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拜伦的诗

拜伦的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拜伦的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拜伦的诗范文第1篇

普希金是一位有着爱国之心的文学家,他像广大人民群众一样渴望自由和平。但是普希金没有像其他的文学大家一样,把自己的作品限制到一定的范围之内,反而把俄国社会的各种社会现象都作为描写对象,用以此来反抗专制制度与世俗的压迫。有人说,普希金是时代的宠儿,他有着极高的文学天赋,上天十分眷顾他,而让他有了一个为文学而生的人生。但是普希金又是上帝赐给俄国的一个太阳,他用自己的文学与素养来同俄国社会中的黑暗与丑陋做斗争,他时时刻刻为俄罗斯的民族尊严、国家独立与社会的进步而担忧。他用自己的文学作品,将俄国千千万万的愿望与心声都表现了出来,让他成为了文学救国的典型作家。

二、普希金其人及其思想

(1)普希金其人

普希金是俄国重要的文学家、小说家、诗人,他是俄国文学现实主义创作的代表人物,也是十九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更是俄国标准俄语的创始人,普希金因有太多的头衔,因而被称为“俄国文学之父”。他对于俄国及其文学史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更是无人可以替代的。他在皇村中学学习之时,受当时思想进步的十二月党人影响较深,并与一些进步的思想家结识,对俄国封建农奴制极为痛恨,因而他在后来发表了诗歌与文学作品,来对俄国的农奴制与封建专制的思想进行抨击,如《自由颂》、《致大海》等都是其中有名的篇目。可以说,普希金热爱自由的思想的开始,是以1814年《皇村回忆》这部诗歌为开端的。

普希金是俄国文学的一个标志,在普希金之前,俄国文坛是十分灰暗的,没有规范的样式,也没有高深的艺术成就,而到了普希金之后,俄国文学开始进入了一个改革与发展时代,而普希金无疑是俄语规范的第一人。在普希金文学创作的影响之下,越来越多的俄罗斯知识分子开始发挥自己文学作用,来反抗十九世纪俄国黑暗的社会,可以说,是普希金让俄罗斯的知识分子拥有了力量,也正是普希金,让越来越多的作家与文学家放开眼界,开始关注俄国政治与社会的腐朽,从而达到鞭策时代的目的。

(2)普希金自由思想的形成

普希金自由思想最早表现于他在皇村中学学习的时候,他因在那里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较多,结交了一些日后成为十二月党人的朋友,他开始对俄国沙皇统治与封建农奴制进行反抗,并渴望自由与平等。那是普希金自由思想的发源地。在此之后,他因被政府流放而与十二月党人联系更密切,同时,他还参加了十二月党人秘密组织的文学团体“绿灯社”。从此之后,他的文学作品,大多数都是反对俄国农奴制,和歌颂自由的,如《自由颂》、《致恰达耶夫》等。普希金在文学上的造诣,让他不断有反对俄国政府的作品出现,这也招致了沙皇政府的不安,于是,在1820年,他被流放到俄国南部偏僻的地方任职,但是那里却与俄国十二月党人的南方据点很近,这更加方便他与十二月党人的频繁联系,在这之后,普希金追求自由的思想更加清晰与明确,这一时期所创作的《短剑》与《致大海》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普希金出身贵族,有着火一样的爱国热情,他渴望能够在自由与平等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因而,可以这样说,普希金自由思想的成长与发展,是与政治分不开的,同时也与俄国社会的黑暗与腐朽是有着因果联系的。那个时代千千万万农苦大众的心声。

三、从《致大海》看普希金的自由思想

普希金不仅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同时还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在他被流放期间,他有机会与大自然接触,因而他的很多作品都离不开对自然风光的描写,例如《致大海》这首诗歌中,作者选用大海作为自己讴歌与抒情对象,这是由于大海是波涛起伏的,有着奔放动态之美。同时当大海在退潮之后,它又有着波澜不惊与静态的美。因而对于普希金而言,大海是有着博怀,有着无限包容的能量,大海是最能显示普希金内心思想的代表物。但是,普希金选择大海作为抒情对象,是有其他原因的。大海是真正让普希金感觉到震慑的地方,它身上凝聚着一种力量,它向征着普希金内心挣脱束缚与追求自由的精神,所以普希金才会选择这样的意象来进行书写与赞扬。同时普希金选择大海来作为自己的描写对象,与诗人拜伦有着一定的关系的。《致大海》创作于1824年,然而这一年,拜伦去世了,普希金希望用这首诗歌来表达对拜伦及其自由思想的缅怀之情。拜伦是一个孤僻自傲却有着极高天分的诗人,他把自己的生命捐献给了希腊人民的民族,普希金十分崇拜他放纵不羁与叛逆的性格,而拜伦的诗作中有很多都是对大海的赞扬的,对于拜伦来大海就是他的故乡,大海也是自由思想的象征。因而《致大海》这首诗歌是普希金通过大海这一意象,来对伟大诗人拜伦自由思想与放荡不羁性格的一种怀念,更是普希金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拜伦的诗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曼弗雷德》命运悖论

