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黑格尔名言

黑格尔名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黑格尔名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黑格尔名言范文第1篇

摘 要:在不同的辩证法解读范式中,差异性因素有着不同的命运。古希腊哲学的辩证思维中就出现了对待差异性的两种不同态度,并对整个西方哲学影响深远。西方哲学的认识论转向为精神辩证法的建立准备了重要条件。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形而上学辩证法在精神性的扬弃运动中,最终泯灭了差异性因素。辩证唯物主义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法实现了个体差异性与历史运动性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辩证法;差异性;实践

中图分类号:B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10-0049-04

在辩证法中,一直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处理“一般、普遍/个别、特殊”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如何处理辩证法中的差异性、个别性因素的问题。在西方传统的总体性哲学中,个别性的因素往往最终被总体性所统摄或同化。在这样的辩证法解读范式中,辩证法往往成了一个空洞的、强制的框架,一个消融一切个别性的洪流,一个万能的框架,最终丧失了它的革命性和批判性,成了附庸风雅的工具――“变戏法”。

一、古希腊时期辩证思维中的差异性因素

在古希腊哲学中,辩证思维就已经出现了,并且在不同的学派那里是有区别的。总体上来说,古希腊的辩证思维可以分为两个类型:第一,辩证思维与本体论的自发结合;第二,辩证法仅仅是一种方法,仅限于工具性的运用,无缘于哲学的最高理想。

辩证思维的第一种形式产生于伊奥尼亚学派的宇宙观念中,并且在阿那克萨哥拉、恩培多克勒、德谟克利特那里得到了相当的发展。这是一种描述经验世界的矛盾性及其运动的理论尝试。这种朴素的辩证法的特点,用列宁的话来总结就是:“就本来的意义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不但现象是短暂的、运动的、流逝的、只是被假定的界限所划分的,而且事物的本质也是如此。”[1]

在这种自然的辩证思维中,世界的本体被认为是运动变化的,矛盾的思想得到了正面的承认。这是自然辩证法的最初理论形态。然而,在这种形态中,整个世界的有规律的运动代替了永恒的神意,整个世界成了一团“活火”:“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一切转化为火,火又转化为一切。”[2]在这种朴素的辩证思维中,个别性、差异性因素最终都服从了绝对的运动,为永恒的有规律的运动所融化和消解。

辩证思维的第二种形式主要体现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中。在他们那里,辩证法成为一种在对方的言谈之中找出矛盾,以此来对方观点的“辩论之术”。在这种辩论之术的辩证法雏形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对差异性,即对对方观点中的个别性因素的重视,然后通过类比、转换,揭示这种个别性因素所陷入的矛盾,从而对方概括性的观点。然而,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辩证法中,辩证法本身只是工具性的,是用来对方的论点的,辩证法无缘哲学的最高理想。作为柏拉图哲学的理念,仍然要遵守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则,不能存在矛盾,亦即不能允许差异性因素的存在。

在这种原始的辩证思维中,就已经出现了如何处理个别性、差异性因素与总体性因素的关系问题,并且也已经出现了对矛盾的两种不同倾向:肯定的和否定的。在近代以前的西方哲学史中,辩证思维和形式逻辑思维一直是水火不容的,直到西方近代认识论的转向,才为辩证思维的最终确立准备了条件。

二、西方哲学史认识论转向中差异性因素的失落

在西方哲学史中,亚里士多德开创的形式逻辑一直是占据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追求非此即彼的判断,对矛盾采取了否定的态度。在近代西方哲学的认识论转向中,有两个因素对辩证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一,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命题的提出。这直接启发了康德,成为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的主体,推动了辩证法的发展。“我思故我在”的命题,开创了一个新的哲学传统,那就是在思维中寻找“客观性”,在思维中寻找“本源”。“我”的本质被规定为“思维”,在这样的思维方式的影响下,思维作为精神实体,成了认识的主体。

笛卡尔的“我思”,在康德哲学中变成了“纯粹统觉”,变成了知性中先验的同一性因素。但是,在黑格尔看来,这种先验的自我仍然是不够的,因为这是知性范围内的自我,知性因素仍然不能达到纯粹的客观性,仍然是一种主观性。在绝对唯心主义辩证理性的模式下,自我最终变成了“自我意识”,最终升华为“客观思想”[3]68。这样,客观性被归属到了思想的领域,现实世界中的差异性因素反而被认为是主观的。

“自我”的这种定位,对辩证法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下,整个世界被归结为绝对精神的运动,认识论、本体论、方法论最终在黑格尔的辩证哲学中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这对辩证法内容的丰富和结构的成熟起了重要的作用;其次,这种把客观性归结于思维的做法,使得辩证法虽然能够关注现实,但是现实性因素作为差异性因素,在这种辩证法体系中只是处于不断被扬弃的位置,最终还是要服从精神的抽象同一性统治。

第二,对矛盾普遍性的最终确认。在康德哲学中,“辩证法”并不是一个光辉的字眼,辩证法意味着承认矛盾,而矛盾在康德看来则是不应该存在的,它是错误地运用理性的结果。康德认为,理性只能运用于经验的表象之内,只能按照知性(形式逻辑)的方式加以运用。如果理性超出经验的界限,去思考绝对的主体,如灵魂、上帝、自在之物,就会陷入二律背反,换言之,就会陷入矛盾。为此,康德把理性的理论运用限制在经验的范围之内。而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却承认普遍的道德律,但是这不是通过理性推出的,而是通过信仰来把握的。

