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带有一字的成语

带有一字的成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带有一字的成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带有一字的成语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语文;突发事件;语文积累;写作素材;品词品句

突发事件是指与教育教学无关、出乎教师预料之外的偶发性事件。虽然每位教师在上课之前都要进行预设,但课堂的实际情况却是瞬息万变的,因此突发事件的产生在所难免。特别是语文课,因其综合性、实践性、工具性、人文性的特点,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更高。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遇到突发事件,首先要做的是保持冷静,不能慌乱。其次,要用语文的方式来化解这些突发事件,使其一方面不干扰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另一方面又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提高,语文素养得到了提升。怎样才能用语文的方式来处理语文课堂的突发事件呢?笔者认为有三个途径。

一、把突发事件转变为语文积累

“引导学生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1]《新课标》明确提出了语文课程应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是居于语文积累的重要作用而谈的。如果把语文素养比作一幢楼的话,那么语文积累就是这幢楼的地基。简言之,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在于语文积累,积累少,语感就差,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无从谈起。因而,高明的语文教师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可以把突发事件转变为语文积累。

上课了,有位教师刚站定讲台,就有一个小雪团飞过耳旁,打到了黑板上,这时教室安静了许多,大家似乎在等待着教师的训斥。这位教师微笑着说:“同学们这么想打雪仗,那么我们就在教室里打一场雪仗吧,分成男女两组打。当然,这雪很特别,是带‘雪’字的成语。”打了约10分钟的成语仗,最终女生获胜。这时老师对学生们说:“刚才说的是成语,现在我们说写雪的诗句,一组说上句,一组说下句,接不上来就输。”大家兴趣盎然。打了约20分钟的诗词仗后,最终男生获胜。 “同学们,下面我说一句与雪有关的上联,哪组先对出下联就加10分。”还没有分出胜负,下课铃声就响了。

这个案例的成功之处有三,一是成功地化解了突发事件,保证了语文课堂的正常教学秩序。二是顺应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此时,学生的最大心理需求就是打雪仗,教师顺应了学生的心理需求,组织学生在教室“打雪仗”,只是“雪”很特别,是带雪的成语、诗句、对联,课堂上学生积极配合、热情高涨,教学效果很好。由此可见,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第三,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丰富了学生的积累。成语、诗词、对联都涉及到学生的积累,可以说,这是检阅学生语文积累的一堂语文课,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丰富的学生得到了展示,获得了成就感,激发了继续丰富自己的积累的热情;积累少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学到了很多的成语、诗词、对联,丰富了这部分学生的积累。

二、把突发事件变为写作素材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一位特级教师说过,一个有良心的语文老师,只需带领学生做好两件事情足矣,一是教会学生阅读,二是教会学生写作。由此可见,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现今写作教学的突出问题是学生没有素材可写,就像厨师无米下锅一样,学生肚子里没有素材,是不可能写出优秀的作文的。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一是学生忽略观察生活,忽略积累生活素材,二是教师的命题方式脱离了学生的生活。所以,高明的语文教师会把突发事件变为写作素材。

一节作文课,一位教师正讲着作文的要求,教学楼外突然传来了一阵响亮的鞭炮声。不少同学不由自主地向外看。原来是与教学楼仅隔十米的居民楼上的一户人家在阳台上放鞭炮。于是,教师请大家赶快看外面。看完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刚才听到的声音描述出来。最后让学生努力用文字描述出刚才听到的鞭炮声音。于是一段段美丽的文字就出现了。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把突发事件变为了写作素材。突发事件是在课堂上发生的,属于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并且带有一定的情境性,故而学生有话可说。“请用自己的语言把刚才听到的声音描述出来。”这属于口头作文。“让学生努力用文字描述出刚才听到的鞭炮声音”,这属于书面作文。不管是口头作文还是书面作文,都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位教师巧妙地用语文的方式化解了突发事件,使突发事件变成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垫脚石。

三、把突发事件变成了品词品句

在现今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把关注点锁定在整体感知,在这个部分花费了很多的时间,这很容易忽略对言语细节的品味。“其实学生所缺的往往不是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缺的是如何从言语的细微之处品味作品的意蕴”。[2]而品词品句就可以深入到作品的言语细节中感悟作品的意蕴及表达技巧。叶圣陶先生曾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特级教师于永正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关键在字词里。”这些论述都突出强调了品词品句的重要性。通过对文本中的某些字词句的咀嚼,可以实现与文本、作者的深入对话,高明的语文老师可以把突发事件变为语文的品词品句。

一位教师在教学《兰亭集序》时询问大家的阅读感受,一位女同学的回答令人意外,她大声说“很浪漫”。引得全班轰然大笑。因为花季中的少男少女对“浪漫”这个词非常敏感。既然这样敏感,索性顺着“敏感话题”让学生体会一番,这位教师就要求学生找出体现浪漫的词句,并细细的品味,并把品味的感受写出来。在学生深入交流基础上,教师总结出了浪漫的含义:原来浪漫不只是风花雪月,浪漫还可以是一种性情,一种风骨,一种灵魂的诗意寄居,一种洒脱的生活方式。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成功的化解了一起突发事件,并以这起突发事件为突破口,把学生引导到对文本字、次、句的深入品析,把握了作品的意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另一方面,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施加了有益的影响,进而教育了学生。

语文课堂的突发事件的处理,体现了语文教师的教育智慧,能用语文的方式处理语文课堂的突发事件,是语文教师教育智慧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2012:2.

带有一字的成语范文第2篇

一、关于“语言文字运用”

(一)调整变化

1.内容的变化。《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以下简称《说明》)对于语言运用方面的考测要求与去年相比几乎无变化,只是将“表达应用”中的第(7)点中的个别语言表述做了适当调整,将“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表述调整为“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这样的调整更加符合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更加合理规范。

2.分值的变化。语言文字运用,此部分由去年的5题共18分,变成了4题共计15分,其中语音题、病句辨析题和词语运用题3道选择题只考其中的两道题(语言运用中其他考点不变)。这个变化表明高考语文在减少总题量,以增加同学们答题的时间,并非意味着高考在淡化语言文字运用的知识能力。

(二)应对方略

1.灵活识记。《说明》对于“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这一块有明确要求:考查只要求识记字音,不要求拼写,重点考查声母和韵母,注意读音与意义的相关性。其实,2006年考查了“校”、“角”、“参”、“泊”、“着”等12个多音字,2007年又考查了“调”、“识”、“朝”等4个多音字,2008年考查开始变得综合起来,既考查了“识”、“剥”等6个多音字,又考查了“箴、缄”等6组形声字。我们审时度势可以发现,这一块考查的重点是多音字与形声字,复习的范围应是“常见的多音字”、“容易读错的字”、“成语中的难读字”。

2.规范书写。这一块的考查,2009年高考仍然是放在作文里进行考查,错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因此,加强汉字规范化的书写,已经显得特别重要。

3.积累成语。综观近几年江苏省高考成语题,归纳高考成语试题的错误类型,掌握成语试题的命题规律,仍然是高考复习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要轻松自如地应对高考,必须得掌握500条常用的成语;另外,还得注意考查的错误类型,诸如褒贬误用、搭配不当、断章取义、前后矛盾、形近混淆、对象错位、不合语意、望文生义等。

4.辨析病句。关于这一考点,近几年来,一点变化也没有。还是重点考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表意不明等6种语病。对于语病题的解答,我们应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理解。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

5.正确表达。对于语言表达这一块的考查,近两年来,江苏卷重点考查了语段的概括、修改的正确运用、句式的选用、仿造句式等几种类型。笔者以为,由于扩展语句的考查,不便于正确客观的评分,2009年高考语文这一块的考查,很有可能考测句式的变换与仿造句式(兼考修辞的运用),因为这两种题型最能反映考生的实际语文能力,有一定的信度与区分度,因此,备受命题人青睐。

二、关于“古代诗文阅读”

(一)调整变化

1.内容的变化。将2008年《说明》中“古代诗文阅读”中的最后一条“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提至第一条,因为此条要求能力层级为A,如此调整,更加符合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将“重点考查对文章的某一层次、段落或整体的把握能力”改为了“重点考查对文章层次、段落或整体的把握能力”,这样表述更加严密、科学。

