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鲧禹治水

鲧禹治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鲧禹治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鲧禹治水范文第1篇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史记)选读》中收录了《夏本纪》一文,节选的是有关“大禹治水定九州”的部分内容。

“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水”的业绩早已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树起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其“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伟大奉献精神,也早已传颂千古,成为中华民族一种传统美德的代名词。

但是,仔细研读文本我们就会发现,司马迁似乎并不单单是为了叙写“大禹治水”的故事,也不完全是为了赞扬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奉献精神,因为文本中既未见“治’’前之谋划,也未见“治”中之方法;尤其是后者,作者用墨极少,仅一笔带过。

而且,同样是“帝王传记”,《夏本纪》的叙述内容、行文方式以及用语风格似乎与后面的《高祖本纪》《项羽本纪》《秦始皇本纪》等迥异、这不仅又让人心生疑虑。

那么,司马迁如此为夏禹立传,意欲何为呢?

解读《夏本纪》,绕道文本背后去,看一看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真实用意。

一、从“大禹”看“帝王”

大禹,乃司马迁心目中的帝王“标准像”。

在《夏本纪》中,司马迁并没有将夏禹简单地看作一个帝王而对其生平、行事做客观的记述,而是将自己心中的帝王形象的理想和标准寄寓在夏禹身上了。换言之,司马迁是想借大禹这一形象.为他心目中的帝王“画像”——画一幅帝王“标准像”。

大禹帝王血统,出身高贵。在介绍大禹家世谱系的那一段简短的文字中,有一句话非常突兀,去掉后上下文似乎更连贯,那就是“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很显然,司马迁是在着意强调大禹的“帝王血统”。在司马迁看来,大禹身上应该有帝王家族的优秀的“遗传因子”,有着做帝王的先天条件。

大禹德才兼备,行为世范。在《夏本纪》中,司马迁用饱含赞美的笔墨为我们描绘了大禹的德行:“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为纲为纪。”即便是在记叙“大禹治水”的过程中,作者也不忘提及大禹的品行:“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卑宫室,……”在治水“以告成功于天下”之后,当“帝舜荐禹于天,为嗣”时,大禹却是“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宅心仁厚、道德高尚的大禹,看到的是一个谦逊礼让、淡泊名利的大禹,看到的是一个严于律己、公而忘私的大禹。大禹,确实德才兼备。其一言一行,确实可“为律”,可“为度”,可“为纲”,可“为纪”。

大禹体察下情,审慎权衡。在司马迁看来,“帝王血统”和“德才兼备”可能只是具备了“做帝王”的条件,还远不是“做帝王”的全部,更重要的可能还是要看“做成什么样的帝王”。所以在《夏本纪》中,司马迁用了较多的“非记叙性”的篇幅来写大禹,如“称以出”“行相地宜所有以贡”“致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从这些几乎散见于文章各个部分的概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任何政令的制定和颁布,大禹都是经过慎重考量的,有的甚至是实地考察得来的,所以处理事务能审时度势,体察下情,审慎权衡,绝不轻率。

这样的帝王,堪称楷模,又怎不令人景仰,受人拥戴?

但是,反观司马迁所处时代之帝王汉武帝,面对李陵兵败,满朝文武噤若寒蝉,唯有司马迁站出来替李陵辩护,他不但没有得到汉武帝的理解,反而被认为是想借李陵之功诋毁主帅李广利,进而批评自己因用人不当而造成军事失利,于是汉武帝非常愤怒,对司马迁施以极刑。正是由于汉武帝没有充分了解实际情况,反而师心自用,轻率决断,才使司马迁遭受了宫刑的奇耻大辱,这无疑会在司马迁心中留下不灭的阴影。

从大禹身上,我们大概可以看到司马迁心目中的帝王到底该怎么做。

二、从“四岳”看“人臣”

《夏本纪》中的“人臣”的代表是“四岳”。“四岳”,传说为尧舜时四方部落首领,主四岳之祭,为四方诸侯之长。《夏本纪》中直接写到“四岳”的地方有两处:

一处是当天下洪水滔天时,“四岳”向尧举荐鲧来治水:

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日鲧可。尧日:“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四岳曰:“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

另一处是在鲧治水失败后,“四岳”又向舜举荐禹来治水:

尧崩,帝舜问四岳曰:“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皆日:“伯禹为司空,可成美尧之功。”舜日:“嗟,然!”

作为人臣,向帝王进言、“推贤进士”。从文中看,“四岳”也确实如此。但是,他们尽的是怎样的“人臣之道”呢?

面对“浩浩怀山襄陵”的滔天洪水,谁都知道“治水”太难。所以当尧“求能治水者”时,“群臣四岳”没有一个敢站出来,而是联合举荐了鲧。鲧是否是治水的合适人选?“四岳”并不清楚,所以只能“试”。结果,鲧治水失败,被舜放逐羽山而死。面对这样的结果,或许“群臣四岳”多少会有点暗自庆幸。

这里有一句话同样显得比较突兀,似乎阻断了记叙的文脉,那就是“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按理来说,鲧治水本来就是“试之”,失败便是可能的结果;再者,鲧治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无功”是肯定的,但也应“无过”才是,更不应罪至流放。为什么“群臣四岳”中就没有人站出来替鲧说一句公道话呢?——我猜想,这可能是这句话背后的意思。

当鲧治水失败,被流放而死之后,面对舜的询问,“四岳”又异口同声地推荐了鲧的儿子禹,让禹去“子承父业”。其实,对于大禹是否真的能治水,“四岳”心里同样是不清楚的,只是说“禹为司空,可成美尧之功”。司空,职掌土木营建、器物制造之责,是搞建筑和加工的,好像与搞水利的“治水”扯不上太大的关系。“大禹治水”,多少有点“门外汉”的意味,但“四岳”居然也就这么推荐了。当然,结果却歪打正着,这可能是连“四岳”自己也没想到的。

