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生产的谚语

农业生产的谚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农业生产的谚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农业生产的谚语范文第1篇

儿怕缺奶 地怕缺肥

比要亲生 地要秋耕

儿要奶足 地要水足

儿要自养 地耍自种

几成年景几成收

九月葱 十月空

九月床上没绣女

九成开镰十成收

九里的葱不死心

九九再九九 麦子快到口

九月雷公响 必定米粮长

九九复一冻 憋破米面瓮

九月九 养面饺儿咬一口

九儿有风 伏儿有雨 锅儿有米

九成熟 十成收 十成开搬三成丢

十月小雪雪满天 来年必定是半年

三分种 七分管

三分犁 七分耙

三月有雨多种谷

三伏不受旱 一亩打几石

三车明粪 不如一车底粪

三月雨 贵似油 四月雨 动锄头

三分犁七分耙 天旱雨涝都不怕

三分种七分管 十分收成才保险

三耕三耙九锄田 一季收成顶一年

三春不如一秋忙 绣女也得下楼房

三伏天无雨秋后旱 今年收成减一半

三耕六耙九锄刨 赶不上一犁地好捉苗

干锄浅 湿锄深

干锄谷 湿锄豆

干打豆子湿打谷

干耕干种 强于上粪

干犁不耙 有力白下

干犁湿踏 三年不打

干犁一把刀 湿犁一切糟

干年粪变土 湿年土变粪

干种湿出来 湿种不出来

干牛粪下地 不如母羊放屁

干牛粪上地 不如大秋羊放屁

农业生产的谚语范文第2篇

一、农业生产的特点

1 地域性特点。农业是人类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由于其生产对象是动植物,需要热量、光照、水、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而不同动植物生长发育的自然条件不尽相同,再加上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和国家政策差别很大,因而农业形成了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灌云西部一条岭,多是大豆和红薯。”因为灌云西部地区地势相对较高,所以在一些岭地上,人们往往种植大豆、玉米、红薯等较为耐旱的作物。

灌云中东部地区是主要的水稻产区;灌云县是全国著名的棉花生产基地,以棉花产量大、质量优而闻名全国,其棉花产地主要集中在偏东部的杨集镇、四队镇、图河乡、鲁河乡等乡镇。

结合灌云的作物种植体现的地域性特点,笔者引导学生分析并得出结论:作物分布呈现出的地区差异,是土壤条件、水源条件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样既使学生掌握了地理知识,又培养了他们对本乡本土的热爱之情,提高了他们观察生活、独立思考的能力。

2 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规律,并且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自然因素则随季节变化出现相应的变化,呈现一定的周期性。农业生产的一切活动都与季节有关,必须按季节顺序安排,所以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

灌云地处温带,虽理论上属于北方,但它是介于我国南方与北方之间的过渡地带。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人们总结出了一些与农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谚语,如“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时”、“高粱熟,收稻谷”、“麦扬花,排黄瓜”、“青蛙打鼓,豆子入土”等,非常浅显易懂,以指导人们不违农时,适时地完成“春耕夏种秋收”等各类农业活动。

这样,教师有意识地结合乡土地理材料,可让学生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地理知识对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进而可让学生尝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家乡的建设中来。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发现,地理知识不是空洞的,而是生动有趣的,从而对地理学科产生兴趣,大大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及技术条件等。

1 在讲解影响农业区位的气候因素(水源)时,可以引用谚语“春雨满街流,收麦累死牛”。在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春雨只占年降水量的10%~15%,有的地方甚至不足10%,因此在灌云历来就有“十年九春旱”、“春雨贵如油”的说法。究其原因,春季紧随秋、冬两个少雨季节,土壤墒情本身就不好,较易形成冬春连旱,且春季气温回升较快、有风日多,在阳光照射下,土壤水分蒸发、散失较快。同时,春季我国夏季风势力较弱,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多在华南、江南一带与冷空气交锋,形成丰沛的降水;而西北、华北地区的雨季往往要到7月份才到来。总之,华北地区由于降水少、蒸发旺而导致了春早,春雨的丰沛程度对农业收成有显著影响。