2.分值的变化。古代诗文阅读分值增加了3分。文言文翻译题由去年的9分提高至10分,古诗鉴赏由8分提高至10分,这两部分共增加了6分。这些变化显示了高考对诗文阅读能力考查的高度重视与明确强调,应引起广大考生的高度警惕。

(二)应对方略

1.强化背诵,确保满分。要尽早背诵《考试说明》规定背诵的名篇(共计39篇),重视课内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经常背诵,反复默写。特别是容易写错的字,要反复认知,确保课内名篇名句的默写拿满分。

2.分清实虚,驾驭全文。对于文言文实词的解答,考生应通读考纲要求掌握的120个实词的意义与用法,在答题时,分析字形,辨明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

对于文言虚词的备考,我们应高度重视,因为2007和2008年高考都没有涉及虚词的“独立题”,但2009年《说明》增加了文言文考查的分值,对此,我们不可掉以轻心。首先,我们应反复研读《说明》明确的“而”、“何”、“乃”等15个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其次,答题时,应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

3.整体理解,恰当筛选。对于信息信息筛选题,答题时,我们应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照应上下文,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另外,还得注意高考惯用的制错方法――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等等。

4.文言翻译,直译为主。2006年以来,江苏省高考语文都未将“句式”的考查单独命题,而是将之纳入翻译的考查之中。2009年将依然如此。因此,我们翻译时,一是应注意它的句式类型,如果是特殊句式,须将它调整过来再翻译;二是注意翻译“五字”诀,“录”,就是把文言文句子中不必翻译的词抄录下来,“释”,就是把需要翻译的词加以解释,“补”,就是在翻译文言文省略句时,把原句中被省略的成分补充进去,“添”,就是有些文言句子,不好说它省略掉什么成分,但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要添加一些词语,译句才连贯通顺,“删”,就是删除原文有而翻译句可略的字眼。

5.诗歌赏析,重在“形巧”。 2007年考了宋词人辛弃疾的《鹧鸪天・送人》,2008年考的是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据此分析,2009年考查宋词的可能性很大;考查的作品可能是一流作家的三流作品,或三流作家的一流作品。我们在答题时,应注意三点:一是分析诗题的中人和事。逐字解说诗句,理解诗的大意。诗最后两句一般是运用议论、抒情,是诗的主旨和意境所在。二是掌握一些赏析常识。如表现手法一般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如语言特点有: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等。还有一些常用的专业术语,如“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等。只有如此,方能战胜于考场。

三、关于“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测试题是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中分为必考部分与选考部分。必考部分为文学类文本阅读题,选考部分为论述类文本阅读题与实用类文本阅读题。下面笔者分三个方面分别就《说明》调整变化与应试方略作说明。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调整变化

1.内容的变化。200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对于文学类阅读的考查难度有所加大,特别是增加了“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要求,并具体阐释说:“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进行分析。”这就启示我们,2009年有可能要求考生结合作者和相关背景等资料对作品进行合理的解读与深层次的主旨挖掘。探究能力的考查要求有三处调整:一是对探究能力要求的解释,由去年的“指探讨疑难问题,有所发现和创新”调整为“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二是将去年的第1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和第2点“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合二为一,具体表述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三是将去年的第3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转换表述为“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要求更加具体而明确,也表明了《说明》的表述更加趋向科学化、实用化及层次化,高考命题将随之而变得更加科学,增强了考试的区别度与信度。

2.分值的变化。前几年此题分值都为20分,2009年此题分值上升至23分,分值的增加必然提高了对考生文学作品阅读能力的要求,应引起广大考生的高度重视。

(二)应对方略

就近两年江苏省高考的实际情况来看,2006年考测的是散文《一幅烟雨牛鹭图》(作者:汤世杰)的阅读,2007年考测的是散文《麦 天》的阅读( 作者:雷抒雁),2008年考测的是小说《侯银匠》的阅读(作者:汪曾祺)。总的来说,考查的体裁以散文为主,还有小小说等,考查的分值增加了,考查的难度与区分度也必然会进一步增强。

据此,我们在备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本部分考查文学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四种文体。适宜考查的文本长度为千字左右,这一长度对戏剧来说太短了,而新诗又不好拟题,所以选材可能仍以散文和小说为主;二是如果考散文阅读,则散文可能为两种,一种是象征性、比兴式的散文,带有一点哲理,这在近年高考试卷中多次出现,如2007年山东卷的《灯火的温情》、2007年广东卷的《泥泞》,另一类是生活感悟类的散文,如2006年江苏卷的《一幅烟雨牛鹭图》、2007年江苏卷的《麦天》。三是小说的考查频率越来越高,现在越来越多的专家主张文学作品的阅读要考查小说,2007年宁夏、海南高考试卷选用了小说这种体裁,2009届各地高三调研卷中出现了不少小说阅读题,特别是2008年高考,浙江、江苏、广东语文试卷考的都是小说阅读。总之,2009年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命题的主要方向有:①对文本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理解;②分析作品的结构,概括作品主题;③分析作品体裁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④对作品的语言、形象、内涵进行恰当的鉴赏和评价;⑤探究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调整变化

1.内容的变化。2008年始,江苏省高考对于现代文阅读这一块设置了选考题,这主要是为了适应多样化的阅读方式及不同学生的阅读喜好,对于科学客观地考测同学们的现代文阅读水平,很有好处。对于这一考点,2009年《说明》较之去年几乎无变化;但2009年对于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的考查,肯定不限于对人物传记的考查,选择的范围较大,考查内容很有可能涉及访谈、调查报告、新闻、社科论文、科学小品等实用类的考查,考点应是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分值的变化。2009年高考,实用文考查的分值已由过去的18分减少至15分,分值的减少并不意味着高考对选考题的弱化,只是命题策略的调整,以利于选拔人才。

(二)应对方略

2008年江苏省高考实用文阅读题考测的是人物传记《晚清学人杨守敬》,题目关注的是杨守敬舆地学研究,考测了对杨守敬的学术生涯产生的重要影响、杨守敬取得多方面学术成就的原因的分析与概括能力的考查,其实答案都在文中,关键在于能在原文中细致地找寻有效信息。

因此,我们必须在以上几个方面上下功夫:一是分析综合能力。能筛选并整合新闻作品中的信息,了解新闻的概念和功能,准确分析新闻的构成要素和具体含义;二是鉴赏评价能力。能够评价新闻作品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把握各类新闻作品所传达的立场、观点、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三是探究实践能力,能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新闻,探讨新闻反映的时代精神。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调整变化

1.内容的变化。2009年《说明》在这方面的考测要求并无变化,基本上承继了去年说明中的表述。

2.分值的变化。分值已由过去的18分减少至15分。可能为一道选择题,两道简答题。

(二)应对方略

论述类文本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论述类的文章就一般阅读规律而言,要把握其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2008年江苏高考论述类文本是以《纯朴的嗜血者》作为阅读材料的,文章浅易明白,观点突出鲜明,试题考测了对重要词语的理解、文意主旨的把握、对关键句子的理解等知识与能力点。命题者将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设计成了一个四选一的客观选择题,将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则设置成了一个简答题,这道题考测的是考生对句子的个性化理解,这种命题具有探索性、开放性、多元性和综合性等特点,答案不唯一,丰富多彩,只要符合要求,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皆可;它要求考生参加社会实践,参与研究,发散思维,发掘自身潜力,并有独特的发现,深刻的体会,独到的见解。

带有一字的成语范文第3篇

关于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是行测部分考查的重点,具体考查内容有:(1)词语的理解方面主要考查词语的语境义,即“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2)词语的运用方面主要从词语的恰当搭配和组合的角度考查;(3)词语的感彩的变化和关联词语的使用;(4)近义词的区分;(5)正确的使用成语。

知识要点:

1.词的构成和分类

词是由语素构成的、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造句单位。

词的分类主要有单纯词和合成词两种。

单纯词是只有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可分为连绵词、双声连绵词、叠韵连绵词、非叠韵连绵词、叠音词、拟声词和译音词。

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可分为复合式合成词、重叠式合成词和附加式合成词。

2.词义的性质和分类

词是音和义的结合体,词义包括词的词汇意义、词的语法意义和词的色彩意义(感彩和语体色彩)。

词义的分类:

(1)从词义的多少分为单义词和多义词。其中多义词的意思包括本义、基本义、比喻义和引申义。

(2)从词义的远近程度分为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3)从词义的感彩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

