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韩非名言

韩非名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韩非名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韩非名言范文第1篇

——老子、孔子、和诸子百家

北京市教育局教研部高级教师张桂芳

(一)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仁”的学说的内容;孔子在教育和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百家争鸣”的概念;战国时期墨、儒、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政治主张;《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

2.引导学生理解并认识: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促进文化的空前繁荣,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许多大思想家及其著作,对后世以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

3.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许多大思想家和百家争鸣?”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政治与思想文化相互作用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要求认知的图画和文字史料:

孔子画像。课本大字中和竖排的孔子论教育的原话。孙武的原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①春秋五霸是指哪些人?请按课本大字的顺序将他们排列出来。

②战国七雄指当时的哪七个诸侯国?请按“东、西、南、北、中”的顺序回答。

③东周分为哪两个时期?分别说出各自的起止年代。

④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

2.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第7、8、9三课的课题(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在这三课中,我们从政治和经济方面学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同学们已经知道,这500多年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并逐步确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诸侯争霸,七雄并立,社会动荡,战乱频仍。而贯穿整个时代的是奴隶制度的没落和消亡,各国纷纷“变法”,新兴的地主阶级异军突起,封建经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日趋繁荣。大的社会变革促使那些有识之士去深入思考当时的种种社会问题,提出这样或那样的政治学说和主张。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并且会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当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的车轮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滚滚前进的时候,科学文化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思想、军事、科技、文字各个领域英才辈出,他们中许多人至今还为中国嬴得世界的瞩目与尊敬。下面,让我们的思绪回到两千多年前的历史舞台上,先结识几位著名的思想家和军事家。

3.讲授新课

(板书课题)

同学们可能读过有关老子、孔子的故事吧?“子”在古时在姓氏后边,是作为对有学问的人的尊称。你们小学六年级时学过一节关于孔子的历史课,叫做——(《大教育家孔子》)孔子不光是大教育家,还是大思想家。“诸子百家”指的是许多有学问的人提出的学说、主张,“百”在这里不是固定的数,是多的意思。同学们打开课本,先看看第58页上的那个老者,他就是老子。

一、思想家老子与《道德经》(板书)

从画像观察,老子确实很老,背驼顶秃,眉毛都长得很长。不过他不一定姓“老”,史书上对他的记载不详细,大约是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d1n),做过周朝的史官,管理王室的藏书。还记载老子晚年看到周朝日渐衰落,就西出函谷关隐居去了。函谷关的守官尹喜对他说:“您要隐去了,请把您的见解学说写下来吧。”于是,就有了《道德经》(又称《老子》)。这是一部富有哲理性的著作,分“道”与“德”上下篇,5000字。流传下来的《道德经》实际上是经过战国时道家学派补充整理而成的。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将《德经》放在《道经》之前,因此又称《道德经》。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老子思想中最可贵的地方就是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互相依存,指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他还认为对立的双方会互相转化,说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什么意思呢,请看课本的小注。

老子是个学问很渊博的人,推想在当时就很有名气,不然一个守函谷关的官怎么会知道他呢?相传,在老子做史官的时候,孔子曾亲往求救。课本上的图画《孔子见老子》,就是由这段故事而来的。拄杖的老子大概正在对孔子阐说做人行事的道理吧。这位不辞劳苦拜访名师的孔子,后来果真学有所成,他的学问和对中国文化的贡献,都远远超出了老子。

二、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板书)

请同学们先看课本上的孔子画像,注意《老子》与《孔子》两幅画像的区别,从画像上看,孔子好像有向人陈述自己的政治见解,又像是在给学生上课。关于孔子,同学们知道些什么?(由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

1.创立儒家学派(板书)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的鲁国,幼时家里很穷,但他非常爱读书学习。孔子曾做过管理牛羊和管理仓库的小吏,课本小字写了他是怎样对待工作的,请大家课下去读。孔子30岁左右开始收徒讲学。后来他到了齐国,想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未成,又回到鲁国,官至大司寇(相当于司法部长)行摄相事。后因与鲁国掌政者意见不合,率弟子辞职出走,到诸侯国奔走游说达14年之久,但始终不得志。68岁时,孔子回到故乡鲁国,潜心编订文化典籍,教授弟子。在长期研究学问和参预政治的生涯中,孔子的思想逐渐系统完善,形成学派。在古代,把为贵族人家相礼、作乐的知识分子叫做“儒”,孔子曾做过儒,因而后世把他创立的学派称为儒家。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对这个字,孔子有过许多解释,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爱人”,爱做动词,即爱别人,爱众人。孔子这样提与他的经历有关,课本小字讲了一个故事(请同学读孔子路见妇人哭墓、叹苛政一段)。孔子从维护统治秩序的角度出发,希望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让百姓有安定的生产环境,反对严刑酷法繁役,这在不把奴隶当作人看的奴隶社会,是有进步意义的。孔子经常对弟子讲“仁”,有的话传至今日,被赋予新的意义,对我们做人行事仍有警醒作用。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是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生活得好,也必须使别人生活得好。

