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主观幸福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学者们逐渐意识到如何使人们感到幸福和快乐并不等同于对消极情绪和心理状态的研究,因此有关积极心理,如乐观、快乐、满足、幸福等心理的研究日益增多,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作为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受到格外的关注。主观幸福感是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1]。考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不难发现,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与主观幸福感的评估是始终相伴随的。本文介绍了主观幸福感的评估手段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及其展望,拟希望对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尤其是主观幸福感的评估研究提供参考。
一、概述
回顾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在古代,东西方的许多智人和学者就从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诸多方面开始了对主观幸福感的探讨。这一过程一直延续到今天。而主观幸福感的评估手段的发展也同样表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不仅已经从单一的情感维度发展到加入认知维度的整体评价,同时也勾勒出主观幸福感这一概念的演化过程及其本质。有学者粗略地把1967年wanner wilson《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一文作为幸福感研究的分水岭。80年代中期以后主观幸福感开始进入我国研究者的视野[2] [3]。
主观幸福感评估研究曾经有过一种重要假定:一个幸福的人首先在于其拥有心理上的健康[4]。于是形成了一种基于心理健康意义上的主观幸福感评估的倾向。一些精神疾病诊断量表被广泛运用于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其中比较常用的有70年代derogatis等人编订的症状自评量表-90(scl-90)。心理健康意义上的主观幸福感测量,往往针对的是个些特殊群体,因而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另一种取向则是生活质量及情感体验意义上的主观幸福感评估。本世纪60年代,bradburn提出了一个重要发现,他认为,正性情感与负性情感是两个彼此独立的维度,他假设主观幸福感就是由这两个成分组成[5]。diener (1985)等人提出,衡量情感应从两方面人手:情感类型的频率和强度,并发现二者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此后,andrews和withey(1976)又提出了主观幸福感的第三个维度:认知维度。这个维度指个体构建出一个适合于自己的标准,并将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工作、婚姻、健康等)作为一个整体来评定自己的满意感程度。依据这些维度和特点,基于各自的出发点和研究目的,许多研究人员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来对主观幸福感进行评估。
二、基于生活质量和情感情体验的主观幸福感评估的手段
由于受主观性这一特点的制约,目前主观幸福感的评定应用最多的是自我报告的测评方法。许多研究者根据各自的研究对象和目的,编制出了不少测量主观幸福感的自陈量表,其中很多量表已经被广泛接受,并在跨文化的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有关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评估
一些研究者还认为人们的幸福感状况取决于一定时期内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权衡[5]。如果人们较多体验到愉快的情感、而较少体验不愉快的情感,便可推定他们是幸福的。从这一假定出发,研究者们编制出大量的情感测查量表。其中主要有:bradburn编制的情感量表(affect scales:positive affect,negative affect,affect banlance);waston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简式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量表(panas);流调用抑郁评定量表(ces-d);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量表(munsh);但也有研究者对短期情感反应能否用来说明一个人整体的幸福感状况表示怀疑。针对这一缺陷,将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全面考虑,得出一些评估手段。
(二)有关生活满意度的评估
生活质量上的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一般将主观幸福感界定为人们对自身生活满意程度的认知评价。研究者们选取的主观幸福感维度主要包括总体生活满意感和具体领域满意感。
在对生活质量进行整体评估时,有些研究仅用一个问题,即“总的来讲,您对生活的满意感如何?”,有时附加一个评估过去生活的问题,“回顾过去,我感到满意”,为此,分别评分。在对生活满意度进行评估时,使用最多的是相对标准化的评定量表。较为常用的有:生活满意感评定量表(lsr);自我标定量表(sas);总体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slss) ;多维度学生生活满意度量(mslss);感知生活满意度量表(plss)等。
(三)有关总体幸福感的评估
虽然某些因素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决定整体满意感判断的重要因素,但是,个体对每个领域所赋予的权重并不相同。因此,diener等人提出不能仅仅依赖实验者所设定的一系列领域里的满意感的堆积,而是需要整体的评价[7]。
(四)言语评定量表
有关总体幸福感的早期测评工具比较的简单,一般只有一个项目,要求被试者从总体上对自己的幸福(或快乐)感受进行判断,然后进行等级选择。单项目的幸福感评定虽然十分简捷,但是由于它易受个体测评时心境的影响,稳定性不足,因此更多的研究者倾向于使用多项目的主观幸福感评定量表,以保证测量结果更具稳定性和有效性。这些量表主要有:幸福感指数量表(index of well-being) ;总体幸福感量表(pgwb);牛津主观幸福感问卷(ohi);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夏普量表(sharp;《国际大学调查》(ics)问卷(分a卷和b卷);中国人幸福感量表(chi);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swbscc);儿童主观生活质量问卷。
自陈量表测验具有较好的测量特性。量表得分与日常心境报告、私下报告、配偶报告呈中等相关。但是也有一些研究表明,主观幸福感的得分会随所使用量表、项目顺序、时间坐标、当时心境以及其它一些情景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而且,主观幸福感的自陈量表测量,似乎也更多地受到被测者反应倾向的影响。
(五)非言语评定量表
除了文字性的评定项目之外,为了避免教育及文字的影响作用,研究者还开发了一些非言语性评定量表,如 andrews 的人面量表;cantril的阶梯量表;cantril 的山高量表等。
需要注意的是有学者指出,在测量主观幸福感时,“量表”一词有两种不同的用途。一种情况和常规的心理测验相同,量表是用来获取信息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评定主观幸福感。另一种情况下,它是一系列不同回答的集合。通常可用其中的一种记录人们对主观幸福感的许多不同项目的回答。这些项目既可组合成单一的量表测量总体的主观幸福感,也可彼此分开测量主观幸福感的不同方面。
三、主观幸福感评估的发展趋势
(一)主观幸福感评估指标趋于整合
有一项研究从几种常用的主观幸福感自陈量表,在我国城市居民中进行试用,这几种量表尽管存在诸多缺憾,但还是具有相当的稳定性的,特别表现在内在一致性信度和构想效度方面。这表明作为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人类的主观幸福感可能也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8]。值得一提的是,这几种量表往往只是从认知、或情感等孤立的角度出发对主观幸福感加以测量,很难揭示出主观幸福感的全貌。因而这种评估手段,可以从一定程度衡量社会发展水平,但对个体诊断则需要参照多种评估指标。有的研究者指出,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应当包括力量感、自主意识、愉悦感、自信心等指标日[2]。这些说法正反映了主观幸福感测量中的一个现实问题,即主观幸福感的指标整合问题。
