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水调歌头苏轼

水调歌头苏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水调歌头苏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水调歌头苏轼范文第1篇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水调歌头苏轼范文第2篇

不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水调歌头”,是苏轼写的,苏轼是北宋年间人,他的作品不会出现在唐诗三百首里,而且准确的说“水调歌头”也不是诗,是宋词。

“水调歌头”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当时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词以月起兴,以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来源:文章屋网 )

水调歌头苏轼范文第3篇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宋苏轼

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君不见》唐李白

4、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满江红写怀》宋岳飞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唐杜甫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唐李白

水调歌头苏轼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词教学 有效性教学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五课《诗词曲五首》,第四首选的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是咏中秋的杰作,脍炙人口,如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三十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1]注者众多。如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此词)发端从太白仙心脱化。”后来诸家注者,往往根据李白《月下独酌》诗中的“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去注“起舞”,教材没注是谁在“起舞”,只注“弄清影”为“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注“何似”为“哪里比得上”。

按教材注者的意思,“起舞”的自然是苏轼,“弄清影”是在月光下,但问题是,为什么“苏轼起舞,在月光下摆出各种舞姿”却“哪里比得上在人间”?那么,究竟是谁在“起舞”,在哪“弄清影”呢?我们先看看此词具体的写作时间和地点。

此词小序说写于“丙辰中秋”,即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苏轼此时41岁,知密州。查《苏轼年谱》:“八月十五日,饮超然台上,和孔宗翰(周翰)题诗,时宗翰乞密,赋《水调歌头》,兼怀弟辙。”[2]可知此词确写于超然台,而“余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超然台成)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3]可知“超然台”三字由苏辙命名,苏轼登台,作诗填词,正好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怀念子由,但找不到苏轼“起舞”的记述,按苏轼在《超然台记》上的说法是“饮”而非“舞”,更难找到“在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的依据来。

其次,找注家探个究竟。

据教材出处《东坡乐府笺》的龙榆生引宋人傅干注“不胜寒”三字来看,傅干是用《明皇杂录》中的“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上游月宫,将行,请上衣裘而往。及至月宫,寒凛特异,上不能禁。静能出丹二粒进,上服之,乃止。”[4]同在“八月十五夜”,与“月相关”,此注历来注家皆无异义,但“弄清影”龙榆生却缺笺。查西北大学教授薛瑞生《东坡编年笺证》,薛教授是同意用《明皇杂录》中的故事去笺注“不胜寒”三字的,但他同时用《龙城录》中开元六年唐玄宗“想素娥风中飞舞袖被,编律成音,制成《霓裳羽衣》舞曲”的故事去注“起舞弄清影”,断定“实则此句乃谓月中素娥起舞弄清影也”。[5]博学的东坡在写作的时候,往往不是拘泥于一家,而是采百家为我所用,所以,只用李白的《月下独酌》去笺注此词是不够准确的,正如清・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论苏试时所说:“坡公熟于庄、列诸子及汉魏、晋唐诸史,故随所遇,辄有典故以供其援引,此非临时检书者所能办也。”[6]因此,我们在解读这首词的时候,一定要结合作词的具体时间、地点、再联系上下文的具体语言环境去作具体的推敲,才可能得出合情合理的结论。所以,教材对“弄清影”所作的“注”不够准确,按此注去解读此词,使语义不清,语脉阻梗,诗意不明。

故是“素娥”在“起舞”,“在月宫上”“弄清影”。结合全词意境,联系“何似在人间”去细读:素娥在月宫上摆弄出各种曼妙的舞姿,但终因寒冷寂寞,哪里比得上在人间(因有兄弟之情彼此牵挂着)而显得温暖动人。上阕问月,既化用诗句,又暗用典故,下阕转到人间,将旷达的情怀与深邃的哲理情趣结合起来,才成就了这首名作不朽的艺术价值。

由此去探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诗词有效性教学的问题。在新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诗词教学的观念有所转变,一讲到底的做法有所改变。但随着新课程的深入,一些问题还是不断出现,据笔者在不同场合所听的课来看,目前初中诗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

1.重应试,轻素养。

考试考什么,教师教什么,诗词仅仅是学生用来应试的工具。教师过多强调哪些诗词是考试的重点,能背诵会默写就达到了教学的目标,学生一味死记,应试完毕,诗词忘光,费时多,效果微。

2.形式多,诵读少。

图片展示,角色表演,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花样百出,但更多的是陷入到为形式而形式,教师缺乏必要的诵读指导,更缺少个人结合诗词内容所得出的情感体验的演绎。貌似多样的形式难以掩盖诗词内容传授的苍白。中国传统的声并茂的“诵读法”在诗词教学中变味甚至缺失。