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将他的言论整理成一部语录体的书,叫作《论语》。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被后世的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影响既深且远。

孔子不但有学问,创立了一个学派,而且是一位善于育人的好老师。他虽然没能成为有大作为的政治家,但作为大教育家却成为后世为人师者的楷模。

2.兴办私学,致力教育(板书)

下面,请默读“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这段课文,包括大字、小字、竖排引言,结合小学学过的知识,思考一个问题:“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什么建树,哪些值得我们继承?”(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逐条整理)

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这是很了不起的,打破了“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这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个突破。(指导同学看彩图《杏坛》。)

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方法。如“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至今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3.编订古代典籍(板书)

为了教学需要,孔子悉心搜集、整理、编订古代文化典籍。相传,《诗经》、《》、都是孔子编订的。他还根据鲁国历史材料编成《春秋》一书。

二、百家争鸣(板书)

战国时期历史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封建制度刚刚确立,旧的阶级尚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强国并存、各自为政,新兴的地主阶级对如何治理国家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许多思想家从各自阶级立场出发,提出各种各样的政治主张,形成了不同的学派。这些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互相之间展开争论,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最为著名的学派和思想家有墨家的墨子,儒家的孟子、荀子,道家的庄子和法家的韩非等。

1.墨子与墨家:“非政”、“兼爱”(板书)

孔子死后大约11年,墨子出世。墨子名翟,做过较长时间的手工工匠,其技术与当时的鲁班齐名。墨子很爱读书思考,逐渐参预政治活动。当时孔子的儒学在许多国家流行,影响很大。墨子一开始也学儒家,渐渐发现一些问题。后来便自立新说,聚众讲学,(请看课本图《墨子和弟子在一起》)还常与儒家学派辩论,成为当时一大学派,与儒家学派并称“孔墨显学”。

墨子出身于劳动者,自称“”,他的思想代表手工业者和小私有者利益。墨子看到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百姓被迫当兵打仗,人民颠沛流离,困苦不堪,因而提出“非攻”、“兼爱”的主张。“非”在这是责怪、反对的意思,就是反对给人民带来灾难的兼并战争。“兼爱”即互爱互利,有力的要以力助人,有财的要以财助人。墨子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了当时人民的愿望,有积极意义,但是,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怎么可能互助互爱呢?因此,这种主张在当时不可能实现。

墨子还主张节俭,和弟子一起过简朴的生活,从图上也可看出,他们不脱离劳动。这与孔子鄙视生产劳动形成鲜明对照。墨子还主张“尚贤”,官吏及至天子都要选拔贤能的人担任。这在那个时代确实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民主思想。

2.孟子:“民贵君轻”和“仁政”(板书)

大约墨子谢世四年,儒家与孔子齐名的另一著名代表人物孟子降生在鲁国的一个附属小国——邹。孟子名轲,曾就学于孔子之孙子思,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孟子所处的时代,封建制度已经确立,地主阶级基本上巩固了统治地位。孟子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上,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他认为要达到长治久安,必须“行仁政”,让农民有田种,有衣穿,有饭吃;给农民充足的生产时间,减轻赋税,省减刑罚。孟子还认识到人民的力量不可轻视,提出“民贵君轻”的观点。(请看课本上竖排原话)他告诉统治者不能小看老百姓的力量,只有争取人民拥护,才能保住统治地位。他说:“桀纣之失效天下也,失其民也”。夏桀、商纣之所以败亡,就是因为他们太残暴,失去民心。

孟子的上述主张虽然是要维护地主阶级统治的长治久安,但是,起了劝诫统治者不要过分欺压人民的作用,还是有进步意义的。

孟子之后,荀况成为战国时儒家的另一代表人物。他与孔孟不同,注意吸收总结各派学说的成就,从中汲取积极因素,形成自己的学说,成为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子提出了著名的“制天命而用之”即人定胜天的思想,这在2000多年前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还很有限的时代,无疑是大胆而可贵的。他并不是妄言,而是说自然现象有规律可循,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可以“天地官(管)而万物役”,荀子的名言,现在已经成为现实。

荀子有个学生,叫韩非,不过他没有师承儒学,而是继承和发展了春秋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家政治学说体系。

3.韩非子和法家(板书)

韩非子生活在战国晚期,出身韩国贵族。看到韩国日渐衰败,他很着急,屡次上书韩王,提出种种使国家富强的方略计策,但未被采纳。韩非主张根据社会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进行政治改革,制订国家政策。认为国家应实行“法治”,以法令为准绳,不论官吏百姓,人人都当知法守法、受法度制约。韩非还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君主将大权独揽。

韩非口吃,不善言谈而善于写作,他的许多散文都成为传世名篇。为说明抽象的道理,他写了不少著名的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等,已为后世熟知常用。

韩非的著述有10多万字,后来传到秦国,秦王嬴政看后赞叹不已,说:“我得见此人,和他在一起,死也安心了”,并逼着韩王派韩非入秦。可是韩非来到秦国后,没有受到重用,反而遭到同学李斯及他人的陷害,被迫自杀于狱中。韩非虽死,但他的政治主张却被秦王嬴政采用。

