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内经

内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内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经范文第1篇

内经》一书,其文简,其意赅,其理奥,其旨深。历来被尊为疗疾之祖,养生之宗。如“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提挚天地,把握阴阳,呼气,独立守神”、“法天则地,象似日月,辨别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等论述,都是修养身心的格言,也是各家各派的养生准则,说它是保健养生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丝毫也不为过。

养生之要 并量三宝

传统养生注重聚精、蓄气、凝神。《内经》视精气神为三宝,修养过程中相互为用,缺一不可。

精 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灵枢・决气篇》:“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为精。”精者,先天之精与生俱来,藏于肾:后天之精源于水谷精微,不断充养先天。“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医疗保健功法真气运行法之“调息凝神守丹田”即着意固精练气。气功养生惟葆精方能强身,精盈则气盛。练功家下手筑基,亦以聚精、固精为首务。肾之液为唾,口中津液也。金津、玉液、甘露,是其美称。《素问・刺法论》:治肾有久病者,“铒舌下津令无数”,可谓搅海咽津之先。

气 气是生命活动的动力,《内经》所谓“人之有生,全赖此气”。气的来源有先天、后天之分,真气则合二为一。“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真气运行法下手功夫“呼气注意心窝部”,意在温养脾胃,而以后天充养先天。气的功用为气化,既充养全身而化形,又成为生命活动的能量,所谓“上焦开发,宣五谷味,黧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概”;“气始而生化,气聚而成形,气布而荡育,气终而象变”。修炼者养气练气,则能强身健体。《元气论》认为,人与天地万物皆始于天地之气化,息息相关于气的出入升降之中,故人可为万物之盗,万物也可为人之盗。所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人可以借助自然之气修养自身之气,也可通过自身之气感知他人和万物。

神 人之生固然是气之聚,但各层次的气化都以精为基础,又以神为主宰。“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先天之神为元神,胎儿期间无欲无念,只有心脏的搏动推动生命活动;后天之神为识神,是受后天诸多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意识思维活动。练功要“收视返观”“精神内守”,是要求做到如婴儿般地天真无邪。“心藏神”,只有心神“伏藏”,才能制服识神,将养元神。《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一言敝之,养生保健最紧要处也在于此。又“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喜笑颜开,开处为印堂、山根、祖窍,对应心穴,气通元神,练功者面带微笑也利于元神归宅。气功调心的着重点,在于涵养道德,真法“元神蓄力育生机”,务求以《内经》“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嗜欲不能劳其目,邪不能惑其心”;“美其食,任其服,和其俗,高下不相慕”等养生格言文为准则,以求捉升修炼境界,达到提高生命活动层次的目的。

练功三调 平秘阴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道也者天地万物之本体,古代哲学又谓之太极,内含阴阳两仪,包括人身在内的天地环宇无所不包。《内经》的阴阳学说涉及祖国医学医疗、养生各个方面。“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无生气”等等,皆在阴阳气化之中。养生实践中如练功入静,交感神经兴奋减弱,基础代谢降低,是抑阳扶阴以保形蓄精,静极而动,体内微循环加强,厥肢回暖,肾上腺素含量增高,免疫功能加强,又是益阴升阳以蓄气的功效体现。气功三调,意息相随,水火既济,平秘阴阳的功能更是显著。

调身 气功调身,太极拳身手步法千姿百态,总不外乎端直、平正、上下、左右、松紧、前后、俯仰、屈伸、开合等,其中的交叉变化,包含阴阳的对立统一,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如《阴阳应象大论》说的“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左治右、以右治左”。调身分动静,动为阳,静为阴。动者如太极拳法要求周身协调,如行云流水,缓慢而有节奏,以动返静,静则如真法五步静功要求如天之星,静中寓动,静极生动。颇合“变化由生”天地自然的规律。

调心 调心要求达到空松静定的境界,使人处于“内不知有身,外不知有物”的超然境界,但一般人难以做到,故有意存丹田的习练方法。丹田乃命蒂之位,肾水所居,《内经》称“七节之旁”有小心。冥心寂照丹田,阳不外越,神意内敛,深合水升火降、阴阳互济之妙。又肢体的动静空松,也可诱导入静,使精神专注于一处,可“一念而代万念”。古人所谓的“心有事焉而后而正”,也是放松入静之捷径。

调息 气功练气、养气,重在调息。《素问》说;“诸气者,皆属于肺”,“肺朝百脉”,调息须得深、匀、细、长,方能有效地培养真气,疏通经络,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得其养。一呼一吸为一息。呼则气外出,为合、为降、为泻、为阴,吸则气内入,为开、为升、为补、为阳,呼吸升降开合内寓阴阳的对立统一。《道藏・长生胎元神用经》说:“鼻吸清气为阳,口吐浊气为阴。夫自修之道,能出入阴阳,合其真矣。”故调息足以锻炼呼吸,调和气血、平秘阴阳。

天人合一 内外交融

前面谈到养生并重三宝、三调平秘阴阳,自然必要。但人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时刻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为人体为一小宇宙,天地为一大宇宙,大小宇宙是息息相通的。

《内经》重视人与天地自然密切的关系,如《阴阳应象大论》《生气通天论》《四气调神大论》《异法方宜论》等等都有诸多论述。如对疾病的预防,“苍天之气,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又对疾病的治疗,“顺天之时,是病可期”:人与自然更是“人与天地相应……此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

气功修炼当选功时。昼夜之中,子时至巳时为六阳时,午时至亥时为六阴时。阳时空气清新,氧气充沛,且“朝则人气始生”,故服气宜在阳时。一月之间,“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廓空无治”。一岁之中,则又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为摄生基本原则。实际锻炼中以天人相应原理指导的功法“采日精”、“吸月华”等,均是致自然界之精华,补养人身之精气。《内经》中的“四季摄生法”及《太平经》中的“顺应四时守一法”,“四季气功调摄法”,均受到养生家的推崇。

内经范文第2篇

《黄帝内经》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医学巨著,而且也是一部重要的养生学著作。它全面地反映、吸取了秦汉以前的养生学成就。文章从四时养生、情志养生、运动养生、饮食养生、房室养生几方面探讨《黄帝内经》的养生思想。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养生思想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医学巨著,而且是一部重要的养生学著作。它全面地反映、吸取了秦汉以前的养生学成就,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包含了丰富的养生思想。现就《黄帝内经》养生思想探讨如下。

1 四时养生思想

《内经》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与外界环境不可分割。如《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体的生理功能随着天地四时之气的运动变化而进行着自身调节,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因此强调养生要顺应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与天地阴阳保持协调平衡,以使人体内外环境和谐,即要顺四时、适环境、调阴阳,以增强适应自然气候变化的能力。另有《灵枢·本神》篇云:“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说明人体要认识和掌握自然界的规律,顺应四时的变化,根据四时变化规律以避害趋利,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内论》同时提出了四时养生的原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并详细论述了四时养生的方法:“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顺应四时来调整起居活动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2 情志养生思想

