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之为学

人之为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人之为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之为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本心;李颙;易学

Enlightening the innate mind, for connotations of Yi had been prepared inside it:

On LI Yong's thought on studying Yi

ZHAO Ji-ming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6, China)

Abstract: LI Yong emphasizes that studying Yi aims at purifying one's mind, opposes studying Yi for the sake of learning it, holds that self-consciousness is crucial in studying and practicing Yi. Therefore, one must believe that Yi itself has been prepared inside you. So you should only seek connotations of Yi from the innate mind of yourself. He also advocates one should study and practice Yi earnestly to expand its connotations.

Key words: innate mind; LI Yong; I Ching learning

李颙,(1627-1705),字中孚,陕西盩厔(今周至县)人,人称“二曲先生”。明清之际实学及关学(后关学)代表人物,时与孙奇逢、黄宗羲并誉为三硕儒。据载,李颙曾潜心于易,尝著《易说》、《象数蠡测》,时有与其论易、问易者。李颙曾自焚其书,皆因其“无当于身心”,其中包括《易说》、《象数蠡测》等(李颙《二曲集》第41页)[1]。

在今存李颙思想文献中,其治易思想随处可见,但专言易学者则寥寥。究其故,非李颙不推易,乃不为易而易。在他看来,人唯人心之本体可依,易外有更切于易者。故为学为易,不应“为诸名公”,而应为诸洗心;不应我备于易,而应易备于我。李颙治易,有其独到之处。今犹可资。

一、心为本体,易为之用

李颙谈及自己的学易经历时说:

往曾“学无要领……以为经莫精于《易》,于是疲精役虑,终日穷玄索大务”,“后染危疾卧床,不谈《易》者半载,一息仅存,所可以依者唯此炯炯一念而已。其余种种理象繁说,俱属葛藤,无一可依。自是闭口结舌,对人不复语及。盖以《易》,固学者之所当务,而其当务之急,或更有切于此也。”(李颙《二曲集》第41-42页)

这段话反映了李颙在治易态度上的转变。中年以前,李颙博览群书,“经史子集,二氏两藏”,“天文河图,九流百技”,“稗官野史,壬奇遁甲,靡不究极”,人称“李夫子” (《关中丛书·三李年谱》卷一“二曲先生谱”;《二曲集》卷四十五“历年纪略”)。中年时期的一场危病经历,使他得到了人生亦治学问题上的大彻大悟。于生死判分之际,他真切地感受到,生之所以为生、人之所以为人,仅仅存乎那“一息”、那炯炯之“一念”。 因此,人之根人之本灵之原事之实者,唯系乎此“一息”、“一念”之炯炯间;因此,学习当植此根本,得此要领。至于学易,其虽要务,但人之本体更为当务,更切于易。

“一息”者为孰?“炯炯一念”间本体何物?在李颙看来,人生一世,万念俱动,人的本性亦泯于万般不懈的追求中。而仅存一息之时,万念俱灭,学问、功名淡漠而去,唯有被淡漠的大写的“人”之念炯炯,人的本质由此突显出来。其“一息” 非他,乃人尚可谓“人”之“一息”;其“一息”之念非他,乃对生命的渴求之“一念”、乃人心之念。人者,唯此心随生而来,唯此心伴死而去。所以说,“人之所以为人,止是一心”( 李颙《二曲集》 第135,532页)。

此“一心”是作为人的根本的人心。李颙也管它叫“本心”“道心”。“心体即本心也。本心者,道心之谓也。”( 李颙《二曲集》第217页)他以“念(他念或杂念)起”及“无对”和“有对”来说明本心的否定过程。认为,人的本心无念、无杂、无所对应,故“无对”而合于大道。“无对”之心是人生之本原。由于人必见境,感物而应,因有“念起”、因有“转念”,“无对”之本心亦因此而“有对了”。念起起于应物,转念转向外境,故 “念起”使道心有所障蔽,“转念”是对本心的迁离。“只在一转念间”,人便由心上始判君子小人。( 李颙《二曲集》第3页)

李颙反反复复地强调人心之本,不厌其烦地对心体进行详尽的刻画,旨在张扬为学须务本。他一生所要彰明的,就是这个本体本心;一生为之孜孜惟事的,也是这个本体本心。

如何得以此心常存?曰:“全赖乎学”人于尘间欲染物蔽,粹白之心常常失却本然之色。而要复还本心本体,必须从学上用功。时时向自心隐微处自参自求自体自认,不拘有事无事,闲中忙中,绵密勿辍,随事磨练,内外无间,心境如一。赖之学洗心革面,赖之学悔过自新。日用常行间有不仁不义不礼不智不信之玷,一念之微觉有不仁不义不礼不智不信之疵,均赖乎学一一治去。反之,“不学则人欲易迷而天理难复”,“不学则近于禽兽”( 李颙《二曲集》第80页)。 一言之,本心乃人生第一要务;治学为要,缘其发明本心,缘其为洗心之用。因而,学之要领在于本心在于“我”,学当备于本心备于“我”;因而,李颙其为学,不惟圣贤是尊,不以“异端”为邪,儒释道有取有舍,领一代实学。

治学如斯,治《易》也如斯。在答徐斗一的信中,他为徐氏所著《易说》感到“喜慰无涯”。其喜者慰者,除了其解条畅妥确之外,更在于由是而知其“玩易洗心,造诣日精日进”。治易之要,要在其用,要在其洗心功夫。李颙为易之旨,于此甚明。因而,在阅毕徐氏另一作品《易稿》后,他又说道:渴望与徐氏一晤,但是——

