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颜回好学

颜回好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颜回好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颜回好学范文第1篇

1、“不迁怒,不贰过”说的是孔子的弟子颜回,出自《论语。雍也》篇的一句话,即不会把愤怒发泄在别人身上,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2、颜回二十九岁时,头发全都白了,过早死去了。孔子为颜回的死哭得非常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弟子们更加亲近(我)。”鲁哀公问:“你的弟子哪一个算得最喜欢学习?”孔子回答:“我有叫颜回的学生爱好学习,他从来都不把自己的怒气转移到别人的身上,不重复犯同样的过错。但他不幸早死,颜回死了,我就没听说有好学的人了”。

3、“不迁怒,不贰过”说的是孔子的弟子颜回。不迁怒,就是自己有什么不顺心的事,不让火气继续冒上去。不贰过,就是知错就改,不犯两次同样的错误,这更是难上加难。

(来源:文章屋网 )

颜回好学范文第2篇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的第一得意门生颜回。他在生活上几乎没有什么要求,而是一心用在学习上,用在完善自身品行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如此恶劣的环境,人人都无法忍受这样的艰难困苦,可是颜回却以苦为乐,坚持读书学习,追求真理,实在令人敬佩。孔子表扬他“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早死”,“其心三月不违仁”,在弟子三千中,孔子认为颜回最好学,只有他的高尚品行达到了“仁”的标准,多次在公开场合进行表扬,并以他为榜样要求弟子们学习。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的好学精神值得我好好学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因为学无止境,所以不要觉得向比自己差的人请教问题是一种羞辱;“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取长补短;同时,善于提出问题,许多伟人都喜欢问个为什么,如爱因斯坦、爱迪生等。“温故而知新”也是颜回的优点之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温习学过的知识,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领悟和收获。可是我在学习中满足于一知半解,读书往往走马观花,常常造成错误百出。有的题目老师还没讲完,我早已得意洋洋地在心里说,这么简单还用讲吗?可是做题的时候才发现有几个关键的地方搞不明白,只好再重新去翻书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学习效果大大下降。在与爸爸妈妈讨论作品中人物的时候,好几次张冠李戴,把《水浒传》里李逵的故事说成张飞的,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又变成了吴用的了,为此没少让爸爸笑话,他批评我读书不用心,没有深度,太过于浮躁……想来实在令人羞愧。颜回“闻一知十”,善于举一反三,能将老师的学说不断发展下去,作为当代小学生,我们也应当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全面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我最要学习的还是颜回的“不迁怒,不贰过”,他从来不把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不仅人与人之间要不迁怒,国家与国家之间也要这样,得互相尊重,不能动不动就发动战争,导致两败俱伤,给老百姓造成灾难。如今国际局势混乱,美国发动了好多次战争,造成别国老百姓流离失所,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和伤害。人类要想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必须多学习孔子的智慧和思想。“德不孤,必有邻”,让人民幸福的人,定有许多人亲近他,反之,“恶有恶报”,发起战争让人民受苦的人,就会尝到众叛亲离的味道,变成孤家寡人。对于我们小学生而言,应养成尊重别人的良好品德,同学遇到伤心事,应多去鼓励、安慰他;对于考试没考好的同学,多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改正错误,而不应该去嘲笑他;犯过的错误,要仔细反省,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与颜回相比,我现在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太优越了,可是我却还不知足,动不动就发脾气、耍小性子。学习表现好了,要求爸爸妈妈给买好吃的、买礼物,如果饭菜不合胃口,就气嘟嘟地把嘴巴撅得可以挂油瓶,与“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颜回好学范文第3篇

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说话了。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

曾皙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孩童,到沂河里去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走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同意曾皙的想法呀!”

感悟:曾皙的志向出之以春风沂水,一片和乐,富有美感,又耐人寻味。既可理解为政治上的理想寄托,也可引申为道德上的修养追求,使读者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思考余地。

原段呈现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①。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②。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曾皙)曰:“莫春者③,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④,风乎舞雩⑤,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⑥:“吾与点也。”

(《论语》)

【注释】

①侍坐:陪侍长者闲坐。 ②毋吾以也:毋,不要。以,认为。意思是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 ③莫春:指农历三月。莫,通“暮”。 ④沂(yí):水名,源出山东省,至江苏省入海。 ⑤舞雩(yú):鲁国求雨的坛,在现在山东曲阜。 ⑥喟然:长叹的样子。

佳句点击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想一想

如果你也是当时侍坐中的一位学生,你会怎么回答呢?