情志养生历来是养生理论中的重要内容,《黄帝内经》中包含了丰富的情志养生思想。《内经》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人的精神活动状态。但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则导致疾病发生。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该篇还指出:“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情志变化能够使气机发生变化,表现为气机紊乱,升降失调。故《素问·举痛论篇》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同时还认识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藏神”),因此,七情虽各有脏腑所属,然总统于心,七情中任何情志失调都可伤心,而心伤则导致其他脏腑功能的失调。所以《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认为保持良好心境,没有过多过重的欲望才能调节安定人的性情,使人们达到养生长寿的目的。若不能很好地调养精神,顺调意志,违反正常的生活规律,任性放纵,过分激动,则导致气血不和,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引起许多内伤疾病。故《灵枢·本神》提出情志养生的原则“智老之养生也,和喜怒而安居处”。

转贴于

3 运动养生思想

运动养生是采用运动的方式达到养生防病目的的理论与方法。《黄帝内经》中记载通过散步、导引、按跷、吐纳、冥想等运动方法,达到养生防病目的。充分体现了运动养生的内容,同时运动养生也是《黄帝内经》养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动变化是宇宙万物遵循的一条丛本规律。《黄帝内经》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物质世界始终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并且将这种运动规律的表现形式概括为“升降出入”。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中说:“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又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它首先肯定了物质世界具有不断运动变化的本领和特性,运动的方式是“升降出入”。凡是存在于这个物质世界中的事物,无一不在“升降出入”运动之中生生化化;无论是动物界的“生长壮老已”,还是植物界的“生长化收藏”都存在着“升降出入”运动,“升降出入”运动为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内经》虽然主运动,但是也重视静。提倡四季养生、养长、养收、养藏之道(《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反对“久坐、久卧。”强调要“形老而不倦”“和于术数”。运动养生的原则是动静结合,“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内经》中记载的运动养生方法有散步、导引、按跷、吐纳、冥想等。如《素问遗篇·刺法论》中记载了导引可以预防和治疗疫病。在进入传染病室之前,先想象:“气出于脑,即室先想心如日。欲将入于疫室,先想青气自肝而出……次想白气自肺而出……次想赤气自心而出……次想黑气自肾而出……次想黄气自脾而出……五气护身之毕,以想头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后可入于疫室。”除此之外,还可以做头部按摩和漱咽运动:“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令无数。”再把舌下的津液咽下去,甚有补益之效。

4 饮食养生思想

饮食养生在《内经》中有多篇专题论述,占有很大篇幅,是《内经》养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人们的健康养生密不可分,对于饮食的调摄在养生中至关重要。《内经》中注意到饮食养生的重要性和饮食不节的危害,如《灵枢·五味》说:“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并提倡膳食结构的平衡,如《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指出饮食养生的原则:“谨和五味”和“食饮有节”。 谨和五味,以食(味)养生。《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认识到饮食是气血生化之源。在整体观的指导下,五味和五脏有对应关系。五谷、五畜、五果、五菜具有不同的五味,其对五脏的营养各有其相应的作用:“肝色青,宜食甘……心色赤,宜食酸……肺色白,宜食苦……脾色黄,宜食咸……肾色黑,宜食辛”(见《素问·藏气法时论》《素问·五常政大论》和《灵枢·五味》)若做到“谨和五味”和“食饮有节”则“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长有天命”。

饮食养生思想还体现在以食养疾方面,《内经》认为,病后饮食调养亦很重要。《灵枢·师传》云:“食饮者……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如此正气能维持正常,阻止疾病进一步传变和恶变。

5 房室养生思想

内经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天人相应;旅游;养生;扶正避邪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强调“人与天地相参”,认为人是禀受天地而生,人的身心与天地自然的变化时相应相和的,若人的活动能顺应天地,自然就会健康长寿,如《灵枢・本神》中讲“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旅游当中人们在相对原始的自然风光中,更容易感受到天地的自然气息,若能结合《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方法,那么普通的旅游也会成为一次治疗调养身心的过程。《黄帝内经》中所讲的养生方法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天人相应,顺时养生

《黄帝内经》以天人相应观为出发点,主张养生要适应自然规律。人生存于自然界中,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息息相关,这种思想在《灵枢・邪客》中表述为“人与天地相应”。自然界有着四时、朔望、昼夜等周期性节律变化,并由此产生的气候变化和物候变化同时也影响到人体,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也形成了基本相适应的规律性。《黄帝内经》所要教导我们的,是在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主动采取各种措施来顺应其变化,甚至利用其变化,达到避邪防病、保健长寿的目的。

春夏秋冬四季迁流形成的季候变化直接影响到人体的阴阳平衡,不可小视。《素问・四季调神论》中讲:“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这里提出的顺从四时以养生的思想,实际上就是要求人们适应自然规律。对于四季养生,《黄帝内经》提出了一个基本原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天,阳气升发,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人的活动也要顺应生长的气机,使身心舒畅调达,乐观开朗。“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春天阳气力量充足,人体的精力充沛,应当晚睡早起,唤醒身体,增强活力。“广步于庭”即经常通过散步来活动身体,人们在春天那么喜欢春游踏青正是身心顺时而动的体现。春季旅游养生中的关键在于“以使志生”,不但要通过春游的运动唤醒身体的生机和活力,也要从精神上长养志气,在游览中体会风景当中万物荣发向上的欢快情绪,舒展自己的心情。不要在这个时候小心谨慎地控制自己的追求目标的欲望,做到“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一次春游归来能感受到自己的身心有了生机蓬勃跃跃欲试的味道,做到这一步,春季的养生目标就达成了。

夏天,阳气最盛,万物蕃秀,开花结果,人的精神情志活动应充沛饱满。“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应乐于户外活动,同时也要防备暑气。夏季旅游中最适合游山玩水,让身体充分运动,天地隆盛的阳气会在人的运动中不断地增强身体的正气,这是对身体最大补的药。“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不要轻易动怒,人一发火就像用镰刀割麦子一样伤害身体的正气,把大补的药变成了邪火,十分可惜。“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人体从天地中摄取阳气,同时也要通过正常的活动发挥身体的活力,最好的选择当然是外出旅游啦。旅游当中要保持一颗敞开接纳的心,不要像个吝啬鬼一样只注意自己,要像有一个心爱的东西在风景当中,等着我们去发现。带着这样的心境在夏季旅游,身体会在不知不觉中强键起来,而不是像某些一路都在抱怨中的旅行者,他们旅游之后身体只能收获疲劳和消耗,甚至会埋下秋天的病根。

