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郭沫若诗两首

郭沫若诗两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郭沫若诗两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郭沫若诗两首范文第1篇

新的语文教学大纲颁布后,语文教材中增加了不少新诗篇目,新诗单元可谓异彩纷呈,蔚为大观,作文部分的要求也取消了对新诗体裁的限制,这些都显出了新诗的地位已提升。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对新诗的教学有新的要求,教师如何让学生领略新诗的魅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是摆在中学语文老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如何进行新诗教学,语文教学必须对新诗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一、朗读

朗读是一种言语活动,朗读可以感知新诗中的意象,感悟诗中意境,品味新诗中的语言和艺术技巧。有感情地朗读新诗,先要联系诗人的创作年代,创作心理――“知人论世”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新诗。同时有感情地朗读可以顿悟新诗中的意象,理解新诗的主旨,有感情地朗读可以体会诗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感。

朗读是培养语感的最好方式,增强语音、语义和语法的感受能力,增强对语言规范的敏感和鉴赏能力。

诗歌是情感的结晶体。每一首诗,都是人间一段真情的告白。朗读一首优美的新诗,仿佛接受一次感情洗礼。有感情地朗读新诗,可以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经常朗读新诗可以陶冶学生思想情操,调动学生学习新诗的积极性。

朗读是一种多功能的言语活动,新诗的言语理解是通过声音表达出来的,朗读比默读更有深刻的心理效应。朗读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的神经传入大脑,产生理解与联想,通过理解与联想在大脑形成印象,加深记忆。朗读一首新诗佳作,学生容易从新诗内容和形式中获得真切的、敏锐的感受,从而体悟新诗的语言规律。发挥联想与想象,使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获得审美的愉悦,认识审美价值。

新诗是一种独特文体,具有音乐美与节奏美的特征,朗读不但要有感情,而且要读出它的节奏韵律美和音乐旋律美,例如徐志摩《再别康桥》中的音乐美表现在:全诗七节,每节换韵,第一节与第七节同韵,每节内逢双行尾字相互押韵,单行尾字既不相互押韵,也不与双行尾字押韵,韵脚分别是“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ai\ang\ao\ong\ao\ai型,押韵起伏,音节的波动,具有音乐美。再如《再别康桥》一诗的节奏美: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一个节拍一顿,一顿犹如一声鼓点,契合诗人的感情起伏,低回折曲,一咏三叹,七节诗错落有致的排列,舒缓有致的声调,突出了此诗的节奏感与旋律美。集体齐声朗读更能让学生感受新诗的音乐美,体验诗的节奏感,这就是新诗的“美读”。美读会增加美感,美读是提高学生审美层次,增强教学境界美的有效的方法。

朗读新诗,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新诗的感悟能力与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层次与语感能力。鼓励学生多读诗,培养朗读新诗的习惯,不要以讲代读,忽视学生朗读的效果。

二、点拨与引导

新诗是现代生活、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体现,尽管没有古诗那么深奥,但让学生全面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阅读新诗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经教师点拨,使学生对诗意加深理解,有了教师的点拨,学生对疑难问题产生释重感与豁然开朗之感。新诗是一种独特的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意境、意象和通感。点拨学生“注意意会,讲究神韵”,及怎样领悟新诗的意象、意境。新诗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怎样对新诗进行审美和产生审美意识,体验新诗中的美感,养成纯正高雅的审美情趣。

点拨与引导要具有明确的目标性,点拨和引导的目标是引导学生从对新诗的陌生、排斥,到主动接近新诗、热爱新诗。在学完几首新诗后,主动找些新诗集作为课外读物,甚至主动动手写新诗。教学不再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默默听的“满堂灌”的过程;而是把以前的教学过程变为引导点拨的过程。教师启发学生思维,自奋其力,勤其练习,从而调动学习新诗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以弄懂一首或几首新诗的规律,去分析理解一百首新诗为目的。

对于刚接触新诗的学生,要引导学生对新诗中的每一句仔细推敲与揣摩,分析其意蕴与语境。引导学生探寻全诗中的隐喻与象征内涵,分析诗中意象中的意蕴,分析诗中的主旨与语言结构,掌握和理解新诗的规律,点拨学生区分高雅诗与庸俗诗之别,多读高雅意蕴深刻的新诗,不断扩大学生的新诗知识面,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学习新诗的兴趣,提高欣赏能力与分析能力。例如:教师在给学生上郭沫若《炉中煤》一诗时,先利用学生在已学过的《天上的街市》中,学生对郭沫若的新诗艺术风格的印象,引导怎样分析《炉中煤》的主题,引导学生怎样感悟诗中的意象,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体现作者怎样的艺术风格,等等,激发学生思考与踊跃发言,活跃课堂气氛。点拨:此诗有两个主题:1、爱情为主题;2、眷念祖国为主题。把祖国比喻成“年青女郎”、“心爱的人”;把自己比作“炉中煤”、“黑奴”。《炉中煤》《天上的街市》都是郭沫若在日本时创作的思念故乡的新诗,引导学生对两首诗的主题、艺术风格、表现手法进行分析与比较,学生独立思考与发言。

点拨引导方法的运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新诗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判断能力,懂得什么是高雅的,什么是低劣的,培养学生对真、善、美不懈的追求,达到教学的目的,实现新诗教学目标。

三、意象和意境的品味

意象是诗人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融入主观情趣和美学理想的客观事物的影像,例如徐志摩《再别康桥》中,“波光里的艳影”“青荇”“水草”“星辉”等是自然界的客观事物,在诗中成为意象,这些意象表现了诗人对康桥的深情和哀愁的、欣慰的感彩。

