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钱塘江的诗句

钱塘江的诗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钱塘江的诗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钱塘江的诗句范文第1篇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八日,我来到了海宁市盐官镇的海塘大堤,要一睹雄伟壮观的钱塘潮的风采。

听,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犹如千军万马在浩浩荡荡地逼近。虽然还没有看到浪潮的影子,但我的心已经激动地提到了嗓子眼儿。原本高谈阔论的人们顿时屏住了呼吸,眼睛紧紧地盯住了远方那道白线。

来了!来了!随着震耳欲聋的雷声,白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我们涌来。温驯的绵羊一下子变成了咆哮的雄师,张着血盆大口,好像要吞掉观潮的人群,吓得我腿直打哆嗦。霎那间,涌起的潮水直冲云天,向着太阳怒吼。紧接着,又变成了凶猛的蛟龙在江中翻滚,溅起的水花如晶莹的冰凌,不停地扑向岸边。

过了一会儿,雄师吼累了,慢慢地退了回去。可它还是威风凛凛地一步一回头,让人们不敢小瞧它的威力。过了好久,江面才又重新恢复了平静。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范仲淹的诗句写出了钱塘潮的壮观。观看了钱塘江大潮后,我不由得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更坚定了我学习科学的信心和决心。只有相信科学,依靠科学,才能解释各种自然现象,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钱塘江的诗句范文第2篇

考点阐释

(一)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这一考点考查分析综合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筛选并整合信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能够按照考题要求从文中准确、快速、有效地搜索,选择获取符合要求的信息,能够比照题目辨别信息的正误。二是把符合考题要求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筛选出来并加以整理合成。这一考点,应用的范围比较广泛,它往往渗透到《考试说明》里规定的其他内容里,如考查“理解概念”“理解句义”“归纳要点”等,其实理解、归纳的过程又是筛选、整合的过程。它在山东近四年的高考社科类现代文阅读试题中均考查到,也是其他省份社科类现代文阅读命题中的重点考查对象。

(二)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这一考点也是考查分析综合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思路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反映,是作者为实现表达目的而确定的文章内容和先后顺序。把握文章思路,就是理解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把握各层意思之间的内在联系,揣摩作者的构思过程。分析文章结构就是分析文章的框架,看出作者组织文章的基本思路,弄清文意的走向,弄清文章是怎样渐次展开和步步推进的,以实现对文章主旨的表达。

这一考点在山东近四年的高考试题关于社科类现代文阅读的题目中均未体现,其他省份高考试题中也很少涉及。除2007年高考广东卷以一道主观题的形式考查了这一知识点外,它并未在近几年各省高考试题社科类现代文阅读题目中出现。但是并不能说明这一考点不重要,因为“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把握文章的思路”是在识记和理解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的能力层级;对文章结构的正确理解和分析,有助于把握文章的思路,进而准确理解全文内容。本考点可考查:分析文中较为特殊的段落的作用,文中的伏笔与照应,文章的思路等等。

例题解析

【例一】2009年山东高考试题

“断桥”考

唐代诗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中有“断桥荒藓合,空院落花深”的诗句,这被视为今日西湖十景之“断桥”的最早文献记录。

断桥在南宋咸淳年间因隶属宝佑坊而改称宝佑桥。因“断桥”不断,当时也出现了用谐音“段桥”解释为“段家桥”的说法,如周密《武林旧事》卷五“断桥”下就说“又名段家桥”。但因为在“断桥”不断的问题上没能达成共识,所以后来人们围绕“断桥”的名义问题聚诉纷纭。

翻阅典籍,除西湖断桥之外,诗文中说道“不断之‘断桥’”的还有几例。如金赵秉文《墓归》诗云:“行过断桥沙路黑,忽从电影得前村。”明邵经邦《断桥》诗云:“闻到桥名断,从来金勒①过。”清顾于观《南楼四咏》诗云:“门前空有断桥在,十日人无款竹扉。”可见“不断之‘断桥’”在古代是比较常见的,并非杭州西湖所独有。

然而桥既不断,为什么称为“断桥”呢?据考证,这里的“断桥”实即“簖桥”,而“簖桥”则是与捕鱼蟹之“簖”相伴的一种桥,它主要是用来协助捕鱼蟹的。每年秋冬之交,螃蟹会进行生殖洄游,到江海交界的浅滩中繁殖后代,渔人便利用螃蟹的这种生活习性加以捕捉。他们把芦蒿、竹竿等编连起来的“簖”插在江河之中,挡住螃蟹向下游行进的路,然后螃蟹必沿“簖”爬上来,以求越过下行,而渔人就在“簖”侧的桥上捕捉它们(当然也有划船前往捕蟹或收笼的)。这种捕蟹方法在江南一带尤为常见,陆游《稽山行》有“村村作蟹椴,处处起鱼梁”(“椴”亦可作“簖”)之语。清藩衍桐《两浙轩续录》载海盐才女李壬《由武原至梅里》诗云:“沿塘两岸遍桑麻,画舫朝移日又斜。望见簖桥心便喜,急收帆脚到侬家。”这里的“簖桥”就是指与放置鱼簖、蟹簖有关的桥,这种说法在部分地区至今还有。但因放置鱼簖或蟹簖过多对河流及湖面的水流影响较大,古代官府就已有所限制。近代以来,这种捕鱼蟹的方法,随着人工养殖业的兴起而逐渐被淘汰。

杭州西湖为钱塘江的泄湖,在中唐以前,钱塘江与西湖的水域连成一片,湖中水流因孤山分流,携带的泥沙逐渐形成了“白堤”。流经孤山的两股水流在宝石山东南端合流而出,“白堤”也便成为一道天然“鱼梁”。渔人在“白堤”东端设簖来捕鱼蟹,而且依簖设桥,以方便捕捉鱼蟹和到孤山的交通,这样的桥叫做“簖桥”,也在情理之中。张祜的诗句中写作“簖桥”,因为那时“簖”字或许还没有产生,或许很少有人使用。五代以后,特别是自吴越王钱穆筑海塘以来,钱塘江的鱼蟹经西湖而洄游的现象消失,渔人也就逐渐不再用簖捕捉鱼蟹了。随着杭州都城文化的发展和西湖旅游形象的提升,“断桥”已失去设簖捕捉鱼蟹功能的本义,但“断桥”之名却由于文人作品的称颂和民间口耳相传而得以沿用。

