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同居的故事

大学生同居的故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大学生同居的故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学生同居的故事范文第1篇

“铁甲奇侠总部”2016年落户香港迪士尼乐园

近日,香港迪士尼乐园宣布,一个以“铁甲奇侠”(亦译作“钢铁侠”)为主题的全新游乐设施,将落户香港。华特迪士尼乐园及度假区主席汤世德表示:“自漫威成为迪士尼大家庭的一份子,我们的幻想工程师就不断构思,以崭新的方式让宾客亲身体验他们最喜爱的漫威人物和故事。我们非常高兴将全球首个以漫威‘铁甲奇侠’为主题的游乐设施带到香港迪士尼乐园。”

故事讲述“铁甲奇侠”东尼·史达决定于香港迪士尼乐园的明日世界园区内举行“史达科技展”,宾客不仅能亲眼看到东尼·史达装甲的演变过程,还能看到东尼·史达的其他创新科技发明。游乐设施的焦点在“铁甲奇侠总部”,宾客可以与“铁甲奇侠”并肩历险,合力对抗邪恶势力,开展一场英雄式的惊天大战。

这个崭新游乐体验预计于2016年年底开幕,届时宾客还可以与“铁甲奇侠”会面和合照,还能在特设的漫威商店购物。

“全新的漫威主题园区将为香港迪士尼乐园注入更多精彩元素,吸引并大大提升宾客到访乐园的欲望。”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行政总裁金民豪说道。漫威旗下拥有超过5,000个人物角色,“铁甲奇侠”是芸芸烩炙人口的人物中的一员。漫威现已成为全球最著名的娱乐品牌之一,以各特出人物角色为主打,70年来通过不同的媒体在全球展现。而2009年,华特迪士尼公司正式收购了漫威娱乐。

秋季补水 不怕DRY

入秋后,中午虽然还很热,但早晚已有阵阵凉意。由于时热时凉,温差大,稍不留意就很容易伤风感冒。

空气干燥、天气寒冷反复无常,使感冒病毒在空气中非常活跃,此时,如果人体吸收的水分和电解质不足,鼻和咽喉、支气管的黏膜干燥,抵抗力就会变弱,就会容易患感冒。

秋季预防感冒习惯法:1.注意空气的流通;2.注意作息的规律;3.注意衣物的添加;4.补充水分及电解质。

我们既要注意多喝水,也要学会如何科学补水,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补充体内所需的电解质,可选择饮宝矿力水特,它含有人体体液所需的水分与钠、镁、钾、钙、氯等电解质,在身体各组织间控制水的渗透作用,并维持身体酸碱平衡,是维持生命的重要成份。

广东首推GPRS流量前向免费产品“流量800”

登录银行App进行手机支付,打开淘宝、京东手机客户端下单购物,刷微博、看新闻……这些操作不花任何流量?没错,有了“流量800”,免费“刷机”正在成为可能。

10月22日,广东移动联合广发银行在业界首推基于“流量800”的手机银行流量减免优惠,并正式启动广发手机银行“流量智省”服务。广东省内的移动客户今后在非WLAN环境下访问广发银行官方WAP网页或在其客户端进行各类支付、浏览操作时所产生的一切流量费用将全部由广发银行承担。

地球上最欢乐的5公里

The Color Run(彩色跑),是一项推崇健康、快乐、彰显自我的跑步活动。与追求速度不同,距离为5公里的The Color Run不计时,跑者每一公里都将经过一个色彩站,从头到脚都会被抛洒上不同的颜色。2012年,美国的The Color Run比赛吸引了超过60万人参加。今年,仅美国国内就将举办超过100场,预计参与人数将超过百万。这项被称为地球上最欢乐的5公里跑步活动,将于11月2日在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

墨西哥传统刺绣工艺展

传统刺绣在墨西哥有着重要地位,不仅是传统的延续,更是一种能不断适应时代变迁而活化的工艺。墨西哥刺绣反映着这个热情民族的精神和历史的记忆,因此它的魅力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褪去。

歌莉娅在2012年邂逅墨西哥,并将这个国度带给它的灵感融入当年春夏时装设计,也在歌莉娅225四层的环球发现主题房,重现了当地触发设计师灵感的精致,带给大家一段充满色彩的回忆。本次展出的所有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都是手工艺者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针一线打造而成。纯手工制作最大的特点是:与标准化生产截然不同的无可复制性,这也是本次展出作品的珍贵之处。希望在秋日清爽的空气中,这一张张来自墨西哥的手工艺珍品,能够用丰富的色彩和神秘的图腾,向你传达这个热情民族既狂野又细腻的气质和生生不息的活力。

展期:2013年10月12日~11月10日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11:00~23:00,逢周一闭馆

地址:广州市北京路225号 歌莉娅225三层

慢跑英雄联盟

跑步或许不能救世,但New Balance相信跑步能让你我化身英雄,传递更多正能量!不久前,New Balance携手明星为姚基金希望小学的孩子们跑出一场慈善之举,推出“慢跑英雄联盟”活动。只需登录人人网,选择卡通角色并加入英雄趣跑队,边跑边体验身为英雄的,游戏模拟真实跑步中的心率、热量等体能变化。每队征集满8万人英雄能量支持,即募集到300双NB儿童跑鞋捐至姚基金。

Jane Rapley教授中国行系列巡回讲座

西方艺术设计创意专题讲座

Jane Rapley教授OBE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一直致力于设计教育方面的工作活动。她在担任中央圣马丁时尚与纺织系系主任的17年间,教导出一批天才设计师,其中包括:英国顶级设计师Alexander McQueen和Stella McCartney。讲座内容包括:中央圣马丁的创意教学模式和艺术设计风格;如何成为有创意的艺术家与设计师等。

更多资讯可登入天麟海外艺术创意启发中心官网查询。

后女大学生对婚前是否同居很纠结

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系丁瑶琳、王佳,及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成功等最近做了一项题为“90后女大学生婚姻观”的调查研究。他们发现,90后女大学生在择偶方面更注重感觉,而不是物质条件。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女大学生更希望晚一些结婚。如果婚后能生第二个孩子,大多数女大学生希望第二个孩子能跟自己姓。至于居住,尽管房价高昂,绝大多数女大学生还是希望婚后能与丈夫单独居住,并希望婚后家中事务由双方共同承担。而对于婚前同居的看法,分歧比较大。一部分持肯定态度,婚前同居有助于全面了解对方;另一部分认为这样做女孩子更吃亏。

世界粮食日,

小伙伴争当“剩斗士”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绿点与荔湾区环保局一同邀请广州20个定点小学参加“珍惜粮食,争当剩斗士”行动,通过引导小学生认识厨余,思考如何从源头减少厨余,从而把珍惜粮食、减少厨余的意识带给每个学生,呼吁他们拒做“必剩客”、争当“剩斗士”。

课堂上,绿点的讲师以切身经历分享如何减少厨余,把食物分门别类、按时按序逐一包裹储放,例如买回来的蔬菜必须干身放入冰箱,否则易变坏;植物的根茎部通常可以多放几天,不用立刻食用;罐头等易过期食物,一买回家,在瓶子上醒目地写上“有效日期”等。

《妈妈咪呀!》中文版

大学生同居的故事范文第2篇

关键词:韩剧;婚恋观;女大学生;伦理思考

中图分类号: B8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0-82-2

0 引言

婚恋观是个体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在恋爱、择偶、婚姻、性等方面的态度和看法,决定了个人的行为表现,影响着个人的未来和幸福。

个人的婚恋观受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文学影视作品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韩剧进入中国后,被女大学生喜爱,她们迷恋韩剧的同时,也被其中蕴含的婚恋观影响。了解韩剧传递的婚恋观,分析它对女大学生的影响,才能有针对性的引导她们形成正确的婚恋观。

