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兴;原始意味;再生

人教版《孔雀东南飞》在解释“孔雀东南飞,五里徘徊”时认为:“孔雀向东南飞,每飞五里就流连一阵。徘徊,流连往复。汉代诗歌,常以鸿鹄比喻夫妻离别,此时开头也有这个意思,用这两句诗起兴以引起下边的故事,民歌中常用这种写法。”这种解释把比兴混同。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指出:“胡寅《斐然集》卷一八《致李叔易书》载李仲蒙语:‘索物以情,谓之“比”;触物以起情,谓之“兴”;叙物以言情,谓之“赋”。“触物”似无心凑合,信手拈起,复随手放下,与后文附丽而不衔接,非同“索物”之着意经营,理路顺而词脉贯。”在举例子时,就明确认为孔雀东南飞即是用兴。可见兴与比是有一定的区别的。随手拈来,看似无心,实际上却蕴涵着深层的原始意味。李泽厚《美学三书》:“已有研究者指出,中国古代诗歌中比较常见或普通的‘起兴’如鸟鱼植物,都有其特定的氏族―巫术―宗教的远古历史背景。例如鸟与祖先崇拜,鱼与生殖崇拜,树木与社稷宗室(即氏族家国)崇拜有关。――兴的起源即人们最初以他物起兴,即不是出于审美动机,也不是出于实用动机,而是出于一种深刻的宗教原因。”有些兴象甚至有了跨文化的意义。比如芦苇。《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在这里蒹葭是起兴,他与婚姻爱情有关。维柯《新科学》:“林神潘恩以同样的方式试图抓住以歌唱著名的仙女塞壬克斯,发现自己只是拥抱着芦苇;类似的有伊克什安,他钟情于天后朱诺,即掌正式婚礼的女神,想拥抱她,发现抱在怀里的是一片云。这里芦苇,意指自然婚姻的轻佻,云指自然婚姻的空虚。”因此,我们要弄清孔雀东南飞的原始意味,还是从一个古老神话开始。

“昔者,共工与帝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在讲阴阳对立的神话思维中,西北应是天界所在,众所周知的仙界神山就位于此。那么与此对立的另一方,便是一个幽冥世界。他有两个特征。无边大水,具有阴性。宋祁《宋景公笔记・杂说》:“西北,乾道也;东南,坤道也。”孔雀向作为死亡的下界东南飞去,实际蕴含着一个死亡的主题。但是,在原始思维中,一物的死亡,也包含着他重生的希冀。正像在道教神话思维逻辑中,作为掌管生命大权的东岳大帝,也是鬼魂世界的最高统治者。现在人们常说日出东方,但汉人说过,“日出东南隅”每天太阳的重新升起,实际上可以说是他的新生。古人认为,孔雀是阳鸟,那么它便与太阳有了象征类同。东南之行,既是它的死亡,也孕育着它的再生,就如同刘焦变鸳鸯一样。

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已经发现了不少氏族墓地,基本都有固定的埋葬方向。如宝鸡北首岭墓地是头西面东’;王因墓地是头西脚东;大汶口墓地是东西向。在少数民族的葬俗中依然保留着这种按照日出日落的方位而规定的程式,如我国北方的鄂温克族,萨满死后,‘其尸体要从蒙古包内西侧开个洞口抬出去。’一般人死后送葬时,用牛拉车,使死人的头向西北,面向日出方向。这种定向的埋葬模式与将太阳的升起类比为诞生或再生,把太阳的落下类比为死亡的神话观念有关,使死者面向日出方向的做法很可能寄托着灵魂再生的观念。”在具有太阳崇拜的汉人那里,死亡面向日出的东南,也可能寄寓同样的信念。这样,我们便可以理解焦仲卿为何要“自挂东南枝”了。

参考文献:

[1]钱钟书.管锥编[M].中华书局,1996.