吾所望于斗一者,非区区著述之谓也。人生吃紧要务,全在明己心,见己性,了切己大事。诚了大事,焉用著述?如其未也,何贵著述?口头圣贤,纸上道学,乃学人通病。( 李颙《二曲集》第157-158页)

《系辞》曰:“作《者》者,其有忧患乎!”易其为易,本于忧患,旨在唤醒世丧之良心;孔子孜孜不倦,三绝韦编,究其因,也在于易可发明本心,在于使己“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 [9]治易贵在其用,贵在洗心,这恐怕是易家尤其是儒家易学的一个共识。然清时易汉学穷玄解经之风盛行,此本渐失。在此情势之中,李颙倡治易洗心功用,喊出了“洗心藏密深造,默成其于《易》也,始庶几乎 ! ” ( 李颙《二曲集》第60页)此反本归真之见,实属难能可贵。

二、知人自得,求易于己

“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孟子“知人论世”道出了学习方法之要,为世人所乐道。李颙以为,治学当知人论世,但“徒知其人”则不可。因倘若“徒知其人”,则与自己日用洗心并无甚益处。( 李颙《二曲集》第523页)换言之,李颙有他自己“知人论世”的治学之法。

统观李颙文献,他的“知人论世”关键在于:要立足发明本心,学以自得。 

他认为,读书学习应当立足本心,从关己痛痒处出发。因此,治学之首要,在于知学之本末,即,晓其洗心目的和治学方法之间的关系。在知言——在准确了解和把握作品思想言,知人论世无疑必不可少,史家考据治史故而为之;然而,在质言——在学为洗心言,其法究竟是用是末。若本心既立,所学益而无涯;若本心有失,所学无异于史家考证,其知再多,其说再可钓誉,则学亦葛藤,有碍于本心。为了强调标心立本,他甚至提出“学者必先克去知识之知,使(心)本地虚明,常为主宰。”( 李颙《二曲集》第99页)此言看似虽过,然其反对为学而学,为知而知之旨昭然若揭。 

他指出,若立足本心,“知人论世”则应从己出发,学备于己,讲求自得。“知人”的目的在于,置己身而处彼地,以期客观了解和学习前世贤达。然古之贤达亦有过,有不足于今之贤达者。程朱陆王如此,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也如此。他们往往“偶见不及”,“并未尝自以为无过也”。而古之愚人亦偶发贤达所不发、古之“庸人偶拈出” 贤达所未拈出者。( 李颙《二曲集》第3-12页)所以,学不可模仿,而须自得。自得乃“由内而出,得之自己”,凭自己体会得出;自得先要自我辨识,唯“识自方能自得”;唯识自而自得,方能识人识事,真正有得;进而,惟其发于自身而真正有得,故能益其本体本心。显然,自得之要,在于取其益身心便修证之。在方法上,自得一要从心性入微处、从本心与己相关处做尽功夫,二要日积月累自见所得,或如雨集沟盈,待其涸而有得,亦如掘井,“及泉出而无穷”。反之,倘“徒以知人”,专靠闻见择识,纵其得尽古今义理,总是从外而入得之他人,则日日得所未得,终究于己无所补。( 李颙《二曲集》第5,528-530页)

因而,治易贵在自得, 贵在“去短集长,读者之自酌” ( 李颙《二曲集》第60页)。治易自得之法,李颙称之为“求易于己”;而不求自得,徒以“知人论世”,则称之为“求易于易”。“求易于易”未“鞭辟深体”而“拈章引句”,“求易于己”则立足本心、发明本心。

他对“乾用九”作过一个解释:

又问“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先生笑曰:“此又是葛藤。适区区所言,犹未之鞭辟深体,而复拈章引句,纵发明的极其精妙,亦与吾子切己要务有何交涉?夫‘用九’不过是体乾,乾之六爻不言‘吉’,盖必‘无首’乃吉,天德不可为首故也。以此知,人固贵有善,尤贵不自居其善。有其善,丧厥善,有意为善,虽善亦私。此学易之三味也。” ( 李颙《二曲集》第41页)

此一问一答,显出不同的治易方法。问者欲求《易》之微言奥义,乃“求易于易”之法。李称之为“葛藤”。在他看来,学有次序,应由本而及末。人之为学为易,固然须以知人知易方可论世论易,固然必知周万物始能经纶万物,然而知万物首先要近取诸身,始于其心,以明善诚身为本。只有明善诚身,方可由本及末,察于人伦,然后明于庶物,使万物皆备于我。( 李颙《二曲集》第80页)因此,他认为,由易处真正有所得,在己而不在易,要“求易于己”。这,是又一种治易法。李颙将“用九” 读解为 “体乾”之谓,个中有明善诚身之为人者三味,即是此治易法之一例。

