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郭沫若的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郭沫若;翻译思想;鲁拜集;风韵译
1.郭沫若的翻译思想
郭沫若的翻译思想根据时间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20年代前期和20年代中后期。
1.1 20年代前期
郭沫若创造性地提出了“风韵译”的说法,他曾说:“诗的生命,全在它那种不可把捉之风韵,所以我想译诗的手腕于直译意译外,当得有种‘风韵译’”。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郭沫若在译诗上很反对直译,倾向于意译,提倡风韵译,强调译者要译出原作的“神韵”来。
郭沫若还强调译者的主观感情投入,在《雪莱的诗》的小序中,他写到:“译雪莱的诗,是要使雪莱成为我自己。……我爱雪莱,我能感听得到他的心声……他的诗便如像我自己的诗。我译他的诗,便如像我自己在创作的一样。”可见郭沫若注重译者对原作者的了解,译者不仅要弄清原文字句的含义、意义以及原作的韵味,更要真正从原作者的角度出发去翻译一部作品。
1.2 20年代中后期
郭沫若还对重复译问题发表过见解。《屠尔格涅甫之散文诗》中,他写到:“翻译不嫌其重出,译者各有所长,读者尽可能自由择选。”
这一时期,他纠正了“翻译是媒婆”这一比喻。在20年代后期的《简论》中,郭沫若写到:“……翻译工作绝不是轻松的事体,而翻译的文体对于一国的国语或文学的铸造也绝不是无足重轻的因素……这责任并不轻松。”这段话能看出在这一时期他对翻译的目的和意义及翻译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肯定了翻译这项劳动,并且指出翻译对于各个国家的文学文化交流等方面存在着重要的影响。
2.从《鲁拜集》分析郭沫若译诗的特点
《鲁拜集》是11世纪波斯人莪默·伽亚谟所著的四行诗集。郭沫若采用了使《鲁拜集》变得永垂不朽的美国人爱德华·菲茨杰拉德的英译本。“鲁拜”这种诗形一首四行,第一、二、四行押韵,第三行一般不押韵,与我国的“绝诗”相类似。
2.1押韵
《鲁拜集》中诗的不朽,既来自诗中所表达的思想观念这种情感的真切,又来自韵律的精确。郭沫若译的《鲁拜集》尽量做到了追随原诗的韵律,按照译入语的表达习惯重述原书作者的情感并作与原文最相近的押韵,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Now the New Year reviving old Desires,
The thoughtful Soul to Solitude retires,
……
新春苏活着旧时的希望,
使沉思的灵魂告了退藏,
……
在这首诗中,原文的第一、二行的结尾单词分别是:desire, retire,分别读作[di'zai']、[ri'tai'],音标的最后一个音节都是 [ai?],这里原文作者做到了押韵。郭沫若为了达到以诗译诗的效果,分别将desire与retire译成了“望”和“藏”。“望”与“藏”同样押韵于[ang]。同原诗一样,郭沫若在这两行的行末处进行了押韵,使译成汉语的诗更便于译入语读者的阅读,译文读起来起伏跌宕,朗朗上口。
2.2移译
郭沫若在《讨论注释运动及其他》中提出:“我们相信,……原文中的字句应该应有尽有,然不必逐字逐句的呆译,或先或后,或综或析,在不损及意义的范围之内,为气韵起见可以自由移译。”由于英语术语拉丁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因此英语与汉语在修辞,语法,句子结构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郭沫若强调,翻译英文原文时,在不损及源语意义的情况下,要尽量做到按照译入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转述原文内容。为了使译入语的读者享受同原文读者一样的读书效果,译者难免要在翻译的同时对原文的语句顺序进行调整,以方便译入语读者的阅读。郭沫若在翻译《鲁拜集》时就充分运用了“移译”这一翻译方法。我们看下面这首诗:
Into this Universe, and Why not knowing
Nor Whence, like Water willy-nilly flowing;
And out of it, as Wind along the Waste,
I know not Whither, willy-nilly blowing.
飘飘入世,如水之不得不流,
不知何故来,也不知来自何处;
飘飘出世,如风之不得不吹,
风过漠地又不知吹向何许。
郭沫若采用“移译”的手法翻译了这首诗的前两行。为了使译入语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作者的意思,他将原文第二行后半部分的“like Water willy-nilly flowing”抽出来与第一行前面的“Into this Universe”一同翻译,将人类出生的不可逆转比喻成“水之不得不流”,这种比喻既恰当又十分有诗意;郭沫若又将第一行的后半部分“Why not knowing”与第二行的“Nor Whence”串在一起,译成“不知何故来”和“不知来自何处来”,这种“移译”的手法使译文读起来更加富有诗意,原作者的意思也传达得更加全面准确。
2.3风韵译
郭沫若曾说:“诗的生命,全在它那种不可把捉之风韵,所以我想译诗的手腕于直译意译外,当得有种“风韵译”。”郭沫若本身就是一位诗人,他对诗歌驾驭十分熟练,这使他在翻译《鲁拜集》时经常运用“风韵译”这一手法,来看下面这首诗:
YESTERDAY This Day’s Madness did prepare;
TOMORROW’s Silence, Triumph, or Despair:
Drink! For you know not whence you came, nor why:
Drink! For you know not why you go, nor where.