上面,我们介绍了战国“百家”中主要几家的代表人物。同学们已经知道,战国时期封建制度初步确立,各国的封建统治者都力求图强革新,以巩固其统治,进而称霸天下。请大家从这个时代特点出发,想想哪家的学说对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最为有用?(引导同学回答问题,并加以归纳)当然是韩非子的学说。一方面他从历史进步的观点出发,赞赏改革,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另方面,他提出的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实行法治的主张,适应强国之君结束分裂割据局面、一统天下的政治需要。正因为如此,嬴政才赞赏并推行了韩非子的政治主张,并由此成就帝王之业。

“百家争鸣”,我们主要介绍了政治学派。春秋战国时,由于大小战争连年不断,许多有志报国的人都研究战争,探讨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因而有所谓“兵家”,有人将他也放在“百家”之列。下面介绍两部著名的兵书。

四、《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板书)

《孙子兵法》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是最早的兵书,在世界军事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被称为《兵经》,译成英、日、俄、德、法等多国文字出版。这部书是春秋晚期著名军事家孙武写的,书中叙述的许多战略战术原则一直为历代兵家所遵循。如“我专而敌分”、“以十攻一”、“以众击寡”,讲的是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指导同学看课本竖排原文,并作文字解释)讲的是充分了解和掌握敌我双方的情况;还有,“攻其不备,出其不意”、“避实击虚”等更为我们所熟知。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战争时,创造性地运用这些战略战术原则,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据说现在连日本的企业家也研究《孙子兵法》,以求在商业竞争中削弱对手,发展自己。

《孙膑兵法》是战国中期孙武后代孙膑所著,就是那位创造著名的“围魏救赵”战法的孙膑。这部兵书继承了孙武的军事思想,有些方面还有所发展,可惜传诸后世的只是其中的部分内容。

4.巩固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春秋战国时期几位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了解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希望同学们能够准确地记住老子、孔子、墨子、孟子、韩非子、孙武、孙膑这几位重要人物生活的时代(春秋还是战国),以及他们的主要建树或主张、精辟名言。这些大思想家为中国乃至世界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关心天下兴亡,对学问孜孜以求,值得我们学习。

5.作业

简述孔子的主要建树。

将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归纳列表。

(三)教学建议及教学设备

韩非名言范文第2篇

1、友情即良药;我们都是彼此的医生。—— 奥立弗·萨克斯

2、只要生命还可珍贵,医生这个职业就永远倍受崇拜。——(美)爱默生

3、劳动,这是一切钝感的最好的医生。—— 奥斯特洛夫斯基

4、一个高明的外科医生应有一双鹰的眼睛,一颗狮子的心和一双女人的手。——伦·赖特

5、毒不过黄蜂针,狠不过郎中心。—— 莫言 《丰乳肥臀》

6、医生三世,不服其药。()—— 戴圣 《礼记》

7、人处疾则贵医。——韩非

8、医生只不过是精神上的慰藉者而已。—— 佩特罗尼乌斯

9、酒越陈越好,医生越老越好。——(英)托·富勒

10、医生也是屠夫的一种。—— 钱钟书 《围城》

11、在病人即将痊愈时,请来的医生是幸运的。——拉伯雷

12、只有医道高明的医生才懂得何时不开方。——格拉西安

13、上正好反其道而行之才对啊。我要说,要做医生,恰好要做身患不治者的医生,甚至要进一步;一个医生如果一开头就接受了“无法治愈”这个概念,他就抛弃了自己的使命,临战之前已经缴械投降。——茨威格

14、无知固然没有欺骗可恶,但医生的无知的危害却要比欺骗大得多。——爱略特

韩非名言范文第3篇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m傥非常之人称焉(1)。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2);屈原放逐,乃赋《离骚》(3);左丘失明,厥有《国语》(4);孙子膑脚,《兵法》修列(5);不韦迁蜀,世传《吕览》(6);韩非囚秦,《说难》《孤愤》(7)。《诗》三百篇(8),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及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9),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适会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10)。仆诚已著此书,臧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注释

(1)m傥:豪迈不受拘束。(2)传说周文王被殷纣王拘禁在牖里时,把古代的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成为《周易》的骨干。孔丘字仲尼,周游列国宣传儒道,在陈地和蔡地受到围攻和绝粮之苦,返回鲁国作《春秋》一书。(3)屈原曾两次被楚王放逐,幽愤而作《离骚》。(4)左丘: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国语》: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撰著。(5)孙子:春秋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孙膑,曾与庞涓一起从鬼谷子习兵法。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骗膑入魏,割去了他的膑骨(膝盖骨)。孙膑有《孙膑兵法》传世。(6)不韦:吕不韦,战国末年大商人,秦初为相国。曾命门客著《吕氏春秋》(一名《吕览》)。始皇十年,令吕不韦举家迁蜀,吕不韦自杀。(7)韩非:战国后期韩国公子,曾从荀卿学,入秦被李斯所谗,下狱死。著有《韩非子》,《说难》《孤愤》是其中的两篇。(8)《诗》三百篇:今本《诗经》共有三百零五篇。(9)失:佚。(10)愠:怒。