1 韩剧传递的婚恋观

1.1 恋爱观

1.1.1 至死不渝的恋爱观

韩剧爱情故事大多讲述的是一种至死不渝,海枯石烂,永恒的爱情观。剧中男女主人公一旦爱上了对方,不管遇到什么阻碍,他们都会百折不挠,勇敢追求,最终结合。如《冬日恋歌》中的姜俊尚与郑惟珍,在中学时他们相爱,后来男主车祸失忆。10年后相遇的他们,相恋时碰到了各种阻碍,艰难的相认,长辈的反对,情敌的陷害,男主失明等。

1.1.2 爱情至上的恋爱观

韩剧中宣扬的恋爱观爱情摆在首位,男女主人公的爱情非常纯洁,不掺杂任何杂质,没有附带条件,与身份地位、家庭背景、金钱无关。比如《主君的太阳》中的社长朱中元和小旅馆服务员,《宫》中的太子李信与家境贫寒的普通高中女生申彩静等等。

爱情至上还表现在韩剧塑造了很多把“爱情”摆在人生首位的形象,如《来自星星的你》中的李辉京,《太阳的后裔》中的尹明珠等。李辉京学生时代对千颂伊一见钟情后,十年如一日的守候着女主。尹明珠长官之女,爱上了普通士兵徐大英。面对逃跑的徐大英,尹明珠满世界追着跑。

1.1.3 功利型恋爱观

功利型的恋爱观表现在部分韩剧中,有一部分男女主人的恋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恋爱能带来利益,解决问题,改变命运。

韩剧中的契约恋爱,《我叫金三顺》中玄振轩为躲避妈妈的逼婚,与金三顺假装情侣,而三顺为偿还巨债与振轩签订“恋爱协议”。有些则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一类人物家境贫寒,尊严被践踏,生活所迫之下不得不“耍手段”、“玩心眼”。如《潭洞爱丽丝》中的韩世景千方百计想跻身上流社会,最后与“高富帅”车胜祖在一起,不再受困于物质条件。

当然韩剧的这些功利型开始的恋爱,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回归到爱情本身。

1.1.4 早恋早婚观念的传递

韩剧中讲述高中生恋爱故事的非常多,如《继承者》,《饼干老师星星糖》,《请回答1988》等。以《饼干老师星星糖》为例,它讲述的是一个问题高中生与新入职老师的爱情故事,最终修成正果。

韩剧描述早婚的也不少,如《宫》,《豪杰春香》,《新娘十八》等等。以《新娘十八》为例,女主贞淑是18岁的高中生,因为娃娃亲,长辈的施压,女主小小年纪进入婚姻生活。

这类电视剧主人公是学生,但又不以学习为主,恋爱是他们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1.2 择偶观

韩剧中男主,男配是“神”一样的存在,集所有优点于一身,能满足女性对恋人的所有幻想。

他们大多英俊潇洒,相貌堂堂,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权利,财富不可估量,博学多才,有些还有特殊才能。最主要的是他们对所爱之人非常痴情,竭尽所能对待爱的人。如《百年的新娘》中的崔姜洙,财团继承人,集聪明、睿智、帅气于一身,深爱女主罗斗琳。《请回答1988》中的崔泽,围棋天才,社会地位显赫,钱财无数,一直暗恋女主成德善。

1.3 婚姻观

1.3.1 虚幻的婚姻观

虚幻的婚姻观主要表现在以爱情为主题的短剧,这类韩剧更注重爱情故事的描写,主要讲述一对男女从相识,相知到相恋的过程。剧中,“王子”与“灰姑娘”谈情说爱,极尽浪漫之事,他们不需要考虑“面包”的问题,就算碰到困难,强大的“王子”也能解决。故事结局永远是快乐的,“王子”与“灰姑娘”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1.3.2 传统的婚姻观

传统的婚姻观主要是通过家庭剧来诠释,这类剧篇幅比较长,比较写实,主要讲述的是年轻人婚后的生活。《人鱼小姐》、《家门的荣光》等都是这个类型。这类剧诠释的传统婚姻观主要如下:第一、传统的家族观念。剧中可以看到韩国传统的家族观念,很多家庭都是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年轻夫妇婚后一般居住在家里,离开家自己单住在家族里是非常重大严肃的事情,需长辈同意。第二、婆媳关系。在家庭中婆婆占主导地位,是全家的女主人,媳妇处于弱势,没有发言权,一切听从婆婆的安排。剧中婆媳关系对立,矛盾丛生。第三、男权至上思想。剧中传递的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男人在外打拼,负责家中的生计,而女性在婚后大多放弃事业回归家庭,以家庭生活为重心,负责家中的家务,还要承担传宗接代的使命。在家庭中男性占主导地位,女性地位卑微。

1.4 性观念

为增加收视率韩剧中两比较常见,比如拥抱、亲吻、婚前,婚外,未婚同居,未婚生育等。

两性行从商业角度讲是必然,从剧情发展角度讲是必须,但是对观众,特别是年青的观众造成不好的影响,容易效仿。

2 韩剧对女大学生婚恋观影响的伦理思考

2.1 对恋爱观的影响

韩剧传递的恋爱观对女大学生的影响是两面的。

积极的影响韩剧中传递的至死不渝,纯洁的爱情给女大学生正面引导。韩剧恋爱观较为积极,不含杂质,男女双方本着负责的态度进行交往,最终因爱结合。现在部分女大学生的恋爱是快餐式的,恋爱节奏快,更换男朋友频繁。有些同学的恋爱则比较物质化,校园内“拜金女”、“享乐女”等现象出现。

消极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韩剧中传递的爱情至上思想容易腐蚀女大学生。女大学生正是情窦初开,对爱情幻想的年龄阶段,容易因剧颓废,荒废学业。同时对剧中人物的恋爱观产生认同,把爱情摆在人生的首位,有恋人的女生整天围绕男友转,影响自己的人际交往。二是韩剧中的早恋、早婚思想对女生有负面影响。当前恋爱早龄化已是普遍事实,韩剧中以学生为主角的恋爱,使看剧的女大学生更加认同早恋思想,投身到恋爱中去。同时剧中的早婚思想容易让女大学生形成早日成家的想法,有许多的女大学生梦想着一毕业就结婚,找一个人养活。

2.2 对择偶观的影响

韩剧中“王子”般的恋人形象影响着女大学生择偶的评判标准。剧中人物的容貌,衣着打扮,性格品质,对女朋友的关怀等等都会在无形中影响女大学生选择对象的标准。女大学生在看剧时更容易有角色代入感,与剧中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在韩剧中大量“灰姑娘”与“王子”幸福结合故事的轰炸下,女大学生对恋爱对象的选择会越来越偶像化、王子化。但现实与理想是有很大差距的,女大学生心中期待的“王子”现实生活中基本上没有,他只存在于电视剧当中,但有些女大学生却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有些已确定恋爱对象的女大学生则会把剧中人物与现实男友进行比较,会形成强烈的反差,造成矛盾,恋人间的不和谐,恋情的不稳定。

2.3 对婚姻观的影响

短剧带给女大学生的婚姻观是虚幻的,她们在这种婚姻观的影响下,对婚姻产生幻想,期待自己能与像韩剧中一样的男子结合,幸福的生活。这类剧传递给女大学生的是想象的婚姻形式,是美好的愿望,忽略了婚姻的本质。婚姻是两个家庭的融合,涉及柴米油盐,下代的抚育等等,韩剧畅想的婚姻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家庭剧中,婚后婆媳的矛盾被过度夸大。婚前的浪漫和婚后婆媳矛盾形成鲜明对比,导致女大学生对于婚姻的渴望度降低。

2.4 对性观念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大学生的性观念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呈越来越开放的态势。观念上,更多的人可以接受婚前,也不介意配偶婚前有过,对于婚外情、、同性恋、姐弟恋等的态度更加宽容。行为上,校园里随处可见的情侣,他们在公众场合牵手、相拥,不加避讳。开房、校外租房现象也较为多见。

韩剧当中的亲热的镜头,大胆开放的情节成为吸人眼球的手段,加之女大学生对韩剧的热捧,改变了她们对性的观念,从而进行尝试。

参 考 文 献

[1] 朴香玉,王彤.从韩剧《媳妇的全盛时代》看现代韩国的婆媳伦理[J].青春岁月,2014(23).

