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史铁生我与地坛

史铁生我与地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史铁生我与地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史铁生我与地坛范文第1篇

二、课时与课型:一课时,感悟鉴赏课

三、预习要求:1.初步体会文章的内涵和情感。2.阅读《秋天的思念》(读本)中《我与地坛》的其余部分。

四、教学设计

(一)导语设计(用2分钟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在完全丧失了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了命运的咽喉”,谱写出音乐史上最光辉的篇章,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古今中外像贝多芬这样勇敢地与命运抗争的强者很多,《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之一。

(二)简介作者(投影史铁生的画像,配乐朗读,屏幕显示)

史铁生是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他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多次想到自杀,但最终还是勇敢地面对苦难,顽强地生活下来,成为我国文坛的一名专业作家。在这一过程中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他的《我与地坛》,解读他对生命,对人生意义的参悟。

(三)研习课文

导读第一部分:史铁生对于生命的感情是与地坛联系在一起的。请快速阅读第一部分。思考问题:

1.史铁生为什么喜欢地坛?

2.这个安谧、宁静的地坛给了史铁生什么启示?请重点推敲以下语句,谈谈自己对它们的理解:“它等待我出生……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一个人,出生了,……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教师小结:静谧的地坛给作者提供了特定的情绪背景,一个沉静思考的环境,生死不由自己决定,人活着就是顺从自然。虽然残疾了,但还是应该热爱生命。

板书:我解读生死:残疾不消极,热爱生命

3.地坛以怎样的特点,给了史铁生这样的启示?这一部分有哪些文字描述了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重点在第一部分的第3、5、7三个自然段。其中应重点推敲的语句有:

第3段:“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自在坦荡。”

第5段:“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

第7段:“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譬如……譬如……譬如……譬如……”

教师引导:描写景物也是作者对大自然的解读。作者在这几个自然段里集中地借自然景物道出了他对生命的感悟:地坛历久而弥坚的活力激励作者勇敢地面对不幸;像那些小昆虫一样,人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生命的喜悦和美丽;地坛在不断的变化中仍然保持了万古不变的生命永恒。这一段段景物描写,也是史铁生心魂的歌舞。语言细致工巧,充满了灵气,又稍带几分神秘色彩。

板书:地坛容纳我:荒芜不衰败,生命永恒

教师小结:地坛这座历经四百年沧桑的古园,给了作者丰厚的馈赠。所以,作者“常常到那园子里去”“去窥看自己的心魂”。作者从心底发出这样的感叹:“哦,地坛,我的古园,我的精神家园。”

板书:精神家园

导读第二部分:史铁生在地坛里经历了艰苦的精神跋涉,其中每一步都有他母亲的伴行。是母亲的理解和爱,帮助他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

1.你是怎样理解“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教师小结:母亲不仅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

2.作者用了哪些材料写出他最终理解了母亲?

教师概括为四则材料:(1)设想母亲的心理;(2)写小说回报母亲;(3)整日怀念母亲;(4)痛悔自己的倔强和羞涩。

3.哪一则材料或哪几句话特别打动了你?请你有感情地朗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第一则材料,重点推敲的语句有:“她知道……知道……知道……但她又担心……”。“她知道……她只是不知道……”“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

“……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这些文字伤痛议结合,既包含感情,又富有哲理,是对母亲心情的至切理解。

第二则材料,重点推敲的语句:“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

第三则材料,重点推敲的语句:“又是……又是……又是……又是……。”把地坛一日从早到晚的景色与思念母亲的心情交织在一起,痛彻肺腑。

第四则材料,重点推敲的语句:“她视力不好,端着眼睛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

4.从上面的研读说明:史铁生从母亲身上读懂了什么?“……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成为史铁生的生命航标。

板书:我读懂母亲:承担苦难 坚强生活 生命航标

5.看MTV《懂你》,创设气氛。联系课文、歌词,谈谈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体会。而后齐读第二部分的第7自然段,带着深深的敬爱来解读母亲,怀恋母亲。

(四)总结课文:课文的两个部分在内容上紧密相连。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事,第二部分写我与母亲的故事。文章结尾处写:“这园中不单是处处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这说明母亲与地坛已经融为一体了。地坛使我平和地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活”的问题;母亲使我看到了生存的意义,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所以,《我与地坛》虽然写了不少客观的景观和人事,但那不是重点。作者思路的关键在“我”与对象的关系上,重点在“我”从对象所获取的生存感悟上。

板书:感悟生命

(五)读后作业:1、阅读《读本》中《我与地坛》的其余部分

2、写《我与地坛》的读书笔记

附:板书设计

我与地坛

史铁生

地坛容纳我:荒芜不衰败 生命永恒 精神家园

我解读生死:残疾不消极 热爱生命 感悟生命

史铁生我与地坛范文第2篇

【关键词】母爱 我与地坛 寄小读者 不同

《我与地坛》写于20世纪90年代,是史铁生散文的代表作。史铁生是一位用生命和灵魂在写作的作家,他将疾病带来的痛苦转化为对生命、对母爱、对世间万物的沉思,所以他的作品创作虽然没有量的积累,但在质的挖掘上仍足以震慑住整个当代文坛。他质朴深沉、真诚坦荡的文笔风格十分受读者青睐。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刻画母亲的形象性格,结合意识流手法回忆、想象母亲在园子里寻找“我”的画面,给读者对这位母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寄小读者》,是冰心在1923年-1926年间写给小读者的通讯,主题表达母爱、自然、童真,其创作的思想内核是“爱的哲学”。冰心用与小朋友书信交流的方式歌颂母爱、重视童心。两位作家在表达母爱的主题上都有着各自鲜明的个性并吸引了大批的读者关注,本文就具体分析《我与地坛》和《寄小读者》两部作品中涉及到母亲的部分,试论史铁生与冰心写母爱的不同。

