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因声求气,吟咏书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因声求气,吟咏书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因声求气是一种朗读法,古代的学者十分强调“因声求气”。所谓“因声求气”,我们可以从清朝的桐城派重要人物刘大槐《论文偶记》中的一段文字获得解读,他这样写道:“(读书)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非常重视诵读。反复的吟诵可以使我们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作品的精髓,进而使自己的心灵翱翔于文学作品那充满灵性的世界,达到文我同一的境界。

说到诵读,有些人认为那是小学和初中的事,高中语文教学可以不注重了。这种理解有失偏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提高,诵读应是有效的途径之一。

一、诵读教学有利于提高语文素养

叶圣陶先生早在60年前就批评学生“吟诵功夫太少”,谆谆告诫国文老师,学生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是理智的理解,而且是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内容与理解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终生受用。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和语文教材编写工作的张中行先生也说过:“一面吟诵,一面体会,是旧时代读书人练基本功的方法。据说清代桐城派大师姚鼐读韩愈《送董邵南序》第一句‘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要中间换气才能成声,可见体会格调的顿挫是多么认真。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三味书屋老先生读‘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的情形更加形象,这种表现,状貌也许近乎可笑,但那种认真体会其韵味的态度是好的。”学生诵读是语文课应重视的一项工作,老师带领学生诵读,学生自己诵读,诵读的过程是学生含英咀华的过程,也是把经典语言“化”入个人身心的过程,这是语文课区别于其他文科课程的主要标志之一。

诵读是传统的优秀教学法。“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讲的都是诵读的好处。古诗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好载体,处世为人的哲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蕴含其中。诵读这些经典古诗文,对开阔学生们的眼界、胸怀,提高品德修养大有帮助。所背诵的东西一旦烂熟于心,则其词语、佳句、章法、思想、韵律等都会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素养,他们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会大大提高。由此可见,多诵读能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人文素养能起到重要作用。

二、诵读教学与诗词教学密不可分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在诗歌阅读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中国文化深厚的底蕴。在诗词教学尤其是古诗词教学中,更应让学生通过诵读,领悟诗词的音韵美,通晓诗词大意。以其声情并茂的独特的方式,创造性地再现作品,还原生活,拉近与古人的距离,与之气息相通,心灵相融,实现学习者对作品的感知、理解和体验,从而为课堂教学注入更为强烈的古为今用意识、更为浓烈的人文色彩,进而开发学生心智、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

诗歌教学离不开朗诵,正如鱼虾离不开江河,虎豹离不开山林,花木离不开土地一样。分而述之,诗歌朗诵有如下意义:

1.启悟人性美

朗诵诗歌,既为人类,也为个人。首先,人类需要诗歌为生命找一个理由。正如荷尔德林所说:“人类诗意地栖居在这个星球上。”其次,老年如散文,中年人像小说,青少年是诗歌。于朗诵中青年人将诗情、诗意、诗心、诗性潜藏于心,于吟诵中便也多了一份豪情壮志、多了一份从容雅趣、多了一份俊逸洒脱、多了一份哀惋惨恻……。

2.体味感情美

古人云:“诗缘情”,“情动而辞发”。朗读者必须披文以入情,表情以达意。这要求学生朗读时必须先体会作者的感情,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务求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方能打动听众。没有感情的朗诵肯定是不成功的。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要读出其豪放之情,陶渊明的《饮酒》(其五)要读出淡雅闲情来。文章的感情并不单一,朗读者更需留心,如郁达夫《故都的秋》清静中寄悲凉,《诗经•硕鼠》痛恨中含警告,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文章言尽而意无穷处,更需细心揣摩。

3.再现形象美

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形象的载体――文字加以联想和想象,使之在朗读者心中形成“内心视象”,当自己的“内心视象”与作者契合了,也就深得文章意旨了。朗读要打动人,也非得建立起自己的“内心视象”不可,并在朗读中贯彻之,使听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嗅其味、如扪其形。诵读《念奴娇•赤壁怀古》须在脑海中确立自身贬官黄州,独临赤壁,祭奠江月,伤悼古人,感吁“华发早生”,但非失望颓废的主人公“视象”。读《离骚》,这高冠长佩、芰荷衣裳而“好此奇服”之屈原,不同流合污之浩然正气与九死未悔之爱国信念要呼之欲出。又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如能凸现辛弃疾睹国事靡烂,痛壮志未酬,于豪壮中略见悲凉之“视象”,诵读与再现形象就相得益彰了。

4.理解思想美

古人读书当是今人之朗诵。朱自清先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他说:“要增进学生理解和写作的语文能力,得从正确的朗诵教学入手。”文章要由老师、学生反复读,“有时还得背诵”。深刻理解文章思想是朗诵的先决条件,同样,学生也因朗诵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领悟。朱熹也有同样的体会:“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字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不熟读《致大海》又如何从大海喧嚣奔腾的气势、雄浑博大的意境中体验到普希金那自由奔放、积极奋进的思想感情呢?

5.感受语言美

朗诵,课文内容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多方感知,对文章感受极为深刻。朗读课文以至于成诵,文章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诵“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生同病相怜人世一叹;诵“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而生恍如隔世、悼然自伤之情;读“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自会如杜甫般心念武侯,许身社稷,涕泗并流。

诗歌语言形象、精炼,这就要求学生用心去读,久而久之,培养了语感,进而化为自己的东西,终身受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旧文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三、多种形式激发兴趣,提高诵读水平。

朗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听朗读录音、教师范读、教师领读、学生个别朗读、集体朗读、轮流朗读和分角色朗读等。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必须从几个方面作出要求:①要读得准确。发音要标准,吐字要清晰,不添字、不漏字、无错字。②要读得流利。要语速适当,语气连贯,不重复词句。③朗读时声音要响亮,以发挥有声语言的作用。④必须用普通话朗读。⑤要读出感情。这是朗读的较高要求,其前提是理解词句和文章的中心,并与作者产生共鸣,让读者自身进入一种境界,达到声情并茂,以声传情的地步,从而陶醉自我,感染听众。

“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它可以重塑我们的灵魂。“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使人明智灵秀,聪慧过人,体现出一种非凡的气质。古人亦有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清者,而读书声为最。”愿我们的语文课堂能够响起朗朗的书声,让朗朗书声响彻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