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苏轼前赤壁赋

苏轼前赤壁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苏轼前赤壁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苏轼前赤壁赋范文第1篇

【摘要】北宋乔仲常的《后赤壁赋图》卷被认为是北宋文人画在海外的重要作品之一。关于此图的创作者、题跋人、图文关系等系列问题都还存有一定疑问。本文主要关注以下两方面问题:其一,对乔仲常、李公麟、苏轼、赵德麟等人及其关系进行初步考证,理清了此图题跋人、收藏人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二,得出乔氏在此图中运用的“异时同图”“虚实相生”“分割与连续”“主观的人物比例”这四种特殊方式,使得《后赤壁赋图》的特殊图像地位得以凸显。为研究《后赤壁赋图》的风格、图式、题材渊源等打下基础。

【关键词】乔仲常;苏轼;后赤壁赋图;赤壁赋

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北宋乔仲常的《后赤壁赋图》卷,被认为是北宋文人画在海外的重要作品之一。此图在2012年曾来上海博物馆展出。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此图可能较为新鲜也较为陌生。苏轼的前后赤壁赋问世之后,历代文人墨客以“赤壁”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美术作品。而北宋乔仲常的《后赤壁赋图》则是现知传世画作中最早的一件。

本文试图从《后赤壁赋图》的基本信息出发,对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进行再考察,以及对《后赤壁赋图》中的基本问题及图文关系问题进行考证。主要解决两个问题其一,对乔仲常、李公麟、苏轼、赵德麟等人及其关系进行初步考证,理清了此图题跋人、收藏人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二,得出乔氏在此图中运用的“异时同图”“虚实相生”“分割与连续”“主观的人物比例”这四种特殊方式。

《后赤壁赋图》卷原为清官旧藏,《石渠宝笈》初编卷三十二《御书房》有著录。1911年后被溥仪带出宫,由香港王文伯所购得,后落海外,被美国收藏家顾乐阜收藏,后转由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收藏。

此图无款,但据图后佚名题跋可定为北宋末乔仲常之作。《石渠宝笈》初编卷三十二中有著录。记载了北宋赵德麟、武圣可、宋人佚名七段题跋、元人赵岩共十段题跋。今仅存赵德麟、武圣可两人题跋,其他题跋已佚。

一、画家、题跋人及其关系考

(一)乔仲常其人

南宋邓椿《画继·卷四·搢绅韦布》中有记载“乔仲常,河中人,工杂画,师龙眠。围城中思归,一日,作《河中图》赠邵泽民侍郎,至今藏其家。又有《山居罗汉》《渊明听松风》《李白捉月》《玄真子西塞》《列子御风》《龙宫散斋》手轴等图,传于世。”①其中“围城中思归”指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围困汴京猛烈攻城之事。而之后乔氏又作画赠人,故其很可能生于北宋末,而经历了靖康之变,可能存活到了南宋建炎、绍兴年间。

再看《画继》中关于乔仲常的记载,他应该无官职,属于恐怕连“秀才”也不算不上的底层文人,社会地位不高。但由于其文化的影响力,与一些达官贵人(如邵泽民侍郎)或高层文人保有私谊。

(二)亲缘还是师承?——李公麟与乔仲常关系考

李公麟是北宋著名的人物画家,同时也是一位文人,创作过《九歌图》《陶渊明归隐图》等。而乔仲常的《后赤壁赋图》卷中透露出明显的李公麟的画风。我们不禁要问:乔仲常与李公麟之间有什么关系?他们是否有直接的交往或者师徒关系?

《画继·卷四》中提到乔氏“师龙眠”,点出了李公麟与乔仲常的师承关系。《宣和画谱》第七卷在评论他的作品时赞曰:“(龙眠)尤工人物,能分别状貌,使人望而知其为廊庙、馆阁、山林、草野、间阎、臧荻、占舆、皂隶。至于动作态度、颦伸俯仰、大小善恶、与夫东西南北之人才分点画、尊卑贵贱、咸有区别,非若世俗画工混为一律。贵贱研丑止以肥红瘦黑分之。大抵公麟以立意为先,布置缘饰为次,其成染精致,俗工或可学焉,至率略简易处,则终不近也。”。

《画继》中对李公麟的记载“龙眠居士李公麟,字伯时,为舒城大族,家世业儒。一一士夫以谓‘鞍马愈于韩斡,佛像追吴道玄,山水似李思训,人物似韩滉’,非过论也。尤好画马,飞龙状质,喷玉图形,五花散身,万里汗血,觉陈闳之非贵,视韩干以未奇。故坡诗云‘龙眠胸中有千驷,不惟画肉兼画骨’。山谷亦云:‘伯时作马,如孙太古湖滩水石。’谓其笔力俊壮也。……又画《自在观音》,跏趺合爪,而具自在之相,日‘世以破坐为自在,自在在心不在相也’。乃知高人达士,纵施横设,无施而不可者。平时所画不作对,多以澄心堂纸为之,不用缣素,不施丹粉,其所以超乎一世之上者此也。郭若虚谓‘吴道子画今古一人而已’,以予观之,伯时既出,道子讵容独步耶?有《孝经图》《九歌图》《归去来图》《阳关图》《琴鹤图》《憩寂图》《严子陵钓滩图》《山庄图》《卜居图》,又有《虎脊天马》《天育骠骑》《好头赤》《沐猴马》《欲辗马》《象龙马》及《揩痒虎》等图。一时名贤,俱留纪咏也。”③

明《珊瑚木难》卷四《宋赵子固梅竹诗》后南宋咸淳年董楷的题跋日“昔李伯时表弟乔仲常,亲受笔法,遂入能品。今乔笔世甚罕见,其贵重殆不减龙眠。”清初吴升《大观录》卷十五《赵子固梅竹诗谱卷》也有类似记载,但将“乔仲常”分开,写为“昔李伯时表弟乔仲,喾(尝)亲受笔法,遂入能品”。

笔者认为后者看法可能更为合理。原因为:其一,在《画继-卷四》乔氏前后的画家传记中,多点出画家之间的亲缘关系,如“黄斌老,文湖州之妻侄也”“孔去非,汝州宁极先生之后也”“杨吉老,文潜甥也”“黄彝,字子舟,斌老之弟”“李昭,李文靖之曾孙,蔡文忠公曾外孙也”等。而邓椿并没有点出乔氏与李公麟之关系;其二,从“一日,作《河中图》赠邵泽民侍郎,至今藏其家”。推测,邓椿对乔仲常及其友人的状况相当熟悉,应该有私人接触。这样说来,乔仲常与李公麟这样著名画家的亲缘关系,邓椿不可能不知。由此看来,邓椿既然在文中提到了李公麟,而没有交代出其亲缘关系,可以认为是明代后人所误传。

