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意林读后感

意林读后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意林读后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意林读后感范文第1篇

这本书由126篇文章组成,每篇文章都写得很精彩里面包含了许多哲学道理。去阅读它们,会让你仿佛身临其境,流连忘返。这里有言而有信的施科加,坚持不懈的失明孩子安东尼奥?利维拉蒂,全力以赴的海明威……

在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全力以赴的精彩”这篇文章。主要讲一次越野赛中,海明威得了倒数第三名,而他却一脸泰然。同学们问他为什么,他说他坚持跑完了全程,且不是最后一个。原来,海明威早已有了一套属于自己评价世事的标准:冠军只有一个,但求尽力便无愧我心。后来,海明威创作的《老人与海》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并把他深刻领会到的真理告诉了大家:“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其实,这样的事我也有过。有一次,我数学考试得了85分,排在了十名后。里面有许多题都是粗心错的。又是一次数学考试。我心里默默念叨着:“千万不能粗心,千万不能粗心,一定要竭尽全力考九十分以上。”过了几天,试卷发下来了,我92分。虽然不是第一名,但我已经很满足了,因为我尽力了。

意林读后感范文第2篇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把意林的《萌侦探纪事》读完了,写这本书的是女作者池小凡,里面写的内容扑朔迷离,让人琢磨不透,但实则牵起了一条关于朋友的考验,人体的极限,以及人性深处的光与暖让人回味悠长。

这本书主要写了从出生就拥有一身怪力的夏林菲与具有超强记忆力的罗洛为拍电影踏上了“北欧女神号”,但之后的奇怪事情接踵而至,偶遇神秘魅惑的少年莫海音,船上的的物品有开始失窃,并且与夏林菲的剧本一样!最后,所有谜团逐渐揭开,他们的身份也逐渐表明……

这部作品描写最精彩传神,让人爱看不厌的地方就是谜团揭开的时候。林菲为救罗洛不惜耗用自己的生命,而后又被人算计,落得一个“贼”的称号。她总是愿意相信别人,把这个世界想象的很美好,只不过心肠歹毒的人有很多,想林菲这种单纯女孩,时常会陷入危机之中,但,她不怕,她永远也不会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败或挫折而低下头,垂头丧气,她心里更有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气概。没有妈妈的孩子,爸爸又时常不在身边,林菲要承受的压力比我们多,但她就算再苦,也会从嘴角扯出一丝甜蜜,让自己和别人安心,这种笑着面对生活的态度不正是要我们学习的吗?

意林读后感范文第3篇

一、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一、二年级要教给学生查字典的方法,要求学生“学习独立识字”。一至三学段的“阶段目标”中分别要求“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由此可见,工具书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善于使用工具书,好处多多。对于小学生来说,最常用的工具书有两种,一本是《新华字典》,另一本是《现代汉语词典》。手边常备这两本字典,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翻一翻、看一看,把问题就地解决。这个习惯若能坚持下来,不但很容易扫清了阅读中的拦路虎,使阅读更顺畅,而且对词意的理解也更深透,为写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培养学生多读书的习惯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体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多读书,才能有积淀。《荀子・劝学》中讲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阐明了为学之道贵在积累。语文学习更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学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不管是为“有趣”积累,还是为“有用”积累,应当鼓励学生先“积累”下来,再用出去。

曾有一位教育工作者这样说:一个不会引领孩子读书的教师,是一个渎职的教师。这话乍听起来似乎言重,仔细思量却有道理。语文教师若要培养学生读书,首先自己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并能选择适合的书推荐给学生,鼓励学生自由阅读、兴趣性阅读,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使他们在阅读中得到心灵的滋养。

教师给学生推荐书籍,不妨可以考虑四个方面:

1.纯粹的文学作品类

不同学段的学生,识字量、理解能力有很大差异。第一学段可以阅读注音读本,插图生动、图文并茂、内容短小,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二学段的阅读范围可以逐渐增加,校园小说、童话故事都会成为学生的最爱。教师可以推荐当代儿童文学作家的一些作品,如《小布老虎丛书》《儿童文学》、杨红樱、郑渊洁的作品、《意林》少年版。第三学段可以增加一些名家名篇,如冰心、林海音、老舍等名家的作品。《读者》杂志中的很多好文章对于这一学段的学生来说也非常适合。

2.百科知识类

阅读不仅是为了愉悦、为了获得审美体验,也是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过程。因此,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百科知识类的书籍也应该读一些。

