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滕王阁序赏析

滕王阁序赏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滕王阁序赏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滕王阁序赏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诗歌解读 丰富性 考场命题 冲突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优秀的阅读习惯和良好的阅读积累对提高写作能力确有裨益。“阅读”为学生提供了相对自在的思维空间,他们品读摘录、思考交流,常常在无所依傍的环境中“无所畏惧”地解读,所以往往能独辟蹊径。这些解读根植于文本,或立足语言章法,或针对情节立意,或酌情拓展延伸。即使仅只针对文本内容一项,学生的解读也能不拘一格,甚至独树一帜。

在自由的写作训练面前,这些“积极”的思考能无一例外地“迎合”考试要求,变成考场成就。但奇怪的是,这种“阅读加评点”的开放式做法竟很难帮助学生提高“诗歌鉴赏”的考场得分。以对《滕王阁诗》的课堂解读和考试为例:

考场命题:请赏析《滕王阁诗》的尾联(4分)。

参考答案设置:尾联以物是人非、江水滔滔依旧的对比,更进一步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

从答案的设置上看,手法(对比)、内容(“物是人非、江水滔滔”)、情感(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都是得分点。

学生心中没有答案可以参考,他们的解读“五花八门”。

学生阅读赏析1:尾联以设问的方式追问滕王去处,与前文滕王阁的盛况呼应并对比,以“长江自流”作答,看起来答非所问,其实这种悲观与《赤壁赋》中“客人”问曹孟德“而今安在哉”的悲观如出一辙。都源于生命的短暂无常,命运的无法捉摸。

学生阅读赏析2:诗歌的尾联完全没有必要探讨“滕王”的去处,因为答案显而易见。滕王不可能和长江一样永恒地存在下去。那么,像长江一样永恒存在,就值得骄傲吗?如诗中所写,也不过是“空”自流而已。在王勃看来,生命短暂固然可叹,但假如只能和长江一样,在“空流”中自耗生命,恐怕后者更会叫他不能忍受。因此,作者在这里一方面感叹时光易逝,一方面希望自我勉励,希望自己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建功立业。这也符合王勃年少自傲的经历和性格。

学生阅读赏析3:尾联承接上文关于时空的联想,进一步追问“大人物”的命运。作者追问的目的是什么,是悲观地感叹还是及时的自我勉励,需要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待。《滕王阁诗》是《滕王阁序》的一部分,在《滕王阁序》中,有作者感怀身世的悲观,也有怀才不遇但绝不自我放逐的豪情。

以上三个学生的解读,也都是从手法、内容、情感三个方面对诗歌的尾联进行的阐述。与参考答案相比较,手法上,有说对比的,但对“对比”这个手法的分析与参考答案并不完全一致,另外,对手法的分析还涉及到了参考答案不曾提及的“联想”“呼应”“设问”等,至于对情感内容的阐述,也与参考答案不完全一致(有的包含了参考答案,有的则与参考答案几乎没有关联)――有的同学甚至认为,所谓的“悲观”只是表象,而“自我勉励”、“及时奋发”才是作者要表达的真意。

这些解读并没有明显的错误,学生们的思维也各有支点,能自圆其说,他们参考了王勃的身世,考虑了文章的构思,甚至剖析了“表里”的关系。但单从得分上看,显然并不理想。

类似的“莫须有”的“丰富解读”,在我开展的“古代诗歌自由读”的课堂上时有发生。在我们读苏轼的《江城子・记梦》时,同学们对“泪”这一感情基调没有争议,但在具体解读诗歌内容时却各有各的妙招。

以“不思量,自难忘”为例:对“不”和“自”的两种理解导致了两种解读,一是“不敢轻易想念,是因为(往事)太难忘记”,一是“不必刻意想念,自然难以忘却(往日共处的时光)”。同样是说“难忘”,却有一正一反两种解读。

再如“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一句,学生在解读“应不识”时,一种理解为“应该认不出”,另一种则认为是“应该不会结识”,这也就造成了两种解读:一是“即使现在见面,(妻子)看到我满面沧桑,两鬓斑白的模样,也应该认不出了”,一是“即使回到从前初见的一刻,我应该不会再选择结识你,那么也就不会有现在‘满面沧桑,两鬓斑白’的我独自想念你”,同样是表达自己的思念,解读的方案小有差异。