(二)主观幸福感评估方法走向多样
自50年代以来,对主观幸福感的测量主要采用的是自陈量表法。用自评量表测量主观幸福感时,其得分会随所使用量表、项目顺序、时间坐标、当时心境、被试反应倾向以及其他一些情景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多种测量方法的运用是未来主观幸福感测量的一种趋势。近年来,较为引人注目的经验样本测量方法通过搜集被试在日常生活中随机出现的心境、情感以及其它感受的样本,来评价被测者的主观幸福感状况。由于这种方法可以减少记忆偏差对经验报告的影响,因而被认为可以提供比自陈量表更为精确的测量结果。另外,对生活状况的定性描述打分、模糊情感刺激反应测量、微笑率测量、对生活事件回忆的记录等方法,以及一些生理反应测量方法(如唾液中的皮质醇水平测试),也被用于对主观幸福感状况的评定。 【参考文献】
[1]段建华.主观幸福感概述[j].心理学动态,1996,(4).
[2]吴明霞.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j].心理学动态,2000,(4).
[3]吉楠,李幼穗.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
【关键词】 大学生 ; 主观幸福感 ;影响因素 ; 培养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649-01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整体性评价”,是反映社会中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指标。目前,许多学者都认为,主观幸福感主要包括认知评价和情感体验两个成份。认知评价是对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即在总体上对个人生活做出满意判断的程度也称为生活满意度;情感体验是指个体在生活中的情感感受,通常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对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分析是提升幸福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1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对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国外近几年来的研究重点在于探讨个人气质特征、认知方式、目标、文化背景、适应等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国内学者在对主观幸福感进行本土化研究的过程中,更多地从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入手,研究这些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我们认为,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外部因素,即大学生所处的特定的社会关系、个体经济条件等;二是内部因素, 比如人格因素、自尊、健康状况、自我评价等。
1.1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内部因素
(1)人格因素: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质高度相关。国内唐洁、孟宪璋的研究证实,外向学生与内向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得分差异显著,外倾性与主观幸福感有较高的相关,人格内外倾向是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Costa和McCraeI总结了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认为主观幸福感主要依赖于人格特质,不同的人格特质合导致不同的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及生活满意度。
(2)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自尊会影响幸福感。Diener(1984)对大学生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发现,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他认为在众多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指标中,自尊是预测生活满意度的最佳指标之一。张雯、郑日昌的研究也表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尊显著相关。
(3)自我效能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
严标宾的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是正相关关系,余鹏等的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明显的预测作用。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在不同的自我效能水平上,有不同的主观幸福感。Hackett研究发现自我效能通过影响焦虑来间接影响幸福感,认为自我效能对个体焦虑水平有着很强的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是通过影响焦虑水平的高低来影响个体的幸福体验。
(4):健康状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对大学生而言,健康状况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非常显著。如果没有了健康的身体,大学生不仅要受到病痛带来的折磨,还不得不放弃许多自己想做的事。这种状态限制了大学生的生活空间及自我实现,阻碍了大学生幸福的体验。
2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外部因素
2.1社会关系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社会关系为人们提供社会支持、认可,满足了人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为人的爱的需要提供可能,帮助消除孤独和分离的恐惧。大学生的主要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朋友关系、恋爱关系、师生关系、室友关系。这些关系涉及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其提供重要的社会支持。良好的社会关系向大学生表明自己是被社会接受、认可的,有助于增强其自尊自信,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评价。被接纳、爱与被爱等都使大学生产生幸福感。已有研究也证明了大学生的以上主要社会关系都对其主观幸福感产生明显的影响。
2.2经济状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家庭经济状况是否影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不同的研究结果。有研究表明,家庭经济收入不是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但更多的研究者却发现,经济状况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非常显著,低收入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明显低于经济状况通长的大学生。国外研究表明:经济收入仅在人们非常贫穷时对其主观幸福感有影响,一旦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经济的影响就很小了。之所以存在不同的研究结果,可能与经济和主观幸福感的特殊关系有关。因此,家庭经济因素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产生多大程度的影响,对不同个体的影响程度如何,不能一概而论,应该针对不同的个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效解决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3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培养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重要群体和未来事业的建设者,探讨和研究培养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途径和方式,不仅对于其自身健康成长,同时也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重要作用。