正如《画继》中提到的“师龙眠”,李、乔师承关系的确显而易见。表现为

第一,两人的风格类似。《画继》中说李公麟“不用缣素,不施丹粉”,此《后赤壁赋图》中将墨线运用到极致。《宣和画谱》中提到李公麟“尤工人物,能分别状貌,使人望而知其为廊庙、馆阁、山林、草野、间阎、臧荻、占舆、皂隶。至于动作态度、颦伸俯仰、大小善恶、与夫东西南北之人才分点画、尊卑贵贱、咸有区别,非若世俗画工混为一律”。文本提到的李公麟的作画特质,与《后赤壁赋图》中人物正、侧、背多种造型,人物表现得体而又重点突出的特点十分相似。有趣的是,文献记载中李公麟喜爱画马。而在《后赤壁赋图》中画家在文本之外植入了马匹与文人的情节。马匹是“画肉又画骨”,与李公麟《五马图》中的马匹神似(如图1)。

第二,两人选择题材也多有重合。有记载认为如李公麟也创作过《赤壁赋图》。明代都穆的《寓意编》日“苏文忠前后《赤壁赋》,李龙眠作图,隶字书旁,注云‘是海岳笔,共八节,惟前赋不完。’”由此推测,李公麟应创作过“前后赤壁赋图”,且很可能是在苏轼完成赋文后与其的互动之作,形式也是图文相配。由此看来,乔氏的《后赤壁赋图》的最早粉本很可能来自于李公麟。除了“赤壁”题材,李公麟的《归去来图》是关于陶渊明的,而乔氏也创作过《渊明听松风》。且现存南宋的许多李公麟传统的人物故事手卷《孝经图》《九歌图》,形式也是图文相配的连环画,与乔氏的《后赤壁赋图》有一定传承关系。

(三)苏轼与题跋人赵德麟

《后赤壁图》现存跋文有二,其中上图的此跋文内容为:“观东坡公赋赤壁,一如自黄泥坂游赤壁之下,听诵其赋。真杜子美所谓‘及兹烦见示,满目一凄恻。悲风生微绡,万里起古色’者也。宣和五年八月七日,德麟题。”(如图2)赵德麟跋于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故此图应作于略早前。

由上述跋文可知,题跋人为赵德麟。赵德麟(1061年~1134年),名令畴,初字景贶,后改字德麟,自号聊复翁。涿郡(今河北蓟县)人,与苏轼交好,撰有《侯鲭录》八卷。《四库全书提要》日“宋赵德麟,始创商调鼓子词,用‘蝶恋花’谱西厢十二首。”

由上述题跋内容我们也不难猜测出,乔氏与作画对象苏轼、题跋人赵德麟与苏轼之间有着一定联系。

元祐六年(1092年)官颍州签书判官,与苏轼交好,互有诗文应和。王灼《碧鸡漫志》中记载:“赵德麟、李方叔皆东坡客,其气味殊不近,赵婉而李俊,各有所长。”。苏轼有《次韵赵德麟西湖新成见怀绝句》:“壶中春色饮中仙,骑鹤东来独惘然。犹有赵陈同李郭,不妨同泛过湖船。”

以上足见苏轼与题跋人赵德麟之间有不浅的私谊。再结合赵氏的题跋内容:“观东坡公赋赤壁,一如自黄泥阪游赤壁之下,听诵其赋。”可推测赵氏有可能曾与苏轼同游,并听其诵赋。而题此图很可能是借以缅怀故人情义。

同时,乔氏的画风与主角苏轼十分相似,都属于书法用笔,墨线爽劲的文人画传统。苏轼的绘画追求“萧散简远”“古雅澹泊”的意象,如上海博物馆所藏苏轼的《古木怪石图》(如图3)。画中枯树枝干扭曲,挣扎坚硬,整个画面显得清淡、空灵、松散。如米芾的评价:“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⑨

二、表现赋文的四种图像手法

乔仲常在描绘《后赤壁赋图》中为了更好地诠释文本,采用了一系列特殊的图像手法。这些手法主要概括为四点:第一,“异时同图”;第二,虚实相生;第三,分割与连续;第四,主观的人物比例。

(一)“异时同图”

“异时同图”是中国画一种展现时空的特殊方式。早在1988年,王克文发表在《美术研究》上的《传统中国画的“异时同图”问题》,便对中国画中出现的“异时同图”作了较为详尽的归纳。王克文在文中认为:“‘异时同图’是中国画构思、布局、体现空间的一种传统艺术手法。画家根据‘立意’的要求,将不同时间、地点出现的人物、景物等,运用连续空间转换的构图形式,巧妙地描绘在同一画幅上。”⑩那么,一般在哪些类型的中国画中容易采用“异时同图”这种图像手法呢?一般来说,在叙述性的、有故事情节的、多场景的人物画中容易采用这种手法,如佛经本生故事、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人物传记、历史事件等。而之所以在这些类型的绘画中需要不同程度的采用“异时同图”,是为了将在不同时间、地点和不同情节中多次出现的内容很好地融合到同一个物理空间(即一幅画)中。

而“这种充分调动观众视觉因素的处理方法,打破时空限制,创造了一种心理空间,把不同情节寄寓于不同的空间结构中,结合造型因素来表达特定主题的内容”。11

我们不难发现,“异时同图”是《后赤壁赋图》中频繁采用的一种处理图文关系的手法。但与一般叙事人物画中的“异时同图”有所差别。如《韩熙载夜宴图》中,在同一场景中之出现一次主要人物,即在同一物理空间对应着同一时间空间。而《后赤壁赋图》中的“异时同图”不仅体现在连续的画幅中表现了不同时段和不同场景,且体现在即使在同一场景中,也暗含了不同的时间跨度。

《后赤壁赋图》中较有代表性的“异时同图”场景有二,分别为“登舟放流,有鹤东来”和“梦二道士”。(如图4)

此场景将原本描写两个时间段的场景集中在一起。原赋中登舟之后,听任其在水流中飘荡,直到夜半,故此图横跨了白天和夜半两个时间段,属于较为典型的“异时同图”。

赋文: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二道士,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

