在作品中的志向抱负,令人惘然。云雨荒台出自宋玉的《高唐赋》,看似是宋玉编造出来的荒诞故事,实则是在讽刺统治者的惑。可为什么要用“岂”呢?因为后世读者对此诗误解曲解,把劝世之作歪曲成无聊小品,令人气愤。“空”和“岂”的转折,写出了词人宋玉之悲,也深化了杜甫怀才不遇,不为世人理解之悲。

所以起承转合的副词也是诗歌情感的推进者,诗歌因它而兴波,也因它而深化。

三、摹状绘形、设境传情的拟声词

拟声词又叫象声词,大多为对自然界声音的模拟,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巧用拟声词来摹状绘形有助于传达情感。

以《诗经》为例,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使用拟声词的地方就有一百二十多处。有的是用拟声词直接表现人物情绪感情。如《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用“习习”的风声突出女子盛怒的感情。《王风・大车》:“大车槛槛,毳衣如I。岂不尔思?畏子不敢。大车,毳衣如J。岂不尔思?畏子不奔。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日。”它写出了一个女子想和另一个男子一起逃走,但又怕那男子不敢而害怕去找他的心情。用沉重的“槛槛”车声加重了这种情感。《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凄凄”“潇潇”是形容风雨的声音,“喈喈”“胶胶”则是鸡鸣声,这两种声音夹杂在一起,写出了女子再也没见到她想念中的人时那样悲苦无聊的复杂之情。有的是用拟声词来创设意境。如《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成对立河滩,“关关”创造了一种幸福欢快的意境。《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突出了嘉宾相聚、鼓瑟吹笙的欢乐景象,给读者以想象回味的余地。

《诗经》对于拟声词的巧用也直接影响后世的诗歌创作。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作者选择了富于乐感的拟声叠音词,如“嘈嘈”、“切切”等,增加了人们听觉上的美感享受。这些高低粗细、轻重缓急的声音融汇在一起,不仅表现出琵琶声的音色和力度,也表现出琵琶声的层次感和立体感,让人感受到琵琶女情感的起伏变化。“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枫叶、荻花的瑟瑟作响,这种悲凉之声融注于渺茫的江面,渲染了凄清的氛围,表达了诗人的感伤、怅惘,也使读者对如此意境、氛围而心灵摇荡,不能自已。

咏怀古迹其三范文第4篇

2、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辛弃疾《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

3、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秋瑾《九日感赋》

5、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苏轼《蝶恋花·春景》

6、送老薤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7、泪鸿怨角,空教人瘦。——《瑞龙吟·送梅津》

8、唼流牵弱藻,敛翮带馀霜。——沈约《咏湖中雁》

9、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刘长卿《新年作》

10、吠犬杂鸣鸡,灯火荧荧归路迷。——纳兰性德《南乡子·秋暮村居》

11、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张孝祥《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12、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李益《隋宫燕》

13、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14、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15、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

16、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17、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18、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李颀《古塞下曲》

19、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20、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贺铸《行路难·缚虎手》

21、海人无家海里住,采珠役象为岁赋。——王建《海人谣》

22、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李百药《秋晚登古城》

23、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24、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李益《从军北征》

25、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欧阳修《晚泊岳阳》

26、醉后莫思家,借取师师宿。——晏几道《生查子·落梅庭榭香》

27、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西江夜行》

28、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29、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30、半窗灯晕,几叶芭蕉,客梦床头。——《诉衷情·秋情》

31、内苑只知含凤觜,属车无复插鸡翘。——李商隐《茂陵》

32、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郑燮《满江红·思家》

33、诗酒社,水云乡。——辛弃疾《鹧鸪天·送元济之归豫章》

34、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吴激《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35、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武元衡《春兴》

36、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37、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薛逢《宫词》

38、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39、白水满春塘,旅雁每迥翔。——沈约《咏湖中雁》

40、万顷烟波万顷愁。——淮上女《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

41、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吴激《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42、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王恭《春雁》

43、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杜牧《题木兰庙》

44、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45、刷羽同摇漾,一举还故乡。——沈约《咏湖中雁》

46、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王翰《凉州词二首》

47、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48、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殷尧藩《同州端午》

49、其三阻涉鲸波寇盗森,中原回首涕沾襟。——李纲《渡海至琼管天宁寺咏阇提花三首》

50、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51、升高欲自舒,弥使远念来。——柳宗元《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