对大学生自身而言, 注意扩大交际范围,多参加朋友之间的活动或感兴趣的社团活动、学校活动,正确认识自我,联系自身的实际情况设定合适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提高主观幸福感。学校和社会也要全方位关注学生的成长,学校应该进行必要的人际交往技巧技能策略训练,开设相关的课程,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克服交往心理障碍,提高人际交往的水平同时健全和谐的人格系统,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应在良好学习心理培养、职业生涯辅导等方面加强指导,使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去学习、生活,去获取成功,去证实自己、发展自己,从而树立自信心,提高主观幸福感。
参考文献
[1]罗书伟.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1)
[2]李西彩.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发展述评[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01)
[3]张东枚.某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陈,2008,(01)
[4]严标宾,郑雪.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
[5]陈秀娟.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培养[J].中外健康文摘(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04)
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显著的相关。研究表明,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除了性别和年级因素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主观幸福感有着影响外,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还有很多,如控制感、生活事件、学业成绩、人际关系、气质类型、家庭结构等。
因此,为了考察在珠海地区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况,本研究将从不同年级、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入手,探究珠海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上的差异,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珠海大学生1~4年级共234名学生作为被试。其中男生109名,女生125名。大一学生61人,大二学生69人,大三学生59人,大四学生45人。独生子女100人,非独生子女134人。
2.2 研究方法
Fazio (1977)编制的总体幸福感量表 ( GWB )是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指定的一种定时性测查工具,用来评价被试对幸福的陈述,量表共有33项。本研究中采用国内段建华(1996)对该量表的修订,即采用该量表的前18项对被试进行实测,单个项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在0.48和0.78之间,分量表与总表的相关为0.56和0.88之间,内部一致性系数在男性为0.91,在女性为0.95。
2.3 数据分析
所有数据输入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珠海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情况
本研究把本次抽取的男性样本、女性样本,分别与全国的男女性常模做了一个比较,全国男生常模得分为75分,女生常模得分为71分。表1显示,珠海地区男性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平均得分为77.899,女生的平均分为77.904,都要显着高于全国男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总的来说,珠海地区大学生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
3.2 珠海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的比较
由表2显示,珠海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均处于中上水平,这说明男女大学生普遍对自己的生活质量感到比较满意。
3.3 珠海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年级上的比较
从表3和表4的数据中可知各年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大一学生主观幸福感平均数M=81.3607,大二学生M=77.1159,大三学生M=77.2373,大四学生M=75.2889(见表3),并对四个年级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得分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可得P = 0.038<0.05,显著差异。所以我们对其作进一步比较,由表4可知,大一年级与大四年级的差异非常显著。
3.4 珠海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独生与否上的比较
从表5可知,珠海地区的大学生在独生与否上,统计结果显示其主观幸福感的平均分非常接近, 差异不显著。
4 讨论
4.1 珠海地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的情况
研究显示,珠海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与全国大学生有差异。男女性都显着高于全国水平,尤其以女性为差异非常显著。从珠海地区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结果显示,珠海地区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较高。这主要是因为在调查学校中,均属于本科独立院校,这批学校的学费较一般学校昂贵,来就读的学生家庭情况大都属于经济中等以上的家庭,虽然也有不少的学生家庭情况是属于贫困水平的,但是总体来说,所调查的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水平
是较高的。另一方面,珠海属于经济特区,在经济上来说,其经济发展是比较快的,经济水平也比较高。
本研究调查表明,珠海地区的大学生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这对于珠海地区的大学生个体健康心理是有利的,总的来说,说明了珠海地区的大学生的个体健康心理是良好的。但是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仍然是刻不容缓的。因此,各大高校要全方位关注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积极展开幸福教育,从积极情感教育入手,不断地调控和优化学生的情绪,使之保持情绪稳定,强化内心情感,使情绪富有效能,从而提高主观幸福感。
4.2 珠海地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年级的关系
珠海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在个别年级上存在差异,大四年级的大学生与大一年级的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这与邓丽芳、郑日昌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研究结果显示,大四年级的学生对生活的主观幸福感要显著低于大一年级的学生,这主要是因为大四年级的学生将面临着就业的巨大压力,面对家庭给予的压力、社会竞争带来的压力、以及学生自身施加的压力。而对于大一年级学生来说,刚进入大学生活,对学习、对生活都充满了希望,并没有感受到就业、婚恋、离别带来的压力。因此,大一与大四学生之间的主观幸福感,出现了显著的差异。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护士;主观幸福感