“梦二道士”12场景中,在屋里出现了四个人:其中三个人为一个团体,对坐交谈,另一人斜卧在床榻之上。经过前文分析可知,左侧的两人为“二道士”,右侧的一人为苏轼。而斜卧在床榻上的一人为谁呢?根据赋文“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二道士”可知侧卧在床的人物也为苏轼。在一个场景中出现两个苏轼,即将两个不同时间不同状态的人物同时放置在同一画面之中。奇怪的是,表现“异时同图”时,乔仲常所采用的手法十分自然,没有刻意去安排和提示同一人物的不同状态。如“梦二道士”场景中(如图5),如果不仔细辨认,很容易以为斜卧在床榻上的人为在场的“第三者”。由此可见,此画的预设观赏者必定是对这一段文本比较熟悉,且当时这种“异时同图”的表现手法是在一定范围内被人知晓的。

由于采用了“异时同图”,使得《后赤壁赋图》看起来时空交错,纷繁复杂,如果不仔细解读,很难将赋文的时空与画面完美地结合起来。但又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这段赋文在画家预设的观众群体中的熟悉程度相当之高,以至于明眼人一眼能够将复杂的画面和相应的赋文相对应,这也是这种具有情节性的叙事画在宋代达到新一轮创新的必备条件。

(二) 虚实相生

“虚实”是中国哲学与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具体到《后赤壁赋图》中来说,虚实相生主要表现在两个不同的方面:其一,在应该出现人物的地方,并没有出现人物,而是将人物隐去,如“踞虎豹”场景(如图6)。在“踞虎豹”这一场景中,苏轼没有出现,而是被虚化了。用文字“踞虎豹”和棱角跃动的山石暗示出攀登的危险和山势的巍峨;其二,在某一场景中将现实和虚幻同时展现,如“梦二道士”场景。在这一场景中,苏轼入睡的场景在观者肉眼可见的,而苏轼的梦按照常理来说,只能依靠赋中文字展现,观者是不可见的。而在图中,现实中的“苏轼”与梦中的“苏轼”“二道人”,同时出现在同一屋中。苏轼的画法也未进行区分,让观者真假难辨,分不清梦幻和现实,亦真亦幻。

(三)分割与连续

在中国传统叙事画中,画家们都需要面对一个课题,即怎样在连续的画面中展示不同的时空,既要有一定的天然连续性,又要表现出相对的独立性和封闭性。在空间的处理中,画家们通常巧妙地运用一些景物和实物将画面进行看似无意却独具匠心的阻隔,如在描绘自然类的长卷中会频繁地运用山石、水域等;在表现人的活动的场景中,多运用建筑物、窗户、屏风、家具等。典型的有五代(传)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韩熙载开宴行乐的场景,全图以韩熙载为中心,分“听乐”“观舞”“休息”“清吹”及“宴散”五段。各段独立成章,又能连成整体。

而乔仲常的《后赤壁赋图》的处理空间隔断的手法与《韩熙载夜宴图》运用屏风床榻完成自然阻断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一手卷中出现九个不同场景,同一人物多次出现,为了使得画面显得连贯完整,场景得以自然转换,画家巧妙地运用山石树木进行自然阻断(如图7)。同时,对于山石的不费余力的着墨也使得这幅画形成文人山水风景中独树一帜的风格,山石笔墨奇特而又耐人寻味。

(四)主观的人物比例

将身份地位尊贵、画面的主角表现得较为突出,是古代人物画的一个重要特征。从《后赤壁赋图》来看,无疑也遵循了这个准则,其手法与唐代的《步辇图》中唐太宗的巨大身形有异曲同工之妙。《后赤壁赋》中的主角苏轼,无论是从他出现的频率、在画面中所占的中心位置,体量大小,还是他总以正面(或正侧面)出现来说,都可以看出他是被画家给予特殊的“照顾”的对象。同时,在表现苏轼时,也采用了肖像画的特征,即前后人物容貌、衣冠保持一致,对于绘画的观者来说,苏轼的识别度较高。

典型的场景有二,一为“携酒与鱼”,二为“江流有声,水落石出”。

场景“携酒与鱼”(如图8)描绘了苏轼归家,书童在门外等候的情景,苏轼携酒与鱼,正和在门口送别的妻子与孩子回头道别之场景,此场景中有意用人物比例大小表现远近关系和主次关系。从画面来看,苏轼和他的妻儿应该离观者最近,因此体量最大,占据画面最中央,显得醒目和清晰。而书童则坐卧在门外,脸部被门廊遮住,只露出身子。而马厩内的马匹和文人,体量与中心人物比较起来显得很小,想必是画家试图表现他们在马厩之中的纵深感和与观者较远的距离感。同时此人不在赋文中出现,属于画家自添,也应放在次要位置,以免喧宾夺主。

场景“江流有声,水落石出”(如图9)描绘苏轼与二友人坐在山间的岩石上举盏畅饮,旁有两书童站立。在人物描绘上,还是沿用了前几个场景的惯例,苏轼被画在画的正中心,且比例较大。一位书童以背面展示,另一位藏匿在山石之后,只露出了两只腿。这个被藏匿的书童增添了画面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也显得有诗意。与之后徽宗画院的“深山藏古寺”“竹锁桥边卖酒家”有异曲同工之妙。

结论

本文对北宋乔仲常《后赤壁赋图》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再考证,主要解决了两个方面问题:其一,对乔仲常、李公麟、苏轼、赵德麟等人及其关系进行初步考证,理清了此图题跋人、收藏人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二,得出乔氏在此图中运用的“异时同图”“虚实相生”“分割与连续”“主观的人物比例”这四种特殊方式,使得《后赤壁赋图》的特殊图像地位得以凸显。

此图包含宋及宋之前的多位画家的不同笔墨风格在内,如郭熙、李公麟等,如所提到的那样:“全幅笔墨,有似李公麟、郭熙、马和之、赵孟頫、倪瓒处。李公麟、郭熙皆与乔仲常同时而年长,乔仲常画风像他们本是应该的。”此图的绘画风格在北宋山水画中显得十分另类,在同一画面中故意将多种风格并置,形成“转译”。而这种“转译”在后人仇英的《赤壁赋图》中得到进一步放大。此图的复杂图文关系、风格并置等特殊之处,使得此图成为研究北宋绘画,特别是北宋文人画中不容忽视的一支异军。若将此图与另一幅藏于美国弗利尔李公麟(传)的《陶渊明归隐图》作类型研究的话,这些特点将会更加明显,也会加深国内外学者对北宋文人画的认知。

注释:

*[基金项目] 2014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艺术与权力:南宋画院人物画的政治功用》(14YJC76001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6 批面上资助《民族危机与艺术创新:南宋院体人物画的历史生成》(2014M561400);江苏省教育厅2013 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宋代民间绘画赞助模式研究》(2013SJB760006)。

①[南宋]邓椿.画继·卷四[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②[北宋]宣和画谱[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③[北宋]宣和画谱[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④中国书画全书编纂委员会编.中国书画全书[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

⑤[北宋]宣和画谱[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⑥[明]都穆撰《寓意编》一卷,收入潘运告《明代画论》,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除记载李公麟的《后赤壁赋图》外另有一幅传李公麟的《女孝经图》,见“龙眠画《女孝经》四章(每章亦龙眠书)”。

⑦王灼.碧鸡漫志[M].中华书局,1992.

