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吟咏花木的诗句

吟咏花木的诗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吟咏花木的诗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吟咏花木的诗句范文第1篇

因此,我认为:正是由于诗歌的凝练性、抒情性、音乐性、时代性等特点,决定了教师应该运用特有的教学方式,在积极引导的过程中,尽最大能力与学生一起去感受美、品味美、挖掘美、创造美。

一、感受音乐美

诗歌大多讲究押韵,富有节奏,读来琅琅上口、余味无穷,具有韵律和谐的音乐美。要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必须反复朗读,在缓歌慢唱中把握诗的韵律、节拍、停顿,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婉转。这样,才能心神合一,忘乎所以,自我沉醉,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给他们以音乐般地享受。其实,最早的诗歌不就是老百姓在劳动中“唱”出来的吗?如《关雌》:“关关雌鸡,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述……”此诗四字一句,语句整齐,采用双声叠韵连绵词,韵律音调和谐,琅琅上口,具有强烈的节奏美和音律美。

难怪古人会配上乐曲,在劳动中,在小河边,在节日里,或浅吟,或低唱,或于动情处放声高歌呢?作为教师,在课堂上何不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顺应诗歌本身的特点,来一次语文课堂的创新呢?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体验了诗之韵味,又何尝不可呢?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或是在悠悠的音乐声中,甚至在款款的舞蹈之中,感受到“亲射虎,看孙郎”之豪迈;“八百里分摩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之雄壮;‘旧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之磅礴;“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之落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散淡;“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之凄凉·一感受到诗人或悲或喜或怨或怒的情感,让学生自然愉悦地获得与诗人情感上的共鸣,岂不快哉?

二、品味语言美

诗歌语言准确、生动,凝练、含蓄,具有表现力。贾岛尊奉韩愈为“一字之师”,杜甫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充分说明了诗歌语言需要千锤百炼。用最准确,最生动的词语表现尽可能丰富的内容。很多名家诗句读来如行云流水,好似诗人信手拈来,其实一字一句,无不是诗人呕心沥血之作。所以,在学习诗歌须认真精读、细细品味、反复推敲、含英咀华、以小见大,才能体会到作者炼字谴词之匠心,才能品味到诗歌语言之精华。

如:杜甫的《望岳》中的“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前一句是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另辟蹊径来写造物主对泰山的情有独钟。“钟”字有钟情,钟爱之意,此字将大自然对泰山的那份厚爱那份情义写得淋漓尽致。而后一句的“割”字,则生动地写出了泰山参天人云的雄伟气势,使静止的山峰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诗人通过天才的想象和夸张,淋漓尽致地表现泰山的神奇,秀丽,高峻,阔大。多美地语言!多美的画面!我们只有通过精读细品才能体会得到泰山非凡的气势和作者对泰山的赞美。

三、想象画面美

古诗中许多描写山水风景的诗歌融合了绘画的特点,如:色彩,线条,背景等。我们只有细心默读,借助丰富的想象来补充或描绘画面的内容或色彩,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才能受到美的感染,获得美的熏陶。

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历代广为传诵的名句,具有永恒的魅力,被近代学者王国维称作“千古壮观”的名句。

这一联由两个画面组成。一幅画面是茫茫大漠孤烟直上,另一幅画面是滚滚黄河边,鲜艳夺目的太阳斜斜的挂着,显得分外的圆。这不仅准确地写出大漠孤烟落日的雄浑壮丽的自然景观,而且把自己因受朝廷排挤而深人大漠的孤寂情绪不露痕迹地融人广阔的自然景象中,但又不给人哀愁悲伤的感觉。确实是意境雄奇,耐人寻味。不愧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啊。所以,我们不妨让学生根据诗歌展开想象,并鼓励他们画出心中的画面,往往能将自己投身于具体情境之中,获得艺术的美感和心灵的感知。就算是涂鸦之作,甚至不堪人眼,又有何损失呢?

