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导练相融 学习单 预学 阅读

传统的语文课堂以分析课文内容为主,练习往往放在课后进行。这样的练习功能单一,目的是检查课堂教学效果,进一步巩固、积累语文知识。而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倡导“以生为本”“实践运用”,构建“导练相融”的语文课堂成为热点,学习单也就应运而生了。从时间上来说,学习单可分为课前预学单、课中导学单和课后拓展单。从功能上来说,检查反馈不再是学习单唯一的功能,它还有指导学习、展示思维、拓展延伸、仿写迁移等作用。学习单探寻了“练”的时机,丰富了“练”的形式,挖掘了“练”的多种用途。

一、立足预学需求,先练后导

第二学段和第三学段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自学的能力,因此,教师会在课前布置一些预习的任务。传统的预习要求有: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生字新词,想想课文讲了什么内容,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这个环节往往流于形式,教师没有具体指导,学生也出于应付,收效甚微。其实预学不等于预热,预学要有目标,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预习:预学要立足于反馈,暴露学生认知的盲点,发现了问题,才能了解学情,才能解决问题,这属于“先练后导”。

一份好的预学单,内容不能过于单一,也不能面面俱到。预学单既要关注文本特点,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既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又要“学有挑战”。下面就预学单的功能来谈谈几个不同的形式。

(一)指导式预学

有些文章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生涩难懂,必须指导学生在课前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历史资料等。这类文章的预学单设计就要关注文本特点。部分略读课文的“资料袋”,可以提前使用,因为这些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预习兴趣,提高自读的效果。当然,如果课文后没有附相关资料,学生也可以自行上网搜索。这些资料可以更好地为阅读学习作铺垫。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最后一分钟》的预学单。

[《最后一分钟》预学单

1.走进琅琅书屋。

读了( )次课文,朗读星级( )

2.走进字词世界。

会读的生字新词:

难读的生字新词:

3.百度搜索:香港的屈辱史,浏览有关香港被割让的历史资料。]

这份预学单的第三条任务旨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课前,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利用自己搜索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大致了解香港的屈辱史,为进一步感受国耻打下了基础。在课堂上教师又补充了完整的相关条约,播放了交接仪式的录像,激发学生的情感,认识到香港被割让是一种耻辱。因为耻辱感悟之深,所以耻辱雪洗后的那种欢跃,学生就体验得更深刻。

(二)反馈式预学

预学单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反馈。反馈式预学单的设计首先要有目标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要有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同时要易于操作,便于z查反馈。其次要体现层次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所以设计的练习要有层次性,适合不同学力的学生。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预学单。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预学单

1.我会读。

踊跃 肇事 衣衫褴褛 铿锵有力

我认为难读的词语还有:

2.我会写:嚷 惩

我认为难写的字还有:

3.我会画停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4.我把文中的四字词语找出来,抄一抄,然后积累下来。

5.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份预学单目标明确,关注了新词的读音和书写、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还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需求。它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展示容易掌握的知识,暴露预习过程中的障碍难点。例如,预学单改变一成不变的固定式练习模式,给学生开设“自助餐”式的开放练习。“我认为难读的词语”“我认为难写的字”,就关注了学生个体差异的需求。而“我会画停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条预习任务暴露了朗读的难点,学生画的停顿五花八门,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它原是学生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引起的。因此在学生理解了意思后,朗读的停顿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为M中华之崛起M而读书。

(三)积累式预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它强调了积累语言的重要性。重视语言积累,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途径,更是尽快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小学语文课本中不乏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文章的预学就要关注其语言特色,最大限度地发挥语用价值,从而实现积累、内化、运用的目的。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火烧云》的预学单。

[《火烧云》预学单

1.走进琅琅书屋。

我读了( )遍课文,朗读星级( )。

2.走进词语天地。

课文中有许多描写颜色的词语,我要记下来,并且还能仿写几个。

红彤彤

葡萄灰

半紫半红

3.走进语句世界。

在文中画出描写生动优美的句子,并试着背一背。

4.走进拓展积累(气象谚语)。

(1)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

(2)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3)早晨棉絮云,午后必淋雨。]