秋天,万物平定,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肃杀之气降临,万物萧条,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也应随之收敛,以保持安定平静。秋天的旅游活动不能像夏天一样任意发泄而透支体力,应学习秋天的植物,将整个夏天积累的精华沉淀下来,化为果实,或储藏在根里。“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秋天应该去一些富有文化传承的景区旅游,感受它们的精神沉淀,让自己身心平静。“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旅游当中不能像春天一样放任心志,而要时常想想自己一年中有哪些收获。秋天阳气渐收,要开始学会小心谨慎,不轻易消耗身体元气。

冬天,阳气潜藏,阴气最旺,寒气凛冽,万物生机闭藏,人得精神情志活动也要顺其闭藏之气,内伏不外露。“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冬天尽可能地不要参与大运动量的旅游,因为这时身体从天地间包括从食物中得不到足够的阳气的补充,大量的运动实际上是在消耗身体的老本。冬季旅游要多去泡泡温泉,滋补身体,“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

二、形神共养,养神为先

形是指形体,即身体脏腑;神是指以五神五志为特征的心神活动以及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这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黄帝内经》认为应以养神为先。如《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讲:“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以此养生则殃”。其实不光是内经重视养神,中国儒家的修身养性就是一种心理养生,如宋代张杲在《医说》中说:“若非宽缓情意,则虽服金丹大药,亦不能已,法当今病者先存想以摄心,抑情意以养性。”旅游当中更应偏重于养神,如前面四季养生中,四季中情志的调节是第一重要的。旅游当中的身体活动本身并未有多少锻炼的意义,因为时间周期短,而且没有计划性,显然不如健身房中的效果来得好。通过旅游,人们得到最多的是情志的调养,或使自己精力充沛,或使身心调达,或解除抑郁,或平静心态。心神调养好了,才能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自然而然地顺应天地阴阳,让身体正常运作,从而不再是消耗身体,而是在动中养生。旅游养生中除了四季调神之外,还需要注意两点:

一是清静养神,指人的精神应保持恬淡宁静的心态。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讲:“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恬淡虚无并不是什么都不要想,比如我们绝对不可能在旅游当中保持一副麻木不仁的样子,它真正意义是说虽然处在种种情绪和感想的体验中,但仅仅是体验它感受它,内心中并不强烈地追逐它,不去跟着情绪摇摆。心志不随情绪摇摆,身体也会处在放松的状态,能够发挥它最强的免疫功能,外邪自然不能入内。

二是愉悦养神,就是性情开朗,精神乐观,使自己能在各种不良因素的刺激面前,仍保持身心健康。如《素问・举痛论》中讲:“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同样在《证治百问・卷四・痨瘵》中讲:“人之性情最喜畅快,形神最宜焕发,如此刻刻有长春之性,时时有长生之情,不惟却病,可以永年”。可见,愉悦不仅是健康的保证,还是长寿的根本。旅游的最大作用其实就是在于这一点,在旅游审美的过程中,心情自然就会开心快乐,愉悦的心境,正是旅游所能带来的疗养圣药。

性情愉悦和恬淡虚无并不矛盾,正因为心境恬淡,内心才不被情绪和外境所系,才能够保持愉悦舒畅,而精神乐观了,种种心事自然随风而去,心境自然恬淡虚无。

三、扶正气,治未病

《黄帝内经》认为生病是人体中“真邪相攻”,是一系列的邪气损正和正气抗邪的过程,这种认识是中医养生学中扶正避邪原则的理论基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强调了正气在发病中的重要地位。所谓“正气”,是脏腑生理功能和人体精气血津液等抗病、康复能力,包括了卫外功能、免疫功能、调节功能以及各种代偿功能等。如何保持正气使其充盛,是旅游养生的首要任务。

保养正气,即保养精气神。精气神又责之于脏腑的功能状态,因而扶正的重点在于护养脏腑,如《本草衍义总论》中讲:“夫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外者实外,以充快悦泽贪欲姿情为务,殊不知外实则内虚也。善养者养内,使脏腑安和,三焦各守其位,饮食常适其宜”。一年四季中每次旅游,都可以针对性地护养脏腑。例如春天木旺,适合养肝,肝喜调达,春天里多去春游踏青,肝气旺盛,正气自然充盈。其他季节如夏季养心,长夏养脾,秋季养肺,冬季养肾。只要能够按照前面所讲的四时养生的方法去旅游,五脏的正气就会在旅游中不知不觉地强壮起来。

内经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汗;理论;内经;应用

《内经》中载汗有200余处,十分详尽地论述了生理性汗出、病理性汗出以及汗法的应用等多方面内容。《内经》全面性论述了汗法的适应证及其病因病机,从而为汗法的应用及发展奠定了基础。如“阳加于阴谓之汗”(《素问·阴阳别论》)是对人体汗产生机理的高度概括;“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脏者,故可汗已……”。历代医家继承和发展《内经》思想使得汗法以治病的诊疗思路广泛用于临床。

1 《内经》论生理性汗出

《内经》认为津液是汗产生的物质基础,有“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之说。《素问·评热病论》曰:“人之所以汗出者,皆出于谷,谷生于精”;“汗者,精气也”。此处“精”即为津液,可见汗是津液代谢的产物。津液是汗之源,津液与血液的组成关系密切。《灵枢·营卫生会篇》曰:“此(指中焦脾胃)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肺脉,乃化以为血”,《灵枢·痈疽》曰:“津液和调,变化而赤是谓血”,都明确地指出了津液和血液均为脾胃所转输的水谷精微化生,同样为“血汗同源”的理论奠定了基础,也衍生出了“夺血者无(通毋)汗,夺汗者无(通毋)血”(《灵枢·营卫生会篇》)的告诫。津液的代谢受营卫之气运行的调控,汗出以阳气为动力,卫营二气协调运行是汗出的基本条件。“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灵枢·本脏篇》)。所谓“司开合”,指卫气有主管汗孔启闭,调节汗液排出的功能。汗源于津液,津液布达肌表赖于卫气才能完成。卫气运行旺盛,营气随之而行,卫行脉外,营行脉内,阴阳表里相从,腠理开阖正常,汗液正常排出。生理性汗出是人体正常新陈代谢的过程,对人体体温调节、机体阴阳平衡调节、水液代谢、滋养皮肤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

2 《内经》论病理性汗出

机体阴阳平衡遭到破坏,则邪气乘虚而入,导致脏腑气血功能失调而发病。邪气侵袭人体,往往引起腠理开阖失司,出现“腠理闭塞,玄府不通”的无汗或“内开腠理,毛蒸、里泄、卫气走之……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命曰漏泄”的病理性汗出。病理性汗出包括外感六中的风邪、暑热之邪、湿邪等侵袭人体而致的汗出;情志内伤、饮食不节、过度劳累等而致的汗出。如“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素问·经脉别论》);“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素问·脏气法时论》);“勇而劳甚,损伤精气,故肾虚汗出”(《素问·水热穴论》);“醉饱行房,汗出于脾”(《素问·本病论》)。所以说,汗出异常是脏腑功能失调的表现。