启发学生整体感知,捕捉新诗的意象,发挥想象,把握新诗意境。意境是整首诗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意境可以创造诗歌的整体气氛,诗中的隐喻、象征内涵是通过意象表层呈现的。意象中隐含着意蕴,用感悟最深的意象去分析其意蕴的情感。

点拨学生对意象、意境的品味可以增加学生对新诗的进一步理解。

郭沫若诗两首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语文;学生;学习方式

根据语文新教材的特点和新的教育理念,教师要不断地调整培养人才的方式,不断地探讨新的教育途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一、自主学习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动机

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迫切弄清未知事物的心理,迅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心态,并将其转化为内在学习的“自我需要”。例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问题:“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文的插图,那位光着身子的人就是皇帝。皇帝为何光着身子?因为他很穷买不起衣服,还是他正在进行泳装表演呢?”创设这个问题,虽简单,却犹如一粒“开心果”,很自然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理解了文章的中心,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2.利用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创造机会

师生互动实际上是师生双方的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的活动,是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使学生主动、积极、愉快地去学习,从而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极好地创造自主学习的动机。例如《理想》一课是一首哲理诗,可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和自身的体会来加强理解。可以这样导入――“理想”在词典上的解释是对未来事物的想像或希望,或是对未来的设想。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时期都有不同的理想。今天请一位同学充当老师的角色来主持课堂,让在座的同学包括“我”在内都谈谈自己的理想。同学们看到老师和他们一样坐在讲台下,身心放松了许多,纷纷举手发言。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轻松。这时,许多同学会要求老师也谈谈自己的理想。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可适当补充、小结或引导学生展开进一步的讨论。

3.采用形式多样的教法,维持动机

形式多样的教法才能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中学语文文章体裁较多,可以因文设计教法。①内容浅近、故事性强的可以采用表演式。如《皇帝的新装》、《寓言四则》等可指导学生根据课文中的人物性格特征,练习朗读和对话,来体现人物的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②科学性较强的文章,如《化石吟》、《看云识天气》等,则可让学生认真阅读,提前查找相关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补充,以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③想像力极为丰富的文章,如《郭沫若诗两首》、《女娲造人》、《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等,教师可提出一些能够唤起学生丰富想像力的问题,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比如用自己的话描述《郭沫若诗两首》里的想像世界等。

二、合作学习

1.主题要鲜明,目的要明确

主题鲜明,目的明确,这样,每个小组的成员都会期望自己的伙伴努力,自己也会加倍努力,小组成员之间会保持一种和谐的伙伴关系,从而在学习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样的合作学习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共同完成任务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2.要有明确的时间限制

选择一些具有合作价值的问题进行合作学习时,我们要让学生明确每次合作的时间限制,既要保证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活动,又要限制某些与话题无关的无休止的争吵。如《理想》一文中“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对于这两句话的理解,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体会,也就有不同的看法,教师可适当介入,并明确给出的时限。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也有利于督促学生积极参与本组的学习活动。

3.合作的形式要得当

要根据语文学科具体学习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性别、学习成绩、能力方面的差异,决定合作的形式,可由两个人组成小组,也可由四个人组成。如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背诵,最好的合作形式就是俩俩成组(即同桌成组),可相互检查,相互督促,共同完成;对于具有辩论性质的话题,可由四个人或更多的一些人组成一组,这样有利于问题的思考,有利于交流、表达并最终解决问题。

三、探究性学习

1.提出疑难问题激发兴趣

在教授科学知识性较强的文章如《看云识天气》时,我是这样启发学生的:“同学们,文章的内容你们都弄懂了吗?文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把老师弄糊涂了。人多力量大,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问题一出,学生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连老师都搞不清,真有意思。这样,学生会更进一步带着问题进行探究阅读。

2.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相关资料深入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思考研究,进而解决问题并最终形成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中,当发现通过学生思考还难以解决问题时,就要引导他们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深入思考研究,进而最终解决问题。如在教学《绿色蝈蝈》一文时,可据此给学生提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昆虫的名称,并试着让学生介绍它们的外部特征、生活习性等;若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解决,可引导他们找法布尔的《昆虫记》进行课外阅读,并作好读书笔记。

3.激发想像力,调动创新思维

郭沫若诗两首范文第3篇

相识,才有互助……

海洁是一个英国姑娘。她是伦敦大学正在研读中国当代诗歌的博士。2007年2月,我与她相识在中国呼伦贝尔盟室韦俄罗斯民族乡乡政府所在地恩河。

当时,我们机缘巧合住在了同一户当地人家里。

生活在恩河的很多人有着俄罗斯血统,外形上与西方人极是接近。海洁的容貌让村里的俄裔老人感到极为亲切,视为同类中人,见面就热情地大讲俄语。至少有三个老人说她长得像村西头老李家的二姑娘。因为不懂在强大的劝酒功势下如何抵挡.海洁只能来者不拒,这一晚她喝了半斤以上的白酒。在狂舞之后,大家请她歌一曲,没有吉它,在一片狂笑声中找来了一把扫地笤帚权当,于是在笤帚的伴奏下她弹唱了一首自己写的歌。