实际上,“求易于己”似更贴近孟子“知人论世”精义,而且,对易学方法也确有所发人之未发。孟子在强调“知人论世”之时,还强调学习要“以意逆志”。《万章上》曰:“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文、辞、志、意,乃读诗四要。前三者存乎诗,而“意”则取乎读诗人。孟子认为,读诗之得得在由己去体会。此犹言“求诗于己”,与“求易于己”之实无异。反观李颙之说,“求易于己”本身表明,他显然在《易》的言、象、意之外又加上了一个“己”字,即主体本心之“己”。这就是说,在“得象”之时,尚需“得象于己”,在“得意”之时,尚需“得意于己”。可谓之“以己逆意”或“以心逆易”。“求易于己”指出了学习认知中主体的作用,这恐怕正是李颙治易思想的理论要义之所在。它同时也给我们作出了某种提示:在“求易于易”的同时,还应当“求易于己”;在进行“易学研究”讲求研究的客观性的同时,还应当“研究易学”,讲求研究的主观方法;在以传统诠释易学的同时,还应当站在历史高度反观易学。

三、实以足下,发明于易

李颙常常提到“归藏于坤”。坤地以内柔为象。因此,纯坤居首之《归藏》呈之于人者,乃归万象于内里,开辟晦塞而后心明。故李颙感之曰:“‘归藏于坤’,乃圣学第一义。噫,斯其为天根乎! ” ( 李颙《二曲集》第60页)

这当然是他“求易于己”的结论。但更是他倡导一切当“实以足下”、从“肯綮处”着力的易学前提。在他看来,人之实者,实在内里本心;“肯綮处”者,乃“提醒天下之人心”。所以,其“实以足下”要实在本心实在洗心无疑,其着力开刀处则要落实在人心疾患处无疑。非此,不足以谓之为大易;非此,则无异于空话而已:

问《易》。先生曰:“不知。”又问。先生曰:“不知。”其人固问不已。先生曰:“子之问《易》者何为?”曰:“《易》乃经中之要也。” 先生曰:“子欲知经中之要也何为?”曰:“诸名公咸尚《易》也。” 先生曰:“然则子之治《易》也,为诸名公而治《易》,非为己而治《易》也。不为己而治《易》,则其平日之所以朝研而夕讨者,乃欲解众人之所不能解,发众人之所不能发,夸精斗奥,作一场说话而已。此其为力甚苦,而其用心亦太劳已!” ( 李颙《二曲集》第41页)

因此,李颙“为己而治易”,主张治易“实以足下”、“一味切己反”。恐惟如此,他才不为史家易家之所为,不潜心解易以易说易,而求易于己,用易于己;恐惟如此,其习易功夫才于思想上颇有获益。

李颙所论涉及甚广。人性善恶,悔过自新,明体实用,匡时要务,几乎处处迸发着思想的火花。其中由易上发微者,屡见不鲜。而最为典型者,莫过“学髓”之图。

学髓图( 李颙《二曲集》第8页)如右所示(略),此图有 “学髓”之文( 李颙《二曲集》第14-22页)诠释之。从“学髓”一文可知,此图为李颙自得之图,曾密藏之而不呈于人前。尝谓之曰:

此天地之所以与我者也。生时一物不曾带来,惟是此来;死时一物不能带去,惟是此去。故学人终日孜孜,惟事此为人生第一要务。动作食息,造次颠沛,一注乎此而深造之,以求自得……

足见其重要。在他看来,人心亦有本末。“人生本原”即本心者,多谓之“灵原”。此一点“灵原”为人本体“人人具有”,此一点“灵原”为人本原“无极而太极”。故其“无声无臭廓然无对”,却又“寂而能照应而恒寂”,人持之方良知良能;人心之末者随念而起,遂有其对。或随境而迁转,为求人欲而自弃其本真,或刻意逐其事理,有意为善却不失追名之私。可见,其图名“学髓”,乃“学之精髓”之谓,是为“为学之图”;它上承陆王心学,呈出人之玷疵发生及所在,旨在为学洗心之用,是为“修身之图”;它考以孟告以来人性讨论,把至善作了“无念”、“无为”式的归结,是为“人性至善”之图;它发明老庄之道,本于“无为而为”之旨,是为“道心之图”……

学髓图或许还包含有更多,还可称为其他什么图。然其至为真切最令人惊叹者,乃在于其已入及人格心理层面,把“灵原”所衍一分为欲、理二端,是为“自我结构之图”。比照西方伦理模式——如柏拉图伦理哲学模式[2],其何等相似 此外,李颙学髓图与西方许多伦理心理或人格心理模式(如弗洛伊德的id、ego、superego)都具有明显的可比性。此不赘论。

〖ZW)〗!又何等相异!其相似者,皆两重三项式伦理心理结构。两重者,李颙之灵原与欲理,柏氏之灵魂(soul,亦谓其“理性” rational part)与非理性(irrational part);三项者,李颙之灵原、欲、理,柏拉图之灵魂(或“理性”reason,“理式”idea,form)、欲(appetite)、意(spirit)。此对应如下表:

两重 李颙 灵原 欲理 柏拉图 灵魂 非理性 三项 李颙 灵原 欲 理 柏拉图 灵魂 欲 意 其相异者,李颙之图乃次第两重,后一重(欲理)系前重中导出,是灵原欲染物蔽感应外境之果,而柏氏之两重三项无先后次第,皆人格构成要素;故李颙提倡着手一念一行关乎本心之入微处,复还本然之真,于不断复还中得以内心浑然如一,而柏氏则主张灵魂理性主导,于三者协动时达到内心结构之整体和谐。显然,理解中国伦理学说之修养理论,理解中西理论思维差别,李颙学髓之图不由人不观。