黑格尔一方面肯定了康德对矛盾的发现,另一方面又批判了康德哲学对待矛盾的态度。黑格尔不仅承认矛盾,而且把矛盾普遍化了,他认为矛盾就是事物(精神事物)发展的动力。这样,在辩证法中,概念或事物内部的矛盾就成了辩证法扬弃运动的原因和动力。黑格尔的辩证哲学改变了形式逻辑思维传统对矛盾的看法,建立起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辩证逻辑的思维方式。在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中,黑格尔以辩证法为主线,把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结合为一体。他用思辨概念表达同一性的本原,把辩证运动表现为绝对精神自我展现的整体过程,力图形成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逻辑。然而,这种辩证法的解读模式存在着一个先天的缺陷:由于精神是世界的本原,那么,作为精神本原的外化――外部世界――最终将被统一到精神中去。

三、形而上学辩证法对差异性因素的“扬弃”

形而上学辩证法主要是以黑格尔辩证法为代表的。在黑格尔辩证法哲学的圆圈运动中,终点最终又回到了起点。在这一过程中,差异性的因素最终被泯灭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黑格尔对“客观性”的理解。黑格尔对“客观性”最简单的定义就是:自己依赖自己。黑格尔的这个定义是以有限和无限的区分为基础的。在黑格尔看来,有限这一类的概念是不能被称作“客观”的。经验事物是有限的,“从形式方面来说,有限是指这样一种东西,这种东西有终结,这种东西是存在的,但在与自己的他物联系起来,从而受到自己的他物的限制时,就不再存在了。所以,有限东西存在于它与它的他物的关系中,这个他物是它的否定,并且把自身表现为它的界限。”[3]83

与此相反,“无限”恰好满足了黑格尔对“客观性”的要求:思维“存在于其自身,与其自身相关,以其自身为对象……对象……是一个他物,一个否定我的东西……纯粹的思维在自身决没有任何局限”[3]83。于是,黑格尔把寻找客观性的途径从外部事物转向了思维自身。

在黑格尔看来,“思维”具有客观性,是客观的思想。在这里,黑格尔以抽象化了的主体的绝对客观性同化了客体的客观性:“反思导致事物中的普遍东西,但这普遍东西本身是概念的一个环节。说知性和理性存在于世界中,这与客观思想这个词汇的含义是相同的。”[3]68因此,在有限与无限的区分上,辩证法中的差异性因素就已经丧失了“客观性”。

第二,黑格尔对“现实”概念的理解。黑格尔有一句名言:“凡是合理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理的。”[3]36因为这句话,黑格尔被不少人所批评,然而,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这句话却是顺理成章的。按照黑格尔的逻辑,“现实的”并不是意味着“现存的”,而是意味着必然性:“特定存在一般来说部分地是现象,而只有一部分是现实……偶然的现实存在也不配享有现实东西的美名。”[3]83

在黑格尔看来,现实概念是必然性的概念。“合理的”意味着合乎“最高理性”的,合乎真理的,也就是合乎绝对精神的。因此,这一句话,在黑格尔看来无疑是绝对正确的,因为它就是一个同义反复:“凡是合乎理性(绝对精神)的东西都是必然的,凡是必然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绝对精神)的。”于是,在现实性与必然性的关系上,辩证法中的差异性因素也丧失了立足之地。

第三,虽然黑格尔的辩证法实现了认识论和本体论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统一,但是这种统一的途径――“扬弃”运动――最终是一种“同一”的逻辑,而不是“统一”的逻辑。在这个“客观思想”的基础上,辩证法试图把整个世界的运动发展包含进来。经验性的内容在黑格尔的辩证法中表面上是被肯定性地扬弃了,但是在最终归属问题上,其实还是被精神“同一”化了:“精神能够从一切外在东西和它自己的外在性、它的定在本身抽象出来,它能够忍受对其个体的直接性的否定,忍受无限的痛苦,就是说,能够在这个否定中肯定地保持自己。”[4]最终,精神性因素成了惟一的幸存者。

这样,黑格尔的的辩证法哲学成为一种“绝对唯心主义”。一方面,西方哲学史中的辩证思维在黑格尔哲学中实现了体系化;另一方面,辩证法中的差异性因素却最终被精神所“同一”化了。同时,这也与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的时代精神所不符: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在强调个人权利,在人本主义思潮盛行的社会中,如何才能保证个体被尊重?这才是最根本的时代原因。

总之,在西方传统哲学中,辩证法始终面临着一个理论困境,那就是:如何保证辩证法的革命性、批判性不被体系的强制性所统摄、同化?如何在遵守“规律”的同时发挥个体的能动性,如何做到自由和规律的奴隶这双重身份之间的协调?