都对!这是我的结论。

我们在总结学生答“诗歌鉴赏”题时,常常将学生不能得分的原因归结为学生“没看懂”,即未能揣摩出关键词语的信息,未能把握住诗歌表达的情感。从上面的阅读案例来看,诗歌本身精炼的语言给了读者相当大的思维空间,学生从对语言的揣摩中把握作者的情感,很难说他们的哪一种理解是错的。学生们“看懂”与否,在考场上的标准只有“参考答案”而已。

大量的思考和解读在相对自由的写作命题面前,发出了微妙的“正能量”,在“老态龙钟”的诗歌鉴赏主观题面前不仅没有效力,“多心多情”的解读方式甚至可能产生“副作用”。

以江苏卷为例,诗歌鉴赏的高考命题方式大致可以分为情感主旨类、表达技巧类、语言风格类加上默写,所选诗歌基本以唐诗(主要是律诗)宋词为主,设计分值是10分(2014年调整为11分)。

我越来越觉得诗歌的命题并不能反映出“鉴赏诗歌”的实际需求。

首先,优秀的诗歌不论题材、体裁,都能体现汉语的诗性魅力。而古诗词的“诗性”绝不等同于散文的诗性,所以仅仅提及所谓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表达技巧,是不足以体现诗歌的语言魅力的。翻看近年的诗歌鉴赏题,诗歌(尤其是唐宋诗词)音韵的宽窄平仄在试卷上没有体现,命题形式和散文小说几乎没有区分。学生在阅读时把诗歌读成散文,在品评时对音韵绝口不提,着实令人担忧。

其次,既然是鉴赏,那么就该鉴出个“美丑”,赏出个“优劣”,但考场上的“鉴赏”都是“歌功颂德”的伪鉴赏,学生只是人云亦云的歌颂者。真正的鉴赏者,是像汪曾祺笔下的“叶三”,虽不明理论,但捧着一颗真心,品出百般“真”情。不少看起来“开放”的命题,其实也只是“假开放”:给出一句前人的经典评价,问学生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谁都知道要想尽一切办法往前人的评价上靠。前人的评价不过就是为作品“作注”,现在我们又来“为注作注”,这样拾人牙慧,哪里是鉴赏之道?更培养不出伟大的读者。

第三,很多同仁责备学生笨,没有“看懂”诗歌内容。其实,对诗歌内容的解读角度有许多种,解读方式也不一而足。学生鉴赏诗歌不是警察探案,要让学生写出“不离谱”的答案,应该给出更多的背景内容、字词解释和作者信息。要让学生将时间花在“鉴赏”上,而不是“理解”上。不应该让诗歌鉴赏沦落为文言翻译。

伟大的诗歌必须要与伟大的读者相遇,当初创作的努力才能不被辜负。已经被界定为不可超越的诗歌盛世,实在不需要再多的锦上添花;已经在文学领域功成名就的诗人们,需要的恐怕也不是人云亦云的赞颂,而是理性地阅读和批评。

滕王阁序赏析范文第2篇

2、《滕王阁》如何紧扣“阁”来写景抒情的?(提示:阁外景、阁中物、阁中人)

3、《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别”体现在哪些方面?(提示:别筵、别路、别景、别情)

4、《望月怀远》是如何扣住“望”和“怀”来写景抒情的?

5、《燕歌行》序中说“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思考“感”的具体内容。(提示:一感唐家声威、二感思乡盼归、三感苦乐不均。)

6、《与诸子登岘山》是如何“吊古”与“伤今”的?

7、赏析《山居秋暝》里的“诗中画意”与“画中诗意”。

8、俗话说“酒后吐真言”,结合具体诗句,说说《将进酒》中的“酒后真言”。

9、《月下独酌》“独”是如何表现的?

10、《客至》自注:“喜崔明府相过。”作者是怎样层层表现“喜”的?

11、《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分明怨恨曲中论”,“怨”的具体内容是哪些?

12、《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与《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同为贬谪诗,它们在情感、意象和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13、《商山早行》中“早行”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14、《寄扬州韩绰判官》对好友的思念和问候体现在什么地方?

15、《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恨”的具体内容?

16、《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写了梦境与现实的几组对比?

17、《破阵子(燕子来时)》、《踏莎行(候馆梅残)》和《蝶恋花(庭院深深)》都写到了“花”,试问,有什么不同?

18、《苏幕遮•怀旧》丽景与柔情分别体现在什么地方?

20、《天仙子(水调数声)》上片写了哪五件可堪伤感之事?下篇是如何写“风”的?

21、《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酒醉与酒醒的东坡形象。

22、《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是如何写尽相思之苦的?

23、《水龙吟(似花还似飞花)》是如何扣住“惜”情来写杨花的?

24、《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恨”是全词的关键,为什么?