每个人总是在无形之中被命运之手所操纵,上至王公贵胄,下至贫民百姓,无论多么坚强的人,最终都敌不过这一力量。然而,悲剧正是因为这一点才更加引人瞩目。拜伦的诗剧《曼弗雷德》正是描述了这样一种命运,表面上他胜利了,然而还是逃不过劫数。

在欧洲宗教改革末期,中世纪德国民间的传说――一名男子将灵魂出卖给魔鬼――渐渐与历史人物炼金术士、魔法师约翰・浮士德(约1488―1541)连在一起。这个故事在1587年首次出版,便立即从德文翻译为英文,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克里斯托弗・马洛采用这一故事写成戏剧《浮士德博士的悲剧》(约1594,发表于1604)。浮士德博士用魔法招来魔鬼墨菲斯特菲勒斯,以身体与灵魂交换无尽的知识与力量。24年后,朋友发现浮士德的身体散成碎片,灵魂被引向地狱。在17世纪又出现了两个版本。在18、19世纪,浮士德主题在欧洲文学、音乐领域复兴。18世纪,一位无名荷兰剧作家(1731)、莱辛(1759)和保罗・魏德曼的戏剧(1775)均为理性时代的产物,最终促进歌德伟大剧作的形成。拜伦也以此为题材,创作了悲剧《曼弗雷德》,主人公是一位哥特式英雄。

诗中贵族魔法师用魔法招来地、海、夜、山、风、星、空气七大精灵,寻求遗忘之术,但这远非它们能力所及。在被遣散之前,第七名精灵幻化成女人的形状――很可能为曼弗雷德的姐姐阿斯塔特,引起曼弗雷德心中唯一的对情感的留恋。他在瀑布前遇到阿尔卑斯女巫,寻求帮助去见死者,然而女巫却要求他从此屈尊服从,遭到他的拒绝。在阿尔卑斯山顶,他遇见命运三女神、复仇女神与阿瑞马那斯,以他们的魔力招来阿斯塔特的幻影,在他表明爱意与忏悔之后,幻影开口说话,却是预言他于第二日死亡。曼弗雷德回到城堡等死,僧侣劝其忏悔,皈依宗教,但曼弗雷德拒绝;两名地狱精灵来索取他的灵魂,也被他斥回:他的死仅仅是个人之死。

各国历代都有重述故事的能手,然而《曼弗雷德》仍独树一帜,在文坛占有一席之地。故事取材于浮士德,却与其截然不同,没有出卖灵魂,没有享乐,没有惊心动魄,只有不断的折磨,对生活的厌倦,对自然、美无限的眷恋。曼弗雷德不向任何势力妥协,摒弃宗教,谢绝人世的帮助,否定一切强加在他身上的力量。

悲剧通过让人面对困难的任务来唤醒人的价值感,给人以充分发挥生命力的余力,而在平庸敷衍的现实世界里,人很少有这样的机会。生命的紧张与命运的无奈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审美。曼弗雷德的所为非凡人所能及,仅是他提出的要求――遗忘――就可以在戏剧开头吸引读者的眼球,后来他加入诸神的队伍与幽魂交谈更是令人难以置信,最终他在死前都能斥退鬼神,实在让人佩服。然而他却不能控制自己的命运之星。

《曼弗雷德》一剧运用多种手法来达到这一悖论。

首先,空间和时间的遥远性。在本剧中,曼弗雷德所处时代为中世纪,地点为雄伟的阿尔卑斯山上。中世纪离拜伦所处的十九世纪已有几百年了,在尘封的故事堆中挖出这么一个人物,对当时的观众,抑或是当代的观众都遥不可及。瑞士的阿尔卑斯虽然闻名遐迩,却也有人迹罕至之处,可以成为曼弗雷德寂静的家园。可是,曼弗雷德骨子里流着的却是高傲的浪漫主义诗人的血液,不是中世纪时期的贵族应有的叛逆性格。在理性之树、求知欲已然消退的时代,拜伦要求的已不是书本知识所能给的,而且,他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让曼弗雷德在忘记自己的罪与痛苦的同时,忘记他拥有的一切知识与法力。这对中世纪的人而言,甚至是当时的观众,都是绝对不能理解的。

