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一村一名大学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2005年起,吉林省启动了'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每年从农村选拔2000名青年,到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大学农学部等涉农院校,进行全日制大学专科学历教育,实行定向培养,用5年时间,使每个行政村都有一名有知识、懂技术、留得住、用得上的大学生。
“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是一个农民受益政府买单的惠农项目,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政府出资6000万,从招生选拔、在校教学到返乡就业的各环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今项目已经进行到了最后阶段,本文应用价值工程的原理对该项目的各环节的进展、投入和产出的效益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一、 “一村一名大学生”的价值工程模型
价值工程(ValueEngineering) 是二十世纪四十年展起来的一门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实用管理技术,该技术对所研究对象的功能与费用进行系统分析,旨在提高所研究对象价值。
价值工程的基本研究公式为: V=F/C
式中:V---产品的价值,
F---产品的功能
C---产品的成本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价值工程主要研究如何以最低的成本取得最大的价值,例如为实现同样的功能,成本越低其价值也就越高;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功能越高价值也越高。价值工程的方法在经济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的总体功能是从农村选拔优秀学员到高校进行全日制教学,使每一个学员都掌握实用的知识技能,返乡带动本村发展致富。为了更好地进行功能成本分析,本文将项目分为招生选拔、在校教学到返乡就业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分为若干环节(如表1所示)。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为了更有效率地实现整体功能 我们需对总的投入在各个环节间进行合理的分配,对于功能较高的环节需要的投入应该相应多一些,而功能较小的环节投入应相对的要少。
表1:项目阶段和环节的划分
招生选拔
项目宣传[1]
工作经历考核[2]
学历水平考核[3]
入学考试考核[4]
在校教学
专业设置[5]
课程设置[6]
课堂教学[7]
教学监督[8]
课后学习[9]
师生交流[10]
返乡就业
返乡后就业环境[11]
广播电视大学作为现代远程教育实施的主力军,办学网络一直延伸到各县乡镇,是发展远程教育的骨干力量。创办以来,一直坚持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海岛和边远地区,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多种形式办学,在为农村培养实用性人才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也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为现代农业建设服务,推进农村教育上可以大有作为。
一、电大开展“村―名大学生计划”招生情况分析
自2004年秋季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以来,截至2005年底,全国共有32个省级电大410个县级教学点参与该项目试点工作,共开设包括种植、养殖和管理3个大类的11个专业,约有2.5万人参加了该计划的学习。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作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展此项目的首批试点单位,目前共有桐庐、淳安、嘉兴、嘉善、海盐、平湖、龙游、江山、常山、开化、临海、瓯海、乐清、永嘉、遂昌等15个教学点开设了农村行政管理、乡镇企业管理、农业经济管理3个专业,累计招生1737名。浙江电大历年招生及教学点开设情况见表1:
从表1所呈现的招生情况并结合“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的实际运行情况来分析,电大开展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有以下一些特点:
1.招生规模稳步发展,办学条件逐步改善。浙江电大从2004年秋季首次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招生以来,到今年刚结束的春季招生,参加学习人数从单季的195名增长到879名,增加了3.5倍,呈稳步发展的态势;参加该项“计划”招生的教学点从开始时的6个点发展到2006年春季的12个教学点同时招生,教学点已达15个,辐射面更趋广大。而更值得关注的是,教学点的设置也从初期相对比较偏远、经济欠发达的县(如淳安、江山、常山等)扩展到经济比较发达、办学条件相对较好的县级教学点(如嘉善、平湖、临海等)。