滕王阁序赏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高中语文教学 优势 应用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 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已经被很多教师所采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优势表现在:

一、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1.激发兴趣,寓教于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自主积极地学习,学习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一改平时单调的听和写的学习方法,可利用多种感官(比如听觉、视觉、运动觉等等)来参与学习。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可让他们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到知识且记忆深刻。如在《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中,我通过视频来展示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伴随我串讲课文,学生情不自禁地融入到了课文学习中。

2.形象直观,陶冶学生情操

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文本知识的枯燥。在制作课件的时候,我根据需要插入相关的优美图片,在进行朗读时可以利用动听的音乐来作为配乐,由此来生动展现课文的意境以及音韵之美。这样融声像图文于一体,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比如进行《琵琶行并序》的教学,我先将有关图片展示给学生看,然后插入《春江花月夜》琵琶演奏音乐来配合朗诵,学生便能在这一情境中既学到了知识,又深切地体会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陶冶了情操。

3.拓展课堂容量,拓宽学生视野

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生动地把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还可以在其中利用图片、声音等进行大量的课外知识链接,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有趣,从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教学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在教学过程中被普遍应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要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做到创新课堂教育模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高中语文教学

运用多媒体教学,其真正的目的是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创新性,激发、促进、锻炼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我认为运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

1.正确灵活地处理好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的关系

现代化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是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媒体是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整个教学过程要靠教师去组织,多媒体的应用要在教师的安排下逐步引入。要使多媒体发挥高效作用,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对具体教学环节的调节和控制。教学内容、选择的媒体是固定的,而学生却是多种多样的,当某些学生遇到某个教学难点或疑点时,若只用多媒体机械地重复,不能因人而异,不能深入浅出,教学效果往往大打折扣。因此,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之前,教师应做必要的讲解和启发,使学生知道看什么、怎么看、听什么、怎么听,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主动地积极地从中获得知识,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多媒体的辅助功能,决不能让多媒体简单地替代教师的授课。

2.根据教学的需要,选准时机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中,我们可用多媒体进行新课的导入,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学《沁园春 长沙》一课,赏析品味结束时,播放MTV,让学生在歌声中进一步感受那高远的理想和广阔的胸襟。多媒体教学可用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如教学《滕王阁序》,学生预习全文后,会感到文字很生疏,不能感受其美,这时播放著名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在滕王阁录制的现场配乐朗诵,再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看到滕王阁的壮丽景色,从视觉、听觉上引起审美的兴奋,获得审美的愉悦,学生会产生很大的兴趣去背诵体悟。多媒体教学可用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学生反复吟咏文字后,再播放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多媒体教学也可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选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时机,我们的语文课堂将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获得了知识,又提升了能力,还获得了丰富的审美感受。

3.采用片段式课件替代整课式课件

语文教学中,我们可采用片段式教学课件替代整课式教学课件,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这样,课堂上既有教师的组织,又有学生的参与,可以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体现辅的效果。我们应该时时谨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立足点应是辅助,而不是替代,更不是赶时髦,摆花架子。我们应该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发扬传统教学的长处。

总之,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是教育现代化的体现,是每位教师都应该掌握和研究的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只要我们将多媒体技术跟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在透彻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科学地开发和选择多媒体课件,就一定能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很好地完成教学目的,充分体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从而实现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

【参考文献】

滕王阁序赏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互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2-0124-01

多媒体集声、光、形于一身,自从它走进课堂,尤其是高中语文课堂,语文教学就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表现力、参与性、重视力和受控性 强的特点,既能达到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又能实现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的目的。例如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课,上课伊始,出示一系列屠杀犹太人的图片,加之以教师的解说,学生不仅了解了集中营可怕的历史,而且了解了二战期间纳粹人的疯狂,本文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的控诉,表达对自由和和平的向往,同时也告诫人们不要忘记历史教训。

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有助于学生 的理解、分析、记忆和掌握。如《我的空中楼阁》一文,"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阴把小屋笼罩起来。这棵树让小屋给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这些语言优美形象,在细细品味语言文字之后,再出现相关画面,使语文文字的描述变得更鲜明、更强烈、更集中,让一些不能很好地再现画面的学生理解了语言文字,让那些已理解句子含义的学生的印象更深刻,总之,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愉悦中突破了教学难点。 也是对审美语文的阐释,审美语文就是通过阅读鉴赏体验语文中的美和情感,被语文所表达的真善美所感染,所陶醉,从而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开启智慧,提升人格的目的。