一、描写母爱的方式

史铁生用细节描写突出母亲的性格特点,具体入微地刻画了一个包容、坚忍、善于理解的母亲的形象。作者在最张狂的年纪里失去了行走的能力,脾气暴躁、喜怒无常,他想独自摇着轮椅前往一座荒废的园子里时母亲却没有阻止,而是默默帮儿子备好了轮椅、扶他上车、守候在拐出小院的墙角静静望着他离家的身影。试想倘若换做一般的母亲,自己的孩子身体遭了难、情绪不稳定还坚持独自外出,一定生怕孩子一时想不开或者遇上什么危险事故而对其百般阻挠,决不能像史铁生的母亲那样放任其自由地去。从这里读者可以看出史铁生的母亲懂得尊重理解儿子、勇于承担苦难。“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母亲一句看似简单豁达的话中隐藏了她种种的不安与担心,文中两处细节描写突出了母亲是十分在意儿子安危的。其一是有一回史铁生出门后又想起什么事摇车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保持着送他出去时的姿势,对他回来时竟无反应。另一件事则是母亲经常悄悄地去园子里找儿子,若发现他还好好地在园子里看书便转身离去,若找不到儿子则会焦急地继续在偌大的园子中寻找他。原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母亲找不到儿子的话:“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在读者看到这段具体详细的描写时想必心底都会涌起一阵酸楚,为这个焦急可怜、不知所措的母亲感到心疼。这个母亲无言奉献、关切儿子的形象也成为读者心目中伟大母亲的“定格”。

除了具体的叙事描写,史铁生还擅用心理描写升华母亲的性格和形象。其一是史铁生在母亲去世后对她的当时心里的想法进行了幻想重现,这种重现不是凭空幻化出来的,而是史铁生醒悟、悔憾后站在母亲的立场还原了她当时的内心世界。“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这段史铁生理解的母亲的内心独白也让读者看到了她坚韧、敢于承受苦难的一面,也正是母亲这种坦然坚强的心态教会史铁生勇敢地面对困境、接受命运的磨练。

史铁生的母亲教会他勇敢、生存的力量和无言的爱,冰心的母亲则使她保有了美好的童心、对大自然的热忱和对世间母爱的感恩。首先,相对于史铁生的具体入微,冰心用夸张化、理想化的笔调歌颂母爱。在《寄小读者》中,冰心对母爱的着墨较多,更像是一部母爱的赞歌。冰心把母爱推崇到极致的境界,认为弘扬母爱是人类达到自由与平等的途径,是建造世界的纽带和动力。母爱构成了冰心作品下人生观、世界观的基本底色,甚至从具体的、个别的延伸至对宇宙自然、万事万物的博大的爱。例如《通讯十》:“这时宇宙已经没有了,只母亲和我,最后我也没有了,只有母亲;因为我本是她的一部分!”;“万象纷乱中,只要我能寻到她,投到她的怀里……天地一切都信她!她对于我的爱,不因着万物毁灭而更变!”这两段话中读者可以看出,冰心笔下弘扬的母爱更偏向口号式、宣教式的,缺乏具体深刻的实例去打动读者,这样的描法是理想化的、唯心的,这也突显其“爱的哲学”的局限性。

二、母爱背景题材选择的不同

史铁生在写母爱时偏重个体坎坷经验,他将自己身体遭遇的苦难和心灵受到的摧残加倍放在母亲的身上:“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总是要加倍的。”以致在史铁生“功成名就”后还发出心灵的忏悔“当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母亲却无缘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和激动,我才更加负疚和自责。”看到这里,不仅是史铁生,就连普通读者大概也会发出感慨这位伟大的母亲怎么不能再多忍耐两年,等看到儿子用笔在报刊上撞开一条路时再安心的走?即使史铁生通过幻想“也许是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了”来暂时宽慰自己,但在园子里他反复忆起母亲已经不在的事实,又表现出对现实命运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对母亲的奉献和她的离世,尽管史铁生想用一种阔达超脱的心态来面对,仍不免懊悔遗憾,当年因为脾气倔强错过了好好珍惜和母亲相处的最后几年,所以多年后史铁生笔下的母爱仍是沉重的、苦闷的、心酸的。

比较而言,冰心写的母爱则富有张扬的时代气息。她侧重五四时期的时代变革,看到了中国社会的动荡现实以及青年知识分子对社会失望而造成的普遍的“烦闷”,高扬“人的发现”这一新时代的旗帜,热切地向社会宣告女性应该同男性地位平等,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她打破封建思想的禁锢,敢于向父权社会发出挑战,而这个抗衡父制文化的武器,便是母爱。冰心将个人的母爱上升到全人类的博爱,勇于反抗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抵制。冰心用浓厚、纯真的母爱营造自己美好的信念,她的作品处处洋溢着母爱浓烈的气息,淡化了现实生活中的丑恶和迷茫痛苦。可以看出,冰心笔下的母爱是纯真、伟大、乐观的。

三、母爱意识与宗教文化

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用思想代替双腿,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行越远,越走越深。史铁生在《我与地坛》第二部分写母亲去世的那一章中“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从这里看出他在心里认为其实母亲的死是一种解脱,去了以后就不必再忍受那撕心的肝疼,不必为残疾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操心。而在整部作品中,读者不难发现文章有不少与宗教有关的字眼,例如“宿命”、“心魂”、“上帝”等,也有不少文学评论家将史铁生归为虔诚的基督徒一类,但笔者并不认同这种观点。史铁生皈依的宗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基督教,只是恰巧他人生遭遇的苦难和基督教义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契合,所以他借用某些教条来让自己的精神回归自然宁静并思考拯救人类困境的途径。史铁生完成灵魂彻底醒悟的整个过程最终还是归因于他在地坛得到宁静、亲密地接触自然、自由自在地思考,而不是去受洗礼入教后听牧师的开解或向耶稣祈祷。他将对自身苦难命运的思考上升到人类生存困境的层次,并不断探索拯救人类摆脱困境的出路,有着超脱阔达的生死观。