大学生同居的故事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教育 大学生 引导 培养 正确恋爱心理

近年来,随着各大院校的扩招,高校在校学生数量在逐年增加,大学生进入大学的年龄一般都在17―20岁左右,这真是男女最具朝气和青春的年龄,也是男女生生理和心理变化最大的年龄。正所谓:“春色年年花似锦,若个男女不相思”。大学生恋爱是人正常的成长过程,但是,由于大学生在身体和心理都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初涉爱情,大部分不能真正认识爱情,所以,大学生的恋爱问题,给高校学生工作的有效开展出了一道难题,也是高校开展德育工作比较棘手的问题之一。同时,近几年大学生恋爱折射出的一些社会现象,引起社会及学校、学生家长的普遍关注。[1]

一、把握高校大学生恋爱的特点

近年来, 据笔者所在大学的调查分析,结合部分网友的意见建议,当代大学生恋爱一般有几个十分普遍的特点。

一是大学生恋爱已经成为高校十分普遍的现象。据笔者观察,现在大学生觉得谈恋爱是一种十分普遍十分正常的行为,如果大学生不谈恋爱,就显得十分不正常,著名英语教育家俞敏洪说“最好在大学期间谈一场恋爱”,目的是不给自己以后的青春留下遗憾。现在的大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即“在大学里没有谈过恋爱,就不算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也有人说“不谈恋爱的大学生活是不完美的大学生活”。甚至有人认为,大学没有被人追求或者主动追求个别人的人是不健康的人,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大学生积极投入恋爱大潮。

二是大学生恋爱行为已经十分公开和自由化。现在大学校园里面随处可以拉着小手、卿卿我我的大学生,很多大学生甚至在公开场合接吻求爱,已经完全由之前的遮遮掩掩、羞羞答答,变成今天的卿卿我我、旁若无人。被西方主流文化影响的大学生已经十分开放,传统的有礼有节的恋爱道德已经渐行渐远。

三是大学生对于性的认识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性开放程度让人堪忧。当代大学生受西方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对于性的认识已经变得十分开放,逐渐脱离了道德的控制范围。很多大学生已经从羞涩的拉拉手变为直接的性接触,婚前同居、婚前十分普遍,且被认为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几乎所有的恋爱的大学生都在外出租房屋,还是学生期间就过期了夫妻生活,且很多男女生谈恋爱不是为了共同的精神追求或者生活理想,已经成为追求的性的刺激,很多大学生对于男女朋友更换频繁,到达了与人比和几个人有为荣的扭曲的爱情心态。[2]

四是大学生恋爱目的已经异化,变的十分功利性和庸俗化。恋爱的大学生很多不是想找自己真正的人生伴侣,不是因为拥有共同的理想信念而走在一起,也不是自己真的爱对方,想和对方白头偕老,而是有五花八门的原因。有的是为了体现自己的青春,认为自己的青春就像花一样,爱情就像阳光一样,如果一朵鲜艳的花朵没有阳光,很快就会枯萎,所以为了自己的青春容颜而错误地谈恋爱。有的是想体味“爱情的甜蜜”而忽视了爱情是两生花,有甜蜜,更是恋爱双方必须要具有的相互的道德信任感和责任感,是一份海枯石烂的承诺。有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恋爱,认为自己有了男女朋友是一种荣幸,拥有多个男女朋友更是一种荣幸,是在用男女朋友炫耀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有的是为了在对方那里得到好处,比如为了对方的钱财,为了对方的家庭背景或者经济状况。有的是为了追求性的刺激,是一种低俗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在以在婚前发生为荣,甚至有的认为自己曾经怀过孕,做个人流手术为荣。 显然,这些五花八门的爱情是何其的让心揪心,这样的恋爱是爱情吗?是美好的吗?值得人怀念吗?答案是否定的。

二、如何认识大学生恋爱的心理特点及成因

认真分析大学生恋爱的特点,我们不难真正认识大学生恋爱的心理特点及成因。

一是大学生个性较强,缺乏异性的温爱。当代大学生独生子女比较多,在家里都被父母宠爱,个性较强,在心理本质上缺乏一种对于异性的关爱,在大学里遇见自己喜欢的人很快就会本能地让自己和他(她)靠近,寻找一种爱的安全感,所以遇见谈得来的异性很快就会进入角色。

二是大学生恋爱的动机变得十分简单化。很多大学生谈恋爱都没有经过深思熟虑,都是考虑眼前的快乐,根本不会很慎重的考虑到婚姻与家庭,谈恋爱不是真正想到自己一辈子的伴侣,而是考虑到当前的需求。这样的仅仅追求感官刺激或者是为了寂寞爱找一个人的爱情故事在大学校园比比皆是,这也决定了大学爱情的恋爱周期很短,男女朋友更换频繁。这种追求感官刺激和排遣寂寞的简单恋爱动机将造就大量轻率的校园恋曲产生,形成了大学生恋爱的周期缩短,更换男(女)朋友十分频率的现象。

三是大学生恋爱心理不成熟,社会认知浅引起恋爱成功率低。大学生社会阅历不丰富,思想教单纯,在与异往中,感情和思想会随着环境不知不觉产生改变,容易产生感情纠葛,爱情对象漂浮不定,导致恋爱的成功率很低。

参考文献:

大学生同居的故事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女大学生;素质教育

大学生是身份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而女大学生作为女性中的知识群体,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价值观的多元化和大容量的信息使得女大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未经历过的过程中,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并非易事,女大学生在这个过程出现了很多的心理问题。

一、女大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一)美丽牢笼

四年大学,多数女大学生陷入了“美丽牢笼”。自我价值观的偏离导致许多女大学生的行为选择错误,最为突出就是对生理身体过度关注,这主要体现在女大学生对美丽的病理化追求。在学校之中,女大学生常常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及金钱进行自我的身体修饰和改造,并且企图以外在的美丽来界定内在的人格自我,这使得更多的女大学生将希望寄托在自己的身体之上而忽视精神以及内在的追求。时至今日,在校的女大学生包括学历更高的硕士研究生以及博士,都依然无法摆脱这种美丽牢笼。在校园之中充斥着“傍富”的思想,许多女大学生将找一个条件优越的男朋友作为自己在校的主要目标,而对于学业却搁置一旁。

(二)女大学生在“性与爱”方面面临困惑

如今,大学生未婚同居现象屡见不鲜,而女大学生在此方面的思想更加开放,对于女性性知识以及注意事项却了解的相当有限,以至于产生许多问题,例如未婚先孕,性病等。对男女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不能在男女关系以及恋爱关系中把握分寸。女大学生在恋爱问题上,个性突出,重感情、易冲动,不受传统习俗的局限,在确定恋爱关系前,甚至在确定恋爱关系后,一般都不征求双方父母的意见。此外,许多大学生在恋爱中没有考虑到将来的结婚,不是清楚地自觉地意识到应选择一个终身伴侣,他们恋爱,只是因为需要爱和被爱,恋爱的动机简单化。女大学生一旦陷入热恋之中,不往往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任感情随意放纵,缺乏理智的驾驭能力,对恋爱对象过份依赖,稍有波折就痛苦万分。一旦恋爱受挫,即会情绪失控,无法自拔,对学习造成严重影响,自我控制能力和调节情绪的能力很弱。所以,现在的女大学生缺乏对恋爱的正确认识以及不能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之间的关系,这给自身生理以及心理方面都发来了很多的问题。

(三)女大学生深受“性别角色”偏见影响

中国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以及当今社会中仍然存在的对女性的偏见,造成了女大学生的逃避成就动机,以及在男性面前呈现出自卑感。许多男性以及许多女性自身都认为,女性是依赖的、被动的、消极的。这种思想对于形成女大学生特有的心理和角色意识有着非常大的消极影响。正如西方心理学家所说的“灰姑娘情结”,即女性通常认为自己是无力的,需要“白马王子”来追求和保护。“本科生是黄蓉,女硕士是李莫愁,女博士是灭绝师太。”这是几年前高校里广泛流传的一句话,更有人将女博士从女性群体中“孤立”出来成为“世界上第三类人”,这使得女大学生在不断向上学习攀登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偏见与误解。虽然近些年来在校女博士比例呈现逐年上升态势,但是在毕业之后的女大学生发展方面,无论是企事业单位还是政府机关,担任部门领导的女性可谓是凤毛麟角,这虽然与客观事实有一些关系,但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对于自身主观定位太低。