李颙反复强调:“夫学髓之浑沦一圈,即太极之浑沦一圈也”,“学髓浑沦一圈,又何殊于太极之浑沦一圈乎?”( 李颙《二曲集》第218,216页)其实,完全可以顺着这个说法再细说下去:“欲”之象阴而“理”之取阳,缘其物欲(“欲”)主内而名欲(“理”)主外也;由无对(“灵原”)生有对(“欲”、“理”),犹“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也;自欲理入微处着力复还空寂“灵原”本心,如阴阳复还太极本体也……学髓之说虽然远非“易学” 领域范畴,但其思路、其构图、其叙述、其方法,统统源于、援于易学学说,是李颙自体自认、“求易于己”、发明易理的结果,当是不言而喻的。

参考文献

人之为学范文第2篇

一、教师只是“作为教师的人”吗

关注教师是“作为教师的人”这种观点是在强调教师“人之为师”的专业性。国内多数学者在研究教师时都会将教师的专业性纳入到研究的视野之中,并且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要求与标准。如有学者认为,作为21世纪的教师,除了应具备专业精神、师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等基本素质外,还应具备教育家的意识,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健康的心理素质,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和法律意识。[2]

强调教师是“作为教师的人”有其必要性,因为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教师的专业性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首先,从历史角度看,我国教师的角色经历了古代官学中的官师、私学中的塾师、书院中的“山主”或“洞主”,近代学校中的“教员”,以及至今的“教师”。在这一历史传统中,教师角色的专业性始终强调不够。其次,人们对教师职业存有错误认识。很多人认为教师的工作就是“教知识,看孩子”,无视教师除了传授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促成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并且使学生成长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的全面发展的人。这些教师职业的隐性的、延迟的功能常常为人们所忽视。再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一些问题。我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始于1995年,尚不完善。近年来,社会转型期失范的价值观的冲击及教师待遇不高等问题,使得不少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感,个别教师的失范行为使得人们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质疑。鉴于多种原因,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必要的。

然而,单一强调教师是“作为教师的人”有将教师“工具化”之嫌,将教师的职业特殊性凌驾于师之为“人”的本性之上,在失落了对教师应有的人文关怀的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地导致教育观念的异化。“自教师成为一种社会职业产生以来,教师的生存方式似乎已逐渐定性:教师为教育而生、为教育而存在,教师栖居于学校的教育现场,他们的全部生存意义指向学生的发展以及促进社会的进步。”[3]这样的教师在社会的视野里已经纯然是一种工具了――劳动力再生产的工具、社会关系再生产的工具。这会导致一些弊端。第一,既然是工具,那么效率就是第一位的,于是教师就不得不迫于社会这只无形却有力的大手,采取各种“高压式”的、“填鸭式”的等不利于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但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大量知识的方法与手段,迫使学生成为了盛装知识的容器。第二,既然是工具,那么还谈什么情感与需求呢?于是,作为教师,人之本性的喜怒哀乐与需求便淡出了社会的视野,甚至有些地区教师的基本生活需求都无法得到保障。这些严重地挫伤了教师的专业积极性。如果教师是不幸福的,他又如何能够热情洋溢地为学生创造幸福呢?

二、教师只是“作为人的教师”吗

相对于“作为教师的人”的提法,将教师首先看做是“作为人的教师”更多地关注教师的“能为”,客观地看待教师做为“人”的本质属性。人的本质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人的类本质,即人类区别于其他物质存在的本质;二是指个人的本质,即人区别与其他人的本质”[4]。这里所说的“人的本质”指的是人的类本质。毫无疑问,即便是学富五车、教学经验丰富、教育信念崇高、教育理想坚定的“精英教师”也决然摆脱不了他们作为人的“类本质”。正如有学者针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把教师当‘神’看的倾向;现代社会的价值观有把教师当‘完人’看的倾向;教师的管理者有把教师当‘超人’看的倾向”,认为“首先,要把教师当人来认识,当人来尊重,不可用‘人之为师’的特殊性来替代‘师之为人’的本质属性”。[5]

关注“作为人的教师”,就是要把教师当做活生生的、完整的人来看待。第一,教师是既有精神追求,也有物质追求的人。物质需求是教师为“人”的最根本的需求。所以,在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的时候,社会也不应对教师的物质需求置若罔闻。第二,教师是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在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人。他们既是规范价值取向的代表者,同时也需要有独立的思想与自主的权力,需要有自我发展的空间。第三,教师是既有优点又有不足的人。教师作为多知者、先知者以及具有良好道德操守的人往往成为学生乃至社会的楷模,但同时,由于“人自身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复杂性,就使得人在认识上具有局限性,尤其是个体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不可能穷尽人生的奥秘,不可能认识和把握人之生存的物质世界、精神世界的全部规律,不可能把握社会变化的全部规律,因而也就决定人有缺陷不足”[6]。

重要的是,将教师作为“人”来看待,并不意味着抹杀教师的职业特殊性。它更多的是在为学生、家长、社会评价教师树立一个更加客观的标杆――不可将教师当做“神人”“完人”“超人”来要求和对待,这是对教师角色错误定位的匡正与纠偏,并不代表教师自身因此可以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能成为教师专业素养退化的“挡箭牌”。