3 《内经》汗理论治疗学思想释要

“汗而发之”是汗理论治疗学的基本思想,一般是指通过辛散的作用祛除在表之邪;其外延之意包括调畅经络,沟通表里,引邪外出,调和营卫气血,平衡阴阳以纠正机体病理状态,实现阴平阳秘。

3.1 邪之所在,汗而发散之

“汗而发之”是《内经》汗法理论的重要内容。外邪客于肌表,可用各种治疗手段以疏解肌表、宣通肺气、调和营卫、开泄腠理,使病邪从肌表而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即解表之谓。六之邪侵入肌表,虽病邪之性各异,但多用辛散轻扬之品,令其从肌表而出。如主治风寒感冒之麻黄汤与主治风热感冒之银翘散,前者以麻黄、桂枝之辛温以发汗解肌、外散风寒,后者以薄荷、淡豆豉之辛凉以辛散表邪,透热外出,并酌加荆芥穗,其性温主散,以增强辛散之功,此即《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之意。可见汗法有发散、通透、升浮之性,善治偏上、偏外、在表之邪 [1],具体运用可根据病情选择。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是用汤液熏洗,浸渍取汗之法;《素问·热论》中“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所言为用针刺发汗泄热之法,这都是发汗解表法之灵活运用。“汗而发之”的理解不单局限于表证治疗,机体有拒邪外出的本能,初起之邪,即使非表之邪,借助汗法有 “在外散邪,在内疏达气血、导邪外出”之用,对一些非表证用汗法也可起到一定治疗作用。如后世医家依据“因其轻而扬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认识,对麻疹、疮疡、水肿等见有表证者用辛散透邪、因势利导法使邪气外达。常选用清宣透发、清肺达表之竹叶柳蒡汤治麻疹透发不畅,以疏风散邪、清热解毒之普济消毒饮治大头瘟,用宣肺透邪、清热利湿之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伤寒发黄、水肿咳喘诸证。可见,“汗而发之”在一定程度上为顺正气拒邪外出之势以祛邪外出,给“邪气以出路。”即“腠理发泄……邪气与汗皆出”(《素问·疟论篇》)之意,祛邪在肌表阶段,也起到了防邪内传的作用。

3.2 疏利经络,调汗以御邪

针刺法发汗是《内经》治疗热病的主要手段。常用59个穴位进行刺治,故称“五十九刺”。根据病情的差异,分泻热发汗(直接)和滋补发汗(间接)两种治法。温热病是感受外邪所致,病之初非汗法不得解,而热病治疗又要兼护津液,二者不可偏废 [2]。温病初起,病位尚在肌腠之表,宜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其在表者,汗而发之”。而实热证,宜用针刺发汗泄热,如《内经》云:“热病始头首者,先取项太阳而汗出;病始足胫者,先取阳明而汗出。”(据《甲乙经》改)《灵枢·热病》曰:“热病三日,而气口静,人迎躁者取之诸阳,五十九刺,以泻其热而汗出。”热病本虚标实者,因汗源不足,难以出汗,用针刺法资其化源,然后再发汗祛邪,如“热于怀炭,外爱绵帛近,不可近身,又不可近席,腠理闭塞,则汗不出,……,饮食不让美恶”(《灵枢·刺节真邪》),应先实其阴补其不足,后泻其热而汗出。

3.3 有汗勿再发汗,过汗当宜止汗

发汗可散解体热,而过汗却伤及津液。《内经》认为使用汗法时要求辨别可汗指征,兼顾观察汗出程度。汗出必耗伤机体阳气,若阳虚者再发汗,则阳气重伤,可出现“漏汗”不止,甚至发生阳脱险证。故有“无(毋)刺漉漉之汗”(《灵枢·逆顺》)的告诫。同样基于“血汗同源”理论提出的“夺血者无(毋)汗,夺汗者无(毋)血”进一步明确指出了津血大伤,不宜发汗,即“阳盛阴虚,汗出而死”之意。《灵枢·五禁》把“大汗出”即汗出太过视为五夺之一,为热病之所大忌。过汗宜当止汗,如何止汗?《灵枢·寒热病》说:“取阴而汗出者,止于阳;取阳而汗出者,止之于阴(此处阴阳皆指经脉)。”这些体现了《内经》关于过汗与止汗的辨证论治的思想,也为汗理论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指导。止汗以扶正(止汗防脱)的治疗思想,得到了仲景和景岳等后世医家的补充和发挥,如“救汗阴阳并重,救汗防脱当先”,固表止汗的玉屏风散、牡蛎散,敛阴止汗之当归六黄汤等。救汗防脱思想,在仲景《伤寒论》少阴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而景岳将阴阳互根理论运用于临床,使汗理论的应用更有广延性。

4 《内经》辨汗诊病的意义

4.1 推知病情缓急

某种程度上,汗出多少昭示疾病的轻重缓急。在疾病的发展、转归过程中,汗出多少与机体正气盛衰密切相关。肌表不和、营卫失调所致的自汗量少而微;阳气亏虚,气虚不摄,津液外泄,则出汗量多。《素问·经注节解》曰:“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多汗身寒”,“多汗气寒者,气虚自汗也。”危证汗出,其汗出如珠如油,量多质黏,状如雨淋,且伴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脉微欲绝,为正气衰脱,阴阳离绝之危候(《灵枢·经脉》)。由此可知,观汗出量的多少可测知病情的轻重缓急 [3]。

4.2 判断病证顺逆

《内经》认为,在外感热病过程中,如果病证由无汗到汗出,往往标志着邪正相争、正复邪却的过程,是病情好转的佳兆,即预后良好,为顺证。如《素问·评热病论》曰:“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若汗出与脉证不相应,或诸症不减,或他症又起,均表明邪气亢盛,正气衰脱,正不胜邪,病情恶化,病势重笃,或复染他疾,多属预后不良,为逆证。如《素问·评热论篇》帝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歧佰对曰:“病名为阴阳交,交者死,不治。”;“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今脉不与汗相应,此不胜其病也,其死明矣”。这种将汗出与发热、脉象、神志、饮食合参,视汗出进退及前后诸症的变化判断疾病发展的顺逆及预后,至今仍不失为全面辨证的典范。