上述这份预学单的设计分为三个层次关注语言的积累:词语句子拓展。“走进词语天地”不仅仅停留在寻找课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还要分析词语的构词特色,才能仿写。其实这个过程就是在积累语言,充实语言仓库。“走进语句世界”以诵读为基础,实现经典文学名篇名段的积累,从而逐步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走进拓展积累”,注重课外拓展,以谚语的渗入丰富了语言的积累,使学生的知识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二、立足语言文字,边练边导

课堂中使用的学习单,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而设计的,用来代替教师的“讲”,引导学生的“学”。教师要深入地钻研教材,立足文本的语言文字,选择语言训练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言语实践。或点拨学生理解文本,或启发学生关注语言形式,或引导学生实践运用,这属于“边练边导”。

(一)词语导学型

词语虽然是语言构成的最小单位,但是语文的教学离不开品词析句。也只有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才能让他们真正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特别是对文章关键词语的品析,足以起到以点带面、牵一“词”而动全“篇”的功效。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中关于“发明”和“发现”的导学单。

出示导学单:

[《呼风唤雨的世纪》导学单

1.我会区别。

“发现”的意思 “发明”的意思

2.我会填空。

发明 发现

(1)人们登上月球前( )了宇宙飞船,登上月球后,( )月球上没有生命。

(2)人们为了( )海洋深处的秘密,( )了各种新型的海底探测仪。

3.我还会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发明”和“发现”。]

(1)大屏幕出示句子,朗读: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发现”和“发明”的区别,完成以上学习单。

(3)交流。

生:“发明”的是本来不存在的事物,是新的创造。

生:“发现”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

生:“发明”是指创造出新事物或新方法。“发现”的是本来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

师出示课件,明确意思:“发现”是看到或找到原先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是创造出新事物或新方法。

(4) 课文第四自然段里提到的事物,哪些是发明,哪些是发现?

(5)交流“我会填空”,说说为什么这么填。

(6)你还能举例说说现实生活中的发明和发现吗?

上面这张导学单关注词语的辨析运用。它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先通过讨论理解词义;然后进一步辨别文中第四自然段的“发明”“发现”,活用文本内容,巩固词语辨析,又以词语的辨析带动了语段的学习;接着在具体语境中运用;最后扩散思维,举例说明,让语文回归到生活实践运用。

(二)内容提炼型

这种学习单关注文本内容,反复采用一种形式的“练”,有助于学生获取文本信息,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理清文章脉络。学生以导学单为载体,紧紧围绕这一核心目标展开学习,在“练”和“导”中理解文章内容。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电脑住宅》的导学单。

出示导学单:

]

(1)默x课文第2~7自然段,看看课文介绍了电脑住宅的什么地方,有哪些设施?它们是怎样工作的?那里有哪些奇妙的功能?小组交流、讨论,填写以上表格。

(2)借助表格,理清课文的结构。

(3)读一读自己感兴趣的段落,加深理解,以“电脑住宅主人”的身份向“客人”介绍电脑住宅中的各项设施的布局、功能及使用方法。

上述导学单利用表格,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另外,让学生读读自己感兴趣的段落,鼓励学生以电脑住宅主人的身份向参观者介绍电脑住宅,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的内容和语言,并能重新组织语言,准确地进行介绍。

(三)关注形式型

这种学习单在课堂上的使用并不是单向的,它聚焦语言形式,反复运用、练习,而且层层推进,促使学生在练习中理解感悟,提升语文素养。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秦兵马俑》的学习单。

出示学习单:

《秦兵马俑》学习单

[兵马俑的类型 个性特点(重点词句) 我发现了写法:( ) + ( )

我也学着写: ]

(1)自由读课文第4~7自然段,看看分别描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各自具有怎样的个性特点。完成上面的学习单后,讨论、交流、朗读。

(2)课文带领我们欣赏了类型众多、各具特点的秦兵马俑,作者用什么方法把秦兵马俑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你能从课文中发现一些对我们很有帮助的写法吗?