其次,人物与情节的非常性质。在本剧中,主人公只有一个,其他角色均为他而服务,剧中充满了他的独白、反思及其它的感慨。他是尊贵的伯爵,统管这一片领域,住在高高的城堡中。他的地位与能力在一般人之上,他身上有一股令神灵也畏惧的力量,不向任何人低头,不论是山间精灵,还是地狱魔王;拒绝来自宗教的诱惑,也拒绝融入现存的社会秩序。这样的一个人物,天生孤独,拥有极大的意志和力量,然而却无法忘记过去。而且这样的一个人连自杀也没能成功,先是莫名其妙的力量制住了他,然后被他所轻视的凡人制止。他爱上了亲人,却又造成她的死亡;他受着良心的折磨却又无能为力,不能忘却过往;爱人最终也没有明确说出是否已经原谅他或者是否还爱他;他与她见了一面,她却宣布了他的死期。他不愿向精灵屈服,可死后的身体还是沦为它们的所有物。他不愿听从任何外加的命令,却听从虚无的幽灵的命令,而且是毫无理由的,不知是什么灵异下达的命令。整个命运掌握在无形力量之手。但是,绝望并不会使这部戏剧成为悲剧,倒是持久而又无力的反抗使之然。最终他以死亡获得胜利,不入天地鬼神之间,仅仅作为一个人而死,实现灵魂的自由,虽然输掉了性命。

最后,超自然的氛围。剧中弥漫着神怪的气息,纵是方寸之地却让我们见到各式人、神、精灵,让观众展开想象。除了追捕羚羊的猎人,其他均非凡人。曼弗雷德自己更是厉害,以凡人之身却能召唤精灵。各种精灵出现的场面,欲纵身坠崖却又不能自已,阿尔卑斯女巫与他面对面的谈话,与众神一起招来阿斯塔特,以及最后一幕死亡等虚构的场景,加上冰天雪地的背景,孤寂的高塔,哀怨的人生,这些碰撞使人心中多少生出一般无奈之感。冰封的险峰、悬崖,壮丽的瀑布更易于让人赞叹造物主的神奇和气概,随之而来的人类情感的迸发又不逊于自然之力,虽然仅仅是暗示的言词,可是隐含的痛苦却足以打倒主人公。自然的伟大与人类的渺小,使人心中产生一种敬畏与惊奇的感觉,无谓的抗争在经久的威胁前就微不足道了。他有力量做任何事情,却总不能按自己的想法行事。无形的力量、低微世俗之人、神仙鬼怪之力都会限制他的行为,他实际无限小的地方就显示出来了,但是他还要与一切压迫势力作斗争。,自古被视为罪恶的行径,即使在当代,排除掉遗传学的因素,也不能为大众所接受。这一主题在剧中不可避免成为有争议的话题,而曼弗雷德却是义无反顾地执着于自己的爱情。爱人死了,他抱憾终身,动用一切力量只为再见一面。可是,众仙要求他服从时,他又吝啬自己的灵魂;最后在魔王都无力使“她”开口时,他却能让她说话,可是魅影还是没有回答问题。他的个人主义世界观达到了危险的边缘,又找不到出路,只好听从爱人的鬼魂之言,绝望而又固执地死去。

无论如何,曼弗雷德有知觉时自始至终都是独立的,不向地狱天堂屈服,桀骜不驯,不会像浮士德那样凡庸与喋喋不休。泰纳曾言:“如果歌德是普遍性的诗人,那么拜伦便是个性诗人。”独立的精神主宰了主人公的个性世界,让主人公在永远无法胜出的斗争中坚持最后的底线。

参考文献:

[1]陈瘦竹,沈蔚德.论悲剧与喜剧.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2]鹤见辅著.陈秋帆译.拜伦传.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3]李赋宁主编.欧洲文学史(第二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亚里士多德著.陈中梅译.诗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叶利斯特拉托娃著.周其勋译.拜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6]郑传寅,黄蓓.欧洲戏剧文学史.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

拜伦的诗范文第3篇

在诗歌的海洋里,有无数珍宝,轻叩诗歌的大门,我们面前出现了一个美丽的诗的世界。在这次轻叩诗歌大门综合学习过程中,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综合系活动。

在老师的的带领下,在诗海拾贝中我们搜索了许多诗歌,我们通过阅读书籍、杂志、报刊、访问其他人等途径。了解到我们国家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都年的历史;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伟大诗人。世界上其他国家也都有伟大的诗人。拜伦、海涅、普希金……他们的优秀诗篇,伟哥国人民传诵。

同时,我们还整理了诗歌,我们把诗歌分类。按诗人分有李白的《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等。有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忆江南》等等按形式分有送别诗《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等等。还有怀古诗、山水田园是、边塞诗、叙事诗、抒情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

