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短歌行写作背景

短歌行写作背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短歌行写作背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短歌行写作背景范文第1篇

一、抓好读准关

现在,很多学生只在小学时读拼音,到高中有的拼音都忘记了。再加上初中高中一直学习英语,很多高中生把汉语拼音和英语混淆,碰到疑难字即使有拼音也读不出音,有的干脆念“半边字”,不查字典。再加上农村学生受方言影响较大,朗读的准确率更低了。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先要让学生过好读准关。

我在教学生学《念奴娇・赤壁怀古》时,举了伊能静唱这首歌时,把“纶”字音读错的事,学生哈哈大笑。我提醒学生,他们也常常念错音,如果不认真订正,也会闹大笑话。同时告诉学生,读准字音是培养朗读能力的前提。上课时我会抽出一些时间帮学生复习拼音知识;在教学生读生字时,可以根据本地方言特点,对于一些常常读不准的字重点指导和训练,在平时的朗读中更注意指正,使学生切实做到读音正确。同时我也提醒学生日常阅读时,要把不懂的音通过查字典的形式及时记下来。

当然读准不仅包括读准字音,更要读明句读,读出语调和节奏。语调是语句层面的声音形态。平常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出语句的高低、轻重、长短。比如,我在教《念奴娇・赤壁怀古》,指导朗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时,告诉学生,这句是写景语,重音要把握好,该句中的“穿”“拍”“卷”要重读,声音洪亮,使人感到“峭拔“千钧雷霆”和“气势力量”。其“形”可感,其“响”可闻,其“色”可观。

二、分清朗读对象

朗读时,不同的文体宜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才能提高朗读教学的效率。如诗歌和散文,重点在于解决作者是如何通过写景、叙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朗读前要让学生弄清作者生平、个性特点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学生在朗读时就会引发联想与想像,激发起共鸣。比如同样是唐代诗歌,如果学生能了解李白的个性和经历,就知道朗读李白的诗歌与杜甫的诗歌就有很大的不同。朗读李白的诗歌时多数要激越奔放、充满豪情,而朗读杜甫的诗多半多了一份忧郁、深沉。而文言文,重点在于根据字词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就要在理解中读。“诵读”是前人强调的学习文言文的传统方法。叶圣陶说过:“文言文,从前注重读,此至有道理。古文与口头语言殊异,读之至熟,实即学习古文之语言。必熟乃能写,亦如今时儿童熟习口语,乃能说连贯之一段话也。今时教古文,自亦宜熟读,虽不求其能写,而熟习其语言乃能深味其意义,较之仅仅看一二遍好得多。”至于戏剧、小说、童话、重点在于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读出感情。如《守财奴》中老葛朗台抢夺梳妆匣一节,读三个动词“纵“跳”“扑”,要先领会虽然此时的葛朗台已是六七十的“老头儿”,但爱财如命。读的时候,要浮现出这样一组镜头:骨瘦如柴的干瘪老头一见金子立刻眼冒金光,饿虎扑食般一纵,扑上匣子,夺将过去。一连串的尖音“噢,是真金!金子!”夺口而出,连声音也因贪婪的满足而颤抖,失去了正常的音质。

三、重视榜样的力量

语文老师一定要锻炼、培养自己成为诵读的能手,练就过硬的诵读能力,成为学生的朗读榜样。出色的诵读就如同一首词曲兼美的歌,营造出令人沉迷的艺术氛围,令学生陶醉,他们也会跟着模仿。于漪、程翔等老师的课上得十分出色,这跟他们注重范读有很大的关系。作为普通高中语文教师,我们也要学会以娴熟的朗读技巧“示范”朗读课文,以期开启学生的心扉,将其率先带入特定的境界,为朗读作好情感上的准备,以榜样的力量带领学生走向朗读的更高境界。

除了做范读的榜样,语文老师更要善于发现班上的朗诵人才,培养这些同学的朗诵能力,使他们成为班上同学的榜样。记得上柳永的《雨霖铃》时,在分析完文章后,我请学生来朗读。学生推举平常经常范读的同学朗读,他声情并茂的朗读迎来同学阵阵掌声,使学生热情高涨。接着一位女生自告奋勇,也起来朗诵,较前一位同学有过之无不及。在这些同学鼓舞下,我发现班上很多同学爱上了朗读,与我刚接手这个班叫学生朗读时的羞羞答答完全不同了。这不仅是老师倡导的结果,更是榜样的力量。只有学生发现身边有朗读高手,他们自然就爱模仿,自己也有信心提高朗读能力。当学生爱上朗读,自然就能增强学生语感,提高背诵能力。

四、要利用好工具

要提高高中生朗读能力,还要求老师利用好工具。现在一般中学班级都配有录音机,学校都订了著名播音员的课文录音带。但没有把这些条件充分利用,有的长期搁置尘封。我们应当更新观念。打破传统单一讲授的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手段,让录音机、录音带物尽其用,让名家的声音在课堂上响起来,使学生模仿有材料,学习有目标,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当然,条件好的还可以应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记得我上《短歌行》时,在范读时,我用了c00lEdit软件,把《短歌行》分解成一句一句,录音放一句,学生跟读一句,这样范读可以激发大部分同学诵读兴趣,提高大部分同学诵读能力。并且这个软件比较好用,教师制作起课件来也比较便捷。同时在多媒体上课时还可以应用音乐伴读,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认为:“音乐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乐曲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用直感的方式,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恰当地使用音乐伴读,让乐曲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就会使他们置身于乐曲所创设、营造的特殊氛围中,调动其情感朗读。比如我为《短歌行》选的伴读曲是《妆台秋思》,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既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又促进学生在配乐朗诵中去体会诗人融诗情、哲理为一体的意境。