3.概念滥,诗味缺。

在诗词教学中,教师用“意境”“用典”等概念肢解诗词,导致学生视诗词学习为畏途。诗词中饱含的人文素养、诗人高尚的人格操守、跨越时代的审美享受、无穷的“诗味”,教师体会不了,学生更无法体验。

笔者认为,下列途径是解决这些问题有效方法。

1.教师必须转变诗词教学的观念,提高研读诗词的能力

诗词不只是学生用来应试的工具,更应该是学生的“两个底子――终身学习的底子和精神的底子”,[7]只有学生打好这“两个底子”,真正影响学生一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形成。而教师研读诗词必须有“独立之精神”,也就是说,只有深入去研读,敢于善于质疑解疑,不迷信注解教参,使诗词化成教师血脉中的生机,学生学起诗词来,才会感受到其中的美与趣,诚如英国著名学者约翰・亨利・纽曼所说:“任何学科的一般原理,大家可以足不出户,通过书本学而知之,可是细节、色彩、口吻、生气,使得一门学科融入我们血脉的那股生机,凡此种种,要从师长那里把握,因为学科已经在他们身上获得了生命。”[8]

2.研读《新课程标准》,梳理出恰当的施教目标和合理的培养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初中的诗词教学有这样的表述:“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方法是“诵读”,途径是“积累、感悟和运用”,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诵读”要将诗词的节奏、音韵、情感传达出来,教师要会诵读,才有可能教会学生诵读;教师首先要感动,才有可能感动学生。仍以上文东坡词为例,只有深入去了解、研究东坡的坎坷际遇及其伟大人格,才有可能被此词感动,只有感动了教育者的作品,才能打动被教育者。

3.正确处理好应试与素养的关系。

“应试”只是手段,语文素养的提高才是目的,“应试”是末,素养是本,舍素养重应试是舍本逐末、涸泽而渔的做法。那么,什么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就是根据学生的特点,经过学习和训练发展起来的语文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探究能力与创造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9]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诗词正是培养学生健康情感和科学价值观的源头活水之一。只有素养得到落实,应试能力才可能提高。初中诗词的有效性教学,应该表现在素养的提高与应试能力提高的和谐统一上。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应该是文化的复兴,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我们应该站在振兴民族的高度,去研读我们的传统文化,去进行有效的诗词教学。

参考文献:

[1][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321.

[2]孔凡礼撰.苏轼年谱.中华书局,1998(上):337.

[3]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3,(1):351.

[4]龙榆生校笺.东坡乐府笺.商务印书馆,1958:97.

[5]薛瑞生笺证.东坡词编年笺证.三秦出版社,1998,9,(1):164.

[6][清]赵翼.瓯北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2,(1):59.

[7]潘新和.立言以立人――钱理群语文教育观摭议.语文学习,2009,3.

水调歌头苏轼范文第5篇

2012年3月,湖南省长沙教育学院在市级骨干教师滚动培训中引入了北京的课例研修形式,其中,初中语文骨干班研修的课例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录像来源于上一期语文骨干班学员的课堂教学实录。通过对光碟的反复观看,以及网上同课资源的寻找与比较,笔者觉得,虽然课例研修本身就是一种行动与研究合一的方式,但是,对具体教学内容展开研究,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是课例研修正式开始前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高质量课例研修开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

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的基本途径有二:一是研读新课标;一是对教学内容作多角度、多层次的比较研究。

义务教育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学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以及课程目标和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明确的提示,如“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等。

和我们观看的课堂教学实录一样,网络搜索的许多教学程序设计基本上是这样一个模式:①文学常识介绍。②对词的相关内容的介绍。③对词人苏轼及其写这首词的背景介绍。④内容解析,疏通文意。⑤整体感知。要以一个课时来完成这些教学程序,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只能是老师带着学生一路快速地走马观花,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偏重于带着学生逐句理解词的意思。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阅读课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基本上由教师带着学生走的教学设计,究其原因,是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缺乏深入理解的结果。

教学内容比较是准确把握教学重点的关键,比较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四种:一是教材纵、横比较;二是学段内容比较;三是单元内容比较;四是课文外同质内容比较。