四、领悟意境美

“诗贵言境,以境表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读诗歌时,我们以欣赏的角度去读,仔细感受作者所描写的景物,揣摩诗歌的意象,就能领悟到作者所创造的意境美。常见的意境有孤独凄凉、豪放旷达、闲适淡泊、清新飘逸、沉郁顿挫等。

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以寥寥20字,描绘了漫天的雪景,在广阔背景上点染的一叶小舟,一个渔翁,让人感觉色彩冷艳,意境凄清,充分显示作者孤寂的情怀,这是作者感情外化而成的意境。

诗歌往往“情景交融”,我们在教诗之时,紧扣情和景,让学生随意发表自己的感受,将自己的经历与诗人之经历相似处说一说,谈一谈,说对给予表扬,说错一笑而过,让学生感到诗人并不是遥不可及,诗歌更不只是鉴赏家的事。同时,用这种方式去靠近诗中之景,抓住诗人之情以达到领悟整体意境之目的。自己的独特感悟才是最珍贵的。

五、体味哲理美

很多古诗蕴含哲理美。哲理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包括人生的真谛、万物的奥秘、自然的规律等。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慢慢品读,善于联想思索,认真体会,才能感悟到诗歌的哲理美。

如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句本写诗人在层峦叠嶂的山间漫步,清澈的泉水在曲折迂回的山中很快的流淌,山路错综复杂,诗人不知道哪条是去山西村的路。正在迷惘,焦急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红柳绿,几家农家茅舍在花木掩映之下若隐若现,诗人顿觉眼前一亮,不禁J惊喜交加。

吟咏花木的诗句范文第2篇

打开后门,宽敞的天井,水泥地重新打筑,四围筑起的颇高的花坛,而今被一律青郁覆盖,重新翻土耕种成了一片小菜地,而原本这些花坛里养着的是各式花卉。微风徐徐,望着展露笑靥的菜蔬,我就忍不住要想起在这里被风霜雨雪毁掉的花卉,念及昔日的那些花儿。

不必说娇艳的玫瑰,芬芳的月季,圣洁的百合,怡人的丁香,只要有花的地方就有春天。后天井里因为四季有花开,春天也因花而常在。没有名贵的品目,不同的季节却有不同花开,四季飘香,装扮了后院,粉饰了屋前,给我们平淡的生活营造了美好的心境,心头有阴霾也因花而消散。