我们还欣赏了许多诗歌。同学们纷纷把自己喜欢的诗歌朗诵了出来给大家欣赏有《天上的街市》、《春夜喜雨》、《古朗月行》……其中我最喜欢《古朗月行》内容是: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境,飞在青云端。应为这四句诗恰似一首完美绝句,语言质朴,比喻有去,耐人回味。从这些诗中我知道了诗歌的写作手法,古代诗只要是赋、比、兴。现代诗写作手法有好多,其中有比喻、夸张、拟人、重复、排比……为此我也写了一首《雨》其中有一节是这样的:跟着一阵阵山风,伴着一层层云雾。我悄悄的来了,来到大地的每一处。怎么样不错吧!我用的是拟人手法,把雨当做人来写。这一期我们班上掀起了一股诗歌的潮流。我们班还制作了诗歌总集,许多同学都投了稿,我也不例外,至今不到一个星期就有20多片稿,相信不久后一本厚厚的诗歌总集将出现在我们面前。

让我们徜徉在诗歌的花园中,让生活充满诗意,让诗歌陪伴我们一生!

拜伦的诗范文第4篇

关键词:明朝中晚期;19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诗歌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4-0140-01

诗歌是一种高级文化形式,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诗歌会表现出不同的艺术气息,但是从本质上讲诗歌文化形式根植于其产生的地域和时间的文化土壤。不同的地域文化积淀和该区域这一时期的不同文化发展趋势都会影响诗歌艺术的呈现形式。因此从地域和时间角度出发对明朝中晚期和19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对比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一、明中晚期文人的“狂”性美

从浪漫主义诗歌的角度来看,明朝中晚期和英国19世纪初在各自的文化环境影响下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其中命中晚期文人的主要特点是“狂”而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文人则突出的表现了“天才”的重要性。从活跃在明中晚期诗坛上的唐伯虎、徐渭等几个代表人物中可以看出明中晚期诗歌的这一狂放特点,唐伯虎的作品《李白有诗》中曾云: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诗中表达了对李白不等天子船的性情的仰慕,同时也在性情和诗才上以李白自比,表达出自己也不屑于科举、出仕。这与明中晚期的资本主义逐渐萌芽和封建专制制度逐渐走上极端的社会文化现实有很大的关系,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而封建政权为了维护统治不得不严刑峻法,导致了当时社会文化领域内的冲突矛盾极为激烈,以唐伯虎、徐渭和李贽等为代表的文人,对封建制度的腐败和残酷充满了失望。这种失望在现实社会中无法发泄,转而表现在诗歌当中,形成了一种藐视权威、发现自我的狂放诗情。这种发乎于心、表现于诗的自我流放式的“狂放”是根植于明中晚期的高压封建制度的,所以注定了其自身会随着所反对封建制度一起消亡的命运。

二、西方的“天才”理论

与明中晚期的浪漫主义诗人所处的实际环境不同,19世纪初的英国正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过程中编制的资本主义童话开始破灭,资本主义的弊端和丑陋开始展现,成为了西方文人抨击的主要对象,从避世厌恶城市文明的“湖畔派诗人”,到朝气蓬勃、奋争疾呼的雪莱,再到一生漂泊、狂放不羁的拜伦,这一时期的浪漫主义诗人对资本主义的不满,激励其奔走、思考,最终形成了英国浪漫主义的“天才”理论。西方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曾在《审判的幻影》一诗中这样写道:

他曾写诗赞美杀国王的人,他又写诗赞美一切的国王;他曾写诗拥护共和国,不论远近,然后用加倍的仇恨将它们中伤;他曾高唱泛民主的理论,现了聪明,却无道德的向往,然后变成雅各宾的死敌,翻穿了外衣,还恨不得换成皮。

从这一诗中可以明显看出拜伦对资本主义丑恶嘴脸的讽刺,这种讽刺是针对资本主义现象的普遍的讽刺和呼喊。

三、二者的异同与发展

从前文中可以明显看出明中晚期的浪漫主义诗歌是基于明中晚期的封建专制走向极端这一客观现实而产生的,而英国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诗歌是在资本主义发展的环境下产生。二者产生的客观现实和文化环境不尽相同,但是虽然其反抗的对象不同,但是其表现出的反抗精神是相同的,都强调了人的主观意识,突出了“人”的作用,所以在诗歌蕴含的情感和情感的表达方式上都存在着深刻的同一性。

明中晚期和英国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诗歌的产生土壤是有本质区别的,明中晚期的浪漫主义诗歌主要反抗的是严酷的封建统治,但是这一时期的封建统治已经逐渐走向极端,不惜使用“八股文”和“文字狱”等残酷的方式对文化自由进行封杀,残酷的统治集团使用残酷的手段镇压了诗歌艺术。而英国的浪漫主义诗歌虽然也强烈的抨击资本主义,但是资本主义毕竟是一种在自由和平等观念下建立的政治制度,不能否定自身予以镇压,所以明朝的诗歌艺术与其强烈抨击的封建制度一起走向了衰亡,而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却随着其强烈抨击的资本主义制度流传下来。