博闻馆

孔子的得意弟子

颜回,字子渊,春秋时期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岁。在孔门弟子中,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孔子对他称赞最多,不仅赞其“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他说颜回“其心三月不违仁”,说他听讲时默不作声,好像很愚笨;退下去自己研读,却也能发挥,并不愚笨。孔子称赞颜回最著名的莫过于那句名言:“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就是说颜回能在贫苦的环境中不改变乐观的态度,孔子很推崇这种达观自信的处世态度。

颜回好学范文第4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译文: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颜回好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育;教学;论语;师道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对“教师”与“学生”这一组社会关系进行了深入探索。如果把既符合教育规律又符合社会要求的教师职业规范称为“师道”,显然是孔子首开华夏“师道”探索之先河的。分析《论语》中记述的孔子及其学生这方面的言论和行为可以从宏观上认识孔子关于“师道”的思想体系,其中许多科学的成分对今天提高教师素质、密切师生关系、改进教学方法、构建和谐校园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一、视生如子,关爱有加

教师确立什么样的学生观,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子罕篇》中记述孔子的话“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集中体现了孔子看待教育对象的基本心态。这样看待受教育者,既显充分信任,又显热情期盼,有尊重、敬畏之心,无居高临下之势。孔子在两千多年前能有如此见地,无疑是难能可贵的。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孔子践行了这样的理念,对学生满腔热忱、关怀备至,为助其成才不遗余力。《论语》中多处记述了孔子对其弟子的赞誉,例如:“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公冶长篇》)“君子哉若人。” (《宪问篇》)

与现在的师生关系相似,孔子面对众多学生也会对其中若干“佼佼者”厚爱一层。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比较欣赏的弟子有颜回、子贡、子路、曾参等,而最得意的门生当数颜回。“贤哉,回也!”《论语》中数处记载孔子对颜回的此类褒奖。透过散见于《论语》中孔子对颜回的评价,可隐约揣度出当时孔子心目中“好学生”的标准。《先进篇》中评价学生的德性,孔子首推颜回;《雍也篇》中记载“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充分肯定了颜回的道德品质。同在《雍也篇》中,孔子称颜回在贫困的境况下“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赞叹他的处世胸襟。“有回也好学”(《雍也篇》)“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子罕篇》),夸赞的是颜回谦虚勤勉的学习精神。“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子罕篇》)“不迁怒,不贰过”(《雍也篇》),推崇的是学生强烈的进取意识与不凡的人格修养。颜回不幸先孔子而亡,孔子痛呼:“天丧予!天丧予!”“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先进篇》)师生之谊,可见一斑。

颇值得玩味的是,《季氏篇》中有一段孔子学生陈亢与孔子儿子伯鱼的对话。陈亢想向伯鱼了解孔子对儿子的教育有无特殊方法。伯鱼告知他,孔子只问过他“学诗乎”“不学诗,无以言”“学礼乎”“不学礼,无以立”。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副“严父”的形象。相比之下,应当说孔子对学生的态度更随和,指导更尽心。孔子的“师道”与“父道”在这里得到了无声的诠释。

二、循循善诱,因材施教

《学而篇》记述了孔子的一段话:“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可见孔子是把这几方面作为信条来要求自己的。对孔子“诲人不倦”的教育行为,其学生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子罕篇》中颜回的话很有代表性,他认为孔子的道德、学问“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夫子循循然善诱,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在《论语》中,孔子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内容占了很大篇幅,“循循然善诱”的场景几乎随处可见。子贡问怎样才可以称为“士”,且一再“敢问其次”,孔子由偏而全,一一作答(《子路篇》);子路问如何才能算得上“君子”,也是连问“如斯而己乎”,孔子不厌其烦,由浅入深,逐步提升学生的理解层次(《宪问篇》)。《论语》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这样的现象也引发了我们的另一种思考,就是孔子的学生时常就自己不解的问题向老师咨询、求教,问“仁”,问“义”,问“事君”,问“稼圃”,随时随地,无拘无束,海阔天空,有疑即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孔子大都给予耐心的解答。这当然与当时“包教包学”的教育方式有关,同时也映照出当今学生质疑意识的淡薄。正如一些国外学者指出的那样:中国课堂最大的问题是学生不提问题。质疑既是求知的利器,又是创新的先导。孔子对学生的质疑是积极鼓励的,他明确表示如果学生不思考、不探究、不质疑的话,老师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老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认真解答也是一种内在的倡导,而且孔子教学既重传授,也重启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是孔子总结的一种教学策略,就是要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他们遇到难题不能解决时,再去点拨、诱导,而不能一味硬性灌输。