52、门有车马客,驾言发故乡。——陆机《门有车马客行》

53、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54、雁足无书古塞幽。——史达祖《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

55、从今后,梦魂千里,夜夜岳阳楼。——徐君宝妻《满庭芳·汉上繁华》

56、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

57、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58、风露浩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陈亮《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59、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韦庄《章台夜思》

60、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61、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62、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崔与之《水调歌头·题剑阁》

63、辜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64、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65、夜来风雨,春归似欲留人。——辛弃疾《上西平·送杜叔高》

66、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67、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68、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杜甫《江汉》

69、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70、茂苑人归,秦楼燕宿,同惜天涯为旅。——《齐天乐·新烟初试花如梦》

71、那边云筋销啼粉,这里车轮转别肠。——辛弃疾《鹧鸪天·送元济之归豫章》

72、上有流思人,怀旧望归客。——谢朓《送江水曹还远馆》

73、绮罗心,魂梦隔,上高楼。——孙光宪《酒泉子·空碛无边》

74、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75、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黄庭坚《登快阁》

76、乡国真堪恋,光阴可合轻。——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77、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

78、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李颀《送陈章甫》

咏怀古迹其三范文第5篇

诗歌堪称语言艺术中最高的艺术。寥寥几言,款款数语,就能把人带进一个美的境界,或者石破天惊,或者余音袅袅。很多学生理解不了祖国璀璨的文化,创作不出漂亮的作文,欣赏不了优美的诗歌,甚至说话写作文不通句不顺?我认为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缺乏坚实的基础知识积累,许多学生没有阅读背诵的习惯;没有“咬文嚼字”的精神,没有钻研词句的精神。因此老师在进行诗歌鉴赏教学时切勿丢“咬文嚼字”习惯。

一、咬文嚼字有利于学生识记字形字义

很多老师带领学生鉴赏诗歌时,往往放弃了基础的字词,直接从整体入手,片面追求以感悟为主的“不求甚解”。效果呢?学生们在课堂上没有真正启动思维,没有用心体悟,课堂看似热闹,可是课后基本忘记,不能熟读成诵。学生的阅读活动只是进行着水平的推移,并没有质的提升。这样无论对学生长远的语文素养形成还是直接的名句默写都毫无益处。如新接手的班级学生默写杜甫的《登高》一诗时,其中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里的“萧萧”二字常常会有学生误写为“潇潇”。究其原因就是在阅读鉴赏时没有准确理解“萧萧”二字的意思,而老师没有加以适时指导,让阅读教学变得浮躁、浅薄。对如此精彩的词语只作蜻蜓点水般的解读,想想这真是我的语文教学的悲哀!为此,我在巩固复习时,对诗歌中的 “清”“萧萧”“尽”“常”“苦恨”等精彩的词语,特别是对“萧萧”进行了品析,先让学生说说“萧”和“潇”的意思,教师再通过引导:“萧”字可做名词和形容词,做名词时,草名,有香味,古时北方常见。“萧”做形容词时有冷落,荒凉,萧瑟,洒脱之意。“潇”字也分形容词和名词,做形容词时,本义:水清而深的样子。“萧萧”与“潇潇”都是描写、形容事物的词,但适用对象有别,“萧萧”是象声词,“潇潇”是形容词。“潇潇”有“三点水旁”,与水有缘。有风无雨用“萧萧”,有雨或有风有雨用“潇潇”。“无边落木萧萧下”因有风无雨,该用“萧萧”;“秋雨潇潇,迎来了丰收的季节”因有雨该用“潇潇”。学生通过这次“咬文嚼字”对 “萧萧”一词的含义有了准确理解,同时对作者用词的精确加深了理解、感悟。学生们的思维空间更大了,感悟体验更深了,语感增强了,积淀增多了。