五、找好朗读的时间

短歌行写作背景范文第2篇

阅读方法 整体感知 背景 猜读 思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确,语文教师应重在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阅读,培养学生自觉实效的阅读能力,而语文阅读的第一步就是整体感知,走好第一步,以后就容易了。下面就谈谈我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的。

一、让学生深刻地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写作背景

语文教师在讲课时都会向学生介绍文章的作者,但往往流于形式,把作者简介作为一般的文学常识,为备考而用。我却认为向学生介绍作者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备考所利用的价值。每部作品的内涵和风格,都和作者的生平紧紧相连。即使是同一人的作品,也因人生际遇的不同而风格陡变。所以了解作者的生平,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作品的把握。因此我在授课时,从来都是尽可能详尽地介绍作者,以加大信息量,让学生在品味作者的人生际遇后再去品读作品。如在教授史铁生的作品时,我把史铁生的经历详细地介绍给学生,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作品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细腻的感受。

关于作品的写作背景,我也提倡大信息量,注重作品之间的连贯性。一个人作品的风格与他的人生经历紧紧联系,从而表现出鲜明的阶段性,如李白、苏轼等人。掌握了作者某个阶段的创作背景,那么对这一时期的任何作品就都能很好地把握了。如我在教授《赤壁赋》时,除了介绍“乌台诗案”外,还补充了大量的背景介绍:黄州是苏轼的思想转折点,作品的风格也随之转变。政治上的磨难养成了他那种谈笑于生死之际的旷达胸怀,那种经历磨难而始终乐观向上的精神,以及任性逍遥、随缘自适的创作个性,所以他此时的作品无论是《赤壁赋》,还是《念奴娇・赤壁怀古》,无不用旷达的胸怀去抒写心中的块垒。

二、让学生在“猜读”中完成阅读

学生在语文阅读中,肯定会遇到字词障碍。我们以往的方法是老师先讲解生字词或者先勾画出来,再让学生查阅工具书解决。我认为这些方法对小学生、初中生是适合的。但对于已经具有一定阅读能力和思考基础的高中生来说则未必适合。所以,我提倡采用“猜读”的方法。因为汉字的形音字较多,所以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的结构和语境,是能够分析出这个字的音和义的,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即便分析不准,也不会影响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猜读”之后,再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把字词逐一解决,对前面的“猜读”内容加以印证,这就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应当说,这是调动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有效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三、让学生在读中思考,注重个人感受

这是整体感知程序中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同时也是学生最不容易做好的环节,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在读中思考的习惯,但有些学生会问:读就读了,还思考什么呢?对此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1.读前明确目的。在阅读前,心中应当明确阅读目的,包括作品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文体、写作方法、中心思想等。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能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阅读模式,以后就能进行课外自读了。

2.读中注重勾画。在阅读作品时,既要读、也要画,还可以加以旁批。如勾画一下时间、地点、主人公、体现作品中心的语句,或者加些自己的见解。

短歌行写作背景范文第3篇

中国自古以来美丽富饶,可谓是好山好水好民风。《诗经》中的《公刘》是这样描述周人的京城的:“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他们在肥沃土地上的欢声笑语仿佛就在我们耳边回荡。崔颢在《黄鹤楼》中写道:“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我们看到的是武汉周边的美丽景致。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奇思妙想写出了瀑布的雄奇瑰丽,也使我们的学子为祖国的大好河山自豪万分。而李白的好友杜甫却在《江畔独步寻花》中给了大伙这么一幅温馨的画面:“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一幅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的春天图正是古代美丽中国的缩影。

二、通过古代诗歌我们可以体会优秀的传统文化

孟浩然在《春晓》中写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王维在《鸟鸣涧》中写道:“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些都是写出了对大自然的尊重与热爱,足以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李白在《赠汪伦》中写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高适在《别董大》中写道:“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些诗中表现出的朋友情谊或厚重、或支持、或洒脱,无不让学生受到良好教育。在古代诗歌中我们也能看到很多劳动的场面。如《诗经·伐檀》写道:“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如李坤在《悯农》中写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些不朽的诗篇反映了中华儿女是勤劳质朴的。

三、通过古代诗歌我们可以挖掘照耀当世的时代精神

早在先秦时代,屈原便喊出了“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了理想,只有不断探索才能成功。阿里巴巴正是秉承探索之道才成就了它的传奇。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给前进中的学子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而以下诗句却反映出交通的不便及人们对便捷交通的渴望。《诗经·采薇》中写道:“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征夫所走的路是崎岖长远的,李白更是在《蜀道难》中感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世迁,如今古人的快捷出行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也正因如此,被湘黔铁路抛弃而落后数十年的邵阳才那样深切地感受到交通的重要,所以每一个邵阳人,包括青年学子一定要大力呼吁包海高铁过邵阳。

四、通过古代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名人的人格魅力

曹操慷慨高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们看到的是一颗永远也不会消沉的勃勃雄心。杜甫在凄风冷雨中,表达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宏愿,也体现出诗人的伟大人格。陆游临死之前希望“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种对江山的魂牵梦绕,对祖国的念念不忘感人至深。于谦忧国忧民,为人坦荡,他在《咏石灰》中写道:“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他的这种两袖清风的高尚人格为后人景仰。青年学子要从这些古代诗歌中明白: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从方法上,我们可以贯彻三个“多”字。

一、多诵读

诗歌具有抒情性、音乐性、形式美等特点,不读不能感受其美,不读不能感受其意境,课内课外的诗都要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首先要组织学生听朗读包括听教师范读和听录音带,总之是听规范的优秀的朗读,其次是学生在朗读时,要注意吐字发音,要注意读出感情。另外要注意朗读和背诵结合。对于重点作家的重点篇目要不折不扣地背下来。这些篇目有早期爱情诗经典《静女》,有诗人意欲建功的名篇《短歌行》,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登幽州台歌》。还有……,在此不一一列举。大量的诗歌储备是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基础。