《子路篇》记述了孔子的一段话,大意是:《诗经》读得很熟,却不能应对内政外交,那么书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看得出,孔子是明确主张学以致用的。教师的责任是育人,是把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而社会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学生的个体素质也有差异,每个人都有适合自我特长发挥的职业领域。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孔子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注重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发展方向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前提是识“材”。孔子对自己的学生了解得非常透彻,把握得也相当准确。比如,他认为:颜回、闵子骞德行出众,宰我、子贡长于言辞,冉求、子路善理政务,而子游、子夏则在研究典籍文献方面胜出一筹(《先进篇》)。对学生的天赋、性格和弱点,孔子也有分析比较,他感觉:子羔不太聪明,曾参不够敏捷,颛孙师有些偏激,而子路则有些鲁莽(《先进篇》)。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孔子感觉子路适合负责兵役和军政,冉求可以做地方官吏,公西赤则更宜于处理外事(《公冶长篇》)。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孔子施以不同的教法。《先进篇》中记述一则典型的案例:当子路和冉求先后问到同一个问题,即当听到一件事是否可以马上就去做时,孔子对两个人的回答截然相反,否定子路,肯定冉求。别的学生不理解,孔子解释说:因为冉求内向、谨慎,所以鼓励他大胆行动;而子路性急、鲁莽,则要有意给予抑制。这真是一堂生动精彩的因材施教示范课。

三、和谐相处,教学相长

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受到世俗观念的浸染,师生之间的地位因特定的“教”“学”关系而显出主从高下。但是在《论语》中,这样的痕迹并不明显。总体上看,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平等融洽,十分和谐。《述而篇》中记述了这样一段话:“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孔子对学生无所隐瞒,说明在他的潜意识中,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这就为平常的和谐相处奠定了思想基础。《论语》中多处记述孔子与弟子坐在一起交流探讨的情景,其乐融融。《先进篇》中记述了孔子与四个学生“聊天”的一幕,非常真实地展现了师生之间的宽松与和睦:孔子鼓励大家“各言其志”,子路“率尔而对”,丝毫不显拘谨;孔子虽不赞同他的观点,却只微微一笑;那边曾点正在弹瑟,见老师喊自己“发言”,放下乐器站起来,飘逸洒脱,侃侃而谈,孔子听后感叹“我同意曾点的观点啊”。师生关系融洽到如此境界,我们当今的许多教育场景也会相形见绌。

师生和谐相处,并非没有争执。孔子去见当时名声不太好的南子,子路不高兴了,孔子一急之下对天发誓:“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简直天真得有些可爱,哪有一点老师的“架子”!子路显然是一个直率不羁、喜怒皆形于色的直性人,他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孔子告诉他“必也,正名乎”。他竟脱口而出:“子之迂也!”孔子也马上接了一句:“野哉!”师生两人似乎要吵起来了(《子路篇》)。但这种不愉快并不影响孔子对子路的肯定和信赖。孔子谈到如果政见得不到采纳将漂洋远去时,“其随我者,由也乎”(《公冶长篇》)。老师胸怀博大,不存成见,难怪子路“闻之喜”了。孔子从善如流的品质也是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不仅尊重关爱自己的学生,孜孜不倦地教导他们,而且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使学生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公冶长篇》记述孔子评价子路,“由也,好勇过我”。在此篇中,孔子赞同子贡自认为不如颜回的看法,并补充说“吾与女弗如也”。《八佾篇》中记载当孔子听完子夏的观点时,由衷赞叹:“起予者商也!”孔子为师的谦逊和坦诚,令人感动。

四、习道修身,学而不厌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人尊为“至圣先师”,其思想影响之大,罕有比及。在当时学生的眼里,孔子的形象已经是崇高而伟大了。子贡的评价很具代表性,他说:“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子张篇》)孔子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获得如此尊崇,显然与他勤勉善学、注重修养、锐意进取、自我完善分不开。“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篇》),一“好”,一“敏”,道出了孔子求知经验之真谛。

要想学有所得、学有所成,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对知识抱有强烈的追求欲,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篇》),足见求知求道在孔子心中的地位。《论语》的开篇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篇》)也十分鲜明地展现了孔子对学习活动的心理感受。对孔子而言,学习不再是外加的负担和枯燥的劳动,完全成了一件乐事。