[2]李泽厚.美学三书[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3]朱熹.诗经集传[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4]维柯.新科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范文第2篇

开设新课《孔雀东南飞》之前,我让学生先将其改编成话剧。作业收上来我却哭笑不得:同学们都不约而同的对经典进行了颠覆,将其改成了喜剧,闹剧。比如兰芝像当今小女孩一样用时髦的语言对焦仲卿撒娇做痴,比如兰芝娘拒绝媒人讲谁家养个闺女都不容易,她家的房子最近想来个小装修。那口气活脱脱《四世同堂》里的大赤包.想象固然丰富,但我该肯定学生的这种做法吗?在这个人人喜欢娱乐放松、恶搞风行的时代,难道悲剧真的无可立足了吗?作为语文老师,也许我该尽我的一份微薄之力来捍卫我们的经典,通过某种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悲剧的价值,体会悲剧崇高的美感。于是,我“下水”自行改编,并在班里挑选演员,利用课余时间反复排练,最后在全年级进行公演。

演出那天,学生们本是抱着看热闹的心理去的,个个叽叽喳喳,喜气洋洋。但当我徐徐念出开场白:“欢乐趣,离别苦,就中多少痴儿女。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时,大厅里顿时安静下来.在第一幕“东风恶,欢情薄”里,焦母焦仲卿休掉兰芝,焦仲卿在刘兰芝含泪的目光里提笔时,我加入了画外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难挽离索,错!错!错!墨笔落,情难舍,山盟虽在,天涯相隔,莫!莫!莫!词改的并不十分贴切,但我读的很慢,很低沉,台上的演员一下子进入角色并沉浸在悲情中。当刘兰芝决然离开,小姑用带着哭腔的尖尖的声音喊出“嫂嫂,你不能走,不能走啊!”时,台上的兰芝果真“泪落连珠子”,而台下也传来了观众的唏嘘声。看着这一切我心情异常激动,曾经打动自己的经典同样打动了别人,那是一种多么美妙的感觉!

《孔雀东南飞》最感动我的是兰芝和仲卿“生人作死别”的情景, 我尽最大努力使台词抒情化以便于朗诵,我选出的出演兰芝和仲卿的两名学生都有很好的朗诵功力,对人物感情的把握很到位,发自肺腑地倾诉着那生死不渝的爱情:

焦仲卿: 对,我忘了,恭喜你攀上高枝了!我一个小小的府吏算得了什么啊?可我焦仲卿能信守自己的诺言,我这块大石头还顶天立地稳稳当当的立在这!而你呢?说什么磐石无转移,蒲苇韧如丝,说什么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我祝你一天比一天幸福,荒凉的黄泉路就让我一个人去吧!

刘兰芝:想不到我日等夜等等来的是这样一句话,你知道我在娘家过的什么日子吗?我们都是被逼的,难道你不相信我的真心吗?准备扔下我一个人走吗?那好吧,既然活着我们不能在一起,那就九泉之下再相见吧,我在黄泉路上等你!

旁白:生人做死别,恨恨那可论。在一个寒风摧木的黄昏,盛装的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焦仲卿闻讯后整夜徘徊在院中,抬起头来,看那黎明的天空有只美丽的孔雀,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焦仲卿:兰芝,黄泉路上很冷很寂寞吧,别怕,我来了!在地,不能做那连理的枝。那就在天,做那比翼的鸟吧!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范文第3篇

“五岁入小学,十岁进省重,十五留哈佛,廿五博士生,此人条件好,工作不愁找。美国条件好,外企薪金高,朋友相祝愿,父母乐开怀。”好事传千里,传遍大中国。

父母心头乐:“我儿是块宝,人人都想要。我儿样样好,成绩特别棒,奖状没处放。工作不愁找,名车随你挑,美女随你找!”

此生脾气犟,其志壮凌云,书信告父母:“儿子学历高,技术又过硬。美国条件好,外企佣金高,若为心志故,两者皆可抛。儿乃男子汉,能屈亦能伸,男儿当自强,自立在今朝。”

父母心大惊,朋友亦称奇,“外人”都相疑,国人在关注。父母无奈何,只得告儿书:“我儿已长成,早已当自立,自强也可以,不出美国门。”

小子不乐意,再次告父母:“儿长在中国,留学在哈佛。现在学已成,理当报祖国。如今政策好,改革已成风,建设现代化,人才不可缺。”

“出国又回国”,父母两相议,老大不乐意:“如今这世道,人人想出国。多少好父母,卖车卖房地,送儿出国去。我儿条件好,早已出国去,如今要回国,这可怎么好?”

