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勤学励志的名言警句

勤学励志的名言警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勤学励志的名言警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勤学励志的名言警句范文第1篇

1、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佚名

2、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仲虺之诰》

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4、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刘开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6、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7、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

8、勤勉,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动。——富兰克林

9、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劳

10、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11、三思而后行。——《论语》

12、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礼记·学记》

1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1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16、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17、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1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1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笛卡儿

20、学不可以已。——《荀子》

21、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2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24、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25、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26、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27、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28、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29、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30、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雨果

31、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贝勒斯

32、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3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3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35、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36、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3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38、重复是学习之母。——狄慈根

3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40、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郑燮

4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42、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利希顿堡

44、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45、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论衡·实知篇》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47、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48、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培根

勤学励志的名言警句范文第2篇

1.识字积累,增强识字的乐趣。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种学习的内驱力,如何让学生爱上识字,爱上语文呢?我觉得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文字的造字特点,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魅力。低年级教材中有较多象形字,象形是最早的汉字造字方法,它是用描摹事物状的方法来造字。在学习这些字的时候,先画出象形字的图形,再过渡到字型。学生可以依据事物原形,浮现图像,在图形和字形之间产生联想记忆,就能快速准确、有兴趣地记住所要认识的汉字。例如教学“日” 字时,我先出示“圆圆的红日”的图画,让学生形象地掌握“日”的意义。然后进行“日”字音教学。由于学生有兴趣,因此很快就掌握了字音。接着贴出象形字,这奇特的字,再次激起学生的兴趣。我告诉他们这是远古时代人们写的“日”字,再在象形字下面写“日”,学生很快学会写了,不仅感觉到汉字的奇妙,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时,趁热打铁,出示一系列的象形字图片,学生很自然地利用象形字的特点进行猜字游戏。 “月、水、火、田、土、鱼、石、网、刀”,学生越猜越起劲,越猜识字越多,不仅在教材上找象形字,课外书、广告牌等都是他们学习生字的好场所,这样的延伸积累,一下子就让学生爱上识字,主动地识字,快乐轻松的氛围中提高了自己的识字量。

2.阅读积累,提高审美的情趣。

叶圣陶先生明确指出: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吕叔湘先生也有一个精辟的观点:学语文,三分课内,七分课外。《新课标》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的明确要求,即在加大思维容量的同时,扩大有效信息量的传递,课文阅读与课外阅读要紧密结合,指导学生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中获取信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低年级小学生爱听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可以让他们明白道理,学到知识。学完课文《怀素写字》一课后,引导学生读了一系列名人练字的励志故事。王羲之“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让他们学到了勤奋;岳飞在沙上练字的故事,使他们学到了自强不息……古人勤学苦练的故事,激发了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阅读就像一条美丽的丝线,将这些故事串联起来,成为孩子们继课文学习后的又一道精神大餐,在兴趣盎然的阅读中受到启迪,得到教育。大量的阅读,广泛的积累,使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发展,也丰富看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操,让学生心灵的得到共鸣,精神的得到陶冶。

3.背诵积累,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习作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因知识面及生活接触面较为狭窄而“无米下锅”,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怎样才能让学生走出写作的困境呢?常言道“作文功夫在文外”, 背诵是积累语言的有效方法,小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期,大量的背诵积累于他们而言绝非是耗时耗力的事,而是能为他们储存丰厚的语言材料,为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奠定厚重的人文底蕴。因此,抓好课内阅读、增加课外阅读的同时,指导学生建立“素材库”。“素材库” 里有课内外阅读中的精彩片段、妙词佳句,经典诗句,从古至今的名言警句,语文知识集锦等,要求学生经常去翻一翻,有空的时候能读一读,背一背。这样,用的时则信手拈来, 游刃有余,学生有米可炊,就下笔如有神。

勤学励志的名言警句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语文;班级;环境;营造

纵观当今的语文教学,并不能令人乐观,基本上呈现出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太沉闷、应试式教学太突出、学生对语文提不起兴趣等问题,语文教学成效甚微,而学生也普遍反映语文难学。笔者认为,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除了一些主观因素之外,大多数学校忽视营造语文学习的环境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本文就从语文班级学习的环境方面阐释教师应该如何营造一个良好、氛围浓重的语文学习环境,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效率。

一、语文课堂不可或缺的要素

1.还课堂琅琅读书声

语文是一门语言的艺术,需要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内心的情感并产生共鸣,在这个基础上理解文意。这个过程主要包括教师示范朗读、让学生跟收音机轻声朗读、分段落(或者内容)点名朗读、分组朗读、分角色朗读等,这个过程是需要教师来引导和点评的。而让读书声贯穿整个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读书声中感受作者的感情正是当今语文教学所缺的。

2.改变以往单纯的说教形式,创新授课方式

现阶段我们有很多方式来创新以前的说教形式的,比如通过辩论、利用小部分时间给学生看新闻节目、鼓励学生收集新闻报道并定期评点等。只要我们留心,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成为语文的课堂,尽量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而且要让他们多提出一些问题。而这些不仅仅需要语文教师的创新思想,还必须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它建立在民主与自由的土壤中。