二、咬文嚼字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意境

我国古代的文学家十分强调炼字。“为人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诗圣杜甫著名的两句诗。好的诗词,往往一词立骨,一语传神。“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杜甫的诗歌《咏怀古迹》(其三)中有这样一句“群山万壑赴荆门”,但是很多学生会写成“千山万壑赴荆门”。几次强调,要求改正,仍然不见成效。我不得不另寻方法。后受坡读王祈《竹诗》,原诗有“叶攒千口剑,茎耸万枝枪”的句子,坡说:“诗中的竹叶似乎少了些”的启示。咬文嚼字去解读诗歌。从“群山”与“千山”数量入手。以幽默的提问开始,问学生“千山万壑则每座山有几条沟?群山万壑呢?”学生觉得有趣,纷纷给出答案:千山万壑则每座山十壑,群山万壑则每座山百壑。我接着问:“那就从山势的陡峭、破碎程度而言,千山万壑和群山万壑分别给人什么感觉?”学生思索后也得出答案:千山万壑说明山势一个整体,而群山万壑则有两种可能,一是山太大,有巍峨之感;一是山太陡峭、破碎,有气势飞动之态。我继续引导:“那么,哪种表达更符合杜甫诗歌风格?”学生觉得“群山万壑”更符合杜甫诗歌“沉郁顿挫”之风。至此,由一字的选择开始的教学达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既帮助学生记住了字形,又便于他们理解诗意,还有助于他们理解杜甫诗歌的特点。

咏怀古迹其三范文第6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诗歌教学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是唐代诗歌的鉴赏。古代诗歌鉴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且是高考的必考题目。在鉴赏古代诗歌时,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高的鉴赏技巧,还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和情感经验,以及理解、分析、评价的综合处理能力。但由于学生文化底蕴薄弱,高考试题中的诗歌鉴赏题得分率一直偏低。自从2002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以主观表述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提高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唐代诗歌的教学中,笔者把诗歌鉴赏与相关高考题考查的模式结合起来,对古代诗歌的鉴赏做了如下探讨。

一、抓诗题,找诗眼,看主旨。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鉴赏一首古诗时,首先要注意题目。古诗的题目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情感、主旨等。解读诗题既是鉴赏古诗的重要切入点,又是找出诗眼的必要步骤。什么是“诗眼”呢?“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概括生动的、能笼罩全篇、全联(句)的字,或词语,或句子。诗眼往往通过文学作品的具体内容清晰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体现作品的主旨及表达技巧。可见,解读诗题有利于学生迅速地找出诗眼,进而深入地领会文本。

在学白《蜀道难》时,笔者让学生先分析诗题,明确本诗的“诗眼”是“难”字。接着学生逐句赏析,分析诗歌如何围绕“诗眼”展开的。学生经过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蜀道之“难”,是因为它高(开辟难)、险(攀越难)、战祸之烈(安居难)。它一方面表现出诗人对友人入蜀的担忧,另一方面表明诗人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如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其中“怨恨”一词,既写王昭君对远嫁大漠的怨恨之情,又写诗人对自己入朝见妒、无辜被贬的怨恨之情。再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一句,准确深刻地点明诗歌抒发的是诗人的羁旅之愁,思乡之苦。

诗歌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诗句中最富有表现力,包含着丰富而深刻意蕴的诗眼往往是高考试题考查的对象。在高考试题中,往往以“一词统领全诗型”的模式来考查诗眼在全诗中的作用。如2000年全国卷考查赵师秀《约客》中“闲敲棋子落灯花”的“闲”字;2002年全国卷考查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折柳”;2003年春季高考中考查王维《过香积寺》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2004年浙江卷考查李白《菩萨蛮》中的“空”字;2005年江苏卷考查中的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中的“微风”;2007年全国卷二考查王维《新晴野望》第三联上下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个字,等等。这些高考试题都是考查诗歌是如何通过诗眼来表达主旨的。只有抓住了诗句中富有感彩的诗眼,才能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旨。

二、抓作者,知背景,明风格。

《孟子·万章下》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可见,对古人的作品进行批评和鉴赏时,不仅要了解古人的思想性格和生平遭遇,还要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包括时代氛围和社会风俗)和创作目的。同样,古代诗歌的鉴赏也不例外。只有设身处地地揣摩诗人的心境,才能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技巧。