5 近代汗理论的研究

近代汗法的研究及运用,取得了长远的发展。关于汗法的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促进汗腺分泌和血管舒张反应,以利邪祛邪,其中包括排泄与中和毒素、抑制细菌与病毒以及加强吞噬细胞的防御能力等。②扩张外周血管,以发散体温而起到退热作用。③改善全身和局部循环,促进代谢产物排出和局部炎症的吸收,通过发汗和全身循环作用的加强以增加肾小球的过滤作用,排除体内滞留的水液 [4]。所用解表方药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了汗法有抗炎解热、抗病原微生物、镇静、镇痛、祛痰、利尿、调整免疫力等多方面作用。另外,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水肿、妇科带下、多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红斑、荨麻疹、湿疹等)的治疗中使用汗法也取得了一定临床疗效。

《内经》汗理论的精辟论述,为“汗而发之”治疗原则奠定了临床应用基础。汗法的运用是一个多层次的综合过程,有内服、外治以及针刺腧穴。药物方面选辛甘发散、芳香苦泄、性温通达之品,以行“发之”之功。后世遵汗出由内至外、疏达邪气之旨,对汗理论着眼于“汗而发之”的深度理解,领悟汗理论的基本思想,即在表导邪外出,防邪内入;在内顺正气御邪外出之势,因势利导,调和营卫气血,纠正阴阳失衡,实现阴平阳秘。总之,汗理论在中医治则治法学中,既有理论价值,又有临床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姜静娴.谈汗法的祛邪特点与作用机理[J].中医药学报,2002,17(2):76.

[2]张登本.汗的生理与疾病的关系:学习《内经》的体会[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81(2):18.

内经范文第5篇

1.四时养生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自然界在一年之中有寒来暑往的变化,以顺应四时气候来调养五脏之气,即a春养生,顺应春季阳气的生发以舒肝气;夏养生,顺应夏季阳气的旺盛以养心气;秋养收,顺应秋季阳气的收藏以养肺气;冬养藏,顺应冬季阳气的闭藏以养肾气,维护人和自然的统一,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2.起居养生 《内经》认为起居有常,坚持良好的作息制度,劳逸结合,生活规律,才能神气安顺,健康长寿。主张“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使“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素问・上古天真》) 。并提出应根据一年四季阴阳的变化,在作息时间上要做相应的调整,春夏宜“夜卧早起”,秋季宜“早卧早起”,冬季宜“早卧晚起”(《素问・四气调神》)。

3.饮食养生 饮食是机体生长发育、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但是一定要注意饮食有节,调和五味,既不能暴饮暴食,也不能五味偏嗜。如暴饮暴食就会损伤肠胃,影响健康。《素问・痹论》提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同时不能饮食偏嗜,如长久偏食五味,就会使脏气偏胜偏衰,导致疾病的发生或早亡。应饮食调和适当,“谨和五味”,就可以延年益寿。

4.情志养生 《内经》很重视调养精神情志,认为它是养生的第一要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指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可见情志与人的脏腑功能有着重要的联系,主张去掉私欲杂念,保持乐观的情绪、开朗的性格、高尚的情操,精神内守,形神统一,方可防病健身,延年益寿。

内经范文第6篇

  医生《黄帝内经》读后感1

  最近阅读了《黄帝内经》及有关讲解《黄帝内经》的一些书籍,使我对这部经典的著作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对养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现在作为医学院的学生,观念开始有改变了。这一次阅读之后,《黄帝内经》在我面前不再是单纯的医学书籍,它更像一本养生宝典、一本哲学书,一本了解自然,了解自身,关注自身,顺应自然法则,达到天人合一从而使人生存的更好的养生哲学书。也使我悟到“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的智慧。《黄帝内经》流传千百年,是一本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旷世经典,它的医学价值和哲学价值正在不断被后人挖掘中,我也从这本书中得到不少的启发,也希望我能更深更好的理解这本书,给我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更大的帮助。

  我在了解中医养生知识的同时,更感叹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黄帝内经》是中国最著名、最古老的中医典籍之一,也是一本包罗万象的书籍,它不象西医书籍那样去讲解生理病理的专业知识,它只是帮助我们去认识自己的身体,帮助我们认知日常生活中的玄妙,告诉我们什么是坏的生活习性,什么是好的生活习性,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告诉我们怎么不生病,怎么顺应春夏秋冬的自然规律。我深切地感到,《黄帝内经》是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一笔精神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国独有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经典。

  可是,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的老祖宗传承下来的这笔财富,很多人认为,讲健康是老年人的事情,养生更是老年人的事情。很多年轻人更是不知道如何珍惜自己的身体,不知道如何善待自己的心灵,不懂得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多人起居无常,饮食无度,生活没有规律,暴食暴饮,透支健康,透支快乐,还有人以为有了名利地位和金钱就有了一切,许多人都为追求这些东西而对健康在所不惜。所以在当今的社会中,有很多人都是亚健康状态,各种疾病也越来越年轻。《黄帝内经》告诉我们,健康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健康才能长寿,而长寿并不等于健康。只有健康快乐,才是一个完满的人生。你每天的生活习惯,决定你是否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年老还是年少,都应该关注自己的生命,关注自己的健康,从现在开始就要好好养生,这样才可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可能有一个美好的人生,这样才会生活得有滋有味。健康和快乐,才是生命的真谛。

  下面来说说我阅读《黄帝内经》第三章“因天之序——十二时辰养生法”的读后感。

  人体是一个最无为和最自足的系统,如果我们偏离了它,是必然要生病的。中医讲的养生,就是我们每天要按照人体的本性去做,什么时间做什么时间的事。“因天之序”,就是说一定要因循生发、生长、收敛、收藏这个顺序。我们人体也是一样。人们为什么说某个人贪生怕死就说这个胆小如鼠,很多人会意认为只是个口头禅而已,其实它是有道理可寻的。子时—胆经当今,而“子”在生肖中为鼠,这个时辰阳气特别的小就象老鼠一样。故此,“胆小如鼠”这个词就出现在大家的口中。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十二时辰的养生法和道由。《黄帝内经》就是这样,它把事物全归为一类是分析,为什么猪想胖那么快呢,那是因为亥时就是三焦当令,从属相上来讲,这一时段的状态就像是猪,猪怎么跟亥时相关呢?实际上就是猪总是处于那种享受的状态,就是什么都不管。吃饱了喝足了就躺那儿哼哼,以次来养自己所以猪就是养胖的。从取象次类的角度来讲,它是归为一类的。猪是茅艾郁闷情绪的,猪要郁闷也长不胖了,所以猪的身心处于三焦通泰的状态,就是一个身体全部通常的象。人体是一个系统,要因循身体本性的原则。

  其实,养生并不难,养生无处不在,养生存在于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养生就是养护我们的生命,保养我们的心灵。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学到一点,就做到一点,长此以往,原本不好的生活习惯能得到改正,原本受到伤害的身体能够慢慢得到修复。只要你认识自己,能够“恬淡虚无”,学会“日落而息,日出而作”,做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顺应自然,懂得规避虚邪,“不妄作劳”,善待自己,善待心灵,你就会守住自己的精、气、神,就能远离疾病,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生。