(归纳写法,板书:看到+联想)

(3)在表格中用“ ”画出看到的,用“_ _ _ _ ”画出联想部分。

(4)学生扮演小导游,借助表格,生动地介绍一类兵马俑。

(5)欣赏其他兵马俑,迁移仿写。

作者留给我们的是思考,是回味,是创造。让我们参照作者的写法,再发挥自己的想象,选择其中一个类型的兵马俑,也来描绘一番。

从上面的三“用”导学单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运用表格引导学生关注兵马俑的特点,借助于“练”的活动,找出关键语句;运用关键语句,通过“小导游介绍”的方式,内化文本语言,使先前的“练”不再孤立,和“导”融会贯通;归纳语言表达形式(看到+联想),进行仿写迁移,这是高一层次的语言实践活动。教师在“导”的过程中,实现了教学环节的层层推进;学生在“练”的途中,理解了内容,发现了写法,习得了运用方法。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 文字运用

一、教学现状

当今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是不尽人意的,教师既没有对学生语文汉字水平的运用能力进行训练,也没有关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问题。只是反复强调要背诵课文,默写课文,殊不知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当今的教学理念下面非常不适合,这不仅仅会扼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会使得学生失去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毫无帮助。这不仅和教育部提倡的培养学生素养的方针相违背,更和新课改的教学方法大相径庭。例如通常教师在讲解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画》这篇文章的过程当中,就没有分析“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这首诗的押韵技巧,仅仅是将这首诗当作一种谜语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理解。殊不知,《画》这首诗不仅采用了动静相衬,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更将实物表现技巧运用的淋漓尽致。

二、教学手段

在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采取新型的教学理念和优秀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在提高的过程当中,教师一定要明确教育部所提倡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含义(即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和语言应用能力)。其次教师在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必须采用一些学生利于理解的教学技巧。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当中热爱语文,在生活中可以将语文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下面本文将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提出几点关于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和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技巧。

(一)关注重点字词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当中,教师必须关注课文当中的重点字词。让学生学会从课文当中的重点知识中揣摩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主旨大意,同时在揣摩的过程当中还应该掌握作者运用该字词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技巧。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林海音所作的《窃读记》这篇文章当中,教师可以从“匆匆,吞,贪婪”等字词中,让学生揣摩这些字词的含义以及用法。因为这些字词不仅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当时作者急于读书的心理状况,更将文章作者的那种求知欲望表现的形象生动。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类似于林海音作者的表现技巧和用词方法,用模仿的方式初步学习,并且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字词种类方面进行考虑:

1、动词

课文当中许多描写生动的动词也是非常值得一提的,关注这些动词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表现事件技巧的能力,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匆匆》一文当中,作者为了描写时间,运用了许多优美的动词。例如课文第三自然段当中的“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有怎样的匆匆呢……”当中的“挪移、旋转、伶伶俐俐地跨过、溜走了” 等表现优美的动词,这些动词虽然质朴,然而却有着别样的韵味。教师只要让学生细心地品读,就会发现只要动词运用得当普通的动词也有独特的魅力。因此,这便要求学生在进行实际的写作过程当中,并不一定需要拥有多么豪华的形容词,简单而朴素的动词也可以表现出人物事件的深刻和具体性!

2、形容词

要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还有一种类型的词语是不可忽略的,那便是形容词!虽然在我国的文坛当中,大肆的运用形容词会让人以附庸风雅加以诟病,但是,对于一名小学生而言,恰当的使用形容词对于写作而言也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这篇文章中,里面有许多生动的形容词,都是值得一提的!例如“在这一次是早晨……”这一自然段当中的“大的、小的、花的、黑的”。虽然很多教师会认为这里的形容词并不能算得上优美,但是曾经在我国的教育日报当中,有位教育家就曾经点评过这段文字的形容词。其实,对于一个刚接受教育的小学生而言,不一定要用多么优美而豪华的形容词,简凡但具备表现力的形容词在文章当中也是非常有用的。这便是语言素养的魅力。

(二)关注重点句型

在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还可以从文章当中的重点句型着手。通过讲解和分析一些文章当中的重点句型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些句型就包括排比句,比喻句,拟人句,对偶句,互文句……不同类型的句子在不同的文章当中的表现技巧也不同,教师可以分析文章当中句型的表现技巧,让学生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种句型着手:

1、排比句

其实许多优美而又生动的排比句不仅能够加强文章的表现效果,更能突出作者所要表现事物的语言意象。这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教师在讲解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这篇文章当中“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绿呀……漓江的水真清啊……”。这个句子将漓江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这对于学生在今后的写作过程当中的语言素养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2、比喻句

在讲解语文课程当中,学生能够使用一些较为得当的比喻句对于文章的魅力提高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值得注意和强调的是,学生的本体和喻体一定要有一定的联系,不能凭空捏造,因此教师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对学生进行这方面能力的要求。同样是讲解人教版四年级《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当中“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作者将桂林的山比作老人,巨象,骆驼。这里采用的是比喻修辞格当中的形喻法,即将形态相同的事物,进行牵连性质的描写。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一定要让学生抓住本体和喻体的某些特征,切不可将本体的小部分当作喻体的整个形象,否则不但会使得句子表达的不恰当,更会失去比喻的效果。

三、总结

语文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不仅会关乎到素质教育的质量,更影响到其今后语言的运用能力[2]。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能力,在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关注重点的字词以及重点的句段,让学生仔细揣摩这些优美而又生动的语句,并且在课后让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相信这样对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范文第3篇

一、激趣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有兴趣地参与到活动中去,这样学生才能真切感受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四年级上册的教材在安排语文综合性学习时,编辑者很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注意引导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进行自主学习。例如,语文园地一“丰富的课余生活”,首先学习了《我们的民族小学》后,以学生的立场自主提出开展“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的综合性学习要求,并提示记录的方法“可以用文字叙述,可以填表格,可以画图画……”,这样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记录方法。接着学习两篇分别体现孩子在草地上玩耍和假日里登山游玩的有趣课文《金色的草地》和《爬天都峰》。因为是初次在教材中安排综合性学习,因此教材在学习课文《爬天都峰》后,编排了“综合性学习提示”,以学习伙伴的立场提醒学生注意记录活动进行得怎样,并提示示范、加以引导,实际上就是不断地引导学生参与,激励学生愿意参与,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进行多元化的探究,增强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段的综合性学习提出的要求是:“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可见,综合性学习重在学习过程,重在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重在引导学生将语文知识和能力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学习。对学生来说,这种实践是自主的、新鲜的、充满无穷魁力的。如语文园五的“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简短的“综合性学习提示”点明专题之后,编排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让学生认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知道孔子勤学上进,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精神;明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道理。并在课文之后提出结合本组课文的学习,开展“综合性学习”──“了解生活中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的要求。因为要开展这样的传统文化对学生来说有点困难,所以教材提出了活动要求、活动内容和开展活动的途径等建议,然后学习课文《开天地》,了解用整个身体去为人类创造了一个美丽的宇宙,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创造天地的一些神奇而大胆的想象。接下来学习课文《赵州桥》,从建筑的层面,了解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古代文化的灿烂和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和才干。教材就这样一步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探究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瑰宝,就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

三、有机地整合,体现学习实效。

在四年级上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是以独立的一个专题来进行的,各专题之间有许多联系,但并没有一定的逻辑关系,而是围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提出的一个教育性关系。每一个专题的学习都重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时,应将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知识整体,让学生在不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实践中,不断积累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激励学生运用综合性学习的方法去搜集和整理活动中需要的资料并进一步探究分析,将各种能力和探究的兴趣结合起来,实现综合性的发展,扩展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四年级上册在语文园地一里的“口语交际”中让学生交流在课余时间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习作”让学生写课余发生的有趣、高兴等的事,“展示台”用搜集邮票、阅读课外书、小组合作办图片展的方式,展示学生才能和感兴趣的课余生活。语文园地五的课后“综合性学习提示”里,引导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做好展示的准备。在“语之园地五”的“口语交际”中,让学生交流了解到的传统文化,在“习乍”中写自己活动中最想写的内容,并把收集到的资料装订成册。“日积月累”让学生借助有趣的生肖邮票,背诵体现我国传统的十二生肖,明白一个生肖代表一个年份。在“展示台”中,引导学生用写春联、做风筝、办手抄报等形式,展示自己了解到的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在这一组的课文学习中,围绕“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专题,开展听、说、读、写各项活动,既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能力,又增进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我国民族的自豪感。由此看出,语文综合性学习始终是一种有效的语文学习活动。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口语教学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o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has become a necessary ability requirements of modern citizens, oral communication teaching Chinese education is a important task.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poken language human relations training, so a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o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teaching of oral communication strategy, grasps the oral communication the teaching the basic way and the method, completes the teaching goal to solid. Creating context is the success of the teaching of oral communication based and key. Close to the actual life, from the organization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practice teaching material aspects creating context, let the students want to say something to say.