2.政府力量是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深入展开的关键。解决“三农”问题,为农村培养适合的专门人才是中央政府和各级政府都十分关心的,政府支持的力度大小,直接关系到“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开展。从浙江省招生的情况看,该项目的开展与各级领导的重视、政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招生形势好的教学点,政府支持力度都比较大。如永嘉学院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与县政府的“农村党员干部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结合起来,政府下发文件,要求各乡镇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通过政府牵头,采取有效手段,鼓励学员参加学习,并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规定参加学习的学员取得毕业证书后,县财政给予50%的学费补助,使得永嘉学院在2005年秋的首次招生中便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共招生邱人。又如嘉兴市,争取到了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成立了嘉兴市农村大学生培养领导小组,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协调,市农经局负责日常工作,市教育局负责业务指导和督察,市财政局负责培训经费的筹集和管理,市电大负责教学组织管理、教育资源整合、师资培训和教学质量监控,使得嘉兴整个地区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招生进展既有序又富有活力,成效显著。
3.特色宣传是否到位,直接影响“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开展。如何让社会了解电大开展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吸引农村有志青年报考,是我们首先要做好的工作。一般来说,宣传到位的教学点,招生情况也相对较好。比如,嘉善学院所在县的西塘镇有部分村干部想就读农村行政管理专业,同时县委党校也在招收行政管理专业,这些学生就不知道如何选择了,学校知道这个情况后,主动到西塘镇政府与领导沟通交流,介绍中央电大开展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特色,以及开放教育的先进理念、办学模式,使得这个镇与周边乡镇的60多名学生参加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学习。
4.学习费用仍然是“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实施的制约条件。“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收费,虽然中央电大在费用上给了一定的倾斜,但是总计5000多元的学费,对于一个普通农民来说还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因此,在经济相对富裕的乡镇招生情况比较好,如嘉兴电大、临海学院、瓯海分校等教学点的招生情况,明显好于偏远的、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的龙游、江山、常山等教学点。因此,要使“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持续进行下去,各地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在经费上给予资助,不能让学费成为入学的门槛。
5.招生专业与农村和农民的实际需求存在差异。在“计划”已开出的3大类11个专业,全国电大招收的2.5万人中,3个管理类专业占了80.8%,而种植类6个专业只占10.9%,养殖类3个专业占8.3%。浙江电大虽然每季招生都有试点单位申报种植、养殖类的实用性较强的专业,但往往只有管理类的专业招生顺利,事实上我省所有学生均选择了管理类专业,种植、养殖类专业招生数为零,与“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开设针对农村教育特点和需求专业的初衷大相径庭。
二、为农村培养实用性人才,电大优势显著
1.广播电视大学作为教育部首批开放教育试点单位之一,具有明显的网络优势,有延伸到各县的电大办学网络(人网)和覆盖各省各市、县的卫星电视网(天网)以及基于互联网和宽带专用网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地网),三网协调运作、互为补充,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多维平台、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是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骨干力量。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现状是城镇各类高等教育资源比较丰富,而农村各类高等教育资源却很缺乏。电大的教学点铺设到了所有县城,有些甚至到了乡镇,为农村进行高等教育提供了方便。大部分县级电大作为当地惟一的一所高等学校,理应成为农村高等教育的承担者。
2.广播电视大学通过开放教育试点,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服务地方、服务基层、服务海岛山区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经验。如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已经形成了“基于网络,导学结合、四维互动”的教学模 式和“以人为本,过程为主、基于网络、质量监控、协调运作”的管理模式以及“六大运行机制”,能够利用现有的网络,精心组织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农村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急需的专门人才。
