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回族风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是外公最喜欢听的一首歌。外公是回族人,尽管服饰、语言、住所都被汉化了,但他们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信仰和风俗。这几年,上至国家,下至老百姓,对少数民族越来越尊重了,外公可开心了!
回家做礼拜方便了
我的回族外公为了到仰山殿清真寺参加他们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实行“三分农村,七分城市”的家庭政策。可外公老家离县城比较远,坐中巴车到牛马司后,就要步行十几公里的山路。每次到老家,外公总是搞得睛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真难为外公了。
现在好了,国家实行村村通工程,外公老家是回族聚居村,政府优先拨款修路。路通到仰山殿后,回民们在路旁植树、栽花,可漂亮了!仰山殿的回民脸上洋溢着高兴地笑容,尤其是外公,在水泥公路通村典礼时,他激励地说:“现在从牛马司到仰山殿,十几公里的路,坐车只要几分钟就到了,一下车,就可以到清真寺,做礼拜可真方便!”外公那股高兴劲儿,能感染所有在场的人。
汉家走亲威习惯了
回话的饮食禁忌颇多,主要有:忌食自死动物,忌食动物血液。在语言上,对食用的畜禽忌说“肥”,而说“壮”,忌说“杀”,而说“宰”;忌说“肉”,而说“菜”,如“牛菜”、“羊菜”。
自从妈妈嫁到我们汉家来后,外公还没有在我们家吃过饭呢。
往常的过年,爷爷想留外公在家吃饭,可外公不肯,因为回民闻不得猪肉气味。去年爷爷修了新房,有专门的厨房,吃上了植物油。过年,爷爷还特意买了两套炊具,一套是专门用来招待外公家的客人。爷爷还在网上查了回族的风俗习惯,并把重要的抄在本子上备查。
关键词:节日文化;齐市地区;作用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165-01
在齐市地区较著名的传统少数民族节目中,达斡尔族有正月十六的“抹黑节”,每年五月中旬的“苦木勒”节,7月份达斡尔族、蒙古族的敖包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每年6月18日鄂温克族族“琵宾节”,“九九”重阳的“敬老节”以及回族同胞的“尔代节”等等。这些节日由于自然地理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民情风俗的差异,使得每个民族都形成了自身所特有的民族特色、异彩纷呈。也使得本民族独特的生活习俗和文化得以在节日保留传承并发扬光大。对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节日文化增进各民族团结
每个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民族团结、民族融合、共同进步是历史的主旋律。在节日活动中,人们举行盛大宴会和篝火晚会,载歌载舞、纵情歌唱!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能将散居在全国各地的本民族同胞欢聚在一起,像每年达斡尔族的“苦木勒”节、“敖包会”和回族的“尔代节”就有新疆、内蒙古海拉尔和莫旗等地的同胞不远千里前来共度节日。在每一届的达斡尔族的“库木勒”节上,都邀请蒙古族、鄂温克族、朝鲜族、满族等民族的艺术家们进行歌舞表演和体育竞技比赛,在生存环境面临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挑战的今天,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即继承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又对民族民间文化形式赋予了新意,是传承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了解和研究其少数民族历史人文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窗口。
二、节日文化保存和发展了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活动一般都来源于古老的祭祀仪式,由原始的对自然、神灵的崇拜演变为祈福活动,祈求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四季平安,六畜兴旺。每到节日少数民族同胞穿上节日的盛装,从十里八乡涌向草原,涌向广场,聚集清真寺,各民族欢度节日的意义相近,但展现却又各具特点,中国有句俗话“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音”。有时尽管是林同岭、山同脉、水同源,也会有风俗的不同。像达斡尔族、蒙古族、鄂温克、鄂伦春族等虽然都是北方的少数民族,
但是,他们的歌、舞、乐器、体育项目等等却又各有不同,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上“安代舞”的热烈欢腾,“长调”的高亢悠远、舒缓自由;达斡尔族“库木勒节”上“哈库麦勒”呼着号子展现着如梳妆打扮、担水、采菜、鸟类鸣叫;鄂温克族“瑟宾节”上“努给勒”舞步独特,刚健有力,节奏性强;满族春节的秧歌和八角鼓热闹欢快,喜气洋洋,赛马、射箭、摔跤、劲力、打贝阔、珍珠球等赛事更是在民族节日里将北方民族勇敢、彪悍、豪放气质发挥到极致。而民族节日上的美食如达斡尔族喜欢的手把肉、酸牛奶、奶酒、奶米茶、稷子米饭柳蒿芽鲫鱼汤等;回族喜食的炸撒子、油香、课课、花花和烩菜,满族的白肉血肠、烤乳猪、火锅,朝鲜族的打糕、冷面等等也在节日期间摆上餐桌。节日里,一段段欢快的集体舞蹈,一首首宛转悠扬的情歌,一场场极具民族特色的体育竞技,正是这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干差万别,构成了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各民族的一些风俗习惯通过这些歌曲、舞蹈、体育和美食的形式来体现、传承和发扬。