浪漫主义诗歌是诗歌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其本身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文化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关系,本文从客观环境和文化发展状态两个层面对明朝中晚期同19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进行比较,以期为世界诗歌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借鉴。

本文系2014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4A333)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拜伦的诗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徐志摩 《再别康桥》 多重情感内涵解读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最著名的诗篇之一。它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诗歌意境柔美悠远,风格清新飘逸,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正因为它那柔美飘逸的意境和欲别不能的缠绵情谊,多少年来一直深受读者的喜爱与钟情。高中语文教材几度更易,也从未把它删除在外。由此可见,《再别康桥》一诗地位之非同寻常。

一个纯粹的中国诗人,缘何会对一座异国他乡的康桥如此依恋,如此挂肚牵肠、萦萦于怀呢?笔者认为,那是因为康桥承载了作者一生的理想,亦即《再别康桥》诗中所说的,康桥有他“彩虹似的梦”。“彩虹”是色彩丰富的,诗人在康桥的“梦”也是丰富多彩的。

尝言:“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我想以“彩虹似的梦”和的这句话来引领我的这篇文章,浅析徐志摩的康桥情节,解读《再别康桥》一诗中情感的多重内涵。

一、爱情梦——爱

1920年,徐志摩来到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其间邂逅了在当时称为"中国第一才女"的林徽因,从此他便堕入了一场不能自拔、刻骨铭心的爱恋中。他爱上了像精灵一般的林徽因,为她写下了无数情真意切的诗句。应该说,对林徽因的爱,是徐志摩第一次真正的恋爱,也是他人生中迟到的初恋。

然而,他与林徽因的爱情无果而终。 他不无留恋而又遗憾地写道“我这辈子就只那一春”。从此林徽因成为徐志摩梦中可望而不可及的一个完美身影,他只得自我安慰似地说道:“我将于茫茫人海中寻访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至美如金的康桥,对徐志摩来说,留下了太多初恋的美好回忆,是他一生刻骨铭心的爱的圣地。康桥的记忆,是为了那个叫林徽因的女子,倘若没有她,康桥也不过是一座桥,一种存在的风景。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徐志摩对康桥的赞美,包含着他没有明说的言外之意——对爱情的歌颂。也就是说,康桥成了徐志摩对林徽因爱的一个象征、一个载体,这构成了他所寻之“梦”的内核和真正的秘密。

二、政治梦——自由

在剑桥学习期间,徐志摩确立了他的政治理想和社会理想——在中国建立英国似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他认为德国人太蠢,干事机械;法国人太阴,干事过分;南欧人太乱,头脑混乱;美国人浅薄,文化历史不长。所以比较像样的是英国。他曾说过“英国人是自由的,但不机械;是保守的,但不顽固”。所以他满怀英国康桥式的人生理想,期望在中国实现他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但是归国后,内忧外患、战火连连的中国在“五四”后掀起了如火如荼的革命浪潮,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在中国这片土壤里找不到生根发芽的沃野。徐志摩的单纯信仰在中国缺乏实现的社会基础,它注定是要破灭的。诗人曾经无比向往的政治梦想还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外辱内患、民不聊生的残酷现实中夭折了。

三、文学梦——美

徐志摩是一个热情地拥抱、深情地爱恋英国文化的人。留学欧美期间,他喜与名士交往,广泛涉猎世界名家名作,也接触了各种思潮流派。这个时期,孕育了他的政治理想,胚胎了他的自我意识,同时也拨动了他的求知欲,触发了他的创作意念。欧洲的文明,名流的思想,雪莱、拜伦的风流与浪漫,如同一道道洪流,不时冲击着徐志摩,他崇拜的偶像也由美国的汉密尔顿转向了英国的雪莱和拜伦,他弃政从文,走入了诗人的行列。

然而,彩虹绚丽,终归虚幻;“梦”虽绝美,终归成空。这一华美的诗句下,掩饰不住的是诗人曾经热情万种却背后无奈的凄凉,而“揉碎”一词更是暗含破碎幻灭的无言悲苦。

狂飙突进的“五四”,已经昭示了时代所呼唤的精神力量,这时的徐志摩却还在一边吟唱着康桥的微波、向往着雪花的快乐,就显得太不合时宜了。这种浪漫飘逸的文学理想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都统统化作了空中飞沫。诗人曾经一度狂恋的美政理想和文学梦幻都如肥皂泡一样破灭了,这“彩虹似的梦”最后终归是被“揉碎”在了现实的“浮藻间”。

故地重游,再一次回到这个曾让他热情燃烧的母校,满是忧伤失落的他怎能不感慨万端?

