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学生;常态化;载体;构建
大数据时代的新常态下,高校学生思想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挑战,如何构建常态化的载体,需要研究学生思想实际,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在这一方面开展了一些实践。
一、完善机制,推进培育践行工作常态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加强领导、全员参与。学校不断健全工作机制,落实责任分工。在院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党政部门、群团组织协同配合,形成了全校上下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学院制定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方案》,在年度党委工作计划、重点任务分解、精神文明建设任务书中,对重点工作、内容举措具体部署,把落实情况作为业务考核、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指标。学院注重把日常管理与价值观导向有机统一,修订完善管理制度;以推动师生价值观养成为着力点,不断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出台了《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
二、搭建载体,强化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
(一)搭建多层次教育教学载体
1.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认真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为大学生所接受。价值观的培育,要做到知行一致,知识是前提和基础。思政课的课堂就应该是传递价值、传授知识,其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就是对大学生开展价值观教育。面对大学生的受众,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思政课教师需要建立教学平等观、教学学术观,研究构建教学体系,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参与者,他们之间应该是平等的伙伴关系。教师与学生在地位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共同参与到教学的角色共同体,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交流与对话达成共识。教师既是教学者也是研究者,从事的是研究性教学;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研究者,从事的是研究性学习。教学的中心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院深入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以开展“道德讲堂”项目为契机,深化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引入主体性、实践性教学观念,倡导叙事式教学法,编写案例、设置情境、现场教学,不断增强实效性和说服力。2.充分发挥党课和“青马工程”培训的示范作用。通过党课集中培训,“青马工程”培训专题讲座、学习研讨、精英论坛等,让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团学骨干学深学透、先学先行,做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引领校园风尚。在整合教材内容、建构教学体系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以核心价值观相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热点为辐射点,以价值观相关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论、基本概念等主要基点,构建相对独立、主题突出、模块鲜明的教学体系,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导相统一的教学模块。在实际教学中,具体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从中归纳与讲授内容相关联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学生普遍关注但容易受到社会舆论影响、产生偏颇乃至错误观点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集体讨论。3.充分发挥专题讲座的引导作用。通过有针对性地组织形势政策报告和理论宣讲,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渠道。举办“新青年教坛”“农牧大讲堂”等十余种专题讲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定期选定主题,面向全校师生开展宣传解读和解疑释惑,强化正面引导,进一步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4.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作用。利用学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深厚积累,总结经验、拓展内容,结合学院的农牧特色,开设了十余门中华农业优秀文化相关通识课程,举办了传统文化大讲堂、国学经典讲座等。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深度阐释,使学生对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等形成准确把握,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涵养核心价值观。
(二)搭建立体化宣传载体
做到了24字基本内容进校园、进办公场所、进教学场所、进生活区。运用校报、广播、电视、网站、橱窗、LED屏等校内媒体资源,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立体式宣传培育和践行的进展和成效。在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设专栏,定期推送师生中的典型做法和凡人善举。举办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厚德牧院”等公益广告征集活动,用生动的艺术样式和活泼的时尚元素表现、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知晓率。
(三)搭建系统化研究载体
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优势,规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项目,开展理论研究和阐释,举办了泰州黄桥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会;多个项目获省部级以上课题资助;学院多个教师成为省、市劳模,应邀在各单位做辅导报告,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应有贡献。
三、抓好载体结合,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
(一)与大学精神培育、校风学风教风建设相结合
大学精神、校风学风教风以及蕴涵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时代精神和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特色表达。学校不断发掘校训、牧院精神的时代内涵,开展“校史校情”知识竞赛等活动等系列专题报道,解读大学精神、演绎时代内涵,激发师生爱国荣校热情,增强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以推进优良校风学风教风为载体,在全院学生中深入实施“青春学习计划”,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课程课堂教学,在学校行政和服务单位开展改进工作作风等活动,树正风兴正气,引导师生自觉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要求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二)与典型引领相结合
学院开展了一系列一批先进典型学习教育活动,用他们的优秀品质、先进事迹铸筑学校精神高地。通过深入挖掘、大力宣传校园中的模范人、典型事,开展“感动牧院”人物评选,用身边榜样的鲜活事例教育引导师生从小事做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