作为“人臣”的“四岳”,其所作所为,无疑是一种逃避,一种推卸。说到底,就是不司其职、明哲保身。

这与司马迁当时所处的朝廷环境何其相似!公元前99年,李陵主动请缨出兵匈奴,结果兵败被俘,武帝震怒。当时,满朝文武“人臣”中除了司马迁,再没有一人敢站出来为李陵说一句公道话,反而集体认为李陵叛降匈奴,全家当诛。而结果却是司马迁招致富刑,其余“人臣”安然无恙。

作为人臣,不可不作为,更不可乱作为。所以,司马迁在“四岳”的身上,寄寓了自己心目中的“人臣”应有的行为和道德规范。

三、从“治水”看“治民”

《夏本纪》诚然是写“治水”的故事的,前有鲧治水,后有禹治水。但纵观全文,既不见鲧之如何“堵”,也不见禹之如何“疏”;而且大禹治水的整体规划、施行步骤、策略方法等都未见谈及,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大禹“治水”,非真“治水”也,实乃“治民”也。或许在司马迁看来,“治水”即“治民”,借“治水”来阐述“治民之道”。

在《夏本纪》中,司马迁集中了一整段的文字专门来写“大禹治水”,我们也许能从中发现其心中“治民之道”的蛛丝马迹:

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樟。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

认真研读这段文字,我们至少能看到“大禹治水”终获成功的三个关键词:

1.察民情。洪水滔天,粮食短缺,民生艰难,这是大禹治水所面对的严峻现实。能否顺利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治水的成败。我们可以看到:“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这是大禹想办法帮助百姓解决“眼前困难”;而“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则是着眼于发展生产的“长远规划”。“可种卑湿”四个字很值得玩味。因为这已不单单是对民情的体察了,更有针对当时“水患”的现实如何发展生产的考量,这“可种卑湿”的稻种的孕育过程,其艰辛自不待言。

2.借民力。如此浩大的治水工程,非一人之力能够完成,需要依靠广大百姓,所以大禹治水之初,就“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聚集了大量的民力参与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兴”乃“发动”之义,而非“强征”。大禹靠什么来凝聚民力?一方面是体察民情之后采取的“调有余相给”“予众庶难得之食”以及“令益予众庶稻”的措施,帮助百姓解决他们面临的现实饥饿困难,改善民生;另一方面则是自己的率先垂范、“劳身焦思”。

3.得民心。“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人”,“大禹治水”的精神一直为后人称道。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三过家门而不入”在这里不仅仅是一种奉献精神,更重要的是率先垂范的激励和示范作用。“不敢”并非“不想”或“不愿”,而是出于对事业的一种敬畏,所以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如此,大禹治水才得以成功,也才会有后来的“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的局面,因为这是民心所向。

帝王“治民”,当如大禹“治水”。如此来看,大禹“察民情、借民力、得民心”的“治水”过程,又何尝不是一次成功的、可资帝王借鉴的“治民”的施政行为呢?

鲧禹治水范文第2篇

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开会,征求治水并平息水害的方案。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鲧接受任务后,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尧帝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规律,顺地形把堵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后来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于后世。

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相传他借助自己发明的原始测量工具——准绳和规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开龙门,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使河水畅通无阻。他治水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不畏艰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劳动中被磨光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黄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大禹治水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能够吸取先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善于动脑,发现、总结并利用自然规律,不畏艰难险阻、身先士卒,努力工作。他的丰功伟绩数千年来被后世传唱。大禹治水不仅仅是一种历史的现象和历史的功绩,它重要的是留给后人最最宝贵的精神与财富。大禹治水是这样,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我很喜欢游泳。以前,我还没有学就下水自己练习,可是怎么练也练不会。于是,我去报了一个游泳班。老师教了我们正确的动作后,我便认真的思考老师教的每一个动作细节。仔细琢磨并努力练习,训练时从不休息,认真总结以前失败的教训,最终在第4天学会了蛙泳,成为本次训练班上第一个成功的学员。

鲧禹治水范文第3篇

[关键词]神话;中国;希腊;人本精神

一、在神与人的关系上

在希腊神话中,神是整个庞大思想体系的中心,一切都围绕神展开、运转。从神与人的关系上看,中国神话更具有人本精神。

首先,神话中所歌颂的具有威望的神,或是神性的英雄,他们的事迹几乎无一不与人的生存有关:像抟黄土为人、炼石补天的女娲,发现药草的神农,教民稼穑的后稷,治理洪水的鲧,钻木取火的燧人氏,射日除害的后羿,在历山种田、在雷泽捕鱼,在河滨制陶的舜,平治水土、开沟挖渠、发展农耕的禹等等。当然,他们所从事的并不是平常的劳动,而是生了“幻想翅膀”的劳动:“禹尽力沟洫,导川夷岳,黄龙曳尾于前,玄龟负青泥于后。”[1]黄龙摇头摆尾在前面开道,玄龟背驮息壤在身后跟随,乖乖地听凭大禹的调遣,承担了人们治水工程中大量的繁重劳动。“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谷。”[2]用小巧方便的“赭鞭”鞭打百草,就可以知晓它们或平和或有毒、或寒或温的赋性,气息怎样,味道如何,倾着它们的本性来播种百谷,百谷生长就会茂盛,等等。只要稍有现实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那只是神话的美妙幻想,但它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初民不屈服于命运的积极的生活态度,他们通过幻想创造了神话英雄来展现他们生存的热情和征服自然的勇气和信心。