护士是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成员,关注其幸福状态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大部分研究者主要从焦虑、抑郁等消极的情绪和心理状况来进行护士心理学研究,而对护士的幸福、快乐等积极的情绪和心理状况的关注比较少。但积极心理学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局面,1998年美国的MartinE.P和Seligman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致力于对积极情绪、积极特质及积极组织系统3个主要领域开展科学研究,是一门关于幸福的科学。
1我国护士的主观幸福感现状
通过文献分析发现,近几年来国内专家和学者对工作在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主观幸福感展开了一系列相关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护士的主观幸福感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宋晨等[1]开展了临床女性护士与其他部分社会人群的主观幸福感比较,研究发现护士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明显比部分社会人群低,偏低的原因总结为护士的工作复杂繁重,比如处理医患关系、健康教育等。吕玉娣等[2]对惠州市859名临床护士的主观幸福感进行调查,发现其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得分中低水平者占到86.6%,对其影响的因素有年龄、职称、学历、职称等。董桂兰等[3]对传染病护士进行调查,发现其主观幸福感水平明显偏低,其主要因素与家属支持、收入状况等有关,并提出了针对提升传染病护士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措施。对于特殊的护士群体,近年也有相应的研究,如冯鹤媛等[4]针对低年资护士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得出低年资护士主观幸福感总分是小于理论均数的,并且总体情感指数较低。由此可以看出,国内临床护士主观幸福感目前大多数处于中等偏低水平。
2影响护士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
国内临床护士的主观幸福感大多是中等偏低水平,经研究发现,影响护士的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较多,通过了解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能够全面提高护士的主观幸福感,并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稳定整个护理队伍,保障社会医疗安全。RuntangMeng等[5]对206例注册护士进行幸福感和影响因素的调查,发现护士幸福感总体水平中等,按照影响从高到低的因子包括健康因素、良好的人际关系、自我价值、利他主义、生命力、积极情感和负性情感。葛津津等[6]也从工作环境、个人因素、积极情绪和社会支持等方面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研究。这与史娟娟等[7]的研究一致,史娟娟对文献综合分析后,认为国内临床护理人员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包括压力因素、一般自我效能因素、社会支持、人口统计学变量因素。目前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尚未系统性地开展护士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研究范围不够广,并且其中一些概念没有统一,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也各不相同。
3挖掘性格优势增进幸福体验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8]强调研究人内心存在的积极力量,只有人固有的积极力量得到增长,人性的消极方面才能被消除或抑制。“性格优势”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研究领域之一,它被定义为反映在个体的认知、情绪以及行为等各个心理层面的积极特质[9]。相关学者在五大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中发现了外倾性、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即外倾性与生活满意度和正性情感存在正相关,能够提高主观幸福感;神经质与生活满意度和正性情感存在负相关,与负性情感存在正相关,能够降低主观幸福感[10]。在本研究的前期调查中,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芜湖市4所医院的16名急诊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认为急诊科护士性格力量包括6个方面:认知能力、应对压力、仁慈之爱、角色扮演、处事有度、自我实现。通过探寻急诊科护士积极的性格力量并分析其来源,以期提高急诊科护士的主观幸福感。但前期研究关注护士人群有所局限,只是初步的尝试,在未来的研究中,将应用各类可信度高的评估人格优势的测量工具对整个临床护理队伍进行研究。根据马丽媛等[11]对护士幸福感与人格特征关系的分析研究,发现护士的人格特征与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相关性,并呈因果关系,从标准回归系数看,情绪稳定性对幸福感高低的影响最大,积极的情感有利于提高护士的幸福感。在孙霞等[12]的研究中,认为自我概念积极的护理人员往往对问题的看法比较乐观、自信,对生活充满信心,可以更好地调整、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感。
4积极的组织系统对护士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临床护理工作是一项高风险、高强度的工作,所有的护理工作内容都限定在特定的组织环境中进行,通过建立积极的组织系统,使护士在工作和生活中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不仅可以提高护士对工作和生活的满意度,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护士的作用,激发护士的热情,这样对稳定护理队伍有极大的帮助[13]。在吴晓蓉等[14]的研究中,通过调查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和主观幸福感现状,分析护理工作环境对护士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发现护理工作环境与护士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护理工作环境与主观幸福感有密切的关系,积极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提升护士的主观幸福感。通过张颖霞[15]的调查发现,护士的整体幸福感偏低,与工作满意度相关性较高,并且护理工作环境与心理授权通过工作满意度影响护士的主观幸福感。张颖霞通过调查提出管理者应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和合理授权来提高护士的主观幸福感。护士主观幸福感与婚姻质量也是正相关的关系,潘谷颖等[16]调查中发现,管理者在人性化管理的对策中,应该多考虑已婚护士家庭方面的因素,争取护士配偶的支持,并采取一定措施提高其婚姻质量,从而有助于提高护士的主观幸福感。
5策略的提出
通过前期课题组文献回顾性分析以及课题组进行初步调查的结果,提出榜样引领、团队辅导、素质拓展、环境优化“四位一体”的提升策略,阐述它们各自作用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见图1。
关键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途径
一、主观幸福感的概述及特点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状态,主要是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某个阶段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1]目前学术界认为有主观幸福感有三个重要衡量标准,包括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2]其中,生活满意度是主观幸福感的关键指标,是最有效的衡量标准。[3]主观幸福感的特点主要有三点:主观性、整体性、相对稳定性。[4]研究证实主观幸福感在一定时期内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量值,它是长期而非短期的评价,不随时间和环境的改变而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它是平稳波动相对稳定的。