来到北京,她开始睡在了我沙发上,穿上我的睡衣,喝上了我备的普洱茶,当然相比之下她还是更喜欢咖啡……

互助,创造的一个圈……

我的朋友李婉也从拉萨来了,带着她帅气的藏族男朋友。

2005年,我去拉萨的时候就是住在李婉的家里,住了两天之后,她去青海拍片子,就剩下我一个人在她的家里照顾她的工布江达小藏猪。我天天给它买馒头,半夜听它拱门哼哼被吓得半死。

李婉的到来,让我的家热闹非常。我们喝普洱茶,做饭菜,听音乐,看光盘。然后出门去看新老朋友。

王文的家就在景山公园边上,平房小院,她老公在屋里砌了一个土炕。李婉是广州人,海洁虽然去过了中国的大东北睡的却也是床,难得一见这土炕的两个人在炕上上蹿下跳。因为都是热爱藏地文化的人,王文家来自藏区的物件、服饰全被翻出来一一试过。

正玩得欢,又来了一个客人,一聊之下,他在拉萨曾经住过李婉的一个朋友家里,几个人说来说去,你来过他家,他去过他家,似乎早已在不经意间创造了一个互助圈。

北京,春节……

人在北京的海洁和我一起过了一个伪传统的中国年。

除夕,我把她带到了我妹妹的家里。按照中国的传统,她送给了小朋友一个礼物:小汽车。这个礼物让她很快赢得了这个两岁多的小家伙极大信任与热爱,他和她在一起玩了三个小时而彼此没有厌倦。

边玩边看了将近四个小时的春晚,临近午夜十二点,我们两个人徒步去了天安门广场。街上很多人放炮,时时与巡逻的人相遇。有一队以警车开头包括急救车在内的车队围着天安门广场循环地转。街上行人稀少,四周烟花炮竹连片升空。

深夜十二点钟之前,天空与大地闪动、轰鸣、震颤。我们急步赶回我妹妹家里吃了压岁饺子。

初一,我们带着顽皮的悠悠到了还没完全被拆光的胡同里,试图寻访纯正的北京人家的春节。有着北京独特痕迹的小巷子深处,一片片待拆的家门上贴着鲜红的对联,透着节日的喜庆,海洁拿着她的小数码相机到处拍摄,看哪里都新鲜。这也就是异地旅行的诱惑所在吧,于当地人看来极普通的生活与环境中发现美好的所在。

初二,到龙潭庙会,把几乎整个庙会都吃遍了:烤肉串、麻花、糖葫芦、烤炉肉、炸盐酥鸡、韩国式鱿鱼;看京剧。在中国的传统里有种可以称之为迷信的说法:春节剪发死舅舅。一直自己剪发的海洁在没有被提示的情况下小剪了一下。惊讶之后,她说:希望我今年的福气不会跟着脑袋两边的头发一去不复返。看,停留在北京的海洁同学的思维已多么地中国式了。

我的沙发,她正在睡

海洁正睡在我的沙发上。除了旅行看北京,更多的时候我们说天谈地,纵谈世事,促进了国际交流,加深了国际友谊。海洁随身带着一个小的数码相机,里面有她在英国海边的家,有她“恩爱得令人起鸡皮疙瘩的父母”以及爷爷奶奶姥姥弟弟妹妹表姐表妹,西方人可不是传说中的礼貌到互不亲近,起码这个外国人不是。

我曾经问过很多人:如果给你一次机会让你重新再活一次已经活过的日子,你愿意吗?绝大多数的中国人的回答是:不!海洁说她愿意,因为那是美好的过程。

“80后”的海洁已走过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多数时候是一个人在旅行。羡慕她身心轻爽自由自在,学习中文全是因为喜欢而且聪明到可以学得很好,喜欢旅行结下世界各地的朋友。

她睡我的沙发,我从她那里获得了生活以及生活之外的信息――这是我喜欢的精神与物质双互助。

诗歌,的哥……

跟很多在华外国人一样,海洁跟中国当地人最精彩的对话经常是在出租车上进行的,尤其是北京的的哥,各个都是神通广大的“侃爷”。有一天,她打车来办公室找我。的哥居然对诗歌有很深刻的了解。在行进的二十分钟,他发表了自己对诗歌及诗人的看法。如下是海洁自己的记录

的哥:那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我:我是博士生,研究中国当代诗歌。

的哥:诗歌啊?李白、郭沫若,他们的诗写得最好嘛,研究吗?

我:李白的诗是唐朝的古诗嘛,郭沫若算现代的,我研究当代的,其实就是当下的。

的哥:那你背一首给我听听?

我:啊,对不起,我不会背!

的哥:不会背!那你怎么研究呀?

我:不影响,我可以读文本嘛!

的哥:不行不行,你要是连背都没法背你怎么知道那诗写的是什么内容?你怎么能够领略它的含义?

我:背诵诗歌跟了解诗歌还是两回事吧,我又不是不能背,我只是没有背过!而且我的研究角度是比较社会学性的那种。

的哥:哎哟,错了,诗歌就是要背滴!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春眠不觉晓,这些你会背吗?

我:嗯.那两首我倒会,但那还是唐诗吧。

的哥:对啊!我不就说了嘛!唐诗是好诗,好诗就是要能背的!

我:哦,是是是,是我错了。

的哥:毛――泽――东,你听说过他吗?