(节选自关长龙《“断桥”考》,有改动)

[注]①金勒:金饰的带嚼子的马笼头,这里借指骑马者。

【问题一】下列不属于用“簖”捕捉鱼蟹的方法逐渐被淘汰的原因的一项是

A.古代官府对在河流及湖面放置鱼簖或蟹簖有所限制。

B.近代以来,人工养殖业的兴起。

C.五代以后,钱塘江的鱼蟹经西湖而洄流的现象消失了。

D.杭州都城文化的发展和西湖旅游形象的提升。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解析】注意搜索并筛选原文中关于“用‘簖’捕捉鱼蟹的方法逐渐被淘汰的原因”的句子。第四段中明确写到:“但因放置鱼簖或蟹簖过多对河流及湖面的水流影响较大,古代官府就已有所限制。近代以来,这种捕鱼蟹的方法,随着人工养殖业的兴起而逐渐被淘汰。”将此与选项A、选项B对照,可知A、B选项均属“捕捉鱼蟹的方法逐渐被淘汰的原因”,故均不合题意,不能选。第五段明确写到:“五代以后,特别是自吴越王钱穆筑海塘以来,钱塘江的鱼蟹经西湖而洄游的现象消失,渔人也就逐渐不再用簖捕捉鱼蟹了。”将此与C项比较,知C选项亦是“捕捉鱼蟹的方法逐渐被淘汰的原因”,也不能选。D项是解释随着时代的发展,“断桥”已失去本义,已有了新的意义。由以上知答案为D。

【问题二】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代诗人张祜的《题杭州孤山寺》是目前所能见到的记载西湖断桥的最早文献。

B.西湖十景之“断桥”在南宋时又称宝桥,还曾因“断”“段”谐音而被称作“段家桥”。

C.第三段列举了赵秉文等人的诗,说明除西湖断桥之外,在古代其他地方也有“不断之断桥”。

D.第四段引用海盐才女李壬的诗,说明近代以前江南一带用鱼簖或蟹簖捕鱼蟹的方法很常见。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解析】根据各项意思,搜索、筛选与之意义相关的语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并与各选项比较,看是否一致。

第一自然段整段意义与A项有关,从中筛选、整合A项的意义:“唐代诗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被视为今日西湖十景之‘断桥’的最早文献记录。”比较得知A项符合题意。

第二段前半部分意义与B项有关,从中筛选、整合B项的意义:“断桥在南宋咸淳年间改称宝佑桥。当时也出现了用谐音‘段桥’解释为‘段家桥’的说法。”比较B项知其符合原文意思。

第三自然段整段文意与C项有关,从中筛选、整合C项的意义:“除西湖断桥之外,诗文中说道‘不断之“断桥”’的还有几例;‘不断之“断桥”’在古代是比较常见的,并非杭州西湖所独有。”比较C项知其符合原文意思。

第四段,“海盐才女李壬的诗”的作用即为D项考查内容。从中筛选、整合D项的意义是不可能的。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知,引用海盐才女李壬的诗是为了说明:“这里的‘簖桥’就是指与放置鱼簖、蟹簖有关的桥,这种说法在部分地区至今还有。”以此论证“断桥”实为“簖桥”。而能“说明近代以前江南一带用鱼簖或蟹簖捕鱼蟹的方法很常见”的是陆游《稽山行》。所以,答案是D。

【例二】

2007年高考广东卷社科类文章阅读《创新与想象》(在此不再呈现原文)

【问题】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这是重复吗?请说明理由。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结构的分析和思路的把握,能力层级为C。

【答案】不重复。第二段是说艺术的表达技巧需要适中,符合客观规律,因而有科学性;第四段则说艺术作品表现的内容,能够包含科学真理,因而有科学性。

【解析】解答这道试题,可先从分析文章的思路入手:本文围绕“艺术与科学的关系”话题,提出“科学与艺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观点。围绕这一话题和观点,文章安排了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总起;第二、三自然段通过事例,分别论述了“科学性对艺术表达的重要性”“科学发现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还依赖于艺术的想像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第四自然段则是对上两段内容的总结与深化,论述“艺术与科学有重叠、有交融”。第五自然段是全文的总结,在上文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任何的创新,都不仅需要科学的逻辑推理,而且需要艺术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不仅需要理性,而且需要感性、直觉、顿悟”,从而再一次回应了“创新与想象”的标题。

技法指津

(一)“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步骤及技法

一是文题对应,锁定区域。在精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找准相应的信息筛选区域,在原文中圈点勾画,为筛选信息,最终确定答案作准备。一般选项只凭借对照某个段落或某个句子即可判断正误。而有些选项只靠某个答题区间还不能判断正误,因为相关信息还散布在其他段落。这时就得上下联系、瞻前顾后将答题区间扩大,在较大范围内前后对照。

二是比较过滤,筛选整合。以文中相关信息为依据,对照比较选择项的表述,从中选出所需要的词语或句子,进行筛选、转换、整合,看是否与选择项意义一致。有的选项对应的文中句子信息较复杂,就要对文中信息进行句子成分分析,压缩句子主干,去粗取精,提纲挈领。对散布在不同段落的信息还要根据需要进行剪辑、整合。