2 在讲解影响农业区位的技术因素时,也可引用灌云当地的一些谚语。如“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种田不要问,深耕多上粪”、“种子不纯,坑死活人”、“种子不好,丰收难保”、“种子买得贱,空地一大片”等。

三、工业地域的形成类型

农业生产的谚语范文第3篇

历史的长河将我们带到21世纪的今天,社会飞速发展,科技日益进步,随之而来的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质污染、土壤板结、农产品安全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因此,认同农耕文明、传承农耕文明,在现代化农业生产过程中尤显重要。

一、蕴含科学精神的农学思想和优良传统

(一)协调和谐的天地人关系

在古代农业文明中,中国农业长期领先于世界其他文明古国。之所以如此,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拥有一个具有整体观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依靠自然规律来运行的“天人合一”农学思想。

这种天地人和谐相处的思想,也是中国传统农业的指导思想,常被称为“三才”理论。“三才”论认为,人既不是大自然的奴隶,也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而是“赞天地之化育”的参与者和调控者。在农业生产中,人类只有尊重和掌握客观自然规律,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二)趋时避害的农时节令安排

中国传统农业特别强调农时的重要性,主张“勿失农时”“不违农时”。在“农时”的把握过程中,先民们还发明了指导农业生产的“二十四节气”。“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等谚语以及“打春牛”等乡村民俗,讲的都是要按照时令开展农事活动。

时的概念还包含生产过程中对时机的把握。古人认为,只有合理地把握时机,才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代就已经有了“以时禁发”的措施。汉代班固的《汉书・货殖列传》中说:“顺时宣气,蕃阜庶物”,较为准确地概括了中国传统农业中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关系。

(三)辨土肥田的施肥养地措施

土地是农作物生长的载体,是主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人们要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和土壤肥力情况选择种植不同的作物。而农耕的首要条件就是需要保持土地的肥沃。

“地可使肥,又可使棘”,就是告诉我们在用地的同时要注意养地。通过休耕或施肥,保护与提升耕地的质量。我国农业持续生产数千年而不衰,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先民做到了这一点,从而保证了“地力常新壮”。

我国“十三五规划”提出有计划地进行“轮作休耕”试点,目的就是让过劳的耕地得以休息,实现藏粮于地。

(四)种养三宜的作物布局选择

不同的农作物有着不同的生长习性,在不同的土壤、气候条件下,分布着不同的植被和生物群落。必须针对性地选择植物的生长地区,采取不同的栽培和管理措施。人们将顺应植物生长习性的方式概括为“物宜”“时宜”和“地宜”,合称“三宜”。生物的这种特性,要求我们不能盲目引种。“橘逾淮北而为枳”反映的就是这个现象。

(五)变废为宝的物质循环利用

在中国传统农业中,我们的祖先将城乡百姓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人粪、畜粪、 渣粪、草木灰、青苗、骨蛤粉、灶土、塘泥等)变成肥料施入田地中,变废为宝,有效地实现了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

为了更好地利用农业废弃物,日前,农业部等6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农业废弃物资资源化利用试点的方案》。《方案》要求各地务必高度重视,把试点工作纳入到本省(区、市)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中,作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作配合、制定配套政策,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并从本地实际出发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六)御欲尚俭的治国理家态度

先人们提倡“强本节用”。一是强调努力生产,积粮备荒。二是提醒百姓控制欲望,节制消费。同时,告诫统治者对物力的使用,不能超过自然界和老百姓的负荷限度。

古代的节用思想对于今天仍然具有警示和借鉴的作用。要实现社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就必须牢记“节用御欲”的古训,树立勤俭建国、厉行节约的风尚。

二、农耕技术的完整体系

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引下,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创造性地发明了一系列农耕技术,这些技术在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一)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

我国农业精耕细作生产技术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最先产生于北方。由于人多地少,决定了土地连作的耕作模式。但是,久而久之,地力终会衰退。于是,先人们发明了“代田法”,通过沟垄互换的方式,实现连年种植基础上的土地休闲;又因为黄河流域春天播种时风沙大,种子发芽时水分不足,需要保墒而发明了耕、耙、耱技术方式。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完整的耕、耙、耱、压、锄等相结合的旱地耕作技术。