学校注重设计文化载体,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引导广大师生在文化创意和实践经历中深切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和要义,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价值观自信。以学院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的要求为标准,以文明宿舍、优良学风班集体评选为载体,培育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班级文化、社团文化、院系文化。以“一院一品”为引领,打造了艺术节、汉字书写大赛、历史文化节等一批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做好以学生社团为依托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践行。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德树人的根本立足点,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精气神”。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贵在知行统一,行是关键和归宿。实践是形成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大学生的生活实践中,从小事做起,在实践中感知、在行动中领悟,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鼓励,使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通过教师的精心指导,学生社团的朋辈引领,学生积极参与以纪念节日为载体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开展“爱心支农”“农村调研”“志愿服务”“行走在凤城河——保护母亲河”“地球一小时———节约水电”“关爱空巢老人”等主题实践活动和以“中国梦与青”为主题的课前3分钟演讲活动,营造了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校园文化环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与学生共享丰富的教学资源,利用微信微博、QQ与学生课下进行思想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空间与载体。
(四)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思政课不能停留在书本,需要和社会实践结合,要大力推进思政课的实践教改,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从认知层面向信仰高度提升,在对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要求和逻辑体系充分把握的基础上,内化性地接受。实践是校验标准,需要让学生自觉地用实践去衡量、审视,使自己的思想和认知从偏离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不足乃至错误中解放出来,主动地用正确先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并指导自己行动。做到理论实践、主体客体的真正融合,从践行角度真正把握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达到用这一价值观推动完善自己进步的目的。按照中央和省有关部门的要求,安排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的,学院每年结合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组织大一新生,在学习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时,参观学校所在地的历史名胜、英雄故居、烈士陵园等等,让学生在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同时,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感悟体悟自己所学理论,坚定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信仰。同时,根据课程实际特点,开展对学生实践需求、思想状况的调查,精心设计并制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明确实践主题、实践内容、实践形式、实践路径、实践考核。开展“重走先辈路”“和农牧经营户在一起”“感受水产”等主题或专业的实践活动,以及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学雷锋志愿服务月等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暑期深入农村进行调研,以制度化常态化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在了解社会、关注民生和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会理解、认知认同,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在大学生心灵中产生共鸣,在精神上聚集价值,在思想上形成共识,成为大学生思想的指引、精神的追求、价值的坐标。
参考文献:
[1]郑思佳.加强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有效途径研[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5,(2).
[2]陈婧.加强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3]郭赞.关于雷锋精神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及践行的思考[J].世纪桥,2014,(11).
[4]吴细玲,曾令超.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8).
>>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农村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 对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对基层央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价值 加强职校学生公民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社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如何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论高职学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探析 论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河北路径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思考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析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点思考 高校要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关于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15]杨荣.成长.约会明天小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
[16]管向群.当代教师核心价值观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4
[17]刘湘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教育读本-小学[M].人民出版社.2014
[18]冯颜利.廖小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探究[M].人民出版社.2014
[19]孙林.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案例解析[M].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
[20]曲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4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教育 企业发展
党的十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简明扼要却内涵丰富,已经成为凝聚社会共识、实现团结和谐的重要要求,成为企业发展必不可少重要内容。
中石油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经济安全、能源安全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承担着重要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责任,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作为地区油气田基层企业,更要坚定不移地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企业发展和创造一流业绩?我认为要把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融入员工教育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形态向员工心理形态的转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员工共同追求、共同向往、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才能真正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凝聚作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党员干部是企业组织者、领导者,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方向,也关系到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党员干部要做好表率,充分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层面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达到上行下效的强大示范效应。