孔子的学习热情源于一种强烈的进取心和潜在的危机感。《宪问篇》里孔子的话表露了这样的心态:“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即担心自己能力不足,自然会助长学习的动力。当今时代,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很多方面都可能超过老师,为人师者更应该在学习上自加压力:“学不如生,何以为师?”“敏以求之”说明孔子很注意学习的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篇》)是他关于学习和思考关系的经验之谈,“学”和“思”两者相辅相成,尤其是“思”的功能不可忽略。同时,他主张既“学”又“习”,而且是反复练习,经常实践,才能将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能力。

《子张篇》里有一段卫国的公孙朝与子贡的对话,对孔子的求知之道作了概括。公孙朝问:“仲尼焉学?”子贡答道:“斌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斌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意思是孔子从哪里都能学习,不一定要有专门的老师。“夫子焉不学”一语中的,概括了孔子求学的一大特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述而篇》)是孔子关于求知修身的一句名言,说明他从理念上认定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可取之处,博采众长,故能出类拔萃。“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里仁篇》)“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篇》),这些经典的话语,历经千年,魅力不减,至今仍闪耀着智慧之光。而且,孔子不耻下问。《八佾篇》记述:“子入太庙,每事问。”别人感到不理解,孔子却认为这很正常,正是这种“每事问”的精神,造就了孔子的博学多艺、才识超群。

颜回好学范文第6篇

一、敏而好学,乐观进取

孔子一生积极求学,乐此不疲。他自己说过:“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孔丘者,不如丘之好学也。”从忠信上说可能有人赶上孔子,而像他那样好学的人就不多了。他讲到自己的为人时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乐观而忘我地求学进取,甚至连衰老的到来都不知道。孔子认为,学习是做人的基础,所以他一贯倡导“博学于文”, “敏而好学”,对刻苦求学的精神品质大加赞赏。

二、安贫乐道,追求真理

孔子的一生是在贫困和磨难中度过的,无论怎样艰难曲折,甚至断粮七日,都不能改变他追求真理的决心。他教育学生“谋道不谋食”, “忧道不忧贫”,自己一生孜孜以求的是用仁道去匡救当时的乱离之世。为追求这样的政治理想,他“饭疏食,饮水,曲舷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作枕头,就是孔子的日常生活,并且乐在其中。用他自己的话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只要早晨得到了道,就是晚上死了也值得。为真理而献身,这就是孔子最重要的品格。

三、和蔼温驯,诲人不倦

孔子对人和蔼可亲,谦卑自处。《论语・ 学而》 篇中,子贡说到孔子对人的态度,用了“温、良、恭、俭、让”五字,很是贴切。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可谓至善之美德。有这样一件事,一个村子里的居民因不老实而遭人讨厌,而该村的几个年轻人想见孔子,孔子居然也接见了他们,几位弟子对此颇为不理解。孔子说:“干什么对他们那么凶?我认为,重要的是他们肯来向我请教,而不是他们走后的行为如何。人家既然诚心诚意来见我,我就要重视人家那份诚意。要赞成别人进步,而不要老抓住别人以往的错误不放。”这是多么宽广的胸怀。这种品格表现在教学中,就是一种诲人不倦的精神。《论语》 中讲“仁”有许多说法,即是孔子诲人不倦的证明:对不同的人,他针对各人的特点去讲“仁”, 因材施教;对同一个人,他从不同的方面去讲“仁”,加深学生的理解。温良恭俭让,乐以教人,又善于教人,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这就是孔子作为一个师长的风格。

四、立身立言,躬行实践

孔子一方面注重自身的师范表率作用,立身立言,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都首先做到;另一方面,他特别重视一个“行”字,在道德实践上下工夫,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上下工夫。孔子教学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即“文,行,忠,信”。

“行”就是实践。他反复强调,“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主张少说多做;“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先做后说;“言之必可行”,说到做到;“听其言而观其行”,要求言行一致。他反对“言而过其行”、“躬之不逮”的说到做不到或光说不做的伪君子作风。又如,他提倡“不贰过”、“过则勿惮改”的精神,勇于改正错误,多做自省、自责,而实际上他就是这样做的。当别人指出他的过错时,他说“丘也幸”,认为被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是一种幸事。他还多次检查自己:“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说自己还没有做到身体力行的要求。他提出“仁者爱人”的伟大思想,而他一生都在为实现这一道德理想而奋斗,直到“不知老之将至”的程度。言行一致,躬行实践,这是孔子作为一个思想家、教育家最可宝贵的品格。