1.根据需要,选准时机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是教学大势所趋。教学中,如果我们可用之于新课的导入,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沁园春 长沙》一课,赏析品味结束时,播放MTV ,让学生在歌声中进一步感受那高远的理想和广阔的胸襟;多媒体教学可用于帮助学生理解,如教学《滕 王阁序》,学生预习全文后,会感到文字很生疏,不能感受其美,这时播放著名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在滕王阁录制的现场配乐朗诵,再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看到滕王阁的壮丽景色,从视觉、听觉上引起审美的兴奋,获得审美的 愉悦,学生会产生很大的兴趣去背诵体悟;选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时机,我们的语文课堂将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获得了知识,又增强了能力,还获得了丰富的审美感受。

2.发挥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

虽然多媒体教学的表达能力十分强大,引入课堂后,弥补了 传统教学的不足,但它仍然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所以我们在使用时,不仅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要充分发挥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独立控制课堂节奏。多媒体教学中我们常常要使用很多的图片来辅助教学。很多教师授课时,过于追求图片的华美,反而 忽视了语文课堂本身。所以,我们在选择图片时,必须选择那些切合文意的图片,否则宁可舍弃。对文本理解没有作用的图片,不宜过多使用。这样不仅节省了教师寻找图片的时间,也提高了课堂效率。如何充分发挥图片的作用,这也有赖于教师的教学艺术。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使自身处于主导课堂的地位。有时,出示图片,教师配以解说,如学习《雨巷》一课,播放《丁香花》MTV和丁香花图片,学生自然会领悟到丁 香花的象征意义。有时在出示之前,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有时在出示之后提问,让学生深思。有时甚至需要发挥教师的教学机智,灵活处理。如李煜的《虞美人》,在播放了《虞美人》的Flas后 ,很多学生对此画面不以为然,纷纷情绪激动得要讲述自己心中的亡国之君的情态,动作及内心活动是怎样的,有的竟情不自禁表演起来。其实这幅画就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只是教师必须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根据课堂内学生的 具体情况,灵活处理,让学生有所学,有所获。也要求教师有杂实的基本功,只有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宽阔的专业理论,厚实的文学功底,开阔的文化视野和宽厚的人文情怀,博采广纳,了解语文教育教学理论才能有较深度和厚度的教学设计。

滕王阁序赏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古筝教学;审美教育;必要性;全面发展

所谓“审美教育”是运用美的形式给人们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以达到美化人们心灵、行为、语言、体态,提高人们道德与智慧的目的。通过加强学生的审美观念,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艺术的理解能力。使学生的演奏技巧以及音乐审美能力在审美意识中得到更深层次的进步,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审美教育在古筝教学中的必要性

1.审美教育能够促进古筝教学

艺术教育的目标是能够加强学生的身心修养以及对世界的审美观念。因此,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古筝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学生对所学曲目意境的领会,从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自身的修养。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对古筝学习的领悟能力。将审美教育与古筝教学相融合,能够使学生在艺术领域的能力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2.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现代课程教育标准中,素质教育是整体教育教学体系中所重点要求的教育内容。在素质教育中,审美教育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应当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予以高度重视。审美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鉴赏和创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和情操,美化学生的自身,实现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良好的审美教育能够有效达成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二、审美教育在古筝教学中的运用

1.积极引导,树立审美观念

高中时期的学生仍然处在成长时期,对于大部分事物的评价与判断还不够成熟。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以及人生观念。在学生的成长旅程中,教师的引导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古筝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赏析,让学生在学习演奏技巧前,了解所学曲目的背景,并且由背景和曲调展开想象,更好地对所学内容进行理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例如,在学习经典曲目《渔舟唱晚》时,教师可以介绍曲目的创作背景为娄树华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改编而成的,标题取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学生可以通过欣赏曲调并结合诗句的意境进行想象,对所学曲目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并且从中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更好地对曲目进行学习。

2.体验探究,激发审美激情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应当从实际生活中入手,让学生身边的生活环境中发现美、领悟美、评价美。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情景与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生活中的美,以此激发学生的审美激情。例如,在学习经典曲目《出水莲》时,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户外的郊游活动,带学生亲身领略莲花的美丽,让学生对莲花进行评价,并向学生讲述莲花不屈的品格与含义。以学生亲身的体验探究为导线,激发出学生的审美激情,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古筝教学不仅仅是技艺传授的过程,同时也是意境美、人文美以及情感美的体验过程。因而在古筝教学过程中,要将审美教育融入其中,使得音乐之美对学生的心理和情感真正产生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曦.怎样把审美教育融入到古筝教学中[J].大众文艺,2010(07).

