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诗文朗诵

诗文朗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诗文朗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诗文朗诵范文第1篇

前不久,凤凰卫视红人王康的一封邮件《关于俄罗斯音乐朗诵会》在网络上流传,引发了国内众多俄罗斯专家及影视明星的追捧。邮件精选数百篇富于俄罗斯精髓的诗文,网友们追捧为“冰的篝火,火的喷泉”,像天鹅之声般的诗文,激唤起人们深埋心底的高贵、悲悯、浪漫和神圣的精神追求。网络上的这种现象,引起了本报的关注,经由本报和北京驱动文化传媒公司的共同努力,半年之后,这台精心策划的诗文朗诵会将在天津音乐厅首演。朗诵会精选了从普希金到索尔仁尼琴跨越200余年的作品,在国内首次全面地展示了一个令世人激赏、叹为观止的时代。

为响应和国家11部委提出全民阅读的号召,本报参与打造的“全民阅读・聆听经典”系列音乐会,精选了国内外优秀的诗歌文学作品。《俄罗斯诗文音乐朗诵会》首次以较全面的舞台表演方式展现俄罗斯文学诗歌发展的沿革,精选了多位可能从未闻其名的诗歌大家的作品。形式多样的灯光舞美及舞台调度,名导演、明星的演出阵容,演出用最直接的方式让各个年龄段的观众能够一晚饱览经典、品味视听飨宴,从而激发人们潜在的阅读欲望。

本场朗诵会特别邀请到“大导”林兆华担任艺术总监。配音演员丁建华,播音主持方明,影视表演艺术家凯丽、肖雄、许还山、剧雪、吴京安、师春玲、康庄齐亮相。许还山为表演托尔斯泰的作品《忏悔》还特意蓄了胡子,形象酷似托尔斯泰。

诗文朗诵范文第2篇

一、通过古诗文创作背景介绍,让学生对时代文化发展有深入的了解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材为学生配备了不同时代的优秀佳作,这些古诗文的创作往往在不同背景中,因此,其内容也往往会表现出特殊的情感。而要想了解古诗文的主要内容以及表达的情感,教师必须要以合理的方式来向学生介绍文章创作的背景内容,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就可以借助背景介绍的内容来进行语文教学的拓展,使得学生不仅能够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环境,更能明确在某一时代中,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例如在人教版教材李清照《如梦令》的诗歌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以诗人李清照的一生为切入点,来介绍北宋和南宋文化发展的特点,《如梦令》写于李清照青年时期,其家庭环境优越,生活优裕,因此诗歌主要是对大自然的赞赏,所以学生在诗歌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于写景手法的欣赏。而在《武陵春》诗歌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借助李清照的后期生活来展现体现南宋慌乱环境下的文化特色,因此,在诗歌的赏析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对作者借助诗歌表达的凄凉之感进行感悟。而在不同的环境与文化发展路径的对比下,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会更加的深入,进而传统文化教育也能获得有效的开展。

二、强化古诗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指导学生在作品的欣赏中感受优秀的传统文化

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的教学,教师和学生仍然要立足诗歌本身,因此,在古诗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注重对于基本词汇的解释以及单个语句的翻译工作,进而指导学生对于古诗文进行深入的把握。只有学生深入的理解古诗文的基本内容,探究古诗文的深层次含义,才能对传统文化下的优秀作品进行有效把握,进而以古诗文为载体的传统文化教育也能更好的展开。

在这一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进行有效的预习,进而先对要学习的佳作有一定的了解;另外一方面,要利用课内提问的方法来强化学生对于古诗文的探究精神,最终在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讲授的结合下,古诗文的内在含义才能被有效的发掘,而整个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在课堂的进行中融入了学生探究古诗文内容的环节内。例如学生在学习诗人李白的《行路难(其一)》过程中,就可以感受古代文学巨匠对于人生以及自我发展之路的思考,进而借助李白的诗歌来感受唐朝时期传统文化的发展状况以及不同背景出身的文豪独特的发展之路。这种以古诗文内容为载体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不仅让学生自我探究知识的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拓展,更能再次强化古诗文教学的效果。

三、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培养学生传统文化修养

传统文化的体现不仅仅在于作品内容的本身,也不局限于对于古诗词的理解程度,很多时候传统文化是一种韵味,蕴含在各个作品之中,尤其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佳作,在优美的朗读过程中,其优雅、哀伤、悲愤的情调借助其不羁的作品风格,将一个时代的特色展露无遗。因此,教师在实际的古诗文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理解作品的内容外,还应当积极的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能够以自己的朗诵方式来表达出作品的情感,进而在长期的锻炼过程中,以佳作的朗诵来将传统文化的韵味表达出来。