关键词 菱塘回族乡 家庭教育 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1菱塘回族乡简介
菱塘回族乡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是江苏省唯一的回族乡。菱塘回族乡共有人口2.3万多人,其中回族7000多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0.4%。回族乡成立之初,全乡只有一座古清真寺,坐落于清真村,较为偏远。后来,菱塘传统的农业社区模式被乡镇企业的发展打破了,居住乡村的回民剩余劳动力逐步进入工厂,谋求生存发展。为了工作的方便,越来越多的回民将家搬离了传统的地缘社区,同汉族人民居住在一起,散居在镇中心。为了方便搬迁至集镇的回民的宗教生活,在1995年,菱塘回族乡乡政府投入近200万元新建了华东最大的阿拉伯建筑风格的清真寺,与古清真寺形成了南北呼应。同时,为了保证回民的居住环境,乡政府在集镇中心距离新清真寺一定范围内统一规划了占地60亩、能容纳百户回族入住的具有浓郁伊斯兰特色的回民小区。这样的规制,使得菱塘回族乡镇中心成为回族文化氛围颇为浓厚的一个回民聚集区。
回族家庭教育作为一种伊斯兰文化的教育,作为一个民族的教育,和身处汉文化背景下的通识教育,有着特殊的功能和作用。回族家庭教育在保存和传承伊斯兰文化、形成和发展回族文化、进行民族整合、满足个体发展与享用及社会的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菱塘回族人民普遍重视家族的文化传承,重视家庭教育。他们的家庭教育内容丰富,有自己一套独特的家庭教育体系、方法。回族家庭教育,一方面,它是一种通识教育,因此其具有其他民族家庭教育所共有的最基本的功能;另一方面,回族家庭教育又有其强烈的宗教性、民族性特点,所以,回族家庭教育又有其它的特殊的功能。
2菱塘回族乡回民家庭教育的功能
2.1回族家庭教育的基本功能
保存和传承伊斯兰文化,发扬和发展回族文化。回族家庭教育的基本功能主要表现在回族家庭教育对家族民族文化的保存、传承的功能。教育的功能,即教育下一代掌握本民族文化的传统,促使其更好地民族化、社会化。回族文化的保存、传承、发扬不可能通过遗传或者其他的方式来进行,只能通过家庭教育来传递。而回族家庭教育便是回族文化保存、传递的起点和基础,又是最基本的传递组织和渠道。回族家庭教育中教育者(家长)和受教育者(子女)均具有血缘关系,所以,以情感和血缘为纽带,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回族家庭教育对家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不但有利于保存人类文化精髓,而且有利于发扬本民族的特色。同时,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必然要不断地向受教育者传授各种新的文化理念、思想价值等,为促使子女尽快适应汉文化,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准备。新的思想和理念又会和传统的价值观发生碰撞,形成与时俱进、具有r代气息的回族文化。回族文化与本土文化不断融合、不断碰撞,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多元文化,回族的家庭文化为回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在菱塘,除了清真寺,没有学校或者其他专门场所为回民提供学习回族文化的机会。而清真寺,也并不是每天开放。因此,没有回民家庭耳濡目染的氛围和教育,新一代回民很难继续传承自己祖上留下的习俗与文化。
2.2回族家庭教育的整合功能
回族家庭教育的整合功能表现在,回族的家庭教育,必将伊斯兰教的信仰和价值观、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教育放在核心位置。比如说,伊斯兰教明文规定:回民禁食猪、血、自死动物,外表凶恶且食肉动物如虎、狼、熊、豹等,还有马、驴、骡等。而对菱塘回民来说,这些已经成为回族饮食文化的一部分,而不是冷冰冰的戒律了,除五谷外,回族肉食主要以鸡、鸭、鱼肉,牛、羊肉为主。回族家庭教育一方面通过伊斯兰教宗教教育的手段来加强回族的自我认同意识和民族凝聚力;另一方面,家长通过用故事、传说或者歌谣的形式向子女讲述回族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优秀人物等,使子女有“我是回族中的一员”的族属意识,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两种手段,前者更具有强制性、戒律性,而后者更具有感染力、渗透性,有利于回族族体更加团结,更加有凝聚力,更加有向心力。回族人比较团结,“回回见面三分亲”,“天下回回是一家”正是回族比较团结的生动写照,这种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形成,甚至成为了一种民族性格,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回民的家庭教育。此外,近年来,回族修编家谱也在菱塘流行起来。如退体中学教师李学仁老师修编的李氏家谱、退体中学教师薛忠老师修编的薛氏家谱。薛老师说道:“修编家谱是对家族历史来源进行整理,以便后代了解,知道祖上的情况。”修编家谱不仅仅是对族群历史记忆的重构,同时也是利用历史记忆来凝聚人群,以共同‘袍源”,来强化族群认同。