在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时,笔者先给学生介绍白居易的境况,了解白居易因宰相武元衡被杀,上书请求缉捕凶手,而触怒当朝权贵,被贬江州司马的这一写作背景。昔日才华横溢的大诗人,因直言相谏而被贬江州,过着冷落凄凉的寂寞生活。这种自身境况的变化,让诗人与誉满京都、因年老色衰而嫁于商人的琵琶女有着共同的人生体验。学生理解了诗人与琵琶女有着相似的遭遇,对诗人发出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就很好理解了。再如杜甫的《登高》,诗人在重阳节这天约远亲吴郎饮酒,吴郎未至。杜甫想到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以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诗人为排遣内心的苦闷,抱病登台,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学生在了解这些写作背景的同时,再联系到杜甫“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就不难理解诗歌表达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在高考试题中,命题所选取的诗歌大都代表了作者的主要创作风格。如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人的诗歌多表现远离浊世,向往朴素的田园生活,以及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等人的诗歌多描写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慷慨激昂,以及捐躯赴国难的悲壮。杜甫、白居易、李绅等人的诗多关心民生疾苦,充满关心、同情的情感。如2010年高考安徽卷杜甫的《岁暮》。苏轼、辛弃疾、陆游、李白、杜甫、刘禹锡等的诗歌,凭吊古迹时常常吊古伤今,或表达对古代英雄人物的仰慕,或表达自己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或抒发空有济世之心,却无报国之门的愤慨,或抒发年事已高、功业无成的悲凉。如2008年江苏卷李白《登金陵凤凰台》;2009年四川卷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这类诗歌容易出现典故,都借古讽今,表达昔盛今衰的伤感。诗歌都是言志的,作品就是作者的内心的真实写照。如果能注意到诗人的创作风格,这对高考试题的整体把握是有帮助的。

咏怀古迹其三范文第7篇

关键词:杜甫;舟船意象;表现角度;情感体验;家国关怀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3-0164-03

杜甫在《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里回顾一生,发出“哀伤同庾信”的悲叹;①在《咏怀古迹五首》(其一)中又说“庾信生平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两处相联,发现杜甫与庾信在漂泊他乡上是一致的。只不过庾信是南人北寓,杜甫是北人南泊。北马南船,杜甫在南方的生活,不可避免地与舟船有了联系。“关下嘉陵水,沙头杜老舟”(《嘉陵江过合州汉初县下》)[1],是南宋范成大的诗句,“杜老”即指杜甫。杜甫在《惜别行送刘仆射判官》中写道“杜陵老翁秋系船,扶病相识长沙驿”,又在《短歌行送祁录事归合州因寄苏使君》中说到“君今起舵春江流,余亦沙边具小舟”。范成大将杜甫的诗句“杜陵老翁秋系船”、“余亦沙边具小舟”合并浓缩为“沙头杜老舟”并写入己诗,足见杜甫在生活上与舟船是很密切的。缘此,笔者即试析一下杜诗中舟船意象的独特风貌。

一、舟船意象渊源与杜诗中的舟船意象

我国很早就发明了独木舟,随后演变出空间更大的木板船。最初“舟是指用于江河两岸的过渡工具,而船则是沿水道上下航行的远行工具”[2],舟、船“普及之后,最先的这种过渡与远行的区分就不明显了”[3],可并称为舟船。早在先秦时,诗歌中就出现了舟船意象,如“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诗经・柏舟》)[4]。作为诗歌意象的舟船,在言语表达层面上,由于古人分类的细致、修辞等因素,除了舟、船,尚有航、舸、、桨、棹等多种表达。而先秦至盛唐,杜甫诗歌中出现的舟船频次是最多的,高达470余次。②杜甫笔下的舟船意象始于其身处北方之时,但数量较少。杜甫真正在生活上与舟船密切相关、在诗歌中大量涉及舟船意象并凸显其自身特色,是从漂泊西南开始的。

二、杜甫诗歌中舟船意象的特点

自先秦至盛唐,诗歌中舟船意象的表达情境,多为渡水场景、泛游描写,情感上多为玩乐、离情、隐逸等。而到了杜甫,时代环境的前后变迁,自身的经历与情感的参与,使其诗中的舟船意象以更接近生活的笔调呈现出来,诗中的意象与诗人自身的外在处境、内在情感联系的更为紧密。

杜甫面对安史之乱引起的社会动荡、肃宗的冷遇等情况,被迫举家流浪至相对安定的南方。然而,即使在南方,也先后出现了多次骚乱。这种情形下,杜甫不论是思北归还是避战乱,都与作为水路交通工具的舟船有了联系。更突出的是,他出峡后真正达到了舟居的地步。③杜甫频繁的舟居与船行,反映到创作中,就使得其诗中的舟船意象呈现出自身的特点:

第一,外在处境上,丰富了水上舟船的表现角度。杜诗中的舟船意象出现的表达情境,不仅涉及离别、游玩这些一般化题材,而且触及到更广泛、实际的水上生活。首先,杜甫细致地表现了一些虽不“诗情画意”但却实际真切的水上行旅体验,如“吹帽时时落,维舟日日孤”(《缆船苦风戏题四韵奉简郑十三判官》)、“舟中无日不沙尘,岸上空村尽豺虎”(《发刘郎浦》)。这种体验,与孟浩然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宿建德江》)、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相比[5],确实是大异其趣的。其次,杜甫诗歌中大量写到舟人船工这些普通劳动人民,独特地表现了他们的行船技术及相关的打鱼、客货运输等内容。

第二,内在情感上,伴随着水上行旅生发出独特的情感体验。杜甫到南方后,又怀念起生活多年的长安,常希望经水路出峡、至吴会沿运河北上返京。在川渝时,舟船就成了他出峡的希望,如“轻舟下吴会,主簿意何如”(《逢唐兴刘主簿弟》)等。但出峡后,因计划与实际不符,他的生活时有窘迫,终致未抵吴会,客死荆湘。与其他诗人如鲍照、王昌龄不同,杜甫漂泊荆湘的三年,朋友变故、军阀战乱,使其四处奔波,居无定所,常处于水上行旅中与舟船相伴,这种相伴是长期的甚至是有些无奈的,消除了应景、猎奇等因素,具有更为真切、深刻的人生体验。通过分析杜诗中诸如“扁舟空老去,无补圣明朝”(《野望》)、“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登岳阳楼》)等诗句,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水上行旅时孤苦无依的情态,甚至在无奈、病困之下竟将舟船视为最后的寄托物与安顿所。

三、杜甫诗歌中舟船意象的精神价值

汉代李尤认为:“舟楫之利,譬犹舆马。辇重历远,以济天下。”(《舟楫铭》)[6]晋代枣据也称美舟船:“且论器而比象,似君子之淑清。外质朴而无饰,内空虚以受盈。”(《船赋》)[7]由此可看出舟船的作用与地位,也感受到舟船比德而出的内在意蕴。依此观照杜甫诗歌中作为意象的舟船,可以说折射出了强烈的家国关怀。这种家国关怀,主要表现为实虚家园、比德君国。

(一)实虚家园

杜甫以细致的写实手法,较为充分地表现了南方水乡的生活面貌。这类诗作中写到最多的是打鱼,如“渔人漾舟沉大网,截江一拥数百鳞”(《观打鱼歌》)等。杜甫的这类诗句,与何逊的“渔舟乍回归,沙禽时独赴”(《答丘长史诗》)等相比[8],对这种生产活动的描绘确实更有活泼灵动的生活气息,就描写打鱼而言,杜甫的诗句更为形象生动。杜诗中也多次写到南方的水路运输,如“蚕崖铁马瘦,灌口米船稀”(《西山三首》其三)、“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夔州歌十绝句》其七)。此外,如前提及,长期居住南方,杜甫在诗中也写到水手善于使船的情形,如“欹帆侧舵入波涛,撇漩捎无险阻”(《最能行》),这在水高滩险的滟体现得尤为明显,“舟人渔子歌回首,估客胡商泪满襟”(《滟》),用乘客的惊恐落泪反衬舟工船夫的歌笑自若,更凸显了其行船的巧妙。这也从侧面展现了舟人船工这一阶层刺激而自信的生活情态。总之,杜诗中的舟船意象,较为充分地反映了以舟船为工具的水路交通、渔业生产,真切地体现出诗人对普通劳动人民的关注与热爱。以此观之,杜诗中的舟船意象带有明显的家园气息。

杜诗中的舟船意象在表现南方百姓的家园气息上,是切实的;但对于他自身而言,却是化虚的。杜甫居住草堂后,生活境况相对安定,与家人有了更多的团聚时光,如《进艇》诗中“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表达了戏耍游乐的悠然欣悦之情。像这种舟船意象中含有拖家带口的情境表现,杜甫以前,只有津女救父等典故、棹女情郎等内容稍微沾点边,而文人在诗中鲜有这样涉及其家庭的。此外,杜诗中还有写到一家子靠着舟船四处流荡的场景。家庭悲喜之外,他还抒发了对故园的深深依恋。视京洛为故乡的杜甫,他的怀乡与恋阙紧密相连。杜甫遇到故人归京或者舟船往来,便会引发家国之思,如“西江使船至,时复问京华”(《溪上》);而“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其一)的“故园心”,从《秋兴八首》整体上看,更是将思乡与恋阙巧妙联在了一起。