诗文朗诵范文第3篇

一、读出诗词的节奏和韵律

古诗文本身对仗工整,读的时候朗朗上口,鼓励学生进行古诗文的朗诵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朗诵水平,还能够更好地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通过诵读,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想法和蕴含其中的情感。想要学生更好地进行朗诵,老师首先应该进行情感基调的确定,然后再指导学生进行诵读,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朗读。

首先,在朗读的时候必须重视重音的处理,只有重音处理到位,情感表达才会准确,在古诗文中,重音响亮传达的则是兴奋和喜悦的情感;而低音则表达的是一种悲哀肃穆的情感。

其次,应该重视语气以及语调的运用。在进行古诗文阅读的时候,应该根据其情感和语言环境来进行语调语气的选择,在声音上应该将高低、升降等变化表达出来,这样能够更好的把握作者的情感。

最后,应该重视节奏的掌握。在进行古诗文朗读的时候,若是情感比较欢快,那么节奏选择的时候应该选择快节奏,对于那些感情忧郁的,应该选择慢节奏进行朗读。比如,在朗诵《宿新市徐公店》的时候,这首诗本身的情感基调比较的孤单寂寞,所以在朗读的时候可以选择慢节奏,而在朗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时候,这首诗情感比较欢快,则应该加快节奏。

二、多种感官学诗词

在进行古诗文教学的时候,老师应该重视学生感官的调动,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古诗文学习中来。

1.将学生的视觉感官调动起来

在诵读完毕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找到诗词中描写到的景物和景物的色彩,然后让学生用画笔画出简笔画,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中有画”以及“画中有诗”。在学生绘画完毕之后,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相关图画的展示,这样能够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到古诗文带来的冲击,更好地理解其意境。

2.将学生的听觉调动起来

在进行古诗文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根据古诗文的内容进行音乐的播放,让学生通过听觉来感受古诗文中蕴含的情感,感受其中蕴含的意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古诗文的理解。

3.调动学生的想象

很多古诗文都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在进行古诗文教学的时候,学生很容易沉浸在那种意境中,在学生感受意境的时候,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想到的东西表达出来。这个时候学生为了表达那种感情,往往会比较积极主动的发言,课堂氛围也会更加的融洽,教学效果也会有明显提升。

三、重视诗词的发散积累

在进行古诗文教学的时候,诗词发散积累是非常重要的。老师进行古诗词教学的目的也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某一首诗词,而是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古诗文的积累,从而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在进行《枫桥夜泊》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搜集一些和钟声有关的诗词,比如,陆游的《宿枫桥》以及高启的《泊枫桥》等,通过这些诗词的发散,学生对钟声的理解也会更加的深刻,对这首诗的感悟也会更加深刻,并且还能够积累更多的诗词。在讲到《木兰诗》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乐府双壁中的另一首《孔雀东南飞》,这样学生不但能够了解木兰诗,还能够发散思维更好的了解《孔雀东南飞》;老师在讲到《渔歌子》的时候,也可以进行思维的发散,将其和《江雪》对比,渔歌子是春雨垂钓,而江雪则是寒江垂钓,意境不同,作者的心境也有明显的区别,学生通过两首诗的对比,对渔歌子的理解也会更加的深刻。最后,老师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相似的诗词,比如说,诗鬼李贺的《钓鱼诗》、杜牧的《渔父》,等等,让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进行诗词的搜集,学生的诗词积累也会有明显的提高。

诗文朗诵范文第4篇

中华经典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它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精华,是经过历史积淀的思想、文化、精神的精品。因而我们要努力创建“与经典同行,以圣贤为师”的学校文化,让学生饱读经典文化,让他们在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佳的黄金时期,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逐渐开启智慧,从而奠定他们拥有美好人生的基础。如何培养学生诵读经典文化的兴趣,让学生把诵读经典文化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召开古诗歌主题班会。先确定一个主题,让学生自由收集材料,在班队会上综合采用背、唱、画等多种形式。班会的主题可联系课文教学或学生生活的实际来确定。

