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商务谈判案例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高职;商务谈判;教学改革
在商务交流越来越多、经济关系越来越复杂的今天,商务谈判已成为商务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决定经营者商务工作成败的关键,因此谁能拥有优秀的商务谈判人才,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利益。为了顺应市场需要,我国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了《商务谈判》课程,旨在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商务谈判的有关理论、策略、技巧,成为社会需要的谈判人才。《商务谈判》是实践性和实务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但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对商务谈判技能掌握不足,难以胜任企业的实际谈判工作需要。为此,对目前商务谈判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索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的新的教学模式已势在必行。笔者从事商务谈判教学工作近10年,在不断的教学思考和实践中,对商务谈判教学模式改革形成了初步的认识,并在实施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高职《商务谈判》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高职院校的教育是以培养高水平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对《商务谈判》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旨在改变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教学中“以理论教学为主、老师占主体地位、学生变动接受知识、考前拼命背、考后全部忘”的现状,转变为“以理论知识够用为原则,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做有机融合,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突出培养学生商务谈判与沟通过程中的职业能力”。目标分解如下:
1、掌握商务谈判基础理论知识。高职教育要求学生在校应掌握与所学专业群相关的理论知识,具备较扎实的知识能力,因为理论知识是学生将来职业能力拓展的基础。商务谈判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商务谈判概念、商务谈判程序、商务谈判各阶段的任务和谈判策略、技巧等。
2、提高学生商务谈判的职业能力。高职教育要求不同专业学生在求职就业时应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商务谈判职业能力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可归纳为书写能力、沟通能力、判断能力、行动能力。
二、以项目为导向、以工作过程为主线,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在设计《商务谈判》的教学内容时,为了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可以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模式,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打破以介绍谈判原理知识讲授为主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以商务谈判的工作过程为中心安排教学内容体系。在具体设计中,可以先选择一个大的背景项目为基础,在大背景项目下再根据谈判过程,创建多个学习情境,分解总谈判任务为各分项任务,拟定任务解决方案。以笔者所授的《商务谈判》课程为例,本人在安排课程内容时,根据商务谈判活动的实际工作过程,设计了八个连贯的项目模块:认知商务谈判、商务谈判准备工作、商务谈判开局阶段策略与技巧、商务谈判报价阶段策略与技巧、商务谈判磋商阶段策略与技巧、商务谈判缔约阶段策略与技巧、商务谈判沟通技巧、商务谈判礼仪运用,每个项目又对应若干子任务。该课程内容的设计实现了项目化教学,突出《商务谈判》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三、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改革课程教学方法
当前的商务谈判教学方式多为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生在下面听,教师是主体,学生是被动接受者和旁观者,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的谈判能力很难形成。因此结合课程特点,以培养职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积极开展商务谈判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运用先进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做”有机融合,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说,笔者在商务谈判教学实践和研究中,总结出了如下几种教学方法,它们的应用将对增强高职学生的谈判技能、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案例分析教学法
即在介绍商务谈判基础理论的基础上,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对典型、难度适中的教学案例,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运用谈判理论来分析谈判案例的能力。具体实施该方法时,也可由教师确定一定的谈判范围,学生自己查找相关商务谈判案例,向教师汇报案例分析的结果,教师通过提问来考察学生的案例分析能力。需要说明的是,案例教学侧重于对案例的理论分析,无法让学生真正领悟商务谈判从筹划到组织实施、再到完成的全过程的各项工作内容,更不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悟谈判中的各种气氛与谈判策略的运用,因此仅靠这种教学方法不能全部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2、观摩影视资料教学法