3.广播电视大学自身的发展和生存也需要它在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找到合适的项目,以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电大开展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正是这样的项目,它与普通高等农业大学开展的相应项目有所不同。例如作为第一个提出并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河北农业大学,采用的是单考单招,择优录取、脱产学习的方式,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颁发普通高职大专毕业证书。电大采用的是:学习期间不转户口,就地上学,自主学习、累计学分,修满规定的学分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在学习方式上,从农业生产特点和解决农民学生的工学矛盾出发,采用电视教学、网络教学、集中面授、个别辅导、学习小组等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和学习活动。这样灵活的学习方式,方便了学员根据农忙和农闲的不同,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学习能够正常进行,是更适合农村青年接受教育的方式。电大面向农村的远程教育,是进一步扩大开放、向下延伸的一项重要改革,是中国农村高等教育的一次带有突破性的进展。
4.广播电视大学从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以来,加大和完善了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和网上教学资源的建设。截至2005年底,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已有网上课程539门,网上视频课程8572课时,视频课程光盘6779课时,CAI课件63个,网上文本资源24810份。因此,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师在制作网络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及教学组织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完全可以为农民致富奔小康制作丰富的、实用性、可看性强的多媒体资源,使他们更快更方便地掌握农业科技知识、管理知识和实用技术。
三、利用优势,发挥特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成为我国“十一五”时期首要的战略任务。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当前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通过现代远程教育为县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是目前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一个比较现实的方法。如何为农村培养一批扎根农村,献身农业的接受高等农业教育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带头人,实现农民奔小康的目标,是新时期教育赋予广播电视大学新的历史使命和创新发展的战略机遇。电大应该利用自己的优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通过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这一试点,在规模稳步发展,政府支持力度增加,社会影响日趋扩大的今天,发挥自己的特长,用好用足政策,在新形势下实现电大的可持续发展。
一、挖掘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是发展农村经济的生力军,是农民致富路上的引路人。我部积极挖掘乡土人才,到目前为止,建立合作社家,汇集种养能手、致富能手、销售能手人。
二、引进经营管理人才。
带来了一批经营管理人才,他们不仅带了了资金,而且带来了科学管理技术。
三、建立农村信息化人才。
根据省市农村信息化相关政策,我部积极组织乡镇、行政村申报信息化乡镇、村级信息服务站,完善硬件的同时,建立健全农村信息化人才队伍,为实现我县农村信息化做好人才准备。现已确定了3个乡镇信息服务中心站和12个村级信息服务站,并按照会操作、会收集、会分析、会传播、会经营、能维护、能培训的“五会两能”要求,选聘了15名信息员。
四、培养“一村一名大学生”新型人才。
按照市《关于做好2013年“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远程教育招生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从各乡镇推荐报名的86名村级班子成员、后备干部和致富能手中,严格筛选出了32名学员进行远程教育培训。并在5月9日,对远程教育班举行了隆重的开班仪式。我部协同县委党校积极采取多种有效教学管理措施,强化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监管,积极改善教学环境,改进教学方式,结合学员的个人生产生活实际,强化定期集体教学和分散辅导,激发了学员在工作和生产中不断学习知识和技术,提升科学文化知识素养。与此同时,我部根据《关于做好2014年“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成人高等教育函授招生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认真落实招生工作。到目前为止,正在对各乡镇推荐报名的学员进行初审。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人才队伍结构不能满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加上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导致直接服务农村经济建设的实用型人才缺乏。