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至宋代,南方水田耕、耙、耖、耘、耥精耕细作体系也已基本形成。在日益完善的同时,南北耕作体系交汇融合,不断创造出越来越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共同构成传统农业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的精耕细作技术,为中华文明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是中国古代农业强大生命力的来源,也是中华文明得以持续发展的深厚根基。既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面貌,也对亚、欧农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创制革新的生产工具

农业生产的谚语范文第4篇

我们这里所讲的语言艺术,包括言词语言和肢体语言两个部分。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做到课堂言词的生动形象和肢体语言的明快呢?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1.要多方位、多层次地挖掘生动形象的言词材料

可以从下面几个途径中获得:

1.1 深挖教材内容,从教材本身去发掘一些生动形象的语言材料,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兴趣

现行的中学地理教材中有不少地方语言是很生动形象的。如地形、地貌、地势描写的内容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藏北高原地貌特点是"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新疆的地形轮廓是"三山夹两盆"等。类似的描述还有很多,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用表情去朗读,或者绘声绘色的描述一下,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突出主题,还能增强记忆,达到并超过预定效果。

1.2 运用地理诗歌来加强课堂的语言艺术

教师要善于学习,平时注意收集些诗、词、歌谣,或自己编写一些地理诗歌,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有选择性地加以引用,不这样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并能扩大知识面。如我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强同学们对东亚季风的了解,引用了《黄土高坡》这首歌的一句: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听完这段歌,同学们既记住了东亚的冬夏风,同时为解释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奠定了基础。还有,唐代诗人张藉"天星附地能为石"的佳句,科学地说明了陨石的来历和成因;刘禹锡的"海潮随月大,江水应春生",反映了海潮与南方河流涨落的规律。总之,运用生动形象的地理诗歌来增强课堂的语言艺术,已被大多数地理教师所肯定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相信地理诗歌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1.3 利用课外时间收集谚语、古语、俗语、典故来丰富课堂语言

谚语、俗语等等都是人们长期生活和生产斗争经验的概括与总结,有些谚语或俗语看似粗俗,却极其富有哲理。在地理课堂教学言语中,准确及时地插入一些谚语或俗语,有时可以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在讲授四季更替时,可指出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祖先在历法上一个独特的创造,同时引用一些农谚来创设教学情境。例如江南农谚:"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插秧过立夏,插无(不)插也罢","七葱、八蒜、九荞头"(闽南话念起来都是有压韵的),这些农谚揭示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要求农民在生产过程中要因时制宜,如果违反农时,就会造成农业减产。

1.4 修辞是语言的美化剂

运用修辞可使教学语言形象生动、富有理趣情趣,从而增强语言的吸引力和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地理课堂上,常用的修辞格有比喻、夸张和拟人等。如在讲到抽烟有害健康时,我说:"抽烟有四大好处,一是可以演包公(很黑),二是可以防小偷(晚上一直咳嗽),三是节省衣料(很瘦),四是永远不老(早死)。"

此外,在地理教学语言中,还可以使用成语、别称、趣闻、谜语、散文、文言文甚至小说节选等文体,只要运用适时适度且切换自如,加上丰富的感情、无限的激情,即可使教学语言熠熠生辉、妙趣无穷。

2.在艺术语言材料确定后,教师要在肢体语言上下工夫

农业生产的谚语范文第5篇

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数九不冷又无雪,暑伏之中雨水缺。

三伏不受旱,一亩打十石。

三伏热又热,三九多风雪。

伏里天气凉,秋雨淋倒墙。

数伏不热,五谷不结。

二十莫打灯,月出在一更。

初一初二月不见,初三初四一条线,初五初六一大片。

太阳月亮穿外衣,不是刮风就是雨。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日没胭脂红,无雨便是风。