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需要选择一些影视资料让学生观摩,如谈判礼仪、经典谈判实况(如中美贸易谈判、香港谈判)等视频资料。通过观摩影视资料,既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谈判的进程安排、谈判的礼仪、谈判各方在谈判中所使用的语言、策略等内容,从而提高了学生对谈判的实际应用能力。
3、情景模拟谈判教学法
模拟谈判教学是指在商务谈判教学中,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分别扮演不同的谈判角色,选择合适谈判项目,两两对阵,模拟、预演谈判过程。《商务谈判》情景模拟教学以谈判内容为主线,以谈判项目为载体,通过创建一个谈判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分组进行谈判,使他们实践如何进行商务谈判的准备、如何制定谈判计划、如何开局与报价、如何磋商与让步、如何使用各种策略、如何结束谈判以及在谈判中如何与对方沟通、如何运用商务礼仪等。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可以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具体地运用到商务谈判的实战当中,从而加深对商务谈判程序和内容的掌握,既培养了学生对商务谈判技巧、策略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商业实战能力。
情景模拟谈判教学法的组织实施过程主要包括组成谈判小组、确定谈判对象和谈判项目、谈判准备、模拟谈判的组织与实施、谈判小结的撰写及上交等5个环节。
其中,谈判项目的选取至关重要,可由教师指定一定的谈判范围,让学生自行确定谈判项目,组织谈判资料,如某次商品采购谈判、某服务谈判等。在学生实践过程中,除了考察其对商务谈判工作准备和商务谈判进程各阶段的策略运用,还应涉及谈判室的布置、谈判时机的选择、座次的安排、方案计划书和合同的撰写、商务礼仪知识。为了配合学生的演练,学校最好能建立商务谈判实训室,为学生营造逼真的谈判氛围。总之,学生通过情景模拟可以真正掌握商务谈判的理论知识,提高谈判中书写、沟通、判断、行动等方面的能力。
4、参与社会实践教学法
在课堂教学之余,教师可以布置学生通过参加一些社会实践,让学生实际接触商务谈判,进一步提升谈判能力。如可以让学生自行联系一些企业,做产品销售工作,在与价格磋商中培养谈判能力;也可参与一些企业的实践谈判活动,亲身体验如何谈判;还可鼓励学生到批发市场低价批发一些商品再高价卖出;另外也可以让学生到商场观察顾客与店员的讨价还价等。笔者所在的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展开模拟展销会,从寻找商品供应商,到与供应商议价采购商品,再到如何将商品卖出去,甚至包括如何获得供应商的赞助,这整个过程都需要用到商务谈判技能。为此,笔者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展销会,来检验和提高自己的谈判能力。
四、以检测学生实践能力为中心,创新课程考核形式
目前,高职院校《商务谈判》课程的考核普遍采用卷面考试的形式,一张试卷定成绩,造成学生考试前忙着突击背知识点、考完试什么都忘的情景,根本无法全面检测出学生对谈判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因此急需要对课程考核形式进行创新。笔者在商务谈判教学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以检测学生实践能力为中心的考核模式,即平时成绩考核加期末成绩考核。一方面,为引导学生重视学习和实践的过程,提高学生平时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教师可设置平时成绩考核环节比例,并适当提高平时考核成绩比例(如可将平时考核成绩比例设置为50%),考核标准具体可从学生个人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回答问题质量、讨论问题积极性、参与团队情况等方面进行;另一方面,期末考核以全真模拟谈判演练代替传统闭卷作答(考核成绩比例可相应设置为50%),考核标准从商务谈判的准备、商务谈判过程中商务礼仪的应用、谈判陈述、谈判各阶段策略的使用、谈判效果、谈判总结这六个方面进行考核,并通过小组自评、教师评价、小组互评等方式给出团队最终成绩,个人成绩与团队成绩挂钩,兼顾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和表现,来确定个人期末成绩。改变后的考核形式分阶段、分内容来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察,能够较客观全面地检测出学生的商务谈判实践能力。
总之,《商务谈判》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需要高职院校教师结合课程教学目标、课程特点和岗位要求,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从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入手,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为社会输送一批批合格的商务谈判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丽芳,宋桂华.实用商务谈判[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独立学院 国际商务谈判 教学定位
国际商务谈判,是国际商务活动中不同的利益主体,为了达成某笔交易,而就交易的各项条件进行协商的过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国际商务谈判成为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国家和企业频繁涉及的问题,国际商务谈判人才显得日益短缺。国际商务谈判是各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成为其他专业的热门选修课之一。
基于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本身的特征,在国际商务谈判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情景讨论、模拟谈判已经得到广泛的共识a。但对国际商务谈判课程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却缺少足够认真的对待,国际商务谈判内容复杂,单纯定位培养优秀的国际商务谈判人才会使得教学无所适从,同样的案例教学,不同的定位应该选择不同的案例,并且不同学校学生基础不同,主动学习和接受能力不同,不能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不能选择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层次的学生,必须基于不同的教学定位,提供不同的教学内容,从而为不同的就业定位提供准确有效的知识素养。