三、教师角色追求――“人”“师”合一

教师职业具有特殊性,决定了教师不同于工厂的工人――走进车间,他们是对冰冷无情的生产资料进行加工和改造的技术工人,而走出车间可以回到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我”。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天职的人,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学生从教师身上不仅习得知识,同时也是透过教师的言行观察成人的世界,并且通过模仿教师的举止来塑造自我。在孩子的心目中,家长是第一任教师,但教师才是最权威的教师。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向师性,那么,能想象一个在教室内是道貌岸然的师者,在教室外却是随心所欲之徒的人,会带给学生怎样的影响吗?能不担心这样的人在课堂上总会有“狐狸尾巴露出来”的时候吗?即便很多教师并非如此不堪,但在心中认为“教师”不过是一种临时的角色的教师却不在少数,这样的教师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吗?正是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作为教师的人”与“作为人的教师”需要有机的融合。师者,应该是“优秀的人”与“优秀的师”交融的“人师合一”――即课堂上的教师不仅是有专业素养的教师,而且张扬着人性的光辉和生活的气息;课堂下的教师则不止于是一个“普通人”,也应成为堪为人师的典范。这样做的必要性有以下几点。

其一,“师”与“人”的融合,有利于生成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教学不仅是教师完成工作的过程,事实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学工作正是教师生命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如同叶澜先生呼吁,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要焕发出学生的生命活力,其前提是要焕发出教师的生命活力。如果教师能把“教师”这个身份与“我”融为一体――使真实的“我”具有“师”的高度,使优秀的“师”回归“我”的本真,教师的教学过程便也是张扬自我的过程。这样,课堂才能真正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焕发生命活力的地方,而不是教师与学生的“化妆舞会”。

其二,“师”与“人”的融合,是重要的隐性课程。教师的角色已从“经师”转变为“人师”。当教师走进课堂,他不仅捧着书本、揣着知识,同时也是带着他的人生阅历,带着他在生活中积淀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带着他的个性品质来到学生面前。以上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隐性课程”,对学生进行着悄无声息的耳濡目染。甚至,在学生眼里,教师不经意间的举手投足要比教师精心准备的语言更具有说服力。一个教师如果首先没有作为一个“人”的高尚的品质,那么他一定不会是一个真正的优秀的教师。教师的风范是建立在为“人”的风范基础之上的,而且教师的真正风范恰恰体现在一点一滴的、无意识的自然流露中。

其三,“师”与“人”的融合,有利于消弭课堂与生活之间的距离。知识本来是源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蕴涵着生活的温暖与对生命的关怀。然而,在很多中小学课堂上,对于学生来说知识却是冰冷的、机械的、悬空的,原因不止是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或教学艺术缺乏,在这背后潜藏的更深一层的原因是,教师自己将“教师”仅仅看做是一种外在于“我”的角色,是临时的、特定情境中的角色。那么自然,在教师的眼里,“知识”就仅仅是外在于生活的教学内容,“学生”也仅仅是外在于生活的教学对象,于是课堂就异化为脱离生活的“知识灌输车间”。如果仅仅要求教师转变“知识观”“学生观”,而忽略了教师也应该树立科学的“教师观”,忽略了教师“师”与“我”的融合统一,那么,课堂终究还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而教师自己也沦为传递知识的工具。只有教师将“教师”内化于“我”之中,教师上课才不再是带着面具“虚情假意”的表演,而是从生活中走来的真实的且优秀的“人”的展现。对学生而言,这样的教师是亲切自然的;对教师而言,这样的教学是真实自如的。

总之,教师不仅是“作为教师的人”,也不仅是“作为人的教师”,更应追求以“师”化“我”、以“我”融“师”、“师”“我”合一的融通境界。

参考文献:

[1][5][6]明庆华,程斯辉.论作为“人”的教师[J].课程•教材•教法,2004,(11).

[2]扈中平,李方,张俊洪.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吴惠青.论教师个体生存方式[J].教育研究,2003,(6).

人之为学范文第3篇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2、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3、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1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孔子

12、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为。

14、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15、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16、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17、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0、君子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孔子

21、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2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7、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8、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29、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30、仁者无敌。

3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3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4、其进锐者,其退速。

35、仁远乎哉,我欲仁,其可仁至矣。

36、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37、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38、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42、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4、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45、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兰;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7、尊贤使能,后杰在位。

48、故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0、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1、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5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5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

54、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55、养心莫善于寡欲。

5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7、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58、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5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60、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6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63、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孔子

64、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6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66、吾日三省吾身。

6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6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9、君子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70、尽信书,不如无书。

71、人皆可以为尧舜。

72、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73、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

74、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年罕至焉,故非有其志者不能至也。

7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董仲舒

7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7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7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80、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81、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8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83、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为易;不学,则易者亦为难。

人之为学范文第4篇

1、读史须见圣贤所存治乱之机,贤人君子出处进退,便是格物。

2、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3、克制自己可以止住生气的毛病,明白事理可以制住害怕的毛病。

4、然学之道,必先明诸心,知所往,然后力行以求至,所谓自明而诚也。

5、学者为气所胜,习所夺,只可责志。

6、爱自是情,仁自是性,岂可专以爱为仁?