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分析及影响因素
根据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分数都高于平均分,而消极情感的分数则低于平均分132。[5]其中在整体上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是没有差异的。而进一步调查研究,经济状况只对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有影响。[6]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因素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学校教育和社会支持等方面。主观因素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格因素、心里参照系、归因倾向、成就动机程度等。
三、增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祖国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对于我国以后的建设有很大作用。
(一)加强幸福观教育,提升大学生感知幸福的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性理论知识传授的任务,幸福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其次高校教育还应加强素质教育,突出人文关怀。很多大学生在校园中他们没有体验到较高的幸福感,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或者是思想上缺乏明确价值观的引导,都导致他们没有勇于追求幸福意识和能力。[7]
(二)融心理咨询和生活辅导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良好的人格特质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生活辅导,不仅能帮助大学生梳导心理困惑,缓解心理压力,以提高其心理素质,而且能增强大学生抗打击能力,使其在挫折中不断的适应环境,培养其稳定、积极乐观等良好的人格特质,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对生活的满意度,由此使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得以增强。[8]大学生是一个集学习和日常生活于校园之中的群体,而目前生活辅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容易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积极关注大学生生活动态,在摸清大学生情况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生活辅导,能有效改善其生活状态从而影响其生活态度向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从本质上讲主观幸福感的教育是一种价值观认同教育,要使主观幸福感为学生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教学方法是关键。
1.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满足大学生多种心理需求
隐形课堂是对校园文化活动一个很形象的诠释,它对大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具有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影响深远等特点决定了其能满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多种心理需求,使大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和活动中增长知识、接受教育并在活动中体现自我价值,享受过程、收获成长、达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从而感受更多的幸福感。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有较强的求知欲、探索欲和对于新事物的感知能力,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知识的获取、情感的体验、身心的发展除了课堂的学习,更多的来源于校园文化生活。校园文化活动主要通过两个渠道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能力: 一是组织开展好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文明健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同时积极探索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在较长时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既增长才干,以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2.通过社会实践让大学生切身体会到幸福感
社会实践,就学校而言,它是指相对于理论教学以外的各种社会活动或实践环节, 狭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指纳入学校教育计划的第一课堂以外的各种实践活动或环节。[9]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基本上都是父母的手上宝心头肉,再加上平时待在学校学业功课繁重,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少等一系列原因,导致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普遍现象。因此,高校应积极开展、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调研、支农服务、志愿服务、社会公益活动和勤工俭学社会兼职等社会实践活动。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丰富理论,并在实践过程中收获感情、收获喜悦,提高感知幸福的能力,从而体验到更多的主观幸福感。
(四)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方式,提升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积极性
学习也是一个创造幸福的活动。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从个体心理结构的角度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由低到高依次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10]较高的层次需要是在较低的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出现的,由低到高直到最高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人生的价值得以实现,这时,人们将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能进入大学校园学习这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它能满足大学生喜爱学习这样一种社会需要。同时也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知识的获取、素质的提高能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实现人生价值,学习目的的崇高性也能带来幸福感。因此,高校应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式,对大学生采取以鼓励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帮助其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
[参考文献]
[1]Denier E.Subjective Well-Being.Psychology Bulletin[J], 1984,95(3):524-575.