词义的古今变化包括词义的扩大、缩小,词义的转移,词义感彩的变化,名称说法的改变,单音词变为复音词。

3.近义词的辨析

近义词是选词填空中常见的题型,这个问题的把握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词义的侧重点不同

这是近义词的重要差异。名词同义词的侧重点区分往往在所指事物、现象的特点方面。

动词同义词的区别往往在所指动作的方式、方法或动作的结果方面。

【2014年广东省上半年行测真题第25题】

将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下列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人人都有心中最值得()和喜欢的地方,或许是城市小巷,或许是山林大川,总会有个地方值得你去向往。

②他不顾刺骨的寒冷跳进河中,救上三名落水儿童,全体师生都在()他英勇救人的事迹。

A.留念传诵B.留念传颂C.留恋传诵D.留恋传颂

【答案】D。解析:留恋:非常舍不得,非常眷恋,非常想永远留下来。留念:留做纪念(多用于临别馈赠)。传诵:流传诵读。传颂:传播颂扬。则留恋和传颂更能符合题意。所以选D。

(2)词义的轻重不同

如:“处罚”与“惩罚”,“显著”与“卓著”等等。后者要比前者的词义重一些。要注意的是,在词义相近时,双音节的词常比单音节的词义要重一些,比如“瘦”和“消瘦”,“假”和“虚假”,“奸”和“奸诈”等等。

【2014年湖北省行测A类真题第9题】

一个八岁的小孩子()能够把《论语》背下来,这真是一件啧啧()事情。

A.竟然称道B.竟然称奇

C.居然称道D.居然称奇

【答案】D。解析:“竟然”和“居然”都是副词,都表示由于事情的结果因与原来的预期相反而感到意外的语气。“竟然”侧重表示“不该这样而这样”,语气较重;“居然”可以表示“不应该或不可能发生的事成为事实”,也可以表示“不容易这样而竟能这样”,用于前一种情况时语气比“竟然”轻,用于后一种情况时语气比“竟然”重。“居然”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本句表示的是“不容易这样而竟能这样”,故用“居然”。“称道”:称赞,夸奖。“称奇”是称赞奇妙,比“称道”语义重。根据句意,本句填“称奇”比较恰当,故本题选D。

(3)词义的范围不同

有些同义词指称同一事物或现象,但所表现所指的范围大小不同。

例题:新闻发言人说:SARS给全国人民带来了生活不便和健康威胁,最紧要的任务是加大宣传力度和积极防治。(现时现实)

【答案】现时。解析:“现实”与理想相对,指客观实际;“现时”指当前。“现实”要比“现时”词义的范围大些。

词义的范围不同,还表现在有的词是指事物的集合体,有的则是指事物的个体,前者如“河流、书籍、树木”,后者如“河、书、树”。

(4)感彩不同

近义词可以从它所表达的爱憎的感情和褒贬的态度上区别。词从感彩上可以分为褒义词、中性词和贬义词。

例题:文莱旅游发展局总监赛贾玛鲁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局将组团巡访各国,宣传2014文莱观光年。(大事大肆)

【答案】大事。解析:大事,大力从事;大肆,毫无顾忌地(做坏事)。大事属于中性词,大肆属于贬义词。

(5)语体色彩不同

即口语与书面语的不同、普通话与方言的不同。

例题:如果不彻底转变旧观念,没有一种创新精神,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道路上,我们就迈不开前进的。(步子步伐)

【答案】步伐。解析:“步子”指脚步,多用于口语。“步伐”指行走的步子,多用于书面语,因此,应填“步伐”。

例题:最近几天,美英两国政府高级官员频繁,共同磋商伊拉克战后的重建事宜。(会晤会面)

【答案】会晤。解析:会晤:会见,书面语;会面:会见,口语。

(6)语法功能不同

词义上相近或相同,但词性却不同,在句子中的成分也不同。如“勇敢”和“勇气”,“勇敢”属于形容词,可作定语、状语、补语,作谓语时不带宾语。“勇气”属于名词,多作主语、宾语。

(7)适用对象不同

【2014年浙江省行测B类真题第30题】

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①相关部门多次派人来这个公司的财务工作,发现了许多问题。

②在我结婚的那天,妈妈拿出一个翡翠镯子给我,说那是祖上下来的。

A.检查流传B.检察流传

C.检查留传D.检察留传

【答案】D。解析:检查:为发现问题而用心查看。检察:检举核查、考察,特指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依法定程序进行的法律监督活动。流传:传下来,传播开。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代。

(8)词的搭配习惯不同

如“保持”与“维持”,两个词都有保持原状,不让改变的意思。但轻重程度和搭配习惯不同。前者侧重于不使事物因时间延续而消失或减弱受损,常与“清洁”、“作风”、“传统”、“水平”、“联系”等词搭配。后者侧重于使事物在一定时间和限度内不改变,并使继续存在下去,常与“纪律”、“现状”、“生活”、“秩序”等词搭配。

注意:无论是做近义词填空和选词填空必须从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角度入手,正确使用语境中的词语。把握一个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词”。

4.成语和熟语的复习

成语和熟语类题型近几年出题次数逐渐增多,对于此类题型的把握需要大家正确的识记和运用。在备战考试时,如何正确使用成语和熟语:

(1)弄清成语和熟语的意义

运用成语和熟语时必须掌握其确切意义和用法。不仅要弄清字义,重要的是理解它的整体意义。成语一般来源于古代典故和历史事件,可以从成语本身具有的特征去记忆,掌握本义和比喻义的差别。

例题:我生来性格倔强,心直口快,决不赞成你这种似是而非的态度,也不做你这样明哲保身的“好好先生”

解释:“似是而非”是好像对而实际上并不对,不能用来修饰“态度”,应将改为“模棱两可”。

熟语包括惯用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熟语通俗易懂,口语色彩较浓,熟语的识记需要了解其出现背景,联想其语意。

(2)弄清成语和熟语的感彩

成语有褒义的和贬义的,感彩非常鲜明,使用时要加以辨析,不能乱用。如“自食其力”与“自食其果”,一字之差,褒贬不同。熟语中惯用语大多带有贬义,因此要注意适用的对象和场合。

【2014年四川省法检行测真题第21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不能有丝毫大意。

B.对曾经纵横中国五百年的晋商,我们今天只能透过那些纸醉金迷的晋商大院来遥想他们当年踏漠北、下南洋的辉煌。

C.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生,浪费了青春,痛惜不已。

D.写文章首先要言之有物,否则,无论文字如何优美,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能打动读者。

【答案】D。解析:选项A中“每况愈下”是情况越来越差,形势越来越糟糕的意思,与句子所要表达的交通好转的意思不符;选项B中“纸醉金迷”是用来形容奢侈豪华,腐朽享乐的生活,与句子所要表达的赞扬的意思不符;选项C中“豆蔻年华”是指女子十三四岁时,与句中的大学生不符;选项D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意思是比喻外表很华美,而里面却一团糟,与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相符,所以,本题答案为D。

(3)弄清成语和熟语的使用对象和场合

成语和熟语的使用同词语一样,都有适用的对象和场合,适用于一定的语义情境。尤其是成语,有它紧密的结构形式和完整的概括意义,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因此,要规范运用成语。

【2014年重庆行测真题第16题】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用血汗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他们()之功。

A.来之不易

B.开天辟地

C.翻天覆地

D.筚路蓝缕

【答案】:D。解析:来之不易:得到它不容易。表示财物的取得或事物的成功是不容易的。开天辟地:比喻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也形容事情闹得很凶。筚路蓝缕: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所以选D。

5.关联词语的辨析

关联词语的辨析在选词填空和阅读理解中较为常见,把握关联词语需要明确其前后语句关系及其使用方法。关联词语的结构较为固定,适用对象和场合明确,需要大家日常的积累和识记。

【2014年江西行测真题第17题】

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坚持不懈地奋斗,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我们一定能够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就

B.只有才能

C.只要就

D.倘若也就

【答案】C。解析:从句意分析,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关系的复句,应该选C。B显然不正确,“才能”和“能够”重复,句意不通顺。A、D代入也不通顺。常见近义词:

沉湎:沉溺,指陷入不良的境地(多指生活习惯方面)。

沉浸:浸入水中,多比喻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制约: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事物为乙事物所制约。