日落天黄黄,大雨淹倒墙。

日落西山云里走,有雨下在半夜后。

日落射脚,三天雨落。

太阳发黄,午后风狂。

月亮打伞,雨不到晚。

月晕星火淡,明日大风天。

一个星,保夜晴。

一星管半夜,二星管一夜。

星星眨眼雨不远,青蛙出水要变天。

星星稀,雨点滴;星星稠,晒出油。

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一场空。

三日西南风,秋雨落不穷。

月月南风月月下,只怕南风刮不大。

东风刮,西风顶,老天不下也不行。

冬天刮东风,雪花白蓬蓬。

雨前刮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

久旱西风更不雨,久雨东风更不晴。

东风不雨西风晴,北风晴天南风阴。

热生风,凉下雨。

早上西山黄,午后尘土扬。

天上布灰点,细雨定连绵。

天上有了鱼鳞斑,明日晒谷不用翻。

天上有了钩钩云,不是下雨就是阴。

天上扫帚云,三天雨来临。

天上花花云,地下晒死人。

天上瓦块云,一定是晴天。

云如宝塔,大雨要落。

白云赶黑云,天气要变晴。

西北天开锁,午后见太阳。

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

羊羔云,不到明。

天黄有雨,人黄有病。

水缸出汗,雨点成串。

早雷晚雾,下的没路。

春雷来的早,雨水来的好。

雷震百里,闪照一千。

东闪西闪,没水洗脸。

东虹忽雷西虹雨,南虹出来发大水。

朝虹雨,夕虹晴。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早上雾满山,饭后晒死獾。

春雾日头夏雾雨,秋雾凉风冬雾雪。

清震雾浓,一日天晴;三日雾浓,必起狂风。

露水重,天气晴。

一朝霜,晴不长;三朝霜,晒太阳。

羊头碰,刮风定;羊打架,雨就下。

鸡不进窝老牛叫,当天定有雨来到。

猪闹圈,天要变。

燕子低飞蛇溜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蚂蚁挡道,大雨就到。

蚂蚁垒窝,雨流成河。

蜻蜓高,晒得焦;蜻蜓低,雨迷迷。

马榴开花,种谷安瓜

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

清明刮了坟头土,沥沥拉拉四十五。

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谷雨无雨,后来哭雨。

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损百果。

谷雨有雨兆雨多,谷雨无雨水来迟。

立夏不下,桑老麦罢。

立夏东风到,麦子水里涝。

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

立夏刮阵风,小麦一场空。

小满前后,种瓜种豆。

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

过了小满十日种,十日不种一场空。

芒种不种,过后落空。

芒种麦登场,秋耕紧跟上。

芒种刮北风,旱断青苗根。

夏至无雨三伏热,处暑难得十日阴。 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

夏至无雨,囤里无米。

夏至未来莫道热,冬至未来莫道寒。

夏至有风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夏至进入伏里天,耕田像是水浇园。

夏至刮东风,半月水来冲。

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

小暑风不动,霜冻来的迟。

大暑到立秋,积粪到田头。

立秋无雨,秋天少雨;白露无雨,百日无霜。 献祝福,祝福网

立秋处暑云打草,白露秋分正割田。

立秋有雨样样有,立秋无雨收半秋。

立秋雨淋淋,来年好收成。

处暑种高山,白露种平川,秋分种门外,寒露种河湾。

头秋旱,减一半,处暑雨,贵如金。

白露天气晴,谷子如白银。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霜降不刨葱,越长心越空。

霜降霜降,不行犁仗。

立冬无雪寸,春天多干旱。

小雪不见雪,大雪满天飞。

小雪见晴天,有雪到年边。

小雪雪满天,来岁是丰年。

干净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干净年。

冬至有雪来年旱,冬至有风冷半冬。

小寒大寒,滴水成团。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不刮春风,难得秋雨。

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

农业生产的谚语范文第6篇

关键词:乌江流域;小农意识;多元;兼容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农耕是人类为了生存、繁衍和发展,在认识客观物质世界的基础上,谋取生活资料来源的最基本的生产方式,是人与自然和社会关系的综合表现。农耕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是由攫取经济到生产经济的伟大革命性转变。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的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1]71综观乌江流域农耕文化历史,始终是在特定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动与静之中,和谐而有序地发展变化着,除了物质层面上的诸如农耕工具、农业品种等文化现象之外,还集合了儒释道文化,及各民族宗教文化、风俗习惯为一体的精神层面,由此形成了乌江流域地区多元、多彩,且具有较强兼容性、开放性、延续性的地域农耕文化特征。