东家找大爷,西家招大娘,南家叫二叔,北家请大婶,亲戚聚一堂,都为此儿忙。

大爷开尊口:“美国啥不好?回国有啥好?这里环境差,想要搞建设,困难一重重。工作十几年,两袖仍清风,小子莫太傻,后悔来不及。”

大娘也帮腔:“大爷说的对,隔壁有一囡,是个研究生,工作好几年,连房都还没。小子样样好,回来太可惜,还是美国好。”

此生不理睬,任凭你费舌,就是不改变。

不是此生笨,只是太爱国,他对大伙说:“大爷大娘们,叔叔婶婶们,兄弟姐妹们,美国条件好,外企薪酬高,小子并不爱。祖国在建设,急需要人才。我想回国去,本来就应该,学成报祖国,更更是应该。美国在发展,我国不可差,差距若太大,就会被人欺。改用鲁迅话:‘我不建祖国,谁来建设它。’中华要腾飞,建设是关键;中华要建设,人才不可缺;建设要人才,我就是人才。外面条件好,小子并不需。孩儿只希望,为国做贡献,建设现代化,有我一份力。万望从我意,了却此生愿。”

众人听此言,心底深震撼,此生之选择,真令人叹服,此生之爱国,更感人肺腑,众人支持他,回国来建设。

大伙又问他,想要去哪儿。此生微微道:“想去大西北。”

父母忙劝道:“我儿莫胡说,那里环境差,大漠风沙急,水源又贫乏,工作最受罪,你想要建设,就建设家乡。”

小子忙辩道:“爸妈心莫焦,孩儿已长成。虽说体质弱,终究是男儿,男人大丈夫,更需要锻造。此去大西北,更能锤炼儿。就是环境差,狂风卷黄沙,孩儿也不怕,套用古人话:‘英雄多磨难,纨绔少伟男。’东边环境好,故乡安乐窝,经济发展快,工作不难找,人才不缺少,少了我一个,还有千千万。西部经济弱,要问是为啥,一曰环境差,二曰人太少,三曰科技弱,此三子者中,科技最重要,所以我去好,更能展抱负,为国做贡献。国家政策好,西部大开发,发展全中国,团结大中华。东西是一家,都属大中华,同在地球上,正因为如此,我才要去那。小子意已决,长辈壮我行。”

此生意志坚,众人不作声,举杯饯其行,祝一路顺风。孔雀向西飞,今朝更好看。

【作者系福建省永定县湖雷中学绿帆文学社社员】

作者仿照我国古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写出了一首爱国主义的颂歌。《新编孔雀东南飞》语言通俗易懂,题材新颖,显示出了小作者非凡的写作水平。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范文第4篇

当她还未出嫁的时候,不知有多少的好小伙儿到她家提亲:模样儿俊的,有钱的,有势的,为何选了焦仲卿?他又黑又瘦,又没钱又没势,他凭什么娶到美丽贤淑的兰芝?兰芝一遍遍地问自己。泪水渐渐模糊了兰芝的视线,朦胧中焦仲卿那老实敦厚的脸又出现在她的眼前。是因为看中他山般的朴实沉稳吧!

“妾为水,君为山;水灵动,山沉稳;水绕山流永不移;妾身与君永不离。”“上邪!我欲与芝相知,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芝绝!”海誓山盟犹在耳畔,但已物是人非,欲语泪先流!

为了仲卿的工作,兰芝跑东家,找西家,甚至出席一些非正式的聚会,在觥筹交错中强颜欢笑,为仲卿在领导面前说尽好话。老实巴交的焦仲卿啊!你怎么让你妻子做这些事情呢?你可知道席间哪个人不觊觎你妻子的美貌?你可知道你妻子独自一人承担了多少的风言风语吗?

当刘兰芝看到丈夫遗落在地上的香囊时,泪刷地下来了,那是秦罗敷的香囊,那是秦罗敷的香囊!焦仲卿没有说什么,走到书案前写下了休书。兰芝仿佛听到胸腔中有什么碎了,一片片裂开的钝响……

到家了,兰芝默默地进房,悄无声息。第二天,县官的儿子便来提亲,兰芝含着泪默然答应。良辰吉日选在后天。“后天?”媒人自顾自地说,“那可是个好日子,秦罗敷姑娘也要出嫁哩!嫁的是焦仲卿。”

焦仲卿!!!!