2.3回民家庭教育的“改革”功能
菱塘的回民特别重视自己的民族观念,“我是穆民”,“我们是回族”的民族意识深人人心。菱塘回族乡的回民有族属意识,但是,菱塘的回民们并不故步自封,他们积极敞开大门,吸纳各种新鲜血液,愿意改变和改善,甚至“改革”。菱塘的回汉通婚的现象是一直存在的。一方面是由于回汉人口数目相差过大;另一方面,新生代的回民在意感情胜过族际区分。不论哪种类型的族际通婚,菱塘的汉族们始终尊重回族的风俗习惯,回民们也始终尊重汉族的生活方式。比如说,有回民女子嫁给了汉民,汉民不仅尊重回民女子的风俗习惯,而且也愿意为了回民女子改变。但有时候,随着时间的推移,回民女子平时的饮食习惯无形之中把他的家人带着回化了,无意为之,但互相尊重,互相谦让,也互相愿意为了对方改变。再比如说,菱塘回族乡的回民越来越多,不管是回民还是汉民,置办婚丧酒席,越来越多的汉族人也办起了回酒。同样,回族送葬请客吃饭时,汉族姻亲也会来参加,并且会戴白色孝册子(孝帽、孝巾、腰带、袖套等)。
2.4回族家庭教育的个人享用功能
回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经典和基本法就是《古兰经》和《圣训》。但是现在在菱塘回族乡,无论大人小孩,很少有真正读过这些经典的人,更别说会说回语了。除了一些年长的阿訇会在清真寺做礼拜,讲一些回文,若不仔细问,你根本看不出回族和汉族的区别。
菱塘回族乡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眼里充斥着欲望。孩子们从小被教育的就是“长大赚大钱,出人投地”。孩子们在学校里接受的是应试教育,缺乏灵魂教育。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教育的缺失。这种教育不但传播了伊斯兰教的礼仪,而且传承了起码的道德规范,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纳入了家庭教育中,对陶冶个人情趣、提升品德修养起着积极作用。
此外,现在社会上普遍流行着酗酒、麻醉吸毒以及自杀等现象,这些并不是简单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咨询所能完全解决的。但以伊斯兰教为核心内容的回族家庭教育却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虽然,回族人民的生活中也会有焦虑、意外、痛苦、不幸、失意等,但回族人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中伊斯兰教对一切大事所作的解释“信前定”、“信主命”,相信一切痛苦都是真主的“前定”,认为痛苦是真主对虔诚的穆斯林的一种“考验”,所以回民可以通过做礼拜,听阿訇重新对生命的意义进行阐释,从自身内心摆脱挫折和沮丧感,然而又不放弃现实的奋斗,从而得以在千变万化的世界中获得信心与安全,获得精神上的喜悦与满足。可以说,回族人大都具有乐观、豁达的气质,具备宽阔的胸怀,这些无不与回族家庭教育这一功能的发挥有着紧密的联系。
3功能的实现
3.1学校教育是纽带
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着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家庭教育相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就更具随意性和杂乱性。在菱塘回族乡的各个学校开设有关民族文化的课程,培养学生的民族感、自豪感,唤起学生爱校园、爱家乡的真情实意,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为保证家庭教育功能的更好实现做贡I。
3.2寺院教育是维系
多元文化结合的古清真寺,对于当地回族来说,它不仅是菱塘地方性的金字招牌,也是发挥伊斯兰宗教凝聚力、增强族群认同的精神家园。古清真寺是每周五下午1点半,当地年长的回族以及外来的甘肃籍、安徽籍经商回族进行主麻日聚礼的地方,也是伊斯兰教的圣纪节、开斋节、古尔邦节三大节日,当地回族举办纪念活动、完成宗教仪式的地方。此外,当地回族日常生活中的婚丧嫁娶、生日或冥祭、岁末辞年等等,都离不开清真寺,离不开阿訇。寺院教育是对家庭教育的实践环节的补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3社会教育是推动剂
社会教育直接面向全社会,相比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具有更广阔的活动余地,影响面更为广泛,更能有效地对整个社会发生积极作用。因此,社会教育更能帮助回民子女社会化,弥补家庭教育的狭窄。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的基础,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在社会上的延伸。
4小结
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它具有连续性、权威性、感染性以及及时性等特点。菱塘回族乡的回民文化在淡化,但家庭教育是基础的传承纽带,清真寺的寺院教育是维系,学校教育是巩固的拉锁,社会教育来推动其发展。四者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 海存福.回族家庭教育功能研究[J].回族研究,2000(01):43-46.
[2] 薛怀国.菱塘回族乡的昔与今[J].江苏政协,2004(09):47.
