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高秋月照长城

高高秋月照长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高高秋月照长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高秋月照长城范文第1篇

2、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3、从军行其一: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从军行其二: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5、从军行其三: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6、从军行其四: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7、从军行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8、从军行其六: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高高秋月照长城范文第2篇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眺楼做官别校书叔云>>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唐.杜牧<<遣怀>>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唐.秦韬玉<<贫女>>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唐.李商隐<<锦瑟>>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8.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白居易<<琵琶行>>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焕<<凉州词>>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宋.李清照<<声声慢>>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宋.李清照<<一剪梅>>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人到愁来无处会,不关情处总伤心------宋.黄庭坚<<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描写心情不好的句子

天若有情天易老,人若有情死得早

心情不好的诗句 形容心情不好的诗句 表达心情不好的诗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5.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一生惆怅情多少,月不常圆,春*易为老。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

三杯和万事,一醉解千愁。

百年愁里过,万感醉中来。

不是春来偏爱酒,应须得酒遣春愁。

愁绝桑阴春欲暮,一痕浓绿上眉端。

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酒力不能久,愁恨无可医。

老去渐知时态薄,愁来惟愿酒杯深。

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

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少年不知愁滋味,为填新赋强说愁。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离愁渐行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愁损翠黛双眉,日日花阑独凭。

春日酿成愁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忆从前,一点东风,风隔着垂帘,眉儿愁苦。

江水添将愁更满,茫茫直与长天远。

.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谁寻。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

一片春愁,渐吹渐起,恰似春云。

高高秋月照长城范文第3篇

抒情,有直接与间接之分。感情的直接抒发,即直抒胸臆。比如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诗人直接抒发人生苦短的感慨,接下来写对人才的渴求,则表明建功立业的愿望。又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时空阻隔却无有穷尽,抒发了一种独立苍茫之感。好似具体的景物难以映发,便略去了景物。间接抒情,多是借景抒情。将情感寄寓于相关的景物中,往往情感在前,可谓寓情于景。比如杜甫的《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虽有好花开放,但感时伤事,花枝上的露水变成溅泪。同样,虽有鸟鸣悦耳,但在离别者听来格外惊心。这都是诗人的情感作用,改变了物态生趣;也有触景生情,比如岑参的《山房春事》:“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尽管花发依旧,但景象萧条,情怀是黯淡的;即景即情,景与情不分先后,就是情景交融了。比如秦观的《春日》:“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芍药含泪与蔷薇无力,亦情亦景,情景交融。还有以景语作结的,情感大都蕴于其中。比如王昌龄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那高悬的明月,所要寄托的仍就是边愁。

议论,多用来表明见解或看法。比如刘禹锡的《秋词二首》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以议论起笔,说秋天要胜过春天,然后精选一个鹤飞冲天的意象,将诗思高远地飞扬开去。议论放在篇末的,就是卒章显志,即在篇末点明主旨或思想感情。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明自己的傲岸,而不屈服于权贵。

再说微观的细节与场景分析。比如《孔雀东南飞》:“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这里写刘兰芝的容貌及举止,多用细节来形容其美好,足见阿母的指责毫无道理,只是一味蛮横。再如《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里写人物的肖像,有许多细节,除了正面写服饰外,还采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即通过行人放下担子、少年摘下帽子及耕者锄者都忘了劳作,来形容秦罗敷的美貌。

古诗中的细节与场景是多样的。比如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诗人约了客人,但客人没来,便通过一个闲敲棋子的细节描写,来表明灯下的守候。又如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要寄信了又拆开,唯恐匆忙间没有说清楚。一个细节描写,表明乡思无尽。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这个场景描写,有寂寞的宫花及闲话的宫女,却传导出无尽的哀怨。即宫女虚耗青春,最终也只有老死宫中。再如朱庆馀的《宫词》:“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花开寂寞,闭郁着许多美丽的生命,本想有所言说的,却怕学舌的鹦鹉搬弄是非,只得欲言又止。意在言外,不仅写出了宫人的寂寞,还流露出恐惧。

高高秋月照长城范文第4篇

一、腾挪跌宕的变化美

一切艺术之美,贵在变化。

中国书法是东方特有的艺术,它之所以能成为一门审美价值很高的艺术,主要是因为用毛笔写出的字具有线条千姿百态、变化无穷的特点,体现了典型的变化美。

国粹京剧何曾没有变化?唱、念、做、打是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

中国画的笔法竟然有“十八描”,可见其变化之丰富。

中国的诗歌,自然也不乏变化之美,有起承转合的变化,有虚实的变化,有动静的变化等等。

在中国诗歌中,即使简单的一个“以景结情”的结句,也有无穷无尽的变化之美。下面浅析“以景结情”的变化之美。

1.表达方式的变化

文似看山不喜平,诗歌也不例外,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才能体现出诗歌的变化之美。先看下面的例子。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此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起句写军中宴乐弹奏琵琶。宴乐中不停地转换弹奏琵琶的曲调。可是,琵琶弹奏的内容并没有多少变化,“总是关山旧别情”。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扰得人心烦乱不宁。

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结句诗人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使用了描法。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幅优美静谧的画面,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

正是因为末句使用了景物描写,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读者据此会产生出各种丰富的感情:也许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是对于现实的忧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等等。

结句的描写,是绝处生姿的一笔,使表达手法不显得单调贫乏,让诗歌具有了腾挪跌宕的变化之美,也使诗歌的意境也得到极大的拓展。

诗歌在艺术上常常是抒情与写景两相结合、交织成篇的。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作诗本乎情、景。……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