四、唯物辩证法对差异性的新解读

实践作为一种对象性的活动,是一种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它包括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这一双向过程。正是这种对象性的活动,这种作为“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以人自身的活动为中介,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5],才使得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得以和动物区别开来,并有可能达到自觉的统一。只有在这种现实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合理地解释和解决辩证法中的差异性因素。总之,在现实的、历史的实践活动中,辩证法中的差异性因素找到了合理的存在形态:

第一,差异性因素在人化自然或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物中得到了合理的解释。人“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6]48。同样,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也指出:“一切产业部门所处理的对象都是原料,即已被劳动滤过的劳动对象,本身已经是劳动的产品”,即使“动物和植物通常被看作是自然的产物,实际上……也是经过许多世代、在人的控制下、借助人的劳动不断发生变化的产物”[7]。在此,差异性因素进入了人类历史,具备了社会的形态,成了历史的存在物、人类实践的产物。

第二,差异性因素在历史发展的过程及其实现主体中得到了承认――现实的个人及其社会实践活动。“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就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6]49,人肉体的存在首先依赖于个人的衣、食、住等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简言之,物质生活的生产才是解释人类历史的基本出发点。

现实的个人的需要引起了第一个历史活动――物质生活的再生产,而满足这些需要的对象是从自然界攫取的,因而,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是由于“现实的个人”的需要引起的。满足这种需要所进行的活动就是物质生活的再生产,因此,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最终还需要“现实的个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来解决。“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也就是说,随着历史的发展,“现实的个人”的需要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高级的。于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就随之越来越深化,相应地,无论是广度上还是深度上,解决这一矛盾的物质生产实践的水平也越来越高,由此,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辩证法一方面真正地进入了人类社会发展领域,把握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另一方面,辩证法中的差异性因素在这种真实的社会历史发展及其主体中,得到了全面真实的实现。

第三,在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辩证法中,差异性因素被作为最高理想得到了合理的解释――人的自由个性及其对资本主义压迫性社会关系的斗争。

马克思认为,人类实践的社会宏观表现形式――分工,即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是自发产生的。受分工制约,因分工而联合起来的个人之间的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社会性的力量,即“扩大了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及其与之相伴随的生产关系把个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得个人作为整个社会化大生产机器的一个零部件参与社会生活。

这种社会力量驱使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由于维持这种社会化生产的必要,每一个现实的个人都被限定在社会生产的某一个特定的领域内,于是,每个人就有了自己的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正如马克思所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社会活动的这种固定化,现实的个人在社会生产中联合的产物聚合为一种统治他们的、不受他们控制的、甚至与他们愿望背道而驰的并与他们相反对的物质力量,“这是过去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6]85。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三阶段理论,在改变现实社会实践关系的基础上打破现实的社会关系的束缚,实现人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

总之,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辩证法的差异性因素才能得到真正的尊重,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和保留,才能被赋予合理的历史发展形态,并在宏观的社会历史实践中得到体现。只有在实践的辩证法解读范式中,差异性因素才能具备社会历史性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以发展的姿态贯穿始终。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278.

[2]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1.

[3]黑格尔.逻辑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黑格尔.精神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0.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07-208.

黑格尔名言范文第2篇

1、爱因斯坦: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2、华罗庚:数无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与形,本是相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

3、培根: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

4、黑格尔:数学是上帝描述自然的符号;

黑格尔名言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人性;自然界;生态伦理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8—0012—06

生态危机的发生并不是自然环境本身的自然变迁造成的,而是由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导致的。生态危机是人类不正当地改造自然界的现实结果。欲将生态从危机中拯救出来,必须反思现代性的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方式。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性的活动,日的设定是人类实践活动区别于动物生存活动的根本特征。由此提出一个关键性问题,怎样设定改造自然界的实践目的,才能确保改造自然界的道德合理性与生态正当性?笔者认为,只有将实现人之为人的存在设定为实践目的,合乎人性地改造自然界,才能抑制人们对自然界的掠夺冲动,达到保护自然界的道德目的。