二、多理解

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它承载着中华几千年的历史变迁。每首诗歌都包含着它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我们要全方位地介入诗歌,深刻体验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如在学习杜甫的《登岳阳楼》时,一定要知晓诗人当时已届暮年,且历尽人生坎坷,却有幸登楼。所以作者“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百感交集就不难理解了。学习古诗词一定要有口有心,才能有效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才能让灵魂受到洗礼。

三、多运用

短歌行写作背景范文第4篇

1. 活用教材,让兴趣到位

有些学生不喜欢语文课,有时是因教师上课太死板,没有找到文本与学生兴趣的结合点。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赤壁赋》时,《导学案》设计了这样一个探究问题:作者写了曹操、周郎二位历史人物,结合全文分析这体现了苏轼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能不能用一首歌来表达苏轼的这种心境?高中生喜欢歌曲,课堂上用歌声表达情感,当然是学生感兴趣的。作为高中生,他们也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学生自然会想起“三国”故事。预习时,勤于查阅资料,课堂上讨论热烈,学生自我展示叠起。其中有位学生发言:可以看出苏轼感叹人生无常……并高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青山依旧在……另一名学生不甘示弱站起来说:“我不赞成你的观点,那只是苏轼暂时的苦闷,苏轼最后从江水,明月中,领悟到人生的哲理,人应该豁达乐观。”并声情并茂地对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从这位学生的歌声中,全班学生深切地体会到苏轼乐观豁达的心境。

可见,教师灵活处理教材,能激发学生兴趣,“课堂精彩,由我主宰”,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2. 创设机会,让参与到位

高中语文教学的独特性在于形式多样地给学生创设机会,人人参与。如演讲、辩论、朗诵、课本剧表演、创作广告词、书法、绘画、唱歌等,多种形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特长。教师根据《导学案》布置任务时,要因人而异,更好地让学生参与其中。“课堂精彩,由我主宰”,让每一个学生在语文课堂都获得生命的狂欢。

我在教学高一语文(必修2)诗歌单元时,精心设计《导学案》,设法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如学习《沁园春・长沙》时,各小组派一名男生模仿浓浓的“湖南话”朗诵这首诗,感受伟人的风采;学习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时,要求学生搜索整理2008年南方雪灾图片,根据这些图片,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为题目,每小组集体创作一首诗;学习《歌词四首》时,学生纷纷走向讲台,或朗诵,或唱歌;学习《雨巷》时,有些小组以舞蹈加对白形式来感悟这首诗。

3. 口语训练,让自信到位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也就是要学会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杜郎口模式下的语文教学,《导学案》设计的每个问题是由学生讨论讲解完成的,这就让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学生学会了与他人交流自己的观点,就容易对学习、生活充满自信。如学习《项脊轩志》时,小组讨论“文章如何从日常生活中选取哪些感受最深的细节和场面描写,表现人物的风貌,寄托内心的感情?”这就要求学生表述自己所学所思所得,需要清晰地组织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需要自己对文章有深入的理解,一方面能言,做到言之有物;另一方面要会言,做到有条不紊。这样的高要求,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去获取知识,自觉地进行语言的组织与表达。学生的发言中,涉及了写作背景、作家简介、文章结构分析、课文重点句段的分析,如“呱呱而泣”“儿寒乎?欲食乎?”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这与以前的语文课堂相比,杜郎口模式无疑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丰蕴的土壤。

二、“课堂精彩,由我主宰”――教师主导“三精心”

一节好的语文课,不在乎教师讲的怎样,而在于学生学得怎样。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课堂穿针引线,点拨引领。教师功夫花在课外,彰显在课内。

1. 精心设计《导学案》

教师要把知识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生成新的学习目标,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扩大课堂容量,拓宽知识视野。这就要教师备课时,应精心挖掘教材,还要备学生,解决学生疑惑,提高学生能力。如学习《忆秦娥・娄山关》时,让学生鉴赏“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导学案》设计的题目:“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被人们称颂,你认为哪两个字用得形象,你能说出理由吗?你能总结“炼字”题型答题方法与步骤吗?学生根据《导学案》设计主动加强,课堂出现别样的精彩。这样让学生不仅领会“碎,咽”二字在诗句中的妙处,而且掌握了鉴赏诗歌中“炼字题型”答题方法与步骤。学生还能主动把高考语文试题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也有效地解决了“教改”与“升学”的矛盾。《导学案》的精心设计,让教师的主导性得以体现。

2. 精心指导预习

预习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一个首要要求,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教师可根据精心编写的《导学案》指导学生养成查阅资料的习惯,拓展延伸,交流合作……如学习曹操《短歌行》,我指导学生上网查阅曹操生平、历史故事等,我还把易中天《品三国》借给学生传阅,结果是课堂上学生表现甚为积极。只有经过充分的预习,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主人,才能真正演绎精彩。

3. 精心引领课堂

教师的知识、情感、思想观念、经验、决定着课堂知识生成的走向与程度,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引领课堂。

随性引导,实现资源价值。高中生喜欢张扬个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把学生独特的思维智慧,创造力当作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来开发。如学习戏剧《雷雨》,传统的观点认为周朴园冷酷无情,玩弄侍萍。一些小组发言也认为周朴园冷酷自私的性格,我给与肯定,并表扬他们讨论得很好。突然一位男生站起来,表示反对,认为周朴园对侍萍有感情。

生:老师,我反对,我认为周朴园对侍萍有感情。

师:你的看法与众不同,同学们,想一想,周朴园对侍萍真的没有一点感情吗?