2.动静的变化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一处:“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前两句是精彩动人的动作描写,是精彩的音乐演奏,当琵琶声戛然而止,诗人没有多说自己内心多么激荡起伏,却描写了一个美丽空蒙的静景,“唯见江心秋月白”,多么静谧空灵的景色,多么宁静。诗人以动衬静,动静结合,将动静的变化之美,彰显得淋漓尽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再看黄裳的《喜迁莺・端午泛湖》:“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年少,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荷花十里,一钩新月。”

此词上片先写端午自然风光,接着使用动作描写铺叙种种风俗:尝角黍、品香蒲、戏斗草、结彩丝,竞龙舟。末尾写景,以景结情。

此词从表达方式上看,是最富变化的诗歌之一。全词有点有面,有叙有议,声与色齐作,景与情交融。前面的热闹场景和后面“以景结情”的“寂静”场面截然不同,是典型的“动静对比”。此词突出体现了变化之美,极大地丰富了读者的想象空间。

3.视听触感的变化

视听触感等多种感觉的综合运用,也会使诗歌富有变化之美。先看下面的这首诗。

瑶?摇瑟?摇怨

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这是一首闺怨诗,抒写别离的悲怨。起句“冰簟”点明时令是秋天,地点是闺房。着重从触觉去写。“银床”形容床之精美,从视觉去写,也表明了的身份。“梦不成”是因为相思,希望在梦中和久别的丈夫相会,但虚幻的梦境也成泡影,可见其悲苦哀怨之情。以上是叙事,次句写夜空景色,也是从视觉角度写的。因为夜长不寐,好梦难成,于是在窗前仰视青空,只见万里长空,清澈澄碧,秋月在天,清辉似水,几缕白云,飘浮空际,这是一幅秋空夜月图。面对这良宵美景,这个独守空闺的,更加会感到孤寂凄清。第三句是从听觉感受来写景。在这月色朦胧的秋夜,雁声凄厉,更能勾起的无限惆怅。

结句描绘在月光照耀下的“十二楼”,表面看来纯系写景,实际上是“以景结情”。属于描写,是从视觉角度来写的。此词动用多种感觉,将月夜的复杂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再看赵彦端的《点绛唇途中逢管》: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

作者久别重逢老朋友后却要分离,那种苦痛是难以表达的。他联想起王维的“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作者此时惆怅万分,因为“我是行人“,却“更送行人去”!

结句“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以景结情,将无边无际的愁苦巧妙地融入景物描写之中。用凄切的寒蝉和暗淡的夕阳光将它侧面烘托出来。“寒蝉鸣”写声音,是从听觉方面写的;“斜阳暮”是色彩,是从视觉方面写的。如此通过声色交互而引起读者诸种感觉的移借,派生出无穷无尽的韵味来。

“以景结情”的变化之美,远不止这些,还有色彩的变化,空间的变化等等。

二、含蓄蕴藉的委婉美

古人云:“言有不得至于尽意,书有不得至于尽言。”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想旁通,伏采潜发。”

南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也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

明代谢榛《四溟诗话》中也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可见,古人为诗,多喜欢追求含蓄美。能够起到含蓄效果的艺术手法可谓门类众多,但“以景结情”却倍受人们推重。因为它可以创造一种意味深长、余味无穷的意境,使诗歌含蓄蕴藉,言浅意深,创造出无穷的艺术魅力,含蓄蕴藉让读者于“有尽”里见“无垠”,能够拓展艺术空间,激发审美情趣。下面我们通过具体诗句来阐释“以景结情”的蕴藉美。

并?摇州?摇路

李宣远

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

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

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

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

“烽火起云间”属于“以景结情”。这末尾的诗句究竟包含多少丰富的意蕴?黄叶飘零,秋景令人感伤;孤城吹角,戍边生活凄凉;牛羊下山,引发征人乡思。垂泪之时,烽烟忽起,边塞战事残酷。作者见到眼前此种情景,自然也会对征人产生无限同情。以景结情的含蓄蕴藉之美,可见一斑。

再看下面这首唐诗:

秋 雨 夜 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这首诗作于白居易任河南尹时,当时诗人已六十多岁,体衰多病,官务清闲,加上亲密的诗友元稹已经谢世,心情特别寂寞冷淡。诗中多少反映了诗人暮年政治上心灰意懒、生活上孤寂闲散的状况。

结句“霜叶满阶红”以景物结情,照应首句,使诗歌浑然一体,并运用反衬手法,夜间风雨加深了“寒”意,不久前还红似二月花的树叶,一夜之间就被秋风秋雨无情地扫得飘零满阶,这自然环境的冷酷无情正是为了反衬老翁的“安闲”,突出老翁的清净淡泊。“霜叶”运用双关手法,既指自然环境,又指政治风雨,诗人对政治风雨的毫不在意,政治上的心灰意冷、生活上孤寂闲散的状况,全部包含在结局的景物描写之中,可见此诗结句的含蓄蕴藉之美。

三、天马行空的想象美

“含蓄蕴藉”是就诗歌“以景结情”这种表达方式作者提供的丰富意蕴而言的,空白艺术则是就在读者提供的这种无限丰富的想象空间上读者产生的丰富想象和联想而言的。

空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诗人称“空白”为“含蓄”,书法家叫它为“飞白”,画家称它为“留白”,音乐家叫它为“煞声”。

空白,是艺术家在创作时候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运用空白手法,可使艺术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

任何种类的艺术所能直接再现的生活范围都是有限的,不管它有多么独特的风貌、范式或技巧。因此,空白艺术就不可或缺,陆机在《文赋》中说“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就是这个意思。