一、人性对时展的引领作用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表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并不是无目的、盲目进行的,而是按照一定规律和客观必然性展开的。尽管人类历史是无数个人活动的结果,每个人都依照各自的思想、动机而行动,藉以求得个人特殊目的的完成,获得个人快乐或幸福,但历史本身并不是个人特殊目的的快乐家园,也不是各个人特殊目的的堆积与集合。在历史行进的过程中,人们并不能预见自己活动的历史后果,甚至还事与愿违,产生与其个人意图、目的相反的结果。由此黑格尔断定,在芸芸众生的特殊愿望的背后一定具有某种普遍性的目的潜在地发挥作用,它作为“理性的狡计”操纵着历史并使历史最终达到本身的目的。“在历史里面,人类行动除掉产生它们目的再取得的那种结果——除掉他们直接知道欲望的那种结果之外,通常又产生一种附加的结果。他们满足了他们自己的利益,但是还有潜伏在这些行动中的某种东西,虽然它们没有呈现在他们的意识中,而且也并不包括他们的企图中,却也一起完成了。”在黑格尔看来,这种潜伏在各个人活动背后的东西是一种超越个人的普遍力量,它支配着人类活动的历史趋势,规定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与最终结果。这个贯穿人类整个历史开端与结束的决定性普遍力量,黑格尔把它称为“世界理性”或“世界精神”。“哲学用以观察历史的惟一的‘思想’便是理性这个简单的概念。”这种理性不是纯粹的主观理性,而是客观理性,是主客观统一的理性,黑格尔也把它称为“精神”。“当理性之确信其自身即是一切实在这一确定性已上升为真理性,亦即理性已意识到它的自身即是它的世界、它的世界即是它的自身时,理性就成了精神。”当然,黑格尔在他的整个哲学体系中,以及在历史哲学研究中更喜欢用“精神”这一概念表达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认为人类的历史就是“精神”的历史,就是“精神”自我展开自身的历史。黑格尔煞费苦心所说的“精神”到底是什么呢?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精神’——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是自由的”。由此看来,精神就是人的本质,就是自由,不过它不是个人的本质,而是人的普遍本性,普遍自由。世界历史是精神的历史,也意味着世界历史是人的历史,是人实现自己类本质的历史。难怪实证主义哲学创始人孔德也说:“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历史。”由此不难确定,人的本质一方面规定着人与动物的本性差异,另一方面它作为精神也是现实的,必然实现于外,创造自己的历史。当然,黑格尔也表明,世界精神并不是一开始就直接实现了自己的目的,世界精神实现自己的目的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是一个从不完美到完美、从低级走向高级的过程。精神的前行就是人类历史的展开,精神在前行过程中不断自我否定,转换自身发展的样式,人类历史也就不断发生变化,并呈现为不同的阶段或不同的时代。

黑格尔认为,精神是世界历史的生命和灵魂,尽管这一看法属于唯心主义,但是完全否认精神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也是不科学的。马克思就曾告诫我们,千万不要忘记精神对现实的反作用。黑格尔哲学历史观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有方向、有目的的,而引领历史发展并为此提供动力的则是普遍的人性。既然人性对历史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对人性的认识就成为引领历史发展的关键。古希腊关于“斯芬克斯之谜”的神话就为我们深刻揭示了这一道理。“斯芬克斯之谜”的谜底是人,这意味着其提出的问题是关于人的生死存亡的问题。“斯芬克斯之谜”为我们揭示的道理是:不知道人是什么,人就会死亡;只有知道人是什么,人才能战胜怪兽,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与发展。正是古希腊这则神话隐喻着关于人如何在世生存的深刻哲理,“认识你自己”就成为千百年来人们不断追求的终极目标。正如《人论》作者卡西尔所说:“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这看来是众所公认的。在各种不同哲学流派之间的一切争论中,这个目标始终未被改变和动摇过:它已被证明是阿基米德点,是一切思潮的牢固而不可动摇的中心。”

认识自己的人性之所以是哲学追求的最高目标,乃是因为对人性的认识规定着一个时代运行的路线和内容。人类怎样认识自己,就会怎样实现自己,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展开自我的历史,就是人类追求自我实现的历史。每个时代有怎样的价值追求,呈现出怎样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态势,都与对人自身的人性认识有密切关联。人类正确认识自我是正确展开人类历史的前提,人怎样认识自己,就会展开怎样的历史。在西方古希腊时代,人们几乎都将“理性”视为人的本质,人是求知的、爱智慧的存在物,知识即是美德成为古希腊人的普遍信念。在这种理性的人类自我观念的引领下,古希腊人努力追求智慧并在各个领域践行理性自我,结果使得古希腊在经济方面空前繁荣,在政治、文化、法律、科学、技术、建筑、文学、艺术等方面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达到了它那个时代的最高水平。古希腊文明由此成为整个西方现代文明的起源。同样,中世纪基督教神学人性观引领了中世纪的发展,现代性的人性观引领了现代社会的发展。

人对自身本质的指认,虽然是对自已是什么样的人所进行的规定,但这种自我规定的价值并不仅仅是对自己的存在事实展开描述,还包括对自己的应当所是提出要求。“人是什么”表达的是人应当是什么,人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人性的价值在于它面向未来敞开,它是人为自己树立起的道德理想和终极追求。人类追求自我实现,就是追求实现自己的本质。当人把自己的终极价值追求以人性的方式表示出来之后,“认识你自己”作为人性之应当,就为一个时代的发展树立起目标,指明该时代努力奋斗的方向。按照马克思的理解,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必须把人当作人来看,这意味着人就是人的目的,人类的历史就是人实现人之目的的过程。也就是说,一个时代怎样发展几乎是由对自我的理解预设其轨道的,因为人们对自我理想的追求落实到行动上就表现为人们的创造活动,作为这种创造活动的结果就显示为一个时代的发展内容和这个时代的历史。也就是说,人性作为一种应当,并不是预示的现在或当下,而是指向未来、将来。正是人性的本质是将来性的,向未来开放,因而其才能够引领时代的发展。就像海德格尔所言,人的此在的时间性是由将来规定现在,历史作为历事是从将来得到规定的。