解析

本文是西汉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写给好友任少卿的书信节选,大意是:自古以来,富贵而名声埋没不传的人,多得无法记载,只有豪迈不受拘束、非同寻常的人才能流芳百世;周文王被拘囚而推演出《周易》,孔子处于困境而写成了《春秋》,屈原被楚怀王放逐,于是创作了《离骚》;左丘失明,才完成了《国语》;孙膑膝盖骨被削去,撰修了《孙膑兵法》;吕不韦谪迁蜀地,《吕氏春秋》却流传于世;韩非子被囚禁在秦国,这才有了《说难》《孤愤》;《诗经》共三百篇,大都是圣人贤士为抒发愤懑而写作的。这些人都是情意郁结,不得舒展,所以才追述往事,寄希望于将来。至于像左丘明眼瞎,孙膑腿断,他们认为永远不可能被起用了,退而著书立说以抒发心中的愤懑,想借助留传后世的文章来表现自己。我私下里不自量力,最近靠着拙劣的文字,收集记载了散失于天下的旧说遗闻,考证其中的事件,推穷历史上成败、兴衰的道理。从轩辕黄帝开始,到当今为止。写成表10篇,本纪12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共130篇,也就是想要探究自然和人间的关系,弄通自古至今的变化规律,成为一家之言。草稿还没有完成,正好遇上那场大祸,我痛惜全书未完,所以即使受最严厉的刑罚也毫无怨色。如果我著成那本书,就要把它藏在名山之中,传给能够理解它的后人,在四通八达的都市里散布。这样,我从前被侮辱的旧债就能偿还了,即使被千刀万剐,我难道会后悔吗?然而,这些话只能对智者说,难以同一般的俗人谈的。

感言

《报任少卿书》是《史记》作者司马迁悲愤无奈的血泪之语。公元前99年,汉将军李陵率五千兵力与八万匈奴大军鏖战十余日,终因弹尽粮绝投降。司马迁仗义执言,为李陵辩解,被汉武帝处以腐刑,李陵也被夷灭三族。在司马迁看来,在所有的刑罚中,腐刑是最下等最惨烈的刑罚,是最大的人生耻辱。他本欲选择死亡,却深知这样与蝼蚁无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的这句名言,体现了他的人生价值观。死亡是每个人的归宿,然而,死就要死得其所,死得有价值。作为一名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面对侮辱、嘲笑、误解,他选择忍辱负重地活下来,只是为了著成《史记》的理想。忍辱负重比一死了之更痛苦,更需要勇气,也更能显出英雄气概来,可以说,这样的生死观背后透着他的万丈雄心。

司马迁从古代先贤中找到精神依托――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孙膑、吕不韦、韩非、《诗经》的作者等,成樗发愤著书的榜样。古人的“退论书策以舒其愤”在《史记》中也有鲜明的体现:司马迁对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进行叙述时,笔下时常涌荡着一种愤嫉之情,一种沉郁之气。那种对帝王公侯的贬斥鞭挞,对佞儒酷吏的尖刻讥讽,对刺客游侠的倾心赞颂,对失路英雄及含愤志士的无限同情,都极为鲜明地体现作者的爱憎褒贬。可以说,司马迁以史家的使命意识,将自己的歌哭悲欢化作了朗照乾坤、彪炳千古的历史巨著。这部呈现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学理想的著作,展现了上至黄帝,下至汉武帝时期三千年的历史画卷,其所呈现出的恢弘格局与盛大气象,成为中国史学中的绝唱。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认为,司马迁为中国文化创建了以史立身、以人文本的传统,《史记》不仅是中国历史的母本,也是中国文学的母本。

韩非名言范文第4篇

1、医生是我们文明世界的精华。——罗·路·史蒂文森

2、酒越陈越好,医生越老越好。——(英)托·富勒

3、医生也是屠夫的一种。——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 钱钟书 《围城》

4、带着感情看病,想着农民开方。

5、医生之本,德术并举。

6、用我的爱心点燃您生命之火,用我的医术解除您疾病之苦。

7、医生三世,不服其药。——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

8、医院之本,救死扶伤。

9、因为驱病、康复是你我共同的心愿,所以健康、快乐是你我同样的感受。

10、转变角色,把病人当亲人;诚信服务,倡导高尚医德。

11、上世纪最最聪明的人尼采曾经写上了这句可怕的话:最好不要做身患不治之症者的医生。在尼采交给我们解析的那些前后矛盾、内容危险的句子里面,这差不多是最最错误的一名话了。实际

12、上正好反其道而行之才对啊。我要说,要做医生,恰好要做身患不治者的医生,甚至要进一步;一个医生如果一开头就接受了“无法治愈”这个概念,他就抛弃了自己的使命,临战之前已经缴械投降。——茨威格

13、无知固然没有欺骗可恶,但医生的无知的危害却要比欺骗大得多。——爱略特

14、友情即良药;我们都是彼此的医生。—— 奥立弗·萨克斯

15、常修从医之德,常怀律己之心!