天高气爽,惠风和畅。焦仲卿坐在高头大马上气宇轩昂。这时,他看到了兰芝,熟睡着的兰芝。

“妾为水,君为山;水灵动,湛不变;山沉稳,色不坚。”焦仲卿看到刘兰芝最后留给他的话时,茫然若失……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范文第5篇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仰望天空,想起了你。

细数,已有200多个日子未见到你,快忘了你的容颜。脑海里,只剩下你磁卡般的笑颜。还记得那个手势吗?那个很奇怪的手势。两食指轻点太阳穴,后又轻抱前胸,继而指向你。

你很疑惑,猜测着含义。而我,亦无过多解释,笑笑跑开。

我是在海边写下这些文字,海风轻抚,叶儿飘飘。嘴角扬起一丝笑容,随即便黯然。

你的突然离去,让我措手不及。虽如此,我亦无多言。

我知道,你有你的理由。而我,达不到你心中的模样。故,我强装笑颜,故作轻松的把手放开,潇洒转身。纵然我装得很像。但你,仍一眼看破了我的伪装。你明白,依我的个性,不会轻易就放手。我亦清楚,你,我难以忘。

我曾让人带话,依旧喜欢你,但与过去无关。其实,我只是在想,是不是所有的爱情都那么廉价。而我,不希望仅因此便与你成为陌路。你说,找我聊天,只是想弥补对我的亏欠。而我,愤然回绝——我不需要。

只因为不愿让你再次闯入我的生活。虽如此,毕竟我喜欢你,如海般的深。故,最终,我答应,爱你如初。如今的我,与你相隔不远,只有2、3里路。虽如此,你于我依旧只能遥望却不可触及。

寝室里,狸问我,喜欢什么。我答,喜欢海。为什么,她追问。我只是依旧笑着回答,就是单纯的喜欢海。狸不知,喜欢海,只因为中学时喜欢过一个名海的男生。他的身上,有种海的气势,海的味道。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范文第6篇

“妾为水,君为山;水灵动,山沉稳;水绕山流永不移;妾身与君永不离。”“上邪!我欲与芝相知,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山无棱,天地和,乃敢与芝决!”海誓山盟尤在耳畔,但已物是人非,欲语泪先流!

为了仲卿的工作,兰芝跑东家,找西家,甚至出席一些非正式的聚会,在觥筹交错中强笑欢颜,为仲卿在领导面前说尽好话。老实巴交的仲卿啊!你怎么让你的妻子做这些事情呢?你可知席间哪个人不窥视你妻子的美貌?你可知你妻子独自一人承担了多少的风言风语吗?

当刘兰芝看到丈夫遗落在地上的香囊时,泪刷地下来了,那是秦罗敷的香囊,那是秦罗敷的香囊!焦仲卿没有说什么,走到书案前写下了休书。兰芝仿佛听到胸腔中有什么碎了,一片片裂开的钝响……

到家了,兰芝默默地进房,悄无声息。第二天,县官的儿子便来提亲,兰芝含着泪默默答应。良辰吉日选在后天。“后天?”媒人自顾自地说,“那可是个好日子,秦罗敷也要出嫁哩!嫁的是焦仲卿。”

焦仲卿!!!!

天高气爽,惠风和畅。焦仲卿坐在高头大马上气宇轩昂。这时,他看到了兰芝,熟睡着的兰芝……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范文第7篇

一直以来,我们只关注到刘兰芝是一个勤劳、美丽、命运悲惨的女性形象,却很少有人静心想一想刘兰芝的悲剧命运跟她的需要有什么必然联系,换句话说,刘兰芝到底需要什么?下面就让我们运用马斯洛的需要结构理论去探寻一下刘兰芝的追求。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敬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分析之后我们发现,刘兰芝所追求的是尊敬和幸福。

首先,刘兰芝需要尊敬。

在长期的中国历史中,女性一直处于卑下的地位,太少有人去关注女性的尊敬需要。它包括敬重和自尊,是个体想成为社会中一个正式成员的需要。刘兰芝首先就想成为焦府的一个正式成员。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而这一切都只为“十七为君妇”。但是她却“心中常苦悲”。是两人感情不好吗?不是。“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二人情比石坚。原来是因为“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兰芝的美丽不用多说,作为古代女子出嫁前应该学习的技艺她也都样样精通,到了焦府也一直很谨慎恭敬地按照婆婆的要求去做事,这一切的一切只是想要得到婆婆的认可,但是焦母对她却“失恩义”,始终不愿意接受她。