郭沫若诗两首范文第4篇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开发写作中的间接情感资源,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训练习惯。

2. 培养学生用诗歌的形式表达非诗体作品的情意空间的能力。

教学设想:

1.课堂教学设计分为三块:谈诗、写诗、评诗。谈诗是写诗的准备,评诗是写诗的深化。写诗自然是课堂的核心。但是,从学情看,学生对的诗的理解基本上还停留在识记和理解的层面上,大都不曾写过诗。因此,在学生动手尝试写诗之前,有必要就诗歌特点和写作技巧作必要的铺垫。

2.自制多媒体课件,以增强教学的交互性。

3.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使用:

自制课件,《乡愁四韵》mp3及flash,长城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投影演示《诗歌写作》。

情感 情是诗之胚

景物 景是诗之媒)

(听听音乐《乡愁四韵》,活跃气氛)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四韵》,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喜欢读象余先生写的这样的现代诗歌吗?喜欢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举手)

尝试过写现代诗歌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举手)

请放下。同学们,北大教授、著名学者陈平原先生曾预言,诗歌将在21世纪重新回到文学的主体地位。我们在暗自高兴的同时,却不能不看到,民族诗歌的再度振兴并不是如陈先生所预言的那般轻松,它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今天,我们一起走近诗歌,尝试着写一写诗歌好吗?

二.方法点拨

首先,我们一起把课本翻开到133页,请大家花5分钟时间把课本上关于诗歌的写作指导看一看,看看有哪些方法和注意点。

(学生看书,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课本告诉了我们哪些关于诗歌写作的方法和注意点呢?(请1学生回答)

(投影展示方法:

一、要有新颖的构思和奇特的想象;

二、运用意象;

三、运用比喻和象征;

四、运用诗的内在韵律强化感情的表达。)

三 赏诗、评诗

1.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流沙河《就是那一只蟋蟀》中的一节。哪位同学来读一读?(投影)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你的记忆里唱歌

在我的记忆里唱歌

唱童年的惊喜

唱中年的寂寞

想起雕竹做笼

想起呼灯篱落

想起月饼

想起桂花

想起满腹珍珠的石榴果

想起故园飞黄叶

想起野塘剩残荷

想起雁南飞

想起田间一堆堆的草垛

想起妈妈唤我们回去加衣裳

想起岁月偷偷流去许多

教师:读得很好。请问,这一小节最有人情味的,引起你感触最深的,你认为是哪一句?

(应该是回答想起妈妈唤我们回去加衣裳)

师:为什么认为是这一句?能结合自己的一些经历来谈谈吗?

(我想起妈妈天冷的时候也会给我送衣服来,还有棉被。[应该是这一类的回答])

师:是啊!是谁在清晨为我们盛起第一碗早饭?又是谁在深夜时还等着我们回去?那是我们伟大而又慈祥的母亲。现在,我们一起来把这一句有感情地缓慢地读一遍!

(师生齐读。)

师:不错,读出感情来了。老师读诗的时候,都喜欢改一改别人的诗,同学们请看:“想起故园飞黄叶/想起野塘剩残荷”,我把它改成“想起故园铺绿叶/想起野塘满碧荷”好不好?

生:不好。

师:为什么?

生:表达的情感不对,这一首诗表达的是忧愁、感伤的情怀,而这两句的修改却用“绿叶”、“碧荷”两个有生机的事物表达的是一个快乐的情感。(引导学生从感情上来回答)

师:很好。那我换成 :“想起故园的黄叶/想起野塘的残荷”,用“的”字将句子的节奏舒缓下来,不就更切合这种情感吗?

生:也不好。

师:又为什么呢?

生:一个“飞”,一个“剩”,把静景写活了,另外“剩”字还给人有苍凉之感。

师:好极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师:同学们学了这一节,能不能据此说一说这首诗歌的特点呢?

(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

(1)表达的思想内容比较集中,情与景和谐统一,具有强烈感染力和启示力。

(2)这首诗感情很真挚。郭沫若说“诗的创作贵在自然流露。诗的生成如像自然物的生存一般,不当掺以丝毫的矫揉造作。我想新体诗的生命便在这里。”

(3)还有节奏感,诗人通过“想起”领起,形象地表现了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情,巧妙地从特殊中显示一般,使自我的感觉世界和情感世界达到和谐与统一。

2.我们再一起来看另外一首诗踏雪而过 同学们看一看你喜欢这首诗的哪一点,还有哪些不足?讲讲自己的理由。

教师朗诵:

踏雪而过

踏雪而过,小雪花

一朵一朵呈现晶莹

村庄的枝桠与屋廊

照亮枯井和水

我听见松雪之上的声音

雪是从土地对面飘来的

落到眼睛里

仿佛去年开放的罂粟

我手执事物的诚实与雪对话

一种方言羽毛渐丰

在高高的天上穿雪飞行

踏雪而过,谁能将天空的身材切断

雪影如潮

覆盖退路的每一枚石头

雪,今夜的画师倒提笔杆

踏过荒原,泪水全无

(学生讨论,回答,众说纷纭,不要求观点一致)

这一首诗是我们学校一位老师在他高一时写的,这就告诉我们,只要努力我们也会写出诗来的。

四、写诗

1.补写《乡愁四韵》

好了,关于这首诗歌的评价我们就先进行到这里。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把《乡愁四韵》给读一读。

(投影,生齐读。)

乡愁四韵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掌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掌海棠红啊海棠红

师:名为《乡愁四韵》,这里只给出两韵,还有两韵,请同学们补上。最关键的是要根据情感选择好意象,每一韵内前面的意象要和后面的意象有相似和相关的关系,同时要注意句式的一致。

(学生续写《乡愁四韵》)

师:请同学们上来交流!