7、以量而容之,择合而受之,非圣人有感必通之道也。

8、德不胜气,性命于气;德胜其气,性命于德。

9、率性则谓之道,修道则谓之教。

10、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就会很快衰老。

11、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

12、学者须是务实,不要近名方是。有意近名,则为伪也。

13、人之所以不能安其止者,动于欲也。

14、惟圣人之道无所进退,以其所造者极也。

15、人谓要力行,亦只是浅近语。人既能知,见一切事皆所当为,不必待着意,才着意,便是有个私心。

16、物之初生,气日至而滋息;物生既盈,气日反而游散。

17、气之不可变者,独死生修夭而已。

18、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

19、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0、凡是人刚学习的时候要知道从哪里下手,已经学习很久了要知道从哪里收获。

21、学者先务,固在心志。

22、弘而不毅,则难立;毅而不弘,则无以居之。

23、心定者其言重以舒,不定者其言轻以疾。

24、万物之生意最可观,此元者善之长也,斯所谓仁也。

25、朋友讲习,更莫如相观而善工夫多。

26、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

27、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欲人将已放之心,约之使反复入身来,自能寻向上去,下学而上达也。

28、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

29、论学便要明理,论治便须识体。

30、如手足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

31、屈伸往来之义,只于鼻息之间见之。屈伸往来只是理,不必将既屈之气,复为方伸之气。

32、圣人感天下之心,如寒暑雨旸,无不通无不应者,亦贞而已矣。

33、明善为本,固执之乃立,扩充之则大,易视之则小,在人能弘之而已。

34、性出于天,才出于气。气清则才清,气浊则才浊。才则有善有不善,性则无不善。

35、语其性,则皆善也;语其才,则有下愚之不移。所谓下愚,有二焉:自暴也,自弃也。

36、义理之学,亦须深沉方有造,非浅易轻浮之可得也。

37、仁义忠信不离乎心,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出处语默必于是。

38、天下之理,终而复始,所以恒而不穷。恒非一定之谓也,一定则不能恒矣。

39、专欲利己,其害大矣。贪之甚,则昏蔽而忘理义;求之极,则争夺而致怨。

40、教育别人,修养他的善心就会使他的恶念自然消失;治理百姓,引导他们互敬谦让就会使纷争自然停止。

41、君子主敬以直其内,守义以方其外。

42、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

43、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44、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

45、以为穷乡晚进有志于学,而无明师良友以先后之者,诚得此而玩心焉,亦足以得其门而入矣。

46、后人不达,以谓圣本生知,非学可至,而为学之道遂失。

47、须是知所以为孝之道,所以侍奉当如何,温凊当如何,然后能尽孝道也。

48、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49、诚之之道,在乎信道笃,信道笃则行之果,行之果则守之固。

50、内积忠信,所以进德也;择言笃志,所以居业也。

51、来书所谓欲使后人见其不忘乎善,此乃世人之私心也。

52、世人之心,止于见闻之狭。

53、古者,自天子达于庶人,必须师友以成其德业。

54、天地常久之道,天下常久之理,非知道者,孰能识之?

55、知及之,而不以礼性之,非己有也。

56、冲漠无朕,万象森然已具,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

57、因为富贵而傲慢自大,固然不好;因为有学问而傲慢自大,害处也是不小。

58、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

59、仁之道,要之只消道一公字。公只是仁之理,不可将公便唤做仁。公而以人体之,故为仁。只为公则物我兼照,故仁,所以能恕,所以能爱,恕则仁之施,爱则仁之用也。

60、富贵不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61、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

62、中者,天下之大本,天地之间,亭亭当当、直上直下之正理。

63、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

6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65、天地之间只有一个感和一个应罢了,除此以外还有什么?

66、弘而不毅则无规矩,毅而不弘则隘陋。

67、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68、人苟以善自治,则无不可移者,虽昏愚之至,皆可渐磨面进。

69、若不有诸己,自不与己相干。

70、戏谑不惟害事,志亦为气所流。不戏谑,亦是持气之一端。

71、天下之理,原其所自,未有不善。喜怒哀乐未发,何尝不善?

72、非明则动无所之,非动则明无所用。

73、凡有动皆为感,感则必有应,所应复为感,所感复有应,所以不已也。

74、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可乐也。

75、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气轻则以未知为已知、未学为已学。

76、学习本来是修习德业,有了德业之后才会立言。

77、一阳复于下,乃天地生物之心也。

78、凡人才学便须知着力处,既学便须知得力处。

79、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80、大变则大益,小变则小益。

81、学者识得仁体,实有诸己,只要义理栽培。如求经义,皆栽培之意。

82、天所赋为命,物所受为性。

83、道的外面没有万物,万物的外面也没有道,所以天地间无处不充满了道。

84、感之道无所不通,有所私系则害于感通,所谓悔也。

85、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二之则不是。

86、读书则此心常在,不读书则终看义理不见。

87、想要担当大任,必须是忠诚老实的人。

88、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89、考迹以观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识而得之,以蓄成其德。

90、根本须是先培壅,然后可立趋向也。趋向既正,所造浅深则由勉与不勉也。

91、言能修省言辞,便是要立诚。

92、心虽绝于善道,其畏威而寡罪,则与人同也。惟其有与人同,所以知其非性之罪也。

93、故善学者求言必自近,易于近者,非知言者也。

94、圣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

95、性即气,气即性,生之谓也。()

96、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

97、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

98、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也者,言寂然不动者也,故曰天下之大本。

99、天下之事,患常生于忽微,而志戒于渐习。

100、忠恕所以公平。造德则自忠恕,其致则公平。

101、阳已复生,物极必返,其理须如此。有生便有死,有始便有终。

102、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

103、凡物有本末,不可分本末为两段事。

104、懈怠心志一辈子,就是自暴自弃的表现。

105、静后见万物自然皆有春意。

人之为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二分”;“圆融”;宋明理学;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B2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2)02-0086-006