[2]吴明霞.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J].心理学动态,2000(4).
[3]陈丽娜,张建新.大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及其与自尊的关 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4):222-224.
[4]严标宾,郑雪.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2003(2).
[5]张 灵,郑 雪,严标宾,温娟娟,石艳彩.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2).
[6]佟月华.低收入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4).
[7]苗元江.幸福感的解释模型[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5).
[8]张雯,郑日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01).
[9]张灵.大学生自尊、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01).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7-0020-02收稿日期:2016-04-12
基金项目: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院级科研项目“民办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研究”(2015yb03)。
作者简介:田媛(1986―),女,信阳学院社会科学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基础心理学。
来自朋友的温馨的问候是幸福,来自亲人的温暖的惦念是幸福,来自同学甜甜的称呼也是幸福。在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历程中,以大学生为对象展开研究的较少。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和希望,是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他们的生活质量和个人幸福更应受到广泛关注。
一、研究过程
1研究对象
选取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在校生,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78份,回收率89%,男生23人(1292%),女生155人(8708 %)。
2研究工具
(1)自编基本情况表,内容包括被试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级、生源等相关因素。
(2)段建华修订的《总体幸福感量表》,在信效度上均达到心理测量的要求,主要用于评价被测试者对幸福的主观感受和体验。本量表共33题,本次调查采用前18 题施测,共有六个维度,维度1是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包含第6题;维度2是对健康的担心,包含第10、第15题;维度3是精力,包含第9、第11、第14、第17题;维度4是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包含第1、第4、第12、第18题;维度5是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包含第3、 第7、第13题;维度6是松弛与焦虑,包含第2、第5、第8、第16题。在所有题目中必须采用反向计分方法的题目是第1、第3、第6、第7、第9、第11、第13、第15、第16题。
3研究方法
随机抽样法选取被试,统一的指导语,测试时间在10~15分钟内,当场回收。
4数据处理
SPSS170数据分析,分析数据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等方法。
二、研究结果
1民办高校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状况
被试的总体主观幸福感M=7856,SD= 884,基本呈正态分布,可看出民办高校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略高的水平。
2不同性别被试主观幸福感的比较
数据显示,性别维度上,总分和各因子上均无显著差异,精力因子上,女生(M=688)高于男生(M=683),差异不显著(p=0949>005);松弛与紧张因子上,女生(M=1765)高于男生(M=1709),差异不显著(p=0544>005);对健康的担心、满足和兴趣、心境、情绪行为控制四个因子上,均是男生(M=361、1822、2135、1230)高于女生(M=337、1799、2048、1208),但差异不显著(p=0247、0263、0264、0584>005)。
3不同生源地被试主观幸福感比较
数据显示,幸福感总分上,城镇籍学生(M=7864)高于农村籍学生(M=7853),差异不显著(p=0336>005);在精力、心境两个因子上城镇籍学生(M=653、2054)低于农村籍学生(M=702、2060),差异不显著(p=0436、0385>005);在对健康的担心、满足和兴趣、情绪行为控制、松弛与紧张这四个因子上,城镇学生(M=347、1820、1224、1765)高于农村学生(M=336、1793、1205、1754),在松弛与紧张因子上差异显著(p=0031
4不同专业被试主观幸福感比较
数据显示,幸福感总分上,理科生(M=7959)高于文科生(M=7802),差异不显著(p=0072>005);在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因子上文科生(M=342、700)平均得分高于理科生(M=336、662),差异不显著(p=0061、0656>005);在满足和兴趣、心境、情绪行为控制、松弛与紧张这四个因子上,文科生(M=1781、2037、1206、1737)低于理科生(M=1841、2102、1220、1798),在满足和兴趣这个因子上差异显著(p=0015
5不同年级被试主观幸福感比较
关键词: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社交回避与苦恼;社会支持;自尊