医生《黄帝内经》读后感2   

  黄帝内经之所以是中医学,甚至是所有医学的必读书,并不是说它囊括了所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而且它也做不到,真正值得借鉴的就是其中对人体五脏六腑、经络等做出了基础论述,正所谓名不正啧言不顺,要论治,就要辨证,要辨证,就要审症求因。有因才有果,正是黄帝内经给出了因,才会有中华医学这个果。在五脏生成篇、五脏别论篇等篇章里,黄帝内经记述了五脏六腑的基本特点;在三部九候篇、玉机真脏论篇等篇章中,黄帝内经论述了切脉的部位与方法,脉象随季节的变化规律等等;更让我惊喜的.是,在黄帝内经的宝命全形篇、八正神明篇等篇章中找到了当初学习刺法灸法学时的原文: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脏已定,九侯已备,後乃存针……这些熟悉的字句让我对黄帝内经更加亲切了。另外,黄帝内经中在脏腑气血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为中心的邪正盛衰理论,合并经络,来阐述热病、咳、痹、痿、厥等疾病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以减轻百姓遭受病厄之苦。

  要说黄帝内经的特点,我第一个想到的词就是"变化",举个例子,在咳论篇中的一个问题:肺之令人咳何也?而回答是: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从中,我认识到即使是一个症,也是无穷变化的,更何况治疗方法呢?黄帝内经的思想很博大,能包容,在异法方宜论篇中说到,一病而治各不同,地势使然也。东方之砭石,西方之毒药,北方之灸焫,南方之九针,中央之导引按蹻,雑合以治,各得其所宜也。

  而黄帝内经之灵枢,别名针经,大多是针灸经脉腧穴的理论,在经络腧穴学的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多有背诵,其中的内容让我对人体又有了新的理解,而不仅仅停留在解剖的层面上,也从中更加深刻理解了脏腑之间的联系,启发我产生了很多新的思路:例如,讲手太阴肺经运行时,一句"还循胃口"便提示了治疗肺病时兼顾胃的调理以增强疗效的可行性。

  医生《黄帝内经》读后感3

  大半个月的时间,做事与修学总是提不起干劲来找了堆借口来安慰自己。也对,该是冬眠的时间了;呵呵。好在绞尽脑汁想想自己有何许收获时,该是看了部分的《皇帝内经》吧;原文是皇帝与当时名医和臣子谈论时记载下的文字,古文初读时不难理解很容易可以知晓其意;阅到第六篇却犹感古时圣人们学医者不仅学术甚深也精通多门学术。

内经范文第7篇

【关键词】通;通法

Discussion on Clarification and Clarification Method

Ren Zhou-We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Xichong County,nanchong,Sichuan)

【Abstract】Objective:investigate specific implication of clarification and method of clarification in inner canon of Yellow Emperor.Method:Combine studying theory on Inner Canon of Yellow Emperor and view from ancient experts. State the meaning of clarification,rang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clarification method.Results:Clarification all through Inner Canon of Yellow Emperor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ture and physiology and Pathology,which bases theory on establish clarification method.[Conclusion]The theory of clarification and clarification method conduct directly clinic treatment and development of medicine later.

【Key words】Clarufication; Clarification method

通与通法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古典医籍----- 《黄帝内经》。此书提出的通有多方面的含义,通的理论运用于说明生理、病理、指导临床治疗,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又不断丰富其内容,形成了一套系统而完备的通法理论。本文探本求源对《内经》中的“通”与“通法”作一探讨。

1通的含义:

《说文解字》说:“通,达也”,有通达、协调之义。在《内经》中通之义甚为广泛,既用以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与生长发育,又用以说明机体功能失调时的病理变化。

1.1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内经》中用一个“通”字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反应得非常密切而不可分割。《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亦说:“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充分论述了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息息相通,人身五脏、六腑、九窍、十二关节都与天地之气相联系。《素问•六节脏象论》曰:“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心者……通于夏气;肺者……通于秋气;肾者……通于冬气;肝者……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南方赤色……入通于心……;中央黄色,入通于脾……;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具体阐述了五色、五味对脏腑各有所入,方位、四时与脏腑相应。概言之,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通过五官、九窍与外界相通,使人与自然环境发生密切关系。

1.2说明人体关系:

人体是由脏腑、经脉、皮毛、肌肉、筋骨、精髓、气血、津液等组成,而这些组织将

人体构成有机整体,贵在一个“通”-----经脉气血相通,内以五脏为中心,外以五体、五官、九窍等密切联系。《素问•调经论》曰:“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脏”。认为人的志意通调,则内连骨髓,外及皮肉,使身形与五脏成为一个整体,体内与体外相通,脏腑与脏腑相连,通过经络气血发生联系。

1.3体现人体生长发育:

在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中,随着机体气血的盛衰,脏腑功能的强弱发生着生、长、壮、老、已等不同变化,而气血通畅与否即可反应一个侧面,发生不同的外在表现。如女子发育到一定时候,任脉通畅,即有行经的生理现象,具有生育能力等。《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二七天癸至,任脉通……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歧伯曰……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 《灵枢•天年第五十四》说:“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乃为成人”,“人生十岁……血气已通……故好走”。可见经脉气血的通否,既反应了气血的盛衰亦反应了人体生长发育。

1.4阐述疾病的机理:

既然“通”可反应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体整体关系及生长发育等正常生理,而这些关系失调时则发生相应的病理变化------“不通”。《内经》中“不通”的含义亦是多方面的,包括经脉气血运行不通畅,表里不通,脏腑功能失调、升降失调等。

1.4.1经脉气血运行不通畅:

《灵枢•经脉篇》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充分说明了人体必需保持经脉气血的通畅,方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否则百病乃生。《素问•举痛论》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提出了不通则痛的机理。《素问•痹论》说:“心痹者,脉不通……”认为心痹的病机是血脉不通畅。《素问•调经论》说:“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故中寒”。论述了血行涩滞,脉道不通,阳气被遏而“中寒”的机理。

1.4.2表里不通:

《素问•风论篇》曰:“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名曰寒热”邪郁肌表而致寒热的机理。《素问•调经论》说:“今寒在外,则上焦不通,即上焦之气不能通达于肌表之间,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上焦不通利……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均阐述了邪气外袭,表里不通,肺卫失和而致寒热的机理。

1.4.3脏腑功能失调:

《素问•风论篇》说:“胃风之状,隔塞不通,腹善胀……”认为胃风症,腹胀满是因为胸膈堵塞所致。《灵兰秘典论》:“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不通,形乃大伤”,《热论》:“五脏不通,则死矣。”此两条前者说明脏腑之间失去正常协调关系,后者言五脏功能障碍,均阐述了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变化。