三是排除干扰,披沙拣金。命题者往往会不动声色地设置错误选项。如果选项在原文基础上出现了修饰、限制、补充成分的改变,这时就要特别小心了。常见的干扰有:故意将“未然”表述为“已然”,将“主要”表述为“次要”,将“部分”表述为“整体”,将“无据”表述为“有据”,将“肯定”和“否定”颠倒,将“原因”和“结果”颠倒,将“彼”和“此”颠倒等。这样就要求同学们在比较中既要细心,又要明察秋毫。识破张冠李戴、夸大其词、答非所问、无中生有等迷局,让正确选项“浮出水面”。大家对干扰项的出现莫恐慌,它迷惑大家的同时,又可使错误项有破绽可寻,这样对错误的排除成了我们一步步接近正确答案的阶梯,因为“错误是成功的向导”。

(二)“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步骤与技法

步骤:第一步,阅读全文,整体感知;第二步,细读各段,标示段意,显露文章脉络;第三步,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把握全文的结构。

技法:首先,扣中心,提纲挈领。文意中有些句子,如领起句、总起句、过渡句、前后照应句、文章标题、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等,往往能体现文章思路,如果语段有这些句子,会为我们划分文章结构提供重要参考。

其次,抓标志,分析结构。语段里常用一些关联词语或关键词语表示句与句间的逻辑关系,如“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或问题的几个方面,是并列关系;“总之”“由此可见”表示结论,一般是分总关系;“所谓”表示有所解释,是解说关系。此外,对应的词语、相似的句式、语意的分合等,都是分析语段层次的突破口。

钱塘江的诗句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导游词 翻译 美学取向

一、引言

作为“民间大使”,向外国游客提供服务的旅游经营者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联系人民感情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的言语和行为将影响游客对于中国的理解和态度。而导游词是服务者引导游客的一种主要方式,比如对于旅游景点给予口头介绍。它的主要功能是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景点的特点和人文风俗。由于旅游业是一个向游客提供服务的产业,因而好的导游词应该丰富、有趣、真实,具有文化和教育的元素。

二、导游词翻译的标准

导游词的翻译应该以“忠实”为前提,所谓的“忠实”,就是要忠实于原来的中文思想,忠实于它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包括文化背景、历史、天文、地理、科学论证、美学信息、景观特点等。Newmark Peter指出:忠实的翻译应该完全忠实于原文,作者的意图和文字的体现。基于这一点,导游词翻译应该是一种“实质性说明”。同时,导游词也是一种为沟通导游和游客的想法和感受,指导旅游,提供信息,传播文化的一种具有丰富表现力、生动形象的口头语言。这些语言表达对游客的心理活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因此,导游在向外国游客讲解时,要始终以旅游者为出发点,努力使语言具有“表现力”和“舒适度”(朱光潜),在“美”这个词上大做文章。导游使用优美的语言,不仅向游客们展示了旅游景点的特色,使他们在旅游时有美的享受,而且向游客展示了他们高层次的语言艺术和他们的感召力。因此,虽然传达原始的内容和语言更易于使游客理解和接受,但笔者认为翻译时考虑有关的“审美价值”,将使导游词更灵活、更富有创造性。

三、翻译与美学

1.美学的定义

在众多人文学科中,美学是一个与翻译学紧密联系的学科,相对于哲学和逻辑学,美学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在1760年,德国哲学家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出版了一本名为《美学》的书,标志着美学的建立,而Alexander也成为了“美学之父”。美学的定义有许多,笔者选取刘叔成在《美学基本原理》中提出的美学定义作为研究的基础,即,美学是对人类对于美的情感和创造的研究,是研究美的性质和美的规律,研究主体和客体之间、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

2.翻译与美学

“美”是世界各地任何一种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而“审美”是人类语言的共性。这并不仅仅是语言的一种委婉现象,而是一种普遍现象。翻译也不例外,而译者首先应该是审美的主体。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面对的是自己的审美对象――源文本和目标文本。

翻译的起点是源文本,终点是目标文本。翻译应该做的是把源文本的美学要素转移到目标文本中,不论它是否是外观要素。所谓的外观元素,其实是语言的形式,而非外观元素是语言发生的语境。美学要素的内容不仅包括语音、语义,还暗含在模态、语气、情绪、意境语言等中。而对源文本和目标文本之间进行审美分析,可以确保源文本的美学要素最大限度地转移到目标文本中。英语作为一种西方语言,必然反映西方美学的特点,因此它强调理性、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和空间结构。它以形式美为主要特征,使用大量的修辞手段。因此,在给出导游词译文时,要注意英语的语言特点,使中文中的美学要素尽可能完整地反映在英语译文中。

四、导游词翻译中的美学取向

一个成功的导游词翻译有两方面的特点,即语言美和内涵美。

1.导游词翻译的语言美

(1)简洁之美

导游词的翻译要注意直接效果,特别是在翻译一些有关旅游景点和历史遗迹的诗歌时,要尽量做到既简洁又有表现力。例如,在向旅游者介绍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时,如果大胆地把“西子”译为“beauty Xi Zi”,应该会有很好的现场效果。又例如在介绍“姑苏城外寒山寺”这句诗时,将“寒山寺”译成“Cold Mountain Temple”要比译成“Han Shan Temple”更受外国游客的欢迎。

(2)词汇之美

导游在对风景名胜和文化典故进行讲解时,应该尽可能使用目标语言中的优美词汇。例如应把“紫来洞”翻译成“Purple Source Cave”(取“紫气东来”的含义)。而在介绍西湖十景之一的“三潭印月”时,如果翻译成“Xiaoyuezhou”或“Lesser Yingzhou”,则无法让外国游客有美的感受,不如译成“Three Pools Mirroring the Moon”或“Three Towers Reflecting the Moon”,能使游客对这一美景有更具体、更生动的印象。

(3)结构之美

在给出译文时,导游如果能够使用排比、对偶、押韵等手法,将使导游词译文更加吸引游客。例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如果被翻译成“In the sky,the best is heaven,on the earth,the best are Su Zhou and Hang Zhou.”则平淡无奇。而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杭州出席一次晚宴前的祝词中称道:“Above is paradise,below are Su Zhou and Hang Zhou.”这样的译法则体现了对比的句式之美。