通过深入开展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建设,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践行“三严三实”,切实加强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结合当前企业面临的形势,围绕科学管理、提质增效和急难险重任务,开展丰富多样的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和党性意识,成为学习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带头人。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员工思想教育方面,要重点突出企业共同理想和职业道德。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是凝结各族人民力量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与热爱企业、热爱岗位结合起来,把倡导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与促进管理提升、提高质量效益、推进企业发展结合起来。要针对不同时期有针对地开展主题教育和专题教育活动。作为地区油气田基层企业,天然气公司结合面临形势与员工思想教育实际,深入开展了“讲原则、讲正气、讲道理、讲廉洁、讲团结”的“五讲”团队创建活动,使广大员工积极倡导团结和谐的正思维,创造团结和谐的大环境,形成共促企业科学发展的强合力。同时,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形势任务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开展“书记讲堂”、“形势任务大家谈”、撰写心得体会等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员工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一、坚持以文化人,注重宣传教育引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有灵魂,着力在入耳、入脑、入心上下功夫。
近年来,我市坚持价值引领,以大爱台州,共筑梦想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强化公民道德教育,注重价值理念养成,促进广大干部群众在学中养成,在看中感受,在唱中激活,在行中陶冶,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一是注重学习教育,夯实思想基础。科学的理论最终必须回到实践,回到群众中去,才能发挥作用。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核心价值观普及行动,广泛开展中国梦、文明礼仪、节俭养德、我们的节日等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台州精神、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家风家训讨论、提炼活动,促进核心价值观本土化、普及化。全面部署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精心设计贴近大众的学习活动,大力培育各类学习型组织。举办全民读书月,先后以读书求知文明等为主题,开展了好书伴我行、图书漂流、讲党史、颂党恩主题报告进基层等主题读书活动。连续举办文明论坛,汇集了历年优秀论文的《大爱台州文明论坛》一书,成为我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直接、最生动、最有力的教材。
二是注重舆论引导,增强精神力量。努力用群众易于接受的语言来感染,用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来说明,用共享发展的事实作例证,用百姓信得过的榜样典型作引领,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他们现实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家园。近年来,我市集聚新闻宣传、网络宣传、社会宣传等各种资源和手段,着力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着眼于发挥新闻媒体的主渠道作用,在事实报道中体现正确导向,在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教育,在舆论监督中弘扬社会正气。以百姓故事宣讲为载体,讲述草根故事,弘扬核心价值。抓住网民这个日益扩大的群体,成立网络文化联盟,建立网络文化俱乐部,开展领导干部与网民在线恳谈、传箴言红段子创作传播大赛等活动。建立台州文明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题网站,打造网上核心价值观教育平台,不断扩大教育覆盖面,让越来越多的网民成为网络文明建设的参与者、传播者和监督者。
三是注重文化倡导,筑造精神家园。坚持以文化人,着力改善文化民生,在全市创建了181家文化礼堂。注重道德传承,让文化礼堂成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注重结合融入,将农民文化节融入文化礼堂建设,吸引数万群众参与。实施三个三文化计划,在全市创建5000多家基层文化俱乐部。举办了多届农民文化节、邻居节和企业文化节。广泛开展全民唱红歌、全民才艺展演等系列活动。发挥文学艺术对公民价值理念养成的教育功能,创作生产了影视剧《海之门》、《我的娘姨我的娘》、《和合奇缘》等一大批有影响的文艺精品力作。
二、坚持实践养成,注重主题活动引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有活力,着力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德育工作,重在得法。近年来,我市广泛开展最美浙江人,大爱在台州系列主题活动,推动价值观培育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在读道德文中传导理念。我国传统经典中蕴涵着深邃的智慧、高远的意境和崇高的品格,对于塑造未成年人的道德心灵具有重要作用,理应成为未成年人的宝贵精神食粮。我市从2005年底开始,以诵一本有道德的书、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在全市开展千校道德经典诵读活动,通过开设道德经典诵读课程、编印《中华传统名言警句选读》读本,让未成年人在诵读经典过程中汲取人文之源、亲近和谐之根,有力促进了未成年人道德水准和文化素养的提升。我市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精神,连续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累计已有900多万人次青少年参加了读书教育活动,连续15年获得全国青少年读书教育活动组织特等奖。
二是在行道德事中养成习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重要途径,就是实践养成,通过知与行相统一、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把观念变成习惯、规范变成行动。近年来,我市面向城市社区,从衣物、垃圾、绿化、杂物、车辆、宠物和小广告等七件社区居民生活小事着手,开展新开门七件事教育实践活动。面向全社会,从群众广泛关注的脏乱差现象入手,开展垃圾不落地,台州更美丽行动,组织开展我为创建加一分、文明随手拍等系列专项行动。面向农村,针对存在的封建迷信、大办红白喜事、赌博等一些问题广泛开展乡风评议、文明殡葬、孝敬教育等活动。面向青少年,围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开展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的系列道德实践活动。搭建起了群众适宜参与、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道德实践活动平台,使人们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三、坚持示范带动,注重先进典型引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有榜样,着力在可敬、可信、可学上下功夫。
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最有效载体,就是深入挖掘、宣传、学习各类先进典型,建立广大群众共同遵循的价值评价体系,引导全社会见贤思齐、择善而从。近年来,我市以最美人物、道德模范、台州好人榜等系列评选、宣传活动为抓手,推出了一批社会各个行业和领域的草根英雄,产生了中国好人台州现象。
一是挖掘道德典型,用榜样的力量引领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经由全市范围内发现好人、寻找好人、推介好人的大型宣传活动,平安水鬼郭文标、长人师傅舒幼民、最美社区书记陈定华等凡人善举从幕后走到台前,变成了人们关注度最高、参与度最广的社会话题。短短三年间,我市就已宣传展示了近600位身边好人的事迹,建立了资源丰富的好人库。每月公布一次的中国好人榜中,台州字眼频频闪现,截至当前,已有60人上榜,入选人数居全省之首。
二是注重运用典型,以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来引导、感染群众。通过媒体宣传提升好人知名度。坚持内宣与外宣相结合,开设专栏专题,集中宣传好人事迹,做到报纸天天有文字、电台天天有声音、电视天天有图像、新媒体天天有点赞。通过道德宣讲增强好人影响力。邀请各类好人走进社区、企业、学校、农村等基层道德讲堂,面对面进行交流,讲述亲身经历,分享人生感悟,彰显好人力量,传递好人精神。同时,组建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干论英雄等系列报告团,深入城乡基层开展巡回宣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在全市营造了学先进、扬正气、促和谐的良好氛围。通过社会宣扬扩大好人覆盖面。通过出版好人书,传唱《好人歌》,创作好人公益广告,建设好人文化墙等方式,全面展示好人风采,广泛传播好人事迹,营造了全社会人人学习好人、个个争当好人的浓厚氛围。