“以景结情”是诗歌独特的艺术形式,是典型的空白艺术,这种空白艺术给读者有意或无意留下了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读者必须借助这个空间,展开理想和想象的翅膀,在诗的国度里自由翱翔,实现欣赏过程中的再创造,从而获得美感。

“以景结情”,这种空白艺术借景抒情,使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产生了表达的空白,产生“此时无情胜有情”的作用,显得意犹未尽,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下面,我们赏析一首唐诗的结尾,体会“以景结情”的空白艺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结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是清丽明快的诗句,借景写情,是典型的“以景结情”式的空白艺术,给读者留下了无限丰富的联想想象的再创造空间。

诗人的惜别之情,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无限依恋的感情,诗人的愉快之情,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孟浩然所去之地――扬州又是诗人墨客流连聚会的地方,诗人的向往之情,面对未来的聚会,诗人产生的聚少散多的感慨,扬州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之处,难道不会产生人生之无常,天地之悠悠遗憾?凡此种种不都尽包含在此结句之中?

高高秋月照长城范文第5篇

家长学校开学典礼讲话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三(3)班张景润的妈妈。

很荣幸有机会作为大新小学家长委员会代表在开学典礼上发言。在这乍暖还寒日子里,我们告别了假期的宁静,迎来了新的学期。回顾过去,我们倍感欣慰;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

春天的脚步和我们一起启程了。带着希望,憧憬,热情,我们在吴希福校长以及全体教职员工的信任与支持下,以及家委会陈彩艳会长和全体家长义工的努力下不辞劳苦地坚守岗位,并以饱满的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安全的屏障。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这种寂寞与哀愁决非常人所能体会得到。我想要说的是,在每一位学生家长的心灵深处,也有一道必须时刻守卫着的长城。那就是我们孩子们的安全成长。

一直以来,学校领导和老师们以敬业的工作精神。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敬爱的老师们,有了你们对孩子们的精心培育,给予孩子们的无私与奉献。我们的校园环境才更进一步优化了,校园变得更美了;随着教学设施的不断完善,校园课堂改革的正式建成,新的教学模式已经启动了。大新小学在和我们一起成长。这是学校师生同心协力、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的成果。在此,再一次代表全体家长向所有的学校领导和老师们说声: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啦!

新的学年里,我们依然充满了激情,我们必定做到更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们的进步和为了孩子们的明天!大新小学既有学识渊博。认真负责的老师,还有家长义工们的辅助,我们的孩子们将会更好地融入到这良好的学习平台中,不断地进步。看!这里就是我们孩子们的家园!绿色的校园是那么的吸引人,明亮的教室,五彩缤纷的花坛,整齐干净的操场,似乎都在向我们招手。用无声的语言拥抱着在座每一位学生、家长、老师。这是孩子们的学校,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家园。家委会将一如既往地协助学校,为我们的孩子们尽可能的做得多一点,再多一点……。再多一些!

最后,祝所有的老师、家长和孩子们身体健康!学业进步!合家幸福!让我们共同思考、共同倾听、共同进步、共同关注我们的孩子。谢谢大家!

家长学校开学典礼讲话二

大家上午好!

金色九月,阳光明媚,秋风送爽,硕果飘香,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我们迎来了新学年的开学典礼。

我是初四(七)班李岳桥的家长,能有机会参加这次活动,我感到非常的荣幸,感谢校领导给我与师生交流的机会。上周我们师生刚刚度过了第25个教师节,请允许我代表各位学生家长,向二中所有的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老师,您辛苦了!

走进二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这所百年老校的优良传统气息和日新月异的变化。学校始终坚持“诚、勤、爱”的校训,重视培养学生诚实做人、勤奋做事、充满爱心的优秀品质,学校还创造性的提出“学会思考、学会总结、学会合作、学会感恩”的人才培养理念,注重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强调先立人后立学,既成人又成材。

回首过去,那是一段激情奋进的岁月,全体师生迎难而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谱写了学校发展史上的新篇章。烟台二中是素质教育的窗口学校,近几年,教育教学质量和中高考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受到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好评。

此时此刻,我想起了我中学时老校长的一句话,他在课堂上非常自豪的告诉我们:“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18岁那年上大学,毕业后留校做了一名大学教师。我们选择了这一职业之后,我们的肩头就义不容辞地负起了生命的重托。从此,教师就不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职业,她就成了我们孜孜以求的事业,成了我们整个的生命。

三尺讲台育桃李,两袖清风铸师魂。我和各位老师一样,时刻注意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竭尽全力为祖国、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同学们!你们选择了二中,二中也选择了你们。能到二中来学习,是李岳桥的幸运,也是全体同学的幸运。学校面向全体同学,提倡赏识教育,欣赏每一个学生,让学生的生命尊严,在这里得到尊重,心灵健康成长。学校注意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终生发展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今天同学以二中为荣,明天二中也会以同学为骄傲和自豪!