(四)人际交往问题

女大学生与男生相比,人际交往的问题更为突出。这主要是因为女生的性格更为敏感,相较于男生的大而化之,女生对于生活中的细小矛盾有着更深刻的体会,彼此之间发生摩擦的机会更多。此外,大学期间的人际关系不能和中学时期一样,根据自己的好恶取舍,而是不管自身是否愿意,都需要和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大学时期的老师、朋友、同学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没有办法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使得他们深感烦恼、郁闷、和无奈,一些女大学生因为与人交往困难,缺少知心朋友,整日郁郁寡欢,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面对人生中的这个新课题,她们显得手足无措。

二、对策分析

针对女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她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并且重视男女大学生的性别差异,因材施教,帮助女大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调查调研

通过个案访谈、小组交流、或者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注重了解女大学生的心理动态,以及女大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惑,包括思想道德状况、对女性知识的认知、热点问题的关注、成长发展中的障碍等与女大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首先做好基本资料的收集才能够对症下药,了解症结之所在进而加以解决。

(二)、内部的沟通

召开女大学生座谈会,或者心灵之旅等形式,激发引导女大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通过故事充分了解她们的政治信仰、价值观、恋爱观、就业观、社会道德观等;个别谈话,分别寻找不同院系、不同成绩、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谈话,了解她们自身的需求,对老师的需求,对学校的需求,对社会的需求,为开展女大学生教育工作提供更多的思路。在女生的氛围之中,女生更容易深入挖掘自身的问题,互相交流,一起解决面临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三)、组织建立

在组织上,建立女生自己的组织。由女生担任组织的领导,培养女大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在组织中,可以有学校专业的老师给予指导帮助,开展专题活动,使女生能够发掘自己的优点优势,树立自信。东北师2006年举办的女生活动,校妇委会根据女大学生心理特点,开展了全校性的“博学女生”知识竞赛,有800多名学生参加竞赛,激发了女大学生勤奋读书、立志成才的热情;举办系列知识讲座,请专家学者为她们讲授生理、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让女大学生及时了解生理健康、恋爱交友等方面的知识;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引导老生和新生们交朋友,为新生解决刚刚入学时遇到的想家、孤单、生活不适应等实际困难,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四)、学校介入

女生工作需要学校给予支持。由于男女大学生的差异,需要学校给予特别的关注,在学校学习与心理素质方面,需要学校给予女生特别的关注,无论是在资金还是教室队伍配备方面,将性别意识纳入教学之中是眼下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

大学生同居的故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名著 精神 大学生 培养

什么是人文精神?我国近期学术界的一种解释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是对人类命运、人类的痛苦与解脱的思考与探索。”[1]这种解释将人文精神归结为对人自身的关注与思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人文精神的精髓。要而言之,人文精神就是切实可行的人生哲学。文学属于人文学科,与哲学与史学等一样是人文精神与人生哲学的重要载体,它们存在的意义与使命就是关注人类个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命运,思考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所不同的是,文学是运用感性或审美形式来诠释人文精神或人生哲学的。对当代大学生来说,阅读与欣赏文学名著的最突出意义莫过于人文精神的培养――亦即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成才观,以实现人生的价值,放射生命的光华。文学名著中的精彩故事、名言与警句等等,以一种审美的艺术形态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人文精神或人生哲学的高级食粮。

一.明确人生的意义与态度

人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在什么地方?人为什么要奋斗?这是老生常谈的人生问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缺乏人文主义精神的基本熏陶,当代大学生未必弄清了这些人生的基本课题,由此陷入思想的迷茫与混沌,学习与生活上缺乏足够的动力。阅读与欣赏文学名著,可以给大学生带来人生意义与人生目标的启示。

“人生所有的欢乐是创造的欢乐:爱情,天才,行动,――全靠创造这一团烈火迸射出来的。”这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小说名著《约翰・克里斯多夫》中的一段名言,它不仅是小说主人公约翰・克里斯朵夫一生奋斗、成为享誉欧洲的大音乐家的秘诀,而且精辟地揭示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约翰・克里斯朵夫出生于音乐世家,从小秉负超人的音乐天赋。对他来说,音乐是他的第二生命,人生就是创造的一生。或者说,他在音乐方面展示超人才华,创造卓越成就,就是生命的意义所在。正是这种“创造”,使人的生命显得充实,使个人有了成就,因此显示出生命的光华。有了这种创造与成就,也便意味着人可以从容面对死亡,甚至战胜或消灭了死亡。小说这样描述到:“创造,不论是肉体方面的或精神方面的,总是脱离躯壳的樊笼,卷入生命的旋风,与神明同寿。创造是消灭死。”如果说,约翰・克里斯多夫运用卓越的音乐成就诠释了“创造”二字的涵义的话,那么,人类历史的杰出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哲学家以及各种各样的优秀分子,便以他们各自的非凡成就为“创造”、为人生给出了满意的答卷。1947年,美国著名思想家、伦理学家弗罗姆在其被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新伦理学扛鼎之作”的《为自己的人》中写道:“人活着的责任就是成为人自己,就是发展他的潜能,使自己成为独立的人。”[2]弗罗姆从伦理学或人生哲学层面上阐明了《约翰・克里斯多夫》中的“创造”人生观,他强调释放人自身的潜能或才华,在很大程度上指明了人生的终极价值。

“可是一个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你尽可把他毁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看过美国作家海明威小说经典《老人与海》的大学生都知道,这是小说中的硬汉、打渔人桑地亚哥的人生宣言。桑地亚哥在大海中与鲨鱼等搏斗,靠的就是这种不服输的精神。如果说,大海或鲨鱼象征着人类不可抗拒的命运的话,那么,以积极的态度选择对命运的顽强抗争就是应该采取的态度,因为正是这种态度能够体现作为主体的人的尊严。从哲学意义上说,人的生命总挣脱不了命运的摆布或外力的左右,人生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乃至无法避免的悲剧性,但面对人生困境,人不能随便就选择回避或放弃,而应该采取积极态度迎击命运的挑战。这是《老人与海》给读者的一种启示。类似的启示,大学生们还可以从加缪的《西绪弗斯神话》、史铁生的《命若琴弦》等作品中获得理解。

二.懂得自立与自强,担负起对自己的责任

“创造”规划了人生的主题红线,但人要活下去却并不非一件容易的事。对经济尚未独立、尚需要父母资助维持生存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生存意识及就业意识也常常是模糊与不自觉的。即使他们感到了生存的压力,但他们似乎一时也无法找到如何生存的门径。文学欣赏或阅读往往也可以在这方面导引大学生的人生之路。

挪威作家易卜生曾创作了一部有名的戏剧《玩偶之家》,作品主人公娜拉以绝然的态度离开了只有金钱与夫权压迫而没有幸福的家庭,她追求个性解放或女性人格独立的举动受到作者的高度称赞。为了回答戏剧中“娜拉走后怎样”的问题,同时考虑到“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复杂艰巨性,鲁迅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创作了著名小说《伤逝》。在小说的描述中,女青年子君追求个性解放,冲破封建家庭,自主地与知识青年涓生恋爱、同居。然而,涓生的失业带来了家庭经济上难以为继的困顿――乃至只剩下“盐、干辣椒、面粉,半株白菜”、“几十枚铜元”,二人的爱情也失去了生机,加之子君随后甘于做家庭主妇,涓生于是表示不再爱子君,子君被父亲领回了家,随后悲伤死去。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演讲稿中说:“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3]就结局而言,子君没有堕落,但却真是“回来”了――回到了原来的旧家庭。涓生对此的反省是:“回忆从前,这才觉得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鲁迅对二人的爱情故事更是作了这样的归结:“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小说故事说明,活着首先必须有经济基础,经济必须要独立。只有这样,爱,或者说两性情感与个性精神的解放,才有可能。经济条件或金钱对于生存的重要性,对子君与涓生如此,对于娜拉也是如此。这正鲁迅所言:“所以为娜拉计,钱,――高雅的说罢,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4]鲁迅的这种生存体验或人生思考无疑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因为所有的人生下来都面临着生存的考验。这也是大学生们阅读鲁迅此作之后应该获得的思想收获。