⑧陶文鹏,郑园编,苏轼集·第二十卷(古诗六十二首)[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⑨米芾.画史[A].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

⑩王克文.传统中国画的“异时同图”问题[J].美术研究,1988(4).

11 王克文.传统中国画的“异时同图”问题[J].美术研究,1988(4).

12“二道士”之辩。在此赋的诸多文字版本中,一直有“梦二道士”和“梦一道士”之争。从此图来看,在北宋宣和年间时,此赋还是沿用“二道士”。而南宋孝宗赵眘手书《后赤壁赋》,现藏辽宁博物馆,是作“梦一道士”。因此可推论赋文中“梦二道士”改为“梦一道士”的起始时间大概应在南宋。

参考文献:

[宋]赵德麟字说[A]. 苏轼。苏轼文集卷十[M].北京:中华书局,1986.

苏轼前赤壁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前赤壁赋》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不同

《前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北宋著名文人苏轼的代表作,也是千百年来人们经久传诵的名篇。这两篇作品写作的背景一致,都是以赤壁为题,但仔细斟酌,就会发现这两部作品的不同。

首先是感情的旷达与无奈。

《前赤壁赋》中苏轼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紧紧围绕“乐——悲——乐”,贯穿全篇。可以看出作者经历了一个由平静快乐到苦闷,再由苦闷到解脱的发展过程。开篇首先描述月夜泛舟:明月、秋水、凉风,心情怡然自得;但作者马上转笔一变,借“客人”之悲表达自己的感情。悲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触景生情,赤壁一带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多少英雄豪杰,随着岁月流逝,已经不在。二人生须臾,和浩瀚的历史比较起来,如沧海一粟,一种虚无的情绪油然而生。三抱负无以实现,一心忠于朝廷却落得贬谪的结局,一心想建功立业,却无机会。渴望能借“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摆脱困境,但终究不得。最后诗人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经过一番哲学思辨,摆脱“哀吾生之须臾”的烦恼。由悲而喜,开怀畅饮。通篇可以看出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显得深沉蕴藉,却缺少了豪放的味道。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浓墨重彩刻画了周瑜的意气风发、年轻有为及婚姻生活的美满舒适,暗中与诗人此时的失意形成鲜明对比。“周郎赤壁”几个字写出了诗人的羡慕之情。事业周瑜因赤壁之战名扬天下,而作者半生颠簸,命运坎坷;先是不支持变法,不被宋神宗重用;后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旋即又遭贬谪。最后感慨“人生如梦”,既是指人生像梦一样短暂,自己年近半百却一事无成;又是指人生既然像梦一样,在梦里有功无功无所谓。这是自我解脱,有一种淡淡的无奈。

两篇作品中苦闷解决的方式充分体现了苏轼“外儒内道”的思想。

其次是江水的柔美和奔放。

《前赤壁赋》中情景交融,作者陶醉在美景之中:初秋时节,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泛起点点银光,作者和朋友喝着美酒,不禁扣舷而歌,吟诵着有关明月的诗句,吟唱着婉转优美的乐曲;白茫茫的雾气轻抚江面,水光和月光远处相接;小船随波逐流,在这短暂的陶醉中,作者感觉自己仿佛要羽化成仙。充分反衬出了诗人怡情山水,闲适洒脱的心境。

《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以万古心胸引出怀古思绪。起笔高唱入云,用“浪淘尽”把大江与千古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以下“乱石”三句,从不同的角度而又诉诸于不同感觉的生动描写,刻画了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扩,精神为之振奋,尽显豪放派的风格: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搏击着江岸,滚滚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为下文英雄人物周瑜的出场作了铺垫,起了极好的渲染衬托作用。

最后是历史人物的失败和成功。

赤壁之战上敌对双方的主帅是曹操和周瑜。这一仗中曹操中了反间计,败走华容道,丢了一世名声;周瑜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英名远播。

《前赤壁赋》中缅怀的是曹操。“破荆州、下江陵”宛如破竹之势;其水军之多,船队之大令人叹服,曹操面对长江饮酒,横执长矛吟诗,视天下为无物,一副志在必得的神情。就是这样一个不可一世的人物最终被周瑜打败,而今安在?由败者曹操引发已悲,抒发了“宇宙无穷,人生短暂”感慨。

《念奴娇·赤壁怀古》写的是在赤壁之战中取得巨大胜利的周瑜。用“遥想公瑾当年”六句集中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先从“小乔初嫁了”从细节上写英雄生活的幸福。“雄姿英发,羽扇纶巾”从肖像仪态上描写周瑜装束儒雅,风度翩翩,反映出了他对这次战争成竹在胸,稳操胜券。用“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写出了水战的特点和周瑜的卓尔不凡的气势。苏轼为什么如此艳羡周瑜?这是因为他觉察到北宋国力的软弱和辽夏军事政权的严重威胁,他很渴望有周瑜一样的人物,来扭转这一现状。这正是作者缅怀赤壁之战,并着力刻画周瑜的思想感情契机,同时以古人的年轻得志建功立业衬托自己身处逆境有志难伸功业无成的失意,为下文抒情蓄势。正如古人云“词是赤壁,心实为己发。周瑜是宾,自己是主,寓主于宾”。

苏轼前赤壁赋范文第3篇

1.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拆字游戏,哪位同学知道“虫二”的含义?对,就是“风月无边”。相传当年乾隆下江南,夜游杭州西湖湖心亭,被清风明月无边无际的美景吸引,便题下了“虫二”二字,寓意“风月无边”,极言风景之佳美。宋代的大文豪苏轼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无边风月图”,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苏轼的代表作《赤壁赋》,去领略作者为我们描绘的无边风月吧。

2.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的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又被称为赤壁,相传是赤壁之战的古战场。宋神宗元丰元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仙谤朝政”系狱乌台,案后元丰二年(1080年)二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名誉上是官,实际上是被软禁、被监管的政治犯。苏轼在黄州度过了四年艰难困苦的生活,他的人生陷入了最低谷,他痛苦、愤懑,但贬谪生涯也使他更深刻地理解社会和人生,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两赋一词(《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在元丰五年(1083年)七月,与客泛舟赤壁后写下的《前赤壁赋》。