四、坚持利民惠民,注重文明创建引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有结合,着力在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上下功夫。
改善民生是永葆核心价值体系活力的源泉,我市多年来坚持不懈,将文明创建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以创建工作为抓手,推动核心价值观培育落细落小落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文以载道,书以铸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赋予出版工作者光荣而神圣的使命。为此,我们向全省广大出版工作者发出如下倡议:
一、加强学习,增强自觉。认真学习xx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省委有关重要会议要求,深刻理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丰富内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出版工作各个环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增强学习、践行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牢记使命,坚守阵地。出版工作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着主阵地、主力军的作用。出版工作者要牢记自身所肩负的神圣使命,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牢牢把握正确的出版方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绝不给错误思想和作品提供出版阵地。
三、履职尽责,服务人民。出版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努力出版好宣传、阐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读物,为广大读者服务。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导向,树立精品意识,提高出版质量,创新内容表现形式和手段,努力推出一批深刻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理论著作;一批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传统美德、凝聚民族力量、讴歌时代先锋的文艺作品和通俗读物;一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少儿读物,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关键词]培育 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路径
[作者简介]薄爱敬(1966- ),女,河北石家庄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河南 郑州 45005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3-0053-02
党的十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新的阐述,凸显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一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践行,对国家的稳定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紧密结合现代青年的思想实际和成长发展规律的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使广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耳、入心、入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这是新时期党和国家赋予教育的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提出的最新观点。它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个层面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简洁明了的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是我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新的时期、新的时代要求、新的实践环境中的重大创新理论,直接体现了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使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直接、深刻的认识。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
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面临风险与挑战,为此,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的统一共识,引领社会思潮的发展方向。
1.当前国人价值观的特点。目前国人的价值观具有多样化、多元化、复杂化的特征,突出表现为不同群体和个体之间的价值观冲突增加,价值观出现分化。很多人在面对价值判断时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应对与选择,陷入价值迷失和价值盲从的处境。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挑战。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与现实生活脱节,党员干部、市场主体不诚信等社会不良现象的误导,以及外部消极文化的侵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诸多挑战。(1)对外输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有限。在国际文化领域的斗争、国际政治秩序的斗争中,国家文化安全面临严峻挑战。(2)对内没有真正完全被群众所理解、认同和践行。现实生活中,人们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足、道德失范等问题,不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为数不少,有些人即便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美好的价值追求,但在学习和工作中缺乏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缺乏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改革精神、创新能力、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处于培育和建构阶段,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新的核心价值的内涵是美好而值得珍视和追求的,但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美好的价值观最终都能成为核心价值观,应充分突出核心性和超越性,价值观建设重在知行合一。目前国人的价值观念建设中“知”不易,“行”更难,知行不能合一的状态长期存在,因此,价值观建设仍然要把知行合一作为落脚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处于培育和建构阶段。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大意义
1.丰富和发展价值学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遵循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规律,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既为深化社会主义在价值层面的认识提供了根本前提,也将进一步丰富和创新的价值学说。
2.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在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深刻变革的时代环境下,在人们的思想认识呈现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现实环境下,在各种价值观和社会思潮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下,迫切需要把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团结和凝聚起来,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形成明确的符合我国现实国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积极应对西方价值观冲击和挑战。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较量直接表现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与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较量。在世界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今天,国人及全社会拥有的相同核心价值观足以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这对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防止和抵御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渗透,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等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4.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俗化、大众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体系中总结提炼出科学准确、通俗简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思想理论性很强的内容变得通俗易懂、简单明了,不仅加强了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更极大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和学习践行,也更接地气,更易被老百姓接受。