对人类自我的理解不仅能够为一个时代树立起追求的目的,引领该时代的发展方向,还能够为该时代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支持。在理解了人类自我和确认了人是什么的同时,人类自我和人本身也就内在地被赋予了作为人的每一个体的一项绝对义务,并规定了其存在的价值。当我们承认对人性的认识表达的是一种“你应当成为人”时,这一表达本身就蕴含着一种绝对义务要求,而且这一绝对义务诉求是作为人不得不担当的义务,因为它是内在于人性的义务,是人之为人的义务。这一绝对义务所表达的道德命令是:只要你承认自己是一个人,你就必须无条件地把人的本质充分显现出来,实现人之为人的存在,即按照人的形象表现自我,按照人本质所规定的内容展开实践活动,按照人性要求的态度对待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过一种合乎人性的生活。人之为人的义务与人之为人的存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践行了人之为人的义务就实现了人之为人的存在,拒绝履行人之为人的义务,在伦理层面必然等于拒绝成为一个人。“意识到被要求不是事后的思考;它是在成为人的时候一道产生的,它不是附加上去的,而是根源于做人之中的。……只有人才可以说是有责任感的。责任并不是人类加诸自身的东西;人凭自己的责任能力才成为一个自我,而如果丧失了责任感,他就不再是一个自我。”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每一个时代都要基于对人性的认识而完成对人的启蒙,皆缘于每个时代要赋予该时代的人实现人之为人存在的义务,以保证人们按照人性的内在要求进行实践活动。人性在现实世界中的实践,则创造了一个合乎人性的现实世界。这一现实世界在时空中延续,就演化为人类的历史。

二、现实自然界是人性的真实显现

现实自然界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近现代形成的机械论自然观认为,自然界仅仅是一架没有灵魂的机器,仅仅是死一般物的排列组合。“文艺复兴的自然观是在哥白尼、特勒西奥和布鲁诺的工作中,开始与希腊自然观形成对立面的。这个对立面的中心论点是:不承认自然界、不承认被物理科学所研究的世界是一个有机体,并且断言它既没有理智也没有生命,因而它就没能力理性地操纵自身运动,更不可能自我运动。它所展现的以及物理学家所研究的运动是外界施与的,它们的秩序所道循的‘自然律’也是外界强加的。自然界不再是一个有机体,而是一架机器:一架按其字面本来意义上的机器,一个被在它之外的理智设计好放在一起,并被驱动着朝向一个明确目标去的物体各部分的排列。”近现代形成的这种机械论自然观发展到德国的古典哲学那里被终结了,自然界本身由此和人的本质结合在一起,成为人本质的对象化和人本质的显现。

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提出,虽然作为整个自然界之本体的“物自体”我们是不可认识的,但我们可以认知“物自体”所产生的现象。我们有关自然现象的一切知识都是人运用理论理性为自然立法的结果。人为自然立法就是自然必然性,就是有关自然科学的知识。这样,通过康德我们得知,自然界本身不再纯粹是一个物的集合,其中还蕴含着人类理性,自然界本身充满着理论理性的立法。在康德看来,人类理性恰恰是人的本质,人性就是人的理性。在审美判断中,康德进一步指证,自然界的美是人类道德的象征,是自由的愉受,人类之所以感到大自然崇高伟岸,是因为其中体现着人性的崇高和伟岸。费希特继承了康德的这一思路,将康德的先验理性确定为先验自我,提出“自我建立非我”的著名命题。费希特认为,作为主体的自我是自己建立起来的,是自我反思自身的结果,他本身是自明的,不需要以别的对象为根据。作为客体的非我是指自然界或自然事物,它则完全是由自我建立起来的,完全是自我能动创造的产物。由于非我完全是依赖于自我建立起来的,非我永远在自我之内并从属于自我,离开了自我就没有非我。非我完全是由自我创造出来的,这意味着非我是自我的一部分,并在客体世界显示着自我,而自我则通过非我得以实现其自身。谢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主体与客体的“绝对同一”,自然界与人的绝对同一。“我们知识中所有单纯客观的东西的总体,我们可以称之为自然;反之,所有主观的东西的总体则叫做自我或理智。……在知识活动本身,即当我进行认识时,客观的东西和主观的东西是统一在一起的,以致我们不能说二者当中何者居先。这里既不存在第一位的东西,也不存在什么第二位的东西,两者同时存在,而且是一个东西”。在谢林那里,主观与客观是同一个东西,意味着自然界即是人类自我,人类自我即是自然界。黑格尔深化了这一思想,明确提出自然界是精神的对象化,是理念的真正现实。“精神在自然内发现它自己的本质,即自然中的概念,发现它在自然中的复本,这是自然哲学的任务和目的。”在黑格尔看来,“绝对理念”必然要把自身对象化,创造出一个现实的世界;自然界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完全是理念所给予的,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自然现象只不过是精神的表现形式而已。

费尔巴哈反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尤其是批判了黑格尔哲学,提出了与其完全相反的观点,主张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完全从属于自然界,被自然界所规定。马克思对此指认,费尔巴哈的这种批判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倒退到庸俗唯物主义立场之中。马克思强调,不能脱离人、不能脱离社会谈论自然界,离开人的自然界属于抽象的自然界。“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由此马克思确证,费尔巴哈所说的自然界是根本不存在的。“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生活其中的自然界;这是除去在澳洲新出现的一些珊瑚岛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再存在的、因而对于费尔巴哈来说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是人本质的对象化,是人的作品和人的现实,现实性生成的自然界就是打开人本质力量的一本书。“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为什么自然界能够被对象化而成为对象性的人呢?这是因为现实自然界作为人类加工改造的对象,其现实结果和现实状态完全是由人创造出来的。人创造了他的对象世界,创造了现实自然界。“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人在创造他的对象世界和现实自然界时,必然将自己的本质印刻在他所创造的对象中,使对象成为人的对象,使自然界成为人的自然界。人的本质进入到作为对象的自然界之中,对象由此便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从中可以直观到人的自我形象,以至于人们不得不说,自然界成为人本身,成为对象性的人。