比较两段导语,可以说各具特色,前者新颖、简练,有吸引力,后者朴素无华、信息量大。那么,在教学时如何选择呢?或者说哪一种设计更好呢?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导入环节设计的思路、原则以及艺术性,而设计的思路和原则又是受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制约的。传统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多数停留在激趣层面上,其主要目的是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集中到聆听教师的分析、讲解上,以保证学生领会知识点。新课改后,语文课堂教学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教学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的着力点和课堂教学的归宿点就落在如何为学生的自主阅读创造条件,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如何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上。(2)课堂教学变成生生、师生合作、探究的过程,教师就要改变过去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处于被动思考状态的模式,而采用学生提出问题或师生互动式质疑的模式,师生合作、探讨、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3)课堂教学变成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阅读需求的多样化和阅读心理的独特性,鼓励个性化理解和自主表达,重视和保护课堂生成等。因此,新课导入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激趣表层,要力求深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生生、师生间的探究交流创造条件做好铺垫。

据此来看,上述两种设计虽各具特色,但设计的思路、原则却不相同:前者重点在激趣,也涉及作品的内容“无边风月”,但太笼统,无实质性的东西,功能仅限于激趣层面;后者涉及“题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等方面的信息,为下一环节学生自主阅读提供了相关信息,为解读文本做好了铺垫。前者比较适合传统讲授为主的教学,配合教师的作者介绍、写作背景介绍等环节;后者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核心,教师的着力点和课堂教学的归宿点落在如何为学生的自主阅读创造条件上,符合新教改精神。下面笔者再用课例来探讨导入环节的设计思路、原则和艺术性。

苏轼前赤壁赋范文第4篇

关键词:苏轼;《赤壁赋》;黄州;月;水;泛舟

《赤壁赋》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的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鼻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周瑜破曹的赤壁。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诗人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下了这篇游记。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江城的风物,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立在江边赤壁之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前赤壁赋》。赋中凭吊古迹,表达了作者对江山风物的热爱和旷达的心胸,但也有人生虚无的消极思想。文章借景生情,景是情的外观;情由景生,情是景的内涵。

文章以“风”和“月”开卷,苏轼与客泛舟夜游,一叶扁舟浮在茫茫江面,月色水光与天宇合一;接着,歌中的“击空明兮溯流光”,客引曹操的“月明星稀”,苏轼答对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都紧紧扣住了“风”和“月”。这种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浑然一体,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

月夜,秋江的清风,澄净的星空,月移船行。无边的风月渺渺入怀,人好像在仙界飘游。正当主客饮酒乐甚,扣舷而歌却又引出了缠绵悲凉的洞箫声,刹那间情绪转向了莫名的惆怅。这是借景生情,景是情的外观,情由景生,情是景的内涵。接下来,用曹操这个历史人物来抒发感情。最后,仍从人们常见的山川、风月的变与不变、有穷无穷来感叹人生。文章因为“空明”“流光”之景,生出“乐甚”“愀然”之情,而读者为这常景打动,为这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这景这情,有历史人物的业绩,有古战场的空寂,有作者的旷达和惆怅。文章正是这样由于景物的反复穿插,悲喜之情的不断消长,作者情感的痛快吐纳,使景情融合达到完美统一,使常景产生如此感人的魅力。然而,文章写得却是常景,文章通篇以景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川、江水辅之。

一月能映千江水,千江水月一月摄;思想在自由之境穿行,身心于空明的禅境放松。

空明的境界是一种万虑都歇的无欲无机之境,而水与月则是一种能滤洗人的烦忧、使人进入自由思考的有意味的物象。孔子见流水而有感,李白之因明月而思乡,最能表明水与月的这种精神导向性。佛教禅宗认为它是一种思想的象喻。“一月能映千江水,千江水月一月摄。”释子借一月与千江之月的关系,喻言有和无、变和常的辩证关系,在世界的差别之中更注重无差别的觉悟。因此,水月之象也是佛徒参禅证道的入门处。宋代禅思想深入人心,理学济以禅思,诗学济以禅喻,士大夫们大都将禅思作为思想的增容剂,苏轼也不例外。在此空明静观之夜,苏子见水月而起幽情,在静观中超越得失人我的思想局限,由道入禅,合道与禅,仰观宇宙、俯察自身,反思自身与宇宙的本性,进入哲学本体思考之境。他和释子一样,也借水月为喻,在仿佛永不消逝的水与月中,感觉到永恒同样潜伏在自己的体内——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样,即使明知一切都在微小的时段中发生变化,“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也因为自己具有与天地宇宙一致的本性而欣喜,为自身融入自然、获得自然性而满足。思想在自由之境穿行而获得的这种禅思如佛光自照,令他在一瞬间释滤了长期以来囤积的压抑和苦闷,精神与肉体一起放松在这空明的禅境中。沐浴着无尽的清风明月,主与客一起摆脱了,自由了,安然酣眠在水月奇境之中,仿佛连梦也不来骚扰一下。

苏轼前赤壁赋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子书包;比较阅读;教学模式;赤壁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6)03-0048-03

基于电子书包的文言文比较阅读教学模式是指以电子书包为平台,将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两篇或两篇以上的文言文文本进行对照、分析、思考,以加深认识和理解的文言文教学形式。其目的在于,通过辨析异同发现其共性和个性特征,以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研究的必要性

就目前语文教学而言,比较阅读在现代文教学中应用得较多,在文言文中教学中使用得则很少。笔者之所以进行这种尝试,理由如下。

1. 文言文教学中思维与情感增长点的缺失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张大均教授也曾说:“正是由于学习动机的作用,学生会表现出渴望求知的迫切愿望、主动认真的学习态度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会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事实证明,积极的思维状态与情感上的愉悦能更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力。

在今天的文言文教学中,将字词讲细、以反复小测巩固强化学习效果是常用的教学方法。“这是高考要考的”“写在书上”“一定要记住”成为课堂中的高频词。这一方面折射了文言文教学趋向功利性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文化与思维训练缺失、激趣活动缺失、文言文教学沦为字词释义的积累与记忆的教学现状。以讲练测为主的单一形式、立足于字词文意疏通的单薄的教学内容,从某种程度上剥夺了学生思维与情感发展的增长点,削弱了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因此,学生讨厌文言文、教师抱怨文言文难教等现象的出现也就不难理解了。

2. 引进基于电子书包的比较阅读的合理性

比较阅读就是在对文本材料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概括的过程中,辨认事物的异同,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给学生更广阔空间的教学方法。哲学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既相互联系又存在差异的。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文言文的阅读同样如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更好地发现文章之间的联系与差异,深入品读其共性与个性,引进比较阅读无疑是不二选择。梁启超早在19世纪20年代就提出了“分组比较”教学法,主张“不能篇篇文章讲,须一组一组地讲”。