一、传统农业中的小农经济特征

英国经济学家伊特韦尔(Eatwell.J.)与美国经济学家米尔盖特((Milgate.M.))和纽曼((Newman.P.))编纂的《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小农(peasant)是耕种土地的人”,许涤新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辞典》、马洪利等主编的《经济与管理大辞典》、丁光远的《经济大辞典》(农业经济卷) 也都有小农和小农经济的辞条, 这些辞典的解释都强调小农和小农经济指的是为了简单再生产,满足自身食物的需要,以家庭为单位、从事传统农业的个体小生产者,其耕作方式以铁犁牛耕为主。“他们耕种的目的都是为了谋生,而不是为了攫取利润”。[2]40考察乌江流域地区,其小农经济的特点在历史上表现为:

第一,生产经营单位规模小。在农业社会,土地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然而,乌江流域地区的民族多聚居在山多田少,土地贫瘠的地方,使人们的生产活动十分困难。正如《劳动歌》写道:“山外原无地,刀耕农当锸,火种野无烟。灌溉难为力,荣枯只问天,传闻春夏日,此岁雨绵绵。”[3]302耕地狭小,环境封闭,加之地质灾难,如水土流失,致使土层浅薄,肥力下降,基岩,石漠化面积扩大,使得人均耕地量面积不大,人们只得在极为狭小、分散的小块土地上从事种植业生产。所以,在乌江流域农耕史上,以“溪峒”①为代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自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分散、隔绝的山地特征十分明显。人们耕地以自食,纺织以自衣,伐木以建屋,劈竹以制器……构成“小国寡民”的经济基础。

第二,生产工具原始。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其发展是一个从粗陋到完备,从简单到复杂的历史过程。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乌江流域农耕文化从使用天然石块,再到对石料经过选择,进行打制和磨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 “工具的磨制是由于农业发生后才需要并普遍出现的。由于农业的产生,才有了所谓以磨制为特征的新石器。”[4]夏商周时期,虽然私有制已经出现,但乌江流域地区的人们还主要靠集体耕作,使用的农具,绝大部分仍然是木制和石制工具,仅有少量青铜农具。直到秦汉时期,才开始出现铁器农具的使用和以及牛耕技术。西汉时期,由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发明的开沟与播种同时进行的专用播种农具“耧车”,亦在乌江流域夜郎地区得到了应用。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期用于农业灌溉的翻车,用于谷物加工的水碓、水磨,随唐时期创造的新灌溉工具“筒车”,用于水田耕的“曲辕犁”等农业生产工具在乌江流域地区已基本成熟和定型。之后,宋、元、明、清直到中华民国,乌江流域地区的农耕工具少有突破和发展。在建国之后实行农村集体化时期,乌江流域部分地区曾出现过短暂的如拖拉机、收割机等农业小型机械化时代,但随着土地承包下户,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重新了占据主导地位,使得农机械化工具昙花一现,乌江流域地区的生产工具出现大面积的倒退。时至今日,在大部分偏僻的农村,其生产仍主要依赖人力、畜力和粑子、锄头、铧犁等手工工具,水平似乎滞留在隋唐时期。究其原因,除了体制方面的原因之外,一方面传统农具工艺和操作相对简单。传统农业中的耕、锄、割、脱粒等所使用的犁、木漏、铲、锄、镰刀等工具,没有复杂的机械原理,简单易学,不需要多高的文化程度,不需要专门的培训学习,就可掌握,且使用方便,一个人即可操作;另一方面乌江流域地区地形复杂,地貌崎岖,境内山多地少,严峻的生产条件不适合一定规模的现代农耕农具使用。

第三,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散漫。《墨子》有云:“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多治麻丝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在乌江流域农业社会时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在社会生产力中占着主导地位。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基本单位的体力劳动是乌江流域地区长期以来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各自为政、各行各法散漫的经营方式是这一基本模式的特点。