五、感情真挚,诙谐风趣

(1)孔子之喜。孔子在鲁国以大司寇行摄相事,面露喜色,门人责问:“君子祸至不喜,福至不忧”,孔子称是,对自己的态度如此解释:“我喜而笑,使下人也觉得尊贵,这样不好吗?”(2)孔子之怒。《宪问》 篇载,有一个叫原壤的人,小时不孝,长大不才,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有一次,孔子走到他跟前,说:“你小时候不孝不佛,长大没有出息,现在老了还不死掉,真是一个害人虫。”说完还用拐杖敲他的小腿。一个老泪纵横的孔子,一个出口伤人的孔子,在孔庙的殿堂上是不可能看到的。(3)孔子之笑。孔子周游列国,行色匆匆,流落至郑,郑人谓子贡孔子的神色“若丧家之犬”,子贡如实告之,孔子朗然而笑:“说我像丧家之狗,是这样,是这样!” (4) 孔子之哭。孔子强调“哀而不伤”。颜回死,孔子哀哭而至于坳,门人开导,孔子曰:“不为这样的人哀伤而恸哭,又能为谁哀伤而恸哭呢?”(5)师徒相处随和融洽。他们师徒在匡地被围,突围后颜回最后赶到,孔子说:“我以为你死了呢。”颜回回答说:“老师,您还健在,我怎么敢死!”多么随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孔子在学生面前,也不太顾及作为尊师的形象,真情所至,随意洒脱。(6)诙谐风趣。据《孔子世家》 载,孔子师徒在宋被桓追杀失散后,逃到郑国。孔子一个人站在外城的东门口,有个人看见了,对寻找孔子的子贡说:“东门那里站着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可是腰以下比大禹短了三寸。一副疲惫倒霉的样子,累累若丧家之犬。”子贡见到孔子,把这话如实讲了一遍,孔子大笑起来,说:“我的相貌像不像圣人,我不知道。他说我累累若丧家之犬,还真像啊,还真像啊!”刚摆脱追杀,惊魂未定,接着就是风趣的一阵大笑。这就是诙谐风趣真实的孔子。

颜回好学范文第7篇

颜渊(前521—前481)名回,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生于鲁昭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21年,周景王二十四年),卒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周敬王三十九年)。

在孔门弟子中,颜回最称高足,其品德与学业均翘居群首,是孔子多次赞许的弟子。在《论语》中有六处孔子赞扬颜渊的句子。这在孔门和《论语》中也只有颜回一人了。颜渊死时,孔子是悲恸欲绝。

颜渊勤奋好学,不为生活艰苦所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尽管颜渊没有着述传世,但他以其习行与品德,为后世儒者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人。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回好学范文第8篇

学校有一组雕塑,名曰“悟”,雕塑里一男生一女生以求知若渴的目光仰望着老师,高大且庄严的老师在讲解着什么。其实,更好的名字当是“教”,许慎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而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与此一脉相承。即便在孔子时代,这样场景中的坐而论道也更像是教义问答,是权威话语而非平等对话,问者只需要提起话头和等待教导。时至今日,中国教师几乎仍只是诲人不倦的答疑解惑者,只是,当下的我们,连那种从容与优雅的风度都失去了。不妨这样说,填鸭式课堂能大行其道不仅仅是因为教师对考试结果和课堂教学成本的现实计算,而更是因为这种一问一答的单向度思维方式和习惯早已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中奠定了根基,而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有更广阔的视野。

先看孔子课堂的交流方式。

《论语?颜渊》中说: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是孔子的经典谈话方式,弟子颜回问“什么是仁”,然后等待老师指教,但孔子的回答似答非所问,“克己复礼为仁”强调仁的表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强调这个表现可以带来的结果,“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强调成为仁人的起点,颜渊听了,并不满足,也未反问,他继续追问具体的实施方法(“请问其目”),孔子告诉他:“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就是说把一切行为都落实到“礼”上来。颜回接着回应:“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表示要听老师的话,马上去做。

再看苏格拉底的课堂,《美诺篇》中说:

美诺:你能不能告诉我,苏格拉底呀,美德是可以传授的呢,还是锻炼成功的?如果既不能教,又不能练,是不是人本来就有的,还是用什么别的办法取得的?

苏格拉底:其实我根本不知道美德是不是可以传授的,因为我并不知道美德本身到底是什么。我很惭愧自己对美德一无所知。我既然不知道美德是什么,怎么知道美德有哪些特性呢?你想想,一个人不认识美诺,能知道他是不是美,是不是富,是不是高尚吗?