其次,中国的神话面对的是人间的事情,神只是用来保障人类公益的工具。宇宙上的万物皆为人类而存在,连神都是为人类服务的。在中国的神话中,人类的种种方便神灵们都考虑到了,也都替人类做了。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中国古代的神话典籍中找到无数的例证。中国上古的主要大神们,诸如伏羲、女娲、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等等,都是崇高和圣洁的。他们不苟言笑,从不戏谑人类,更不会嫉妒和残害人类。在这些神话中,大凡是为社会的进步、为人类的幸福而献身的神和英雄备受人们的赞颂;反之,凡是那些不利于社会前进、有碍于人类幸福的神性人物则要遭到唾弃与批判。可以说,中国神话中的神不是摆布、统治人类、凌架于人类之上的,而是与人类和谐相处、 且为人类服务造福的。

二、在如何看待命运上

中希神话中的神和人都不乏勇敢、坚强,但同中国神话相比,希腊神话中的神和人往往又被一种不可知的抽象命运所左右。在希腊神话中,我们看到命运之神是悬在神和人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神和人的归宿都由命运之神安排。正如毕达哥拉斯所说“一切都服从命运,命运是宇宙秩序之源”。 可以说,整部希腊神话就是命运的展开与神谕的实现。例如,特洛伊王后赫卡柏在生育帕里斯之前得到一个可怕的神谕:特洛伊城将因其所生的儿子而最后被烧为灰烬。为了避免悲剧的发生,帕里斯一出娘胎便被无情抛弃,然而他却大难不死,奇迹般地存活了下来,后来因诱拐墨涅拉俄斯的妻子海伦,引发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特洛伊战争,终使特洛伊城化为灰烬。

希腊神话中对命运的最佳注释莫过于俄狄浦斯的故事。俄狄浦斯还未出生就被命运之神决定了弑父娶母的命运,尽管其父母小心行事,尽管俄狄浦斯放弃王位,永远离开养父及妻子,到处漫游,但还是逃不出命运的安排,还是未能摆脱命运对他的捉弄,而在冥冥中应验了神谕的安排。在命运面前,人束手无策,人是多么无奈!

有学者指出,希腊神话中的“伦理缺位”正是希腊神话中的命运之手使然:正是因为一切由命运之神安排,必然消解了人、神的责任感。就像俄狄浦斯一样,既然小心行事都无济于事,还不如本能行事,索性将自身像掷骰子般投出去。这种投机心态必然导致了希腊诸神本能的膨胀。因此,希腊的诸神、英雄们都有强烈的兽性一面,就如一个“本能的巨人”。中国早熟的历史意识使人、神将自己的本能不归因于一个“他者”,而归于自己,自己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起责任,这是中国伦理意识的一个重要基础。[3]

中国神话重视个人应负的责任,强调个人在世界上的使命,倡导大公无私、德行至上的道德伦理观,肯定人的社会性和社会责任。

首先,在中国神话中,我们随处可以看到闪耀着人性光辉的伟大的牺牲和奉献精神,这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所固有和一直秉承着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燧人氏钻木取火,自陷十八层地狱;神农氏日尝百草,七十有毒,最后试食断肠草而死;伏羲画卦教民,泄露天机被天帝判死;商伯盗取天火,守护火种,为了人间的光明和温而献身;鲧在洪水滔天时,为济苍生,不待帝命,窃帝之息壤堙洪水,被杀羽郊,三岁不腐,孕育出以为继续平治洪水禹;禹王疏导河川,平夷山岳,一心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入——这些神话人物的所作所为都体现这一种人类崇尚的忘我奉献精神,一种为人类和民族献身的大无畏精神。

其次,中国神话鲜明地表现了与命运抗争到底的顽强态度,显现出与希腊神话两种不同的命运观。其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莫过于治水神话。《山海经·海内经》记载:“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在鲧禹治水神话里也出现了一个最高的权威,那就是天帝的存在。鲧大胆偷窃息壤去堵塞洪水,人民的苦难有所减轻,但是鲧不待帝命,使帝勃然大怒,命令火神祝融将鲧杀于羽山之郊。鲧为了治水而牺牲了生命,他的失败却为禹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中国上古洪水神话与世界上绝大数民族的洪水神话不同,那就是因势利导的治水型和逃水型的差异。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洪水,中国古神话教给后世人民的不是逃避,不是依靠上帝的恩赐使少数人摆脱洪水的灾害,而是前仆后继、不屈不挠地与之抗争。大禹在治水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献身精神、负责精神、求实精神,那种坚定的信心、英雄主义的气概、不畏艰险、人定胜天的乐观主义精神,几千年来构筑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内核。

[参考文献]

[1] 袁珂.神话选译百题[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75.

鲧禹治水范文第4篇

关于“水”与法律的关系,从文字学的角度切入进行考察,东汉许慎的解释无疑最值得我们注意。他在《说文解字》十部上“廌”部说:“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廌]去。法,今文省。”“水”旁在“法”中的意义是“平之如水”的象征,这一解释高度凝聚了秦汉时期人们的传统认识,并影响后代中国人的理解。

清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进一步作了解释,在“水”下注曰:“说从水之意,张释之曰:廷尉,天下之平也。”段玉裁是信服和支持许慎的解释。可见“平之如水”的解释既能长期沿袭流传而不被怀疑,确实是有一定的认识依据。从造字结构来看,古“灋”字是由“水”、“廌”“去”三部分合成的,对照出土的钟鼎文和秦基竹简可得到证实。许慎的认识依据可以进一步检索《说文解字》:“水,准也,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凡水之属皆从水。”由此可见在许慎生活的时代,“水”的主要指示特征为“准”,参照段玉裁注可知,“水”当时普遍取“平”“准”之意。