5.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任务贯彻落实。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践行,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如何充分有效地发挥学校在培育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主阵地功能,始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使大学生群体唱响时代主旋律、弘扬时代精神、完成时代使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项政治任务和时代课题。
四、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应紧紧围绕如何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精髓内化成自己的价值观、用自己的实际来实现社会这一核心价值观的三部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和学校管理中,使学生真学、真信,真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入行。
1.加强宣传舆论阵地建设,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高校领导班子要提高认识,重视宣传、弘扬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校园网、校报校刊、宣传橱窗、宣传展板等宣传舆论阵地建设,营造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氛围,创新丰富多彩的鲜活载体,让学生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实践活动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是学校教育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有系统、分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渠道。同时,还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门学科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线教师要充分重视课堂德育渗透,让学生在学好科学知识的同时感受做人的道理,端正各种行为文明习惯,为终生发展奠基。
3.学校应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培育青年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要改变传统的回避社会矛盾、一味枯燥说教和“填鸭式”灌输的方式,充分体现新媒体时代沟通与传播渠道多样化、便利化的特点,采取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热点来安排教育内容,把读一本好书、看一部健康向上又契合青年学生欣赏需求的影视作品、参加一次有趣又有正面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向道德模范学习等作为传播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运用社会主义道德榜样的力量激励他们成长成才。
4.社会、高校必须构筑稳定可靠的保障体系。制度建设是根本,只有建立完善的制度才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有效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成才的进程加强管理,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入脑、入心、入行,不仅成为学生的内在价值观,还外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要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对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程中的优秀青年学生给予赞扬和奖赏,通过树立典型引领调动广大青年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共同成才的育人目标。要呼唤全社会行动起来,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全社会共管共促的局面。
5.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这一现实载体,紧紧围绕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证办学的根本方向。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设计上,既要立足于规范管理,使师生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又要立足于创新,着力形成人性化的组织管理制度,鼓励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和各尽其才的人事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和开发人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促进他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6.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延伸到毕业后的再教育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与毕业生离开校园后的学习不同,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更多的是将理论学习落实到实践上。因此,在社会工作中继续深化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要兢兢业业,有社会责任意识和开拓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社会主义荣辱观。
7.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科技创新。学生参与现代科技产品、现代科技手段传播的各种途径,在青年学生日常接触的校园网、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园BBS等校园科技平台上,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的深度传播。将校内科技平台与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深度融合,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最坚实的理论阵地,实现理论宣传的深度传播。同时,充分利用创业创新的时代主旋律及青年学生满怀创业激情的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创业创新实践教育进行深度融合。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社团活动。学生在大学阶段乐于参加各种学生社团,在这个载体上释放自己的政治热情和施展各种才能,为此,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社团活动中,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亲身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与影响,在社团活动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培养自己的组织性、纪律性,增强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形成学业与活动相互促进的局面。
总之,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紧密结合当今形势,注重方法的创新和实践,探索高校大学生知行合一的可操作性制度路径,选择青年学生容易接受、乐于接受的多样化载体,使青年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形成一个全方位育人的运行格局。
[参考文献]
[1]孔杰.关于我国网络反腐的理性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9).