2、农村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乡镇农村技术推广队伍年龄偏大,技能难以满足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以培养为主,引进为辅,着眼于开发人才资源,继续加大对现有人才的教育培训。
关键词:大学村官;村民
【中图分类号】 D422.6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9-0319-02
大学生“村官”是指通过公开招聘方式,被任命为行政村(含社区)担任村“两委”(村委会或村支委)干部,担任一定职务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年轻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出台,最早可以追溯到1995年。1995年,江苏省率先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1999年,海南省推出类似的政策;同年,浙江省宁波市采用公开招考方式推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到2004年底,全国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省(市、区)发展到10个。2005年7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2006年2月,中央组织、人事、教育等八部委下发通知,联合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2010年4月29日,中央组织部下发通知,将“5年内选聘10万大学生村官”修改为“5年内选聘20万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基层工作。2010年,全国选聘到农村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村官”达到3.6万名。
凤阳县大学生“村官”政策制定源于1998年的凤阳县委县政府与安徽科技学院合作开展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即聘请在校大学生到行政村担任科技副主任(后来又增加了公司经理助理)计划。根据这一计划,大包干发源地小岗村迎来了数位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开发双孢菇产业,并带领农民建立起小具规模的双孢菇生产基地。2006年6月,凤阳县启动了“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工程”。
凤阳县大学生“村官”招聘工作已经进行了7期,前后共招聘大学生“村官”约200名(含外地落户凤阳农村自主创业的大学生若干名,其中部分为地方政府作为人才提拔使用)。他们的到来,为农村基层工作增添了活力,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的工作受到广大农民和各级领导的好评。经过几个轮回,有的被地方政府提拔,有的考上了公务员,有的转向了城市,还有的考上了研究生,目前坚定留在农村基层的大学生“村官”仍然有七十余名。
自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以来,经过全体村民公开选举方式当选村委会主任的大学生“村官”在全省全国并不多见。2011年8月15日,大学生“村官”王兴以高票当选凤阳县向阳行政村村委会主任,这在凤阳县尚属首例,从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为了更好的总结大学生“村官”工作,促进该项工作更好发展,我们对王兴当选村委会主任事件进行了访谈,力图找到王兴当先村委会主任背后深层次原因,对当代大学生、特别是对大学生“村官”提供有益的启示。
王兴是2007年到凤阳县临淮镇向阳村担任“名誉村委会副主任”的。进村伊始,王兴感到首先要做的是了解村情民情。王兴认为,自己因为我生长在县城,对农村的情况不甚了解,所以了解农村情况对开展工作尤为重要。所以,进村伊始王兴走村入户,“几乎跑遍了向阳村的家家户户,张家的家长我了解,李家的里短我知道。一轮下来,我清楚了村情,村民也认识了我这个大学生村官。农村人讲究熟人熟面,关系熟悉了,工作也自然好干得多。”王兴说:“我了解了很多农村的实际情况,学习了很多与村民打交道的经验,也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辛酸苦辣。”通过与农村的亲密接触,王兴认识到,“农民是最讲究实惠的,你为老百姓办事,你给老百姓出力,老百姓就信任你。做大学生村官三年,我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村民解决纠纷、申请创业贷款,还带领村民发展大棚蔬菜,建立了合作社,搞起了订单农业。”
在王兴到任的短短的几年里,向阳村的各项事业都有了新变化,这里面也有王兴的一份心血和汗水。渐渐地,向阳村群众给王兴越来越多的信任和支持。群众的信任和支持集中体现在2011年8月15日的选举中。这一天,王兴以绝对多的高票当选了向阳村村委会主任。要知道,这一职务虽然算不上什么“官”,但很多人候选人为了拉选票而使出了浑身解数,而年轻的大学生“村官”王兴则在没为自己作任何“位选票”工作前提下“轻而易举”地赢得了向阳村选民的高度信任和殷切期望。