伴随着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规模出现的独立学院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股重要力量,独立学院的学生跟其他重点高校、地方公办高校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在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定位上必须有所区分。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分析
(一)学习特点
独立学院的招生是在本科第三批录取,高考成绩较差。一般表现为主动学习能力较差,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能够认真听,但注意力集中时间不能长久。高考的成绩表明,除了少数同学可能因为发挥欠佳不能体现自己的真实水平之外,进入独立学院的多数同学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因而不能专注于学习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能够进入独立学生学生,其高考成绩在所有学生中属于最好的60~80%之间,在其本质上并不是自暴自弃的,只是囿于个人学历能力的原因,找不到合适的学习节奏,学习效果不理想。如果能够正确引导,仍然能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进而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二)个性特点
独立学院学生容易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这是由独立学院学生的成长环境决定的。独立学院学生有一半多来自收入较好的家庭,但同时这些家庭在小孩教育方面缺乏有效的手段,一味强调满足小孩的各种需求,导致这些小孩在需求方面缺乏足够的判断,不知道什么是自己可以需要的,什么是自己一定需要的。
独立学院学生的父母多数具备一定的特质能够让自己活得相对较好的社会地位,这些特质包括敢作敢为,这成就了一些独立学院学生敢作敢为的特点,但是,因为缺乏深厚底蕴,这种敢作敢为有时表现为莽撞,缺乏深入的思考。
(三)就业特点
以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为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定位于培养具备从事国际贸易或其他涉外经济活动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进出口实务操作流程及各个环节的具体做法,熟识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国际商务谈判、海关报关、外贸函电及制单、跟单、国际货运等基本技能。具有较强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涉外贸易部门从事国际商贸业务与管理的外向型、应用型、复合型的外贸专业人才。
理论上,大学专业教育应该培养专业对口人才,但现实中,专业不对口非常普遍,尤其是文科类专业。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就业范围非常广,真正在外贸企业从事外贸工作的很少,大概20~30%。在政府、银行、教育机构及其他事业单位工作的不乏其人,在企业上班的,有很多也并不是从事外贸相关工作,会计、行政、管理等相关岗位工作的都有。
二、独立学院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定位探讨
对独立学院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定位决定了该课程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方式选择。目前专门针对独立学院的国际商务谈判教材极度匮乏,从教材内容来看,目前各类高校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定位普遍偏离实际应用需要。
中国人民大学定位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国际化思维,在国际商务谈判教学内容选择方面倾向于强化国际商务谈判的程序,案例选择倾向于选择一些高级复杂的国际商务谈判,如Google与中国政府之间的谈判、中国铁矿石进口价格谈判、中美知识产权产权谈判,这些谈判能够体现国际商务谈判的大部分要素,但是它对对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未来要从事的工作没有太大的借鉴意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更多的基于培养能够熟练应付国际商务谈判的商业人才,在强化国际商务谈判过程解析的同时强调不同国家文化差别对谈判的影响,试图向学生展示国际商务谈判的逻辑和规律,案例选择方面更多倾向于国际商业案例,如温州商人收购中东卫视案例、中日俄石油管道谈判、曼联队与达沃丰公司球衣广告谈判案例,这些案例固然有助于学生理解国际商务谈判的特征,但仍然过度强调“国际”,在阐述“国际”因素对谈判的影响中分配太多课时,弱化了更加一般意义上的谈判能力包括谈判理念、谈判思维、谈判沟通的培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文化融合加剧,国际间在经济事务方面的国际区别将更加淡化,文化融合使得谈判中文化的影响弱化。对于以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为代表的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而言,需要处理高端复杂的国际商务谈判的可能性很低,未来工作需要直接从事国际商务谈判的比例也较低,而几乎所有的学生未来的工作都需要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冲突解决能力、利益分配与创造等跟谈判相关的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个性和就业特点,将独立学院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定位:通过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学习,树立正确的谈判理念,建立良好的谈判思维,掌握基本谈判策略,提升谈判沟通能力,适应现实谈判和冲突解决需要,并且能够结合其他相关知识熟练进行国际商务谈判。
三、基于独立学院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定位的教学内容安排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国际商务谈判课程计划学时32学时,基于独立学院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无法通过安排较多的课外学习内容来拓展课程学习,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有限,如果安排较多学习内容会使学生学习吃力,效果受到影响。在学习内容安排方面,尽量减少内容,突出谈判基本能力的培养。
基于谈判能力的构成,将教学内容分成四个模块,如下图:
树立正确的谈判理念主要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
制定有效的谈判战略主要包括:
谈判策略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谈判沟通能力主要结合商务沟通过程从听说问三个角度展开阐述。
商务沟通过程
在进行四个模块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案例帮助学生掌握相关内容,案例贴近独立学院学生未来工作生活实际。例如在分析谈判的基本特征时引用要求加薪水跟老板谈判的例子,在阐述谈判中如何识别利益时引用处理家庭遗产的案例,对立型谈判策略引用租房谈判案例,整合型谈判策略引用合伙创业的案例,开局策略要求模拟灯饰出口谈判与外商初次见面的案例,僵局处理策略引用夫妻矛盾案例,案例不求详细、面面俱到,在讲述具体内容时,案例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内容,案例分析过程中要求学生充分参与,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老师总结,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同时锻炼学生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这样的教学安排更加符合多数学生的需要,为学生未来就业打下扎实的谈判能力基础,同时因内容相对直观简单,易于被独立学院学生接受,进一步帮助提高教学质量。实践证明,这样的安排有利于促进独立学院学生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黄卫平,丁凯,宋洋编.国际商务谈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汤春玲.高校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7.10.
关键词:《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改革
国际商务谈判是国内商务谈判的延伸,是国际商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各类企业参与的国际商务活动与日俱增,商务谈判人才成为最急需的一类人才。因此,对《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探索,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国际商务谈判》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商务谈判在涉外经济领域中的运用不断得到加强,《国际商务谈判》在国际经贸类专业的基础课地位不断得到确认和提升,但就该课程的教学工作来说仍然存在一些明显值得探索和改进的地方。“教师主导课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学习往往始于课堂,止于课堂,完全背离了该门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要求;以期末的统一笔试作为主要的考核方式和成绩来源,不能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由于教学时间较紧,教学质量和教学任务常常出现冲突。所以,对《国际商务谈判》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国际商务谈判》教学改革目标
《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教学改革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必经途径,必须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切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该课程通过教学改革,应实现以下目标:(1)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教学案例的采集、编写、使用分析,初步形成案例教学库,增加案例教学的数量,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2)初步形成课堂教学与课后继续学习的联动机制,尤其重视创造机会让学生到谈判现场进行实际观摩,或亲自参与到谈判中去,积累实战经验;(3)加强教学方法的趣味性、生动性、启发性,增加课堂的吸引力,更好地为教学内容服务,保证课堂教学效果;(4)针对该门专业的培养要求,结合学生的英语基础,在教学中加强英语的使用,切实提高学生的英文交际能力。
三、《国际商务谈判》教学改革主要措施
(一)教学目标改革
本课程以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为教学媒介,以“全球化思考经济管理”为基点,旨在帮助学生在英语环境中学习和掌握国际商务谈判的基本理论与概念。本课程以培养“双语、双能、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宗旨,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与外语能力为价值取向,通过中英文双语授课、答疑和学生用英语完成作业和考试等教学形式,使学生“零距离”接触当代国际商务谈判领域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惯例,在最短时间内掌握与国际接轨的专业系统知识, 熟悉学科的未来发展动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两种语言进行学科交流,培养既有谈判理论基础又懂谈判实践的人才,同时,在教学中高度重视锻炼学生的谈判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将这一目标细化到每一章节的内容中。
(二)教学内容改革
1.根据“战略决定战术,战略指导战术”的传统思想,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注意让学生掌握常见的谈判战略和谈判技巧。考虑到沟通是谈判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还必须让学生学会良好的沟通技巧。
2.除了传统的教学内容外,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更新、补充。WTO是全球最大的多边贸易体制,是当今世界处理贸易问题的主要国际组织,其基本职能是制定和监督执行多边贸易规则、组织多边贸易谈判、解决成员间的贸易争端,因此WTO 的贸易体制和贸易规则必须纳入《国际商务谈判的》教学内容。除此之外,我国经常在国际贸易中遭遇外国提起反倾销起诉,因此,学生也必须对倾销与反倾销等这类问题加强熟悉和了解;跨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和国际商务谈判均具有重要影响,在《国际商务谈判》的教学改革中,必须重视学习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为此,可让学生收集和模拟世界主要贸易国家和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文化习俗、法律环境、商业游戏规则等,从而降低在未来的国际商务谈判活动中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文化冲突的风险[3]。