2.导游词翻译的内涵美

一个好的导游词译文不仅具有好的语言表达形式,还具有美的内涵。“外在美”和“内在美”对于吸引游客、引起游客兴趣都有着重要意义。

(1)情感美

例如导游在下雨天向英美游客介绍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诗句时,可以译为“Good weather,favorable terrain”。这样的翻译并不难让外国游客大概了解到这是有关女孩的初恋,就是“不仅充满希望,但也有喜悦和担忧”的意思。这其中“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是在以汉语的特点为基础,使用双关和形象化的表达而形成的独特的表达方法。如果导游将此诗句直接向外国游客翻译成“The west is veiled in rain,the east enjoys sunshine;My dear one is as deep in love as day in fine.”,他们则无法体会到诗人利用隐喻和双关的修辞手法表达女孩细腻浪漫的恋情的意图。因此,在向外国游客翻译这句诗时指出“日出”和“晴”是指“love”,“雨”和“无晴”意味着“no love”,并加上一句“No sunny day?But there is still love.”,这将赢得外国游客的认可或掌声。

(2)文化美

在导游词翻译中还有许多有文化特色的词语。然而,这些词并不能被对等地翻译成目标语言,这是导游词翻译的一个特点。在实践中,一般采取的策略是文化替代。如果这个策略能够被正确使用,它将会在目标游客中产生同样的影响。比如,把西施翻译成“中国的Cleopatra”,因为美人西施在中国人心目中具有和在西方人眼中的Cleopatra相同的地位,所以这样的译法会引起西方游客的共鸣。又如把“鱼米之乡”译为“land of milk and honey”,因为在《圣经》中有这样的说法。

(3)意境美

意境就是“情”与“境”的结合,也就是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因此,所谓的“意境”就是人们的主观感受反映客观特征的艺术境界,是立体的艺术景象与精神和形象的结合。如何在导游词的翻译中体现意境美呢?让我们看看这则关于钱塘江的导游词:

“After winding through high mountain ridges of the western part of Zhejiang,Qiantang River becomes wider with majestic scenery.Especially round the Moon Festival every year,one can enjoy the raging tidal bore,which is a most spectacular natural phenomenon.”

它的原文是“蜿蜒曲折的钱塘江,穿过浙西的崇山峻岭到这里之后,江面开阔,景色壮丽。 特别是每年中秋前后有钱塘江潮,怒涛奔腾,激流汹涌,蔚为天下大观”。

这里使用形容词“majestic”来形容波涛汹涌的钱塘江壮丽的风景。“majestic”是从名词“majesty”转化而来的,表明事物具有的一种可以引起观众钦佩和惊奇的特质,含有尊重的意味。它使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对汹涌澎湃的钱塘大潮感到敬畏。这就是情景交融的境界。

五、结语

优秀生动的导游词译文能够使我们祖国壮观的大好河山由“静态”转变为“动态”,使沉睡的文物和名胜古迹恢复生机,使外国游客对我国的大好河山和优秀文化产生难忘的印象。因此,这需要导游要充分利用各种翻译手段,引导美的语言,在译文中反映美的内涵,成为真正的“友谊大使”和“文化的传播者”。

参考文献:

[1]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钱塘江的诗句范文第4篇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9题;共47分)

1.

(3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云淡________

傍花________

忙里________

2.

(3分)读诗《春日偶成》,解释句中加线词语

时人________

不识余心________乐,将谓________偷闲学少年。

3.

(9分)读诗《春日偶成》,我会填

《春日偶成》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从描写的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从描写的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透露出诗人在春天美好的景色中________的心情。

4.

(4分)按拼音写汉字

chūn

ǒu

chéng

tōu

xián

shào

niá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

(8分)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写出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千里莺啼绿映红,________。

莺啼:________

②________,多少楼台烟雨中。

楼台:________

③云淡风轻近午天,________。

云淡风轻:________

④________,将谓偷闲学少年。

将谓:________

6.

(4分)词语搭配

袅袅的________

村庄

傍水的________

炊烟

簇簇的________

柳叶

嫩绿的________

红花

7.

(6分)形近字组词

淡________

傍________

识________

谈________

旁________

织________

8.

(5分)解释下列词语。

①云淡②傍花随柳

9.

(5分)解释句中加线词语。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二、填空题

(共13题;共68分)

10.

(4分)看拼音,写词语

tōu

xián

lóu

tái

jiǔ

yā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1.

(10分)古诗文积累。

《江南春》、《春日偶成》这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景色的,同学们一定积累了不少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吧?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①草长莺飞二月天,________。(高鼎《村居》)

②迟日江山丽,________。(杜甫《绝句》)

③好雨知时节,________。(杜甫《春夜喜雨》)

④野火烧不尽,________。(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⑤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贺知章《咏柳》)

⑥________,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⑦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⑧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⑨________,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⑩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

12.

(4分)词语搭配

招展的________

城郭

依山的________

酒旗

大好的________

烟雨

茫茫的________

时光

13.

(4分)我是拼音小能手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偶成

偷闲

春日

少年

14.

(5分)翻译《春日偶成》这首诗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15.

(5分)写出《春日偶成》中写景的句子

16.

(5分)阅读诗《春日偶成》,回答问题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情?从那句诗可以看出来?

17.

(6分)判断题。

(1)《江南春》和《春日偶成》都是宋代诗人的作品。(

(2)《江南春》和《春日偶成》两首诗中都是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

(3)《江南春》和《春日偶成》这两首古诗中都抒发了作者春游时的快乐心情。(

18.

(5分)把肯定句改成否定句。

①报纸的诱惑力如此之大,我每日都要读它。②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19.

(5分)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姐姐送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②激流冲跑了那块人们洗衣用的礁石。

20.

(5分)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

①我们是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纪律。②那平静的“湖面”就是被它踩碎的。

21.

(5分)扩句。

①列车奔驰        ②浪花跳跃

22.