人之所以能够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给自然界,是因为人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物。人作为一种有生命的、现实的、感性的、有意识的存在物必须以自然界为对象来确证自己的本质和存在。“说人是肉体的、有自然力的、有生命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这就等于说,人有现实的、感性的对象作为自己本质的即自己生命表现的对象;或者说,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自然界作为人的对象存在于人本身之外,但它却是人为了充实自己并使自身本质得以表现所不可缺少的对象,因为:“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对象,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一个存在物如果本身不是第三存在物的对象,就没有任何存在物作为自己的对象,就是说,它没有对象性的关系,它的存在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人作为现实的、感性的和有生命的存在物,必然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他必然以他自身之外的自然界作为他的对象并与之发生对象性的关系。而这种对象性的关系正是通过人的对象性活动展开的。人凭借着这种对象性活动把自己的本质、自己的生命活动对象化给自然界,用现实的自然界来表现自己的本质和生命。就是说,人要在现实世界中生存并确认自己作为人的存在,就必须把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给自然界,使它成为人的自然界。人若不能将自然界变为人的对象性存在物,人就不是对象性存在物,人就不能在自然界中存在。

既然现实自然界是人本质的对象化,是人的真实本性的真实显现,由此我们可以合乎逻辑地得出结论说,人拥有怎样的人性,人就会创造出怎样的自然界。人拥有真善美的人性,就能够创造出真善美的现实自然界;人拥有假恶丑的人性,必然造成一个假恶丑的现实自然界。反过来也可以说,现实自然界的真善美,象征着人性的真善美;现实自然界的假恶丑,意味着人性的假恶丑。近现代以来,人与自然界发生了本质的断裂,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处于异化状态。现代人将自己看做是自然界的主人,将自然界视为被人支配和控制的对象,人对自然界既不真,也不善,更不美,因而近现代以来的自然界就被人们糟蹋得惨不忍睹:河流污染、洪水泛滥、温室效应、土地沙漠化、森林面积萎缩、矿物资源紧张、生物多样性减少,人们呼吸着天空散发的臭气,喝着不卫生的水,吃着各种不安全的食品,等等。就像环境保护运动先驱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中所说,本来在鸟儿歌唱、万兽欢腾、百花盛开的春天,却被现代工业糟蹋得死一般的寂静。现代人的异化造成了自然界的异化,生态危机实质就是人性危机。因此,欲将生态从危机中拯救出来,须先将人从异化中解放出来,向合乎人性的人复归。因为合乎人性的人才能对象化出一个合乎人性的现实自然界。

三、生态人性创造生态世界

既然人性是时代的精神并引领着时代的发展,人拥有怎样的人性就会创造出一个怎样的现实世界,那么,对人性的确认就成为正确引领时展,合理地改造自然界的前提与关键。人性是人的真实本性,它表达着人对自身动物性的背叛与超越,走向具有道德性的人之为人的存在。按照“斯芬克斯之谜”的警喻,人只有找到自己的真实人性,才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真实地生存。千百年来,人们为了回答“斯芬克斯之谜”,给出了各式各样的答案,自然人、理性人、自由人、生物人、宗教人、文化人、行为人、社会人、心理人、存在人等人性理论层出不穷。但笔者认为,真正的人,合乎人性的人,应当是与自然界完成本质统一、与自然界本质上融合为一个整体的生态人(关于生态人性问题,请参见笔者的《人性与自然》一书)。合乎人性地改造自然界,也就是合乎生态人性地改造自然界。

