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主观主义摄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主观主义摄影” 是一种由“抽象摄影” 演化而来的摄影流派,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五十年代初,所以有人简称该摄影流派为“战后派” 。
追根溯源,早在1 9 2 2 年A ・斯蒂格里茨(A ・STIEGLITZ)提出的“等效”的审美概念时,为它提供了美学依据。该流派创始人德国摄影家O . 斯坦内德(O・STEINERT)这样阐述自已的摄影观念,他说∶“摄影本来具有发挥自己能力的宽阔领域,也具有高度的能动作用,但目前却成了一种机械的‘写实主义’”。于是他提出了摄影艺术主观化的主张,认为“主观摄影就是人格化、人性化的摄影”。由于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现实对他们来说,是痛苦的、无奈的,一部分艺术家转向个人、转向精神,寻找慰藉,摄影界也是如此。于是O・斯坦内德的摄影主张一问世,立刻得到响应,在德国形成团体和力量。他们公开声明∶“主观摄影不仅仅是一种试验性的图像艺术” ,“我们可以任意使用技术手段去创造照片” ,表现出这一摄影流派的摄影家对纪实摄影的蔑视。把表现自我强调到摄影艺术的出发点和终极。在他们看来,摄影作品只不过是“我” 的物化中介形式而已。在这一点,他承接了“抽象摄影” ,但在艺术语言上却比其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空间,不那么绝对和极端。 佚题(1956)王英九 独步(1950)O・斯坦内特 油滴(1956)凯特曼 浩劫之后的2958年(1957)
另外,我们也必须指出的是,这一摄影流派的产生和流行,与当时西方正盛行存在主义哲学有关。存在主义哲学认为“存在”即“自我”,认为个人的自我意识是宇宙和人生的中心,人生和世界都是非理性和无意义。人的思想和情绪、内心感受和主观意识才是真理最可靠的见证。因此,了解世界的本来面目就是要揭示人们内心的情感。故产生于这一历史时代的主观主义的摄影作品,常用夸张的艺术语言表现恐怖和不安,反映和表现经过世界大战浩劫后世人对未来命运的担忧和悲观情绪。
不久该流派通过《照相机》杂志于1954年介绍到日本。由于战后日本处境与德国相近,国民心态也相似,很快就在日本摄影界引起共鸣而流行。1956年,“日本主观主义摄影联盟” 成立,并举办展览。值得说明的是,有评论家指出∶日本追随者并没有真正理解该流派倡导者的理论实质―内容的意识化,而仅仅摹仿其表面形式―技巧和画面形式。
该流派著名摄影家有∶O・斯坦内德、J・施莫尔(J・)、S . 范德坎(S・VANDERCAM)、L ・佩恩(L・PENN・)、本章光郎、崛内初太郎。
代表性作品有∶《无题》(1948)、《独步》(1950)、《跳舞面具》(1952)、《油滴》(1956)、《人体》(1956)、《指挥棒通过的空间》(1956)、《浩劫之后的2958年》(1957)、《附着在窗口的幻想》(1958)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