懂得经济独立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对大学生具有十分迫切、现实的意义。如何实现自立、自强或自救,也自然是大学生必须解决的一个思想问题。卢梭在其小说名著《爱弥儿》中说:“我们首先是要对自己尽我们的责任……我们所有一切本能的活动首先是为了保持我们的生存和我们的幸福。”[5]易卜生在给他的友人白兰戴的信中则说:“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武器。”在此,他较早表述了充满西方文化色彩的个人自立思想。现代启蒙思想家盛赞易卜生这一思想,认为“这便是最健全的个人主义”,他重申易卜生的话:“救出自己的唯一法子便是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把自己铸造成器,方才可以希望有益于社会。真实的为我,便是最有益的为人。”[6]坚持个人特别是青年自立、自救与贡献社会之间的条件关系,并将这一思想概括为健全的个人主义,作为“五四”时期思想解放的一面旗帜,这也是他启蒙思想的深刻之处与意义所在。弗罗姆在《为自己的人》中更是大声疾呼:“我们的道德问题是人对自己的不关心。”[7]受卢梭自爱思想的影响,弗罗姆也提倡人的自爱、自强,认为自爱和自私是不同的。他认为,在生活中,人们常常把自爱等同于自私,也因此错误地把自爱当作自私来反对,实际上,生活中的自私者并不十分爱己,相反却憎恨自己,因为这种人没有真正发挥自己的潜能,这种人的人生缺乏“生产性”。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当代大学生有责任爱民族,爱国家,爱他人,有义务为自己的民族和国家效力。但作为个体的人,作为有着独立人格和尊严的人,他们同样有责任和义务发展自己,强大自己,依靠诚实劳动与努力拚搏,做到自强、自立,特别是解决好自已的生存问题――以免毕业后成为父母、家庭与社会的包袱,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如此才能真正为国家、民族、他人、社会作贡献。如果从认识上明白了这些,当代大学生学习就不愁找不到动力与方向了,他们的就业意识也将大大增强。

三.认清成长与成才的规律和方略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同样少不了具体而重要的策略与方略,需要懂得成才规律,对此他们也可以从文学名著中得到解惑与提高。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的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这是柳青《创业史》第十五章开头的一段话,如果抛开小说文本的具体语境,这段话真是一段经典的人生格言。怪不得二十年后另一位陕西作家路遥在创作其小说佳作《人生》时,将其作为作品篇首题词,而许多当代大学生也深为话中的人生哲理所服膺。这段话,让许多大学生明白了青年时代选择人生道路的极端重要性。为此,他们会慎重地考虑未来事业发展的方向与人生道路,全盘考虑人生的规划,发现专业不当时会重新确立或调整专业学习方向。

“古今之成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原词为‘蓦然回首’,引者注),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这是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人生三大境界的形象论述或点化,词中的三境分别是宋代大词人晏殊《蝶恋花》、柳永《凤栖梧》、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词句。通过王国维联结的这些古代绝妙好词,大学生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优美的意境,而且可以感悟立志、奋斗、收获等成才与成功的规律,在人生道路上循序渐进、坚忍不拔地去追求、奋斗。

“英雄就是做他能做的事,而平常人就做不到这一点。”在《约翰・克里斯多夫》第一部卷三的描述中,当克里斯朵夫与阿达的恋爱失败后,舅舅这样教导他。克里斯朵夫舅舅教导他的话表明,英雄与常人的区别表面上很大,其实是很小的。英雄也是平常人,但他们优于平常人的地方常常是能够克服平常人思想、性格与行为的种种缺陷,比如做事持之以恒。平常人之所以不如英雄,不在于常人与英雄在智力或体质等方面有太大的差距,而主要在于平常人缺乏英雄所具备的毅力、耐力等优秀品质――用现在的话来说即情商。在1937年译者献辞中,著名翻译家傅雷对《约翰・克里斯多夫》中的英雄主题或整个小说主题作出了如下精辟的解读:“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所以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只消你能不断的自拔与更新。”英雄不是没有缺点,英雄也不是完人,英雄也有卑下的品质与沉沦倒下的时候,但英雄不会永远的沉沦与倒下,英雄追求的是不断的自拔与更新。英雄因此超越了平凡与平庸,也与常人有了区别。对包括当代大学生在内的平常人来讲,不断地战胜自己或克服自身的弱点,勇于在失败中奋起,哪怕屡遭打击与挫折也永不放弃,其无疑就是在向英雄靠近,人生的进步在于不断地超越自己。

从文学阅读与欣赏中,当代大学生们能够获得人文精神多方面的受益。虽然文学并非当代大学生们获取人文精神的唯一渠道,但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渠道。对充满求知欲的当代大学生们来说,他们有必要尽可能地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与经典,在感受审美愉悦的同时接受人文精神的陶冶。毕竟,文学名著与经典是作家宝贵人生经验的凝结,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文精神催开的灿烂而芬芳的花朵。它们是诗之思,是人类精神的栖居之所。

注释:

[1]张汝伦等:《人文精神寻踪》,《读书》1994年第4期。

[2]弗罗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28页。

[3]鲁迅:《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8页。

[4]鲁迅:《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9页。

[5]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页。

[6]:《介绍我自己的思想》,《全集》第4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62页。

大学生同居的故事范文第6篇

在婚介所举办的联谊会上第一眼看到她时,她并没能引起我的特别注意。她属于那种很普通的女孩子,长发披肩,略施粉黛,个头适中,但她的目光里不时流露出来的一种忧郁吸引了我,我多看了她两眼。不知道是为什么,一曲唱罢后,我坐到了她的身边。“认识一下,我叫韩磊,公司销售经理。”我向她自我介绍道。

“我叫方莉,文员。你的歌唱得不错。”她也很矜持地介绍了自己。

“是吗?谢谢。如果你愿意,赶明儿我给你一个人开我的专场演唱会。”

她羞涩地捂着嘴乐了。这是我和她相识的经过。三个月后,她搬到了我的住处,我们同居了。

方莉是从湘西走出来的湖南辣妹子,快30岁的她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小得多。我不明白我为什么会看上她,到底她身上的什么吸引了我,到现在我也说不上来。或许因为都害怕孤独寂寞吧,她说她已经住了快十年的集体宿舍了,做梦都想有一个自己的窝儿。

很久以后我才知道那天联谊会上她的神情为何那么忧郁。原来那时与她相恋六年多的男友突然同她分手和别人结婚了。当然那时我是不会知道她的过去的,她也不会同我说起她的事。

刚同居的时候,我们实行的是AA制。我的收入比她要高得多,有房也有车,所以每个月我出三千元,她出一千元。一个月四千元用于家庭的正常开销,基本上够用了。如果碰上有特别要花钱的地方,自然是由我来掏腰包;与此相对应的,理所当然是家务活她承担得要多点。

同居两年多,我们都没有提过结婚这个词,好像都怕谈到这两个字。不过渐渐地我发现,她这个人对钱特别敏感,开始慢慢地关心起我的收入来。我的存款,我买的股票,我所有的投资情况,包括我在公司的工资奖金和销售提成,她也了如指掌。接下来自然是我用于家庭开支的支出越来越多,而她的工资基本不动。逢年过节以及每次我出差回来,还得给她买些贵重的礼物。不过我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钱挣来就是要花的,把钱花在身边最亲的人身上是值得的。我在考虑该不该同她谈结婚的事,老这样下去,她不像是我的女朋友,倒像是我养的情人。

最后我还是没有同她提结婚的事,想了想觉得还是等等再说吧。没过多久,一次,我俩赴宴在酒店里都喝醉了酒,回来后缠绵了一夜。她第一次同我谈起了钱,也谈起了她那个相恋了六年的前男友。