限制:规定范围,不许超过,约束。

协调:配合得适当,多指抽象的内容。

协作:若干人或若干单位互相配合来完成任务,多指具体工作。

系数:科学技术上表示某种性质、程度或比率的数

指数:表明经济现象变动程度的数。

评估:评议、估计。

评价:评定价值高低。

做客: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作客:寄居在别处。寄居在他乡。体现:某种性质或现象通过某一事物具体表现出来。

表现:表示出来。

兑现:(1)凭票据向银行换取现款,泛指结算时支付现款:这张支票不能~

(2)比喻诺言的实现:答应孩子的事,一定要

奉行:遵照实行。

执行:贯彻施行;实际履行。

标识:表明特征,用以识别的记号。

标示:显示

剔除:把不合适的去掉

排除:除掉、消除

局面:一个时期内事物的状态。

格局:结构和格式。

偏激:指意见、主张等过火

褊急:指性格而言,气量狭小,性情急躁

消逝:包含一个事物随时间的过去而不复存在的意思,强调结果。

消失:指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强调从存在到不存在的过程

品位:物品的品质和风味

品味:文艺作品所达到的水平

启用:开始使用:~印章/~新秀

起用:⑴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⑵提拔使用

关切:强调关心

关注:偏重重视

熟习:对象常是某种技艺、技能

确立:稳固的建立或树立

爆发:多用于抽象:战争

暴发:多用于具体:山洪

敦促:催促

督促:监督催促

鉴别:辩别(真假好坏)

鉴赏:鉴定和欣赏

损坏:使失去原来的使用效能

损害:使事业、利益、健康、名誉等受损

款式:格式、样式

款识:①钟鼎等器物上所刻的文字②书画上的落款

裁定: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就某个问题做出决定。

裁断:裁决判断。

抵牾:矛盾。

抵触:跟另一方矛盾。强调双方之间的矛盾关系。

诉讼:检察机关、法院以及民事案件中的当事人等在解决案件时进行的活动。

申诉:特指个人或团体向原机关或上级机关提出自己的意见。

申明:郑重说明。

表明:表示清楚。

标记:名词。

标志:此为动词

披露:发表。

透露:泄露,显露。

偶然:事理上不一定发生而发生的,超出一般规律的。

偶尔:间或,有时。

贯注,一般+抽象概念

灌注,一般+具体对象

侵吞:暗中非法占有“金钱物资”等。

鲸吞:多用来比喻吞并土地等。

迄:(1)到迄今

(2)始终、一直(用于“未”或“无”前)

讫:(1)完结收讫付讫验讫

(2)截止起讫

籍:狼藉狼籍慰藉

藉:书籍籍贯党籍国籍

反复:再来一次或多次,但已不定按原样。

重复:按原样再来一次或多次。

庇佑:一般指神灵保佑。

庇护:袒护,保护。

施行:①特指法令,规章等公布后从某时起发生效力。②执行

实行: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

增值:资产价值增加

增殖:①增生②繁殖

简洁: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

简捷:①直截了当②简便快捷

误解:理解不正确

曲解:故意解释错误

甄别:(1)审查辨别(优劣真伪)

(2)考核鉴定

鉴别:辨别(真假好坏)

漫游:随意游玩

周游:到各地游历;游遍

夺冠:不能带宾语

问鼎:可带宾语

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

敬赠:给对方(财物)

墙脚:墙根,基础

墙角:两墙相接形成的角。

搁置:放下;停止进行:事情重要,不能~

搁浅:(1)船只进入水浅的地方,不能行驶

(2)比喻事情遭到阻碍,不能进行:谈判~

贯串: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

贯穿:穿过,连通

培植:扶植(势力)使之壮大

培育:培养幼小的生物,使它发育成长

包括:包含(或列举各部分,或着重指出某一部分)。

囊括:把全部包括在内。

抵御:着重于抵抗

防御:着重于防备。相同点:抵挡、抵抗

整合:着重于几种关系的调整、组合

整治:着重于整理、修理

沟通:使两方能通连,如思想、文化、大桥等

勾通:暗中串通、勾结贬

违反:不符合法则、规章等,轻

违犯:违背和触犯国法,重

大肆:无顾忌做坏事。贬

大事:大力从事中性

屯聚:聚集(人马等)

囤聚:储存聚集(货物)

损害:多指利益

伤害:多指对身体或心灵

抉择:挑选、选择,多用于书面语

搜缴:缴获东西

搜剿:指剿除

废弃:抛弃不用

废止:取消,不再行使(法令、制度)

筹办:筹划办理

筹措:设法弄到(款项、粮食)

授权:把权力委托给别人或机构代为执行。

受权:接受国家或上级委托有权力做某事。

实行:用行动来实现。

试行:实行起来试试。

整合:着重于几种关系的调整、组合

调整:改变原有状况,使适应客观环境和要求,不含合并。

机制: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和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

体制: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的组织制度。

开脱:推卸或解除(罪名或对过失的责任)贬义

解脱:摆脱。不能带宾语

全力:全部精力或力量。

鼎力:大力。敬辞,多用在表示请托或感谢。

中止:过程中停下来

终止:最终的停止

形迹:举动和神色/礼貌

行迹:行动的踪迹无定

肤浅:学识浅,理解不深

浮浅:浅薄

带有一字的成语范文第4篇

1 理解好故事课的主旨性

故事是一种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在语言课中有特定的故事教学,教师通过讲解、分析、讲述,让幼儿学习一定词汇和讲述能力,同时接受文学熏陶和品德教育。在其他门类教学中,故事更是一种添加济,催化着各类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特别是音乐、美术、健康等。在音乐活动中,适当的故事讲解,让幼儿易于理解内容,记忆歌词;在美术活动中,简单的故事讲述能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引导幼儿丰富画面;在健康活动中,繁复抽象的内容变的清晰而具体,让幼儿的记忆特别深刻,其他各类活动的教学也离不开故事教育。

2 选择适合幼儿的故事

对于不同年龄的幼儿,他们的理解水平和所接受的事物是处于完全不一样的层次中,越小的孩子喜欢越简单的事物,对他们来说,不复杂,才是好的,才是他们喜欢接受的东西,因此对他们所讲的故事应该简单明了,如说些带有小动物以及小星星这类东西的简短故事。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听的看的摸的想的东西多了,太简单、太简短的东西已不能满足他们的知识面。对于他们,我们可以向孩子们灌输些复杂和抽象、内容长一点的东西,让孩子们在听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增长了知识面、增长了智慧。对于同一个故事内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讲解出来,对幼儿的吸引力也是大相径庭的。记得有一次,有两个不同年龄的孩子在我家玩,有一个小朋友看见我家有本故事书便要求我讲故事,于是我照着上面的字一字一句地讲起来,绘声绘色的语句,全神贯注的神情,让五岁的孩子听的津津有味,提这个问题提那个问题,而另一个只有三岁,由于理解能力水平有限,却没有多大的积极性。因此我想,如果我再继续照搬书上的内容,对三岁幼儿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后来,我也根据小朋友的喜好和实际水平,用幼儿喜欢的语气和理解方式讲述,小家伙后来听得可有劲了,还不断提问,其效果就显而易见了。

3 要做到会运用故事

由于幼儿特别喜欢听故事,利用故事对幼儿进行教育,就比空洞的说教更易于让幼儿理解和接受了,《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教小朋友认真吃饭不撒饭,爱惜粮食。《萝卜回来了》教小朋友团结友爱,互相关心。《小马过河》教幼儿动脑筋不怕困难……小朋友们特别喜欢听故事,我也喜欢利用空余时间给他们讲故事,小朋友们听得多了,理解能力更强了,思维更开阔了,有时的教育提示,只要故事中的一句话或一个词就行了,如:小朋友要像小公鸡一样认真学习,做事情不要像小猫钓鱼一样三心二意……不仅可以用书上现有的故事教育孩子,而且还可以针对某个现象,利用自己的想象力来编故事,让孩们从故事中明白事理。