但是关于法字中的“水”旁是“平之如水”之说受到当代少数学者提出的怀疑和新的解释的挑战。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有三种:一、蔡枢衡先生认为,“水”当指把有罪者置于水上,随流漂去,即今之所谓驱逐。[2]

二、武树臣先生提出“水”的原始功能是禁忌与流放,本义是消除犯罪和确保平安。[3]

三、苏力先生以为“水”旁,可以理解为古人强调法象流水是自上向下颁布的。[4]他们均怀疑“水”表示“公平”“正义”的抽象含义。

以上诸家大胆怀疑,又小心求证,使我们对“法”字的认识挣脱了迷信经典的好古传统,进入了一个重新思考探索的阶段。

许慎在观念上没有突破时代流行看法的情况下,又缺乏上古材料验证(证明或证伪)他的解释,可能犯了以他生活时代的认识代替“法”字发生时代的事实的错误。对于“法”字中无意表现的事实,可算得没有参过水的古史材料,可能作了“参了水”的解释,因而出现若干疑点,而且他忽略了“法”对于探寻法律起源的价值,对此,我们不能苛求古人。

现在,随着地下考古发现的增多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更新,我们对于中国早期文明有了更生动、更确凿的认识条件,从而可能恢复“法”字所隐涵的古史原貌,并可见“水”与中国法律起源的内在关系。

在出土的上古文物中,甲骨刻辞有“御廌”的字样,周代的铜器铭文正式出现“灋”字。周初彝器《盂鼎》、《师酉簋》、《克鼎》、《恒簋》铭文均刻有“灋”字。由于金文所用质料和书段的关系,其象形程度往往高于甲骨文,金文“灋”字更有利于我们探索造字取象的原始意义。 通过比较金文“灋”字的几种写法,可以确证,“法”是由“水”“廌”“去”三部分构成,但三者位置并不固定,是一组形象的组合。这三者构成“灋”字的原始依据。现在我们的任务是追寻“水”的故事,找到在上古初民生活中“水”与“法”的原始联系。

“水”在中国文明发轫时期给初民留下了惊心动魄的记忆,也激发了中华民族最初的意识觉醒。康有为说:“洪水者,大地所共也。人类之生皆在洪水之后。大地民众皆区萌于夏禹之时。”[5]丁山明确提出“《尧典》洪水即中国历史的起点。”[6]透过中国古老的经典我们仍可以管窥一些上古“洪水”的消息:

“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尚书·尧典》)

“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尚书·益稷》)

“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诗经·商颂·长发》)

由于洪水规模浩大,声势威猛,先民们无不为之震恐色变,惊惧不已。洪水泛滥,山林丘埠都被淹没,“大益横流,无有丘阜高陵,尽皆灭之。”人们的生存空间剧减,大家纷相奔走河岸、争夺山头,原有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式的氏族分立的社会秩序被打破,争战时有发生。

在中华民族的众多民族中都有类似的洪水故事。放眼世界,大洪水可以说是每个民族历史记忆中一个可怕的梦魇。对照全球各地古老民族开创史的传说,无不是从洪水谈起,如巴比伦最早的文献《吉尔加美士》记载的历史,就是从追述“大洪水”开始的,希伯来名着《旧约·创世纪》也是从洪水中的诺亚方舟开始。他们都描述了古老的洪水故事和在洪水面前战战兢兢、震慑恐惧的心理状态。

由于“水”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如此重要,而水的神威又如此超乎人的想像,中华民族把水奉为文明之源。在古人眼里看来,洪水等自然力的巨大威力不可捉摸,他们只好归之于神灵的行为,并乞求神灵保佑,于是原始宗教和神话产生了。水既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命根子,而洪水又是如此可怕,人们普遍认为江河湖海都有神主宰。“水”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神物。中华族对水的崇拜似较其他民族更甚,于是人们想象出超人的水神、水伯、水母、龙王等等,。

水神:“集于天地而产于万物,产于金石而集诸生,故曰水神”(《管子·水地》)

水伯:“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山海经·海外东经》)

水母:“玄武步兮水母,与吾期兮南荣”(王褒《九怀思忠》)

由于水神有着超人的智慧和力量,当人们遇到难以决断的争执纠纷时,就求诸水神--投诸于水,让水神裁判。这也许是“水”与“法”建立起的最初最直接的联系。

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周易》记载:“或跃于渊”、“利涉大川”、“不利涉大川”。就透露出“水神”裁判的信息。《乾卦》“或跃于渊,无咎”,反映了古代跳入大河深渊作为神明裁决的习惯。《需卦》“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说的是对俘获物的亨有发生争议时,可以用跳入大河的神明判决手段来判断是非。《讼卦》是诉讼的专卦:“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川”,即对俘获物的占有发生争议不能和解,应投诉于大人,不要使用跳入大河的神明裁判,亦可见《周易》制作时代“水神”裁判渐渐衰落之势。[7]

对照民族学、文化人类学调查资料,许多原始部族都存在类似的借助“水”神进行裁判和惩罚的法律现象。水神裁判应该说是古老的神明裁判中流行较广的一种,我国南方山地少数民族也有调查记录,如景颇族遇到疑案,难以决断,可请山官等人主持,以“闷水”决曲直:当事人双方各沿一竹竿潜入水中,以在水中停留时间最长者为胜。[8]非常类似在南洋的尼亚士族人中流行的沈水神判也是这样进行的:纠纷是双方均沉于水中,最久者得胜,淹死者即有罪,死是神对他的惩罚。[9]

由此可以推测,“法”字的“水”,是根据原始宗教还处在自然崇拜阶段形成的“水神”裁判习俗的取象。“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中国法最古老的渊源。因此,“水神”的神明裁判可以说是“水”在法律起源阶段的主要意义。