春天,粉色娇蕊的月月红开始展颜,淡雅的馨香伴随四季,一路殷红并不抢眼,孤单一丛,在墙角一侧自顾开放,不能与别的花木齐名共驱,却甘当先锋推开春日大门,花样够不上别致,香味也不能吸引人的月月红引不来多少赞赏的眼神,却也不卑不亢。她是朴实的妇人,好像无名的英雄,只是奉献,不图回报。夏天,繁衍力很强的洗澡花竞相绽放,籽随花结,哪里花开,籽落何地,哪里就另有一片生机,一簇一簇,呈现昂然的生命力。栀子花的清香在五月芬芳满园,三株花丛在花坛不同方位,风微微吹起,不论哪里都香气袭人。一场阵雨淋落,洁白的花瓣沾着几滴雨露,好像娇羞的美妇携素白的帕子欲拭脸上的泪珠,却是欲拭还罢,道不尽的情愫,惹人怜爱。花色高雅,香味宜人的栀子花使人赏心悦目,却也心生惆怅。秋天,灿黄的舒展容颜,卷曲的花朵好像美人的卷发,新潮而不失庄重。唐朝诗人元稹写“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被誉为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品格高洁,文人墨客以菊吟咏,不乏佳作。《红楼梦》有章回,才子佳人以菊为题,作诗数首,最爱潇湘妃子一作《咏菊》,“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窗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读到今。”豪放,大气。另作《菊梦》,婉转,回肠。“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凄凄恻恻,不忍细琢。月明清辉,凉风顾盼,把酒赏菊是文人的风雅,如此情趣于我是不相宜的。彼时更爱园中两树桂花。八月桂花香,也是秋季,香气四溢。迷恋花色,更贪花香。两树有不同花色,错落栽种花坛两侧,一树嫣红,一树金黄,点点朵朵,缀满花枝叶间。像繁星,更似爱人情思,说不尽的幽怨愁肠。等到秋天将尽,花瓣落地,想起那样的诗句,“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桂花确似为爱等待的佳人,有十里飘香的美名,引来无数眷爱,可真正知她懂她的又有何人?花开时节,逢路人经过,总有爱慕者进园讨要,主人虽顾惜花枝,不忍折伤,但赠人花香,手留余香,也是一件功德。更耐花开堪折直须折,零落成泥情何堪?冬天,梅花吐露芬芳,白色的花蕊雪点般挂满一树,与冬雪弃驱,涵盖一冬。傲骨嶙峋的枝干屹立于寒风冷雪中,像是爱美的女子不畏冷冻,执拗着要在冰天雪地里捡拾一地芬芳。白雪纷飞,梅花绽开,天地安静的时刻是梅花怒放的钟点。梅是冬的使者,一袭白衫立于冷峭中给人春的希望。有生命的地方就有春的存在,又何必强求斑斓的颜色?另外还有开鹅黄色花的仙人掌,呈喇叭状的牵牛花,各自以不同的姿态展露娇柔身姿。女人如花,花似女人,草木有情,花更言情,只是听得懂的人才可以感受花之娇美,花的妩媚。

吟咏花木的诗句范文第3篇

一、创设情境。感知古诗整体美

19世纪英国著名文艺评论家拉斯金说:“每一部伟大作品的精华部分,总是无法把它解释得很清楚,因为它好,所以它好。”优秀的中国古典诗词正是这样一种“伟大的作品”,其独特魅力就在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可以通过绚丽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诗境。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诗文,体会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

如教学《村晚》这首诗中,我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伴着悠扬的笛声,用多媒体展示了这样的情境:碧绿的水草和落日的余晖在池水中交融,一个顽皮的牧童横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曲子虽然没有调,完全是随意吹出来的,但小家伙神态专注、投入……这样借助多媒体将诗中事物、景象形象化,让学生具体可感,使其油然而生愉悦之情,兴趣盎然地进入诗歌的学习。这幅生动的牧童短笛图有人物,有性格,有音乐,充满了儿童生活情趣。

二、字斟句酌,体味古诗语言美

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作者十分注意字词的锤炼。因此,读古诗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是古诗教学的捷径。传统的古诗教学采取的大都是“串讲法”。如在教学中恰当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话,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如教学《泊船瓜洲》一诗时,我先扣字问学生:“绿”字好在哪?可不可以换成“入”字?然后伴着行云流水般的古筝乐曲,多媒体展现这样一幅美景: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春风把整个江南都吹绿了。学生就不难理解“绿”字的用法,绿字有色彩感和动态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形象美。风一般只能以听觉和感觉辨别,但春天却是惠风和畅,吹面不寒,过耳无声的。现在用“绿”去描写它,化不十分容易传达的听觉、感觉而为视觉,既表现出春风的到来,又表现出春风到后江南水乡的变化,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给人以强烈的美的感受。而“入”没有这么丰富的内涵,则只表示“到”的意思。

确实,多媒体在古诗教学中能够发挥独特的优势,多种信息在学生的眼、耳、脑、口中协调加工,加深了对古诗词语的理解。

二、渲染气氛,领悟古诗意境美

古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少古诗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在教学中复杂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联系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中的“情”化为可作用于听觉的音律,有助于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李白的《赠汪伦》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汪伦(唱歌)来为李白送行的情景。在教学中,我选用了古筝乐曲《阳关三叠》,那舒缓、悠扬的旋律拨动了学生的心旋,唤起他们丰富的想象,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到了径县桃花潭边,仿佛看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出乎他的意料,汪伦竟带着村民们来为他送行,他们边挽着手边唱着歌。这怎么不叫他激动呢?“送别图”景永远定格在学生的心田。