引言
在众多对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研究中,主要对象为农村流动人口,而涉及新生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认同研究较少。本调查以新生代回族流动人口为对象,以武汉洪山区为调查点展开社会认同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结构式访谈、文献分析收集信息。通过此调查能够了解新生代回族流动人口的认同现状及存在的认同困境,并提出建设性建言,能够为新生代回族流动人口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助一臂之力。开展此调查,加强新生代流动人口的外来归属感,促进各民族人民平等团结和谐互助,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发展,能为相关问题的研究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一、新生代回族流动人口问题概述
1.研究的问题及其背景。“社会认同”理论由Tajfel提出,将社会认同定义为:“个体认识到他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Tajfel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区分了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社会认同是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观念。与利益联系相比,注重归属感的社会认同更加具有稳定性。国内学者王春光对于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研究对象是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主要从身份认同、职业认同、乡土认同、社区认同、组织认同、管理认同和未来认同七个维度进行分析。而涉及新生代回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研究还不是非常全面。在新的经济发展条件下,新生代回族流动人口较之于第一代回族流动人口,对城市生活既向往又害怕,适应与不适应并存,对自己的前途未来迷茫又有目标,种种的矛盾,对自己的身份产生怀疑,易导致其产生社会认同困境。
2.方案设计。本调查将新生代回族流动人口定义为“1980年出生(包括1980)户口在农村,进城工作的回族群体”。本调查以身份认同、职业认同、乡土认同、城市认同、未来认同为维度展开调查,运用问卷调查法、个案访谈法获取调查对象的相关信息,运用文献分析法了解国内外学者在此研究领域的相关成果,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基础。
3.研究意义。由于涉及此类的研究还比较少,进行新生代回族流动人口方面的研究,分析新生代回族流动人口社会认同困境的现象及造成原因,不断丰富研究成果,帮助促进新生代回族流动人口与城市的融合,加强其社会认同,增强作为外来群体的归属感,有利于各民族人民群体平等团结互助,促进各民族关系和谐发展,旨在为其他研究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二、新生代回族流动人口社会认同困境
1.身份认同。新生代回族流动人口在城市经过几年的打拼,对城市生活逐步适应,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对自己的身份认知呈现模棱两可的倾向。较之于第一代流动人口,他们很早就离开家乡进城务工,对家乡的记忆模糊而短暂,向往城市生活,想要扎根城市,对于他人对自己的身份看法呈无所谓态度。拥有少数民族身份,能够记得自己是少数民族身份和相关风俗习惯,但是在汉人聚集区打工,有些人逐渐忘记丢失相关风俗习惯,逐步被汉化。
案例一:
马XX,女,29岁,甘肃人。出来打工已有17年,现在在一家兰州拉面馆做服务员。生活在汉人的圈子里,大部分都是汉族朋友。在谈及自己少数民族和农村人身份时,认为无所谓,对自己的生活不会产生影响。朋友开玩笑叫她回回,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在介绍自己的时候,能简要地告诉别人自己是少数民族的,来自哪里。由此看来,少数民族和农村两个标签对其并没有多大影响。
案例二:
马XX,男,22岁,青海人,小学还未毕业就出来打工,在拉面馆打工,拉面师傅,在外打工的时候,父母告诫他要遵守古兰经和回族的禁忌。只吃清真食物,不喝酒。对于回族的重要节日风俗都能大致叙述。但是面店客人不定时会来。“礼拜啊,有时忙的时候不做,不忙的时候会做”。一天要做的礼拜不能坚持,能做的时候就做,不能做也没办法。周五去清真寺也不会去,不知道武汉附近的清真寺的具置。
2.职业认同。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调查对象受回族身份限制,学历较低(小学或初中毕业),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主要分布在零售业、清真餐饮等服务型行业。工作时间长,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休息时间短暂。工资3 000―5 000无不等。他们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挣钱,认为自己学历不高只能从事这类工作。有些调查对象为了积累资本,为展开下一个职业准备。
案例三:
马XX,男,26岁,河南人,合伙开烧烤店。出来打工10年了,打工挣钱就是主要目的,辗转去过很多城市。在广东打工的时候,为了拿到节日补贴不休息继续工作。由于之前投资失败,了解到武汉的烧烤生意红火,与朋友合伙开烧烤店,将来能开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烧烤店。对于他来说,人与人之间没有什么不同,只有收入的不同,等级的不同。
3.乡土认同。新生代回族流动人口年轻时离开家乡,没有较多的务农经历,成为城市中流动人口的一员,在慢慢适应城市的生活体系中,他们向往城市,认为城市有农村无法比拟的地方,对于农村的记忆停留在儿时支零破碎的片段,他们对农村没有许多值得牵挂的方面。较之于父辈浓厚的乡土情结,他们更想在城市寻找能够属于自己驻足的地方。
案例四:
韩xx,男,19岁,青海人,出来打工5年了,对家里没有什么念想,出来打工这几年,也就回去一两次。最记得就是自己的发小,一同上学玩耍,后来大家出去打工,感情慢慢淡化。
4.城市认同。新生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融入城市生活过程中,是一个社会关系网络重建的阶段。城市生活的优越性,想要在城市长期生活。他们主要生活在各民族聚居的地方,业余生活主要是与本民族人互动,而与当地城市居民的交流基于业缘关系。由于个人社会资本的短缺,很难获得各种资源性帮助。城市居民对少数民族的刻板印象导致对其产生偏见,使其感到无力,很难对城市产生归属感,只是城市中的过客。
案例五:
马xx,男,25岁,青海人,在武汉拉面馆打工,在谈及自己民族时,认为汉族看不起回族人,回族人有点坏,其实我们回族人还是挺实在的。笔者在问及从事这份工作的原因,他谈到自己没有很好的文凭,又没有什么关系,只能做这样的工作,是理所当然。业余生活单调,睡觉看电视,跟本民族的人聊聊天。对于所生活的地方,不了解相关民族政策,也从不参与社区活动。
5.未来认同。对于新生代回族流动人口的未来归属,父辈们在城里打工赚到钱后会再回到家乡。没有土地的牵挂,更加执着于城市生活,虽然在迷茫和不确定中不断摇摆,但是他们比父辈更有自己的目标,想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自己的梦想。眼光不再只考虑自己,更多地关注下一代。
韩XX,女,30岁,青海人,结婚后随夫来武汉11年,现在开一家麻辣烫店,女儿就读汉族人所上的小学,希望自己能多赚点钱,能在城里买套房子,这样就可以有城里户口。“自己读不读书没关系,不能耽误孩子,起码要给孩子创造条件,在城里孩子能学得更多些。”
三、新生代回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原因分析
1.户籍制度的障碍性。在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实行多年的户籍管理制度将退出历史舞台。户籍制度以法律名义划为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由户籍制度所衍生的附加价值,使在城市中的流动人口无法享受,作为城市建设大军的一员,干着脏累的活,但健康卫生、住房、孩子上学问题得不到保障,对他们本应拥有权利的一种剥夺。他们被排斥在体系之外,生活在城市中下层,与城市生活的隔绝,生存的无力感油然而生,无形的标签附着在他们身上。
2.部分城市居民的偏见。部分城市居民对新生代回族流动人口群体产生刻板印象,大多是负性特征,认为其狡猾、奸诈。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是个人的亲身经验;二是社会学习。有些居民在于流动人口进行互动时,发生矛盾由此导致冲突,不自觉地夸大刻板印象,告诫周边人。由此部分居民对其心怀戒意,互动减少,形成两个明显边界的生活圈。
3.自身条件。新生代回族流动人口主要来自条件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基础教育不够重视,所学知识狭隘,不能适应城市工业化发展,无法满足城市对知识型人才的要求,只能从事劳动密集型、无技术含量的工作。由于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的差异,对于城市生活还有许多不适应,还是倾向与本民族、同乡交流,在城市少数民族分布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的特征。本民族之间形成内群体,与城市居民外群体相对应。在内群体中,形成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社会交往不断内卷化。这不利于两群体之间的互动,很难形成社会认同。
四、关于提高新生代回族流动人口社会认同的建议
1.从政府角度。在推行户籍制度改革过程中,应逐步分离户口和其附加价值,保证流动人口能够充分享受各项权利。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各项职能,不断补充完善各项条令,对流动人口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并落实。
城市相关职能部门,是与新生代回族流动人口接触最多的窗口。灵活运用并通过各种媒介宣传民族政策。与其他部门协调合作,加强创新管理模式。定时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回族流动人口基本情况,并及时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不定期地开展相关职业技术培训,帮助提高回族流动人口的就业能力。
提起我们家呀,嘿!可真有意思,一个萧萧的家庭却有三个民族组成。每当逢年过节,我们欢聚在奶奶家是,邻居李大婶总是羡慕地对我们水:“哟,瞧你们致意家子,真是一个和睦的民族大家庭啊!”