当选了村委会主任后的王兴在回顾自己几年来所走过的“村官”之路时说:从大学生村官一路走来,茫然无措我经历过,苦辣辛酸我品尝过,幸福收获我也得到很多。作为一名“外乡人”,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能够得到村民的支持和拥护,是对我最高的褒奖和认可,同时也是对我今后工作的鼓励和鞭策。成功当选为村委会主任事实说明,向阳村群众给了我更多信任,也给我更多的信心,同时我也感到了更大的责任。今后,我将始终保持大学生“村官”的本色,恪尽职守,努力做好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急需的事情,为村民谋幸福,用实际行动来证向阳村选民的选择是正确的。
身为一村之长的王兴认识到村民与“村官”之间的关系。王兴说,要“先做村民,再做村'官'”。王兴要始终坚信沈浩说过的一个道理:“如果你工作做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跟群众走得不够近。”因此,继续保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站在群众角度说话做事的作风,成为作为村委会主任王兴恪守的准则。
王兴的另一个准则是:既要做好“学员”又要做好“服务员”。王兴说,农村工作千头万绪,相对而言,刚当选村委会主任还是农村工作的“学员”。不能因为成功当选就沾沾自喜,今后仍需要主动虚心向身边的老党员、老干部、广大群众学习。要在为群众服务时不说外行话、不做门外汉,要做农村工作的明白人。为此,不仅要重视学习,还要切实发挥自身优势,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服务员”。要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领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凝聚民心、激励群众,并提高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和服务群众的本领。要利用大学生眼界开阔、思维活跃的优点教育农民,使向阳村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尽快把向阳村建设成为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的行政村。
____曾就读于____省艺术专科学校美术系,____年毕业后,响应县委、政府鼓励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参军的号召,放弃工作分配机会,应征入伍,在广东军区炮一师政治部宣传科服役,从事美术宣传和影像摄制工作,多次荣获嘉奖并被评为“优秀士兵”。2001年光荣退伍后,____打报告申请自谋职业,开办了____县第一家个体数码影像工作室。虽然收入颇丰,但每当夜深人静,他常常自省:人生的价值难道仅仅局限于做生意?什么样的生活道路才可以兼顾实现个人理想的同时回报国家、社会、学校乃至军队对自己多年的培养?经过一系列思索,他毅然决定投身急需人才资源注入的农村,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于是报名参加选拔,并以第一名的成绩入围“一村一名大学生”,被分配到____乡____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
____深知农村工作要见成效,就必须为老百姓谋福利,切实调动他们谋发展的积极性。他结合相关政策,为村民申报茅草房改造和沼气池建设,动员他们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____村的参合率达到98%,超额完成任务。他暗下决心要通过一系列惠农项目的有效实施
让老百姓受益,不断坚定为民谋求发展的信念。
____非常珍惜在基层锻炼的机会,他不断挑战,超越自我,力求完美,忘我工作。在不断遇到问题,全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的个人价值取向乃至人生观都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转变。以满腔热忱投入乡村工作,在意识形态上不再拘泥于做好一件事能为自己带来什么,而是考虑能为政府解决什么,能为村民谋求什么。每办好一件具体的实事,就能为乡镇领导排忧,为农民群众解难,在领导认可和群众赞许的氛围中,他总能满足于别人需要,能为群众办事的成就感。
作为“一村一名大学生”,面对微薄的每月600元生活补助,他从不抱怨,一心扑在工作中。有些人不理解,甚至嘲笑他傻乎乎的,认为他的工作没盼头,不值得太认真太投入。然而,在那个岗位上就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切实落实各级领导交给的任务,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不屑别人的非议,不计个人得失,全身心忘我地投入工作。
____年末至____年初,全县遭受了五十年不遇的雪凝灾害袭击,____乡受灾情况尤为严重。全乡上下团结一致,奋力抗击雪凝,狠抓恢复重建。____充分发掘自身在数码影像技术方面的优势,敏锐地捕捉到抗击雪凝及恢复重建过程中的一系列感人瞬间,并取得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将之以《在冰封雪凝的日子里》命名,编辑成画册纪念并弘扬抗灾精神。画册全面祥实地反映了____乡受灾情况和恢复重建工作情况。把该画册作为宣传载体,得到了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____乡通过各种途径争取到价值四百余万元的物资援助,很大程度上加快了灾后恢复重建的进程,让全乡老百姓感受到了面对大灾时来自党和政府的温暖。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因扎实为民办事的工作作风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在____年3月的村委换届选举中,他被推选为____村村委会副主任。