滕王阁序赏析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古诗文 诵读 句子结构 审美能力

传统的古诗文教学是“字字落实”的教法,翻译和语法的讲解便成了古诗文教学的两大支柱。老师只顾“填”,学生又怎能对学习古诗文产生兴趣呢?新《课程》强调的是注重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古诗文时,必须改变教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热情,进而使学生学习古诗文成为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

与现代文不同的是古诗文的知识框架要明朗些,知识点要清晰些。因此,我们抓住古诗文的这些特点进行古诗文教学,就能交给学生一把开启古诗文阅读的钥匙,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将会引导学生真正走进古诗文,真正走进古诗文的情境之中。

一、以诵读为基本

吟诵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古诗文语感的重要途径,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千百年来的真理。所以我们要注重课堂上古诗文的反复诵读,让学生“入乎其内”,自由地诵读,读出古诗文的原汁原味来。诵读时还要能够把握住节奏诵读,只有节奏读准了,对文意才可能理解,否则就混乱不清了。

况且古诗文比较讲究韵律,具有音韵美的特点,读来琅琅上口。诵读的过程也是体味古诗文之美的过程,在这个审美过程中,引导学生自觉地达到审美的愉悦,从而疏通文意。

当然教师要交给学生诵读的技巧,指导学生会诵读,可按照初读、赏读、美读三个层次来由易到难诵读古诗文,如教授《滕王阁序》一文时,先让学生结合配乐朗诵,初读课文,带学生进入一种情境,在诵读中解决字音、字形、字义等基本问题,激发诵读热情。再让学生体味作者的感情赏读课文,让学生品味语意。最后在赏析中加以美读,将作者的思想和感情读出来,读出一种气势来。这样,学生在整个诵读过程中思维始终是活动的,对文章的理解速度和深度就大大加快、加深。

诵读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急于求成,教师要鼓励学生敢读,多读。同时要指导学生养成读与思、读与品、读与写相结合的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口头表达的能力和写作水平。

二、以分析句子结构为抓手

句子结构简而言之就是句子的语法结构,分析句式结构就是能够判定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等句子成分,特别是主、谓、宾三大主干成分。通过分析句式结构,去理解古诗文中较为繁杂的古诗文句子。而且在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教法是填鸭式的,学生死记硬背,往往是暂时记得,久而久之便忘却了。通过分析句式结构能形成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经久不衰。例如,词类活用现象是古诗文学习中比较复杂的,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判定那个字活用,怎么活用。《鸿门宴》中“项伯素善留侯张良”一句,我们分析得知:主语为“项伯”,宾语为“张良”,“留侯”为官职,那么它就缺少谓语,而“善”为形容词,但它处在了谓语位置了,那么它就必须活用,得出“善”字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为“交好”之意。

教给学生技巧的同时,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让学生动手去学习、整理字音、重点词义、通假字、成语、难句翻译等,养成随时积累文言现象的好习惯。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又科学地训练了学习技能。

三、以培养审美能力为提升

教材中所选古诗文作品多为当时出类拔萃人物的精神物化的产品,具有极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作品中整齐的句式、隽永的语言、感人的形象、深刻的哲理、经典的笔法等,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还能为学生积累语言素材,提高阅读能力,进而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所以教师在古诗文的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性地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审美过程中,为人物的言行神思而喜怒哀乐,在心灵共鸣中得到审美的愉悦,使学生的灵魂受到熏陶、荡涤和洗礼,这才是古诗文教学真正的魅力所在。

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去与作者、诗文中人物形象进行心灵的交流,汲取他们做人的智慧,涵养学生的心灵,这正好能够达成古诗文教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也是古诗文教学追求的至高境界。

滕王阁序赏析范文第7篇

两位教师教的都是《少年王勃》一文(苏教国标本第六册第九课),理解诗句过程具体如下:

案例1:

师:浏览课文,找一找,哪一小节描写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诗的意思。

生: (生浏览课文、很快发现)第3小节。

师:好的,请你说说“秋水共长天一色”什么意思。

生:就是“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

师:非常好。那“落霞与孤鹜齐飞”呢?

生:就是“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师:好的,刚才我们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了诗句的意思,接下来请大家背一背课文第三小节。

案例2:

师:哪位同学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诗的意思?

(生读课文段落)

师:将诗句和课文内容对照,你发现了什么?