是呀,岁人我们这个家庭只有11口人,可还是有多民族组成的呢!奶奶、爸爸和我,还有三伯爷、二伯爷是壮族,妈妈和爷爷是汉族,二伯娘是回族‘三伯娘是蒙古族。民族不同,生活习惯和性格爱好也不同。二伯娘性格温顺,歹人热情,而且总是把佳丽整理得干干净净,衣着既朴素,又大方;三伯娘具有蒙古族豪爽的气质,她能歌善舞,常常为大家表演;壮族和汉族的风俗罪人差不多,但是也各有特点,奶奶做的菜分外香,每次吃饭,奶奶总是要做几样精致的小菜,大家吃了之后都伸出大拇指。
记得那是去年的除夕之夜,我们团聚在奶奶家。奶奶为我们做了丰盛的年饭,有红烧鱼、麻婆豆腐、木耳炒肉、蘑菇炒肉,还有特意为三伯娘做的手扒牛肉和奶茶,为二伯娘炸的“馓子”,泡的红茶。
“当、当、当……”新年钟声敲响了,新的一年来到了,我左手拉着回族的小妹妹菲菲,右手拉着蒙古族的小弟弟宝宝,随着大家的脚步,一起来到了阳台上,我们抬头仰望着那五彩缤纷、火树银花的夜空。
我真为生长在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家庭中感到幸福和自豪
在中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呢?想必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出现在你的脑海里了吧!没错,那就是56个民族。这56个民族就像一颗颗闪烁的星星点缀在我们的祖国妈妈身边,是祖国妈妈更加美丽动人。在56个民族中,有许多风俗不同的民族:白族、蒙古族、汉族、回族、……那么多的民族在一起,最大的特点便是团结一致、互帮互助了。让我来讲一讲几个在与中的英雄故事吧。1840年爆发后,满族蒙古族人民积极投入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1841年10月蒙古族爱国将领裕谦指挥三镇将士在浙江定海奋战六昼夜,以身殉国。次年4月英军进犯乍浦,守军7000人英勇反击,其中有满族八旗子弟蒙古骑兵兵800余人参战,牺牲200余人。
第一次中当英军入侵渤海湾时,内蒙古东三盟和察哈尔旗蒙古士兵5000人,奉调天津海口防守。蒙古各地捐献大量马匹、银两支援前线。当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各少数民族人民积极投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北,回族英雄马本斋率领广大回族同胞,与日军苦战870余次,歼灭日军3.6万余人,病逝疆场……
瞧,不仅是只有这些民族英雄为我们的祖国显出了生命和汗水,更重要的是我们也应该向他们一样有一颗爱国的心。让我们全国各族人民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共同努力吧!
上海浦东新区莲溪小学五年级:蔡程程
关键词:寺坊;回族文化;传衍;保障
中图分类号:D922.1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5(c)-0128-01
一、寺坊的形成实现了回族社会内部的自治与统一
1、寺坊的形成。自元代中后期回回哈的司署被取消以后,东来的回回人生活趋于稳定后,定居下来,便在回回人居住较多的各地城乡渐渐形成了寺坊。“寺坊”可以看作是“寺”和“坊”构成的立体结构,绕清真寺聚居的众多回族家庭构成一个地理社区。寺坊,大体上是在社或坊的基础上形成,“社”是元代社会的基层组织,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起在全国城乡普遍建社。2、寺坊的结构。寺坊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复合式的,一种是单一式的。海依和稍麻复合式的寺坊,是回族穆斯林早期的寺坊结构形式,到本世纪40年代以后,单一寺坊成为回族普遍的寺坊制度结构形式。3、寺坊的形成实现了回族社会内部的自治与统一。寺坊有较为完备的管理组织,设有“学东”、“乡老”之类的管理组织,筹集和管理本教坊和清真寺的经费和财产,操持清真寺的修缮事宜,筹办集体性的宗教节日活动,决定选聘或解聘本寺坊开学阿訇和其他教职人员,举办经堂教育和其他公益福利事业;对回族穆斯林内部一般的民事纠纷,寺坊管理人员通常按《古兰经》的训示进行调解,使其和睦相处,实现回族社会内部的平衡与相对稳定。寺坊通过其组织制度把伊斯兰教信仰制度和礼仪方式深入到回族穆斯林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回族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和风俗习惯,使处于大分散的回族穆斯林组合成一个共同的社会群体,实现着回族社会内部的自治与统一。
二、清真寺在寺坊中的核心地位。
在寺坊中,清真寺不仅是宗教中心,也是穆斯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寺坊穆斯林行教、宣教的治所。1、物质资源的双向流动。清真寺的建立,包括清真寺的日常开支,一般是由社区回族成员共同出资建设和支付的,这是典型的互惠性经济交换。同时,清真寺也将剩余的钱、物或又由清真寺号召大家出钱、物帮助穷人。这种双向的互惠性的物质资源的流动,极大的强化了社区的向心力,增强了社群的凝聚力。2、符号资源的互动。以清真寺为中心的符号资源的双向流动体现在宗教、教育、文化和仪式等方面。(1)从宗教活动来看,请真寺是宗教的圣地,是人们举行宗教仪式活动的中心场所。穆斯林每天五次的礼拜,特别是每周星期五的聚礼、每年的开斋节、宰牲节的会礼,都要在清真寺里举行。(2)从教育活动来看,清真寺又是回族穆斯林的教育中心,是地方性知识赖以传承的学校。历史上经堂教育主要是培养宗教职业者,到现代民族国家,经堂教育已成为普及社区地方性知识的主要场所。而且,大城市的回族社区由于受城市、多元文化的压力,更注重对传统文化的自觉维护和对青少年民族文化的教育和学习。(3)清真寺作为社区仪式的中心,更是人们进行社会互动的主要空间。从社区的个体来讲,从他的出生到去世均与清真寺息息相关。出生7天内取的“经名”、4岁4个月4天时候举行的“迎学”仪式、男孩在12岁以前举行“割礼”、结婚请阿訇证婚、去世的殡礼都离不开清真寺。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在城市改建中,为什么回族穆斯林要求要围寺而居或近寺而居,原因也正是如此,因为他们的生活很难分成哪是世俗的、哪是宗教的,更多的是体现为世俗一体的生活方式。(4)清真寺是社区的文化中心,一方面清真寺有阅览室,给人们提供了学习传统知识的地方;另一方面近几年来部分清真寺开办讲座,又为人们的相互交流学习提供了场所;同时,清真寺还是调解家庭矛盾、解决邻里纠纷的中心。