首先,生态人性本身是一种真,合乎生态人性地改造自然界,亦是以合乎真理的方式改造自然界。生态人性表示的是人与自然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生态科学表明,整个自然世界包括人在内自在地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机整体,从这一意义上讲,生态人性充分反映了世界本身的有机整体性质。因此,合乎生态人性地改造自然界,也是以合乎有机整体的方式改造自然界,以合乎世界本身的本真性改造自然界。当前,我们所面临的时代是生态时代,所建设的文明是生态文明,如果我们承认生态时代是对工业时代的扬弃,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并且认为生态时代和生态文明代表着人类对世界本真性的追求,那么,要实现这一目的,其前提必须足人本身的生态化。正是生态人性否定了人与自然的分裂,表征着并展现着“生态”的本质,因此,只有合乎人性地进行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人类才能真正步入生态时代,建成生态文明。因为人是展现生态时代基本内容的主体,是建没生态文明的主体,离开了生态性的人。生态时代和生态文明就无从谈起。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曾提出,原子式的考察方式是不可能获得精神的,因为认识和把握了一个个原子,仅仅是认识和把握了整个世界的个别现象,并不等于认识和把握了世界本身,世界本身作为有机整体并不归结于一个个原子的集合。因此,黑格尔始终强调只有从整体出发,从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实体的对立统一出发,才能认识和把握作为整个世界本质的“精神”。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整体性研究方法,提出了“总体性的人”的概念,即人是与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自然主义:人道主义,人类史与自然史相统一,并要求从人与世界统一的总体出发把握社会历史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现实。按照西方创始人卢卡奇的观点,马克思是以“总体性”的方式把握人类历史过程的,认为社会的真实性在于社会的总体性。所谓的“总体性”概念,指的是全面地把握社会现实的一种辩证的方法。“总体性”要求把社会现实看做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它在逻辑上先于且重要于社会的各个孤立的部分或事实。只有把各个孤立的事实置于社会总体的关系之中,才能真正理解其价值,辨明其意义。卢卡奇认为,马克思的名言,“每一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历史地理解社会关系的方法论的出发点和钥匙。根据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观点,我们可以说,人与自然世界的整体性是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只有将人类改造自然界的任何具体的实践活动置于人与自然界的整体关系之中,才能保证这些实践活动的正确性与正当性。生态人性正是对人与自然世界之整体性的表达,合乎人性地进行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亦是将人类对待自然界的每一项行动都进行生态整体性考量,确保这一行动的结果合乎生态法则,最低不至于破坏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生态平衡。

黑格尔名言范文第4篇

1、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4、你若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德国]歌德

5、只有一门学科是必须要教给孩子的,这门学科就是做人的天职。……我宁愿把有这种知识的老师称为导师而不称为教师,因为问题不在于要他拿什么东西去教孩子,而是要他指导孩子怎样做人。——[法国]卢梭

6、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7、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8、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9、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10、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芒——这就是人的最大幸福。——[前苏联]捷尔任斯基

11、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威严壮观,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美国]海明威

12、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13、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14、没有激情,世上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都不能完成。——[德国]黑格尔

1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

16、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17、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

18、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19、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北周书》

20、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21、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美国]布鲁纳

22、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23、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黑格尔名言范文第5篇

笔者深信“微波荡漾论”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管理者对于新生股市的希望及认识,也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接手后的管理层的希望与认识。毕竟兹事体大;再说为官者又有几人不祈求自己执掌的领域风平浪静、长治久安的呢?然而现实却是那样残酷:迄今A股市场已经走过了二十个年头――成长为总市值排在世界第二的壮小伙子了,回眸审视这二十年间的股指走势,但见波澜迭起的奇峰幽谷,“微波荡漾市”却甚为鲜见。难道这二十年的沪深股市,走势都是不正常吗?假如我们承认并尊重现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应该承认:要是都不正常的话,这不正常其实就是正常的了。这里正好用得上黑格尔的名言:“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在黑格尔的语汇中,现实=事物的必然性。

本来,波动本身就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我们完全可以合乎逻辑地得出进一步的结论:大幅升跌不但是股市的基本属性,是必然的,而且是一种常态。这也是和A股二十年的表现一致的,其他国家股市的发展史也印证了这一点。

如果仅仅是个别的股价大幅波动,那还有可能只是一种偶然的现象。但倘使是大盘经常反复呈大起大落的话,那就肯定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了。而导演这一出出好戏的幕后推手,可以是经济的(例如宏观面景气度或业绩),也可以是非经济的(例如纯粹出于资金与筹码的博弈)。但只有在理性的范畴内前者的作用才是决定性的,一旦超出这个范畴后者就成为决定性的了。笔者以虚拟资本通过从价值到价格泡沫的扩张来实现对实体资本的异化来解释股份运动暴涨暴跌的本质:在这一异化过程中,虚拟资本在获得独立性的同时也就获得了泡沫无限偏离价值不断膨胀的自由意志,直至最终走向破裂的末日为止。

虚拟资本异化(表现在股价)的这种特性,和股市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高度开放的博弈系统是密不可分的。在这个系统中,博弈过程贯穿于整个股价运动的始终,故股价运动必然受到博弈规律的支配;与此同时,博弈者亦即所有的股市参与者的心理活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博弈的进程,从而使股价波动又不能不为心理规律所左右(引自上期本栏)。由此不难作出判断:博弈是股市的本质属性。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曾获诺贝尔奖的法国经济学家阿莱曾批斥金融虚拟资本使世界经济成为“赌场”。

黑格尔名言范文第6篇

1、我们的需要是越少,我们越近似上帝。

2、认识你自己。

3、一个人如果把从别人那里学来的东西算作自己的发现,这也很接近于虚骄。——黑格尔

4、不管我们的成绩有多麽大,我们仍然因该清醒地估计敌人地力量,提高警惕,决不容许在自己的队伍中有骄傲自大、安然自得和疏忽大意的情绪。——斯大林

5、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萧伯纳

6、人喜欢习惯,因为造它的就是自己。——萧伯纳

7、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悔疚。——郭小川

8、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9、无论在什麽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一切。不管人们把你们评价的多麽高,但你们永远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是个毫无所知的人。——巴甫洛夫