生产规模小,工具简单原始和个体的散漫的生产方式,加之山川阻隔,交通不便,使得生活在乌江流域地区的农民祖祖辈辈,终日脸朝黄土背朝天,在炎炎烈日下在凛冽寒风中劳作,他们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和坐井观天的视野,一方面造就了他们质朴、诚实、勤劳、勇敢的秉性,一方面又养成了他们不思进取、固守成规、僵化保守、自私自利、狭隘懦弱等人性缺陷。我们将这种人性缺陷所反映出来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称之为小农意识。小农意识是乌江流域地区传统农业社会中典型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和价值观的主要载体和表现形式。

二、多元与兼容的农耕文化特征

(一)差异性与多元性

美国生态学者朱安利・斯图尔德(Julian Steward)认为,“相应的环境特征由文化决定。较简单的文化比发达的文化更直接地受环境制约。”[5]12自然环境不仅决定了物质存在的方式和形态,也是文化现象赖以产生的载体。从地域上看,乌江流域地区西接云南、北连巴蜀、东临荆湘,南毗岭南,使之天然地与四川、湖南、广西和云南有较多的交往。加之通往邻省的河流多在下游通航,形成一个通道,所以,乌江流域地区东、南、西、北四部分的区域差异相当明显,分别受楚文化、粤文化、滇文化和巴蜀文化的影响。然而,封闭式的自然经济,又客观上造成了乌江流域农耕文化的相对封闭性。无论是中原文化、巴蜀文化、滇文化、楚文化、粤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等,在传入乌江流域地区的过程中都受到一定障碍,时间上滞后,空间上有限。大而言之,乌江流域地区的黔东、黔中、黔西、黔北四大块始终没有得到充分的融合,各具特色;小而言之,山与山之间,坝子与坝子之间,山与坝子之间,似乎各是一个小天地,文化的传承在某种意义上大于文化的传播,所以,多样性的文化特征明显地表现出来,影响人们的生产以及生活方式。在农业生产方式、技术水平以及衣、食、住、行各方面显示出若干差异和独特之处。譬如说,生产方式上,与技术水平有关,有粗放式的刀耕火种,有集约式的精耕细作;饮食喜酸、喜辣、喜食糯米,长于烟薰、腌制。山地环境,还影响人们的气质,养成一种吃苦耐劳、不畏艰险、朴实耿直、粗犷憨厚的民风,从而形成若干特殊的风俗习惯、民俗信仰,在文化上表现出许多特有的自然形态,形成了它多样化格局和迥然不同的风格特点。总之,在生产生活方式上,不但地区间有较大差异,民族间有所不同,而且同一民族处在不同地区也不一样。表现出乌江流域地区包括农耕文化在内的差异性和多元性特点。

(二)兼容性、开放性、延续性的农耕文化特征

乌江流域地区文化具有典型的移民特征。历史上,各个民族因不同的原因从四面八方迁徙至此,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但由于山川阻隔,交通不便和破碎的地形,使生活在乌江流域各区域各民族文化虽然未能得到充分整合而形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圈,使乌江流域地域文化“既多且奇,融而未合,分而未化”。然而山高谷深的地理环境,阻隔不了民族之间的相互对流,阻隔不了农业作物的迁徙与交融。一方面,产于乌江流域地区的、稻谷、乌桕、油桐、茶叶、马匹等,通过驿道、水路的运输,改变了周边地区乃至中原地带的农商格局,另一方面,从中原、内地传入进来的玉米、红薯、棉花、洋芋、烟叶等也改变了乌江流域地区的农耕种植面貌。同时,各民族之间的互为穿插,特别是与汉族之间的杂错而居,加之封闭式的自然环境逐渐被打破并开放,使得各民族在农耕作业、技术水平、生活方式等在传承与延续的接触点上发生了诸多的变异,产生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农耕文化特点。正是这个原因,同其他文化现象一样,乌江流域地区的农耕文化在兼容、开放与延续性中得到了进步和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说,乌江流域地区的农耕文化的发展与各民族之间的交融有着剪不断的文脉关系。