(三)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的成败,所以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就成为能否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结合国际商务谈判的课程特点,必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1.课前: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阅读相关知识点的参考书目、英文资料或拟采用的案例并准备专题发言和讨论。
2.课中:增加由学生主导的课堂时间,具体包括:每次上课的前10分钟,让学生对课前准备好的专题进行发言和讨论;分小组每两周进行一次模拟谈判;专题讨论经典谈判案例或时下热点事例,总结经验教训,拓展视野,提升谈判高度。
3.课后:(1)公开任课教师的电话号码、电子邮箱、QQ号码等联系方式,为学生与教师课后交流提供机会;组建谈判团队,布置谈判任务,对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将结果计入最终成绩。(2)积极创造机会,轮流安排学习小组参与谈判现场进行实际观摩,或亲自参与谈判实践,提高实践教学的比例;与企业界保持密切联系,每月邀请优秀谈判人士举办专题讲座。
4.考核方式改革。科学的考核方式能够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改革中,教师应改变过去一次性闭卷考试为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将平常的课堂参与表现情况纳入考核范围,将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纳入考核范围,对具有突出谈判实践能力的学生进行表彰,期末考试采取口试与笔试相结合来进行考核等办法。
(四)教材改革与建设
该课程目前国内唯一的英文原版教材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际商务谈判——理论案例分析与实践》,白远著。该教材是“21世纪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列教材”之一,为培养既有理论基础又懂谈判实践的高素质人才以应中国入世对商务谈判人才的急需而建设。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中文版教材。总的来看,现行教材有诸多不足之处,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不强,内容较散;如案例的切合性插入做得不到位;如案例陈旧,缺乏针对性,没有相关的音像教学资料等[4]。
鉴于此,必须积极改革和建设现行教材,首先要多方搜集和借鉴,在现用的英文原版教材的基础上对之进行改进,完善内容体系。辅助材料也需要搜集和整理,以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参考素材。此外,不断改进和完善立体化教材、教辅材料(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等)的编写工作。
四、《国际商务谈判》教学改革配套措施
(一)加强师资培养,提高任课教师的理论素质与教学水平
学校和学院要积极鼓励教师在职深造,如支持教师攻读更高一级学位;鼓励教师到海外高校进修或担任访问学者,鼓励并帮助青年教师申报并承担各类课题;安排教学时间长、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教学时间短、教学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以便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和熟悉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缩短自己摸索的周期;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参加高层次、高级别的学术会议,尤其是到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参加学术研讨会等。除此之外,学校和学院还应积极引进人才,如海外大学毕业的优秀人才,因为他们懂得一定的谈判知识,同时具有熟练的英语表达能力;也可以邀请企业界优秀的谈判精英为教师开设讲座,开阔他们的视野。
(二)改进课外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1.推荐编撰较好的国际商务谈判教材供学生参阅,提高他们对相关理论知识全面深入的掌握;图书馆与资料室应积极增订大量相关的杂志,如《企业家》、《商界》、《销售与市场》等,供学生与老师借阅;搜集相关音像材料,针对相关的教学内容,安排课外时间进行播放和讲解分析[5]。
2.在学院网站上开辟学科资源项目,罗列专题资料索引和目录,提供多样的材料供学生学习参考;提高学院多媒体网络教室的使用效率,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通过电子邮件、电子聊天室等多种途径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制作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授课内容。
(三)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学院与教研室必须定期组织教学研究活动,组织检查或抽查教师的教案,抽查督导教师讲课,探讨教学方法和手段,严格《国际商务谈判》双语教学的质量管理和监督,以此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国际商务谈判》教学改革展望
(一)让学生进行更多的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主动学习,更好地体现国际商务谈判的实践性与应用性
首先,克服现行教学经费普遍不足的问题,为学生提供近距离地学习商务谈判经验的机会,或邀请商务谈判精英为学生讲授谈判经验和进行谈判示范;其次,与社会和企业进行良好沟通和接洽,让他们积极参与大学课堂,为大学生开放谈判视频和讲座,增加学生实习、见习的机会,履行他们的社会公民责任[6]。
(二)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既掌握专业知识又提高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英文会话能力