高高秋月照长城范文第6篇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所以现今的各套高中语文教材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古诗文供学生学习。但是现在的古诗文教学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学生兴致不高,学习被动、效率低。学生在这方面的阅读量小,积累也少,难以理解、感受古诗文的魅力。各种形式上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教学方法比如表演法、视频辅助法等,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但是经常使用也会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尤其是面对学生不能理解文本的现实问题,很多老师又不得不进行讲解,然后又陷入被动听讲、容易疲倦、逐渐失去学习热情的恶性循环中。在保持好的做法的同时应该怎样改进古诗文教学,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既有兴趣学又学得多、学得好呢?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内容的兴趣”。看来在古诗文的教学内容上可以动些脑筋。不过现今的语文教科书已经规定了相应的古诗文教学内容,在编排上绝大部分都是古诗和古文分单元的编排体例,而且这些古诗文相对缺乏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情节,完全按照这种编排进行古诗文教学很容易导致审美疲劳。该怎么办呢?根据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教学建议”一栏“在教学中,合理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阅读文学作品应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身世经历、时代背景、创作缘由等材料”等文字的指导启发,笔者试着在古诗文的教学内容上进行一些补充筛选、搭配、调整,使诗文配合,相互辅佐,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此不揣冒昧举例做一下简单介绍。

一、诗以文辅

不少语文教师喜欢在读解诗歌之前做个简单的作者介绍,笔者觉得补充一些古文中有关作者介绍的段落比如作者的传记、轶事、传奇等更好。一方面既介绍了作者,又培养了学生的古文理解能力,还因为这些补充的材料有不少故事性的因素,能唤起并维持学生阅读的兴趣,还能为学生把握诗歌的内容提供背景,给学生提供作文材料,甚至影响学生人格的塑造。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比如很多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中都节选了屈原的《离骚》,作为一首政治抒情诗,本来就难以理解,再加上文本中较多的楚地方言,“香草美人”的托物比兴,使得这篇诗歌的理解难度又增大了不少。学生对于屈原的了解,也就停留在端午节吃粽子的地步,对于高中生来说,这显然是不够的,况且语文考试中还有对古文阅读理解能力的考察。基于以上考虑,笔者在教学《离骚》时,就补充司马迁《史记》中屈原传记的相关内容,文字艰深的地方加以注释或讲解,让学生对屈原创作《离骚》的背景以及屈原的人格加以了解,有效地促进了这篇诗歌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在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时,笔者也加入了元代辛文房写的《白居易传》和学生一起阅读,了解到白居易因为尽职尽责反而遭到诬陷,因而被贬到偏远的江州,同学们对于作者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千古慨叹和他“江州司马青衫湿”的不寻常的表现的原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文以诗佐

与古诗相比,古文相对有多一点的情节因素,尤其是传记类叙事类的古文,比如《段于鄢》、《鸿门宴》等等,文本里面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学生读起来也有兴趣。但是像《滕王阁序》、《兰亭集序》这样偏重于描写抒情的名篇,因为华丽的辞藻或深刻的人生感慨,让平日热衷于读娱乐新闻、过快餐式生活的学生觉得理解上有难度。而且考试中除了考古文的理解还会考古诗的鉴赏,如何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古文又能兼顾古诗鉴赏的训练?笔者发现可以补充入这些文章的相关诗歌来帮助达成这一目的。于是在课程进行时就加入了王勃的《滕王阁诗》和王羲之的《兰亭诗》。王勃的《滕王阁诗》:“融情于景,寄慨遥深,以凝练、含蓄的文字概括了序的内容,气度高远,境界宏大。”与《滕王阁序》相互参看,相得益彰。王羲之的《兰亭诗》中“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这一首虽然文字上稍显艰深,但其中表达的回到自然、享受自然的畅快心情与《兰亭集序》中“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如出一辙。这些诗歌的加入,让同学们对所学课文有了更深的印象。

三、诗与诗伴

除了诗文相伴,在读解古诗的同时补充入相应的诗歌也能为学生鉴赏古诗词提供较好的帮助。比如王昌龄的《从军行》有七首,大部分教科书只选了其中的第四首(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首诗主要抒写身经百战的将士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读来让人热血奔涌,豪情满怀。确实易于血气方刚的高中生理解并唤起他们的爱国情怀。不过同组诗中暂未选入的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中结句“无那金闺万里愁”运用曲笔,不直接写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而从深闺妻子的愁怀反映出来,非常独特。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虽然也是表现边愁,但只是截取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段,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结句“高高秋月照长城”既是写景,又是抒情,以此将征戍者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感情表达的入木三分,也别出心裁。其三(关城榆叶早疏黄)表现对将士们深切的同情之情等等。这些同组诗从不同的侧面来反映边塞生活,既互相补充,又有很独特的表现手法。补充入这些诗歌,既能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边塞诗的内容,也能使他们了解到一些古诗词独特的表现手法。可谓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四、文与文参

学习古诗,可以补充作者的古文传记来提供背景帮助鉴赏。学习古文,也一样可以加入相应的传记帮助理解,并积累相应的文言知识,为学生解读古诗文打好基础。比如在学习杜牧的《阿房宫赋》时补充入《杜牧传》参照阅读,在学习《师说》时补充入《韩愈传》,学习《逍遥游》时补充司马迁《史记》中关于庄子的记述等。另外,也可以补充同作者同题材的文章或者不同作者同题材或者其它相关的文章。比如在学习苏轼的《前赤壁赋》时顺带引入《后赤壁赋》,在学习《劝学》、《师说》时引入《进学解》,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引入《石钟山记》等等。补充这些文章,使学生接触到的古文材料增加了不少,接触到了更多的文言基础知识,也了解到更多的古文表现手法,对学生古文理解、鉴赏能力的提高无疑是有益的。

高高秋月照长城范文第7篇

名家启示

我们在写记叙文时,常常只是纯粹为了叙事而叙事,而忘记了其他。其实,如果能恰当地在事件的记叙中穿插写景,不仅能真实再现自然风景,还可以做到缓和叙述节奏、丰富文章内涵,也可以借景物来营造氛围,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内心,从而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甚至起到提示主旨、深化主题的作用。

握一把温暖

彭 程

整个世界都白了。地上的雪,厚得出奇,只要踩上一脚,就会陷进去。一片无垠的白,溢满了视野。整整一个下午,这场突如其来的鹅毛大雪似乎没有停息的意思,到了傍晚,凛冽的寒风也参与进来,肆虐的雪花漫天飞舞,更加猖狂。