3.真正成功的语文课堂还体现在互动的课堂之上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理念,语文教学应该是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的,一节互动的课堂是能够真正让每一个学生融入到语文课堂当中来的。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抛锚”,即让学生在一个完整的、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内在需要,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开始探讨问题,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理解,通过班级上同学的互相讨论,最终达到教学目标。由于各个学校的生源素质不同,老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也会有所不同。

二、在课下,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和谐快乐的关系

1.与学生建立起现代师生关系,即一种朋友式的帮助关系

曾经有一些教育专家提出“只有坏教师,没有坏学生”的观点,在我看来,这里的“没有坏学生”应该是指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长处。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阅历、经验和价值观,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下因材施教,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努力发现和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步,而不是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

2.语文教师的各项基本素质必须全面发展,以自身榜样教育学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他只有在阅读量、写作以及书法、口才等方面全面开花,并且广泛涉猎语文专业及其他学科的内容,做到知识丰富、广搏,才能在课堂上旁征博引,才能以各种富于创意的方式将自己通过学习获得的能量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知识,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制造师生间的一种良好互动,营造一种良好的语文氛围。特别是在书写方面,一个会书法的语文教师无疑是具有魅力的。

三、创设一种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班级环境

给学生的日常生活环境营造一种和谐舒心的气氛是必不可少的,那就得创设一种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班级环境。依我看来,一个班级的环境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干净整齐。但由于立场和各个学校情况的不同,对于班级的环境布置,往往会有多种不同的看法,在这里就大致选择三个方面作一个简要的论述。

学生每天一走进教室首先都会面对墙壁,因此谈及班级环境布置,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墙壁布置问题。在这一方面,我认为以下几方面值得一做。

1.悬挂关于励志、惜时的字画

在教室墙壁上悬挂一些内容积极向上且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牌匾,现在都比较兴起的都是一些印有著名人物并标着名言警句的匾。如“勤学大家敬,如问志气高,天才出于勤奋,聪明在于积累,成功赖于奋斗”等等,如果这些内容都能以毛笔书法的形式出现更好。

2.教室的后墙壁应创建特色专栏

各个班级根据年级班级特点,可以创建诸如“学习园地”、“信息专栏”等专栏,并定期更改内容,老师在指导学生的时候记得要尽量做到墙面整洁美观,力求高雅别致,在简明中反映班级人文气息,而且在版面上要富有特色,图画美观,色彩搭配合理,版书工整,能明确体现主题思想。

3.张贴班级口号和班训

班级口号和班训是同学们共同智慧的结晶,把它们张贴在墙上不仅可以时刻提醒和激励同学们,还可以创设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语文老师在上课时候也把这些内容融进课堂的。

4.张贴荣获奖状

不论是什么奖状,它都是代表一种荣誉,是一个班级集体共同奋斗的成果。把奖状张贴在教室的前后方,使学生看到奖状就会产生强烈的班级荣誉感,增强学生爱护班级的责任心和凝聚力。

语文教学是多方面,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也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一生,因为它与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最为贴近。只有在各方面都积极支持语文学习,积极落实国家的新课标政策,严格要求,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优化的语文学习环境,让学生真正融进学校的氛围当中,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这个语文课堂当中,才有可能促使语文素质教育的实施,能够适应新世纪语文教育的需求,能够开创我国语文教育的崭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勤学励志的名言警句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理念;环境;活动对策;制度

一、明确办学理念

校园文化建设主要体现一个学校的个性魅力,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一所学校的精彩,在于她校园文化建设的精彩;一所学校的品味,在于她的精神。办学校就是办文化。近年来,我校及时强化校本文化的提升和再建设,将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做实、做细、做精,积累了一定经验。

我校学生主要以重坪务农人员子女为主,学生入学成绩较低,自信心不足,表现自由散漫,自制力差,学习积极性不高。80%学生家长不具备辅导孩子的能力和时间,家长配合与支持学校工作的意识淡薄。针对这种现状,大家认为教育教学的切入点要从树立尊严和自信开始,激发学生潜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领学生踏踏实实走上“梦想”之路。因为我们有着一支敬业奉献、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教师队伍。在学生面前,教师就是一本无字德育书,学生时刻都在阅读。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著名教育家斯霞也曾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因此,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思想建设的首要工作。近年来,我校广泛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深入学习师德规范,涌现了一大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开拓创新的先进典型,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狠抓制度和规范建设。明确而严格的校规和校纪是强化校风的重要方法,我们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的特点,师生共同制订了体现时代要求的校训、校风、校歌、校服等,制订了一系列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严格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坚持开展文明班队等的评比活动,以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规范学生的行为,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营造文化氛围