16、毒不过黄蜂针,狠不过郎中心。——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家 莫言 《丰乳肥臀》

17、医生只不过是精神上的慰藉者而已。——罗马官员与作家 佩特罗尼乌斯

18、只有医道高明的医生才懂得何时不开方。——格拉西安

19、廉洁行医,医者潮流,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20、尽心为安全而守护,尽责把隐患屏除。

21、一个高明的外科医生应有一双鹰的眼睛,一颗狮子的心和一双女人的手。——伦·赖特

22、人处疾则贵医。——韩非()

23、劳动,这是一切钝感的最好的医生。——前苏联作家 奥斯特洛夫斯基

韩非名言范文第5篇

1、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2、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3、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4、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点。

5、节省下来多少,就是得到多少。——丹麦

6、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7、奢侈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因为不幸的是,你获得愈多,就愈贪婪,而且确实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安格尔

8、一粥一饭汗珠换。

9、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10、知足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

11、奢则妄取苟取,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可以养气也。——罗大经

12、欲求温饱,勤俭为要。

13、细水长流,遇灾不愁。

14、精打细算够半年,遇到荒年不受难。

15、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七尺。

16、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萨迪

17、小处不省钱袋空。——托·莫尔

18、奢侈好像酒,既使人兴奋,又使人衰弱。——卡尔

19、不择手段地追求高级物质生活的人,他的思想品德,必然是低级的。——潜夫

20、一勺勺积累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去。

21、节俭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

22、钱币是圆的,所以容易滚走。——托里安

23、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24、奢侈的必然后果——风化的解体——反过来又引起了趣味的腐化。——卢梭

25、紧紧手,年年有。

26、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27、好处安身,苦处用钱。

28、勤能补拙,省能补贫。

29、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况

30、奢侈和只是一种社会腐化的现像,决不是原因。——鲁迅

3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32、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

3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34、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35、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36、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

37、君子以俭德辟难。

38、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9、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徵

40、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41、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42、奢侈总是跟随着,总是跟随着奢侈。——孟德斯鸠

4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4、奢侈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因为不幸的是,你获得愈多,就愈贪婪,而且确实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安格尔

45、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46、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47、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48、辛苦得来的果实,不要一口气把它吃完。

49、省下烟酒钱,急难免求人。

50、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

51、奢侈乃德义之灭亡。

52、饱时省一口,饿时得一斗。

53、奢侈的必然后果风化的解体反过来又引起趣味的腐化。

54、成由勤俭败由奢。

55、有荒节约度荒,天荒节约备荒。

56、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

57、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5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59、俭节则昌,佚则亡。

60、年年有储存,荒年不荒人。

61、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韩非名言范文第6篇

1、只有满怀自信的人,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认识自己的意志。——高尔基

2、吾无过人者,但生平行为,无不可对人言耳。——司马光

3、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默生

4、对我们帮助最大的,并不是朋友们的实际帮助,而是我们坚信得到他们的帮助的信念--伊壁鸠鲁

5、无论如何,“流言”总不能吓哑我的。——鲁迅

6、能够使我飘浮于人生的泥沼中而不致陷污的,是我的信心。——但丁

7、自立自重,不可跟人脚迹,学人言语。——陆九渊

8、放弃信念,无异死亡--法国

9、坚决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们,做出惊人的事业。——马尔顿

10、除了人格以外,人生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掉自信心了。——培尔辛

11、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成就不会超过他的信念--美国

12、我们对自己抱有的信心,将使别人对我们萌生信心的绿芽。——拉劳士福古

13、有必胜信念的人才能成为战场上的胜利者--希金森

14、自信者不疑人,人亦信之。自疑者不信人,人亦疑之。——《史典》

15、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

1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聃《老子》

17、信念!有信念的人经得起任何风暴--奥维德

18、一个人是否有成就只有看他是否具有自尊心和自信心两个条件。——苏格拉底

19、宁肯折断骨头,不能放弃信念--蒙古

20、信心是命运的主宰。——海伦。凯勒

21、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法国

22、恃人不如自恃也。(恃,依靠。)——先秦《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23、人必须要有耐心,特别是要有信心。---居里夫人

24、地球上的任何一点离太阳都同样地遥远。——伯顿

25、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徐特立

26、人有了坚定的信念才是不可战胜的--贝蒂

27、人多不足以依赖,要生存只有靠自己。——拿破仑

28、在真实的生命,每桩伟业都有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奥格斯特。冯史勒格

29、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保——诸葛亮

30、哥伦布发现了一个世界,却没有用海图,他用的是在天空中释疑解惑的“信心”。——桑塔雅娜

31、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萧伯纳

32、我们对自己抱有的信心,将使别人对我们萌生信心的绿芽。——拉罗什富科

韩非名言范文第7篇

相濡以沫不如相望江湖

有人的地方 就是江湖

江湖一词出自<庄子.大宗师篇>:泉涸,鱼双与处于陆,相掬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什么是江湖?人即是江湖。什么是江湖?恩怨即是江湖。江湖是美丽的,在深夜的街头独自挥舞着刻着自己名字的剑,像风一样潇洒,江湖是无奈的,看着自己的师友至爱喋血黄沙,为报仇也只能十年面壁。这就是江湖。在江湖里,你可以和你的爱侣双剑合璧,共奏一曲“笑傲江湖”。也可以凭着自己的绝顶聪明,找寻传说中的秘籍,练就绝世的武功。或者开山收徒,成为受人景仰的宗师。也可以打一把自己的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成为传说中的孤独剑客。等到完成了一些近于苛刻的条件,你就可以拜风清扬、张三丰、达摩祖师、王重阳、杨过这样的传奇人物,学到令人艳羡的武功。