(学生自由争论)

师:好,大家就根据课文内容和写作背景来辨一辨。

正方:周朴园对侍萍毫无感情。

反方:周朴园对侍萍拥有真情。

……

短歌行写作背景范文第5篇

1、注重引导学生诵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帮助同学们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使之引发思考,同时这也是对文言文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探索、尝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等老生常谈的现象,改变课堂教学沉闷乏味、单调落后的现象,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充分释放学生的兴趣、热情和潜能。首先诵读诗歌是理解诗歌的钥匙。每首诗歌的教学,先让同学们从聆听名家配音朗诵开始,然后让学生自己模仿朗读,在吟诵中激发学生赏析诗歌的兴趣。正如古人所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营造诵读诗词的氛围,把学生带人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其次在吟诵诗歌的同时,通过对经典名著的点评,根据每首诗歌的特点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作更深入的思考,指导学生到课外去吮吸更多的优秀诗歌的养份,把同学们带入图书馆,让他们与好书为友,以诗词为友,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阅读能力。这也是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

2、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的理想境界。《师说》认为:老师就是传授知识,解释疑惑问题的人。那么,如何传授知识?如何解释疑惑问题?如何当好引导者与合作者?《论语侍坐》给了我们启迪,孔子让每位学生言志,给予每个人畅所欲言的机会。现代的多元智能理论也强调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是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前提。因此,要使学生对久远的诗歌文化作更深入的了解、思考,达到赏析,我们就必须营造一种诗歌赏析的氛围,本着“让课堂更有活力,让孩子更加聪明,让发展更为全面,让教学更富创意”的宗旨,教学中我不断启发学生充分联系社会生活背景,去理解、赏析诗歌。比如曹操的《短歌行》的教学课堂,教师进行作品背景介绍后,将课堂还给学生,交由学生,要以学生的自我感悟为主,让他们联系现实生活,联系他们了解的文学作品及文学作品中对曹操的认识,畅谈对诗歌的理解,进而把握诗歌的主题,达到赏析诗歌的目的,加深学生对诗歌的印象。有的学生说“曹操是真英雄,不是奸雄”。有的学生说“曹操是位出色的诗人,不当丞相,做一个自由诗人多好”。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这是我们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理论基础。课堂是开发潜能、培养智能、落实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阵地,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使语文课成为激发学生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诗歌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对诗文的赏析能力,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了配合教学,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的实效性,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想法,举办一个“诗词知识”竞赛。让学生们进入备战状态,分组准备,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让学生们进行充分的知识储备。经过一系列的比赛,既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更加鼓舞了学生的士气,更加激起了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经典的热情。中国文化经典是古代中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她滋养了古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也产生过重要影响。因此中国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和平崛起的思想基础。研究、探索这一文化经典中诗歌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这是高中语文新课改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需要,是培养一代综合素质人才的需要,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引导现代的中学生,进入这缤纷灿烂的诗词圣境,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短歌行写作背景范文第6篇

教师先用大屏幕出示安特莱夫的小说《齿痛》的故事梗概:

被称为人类救世主的耶稣被钉上十字架时,商人般妥别忒正患齿痛,对于人类救世主的被杀害,对于这件事给整个人类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他漠然无所感触,而自己一时的牙痛,却令他有切肤之感。牙痛稍轻时,他则沾沾自喜于自己如何用一匹老驴换了一匹少壮的驴。他牙痛病愈后和人们一起去看被钉死的耶稣,一路上还津津有味地大谈牙痛。

然后教师要求学生对照《齿痛》与《药》,指出鲁迅在哪一方面受其影响最突出。

老师这一教学环节的安排,正是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引进比较文学观念指导学生研读、鉴赏文本,以求拓宽视野、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的积极举措。通过比较,学生不难发现,两篇作品最突出的是作品主题的相似:通过《齿痛》这篇小说,安特莱夫表现了救世者不被人们理解的悲剧;鲁迅的《药》反映的是中国的具体现实,描写的是战士夏瑜的悲剧,在基本的主题意义上,二者是相近的。当然,这位老师如能进一步提示学生:(1)在写法上,两文都用先觉者与不觉悟群众相对照,在对照中显示小说的主题意义,都以先觉者牺牲为背景,主要着墨于不觉悟群众的描写,在充分显示群众愚昧的基础上深刻表现先觉者的悲剧。(2)鲁迅的《药》比安特莱夫的这篇小说结构更复杂,内容更丰富,人物更多。在此基础上建议学生课后阅读《齿痛》,作更深层次的比较研读。这样学生对文本的研读理解会深到得多,也更利于培育学生自觉比较的思维能力。

语文教材中,可以进行这种求同、求异比较研读的文本很多,如果教师能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一种比较的眼光,适时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求同、求异阅读,那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往往能够更加到位,也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培育自觉比较的思维能力,增进学习热情。这对于突破现行语文教学中亟待改革的传统套路,融合并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一、求同研读

求同就是“没有任何关连的作品在文体结构、情调或观念上的相似”。这种相似是实际存在的。这种文学现象的求同研究使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总结文学的共同规律,使其能更深地概括更广泛的文学现象。当然,求同研究切忌表面的比附,而是要揭示本质的一致。

求同研读的视点有多种,可以侧重于作品主题内容方面的比较研读,也可以侧重于作品构思布局、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比较研读,关键是能在求同中归纳材料共性,揭示本质,寻求规律。