教材的橫向比较就是将同时期出版的不同版本教材中的同一内容进行比较,找出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重点思考它们之间的不同点,找出各自的优点加以整合。这种横向比较法对数、理、化等学科更有实用价值,同一知识点不同例题选择,可以看到不同的例说思路,有利于解题方法的优化。语文教材中,不同出版社的教材选择了同一文章,很难说对文章教学目标的定位有什么不同,从这一角度而言,语文学科不同版本的比较,对确定具体课文教学重点的意义并不大。教材的纵向比较就是把不同历史阶段出版的同类教材所选取的内容进行比较。从不同时期教材所选内容的不同,我们可以探究教材编选者当时的价值判断以及时代的价值取向。每个时期的教材都有教案或教学设计,从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相同作品解读的差异中,可以感受到时代变迁的浓郁气息,在人文类教科书中,尤其可以清晰地看到民族文化历史变迁的足迹。也许以前纸质教案所作的分析对我们今天的教学没有直接的帮助,但你可以感受到一种具有质感的历史气息,对学科教学价值取向的历史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再反观当下的教学材料,一种历史的纵深感会油然而生。“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教师不是政治家,某一具体教学内容也无促成社会兴衰的伟大力量,但从学问的角度而言,只有“通古今之变”,才能“成一家之言”。

学段的比较就是将本学段中相关内容集中起来,进行比较研究,找出所教内容的特别之处。

水调歌头苏轼范文第6篇

关键词:古典诗词 教学 意境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目前,中国古典诗词在中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比重日益增大,但当下的古诗词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古典诗词教学普遍停留在翻译句意的浅层次上,重文学常识、背景知识、主题思想、艺术特点的讲授,重表达式的分析和结论,而轻诗词本身的审美价值和情感内涵,轻学生个性的情感体味,使原本充满无限生命活力与审美意蕴的诗词艺术在教师的讲解中成了枯淡寡味的文字符号。

一.诵读指导,感受诗境。

古诗词是诗人生活的缩影和心灵的透视,是经过了情感历练和灵魂淘洗的作品,同时,诗歌又是富有音乐性的语言艺术,具有鲜明的节奏韵律。诵读得法,有助于学生欣赏诗词的意境,理解作者的情感,进而与作者产生心灵共鸣。在诗词教学中,诵读应贯穿始终。首先是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必然产生联想与想像,会揣摩诗句的语气、情感,逐步进入诗词的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美学范畴,最早提出意境说的是唐人王昌龄。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严氏认为意境之妙在于情与景高度融合后之“无迹可求”,至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意境”之境外有无限意味,有丰富的难以言传的意义空间。

《水调歌头》前片写词人“欢饮达旦,大醉”的情状,后片写佳节思亲的惆怅,全词充盈着奇特的想象和俊逸的浪漫气息。“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正是《诗经》“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之意,要读出赞美、欣赏之情。进而词人以谪仙自居,意欲“乘风归去”,更为空灵。“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接上文,欲去又止,词情一顿。“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要读出苏轼飘飘欲仙却又脚踏人间泥土、热爱人生的精神面貌。总之上阕既写尽了“欢”,也写活了“醉”,要读出情感的变化。

这首词的下片写思亲,仍扣“月”而行,情绪略转低徊。“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与苏辙手足情笃。苏轼杭州通判任满时,“请郡东方,实欲昆弟之相近”(《密州谢表》《东坡集》卷二十五)。但来到密州,兄弟相隔仍遥,晤面艰难。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宵明月朗朗,思亲之情袭来,不能自已。月圆而人未圆,月亮对人间不该有什么怨恨吧?可是,何以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刻而常圆呢?倒像故意令人难堪似的。不由苏子不怨:“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里要读出惆怅之情。“人有悲欢离合”三句又反,词情再作跌宕。既然天地间万事万物都不能十全十美,最后顺理成章,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Y束全词。

二.出示画面,展现情境。

朱光潜先生说:“意境是作家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像世界。”也就是说,意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作者所描绘的客观物象,二是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诗人的情感往往蕴含在描写的画面中。如果能将诗词中描绘的画面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让他们对画面中的意境有一个具体的感知,就能自然引领他们走进诗人所创设的意境。《水调歌头》中词人用形象的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意境。可以用多媒体出示画面,让学生直观的比较月地云阶、广寒清虚的天上宫阙,月下起舞、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为进一步的感受作者的主观情意打下基础。

三.播放音乐,渲染气氛。

音乐具有独特的感染力,能激发听者的联想和想像,心驰而神往之。在展示画面的基础上,配上背景音乐《明月几时有》,再由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水调歌头》,有助于学生进入诗词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由孤独、郁闷转为旷达洒脱的情感变化,从而进入诗词意境。

四.品味语言,感受意境。

古人创作古诗词,最讲究语言的锤炼。这首词中有许多精妙的语句,在教学中,应结合诗词内容仔细品味,体会词人的心境。

上阕中“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值得品味,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

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也绘出了诗人自我派遣的心灵轨迹。

参考文献

1.于梅《古诗词教学中的意境意识》.《文学教育》2014.05

水调歌头苏轼范文第7篇

2、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3、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4、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5、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苏轼.《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苏轼范文第8篇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1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2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5.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2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2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28.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赠别》

2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30.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江楼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