生:(思考)顺序不一致。

生:诗句先写了近处的野鸭,再写了水天一色,而课文是先写远景,再写近景。

生:我想是因为运动着的野鸭容易最先引起别人的注意。

师:有道理。是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14个字中有动有静、有远有近,层次非常分明。

师:那位都督听到这句诗时,忍不住拍案叫绝,称王勃为“奇才”。请你再读一读诗句,你觉得“奇”在哪?

(生自读体会,部分学生对照前面的课文内容读)

生:我觉得这两句诗写的景色特别美。

生:这句诗读起来特别有气势。

生:(突然地)老师,落霞能飞吗?落霞不是指夕阳落山时的云霞吗?

(师微笑不语)

生:我知道了,那一只野鸭在飞,晚霞也在轻轻飘荡,王勃就写它们一起在飞了。

(生哇,惊叹状)

生:我还发现了“秋水共长天一色”也很妙。其实赣江的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颜色,此刻在落日的映照下,作者说“与长天一色”就太美了。

生:也许就是“半江瑟瑟半江红”呢。

师:同学们,落霞本无意飞,秋水本没有色,但在诗人王勃的笔下都有了别样的风采。怪不得都督忍不住拍案叫绝――

生:(齐) 奇才!真是奇才!

师:其实文章中对都督的描写是一处侧面描写,我们再找找看,文章中还有哪些地方是对王勃的侧面描写?

第一位老师根据教材后的问题设置,围绕“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思”展开教学。另一位老师则将目标定位为赏析诗句,体会诗文中用词的精妙,并感受文章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课后,老师们围绕这两节课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教师A:我认为第一位老师对教材的处理是可以的,因为我们三年级下册的语文教学参考书在第113页中明确指出:“在这两句话的教学中,教师不要作过多的分析与指导,主要引导学生在朗读、赏景中感悟。”第二位老师教学目标的确定,我个人认为有些偏难了。

教师B:我更欣赏第二位老师的目标确定。教学参考书也只是以多数学校和多数教师的实际需要为目的而设计的,很难照顾到不同层次学校和不同水平教师的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完全可以也应该从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设计出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案。换句话说,语文教学参考书只是教师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方案的“向导”,而不应该成为束缚教师手脚的“紧箍咒”。实例2中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确定教学目标,从课堂的教学效果来看,孩子们学得很有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引领学生深入地体会了,将教材用活了。

教师C:语文教学参考书是为了适应教学的实际需要编写的,目的是为教师备课时提供一些方便。其实,过去曾有一些语文教育专家不大主张为语文教材编写教学参考书,认为那样不利于教师积极主动地钻研教材,也不利于语文教学的百花齐放。但是,为了方便教师教学,特别是那些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和学校的教师,迫切需要有一本分析教材、指导教学的参考书。因此,苏教版编写的语文教材,也有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但是,教学参考书并不能代替教师对教材的独立钻研,教师根据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素养,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来确定教法,组织教学。

教师D:我在网上还看到有一位老师教学这篇文章时,将《滕王阁序》全文印发给学生,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背诵比赛呢!人们常说“文无定法”,其实教学也是如此――教无定法。对教材的认识和处理是因人而异的,它和个人的思想、阅历、性格、爱好有关,这些又都会影响教学过程的设计。另外,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还要因学生的实际情况、课文内容、教学目标而异。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大纲,认真研究学生,认真学习教学理论,有个性地处理教材,有个性地设计教案,使教学活动尊重实际、贴近生活。

滕王阁序赏析范文第8篇

登高诗: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登高是我国古代文化中一种别具特色的民俗现象,中国古代文人有一种登高情结,这种情结又影响着文人的文学创作和审美心境。登高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活动,具有深厚的文化渊源。登高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看待世界的视角,文人在现实生活中常常遭到贬斥,不得志,他们所追求的自由的理想境界,只有在登高望远的时刻才可以使自己饱受束缚的心灵得到暂时的释放,使自身获得片刻的自由空间。我心飞扬,不能与鸟同飞,也要站到离天更近的地方,去品味飞翔的感觉。

那么,怎样鉴赏登高诗呢?