(一)对文本主题内容方面的求同比较研读

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收进了《范进中举》和《孔乙已》这两篇小说。两文写于不同的时代,故事情节不同,但两文在内容上却存在联系,即都是写封建科举制度下文人的遭遇。有位老师在教学《孔乙已》时,就安排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对照《孔乙已》和《范进中举》,说说两文的主题思想有无相同处?通过对文本的比较研读,学生不难发现,尽管两文故事情节不同,但主人公为了通过科举制度获取功名利禄的生活,他们蒙受封建教育制度和封建科举制度之害相同,所以两文都表达了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的主题思想。这位老师这一教学环节的安排,正是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运用比较文学求同研读法指导学生研读、鉴赏文本的一次成功尝试。通过求同比较研读,学生加深了对课文主旨的理解,进一步认识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在毫无关连的各民族文学中,常常出现共同的主题。例如自然永恒、人生短暂这一主题,古今中外,就有很多作家为之兴叹。仅收入各类教材的诗文就有《论语》中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李白的《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曹操的《短歌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苏轼的《前赤壁赋》等多篇,文中都有相关的句子咏叹着同样的主题。另有现代派诗人T.S.艾略特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四个四重奏》中也写道:“所有时光皆为永恒之现在,所有时光亦弃我不可追。”显然感叹人生短暂、自然永恒构成了一个普遍的主题。又如男女间的纯真爱情由于政治、事业、家庭以至阶级偏见等的干扰而造成悲剧,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共同主题。表现这一主题我们熟悉的作品就有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汉乐府《孔雀东南飞》,还有莎士比亚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故事虽各不相同,主题则大致同一。教学中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求同比较研读,学生就会更深刻地理解:人类所共有的欢乐、痛苦和困扰等往往可以从全不相干的文学体系中看到。

(二)对文本构思布局、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求同比较研读

如初中教材上的《白杨礼赞》和《松树的风格》两篇散文,内容上完全不同:写作的时间不同,描写的对象不同,歌颂的精神不同。但是,排除上述这些内容的相异点,而从表达方面加以比较研读,可以找出两文的相同处。通过对这两篇作品的比较研读,可以发现:两文都是从具体事物的描写中,引出其象征的意义,歌颂某一精神品质;在结构上都是先引出物、描绘物,然后联想,由物及人,以物喻人,即先咏物、后抒情。通过求同比较研读,这类散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就容易认识了。

可见,通过对不同作品主题作求同比较研读,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同属人类的某些共同的东西,而通过对不同作品的构思布局、表达方式的求同比较研读,则可帮助我们准确地总结文学的某些共同规律。总之,求同研读重在研究文学的本质,找到文学的普遍性。

二、求异研读

短歌行写作背景范文第7篇

1.下列作家属于明代“后七子”的是()

A.李密

B.侯方域

C.马致远

D.宗臣

2.《马伶传》中“以分宜教分宜”的意思是()

A.用现实生活中的严嵩教舞台上的严嵩

B.用现实生活中的分宜人教舞台上的分宜人

C.用现实生活中的顾秉谦教舞台上的顾秉谦

D.用现实生活中的顾秉谦教舞台上的严嵩

3.屈原根据战国时期楚地祭祀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是()

A.《国殇》

B.《楚辞》

C.《九歌》

D.《九章》

4.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

A.韩愈

B.杜甫

C.白居易

D.李贺

5.《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

A.送别诗

B.爱情诗

C.边塞诗

D.山水诗

6.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词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是()

A.仕途失意

B.伤春惜别

C.羁旅行役之苦

D.怀古叹今之悲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所采用的修辞方法是()

A.比喻、夸张

B.比喻、拟人

C.借代、比喻

D.借代、夸张

8.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A.《香市》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北方农村自然经济凋敝的社会现实。()

B.奠定巴金在现代文学地位的长篇小说是《灭亡》。

C.冰心擅长写散文,文体自成一家,被读者誉为“冰心体”。

D.《故都的秋》通过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南国之秋的意境。

9.下列作品出自同一作家的是()

A.《锦瑟》《无题》

B.《蜀相》《行路难》

C.《山居秋暝》《春晓》

D.《杜陵叟》《饮酒》

10.《报刘一丈书》中“权者”的形象特征是()

A.狐假虎威

B.贪婪虚伪

C.奴颜婢膝

D.才德称位

11.《答司马谏议书》一文的写作背景是()

A.王安石变法

B.王叔文变法

C.诗*新运动

D.古文运动

12.“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一语出自()

A.李斯《谏逐客疏》

B.李密《陈情表》

C.李清照《声声慢》

D.曹操《短歌行》

13.苏轼的《前赤壁赋》的语言特色是()

A.夹叙夹议

B.欲扬先抑

C.骈散相问

D.感情充沛

14.梁启超的《论毅力》贯穿全文的论证方法是()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15.《张中丞传后叙》的作者是

A.韩愈

B.柳宗元

C.王安石

D.欧阳修

16.下列句子中,含有意动用法的是()

A.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B.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C.见革中石,以为虎而射之。

D.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

17.下列带点的字解释正确的是()

A.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告:告诉。

B.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胥:相与。

C.成败之数,视此而已。数:数字。

D.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凶:凶猛。

18.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是()

A.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王无罪岁:大王您不要归罪于年成。

B.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母孙二人:母亲孙子二人。

C.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来庄宗得到天下。

D.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祸患常积于忽微:祸患往往是从突然的事情积累起来的。

19.沈从文擅长描写的是()

A.军旅生活

B.边地湘西生活

C.都市生活

D.市井生活

20.孔子所说的“小康社会”指的是()

A.五帝时代

B.“三代之英”的时代

C.夏、商、周三代

D.春秋战国时代

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30分。

(一)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1~23小题:

梁惠王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21.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于:

焉:

凶:

加:

22.这段文字在全文论证结构中起什么作用?(4分)

23.梁惠王自认为“尽心”,却为何“民不加多”?(2分)

(二)阅读《谏逐客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4~26小题:

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24.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所以(饰后宫):

说:

髀:

所以(跨海内):

25.这段话表达了什么观点?(4分)

26.这段话是立论还是驳论?(2分)

(三)阅读《李将军列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7~29小题:

广尝与望气王朔燕语日:“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朔日:“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广曰:“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至今大恨独此耳。”朔日:“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27.将这段文字中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