(师生交流,教师作适当的评点)

师:同学们,对于乡愁,我们还很陌生,但随着我们年岁逐渐增大,随着故乡的渐去渐远,我们对乡愁的理解会逐渐深刻的。现在,大家来看一看余先生的《乡愁四韵》后两韵。

(多媒体展示

给我一瓢雪花白啊雪花白

那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瓢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那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那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师:刚才好多同学的补写的诗和余先生的差不多了。可见,只要我们努力,我们也会象余先生那样成功的。我建议同学们把我们今天的作品集成一个集子,等十年二十年后我们再来读它,会倍感亲切、倍感激动 的。

3.创作整诗

现在,大家请看:

(投影:长城图画)

师:同学们有没有到过长城?到过长城的同学请谈谈自己看到了什么?想到什么?

(学生谈长城)

师:不错,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伴随着我们这个民族走过了许多风风雨雨。

请大家根据画面提供的图象,用合理的形式创作一首小诗,不超过十行。

(学生进行创作)

师:好!哪位同学先来。

(学生展示)

(师生讨论,打打分)

师:同学们看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一致吗?两位作者说说。

(作者谈)

师:可见:同一个事物可以选择不同的感情方向去抒发。同学们,请看这一首:(投影,师配乐朗读)遥远的东方/辽阔的边疆/一道绵延的老墙/前人的风光/后人的沧桑/万里千山牢牢接壤/雨后的霓虹/落寞的长龙/一道显赫的老墙/始终冲不开/始终抛不去/始终装英雄逞豪强

师:同学们,诗不仅可读、可写、还可以唱。下面我们同唱《乡愁四韵》,前两韵我们跟着罗大佑唱余光中词,后两韵,个人唱个人写的,好吗?

(师放录音,师生同唱。)

郭沫若诗两首范文第5篇

羊皮第一卷

(一)新同学

一场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迎来了2010年的元旦,也给2009年的圣诞节献上了一份银白色的礼物。=^_^=

我上初一已经三个月了,面临的是咄咄逼人的第三次月考,我早已投入紧张的复习中。(?-?)/

“叮……”晚自习的下课铃响了,同学们纷纷站起声来,蹦着跳着出门回家。我也叫上我的好朋友慕容璇茈,高高兴兴地出了门。=^_^=

“菀琪,我这几天右眼皮直跳,对了,那句左眼跳什么来着?”璇茈眨巴眨巴大眼睛问我。>_^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我笑着说,“难道你有福?昨晚没睡好吧! -_-|||

“昨晚?我睡得挺好呀!唉,算了,先应付完月考再说啦!(?^?)” 璇茈像被“月考”这根针扎了一下的气球似的,一下子松懈下来。

“看样子你好像没有复习好哦!〈_<”

“谁说滴?!我雄心勃勃准备进考场哩!<u< 赫连菀琪,我这次一定要再次超过你!”

“我看是狗熊的那个‘熊’吧!”我哈哈大笑。“我一定不会输给你!”

“那就‘比试比试’!”璇茈冲我神秘地笑笑,“你输了,你请客,我输了嘛……还是你请客!”^_^

“靠!你出的什么馊主意哪!反正,谁输了谁请客!”

“ok!一言为定!”

“恩!谁也不许反悔!”

我们开心地打闹了一会儿,骑上各自的自行车,一起回到了家。璇茈跟我是邻居,离学校也很近,但我们还是要骑自行车,因为这样才像个中学生嘛!=^_^=

“同学们,这是从星语二中转来的同学,她叫凌思语,大家欢迎!”

“啪啪啪啪……”一阵热烈的掌声。^o^/

这是早上的第一节课,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的合老师带着一位女同学进来了。

“大家好,我叫凌思语,今年13岁了。我初来乍到,不太熟悉,请大家多多关照!”我注视着那位叫凌思语的女同学自我介绍。她的额头上留着淡淡的刘海,一头披肩短发,眼睛又大又亮,脸红扑扑的,着一袭天蓝色小棉袄,黑色长裤,两只雪色小绒球调皮地在她胸前晃来晃去。

“恩……思语同学,你就坐那位莞琪同学的后面吧!莞琪同学,很快就要月考了,你要多帮帮思语同学哦!”合老师亲切地对我说。=^_^=

“好的。”我连忙点点头。

“你好,莞琪同学,请多多关照!~^o^~”思语微笑着伸出一只手来。

“请多多指教!”我握住了她的手。

“思语同学,你要努力哦!”合老师拍拍思语的肩,走上了讲台,“好,现在翻开课本142页,看到新课,《郭沫若诗两首》。”对了,我的语文书还没有

拿出呢!我赶紧翻书包寻找。在哪呢?怎么找不到啊!对了,昨天带回家忘了带回学校了。这可怎么办哪!X?X课本都没带,不知道老师会作出什么反应呢!我急得焦头烂额。

“菀琪!”就在这时,我听见后面有人小声地叫我,我转过头去,是思语同学。

“菀琪,这是我在星语二中用过的书,借给你,”思语同学递来一本有些旧的语文书。

“那你呢?”

“老师给我发了一本新书。快拿去吧!不然就要被老师发现了!”思语同学催促着。

“谢谢!麻烦你了!^_^|||”我感激地接过书,转回了头。

“叮……”下课铃响了。

“好了,同学们,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下课!”

“起立!”

“老师再见!”