“这该死的鬼天气!”我抱怨着,拖着冻僵的双脚一步步艰难地往家赶。冰冷的雪花一片片舞着,落在冻得通红的脸上。“到了家,就有暖气吹了。”我一边鼓励着自己努力前行,一边咒骂着天气,挪动着快要走不动的麻木的双脚。

也许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快到了家门口,才知钥匙没了。父母都出差,我倚在楼梯口,有点崩溃。天渐渐黑了,一片片雪花肆无忌惮地涌进楼道里。我欲哭无泪,谁叫自己这么大意呢?借着一丝路灯的光亮,在楼道的广告栏里隐约看到“开锁”两个大字。我立即拿起手机,打通了电话,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等待救星的到来。

等了好长时间,也没见个人影。“是不是不来了,这么冷的天,谁在乎这十块钱呀?”我有些绝望了。在这阴风怒号的楼道中,我冻得直打哆嗦。又过了一会儿,远处出现了一个身影:驼着背,穿着褪色的棉大衣,枯瘦的手上拎着一只陈旧的木箱――沾着雪花的木箱上隐约映着“开锁”两个字。

我一下子迎了上去,像看到亲人一样。我道明了父母出差的情况,请他开锁。谁知他听后,眉头一皱,突然提着木箱掉头就走了。我不由一愣,一会才缓过神来,冲着他远去的身影大喊:“什么职业道德呀?难道怕我不给钱?我就是坐在楼道里冻一夜也不求你!”除了喊这么一声,我只能呆呆地站在那里,脑海中一片空白。

“姑娘,你家里人都出差了,我回去拿来了工具,给你配把钥匙吧。”抬头一看,原来是开锁的大爷!漫天的飞雪中,我再次打量了他:头发上沾着的雪花,有的已经融化为雪水,水珠顺着脸颊慢慢滴落,脸上一道道皱纹映着岁月的沧桑,那佝偻的背,却更凸显了他的可亲……

蓦地,一把崭新的钥匙出现在了我的面前,也拉回了我的思绪。寒风愈加凛冽,雪花纷飞,我却感受到了分外的温暖。当老大爷将温暖的钥匙放到我通红的手中时,他和蔼地笑着,关切地问:“小姑娘,冷吧?”

我连忙微笑着回答:“不冷,很温暖!”

点评心得

文章一波三折,采取了欲扬先抑的手法,赞颂了老大爷的美好品质。文章细节描写比比皆是,运用也较为成功。作者很善于营造氛围,开篇写景,渲染“雪”这一特殊的环境,将老大爷与“我”联系起来;结尾再次写景,升华文章主旨。

方法指导

1. 开篇写景

元人乔吉曰:“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好的开头,落笔有神,引人入胜,被称为凤头。文章开篇运用景物描写,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一般来说,作用是交代人物所处的环境,为后文作铺垫;或描写环境,奠定情感基调;或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引出故事情节等。写景的内容,可以是天气、自然风光、建筑设施,动景静景、远景近景、美景劣景、大景小景等皆可。

当然,开头运用景物描写,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写景的文字不能过多,这样会显得头重脚轻,结构不匀称,“景”需要有目的地选择和剪裁;二是景有自然之景和人文之景,有实景也有虚景,有动景也有静景,还有乐景和哀景等(从具体的景物本身来说,有景物的层次、角度、色彩、声音、状态等),要重点突出,主要景物多写,次要景物少写;三是景物描写必须与记述的人或事的个性特点相统一,能起到烘托作用,如果景物描写不注意时令变化,不管地区差异,不论恰当与否,就会使景和人、事相游离,事与愿违。

“一切景语皆情语”,不管清新美妙,还是阴沉凄冷,都是渲染一种特定的情境。以景物描写开篇,看似无心,却是有情,为全文定下情感基调。如“悄悄地,山绿了,水绿了,树呀草呀全绿了……”以生动细腻的景物描写开篇,能够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又如孙犁《荷花淀》开篇:“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当时,血肉横飞、凝聚着民族耻辱与悲伤的正在进行,而大师的笔下却这般如诗如画,这里看不到紧张的备战,在一片美好的风景中,白洋淀的儿女们,正尽心尽力地打造着自己美好的家园。这一环境描绘,激发了读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外来侵略的憎恨之情。再如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的《雪国》的开头“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则为小说营造了凄美的意境。

2. 文中写景

文章中间写景,也可能是渲染一种特定的氛围,烘托人物的形象、心境,表现人物的心理。例如高尔基的《母亲》中写道:“严寒干燥的空气紧紧地包围住她的身体,直透到咽喉,使鼻子发痒,有一刻工夫使她不能呼吸。”既写出母亲此次行动的时节,又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为塑造临危不惧的革命母亲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章中间写景,还可以展示人物性格。例如鲁迅《祝福》中对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我回到四叔的书房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由此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卫道士,他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

作者借景抒情,也可以达到情景交融的目的。如朱自清《荷塘月色》描写了一幅恬淡朦胧的荷塘月色图,实际上寄托了朱先生在特定时期的特殊情感:借荷塘月色抒发的一种幻想超脱现实的情感,谱写了一曲知识分子的精神之歌。