(5分)缩句。

①五颜六色鲜花花丛盛开了。②宽阔钱塘江笼罩着层薄薄雾。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9题;共47分)

1-1、

1-2、

2-1、

3-1、

3-2、

4-1、

5-1、

6-1、

7-1、

8-1、

9-1、

二、填空题

(共13题;共68分)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7-2、

17-3、

18-1、

19-1、

20-1、

钱塘江的诗句范文第5篇

一、运用诗词,可以启发学生的联想

借助诗歌,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材,分析历史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加深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讲到唐玄宗时期的强盛时期——开元盛世时,如何更加形象地描述出盛世局面呢?按照课本上的内容直接告诉学生,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如果引用杜甫的《忆昔》这首诗:“忆昔开元盛世日,小邑犹藏万家宝。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学生则可以直观、形象地感受到开元盛世的繁荣与富庶。再如唐玄宗后期由于迷恋杨贵妃,荒享乐,昏庸无度最终导致了唐朝的衰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引用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杨家有女初长成,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诗句和李牧“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便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王朝衰败的原因。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早木深。感时花贱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描写的是唐朝当年繁荣的盛况,经过战争的破坏后,已经是一片焦土。通过杜甫对唐朝由盛转衰的深切体会,学生会辛酸、惋惜地感叹玄宗晚年统治的没落、衰败。

二、运用诗句对比,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如果能恰当引用诗歌,则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更好地感悟历史,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分析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隋朝历史时,对于如何评价大运河的问题,不同的人往往给出不尽相同的看法。这时就可引用这样几首诗词:胡曾《汴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李敬方《汴河直进船》:“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皮日休《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历史上多把隋灭亡的原因之一归于统治者滥用民力,开凿运河,导致激化社会矛盾,胡曾的诗就是这个观点的代表,批判了运河的开凿。但运河沟通了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四大水系,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人民从此受益,因此对运河的开凿是不能一概否定的,诗人李敬方就认为运河有利有害。而皮日休的诗进一步发展了这个观点,认为隋炀帝如果不建造轮舟,游览江南,竭天下人力物力,以供无度挥霍,那么他的功绩可与治水的大禹相媲美,从而对隋炀帝开凿运河进行了高度的评价。同为唐朝诗人,但三人对大运河的评价却大不相同,形成对立的意境。在课堂里引用,有利于搭建自由交流思想的平台,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探究欲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再如讲楚汉之争时,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项羽,可介绍下面几首诗: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王安石《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李清照《乌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历史上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由于政治上的失误,用人上的不当,兵败垓下,自刎乌江,成为历史上的一个悲剧人物。历来的诗人对他的品质和功过作过许多值得深思的评价。杜牧的诗《题乌江亭》代表的是一种观点,认为一个政治家应该胸怀宽广,“忍辱含羞”,在失败中看到胜利,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失败了再干,说不定还可以转败为胜。王安石的诗《乌江亭》代表的是另一种观点,认为项羽不得人心,过于“暴强”,只相信武力,不重视人才,必然会失去群众的拥护,招致覆灭的命运。李清照的《乌江》则认为项羽坦率粗犷不搞阴谋,而且不愿因为他的缘故,苦了天下的父母兄弟,便毅然决定和刘邦“决一雌雄”,在斗争中虽然失败了,但他死得壮烈,不失英雄本色,因而是值得歌颂的“人杰”和“鬼雄”。这样同学们可以通过诗人形象的语言体会作者的不同观点,加深对项羽这一历史人物的认识,培养学生全面思维的能力。

三、运用诗歌,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历史教学中恰当运用文学作品,不仅能启发学生的历史想象,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诗人的崇高志向,能激励人们向先辈学习,树立崇高理想。如岳飞的“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表明自己彻底消灭强敌的决心和强烈的民族爱国之情;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诗人坚守民族气节,为反对蒙古族的压迫而献身的精神;的《囚歌》“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身躯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火冲腾,把这活棺材一起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吉鸿昌的“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等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揭示了中华民族不屈服黑暗势力的革命精神,表现了革命者的崇高气节,并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这可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让学生拥有开阔的胸襟和树立远大的志向。

四、运用诗词,可以强化基础知识教学

在历史教学中,适当运用诗词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如讲艰难时,可以运用的《七律·》这首诗:“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中给我们展示了中,所经过的大山有五岭、乌蒙山、岷山。大江、大河有金沙江、大渡河。如此艰难险阻,为什么能够战胜它,这是因为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诗如画,诗如镜。常言道:文史不分家。“诗言史,史含诗”,文史结合历来是中国学术的传统。诗词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且比较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有的诗词甚至概括了历史现象的本质,总结了历史规律。因此,现今保存下来的许多诗词对学习和研究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类作品作为重要的文献资料在历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从这个角度看,诗词作品可以作为说明历史问题的补充材料。把诗歌引入历史课堂,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活跃课堂气氛非常有益,也有利于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思考审视历史。

参考文献:

[1]白寿彝.史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

[2]吕霞,王刚.谈诗歌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现代教育,2006,(7下):80.

钱塘江的诗句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诗词 地理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8(a)-0070-02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们内涵丰富,意境高远,语言精炼,琅琅上口。不仅如此,很多诗词还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如能在地理教学中巧妙的加以利用,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地理知识感到亲切,培养学生的联系实际学习地理的能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 诗词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语言是一门艺术,教学中更是如此,有时借一句趣话,用一句诗词导入,就会立刻激活课堂。众所周知,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我国古今诗词本身含有丰富的地理知识,如果地理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地运用这些富含地理知识的诗词引入课堂,不但学生爱听,而且可以使课堂增加几分诙谐,几分活跃,几分色彩,学生学习兴趣大增,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得以大大提高。

例如,在讲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分布”这一特点时,可设计这样的导入方法。上课时首先向学生展示准备好的一组诗句:“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滚滚长江东逝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浪淘尽”。然后问:这些诗句都蕴含着怎样的地理知识?学生们迅速说出我国许多河流是向东流人海的,教师再顺势引导:俗话说水往低处流,我国地势有什么样的特点?在讲中国气候时,教师可以诗词这样导入:同学们,王之涣在《凉州词》中写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意思是:玉门关外的杨柳不青的原因是由于春风不度造成的。那么春风为什么不能度过玉门关呢?春风又指的是什么呢?这样应用诗词激趣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提高学习效率。