继而被转聘为到村任职人员,工作待遇由原来的600元生活补贴上升到近2000元的参公工资。
____年1月,____乡____村____组被选定为毕节地区“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示范点,____被委任为“生态文明家园”项目建设专职人员,工作条件的提升让他有更大的空间施展自己的才华,他更加不遗余力,以满腔热忱全身心专注地投入生态文明家园建设。
由于“生态文明家园”建设项目在毕节地区才刚刚起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签,他便通过上级部门下发的文件和网络下载,广泛收集新农村建设相关资料,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上级相关指导性文件出台前,便提早运作,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统计,挨家挨户建立农户信息档案,把村民的家庭成员基本情况、住房环境现状、土地利用现状、经济收入情况等资料全部祥实地记录在案,建立完善一户一档,为项目的全面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前言
2004年教育部正式宣布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以下简称“一村一计划”),这是教育部发展农村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一村一计划” 启动后,成为广播电视大学面向农村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工作重点。乡镇企业管理专业作为“一村一计划”的重要专业,招生人数一直排在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前列,被众多农村学生所欢迎。本研究以浙江省40个教学点的乡镇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和教师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开展了调查研究,希望通过这样的研究,来反思现行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并为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新修订以及课程的重新设置提供有价值的启发。
二、关于学生的问卷调查
浙江全省来看,2014春、2014秋和2015春这三个学期,乡镇企业管理专业的注册学生有3164人,学生人数在“一村一计划”经济管理类专业中排名第一,成为其中最为热门的专业。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回收乡镇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的有效问卷236份,其中47.46%的学生为男性,52.54%的学生为女性,50.85%的学生年龄在25-36岁之间。
由表1可知,目前乡镇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在企业工作,他们或者在乡村企业,或者在自己创办的企业,或者在国有企业,仅有较少学生从事农业生产。因此,他们选择就读乡镇企业管理专业,与其工作需要有着密切的关系。总体上,这个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有一定的从业经验和生活阅历,生源符合本专业的锁定人群,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和课程设置时,应更加紧密结合他们的工作需求,提升其从业或创业的能力。
表1:乡镇企业管理专业学生收入情况
(二)对于专业的满意度
调查问卷中对专业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非常满意占32.2%,比较满意占39.41%,基本满意占25.42%,不怎么满意占2.97%,不满意0%。这个结果说明乡镇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于专业的满意程度比较高,另外,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核心课程调查中,大多数学生都能准确判断专业核心课,显示其对专业较高的了解程度。
(三)关于专业学习中的问题
在对乡镇企业专业的学生调查中,大多数学生没有谈及专业学习中的问题,但仍有70位学生认为教学内容与实践分离,太过理论;另外还有26位学生认为课堂教学效果不佳;15位学生认为存在与时代脱节、资讯落后的问题。
(四)关于教学改革的意见
1.教学形式
图1显示了两个专业学生对教学形式的偏好,相对于传统的面授课,大多数学生喜欢案例教学、专题讲座、小组讨论、网上学习等教学形式。
2.专业核心课的设置
图2显示了学生对专业核心课程的选择。乡镇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偏爱实用管理基础、信息技术应用、小企业管理基础、生产管理、初级会计学等课程,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学生从业最需要的专业知识,这些课程教学内容上的重新变革、教学方案的重新设计将显得尤为重要。
3.专题课
表2显示了乡镇企业管理专业学生选择的专题课,从问卷结果中可以发现,学生的选择结合了自己的专业需要,有着较为集中的趋势。乡镇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倾向于信息技术、社交沟通、实用法律、金融政策等方面知识的拓展,在这些专题课的选择上,显示了当代农民大学生对信息技术及法律常识这些通用知识上的渴求,同时也显示了其在专业领域中进一步拓展和提升的需要。