举行古诗文诵读比赛。在学生中分组进行诵读比赛:可将同一内容的诗歌进行诵读比赛,如一组送别诗:《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渭城曲》《兵车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也可将同一作者的诗词进行比赛,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静夜思》《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还可以采用对接诗句比赛,总之形式应不拘一格,内容要精心选择。

成立古诗文朗诵兴趣小组。召集一些爱好诗文的学生成立一个兴趣小组,每周定期开展一些活动:诗歌演唱会、诗歌鉴赏会、郊游中的诗文朗诵会等。另外还可指导学生制作古诗文卡片,让学生将古诗文抄录绘制成卡片,在双休日或课余时间里,三五成群地竞相朗诵比赛。

开展古诗文贺卡赠送活动。先由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的个性特点给每个学生赠送一张写上古诗文或名言警句的卡片,如给贪玩的学生写“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或是“业精于勤,荒于嬉”;给遭遇不幸的学生写“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或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给有骄气的学生写“谦受益,满招损”或是“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给优秀的学生写“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或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给不注意节约的学生写“成由勤俭,败由奢”或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给好动的学生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是“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给班干部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等。(作者单位:江西省泰和县澄江中心小学)

诗文朗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古诗文;文化熏陶;学习效率

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明史,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使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不断地发扬光大。古往今来,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在基础教育阶段,国学和传统文化课堂的大背景下,我国古代优秀的诗文作品大量地收编到教材中,构成语文教学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那么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怎样才能提高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文教学效率,使学生真正受到古文学的熏陶,下面就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一、古诗文教学要把好诵读关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灵魂,尤其是古诗文的教学,如果缺少朗读的训练,那么教学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古诗文大都具有一定的韵律性,适合诵读,特别是古诗词,充满韵律和美感,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诵读这一环节的训练,让学生在充满情感的朗诵中感受古诗文的美,接受古典诗词文化的熏陶,提升学生的阅读品味,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重音和断句,是古诗文朗读的重点,教师在教学前要充分熟悉教学内容,并能将围绕本课教学相关的内容做到烂熟于胸,在教学中能够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因此,重视古诗文的朗读,是古诗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古诗文教学要把好理解关

目前的学生从幼儿阶段就开始国学的启蒙学习,对古诗词的积累已经是非常可观。但是由于学生的阅读经历和学习生活经历很肤浅,他们对古诗文的理解尚不能很充分和很深刻,所以,教师的教学要将理解作为重点,让学生在诵读之后做到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将古诗文的精髓融化在脑海中,成为日后反刍式学习和理解的过程。对古诗文的理解是对文字的理解,更主要的是透过文字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对作者要抒发的情感的理解,对文字中蕴含的意境的理解,在这众多的理解中提升学生的古文学修养。理解关,是古诗文教学的重点,需要教师好好把握。

重视和提高古诗文教学的效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教师多多研究和探索。古文学的博大精深是学生学习语文最好的范本,教师要做好古诗文教学的各项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诗文朗诵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多媒体技术;运用

随着多媒体技术不断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先进的教学手段,以其直观、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等优势进入了语文课堂教学,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古诗文是现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学会阅读和鉴赏古诗文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古诗文阅读教学。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兴趣入诗情