4 让学生去编故事

创造条件让幼儿听、讲、编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养成幼儿大方、乐观、自信的开朗性格。故事不能只由老师或家长来讲,我们要充分调动幼儿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肯定幼儿的每一点进步,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幼儿充分练习。现在我带的班是学前班,从中班开始,我就利用午餐前10分钟左右的休息时间,让幼儿自由轮流讲故事。你别说,还真发现了几个故事大王,语言流畅连贯,表情动作语气绘声绘色,特别一些故事里的形容词,成语用得非常准确,晨间活动和自由活动时间小朋友也喜欢自发的看书、讲故事,整个班的语言发展水平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5 开展丰富多彩的讲故事教学

带有一字的成语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低年级 词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A-0097-02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识字量大,第一学段要会认字、会写字。传统的换一换、加一加、减一减等机械的识字方法,增添了错误的认字概率。随着课文篇幅的增长,课时越来越紧,在词语教学中,很多教师在初读课文后便以多媒体或小黑板出示所有字词,以音、形、意整体推进的方式,期待学生“一口吃成大胖子”,学生写倒画笔、错别字的现象比比皆是。教师如何解决机械抄写、无目的朗读和空洞感悟的问题,让小学语文低年级词语教学扎实而有效呢?以下是笔者在词语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几种策略。

一、字理――让教学有“味”

在识字教学中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把识字教学与语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识字教学为语文服务。教师在识字教学中渗透偏旁理据,挖掘汉字蕴含的知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效率。例如教学“火”字及带有“火”的字时,教师可以串联汉字进行讲解:“火”字是象形字,像火苗的样子。“炎”,上下两把大火,火光冲天,火势旺盛,故“炎”表“热”之义,如炎热、炎夏、炎炎等。哎呀!大事不好,房子着火了!怎么回事?发生火灾了,其中“灾”不就是房子(宀)着火了吗?房子着火了,该怎么办呢?赶快去灭火!用水、沙土等东西盖在火上,火就熄灭了。“火”上加“盖儿”就是“灭”。火熄灭以后,留下来的能够用手摸得到的东西是什么?当然是“灰”了,你看,“灰”不就是由“手、火”组成的吗?这样教学,学生在刚开始接触汉字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今后的词语教学中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在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时,学生理解了“”的意思就可以从“裸”字入手,“衤”跟衣服有关,联想大地的衣服是什么,学生会说是树木。如果大地着身子,它的什么也没有了,没有了树木会有什么样的灾难?对比阅读句子“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学生就不难理解课文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盲目运用字理进行教学,往往会把一些原本简单的教学复杂化,教师应当具备深厚的功底,掌握字理运用的适度性,这样才能将字理知识运用自如。

二、朗读――让教学有“情”

朗x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传递情感,让学生获得思想熏陶。正如特级语文教师余映潮给“朗读”下的定义:“朗读,是讲求语言准确、顺畅的充满诗意的文学活动……是用声音来传达作品内蕴的丰富细腻的情感活动。”可见,朗读不是简单机械地把一般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只有体味词语、读好词语,才能读出句子的音律节奏,从而走进文本品味意境、领会情感、训练语感。一二年级是学生进行词语训练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注意让学生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的意思,读出词语蕴含的情感。当前,很多教师没有正确理解“感情朗读”,对于学生拿腔拿调、拖音等极不自然的朗读认为是“感情朗读”,不予以纠正,反而大加鼓励和赞赏。在朗读指导方面,特级教师贾志敏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贾志敏老师在教学《惊弓之鸟》一课时,请一名学生读课题。这名学生把文中的成语读得拖腔拿调,令人汗毛直竖。贾志敏老师连忙摆手说:“你不要这样激动。”在教学《给予树》一课时,贾志敏老师多次指出“把词语放到句子中好好体会,不要拖音,像说话那么自然”。可见,词语教学不能脱离文本,应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又如下面是海南省毛立业老师教学两组词语的教学过程,具体如下。

(1)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 杨柳依依 沙鸥点点

(2)依依惜别 按捺不住 浩浩荡荡 永世不绝

毛立业老师让学生自由读:“有谁愿意读一下?”一名学生自告奋勇。毛立业老师评价道:“一字一顿有板有眼。字音不光要读准,还要读出词语的味道来。”另一生读,读出了词语的味道,听课教师自发鼓起掌来。毛立业老师评价道:“听大家读词语的感觉就像喝饮料,有滋有味。”接着课件出示的部分词语变了颜色:“我请同学读,一个读红色,一个读蓝色,让我们听出故事来。”学生在读词语中不知不觉走进了文本,朗读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方法――让教学有“趣”

词语教学要因词而异、因文而异,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查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应当勤查字典,养成翻查字典的习惯。如笔者在执教语文S版第六册《和时间赛跑》一课中,针对句子“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里气喘吁吁的时候”,设计教学:这个句子当中有一个词(气喘吁吁),请同学们读一读,说说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谁能做出相应的动作?人在什么时候会气喘吁吁呢?(因为跑得太快了)从句子中的哪一个词可以看出来作者跑得快?(狂奔)可是刚刚我听你的朗读,我感觉作者不是在狂奔,而是在走路或者在散步。谁再来试试?(学生读)对呀,这样才能跑赢太阳嘛!既然跑赢了太阳,心情应该是怎么样的?(开心)谁能够把开心的心情读出来?(学生读)我们学着他的样子再来读一读?(全班读)将词语与生活情境联系起来,也是理解词语的一条捷径。如由词语“夕阳西下”,我们可以联想太阳落山时的情景。

汉语词汇非常丰富,有些词可以用意思相近的词语来代替。《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文中写道“雄日十分用心培育花种”,笔者让学生给“十分”换一个词语,不改变句子的意思,学生异口同声说出“特别”一词。又《小猪画画》一文写道“小猪急忙在头上加上一对角”,笔者借机让学生给“急忙”换一个词语,学生说出了“赶快”“赶紧”“立刻”“马上”“急忙”等词语。形式多样的词语教学方法,让学生体味到了学习的乐趣,为学习语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练习――让教学有“理”

学生积累了词汇,还要懂得一些有效的练习方式,才能把词语记得牢,能够学以致用。一是把近义词归类,“教一个带一组”。教学中遇到意思相近的词语时,教师可以举一反三,强化训练。如教了“突然”一词,学生就可以学习“忽然、猛然、骤然”;学习了“兢兢业业”,可以了解“认认真真”“勤勤恳恳”等。二是根据课文内容提问,让学生写出主要词语作答。如问“春天在哪里”,让学生回答并写出“枝头”“草原”“田野”“竹林”等词语。笔者接着提问“春天的风怎么样”,学生写出“微微吹动”;“雨怎么样”,学生写“飘飘洒洒”;“雾怎么样”,学生写“薄薄细细”。三是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学会整理、自由积累。学生要学会把课堂所学、平时收集的词语随时进行适当分类摘抄,可按词性归类,如动词、名词、形容词;可按词语类型归类,比如近义词、反义词、叠词、成语、谚语、歇后语等,并随身携带经常翻阅,鼓励学生在写话练习中运用自己积累的词语。每当学生在写话本上写出精彩的词语,笔者会及时在班上表扬。比如在写作文《聪明的小羊》时,李××同学描写大灰狼:“小羊在菜园里吃草,突然一只狼从草丛里飞快地蹿了出来,这可把小羊吓了个半死。因为那血盆大口里,有一排香蕉形的牙齿,更可怕的是:那牙齿跟刀片一样尖,而且还闪着寒光。”有了经验分享和学习积累,学生们的写话训练中的好词好句就会层出不穷了。

带有一字的成语范文第6篇

关键词:《闺名》 译本评析 舒丹丹 高海涛

舒丹丹译:

闺名

婚姻使得你的闺名弃置不用。

这五个轻音不再暗示你的面容,

你的声音,和你举止的优美;

既然这规矩将你与另一人

善意地弄混,你再不能

在语义上与那个年轻姑娘对等:

这两个词原是用来称呼她。

现在仅是词汇,不再适用任何人,

它躺在你离开它的地方,是否消散在

陈旧的名册,节目单,或是学校的奖项,

还是那两札信函,系着苏格兰格子丝线?