3.学习方法类

学习贵在得法。课堂上老师讲得毕竟有限,为学生选择一两本有指导意义的学习方法类书籍,会使学生少走很多弯路。

4.休闲娱乐类

比如漫画、笑话,学习之余看一看,放松放松精神,调剂调剂生活。

三、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俗话说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过程中遇到好词佳句、精彩章节,教师要鼓励学生把它记下来,久而久之,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写读书笔记,摘录式、卡片式最常用,读后感有一定难度,可因人因文而宜。

四、培养学生多思考的习惯

很多学生对作文望而生畏,一提作文就头疼,不知道写什么好,这其实是缺少积累、缺少思考的结果。曾听过一位大学教师讲过“器”与“道”的关系,颇受启发。所谓的“器”,就是方法,“道”就是自己的思想。老师课堂上讲的最多的是方法,想写出真正的好文章,还要有自己的思想才行。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勤思考并将思考诉诸笔端的习惯。我们都感叹于丹老师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其实细想,这与她勤于思考、勤于写日记的习惯有很大关系。写日记的过程,其实就是整理自己思想、思绪的过程,日子久了,语言便愈发精炼、准确。所以说,写文章不是技术活儿,是思想活儿。

意林读后感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学生;课外阅读能力;阅读兴趣 ; 阅读方法 ; 阅读环境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是最好的学习动力。要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必须首先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1.以身示范,与生同读,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语文教师不仅要读经典作品,还要多接触青少年报刊、图书等,根据学生的胃口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报章杂志,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带进教室,供学生传阅。学生能读到自己喜爱的书,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2.给学生读书的自由,再相继引导,逐渐转化他们的兴趣点

大家知道,学生并不是对一切书籍都不感兴趣,常听到一些家长唠叨:“为什么我的孩子不看经典名著?偏偏喜欢校园小说?”事实上这样的孩子,他们也有着强烈的阅读的欲望,只是兴趣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而已。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或批评,相信学生,先给他们以阅读的自由,再抓住时机,巧妙引导,进行迁移,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3.通过文学名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人类文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大量的文学经典作品。在中学阶段,语文教材中选用了一批中外名著, 这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很好载体。教师可以在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外,介绍一些关于原著全文内容、历史地位、作者相关作品的文字使学生产生阅读原文和其他作品的强烈欲望。

4.通过活动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学习路上的探索者,同时更渴望自己是一个成功者,这是每个学生的共同心理。针对学生这种心理,学校应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经常举办读书心得征文评选,选出佳作在校园橱窗中展示;开展手抄报比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收集素材,确定刊名,撰文画图,设计版面;组织学生参加故事剧本表演,让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和展示自我的机会等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想、去做,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表现自己的才能,并在活动中不断积累成功的体验,腾起不断努力的希望,从而更加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

二、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1.精读与略读相结合

精读即重点地选择一些与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细细揣摩,边读边想,在文章紧要处、感触最深处圈点勾划,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略读即先看序言、提要、编辑大意和目录,以了解全文的性质、内容和规模,再阅读全文章节标题及段落首句和尾句,最后浏览全文,综述大意,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和信息。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只有根据自己阅读的需要,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久而久之,才能获得较多的知识信息,真正做到读有所得。

2.做读书笔记

课外阅读过程中往往过多地注重书中的故事情节,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随时把精彩优美的词句、片断摘录下来,广撷搏采并消化吸收,学以致用。课外阅读就要“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读到好文章,摘录好词佳句,记下心得体会,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这就是阅读的收获。但不能强求,引导和保持学生的阅读热情很重要。我们宁愿让孩子在一身轻松的状态下、主动积极的阅读中,启动思维、激感,有所体验,有所感悟,也不愿在课外阅读时因为读后感这一无形的重压而使课外阅读陷入干涸的沙漠。

三.帮助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无论做何事,感觉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常说要找到感觉,其实也就是说进入了某种最好的状态,只要找到了感觉,进入了最佳状态,才能做事给力。而要找到感觉,良好氛围的潜移默化作用不可忽视。氛围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事,它的形成要靠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所以我认为良好的读书氛围,是有榜样引领的读书环境。作为家长,首先要有以积极的心态去读书,争做书香家庭。如果我们都以工作忙为理由落得个“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的局面,试想,我们凭什么让孩子信任我们所说?所以,我们每一个氛围的创造者,必须要以切实行动来保证有足够温暖的感染力,我们的人格魅力是调节氛围的长久动力源,我们本身的行为、状态能在孩子中产生共鸣作用,才能给孩子信心和力量。