四、两者描写母爱不同的原因分析

史铁生的文风质朴深沉、重视人类的生存困境,将母爱视作拯救人生困境的道路之一。史铁生在突出母亲部分时采用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以及侧重自己和母亲的苦难体验来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根据史铁生的文字描述在脑海中轻松描绘出一幅幅图画,例如母亲帮他准备轮椅的画面、母亲在地坛寻找他的画面……史铁生的文字具有如此强的情感渲染力和画面感,和其自身残疾体验与母亲离世有极大的关系。史铁生在一个人最狂热、最张狂的年纪里残废了双腿,他被命运击昏了头脑,自顾自地颓废、封闭心灵,因为他接受的打击实在太大,所以他只顾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却无暇顾及母亲的感受。年轻的大男孩到了该反哺养家的年纪却反过来需要母亲的照顾,史铁生的自尊心受挫所以当看到母亲在园子里因找不到他而焦急起来时,他也不愿出声告诉母亲,宁愿母亲就这么一直焦急下去。直到母亲去世的时候,他才幡然醒悟过来,明白原来自己当年是如此的自私,并告诫年轻人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无聊的自尊心去伤害母亲的心。史铁生本身的苦难体验和母亲离世是他写母爱这一部分的双重动因,这一段人生旅途本来就是悲痛深沉的,自然史铁生笔下母爱的风格也是凝重深厚的了。

五、结语

有学者批判冰心写的母爱太过幼稚和理想化,的确无论是在语言质朴还是情感深沉方面冰心所写的母爱都比史铁生略逊一筹,但这些评论无疑缺乏对两者的阅读对象层次不同的考虑。《寄小读者》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阅读对象是天真单纯的、缺乏苦难体验的孩童,他们只能接受平白直叙的表达方式。所以,我们能将这两部作品描写母爱方式的不同拿来做分析比较,感受二者的差别,却不能将这两部作品分出高下,因为文章本身的阅读受众不同就对分高下这个行为设置了障碍。

【参考文献】

史铁生我与地坛范文第3篇

我开始顺着蜿蜒的航线带着懵懂和稚嫩走向这个世界,沿着长长的岁月做着五彩斑斓的幻梦。驻足在小溪边,看游鱼细石;奔路于绿茵铺地的丛林间,捉飞舞的蝴蝶。坐在凉风习习的场院,看流星从空中一闪而过;背着沉甸甸的书包,沿着逼仄的胡同和伙伴们一起去读那些似懂非懂的文字。挥动着鞭子在雨后清新的空气里边牧羊边看水涨水落。看飞奔的骏马带着长长的缰绳从身旁一跃而过,搬着小板凳早早争抢位置漫长地等待着晚映的电影,听民兵连长以粗野的噪音咒骂着浑身瑟瑟发抖的地主……那时,我全然没有顾及到,史铁生已然回到北京,在街道做工的同时,双腿疼痛,他生病了……

我离开了悠悠长长的故乡,背着书包到并不遥远的县城求学。坐在教室里,打开课本,窗外百鸟齐鸣。读着桃红柳绿,任青春的年华在指间悄悄流走。读书的日子清苦而美妙,没有世事的喧哗,没有电闪雷鸣,只有那颗执着的心随着一行又一行的文字跳跃。当我围绕着偌大的操场一圈又一圈地奔跑着青春的时候,史铁生已经凭着坚韧的毅力和卓越的才华成为了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

那是一个静寂得奇妙的午后,双腿瘫痪的史铁生摇着轮椅轻轻地漫行于北京地坛;而我正在浮华的岁月里摇摇晃晃地与无知相伴。那时,我只知道人间有着邪恶和罪孽,但并不知晓还有比这更为让人揪心的苦难。我把一本又一本的写着哲学的大书读完,顺着长长的甬道寻找思想和梦幻时,史铁生又摇着轮椅回到他的住处,他铺开厚厚的一叠雪白的纸开始写挚爱着的文章。我根本不知道,痛苦折磨中的他那时只剩下一颗悲苦的心和高贵的灵魂。

当高尚的灵魂居高临下地俯瞰芸芸众生,必然会产生伟大的作品。史铁生坐在窗前的桌子旁,用笔,不,是用心和灵魂,铸写着催人泪下的文字。那时,他每写一段,病痛的魔咒就会来打扰一次。有时,他不得不停下休息一会儿。不过,不可遏抑的情感和泪水冲决而出,汇成滚滚洪流在心的沟沟壑壑中流淌。他根本无法阻止飞舞的思想,任五月的天空里日月穿行,任穿堂的热风带来无数的燥热和喧哗。笔舞动着,文字如跃动着的精灵,感情和着血与泪染红了张张稿纸。当夜暮降临,万家灯火,商贩的叫卖声穿过温热流荡在空气中时,他终于停下了手中的笔,长长地吁了口气,然后眼前一片漆黑,他昏厥过去……

当在沉沉的暗夜睁开惺忪的眼睛,史铁生意识涩滞,想不起感情冲堤时的下午,想不起一沓沓和着血泪的纸张,想不起那篇叫做《我与地坛》的传世奇文。那时,我正在宿舍里做着青春的梦,那梦中充满了神秘和苦闷,我看到了茫茫的草原,听到了骏马呼啸的声音……

《我与地坛》走入人们视线的时候,我正站着偏僻的县城中学的讲台上讲课。其实,青春和幻梦本就同在,执着和刚强早已并行。随着阳光的纹路,我向听课的学生打开心扉,引导他们驾一叶扁舟行驶于知识的海洋。正在这个时候,《我与地坛》穿越潮湿和阳光,步入红尘,走进中学课本。此时,史铁生开始感动我的灵魂,为什么我们会用这种文字的方式在滚滚尘世相遇!