1.4.4升降失调:

《调经论》说:“有所劳倦……上焦不行,下脘不通……故内热”论述了气虚发热是因清气不能升于上焦,浊气不能降于下焦的关键所在。

概而言之,“通”在生理上说明了人与自然息息相通,机体本身是个有机整体,五脏六腑必须保持相应的协调关系,方能正常生长发育,在病理上说明了表里不通,气血运行不通畅,脏腑功能失调及升降失调等病变机理。

2通法的应用

《内经》中通法主要是针对针灸疗法而言。《痿论》曰:“各补其荣而通其输”,《调经论》:“神不足者……通其经,神气乃平”。分别论述了针刺经穴以疏通经气治痿及恢复神气的治法。《三部九候论》说:“刺其出血,以见通之。”提出了刺之出血,使之通畅的治法。《热论篇》对伤寒热病提出了“治之各通其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的主要治疗法则,扩大了通法的范围,为后世医家立法指明了方向。

3后世医家对通法的发展

随着医药的发展,通法在《内经》理论的基础上由针刺治疗,发展为药物治病,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沈氏尊生书•要药分剂》徐之才曰:通可去滞,通草防风之属是也;刘完素曰:留而不行,必通以行之,如水病为痰之类,用木通、防风之属以攻其内,则留者行也;张从正曰:通者流通也,前后不得溲便宜木通,海金砂、琥珀、大黄之属通之,痹病有滞经隧不利,亦宜通之也。《医学真传》更有明确论述“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泻为通则妄矣。”清代医家程钟龄根据历代医家对治法的分类总结出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虽未明确提出通法,根据《内经》理论及后世医家所述,实际上通法包含在八法之中,八法皆通法也。如邪袭肌表,皮毛闭塞,汗而通之;痰涎宿食,壅至咽喉、胃脘,吐而通之;燥屎内积,府气不通,下而通之;气血不和,经脉不通,和而通之;寒滞经脉,温而通之;邪热壅遏,清而通之;食积气滞,消而通之;营血虚滞,补而通之;小便不通,利而通之;淤血阻络,祛而通之;此外,近代使用的电疗、理疗、磁疗等皆通法也。程氏所说:“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对通法而言,亦寓意于此。

总之,《内经》对通与通法的论述甚为精辟,有待我们研究发展,笔者通过学习,仅能谈点肤浅体会,述之以抛砖引玉,不妥之处,望同道斧正。

参考文献

内经范文第8篇

中风病,历代论述颇多,而对本病的认识当首推《内经》。其对中风病虽未见专篇论述,却散见于诸篇之中,涉及到本病病因病机、证候、治则、治法等方面,尤其对中风病因的阐述,翔实而精辟。兹将其有关内容整理总结如下。

《内经》认为中风的病因与体虚、饮食、情志等有关。依不同症状表现和发病的不同阶段而有不同的名称,如有神志障碍的称“暴 厥”“薄厥”“大厥”“煎厥”“击仆”等,有肢体偏瘫的称“偏枯”“偏风”“卒中”等,还有“喑”“痱”等称谓。从症状、病机等方面给予了详细描述。另外《内经》提及“大风”和“微风”,其中“大风”类似现代医学“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行性脑卒中”,后者多认为是中风先兆。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中首创中风病名,并沿用至今。认为正气先虚、外风入中是本病发病的根本原因。中风病因的探讨,唐宋以前多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以内虚邪中立论,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代,突出以“内风”立论。实际上《内经》关于中风病因的论述,二者并重。

1 外风说

外风是六邪气之一。《素问·骨空论》云:“风者,百病之始也。”即风为百病之长、为百病之始,为外感诸病证的先导。《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使人偏枯。”《灵枢·刺节真邪》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以上说明风邪从皮毛侵入人体,逗留于肌肉腠理之间,游走于经络之中,这种病理现象产生通常是在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的情况下。气候突变,外风入中经络,气血痹阻,运行不畅,筋脉失于濡养,这种证候风邪入中较浅,所以病情相对较轻。风邪偏中于身之半,以致营卫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而发偏枯,即所谓“内虚邪中”。《内经》所述外风致中风病证候虽不尽相同,但其病位均在脑,外风致卒中偏枯,初起必有外风之症状。仲景发挥了《内经》外风学说,认为中风系由络脉空虚,风邪乘虚入中,自汉以后,外风学说占统治地位,一直沿袭,并持续到金元时期。

临床所见,中风虽四季均可发病,但以盛夏、冬季时节为多,此时天气或酷暑难耐或寒气逼人。中医素有天人相应之说,随着天气变化,人体的内环境也要与外界相适应,而老年人气血亏虚,卫外不固,一旦机体阴阳与外界阴阳失去平衡,风邪入中则也可诱发中风。

2 内风说

2.1 体质虚弱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具出矣”。《素问·脉解篇》:“内夺而厥,则为喑痱,此肾虚也。少阴不至者,厥也。”

以上说明,老年人脏腑日衰,气血渐亏,机体阴阳失衡,尤以肝肾阴虚为其发病基础。下虚上实,阴虚阳亢,导致肝风内动,此乃中风的重要病理基础。后世李东垣的“本气自虚”,认为中风病机为“元气虚衰”、“内伤不足”,表现为内伤之“风”,开内风为中风之端。故在《脾胃论·胃虚元气不足诸病所生论》中有“邪之大者,莫若中风……必中虚”之论[1]。明·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杂证漠·非风》中指出本病的发生“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2],力倡中风非风论,二者认识可能源于此。

2.2 烦劳过度劳累为中风病的主要诱因之一。因本病基础为“气血不足,阴阳失调”,而“劳则气耗”(《素问·举痛论》),更损。轻者气虚鼓动无力而致血瘀,瘀阻肢体经脉、舌窍,则出现肢麻、半身不遂、舌强语謇等证;重者可使阴亏于下,肝阳鸱张,阳化风动,气血上冲,心神昏冒而出现昏迷等中风危候,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谓:“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绝”。如《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源流》曰:“劳倦过甚,耗其精血,虽其少壮,无奈形盛气衰,往往亦成中风;或因劳乏过度,正气衰弱,气血不足,营卫失调,风邪乘虚而入,使气血痹阻,肌肤筋脉失濡养而见偏枯,劳倦过度,易致人体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日久必致阴亏于下,阳浮于上,虚阳鸱张亢盛,致内风骤生,偶因内外失宜,扰动气血,必致血随气逆,上冲于脑而发病。”因此说,劳倦过度是内风产生的常见原因。