再如,在讲我国西北从东到西的自然景观时,可借用“风吹草低见牛羊”“浅草才能没马蹄”“一川碎石大如斗,风沙茫茫大如天”的诗句加以描绘,老师略加讲解,学生很快明白:它反映的是水平自然带的规律,由于从东到西的水分递减,一幅活生生的自然景观出现在学生眼前。经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倍感有趣,教学效果颇佳,学生们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在诗词的陶冶下学习,既学到了地理知识,又培养了地理、语文的双重能力,语文技能也会大大提高,从而达到地理知识与语文知识的有机整合。

2 运用诗词增强地理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教学语言的直观性是指语言要鲜明、生动、成趣,好比一幅美妙的画面跃入学生的眼帘,让学生有亲临其境,耳闻其声,目见其人之感。古代的诗词谚语,琅琅上口,在地理教学中应用得好,可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我们在讲浙江省的钱塘江涌潮时,可引用的《观潮》“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从海上水天相连接处一条白练滚滚而来,急速推进,潮水猛涨,巨浪滔天,掀起一堵高耸水墙的气势磅礴的场面跃然纸上。如此描绘,一幅美妙绝伦的人景交融的地理景观立刻映入学生的眼帘,显然无须多费口舌、繁琐讲解,其地形特征自然就掌握了。

在如,引用“大江东去浪淘尽”、“百川东到海”来说明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用“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恨,共饮一江水”来说明中南半岛同我国山水相连的山河形势。用《清明》中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和“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来描述准静止锋带来的天气状况,非常具体传神。在讲到我国西北地区温度差异大时,可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描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及“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绘的是山区的垂直地带性规律。

这样巧妙地应用几句诗词就可以把学生引入奇妙的意境,不仅能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好其中的地理知识,而且又可以利用这一艺术形式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从而达到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高尚的情趣及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目的。

3 借助诗歌丰富和深化教学内容

诗词中和地理知识紧密相关的内容俯拾皆是,在地理教学中恰当地借助诗歌可丰富和深化教学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可以很直观的说明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如“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把大戈壁滩飞沙走石场面描绘得形象生动。事实上,用诗词来点化地理知识,又可以用地理知识来对诗词新解。

钱塘江的诗句范文第7篇

1.下列词语中,黑体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倩(qiàn)影袅娜(nuó)

渲(xuān)染脉脉(mò)含情

B.纤(xiān)细气氛(fèn)

凋(diāo)谢未雨绸缪(móu)

C.数(shǔ)落惬(qiè)意

竦(sǒng)然不屑(xiāo)一顾

D.丛冢(zhǒng)嗔(chēn)怒

蜷(quán)缩刚愎(bì)自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氽水 玷污 惊皇失措 莫名其妙

B.干燥 嬉戏 冠冕堂皇 奄奄一息

C.瞥见 弥望 投机倒把 兴志勃勃

D.苍茫 惦记 无精打彩 面面相觑

3.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______。

(2)华老栓擦着火柴,点上油灯,屋子里便了青白的光。

(3)这个储油库由于年久失修,以致造成油料_______事故。

A.界限 弥漫 泄露

B.界线 弥漫 泄漏

C.界限 弥满 泄漏

D.界线 弥满 泄露

4.下列各句中,黑体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昨日,受害人金海带着那颗受伤的心,捂着那只与光明失之交臂的眼睛,向记者倾诉了开庭的情况。

B.长期以来,学生对于学校里自来水龙头长流水的现象早已见仁见智,这不利于学生养成自觉节约用水的习惯。

C.老王这个人听起评书来,经常听得出神入化,有时竟忘了吃饭和睡觉。

D.杭州一搏击俱乐部给人提供一条宣泄不良情绪的途径无可厚非,但以真人为靶标,不仅哗众取宠,更有不尊重人格之嫌。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不少学生偏食、挑食,导致蛋白质的摄入量偏低,钙、锌、铁等营养素明显不足,营养状况不容乐观。

B.来这里聚会的无论老少,都被他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以及坚定的信心深深感染了。

C.负责人强调,必须把有偿新闻、买卖书号等不正当行为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常抓不懈,抓出成效。

D.在经贸方面,不管中美经贸关系将因中国入世而变得更加密切,但同时也应看到,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和纠纷不但不会减少,很可能还会增多。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都灵冬奥会的花样滑冰双人比赛中,张丹、张昊在冲击世界上最高难度的后内接环四周跳抛跳时失误,张丹重重地摔在冰面上,膝盖严重受伤。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勇敢的精神和精湛的技术征服了全场观众,也征服了现场裁判,最终赢得一枚银牌。

(1)所有人都以为这对组合将退出比赛

(2)就在所有的人都以为这对组合将退出比赛的时候

(3)简单包扎后的张丹又与张昊重新回到冰上继续比赛

(4)冰上却出现了张昊和简单包扎后的张丹

(5)两人顺利地完成了其他高难度的动作

(6)其他高难度的动作完成得很顺利

A.(1)(3)(5)B.(1)(4)(6)

C.(2)(3)(5)D.(2)(4)(6)

二、现代文阅读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他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这当中间,有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日。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两日。到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儿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吗?

我生长于江南,儿时所记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挂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儿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冬天如果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同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地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玩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写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选自《郁达夫文集》,有删改)

阅读上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1.作者认为冬景有“一种特殊的情调”,如果用文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应该是_____。

2.作者说“人到了这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这个境界”是一个怎样的境界?(不超过20字)

3.作者描写江南的冬景,却从北国的冬天写起,这是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样安排材料的目的是什么?