我忘不了那位叫做史铁生的作家,他用《我与地坛》向在黑暗中摸索着的我打开了精神和灵魂的大门。从此,沮丧不再,悲苦像飞动的蚊虫远离而去,泥泞和挫折顺着流动的河水消逝得无影无踪。我不止一次地在课堂上向每届学生诵读着这篇穿透力极强的文字,只读得荡气回肠,泪流满面;而那些感情充溢的学生也早已泣不成声。

避开尘世的浮躁,坐在清辉之下,想过往的岁月,脑海中不断闪现着那位叫史铁生的作家。他,以“铁”的意志和不可磨折的毅力,穿越人生的苦难,走向魂灵的彼岸。他,用纯洁的心灵和高贵的精神境界谱写着伟大的乐章,他,让我们这些生活在尘世、无知昏眩的人们得到精神的洗礼。

如今,他悄然离开了给他带来无数灾难和痛苦的世界,匆匆又匆匆,来不及挥手,来不及诉说,来不及给我们这些热爱着他的人们道别。在冬天,他离开了这个冰天雪地的世界。任凛冽的寒风吹过大地,吹落思念的泪水;任岁月幻化成朵朵梅花,映衬出他高贵的灵魂。

史铁生我与地坛范文第4篇

要根据话题的需要找到经典素材与文题(观点)的内在联系,从而紧扣文题(观点),选择经典素材的可用部分。

比如,史铁生这一经典素材:

史铁生,男,汉族,北京人。1958年在北京市东城区王大人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部。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3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我与地坛》(1991)是作者对自己过去10年的写作内容、思想、形式和写作行为本身进行解剖,为写下去(活下去)寻找理由。“我从双腿残疾的那天,想到写作。孰料这残疾死心塌地一辈子都不想离开我,每时每刻我都在追问自己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活着。这可能就是我的写作动机。就是说,要为活着找到充分的理由。”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

有考生以“态度”为话题作文,运用史铁生的素材写道:

在活到最狂妄的时候,命运之神将他抛向谷底。在风华正茂之年失去双腿,这是多么让人难以承受的痛苦。但这并没有使他倒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他将自己所有的精力放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便是史铁生。为什么命运的弃儿变成了时代的骄子?因为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正因为有了良好的生活态度,才让一颗破碎的心重新完整;正因为有了良好的生活态度,才让一个弱者成为强人。

经典素材与话题的契合点:面对痛苦,要有良好的生活态度。

有考生以“调整”为话题作文,运用史铁生的素材写道:

史铁生,一个双腿残疾的年轻人,只能坐在轮椅上。开始他内心非常痛苦,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有时候甚至想一死了之。后来他独自来到地坛。这里远离尘世的喧嚣,弥漫着宁静的味道。在这里,他想与其整天痛苦忧郁地活着,不如做一点有价值的事情。于是他调整心态,卸去了烦恼,决心以豁达的心境对待人生。正因为适时地调整心态,他才对生活充满信心,重新站了起来。

经典素材与话题的契合点:在痛苦时,应调整好心态。

有考生以“大爱无言”为话题作文,运用史铁生的素材写道:

母爱无声而又无处不在。当处于最狂妄年龄的史铁生失去双腿时,他被命运打昏了头,脾气坏到了极点,常常发了疯似的离开家,什么话都不说。母亲无言地为他的每一次外出做好一切准备,痛苦、惊恐的母亲每次只能祈求,默默到地坛去寻找儿子。每次远远地看到儿子,却不敢接近,她知道儿子不想让她跟着,她只能默默地关心着他,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正确的路。真是大爱无言啊!

经典素材与话题的契合点:在苦难中,凸显母爱的伟大。

有考生以“遗憾”为话题作文,立意是“别给自己留下遗憾”,运用史铁生的素材写道:

史铁生,一个在20多岁就失去了行走能力的人。巨大的悲痛,使他封锁了自己,面对母亲无声的爱,面对母亲在地坛焦急的目光,他倔强,从不叫母亲一声。他没有理解母亲的痛苦。而当他在事业上取得成就时,母亲却离他而去,留给他的只有无尽的遗憾。试想,倘若他能在母亲焦急地在地坛浓密的树林中寻找自己时,哪怕叫上一句“妈妈”,他会遗憾吗?假若他在母亲每次送自己出门时给她一个微笑,他会遗憾吗?别给自己留下无尽的遗憾。

经典素材与话题的契合点:因不理解母爱而感到遗憾。

有考生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作文,运用史铁生的素材写道:

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脑海中时常闪现一个字:“死”。一个残疾人将来还有什么出息呢?在生与死面前,他无能为力。但是,希望重新点燃了他,他选择活下去,并坚强地活下去。那个心灵的选择,不知在他的脑海里徘徊了多久,也不知他跟死神较量了多久。幸运的是,他被地坛感动了,鸟儿的欢唱,花儿的竞相开放,使他做出了选择,坚强地活了下来。

经典素材与话题的契合点:面对生与死,做出心灵的选择。

有考生将史铁生看做当代人学习的榜样,在以“榜样”为话题的作文中,运用史铁生的素材写道:

当狂风暴雨来临时,我不曾害怕

当无边的黑暗乘虚而入时,我不曾恐慌

当六月的残酷降临时,我不曾伤心

是你,告诉我要怎样活着

怎样书写自己的人生

史铁生,一个用生命书写人生的强者

疾病的疼痛压不倒你,双腿的残废挫不伤你

你,坚忍地活着

你是人们心中不倒的丰碑

史铁生我与地坛范文第5篇

世间之万物,无不是景。挽一缕清风于怀,掬一捧明月在手,只要心中有情,那月华淡淡,树木葱茏,山花英簇,步履所到之处,都有美丽的消息。

在时光流淌之处,荒芜古园中静坐的身影,在晨起暮落间若隐若现。在最肆意的年纪,如歌的岁月,正充满对人生的无限遐想时,一个男孩即残废了双腿,从此再不能行万里路,的确是件伤心事。但在这古园中,苍幽柏树风露绵延,野草荒藤自在坦荡,颓墙落日镇定忧郁,一切都被铺陈好,等着失魂落魄的人将这一切细细梳理。

男孩就是史铁生,不能远行,就选择读万卷书,不但要读,而且还要写,人生箴言流淌于笔端,汇于纸上,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他于病中种的莲子开出片叶,他视为上天对他的“怜”;母亲种下的合欢树,他视为童年的纪念;北海盛放的菊,是关于母亲伤痛的回忆。这一切都是种子的土壤,深埋自有其道理。

物,都有情语。每个人,每种心绪,融会于世上,交织相错,同样蔚然成景。就如男孩的地坛,那是命运的圣地!

地坛中相携而来的中年夫妇,于时光洗礼中,走向老迈;常在园中歌唱的年轻人,经年后不再来地坛;在树下捡“小灯笼”的弱智女孩和她的哥哥,还有担心残废了双腿的孩子的母亲,像一幕幕话剧,美丽动人的故事与地坛的风一起轻扬,吹遍每个熟悉的角落。

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我们称得上是灵长类动物的最高级品种,已算是幸运。我们拥有直立行走的能力,能够表达自己的内心,更拥有一双富有情感的眼睛,去解读这世间风景,让心情与文字与思想与人生纠缠不清,却又壮观无比。于是因为心怀感恩,这万物更显珍贵,于是顺其自然地接受所有的磨难,即使偶遇落花流水,也能感知其中妙味。

影片《万物理论》中上演了霍金病前病后的故事。他从一个年轻活泼的剑桥才子,逐渐失去了行走、说话的能力,但唯一不变的是他内心对爱与世界的感受。好友布莱恩的关心,妻子简的悉心照顾,陌生人乔纳森的帮助,一切都让病中的霍金感受到美好的存在。史铁生在医院中的日子也正如霍金一般,因为这脉脉温情的滋养,走出了阴霾。就像他病中写下的一句诗一样:“轻拨小窗看春色,漏入人间一斜阳。”这斜阳不正是我们所拥有的美好情感吗?

林清玄说:“大地会疼痛,花草会伤心,松树会许愿,触事而真,体之即神。”花本无语,我们却为它们创造了属于它们的语言,花的美丽来源于我们所赋予的感情,这份美,涓涓流淌于心田。

美好的情感需要时间去细细品味、收藏,如此这般,看万物时,才能心怀感恩,万物才成为美景。

史铁生我与地坛范文第6篇

1983年,史铁生发表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他用极其优美、淡远的笔调回忆自己在插队时生活过的清平湾。史铁生跳出了对时代诅咒和埋怨的窠臼,使荒凉的陕北高原成为养育他灵魂的血地,目不识丁的大伯大妈成为引领他走向崇高的血亲,悠扬辽远的信天游成为他精神世界得以滋补的血脉。正如他在《创作笔谈》里所写:“刚去插队的时候,我实在不知道应该接受什么再教育,离开那儿的时候我明白了,乡亲们就是以那些平凡的语言、劳动、身世,教会了我如何跟命运抗争。现在,一提起中国二字(或祖国二字),我绝想不起北京饭店,而是马上想起黄土高原。这土地上有一支人群:老汉、婆姨、后生、女子,拉着手,走,犁尖就像唱针在高原上滑动,响着质朴真情的歌。”

1985年,作者重返陕北插队的地方,回来后写了《插队的故事》,可看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的续篇或姊妹篇。在这些文章里,史铁生展现出宽容、平和、亲切地对待农村生活的态度,作品中高扬的理想主义、高尚的人文操守和高贵的人生理念更显示出他的高贵情怀。

承担苦难,思索命运

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史铁生说:“生病通常猝不及防,生病是被迫的抵抗。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其实端坐的日子是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的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以再加一个‘更’字。”

从21岁身处绝望的困境开始,史铁生就不断追问“生命、活着、死亡”等等命题的意义,这也构成了史铁生小说的主题:残疾、命运和爱情。

在《命若琴弦》中,有为了弹断一千根弦而在茫茫无涯的山间奔走的瞎眼说书人。瞎子琴师在弹断一千根弦之后,却发现药方只是一张白纸,他一下子失去了生命支柱。然而,他终于明白,如果没有这一目的,哪怕一天他也无法度过。因此,他仍然找到小琴师,重复了当年他的师傅给他说过的话,告诉他弹断一千根琴弦就可能重见光明。这是虚假的,但对于他们来说,却是一个活下去的信念、理由。有了这一信念,无论是什么人,都能充满希望地走在苍茫的山间。