上古洪水灾难的挑战是推动中华文明起源的强大原动力。大禹治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传说,从洪水到大禹治水,与中国国家和法律的起源有着至为紧密的关系。诚如着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指出:中国文明起源和国家起源,“从文献与考古结合考察,洪水与治水传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中原地区的文明起源要从洪水到治水谈起。”[10]事实上,从法律文化的角度考察,我们可以说是上古洪水和治水活动直接导致了中国法律的起源。

国外学者过去认为“文明起于大河”,主要指两河流域及尼罗河流域的灌溉水利工程的兴修催生了文明。但是,在中国古代则意味着江河带来的洪水灾难,江河灌溉水利工程没有那么重大的意义。

尧舜禹时代治水主要是为了对付洪水灾难,而不仅仅是兴修水利工程。组织抗洪救灾更重要的是一项社会工程。为了生存而治理洪水,导致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还处于氏族社会阶段的各酋邦,不得不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组织起强有力的治水机构――从治水联盟到治水联合体,最终催生了超经济的国家的出现,即如苏秉琦先生指出,“中原地区国家的最终形成,主要是在从洪水到治水的推动下促成的,这是超越社会大分工产生政治实体的推动力。”[11]中国国家和法的产生是以上古洪水和治水为契机,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治水导致中国法律的早熟。

现代西方着名思想家、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非常重视治水对中国文明的影响,在《儒教与道教》中他多次提及治水,并强调:“治水的必要性,在中国与在埃及一样,是一切合理、经济的决定性前提。回顾一下中国整个历史,便不难发现治水的这一必要性是中央政权及其世袭官僚制之所以成立的关键所在。”“

在中国,如前文所述,某些根本性的命运(对我们来说则是史前的命运)也许是由治水的重要意义所决定的。”[12]韦伯的学生、美籍德裔着名史学家卡尔·魏特夫在其代表作《东方专制主义――对于极权力量的比较研究》更明确提出“治水社会”的系统理论。但是他主要是从灌溉农业的认识出发,认为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条件决定了它的经济形式是治水农业,“治水农业包含特殊类型的劳动分工,它促使耕作加强,它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合作”。[13]治水社会的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管理庞大的人力、物力,必须建立一个遍及全国或者至少及于全国人口重要中心的政治权力网,必须确立严格的纪律、从属关系和强有力的领导,于是必然产生专制主义。

治水导致了公共权力的诞生和完善。治水的英雄赢得了人们的支持、尊重和崇拜,成为了公认的权威,他们进而取得了凌驾于民众之上制定法律和规则的神圣地位。

“尚书独载尧以来”。相传尧部落地势低洼,最易受水患。大面积泛滥成灾的洪水超越了单个的酋邦部落的范围 ,为了防治水患,尧部落积极活动,与黄河流域的其他部落组成治水联盟。《尧典》说:“(帝尧)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大致地说明了尧创建治水联盟的经过。尧主要地是运用神权和族权,建立起 治水联盟,成为最高首领,但是对于参加治水联盟的各部落“未有分职”,治水联盟的组织建设尚不完善。他对于治水也拿不出什么办法,于是“ 咨四岳”,“四岳谓四方诸侯”(《汉书·百官公卿表》),四岳应是各部落首领,四岳一致推荐鲧主持治水,尧舜只得同意,说明尧舜的权力,还没有达到专制擅断的地步。

“舜之践帝位,载天子期。…十七年而崩,…禹亦乃让舜子,如舜让尧子,诸侯归之,然后禹践天子位。”治水需要更为有力的组织,舜组织治水联合体。舜基本上承袭了尧的地位,继续领导治水联盟抗击洪水。由于治水是当时首要的大任务,舜上台以后第一把火,就是严惩主持治水而无功,反而给一些参加治水联盟的部落带来严重灾难的鲧,“殛鲧于羽山”,并且将一些不合作的部落酋长加以惩治。接着重新整顿治水联盟,“设官分职”,任命禹为司空,主持治水,任命皋陶为士,主管刑罚和治安,契为司徒,主管思想教育,弃为后稷,主管农业,…实际上,舜已经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把治水联盟改造朝着治水联合体迈进。

为了加强治水联盟的联络和沟通,尧舜时期是天子巡狩,至于大禹而变为诸侯朝会,“五载一巡狩,群后四朝”(《尚书·尧典》),“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左传·哀公七年》)“禹朝诸侯于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国语·鲁语》)

因为治水中不同部族各自的利益不一致,禹不得不发动频繁的武力征讨,统一治水各方的利益,保障政令畅通。据古籍记载:“禹攻有扈”(《庄子·人间世》),“禹伐有苗”(《墨子·非攻下》)。“禹伐共工”(《荀子·议兵》)。“禹伐曹、魏、屈骛、有扈,以行其教”(《吕氏春秋·召类》)。“禹承尧舜之后,自以德衰,始制肉刑。”(《汉书·刑法志》)“防风氏后至,禹杀之”。“禹有功,抑下鸿,辟除民害,逐共工。”(《荀子·成相》)“禹征有苗的直接原因,与治水有关。”这大约是“刑起于兵”的历史原形。过去史家只反复致意“刑起于兵”是中国法律起源的路径,却没有注意动兵的原因,因而未能深入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治水活动在其中的影响和作用。

禹动员九州数万百姓,从而把整个社会的力量都集中与洪水搏斗。治水联合体的组织进一步加强。“夏后氏官百。”(《礼记·明堂位》在氏族基础上建立了的整个酋邦治水联合体社会,国家政权的雏形开始形成,出现专职司法官员,最高司法官员为“大理”基层司法官为“士”或“理”并且建立了监狱,称为“圜土”。