“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

“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28.找出原文语句中对李广不得封侯的几种解释。(4分)

29.这段文字表现了司马迁怎样的写作精神?(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38小题,共30分。

(一)阅读《香市》中的一段文字,回答30~32小题:

天气虽然很好,“市面”却很不好。社庙前虽然比平时多了许多人,但那空气似乎很阴惨。居然有锣鼓的声音。可是那声音单调,庙前乌龙潭一泓轻水依然如昔,可是潭后那座戏台却坍塌了,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光风化日”之下。一切都不像我儿时所见的香市了!……在我看来,这所谓“南洋武术班”的几套把式比起从前“香市”里的打拳头卖膏药的玩意来,委实是好看得多了……但是今天第一天也只得二百来看客。往常“香市”的主角——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

后来我知道,镇上的小商人是重兴这“香市”的主动者;他们想借此吸引游客“振兴”市面,他们打算从农民的干瘪的袋里榨出几文来。可是他们这计划失败了!

30.文章的结尾部分描述镇上小商人想借重兴“香市”来榨取农民干瘪的袋里的钱,最后计划落空。这一结尾有什么含义?其作用是什么?(4分)

31.在重兴“香市”后,香市主角的转移反映了什么问题?(4分)

32.作者在描述重兴的“香市”时运用了什么手法?(2分)

(二)阅读《论学问》中的一段文字,回答33~35小题:

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则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只要读读他们底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有些书也可以请代表去读,并且由别人替我作出节要来;但这种办法只适于次要的议论和次要的书籍……

33.这段文字提及了哪几种读书的方法?(4分)

34.最后一句话“有些书也可以请人代表去读,并且由别人替我作出节要”的含义是什么?(4分)

35.这几种读书方法主要针对什么问题?(2分)

(三)阅读《背影》中的一段文字,回答36~38小题: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36.文章选取“背影”这个角度,好在哪里?(2分)

37.课文写作者一见父亲的背影就流泪,这是什么原因?(4分)

38.“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四、作文:50分。

39.题目:特色

要求:A.必须写成以议论为主的文章;

短歌行写作背景范文第8篇

关键词:民族文学,翻译美学,内涵美

一、引言

民族文学是少数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度凝结的文学艺术和民族意识的语言符号化,沉淀了民族历史底蕴,传达了民族美的情趣和追求。民族作家通过丰厚的生活积累和巧妙的构思创造,行文流水间营造了独特的家乡情怀,其情感细腻而真诚,奔放而开朗,向世界传递着民族文化及风俗,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交流。由于地域环境、生活习俗等不同,各个少数民族审美意识相对有所区别,文学作品中也会展现出民族的特质和审美情趣。翻译是传播不同文化信息的介质。文学翻译犹如桥梁传播着异域的文化,沟通着人类文明世界。茅盾指出:“文学翻译是运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和再现原作的艺术韵味,使读者在欣赏译文时能‘如沐春风’,沉浸于原文的美感,启迪心灵之旅。”王国维曾提及:“学之工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深浅而已。”民族文学的翻译不能单纯地驻足于字面含义,受到语言文化和译者主观性的影响,翻译需要挖掘细微,穷其毫末,在遣词琢句方面需译出作品的风格,传达作品的神韵和情感。译者需要加工创造,细细斟酌来传递本民族的内涵和文化特质。陕北文学中常用大量的叠词和晦涩的方言、采用比兴修辞格托物言志,译者需洞察到其文学特点和习惯风俗,方能准确地传达民族文化和作品的内涵。如陕北叠词“蓝个英英”,“泪个蛋蛋”朗朗上口,非常有韵律,但加大了翻译难度,译者很难实现语言功能的对等。朝鲜族文学作品《阿里郎》旋律唯美,其中的音乐惆怅而隽永,淋漓畅快表达了民族情感的相思寄托和忠贞不渝的爱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如何确切地传递这种文学旋律和美感,对译者无疑是个重大的挑战。翻译美学可以帮助文学摆脱文字的束缚,译者通过语言转变来传达民族文学的意蕴美、文化美和个性美,使人深入了解各民族独特的习俗和地方特色,从而有效地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以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

二、翻译美学的理论及对审美主体译者的要求

国外众多翻译流派开始关注翻译美学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如西塞罗、贺拉斯等译论家,他们指出翻译语言应蕴含民族文化,体现民族文学之美。雪莉和斯特德编撰的《翻译美学研究》更是从理论上系统地论述了翻译美学,从而巩固了翻译美学的地位,为翻译研究打开了新的视野。译美学源远流长,从文坛知名的严复的“信达雅”到钱钟书的“化境说”、傅雷的“神似说”无不体现了翻译美学的精髓,主张再现原文的意境,神韵和境界。近年来翻译美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赢得了国内外专家的称誉。奚永吉上世纪90年代初出版的《翻译美学比较研究》对翻译界影响深远,他强调了文学作品中美学要素,包括原文风格美、意境美、神韵美及文化美等,主张译者应心领神会,最大限度还原原作品的风貌。刘宓庆则认为现代翻译美学应遵循现代美学的基本原理,系统地阐释了语际转换中的可感知或不可感知的美学问题并提出中肯的解决办法。