3. 结尾写景

明人谢榛论诗云:“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可见,古人对诗文收束的要求是:要如“豹尾”般简洁有力,要如“撞钟”般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文章结尾写景,即以景结尾,这种写法也能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如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诗歌的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抒情,结尾诗人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境界壮阔而悲凉。这里离情入景,使诗情得到升华。而归有光《项脊轩志》结尾写道:“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吴小如先生对此解读说:“更使作者不能忘情的,乃是庭前的那株枇杷树。那是自己最心爱的人临死前的那一年亲手种植的,如今树已‘亭亭如盖’,睹物思人,人何以堪!”文章的精彩处就在于作者并没有把一腔幽怨、满腹哀伤倾筐倒箧地和盘托出,而是将悠悠不尽之笔淡淡收住,正如苏轼所形容的那种“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回声荡漾在人们的耳际。这不仅使文章意境深远,情韵不匮,而且这种写法似乎更容易扣动读者心弦,引起读者的共鸣。

当然,我们描写景物时,也不能纯自然式地给景物“录像”,要融入自己的情感,使景物染上自己的感彩,做到情景交融、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只有这样,才能使所写画面更加灵动,更好地表达文章中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打动读者。如郁达夫《故都的秋》紧扣“清”“静”“悲凉”落笔,描绘了“秋院清晨”“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闲话秋凉”“胜日秋果”等几幅画面,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完美地融合,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小试牛刀

有人说旅行表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有人说旅行中可以追求自由,可以放逐忧愁,可以选择另一个节奏的生活。请以“旅行”为话题,描写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

高高秋月照长城范文第8篇

在古典抒情经典中,意就是情,情的特点就是动,故汉语有动情、感动、触动、心动之说;情不是静止的,而是变动的,故《诗大序》日“情动于中”,相反,则是无动于衷。情感要动,而且要在动中把意象贯穿起来,统一为有机的结构(这就是意境),在古典诗话中,叫作“意绪”或“意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表层意象往往一望而知,而深层的意很容易被掩盖,被忽略,被遮蔽。在意象与意象之间的情意脉络则比之意象更为隐秘,故更不容易全面梳理。一些教师分析古典诗歌,言不及义,往往在于得象忘意,即使偶尔得意,也是片断之意,而非贯穿整体之意脉。

得象忘意的毛病很普遍,原因在于:象是表层、显性的,而意脉是深层、隐性的,在文学上是不直接连贯的,潜在于空白之中,对一般读者来说,往往是可意会不可言传。

比如,李白有一首很简单的乐府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线教师对此一望而知的经典诗作,几乎无法分析出其中的妙处来。其实只要按意脉之动,就不难迎刃而解。全诗的关键词乃第二句“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床前月光这么亮,但心有所“疑”,是月光还是霜光?这里有个因果关系,因有所疑,乃举头望明月,意在确定究竟是月光还是霜光。如果不是抒情,而是理性思维逻辑,举头而望的结果,无非“原来都是霜”,或者“原来是月光”。那就不是诗了,为什么呢?这是理性因果性逻辑。这首诗之所以成为诗,就是因为它不按照理性的逻辑,而是按照情感的逻辑。看到月亮这个表示家庭团圆的意象,原来的目的忘记了,潜意识里的乡愁被唤醒了,头就低下了。这说明,乡愁是多么深沉而且敏感。在有意无意间,它都会被触动,把原来的思路打断,意脉发生转折。类似的还有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细雨纷纷,让行人心生焦虑。绵绵不断的细雨,焦虑到接近“断魂”的程度。借问酒家何处,可能是要休息避雨。牧童遥指杏花村,虽然是“遥指”――酒家在远处,但是,那杏花村的鲜明色彩和雨纷纷的阴暗形成对比,使行人不由眼前一亮,心情为之一振。这就是意脉的瞬间的转折,也就是情绪的遽然转换。有时,意脉的转换不是隐藏在单纯的意象背后,而是在比较丰富的意象群落之中,这就是方东树所说“错综变化不见迹,及寻其意绪,又莫不有归宿”。例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人们往往把注意力仅仅聚焦在“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美好景观上。如此美好的春色,如此华彩的语言,感染力太强。尤其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并不需要太高的修养,就能感到视觉形象的冲击力,然而,满足于此就是满足于象,而失其意。其实,这里更精彩的应该是“浅草才能没马蹄”。用我提倡的还原法揭示矛盾:本来,春天一般先是“江南草长”,然后才是“杂花生树”,通常是草先茂盛,然后才是花开,此处却是花已经开得“迷人眼”了,而草才仅仅淹没马蹄。分析到这里,固然进入比较深的层次了,但还仅仅限于象。在象的更深处的意,是骑在马上的人对浅草的瞬间的发现,微妙的惊喜。分析到这里,只是意象的部分,还不是整体,还不是贯穿首尾的意脉,还不能解释最后两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好处。论者的任务是在象的空白中,把贯穿首尾的意脉的动态、变动的脉络梳理出来。其关键就在发现“浅草”的惊喜到了如此程度,以致把它看得比乱花迷人更精彩。导致这个骑在马上(或者牵着马)的人,宁愿不骑马,在白沙堤上行走,和大地与浅草相亲。这个贯穿首尾的意脉完整心理出来了,草比花更可爱的情感特殊性也就一目了然。

意象与意象之间从字面上看有时有联系(如流水对),但没有联系的更多,这是由于近体诗对于句中和句间联接虚词的省略。意象有如水中之岛,存在于若隐若现的空白之中。就在这些空白中,象断意连,潜藏着情致的脉络,这就是意脉。

意脉贯通,达到某种整体性,使整首诗有机统一,远近相对,息息相通,不可句摘,增一字则太多,减一字则太少,构成中国古典诗论所津津乐道的“意境”。

意境美既有整体的美,也有意象群落的空白中意脉潜在之美。意在境中,情景交融,融情入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如司空图所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就是潜在的隐性的言外之意,意境的精彩往往在语言是不可穷尽的空白中。