国际商务谈判需要学生掌握专业的谈判知识,模拟和积累谈判实践与经验,同时它还要求学生掌握比较熟练的商务英语表达能力。如果学生不具备英文会话能力,就等于在未来的国际商务谈判活动中缺少基本工具和手段。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涉及到选用商务谈判英文版教材问题;其次是为学生提供适当的英文练习环境,因为上课时间有限,而企业和社会就算能提供一定的观摩和演练机会,但大多都采用中文进行,很少采用英语,这就对学生练习英文谈判能力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参考文献
[1] 白远.国际商务谈判(英文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白远.国际商务谈判(中文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 戴维A 拉客斯,詹姆斯K 西本斯.谈判[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 潘肖珏,谢承志.商务谈判与沟通技巧[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法课程;多模态教学多模态
在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中是一种新的模式,以渠道多样化、教学方式多样化的方式积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提升学习积极性、认知能力和应用能力。本文以多模态理论为指导,首先阐述多模态教学模式在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法课程中的应用意义,其次探究在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法课程中多模态教学的具体应用,以期教育工作者调整课堂教学模式,以生动真实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的商法法规具体化,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1多模态教学模式在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法课程中的应用意义
国际商法是调整国际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的调整对象是各国上市组织在跨国经营中所形成的国际商事关系。目前国际商法已经成为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重点课程,在训练学习者语言技能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法律知识及应用技巧,为从事对外贸易工作者在签订经济合同、解决商务争议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国际商法主要包括知识产权法、法、国际货物买卖法、商事组织法、合同法、产品责任法、票据法、国际货运保险法等国际商事法律知识。由于国际商法课程专业性强、涉及种类众多,学生对买卖合同、商事活动及相关商务法规接触较少,学习者往往容易对该课程产生畏惧感及抵触感。当前国际商法教学课程现状主要表现为教师以单向输出的教学方式向学生讲述基本的法律概念,通过黑板讲解语言知识而使教学处于被动而沉闷的状态,师生互动较少,教学内容注重课本概念及法律条款,轻视案例教学及实践应用,学生处于被动的知识灌输状态,枯燥乏味的基本法条及无从下手的法律应用方式往往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导致其在从事商务活动时应用能力薄弱。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对教材文本以外的“非语言要素”如图像、声音、视频等很少涉及。
1996年,新伦敦组合首次提出将多模态应用于语言教学的理念。主张通过多媒体网络平台,运用多种符号模态(如口语、书面语、图片、图表、身体语、音乐、视频等)来调动学生听觉和视觉等多种感官协同运作参与语言学习。多模态是声音、文字、图像、多媒体设备、教师和学生的有机结合体,每一种不同的模态都代表着不同的符号资源,对意义的构建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多模态理论包含人类通过感官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方式,教学资源不应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备课,网络环境为当今教学提供了新的信息呈现方式,不仅可以资源共享,教学手段也逐渐多样化,教师可以通过PPT、Flash等课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身处一个完整、真实的国际商务活动情境中,凭借学习者主动探索、亲身体验,协同运作参与国际商法课程的学习,完成对国际商事法律知识的建构过程。目前多模态模式已经逐渐被应用于教学领域,但将多模态应用于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法课程教学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鉴于此,本文在国内外有关多模态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法的课程多模态模式教学研究设计,以期以丰富的教学形式、鲜活的教学案例情境提升学生参与式学习的积极性,弥补传统灌输式教学法的不足,提升学习者在外事工作中的商务法规应用能力。
2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法课程中多模态教学的具体应用
以下从教学资源、教学模式及教学应用的维度,探究多模态教学模式在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法课程中的实施。建立立体式多模态的教材为了使学习者能够完全投入英语环境中,培养目的语言思维方式及使用习惯,提升语言技能,掌握专业的商务法律词汇,对有一定学科基础的学习者可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如RayAugust所著的InternationalBusinessLaw。然而使用原版的英文教材也具有一定的弊端,因为国际商法课程所涉及的分支众多,教学内容庞杂且缺少对中国法律的介绍,学习者容易无法参透教材。我国国内学者李浚帆、梁雁将我国的法律条文与英文原版书籍进行结合,著作了一本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并忠于英文原著的国际商法教材《新编国际商法英语教程》。此教材全面包含国际商法导论、产品责任法、合同法、法、知识产权法等内容,各章节的法律概念理论知识都附有相关的应用案例予以说明,帮助学习者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法律条款的应用情景。教材是教育工作的中心和关键,狭义范围的教材即指教科书,而广义上的教材包括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各种形式的材料,如音像教材、网络版教材等。