结合中外研究成果,翻译美学无外乎就是把握原文美的因素,自如地运用翻译手段来帮助译者品味原文的“文雅”和“韵味”,通过语言转换在目地语中尽量保持原作的神采,还原文“庐山真面目”于读者,使读者身临其境感知原作的审美意境和作者思想情感。因此对译者的语际转换能力和审美鉴别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学翻译要做到文化传递和原文内容的忠实还原也并非容易,它对译者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译者既要展现真实的内容,又要体现篇章形式之美,努力保持原文的审美要素,即译语须准确生动、充满活力,展现和谐美,取得审美效果。因此,译者是文学翻译的主要承担者,需要传达美的感受和心得,其审美活动决定着原文的内容和丰韵能否成功地转移到译文中,也界定了译本作为媒介的程度,其作用举足轻重。在文学翻译中,审美主体译者必须具备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鉴别能力,熟知各个民族文化背景和宗教民俗,使用各种翻译手段如比喻、借代、注释等尽可能保持原文的审美效果和展现本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心理状况,特别是在审美过程中传达异域民族的特色,是译作能具备丰富的意境美和隽永的文化美以符合翻译美学的标准。

三、民族文学翻译之意蕴

民族文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历经王朝更替和历史沧桑,诉说着本民族情感,折射出民族的思想和习俗,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上散发着独特的光芒。译者在语际转化和翻译中,需努力深掘文学的内涵之美,包括民族文学的意蕴美、文化美和个性美,应真实再现原文的信息和本民族的情感及原文的韵律美。

何谓意境?正如宗白华所说艺术的意境即是“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人间万物百态,代山川而立言,在行云如水中使主观情调与自然景象水融,成就一个鱼跃鸢飞,玲珑剔透,深邃渊然的富有灵性的境界。”文学上的意境则超越了言语表面,潜伏在文学作品的深处,虚实相生,尽显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意义深远,读者可展开想象的翅膀,遨游在美的空间。意境美主要包括三个审美因素:形象、情象及象外之象。意境中的形象之美主要体现了现实生活和情景,情象之美体现了文学作品文化底蕴,使读者能够触摸到作品人物的弦旋和情感。象外之象则能挖掘出文学作品深层的内涵,展现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情景,使作品言尽而意无穷,感觉它的魅力和震撼心灵的力量。这三个要素就构成了文学作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传达了意境美的特质。意蕴具有多向性和多层次性,因此在解读文学作品时,译者要能够巧妙而艺术地推敲把握作品的个体情感及其时代精神和作品内涵,用含蓄的语言来展现言外之意,使读者能感受到原作品美的享受和情趣。把一种意境移植到另外一种语言中,克服文化障碍,最大限度地保持原作的意境美,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对于译者无疑是个严峻的考验。

文学作品由表及里,决不是单一的思想或者情感。文学大家往往推崇作品带来的审美情趣和深层意境,言其表而影射其他。意境之美可以展现作品的层次和文学家的功底。对于如何造境,如何运用言外之意,文学家则长袖善舞,极尽婉约曲折之能事,多义而朦胧,怨而不怒尽力宣泄满腔的愤懑,堂而皇之演绎溜须拍马之辞,其写作手腕让人拍案而起。作品蕴含的意蕴美和丰富的文学价值,这一切有待译者的译作水准和文学底蕴,方能向异域读者展现作品的审美感受,提高读者的认知能力。如北朝民歌《木兰诗》叙述的是女子木兰替父从军,歌颂木兰英勇善战、不图功名和孝敬长者的高贵品质。而其言外之意则表现了出国人应为国生死相许、勇于献身、拯救国家于危机之中的奉献精神。这种深沉的民族意识和精神,译者应尽其所能地去展现,从而实现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陶冶读者的情操和品质。再如耶律楚材诗句中“好梦安排诗句里,闲愁分付酒杯中”当中的“分付”本意为交托、嘱咐之意,译者如果逐句逐字地翻译,则无法传达原文的借酒浇愁的言外之意。

法国翻译家布朗昭曾说:“翻译犹如差异游戏,有时遮掩差异,但时常是突显差异。”译者在接触民族传统文化时,应采取异化法,拨开差异的迷雾来尽现差异的多样化。如土家族的《哭嫁歌》中:“女儿要出嫁,妈妈有话嘱咐你:孝敬公婆好习俗,尊敬丈夫把家持,妯娌和睦乐逍遥”。原文是新娘母亲在女儿出嫁时叮嘱女儿,“孝、敬及和睦”都体现出“儒家礼教”施加在封建女性身上的道德准则。译者采用异化法,对“三从四德”加以注释,让读者豁然明朗,作品言外之意显而易见,同时加深了读者对儒家思想的洞察和体会。当译入语难以找到恰切的对等值时,采取音译加注的翻译方法,无疑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全文,又能显现原文的文化色彩。

文化是一个民族集体意识的结晶和历史底蕴的沉淀,凝结着民族的智慧,潜藏着民族的特质。正如评论者所指:“文化是外部世界对文学影响最丰富的中介系统。它涉及到主体与客体相互制约、共同构建文学的过程,文化在构建中并不断演化。”因此文化介入到文学中,反映了作家以更敏锐的觉察力体味人间百态,重塑沉淀的千年文化和传达民族心理,以理性的方式憧憬未来的景象。文化翻译则是译者借助各种翻译方式如归化和异化手段来展现不同的文化意识,分析原作与译作之间文化差异的因素,独具慧眼来传达不同民族的文化之美和异域风采来实现作品的审美价值,引领读者尽情领略各民族独特、新颖的审美意蕴,发现美的真谛。读者漫步于文化的长廊,可尽情领略异乡情调从而拓展自己的视野。