作者简介:倪海(1974-),男,天津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讲师;李相豸(1977-),男,江苏徐州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电学院,讲师。(北京?10019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教研究立项课题(课题编号:2010FJZD0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8-0135-02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是一个人根据自定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是衡量一个人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1]对于高校贫困大学生而言,由于经济上窘迫,他们内心的自卑感强,不愿过多地参与社交活动,对社交活动产生了焦虑的态度和回避的行为,且得不到更多的支持和理解,从而体验到较少的主观幸福感。为了解高校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并进一步探索影响他们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以有针对性地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进行了本次调查。
一、对象与方法
1.被试
从北京某高校随机抽取贫困生205人和非贫困生210人。其中对于贫困生的界定是依据高校统一的评定标准,学生提供家庭所在地街道或乡以上民政部门开出的证明,申请学校各项助学金并通过学校相关部门的审核。在所调查的贫困生中,男生125人,女生80人;78.5%的学生来自农村,21.5%的学生来自城市;34.1%的学生是独生子女,65.9%的学生是非独生子女;正在谈恋爱的学生44人,没在谈恋爱的学生161人。
2.工具
(1)总体幸福感量表。由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定,我国研究者段建华进行了修订。[2]这一量表主要用来评价一个人对幸福的感受,得分越高,幸福感水平越高。考虑大学生的特点,本次研究只计算此量表前18个项目的总分。[3]
(2)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由我国研究者肖水源编制,[4]共10个条目,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三个因子,三个因子分相加总和即为社会支持总分。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量表中的“同事”改为“同学”、“配偶”改为“恋人”,去掉“儿女”这一项。用修改过的量表对大学生进行重测,重测信度为0.92,各条目的一致性在0.89~0.94之间。
(3)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由国外研究者Watson.D和Friend.R编制,共有28个条目,主要用于测量一个人在社会交往时的行为表现和情感反应。该量表采用“是-否”计分法,得分范围从0到28,表明一个人的社交回避及苦恼由最低到最高的程度。
(4)自尊量表。国内研究者根据Rosenberg编制的量表编译而成,用以评定青少年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是目前研究自尊使用最广泛的测量工具。该量表由10个条目组成,每个题目采用四级评分,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
3.结果统计
按照统一的指导语进行集体施测,被试完成答题后统一收回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415份。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管理和统计分析。
二、结果
1.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的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差异,前者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低于后者,如表1所示。这说明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影响,这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2.不同类型贫困生主观幸福感
对不同性别、不同来源、是否是独生子女、是否在谈恋爱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贫困生主观幸福感没有差异。无论来自城市还是农村,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差异。无论是独生子女还是非独生子女,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没有差异。在恋爱方面,贫困生是否在恋爱,表现出显著不同的幸福感水平。处于恋爱中的学生的幸福感水平显著低于没在恋爱的学生,如表2所示。
3.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社交回避与苦恼、自尊的相关
运用Pearson相关法对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社交回避与苦恼、自尊作多元相关分析。表3结果表明,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自尊呈显著的正相关,说明一个人的社会支持越多,其主观幸福感越高;一个人的自尊水平越高,他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而主观幸福感与社交回避与苦恼呈显著的负相关,说明一个人越是倾向于社交回避与苦恼,其体验到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越低。相关分析结果还表明,自尊与社交支持呈显著的正相关,而自尊、社会支持分别与社交回避与苦恼呈显著的负相关。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幼儿教师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包括生理满意程度、积极情绪体验与消极情绪体验等因素,具有主观性、整体性和稳定性等特点。早期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对消极心态和病理心态的研究,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对幸福感等积极心理状态的研究逐渐开始盛行。研究幸福感主要有两大流派即基于快乐论哲学观点研究快乐的SWB和基于现实论哲学观点研究人类潜能的心理幸福感(PWB)。