美诺:(关于“美德是什么”)如果你想知道男人的美德是什么,就是能够管理国家的事务,保卫自己不受敌方损害。如果你要说女人的美德,就是必须善于管理家务,并且服从男人……

苏格拉底:看来我真是特别走运,我问的是一个美德,美诺啊,你却端出了藏在你心里的一大窝美德。

这也是典型的苏格拉底式谈话。当美诺问苏格拉底“美德是否可教”时,苏格拉底并没有急于回答,而是追问美诺,如果不知道“美德是什么”,又怎么知道“美德怎么样?”当美诺认同这一思路并尝试对“美德是什么”作出具体回答时,苏格拉底继续追问“仅仅罗列美德的表现能够解决‘美德是什么’的问题吗?”

笔者准备从三个方面考查两个人的课堂言说方式的不同。

一是言说的标准。邓晓芒先生认为,苏格拉底的言说标准确立于言说本身,即言说自身的逻辑,凡可言说的没有什么是不证自明的。要讨论“美德”就需要确定“美德是什么”这一普遍标准,而这一标准是最需要质疑和讨论的。而孔子言说的标准在言说之外,“仁”是孔子一切对话的前提与标准,这一标准不进入言说接受其内在逻辑的检验,而只是不证自明的公理。颜渊问“仁”也并非想明白“什么是仁”,而只是想知道怎样才能做一个“仁人”。孔子就告诉他,你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这不是证明,而是教导。对孔子和弟子而言,“仁”本身是默认的和不需要讨论的共识,但既然“仁是什么”都未确定,又怎么确定达成了共识呢?大约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如果以孔子的方式来谈“美德”,那美诺的问题便不是问题,剩下的就是怎么做的问题了。如果以苏格拉底的方式问“仁”,那他会对孔子说:“我要的是一个‘仁’,你却端来一窝‘仁’”。

二是言说的动力。在孔子的言说中,丝毫看不出这样一种基本的反思:“我所说的真的是对的吗?”或者“我有能力知道我所说的是对还是错吗?”孔子相信自己是对的,也不怀疑人有这种认知能力,他说自己“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篇》),但问题是,人有可能“知天命”“从心所欲”吗?或说,人有可能成为圣人吗?当然可能,尧舜已生世间并且“人皆可以为尧舜”,这是儒者的信心。这种信心使孔子在颜回问“仁”时以继承道统的姿态将结论告诉颜回,颜回也确是乖孩子,“不违如愚”,也难怪孔子会喜欢他了。言说对孔子而言,是指一种传授知识(主要是伦理知识)的手段,目的是把自己的弟子培养成道统的继承人。

三是言说双方的关系。以现在的眼光看,颜回是一个标准的好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行其言。孔子是一位标准的好老师,不愤不启,诲人不倦。叶秀山认为:学生去孔子那里问“仁”,并不是要和孔子“讨论”,而主要是要有一个答案,并且是“可行的”答案,然后可以“时”加练“习”,熟记在心。而孔子回答问题也不追求给“仁”下一个亚里士多德式的“种差+属”的定义,不追求一种普遍有说服力的原则。这与其说孔子缺乏这种思维方式,不如说他不需要这种思维方式,因为既然学生只需要老师给一个答案,而老师正好知道答案,给就好了,这其实就是韩愈所谓的老师,他与学生是一种传授、教导而非对话的关系。

基于以上分析,并不是发生在多人之间的谈话活动都可以称作“对话”,真正的对话首先不是方法问题,而是价值立场问题。一个人若认为有能力把握绝对真理,就会忍不住好为人师,而对话必然有几个哲学前提:一是世间或有绝对真理,但人与之有永恒的距离,不断追问便不断靠近。二是基于人的有限性,任何现实的个体都缺乏把握绝对真理的能力。三是每个人都拥有自身,包括自己的身体与头脑,对话者在话语权利上是平等的。四是人生是一个不断追求真理的永在路上的过程。

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甚至整个中国教育,我们总是寻找某种办法去解决当前的教育困境,但真正的问题是若不反思教育起点和目的,而只是寻求手段“拯救”教育的话,一切手段都没有意义。一个国家若不允许公民自由讨论教育的价值立场,一个教师若不允许学生质疑老师知识的合法性,一个学生若不持有对“智慧”无穷尽的“爱”(好奇心),新课程改革不过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培养出来的人充其量如颜回一般是个听话的孩子,培养出来的教师也不过是态度看似谦虚守礼其实在知识上充满先知般骄傲的人,这样,无论课堂内外,对话其实都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