明末大儒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以五月遗腹,念其父秦台公,别号念台;晚年更号克念子,以励其学;后讲学于浙江省山阴县城北蕺山,自称蕺山长,后世学者尊其为蕺山夫子。据蕺山子刘汋(1613-1664,字伯绳)所撰《蕺山刘子年谱》记载,蕺山67岁曾撰《存疑杂著》,将先儒二分对待的诸哲学理念作统合阐释,“举凡先儒分析支离之说,先生皆统而一之”,并有如是断言:“从来学问只有一个工夫,凡分内分外,分动分静,说有说无,劈成两下,总属支离。”先儒意见:“心”与“性”对,“性”与“情”对,“心”统“性”与“情”,分“人欲”为“人心”、“天理”为“道心”,分“性”为“气质之性”“义理之性”,分“未发”为“静”、“已发”为“动”。而在蕺山这里:“性者心之性也”、“情者性之情也”、“心之性情”、“心只有人心。人心,人之心也”、“道心者,心之道也,人心之所以为心也”、“性只有气质之性”、“义理者气质之所以为性也”、“存发只是一机”、“动静只是一理”。[1]147-148《蕺山刘子年谱》评论蕺山的这段文字,虽有失实之处,(1)却道出了蕺山学的特点,并为学者所推崇。如劳思光先生说,蕺山“合‘道与器’、‘理与气’、‘道心与人心’等等对别概念而为一之特殊观点”是“刘氏说中之最大特色”,[2]429故以“合一观”名之。牟宗三先生曾对刘汋的这种说法表示批评,认为它“无实义,乃故作惊人之笔之险语”,“即使可以这样一之,又何碍于分别说耶?若胶着于此而讲其学之性格,必迷失旨归而至于面目全非”[3]321,但亦承认蕺山对先儒诸哲学理念“一之”之实。实际上,蕺山对宋明儒诸哲学理念的统合方法,可视为他哲学思辨方法的展示,本文称之为“一体圆融”思维。这一思维方法是对先儒“二分”思维的超越,是宋明理学方法论的新走向。

一、宋明理学诸家的“二分”思维

宋明理学家对先秦以来的诸哲学理念,如心性情、动与静、尊德性与道问学、已发与未发、中与和等等,在参考、借鉴释道相关思想的基础上,重新加以诠释,理论深度不可谓不深,但思辨逻辑依然停留在概念间的“二分”、“对待”基础之上。

人之为学范文第6篇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5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52、学不可以已。——《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5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5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5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5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5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58、学而不化,非学也。——宋·杨万里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59、好学而不贰。——《左传》

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6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秦伯》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6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6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6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64、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6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66、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宋·陆九渊

译: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

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晋·陶渊明

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6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6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7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7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7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7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7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顾炎武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7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7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7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8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知缘斋主人

8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82、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语·卷上》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83、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

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84、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8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8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8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8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89、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

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9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知缘斋主人

9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92、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9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求自诚表》

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9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

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9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9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97、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98、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9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史记》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知缘斋主人

人之为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全人教育;价值追求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6-0087-01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一切教育活动均应以培养人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价值追求。忽视了人的教育,不但难以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更脱离了教育自身的终极追求。因此,基础教育应始终贯彻以“人”――学生的发展为主导,檠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创造可能。可以说,学生未来可能的成长空间,在基础教育阶段已经基本确立。因此,秉持“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发展尽量拓展各种可能。

基础教育的目标应是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应以“人的发展”为着眼点,培养具有以下特质的人。

一、仁爱之心

人之为人,不可或缺仁爱之心,仁者爱人,这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是否拥有仁爱之心,对于人的发展乃至社会的和谐十分重要。然而,在当前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念下,金钱似乎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一切向钱看成了许多人的生活价值观,这直接导致了人们的自私、麻木与冷漠。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现在的社会越来越缺乏人情味的主要根源,近年来频发的各类虐童等社会事件更佐证了这一点。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变得麻木冷漠,漠视生命,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忽视甚至仇视他人,归根结底都是源于缺乏仁爱之心,缺乏对于他人最基本的同情和恻隐之心。

教育要培养的首先应是人,而后方是人才。不能为人,何以为才。没有仁爱之心的人才,对于社会的危害可能要远大于贡献。因此,基础教育应将仁爱之心的种子种进每个人的心中,让它慢慢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培养具备仁爱之心的人,爱己、爱人、爱社会、爱生活。

二、智慧头脑

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传递知识,增长人们的智慧。而在我们当前的教育体制下,教育似乎成了一种为知识而知识的教育,知识的灌输主导着教育,考试成了教育的指挥棒,学校和教师以灌输知识为主要任务,学生以熟记知识为目标。为知识而知识的教育,使学生更多地成为知识的容器,其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发与锻炼。这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教育的初衷,异化了教育。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应以培养全面而非单向度的人为着眼点,发展人的基本能力,突破片面地以知识为主的教育,关注人的多元智能,促进人的多样化发展。因此,基础教育必须突出人的发展,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学会生活,以知识增智慧,予智慧于生活。

三、合作意识

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空间紧密,人们只有相互合作才有可能在社会中生存下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也明确提出“学会合作”是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可以说,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是现代人重要的能力品质,它是现代人能否有效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在社会中生存的关键。基础教育在推动人的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应注重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的植入与养成,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共生,为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在社会中生存做好准备。