1. 抓取关键词,探究登高的目的

古代文人的登高,有其特有的文化氛围和情调。简而言之,主要有以下目的:

①应和节令。中国历代的一些文人雅士,每当重阳之时,常常登上高处,欣赏深秋的美景,一面赏菊饮酒,一面吟诗抒怀,留下了许多生动的诗篇。如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②即席酬唱。如王勃的《滕王阁诗》、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等。浙江绍兴之兰亭,江西南昌之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洞庭湖边的岳阳楼,均依山傍水,视野开阔,是历代文人登高宴饮的理想胜地。

③借景抒怀。正因为登高和古代文人心理契合,所以不管是仕宦出游,还是羁旅漂泊,文人异地登高的渴望总是在所难免,已成一种情结。登高一则可以饱览异地风光,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丽;一则可以放松身心,或抒发心志,或排遣郁闷,可谓一举两得。

④登高怀古。今昔比照中表达对时世的关心和对个人处境的反省。如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⑤登高饯别。每逢家人故友外出远游,登高设宴,举杯畅叙离别之情和人生感慨,目送对方离去,已成古代文人最富有情调和畅诉衷情的告别形式。如李白的《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2. 知人论世,探究蕴含的思想感情

登高有时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生活的再发现,感情的闸门在一刹那间被打开,宇宙、人生、国事、家事,眼前景、心中情,喜怒哀乐竞相涌来。古代文人在登高时阐发的情理常常有:

①盛赞风景之美,畅叙登高之乐。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只有登高,才能让更广阔的美景进入自己的视野,跳出狭小的生活圈子,给心灵自由的空间,尽情翱翔,寻觅登高之趣。

②悲羁旅流离之苦,抒思乡怀国之殷。对游子而言,登高便是寄托乡思的最佳场所。如:“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宋・寇准《春日登楼怀归》)诗人登楼远望,只看见脉脉东去的江水,舟横渡口,人迹稀少,荒野里飘荡着几家没有生气的炊烟,寺庙古树上时而飞过一两只鸟儿,一切都显得寂寥。他想家了,想起了在八百里秦川渭水边上的家,到这远天远地来做官,究竟是为了什么?孤独漂泊的愁滋味一下占据了诗人的心。

③哀人生苦短多舛,发壮志难酬之忧。登高四望,放眼天地,顿觉宇宙之浩大,个人之渺小,人生之短促,曾经渴望建功立业的古代文人,也随岁月的磨砺和仕途的坎坷而生出许多感慨。功业未就的苦闷成了一生的心痛。如:“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夕阳快要西沉,孤雁的声声哀鸣不时传到赏心亭上,更加引起作者对沦陷的故乡的思念。他目睹腰中宝刀,却不能用来杀敌卫国,悲愤地拍打着亭上的栏杆。可又有谁能领会他此时的心情呢?词中通过看吴钩宝剑、拍遍栏杆的典型动作,生动表达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心情。

④叹时事动荡之乱,表忧国忧民之志。身逢乱世,国恨家仇往往成了诗人登高时挥之不去的情思,少了闲暇登高的那份轻松和自得,袭上心头的忧国忧民之志让登高多了几分肃然。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诗人仰望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后四句抒发了作者晚年的羁旅之思、怀乡之情、垂暮之叹、衰鬓之怨以及家国之恨,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跃然纸上。

【高考链接】(2009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 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⑴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⑵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

⑶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解析】全词采用散文化写法,层次分明。从篇首到“蓬壶殿里笙歌作”为第一段。写在黄鹤楼之上遥望北方失地,引起对故国往昔“繁华”的回忆。“想当年”三字点目。“花遮柳护”四句极其简练地道出北宋汴京宫苑之风月繁荣。“珠翠绕”“笙歌作”,极力写出了歌舞升平的壮观景象。第二段由“到而今”起笔(回应“想当年”),直到下片“千村寥落”句止。写北方遍布铁蹄的占领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们的惨痛情景,与上段歌舞升平的景象形成强烈对比。“铁蹄满郊畿,风尘恶”二句,花柳楼阁、珠歌翠舞一扫而空,惊心动魄。接着是两组自成问答的短句。“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战士浴血奋战,却伤于锋刃,百姓饥寒交迫,无辜被戮,死无葬身之地。作者恨不得立即统兵北上解民于水火之中。最后三句,作者乐观地想象胜利后的欢乐,今日“靖康耻,犹未雪”,未能尽游兴,“待重新收拾旧山河”后,定再驾乘黄鹤归来,重续今日之游以尽兴。从“想当年”“到而今”“何日”说到“待归来”,以时间为序,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简练明快。

【参考答案】⑴想当年,到而今。借代。⑵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中原荒烟,千村寥落。⑶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入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唱和诗:故人惠思我,百里寄遥音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词唱和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它源远流长,形式多样,独具特色。有联句、酬和、和答、分韵、和韵、次韵等。古人唱和多为赠答,其内容有思友怀人、相互劝勉、畅言志向、倾诉际遇、怀古忆旧、游景玩趣等。古人一唱一和以诗会友,格调高雅,气息清新,友情深厚。历代著名诗人大都有唱和之作传世,他们或者以唱酬相往来,或者寄和答于别后,或者忆前人而追和。以诗相唱和来增进诗人之间的交往,表达诗人们对生活,对时事,对自然的感受和认识,这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之一。