它是否真的轻软无力,不再发散香气,毫无

真实可言?试着悠悠对它低语。

不,它仍是你。或者,既然你已离去,

它便是此刻我们感受的那时的你:

多么美丽,年轻,令人亲近,

你仍生动地站在那里,

在那些最初的日子中间,再不会被指痕污染。

你的闺名荫蔽着我们的忠诚,

不会失却形状,减少意义

随同你渐渐贬值的旧物箱。

高海涛译:

闺名

结婚生子把你的闺名废弃。

那五个轻盈的音节已不再标志

你的面容,你的笑语,你风情万种的忧郁。

自从按照法律,你心满意足地和别人的名字

混在一起,在语义学上,你已不是昔日的自己。

而那个美丽的女孩,才适用这两颗珍珠般的名字。

如今它只是个无人可用的短语,

还在你扔掉它的地方闲置,并散落在

昔日的花名册、昔日的节目单,或三两份

奖学金的证书里,几盒旧书信,

用方格的丝带

系扎得很结实。虽然如此,它就真的不再有芬芳,

不再有重量,不再有活力?乃至所有的往

事都不再真实?

试一试吧,对它轻轻耳语――

不,它还是你,它还意味着你。

它意味着现在的我们怀念那时的你,曾经

我们是何等的年轻,你是何等的美丽,

何等的朝夕相伴,何等的欢歌笑语。

或许,你至今仍在那里,和那些

最初的日子,彼此忠贞不渝。

所以你昔日的名字,风风

雨雨,珍藏着我们的

记忆,包括你折旧的

行装,也完好地

放在这里。

一、引言

英国当代诗人菲利普・拉金以其冷静、深刻、细微的思考将平凡的生活纳入诗歌的语言中,创作出了《北方船》、《少受欺骗者》等诗集。国内对拉金诗作的翻译也不乏其人,比如王佐良、桑克、画皮、舒丹丹、高海涛等。本文选取拉金的“Maiden Name”一诗,从诗义和诗意两方面对此诗的两首译作进行分析评论。

首先,本文认为,诗歌的灵魂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诗义,二是诗意。诗义,顾名思义,是指一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诗歌的内容;而诗意一词已被许多人从不同角度加以定义,就本文的理解而言,诗意主要通过诗歌的形式来传达给读者,而“诗歌在形式上是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各个组成部分相辅相成、互相联系,正是这些部分之间的最终调和使得诗歌整体的有机性得以充分体现”(董文胜,张宜林94),因此我们通过对诗歌的韵律、节奏、意象、视觉效果、修辞方式等各方面的逐一分析来实现对诗歌形式的更好理解。据此,本文的评析以诗义与诗意传达的忠实程度为标尺,对舒丹丹和高海涛的两个译本进行比较分析。

二、正文

(一)原作分析

以下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对“Maiden Name”一诗简要分析。

从内容上说,“Maiden Name”一诗是对一位已婚女子的戏剧独白。诗在开篇就陈述了这样一个事实:闺名因为婚姻而不再使用了。第一节指出闺名在女子婚后就不再指代如今的这位女子,第二节继而提出怀疑:那么闺名因此就再也没有意义了吗?第三节回答这一疑问:闺名仍具意义,它的意义并没有减少,只是改变了。不难发现,这三个诗节出现了两次情感的转折,先由否定到质疑,再由质疑回到肯定,这样,诗歌首先“以一种单向度的情感发展开始,然后于自然平淡的叙述中波澜不惊地介入另一种情感,形成情感的碰撞”(姜伟63),诗的内容就在这样的碰撞中丰富了起来。

从形式上说,“Maiden Name”一诗在视觉效果、韵律、节奏、语言风格、修辞方面都值得一提。首先,诗的视觉效果通过其文字的排列形式可表现出其特有的诗意,“诗意,这无形的存在,正如这抽象的孤独,要寻找一片枯叶作为‘客观对应物’,才有了诗的有形依托”(王宏印92)。就本诗而言,三个诗节各由七行组成,加之每行长度相差不大,使得每一诗节看起来与正方形相似,营造出一种缓慢、庄重、严肃的氛围;其次,每一诗节遵循abbacca的韵脚,可以看出,每诗节的首行与末行押韵,使得诗歌具有一种完整感;再次,本诗节奏较为平缓,这与诗中多采用中长句有关;第四,本诗的语言是典型的拉金式的语言;拉金曾明确说,“诗是一种明智的事,是一件如实看事物的事。”(傅浩85)这一点就反映在拉金诗歌的语言风格上:没有华丽的词汇、贴近生活又不失诗味、亲切而又冷静。最后,就修辞来说,诗中有两处使用了重复这一修辞方式,包括第二诗节第五行中对词素less的重复和第三诗节第二行对and的重复,这使诗歌读来更加顺畅,同时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二)舒译分析

在诗义(诗歌内容)的传达上,舒译在整体上符合原诗,但在个别地方有误译的嫌疑。如,第一诗节中的thankful本指的是这位已婚女子的感恩心态,而译文却将其主语理解为“法律”;再如,原诗中,第二诗节的首句是一个疑问句,表达的疑惑是:现在这个词汇已不再适用于任何人了吗?然而译诗中将其表达成了一个陈述句,非常确定地指出:“现在仅是词汇,不再适用任何人。”另外,“Try whispering it slowly.” 被译为“试着悠悠对它低语”,这里,闺名原本是whisper的内容,在译文里却成了whisper的对象,当然,这一译法亦有可能是译者经过认真考量后有意识进行转换的结果;第三诗节对于 “unfingermarked again”的翻译也存在一些偏差:again在此表示的是这位女子再次回到过去那种未被指痕污染的状态,而译文中的“再不会”表示的是对未来状况的一种判断,认为这位女子将不会再被指痕污染。

在语言上,舒译比较准确地把握了原诗的精髓。首先,舒译的语言风格贴近原诗,选用了比较平实的语言,如“面容”、“声音”、“举止”、“亲近”、“年轻”;舒也继承了拉金的冷静风格,倾向使用不带有太多情感色彩的词汇,使诗人像一个生活的旁观者,只是观察,而不参与,比如,原诗中disused一词并不具感彩,译文中的“弃置不用”也基本属于中性词;再如,将confused译作“弄混”,简练而且贴切,而不采用“混为一谈”这样略带贬义的词汇。其次,译文中有一些语言亮点。譬如,将packet译作量词“札”,准确而具古典味;将“slowly”译为“悠悠”,不仅在“义”上实现了“信”与“达”,而且在“音”和“形”两方面实现了“雅”;将shelter译为“荫蔽”,表义精准,而“荫”字的出现更把shelter的含义形象地勾勒出来;将lose译成“失却”,严肃而庄重,此词的发音也为诗歌添了一层厚重感。

就诗歌的节奏而言,译诗较为接近原作的节奏,只是个别句子的节奏比原诗稍快,这与汉语一字一音节,而英语一个单词可能不止一个音节有关,例如,maiden name共含四个音节,而汉语“闺名”仅有两个音节;另外,英语中每个音节的读音也常常比汉语每音节的读音占去更多的时间。鉴于这种情况,如果将英诗中译时,在不违反原意的前提下有意识地使用一些较长的表达方式,可能会起到弥补的作用。例如,第二诗节的最后一句“Or, since you′re past and gone”,舒译将其译为“或者,既然你已离去。”,若试将此句拉长为“或者,既然你已不在,已经走了”,这样句子包含的词汇就增多了,增添的逗号也起到了放缓节奏的作用。

在韵律方面,舒译并未遵循原作的韵律,这样原诗便丢失了一些完整性,很明显的一点是,第一诗节的最后以“她”作为整节的落点,不能制造出原诗作所有的诗节的结束感。韵的丢失虽然使得译作不尽完美了,但译者在每一诗节中实现了两三行的互相押韵,这也起到了一些补偿效果,减少了因韵的不符而造成的损失。