Keywords: oral English teaching situation creation

当今社会的日益发展,知识经济的全球化,催生着社会交际活动的广泛、活跃、频繁的进行,口语交际能力逐步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要求。开展口语交际教学,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随之成为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为达到这个目标,各册的语文教材都安排了一定的口语交际训练的教学内容,在实际的口语交际教学中,必须讲究策略,掌握基本的途径和方法,抓好口语交际教学的情境创设这个基础和关键点,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达到交际需求,形成能力,完成教学目标。在实践中,我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创设情境,展开教学,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贴近实际生活创设情境

口语交际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该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密切联系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发学生交际的需要。只有发自内在的交往需求,才可能产生富有实效的口语交际活动。因此,情境的创设,不能只靠课文中的文字内容或者课文中的图画,那些只是训练中的一些例子,教学中除了凭借那些例子、主题之外,还必须根据学生自己身边周围的事物出发,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善于捕捉、发现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尽可能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这样,才会利于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和需求,让学生个个有自主实践的情境,有话可说,人人踊跃参与,乐于交际。如教学一年级上册《我会拼图》,可拓展到“我会唱歌、跳舞、画画、扫地……”等等;教学二年级上册《我们去“旅游”》一课,可延伸到“我们去登山、春游、野炊、逛超市……”等等;又如上四年级上册《购物谈体会》《怎样保护周围的环境》、六年级上册《过生日,请同学吃饭好不好》《有了电脑,还要花工夫练字吗》等等,都不要囿于课文的主题,局限于课文的内容,而应该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生活,包括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创设适合于他们进行口语交际活动的情境,如“感恩行动”“自我保护”“珍爱生命”等主题活动,在教学中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从而达成教学的实效。

组织实践活动创设情境

俗语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见过不如做过,做过不如做得多。”这都说明了“实践出真知。”在口语交际教学情境创设中,组织实践活动,是十分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组织学生参加专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用心灵去体验,去感受,去观察,去思考,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会有独特的感悟。重实践,重过程,重积累,重交流,学生真正获得自我认知,自我体验,便会产生自我的见解,在口语交际训练时,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四年级上册《秋游怎么组织》《有趣的小实验》,五年级上册《小小导游员》《家乡的变化》,六年级上册《讲报,评报》《当小记者》等等,都必须积极地组织好课前的专题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身临其境,亲身经历,亲自尝试,自我体味,交流起来,便会各有千秋。这样的口语交际教学,就没有不成功的。

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情境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范文第5篇

单元整理是根据单元主题、单元目标将教学中积累的内容汇总起来。日常的积累和拓展如同是散落在沙滩上的一粒粒珍珠,通过单元整理,把一粒粒珍珠串起来,让知识点犹如一串美丽的项链一般在学生心目中闪闪发亮,让学生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更加明确积累的内容和方法,并在巩固和积累的基础上学会应用。因为这串美丽的项链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串成的,所以,他们的所得会更加深入和透彻,并从收获中获得学习语文的快乐。大家都知道,语文教材在编排上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如果语文教师都能如此有心,那我想帮助学生串成的将不再会是一串串的项链,恐怕是他们能傲立于人前,行走天下的工具了。所以,我认为单元整理课非常有必要。我在教四年级时就开始进行这类课型的研讨,根据单元训练目标进行设计。如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搭石》以小见大写法的研讨。