[2]王玉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途径探析[J].时代报告,2013(3).
党的十报告从国家层面上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上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个人层面上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方面的重大理论创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认识。
2012年以来,河北省委牢牢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根本任务,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全省组织开展的“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
“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以“善”为切入点,强化“善”的引导,激发“善”的力量,满足“善”的诉求,传承“善”的因子,用人们内心深处的“善”来激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追求,引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凝聚“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共识,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河北的落地生根。
“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三个层面,本质上讲都是一种“善”,都是对“善”的追求。“善行河北”从公民道德建设人手,紧紧抓住并着力解决人们普遍关注的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互助、诚信、敬业、孝敬为重点,倡导善、弘扬善、践行善,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找准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切入点,有助于在全社会培育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奠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基础。任何一种价值观的形成,既要靠教育,更要靠实践。“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意在善、重在行”,在推动价值观由理论形态转化为实践形态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广发动,形成了全民参与道德建设的大合唱;树典型,推出了一大批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的先进典型;造声势,形成了弘扬善举的大氛围;重关怀,形成了恩将德报的大环境;抓机制,保证了道德建设的常态化长效化。燕赵大地形成了善意浓浓、善心涌动、善行如潮、善曲高奏、善果累累的生动局面,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进一步坚定了把“善行河北”活动不断引向深入的信心和决心。
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价值、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每一个社会,不论是资本主义社会化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有社会运转赖以支撑的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一个清晰具体、切合实际的价值观能够为社会的发展起到不可小觑的推动作用。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主导地位、起支配用的价值理念,是一种社会制度、社会形态长期普遍遵循、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根本价值准则,是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社会主义价值观,主要内容即社会主义社会对人类未来社会价值诉求的基本看法和总体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促使中国进一步发展、更加强大的文化力量的核心,它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应了时展的要求。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精神追求,是延续性最强的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强国整体建设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人数众多的大学生身为未来建设社会主义主义的接班人的领军力量,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爱党、爱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自身遵循的基本信条,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大学生们应努力在实现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二、高校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第一,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认识不足,政治理论素养稍显匮乏,理论鉴别能力低下。在高校中,学生们主要通过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来接受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然而,大部分大学生对作为价值观教育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并不高,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老师也普遍反映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并不积极。
笔者认为,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在大学阶段大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更加注重外语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仅仅追求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应付考试,而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不系统不深入,更无法运用基本理论去分析社会中的现实问题。
第二,目前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具有功利化的特点。比起社会利益,更多大学生选择将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凡事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准,忽视自身行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这与我们当下宣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符合的。
这一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学校、家庭与社会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忽视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加之当下信息化时代,网络上各种杂乱的信息使得大学生容易形成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念,这会成为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价值观过程中的障碍。
三、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第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改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不足这一问题,高校应着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校一方面应该进一步提升对学校教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素质、政治素质的要求。另一方面应该进一步加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画、标语的张贴,使之走进学生们的生活视角中。
高校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潮、凝聚共识。应在高校中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自信、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自信。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大学价值观,还需要加强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观教育、信仰教育、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深入推进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发挥国家社科基金的导向带动作用,推出更多有分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加强社会思潮动态分析,强化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正面引导,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
在当今网络媒体盛行的情况下,在网络阵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阵地,要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利用大学生常用的社交媒体软件以及网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中,用正面声音占领网络阵地。做大做强重点新闻网站,发挥其建设性作用,形成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集聚网上舆论引导合力。做好重大信息网上,积极回应网民关切,主动在网络平台进行引导工作。创作适于新兴媒体传播、格调健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文化作品。要切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的制高点,形成网络主流声音。网络工作人员以及媒体工作者也应该进一步加大对舆论环境的净化,多多宣传正确的思想教育观念,积极主导各类信息渠道的走向,使大学生以及社会各个阶层能够从纸媒以及各类新媒体上面得到正确的、积极的、符合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