杜甫融合了思乡与恋阙,又受到报国安民理想的鞭策,使其虽漂泊困顿,但从不绝望,一直热爱生活、关注现实。杜甫漂泊南方时,精神力量确是支撑他积极生活下去的主因,但常伴他的舟船,也同样不容忽视。

舟船作为交通工具,相比车马,有不少优越性:其一,一般地讲,水行相对平稳,便于旅行时眠卧;其二,遮风避雨性能良好,航行持续性较好;其三,舟船上可备有厨具。④除此之外,杜甫还把“行李、长物多放在长期包用的船上”[9],可见舟船俨然成了他长期漂泊的“小家”。据“雄剑鸣开匣,群书满系船”(《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巾拂那关眼,瓶易满船”(《回棹》)推断,诗人在“小家”里得到简单的休息、安顿后,还可以看书、喝酒。杜甫不仅自身生活能够得到简单满足,还可以在舟船上招待拜访的客人,如《苏大侍御访江浦八韵记异》的序文里提到在舟船里招待来访的苏涣。可见杜甫在漂泊南方时,尤其是流离荆湘的三年,舟船在很多时候成了他的栖息地、庇护所,是在外部条件上最后一道免于饥寒的防线,护佑其走完最后的人生历程。因此,杜甫诗歌中的舟船意象某种意义上渲染了一些遮风避雨、身心休憩的“家”的色彩。

由杜甫常乘坐舟船并将之诉诸大量的诗歌创作,不难发现,作为诗人的杜甫与作为诗歌意象的舟船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这种密切关系,使其诗中的舟船意象不可避免地陶染上自身的色彩。值得注意的是,杜甫客死于船上这种特殊的经历,在后人看来,更是强化了杜甫与舟船的联系。以上情况,促成了后世诗人在舟船意象的表达上,有时会融入某些杜甫的因素,如前提到的“沙头杜老舟”当中,沙头之舟称为“杜老舟”,几近于典故。又如黄庭坚在《题杜子美浣花醉图》这首题画诗中写到“浣花酒船散车骑,野墙无主看桃李”[10],在诗与画更大的文化视野中,将杜甫形象与舟船意象联到一起;而清代毛际可《灯下读杜》一诗中的“老病孤舟生事少,江湖满地故园荒”[11],可谓将杜甫晚年寄寓南方具舟漂泊的生平经历作了精当的概括与体认。

此外,杜甫对于陶渊明构筑的“桃花源”很向往,曾多次探寻这个富足、淳朴而又类似上古时的家园。杜甫虽未找到桃花源,但留下了浣花溪草堂这个真正存在的住所。在杜甫看来,草堂只是一时的乐园,但在之后的历代文人心中,草堂俨然成了杜甫住过的名迹、圣地,并得到不断题咏,几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从杜甫的经历特别是舟居情况、其诗歌创作中舟船意象的突出地位以及后人的咏悼情况来看,比照浣花溪草堂,可以说杜诗中的舟船意象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诗人“流动的家园”,或者说是“化虚的家园”。

杜甫以其细致写实的笔触,不择巨细,有感即作,流落南方的特殊经历使其在诗歌创作中对舟船意象作了广泛的开拓,既有反映南方普通百姓的水乡家园气息,也有“历史的玩笑”折射出的诗人自身的“化虚的家园”,它们都以独特的方式透显出特定的家园气息。

(二)比德君国

古人很早就将舟船与国君相联系,如《尔雅》:“天子造舟,诸侯维舟,大夫方舟,士特舟,庶人乘”[12],即表明造舟为天子专用。春秋战国以后,造船术不断发展,逐渐产生了更完备的大型舟船。“龙舟(船)”一词,有时指端午民俗中比赛用的舟船,但诗歌中亦指国君所乘坐的舟船,如“今我挽龙舟,又困隋堤道”(《炀帝幸江南时闻民歌》)等[13],杜甫诗中亦有用例:“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将造舟、龙舟等豪华的舟船与国君相联,呈现出国君出行、游乐的盛大气势与尊贵身份。为了保卫家园或者维护、促进统一,时而会发生战争,而舟船自古都是水上作战的重要承载工具,如楼船、戈船等。诗歌中的舟船意象对此现象的反映也是由来已久,如《诗经・朴》中的“淠彼泾舟,徒楫之。周王于迈,六师及之”、王粲《从军诗》中的“楼船凌洪波,寻戈刺群虏”等[14]。杜甫诗中也有用例,如“无复云台仗,虚修水战船”(《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四渎楼船泛,中原鼓角悲”(《夔府书怀四十韵》)等。