《周易》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洪范》为中国最古老的法典,相传为大禹治水时上帝所赏赐,以后夏商周皆遵用此法。《尚书·洪范》:“维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王乃言曰:‘呜呼!箕子,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彝伦攸叙。’箕子乃言曰:‘我闻在昔,鲧湮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怿,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义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洪范》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明了中国法律理念和基本原则,是中国法律文化史上的宝贵文献。

鲧禹治水范文第5篇

天神治水,化身为龙

在中国,最早关于龙的正式记录出现在《山海经・海内经》上。传说,在中国的远古时代,洪水泛滥长达22年,大地一片。百

姓无处居住,无以为生,人口迅速减少。当时的天子尧召集各部落首领一起,苦苦哀求天帝,祈求他斥逐洪水,把百姓从死亡中拯救出来。但高高在上的天帝,根本不把下方受苦受难的人放在心上,对于人们的苦苦哀求,

毫不理会。人们悲惨的遭遇倒是感动了天神鲧。可用什么方法能止住肆虐的洪水呢?他想,如果在村子周围建上高堤,不就可以挡住洪水了吗?可是,到哪儿找这么多土石来修大堤呢?这时,从水里爬出一只灵龟,它告诉鲧:“天庭有一种叫‘息壤’的宝物,只要你能拿到息壤,往大地上一撒,息壤马上就能生长起来,积成山,堆成堤。”

听到这个消息,鲧很高兴,他马上去祈求天帝将息壤赐给他,治理洪水,拯救百姓。但天帝拒绝了他的请求。于是,鲧趁天庭守卫疏忽,偷走了息壤。 鲧将息壤往水里一撒,果然,息壤立刻迅速生长。洪水涨一米,息壤就长一米.洪水涨十米,息壤就长十米,很快洪水就被阻隔在大堤之外。人们脱离了洪水的包围,高兴地又叫又跳,并开始耕种生产。 好景不长。不久,天帝知道了鲧偷走息壤的事,立刻派天将下凡,收回息壤,并派火神祝融杀死了鲧。鲧虽不怕死,但因为治水没能成功,始终抱着遗憾。就这样,怀着一股博大的、坚强的爱心,鲧的精魂因而不死,他的尸体经过三年之久都没有腐烂,而且,他的肚子里还孕育着新的生命。三年后,鲧的肚子突然裂开了,生出天神禹。禹出生以后,鲧就变成一条 黄龙飞走了。这就是关于龙的最早记录。禹决定像他的父亲一样去治理洪水,为人类造福。可禹治水的方法和父亲不一样,他想通过疏通河道来让洪水流走。许多神仙知道后,都愿意出一份力。伏羲送禹一幅八卦图,河神冯夷送禹一幅河图,连帮鲧偷“息壤”的神龟和应龙(一种有翼的龙,相传是上古时期黄帝的部下)也来助阵。经过了13年的艰苦奋斗,禹终于将大水治理好,完成了鲧的遗愿。 禹平治了洪水,使人民安居乐业,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人们都感 念他的功德,万国诸侯也都敬畏他,愿意拥戴他做天子。当时的天子舜见他治水有功,心甘情愿地把天子之位禅让给他。之后,禹建立了中国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王朝,其图腾就是一条由蛇化龙的神兽,此后,龙就在中国人的传说中开始生根了。

龙的起源:原始先民对大自然的敬畏

关于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新石器早期,距离今天约有8000多年。那个时候,居住在中国大地上的原始先民已经不再单单地靠天吃饭。他们会把狩猎捕获的野马、野牛、野猪等野生动物畜养起来:会有选择地种植谷物以求收获。他们能够熟练地取火、用火,会用木头搭简单的房子。他们开始磨制石器、骨器,手工制作陶器,逐渐定居下来,从事生产活动了。

生产活动使人们同大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宽泛,而自然界不可思议的力量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冲击也越来越大。

为什么鸟会飞?为什么鱼会游?为什么蛇类阴森恐怖?为什么蜥蜴还会变颜色?为什么天上会刮风下雨打雷?为什么海中有潮起潮落?这些对于古人来说,是无法科学解释的。

他们模糊地猜测着,应当有那么一个力大无穷的“神物”,主宰着、指挥着这些动物和天象。这个“神物”,体型应该很巨大,而且能大能小;皮肤应该有很多颜色,而且能明能暗……总之,这个“神物”是能量巨大的,善于变化的,天上可飞,水中可藏,又和雨水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

相关链接

图腾崇拜:一种最原始的宗教形式

中国的龙,具有图腾的基本特征,它是中国各民族共同的图晦神

“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totelll”,意思为“它的亲属” “它的标记”.在原始人信仰中,认为本氏族人都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大多数情况下,被认为与某种动物具有亲缘关系.于是,图腾信仰便与祖先崇拜发生了关系.在许多图腾神话中,认为自己的祖先就来源于某种动物或植物,或是与某种动物或植物发生过亲缘关系,于是某种动、植物便成了这个民族最古老的祖先.古人相信自己的图腾神不仅不会伤害自己,而且还能保护自己,并且能获得它们的超能力、秀气和技能。

该怎么称呼这个“神物”呢?人们发现,雨水降临时,乌云翻滚,电光闪闪,相伴的是“隆隆”的雷声;海潮涨落,泥石流下山,也发出“隆隆”的声响;而鳄、牛、蟒蛇等动物的吼叫,也和“隆隆”声接近。于是,人们就取其声,将这个模糊集合起来的“神物”,以“long”这个音呼之了。