四、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提高学习的效率与成效。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将不再是苦差事,相反会成为快乐而有趣的事情。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裨益颇多。

基础教育是人一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推动学生以更为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帮助学生懂得学习、善于学习、热爱学习,学生将可以更好地探索自我的学习兴趣,了解自身的优势与特长,快乐而主动地学习。

五、积极心态

积极的心态可以挖掘人的潜能,积极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取得成功;消极的心态则容易使人陷入悲观失望。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心态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重视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等问题,在教育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人之为学范文第8篇

《触龙说赵太后》写的就是在强敌压境,赵太后又严历拒谏的危急形势下,触龙因势利导,以柔克刚,用“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道理,说服赵太后,让她的爱子出质于齐,换取救兵,解除国家危难的故事,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触龙说赵太后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触龙说赵太后知识一、重点词语解释

1、赵太后新用事(新:刚刚)

2、老妇必唾其面(唾:吐唾沫)

3、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谢:道歉)

4、老妇恃辇而行(恃:依靠,依赖)

5、老臣今者殊不欲食(殊:很)

6、为长安君约车百乘(约:置办,配备)

二、通假字

1、必勿使反(反:返)

2、少益耆食(耆:嗜)

三、多义词

1、质:

文质彬彬(本质)

质疑问难(询问)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作抵押,……做人质)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质地)

2、及:

夫人之力不及此(到)

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趁)

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和,以及)

徐公何能及君也(比得上)

失此利也,虽悔之,亦无及也(用 )

3、甚:

若长安君主甚(厉害)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严重)

目似瞑,意暇甚(很)

好读书不求甚解(仔细,深入)

4、异:

永州之野产异蛇(奇异)

太后笑曰:"妇人异甚"(特别)

渔人甚异之(以……为异,对……感到诧异)

曰:"姑俟异日观"云尔(另外的)

5、少:

少时,一狼径去(短时间)

太后之色少解(稍微,略微)

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年龄小)

6、为: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作为)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替)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做,准备)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做,治)

四、词类活用

1、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侯:名作动,封侯;继:动作名,继承人)

2、日食饮得无衰乎(日:名作状,每日)

3、没死以闻(闻:使动,使……听闻)

4、今媪尊长安君之位(尊:使动,使……尊)

五、古今异义词

1、至于:至于赵之为赵

古义:到,上推到;今义:多作副词,表示另提到一事

六、文言句式

1、赵氏求救于齐(状语后置)

2、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宾语前置)

七、重点翻译句

1、日食饮得无衰乎?

译: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2、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译:我私下认为您喜欢燕后超过喜爱长安君。

3、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译:难道这不是为他作长远的打算,希望他生育子孙一代一代做国君吗?

4、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译:从这一代往上推到三代以前,甚至推算到赵氏建立赵国的时候,赵王被封侯的子孙,他的继承人有在的吗?

5、微独赵,诸侯有在者平?

译:不仅仅是赵王,其他诸侯的子孙继承人有在的吗?

6、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

译:这样他们当中祸患来得早的就会降临到他们身上,祸患来得晚的就降临到他们的子孙身上。

7、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译:父母爱惜自己的子女,就替他们作长远的打算。

《触龙说赵太后》读后感读了《触龙说赵太后》之后,我对爱的含义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爱,有时不是甜言蜜语;不是锦衣玉食;不是宠惯娇纵;而是看似无情的磨练;无时无刻的培养、循循善诱的教导。也唯有这种无言的爱,才能铺就我们更幸福的未来。

父母的爱是最伟大的爱,然而,马卡连柯说过:“父母对自己子女的爱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是一种伟大感情,却会使子女毁灭。”宁愿自己吃苦受累,却不让自己的孩子受一点罪,烧水做饭怕烫着,扫地拖地怕摔着,洗衣洗袜怕冻着……真是“捧在头上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但是,不知道这些父母是否想过,他们不让孩子做这做那,表面上是爱他,实际上却害了他。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无非就是“小皇帝”“小公主”,如果有一天父母离开了他们,他们又会些什么呢?终究还是一事无成,犹如温室里娇艳的花朵,一旦遇到大自然的狂风暴风,便会一吹就倒。正如赵太后爱长安君,让他处处养尊处优,享尽荣华富贵,但这样的爱只会使孩子变得更脆弱,受不起打击,父母总希望让孩子幸福,但他们也总是忘记自己不可能陪孩子走完一生。

有些父母拼命地挣钱,只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充裕的物质生活,以为这就是让孩子幸福;然而现实却恰恰相反,物质充裕的孩子更容易染上游手好闲、挥霍无度的恶习,这也更使一些不法分子想入非非,进而实施绑架、敲诈勒索钱财等犯罪活动,使孩子游离在危险边缘。

雏鹰刚会拍打翅膀就被逼迫着学习飞翔,这不是什么虐待,只是为了让雏鹰学会飞翔。香港首富李嘉诚教育孩子的方法很是独特:让孩子吃苦。他的孩子在美国学习的期间,除了基本的生活费用之外,其余的花费都要靠孩子自己打工赚来。李嘉诚最小的儿子曾在西餐厅当过服务生,在麦当劳当过洗碗工,而现如今却被誉为“商界小超人”。这何尝不是“让孩子吃苦=让他成长”的最好事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