教师直接讲授字词、分析文本,可保证传授知识的准确性和系统性,但是也会因此而忽视搭建平台,以培养学生的能力,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的丧失。引进比较阅读,其优势之一是,能让学生在探寻事物的共同点与差异点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优势之二在于,让学生脱离教师讲解这根拐杖,通过核心问题获得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并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在一起,是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电子书包的出现,正好为教师提供了契机。教师可以借助云计算技术的支持,利用网络平台、学习资源及丰富的教学软件创建出一个虚拟、跨时空的个性化学习环境,通过学习环境的创新来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以电子书包为媒介来研究与构建文言文比较阅读教学模式颇具现实意义。它可以有效融合信息技术与比较理论的优势,可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动脑、动手、动心,有助于激发其内在情感并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内化。

3. 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者认为,人类在接受新知识时,要以新知识特有的经验和方式对现实进行选择、修正,才能赋予其独特的意义。换句话说,学生必须在深入思考之后,加以整合和筛选,才可能将新知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并纳入已有知识结构。将比较阅读运用到文言文教学当中,就是引导学生以已有体验积极参与文本学习,与文本对话,深入思考。通过文本材料之间的比较、分析与总结概括,学生学会辨认事物的异同,形成自己的见解,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锻炼其分析和理解能力。

当代课程论认为,活动是人心理发展的基础,课程是人的各种自主性活动的总和,学习者通过与活动对象的相互作用而实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重主体实践,学生语文能力的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都必须建立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的基础之上。对于与今天相隔久远、字面意思理解存在障碍、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乏味的文言文而言,尤其应该引进大量的比较阅读实践活动。基于电子书包的比较阅读也正是力图以多元互动、有序有效、逐层深入的比较阅读活动打破文言文教学形式单一及学习内容浅薄的局限,推动更富内涵的、更有活力的文言文学习。

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1. 基本模式

简而言之,该模式包括电子书包支持下的精选比较材料、确定比较阅读任务清单、根据任务清单开展比较阅读、微型写作、写作评价与反馈展示五个环节(如右图)。

(1)精选比较阅读材料。课前,由教师将比较材料与要求发至电子书包专题阅读区。

(2)确定比较阅读任务清单。学生熟读两篇文章,从不同层面提出比较材料的可比点,并将其发至主题讨论区。学生之间进行互评,以鲜花的数量表示自己感兴趣的程度或对可比点质量评价的高低。教师收集问题进行分析汇总,综合学生的反馈情况与教学目标,整理出比较点,并初步形成学情诊断。

(3)根据任务清单开展比较阅读。课中,教师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顺序逐个抛出比较任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可利用班级论坛抛出问题,寻求帮助。教师通过实时监控,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个别指导,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交流与展示、质疑。师生共同评价,教师点拨总结。完成该过程可能是一节课,也可能是两节课。

(4)微型写作。课后,教师根据比较点设计微型写作任务,引导学生在辨析总结中深入文本或作者。

(5)评价反思,发现新问题。对提交至电子书包的文章进行生生互评、教师点评,推出优秀文段进行展示,对问题较为突出的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这一阶段,教师鼓励学生发现新问题,找出新的比较点并进行研究。

2. 实践案例

《赤壁赋》是苏轼传诵千古的美文。文章无论是写景还是说理、抒情,都极为漂亮。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赋的特点,又能体味苏轼内心情感的矛盾,并进一步理解苏轼集儒、道、佛三种思想于一体的人生境界,这是难点。为了突破难点,笔者遵循上述流程进行了以下教学实践。

首先,选择《后赤壁赋》与《赤壁赋》一起比较阅读,并列出学习任务:请反复朗读这两篇文章,找出两篇文章的异同并将答案发至讨论专区,并请用“”评价其他同学的答案,“”数越多代表回答的认可度越高。

之所以选择《后赤壁赋》,笔者基于这样的考虑:苏轼在新旧党争中,因为坚持自己的政治操守,以致一生境遇坎坷。他的思想境界亦随境遇之变、阅历之广而不断深化。他被贬至黄州所写下的《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不仅反映了他创作风格的变化,也反映了他思想境界的转化。两篇文章分别写于秋季和冬季,它们一脉相承,拥有众多相似之处,如都是赋,都有整散结合的语言,都有主客,都融写景、抒情、说理为一体。可是,它们又有不少不同点,如写景的特点、主客的关系等,而这些恰巧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苏轼真实的情感。

从学生的反馈来看,绝大部分学生找准了两篇文章的相似点,说明这一点并不难。受学生认可度最高的是两篇赋的写景特点不同、作者情感不同,却没有学生提及景的写法以及主客关系不同。这意味着学生能够从内容上读到景的特点,但未能思考这些景借助的文字表现形式;能从文字上大概知道苏轼在文章中流露出的表层情感,但不一定知道他更深层的内心。为此,笔者设计了三个问题:①请划出两篇赋中写景的句子,并从写景的内容、特点、写作方法上比较其不同点。②请从文中找出直接表现作者情感的词语,并将它们按照顺序罗列出来,概括你理解到的前后两篇赋中苏轼的情感世界有什么不同。③作者在两篇赋中流露的不同情感,除了通过直接抒情的词语表现外,有些地方亦有铺垫,你能找到几处?说说理由。

设计第一个问题意在让学生知道学习这些美文,不仅要理解其内容,也要关注内容得以呈现的工具――语言,能养成品读语言的良好习惯。第二个问题并不难,能从文中划出关键词,比较有利于学生发现两篇赋中苏轼的情感世界是很有变化的,他的人生感悟与追求是不太相同的。第三个问题比较难,思考指向的是写景不同、主客关系不同的背后苏轼的内心世界是不同的。前者反映的苏轼内心世界是自由舒畅、飘逸无阻、和谐的,而后文中的苏轼是受到挤压、相对紧张、情感是受阻的。而这种不同,一定是在深入比较后才能发现的。

学生根据上述任务清单开展比较阅读。因为这三个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一环紧扣一环,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能激起学生思考的乐趣。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学生提出的问题与表情证明他们在思考、在收获。这样的任务清单有助于学生学会在比较的过程中慢慢建构起借助内容与形式来深入解读作者内心世界的相关知识。

接下来进入微型写作环节。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任务:有人说苏轼是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你同意吗?请引用所学两篇文章中的相关内容来阐释你的观点。这个任务设计的出发点在于,引导学生总结回顾课堂中所学知识,并通过进一步咀嚼语言体味苏轼的内心世界,其内在的思维张力要求学生必须动脑、动心,才能获得自己真正的认知。

