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村一品”好帮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陕西省千阳县位于关中西部丘陵沟壑区,是渭北的典型山区农业县。早在上世纪80年代,县委、县政府就响亮地提出了发展奶畜产业的口号,位于千阳城北3公里的城关镇北台村就是在当时的背景下,发展一村一品,走上奶畜业发展路子的。
虽然起步较早,但因受观念、信息、技术的制约,采取单家独户的小农经济模式,北台村奶畜业发展并不快。直到2002年,全村奶农发展到126户,有奶牛460多头,达到一定规模。而这个时候,各地乳品生产企业越来越青睐现挤的新鲜牛奶,农户在家挤的奶卖不上好价钱,北台村奶农认识到,纯粹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经营,在市场竞争中很难取胜。于是,2002年4月,以服务奶农为宗旨,成立了北台奶畜协会,最初自愿入会会员54户。协会以股份制形式成立了饲料厂,对会员在饲草加工、饲料购销上实行半价优惠,在铡草、防疫、饲草储备等方面提供免费服务。协会经与飞天乳业谈判,由飞天乳业公司投资提供现代化挤奶设备,村上提供场地并进行管理,建起标准化奶站并付给奶站管理费,这样企业每天在奶站现场挤奶,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双赢。通过协会带动和利益激励,到2005年时,入会会员达136户,占全村奶农的75.6%,全村奶牛发展到830多头。
但因奶站所有权归属企业,这样奶农售奶没有其他选择,协会组织也没有多少说话的分量,奶价完全由企业控制,慢慢地,北台村奶价比周围市场价每千克低出0.3元。随着近几年饲料费、人工费等各项成本增加,养殖奶牛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从2005年下半年起,村上卖牛成风。到2006年下半年,奶牛存栏由800多头下降到 420头。北台村再一次陷入尴尬境地。奶农们也意识到要想真正保护奶农利益,光靠服务型的协会组织不行,必须通过经济组织才能实现。
正在这时,《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于2007年元旦实施了。经过准备,半年后,奶农们成立了千阳县兴盛乳业专业合作社,成为宝鸡市第一家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家推举多年担任村主任的苏致远担任理事长。
经济合作社成立后,首要问题就是要摆脱收奶企业对奶价的控制,买断奶站所有权以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经过和厂家的协商,合作社贷款12万元,奶农出资14万元,联合买断了奶站设备。
合作社第二个动作是公开竞价出让牛奶收购权。2007年12月,合作社邀请了飞天、蒙牛、和氏、正和、伊利五家乳品企业进行公开竞价,最后由出价最高的和氏乳业获得收奶权。奶农统一将奶牛牵至奶站,奶站挤奶收集,统一卖给乳品企业,奶农每千克鲜奶净增了0.3元,收奶企业付给奶站的管理费也增加了0.27元/千克。这样,每千克鲜奶的实际收入增加0.57元。合作社的奶站每天有了500~700元的管理费收入,除用于购置设备还贷、支付3名雇工的工资、缴纳水电费外,奶农还可从中得到0.04元的返还金,其余留作积累金。几个月下来,奶站已有了5万余元的积累金。
60岁的张顺义至今养牛已有20多个年头了,最多时养了14头,2006年已经没有多少赚头,他一下子卖掉了9头。乳业专业合作社成立并买断奶站的设备后,他又高高兴兴地买回了6头,说:“奶站收得好,不降等、不压价,每月15日定时付款,还有从管理费中的返还款。再也不用和企业直接打当当了(起纠纷)了。尽管儿女们嫌我太辛苦,不要我养了,我还是割舍不下这干了二十几年的活啊。”
另一个养牛好手隆应杰,谈到合作社,话也多了:“有了乳业合作社,我们奶农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了,买饲料有饲料厂,挤奶交奶有奶站,付款不用咱操心,比以前还高了3毛钱,奶站还按交奶多少付给返还款,咱只管操心喂养就行了。”
对此,兴盛乳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苏致远溢满成就感:“原先咱们没有自己的奶站,说话没有分量,纯粹是买方市场。现在有了自己的奶站,和企业协商再也不是低声下气,而是双方平等协商了,而且壮大了集体经济,集体收入是原来的3倍,增强了服务奶农的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奶农的利益。”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千阳县北台村以奶畜业为主导产业的“一村一品”一路走来,已成为蜚声西秦、同行翘楚的奶牛专业村了,陕西省农业厅授予该村“奶牛示范小区”称号。现在乳业专业合作社成为服务奶农的经济组织,聘请宝鸡农校副教授王仁怀、省农广校校长张养利等专家定期培训奶农;充实科技书屋;组织奶畜养殖大户和奶畜贩运经纪人,外出考察市场;了解风土畜情,严把奶畜购进关,为奶畜的生产、饲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聘请县繁育站技术人员长期驻村进行疫病防治,定期防疫,提供高品质的繁育,使种群质量始终保持健康良好,奶畜产业稳定发展,奶农收入稳步提高。专业合作社登记成立以来的短短几个月,奶牛存栏已由420多头增加到530 多头。■(陕西千阳县农业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