“神物”的形象该是个什么样子呢?有人说像鱼,有人说像鳄,有人说像蛇,还有人说像云、像闪电、像虹霓……虽然众说纷纭,但渐渐地,这个“神物”身上也就有了众多动物的影子:牛头鹿角眼如虾,鹰爪蛇身狮尾巴,通体遍布鱼鳞甲…… 古人最初造字,多以象形为主。于是,认为我像鳄的人,就造了几个像鳄的“龙”字;认为我像蛇的人,就造了几个像蛇的“龙”字觉得我像闪电的,就又造了几个像闪电的“龙”字还有人说我像鳄像蛇还像闪电,像马像牛也像猪,那么就再造几个像这又像那的“龙”字。于是,甲骨文和金文中有了各式各样的 “龙”字。后来,逐渐寅化,直到最后简化成现在这个“龙”字。

中计,龙九子强留人间

相传,刘伯温本是玉帝身边的一位天神。元末明初,天下大乱,玉帝令刘伯温转世辅佐明君,以定天下,并赐斩仙剑,号令四海龙王。但龙王年老体弱,事务繁多,因此派出了自己的九个儿子。龙九子个个法力无边,神通广大。他们跟随刘伯温征战多年,为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又助朱棣夺得了皇位。

当他们功德圆满准备返回天廷复命时,明成祖朱棣却想永远把他们留在自己身边。于是朱棣便借修筑紫禁城为名,拿了刘伯温的斩仙剑号令龙九子。但龙九子乃是神兽,顿时呼风唤雨,大发雷霆。朱棣见斩仙剑镇不住龙九子,便决定用计。他对龙九子中的说: “你力大无穷,能驮万斤之物,如果你能驮走这块先祖的神功圣德碑,我就放你们走。”一看原来是一块小小的石碑,便毫不犹豫地驮在了身上,但用尽法力却寸步难行。原来,神功圣德碑乃记载“真龙天子”生前一世所做功德(善事)之用(功德是无量的),又有两代帝王的玉玺(xT)印章,能镇四方神鬼。

其余八子眼看被压在碑下,不忍离去,便决定一起留在人间,但发誓永不现真身。朱棣虽然留住了龙九子,但得到的却仅仅是九个塑像般的神兽。刘伯温得知此事后,也弃朱棣而去,脱离肉身返回天庭。朱棣后悔莫及,为了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便让龙九子各司一职,流传千古。

爱好不同,兄弟各显神通

是龙的长子,长得像龟,力气大而且喜欢负重,是长寿、吉祥、鸿运的象征。于是人们把他当成了人间的石碑座子,如果你去一些陵园,估计就能找到他。

老二教螭吻(ch Twn),他喜爱高空作业,是宅院守护、驱邪纳福、安居乐业的神兽。你在古代建筑物的屋顶上会发现他。

老三蒲牢(pu lao),以前居住在海边,虽为龙子,却一向害怕庞然大物的鲸鱼。当鲸鱼一发起攻击,他就吓得大声吼叫。人们根据他喜欢大叫的特点,常把钟钮铸成他的形象,而把敲钟的木杵(chu)作成鲸鱼形状。敲钟时,让“鲸鱼”一下又一下撞击“蒲牢”,以使钟声更响,传播更远。所以,你可以在寺庙的钟钮上找到他。

老四狴犴(bi an),面貌威严形似虎,人人见了都害怕,于是人们用他做了监狱门上龙头门环,震慑囚犯。

老五叫饕餮(tao tie),是个嘴馋身懒爱吃喝,有首无身的狰狞怪兽。民间却认为他是品尝美味、鉴赏佳肴的“美食家”,于是他常常出现在各种烹饪鼎器上。

鲧禹治水范文第6篇

——参观河北文学馆有感

石家庄市青园街小学五年级 顼亚玺指导老师:陈 丽

我从小就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寒假中,老师带我们来到了河北文学馆参观,使我对河北文学史有了更深的了解,感悟颇多,受益匪浅。

一进古代厅,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四幅精美的图画。这是根据我国口头文学中的神话传说制作的。这四个故事中有三个与我们河北有着渊源。“开天”冥想天地形成,今天沧州青县有大小两个村;“女娲补天”阐释日月运行,江河流淌,今天的邯郸涉县有北齐始建的娲皇宫。“大禹治水”讲人类与自然在抗争中发展的精义,现在邢台威县,还有大禹父亲鲧治水时留下的遗迹,叫做“鲧堤”。

“噢,想不到这几幅画还有这样的来历。”我惊诧了。接着,我们又随着解说员阿姨参观了后面的展区。看后很是自豪。《战国策》记录了燕赵的慷慨悲歌;建安“三曹七子”把五言诗发展到了新高峰;唐诗文苑辉煌,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乃河北涿州人也;元曲四大家“关白马王”,璨若锦霞;清代曹雪芹《红楼梦》,成千古绝唱。

现代展厅记录了“五四”时期以来的河北文学成就。好一个“先驱以青春文学呼唤青春之中国”,好一个“左联举大众的旗帜动员觉醒之大众”。其中作为的旗手高举旗帜,坚持现实主义艺术精神,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指出了正确方向。诗人冯至更以卓越的才情,创造了新诗最初的辉煌。抗日边区,河北作家们用笔当枪“杀”敌人。我似乎明白文学可以比枪更厉害。王亚平、魏巍、贺敬之等的作品,深受人民喜爱,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鲧禹治水范文第7篇

失败乃成功之母,是一句完整的谚语,没有下一句;

《汉语成语大词典》中对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样解释:母,先导;它指人唯有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获得成功;失败是成功的先导,失败是成功的基础;母的意义不是母亲而是基础;

出自:据考证,它源于鲧禹治水的神话。

(来源:文章屋网 )

鲧禹治水范文第8篇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齐读课题。声音读得再洪亮点,再读。

(1)课题读得这么棒,老师相信这些词语你们也一定读得很好。

淹没 冲倒 无家可归

决心 治理 千辛万苦

安定 伟大 代代相传

请同学们看看这些词语,每一排词语都分别和什么有关?(治水前,治水中,治水后)

(2)词语填空。

你能用上面的一些词语,把这段话补充完整吗?

