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议颜回 7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议颜回 7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颜回是孔门弟子中最有名的一个,因其德行显著而被列为“孔门四科”德行之冠。颜回德行显著,且好学尊师、机敏聪慧,其积极践行孔子“仁”学主张,深受孔子及同门赞誉,其早逝也是儒学思想的一大损失,本文联系《论语》及后世典籍,就颜回德行、治学、与能力等方面做一浅析。

关键词:德行;好学;尊师;闻一知十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1

一、颜回简介

颜回,字渊,或子渊,后世尊称颜子,春秋末年鲁国人,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中最有名的一个,也是孔子最钟爱的一名弟子。颜回小孔子三十岁(一说二十八岁),曾与其父季路同事孔子,只可惜他英年早逝,“三十二而早卒”(公元前481年),古往今来,文人学士无不对他不推尊有加,人们都希望在颜回身上寻求一些可资利用的东西,笔者联系《论语》及相关文献,就颜回某些品格做一简析。

二、颜回品格简析

1、德行高尚

颜回一生虽未做过任何官吏,但其德行显著。《论语・先进》中有:“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后世学者一般将德行、政事、文学、言语视为“孔门四科”,颜回被列为“孔门四科”中德行之首。

如孔子说他安贫乐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的境况,对一般人而言是难以忍受的,而颜回却安之若素;又如做官,孔子曾对颜回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里”,可见颜回对于做官非汲汲追求;再如孔子称赞颜回“不迁怒,不贰过”,不迁怒于人,不犯同样性质的错误,这的确非常人所能做到;《论语・泰伯》中其同门曾子认为他谦虚大度:“有若无,实若虚,罪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这里“吾友”即指颜渊。

对于颜回的德行孔子是给与高度评价的,如《论语・公冶长》中孔子问子贡:“女与回也孰贤?”子贡回答说:“赐也何敢望回? 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不仅子贡自愧弗如,就连孔子自己都认为在德行方面不如颜渊。许多典籍中也都记载孔子对颜回德行的赞美,如《荀子》中孔子问颜回知者与仁者的区别,颜渊回答:“知者自知、仁者自爱”,孔子认为他是一个“明君子”;《淮南子・人间训》中,有人问孔子:“颜回何如人也?”曰:“仁人也。丘弗如也。”孔子认为颜回是一个德行高尚的“仁人”,自己在修养上不如他,甚至认为其在某些方面可以和上古“圣人”相媲美,如《韩诗外传》卷十第十九章中,孔子曰:“善哉回也! ……若回者,其至乎!虽上古圣人,亦如此而已。”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2、好学尊师

作为孔子的弟子,颜回表现了积极的好学姿态。孔子作为一个教育家,在学习上要求是十分严格的,他曾经严厉地批评宰予昼寝,说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所以要赢得孔子“好学”的评价并非易事,而颜渊却赢得了孔子的高度称赞,如哀公问孔子:“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颜渊不仅勤奋好学,而且学而不厌,学而不倦,如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颜回谦虚好学、不耻下问,《论语・泰伯》中同门曾子夸奖他“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对于颜回的进步,孔子也曾称赞:“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尊师是所有孔门弟子共同具备的一个品德,颜回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如颜回时时跟随孔子,他十四岁即拜孔子为师,此后终生师事之,《论衡・讲瑞》中记载:“少正卯在鲁与孔子并。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唯颜渊不去,颜渊独知孔子圣也。” 孔子的弟子中,有的在某地为官,有的出使各国等,有的做别人的家臣,独有颜回很少离开过孔子,可见颜回是孔子忠实的崇拜者和追随者。

“仁”是孔子儒学的核心,颜回尊师主要体现在学习并践行孔子的思想学说,如《论语・子罕》中生动表达了颜回对孔子及其学说的尊重与仰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以尊崇千古圣哲之情尊崇孔子,对夫子之道尊重信奉若此。

颜回积极向老师请教,如《论语・颜渊》中“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回又“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把礼作为践行“仁”的前提,要求君子自我约束,使言行合于礼数,以礼释仁,践行仁德。颜回得到孔子的回答后,虽未马上体会,但表示还是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努力践行:“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积极学习践行孔子仁说,早作晚息勤奋攻读诗礼,《孔子家语・弟子行》中子贡称赞说:“夫能夙兴夜寝,讽诵崇礼,行不贰过,称言不苟,是颜回之行也。”颜渊在追求仁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孔子对他也是肯定的,如《论语・雍也》中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把颜渊与其他弟子做一番比较,认为他是最能坚持并践行 “仁”这一思想的。

3、聪慧机敏,闻一知十

颜回不仅好学勤奋,尊师重道,且聪慧敏锐,能“闻一知十”,对事物有很强的预见能力。《荀子》、《孔子家语》、《韩诗外传》、《新序》 等多种文献中对这方面均有记载。如《孔子家语》中颜子由邻人哭声联系桓山之鸟母子之别,“哀声有似于此”,果然,是“父死家贫,卖子以葬,与之长”;《韩诗外传》卷四记载颜子引用《诗》中“鼓钟于宫,声闻于外”的道理,认为通过眉目是可以判断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苟有温良在其中,则眉睫着之矣。疵瑕在其中,则眉睫不能匿之”;再如,很多典籍中都记有颜回预见东野毕“马失”一事,颜回根据“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马穷则佚,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的道理,判断东野毕所御之马“将必佚”,三日之后,果如所言。颜回认为凡事不可过度,过犹不及,必有所失,这与其“择乎中庸”的思想方法是一致的,如《中庸》第八章中:“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这无疑是正确的哲学与思维方法。

颜回这种“闻一以知十”的例子还很多,正如孔子赞美说:“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岂足多哉!”颜回聪明机敏,观察细致敏锐,遇事“择乎中庸”,因而可以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与较强的推理和预测能力。

作为孔子的得意弟子,颜回的早逝无疑给孔子带来巨大伤痛,《论语・先进》记:“颜渊死。子曰:“噫! 天丧予!天丧予!”“颜渊死,子哭之恸”,“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颜渊之死,孔子痛心不已,认为是老天要了自己性命,对孔子而言,颜渊之死如同自己丧子,不仅是由于师徒之间情感深厚,颜回作为“独知孔子圣也”者,其去世,也是对孔子所传承的儒家精神的摧毁。

参考文献:

[1] (战国) 荀子著 《荀子》 广州出版社出版 2001

[2] (战国)曾参 《大学・中庸》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4

[3] (汉)韩婴 《韩诗外传》 北京 中华书局 1980

[4] (汉) 刘安 《淮南子》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5] (东汉)王充 《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6] 杨伯峻 《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 1980.

[7] 杨伯峻 《孟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 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