表2:乡镇企业管理专业学生选择的专题课
4.考核方式
图3显示了乡镇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对考核方式的偏好。通过对乡镇企业管理专业学生考核方式的调查发现,更多学生倾向于理论课程开卷考试,其次则是选择实际操作考试。对考核方式的态度,反映了当代农民大学生的学习诉求,他们更倾向于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对技能的掌握和提高。
5.综合实践
通过对乡镇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对实践偏好的调查(如图4),53.16%的学生倾向于实践基地参观考察并写调查报告的形式,编写专业案例、撰写管理方案及创业计划书或许对于学生来说较为陌生,因此学生的偏好程度不高。令人困惑的是,仍有34.18%的学生选择撰写毕业论文,在实际教学中,毕业论文的撰写对农民大学生有着较高的难度,大多数学生难以独立完成作业。只所以仍有较多学生选择毕业论文,我们认为可能是学生对此形式比较熟悉,可以借鉴的资料比较多,但并不表明此种形式适合学生。
6.职业资格证书
关于资格证书,乡镇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中,26.05%的学生比较了解与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53.36%的学生认为资格证书对自己有帮助,36.97%的学生认为帮助很大;另外,在这些学生中,事实上39.08%的学生已经或者正在考取资格证书,79.41%的学生认为计算机等级证书很重要,56.72%的学生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书很重要。这些数据显示了当代农民大学生对职业资格证书的关注,也表明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性。
三、关于教师的调查
本次参与调查的基层教师有64人,相当比例的基层电大教师有着本专业的教育背景或者相近专业的教育背景,但是,仍然有一部分老师,其专业能力有待提升。这就要求我们省级电大应为基层电大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支持服务。
根据图5,教师在日常授课中,纯理论授课依然占有较高的比例,占45.31%,纯实训课程非常低,占3.13%;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授课形式占40.63%。从综合实践的环节来看,图6显示,大多数的教师比较认同实践基地参观考察并写调查报告的形式,这与对学生的调查结果非常一致。
另外,通过电话访谈,教师们普遍认为农民大学生工学矛盾的现实状况不容忽视,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和平时作业形式对农民大学生的学习有一定挑战,特别是双及格课程的考核要求,对农民大学生来说更有难度,因此,基层电大教师更希望在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例如:可以减少双及格课程,增加100%形考课程,选择开卷、网考等易通过、易操作的考核方式;平时作业以实际操作为主,设置时间灵活的作业类型,例如调查报告、随堂小论文、网上作业等,改善因工学矛盾而产生的作业困境;在综合实践方面,农民大学生比较看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到实地进行调查研究,参观成功企业的运转,听取成功的个案分享,对成功样板的学习有着强烈的渴求,希望农民大学生在综合实践中能够得到宝贵经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四、关于教学改革的建议
结合问卷调查和电话访谈,我们认为本专业教学改革应当围绕体现专业性、结合地方特色、扩大自由度和便于操作等几个方面入手:
(一)专业核心课程的制定应进一步体现专业性。从调查发现,乡镇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来源有着较大的特性,很多来自企业,因此,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要进一步体现专业性,要符合学生从业所需。
(二)专题课的设计应结合时代需要和地方特色。从调查发现,对专题课的需求,学生有一定的偏好,如信息技术、实用法律等领域的专题,这些内容的选择符合农民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学生对专题课多样性的选择,使得专题课的建设变得较有难度,因此,可以更放权给地方电大,结合时代需要和地方特色,有针对性的建设自己区域的专题课。
(三)综合实践方案的设计体现更大的自由度。综合实践方案应更多的选择实践基地参观考察及撰写调查报告的形式,选择对成功样本的学习和研讨以及撰写心得的方式。当然,也可以给予基层电大更多的选择方案,结合地方实践基地条件或者其他社会资源,由基层电大选择适合的综合实践方案。
(四)考核形式的设计应便于操作。减少双及格课程,增加100%形考课程;尽量采用小组讨论、网上讨论以及学习态度评价等形成性考核方式;增加开卷考试、操作性考试,减少闭卷考试。
作者简介:
李芸(1973.04-),女,浙江杭州人,回族,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初二,山重水复疑无路
2002年,我担任初二某班班主任。刚开学不久,一个女生周日下午未到校。电话联系时她说她不想上学了。我的心一阵冰凉:学习成绩极差的她还能来校上课吗?
第二天家访时,在我的再三追问下,她才哭着说:“班里两个男生叫她‘非洲象’。”她确实其貌不扬,性格内向且寡言少语,但自尊心却很强。她想上学,可又不敢面对那两名学生。自卑的阴影笼罩着她……
这哪能行?一定要让她重返校园!因为,我已视她如小妹。我给她讲:梅兰芳被老师说是“死鱼眼”但仍勤学苦练终成京剧大师的故事,与她讨论知识的重要性……终于,她含泪点了点头说:“我还要上学!”
那刻,我感到:爱心,可以冰释师生之间的隔阂!