10、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都德

11、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冯梦龙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3、神灵为自己保留了那对于最为重要的东西的认识

14、语言切勿刺入骨髓,戏谑切勿中人心病。——陆陇其

15、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罗曼·罗兰

16、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这种贫乏通常用一个字来称呼,这就是“愚蠢”。——高尔基

17、天生我才必有用。——李白

18、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朱熹

19、卑鄙和高傲的动机只会满足愚人、武夫、人类的侵略者和掠夺者的贪于,人们应当放弃这种动机,不要让这些诱人的饮料再麻醉那些自命不凡之徒!——圣西门

20、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贝尔纳

21、和以处众,宽以待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

22、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23、人是万事万物的中心,是世界之轴。——培根

24、对自己的不满足,是任何真正有天才的人的根本特征之一。——契诃夫

25、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6、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

2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28、人贵有自知之明。

29、认识别人总比认识自己来得容易。

30、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31、骄谄,是一个人。遇胜我者则谄,遇不知我者则骄。——申居郧

32、伟大的人是决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越多,他们越认识到他们的不足。——卢梭

33、一个真认识自己的人,就没法不谦虚。谦虚使人的心缩小,像一个小石卵,虽然小,而极结实。结实才能诚实。——老舍

34、认识自我应该从两方面讲,即长处与短处。()

黑格尔名言范文第7篇

人常常会被许多思想所禁锢,如果想达到好的成就,就必须抛开一些。换言而之,就是达到一种忘我境界。我国杰出的现代剧作家有一次在澡盆里读书。因为太聚精会神,直到水已凉了,他都还没有开始洗。说到这里,或许有人会认为太傻,洗完之后再去看又有什么大不了呢?可是如果没有勤奋刻苦和忘我的求学精神,他怎么可能在23岁就写出《雷雨》,从而震撼整个戏剧界呢?

德国着名油画家、版画家门采尔是靠自学成画家的。他有一次在跨一条臭水沟时,不小心弄脏了鞋子。但他没有马上走开,而是脱下鞋子,坐在臭水沟旁专心致志地画起了自己的鞋子,完全不顾臭水沟的臭味。正是因为他对艺术达到痴谜的地步,达到忘我境界才使他成为着名油画家。

一个人要达到一种忘我境界是不太容易的。而一旦达到忘我境界,那么他离成功也不远了。只是,会受到有些人莫名的嘲笑。比如泰勒斯掉进水坑时,就有人嘲笑他,说他知道天上的事情却看不见脚下的东西。这类人可谓称作狭隘之人。而我们在生活中不应做这类人,我们与东安写为追求知识而达到忘我境界的人应给予肯定和敬佩而不是嘲笑。当然,为游戏或一些消极东西而达到忘我境界的人,我们应予以批评和劝告。

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有一句名言:“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的人从不仰望星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作为社会新一代,我们决不能做躺入坑里的人,要对一件事情专心致志,达到忘我境界!

黑格尔名言范文第8篇

1、个性像白纸,一经污染,便永不能再如以前的洁白。——黑格尔

2、要测量一个人真实的个性,只须观察他认为无人发现时的所作所为。——麦考莱

3、人都有以第一印象定好坏的习惯,认为一个人好时,就会爱屋及乌,认为一个人不好时,就会全盘否认。

4、一个人的房子,一个人的家具,一个人的衣服,他所读的书,他所交的朋友——这一切都是他自身的表现。——亨利·詹姆斯

5、一个人因为看到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更有重大的意义,只经过半小时的考虑就甘愿抛弃一生的事业前途,这才需要很强的个性呢。贸然走出这一步,以后永不后悔,那需要的个性就了。——毛姆

6、人人之中有他人,但每个人都护存自己的个性。——S·阿马里

7、一个人的悲剧,往往是个性造成,一个家庭的悲剧,更往往是个性的产物。——柏杨

8、凡是个性强的人,都像行星一样,行动的时候,总把个人的气氛带了出来。——哈代

9、一个人在描述他人的个性时,其自身的个性即暴露无遗。——李区特

10、我们不必羡慕他人的才能,也不须悲叹自己的平庸;各人都有他的个性魅力。最重要的,就是认识自己的个性,而加以发展。——松下幸之助

11、一个人想平庸,阻拦者很少;一个人想出众,阻拦者很多。不少平庸者与周围人关系融洽,不少出众者与周围人关系紧张。

1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没有两个人一样的;真是人跟人各异,石头跟石头不同。然而大家合在一起,就成了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群英谱。——富尔曼诺夫

13、一个人的个性都有它自己的一套。理智也会被它牵着鼻子走。——索尔·贝()

14、也许个性中,没有比坚定的决心更重要的成分。小男孩要成为伟大的人,或想日后在任何方面举足轻重,必须下定决心,不只要克服千重障碍,而且要在千百次的挫折和失败之后获胜。——罗斯福

15、每个人都有他的隐藏的精华,和任何别人的精华不同,它使人具有自己的气味。——罗曼·罗兰

16、一棵树上很难找到两片叶子形状完全一样,一千个人之中也很难找到两个人在思想情感上完全协调。——歌德

17、一个人的个性应该像岩石一样坚固,因为所有的东西都建筑在它上面。——屠格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