就诗歌的排列形式而言,此译作也比较忠于原作,严格按照每节七行来译,各个诗节的形状也较为规整,尽力体现了诗歌的视觉原貌。

综合分析可以发现,舒译遵循的原则是“仔细研究原诗特点,尽量按照原诗特点进行翻译”(王宏印6),虽然翻译中出现了一些误差,但这是不可避免的情况。

(三)高译分析

在内容的传达上,高译对原作有欠忠实。第一是误译。比如高译与舒译一样,把第二诗节的疑问句完全译成了一个陈述句,把whisper的内容译成了对象;在第三诗节,原诗称赞这位女子在过去是多么年轻,而高则将“年轻”的主语调换成了“我们”;在第三诗节里,把faithfulness翻成了与之并不相干的“记忆”;最后一句更是错误地理解了诗人对luggage的看法,诗人认为luggage的意义在逐渐消失,而译者却理解为luggage的意义仍然没有任何改变。第二,除了以上误译之外,高译中还出现了一些漏译现象。第一处漏译出现在第二诗节的最末一句,译作未将“Or, since you’re past and gone”表现出来;第二处漏译出现在第三诗节中,未将“instead of losing shape, meaning less”译出。第三,此译本中的过分翻译也颇为频繁。例如,首句的marrying译成了“结婚生子”,有画蛇添足的感觉;第二句中的voice译为“笑语”,而“笑”在原文中根本不见痕迹,此句grace的翻译也平白多了“忧郁”二字;在本诗节最后一句中,译者又擅自添加了“珍珠般的”这一形容词;最后一诗节的“何等的欢歌笑语”也与原作毫无关联。

在措辞方面,有两点值得一提。首先,译作有别于原作的风格。上文也提到,拉金的语言较为平实而非华丽,较为冷静而非含有饱满外露的感情。从这个角度来说,此译作的选词恰恰是逆其道而行了。比如,“风情万种”一词似乎带些风尘的味道,用来形容未婚女子稍稍欠妥了;“昔日”与“曾经”两个带有浓郁怀念之情的词汇也在诗中出现多次;第二诗节的“虽然如此”与“真的”二词营造出了过于强烈的疑问语气,远远超过了原诗所需的程度;第三节中的“怀念”与“何等”等词也是徒增了一些感彩;译作中还使用了一些较为普遍的四字成语,如“心满意足”、“风情万种”、“朝夕相伴”、“欢歌笑语”、“忠贞不渝”和“风风雨雨”,这些成语一方面因频繁地使用而变得通俗甚至已成为陈词了,另一方面这些词汇容纳了各式各样的感情在里面,用于翻译此诗就像是把一条本该清蒸的鱼以红烧的方式来烹饪,使译作大大偏离了原作所具的格调。以上是关于译作语言风格的讨论,下面来分析译作在措辞上的可圈可点之处。一是有些关键词汇翻译得很精准,如将light译作“轻盈的”,将“scattered through”译作“散落”,将“depreciating”译为“折旧的”,不仅意义准确,而且符合汉语的表达方式,不会使读者感觉有翻译腔。二是对第二诗节中的三个“不再”的重复,还原了原诗的修辞方法,也因此贴近原诗的表达效果,使这一疑问句更能引起读者的疑虑与思索。

就韵律而言,全诗采用了通韵。这一方面使得整首诗的阅读变得过分流畅,使整诗的节奏增快了许多,另一方面使诗歌读起来像是歌词了,少了诗的意蕴。

就节奏方面来说,高译在一些方面有悖于原诗。首先,虽然高译也模仿原诗,拆分一个短语作为分行处,比如,将“昔日的自己”、“珍珠般的名字”等分列于两行,但原诗的分行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实现abbacca的韵脚,而高译的分行并无此目的,其对分行处的选择并没有原诗来的自然,一个非常极端的表现就是高译将“往事”一词拆分开来,读起来有断断续续的感觉,破坏了诗歌本该有的流畅性。其次,如前所述,整首诗采用通韵,又使诗歌分外流畅了。

在诗歌排列形式上,译作与原作相差甚远。原作的视觉效果是规整的,每节七行,各行长度相差无,使得每个诗节看起来都像一个正方形,甚为规整。而译作每节的行数都不相同,每行的长度也是天壤之别,特别是第一诗节中,有些诗行仅由两个汉字构成,另外译者还把第三诗节精心安排成了一个倒着的梯形。这样一来,译作在视觉上更富于变化,也因此失去了原作在视觉上的庄重严肃之感。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知道,高译在内容与形式上都与原作相差很多,虽然译者希望通过另一种表达方式实现原诗的效果,在传达诗歌内容的过程中加入了不少译者个人的情感与观点,在语言风格上也与原作背道而驰,原作的节奏与押韵也丧失颇多,这样过分发挥译者主观能动性的结果,便是将作者置于了次要地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把原作降格为一个传递译者思想的载体,以致丢了诗义又失了诗意。

三、结论

对比分析两首译作可得出以下结论:舒译不论在诗歌内容上还是在语言、节奏、视觉效果上,都本着尽力忠于原作的原则;高译虽然灵活多变,但其翻译方法使得译作距离原作越来越远。因此,从两个译本传达原作中诗义与诗意的效果来看,舒译更为忠实。

参考文献

[1] Burnett,Archie.The Complete Poems Philip Larkin[M].New York:Farrar,Straus and Giroux,2012.

[2] 舒丹丹.菲利普・拉金诗九首[J].译林,2005(6):197-198.

[3] 高海涛.菲利普・拉金诗选[J].国际诗坛,2009(11):69.

[4] 董文胜,张宜林.一首精制的诗――读菲利普・拉金的《家是如此伤心》[J].名作欣赏,1998(2):94.

[5] 傅浩.英国运动派诗学[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85.

[6] 姜伟.菲利普・拉金诗歌死亡主题的张力[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10(2):63.

带有一字的成语范文第7篇

高职 韩语教学 教学方法

一、呈现阶段

加强实践教学的前提是必须有一个牢固的韩语基础,在入门阶段,应首先使学生对韩语有一定的了解,明白自己所要学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并对这个语系的特点有所了解,明白中国人学习韩语的优势,知道汉字词在韩语中所占的巨大比重,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这里就不再赘述发音的重要性了,值得一提的是“强迫法”对学生韩语学习的入门有很大帮助,鼓励学生结交有一定中文水平的韩国留学生朋友,帮助自己学习,这样入门能更快一些,少走弯路,尽量压缩入门的时间,在学习的起步阶段,通过与韩国朋友的交流,直接建立起对韩语最准确的本能反应,这样对将来的学有好处。如果没有这个条件,那就引导学生在网络上下载一部带有韩文字幕的电影或电视剧,反复看,反复听,在入门阶段就要这么做,不求能否听懂、能懂得多少,但求建立对韩语的正确、直观、本能的感觉。每天在学习之余,强迫耳朵听地道的韩语。

学习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对于韩语学习是有帮助的,它是形成能力的基础。韩语以40个字母组成各种字,而字的组成最少不少于两个字母,最多不超过4个字母。这就决定韩国语字数有限,而正因为字数的限量,使得韩国语有不同的时态、不同语言环境下的不同表达。正因为以上特点,韩国语的语法与一字多义的解释,一词多义的解释相当重要。学习韩语掌握必要的韩语语言基础知识是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方面。但问题是不要把学习语言基础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目的,不能把韩语课上成语言知识课。目前的认识误区之一便是一提到培养学生的运用韩语的能力,有人就认为是不学习语言基础知识,把知识与能力对立起来,这种认识显然是不对的。

另外,经过基础语音学习之后,最主要的就是把课文学到手。课文的理解和掌握阶段,即从课文中学到完整的句子和话语,这是给学生提供语言素材及语言经验,可以简称为课文阶段。这一阶段所用的方法的特点,在于促进理解和记忆。

二、实践阶段

听和说的吸收功能实际上是学习功能,使听说充分发挥其学习功能作用,为口语和写作的技能发展准备条件,一旦过了听说关,韩语学习将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注重语法与词汇的讲解,加上缺少课堂内外的练习机会,学生缺乏听说能力,缺乏运用语言能力。教材的编写也较偏重阅读能力的提高,而对听说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许多学了多年韩语的人,也很难听懂韩国人讲话,也很难表达自己的思想。听说历来是学生的薄弱环节,毕业生也普遍反应,通过两年半大学韩语的学习,他们的阅读能力已达到相当程度,但听说能力的提高比较困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与韩国的交往与合作日益广泛,在这种新形式下,听说能力的培养越发显得重要。

首先,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听说兴趣,使听说训练成为学生自己的迫切需求。教师应力求语音纯正,语言生动,教法灵活,在教学中给学生创造各种听说的机会,而不是照本宣科地传授语音和语法方面的知识。教师应将自己的情感融进教学过程中,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运用录音、录像、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尽可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生动的语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促进听说能力的发展。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学习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与他人交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提供进行语言活动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口语能力的提高又促进听、读、写三种能力的发展,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能使学生懂得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的表达作用和运用方法,学会在口头表达时何处重读、轻读、何处停顿、何时升调降调,因此,朗读是提高口语能力的有效方法。