刻骨的爱情,炫美的理想,别样的人生,徐志摩演绎的是一曲性灵的舞蹈,华美绝伦,但身处灰色的年代,终究摆脱不了灰色的落幕。他宛如云中那一只闲云野鹤,轻轻的飞走,将那华美空影留给日落和黄昏。此乃诗人之不幸,更是时代之大不幸,但能借助《再别康桥》一诗感受到绝美的自然、纯美的人生、华美的梦想却是我们无数读者的幸运。

参考文献

拜伦的诗范文第6篇

关键字:惠特曼;创造性; 死亡哲学 《紫丁香》

一、惠特曼的创造性

通过了解惠特曼本人的生平我们可以发现,这位狂野的诗人一生都自称为一个天真纯朴的天才。他说他所有的情感表达并非来自于文化,而是自然赋予的,因此他的思想从不受书本知识的染指和束缚,而是带有史无前例的创造性。一直以来许多评论家都将惠特曼的生平和著作看做一个谜,因为要从思想上去剖析这样一位天才诗人以及他的作品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惠特曼一生都在强调自己是一位创造性诗人,是一位高唱“阔斧之歌”的歌手。所以从他的作品中来探索他对死亡的思考,我们不得不谈论惠特曼的创造性。虽然惠特曼本身一直声称自己的创造性是纯天然的,没有受任何书本知识的影响,但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分析这并不符合认识规律,而且我们的确也可以从惠特曼本人的作品中发现前人的文化痕迹。在惠特曼的诗歌和他的言语中我们可以推断他从古典神话中汲取了很多的营养,而且诗人雪莱、拜伦等人也给了他不少的思想启示。尽管惠特曼一直辩称他根本不了解雪莱的作品,但是他承认雪莱是英语做伟大的诗人,而且也至少有一次他承认,他对雪莱和拜伦的诗很感兴趣。但是究竟为什么惠特曼一直强调自己的创造性,或需我们可以在他注重自我、注重个体的思想中找到答案。

二、惠特曼的死亡哲学

我们之所以要提到惠特曼的创造性,是因为接下来要在比较和推论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惠特曼的《当紫丁香最近在庭院里开放的时候》(以下简作《紫丁香》)来探究惠特曼的死亡观。

(一)生和死一体的

在《紫丁香》中惠特曼将林肯比作星星——“那颗巨大的星星在西方的夜空中过早地陨落了”。但是从创造性角度来看,运用星星的意象并不是惠特曼的独创。我们发现在雪莱的著名作品《阿童尼》中同样有将星星的意象。很显然这两首诗有独特的相似之处。《阿童尼》中的主要象征是光明和阴暗,雪莱用星星来表现生命和光明,用云和雾来表现死亡和阴暗。在《紫丁香》中,惠特曼把林肯比作星星,把林肯的死比作乌云,因此说在这两首诗歌中,星星是同一的。雪莱在《梨西达斯》中,把夜看成死亡,把死亡的两端看做长庚星和启明星。前者走进夜,后者走出夜,而前者经过夜之后便超升为后者。惠特曼可能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些联系,但他知道夜星是维纳斯,夜星也是晨星。他也许知道维纳斯与阿童尼的故事。所以说惠特曼同雪莱一样,是想通过星星来来表现他的生和死一体的观念。在他那里,死是一种超升,死比生更壮观。惠特曼将死引向了神性主义,通过对死亡的歌唱来表现死就不是一种恐惧,而是心灵的愉悦,是永生的前奏。生和死一体的,死不是最后的外在的终结,而是当下瞬时存在的一部分。

(二)灵魂是永恒的,不灭的

在《紫丁香》中有这样的诗句——“在沼泽中幽静的深处,一只害羞的鸟隐藏着,唱着一支歌。这只孤独的鸫鸟像隐士一样隐居起来,躲避人的住地,独自地唱着一支歌”。而在《阿童尼》中有这样的诗句——“你的精灵的姊妹,孤单的夜莺”。认真分析就会发现惠特曼笔下的鸫鸟与雪莱笔下的夜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雪莱在《诗辨》中说到“诗人就是夜莺,他栖居黑暗之中,用美妙的音调唱着,在自己的孤独中唱出欢乐来”。可见在雪莱看来这种伟大颂歌的夜莺是不朽。而在雪莱的另一部名作《从摇篮里》有这样对鸟儿的致词——“你孤独的歌手,你独自唱着,使我联想到我自己。我孤独地听着,我将永远促进你的永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惠特曼的诗中鸟的意象具有了不朽的性质。这就从另一方面表现了他的死亡哲学,他认为灵与肉统一于个体之中,肉体的死亡并不意味着个体的毁灭,因为灵魂是永恒的,不灭的。在这种“宇宙灵魂”的观念里,惠特曼将个体的灵魂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它把生命掷于永恒之流。