她告诉我她湘西的老家很穷很穷,因为太穷,小时候家里偶尔买点肉吃,父母都是先让两个哥哥吃完了才能让她尝点肉的荤味。为了离开这个穷家,她拼了命读了个大专,成为从那个小山村里走出来的第一个女大学生。正因为过了太多的穷日子,看到钱她的眼睛就会发亮。也是因为钱,她的男友不得不和她分了手。她等了他六年多,每一天、每一刻都在盼着和他结婚,等他挣了多多的钱买上房子和他一起走进婚姻的殿堂,可最后他却娶了一个身价千万离了婚的富婆,这一切,都是为了钱。

这一夜以后,我忽然觉得方莉对我来说是那么的陌生。在一起生活了两年,好像还是昨夜刚刚才认识她似的。一种不祥的预感冒了出来:在我心目中能够和我厮守一辈子的女人会是这样的吗?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我和方莉依然还是这样生活在一起。半年多前,因为公司要在北方开辟一个新的销售网络,我在北方的几个大城市之间飞来飞去,忙得晕头转向,待在家里的日子就更少了。偶尔回一次家,方莉对我倒是嘘寒问暖的没什么两样,这让我心宽了不少,想想毕竟有个伴还是不错的。

每次回来,我还是像过去一样给她买回许多的礼物:漂亮的时装,昂贵的饰品,高级化妆品,甚至她喜欢的小吃。每次她也会很兴奋地搂住我亲上一阵子,说只有我懂得她的心,然后坦然地收下我的礼物,去给我忙着做吃的东西。

在外奔波,有时我也会想起在家里的她,给她打个电话问问她的情况,告诉她我的工作进程和时间安排,奇怪的是她却从来没给在外地的我打过电话。我也想开了,没事干吗要给我打电话呢,我好好的没病又没灾,和她也算是老夫老妻了,多余的程序也就没有必要了。只是我从来就没敢往这点上想:她的心里或许从来就没有我的存在。

几个月后,我在北方的工作终于全部提前完成了。这一次待在外地的时间特别长。因为工作的最后一段时间实在太忙了,我也没有给方莉打电话,只想着赶紧回家和她团聚。工作一结束,我匆匆忙忙地给她买了好多礼物,便连夜坐飞机赶回深圳。

到家的时候,天已经快亮了。这是个周日的早晨,空气清新而舒适,方莉这会儿大概还懒懒地躺在床上睡得正香吧。我打开房门提着许多东西进去,迫不及待地冲进了卧室。她的确是懒洋洋地睡得正香,可就像小说里描写的一样,我看到了我最没有想到也最不愿看到的一幕:她的身边躺着一个我不认识的男人,一个挺帅的小伙子……

好像一切都是预料之中的事,我看到他们的同时他们也看到了我。那一刻我没有冲动,也没有激动,方莉似乎也还算镇定,她好像也早有思想准备似的。反倒是那个小伙子被吓蒙了,慌慌张张地套上衣服赶紧溜了,临走时也不知道他语无伦次结结巴巴地说了些什么。

那会儿房间里的空气是窒息的,我和方莉对视了一会儿,然后她有点不自然地扭过头去轻轻地说:

“对不起了,可你应该打个电话告诉我一声你什么时候回来啊。刚才的那个人是我的前男友,我没法将他忘记。”

我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看了看还坐在零乱的床上的她,便快步走了出去。

整个白天我都没有回家,直到天快黑的时候,我收到了她发来的短消息,只有短短的六个字:你可以回去了。

我知道我和她的同居时代已经结束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也没什么可说的,她不是我的老婆,她只不过是我的一个同居女友,她有她选择的权利。我庆幸的是,至少她还没有成为我的妻子。

那个漆黑的夜晚我回到自己的家里,做的第一件事是让人抬走了我卧房里的那张床。这张床让我看到就恶心,不赶快处理掉它我会发疯的。

她带走了她所有的东西,我曾经送给她的所有礼物,我给她的钱,还有前不久她过生日时我特地为她买的一辆豪华摩托车。这没什么,她不就看中我的钱吗。我还会送她一笔款子――这个月的生活费三千元,这是约定俗成的事,我是不会违约的。

平静了几天后,我设法打听到了她那位前男友妻子的电话。我用一种再平缓不过的语气给那位富婆讲了这个看似天方夜谭的故事。我说我们能做的唯一的事,就是成全他们俩,让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大学生同居的故事范文第7篇

1949年后,我国有三次留:50年代留苏,清一色的公派;80年代起,公派自费兼有,主要目的地美日欧和澳洲;90年代后期起,中学生留学热在中国兴起。与前两次不同,这次一是清一色自费,二是“留”向全世界,三是年龄小。前两次年龄多在25到40岁之间,这次多是少男少女。最年轻的一位竟是“留学”新西兰幼儿园的五岁幼童。

清代曾向美国派过小留学生。1981年杨振宁在中国招聘的研究生中也有16岁的少年。他们都是时代的佼佼者。但在当今中国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这些挎洋书包的孩子们有的劣迹天涯,使海外华人感到忧心忡忡。越来越多披露小留学生种种问题的报道出现在华文媒体上。

斗富比阔

新西兰的华人报刊披露,留古怪的发式,穿世界上最时髦最豪华的服装,吃山珍海味,开着宾士、宝马、劳斯莱斯或保时捷,这些小留学生在奥克兰刮起一阵“中国风”,当地媒体惊呼:“了不得啦,中国人!”一位朱姓学生,一人买了三部豪华车。只因他的同学买了辆宝马,他对房东说,“我瞧不起他,在数量上要压倒他。”

新加坡报纸惊叹:中国大陆小留学生嫌新加坡的菜不好吃,让家人做好菜真空包装快件专递至新加坡。一位新加坡记者在咖啡馆约见几位中国小留学生。这些叼着烟卷目无旁人吆三喝四的孩子们在其他客人鄙视的眼光中就坐后,一位张姓男学生在回答记者问题“对新加坡印象如何”时,满脸鄙视地说:“新加坡,穷!”记者惊呆了。一位女孩子说:“我在这里花一千多块新币做头发还没有东京做得好。早知道飞到日本去做了。”一个男学生一年喝酒的钱就是一二万新币。他们每人每年在新加坡的生活开销约十万新币。这是当地一个养家糊口的打工仔差不多五年的收入。

未婚怀孕

一个福建女孩来到新西兰一家语言学校就读。一年后母亲发现女儿已有身孕。这个女孩告诉记者,她班上十四名中国女中学生中九名与男友同居。她说:“人生地不熟,心里不好受,又学不好,只剩下恋爱还有点感觉。”一位福州女孩赴澳洲留学四年,没有拿到任何文凭,反而抱着自己的黑婴儿回家。新西兰政府的一份报告说,新西兰每周平均有25名来自亚洲的留学生堕胎。

一位在新西兰给女儿陪读的中国母亲说,当地中国留学生一半以上与人同居。她说,她哥哥的儿子也在新西兰读书,19岁就当了爸爸。她怕女儿吃亏,所以花大价钱来陪她读书。

这位母亲还告诉记者,一些小留学生包养暗。一位男生用炫耀的口气对记者说,他一年在“棕南海”(奥克兰一家妓院)玩了两百多次。一名儿子在新加坡留学的母亲说,有的小留学生为了斗富,到香港红灯区“潇洒”一番,然后带着与的照片回来比试谁的最靓最嫩。也有记者报道,在东京新宿歌舞伎町被拘留的风尘女子和皮条客中,不少是中国小留学生。

还有一些女学生看靠读书无法实现绿卡梦,就想走捷径与洋人恋爱同居。误以为有了性关系就能结婚定居,所以争先“奉献”,因此上当受骗的不少。有的有姿色女生则刊登广告“寻找有经济实力的密友”变相卖身,甚至明目张胆地登广告“提供服务”。