“同学们再见!”合老师收起书,走出了教室。

“思语同学,谢谢你哦!=^_^=”我微笑着把书还给了思语同学。

“不用谢,这是应该的嘛!”思语同学脸上堆着明朗的微笑。

“菀琪!”璇茈不知什么时候蹦到了我的身边,用力地拍了拍我的肩膀。

“疼死偶了!>_<#”我笑着埋怨道,“恩,这是我的好朋友慕容璇茈。”

“璇茈同学,你好啊!”思语同学首先打起了招呼。

“思语同学,你也好!”璇茈热情似火,“咱仨出去玩吧!”

“呦,还‘咱仨’哪!走吧!”我吐了吐舌头:-P,拉起思语和璇茈的手,来到教室外的草坪玩耍。大家玩得热火朝天,但奇怪的是,当我们问起关于她的爸爸妈妈的事和电话号码是,思语要么支支吾吾,要么转移话题。我和璇茈很疑惑,为什么思语这么躲避关于她的事呢?(?_?)?

时间过得很快,一会儿就放学了。今天是星期五,不用上晚自习。我建议去思语家参观参观,却遭到了她的强烈反对。

“为什么要去我家呢?去你们家不行吗?”思语同学的话坚定有声。

“这……”我和璇茈都卡在那儿了。。_.

“拜拜!我先走了!“思语同学把我和璇茈晾在这儿,冷冷地扔下一句话,头也不回地走了。

“思语同学,你的电话是多少?”璇茈冲着思语的背影喊道。

“我说了我家没电话!”思语同学转回头喊了一句。

“什么跟什么嘛!不就是问她家住哪儿嘛!至于这么生气吗?!”璇茈有些生气地说。?_?

“跟上她吧!?”我低声说。

“跟踪?”璇茈愣了一下,既而变得欢天喜地,“我最喜欢玩跟踪了!咱们上!”^o^/

于是,我们猫着腰,跟在了思语同学的背后。她出了学校的后门,走进了学校后山的小竹林。

“她来这儿干嘛?”璇茈有些不耐烦地说。

“嘘,这里很安静,小声一点。”我把食指放在唇边。

“谁在说话?”思语同学猛地转过身来。

我和璇茈吓得打了一个哆嗦,与思语四目相对。我和璇茈愣在了那里。。_.

“怎么是你们?”思语同学惊异地说,既而变得满脸怒容,“你们为什么跟踪我?”

“我们……我们只是……路过这里。”璇茈手忙乱脚地解释道。(^_^|||好尴尬……)

“路过这里?我看不像哦!”思语同学怀疑地扬了扬眉毛,“说,为什么跟踪我?”

“我们……我们……”我和璇茈一时语无伦次。

“你们真是太讨厌了!我们——绝交!”思语同学狠狠地做了个劈的手势。

郭沫若诗两首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语文;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就列举了十二位作家的不同风格:贾谊清新、司马相如夸张、杨雄含蓄、刘向明晰、班固绵密、张衡周详、王粲明快、刘桢激昂、阮籍高雅、嵇康壮烈、潘岳泼辣、陆机庄重。这种评价,就是通过对不同作家的作品分析、对比得出来的。

笔者长期在初中校执教语文,深切感受到: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比较阅读方法,在归纳概括、分析鉴别中强化阅读理解,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这一方法对于思维能力的锻炼,写作能力的培养也不无裨益。

一、比较阅读的依据

比较阅读就是把教材中相同或相近体裁的文章,或是课内外同样风格、同样题材的文章放在一起比较着阅读,是一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过程?

比较的内容包括文章的体裁、立意、标题、结构、内容、情节发展、人物性格、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记叙的线索、说明的顺序方法、抒情的色彩、议论的方法作用,乃至文章的风格、词语的运用、修辞手法、语言特色等。通过比较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比较、联想、分析、概括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迁移思维的能力,提高语文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的梳理水平,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扩大课堂容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不同角度加强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比较,往往能温故知新、广思博取、理解透彻。如果我们能精心挑选比较阅读材料,确定恰当的比较点,不但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还可以陶冶学生性情、达到德育、美育的目的。

1、是语文教学的需要

王国维的治学篇第一境界便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语文老师的职责之一是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开阔学生的视野,适时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达到德育、美育的目的。在比较阅读中,学生能感性地认识到各类文章的特点,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2、是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新课标中关于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二期课改新编语文教材特别注重以主题结构成单元,引导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收集,整理资料,在比较探究质疑中形成自己的观点的能力,从而达到拓宽学生阅读面,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欣赏能力、思辨能力。

3、是初中生学习现状的需要

就笔者的从教经验来看,很多初中学生一是对读书的渴望程度下降,二是繁重的课业负担导致读书时间的缺乏,因此阅读量远远不够。采取比较阅读可以在调动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扩大阅读量,不失为一个弥补的好办法。

二、比较阅读的内容

1、不同作家同题作品的比较

讲授《三峡》时,我将刘白羽的《长江三日》、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进行比较,让同学们体会每个作品的不同风格。例如观日出,许多作家都写过,我们可以把有关文章找来阅读。象巴金的《海上的日出》,刘白羽的《日出》,姚鼐的《登泰山记》等,把这些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就可以看出,同样是观日出,但各人写法都不同,观察的角度、观察的粗细、立意和风格等等,都不一样。七年级上册中《世说新语》两则,同样是描写两个聪明可爱的孩子,但他们也有各自的特点。这样多看多比较,就可以从中悟出一些道理来,有利于启迪思维。