2.3 情志失调五志过极为中风病的又一主要诱因。因七情与气血调和有密切关系,其中,恼怒与中风的发生尤为相关。《素问·脉解篇》:“肝气当治而为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性情急躁之人,平素肝阳偏亢,遇事易怒,暴怒伤肝,肝阳暴涨,引动心火,风火相煽,气热郁逆,气血并走于上,心神昏冒则卒倒无知。临床所见,因暴怒诱发中风者,多为中脏腑,故危险性更大,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 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复返则死” 。进一步说明,大怒伤肝,肝阳暴亢,火升风动,气血逆乱,并走于上,阴阳气血上下分离而不能互相维系,损伤脑髓,蒙蔽清窍,神明失司,则卒然昏仆,因肝藏血而主疏泄,故气血逆可致肝风愈烈,肝风内动或致气血上逆,甚或引动胃气,胃气上逆而加重病情,即说明了阳气过度的虚劳,情志失调造成虚性偏亢而致中风的重要机理。

另一方面,忧郁思虑,气郁化火,暗耗肝阴,日久则风阳升动也可引发中风。所以说,肝阳化火生风也是中风发生的病理基础。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生命的根本是禀赋于阴阳,人身之阳气,如同天上太阳一样,一旦失常就会引起寿命的夭折。人体的阳气在过度虚劳之时会造成虚性偏亢,导致精气衰竭。人身的阳气每随情志而逆乱欲绝,血随气升郁于上部就会发生“薄厥”。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筋脉损伤,则造成肢体弛纵,不能运行自如,汗出于偏身,往往可以发展为偏枯。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2.4 摄生饮食不当饮食失节,日久致瘀或形体丰腴,中虚生痰。《素问·痹论》认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肥甘厚味为生痰生湿之品,辛辣烟酒可助湿生热,痰热交阻则气滞血瘀,痰瘀痹阻,血不达四肢筋脉则可见半身不遂等证。如《素问·通评虚实论》言:“仆击,偏枯,萎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说明偏食肥甘美味,常可致肥胖,而肥胖之人多气虚痰盛,气为血之帅,气虚则可影响血液运行。金元四大家之朱丹溪分析中风之因,强调气血虚弱,加痰加火,主张“痰湿生热”,可能从此发挥。清·张山雷在《中风斠诠》中为之解言道:“《素问》谓仆击,偏枯,肥贵人为高梁之疾,则痰湿壅塞,皆在不言之中,固未尝以为中风也,然因痰湿而生内热,因热而动内风,痰也,热也,皆是实证,河间主火,丹溪主痰,皆从痰热壅塞着眼,均切病情也”[3]。今临床常见高黏血症、高脂血症等所致脑梗塞者常见此类证候,足以证明痰湿在中风病发病中的重要地位。

2.5 心胃内虚《内经》认为,胃为水谷之海,心为血脉之主,胃脉见沉涩鼓指,或轻按似盛大鼓指,重按而实无力,气之本源虚者,反心阳虚,或心阴不足,脉见小坚而急疾者,皆可影响气血、致气血阻滞不通,而易发生半身不遂证。如《素问·大奇论》:“胃脉见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鬲人偏枯”,即说明了心胃两虚引起中风的道理,提出了心、胃在中风病中的重要意义,对临床具有实际意义[4]。

转贴于

3 病机19条对中风病因认识

《内经》病机19条对评释诸病,从病因病机作了精要总结,对后世影响很大,其中对中风病因的概括,尤为精要详实,如“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大凡风证出现震颤动摇、眩晕旋转者多与肝有关,是肝风内动的病机概括,肝脏与中风关系最为密切,肝为风木之藏,体阴而用阳,主升主动,若肝阴暗耗,肝阳偏亢,化风内动,则为掉眩;甚者肝阳暴张于上,血随气逆,蒙蔽清窍,则发为中风。丹溪则云“眩晕者,中风之渐也”,即中风是由眩晕逐渐发展而来。张景岳认为本条实乃中风病的内因病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类,是皆属风,而实非外中之风也”[1]。叶天士则发挥为“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阐明“肝阳化风”[5]。张锡纯论述内中风时,曾引本条为证。由此可见,后世先贤内风为主立论亦源于《内经》。“诸暴强直,皆属于风”。中风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见证多、病情重等临床特点,原文将突然发作的全身筋脉挛急、伸而不屈的病证归因风之作祟,后世多以外风释之,但结合中风病临床实际,此条亦可纳入内中风之类。

从临床症状上看,中风病人多有经筋强直不柔和,患者可出现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的表现,属“风邪”致病的特点,部分中风患者肢体痉挛强直,亦可谓有“风”的证据。“诸热瞀瘛”及“诸禁鼓栗”,此“皆属于火”。而筋脉抽搐、震颤、拘急,伴神志不清,高热等,为中风病临床常见之证候。中风病人临床常见“吸收热”“感染热”“脱水热”“中枢热”等发热表现,当属火热的范畴,中风中脏腑的病人可见神志昏朦,目偏不移,双目凝视一侧及克氏征,都属“瞀”及“瘛”范畴,可谓有“火”之貌。从辨证上看,其病机多表现为火邪上攻体现了“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的病因病机特点[6]。刘完素在阐述六气化火病机理论中指出可见,风病多因热甚,“所以中风有瘫痪者,……皆为热甚极也。”[7]病机十九条所言病机及病因,始因多由情志过激,劳乏过度,虚火内热而生,使实火虚火相助而旺,火旺风生,乃病之要也。

综上所述,从《内经》与中风病相关论述中看中风病因,已有外风与内风之别,不仅详细论述了外风致病缘由,而且论述了体质、情志、饮食、烦劳、风、火等内在发病因素,导致心、肝、胃、肾功能失调,气血逆乱,诱发中风,其中肝脏与中风的关系最为密切。气血逆乱导致中风的观点,对现代临床实践影响较大,作为中风发病的重要因素,由此提出无论在急性期还是恢复期,均已采用活血化瘀大法,并取得较好临床疗效[8]。

《内经》奠定了中风病因学,内容丰富而详尽,对研究中风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中风病因复杂多变,尤以风邪为首因。我们研究中风病应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考虑,针对病因, “伏其所主”,以从根本上进行防治,以便达到辨证准确,提高疗效。现代研究中风顽症,师承古训,弘扬精华,必有事半功倍之效。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学大成续编编委会.中国医学大成续编,第5册[M].长沙:湖南岳麓书社,1992: 84.

[2] 张介宾.景岳全书,新1版[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182. 188.

[3] 《张山雷医集》编委会.张山雷医集(下),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5.

[4] 徐成贺,王衍海.《内经》对中风偏枯的论治[J].陕西中医,2001,22(2):124

[5]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新1版[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1 19.

[6] 王新志,李燕梅,张金生.《内经》论中风病因钩玄[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3):15.

[7] 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卷八[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