意脉是隐性的,意境是潜在的,风格常常是婉约、含蓄的,直接抒发豪情壮志不属于意境。不管《离骚》还是唐诗中的歌行体,大量的直接抒情都不能以意境取胜,与西方浪漫主义诗歌“强烈的感情的自然流泻”一样全是显性的。直接抒情和意境相比,虽然同为诗歌艺术,但是在艺术方法和风格上属于不同范畴,如物有阴与阳之别,人有男性与女性之分。

意境其表现形态是多样的,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至少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最常见的,有统一的意脉贯穿其间。有了统一的意脉贯穿首尾,意象与意象具有某种隐约的线性的相关性,在性质和量度上精密相应,以开合、正反、因果的逻辑构成完整的统一体。这种意脉,有时是转折性。

绝句最擅长表现诗人情绪的瞬间转换,如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凭直觉判断,一望而知,最后一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最精彩。因为这个比喻出奇制胜,属于朱自清先生提出的“远取譬”。远取,相对于近取,这里是双重的远。一是叶子比花美,二是秋叶比春花艳,都不仅仅是时间上的远,而且是心理上的远,越远越新颖,双重的远取,构成双重的新异,触动读者的审美惊异。光是分析到此,还只是意象之美。分析的难度在于,以局部为索引,透视整体。如果没有前面三句的铺垫,则此首诗还是构不成统一的意脉。开头“远上寒山”“白云深处”两句,意象都是大远景,情感随目光向远处延伸,越是遥远,越是有凝神观照之美。后面两句则恰恰相反。转折点在第三句,本来是一边行车一边从容观赏,突然车子停了下来,也就是停止了远方白云深处的凝神,转向近处,车边、身边的枫林。视线的转移也就是意脉的变化,显示枫林之美超过了远方白云深处之美,心灵触发了一种震惊。震惊的原因又是枫叶色彩之鲜艳胜过春花。意象的前后对比,意脉的前后转换,完成于一瞬间。“霜叶红于二月花”,正是这个意脉的,使得意境在前后对比中完成统一。

在唐诗绝句中,关键就是这种瞬间的情致转换的潜隐性。在情致转换上不够潜隐,就会影响意境的圆融。孤立的分析往往难以深入,这时就用得上比较。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因为有前承的诗作,提供了现成的可比性,有利于分析的深化。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苍苔”说明没有什么人来,可以说是幽径。诗人很细心,怜惜苍苔,就是怜惜这种宁静的环境的心情。“小扣柴扉久不开”,“小扣”,轻扣;“久不开”,不仅仅是很有耐心,而且很文雅,非常有修养。表面意象下面隐藏着的情意,第一个层次是宁静心情的持续性。接下去是第二个层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突然这种持续性被打破了,发现一枝红杏,这是一个惊喜。这个层次的精彩在于,那久扣的门开不开,已然全忘记了,因为一枝红杏的美的效果。第三个层次,惊喜还在于“春色满园”,让诗人激动的不仅是一枝红杏的色彩,更在于想象中满园比眼前这一枝要精彩得多。这个“一枝”,乃是对诗人想象的触动,引发了情致的转换。最后,精彩还在于“关”字。“一枝”是说少,“满园”是说多,“春色”是说丰富,“关”是说隐藏。光凭这一枝,一刹那间,就让诗人的感知变化了:少变成了多,隐藏变成了丰富。这就是说,由一朵红杏这个意象的刺激,满园春色已经藏不住了,朋友在不在无所谓了。情致的转折,瞬间的意脉的转折,也完成了意境的圆融。

这么高级的艺术品,很可惜却有盗版的嫌疑,盗自很有名的诗人陆游的诗:

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盗版的好还是原版的好?盗版的比较好。当时因为没有版权的法律,可以修改别人的作品,越改越好。陆游的“平桥小陌”“淡日穿云”,好像挺漂亮,可好像又不是很漂亮。这样的意象群落在宋朝诗人那里是一般水准,作为一幅山水田园图画也缺乏特色,内含的情绪也同样缺乏个性。如果就这么写下去,难免显得平庸。而接下去两句,就有点不同了。“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平桥小陌,淡日穿云,翠霭碧柳,美景本来是主体,一下子变成了背景,红杏一枝变成了主体。杨柳再茂密,再美,挡不住一枝红杏,红杏更美。精彩在于一枝红杏,而不是数枝,数枝跟一枝有什么区别?一枝是刚刚这么一点点,有更大的冲击性,一枝红杏比之满眼杨柳更动人,但是有一个缺点,本来就有茂密的杨柳,本身就是“春色”,这于内在逻辑也就是意脉上有些问题:诗人本来就感觉到了春天,只是红杏一出来墙,就觉得这个才是春色,杨柳再茂密也遮挡不住。这里当然有诗人心情的变化,但只是某种量的比较。少量的红,比满眼的绿更动人。

叶绍翁的改作比陆游的原作好在意脉有四个层次的反差:第一,开头没有杨柳,没有平桥小陌,没有浮云翠霭,没有春天的任何信息,只有地上的苍苔,发现红杏,是突然发现的春色信息;第二,这个信息只是一个看得见的有限信号,冲击出想象中比之丰富得多的“春色满园”;第三,更重要的是,敲门良久,门还不开,突然发现一枝红杏,惊喜之情转移了关注的焦点,情绪反差更强烈,朋友的在与不在,门的开与不开,被遗忘了;第四,“关”门的“关”有了双关的意义,增添了遮挡不住的意味,比之陆游的“遮不住”仅仅限于视觉内涵要丰富、精致得多。