江湖的称谓最早是由庄子提出的,出自《庄子 大宗师篇》,原句为“泉涸,鱼双与予处于陆,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原文意思是:泉水干涸后,两条鱼未及时离开,受困于陆地的小洼,两条鱼动弹不得,互相以口沫滋润对方,使对方保持湿润。此时,两条鱼便缅怀起往日在江河湖水里自由自在,彼此不相识的生活。

而后古龙在一本武侠书中借杀手燕十三之口说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更成为惊世之言,至此,江湖的称谓为更多的人接受,也有了更深更广的内涵。最终,还是由古龙先生为江湖的称谓做了总结: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诚如斯言,记得徐克版的《笑傲江湖ii东方不败》,那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水墨山水、纯真作品,因为任我行“只要有人,就会有恩怨”变得沉重。

追溯庄子,历来以寓言的形式阐述玄妙的真理,可谓寸字寸金。江湖,而非溪海,正因为溪水不能容纳更多,给人的感觉更是潺潺细水、清澈见底,我们不能忍心看到浑浊;海,又失之巨大,猛烈而骇人,心中只有敬畏,感觉望而却步。只有江湖,才能真正表现意境,江有溪之隽永绵长、且有奔渤之势,复杂的水境泥沙混杂;湖,另有海之深沉,无穷的生命蕴涵之中。人之悲哀,就在于江湖。

“江湖”的词源 ——从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谈到江湖文化第一元典《庄子》

张远山

当代大陆学者的著作,我若非翻两页就看不下去,便是划上许多否定-性杠杠,以备一旦需要撰文批评,查找证据方便。然而陈平原先生所-著《千古文人侠客梦》,我不仅一口气读完,还划了不少肯定性杠杠-。此书胜义颇多,如论侠客为何必佩剑、侠骨为何香如许,均予人启-发。妙句也不少,如“‘山林’少烟火味,而‘江湖’多血腥气”;-“‘山林’主要属于隐士,‘绿林’主要属于强盗,真正属于侠客的-,只能是‘江湖’”;“中国文人理想的人生境界可以如下公式表示-:少年游侠—中年游宦—老年游仙”。只可惜此书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尴尬:言必称“江湖”,却未能找到“江湖”的真正词源。

一 此书第七章《笑傲江湖》开篇曰:“谈武侠小说,无论如何绕不开‘-江湖’……‘江湖’属于‘侠客’;或者反过来说,‘侠客’只能生-活在‘江湖’之中。这种近乎常识的判断,其实大有深意。只是人们-很少深入探究为什么‘侠客’非与‘江湖’连在一起不可。”随后对-“江湖”一词进行了词源学探索。

陈平原对“江湖”一词的释义是:“‘江湖’原指长江与洞庭湖,也-可泛指三江五湖。”这一浮泛释义的症结在于,他找到的最早出处是-秦以后的《史记》:“《史记·货殖列传》述范蠡‘乃乘扁舟浮于江-湖。’”他显然知道,这不可能是“江湖”的词源,于是又自己加以-否定:“其中的‘江湖’即指五湖。故《国语·越语下》又称范蠡‘-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

由于没能找到“江湖”一词的源头,陈平原的以下解说就不得要领了-:“有感于范蠡的超然避世,后人再谈‘江湖’,很可能就不再只是-地理学意义上的三江五湖,高适诗‘天地庄生马,江湖范蠡舟’,杜-甫诗‘欲寄江湖客,提携日月长’,杜牧诗‘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其中的‘江湖’,就隐然有与朝廷相对之意,即隐士-与平民所处之‘人世间’。‘江湖’的这一文化意义,在范仲淹如下-名句中表现得最为清楚: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1〕

从并非“江湖”一词之源头的西汉《史记》(尽管所述的是春秋末年-的范蠡),一下子跳到八百年后唐代诗人高适、杜甫、杜牧带有“江-湖”字眼的诗句,再跳到三百年后北宋范仲淹关于“江湖”的名言,-时间跨度千载以上,陈平原依然没能找到“江湖”的真正词源,因为-他找错了方向。他应该到《史记》以前去找,而不是到《史记》以后-去找。所有元素型的文化观念都必须到先秦典籍中找到源头才算数,-这应该成为学界的基本常识。先秦之所以被称为轴心时代,就因为它-提供了后轴心时代的一切文化元素。