《山顶上的传说》中,瘸腿的小伙子在失去了爱情之后,对老人说:“有时候,你恨不得所有的人都跟你一样,也是个残疾。”这是残疾人在备受歧视后的一种无奈的愤怒和倾诉方式,但是最后,他意识到:“反抗歧视和偏见的办法,没别的,保持你人的尊严。”因此,与其说瘸腿小伙子日复一日地在山顶寻找鸽群,寻找爱情,勿宁说他在寻找生存的信心和意志。“马车从天上掉下来,把我带回我的家乡。”这不停的吟唱是瘸腿小伙子在备受爱情创痛、社会歧视之后,在病痛折磨中的惟一祈求。他渴望有一片纯净、温暖、自由的土地,那是“我的家乡”,是残疾人在备受的世间漂泊之后惟一的归宿。

而《来到人间》中生来就是残疾并感受到社会有色眼光的小姑娘,《我与地坛》中年复一年不断思考着“活着,还是死去”的“我”,都在思考着残疾与命运。

但史铁生并没有“囿于自伤身世的狭窄格局”。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第一次超越自身的残疾命运把目光投向芸芸众生,从关注残疾对个体生命的打击开始拓展到对人类整体存在和命运的思索。在“我与地坛”的日日相对中,“坐在轮椅上的我”看到了春夏秋冬和各种人生:废园里有终日散步的老年夫妇,有相互关心慢慢长大的兄妹,有不断长跑却错过人生许多机会的朋友,有悄悄伫立观望儿子的憔悴的母亲。人类命运的奥秘在这各异的人生中被揭示出来:“我在这园子里坐着,园神成年累月地对我说: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在冥思苦想中,史铁生找到了解脱残酷命运的通道:“只是因为我活着,我才不得不写作。或者说只是因为你还想活下去,你才不得不写作。”残疾、苦难不再仅仅是上帝对你的不公,而是你完成自我生命的条件和方式。对“我”来说,写作也不再仅仅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方法,而是一种寻找生命意义的方法和途径。

寻找人生的支点

上帝选择了史铁生去充任苦难的角色,选择他演一出荒诞剧,他别无选择,只有接受。史铁生以球迷看球赛为例对“过程哲学”进行了论证:生活也和球赛一样,命运给人苦难,让你去奋斗去拼搏去超越,这一过程中你充满了渴望,充满了激情,充满了悲欢,可是才有了趣味和快乐。这就是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人如果把生命的意义定位在目的上,那他迟早会失望,目的没有到达时是漫长的等待和煎熬,怎么也摆脱不了痛苦、焦虑和绝望。这就形成了史铁生的幸福观――幸福不在天涯,而在自己心中。

史铁生用作品寻找到了人生的支点,用作品证明了神性的存在。他说:“有一天,我认识了神,他有一个更为具体的名字――精神。在科学的迷茫之处,在命运的混沌之点,人惟有乞灵于自己的精神。”(《病隙碎笔》)史铁生在苦涩中透穿激昂的精神信仰,使他的作品和人生一样凝聚了一种类似哲学家的深邃和超越。

史铁生就像佛前的一盏灯,用永恒的光照亮自己和读者灰暗的人生。

链接

史铁生我与地坛范文第7篇

关键词:史铁生作品 意蕴剖析

史铁生的小说创作多以残疾主题而闻名于世,但与其他同类作品相比较,他的主题思想具有更深的意蕴,通过塑造残疾主人公形象,描写残疾现象,表现主人公不向悲苦命运低头的抗争意识,继而对人类共同的命运进行深刻洞察,提出一系列发人深省的人生课题。本文通过列举史铁生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来剖析其作品中常见主题的深层意蕴。

一、对生命的敬畏

正因为史铁生有着坎坷的人生经历和艰辛的心路历程,才有着更深邃更理性的思考,他的文字质朴无华,却直逼生命本色。他以一个全新的角度,来透视和诠释生命的本真。他认为人是生活在一个多维的状态中,而并非是在一个单纯的思维空间和三维时间里,而这种所谓的状态,就是万事万物和心的结构关联。而这种人对世界的态度,决定了他将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于世界中,将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艺术。《我与地坛》中浩瀚博大的大自然,给予了他太多的人生感悟。仿佛前生的约定一样,在这个荒芜但不衰败的故园里,作者找到了自然与生命的契合,这里草木的枯荣,给予了他太多的关于生命的启迪。他既见证了自身的存在,同时又对内心的缺陷进行了深刻的洞察。尽管地坛里琉璃剥蚀、朱红消退、雕栏玉砌坍塌,但古柏依旧苍翠、野草依然丰茂,自然界的一切生灵,都显示着不屈的斗志和昂扬的生命力。

史铁生以其独有的特写方式,通过切换式的手法描写了风雨晨昏及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致,让读者犹如身临其境般,对岁月的沧桑有着深刻的体验和真切的触摸。在亘古不变的流转中,自然万物都展现出永恒的追求和旺盛的生命力。史铁生曾这样写到,如果有一天所有野生动物都离开被囚禁的笼子,回归大自然,在天地之间自由地驰骋,从此以后和人类和睦共处,那么这一天,将是动物和人类共同的节日。对于这个世界,人类将不会再有强烈的统治欲,同时也不会自制牢笼,精神也将自由驰骋。作家对于生命的敬畏,自然而然地流露在字里行间。他以一种博大的宇宙意识观,来审视一切生灵,并满怀感恩和感动,不管是漠漠黄沙、还是万家灯火,无论是母狼的哀嚎、还是小鹿的降生,在万物枯荣间,对苦乐和生死泰然处之。史铁生以内心深处真切的痛苦为基础,通过对人生真实境界的深刻洞察,将自己放在广阔的宇宙和天地之间,在深邃和恢弘的背景之下,更觉生命之伟大。