4.在江南“感不到岁时的肃杀”,作者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不超过40字)

参考答案

《知识检测》

一、1.D2.B3.C4.D5.A6.C

二、1.明朗

2.悠闲地、无肃杀、含蓄、有生气的乡村晚景。

钱塘江的诗句范文第8篇

从林升“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对当时政府偏安一隅的讽刺,到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地把西湖比作妙龄女子,略施粉黛便已是惊为天人,白居易则把对杭州的眷恋都写入了“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西湖”的诗句中。历代的文人骚客,无不把杭州当做爆发灵感的圣地,慕名而去的文士们则被这里的美丽所吸引,纷纷留下诗句证明自己到此一游。

去过杭州的人,总是嫌时间过得太快,慢一点,再慢一点,即使一辈子都生活在这里,还是看不够。西湖边的垂柳,龙井山下的茶庄,岳庙里的忠贞不屈,饭店里刚出锅的东坡肉和西湖醋鱼……谁能不深陷入这里的柔软时光呢?

有了水便有了灵气儿,杭州城内城外都是水,怨不得这里满满都是才子佳人。

只闻杭州有西湖,有龙井,还有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对于没去过杭州的人来讲,这些已经足够了。可是习惯了杭州闲适生活的本地人,去哪里体验新杭州呢?和我们一起,走进杭州的流水时光吧。

杭州野生动物世界

杭州野生动物世界是浙江省重点旅游项目,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野生动物园。园区内山峦起伏、流水潺潺、植被茂盛,依托原有的山形地貌设有步行区和车行区两大游览区。青山绿水间徜徉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几百种珍禽异兽和我国一、二级保护动物近万只。如:白狮、白虎、白犀牛、大熊猫、金丝猴等。建有同时容纳8000名游客的大型综合表演场。休闲服务区设施齐全。

园区每天都会有动物表演节目,或憨态可掬、或幽默滑稽,在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中,让人体味野生动物可爱的一面。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已被列入“国家教育部濒危野生动物保护与繁育重点实验室、科学研究基地”、“浙江省濒危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浙江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并与浙大等科研部门合作,开展了大熊猫、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动物的保护与繁育的科研工作。

地址:杭州市富阳区杭富路九龙大道1号

门票:90元

售票时间:上午8:45―下午4:00

开放时间:上午9:00―下午5:00(下午4:00停止入园)

杭州乐园

杭州乐园是休博园的主题游乐区,这里是欢乐的海洋,游乐的世界。在这里你能感受到高达108米的亚洲第一观光塔、过山车、激流勇进、海盗船的无限激情与挑战,也能体验长三角最大水公园里造浪池、沙滩、假山、树木咖啡吧的浪漫和乐趣……杭州乐园里笑声飞扬,激情满怀,来到这里的人们会释放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会绽放最真诚最惬意的笑容。

开放时间:上午9:30―下午17:00

夏季夜场6:30―晚21:00

门票:100元

地址:杭州市萧山区湘湖路92号

杭州双溪漂流

有“江南第一漂”之称的杭州双溪漂流,位于杭州市西北30公里处的径山镇。杭州双溪漂流凭借“水清、竹多、落差大”这些自然优势和“茶文化、竹文化、水文化、佛文化、农耕文化”的有机融合,再加上雨漂、夜漂、冬漂、皮筏漂等漂流“套餐”,又通过茶圣节、烧烤节、狂欢节、戏水节等各种活动把整个景区的活动串连起来,丰富多彩。

整个景区内有双溪叠月、陆羽泉、苎翁垂钓、山歌对唱、夹堰险漂、双龙戏水等十余个景点。活动项目丰富多彩,可以洗手濯足,悠哉闲哉;可以冲漂过坝,有惊无险;可以坐牛车,乡村怀古;可以坐大篷车,观赏竹海。若有兴趣,还可以在漂流终点露天嬉水区游泳,在千步滩休闲区休息娱乐,可以登上翠虹亭一睹竹海的博大,可以在《茶经》的诞生地“陆羽泉”喝茶品茗,可以在沙滩排球场打排球;可以人牛拔河,比比到底谁牛;还可以在娱乐区踩水车、荡秋千、骑骏马、蹦蹦极、坐高空气球、听山歌对唱、跳竹竿舞、吃烧烤、品尝农家菜、竹筒饭、住竹海山庄,参加篝火晚会。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双溪竹

海路2号

竹筏漂流游程:景区停车场―购票―长廊排队―乘牛车―上竹筏水上漂流―千步滩休闲区(自由游乐)―乘大篷车返停车场―游程结束。

天目溪

天目溪又称分水江、桐溪、紫溪,源出天目山,流经桐庐县城与富春江汇合。天目溪漂流位于桐庐县毕浦码头至冷坑一段长约5公里的水面,漂流竹筏漂流行程约1.5小时,既有平潭碧波,又有急流浅滩。皮筏漂流者可一人游、众人游。漂流途中还可品尝到野趣浓厚的沙滩烧烤、竹筒饭,天目溪漂流还有精彩的鱼鹰(鸬鹚)捕鱼表演、山歌对唱。

毕浦码头至冷坑,溪流蜿蜒曲折,洲滩众多,一个滩连着一个滩,素有“溪有十八滩,一滩高一滩”之说。两岸山水相连,山峦叠翠,是天目溪漂流风景最秀丽的一段。江水清澈,掬之可饮。乘坐竹筏上,悠悠荡荡顺流而下,时而穿涧过坳,山回水转;时而跌宕而下,破浪逐水。放眼四望,但见锦峰绣岭相映成画,蓝天白云倒影成像。水面上,成群的野鸭结伴嬉水,翩翩起舞;筏底浪花漱石,摇曳的水草、形态不一的鹅卵石清晰可见,花纹如斑马的鱼群衔尾浮游,为旅游者更添了一番野趣。