咏怀古迹其三范文第8篇

【关键词】对联 积极性 表达效果

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学样式,是我国璀璨辉煌的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雅俗共赏,千百年来畅行于文坛,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我国古代的私塾教育就要求学生学习《笠翁对韵》、《声律启蒙》等。被誉为“诗中之诗”的对联仍应该进入现代校园,更应该走进语文课堂,成为中学生的良师益友。在课堂上若能恰当地运用一些对联,对于活跃气氛和训练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许多妙用对联的经验,妙用对联能够使语文课堂更有活力。

一、用对联介绍作品作者

纯粹地介绍作者比较乏味,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如果恰到好处地运用对联来介绍,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必然先要介绍徐志摩的生平经历、成就风格等,若用为他题写的挽联“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坐卧也可死,死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来导入,显然更简明,也更有感染力,学生通过背诵此联便能深刻地记住徐志摩的诗化人生和他的英年早逝,也能激发了学生对《再别康桥》的学习热情。再如学习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也要先了解辛弃疾其人,若用郭沫若为他撰写的名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来导入,学生便能轻松地领悟辛弃疾的豪放风格和他的爱国精神。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辛弃疾词两首的积极性。这无疑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

二、用对联设计新课导入

语文教学中,导入语是很关键的,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这节课的喜爱程度及学习效果。一个新巧的导入往往能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能引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授课中若选用一个合适的对联来导入,便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学生的思考。例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时,可用对联“身入狼邦,壮志匹夫生死外;心存燕国,萧寒易水古今流”来导入新课,通过质疑和探究,学生能从此联学习到荆轲的气冲霄汉舍己为国的英雄精神。再如,学习杜甫的《蜀相》时,可用武侯祠对联“躬耕南阳名成八阵,西蜀技压群雄”来导入,学生借此能初步领略到诸葛亮的辉煌成就,继而便能轻松读懂杜甫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三、用对联概括课文内容

概括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思路也是语文教学中需要培养的能力。各类文章都可以借用对联来概括层意,既有助于遣词造句能力的培养,又新颖别致。例如,在学习《雨巷》和《再别康桥》后,我让学生用对联来归纳两首诗,有一学生写出“雨巷凄清生愁怨,康河斑斓动离情”的对联,做到了仄起平收,对仗工整,又符合课文内容,令人佩服。学习《鸿门宴》,在梳理文意后,我让学生用对联概括课文中的项羽和刘邦,有学生写出“项羽因胸无城府不辨亲疏功亏一篑,刘邦能随机应变从善如流虎口脱险”的对联,简洁准确有力。这不仅消除了文言文课堂常见的沉闷气氛,而且能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课文的每层含义,还锻炼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可谓是一石三鸟。

四、用对联提炼课文主旨

在语文教学中,理清文章思路后,常常要学生归纳主题,如果采用传统的方式,平淡无奇,无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若采用对联便可以出奇制胜。如学习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一学生做了一副对联“美貌昭君独留青冢于朔漠,失意子美空叹才华葬流年”,它揭示出诗人歌颂王昭君意在感慨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

五、用对联来提高表达效果

语文试卷上经常会有一些语言实际运用的题目,若用对联来表达就好得多。例如,针对近来严查酒后驾车的情况,请你对司机说一句话。可以用对联“司机一杯酒,家人两行泪”来表达。激励学生奋发有为,可以用师生问答式的对联“三年磨剑,问你可能再进一步?六月高考,看我如何一试锋芒”来表达。附近公园的水塘有一些漂浮物,我让学生写一则劝阻游人乱抛杂物的宣传语,有几则是用对联形式写的,便脱颖而出。如:“不求绚丽多彩,但求清澈见底”,“文明你的举止,清澈我的水塘”,“清澈水塘需要您的维护,和谐社会需要您的支持”。这些生活中运用对联的例子,很值得语文教师思考。用对联表达更言简意赅,也朗朗上口,容易记忆,还弘扬了传统文化。

六、用对联陶冶情操

学生在课余积累一些优秀的对联能够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还能作为作文素材的积累。如蒲松龄的名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借用历史人物激发学生的斗志。明人洪应明的对联“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和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就能带给人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泊。峨嵋山灵岩寺的名联“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能引导学生学习弥勒佛的大度看人生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