良好的读书氛围,应该是充满活力的读书环境。学校应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才能使氛围充满活力。这样可促进学生们全力以赴地投身于读书提升自我的改变中去,这就是氛围的力量。

四、引导学生选择良好的课外读物

如今的课外读物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受年龄和知识结构的限制,中学生在对图书的选择和识别方面还不够成熟。那么,如何选择优秀的并且适合自己的书籍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教师要主动做好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引导和推荐。例如:可向学生推荐《名人传》《谁是最可爱的人》等名人传记类书籍、《意林》《读者》等优秀报刊杂志、《中国上下五千年》《二十四史》等知识读物,以及唐诗、宋词、元曲、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中国历代文选》《安徒生童话》《爱的教育》等古今中外的名著佳作,这些书籍可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提高文学素养,也能为写作打下厚实的基础。

此外,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电子读物等等,知识载体的丰富多样也是吸引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之一。

总之,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根据读物的不同,学生的兴趣不同,所进行的方法也就不同。我们应该注重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从而在语文课外阅读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并灵活使用,在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学生和国家的未来,让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来关心中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吧!

参考文献:

意林读后感范文第5篇

【关键词】阅读兴趣;互动;师生;学校与家庭

聋生最重要的语言交往能力主要有两部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而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聋生回归主流社会的成败,对聋生的社会交往、心理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书海无涯,舟楫安在?对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阅读的最主要的内部动力。为了能让学生广泛地阅读,教师必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读书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成为他们的一种自觉的生活方式。

1 课内和课外互动,引导学生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

乌申斯基①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把阅读当成一种渴求性的自我行为是非常重要的。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会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又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课外读物,积极引导学生由课内阅读走向课外阅读。

1.1 借势引申,加深理解。

《背影》这篇文章中的父爱,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关心、爱护,这种爱是浓烈、深沉、厚重的,是一种含泪的爱。作者因这份爱而感动,不仅仅是因为父爱的年老力迈,臃肿蹒跚,更是因为父亲当时所处的艰难的处境。但父亲却在重重压力之下,仍然坚持送我上学。并且按照当地的风俗,送橘子表达对孩子的远行的祝福。 在讲课时,我看到了学生一脸的凝重,我知道学生体会到了文章中的情感,他们的心灵受到触动了。以此为契机,我向学生推荐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短文。通过阅读,使学生再次感受了伟大的父爱,体会深厚的父子之情。

1.2 激发兴趣,主动阅读。

语文教材中写景状物或者抒情、场面描写的文章,在阅读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将于阅读内容有关的画面展示出来,这样会引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使他们全身心投入阅读的兴趣。当然,语文教材中也有许多名家名作,像古典四大名著,再加上学生们也受一些影视作品影响,会对此有一定的了解欲望。当我把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介绍给学生,就很容易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能够自己积极主动地去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

2 学生和教师互动,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优化阅读方法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时会因为方法不当导致阅读质量不高,久而久之,对阅读也就索然无味了。传授给人既有的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以阅读方法的指导。

2.1 培养学生善于在阅读中思考、理解的能力。

通过对几个学生的跟踪调查发现,他们有时花了大量时间,却弄不清书中讲的是什么;有时看书是囫囵吞枣,不能内化、吸收。我就指导他们把精读、略读和浏览结合起来,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课文内容一般要精读,如:圈点勾画。如用“。”“?”等符号分别表示重点词句、疑难困惑等。作批注,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这样可以锤炼自己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培养自己的分析概括能力;课外阅读一般以略读为主。如:可写读书笔记, 可作卡片摘抄,可说感悟,也可续写等。了解了大概内容,不需深究。这样可以扩大阅读量,开阔视野,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而在读报、看杂志、上网的时候,则需要用浏览阅读法,这样可以用较短的时间获取较多的信息。

2.2 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感悟其中深刻的内涵。

如在读完《不屈的腿》后,班里的学生有这样的感想:“一个和我们同样残疾的人,所不同的是他缺的是腿,我们缺的是听力。但是,他的坚持,他的毅力,他的不屈,我们都有吗?面对生活给我们的考验,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有两只‘不屈的耳朵’”?