最后进行评价反思。学生的作品及其互相点评不乏思辨的火花闪耀其中。有学生指出,苏轼虽然流露出悲的情绪,可最终的解脱恰恰证实其难能可贵的乐观心态。有学生说,苏轼外在的乐观豁达掩饰了他内心的纠结、痛苦。当前途无着落时,他无以自救,只能转向道家的空。这让笔者欣喜地看到:真正被激发过的思维和被激荡过的情感是能提升认知、产生智慧的。

反 思

通过实践笔者发现,借助电子书包开展文言文比较阅读教学的确改变了以往文言文教学被动、低效的局面。学生内在被激发的因素多了,课堂的场活了,教学有效性得到了提升。

当然,诚如张志公所说:“只要比得恰当,越比理解得越清楚,印象越深刻,掌握得越牢固。”有效性提升的前提是比得恰当。所以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比较材料,筛选富有价值的比较点,以教材为根本出发点,明确教学目标,不能为比较而比较,这是提升文言文比较阅读教学成效的前提。

特别要指出的是,首先,这种基于电子书包的实践活动绝不能简单地利用技术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它的设计必须建立在“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与教方式转变”的理念之上,真正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联系社会生活。其次,文言文比较阅读教学模式设计必须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教学过程中应该落实语言积累、能力提升、方法养成、情感熏陶、思维培养的训练。再次,要善于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与环境。有研究表明,合作学习的环境比竞争的环境更容易使学生产生成功经验,并产生学习上的内在动机,使学生努力追求掌握目标。

只有这样,这种基于电子书包的文言文比较阅读教学模式才会变成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活动的“场”,才有可能使学生通过大量实践,获得知识、能力、素养的提升。

苏轼前赤壁赋范文第6篇

二、研习文本

(一)刚才我们背诵的文章体裁是“词”,那么,请同学们看题目,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说说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

生:赋。

师补充:“赋”这种文体古人解释为“铺采摛文,体物写志”。(板书:赋,体物写志)“体”的意思是“借”,“体物写志”也就是“借物抒情”。请同学们思考:本文主要借助什么景物来写志抒情的。

生:赤壁。师提示:怀古的地点。

生:江水、清风。师提示:这是俯视。生:还有仰视“月”。师:文中出现的这些景物,哪一个是最主要的呢?生:是“月”。(板书:月)

(投影)一、自读第一段,说说作者是如何借“月”写赤壁之景的。(板书:写景)

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师提示:这是月出前的景色,此时作者做些什么呢?

生: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师提示:《诗》三百篇,作者为何单呤诵《月出》这一章呢?

生:想月亮早点出来。

师提示:月亮听到作者的呼唤了吗?

生:听到了。

师:哪几句能证明?

生齐读: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师:这里,作者用“徘徊”来形容月亮动作,“徘徊”是什么意思?

生:来回走动。师提示:月升起后,又怎么会来回走动呢?生:苏轼酒喝多了醉眼朦胧,所以看到的月亮是来回走动的。(生笑)生:因为作者在江中的小船上,清风徐来,江水流动,小船飘荡,观察点在不断的变化,所以看到的月亮是来回走动的。师提示:请从下文中找一个字来证明这个分析。生:“纵一苇之所如”中的“纵”。师提示:大家试试从修辞的角度来分析。生:拟人。师提示:修辞的效果呢?生:用“徘徊”一词赋与月亮楚楚动人的情态,显得它很多情。生:月亮不会对作者多情,而是作者对月亮多情,作者对月亮情有独钟,不愿离她而去,却倒过来说月亮流连忘返,可见月亮与作者心心相印。师提示:心“月”相印,真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分析得很好。

师:作者千呼万唤,月亮终于出来了,此时景色怎样?

生: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师提示:此时“秋水共明月一色”,那么人的活动呢?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师提示:作者此时的感觉怎样?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师:这天是阴历既望日,为何选择这日?生: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作者就是想去欣赏明月。

师小结:作者借助月亮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图画:清风明月交织,露珠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油然而生“欲乘风归去”“羽化登仙”之感,本段无一“乐”字,但……(停顿)生答:字字显“乐”情。师:(板书:乐)请大家齐读一遍,要读出这种乐的感情来。生:齐读。

师:作者陶醉在这样的良辰“月”景下,作者由月还想到了什么呢?

(投影)二、作者由“月”想到了什么?

生:与“月”有关的诗歌。

师:诗言志,作者先吟咏诗经中的作品《月出》唤月亮出来,现在,随口吟出自己的作品,大家齐读作者自己的作品。生齐读“桂棹兮兰桨,……望美人兮天一方”。

师:作者饮酒唱歌,由“月”想到在天一方的美人。你是怎么理解“美人”的?

生:不就是美女吗?(生笑)师提示:你的理由呢?

生:上文中的《月出》诗,不就是描写一位男子在月下思念自己的心上人吗?(生笑)……此时有酒有美景,不就缺一位美人吗?(学生鼓掌)

师提示:大家都认为你的分析不错,能从书中找到根据,言之有理。大家有不同理解的吗?

生:我认为是指自己的理想。理由是苏轼此时被贬黄州,离自己济世报国的理想越来越渺茫,这个理想此时就像远在天涯的“美人”。

师提示:能知人论世,有道理。还有其它的分析吗?

生:我认为是指君主。理由是苏轼此时被贬黄州,远离了皇帝,用“美人”喻皇帝,用“望”来表达自己对君王的忠贞之情。(学生鼓掌)

师:大家的分析都有理有据,我认为这里的“美人”就是作者的自喻。屈原《离骚》中的“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其中的“美人”就可以理解成自喻;从创作背景及后文对音乐的描写来看,苏轼心有报国济世之志,却被贬到黄州,这不正是幽壑中的潜蛟吗?对君主忠心耿耿,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这不正象孤舟中的嫠妇吗?另外,作者引用曹操《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诗句,此诗句后面还有两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就是形容人才没有归宿时茫然无措的样子,不也正是此时苏轼的自我写照吗?所以我认为“美人”就是作者的自喻。当然同学们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都可以。

师小结:由“美人”一词,我们可以窥见作者壮志未酬的忧伤,作者借月抒发了自己的悲情。(板书:抒情悲)可见被贬黄州,这对胸有“鸿鹄之志”的苏轼打击很大,赤壁的美景只能暂时抚慰一下他失落的灵魂,但还不足以抚平他心中的创伤。看来要想彻底摆脱忧伤苦闷,还得靠自己从思想上精神上去解脱。

师补充:“赋”这种文体通常采用“主客对答,抑客扬主”的形式。

师:(板书:“主客对答”)苏轼此时,就借“赋”的“主客对答”的形式,请出一位“客人”来与自己辩论,其实“客”也是作者自己。通过“抑客扬主”的手法来展现了自己的解脱过程。

 

(投影)三、自读三、四段,思考主客是如何议论的?