多模态模式下的国际商法课程倡导教师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使用图片、声音、视频等模态激发学习者感官,将丰富的背景知识、多样化的学习资料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提升学习者的兴趣,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情境化多模态的教学模式在国际商法课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建情境化多模态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典型场景,使学生的情感活动与课堂认知学习内容相结合,减少学习者对抽象法律条款的抵触感,提升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情感,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成为课堂的主角,切身感受商务洽谈中国际商法的应用情境,体验法律知识应用的乐趣。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的不同,多模态教学模式倡导情境多样化,如为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概念,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教育短片的形式向学生讲解。在讲解合同法、国际商事法等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课题研究范围,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如将学生分成买卖双方两组,模拟双方建立合资公司、洽谈产品销售的过程。学生可自行分配角色,担任不同贸易方的业务经理、法律顾问等角色,选择扮演外贸询盘、还盘、建立合资合作、签订贸易合同、跟单、发运等不同的外贸环节情境。要求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应用课堂所学的合同法、国际货物买卖法、法、票据法、国际货物运输法等,使抽象的法律条款灵活应用于不同的商务洽谈环节中,体验中国与国外法律条款、商务习惯的不同及国际通用商务法规的相关应用方式。情境化多模态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语言及商法专业素质,也需要具备实际的外贸从业背景。在学生的角色扮演活动中,对商务情境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对相关的法律应用进行具体的指导。情境化多模态的教学模式特点体现为形式多样、应用灵活。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习者的特点,灵活调整方式,综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学习的能力。实施多模态的案例教学法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法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此特点为多模态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提供了空间。案例教学法包含两个方面:一为案例本身,二为对案例的讨论。一个成功的国际商法案例教学应结合教学目标,难度适宜,使学习者愿意参与案例的讨论,教师应为案例讨论提供全面的计划并能够处理相关的法律拓展问题。在案例分析讨论过程中,学习者需要充分理解相关法规的概念,对案例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国际商法教材以文字方式向学习者呈现案例介绍。传统的教学法中,教师通过黑板、粉笔,利用口头讲述向学习者讲述案例,学习者往往无法获得全面的信息,进而产生枯燥的抵触情绪。多模态案例教学利用投影仪、计算机等媒介,创造轻松的教学环境,利用丰富的电子资源如PPT、视频、图像等方式,生动灵活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案例情境,增强法律应用的直观性,提升学习者对国际商法的学科认识及法律体系应用的感知能力,使学生乐于思考。多模态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真实的商务谈判案例、商务报纸、网络咨询教学案例等,根据教学载体的特性、教学知识点、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适当的媒体,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多种感官。
多模态的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够为课堂教学提供正能量,提高学习者的专业词汇运用能力,也为学生提供了法律知识分析应用的平台,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建立案例库建立国际商法案例库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方式进行有效衔接,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国际商法学科所涉及的法、合同法等不同维度,对应整合典型的国际商务法律应用案例,将不同模态的案例资源上传至网络平台,增加学习者获取实际商务法规案例的途径,丰富课外学习资源及学习形式,提升国际商务案例处理的经验,使学习者在实际的外事工作中更加灵活地应用商法条款。教师也可鼓励学生积极分享与国际商法学习有关的案例知识,以小组形式探讨案例分析,提升学习主动性。
3总结
基于多模态模式的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法课程教学,结合多媒体资源,通过声音、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符号模态将抽象庞杂的国际商法知识具体化,通过建立多模态教材、进行情境化多模态教学、实施多模态案例教学法、建立国际商法案例库的方式,可以改变传统教学封闭的状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习视野、营造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为学习者展现生动真实的商务法律应用情境,提升学习者对国际商法的理论分析能力及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冯大同.国际商法(新编本)[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1:1.
[2]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3(5):1-8.
[3]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2):3-12.
[4]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5):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