另外,每次上课之前利用5分钟进行自由对话。自由对话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口语训练方式,学生有充分的自由权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可以提前准备,利用课前5分钟轮流安排两位学生上讲台对话,为每个学生提供在众人面前讲外语的机会。“台下”学生也得到了听外语的机会。此项活动不仅使学生们敢于开口说外语,而且使他们增长了见识,扩大了词汇量。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引导、督促的作用,既要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语言,对话要有新意,另一方面也要指出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教师要坚持用外语组织教学。对学生进行课堂用语训练,用学过的外语讲解新词、新句型和课文,使课堂成为一个小小的外语世界,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听说外语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自然形成听觉记忆,促进听说能力的提高。教师在课堂上所使用的外语一般结构简单、真实得体,学生容易整句听、整句模仿,能在课堂教学真实情境中学以致用。除了课前和课上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听和说的训练外,课下的时间也不容忽视。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校园里、在宿舍或饭厅都要讲外语。教师还可利用课下时间组织各种课外活动,为学生创造说外语的机会。活动内容可多种多样,如举办外文诗歌朗诵比赛、外文歌曲演唱比赛、国情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外语晚会等。这些课外活动既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使他们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又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演才能,还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对听说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三、迁移阶段

这是学习的终点,是缩小或取消控制,以至创造性地运用前两个阶段所学知识技能的阶段。这一段使用方法有三大特点:放松控制并带交际性质;类推前两个阶段所学知识技能,造出新的话语;练习不仅要求正确,还要求速度和内容都达到标准。因此任务教学,在这一阶段必不可少。任务教学法,也叫任务型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实用主义作为教育理论基础而提出的“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他主张教育的中心应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课堂教学中始终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展开,使每节课目的明确、内容实在、效果最佳。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被概括为任务教学模式。

带有一字的成语范文第8篇

在语文课本中出现的选篇通常是出自经典名著中的一个片段或一个章节,如果只立足于某一选篇进行教学,无法让学生对名著整体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和理解。根据不同学段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名著中同一片段或章节通常以较易理解的白话文语体,或相对较难理解的原著文言文语体,被列入基础教育各阶段的语文教材。例如,目前语文课本中的《西游记》选篇主要有: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小圣施威降大圣》(选自《西游记》第六回)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语文教材中《美猴王》(选自《西游记》第一回)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猴王出世》(选自《西游记第一回》)。《猴王出世》与《美猴王》都选自《西游记》第一回,讲的是美猴王的由来。区别是考虑到小学和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对文言文理解的能力,小学阶段出现的《猴王出世》采用相较文言文而言更容易理解、也更接近白话文的语言形式,而初中阶段的《美猴王》摘自《西游记》原文。除此之外,仔细阅读两篇课文,会发现,小学阶段的《猴王出世》更注重对事件的概述,对事物具体的描写部分都以概括性的语言掠过;而《美猴王》《西游记》原文中将仙石、猴子的特点描写得更为具体,这有部分原因是根据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设定的学习目标是有区别的。

二、经典名著蕴含的历史文化

“从词源学上来讲,西方的‘经典’一词来源于闪族语qan,意为向上生长的芦苇。在古希腊文学中,‘经典’一词最重要的意义是‘度量衡’,指建筑中用于表示尺寸的规则,先是指正确的尺寸,后来指正确的比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规则和规范,把经典作为规范、典范,这种理解类似于我们对经典的认识。叶圣陶为朱自清《经典常谈》序中所说:“朱自清所说的经典,指的是我们文化遗产中用文字记下来的东西”。经典是对文化的记录,必定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朱自清认为:“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这一点恰恰提醒我们,传承经典意在传承经典所承载的不可复制的、经久不衰的历史文化。经典是永恒的,这是经典的根本特征,每一部经典之作必然要经历历史的选择、具备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历史文化价值才能被奉为经典。但任何一部经典作品都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被创作出来的,经典正因此呈现出无可比拟的特殊性才被世人认为是值得传承的,于是经过世代相传、奉其为经典才得以保留下来,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经典作品。换句话说,经典之作能否得到持续地传承并能持久地获得文化认同,关键在于其自身能够承载多大的文化价值,及传承人能否真正地理解每一部经典何以成为经典其背后隐藏着的独特的文化意涵。具体讲,我们理解的经典应该包括两个层面,一种是我们以现代人的眼光审视,用概括、抽象的语言加以释义出来的具有永恒性、普遍性意义的规范、典范;另一种是我们很容易忽视的、但却又是我们理解经典最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必须回到经典作品产生的最初的历史和时间中,探寻真正支撑着经典的背后的独特文化价值。我们经常谈经典是永恒的、是值得我们世代传承的,但如果传承人不理解经典中的经典之处,经典传承的过程终会导致经典一点一点地遗失直至被遗忘。

三、语文名著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

名著阅读教学设计要基于新课程改革中实施和推进“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将不同年段语文课本中出自同一本名著的同一或不同x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筛选,然后将多个选篇与名著原著进行整合。名著阅读教学要始终以培养学生的人文内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最终目标。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将具体选篇中的主旨与名著原著的文化背景、艺术特色等内容相结合,意在将文本所要表达的文化意旨及支撑着经典作品的整个文化发展脉络呈现给学生。教学方法上,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感悟经典文化,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启发引导学生从被动的单一选篇阅读转变为由多篇名著选篇整合阅读,进而扩展到名著原著的自主阅读。

1.语文名著阅读的教学目标

近年来,教育应该回归经典的呼声愈为强烈。山东师范大学潘庆玉在2003年就提出“在全球化背景下要想应对西方价值霸权、文化帝国主义与英语霸权对教育的冲击,就要通过经典教育进行文化陶冶,经典教育是应对全球化挑战所必需的选择之一。”彭书雄2011年就发表了《文学经典教育的价值研究》一文,认为“文学经典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行文学经典教育有助于拯救整个人文语境的危机与‘人的精神的危机”’。2013年张蔚等在《语文建设》上发表的《经典阅读与语文教育》中明确提出“经典阅读,实则为人文素养培养的重中之重”。而早在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两份语文课程标准中,就先后在课程目标、课程性质、课程理念等方面共计八次谈到要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作为以传授母语为使命的语文课程应当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并且在两份课程标准的附录部分,均附有“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两部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要传授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见,将经典纳入语文课程,不是单纯地促成语文教学内容自身的变革,而目的在于通过对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经典文化的学习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人文性的最大化,最终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以经典名著《西游记》为例,将教学目标设计为“结合西天取经过程中的具体事件,分析佛家倡导的善对孙悟空的性格和行为产生的影响”,意在使学生通过了解宗教文化,体悟佛家倡导的“善”,使学生在文化陶冶中获得人格提升,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名著阅读学习最终要达成的目标。

2.语文名著阅读的教学内容

把经典作品作为课程内容与以往其他课程内容相比,不同之处就在于经典作品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情境,它被时代赋予某种责任,蕴含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和人文内涵,经典作品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蕴藏其中的中国人最美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学习经典,就是要从中学到对自己最有价值的东西。具体到名著阅读教学中,整个教学过程就是要引导学生了解一部经典作品背后呈现出来的文化发展脉络及在整体上表达出来的文化取向,由此使其借助于对具体教学内容的理解,深切体悟经典作品背后内在的独特历史文化意涵,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价值观。以《西游记》为例,其形成于明中后期,王学兴起,禅宗(强调本心是佛)渗透,《西游记》是在儒、道、释“三教合一”的思想主导下,汲取了道家仙话、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养料后产生的。因此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明代文化发展的脉络足够清晰,并能够认识到《西游记》形成与发展,及其在明代文学发展史中的位置,了解“三教”代表的文化意旨,在此基础上了解《西游记》基本内容,其“对人性美和自我价值的肯定”等主旨及其“物性、人性、神性合一”等艺术特色。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能够了解并依靠这些隐性文化资源,将其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结合,以显性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西游记》意在倡导的“善”念、“善”行等潜在的人文意涵。这样,学生习得的就远远超越了固定的文本,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是关于一部经典形成、发展的整个文化脉络,包括其对文化之间独特的沟通方式、对不同文化之间关联性与延续性的认识和理解。

3.语文名著阅读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