二、对母爱的深切感念

在当代文学史上,史铁生一直以思考著称。而在他的诸多作品中,“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而这种爱涵盖了多层含义,既有对弱小生命的怜爱,又有轰轰烈烈的爱恋,更有感天动地的母爱。正是由于身体的残疾,史铁生对爱才有了更深的感悟和思考。同时随着对自我的反省,他对爱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升华。而伟大圣洁的母爱,则是史铁生爱的源泉和不竭动力。在《秋天的怀念》中,史铁生以满怀深情的笔墨,描写了一个伟大母亲给予孩子的那种无私的爱,宁可一个人为孩子承担全部的苦难,那种包容和对孩子深切的牵挂,让人流泪、唏嘘不已。而正是因为这种深刻而坚忍的母爱,才让史铁生在残疾路上,有了独自前行的勇气。并最终在母亲的离世时,获得了生的启迪,这就是史铁生在作品中多次提到的“好好活”。在《我与地坛》中,母亲内心承受着巨大的煎熬,她担心离开她视野之外的儿子会做傻事,但她又无法阻挠儿子出去散心,因为她理解儿子内心的苦闷,他希望儿子能开心地活。而作为一个母亲,无法替儿子分担痛苦,所以她内心承受了双倍于儿子的痛苦。并将对儿子真切的爱怜,表现在默默的行动和无言的关爱中。每天早晨为儿子准备好出门带的物件,目送儿子离开,企盼儿子平安归来。母亲内心所承受的煎熬,儿子当时并没有感同身受。当黄昏来临看不到儿子身影的时候,她蹒跚着身体,踏着萋萋芳草,焦灼地寻遍古园里的每一个角落,又不希望儿子发现她。这种场景,深深地镌刻在作者的记忆中,这种深厚、沉默、毫不张扬的母爱,令天地为之动容。母爱犹如磅礴的高山,成了史铁生好好活下去的不竭源泉和动力,也是他受用一生的精神财富。在《合欢树》中,史铁生再次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这种母爱,母亲为了治好残疾的儿子,四处寻医问药,将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儿子身上。在《来到人间》一文中,史铁生再次塑造了一个母亲的形象,因不忍剥夺残疾孩子的生命,在面对孩子遭受外界的歧视、欺辱的不争事实后,内心又充满了愧疚、不安和自责,只能无尽无休地向孩子妥协。这深沉、浓烈的母爱,给了史铁生以思考的契机,他不在以小我的角度来看待自身的不幸,而是通过换位思考,来设身处地地考虑和理解别人的处境。渐渐的,一颗心不再是冷漠和怨恨,而是被爱和感动包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母爱是各种爱意的催化剂。所以在史铁生作品的主题中,无论是男女浓烈的爱情,还是对世间弱小生命的怜爱,都源于最初对母爱的认识。

三、对自身困境的超越

在《来到人间》等作品中,史铁生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的残疾人的形象,刻画了这样一群弱势群体,他们多数是出于偶然的原因导致残疾,被社会歧视和抛弃,生活在被人遗忘的角落里,自卑、敏感、痛苦、与社会格格不入。而这些题材的作品,恰恰表现出作者内心根深蒂固的残疾意识,这种强烈的自卑感,使他陷入一种深深的痛楚、惆怅和对命运的诘难中,而在内心深处,他又迫切希望自己能战胜自卑、超越自卑。同时,作者又清醒地明白,这种自卑将与他多舛的命运如影随形,他无法真正地摆脱它。但史铁生的过人之处和优秀本色就在于,他能认同并接受这种自卑,所以他对命运,充满了深深的悲凉感。“人的命运真的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事情,就被决定了。”而这一声喟叹,并不意味着史铁生屈从于命运的安排。正是由于清醒的认知,他从残疾人的角度,思索严峻的社会问题。正是基于此,他笔下的宿命论竟然焕发出奇异的光芒,作者也因此成为一名真正的探索人类“广义残疾”的领路人。

结论

本文对史铁生作品中常见的几种主题的深层意蕴进行了剖析,他以其特有的深沉的文风,质朴的文笔,博大而敏感的胸怀,哲学家的思考,成为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总是直抵人的内心深处,进而和读者产生强烈的思想共鸣。他从对自身残疾的思考,扩展到对所有人困境的终极关怀。通过完成自我的救赎,孜孜不倦地探索着人类救赎之路。语

参考文献

[1]谢有顺.史铁生:一个尊灵魂的人[J]. 当代作家评论, 2011(02).

[2]吴言. 一个人的启示[J]. 黄河,2011(04).

史铁生我与地坛范文第8篇

历来优秀的文学作品总能从生命体验、情感体验的角度激发读者对人类所共有的某种情感的普遍性认识,史铁生关于“母爱”主题的散文作品一直以来倍受读者青睐,其奥秘就在于作者以坦露的心魂抒写了自己与母亲之间深沉而无法释怀的母子之爱,这种爱因人生的特殊变故始终处在失衡的错位状态。二十一岁双腿残疾,史铁生被厄运逼入了人生的绝境,他全神贯注于自己的命运与苦难,没有心力感受与理解母亲对自己的关爱和承受的痛苦;49岁的母亲突然离世,尚未走出人生阴霾的史铁生骤然间理解了母亲,可母亲却永远地离开了自己。这种母子之情的不平衡、大幅度错位,构成了史铁生抒写“母爱”散文的艺术魅力,它能直指读者心灵,激荡读者的情感,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正如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所说:“一件艺术品不是别处已经存在的美的记载,而是艺术家所感受到并且传达给观者的一种感情的表达…… 而且感染的程度是衡量艺术价值的惟一标准。”本文想通过对史铁生有关“母爱”主题的散文中母子感情双重错位的探讨,感受其散文的美学价值与艺术魅力。