有时读者虽然意识到象背后的意,但是,往往只注意到单个意象背后的意,就忽略了意脉整体的微妙转换。

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微妙,是多样的。意脉贯穿以情绪转换取胜,也丰富多彩,有时,其妙处恰恰不在情致从静态向动态的迅速转换,而是相反,从动态向静态转换,如王昌龄的诗: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意象群落的感性方面是有变化的,从琵琶乐曲的听觉意象,转换到月亮的视觉意象。精彩其实不仅仅在视觉转换,而在转换是从听觉动态(心烦意乱),变成了一幅静态的图画:高高秋月提示有一双目光在持续注视,凝神;反复翻新关山离别的音乐,听得心烦,突然变成了对月亮看得发呆,提示其思乡情愫的取代,从心灵的动态转换到静态。这种转换,有一种持续感,是不结束的结束,正是这首诗意境所在。

这就是古典诗歌意境的第二种形态:不是以情绪的瞬间转换取胜,而是相反,以情绪的潜在的持续性见长。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也是这样: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中的意脉是一贯的,写的是目送友人远去。离别之情不但没有结束,没有转换,恰恰相反,仍然没有改变。这里有几个关键字。一是“孤帆”,写目送的选择性,盛唐之时,长江上可能千帆竞发,并不只有友人之帆,但诗人只看见友人的,其他的似乎都不存在。二是“远影”,写目送的持续性,从近的选择,到远的不变,表现目光的凝聚。三是“碧空尽”,友人之帆本在水上,却说碧空尽,说明已经在天水交接之水平线,不可复睹,但是目光仍然凝聚。四是“天际流”,明明友人之帆已经消失了,目光仍然不变在看着向远方流去的江水。这说明,诗人看呆了。这有点像现今电影,空镜头不空,主观性更强。以镜头之空,表现目光之呆,在这方面,唐诗似乎是拿手好戏。岑参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也是这样的空镜头。

意境的第三种形态,则更为空灵。同为婉约的、潜隐的、和谐的、蕴藉的,王维的《辛夷坞》就有所不同: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这里当然可以感到意境,感到意象之下的主观意味的微妙,却似乎没有线性的意脉。诗中点明“无人”,意脉应该是人的。这里的意象群落高度统一,红萼是鲜艳的,开在山中,本该有欣赏的目光赋予它情志价值,却没有。然而,红萼并不受“无人”的影响,兀自花开花落,生命自然运行。与人的喜怒哀乐的情志毫无关系,这里的精粹在于表面上的“无人”的感知,实际上还是有一种目光,坦然的、淡定的目光,看着生命的生长和消逝的过程,心境似乎微波不起。

这也是一种意境,这种意境并不以线性的情感的变动为特点,而是相反,以情感的不变为特点。这种情感的不变,却有更深的意味,那就是某种带着禅意的哲学。万物皆自然,人的情志只能遵循大自然的时序,才是自然的、自由的,这本身超越了世俗的观念,进入人生更高的哲理境界。王维的《白石滩》与这一首有异曲同工之妙。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清浅白石滩”,说明水是清净的、透明的,因为看得见白石。与白石相对是绿蒲,刚刚生长,并不强调其茂盛。色彩净而不丽,人物动而平静。晚上出来浣纱,这一笔,似乎不是写水和月。但如果不是这样透明的水、透明的月光,而是黑暗的,女孩晚上就不可能出来浣纱。有了水的透明,再加上月光,境界就更统一于透明了。在这平凡的透明的世界中,浣纱女和诗人一样有着平静的心情,在这一点上,外景与内心高度统一,构成宁而净的意境。

总结起来说,中国诗歌的意境大致有三种。第一种以意脉的或强或弱的变化转折取胜,情感处于一种动态,其意脉为线性的曲折状态。第二种,意脉不是处于动态,而是处于持续性凝神状态。从视觉来说是目光的静止,从听觉来说是听觉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无声胜有声)。第三种,以意味的渗透、扩散为特点。情感处不但是静态,而且有虚态,意象则自在、自为,不加修饰。弱化、虚化的情感之所以动人,原因在于感知越过情感直达理念,水融,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心与物的融合,意与境的高度统一。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应该更符合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理念。这里往往有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神品,也许是中国特有的,与西欧的“强烈的情感自然流泻”相比,并不因其情感不强烈而降低其品位,也不像西欧玄学派和浪漫主义诗歌那样,直接诉诸理念,而是理在无情有感之中。这种境界是最中国的,在理论上却往往被忽视。

参考文献

[1]据陈一琴先生考证,“意脉”作为诗论的范畴有一个形成的过程,最早可能是北宋范温在《潜溪诗眼》中说:“古人律诗亦是一片文章,语或似无伦次,而意若贯珠。”(郭绍虞辑《宋诗话辑佚》本上册第318―319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此则又见清吴景旭《历代诗话》卷四十一,上册第506页,中华书局1958年版。)后来见于南宋魏庆之(1196―1273)《诗人玉屑・命意》卷六“意脉贯通”中(王仲闻校勘本上册第133页,中华书局1963年版)。(清)方东树又有阐发,他推崇汉、魏、阮公,“错综变化不见迹,及寻其意绪,又莫不有归宿”;批评不才之诗作,“非平铺挨叙,冗絮可憎,即缺略无头绪,寻其意脉,不得明了”。又云:“大约古人于题事作意,无不交代明白,寻其绪脉,无不一线到底,有归宿者。”批评:“小才之人”,“往往支离杂乱,不能成章”。(《昭昧詹言・通论五古》卷一,汪绍楹校点本第2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