没有理论指导的课堂是经不起推敲和研究的,所以,教师设计每堂课都要有教育理念的支撑,而最好的理论基础就是语文课程标准。

我在这堂课的设计之时就依照了语文课程基本理念。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的第一点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内涵便是以语文知识为基础,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积累,学习方法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表现为阅读、习作、表达能力,而且还有很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第二依照的是阶段目标。五、六年级是第三学段,学段中关于阅读的目标是: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方法,诵读优秀诗文,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第三依照的是本组单元的教学目标。整体关照本组课文的特点,把体会感情与领悟写法,读书与表达,语言积累与语言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本组教材的编排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乡思的事物也各不相同,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一些景物,或是事情表达出来的;通过读书,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基于此,我对本课设计了以下的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单元内容,体会情感,进行复结。

2.积累诗句文章,揣摩写法,尝试运用。

这两个目标涵盖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

为完成这两个学习目标,教学过程中我安排了以下三个环节。

一、复结。此环节就是让学生整体地去把握内容,体会情感,总结写作方法,把本单元的整组文章进行复结。每个单元都需要我们去系统地整理,把学到的知识点系统化。

二、回顾与欣赏。在此环节,我把原来学生积累的古诗重新组合,让他们学会体会情感的同时再去体会写作方法,从中受到启发,加深对诗歌的认识。“温故而知新”,欣赏就是拓展,也就是举一反三,将学生的视野推广。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外延是相等的,学生的生活有多宽,语文的学习内容就有多广。

我在这个过程中抓住内容、情感、方法,注重学生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如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注重评价能力的培养,表达方法的总结与概括;同时注重方法的选择,如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总结写作表达方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培养阅读能力,采用的方法就是读、悟、读,让学生从读中感情,带着感悟提高阅读。

三、积累运用。我们的语文学习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语文学习也就是把语言思维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

为了让学生将所学的方法运用起来,所培养的能力展现出来,我安排了小练笔,让学生及时有效地把所学的方法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之中。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阅读;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语文教学立足学生自主探索,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然而,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多情况下教师将自己对教材的解读强加给学生,越俎代庖式的教学过程严重地抑制了学生阅读思维的形成和阅读能力的发展。针对于传统阅读教学的弊端,语文教师必须深入领会新课程标准,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成长。

一、创设阅读情境,注重“导”读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语文阅读的内在驱动力不足,不懂得如何理性地关注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将枯燥乏味的文本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游戏、生活情境等,深深地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唤醒学生内心情感的需求,唤起对语文学习的激情,进而接近文本,走进文本,其中,教师利用情境教学“导”读的作用非常关键。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秦兵马俑》一课教学中,这些古代文物与学生今天的实际生活太遥远,学生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本节课教学设计为一次神秘的旅游探险,教师为导游,引领学生兴趣盎然地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个教学设计中,可以瞬间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同时,教师不再是一个知识的讲解者,而变成了一个活动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完成神秘的探险之旅,一起解读文本传达的丰富的内涵。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情景,注重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从而带着迫切的期望走进文本,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活力,也能够更好地实现高效课堂。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创设情境需要适可而止,以服务于文本的解读为出发点,以贴近学生认知水平为落脚点,避免误设情境。

二、尊重独特体验,鼓励“真”读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了抓紧时间,完成教学进度,学生对于文本的解读常常停留在表层的阅读中,这种“假”读的教学,学生的阅读能力无从提高。因此,面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个性化的阅读教学非常必要,为学生开启一扇通往自主阅读之门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实现“真”读。个性化阅读需要学生自主体验,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探索独特体验,赋予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让语文教学从感性思维的视角解读文本的内涵,并引导学生用心灵与作者的心灵沟通,从而带给学生“真”的阅读感受,教会学生带着感情“真”读。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一课教学中,教师利用独特的问题预设,充分唤起学生内心情感与文本的紧密接触,在学生解读“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树枝上兴奋的叫着,那歌声真好听!”一句的时候,学生对鸟儿的“兴奋”和声音的“好听”缺乏细腻的体会,此时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如果你是那只钻进丛林的鸟儿,你会唱些什么呢?”学生听到这个问题眼前一亮,经过一番讨论,有的学生说:“在歌唱树林环境的舒适!有的学生回答:假如我是那只鸟,我会歌唱生活的幸福!”也有同学站起来说:“假如我是那只鸟,我用美妙的歌喉唤醒人们要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学生们回答得太精彩了!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利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实现个性阅读,从而深入挖掘文本传达的情感,体验文质兼美的精妙之处,去除肤浅地读,粗糙地读,而是实现“真”读。