2、同一作家风格的变化与统一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选了不少同一作家的文章,如《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与静夜),这两首诗在很多方面都是一致的,如选取神话传说为题材,运用联想和想象,描绘令人神往的仙境,寄托自己的理想,在学习时可以引导学生比较阅读,这样可以更深入理解作家的思想。

另外,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文章在选作教材时,作者和编者又作了精心的删改。有的文章还能找到作者的原稿。因此,我们也可以用比较法来阅读。首先,要求自己品味课文,尽量品出一点味来。再仔细读原文,并对照课文,找出作者和编者在哪些方面作了修改。对修改处反复比较、分析、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改?是不是每一处都修改得很好?为什么?例如,我们在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鲁迅先生原稿中有这样一段:“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他不渊博。”修改时在“不渊博”前加“毕竟”两字。有的同学经过认真比较、思考,体会到改得好:在“我”的童年时代,阿长给“我”讲过许多故事,她可算得渊博了;但是,她却不知道“这故事”(关于‘怪哉’虫的传说)是怎么回事,所以她“毕竟不渊博”,既肯定了她有知识,又指出她还不怎么渊博,用“毕竟”来修饰“不渊博”,语气委婉,在否定中仍有肯定的意思。

3、不同流派、不同地域和不同时代的作家作品对比

在讲授《卜算子·咏梅》时,让学生体会陆游的“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感受孤独寂寞的悲剧美,体会同志的“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感受乐观的积极的崇高美,进行对比。

郭沫若诗两首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争议问题 综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坡仙”这篇传世九百余年的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旷达中暗蕴悲郁,豪放中饱含苍凉,着实称得上脍炙人口、千古绝唱。自其问世以来,人们围绕这首词所发生的争执可以说绵延不绝、热闹非凡。本文试对其中的“故垒”所在、“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所指等争议问题研究情况,作简要综述。

一、“故垒”

历来注释家对“故垒”所指何处都未言明,仅解释为:“旧时营垒”。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亦如是。而张裕庚《“大江东去”和“晓风残月”》则说得颇为具体,即“当年周瑜建功立业的地方,如今只剩下废旧的营垒”。除此之外,还有两种说法,即“黄州城”和“黄州附近的邾城即女王城遗址”。童勉之《关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几个问题质疑》便认为只有“曾发生过激烈战争的邾城故址,才同后面的‘周郎赤壁’配得上”。

潘良炽和刘孔伏《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的几个问题》认为这三种说法都不成立。理由是北宋以后才建黄州城,而且从方位上来看,赤壁位于黄州西北方,而不是西边。至于女王城遗址,赤壁位于其西南方,亦不是西边,且相距十余里。认为苏轼在东坡构思创作这首词,并由《东坡八首诗》序及其第一首诗知,“东坡原来是‘故营地’,苏轼把它称为‘废垒’。因此,毫无疑义,‘故垒’确实是指东坡。”

饶晓明在《坡《念奴娇·赤壁怀古》探疑》中对潘、刘两位先生对方位的精确要求不以为然,觉得不论是“西北”,还是“西南”,都没有离开“西边”这个大方向,并提出一个更综合的说法,即“‘故垒’既应泛指‘邾城’(或称‘女王城’、‘西阳城’),又应具体指‘黄州府治’连带城东东坡躬耕地”。

二、“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人们对于“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一句,大致有两种看法。第一种认为苏轼误把黄州赤壁当成了赤壁之战发生地。如《辞海》1979年版“赤壁”条释云:“宋时苏轼游湖北黄冈赤鼻矶,作有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误以为赤壁之战处。”潘良炽和刘孔伏的《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的几个问题》认为苏轼不识周郎赤壁,“仅是人云亦云而已”。虽然他贵为文豪,学识渊博,但也并非无所不知。不知道“周郎赤壁”,丝毫不影响他的光辉形象。

第二种认为苏轼并没有搞错。如朱彧《萍洲可谈》“坡非不知自有赤壁,故言‘人道是’者,以明俗记尔”。同意朱氏此看法的人占多数,只不过有的人以为作者用“人道是”“卖弄狡狯,巧设疑词”,有的人觉得“人道是”用得巧妙,因为这样既可借地“怀古”,又不会犯历史常识的错误。比如王灿和刘鸣《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赤壁”》就认为苏轼采用了“借地发挥”的手法,即把黄冈赤壁作为怀古抚今的工具,“既不是‘误用’,也不属‘错用’”。

苏轼《与范子丰书》云:“黄州少西,山麓斗入江中,石室如丹,传云曹公败所,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这段话明白地告诉我们,苏轼显然知道所谓的黄州赤壁是否就是曹操兵败所在存在争议,只不过他未加考证而已。笔者认为,说到底,文学创作和编撰史书、地志不是一回事,即便苏轼不知道“周郎赤壁”,即便苏轼错用又何妨?清代的朱日浚曾作《赤壁怀古》诗,其中就言道:“赤壁何须问何处,东坡本是借山川。”童勉之在《关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几个问题质疑》里说道:“东坡不过是‘借山川’来抒怀罢了,周郎赤壁到底在不在黄州,无关紧要。”

三、小乔初嫁“了”

“小乔初嫁了”的“了”字属上还是属下?是否勘误?人们众说纷纭。周汝昌在为孙正刚《词学新解》所作序中,从“念奴娇”这一词牌的“正格”角度考虑,视将“了”字放在上句为笑谈,认为应属下,即读为“了雄姿英发”,并将“了”释为“全然”。童勉之《关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几个问题质疑》提出如果把“了”意为“全然”,就把它当作表范围的副词,问题在于副词“了”不能修饰以名词为中心词的偏正词组,所以“了雄姿”压根就讲不通。但王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误断》却举出了一例,和“了雄姿英发”一模一样,即段宏章《洞仙歌》的首句:“一庭晴雪,了东风孤注。”对于和周汝昌类似的看法,清代工词善曲的万树早在他编著的《词律》中就曾批评过:“更谓‘小乔’句,必宜四字,截‘了’字属下句乃合,则宋人此处用上五下四者尤多,不可枚举,岂可谓之不合乎?”