主观幸福感的界定是基于相应的幸福观,对此国内外学者有不同见解,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1)以外界标准界定幸福。认为幸福基于观察者的价值体系和标准,而不是基于行动者的主观判断;(2)以情绪体验界定幸福,认为幸福就是愉快的情感体验,可通过比较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何者占优势来判断;(3)以个体自我评价界定幸福。认为幸福是评价者个人对其生活质量的一种整体评价。目前,国内外心理学工作者较倾向于第三种界定方式,大多认同的是Diener在1984年提出的关于主观幸福感的概念:主观幸福感是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一下三个阶段:(1)描述性研究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研究主要局限在资源分类和人口统计项目上;测量方法过于简单;侧重于外部因素如生活事件、情境等是如何影响主观幸福感的;(2)理论构建阶段(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在这一阶段,形成了多种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流派并对此加以解释。(3)实证性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现在)。这一阶段的研究是测量幸福感,探讨提高人们幸福感的方法。
我国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尚处于描述性阶段和探索主客观预测因素的阶段。目前,国内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和青少年,而对教师的主观幸福感研究较少,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多是针对中小学教师,对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性还没有意识到,所以对衡量其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主观幸福感研究还不多。但是,幼儿教师是幼儿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他人”,是幼儿情感发展和心理健康的促进者。关注幼儿教师幸福感有助于了解他们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为有效促进和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提供心理学依据。
在幼儿教师主观幸福感方面,南京师大束从敏研究表明,幼儿教师在工作中还是能体验到幸福感,但从总体而言,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现状不容乐观。王艳芝对幼儿教师心理幸福感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婚姻、子女、岗位、带班情况会影响幼儿教师的心理幸福感。张长英对幼儿教师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成熟型应对方式有助于个体主观幸福感的提升和心理健康的维护,不成熟型应对方式则相反。吴佳对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来源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幼儿自身真诚的爱和天真无邪,以及教学中的成就感,家长的信任尊重和领导的支持肯定等是幼儿教师幸福感的来源。徐浩对提升幼儿教师主观幸福感的策略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包括提高幼儿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增加职业认同感,改善幼儿园内部管理,实行开放的民主管理,建立和谐的师幼互动关系和家园合作关系,关心教师的身心状况,提高其健康水平。
根据束从敏的研究,结合本人在工作中的调查,发现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主要来源于以下一些方面:
1.源于幼儿真诚的爱与关心。例如:一次在户外做爬山运动,我不小心被山上的树藤拌摔了一跤,小朋友看到了都围过来,有的说老师你坐下我给你柔一柔,有的拿出餐巾纸帮我檫摔破部位,有的说我家有创可贴让我妈妈给你送来。看到孩子对我这么关心,一种特别的幸福感涌上心头。
2.源于幼儿的天真无邪。例如:幼儿的天真无邪经常会发生一些有趣和意想不到的事。一天明明早晨来到幼儿园,一进门看窗台上的一盆干了,他说要喝水了,于是不声不响拿个茶杯在保温桶里放了一杯热水去浇花,并说喝饱水了不渴了,等我看到这一情况已经来不急了事后我告诉他花是不能用热水浇的,温度太高花会死的,到了下午一看真的死了,明明看了也很伤心,于是看他拿出纸和笔画画、剪剪、并插在花盆里,不一会他抱花盆跑到我的办公桌旁,告诉我又长出来了。原来他画了一颗,剪好后插在花盆里了。从这一点看天真无邪是儿童身上最宝贵的品质,幼儿天真无邪使我体验到一种幸福。
3.源于教学中的成就感。例如:实践课如何学会打鸡蛋,我示范先拿出一个碗,然后将生鸡蛋表面用自来水洗干净,用右手拿鸡蛋在碗边敲出裂缝,再用左手母指和中指配合右手的母指和中指掰开鸡蛋裂缝处,鸡蛋蛋黄和蛋清就进入到碗里了。小朋友看着示范,也将手洗干净,按照老师的方法进行练习,几个轮回下来,小朋友都学会了,从生活学会了很多本领,实践中掌握了一门技能。课后延深让小朋友回家示范给家人看,家长说:老师真的很棒、我们想不到的你们想到了,我们认为不易做的你们做到了。我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
4.源于家长的信任、尊重和肯定。例如:对即将入园的小班幼儿进行家访,了解幼儿的一些生活习惯,多和幼儿接触,并让家长教幼儿一些入学前的准备,能自己用勺子吃饭,会用毛巾正确檫嘴等。等到新学期开学时,幼儿入园的恐惧感减少了,生活自理能力增强了,为了让家长放心的去工作,我们把幼儿游戏、吃饭、午睡等活动内容拍成照片发送到班级博客里,家长看到教师如此耐心,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5.源于领导的支持和肯定。例如:幼儿教师目前面临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园领导总是送去关怀,每当教师过生日她都发短信表示祝贺。为了提高教师素质,每学期推荐一些好的书籍让大家阅读,并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通过读书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教学理念更新了。年轻教师对外开放公开教学,领导都和他们一起讨论、准备教具、反复试上、直到完美。领导的鼓励和支持,让年轻教师工作时干劲更高了。
综上,可见幼儿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研究价值是巨大的,这对提升幼儿教师的主观幸福感,为促进幼儿教师的自我发展和更有效的管理幼儿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让幼儿教师更好地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更加积极地投身幼儿教育事业,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