三、强调个性批判,提倡“回”读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提倡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尽信书不如无书”对于语文文本的解读,教师当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的阅读期待、阅读批判和阅读反思,挖掘个性化阅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进行“回”读,提高反思意识,从而拓展阅读的深度和广度,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选学课文《麻雀》一课教学即将结束的时候,教师按照平时上课的惯例进行了总结:我们通过文章,发现这篇文章凸显了伟大的母爱……还没有等教师说完,一个学生站起来大声质疑:“老师,为什么那个老麻雀不能是爸爸呢?为什么是最伟大的母爱呢?”对于学生这一质疑,教师当时异常惊讶,同时思考如果此时直接回答“可以”或者“不可以”都不利于学生的阅读发展,于是,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再回到文本中,一起研究有没有关于麻雀性别的介绍,讨论结果是大家一致确认没有明确指出老麻雀就是母亲,也可以是父亲。最后,老师表扬了学生的批判精神,而学生也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领会了阅读方法。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并积极引导学生的批判性阅读思维,对于培养学生独特的见解,逐步培养学生批判阅读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可以更好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要求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从关注学生成长入手,深入解读教材,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个性化阅读意识,鼓励学生通过探索、讨论、交流、批判等形成阅读能力,树立信心,真正地实现让个性阅读打造鲜活课堂,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姜燕.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案析剖析[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 2010(07).

[2]孙丽维.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及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范文第7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被安排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第七单元,该单元的主题是“成长的故事”。该文是肖复兴在1992年为纪念叶老先生所写,文中回忆了1963年叶老帮他修改作文和邀他作客使他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修改作文是课文第三至五自然段的内容,它只是肖复兴表现叶老文品与人品的一个例子。把课文中的一个例子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否妥当很值得深思。按上海王荣生教授的分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当属“样本”类选文。正如叶老所说:“教材的性质同于样品,熟悉了样品,也就可以理解同类的货色。”他坚决主张语文教学的内容应是怎样阅读,怎样写作的“方法”,而课文仅是历练方法的“凭借”。王荣生教授认为“样本”类选文的教学内容,应根据教师的反省和学生的学情来确定。根据《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所在单元的主题,以及我的阅读反省和四年级学情,我以为这篇课文的教学可以围绕两方面来展开:一是讨论作者如何通过侧面描写烘托人物的品质;二是了解借景抒情的方法。而三至五自然段有关“作文修改”部分并不难理解,借此进行修改作文的教学可说是舍本逐末。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写得最好的莫过于描写爬山虎的两处句子,这在课文通篇平淡的语言别显眼,可见作者当时对爬山虎印象深刻。学习这篇课文伊始,可让学生想想作者为何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并找出文中描写爬山虎的句子,对比这两处描写有什么不同,是什么造成了这种不同。然后顺势介绍“借景抒情”的写法。最后让学生找一找文中直接描写叶老的句子,引发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写,并尝试练笔。写好后可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与原文进行比较,认识两种写法的优缺点。

认识了借景抒情后,第二课时的教学便可围绕第一部分修改作文来展开。但教学的重点不应该是修改作文的方法,可从第一课时的教学直接引入,让学生找找有没有直接描写叶老的句子,明确什么是侧面描写。再让学生感悟“我”情感的变化,从获奖到听说修改时的“莫名其妙”,到乍看之下的“愣住”,到“仔细看了几遍”后感受到“温暖”,并由此“树立了写作的信心”,其间的脉络清晰可辨。触动感情的事总是让人印象深刻,我想这就是肖复兴不厌其烦地写出叶老对他作文修改的原因,因为这件事对他触动太大了。这一点也正是本文对单元主题的反映。最后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详尽地写出叶老对自己作文的修改是否有必要,并指导学生进行缩写。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范文第8篇