由于找错了方向,又实在无计可施,陈平原只好把“江湖”的词源问-题悄悄搁过一边,回到“笑傲江湖”本题:“《史记》为游侠作传,-没有使用‘江湖’这个词……唐人重新把侠客置于江湖之中,这一点-很了不起,基本上奠定了武侠小说的发展路向。……唐代豪侠小说中-已出现‘江湖’这个词,并把‘江湖’作为侠客活动的背景。”〔2-〕由此一路向下,一直论到二十世纪的新派武侠小说,论到金庸小说-《笑傲江湖》。由于对“江湖”的词源语焉不详,陈平原就给了读者-一个错觉,似乎“江湖”一词是迟至唐代豪侠小说才正式出现的。

二 “江”、“湖”两字分开使用时单独成词,作为专名固然特指长江和-洞庭湖,作为共名固然泛指三江和五湖,然而“江湖”一词既不是“-江”、“湖”两个专名分开解释后的简单相加,也与“三江”、“五-湖”的共名无关。在中国文化中,“江湖”是一个意义特殊的专名,-“江”、“湖”两字仅仅是词素,不能单独成词,也不能分开释义。-更重要的是,“江湖”这一专名的特殊意义,决非从唐代豪侠小说到-当代武侠小说对此词的事后追加,而是唐代以前的先秦时代早就有的-:民间社会的江湖文化与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相对。因此并非先有“-侠客”,后有“江湖”,而是先有意义特殊的“江湖”,后有纵横笑-傲的“侠客”。这是因为,此词的真正词源出自始终不被儒家中国承-认为正式经典的中国文化第一元典《庄子》。在《十三经》和所有先-秦典籍中,都没有出现过“江湖”一词——不过说有易,说无难,海-内外硕学博闻者若有异议,切盼教正。

《庄子》全书使用“江湖”一词凡七处,是汉语中最早出现的“江湖-”,按顺序依次如下: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内篇·逍遥游第一》)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 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内篇·大宗师第六》,重言又见《外篇·天运第十四》)

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内篇·大宗师第六》)

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外篇·至-乐第十八》,重言之异文又见《外篇·达生第十九》)

夫丰狐文豹,栖于山林,伏于岩穴,静也;夜行昼居,戒也;虽饥渴-隐约,犹旦胥疏于江湖之上而求食焉,定也;然且不免于罔罗机辟之-患。(《外篇·山木第二十》)

以上五条(两条略)中哪条是“江湖”的原始出处?容我偷懒抄一段-拙著中的旧文:

庄子与韩非是针锋相对、不共戴天的两个先秦思想家,尽管庄子死后-数年韩非才出生。但他们两个人的巨大天才,造成了中国两千年历史-中最大的两种力量:庄子左右了江湖文化,韩非主宰了庙堂政治。—-—顺便一提,与庙堂相对的“江湖”一词,也源于《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的这个大葫芦寓言。被人视为〃江湖〃一词出处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倒是出自《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两个“江湖”虽然语意相近,毕竟还是第一个更符合后世通用的“江-湖”。〔3〕 拙著《寓言的密码》之所以仅引两条,因为《庄子》内篇为庄子本人-亲撰,外篇为亲炙弟子据庄子遗稿与闻见整理编纂,杂篇为再传弟子-与庄门后学所发挥。而且只有第一条直接论人(惠施),后四条(加-重言二条)皆以物(鱼、鸟、狐、豹)喻人。所以我认为首条出现最-早,是“江湖”一词的真正词源。江湖中国的通天教主庄子,无可争-议地拥有“江湖”一词的知识产权。

三 陈平原说:“‘江湖’的这一文化意义,在范仲淹如下名句中表现得-最为清楚: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实际-上是把伪经当成了真经。

出自《岳阳楼记》的范仲淹语,固然是关于“庙堂”、“江湖”的最-大名言,但它不仅不可能是“江湖”的词源,而且范仲淹的儒家立场-使他更不可能把“江湖”的文化意义解释清楚,而是一定会对“江湖-”的真正文化意义进行歪曲和篡改。

儒家庙堂所推销的政治人格是忠君牧民的“君子”,道家江湖所弘扬-的文化人格是傲视王侯的“真人”。“江湖”的文化意义,与范仲淹-的儒家思想根本无法兼容,所以范仲淹对“江湖”的解释完全不足为-据。范仲淹笔下的“江湖”并非文化中国的真江湖,而是政治中国的-伪江湖——这个政治中国的伪江湖立意要消灭的才是文化中国的真江-湖。“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揭示的只是因失意而暂处江湖的真-儒家的卑琐政治人格,却远未揭示那些安居江湖、乐处江湖、傲立江-湖的真道家的伟岸文化人格。

那些“每饭不忘君恩”的儒家,即使因不被帝王接纳或失宠于帝王而-暂处江湖,也不是真道家,充其量是伪道家,所以时刻想着钻营夤缘-进入庙堂。真正的道家不可能“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而是“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庄子·杂篇·让王第二十八》),“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庄子·杂篇·天下第三十三-》)。