(三)以农为本、守则与和谐的农耕文化特征

生活在乌江流域地区的先民为了生存、繁衍,在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育和培植了具有乌江流域区域特点的农耕文化。这一文化最大的特征是就是以农为本,守则与和谐。如在服饰方面,尽管各民族的服饰千姿百态、色调多样,但从总的样式来看,其上衣和裤子都较为肥大,特别是袖口和裤口都较为宽松,以便于从事农耕生产;在村落选址方面,为了少占耕地,一般都建在视野开阔而土地见少的坡地上,依山势向上分台而筑。而把那些较为平坦的洼地、坝子、台地留着耕田种地之用,这反映了乌江流域地区山多地少的现实,又体现了乌江流域地区人民“以农为本”,节约用地以求生存和图发展的心理。在乌江流域乌蒙山回族地区,流传有“户户种良田,家家小而全”的谚语,就是这种“以农为本”思想的体现。在西北高原地带,那些横亘在山梁、山坡上的层层梯田,是乌江流域地区农耕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闪耀着乌江流域地区人民顺天顺地,接天地之气,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智慧与灵光。在一些不宜于农业耕作的高山草地,则用于放牧。蓝天白云、牛羊成群,落英缤纷、鸟唱虫鸣,充分体现了乌江流域地区人民守则与和谐自然生态的农耕文化思想。所有这些,无不反映了乌江流域地区的民族特质和民族风貌,亦从本质上体现了传统农耕社会里人民共同的价值取向。

综上所述,乌江流域地区在历史上是各民族交往的大走廊和结集地,从不同的地方和区域带来了各自不同的文化符号。乌江流域地区山高菁广,地势险峻,山道崎岖,水道不畅的地理生境,使这些民族文化符号在“大杂居、小聚居”的生存环境下,使乌江地区的农耕文化既具有 “山地文化”的小农经济特征,又具有分异融合、守则和谐的特点。

注释:

①所谓溪峒,从地理上看,是指一些相互隔绝的小区域,在万山丛中,人们以“坝子”为中心形成聚落,彼此间隔着道道山梁和溪流,方圆数里或数十里不等,自成一个小天地。从经济上看,由于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动植物呈垂直分布,所以在一个小区域内,大体可以“自给自足”。

参考文献:

[1]李根蟠等.中国原始社会经济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2](美)罗伯特・芮德菲尔德.农民社会与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3]王承尧等.土家土司史录[M].长沙:岳麓书社,1991.

农业生产的谚语范文第7篇

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谚语。顾名思义,小暑是炎热的开始,大暑到达一年中炎热的顶点。但据资料分析,小暑的日子不比大暑清凉。据《1971-2000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来看,除青海、甘肃、山西、内蒙古、安徽的大部分地区,7月的极端最高气温相对多数出现在大暑外,中国大多数省份的极端最高气温都出现在小暑期间。在32个省区直辖市中,绝大多数地区,7月的平均气温比8月要高,7月是全年之中的最热月,处在7月之中的小暑实际上很热。

如何认识“小暑”与人的关系,除了文献知识,更多来自自身感受、观察、思考。人们对天气的感知成为生活的指导原则。诗经里说:“七月流火。”我在写作《大时间》时发现,小暑时空正好是64卦的鼎卦时空。这种巧合匪夷所思。

天地间的阴阳象数消长,在此时空的体现是,阴阳排列是上火下风,风助火势,即是最为形象的鼎锅。阴阳符号也体现了锅盖、鼎锅、支撑的灶架、柴火。我相信中国的先哲是因此而把此一时空命名为火风鼎卦。南京、武汉、重庆被称为中国三大火炉城市,即是说它们在此时空的鼎炉中经受蒸、晒、烧烤。先哲对鼎卦的理解是,“革物者莫若鼎。”鼎象征着新生,象征着权力,代表了权威富贵,象征着创造。

小暑时空其实不止跟鼎卦相关,在鼎卦时空之前,是独立不惧的大过卦时空,之后,则是风雷激荡的恒卦时空,小暑时空意味着人要有独立精神,要有恒心,更要有鼎力合作的意识。巧合的是,国际合作社日(7月的第一个星期六)多在鼎卦时空内。1844年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在英国诞生,揭开了现代合作社运动的序幕。国际合作社联盟于1895年在伦敦成立。1922年,国际合作社联盟决定将每年7月的第一个星期六确定为“合作者的节日”。