谁都知道,语文教学需要语文味儿,语文课堂要教“语文”。然而,目前很多教师却在教“课文”。在他们的意识中,课文就是语文。其实,“课文”与“语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课文也就是教材中二十几篇而已,而语文的内涵与外延则更为丰富,从课内到课外,从课文到生活,从阅读到文化等。凡是用语言概括的,用文字书写的,简而言之,都是语文。其实,编者也试图让教材立体化、课文语文化。然而,大多一线教师却无法做到这一点。他们毕竟受知识、地域以及理念等方面的限制,只能围绕课文而教,结果自然把语文越教越窄,导致学生语文素养难以提高。对一线教师来说,要让教课文真正成为教成语文,最重要的是方向、思路。简单地说,就是三方面的拓展:拓展生活、拓展文化、拓展阅读,从而丰富课文的内涵,拓宽课文的外延,从而让课文与语文对接,实现教材语文化的最终目的。

一、拓展生活,拓宽课文的外延

课文只是语文的一部分,生活才是语文的全部。其实,编者也注意到了这点。比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课《老师,您好!》对应的时间点就是9月10日教师节,第二课《但愿人长久》对应的是中秋节。然而,教材由于容量有限,再加上地区有别,沟通生活往往只能点到为止,根本不可能包含所有内容。因而,这需要教师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搭建课文与生活的桥梁。请看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朵杏花》的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几朵杏花开与第一朵杏花开有什么区别?

生1:数量上不同。几朵杏花是几朵,而第一朵杏花只有一朵。

生2:时间上可能有区别,几朵杏花开与第一朵杏花开可能误差一到两天。

师:对!这很好!时间上可能有误差,但是就这一两天时间,竺可桢都不肯记载,宁愿第二年重新去观察。从这可以看出竺可桢什么精神呢?

生:严谨认真。

师:是的,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竺可桢能在科学上取得成就,就在于他平时认真观察生活。而我们平时没有话写,不是没有生活,而是不会观察生活……

生活就是教材。我们不但要学有字的教材,更需要学习无字的教材。在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师更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学生从教材引向生活,这才是教材编者真正的意图。

二、拓展文化,丰富课文内涵

从严格意义上讲,语文也属于文化的范畴。然而,现在很多教师往往停留在字词句的教学上,忽略了语文的文化内涵。这样让语文失去韵味,更重要的是削弱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教材编者也想到了文化的熏陶,因而在教材中适当安排了与文化有关的课文。比如,《但愿人长久》涉及的就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元日》写的是春节。因此,教师需要有拓展的意识,以课文为点,延伸到文化,让课文成为文化,搭建平台。比如,在《元日》这一课中,笔者这样教学:

师:这一首诗是写什么节日呀?

生:春节。

师:那诗中写了哪些风俗呢?

生:饮酒、换桃符、放鞭炮。

……

师:是呀,在宋朝过新年,就有这么多的风俗。那现在呢,各位好好想想:我们现在春节做什么呢。

生:穿新衣服、贴春联、大人给小孩压岁钱。

……

围绕文化这一命题,由点到面,由课文到文化,一方面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另一方面则传承了优秀的文化,这很关键。这需要教师要有文化意识,把自己当作是文化的布道者,而不仅仅是一个教书匠。

三、拓展阅读,增加文本的厚度

语文离开了阅读,在某种意义上讲,就相当于鱼离开了水一样。虽然,很多教师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但他们只是把课外阅读当作课内阅读的附属品。这种把课内与课外阅读对立起来,很难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要把课文真正教成语文,最为根本的就是寻找课文的支点,把课内与课外沟通起来。比如,《三顾茅庐》这一课,有位教师这样教学:

师:同学们,学了《三顾茅庐》这一课,我们了解到刘备的诚心诚意与诸葛亮的雄才大略。除此之外,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1:我想知道,刘备没有得到诸葛亮之前,是怎么样的。

生2:刘备说:得到诸葛亮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我想问:在这以后,诸葛亮究竟做了那些事?是不是言过其实了?

……

师:你们这些想法都很好!读书须生疑。你们要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不是问老师,而是认认真真地看一下《三国演义》。真的,等你们看过后,我们再交流,也许你们理解会更加深刻。

这一环节的教学,从课文《三顾茅庐》到名著《三国演义》,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阅读原著。其实,这也是编者的意图。教师需要做的是无限放大这种意图,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如果教师再进一步跟进,采取一些后续的措施,比如,组织读书交流会,讲故事等,那学生的这种兴趣就会持续,把“课文”教成“语文”的目标也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