为了“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又开设课外阅读欣赏课,来引导学生放慢阅读脚步,对优秀作品用心品读揣摩、细细品味,从中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悟出写作方法。

引导学生欣赏作品包括学生优秀习作、作家代表作;体裁也应不拘一格,既包括常见的小说、散文、现代诗、杂文、童话,也包括古诗词、戏曲等。

2.3 学会复述,培养自信.

复述是进行说话训练的一种好形式。促进理解,锻炼思维,在机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放下书本,进行理解和记忆性复述⑥。选择生动的童话故事、成语典故,生活常识为其主要内容,采取简单复述、创造性复述、内容提要简述、听取别人复述后复述、多人接力复述等,既能促进学生记忆和理解能力,又可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想象能力,说话有条理,用词正确,提高逻辑思维的敏捷性。

3 阅读和活动互动,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激发阅读兴趣

受身体残疾限制,从小接触人少、事少。一大部分学生对阅读几乎是从零开始。通过阅读他们发现了另外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就会期望所得的收获外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认同。要使阅读能长期坚持,就要关注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为了满足学生这些要求,也是为了激发阅读兴趣,我尽可能在学生的视觉感官上激发兴趣和个人自信心方面激发兴趣。

3.1 情景再现法,实物和图画对于聋生来说是最直观的接收信息的方式,个人亲身表演又让学生对课文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3.2 “讲”故事交流法,让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相互学习,赢得自信。

我不定期组织“好书推荐会”,要求学生说清楚书名、作者、主要内容、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自由读书、看报;在班级墙报和黑板报中选登学生的优秀作文和读后感作品;阅读指导课上让学生相互介绍好的读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凡是涉及自然景物,动物趣事,历史小故事,名人传记等,也总是由学生阅读后“讲”给大家看。学生阅读的范围不一样,收获也各有不同。 有一次,一位同学问我:"头悬梁,锥刺股 " 是什么意思?我没有立刻给她答案,而是在课堂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让同学来帮助她解答。结果只有一名同学会,但回答得还不全面,我还是表扬了这位同学,告诉同学自己要学会从书上寻找答案。

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检查了阅读情况、巩固了阅读成果,学生从中享受到了阅读的乐趣,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4 学校和家庭互动,让家长成为孩子阅读的良师益友

因为学校是寄宿制。因此在一年的时间中学生最少有九个月要在校。这就要求老师要承担起家长的任务,从不同的角度来引导孩子进行阅读。老师不仅要读经典作品,还要多接触少儿报刊、图书等,根据学生的胃口及接受能力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报章杂志,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带进教室,供学生传阅。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我向学生推荐了《意林》少年版和《中国少年儿童》及《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等一批经典名著的少儿版。班级有两名同学阅读能力强,总是和我抢一本书看,有些时候我们还会探讨一些书里的问题。学生能读到自己喜爱的书,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4.1 家长参与其中交流沟通有助于学生的阅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庭读书活动不仅能增长孩子和家长的知识,更是沟通感情的重要途径。学生虽然在校时间长,但我还是利用一切能和家长沟通交流的机会,给家长讲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结合本班家长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应从如下几方面对学生的家庭阅读作指导:一是孩子适合读什么书,二是读书环境的布置和读书时间问题,三是如何与孩子一起读书。家长的参与必将给学生兴趣的培养带来助力,同时孩子在家长的适当指导下也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4.2 阅读的好习惯可以在学生假期中得到延续。

每年的寒暑假,孩子回到各自的家中,脱离了原有的全封闭住宿制的学校,同时也没有了之前固定的阅读环境,要想让孩子在假期里仍然坚持阅读、继续学习,这就需要家长的引导和督促。家长要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和孩子做好学习上的互动。比如说:在寒暑假每天和孩子共同阅读一小时;家长也可以带孩子逛逛书店,帮助孩子选择一些适合的读物;经常和孩子进行口语或书面语的交流。如此一来,学生在学校养成的良好阅读习惯,在假期中能够得到延续。

犹太人世代传言:书本是甜的。体味到读书是一桩快乐的事情,终生将都能享受到书籍所带来的无穷乐趣。因此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但聋生受自身、家庭、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制约,阅读的起步同普通孩子相比晚了很多。但是我想,只要我们意识到并且开始做了,让他们喜欢书,愿意跟书交朋友,这就是我们送给他们的最好礼物。

参考文献

[1] 刘建华.听障生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与阅读指导的建议[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0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