初三,柳暗花明又一村
升级后她又被分到了我班。生活上她有了烦心事总会找到我,我帮她解开思想疙瘩,走出心理误区。这时,她总会在临走前笑着说:“谢谢您,老师!”学习上,虽然基础差,但她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作为座右铭,废寝忘食补缺补漏,勤学苦练基本功,终于考取了高一级学校。
她又可以上学了!
我深深认识到:爱心,可以激起学生向上的信心!
如今,扬鞭策马斗志扬
现在的她已是一名大学生。她经常在信中写到:感谢那一次你给我的促膝长谈,现在做人就要有知识有深度,活着就要有所创造。我要勤奋学习,勇攀高峰!”
大家好!20XX年已经过了一大半,我们也从一个满怀壮志的高中生,成为一名大学生,这期间虽然饱尝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顿,可丰富的大学生活又给我们带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崭新境地,因为这里是我们攀登目标理想的新起点,这里也是我们积累知识阅历的新家园。
今天,我的演讲题目是“我的大学,我的梦!”。
也许中学时期就已经读到或者听到许许多多关于大学生活的信息,有人说大学生活绚丽多彩的,也有人说大学生活是无聊空洞、浪费青春的。也许,后者更多一些。是的,其实,他们说的都是正确的,因为真实经历,他们才会那么说,这两者是不矛盾的。这是因为在大学里,有的人确实过得很充实、很开心,深深留恋这块他们认为是一辈子都无法重复的净土。也有的人,从一踏进校园就很失望,觉得一切都跟自己想像的不一样。从此浑浑噩噩混日子,最终醒悟的时候才猛然发觉,仿佛一夜之间,大学已经过去,随之逝去的还有自己宝贵的青春。记住,只有后悔大学混了几年的人,而不会有后悔上了大学的人。即使是那些在校时贬得他的母校犹如人间地狱的人,多年以后,回忆起大学时光,也往往会感慨万分,甚至泪流满面。不管你未来大学过得如何,至少你要时刻提醒自己:人生只有一个大学阶段。
在过去的旅途中,无论你是否拥有过欢笑,拥有个阳光,这都已成为永远的记忆,加上一把锁将它封闭起来吧!摆在我们面前的,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旅途,新的梦幻,新的生命正在破土而出,面对这一切,我们该怎么办。由于现实的残酷,我们将化身为一个个骑士,抹掉胸口上的创伤,擦掉昔日的荣耀,拿上我们的曾经的利器,整装待发,新学期的目标是我们新的征途的开始!
梦想是我们通往成功的地图,只有付出了行动,迈出我们坚实的步伐,才能让我们到达成功的彼岸。确定我们的目标,就要为了他努力拼搏。志当存高远!我们要立长志不要常立志。
人生是对理想的追求,理想是人生的指示灯,失去了这灯的作用,就会失去生活的勇气。因此,只有坚持远大的人生理想,才不会在生活的海洋中迷失方向。托尔斯泰将人生的理想分成一辈子的理想,一个阶段的理想,一年的理想,一个月的理想,甚至一天、一小时、一分钟的理想。当你听到这里,同学们,你是否想到了自己的理想?
人生的花季是生命的春天,它美丽,却短暂。作为一名大学生就应该在这一时期,努力学习,奋发向上,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每个人主宰着自己的明天。
历史的重任在肩,我们责无旁贷。我们一定会勇敢地挑起肩上的责任,虽然前方会有巨浪滔天,但是也会有长虹贯日。让我们拿出“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毅力,拿出“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去迎接人生中的风风雨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坚信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学习的根是苦的,学习的果子是甜的。我们奋发努力、勇往直前,一定会迎来收获的那一天。希望几年后的今天,我们能够收获自己辛勤劳作换来的累累硕果。同学们,今天让我们在一起定下大学之约,让我们告别盛夏的流火,应承金秋的丰硕,用青春诠释我们曾经的誓言,用汗水锻造我们明日的辉煌。未来的日子我们将共同走过,我们有着共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