生:客借“月”表达了“抱明月而长终”的理想。

师提示:为何有此梦想?

生:因为客感到“吾生渺小而天地无穷,吾生须臾而宇宙永恒”。

师提示:为何有此感叹?

生:因为看到了既有文治又有武功的一世之雄——曹操,他与山川明月之永恒相较,也不复存在了;更何况我们这些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的等闲之辈了。(学生鼓掌)

师:回答得很精彩,这是用了什么手法?

生:对比。

师小结:客借月道出人生最大的理想——永生不朽。同时也点出了人生最大的悲剧——人生苦短、“人生如梦”“人生如寄耳”。客人的言论正是苏轼被贬黄州的内心写照。

师问:那么“主”又是怎样超越解脱的呢?

生:“主”指出,从“变”的角度看,水逝者如斯,月盈虚之变。从不变的角度看,而水未尝往,月卒莫消长。故不应羡乎。师:原来客只知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却不知“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客“知不可乎骤得”是只知皮毛,而并不是真知灼见;那么客的理想“抱明月而长终”能否会实现呢?

生:不能。

师:为何?用下文中的原句来回答。生齐读:“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师:那么我们可以拥有些什么呢?

生齐读:“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师:如何将清风明月这些无主之物,变成为我所有的有主之物呢?

生:用耳去“得”,用目去“遇”。

师:苏轼说过“江山风月,闲者便是主人”,从此文中,你看如何才能做到“闲者”呢?

生:伸长耳朵,张大眼睛,卸下心中的包袱,用心去拥抱自然,做到随遇而安,随缘自适。

师:也只有胸无尘渣的“闲者”才能享受到明月山水之乐。这场主客之间的辩论,谁取得胜利了啊?

生:是“主”。

师:何以见得?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客人终又破涕为笑、解愁为乐了,于是“洗盏更酌”,重新开怀畅饮起来。三杯下肚,管它周郎曹瞒,管它人间悲欢,放枕便睡,睡即入梦,竟至一觉醒来,“不知东方之既白”矣,月亮此时消失了吗?

生:没有,月亮已与作者融为一体了。

师:不错,苏轼借助“月亮”,通过辩论,从精神上“解放”了自己。至此被贬黄州的苦闷、忧伤已经彻底战胜。(板书:“议论喜”)请同学们再齐读四、五段,读出“喜悦”的感情。

师小结:总观全文,可见词人对月情有独钟,前人评《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这的确有道理。本文中,“月”确是描写之主景,抒情之触媒,议论之载体。但是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投影)四、作者借月抒情,但感情既有喜又有悲;以月为论据,但主客结论却迥然不同。这如何理解呢?

生:黑夜中的月亮显得格外皎洁,这与作者品质的高洁相似,所以月下赤壁的美景,引起了作者的共鸣,作者引月为知己,抒发了喜悦之情。

生:同时,夜晚中的月亮,它又是凄清的,这与作者被贬到黄州的悲寂心境类似,所以作者对月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情。

生:月亮的盈虚变化,同人命运的变幻无常相似,作者借月表达了人生的无奈。

生:月亮的永恒长存,这又反衬出人生命的短暂,作者借月抒发了人生如戏的感慨。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我们看看专家的评论:(投影)请大家齐读一遍。

“苏轼借月与月夜这一意象,寄托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与理想。他从月之盈亏感悟宇宙的无常,从月之永恒追问生命的价值,进而从动态中把握人生奥秘,表达旷达的思想;他又从月之孤冷慨叹生存的挫折,从月之美好坚定人生的信仰,进而从静态中表现自己高洁的人格,反弹出达观的心态。总之,月这一‘天地自然之象’当它与苏轼的主观心态相统一时,便产生了苏轼月夜这一‘人心营构之象’。”〔丁美霞〕①

生齐读。

师小结:原来自然中的“月亮”本身就变化万千丰富多彩,而多情的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带着不同的感情去望月寄情,借月抒怀。所以创作的有关“月”的诗文,既首首优美动人,又情感各异。同学们现在对这种借月抒情的手法有点感觉或感悟了吗?下面从补充的诗歌中,任选你最有感觉的一首来谈谈你对这种手法的理解。

附:《赤壁赋》拓展阅读材料

虞美人

持杯遥劝天边月,愿月圆无缺。持杯复更劝花枝,且愿花枝长在、莫离披[注]。

持杯月下花前醉。休问荣枯事。此欢能有几人知。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

[注]①离披:枝叶散落。

中秋月①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②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①熙宁十年(1077)在徐州作,为《阳关词》三首之一。《苏轼文集·书〈彭城观月诗〉》:“余十八年前中秋夜,与子由(弟苏辙字)观月彭城(徐州州治),作此诗,以《阳关》歌之。今复此夜宿于赣上,方迁岭表,独歌此曲,以识一时之事,殊未觉有今夕之悲,悬知有他日之喜也。”此跋当书于绍圣元年(1094)作者被贬至岭南途中。②银汉:银河。玉盘:指圆月。

西江月①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②。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③,把盏凄然北望。

[注]①一本有标题为“黄州中秋”。《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说本词作于元丰三年(1080)。宋杨湜《古今词话》谓其末句“北望”为表现作者“怀君之心”。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则谓词末两句为抒发“兄弟之情”,“疑是在钱塘(杭州)作”。②夜来二句:谓秋风落叶引起眉上愁,鬓上霜(白发)。③孤光:远照之月光。《文选》沈约《咏源中雁》诗:“单汎逐孤光。”注:“铣曰:孤犹远也。”

生:我说说《虞美人》。我觉得作者由月亮的圆缺,感受到人的悲欢离合,作者借酒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感情,貌似超脱,其实内心充满了苦楚与无奈。

生:我谈的是《中秋月》。这首诗有点张若虚“江月年年望相似”的味道。作者用天上月亮的永恒,来反衬出人生短暂、世事无常。

苏轼前赤壁赋范文第7篇

成语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释义:竭:尽,完。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

出处:苏轼《前赤壁赋》:“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例句: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对待矿物的态度就好像矿物的供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来源:文章屋网 )

苏轼前赤壁赋范文第8篇

出处:苏轼《前赤壁赋》:‘’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朱熹《朱子语类·孟子·离娄下》:“他那源头只管来得不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来供自家用。”

示例:天中空气到处皆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