唱和诗鉴赏要点如下:

1. 要知人论世,熟悉写作背景

特别注意原诗后面的注释,它往往有助于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2. 要明了产生唱和诗的原因

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因:①因审美爱好与情趣方面的趋同而唱和;②因社会遭遇相同而唱和;③因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相似而唱和。

【高考链接】(2009年台湾大学入学考试国文试题)阅读下列甲、乙二诗,选出叙述正确的选项。

[甲]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贾岛《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乙]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A. 二诗均藉由描写景物的变化,具体呈现季节的交替、转换。

B. 二诗均藉由自己和他人态度的差异,深化面对春尽的感伤。

C. 甲诗以“犹是春”表示只要心中有春,即令春去亦无须伤感。

D. 乙诗以“何须恨”表示四季各有其美,当豁达迎接夏天到来。

【解析】古诗中保留了相当多的诗友间赠酬作诗作品,其中互表心志、互传关爱的很多。见之文字的是“赠”“见寄”“酬”等字样,这类诗作不同于一般的应制诗。古人习惯把每月的月初、月半、月末称作为朔、望、晦。诗题中的“晦日”即为月末三十日,过了这天,意味着时令进入夏季。春去的伤感,对于情感敏锐的人,不言而喻。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宵一刻值千金”,暮春最后一天,犹为珍贵。联系甲诗文题及末句,诗人惜春、惜时、惜友情之旨昭然若揭。但乙诗却反其道而行之,写出了新意。“节物相催”,是自然规律,非人力所能为。因为新陈代谢,是自然运行的规律!但那些“痴心儿女”却想“挽留春”,不欲让春归去。这样写足了人们对春将逝去时的怅惘之感。诗的后两句翻出新意,做了充分的铺垫。后两句,反振一笔,如异峰突起,醒人耳目。繁花似锦(“芳菲”)的春天归去,又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那“阴阴”的“夏木”同样“可人”呢!诗人的乐观、豪放、豁达,跃然纸上!

【参考答案】综观四个选项:A项错在“具体呈现季节的交替、转换”;B项错在“深化面对春尽的感伤”,乙诗没有感伤;C项错在“即令春去亦无须伤感”;D项正确。

哲理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诗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直接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由于唐诗几乎把所有的艺术领域都挖掘完了,宋朝的诗人只能另辟蹊径,在诗歌领域开创了哲理诗这朵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独特的智慧之花。宋朝人崇尚哲理,“好以议论为诗”,用诗歌来说理。宋代哲理诗的显著特点就是既有诗歌的特征,又有哲理的内涵,两者有机融合,高度统一。

哲理诗一般以理趣见长,耐人寻味,给人以教益。鉴赏时要注意:

1. 明了诗人表达哲理的形式

一般有三种形式:借景说理、即事说理、托物说理。哲理诗往往是在写景状物、写人叙事时,有意识地蕴含一些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这类作品往往是叙议结合,寓理于事,寓理于景。叙事、写景是手段,表现理趣才是目的。优秀的哲理诗都是以形象说理。因此,在解读哲理诗中的哲理时,首先要品味诗句,抓住形象(景、物、事)特点,进而联系社会现象、生活实际,由此及彼地联想,悟出其中蕴含的哲理。

2. 明了哲理诗视角的丰富性

哲理诗涉及自然、社会、人生、理想、爱情、艺术等方面。描写自然景物如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描写社会政治的如白居易的“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描写人生理想的,如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描写文艺创作的如王安石的“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描写爱情的如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等等。

【高考链接】(2009年湖南卷)阅读下面的诗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三月晦日偶题

秦 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

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

夏木阴阴正可人。

点绛唇

元好问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1)词多富情趣,而宋诗多理趣。请从作品中作者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

秦诗之理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词之情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绛唇》一词起句与结句颇有艺术特点。起句“醉里春归”深婉有致,“醉里”可见作者沉迷于春景,但“春归”却明确点出“春去也”之无奈,奠定了全词的基调。结句“梦里寻春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要抓住区别点“理”“情”入手,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一般地,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结尾点题。

【参考答案】(1)秦诗之理趣:作者阐述了季节更替、风物变化乃自然之理,认为春天固然美好,“留春”的痴心儿女对春逝无需遗憾,夏天深幽的树荫也足以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