(三)生命是可以再生的

我们都知道《草叶集》是惠特曼对自己诗集命名,之所以用“草叶集”命名其实也体现了惠特曼的“宇宙灵魂”观。在他看来,草叶是地球上最平凡、最普遍的,更重要的,草叶是生生不息的。他说“把世界上所有的艺术和科学取来,用一片草叶就把它们击毁,并且鄙视它们”。 在《紫丁香》中惠特曼写到——“当紫丁香最近在庭院里开放的时候,那颗巨大的星星在西方的夜空中过早地陨落了,我哀悼着,并将伴随一年一度的春天永远地哀悼”。 布鲁克林的四月正是紫丁香开放的时候,四月十五日又是林肯逝世的日子,显而易见,惠特曼是用紫丁香来寄托对林肯的哀思。在传统的挽歌中是没有人会提及春天生命的,因为他们都认为那是对死者的一种讽刺。但是在惠特曼对死亡是否定的,他从花草叶上看到了生命的绵延。在《紫丁香》中,惠特曼用紫丁香表现对林肯的深厚,而且为它的再生而歌唱。他把春天的生机赋予了死,在对死的回忆和冥思中,他认识到“这死的知识在我一边走着,而死的思想也紧跟着我在另一边”。所以在惠特曼看来,生和死就象旋转的岁月一样,花草叶秋天凋零,经过冬天的沉寂,到春天又繁生起来。因此,一切无所谓死,一切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有一种本质的东西即不死的东西决定着它们的形式。

三、结论

挽歌或哀歌直接面临的是死亡的问题。传统的挽歌大多是哀悼死者,赞美死者本人,而惠特曼却一直在赞美死亡本身,他把死毫不避讳地提出来,并且赋予其神性,将死是神圣而美妙的,这是对传统挽歌的一种挑战,从这方面来说的确凸显了他的创造性。在《紫丁香》中星星、鸟、紫丁香这些意象共同体现了惠特曼的死亡哲学。他用星星来表现生和死一体的;用鸟来体现“灵魂是永恒的、不朽的;用紫丁香来体现生命是可以再生的。总之,生死一体、灵魂不巧和生命再生,就是惠特曼对死亡的认识,是他的死亡哲学。作为诗人,惠特曼将死亡哲学诗化。正是基于这种生命哲学的观念,他才会把全身心的爱倾注于自然、倾注于不朽的“个体”,才会呕歌创造、呕歌宇宙灵魂。正因如此,才成就了包罗万象的《草叶集》;也正因如此,他的诗才会时而坦荡激昂,时而又艰涩难懂;还因如此,他才会感到孤独,发出“野性的叫喊”。但是,他的“死的知识”和“死的思想”,使他在歌颂灵魂不朽、生命永恒的同时,也在歌唱他自己。

参考文献

1、王晓俊;试论朗费罗对惠特曼文学创作的影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 第06期

2、陈曦;惠特曼《草叶集》之中外研究概述;电影文学;2010年 第01期

拜伦的诗范文第7篇

关键词:象征;历史;缩影;结晶;诗歌;联想

象征是历史的缩影,一般都要有较长的时间堆积和历史的渊源,如长城能成为中国的象征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它有几千年的历史.。布鲁克林大桥成为美国的象征是因为它的雄伟壮观体现了美国已成为世界强国之一;自由女神像被看成是美国的另一象征是她包涵了美国的建国的基本理念。

象征还有它的独特性,如袋鼠成为澳大利亚的象征是因该动物只能在澳大利亚看到和袋鼠本身的特性;而有些象征被全人类所认同,如玫瑰象征爱情;万寿菊象征长寿等。这类象征不分民族、国家和地区。人们的认同是一致的。但有些象征就只能象征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部人或事物,如国旗、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地方小吃等。有些象征还为一些个人所独有,如叶芝使用的象征和艾略特使用的象征就为两位诗人所独有。象征作为一种修辞手法与诗歌同存,也正是象征手法的运用才使得诗歌充满魅力和吸引力。只要有诗歌,就有象征。英美的诗人,如哈代、弗罗斯特、迪更森、罗赛蒂、蒂斯代尔等很好地运用了象征着一手法使得他们的作品广为流传。运用象征手法,彭斯写出了动人心弦的《红红玫瑰》A Red Red Rose;拜伦写出了令人心驰神往的《她走在美的光影里》She Walks in Beauty;雪莱写出了叫人婉惜的《颂一朵凋零的紫罗兰》On a Faded Violet和催人奋进的《致云雀》To a Skylark;惠特曼写出了悲壮有力《啊,船长,我的船长》O Captain, My Captain。诗人克莱恩写下的《致布鲁克林大桥》To the Brooklyn Bridge就使这座大桥迅速成为美国的象征,也成了人类文明的象征之一。这座大桥象征着美国已迈进世界强国之林。叶芝和艾略特将象征在诗歌中的运用推向顶峰并因此双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叶芝和艾略特的创作生涯都在象征形成一种文学流派时期。他们在诗歌中大量使用象征使他们的诗充满了魅力和神秘。叶芝所著的《乌辛的流浪》The Wanderings of Oisin就充满了象征,连作者本人都难以一一说明。但也正是这些象的使爱尔兰的人民回忆起了他们过去的历史和民族的存在,使他们为曾经的历史感到自豪,使他们看清了眼下民族的痛苦和国家灾难都是由英国殖民主义者造成的。这些象征使人民恢复了民族自信心,为爱尔兰的民族运动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这些象征唤醒了民众。