三、指导诵读,吟咏古诗音韵美

古诗虽然短小精悍,但意境深远,音韵和谐,有节奏感,读来琅琅上口,回味无穷。在教学中时运用多媒体手段,采用形象直观的影像,旋律优美的音乐,韵律悦耳的录音朗读,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语言,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在感情地朗读古诗,并熟读成诵。

如在指导朗读《望洞庭》时,我先播放一段月光下的洞庭湖的视频,让学生形象感知洞庭湖的宁静优美的景象:秋月下的洞庭湖,水光月色互相交融,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学生感受到那“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静谧。紧接着,教师再播放韵律悦耳的音乐去感染学生,为学生在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做示范。通过配乐录音示范,学生很快明白第一句中的“和”字应读得重而慢,第二句中“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描绘的是站在远处观看洞庭山水的全景。因此,读此句吐字要强劲、响亮,而“白银”、“青螺”是作者运用比喻的写法,应该重读,以突出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在学生基本掌握读的技巧的基础上,接着再让他们跟录音试读,孩子们很快就读出了诗的韵味,读出了诗的抑扬顿挫,同时也受到了美的熏陶。

四、延伸拓展,积累知识创造美

叶圣陶说:“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就足够,不一定需要繁复冗长的讲说。”

如《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尽管学生对文中意思是明白了,但凭有限的经验难以想像这种景象,也很难理解诗中的哲理。我借助多媒体出示画面: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然后我让学生讨论:如果你身在山中,无路可寻时,你的心情怎样?当你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心情又是怎样?接着让学生再次朗读古诗,学生读后感到,人在从事某项工作或生活有困难时,看起来好像已经走到了绝路,但往往就是这个时候,只要坚持一下或另辟他途,问题就解决了。诗句形象而富有理趣。学生很快明白了古诗中所蕴涵的哲理。

虽说古语有“熟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可光靠读的方法来学习古典诗词是远远不够的。我认为教学中应该把学习古典诗词与写作练习结合起来。学生改写古诗就是一个“言意互相转换”的过程。

1.入意境,充实古诗空白。

作为古诗的“言”如何转化为学生心中的“意”?我认为,首先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体验,与诗人进行“对话”,用想象、联想来充实古诗的“空白”,使古诗内蕴的“意”变得充实与完整。然后让学生在与诗人对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各种感官去“触摸”、“品味”古诗,从而进入古诗的“意境”。这样才将古诗赋予生动的灵性,而这就是学生心中的“意”。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我首先引领学生“披文以人情”,通过欣赏、品味与诵读古诗,让学生与诗人“对话”,从而明诗意、悟诗情。接着引领学生围绕着以下五个问题:李白和孟浩然依依惜别,双方的神情会是怎样?他们会说些什么?心里会怎样想?又会做些什么?当时周围的环境如何?当小船愈行愈远的时候,李白会怎样?孟浩然对于这次出行,他会对李白有何交代?去“设身处地、想象体验”。有了这样的对话、交流、想象、体验作为基础,学生改写起来就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了!

2.表心意,深掘古诗内涵。

那么,如何让学生把内化于心中的“意”转化为“言”呢?我认为,先将内化于心中的“意”可以转化为学生的“口头语言”。学生在口头表达中,教师借助多媒体创设了情境,使学生有了感兴趣的话题,因此,学生表达起来比较容易。此时,学生心中的“意”已经到了“呼之欲出”的境地。然后将“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在这个阶段,教师要不断地启发诱导,让学生把心中的“意”说出来,指导学生说得清楚、具体、生动。最后,让学生把口头语言转换为书面语言。写完后再朗读、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