物质文化是一个学校的显性文化,体现一个学校的文化底蕴。对于学校来说,校园环境是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外在表现。良好的校园环境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一所学校,走进去布局合理,到处有绿化,环境优美,使人感到身心愉快;到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使人感到精神振奋。这种心理效应能使人产生一种无形的约束力,虽不具有强制性,却能引起个体情感上的共鸣。”学校的物质文化和人文环境的建设离不开一定的物质环境。学校物质环境的建设应以人文价值为指导思想,而绝不能单纯为了外表的高大气派,内部的豪华奢侈。也就是说,建设人文环境要力争使学校的每一个“物质元素”都涂上“人文元素”的色彩,散发出“人文元素”的气息,进而使这种气息弥漫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因此,学校的环境建设必须以师生的心理需要为第一着眼点。

校园无闲处,处处熏陶人。我们利用校园环境,形成了浓厚的立体环境文化,使一草一木一墙一板都能说话。平时,我们要求学生留心观察校园,为提醒学生爱护自然环境而题写的警示语,如:小草青青,踏之何忍;别打扰小草的梦……学生用心去体会花、草、树木的美等;感悟生命,就会激发起学生对生命、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从而努力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在他们心中积淀浓厚的人文素养。

文化墙是校园文化精神的外在集中反映,是校园建筑布局的灵魂所在。教室房檐下挂着闪耀的金色的大字“弘毅厚德”的校训,以及“励志图强、博学笃行”的校风,“敬业爱生,教书育人”的教风,“勤于求知、严于修心、乐于强身”的学风,点染出我们重坪小学校园文化的“主旨”,每个人都受到强烈的思想感染。每座教室前、后、侧面都张贴着现代教育理念,让理念渗透在每一堵墙壁上,醒目位置以时刻昭示师生,引领大家为美好愿望的实现而奋斗。教室前面的展示栏都有艺术画幅张贴于此,还有学生的艺术作品,渲染出一种浓郁的艺术氛围。时时让人感受到校园 “处处育人”的良好氛围。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室的布置也各具特色,有班级目标,班级精神,班级基本情况,图书角,优秀作业等,教室两边张贴激励学生的名言警句,如:求学,不时冷时热;言行,不浮躁轻妄,要稳重踏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教室的后墙壁上也张贴了“文化园地”,“心语星愿”等栏目,既拓展学生的视野,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人文素养。墙壁上一幅幅鲜活的书画,一句句精辟的话语,一个个深情的文字,都成为校园文化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它对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高尚的情趣,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真正体现了校园处处皆教育的深刻内涵。这些标语、字符便是一种文化,让这些东西释放出更有魅力的蕴涵,让我们农村的学生感受在农村本来感受不到的文化。

三、我们农村小学学生课余活动现状及对策

下课铃刚响,学生就迫不及待地冲出教室,一群一群的男孩聚在一起,弹玻璃珠成风、有的在平地上滚铁环,无论天气如何,风雨无阻,上课铃声响了还迟迟不进教室。弹玻璃珠的同学把父母给的中午餐钱也买了玻璃珠。这些行为妨碍孩子的思想健康发展,在校园里影响极坏。校长再三叮嘱各班主任教育学生不准玩这些败坏校风的东西,有时也亲自阻止,当然老师们也尽力教育了,“安稳”几天,但没过多久又“卷土重来”,这不但影响校风,更影响学习。这种活动行为的原因何在呢?小学生正处于好动的年龄,加之学校文化生活枯燥乏味,所以趁着下课时间就赶紧活动活动,放松放松,但学校没有更好的活动项目,如此,学生只好自寻开心。 校园文化的主旨就是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品学兼优和健全的人才,离不开生动活泼、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要想让学生去掉那些腐败活动习气,变得勤学好问,活泼可爱,我校从活动文化建设着手,根据学校实际条件开展了艺术兴趣小组、诗歌朗诵、演讲等,让学生选择参加自己喜欢的项目。这些活动的开展,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学生的智力得到极大开发,也能给学校增添无限生机,为学校教育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四、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制度建设和管理的核心是人,不管什么人,在制度面前一律平等,有了这种意识,大家就能自觉履职,学校工作就能正常运转。我们学校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积淀了一系列的制度,如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制度……学校形成良好的运行秩序,其他工作也得到有序开展。

树立正确观念,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 ,发挥制度文化育人作用,首要前提是建立一个既符合社会需求,又符合学生个体的需求的学校制度文化,两者缺一不可。在学生眼中制度始终是约束人体的东西,特别是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必须与学生思想工作相联系,在执行规章制度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思想的变化。通过对人的积极主动性的调动,将学校制度文化转化为学生内心法则和外显行为。此时,尽管建立许多规章制度,学生不会有压抑感,心情舒畅。因为这样制度出台都是经过学生公认的程序。

我校是一所年轻的学校,教师队伍中年轻教师较多,为了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我们逐步形成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以校本教研为实践,教学中教师反复磨练,互相学习,传播理念,展示形象的精品示范课,向更高的目标冲击。在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今天,我们还需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