福建一位高中一年级男生到欧洲留学,两年后就不要家中寄钱了。得意的父亲逢人就夸儿子能自立。后来才知道自己的儿子被当地一位五十七岁的富婆所包养。

赌博犯罪

华人赌徒使新西兰的赌场绝处逢生。涉足赌场的华人中不乏小留学生。一个东北来的女学生,一次赌博就输掉五万新元。有的因年龄不合法定参赌年龄,就用假证件混入赌场。有些甚至终日盘桓赌场。一些人输了钱就编借口向家里要。有的因赌博干偷抢、绑架、、吸毒贩毒的勾当。

菲律宾的一位中国学生在行窃现场被抓获。品学兼优的他,堕落起源于迷恋上一位风尘女郎。为了这个女郎,他走上了犯罪的路。

小留学生的结帮凶杀绑票事件海外华文报刊时有报道。2001年5月多伦多五湖学院董事长被绑架。家属被勒索50万美元,结果被撕票。两名绑匪分别来自河南和黑龙江。奥克兰市的一位崔姓中国学生手持利刃刺杀三位同伴后逃匿,造成两死一伤的惨剧。在奥克兰今年亚洲学生绑架事件平均每周发生一起。澳洲悉尼的两名中国少女遭朋友绑架,绑票者向她们在中国的父母勒索十万澳元。所幸三日后她们被澳洲警方营救。

小留学生的挥霍无度,使他们自然成了被当地黑帮恐吓的物件。受害的学生怕校方处分怕被勒令退学而不敢报案。有的在威胁利诱下上了贼船。澳洲悉尼警方破获不少中国小留学生被黑帮招募进行有组织犯罪活动的案件。

“留学垃圾”

2003年1月3日的《顺畅网》载有《中国留学生中的“留学垃圾”》一文。该文作者在德国和日本进行了五个月的调查,又访问了20多个国家的驻华签证官员和教育官员后说,只能用八个字描述他的采访结果:“触目惊心,惨不忍睹”。他把这些有劣迹的小留学生称为“留学垃圾”,“这并不是个别留学生的个别行为或个别现象,而是存在于整个中国留学生这个大群体中”。这个“垃圾现象”十多年前存在于台湾的小留学生群体中,现在轮到了大陆学生。当前的“垃圾现象”因人数多影响要更甚。当前的小留学生潮还在“蓬勃发展”,估计到2005年可达十万人。

小留学生并非个个是“垃圾”,其中也不乏成功者。留学澳洲的河南学生张征在维多利亚州中学会考中得第一,受到澳洲总理的接见。昆士兰科技大学的广东女孩Jojo 32门课中,27门“优秀(HD)”,5门“优良(D)”,因而获得校长荣誉奖章,对广大澳洲人来说,他们不知道也记不住这些优秀者。他们“刻骨铭心”的是,开豪华车招摇闹事的中国学生打搅了社区的安宁。对当地学校师生来说,他们对中国来的个别纨绔子弟成了学校的害群之马而倍感头痛。

中国大陆出版了不少《小留学生创世界》之类的书,对这次小留学生潮作了或正面或报喜不报忧的报道。但现在是向小留学生或准小留学生父母敲响警钟的时候了。海外华人对“留学垃圾”问题倍加关注。《星岛日报》加东版总编辑古伟凯说:“在加拿大的中国留学人数越来越多,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品流也越来越复杂,带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麻烦。”

谁应负责

古编辑的话不无道理。“留学垃圾”现象是中国国内问题在国外的反映。曾几何时,只有那些得到中国政府或外国资助的学子才能实现留学梦。在当今中国,越来越多的家长可以负担得起把孩子送到外国念书的昂贵费用。只要有钱每个中国人都有出国留学的机会。但《中国留学生中的“留学垃圾”》一文的作者认为,并不是每一个中学生都适于留学。“从目前中国中学生出国留学的总体效果看,负面效果远远大于正面效果。对一个中国中学生出国留学来说,其在国外的成功难度要远远大于一个在国内读完本科的大学生。”

小留学生出国有各种情况:有的家长屈服孩子的压力把孩子送出国;有些则强迫孩子留学;有些是为把自己来路不明的钱洗干净把孩子送出国;有的把孩子留学当成曲线移民的第一步;有的看孩子在国内学习不好没有前途而把他们送出去;还有的家长则是被中介公司欺骗把孩子送走的。

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语言教学机构EF国际语言学校负责人菲利浦先生认为,中国学生比其他国家的学生更容易出问题,因为他们生活自理能力差,总是期待所有人包括寄宿家庭都能像国内的父母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和呵护自己。那些从小过的是“众星捧月”式养尊处优生活的孩子出国之后,要么仍然是自我中心,不顾及他人,要么不跟别人沟通,把自己封闭起来。身处异乡,心灵的孤独与生活的无助使一位来自大连李姓中学生,到温哥华后几个星期就自杀身亡。“心理关”过不去,整天又和中国来的同伴泡在一起,“语言关”更是难过。有华人说,要毁掉孩子的前途,那就把他送出国。这种说法可能太极端,但不幸的是确实有大量的留学垃圾故事支持这个说法。

西方富有家庭的孩子并不炫耀父母的财富。不少富有家庭对孩子实施“挫折教育”,鼓励他们打工自挣学费零用钱。澳洲塔斯马尼亚州州长上中学的女儿每天早早起床送报挣钱,为的是给自己买一辆自行车。而中国的富家弟子不要说打工,只会把父母生意场上的暴发户恶劣行径带到国外。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因逃学过多被取消学籍,哭哭啼啼地离开悉尼机场的时候,记者问为何哭啼,他说:“我恨爸爸,他给了我太多的钱。”多少?大约二十万澳元。这是澳洲中产阶级全家五六年的开支。

小留学生的父母对国外的情况也不应期望过高,并非出国就是前程锦绣。不要听信那些报喜不报忧的消息,更不要听信留学中介的花言巧语。对子女、对国外的情况要有一个正确的符合客观实际的期望值。

大学生同居的故事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包二奶,

“傻比,大学不是这样滴!”――《完美动物》是当时沈阳航空工业学院的一位在校生——张德托夫用7个月的时间拍出的一部校园DV。因其黑灰色的格调,原始的镜头语言,残酷青春的主题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辩。倘若讲那些主题还比较积极的校园DV表现的是校园里的白天,那么毫无疑问,《完美动物》表现的是校园里不为天下知的黑夜。但是其中的有关于大学生的的真实现象值得所有人值得深思。

《完美动物》的故事很简单,讲的是一个叫张大明的学生在大一爱上了一个叫唐萌的女孩,可是一直不敢开口。寝室里的兄弟每天都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要么玩游戏,要么找网友“”,当张大明下定决心追唐萌的时候,唐萌却突然退学了。唐萌离开学校是为了早点步入社会,她认为现实的大学和想象中的完全两样。而经过无数次的努力后才发现社会根本不像自己想的那样。为了自己的未来,唐萌在金钱和道德的边缘徘徊……这时候的张大明也变样了,在企图和一个网友发生“”后莫名其妙的被一个叫李中成的男的打了。而他发现李的女朋友居然酷似唐萌,叫林倩倩,他有点糊涂……大四快毕业的时候,唐萌来找张大明。这时的唐萌已经被人包为二奶……因为《完美动物》直接把成人和社会的内容引进到校园DV中,所以显得这部DV作品在众多校园DV中很另类很出风头。包夜、见网友、似有似无的、打架、挨打、追女孩、被甩、抽烟、酗酒、逃课、挂科……完美动物真实的还原了一个中国高校里中下层学生群体生态相。至于DV中唐萌被人包养,这在中国的高校中已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了。据说海南某高校出台了这样一条校规“女生被包二奶、男生被包二爷的,一经发现立即开除。”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年轻女孩出卖自己的身体、变卖自己的青春、销售自己的尊严,实在不失为一条致富的捷径。中国的家长们不明白现状,一心要把孩子送进大学;中国的中学生们不懂得道理,一意想进入大学。可是进了大学,所有的人都会失望,中国的大学,在这些人的想象力之外。