滔滔的洪水( )了农田,( )了房屋,害得老百姓( )。大禹吃尽了( ),( )洪水流入了大海。洪水被大禹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 )的日子。

(3)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大禹为什么治水,那么大禹是如何治水,治水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继续走近大禹,跟随他一起去治理洪水。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体会禹是如何治水的。

(1)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课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大禹是如何治水的?(指名说)

师:原来大禹是这样治理洪水的,他先察看水流和地形,(点红察看)然后挖通大河,劈开大山,(点红挖通、劈开)这样洪水就顺利流入大海了。

(2)在禹之前,他的父亲也治理过洪水,让我们听听这位治水英雄的故事。(出示鲧治水失败的材料)

禹的父亲治水成功了吗?他采用的是什么样的治水方式?(堵水)禹治水成功了吗?他用的是什么治水方法?(疏导)

禹的父亲治水失败了,而禹治水成功了,是因为他吸取了父亲的教训,改变了堵的方法。他先仔细地——(生说)观察,接着——(生说)挖通、劈开,这样洪水就——(生说)流入了大海。这就是文中的——引导。禹治水的方法多好啊,跟老师一起写“引导”。(板书)

2.体会禹治水时的辛苦。

为了引导洪水流入大海,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请同学再认真地读一读这段话,动笔画出有关的词句。

(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挖通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

(1)他吃尽了千辛万苦,千辛万苦是怎样的辛苦呢?让我们来读读这两个句子。

出示句子:

大禹治水很(辛苦)。

大禹治水吃尽了(千辛万苦)。

师:从这两句的对比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千辛万苦比辛苦要苦得多,就是很苦很苦的意思。)

为了查看水流和地形,大禹吃得苦可多了,这其中的每一座山,他都要一一爬过,这其中的每一条河,他都要一一趟过,这就是走遍了——千山万水。(指导朗读)在走遍这千山万水时,禹可能会吃哪些苦?(生想象说)

是啊,禹吃的苦太多太多了,禹吃得这些苦就是——千辛万苦。禹把这些苦都吃过了就是吃尽了千辛万苦(点红“吃尽”)。

指导朗读吃尽了千辛万苦。(个读,男女读,齐读)

禹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为的就是——查看水流和地形。

(2)察看了水流和地形,接下来禹——他带领……

“九条大河,九座大山”,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大河、大山的多)指导朗读。

要挖通这么的大河,劈开这么多的大山是多么的不容易啊。瞧(出示图片)当时没有机器,全是人工,只能像这样,遇到河道堵塞的,就一点一点地挖通,遇到大山阻挡的,就一点一点地劈开。就这样,挖通了一条又一条的大河,劈开了一座又一座的大山,多么艰难、多么辛苦啊!(你能读一读吗?)

(3)禹治水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让我们捧起课本用心感受齐读这一段。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这样的辛苦,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禹这一干,就是13年!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并完成课后练习第4题。

1.哪些数字让你感受深的?(生自由说)

2.体会数字13。

是啊,禹吃了十三年的苦。这13年来,禹在干什么呢?(指名说,治水)

13年,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

13年,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真是吃尽千辛万苦的13年!

3.13年,寒来暑往,星移物换,禹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家中有想他的母亲,爱他的妻子,盼他的儿子。他站在自己的家门前,他会想些什么呢?(学生发挥想象)

是呀,13年,当他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想去看看家人时,但想到(出示第一节),他的心里就只有治水,于是他又悄悄地走开了。

这件事,后来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三过家门而不入(读出感动,读出敬佩。)

让我们捧起书,带着那份感动,带着那份敬佩,好好地读读这段文字。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经过十三年的努力,洪水终于被制服了。出示第四自然段(齐读)。

1.在课文中就是指谁被谁制服了?

让我们看看洪水被制服前后人们的生活。(出示图片)

洪水被制服前人们的生活是这样的:“滔滔的洪水”

洪水被制服后人们的生活是这样的:“洪水被制服了——”

原来洪水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板书无家可归)现在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2.品味“安定”。安定的生活就是人们现在过得怎么样?(有农田种了,有房屋住了,有家可归了)瞧,人们现在安定的生活。(出示图片,师描述:水平如镜,青山绿水,水滋润着万物,人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这就是安定(板书))

3.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大家非常感激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大禹治水时的那一幕幕,人们怎么会忘记呢?

人们不会忘记,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

人们不会忘记,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人们更不会忘记,禹在外治水13年,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一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十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4.从此,大禹的名字——代代相传,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一直传到了今天。(让我们一起写代代相传)

让我们铭记这位治水英雄,他的名字叫——大禹。让我们铭记大禹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三、感情升华

此时面对这位伟大的治水英雄,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让我们回过头来读一读这些词语,相信你们会读得会更好。

四、学习生字

(一)小朋友,接下来我们就要练习写字了。今天我们练写这三个字(“理”“制”“伟”),怎样才能把这三个字写好看呢?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观察。你认为要写好这几个字应该注意什么呢?(“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伟”字左窄右宽,“制”字左宽右窄,“制”最后一笔长竖贯通上下,“理”字第四笔是提。)

(二)唱写字歌,做写字操。

(三)学生拿出习字本写字。

(四)展示写得漂亮的字。

四、作业设计

(一)根据课文四幅插图,或者借助文中的重点词语背诵课文。

(二)向父母讲讲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板书: 大禹治水

代代相传

无家可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