三、寺访构成传统的回族区域社会,并实现其内部的互动。
1、文化认同是内部社会互动的共同精神纽带和基础,也是社会互动的共同精神语言,不论是个体在家庭里举行宗教礼拜仪式,还是到清真寺里参加集体仪式,乃至邀请清真寺里的阿訇到家里举行“尔麦里”,以及家里对文化元典《古兰经》的珍藏,既是文化认同的行为表达和族往互动的方式,又是文化认同构建、强化手段。同时,正是这种个体结构的高度一致性维系和强化了回族社会的网络结构,防止了网络的破裂,由此产生的亲和力与情感又成为回族社会结构的粘合剂。2、婚姻网络与回族社会内部的互动。家系和婚姻是编织回族社会亲属网络的经线和纬线,因此,婚姻家庭是内部黏合力最强的一种社会互动与交往。民族内婚制度构成了回族传统社会社会结构的又一个重要基础,也是传统回族社会结构的一个基本方面。保证伊斯兰信仰及其文化的传承是回族社会婚姻制度的基本前提。内婚制度在回族社会内部构建了与血亲网络并列的另一种网络:姻亲网络。内婚制度的实行成为回回社会伊斯兰信仰及其文化传承的一个保障,依靠相互的通婚,回族各社区以及回族个体间得以构建某种网络。
四、结语:看似形散的回族社区正是通过各种不同的媒介构建了自己的社会网络结构,并通过各种资源的网络流动构建了“我们”,对大分散的回族社会的认识理解、回族的族群认同。在文化的显型层面上以清真寺为核心形成的围寺而居的社区,在文化的隐型层面上以共同的信仰和族群认同为集合点,这些结构在功能上是互惠互补的,共同发挥文化整合和族群认同建构、巩固的合力作用,形成了回族强烈的民族自我意识、民族的自我认同感。正是这样一个结构模式构成了回族社会的生命线,使得大分散的回族社会通过资源的流动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宏观场域和“异文化”的语境中构建了自己的生存模式。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杨文炯.《互动调试与重构:西北城市回族社区及其文化变迁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7.3
[2]勉维霖.《中国回族伊斯兰宗教制度概论》[M].宁夏人民出版社.1997.4
【关键词】河州;临夏;回族经济;新发展
河州,是明朝时对今天临夏州府临夏市的称呼。这里特称河州,其一,是将河州的回族经济发展做一历史回顾。一古一今,具有更鲜明的对比效果。其二,在如今临夏人的眼中,将其称为河州,亦是一种更能体现其历史文化底蕴的说法。
一、河州概述
临夏的建置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秦灭罕羌侯置县,属雍州域。汉朝初年建罕开县,后改名为罕县。十六国时期前凉太元二十年(344年)张骏分凉州地六郡置河州,河州之名由此而来。民国二年(1913年)改称导河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三月改称临夏县,[1]临夏之名由此而始。临夏州辖区之内民族构成丰富,最主要的少数民族为回族,除此之外,还有东乡族、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藏族等。形成了临夏以伊斯兰文化为主,其他宗教文化为辅的社会形态。临夏地理位置特殊,具有独特的民俗风貌。如流行于甘、青一代的“花儿”就是独特的民族文化形式;其二,积石山县西面与青海循化县毗邻的地区,是我国黄河流域文化河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三,临夏地处黄河上游,深受河流文化的影响,如今保留有黄河恐龙化石等古生物遗迹;其四,临夏市距省会兰州仅153公里,是“白兰经济区”的组成部分;其五,临夏是汉唐时期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途径临夏的丝绸之路南线由长安沿渭河过陇关、上(今天水)、狄道(今临洮)、罕(今河州),由永靖渡黄河,穿西宁,越大斗拔谷(今偏都口)至张掖。地理位置的弊端使该地灾害十分频繁,不利于临夏州发展农业、种植业。
二、河州回族经济发展历史及现状
1.河州回族经济的发展历史。早在唐代之时,回族的先民“蕃客”就活跃在丝绸之路上。[2]大量西域人沿丝绸之路从事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带动了临夏经济的发展。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政府在临夏设立了“榷场”进行茶马、绢帛交易。[1]阿拉伯人、波斯人、中亚人等移居此地,促进了临夏经济的发展。元代成吉思汗征战时,临夏是战俘的聚居地之一,战俘中的手工业者和商人,在该地发展商业贸易。元代以后,该地的经济主要是以半农半商的形式出现,居住在城镇的回族则以商业为生。明洪武七年,政府在临夏设立“河州茶马司”。临夏回族在茶马互市中,积极参与茶马交易等项商业活动,使茶马互市成为他们发挥传统经商优势,从事商业贸易的主要依托和发展商业经济的一个有利条件。[3]正如著名社会学家先生指出的:“明代挑选建立的内陆商埠的河州正是元初以来已形成的回族聚居区。即使撇开这个地方由于回族经营了近百年在事实上已成为农牧贸易的中心不说,也可以设想河州经济地理上的地位原来就具有十分适合于回族发展的条件, 建立‘茶马司’之后更便于他们进行商品流通活动, 因而巩固了这个民族聚居区。”清朝前期,临夏回族的经济还比较繁荣。清中叶以后,该地吸引了大批陕西、山西、河南一带的商人前来经商,给回族人带来了很大挑战。清朝后期,西北回族大规模的反清斗争,对临夏回族发展经济造成很大打击。近代以来,外来洋商、封建统治者和当地大官僚的三重压力限制了从事本小利薄生意的回族商人,临夏回族经济的发展举步维艰。