每一个人都有自我成长的需要,渴望丰富、完善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得到满足,进而提高一个人的积极性。每一个个体也都有自我表达的需要,渴望在社会结构中展示自己的作用。而我们看到的却是刘兰芝的努力没有人欣赏,她在这个家庭中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家庭掌权者的肯定,所以这种被尊敬的需要也就得不到满足,她的社会地位也就不可能得到提升。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她向焦仲卿诉苦:“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并不是她真的“不堪驱使”,只是无人理睬的痛苦让她无法忍受。

其次,刘兰芝是一个追求幸福的女人。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女性的追求大都侧重于幸福和节操,兰芝的最终追求就是幸福。幸福需要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的最高阶段――自我实现需要的一个重要方面,指个体对自己生活在社会环境中、在人与人之间处于一种和谐美好状态的需要。

衣、食、住、行可以用物质标准来衡量,幸福,却只能用自己的内心来衡量。刘兰芝是不幸福的,下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她到底有哪些不幸福。

第一,刘兰芝在这个家庭中的付出得不到掌权者的认可。这在上面的文字中我们已经谈过,这一方面不再多加论述。

第二,刘兰芝在当时的社会中一定也得不到认可。

古代讲求“女子无才便是德”,是希望女子能够安分守家,顺从长辈和夫婿,社会不需要女子去找工作谋生,更不希望女子通过学习知识而唤起她们人性的复苏――女子只是男性和家庭的附属品。但是刘兰芝似乎少了些敦厚,多了些自我意识。她饱读诗书,具有独立、平等的意识,婆婆认为她“举动自专由”。兰芝不能讨得婆婆的欢心,一句“举动自专由”,她便被遣回家了。

兰芝在被遣回家后,不时有人提亲,甚至很多大户人家、官宦子弟都看上了她。最终她与仲卿相约而死。我们假设她又成了亲,我认为她的悲剧也是不可避免的。结婚前美丽、勤劳、知书达理;结婚后发现她读书过多、举动自专、太有主见,新婆婆依然不会喜欢。这是社会的选择――只要顺从的媳妇,不要追求独立、平等的聪明媳妇。兰芝注定在当时得不到主流意识的认可,她所追求的幸福当然也就无从谈起。

第三,刘兰芝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不融洽。

幸福需要的满足不仅体现在个体生活在社会环境中要和谐,也要求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和谐美好。但是兰芝很明显没有做到。

兰芝与婆婆之间关系十分紧张。婆婆直言告诉儿子:“便可速遣之,遣之甚莫留!”“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兰芝也不屈服:“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二人水火不容。仲卿处理事情简单粗暴,最终导致兰芝的被驱遣。

兰芝与仲卿虽然爱情坚定,却不能心心相通。在回家的路上兰芝就告诉仲卿:“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就是告诉他:我心坚定,只是怕自己不能做主,但你要相信我的心意。然而当仲卿听说兰芝要结婚时却劈头盖脸指责她:“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二人的不默契由此可知。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范文第8篇

晚景薄凉,李广难封,是“苦”。

杜甫,曾经的你,高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然而,仕途遭挫,理想破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孔明的苦,又何尝不是你的苦?是啊,盛唐已是昔日繁华,纵使你壮志依旧,也只化为那一江苦水。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你一生忠君报国,然而冯唐易老,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你空怀抱负却不得施展,圣主难逢,何处请缨?“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满腔的苦涩,化为这千古的问号!

明月乡情,离愁别恨,是“苦”。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多少文人墨客,漂泊流浪,被贬异乡。一轮明月,一曲乡音,都勾起那苦涩的乡愁。“月是故乡明”,中秋佳节,作客他乡的游子,举头望明月,月圆人不圆,何其苦也!斟一杯清酒,“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啊,你见证了多少人的离别、多少人的乡愁,那无边无际的愁苦,只结成了这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最苦不过那断肠的离别了。长亭外,古道边,寒蝉凄切,满是离人泪。“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杨柳岸边,秋风吹不尽那无边的苦楚,吹不尽那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一杯酒,一句赠言,一枝杨柳,兰舟声声催发,离别的人儿,肝肠寸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幕幕的离别,这一滴滴的苦酒,于这字里行间,定格的是那念念不忘的美丽画面,笔墨生香。

情为何物,生死相许,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