先著、程洪《词洁辑评》认为:“‘了’字上下皆不属,应是凑字。”即“了”没什么意义,苏轼凑个“了”字是为了满足词格的要求。王季思《从两首苏词看苏轼的婚姻观》认为“了”字属上,是语气词,表示完成时态,即“小乔初嫁了”意谓周瑜娶了小乔,拥有了美满的婚姻。王崇明《浅谈词的文句、乐句——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了”字为例》认为不论“凑字”抑或“语气词”,“了”字都不表达实际的意义,并“以为这大概是最为合理的解释”。

对“了”字的句读问题之所以会众说纷纭,王崇明认为是由于乐谱的丧失,人们只能依词谱的词格来判定造成的。加以词格的不确定,有正格与别格的区别,而且人们的理解也会出现偏差,争议就在所难免。毛先舒说东坡《念奴娇》云:“‘小乔初嫁了’,论调则‘了’字当属下句,论意则‘了’字当属上句。”此意见比较折中,故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对于“了”字的勘误问题,人们有争议。认为其有误的,以为当为“与”字或“正”字。清人王闿运《湘绮楼评词》认为:“‘与’旧作‘了’,‘嫁了’是嫁与他人也,故改之。”即“小乔初嫁与,雄姿英发”。对此观点,近人郑文焯笑谓“此正是湘绮不解词格之证,即以音调言,亦哑凤也”。施蛰存也认为王闿运“好妄改字,全不解宋人语”。郭沫若在《读诗札记四则·大江东去》中深为称许:“‘了’字,王闿运校改为‘与’字,至确。二字草书,形极相近。”

至于认为“了”字当为“正”字的,主要有洪静渊、叶圣陶和谢世魁等人。洪静渊的《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小议》认为后人错写和误植“正”字为“了”字。即应为“小乔初嫁,正雄姿英发”。叶圣陶先生赞同此看法,觉得用“正”字,“句式与文意俱顺适”。谢世魁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了”字质疑》中认为“了”字可能为“正”字误,且属于笔下误。而王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误断》则认为不管从音、形、义哪个方面讲,“正”字误为“了”字都是不可能的。洪静渊所采用的《坡全集》为明代天启壬戌版梅庆生注本,而现存最早的苏词注本是南宋傅干《注坡词》,最早的苏词刻本是元代云间本《东坡乐府》,在这两个本子中,该句均为“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且此二本显然都早于洪氏所采用的版本。童勉之在《关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几个问题质疑》中认为明代梅本《坡全集》中的“了”字作“正”字是“明人妄加改篡的,不足为据”。

四、“羽扇纶巾”

“羽扇纶巾”所指为何人?这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有的说是指周公瑾,比如精通中国古典文学、擅长词学的俞平伯;有的则认为指诸葛亮,比如师从况周颐、朱祖媒且深得二人赏识的刘永济。主张前者的主要着眼于苏轼这首词专咏周瑜。如彭秀模、吴广平《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辨析》认为苏轼既然写“周郎赤壁”,“则人物一人而已,似不可横生枝节”。赵吉生《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探幽》认为词的下阕从“遥想”到“烟灭”呈现的是一幅完整的画面,“公瑾”便是这幅画的中心形象,“不容横生枝节,又岔出一个诸葛亮来”。

主张“羽扇纶巾”指诸葛亮的重在强调“羽扇纶巾”的历史演变和词的写作艺术。“羽扇纶巾”作为一种服饰习俗,在东汉时兴起,虽然一开始并非诸葛亮专用,但当他穿戴使用之后,渐为其专有,成为后世文人雅士效仿的对象。从创作角度看,前面写“小乔初嫁”,意在借小乔来烘托周瑜的风华正茂,此处写“羽扇纶巾”,意在借诸葛亮来彰显周瑜的胆识韬略。李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管见》认为“羽扇纶巾谈笑间”前省略了介词“与”,“羽扇纶巾”一句采用陪衬和烘托的手法,艺术效果深沉含蓄、耐人寻味。潘良炽、刘孔伏《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的几个问题》认为周瑜只有与诸葛亮在谈笑间退敌取胜,才能映衬出他的风雅闲散、举重若轻。笔者认为有了诸葛亮这么一个配角,周公瑾这个主角的形象才愈发显得流光溢彩、气概非凡。

参考文献:

[1]童勉之.关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几个问题质疑[J].文学评论,1983(6).

[2]潘良炽,刘孔伏.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的几个问题[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3]饶晓明.坡《念奴娇.赤壁怀古》探疑[J].作家,2011(10).

[4]王灿,刘鸣.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赤壁”[J].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4).

[5]王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误断[J].乐山师专学报,1988(2).

[6]谢世魁.《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了”字质疑[J].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1994(2).

[7]王崇明.浅谈词的文句、乐句——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了”字为例[J].教育,2012(2).

[8]彭秀模,吴广平.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辨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