门票:竹筏漂流50元,皮筏漂流40元

地址:桐庐县毕浦码头至冷坑一段长约5公里的水面

大奇山

大奇山又名“寨基山”,史称“江南第一名山”。其形若莲花宝座,海拔600余米,位于桐庐县城5公里的富春江南岸。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面积40平方公里。公园内有木本植物和各类灌木近千种,还有松杉迎宾、金牛潭、观音尖、龙潭瀑布、十二生肖潭、玉屏飞瀑、竹园寻月、中日友好林、青青世界、雾泥岗、茫茫果林竹海等奇特的景观,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就连这里的索桥、栈道、亭子和大奇禅院古迹等也和这些景观天然成趣,协调典雅。

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一处以森林资源为主体的自然景观,境内既有峰峦叠翠、怪石嶙峋、峡谷溪瀑、鸟语花香之景,又有茂林修竹、平湖芳草、果园飘香的田园风光。这里气候宜人,年平均温度26℃。

目前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已开发金牛潭、石景源峡谷风光、青春世界、千亩果园、万亩竹园、农艺园、小石屋烧烤、天池戏水、中日友好林等景点。游人来此,攀栈道、渡索桥,一路登山涉水,其乐无穷,自有一番“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怡然情趣。

门票:50元/人

地址:桐庐县城5公里的富春江南岸

浙西大峡谷

浙西大峡谷被誉为“华东第一旅游峡谷”,又有“浙西神农架”之称。峡谷位于浙江安徽交界的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浙西大峡谷内山高水急,山是黄山山系的余脉,水为钱塘江水系的源流。环带状的狭谷全长83公里,沿途花木遍地,地貌奇特,奇峰秀石“生长”在落差悬殊的峡谷两旁悬崖,有“白马岩中出,黄牛壁上耕”之誉,与长江三峡相比,自有不同诗情画意的领略。

大峡谷是以峡谷地貌为特色的生态旅游区。浙西大峡谷由多处景点组成,各具特色,现在开放第一景段“龙井峡”,全长18公里,开端鸬鹚潭,灵气扑人,姿态悠闲;再进去是柘林瀑,瀑布清流激湍,似银河从侧峰飞泻;剑门关则由松涛、水瀑、山、石、水、潭相结合,涛声如雷,蔚为壮观,夏季水量丰富,气势更为磅礴,若坐皮筏冲过激流险滩,刺激自不待言;两旁栈道曲桥,最是赏心悦目;八仙潭水流谷底,岩立两壁,有仙人下棋石、仙人脚印、妞妞脚印潭等美丽的传说。

浙西大峡谷门票价格:

大峡谷游览票(可游览景点是柘林瀑、剑门关、老碓溪),票价60元/人

白马崖游览票(可浏览景点是白马崖、老碓溪),票价60元/人

全程统票,可浏览大峡谷与白马崖所有的景点,票价110元/人。

地址:浙江省临安市大峡谷镇

太湖源

有“小九寨沟”、“猢狲沟”、“龙须沟”、“生态沟”、“龙须峡谷”等别称美誉的太湖源,风光资源独特,是一个天然绿色生态长廊,和有相当深厚的文化底蕴的风景区。

太湖源为峡谷地形,十里长谷龙须峡是主景点。峡谷内绝壁夹峙,青山连绵,绿树成荫,山花烂漫,清溪长歌,悬瀑飞泻,原始自然是其主要特色。

景区植被覆盖率为98%,植物种类丰富,野生景观植物遍布山野四季景色迷人。景区又是一个野生动物的天堂,生活着云豹、黑麂、猕猴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太湖源年平均气温21℃,夏季清凉,是理想的避暑胜地。

这里处处是景,步步是景,美景无处藏。十里长谷龙须峡,群山绵延,植被茂盛,千仞峭壁之上,细叶长长的龙须仙草飘拂半空;幽幽溪谷之间,卵石遍布,溪瀑飞跌,碧潭环串。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各类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繁衍生息条件。谷内飞禽走兽,品种繁多,时有野兔、山鸡窜林越涧,常见群猴攀崖登枝,搔首弄姿,意趣横生。

门票:65元,1.4米以下半价

地址:杭州临安太湖源镇白沙村

千岛湖

千岛湖拥有448平方公里的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已达81%。千岛湖共有1078个岛屿,姿态各异,风姿绰约。春游湖上,布满山花的岛屿,是一个个天真烂漫的村姑;夏日游湖,人们多想在这碧波中逐浪畅游;秋山红叶,使人想起“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雪满湖山,松挺山崖,又是一幅王维笔下的诗画图。千岛湖现已开发开放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动物野趣、娱乐参与四大系列的20余处景点。

千岛湖四周群山连绵,林木繁茂,鸟语花香,生态环境绝佳,资源丰富,共有植物1786种,盛产茶叶、蚕桑、木材、毛竹等,湖内淡水鱼有87种,年捕鱼量达4000多吨,且四季时新鲜果、土特产品丰富。

千岛湖湖面开阔,一碧万顷,岛屿棋布;大岛如山,小岛如船,个个清脆欲滴,像一块块半浸在湖中的碧玉。因为水中浮游生物少,湖水才清澈如镜,由于水深,所以看上去就像翡翠般似绿如蓝了。

据说,千岛湖汇集了很多山泉,天然矿泉水“农夫山泉”就取自千岛湖70米深处。

最佳旅游时间

最佳旅游季节是9月―11月,秋高气爽,平均气温在12°C―18°C,少雨。4月―5月也不错,不过多雨,切记带好雨具。

特色餐饮

千岛湖美食以烹调湖鲜为主,色味俱佳。千岛湖盛产85种淡水鱼,还有大森林中盛产的山珍野味,均是城里难以吃到的美味佳肴。千岛湖镇上的鱼味馆堪称中国淡水鱼品尝中心,在此品鱼无疑是人生一大享受,不可错过。当地特色菜有清蒸桂鱼、葱油白花、清汤鱼圆、椒盐野猪排、千岛玉鳖、银鱼羹等。餐馆首推排岭南路上的鱼味馆,此外,淳安饭店的四冷盆、四热炒、六大件拼盘也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