民族文学的翻译过程表面上是不同语码的转换,实则是不同民族思想和审美意识的沟通、碰撞,不同文化的交融。众所周知,民族语言来源于特定的生活场景和历史更迭,在不同语码的转换过程中,单一的语言词汇很难传递文化之美,保持原作的内涵之美。其语言的民族性增加了文学的翻译难度,制约着民族审美意识的准确传达。民族语言内涵丰富多变,把握词汇内涵是解读文学的关键。恰当的词汇翻译可以帮助减少文学翻译的歧义,增加语言的贴切性进而产生的语言美和文化美。译者有必要在翻译中延伸和保留原作的民族审美意识,因为处理语言的艺术手腕不可忽视,否则将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审美感受。维吾尔族文学作品中《夜莺的歌声》提道:“口渴的人需要泉水,劳累的人需要优美的歌声”。夜莺蕴含丰富的文化意象,在维吾尔族中常是美和圣洁的化身,人们常对它进行称颂和赞美,维吾尔族族徽就是以夜莺为主体形象,寓意着维吾尔族人们的勤劳勇敢、智慧纯朴。但是在英语诗歌中如马修•阿诺德的《夜莺》中的夜莺,夜莺多以悲凉凄婉形象出现,是悲痛和伤感的化身,其文学意象有如汉文化中的杜鹃。李商隐诗云:“望帝春心托杜鹃”。译者如不能把握这一文化内涵,就无法尽情地向读者传达夜莺的不同形象,读者也就不知所云,很难感受到作品的内涵和文化之美。壮族《布洛陀史诗》中源语言没有人称及标点符号,不注重语法关系,译者如果不能把握这些写作特征也就难以清除民族沟通的障碍,更无法体现美学价值。既要找到中西文化契合之处,又要保持原文的壮族文化色彩使读者直观地领悟异域风情和民族特色,不失为译者艰巨的任务。这考验着译者的文学水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例如:“布匹要剪就快剪,衣带要浆就快浆”。如果不了解壮族文化和传统,读者可能会将“浆洗”理解为“洗衣服”,而译者通过脚注进行解释,指出:“古代壮族妇女洗净衣物后,会涂抹一些米浆而后晒干,这样的衣服舒适而芳香”,这样外国读者才能领悟其民族文化的内涵。再比如纳西族的骡马会、农具会,撒拉族的古尔邦节这些都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特色文化,都或多或少在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中提及,译者应在语码转换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文化词来传达其所蕴含的文化习俗和历史差异。

民族个性就指民族内部历经时代变迁多数成员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共有的心理倾向、心理特征及其所反映的社会行为方式的总和。也就是说民族个性是多数民族成员历经共同的社会化的过程,形成稳定的内在化的文化价值和特定民族心理的结果。同时,民族的地域环境、生活方式及传统习俗等因素也会对民族个性的形成造成一定或主要的影响。如青藏高原和广阔无垠的草原赋予藏族人民豪爽、奔放、开朗的个性;土家族以武陵山脉和清江流域为中心,生活在山区丘陵地带,山峦跌宕起伏,山势险峻,所以民族个性直爽、强悍、豁达,充满侠义。西南民族作家王月圣的文学作品撒尔嗬、哭嫁歌和摆手舞等演绎了民族风情,探寻了民族个性,展示了民族的生存状况。撒拉族诗人秋夫笔下诗歌中的文学意象“狼”是撒拉族的先民们曾经信仰过的图腾,折射出强烈的民族意识。只有演绎不同的民族个性、反映民族特定的心理意识的文学作品才具有充沛的生命力,把握了民族的灵魂,才能代代流传。众所周知,文学作家对很多民族心理和民族个性会采用隐匿的文化符号来传达,本民族人民根据逻辑推理和特定的文学境界能够推断出其中的文化含义和民族心理。但是如果离开了特定的文化土壤和环境,读者就自然会产生理解障碍。

民族文化中图腾物象征着民族精神,展现民族个性。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动物图腾物。正如“龙”在汉文化中是吉祥的动物,而在西方文化中却是邪恶的化身。而美丽的草原民族的狼图腾神话标志着其勇猛强悍的民族个性和民风,是民族个性和文化的认同。古代少数民族突厥族把狼看作战神。其古老的民族神话和传说中,是苍狼引导他们骁勇善战、节节胜利。著名的突厥文《阙特勤碑》中,士气的高昂和士兵的猛勇都是用狼来形容,狼是好汉勇士的象征。在中国古代白话文中,少数民族君主往往自称“狼主”。《秦并六国平话》卷上“匈奴狼主大怒。”《说岳全传》第十回“狼主可将计就计,四面埋伏;”刘宝瑞《八扇屏》也提道:“见了兀术,口称‘狼主千岁”,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果译者只单纯地把“狼主”译为“Wolflord”,就无法传达民族勇猛的个性。如若译者采取注释的方法,指出狼主即是匈奴王,即译为Attila,kingofhun,则能传神地描述出其民族骁勇善战、勇猛直冲的个性。乌鸦在汉民族文化中象征着凶险和厄运,是不祥瑞的鸟类。俗语有“乌鸦报丧”之说,文豪笔下也用乌鸦来形容悲凉凄苦的景象或痛苦孤独的心境。如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而乌鸦是日本的国鸟,是吉祥如意的神鸟,受到人们的供奉。乌鸦甚至被看作“立国神兽”,曾作为日本足球代表的象征,可见在日本的人们非常推崇乌鸦,其地位之高无与伦比。日本文学中使用成语“乌鸦反哺”比喻奉养长辈的孝心,其含义犹如汉民族的“羔羊跪乳”,体现了民族独特的个性。因此,译者可采用补充说明的翻译法来向不同民族传达“乌鸦”的文化意象,彰显民族个性。

翻译美学视域下研究民族文学翻译意蕴深远,可以帮助读者洞察不同民族间的审美意识和心理特征,了解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挖掘民族文学字里行间的内涵美,使读者在作品中获得美的享受。审美主体译者应透过美学,努力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和翻译素质,以多种翻译手段来传达民族审美观、心理特征和民俗,激起读者内心的共鸣,从而传神地体现文学作品的价值来促进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175.

[2]覃军.土家族哭嫁歌英译初探[J].民族翻译,2012,(1):75.

[3]刘毓庆.论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狼祖神话与中国文学中之狼意象民族文学研究[J],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