江湖新解:在现代的年代,江湖两个字远远不是表达狭义的地方了。现代人说的江湖,往往是说的黑社会秩序。

韩非名言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仁义礼智 求实入世 重义轻利 居间中庸

几千年的农业文明铸就了矛盾而复杂的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思想。客观公正而辩证地认识中国传统思想的内涵,审视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观念,对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现代人主流认识的重新确立,明确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一、“天人合一”的和谐观

“天人合一”是古代儒家确立的一条审美标准,意为天地间最美的东西就是和谐,孔子认为“文质彬彬”是君子的和谐之美。《周传》提出了“与天地合德”的审美思想:“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奏天时。”人是自然的产物,人应该按自然规律办事;人是自然的中心,人的行为对自然有重要的影响,所以人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达到人与天的相互和谐统一。儒家和道家思想中都把“人”看做是天地自然并存共荣的重要实体。人作为“天地之心”的说法多见于著作和名言名句当中。《礼记·礼运》说:“人者,天地之心也”;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天人合一”成为两千年来中国传统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天人合一”、“和谐”是中国先哲对于人的生存方式的极其重要的思想,也是整个中国传统思想的最高价值原则,这一原则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形成、发展和繁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仁义礼智”的情感观

“仁义礼智”是中华文明美丽的情感目标。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人人都有同情、羞耻、推让、是非的心理倾向,这四种心理倾向一开始是处在萌芽状态的“善端”,它有可能发展为“仁义礼智”的情感品质。教育的全部作用就在于引导人扩充其固有的善端,使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使汩汩泉水,汇集成滔滔江河。孟子认为,一个人的善端得到扩充,就为推行仁政奠定了思想感情基础,就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否则,连侍奉父母都不能做到。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仁义礼智是与生俱来的善端,教育的价值就在于保护它、发展它,使其成长为战胜邪恶的情感力量。

三、求实入世的价值观

中国传统思想中则注重现实的人生,宗教色彩淡薄,有着浓厚的伦理道德观念。伦理道德中的“五伦”,即古人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反映的就是中国社会上最习见的几种人际关系。这些关系用忠、孝、悌、忍、善作为关系准则,这些关系和准则都是典型的“入世”思想。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使人们懂得“几分耕耘,几分收获”的道理,因此儒家思想强调立德、立功、立言,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切从自我做起,从实际做起,“重实际而黜玄想”。所以在中国社会,既有安贫乐道、勤俭节约、知足常乐的人生境界,又有“自扫门前雪”的实用主义生活态度。

四、“重义轻利”的价值观

“义”与“利”的关系是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论的问题。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各个学派的义利价值境界是不同的,但“重义轻利”、“贵义贱利”发展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价值境界取向。“利者,义之和也。”(《易·乾·文言》),墨子认为义和利是统一的,一定的道德行为会给人带来利益。墨子说:“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义则贫。”(《墨子·天志上》)认为只有合义的行为才能给人带来得益。但韩非子看重功利,“正直之道可以利义”(《韩非子·奸劫杀君》),他认为人与人首先是利害关系,有共同利益才能合作。“重义轻利”论则主要是以儒家为代表。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把义与利对立起来。孟子把义与利严格区分开来,认为道义的价值高于一切物质利益。后来,董仲舒提出“身之养莫重于义”的观点,认为有道德是人贵于物的根本,道德的价值高于物质利益。宋朱熹认为“仁义根于人心,利心生于物。”(《四书章句集注》)认为道德是第一位的。《论语》中,孔子说“君子义以为上”,即道德的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儒家重视道德境界和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对中国传统价值境界观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认为,生命固然重要,但人的道德上的操守和义节更重要。如若二者发生矛盾,他们主张“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在根本价值认识上,明显的“重义轻利”、“贵义贱利”的倾向,也是中国传统审美思想的一个基本特点。

五、居间中庸的品行观

中国传统思想重视人的行为和品质上的“中庸”的性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大力提倡“中庸之道”。孔子认为道德是第一位的,同时将中庸视为道德的最高层面,倡导以仁义为先,讲孝道,循忠义,同时注重修身养性与人际关系和谐。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以后的儒家继承了孔子的中庸思想,专门编写了《中庸》一书。《中庸》中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这就是说,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适中点,在这个适中限度内就能达到和谐的境地;一个社会也是一样的,若要想达到和谐、安定,就必须把人的欲望、行为都保持在适当限度内。作为“四书”之一的《中庸》,积极宣传中庸之道,对于中国传统影响很大。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中庸,既是一种方法论,又是一种思想境界。它主要是要通过折中调和的方法,达到一种平衡,以期实现最合理的状态。中庸的观点在认识论上,反映了一定的辩证法思想。但是,同时也存在着回避矛盾、否认斗争的形而上学倾向,遇事就讲“君子中庸”,不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国传统思想的中庸性质,对我们中华民族的道德心理定势、价值取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传统思想的综合性特点,表明中国传统思想是博大精深的同时又是精华与糟粕共存的,要使传统思想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更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多汲取传统思想中的精华,从传统思想中寻找资源,以期实现观念的创新与个人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