中国古典诗歌文字精炼、意境深远,很多都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但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很难从精炼的词句中领略诗情画意。为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师提供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思维材料,运用其精美的界面设计、古朴典雅的音乐,营造出浓郁的古诗文氛围,烘托出良好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直观地理解诗意,体会感情,起到激趣引情的作用。教W《两小儿辩日》时,教师所制作的课件首页出示了一幅旭日初升的摄影作品,屏幕上一轮巨大的红日正欲跃海而出,画面本身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人无法不去注目,所有的学生都被吸引了,生动的画面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强烈的美感,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兴趣已经被调动起来了。如教学杜甫的《绝句》时,为体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美好景致,则可以色彩明丽的春景图为背景,配以轻快活泼的琵琶乐,将学生带入生机勃勃的春境。值得一提的是,对不同的古诗,选用不同字体,能够有助于表现不同的意境美:如黑体的方正沉稳,隶书的凝重端庄,草书的狂放不羁,行楷的活泼灵动,魏碑的古朴淳厚……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目视其文、耳悦其声、心醉其情,古诗的学习自然成了一种美的享受。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朗读训练,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古典诗歌由于其艺术形成的特殊性,也就具有了语言、音乐、绘画、情感多种因素的美。在挖掘这些美的因素时,多媒体技术有着强大的、无可比拟的优势。古诗押韵合辙,节奏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呈现出抑扬顿挫的音乐美。然而要想把古诗读出韵味来,也并非一件易事。因为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贯穿其间的往往就是“情感”这条看不见的线索。那么在帮助学生读懂诗句的基础上,我们就要通过朗读体会诗的节奏、诗的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使他们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寻隐者不遇》这首诗时,我在学生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诗画欣赏”。这时屏幕上出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我先让学生听配乐诗朗诵,伴着舒缓的弦乐,学生静静地坐在那里,眼中看到的是意境深远的写意画,耳中听到的是曲调宛转的古曲,充满激情的朗诵。此时,诗、书、画、曲多种美的因素融为一体,既使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了强大的感染与震撼,也使学生产生了一种要努力读好古诗的强烈愿望。学生有了读好古诗的强烈愿望,学生们在练习时都特别认真。一个同学读完了,其他同学真诚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主动把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用朗读表达给大家听。学生们积极地、主动地揣摩着、品味着诗句。这时,我悄悄地点击电脑,教室中再次响起舒缓的古曲。惊奇的是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用情地朗诵起来。朗朗的书声,悠扬的乐声交融在一起,是那样的和谐、那样的动听。每位同学都在朗诵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美,朗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利用信息技术综合运用,融会贯通

古诗文教学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让学生熟读成诵,终生受用。而要记牢这些诗词,需反复咏诵、复习,不断巩固,避免遗忘。为此,我经常将一段时间内教学时用过的CAI课件集中、分类映示给学生,激活学生的记忆,背诵出有关诗文。有时,我还组织拍摄或选择一段DV,让学生根据图片,朗诵出一组诗文。我将根据《燕子》一课拍摄的春雨景象的一段VCI,用在古诗文的辅读课上,让学生根据这段VCI联想、想象、回忆,背诵出十多首古诗来。“蒙蒙细雨”使学生想起“润物细无声”的诗句;镜头中刚出现的带黄绿眉眼的枝条,“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诗句脱口而出;此外,还带出了《春日》、《早春》、《春晓》、《春游湖》等一连串关于春天的诗篇。这样运用电教手段,让学生规类复习,融会贯通,可以收到系统积累的好效果。

四、运用多媒体,再现画面,引领学生理解古诗的哲理之美

抒情言志是古诗的一大特色。生动的景物描绘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古代诗人在写哲理诗时习惯借助“景”“物”“人”“事”“生活”来阐发观点,传达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千古传诵的经典哲理名句。由于诗中蕴含的哲理往往表现得含蓄、自然,不露痕迹,许多学生在阅读鉴赏哲理诗时经常无从下手,无法真正品味出其中的道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再现诗句“山水萦绕,山路弯弯,林中垂柳成荫,山花绚丽耀眼,一条山路穿林而过,更有美丽的村庄隐藏在树林深处”的动态画面,将抽象变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使诗句蕴含的哲理通俗化、直观化,学生自然会豁然开朗,稍加思考之后,便能很快说出诗句之意,进而体会到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

古诗文学习注重的是意境的形成,因此一定要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否则传统文化精华就会失去其应有的魅力。意境的形成需要应用多媒体,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具体如何做,还有哪些意境空间可资拓展,需要继续探讨。

诗文朗诵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诗文;意义;现状;措施

经典古诗文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吟诵经典,可启迪心智,清静灵魂,感悟人生。广泛阅读能充分发挥语文熏陶感染的功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用。经常阅读和体悟,会使小学生增强学国语言文字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并养成斟词酌句的好习惯。因此,古诗文教学应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民族文化教育的责任。

一、目前现状

目前农村的古诗文教学依然大都陷入僵死的模式中,主要表现为:

1.教师掌握的量少。2.教法古板而单一。3.拓展资料推荐少。

这样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或重内容、轻意蕴;或重传授、轻感悟;或重默诵、轻朗读,如此课堂了无神采,索然无味。

二、改进措施

(一)为有源头活水来——自身提高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教师应提高对古诗文教学价值的认识,同时,要丰厚自己的文化积淀,多读、多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反思,从自身、从本质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千树万树梨花开——多彩课堂

1.突出主体、活泼开放。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教师要走下讲台,把讲台让给学生,并融入学生之中,引导学生多样化学习,朗诵、吟唱、绘画、小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指导,使学生既感受到主角的魅力,又体会到古诗文是祖国文化的语言精粹,激发他们学习和创作的欲望。