叶芝因他的爱情诗而闻名于世。他曾用“玫瑰”、“海伦”、“天鹅”和“凤凰”来象征他所钟爱的毛德・冈Maud Gonne。在那么多的动人诗篇中,读者找不到一个毛德・冈的名字,而毛德・冈的美丽身影在这些诗中却又无处不在。读者通过象征认识了毛德・冈,目睹了她的十全十美,感受到了她为爱尔兰民族独立而战斗的坚定决心。

叶芝用四十年的光景写就的《当你老了》When You Are Old感动了世界一百年。诗中的象征和象征成分让全世界的读者产生无限美妙的联想。该诗百读不厌的效果就是通过象征的运用来达到的。

艾略特因诗歌创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写的《荒原》The Waste Land被看成是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的一块丰碑。艾略特的影响延伸到现在和将来,而这样的艺术效果也是通过使用象征得以达到的

叶芝和艾略特两位诗人被看成是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在他们诗歌中,象征不计其数,可以用“象征的森林”来形容。叶芝和艾略特对人类的未来担忧失望。叶芝在冥想中想象出了象征人类美好未来的“拜占庭”,而艾略特却用“火”来象征人类根本没有未来。两位诗人都想挽救人类。叶芝想到的办法是用“艺术”去感化“恶人”,而艾略特却认为人类要想得到拯救的唯一方法是信仰宗教。

对于“生和死”的问题,叶芝和艾略特都认真地进行了思考。他们都希望能够得到永生。叶芝想象自己在艺术中永生,他用“金枝”,“金鸟”“唱歌”来象征自己永远在“拜占庭”进行艺术创作。而艾略特却希望在“火”中永生。

象征主义作为一股文流发端于十九世纪末期,兴盛于二十世纪前期。这股文流有自己的纲领和宣言,诗人众多,名家倍出,名篇传世,影响深远。虽然随着诗人的离世,该文流慢慢退去,但象征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将与诗歌共存。

参考文献:

[1]Anderson, Jan. Literature of the American People .Second Edition. Pensacola Christian College, 1997.

[2]Chen Jia . English Literature, the Commercial Press, 1982.

[3]Whitman, Walt. Leaves of Grass. China, Harbing Press, 2004.

[4]候维瑞 《英国文学通史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1999 。

[5]李贵苍 编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论集》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 。

[6]姜 涛 《 美国诗歌赏析 》武汉:版社 , 2006 。

[7]黎志敏 《 走进剑桥 二十世纪英美诗歌精选 》,广州 ;广东音像出版社 ,2002

[8]聂珍钊 《英语诗歌形式导论 》,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07 。

拜伦的诗范文第8篇

那天我发现了一个随意的五边形,我惊讶于它怎地如此精确地表现了我的性格,如此真实地透出我生活的气息。这短短的一条边,正像我的学生时代,短暂有力,充满活力。在这条线段上我看到了那些已经过去的奋斗的日子,和即将到来的努力的日子,也看到了青春的快乐和苦痛!

再看这条边,一样是不长的一条,上面写满了谨慎和意气风发,这是我未来的蓝图,是我正在打拼天下。在这里我看到了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艰苦的奋斗。

这是一条坚定的长线,稳如泰山,坚如磐石。这大概是我对社会的贡献,和我所创下的丰功伟业了吧!这里,一个冷静而温和的人在向我微笑。

这又是一条什么线?它散发着快乐的气息和金色的光辉。我仿佛看到一位老人,笑着坐在椅子里,品尝着拜伦的诗的佳肴,沉醉在舒伯特乐曲的佳酿之中,享受着那份安逸。这是我的暮年生活了吧。

最后这一笔,折向终点---不,那是另一个起点。生命逝去了,但生命的价值却依然存在,它又回到宇宙的大生命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