古人观察小暑的十五天也有三波物候表现:“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不再有一丝凉风,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在医学研究里,暑期是人们一年中身体阳气最盛的时候,但由于出汗多,消耗大,加之劳累,人就难免损耗身体的阳能。因此,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都在此时劝导人们注意休养。无论古代的“冰敬”还是现代的“降温费”,都表明炎热是很大的问题。

大自然以众多气候物候的变化引导我们恢复身体的直觉或灵觉,小暑节气就是如此。民间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之说,即是对暑气过盛的一种结论。炎热的夏天气温高、湿度大。无论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还是大可容人的巨树,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只要你坐上去,以体温接受树木散发的潮气,就诱发了痔疮、风湿和关节炎一类的疾病。

农业生产的谚语范文第8篇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具体场景,以引起学生情感的体验,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可以提出一个有趣的地理问题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关注,也可以提供一定的学习材料或提供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把学生领进精彩的问题空间,使学生面临某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起学生惊奇、困惑,产生一种积极探究的愿望,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

例如,在学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指挥交通的红绿灯,为什么用红色表示停止、禁止,用绿色表示安静、安全,用黄色表示有危险呢?在学习完日界线的教学内容后,我立即提出一个问题:有一对双胞胎,由于她们出生的地点稍有变化,姐姐比妹妹后出生,可能吗?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都在思考,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二、巧借古诗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古诗中优美的诗句,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能引人入胜,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基础。如讲气候时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夏);“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讲气候垂直分布时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讲地球公转、自转时用“醉时不觉乾坤转,醒来才知星斗移”;“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讲地形地势时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沧桑之变时用“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等,都能起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引用歌谣谚语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教学中恰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并且能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引用“一山不存二虎”谚语讲解生态平衡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特点,言简意赅,富有启发性。引用“不违农时”、“抢季节”谚语,可使学生充分理解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讲内蒙古时用“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美好意境去理解温带草原的辽阔、壮丽。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穿插趣味故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地理教学中根据讲授内容恰当穿插一些趣味故事,既能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又能使教学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讲授《地球在宇宙中》一章时,学生对“宇宙”的概念难以理解,但教师只要把孙悟空一个跟头能翻十万八千里的故事一讲,然后问“孙悟空是不是到了天边呢?”没有,他翻百个跟头也不能到达天边。这样给学生形成“无限大”的概念。“天”就是“宇宙”,那么“宇宙”就是无限大的空间,无限长的时间。再比如,我在讲《全球气候变化》时,首先请同学阅读一段新闻资料:据报道,南极地区的阿德利亚企鹅数目从1975年的1.5万对减少到目前的9000对左右。科学家指出,此类企鹅通常喜欢在海面浮动冰山的顶部群居生活。据统计,南极平均气温近50年来升高了2.5℃,导致浮动冰山顶部的大量积雪融化,淹没了企鹅赖以产卵和孵化幼仔的地方,导致企鹅数量剧减。通过阅读这段资料,让学生思考全球气候发生什么变化就很简单了。

五、导课激趣

导言是一堂课或一个内容的开始,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课、新内容学习的兴趣。有人说导言应有思想的深度、感情的浓度、功能的宽度、表达的精度、色彩的亮度,要完成这种要求,就必须用浓厚的兴趣来支撑。教育家布卢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的兴趣。

比如,我讲《气压带和风带》一节时,用了这么一则导言:二战期间,日本曾用氢气球携带燃烧弹轰炸美国,给美国许多地区造成森林大火。这些氢气炸弹是怎样“飘”洋过海来到美国的呢?一下子,学生的兴趣就激发出来了。导言可采取的素材很多,如与地理教材有关的地理趣闻、地理之最、地理谜语、地理之谜、地球现象、诗歌、歌曲、漫画、新闻报刊,等等。

六、利用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形势下,地理学界应该考虑用更为宽泛的概念来说明我国所有的领土、领海和国家管辖的区域,地理教学也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让我们的学生了解我国的领陆、领水(领海)、领空、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和专属探矿区等“国域”(中国区域),从而激发他们更加热爱祖国、奋发向上,担负起21世纪建设、开发好我国“国域”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