2.诗画相融、意味深远。很多诗歌融情于景,诗中有画。教学中,我们把“诗”与“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进入诗句所描述的景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诗句的描写,充分发挥想像,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诗的画面,从而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鉴赏古诗词的兴趣。

3.直面经典、心灵接触。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而应让学生自己面对经典,自己解读,自己领悟,自己体会。能自己学懂学会的自己解决,即便是疑难点,教师也不要急于说明,而应巧设引子,帮助学生或者小组合作,使他们自发地逐渐领悟。

古诗文语言精警含蓄、跳跃灵动,意趣无穷。教师须发掘古诗文艺术上的空白,亲自示范、引导,譬如读、诵、解等,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去体验、去感受其中有声有色、有情有理的丰富内涵。

4.纵横联系,指导运用。教学贵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方法,使学生能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教师可以示范学习古诗文的方法,并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修正、改进、融合,形成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春水新生不满塘——课外拓展

1.环境建设。校园里、教室中不妨悬挂张贴一些内容恰当的古诗文作品,并且按时进行更换;校园广播或班级广播可以时常播报朗诵一些古诗文;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古诗文朗诵活动等。

学生置身其中,亲身参与,会深深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感染及熏陶,潜移默化中,自然就培养了学生反复斟酌的习惯,提高了学生作文能力。

2.大量积累。课堂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鼓励学生多读多背,教师要指导、引领学生收集信息,查询资料,选择一些经典的文章去读、理解、想象、感悟。久而久之,自身鉴赏与作文能力自然就会水到渠成地提高。

师生间、生生间多交流、探讨,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共同思考,发表见解。学生可与同学共享成果,从中互补,形成自己完善的成果。

3.激励创作。教师可适当点拨、诱导,触发学生的灵感,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自由创作诗词。或儿歌、或散文、或散文诗等,学生的创作热情得到肯定,欲望自会膨胀,能力便会得到充分展现,以良激优,不断反复,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诗文朗诵范文第8篇

小小年纪便能背诵大量古诗文,真让人佩服!不过,能有这样的成绩也是不容易的。刚入学时,黎晓畅也觉得背书无聊,可学校开展的“经典诵读”读书活动很快改变了她的想法。学校有规定,每人每天要做到:早上15分钟读经典,下午15分钟抄经典,晚上15分钟写读书心得。刚开始,她只会读一些简单的诗歌,不能背诵艰深的古诗文,更无法理解古诗文的含义。不过,随着每周二老师的讲解,慢慢地,她不仅会读会背,而且还能体会古诗文的意蕴,有时弄不懂的就问老师、上网查,

直到弄懂才肯罢休。每天坚持读、背古诗文,不仅让她感受到了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也使她在书香的氛围里慢慢成长。

渐渐地,黎晓畅喜欢上了读书,也喜欢上了书包里放的校本课程――《儿童经典诵读本》,能背诵的古诗文也越来越多。课堂上,每次老师叫到她时,她都能很快地背出来;写作文时,还能恰到好处地用上一两句古诗名句,给作文增光添彩。她说:“背诗文读经典,不仅让我提高了语文水平,增强了记忆力,还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让黎晓畅记忆最为深刻的是,读一年级时她每次出门玩都不会告诉父母,总要等到夜幕降临,父母花了很长时间找到她才把她带回家。直到上二年级时读了《弟子规》里的一句“出必告”以后,她才明白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不能让父母担心,要学会体贴父母。

同学们在“经典诵读”活动过程中,不仅学会读经典、写经典,同时也在“之乎者也”中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许必丰校长说,当同学们读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么一个句子的时候,就会懂得蹲下来,捡起地上一张小小的废纸,就是做一点点好事;平时只要有捐款活动,同学们也会拿出自己的零花钱,献上一份小小的心意。

学校每年举办一次“经典诵读大型展示会”,设有“读书征文”、“读书明星”、“书香班级”等活动。

“活动中,同学们会穿上古代读书人的衣服,手捧着书本有模有样地朗诵《论语》,像极了古代的书生。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小同学在朗诵《弟子规》时的模样可好玩啦。”黎晓畅兴奋地向我说起了读书节里的精彩片段。经她这么一说,真想马上去瞧瞧同学们的读书风采。她还说:“我的童年是在读经典的日子里长大的,我很喜欢这段读书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