母子感情的第一重错位。双腿残疾是史铁生与母亲之间感情第一重错位的关键。“活到最狂妄的年龄”——21岁,双腿突然残疾了,这种人生变故一下子让他坠入了人生的谷底,自卑、恐惧、绝望遮蔽了一切。看不到生的希望、找不到活的勇气,他只能在残疾的黑暗世界里苦苦挣扎,做着“生”与“死”的拔河赛。此时,厄运和不幸在他心间竖起了一道厚厚的屏障,阻隔了他与外界的交流、沟通,屏蔽了他对外界的感受与体验。他残疾后母亲有着怎样的心情,做着怎样的努力,付出了怎样的情感,他的眼里看不到,心里感受不到,他把自己最亲、最爱的母亲阻隔在了自己情感世界的大门外。因此,他与母亲之间的感情通道是单向的,母子感情呈现出不平衡的、错位的状态。相关的作品中,作者以叙事的方式,一方面,真挚而坦然叙写残疾之初“我”的生命状态和情感体验,另一方面深情地追忆母亲给予自己的厚重的爱。

“我”残疾后的生命状态和情感体验。残疾之初的史铁生情绪暴怒无常,常常无缘无故地摔砸东西或缄默不语。《秋天的怀念》中这样记述:“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妹妹史岚在《天上,人间,相距并不遥远》一文中也写到:“他动不动就发脾气,我看见他把鸡蛋羹一下扔向屋顶,把床单撕成一条一条……我亲眼看见他把一整瓶药一口吞下,然后疼得在床上打滚。”双腿残疾的不幸强烈地刺激着史铁生,使他的情绪严重失控。其实,摔砸东西只是他宣泄自己恐惧、绝望情绪的一种方式,他的人生需要这样的出口。但他不知道,每一次摔砸都在撕扯着亲人的心,特别是母亲那颗为儿子不幸命运悬着、揪着的心。此外,残疾之初的他对母亲的担忧、关爱视而不见,毫不领情,甚至厌烦和拒绝。对端着眼镜费力地在偌大的地坛寻找自己的母亲,他曾故意地为难母亲,有意地让母亲在地坛焦急地寻找自己。“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我与地坛》)北海的开了,母亲想推儿子出去散散心,缓解缓解儿子内心焦躁不安的情绪。史铁生却十分厌烦母亲的絮叨、忙碌:“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秋天的怀念》)总之,这时的史铁生,眼里只有厄运,心里只有自己,人生词典里只有死亡。母子情感的交流因他的双腿残疾而遇到了障碍,他把对母亲的爱和理解的情感通道暂时封闭了。

母亲无私、博大的爱。母亲始终默默地站在被绝望所左右的瘫痪的儿子背后,无怨无悔地承受着一切,奉献着一切。史铁生在作品中没有工笔式地刻画母亲形象,而是选取了母亲在“我”残疾后的一些生活片断、生活细节等,以“散点式”的刻画,凸显母亲坚韧、隐忍、无私等个性品质。首先,母亲不辞辛劳,求医问药,执着地想医治好儿子的双腿。散文《合欢树》中有这样的记述:“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母亲希望她的努力能发生奇迹,有一天儿子能从轮椅上站起来,用双腿去闯荡他的未来人生。她一次次怀着希望而去,却一次次承受着失望而归。身患重病的她为了儿子,必须站着,明天还要奔波!其次,母亲隐忍地承受一切。残疾使母子之间失去了交流沟通的共同话语,母亲渴望学会与儿子交流的语言,更渴望能走进儿子的心里世界。她极力避免使用“跑”“踩”等与儿子双腿有关的词语,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他那颗敏感、脆弱的心。面对儿子暴怒无常的情绪,母亲默默地隐忍着,毫无怨言地承受着,因为这是她的儿子呀!更令母亲揪心的是儿子能不能从残疾的阴影中坚强地走出来,她知道这个时候儿子需要一个可以独自思考的去处,所以她从未阻止儿子摇着轮椅去地坛。但独自呆在地坛里的儿子会做些什么,她又不能不担忧,怎么办呢?唯一的方法就是悄悄地去地坛看儿子,看到儿子好好的,她则放心地离开。儿子在地坛一呆就是好几年,这无数个日子母亲就这样提心吊胆、坐卧不宁,不敢问,也不能问,一日又一日地煎熬着度过的!另外,母亲更期盼儿子能找到一条生存之路,这条路能把儿子带出人生的沼泽地,重新迎来生命的曙光。所以,母亲拖着患病的身子,四处奔走为儿子找工作,低声下气地忍受着别人的嘲讽与搪塞,《庙的回忆》里有这样一段令人心酸的叙述:“母亲陪我一起去劳动局申请……什么申请呀简直就像去赔礼道歉,一进门母亲先就满脸堆笑,战战兢兢,然后不管抓住一个什么人,就把她的儿子介绍一遍……那些人自然是满口官腔,母亲跑了前院跑后院,从这屋被支使到那屋。母亲,直到她去世之前还在一趟一趟地往那儿跑……”徒劳地四处奔走却为儿子找不到工作,母亲的内心是怎样的失望、无奈、不甘呀!不过,当母亲意外地发现“我”在写小说时,她似乎又看到了希望,不遗余力地为儿子奔走,“她到处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合欢树》)

通读史铁生写母亲的散文,一位将全部的爱毫无保留地献给儿子的伟大母亲,一位身患绝症还四处为儿子奔走、日夜为儿子操劳的无私的母亲,站立在读者面前。这位母亲承载了太多命运的苦难、生活的重负、心灵的痛苦和疾病的折磨!然而,遭受厄运的史铁生对母亲的这一切,不察觉,也不感动。母亲却不因儿子的不理解、不领情而动摇,依然故我地为儿子操劳着一切、奉献着一切。这种母子感情的不同步,不平衡,能强烈地撞击读者的心扉,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恰恰就是史铁生母爱散文别具感人魅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