《完美动物》这个DV的成功就在于它的真——It’srealitynottruth.它向人们展示了真实大学的中下层学生的真实情况。这部DV触及到了中国所有学校的痛楚——它弹拨的是中国高校最脆弱的一根神经,它让人看到了孔雀的屁股,它撕去了“本科”二字上的那块遮羞布——这是对中国的大学、更是中国教育的一次发轫。把“反思中国应试教育”之类的字眼扣在《完美动物》头上似乎很过分。《完美动物》本身只是很简单的一个四年的过程——从大一到大四——它没有提供任何关于学校、关于应试的线索,甚至都不是什么“好学生”的四年。可是《完美动物》却提供了一个断面,给了一个切片——这是一个病态的切片。这个切片来源于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环,可是这个环节却坏掉了、被污染了、腐烂了。好多人总是在抱怨,说什么中国人素质低。为什么素质低啊?是因为很多中国人没有受过教育。念过书、读过本科甚至是博士只意味着一个人上过学而已,而上学和受过教育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有很多中国人是上过学的,但是他们没有受过教育或曰他们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只不过识字,但不一定明理。识字最多证明你不是文盲而已,却不能证明你是知识分子。识字只能说明你念过书、上过学,但不意味着你受过教育。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生物体的构造是完美的,没有多余的器官,每一个结构都是有科学依据的。这样一个天生完美的动物,倘若被后天的教育弄残次了,那么这可真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了。

从《完美动物》这部电影中看到了众所周知,或者说众所不周知的现代大学状况,大学生恋人同居者、发生者无数,更有甚者,怀孕、堕胎或者未婚妈妈更是充斥着大学校园这片美丽的土地里。大学生恋人之间发生,已经是不可告人的秘密。

大概以前,人们谈论到大学里的恋爱生活,牵了下手都会脸红而幸福的要死,可是现在的校园里接吻随处可见,以至于学校自修室自修文明规范里还要加入“不得在自修室里有异性之间的拥抱、亲吻、抚摩等亲昵行为。”这难道不荒唐吗?

其实,本人认为,在性观念极大解放的今天,发生婚前的确没有什么好批评的,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一旦发生一些结果以后,该怎么办呢?

难道,现在的大学生就因为比以前强,需求强了,才这样去吗?简直是到了爱到猖獗的地步了。原因何在?

一.解读大学生的,首先要了解“性”的内涵。

那么“性”是什么,如潘绥铭先生所说:对于人类的历史现实与社会现实来说,性至少有三种存在方式——生物存在、社会存在与心理存在。换言之,对人类而言,“性”是以生物遗传为基础,与人们的性心理活动以及社会历史条件、性角色规范准则密切结合的高度复杂统一的体系,它是人类自然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充分体现。正由于这种丰富性、复杂性,要求我们对大学生的研究也必须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大学生发生的心理机制性成熟与人格成熟之间的不平衡,是大学生产生的心理因素。从普遍意义上说,青年期个体有其共同的心理特征,然而作为处于青年期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又有着区别于一般青年期个体的心理特征,这种反映是在大学生身上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便构成了大学生的心理机制。

一个人从青年早期(青春期)开始,个体便进入了性生理发育的高峰期,到了青年中期(大学生阶段),性生理发育基本完成,性心理发展也已达到一定水平。然而,人格发展却在此时才开始加速,一直要持续到青年晚期才基本完成。因此。在整个大学阶段,大学生个体始终处于性与人格不协调的状态中。这种性与人格的不协调在这一阶段意味着:一方面,个体在生理上已具备了的能力,在心理上有强烈的需要满足;另一方面,个体尚没有成熟的价值观、道德意识和良好的意志品质、调节适应能力,其结果便可能导致性心理与行为的失调,或出现性恐惧、性焦虑、性压抑、性放纵等各种性问题;或将性作为代偿物,用以宣泄来自生活各方面的挫折和不满,以致发生。由此可见,性成熟与人格成熟之间的不平衡,是大学生产生的内在根源,也是《完美动物》这部电影中大学生的主要原因。

二.大学生发生的社会因素与生理原因

1.大学生发生的社会因素

大学生发生性越轨行为或性违法行为,除其自身内在的原因外,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的进一步开放,使得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来自外界的性观念和性信息。当今的大学生对涉及性方面知识的了解程度,大大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同龄人。生活在今天的社会里,来自电影、电视、报纸、书刊及网络等渠道的有关信息,对他们形成了强烈的刺激,那些接吻、拥抱、抚摸甚至的镜头描写,让大学生们过早地接触到关于性方面的事情。

特别危险的是,这些所谓性知识、性教育所传达的信息并不是客观的、科学的,有时甚至给人以误导,以为这个世界上男人和女人之间除了“性”,就再也没有别的东西了。男人和女人在一起,无非是因为性的相互吸引,而对于性道德、性安全及性伦理道德则根本不谈。这些不良的性观念和性信息对于处在青春期“”状态中的大学生来说,无异于强烈的“兴奋剂”。影片中主人公的同学在各种原因下,通过网络结识网友,错误地进行了。甚至发展到“”。

2.大学生发生的生理原因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今青少年的青春发育已大大提前。有资料表明,目前小学五、六年级30%的男孩和女孩有了性成熟的标志,初中一、二年级的青少年已经开始进入性成熟的高峰。据上海一项对407名小学六年级的儿童性生理和性心理萌发状况的调查,这个年龄段有38%的男生有遗精情况,24.24%的女生已经月经来潮。与三年前的同样调查相比,两个数字分别提高了3.58和4.54个百分点。由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青春健康”项目,在北京、天津、广州等十二个中心城市展开的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目前成熟年龄普遍比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提前四至五岁,婚前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这些调查和报道显示,当今的青少年青春发育期已大大提前,但在许多成年人眼里,他们还是完全不懂事的孩子,许多人还在以自己当年成长的老眼光看待这一问题。正是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了我们许多时候对大学生性教育的忽略。

青春期性的生理发育,伴随着心理和行为上的显著变化,最突出的表现是对异性产生一种难以消除的兴趣,一种爱恋、思慕、亲近的情感,有时还会出现冲动。这种与性有关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从生物学上反映出性器官发育趋向成熟,即将具备繁殖后代的生育能力。然而当事人自己往往说不清这种心理与行为上的变化究竟意味着什么?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无意识的生存本能。大学生之间的互相爱慕、亲近,甚至出现冲动,以致发生,实际上就是受繁殖本能驱使的结果。

此外,大学生特有的心理品质和生活方式也增加了发生的机会。

与青年期一般个体相比,大学生属高知识人群,他们较强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博学兼容的特征及追新求异的倾向,决定了他们有可能接触并接受更多的新思潮、新观念,其中包括大量不合理的性思潮、性观念,因而他们的性思维相对较为活跃。而不成熟的人格又不足以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同时,他们较为严谨的价值体系、道德意识及相对受限制的校园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的性表达和宣泄渠道。因此,与一般社会青年相比,大学生的性观念更开放,而性宣泄渠道则更少。高校校园内“课桌文学”,就是与大学生的性压抑心理有关,另外还有一部分同学一味追求等自我性满足,这可能造成焦虑及其他性心理障碍或变态。美国性学家金西的调查结果证实:大学文化者中96%的人有过,而高中以下文化者中只有89%的人有过。他认为,“还有一些人,尤其是下层青少年,没有过是因为他们很早就有了异性,不怎么需要其他释放途径”。可见,大学生特有的心理品质和生活方式使得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多发于一般社会青年。

结束语:从《完美动物》这部电影中看到了或者暗中指出了大学生身上的,不难看出,这些问题的产生有着很深的社会环境、心理根源,甚至还有着相当的生理因素成分在内。高校在面临这些问题时,必须通过开展系统、完整、科学的性教育,使大学生掌握科学的性知识,消除性神秘感;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以转移兴奋点,实现性能量的合理宣泄;同时还应加强性心理咨询工作,帮助大学生改善认知,消除精神压力,尽早从性的困惑中解脱出来,快乐地渡过自己的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潘绥铭.神秘的圣火[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36.

2.刘电芝.等.当代大学生性道德价值取而调查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3:68~74

3.潘绥铭,曾静.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