2.河州回族经济的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后,临夏的经济地位逐渐动摇。从事小生意的临夏人将目光转向省会兰州,如今,在兰州随处可见临夏回商的身影。以餐饮业为例,驰名中国的兰州牛肉面,主要的从业者都来自临夏。而与临夏州积石山县毗邻的青海省循化县也深受其影响。本土临夏人从事的餐饮业中不乏特色饮食,如锅、素盘、东乡手抓等。其余回商从事的行业零售业,主要经营宗教器具、服装等生意。同时,砖雕事业得到传承,如今的砖雕已融入临夏人的日常生活、建筑、文化等方面。
从临夏回商的经历体现出临夏回族经济的现状如下:(1)自然地理环境的限制,使农业不能作为当地最主要的经济支柱发展,畜牧业和商业贸易仍占主导地位。(2)临夏回族人民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落后,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回商们从事的行业主要以零售、餐饮等小生意为主,缺乏高新技术及文化产业的物质基础。(3)临夏回商从事的小生意主要以个体形式为主,缺乏市场应变能力,也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产品、技术的更新换代。
3.河州回族经济发展的特点
从历史的实践中我们看到临夏回族经济的特点:(1)民族性。表现在商品经营、不同民族习俗、等因素制约而产生的差别。如牛羊屠宰的讲究,食品包装上特有的星月标志等。(2)局限性。临夏回族经济因地理位置、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具有局限性。(3)个体性。临夏回族商人主要从事的商业贸易主要是以家族或个人来进行的,缺乏具有雄厚实力的龙头企业。(4)社会性。临夏回族经济之所以能有相当的影响力这与其历史传统和广泛的影响力不无关系。
三、河州回族经济的新发展
要促成临夏回族经济的新发展,就必须从其现状和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对应的策略。
1.加强文化教育改革。从文化教育抓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经济模式和思维惯式。要加强基础教育设施建设,改善学校教育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从基层抓起,从根本上扫除文盲。2.根据临夏州回族经济的状况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对于临夏州而言,目前没有足以带动全州经济的企业。从实际情况来看,临夏州的畜牧业和商贸业是独具特色的产业,可大力发展二者为龙头产业。3.发展周边关系、吸引外资。一方面,搞好和周边少数民族关系,加强与周边的经济交流和合作;另一方面,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吸引外来资金,提高知名度。4.利用地理环境优势发展旅游业。临夏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北部以黄河风景为主;中部以少数民族风情为主;南部有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临夏州依托旅游资源,实施品牌战略,能打响知名度,吸引投资商洽谈、投入资金。5.发展特色民族文化产业。临夏州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落后,但民族文化却别具一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被誉为“西北魂”的“花儿”,被誉为世界民歌之最。可借鉴的实例有很多,如云南的歌舞模式。临夏开发“花儿”文化,一方面可以成为旅游特色之一;另一方面,研究“花儿”的词、曲等文化,能够弥补临夏文化产业的不足。
综上所述,临夏州发展经济有自然条件的制约和文化教育落后的限制。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临夏州具有独特的民族风俗、回商经营商业贸易的历史基础和地理环境的区位优势等等,这些足以成为临夏州重振经济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志博.临夏市经济发展与八坊回族社区[D].陕西师范大学,2011.
[2]翟存明.甘肃少数民族风俗文化[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
[3]马占奎,丁化.临夏回族商业的发展历史及特点[J].回族研究,1994(12).
[4]中国回族学会.回族学与21世纪中国[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
[5]姜歆.中国回商[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
[6]来仪.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走向市场[M].民族出版社,2007.
[7]马宗保.中国回族研究论集(第一卷)[M].民族出版社,2005.
[8]李祝舜.临夏回族自治州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探讨[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