昨日已准备就今日的发狂;
明日的沉默、凯旋、失望:
饮罢!你不知何处来,何故来:
饮罢!你不知何故往,何处往。
这首诗的汉译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整个诗行读起来荡气回肠,发人深思。前两行中的“昨日,今日,明日”引起读者的思考,三四行中两个祈使句“饮罢!”的使用使读者感到神清气爽。郭沫若翻译此诗的巧妙之处在于后两句,他译时跳过“for”不译,而直接引出原因—— “不知何处来,何故来”。
2.4了解原作者的生活
郭沫若曾经说过: “创作要有生活体验,翻译却要体验别人所体验的生活。”这充分说明他强调译者在进行翻译工作之前,要充分了解原作者的生活阅历及创作风格等各个译者能够了解的方面对原作者的了解能使译者的翻译过程进行的更加顺利。这点在郭译本《鲁拜集》中也有体现: (下转第230页)
(上接第221页)With them the seed of Wisdom I sow,
And with mine own hand wrought to make it grow;
And this was all the Harvest that I reap’d-
“I came like Water, and like Wind I go.”
我也学播了智慧之种,
亲手培植它渐渐葱茏;
而今我所获得的收成——
只是“来如流水,逝如风”。
郭沫若在《鲁拜集》的序言中提到,诗人莪默·伽亚谟早年在纳霞堡读书时结识了两位好友——尼让牟与奔沙伯。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尼让牟后来被奔沙伯刺杀。尼让牟将死时说:“啊,大神呦!我在风的手中去了。”——正和莪默原诗“来如流水,逝如风”句相类。这说明了郭沫若在译莪默的诗之前对他的人生经历和创作历程进行了比较深入细致的了解。 [科]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创造季刊(第二卷).上海书店.
[3](波斯)莪默·伽亚谟.(美)爱德华·菲茨杰拉德英译.郭沫若汉译,鲁拜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郭沫若译诗选.
[5]莪默絕句甲集譯箋_伯昏子.
【关键词】郭沫若;《女神》;诗歌;艺术特色
一、《女神》的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从1919年下半年至1920年上半年,郭沫若的诗歌创作进入了空前的高峰时期,收获了大量的诗篇。1921年8月,郭沫若将这一时期所做的154首诗歌结集出版,这就是轰动一时的诗歌集——《女神》。《女神》以强烈的革命精神,鲜明的时代色彩,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豪放的自由诗,开创了“一代诗风”。郭沫若诗集。收入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连同序诗共57篇。多为诗人留日期间所作。其中代表诗篇有《女神之再生》、《天狗》、《晨安》等。在诗歌形式上,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我国新诗的奠基之作。今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本,后又重印多次。
中国新诗是随着“五四”文化运动和“诗界革命”而发展起来的。诗体解放事业肇始于,而完成于实践着“文学为人生”主张的文学研究会诸诗人。1921 年以郭沫若为旗帜的创造社的成立,可谓“异军突起”,把目光投向“充满缺陷的人生”。
《女神》运用神话题材、诗剧体裁、象征手法、反映现实。其中《女神之再生》是象征着当时中国的南北战争。他曾说过:“在初自然是不分质的,只是朦胧地反对旧社会,想建立一个新社会。那新社会是怎样的,该怎样来建立,都很朦胧。”因此,女神要去创造新鲜的太阳,但仍是一个渺茫的创造,只是理想的憧憬,光明的追求。但在五四时期,它曾给了广大青年以力量的鼓舞。
《女神》的艺术网络是多样化的统一。激情如闪电惊雷,火山喷发;柔情如清风明月,涓涓流泉。而《女神》中的代表诗篇《天狗》其艺术风格当属前者。这首诗写于郭沫若新诗创作的爆发期,正是青年郭沫若情感最炽烈的时刻。这首诗的风格是强悍、狂暴、紧张的。
一开始诗人便自称“天狗”,它可吞月、吞日,吞一切星球。而“我便是我了”则是个性获得充分张扬所带来的自豪感。所以它是诗人在五四精神观照下对个性解放的赞歌,也正因有了冲决一切束缚个性发展的勇气后,个性才得以充分发扬,五四新人才具有无限的能量:“我是全宇庙底Energy底总量!”这样的五四新人将会改变山河、大地、宇宙。总之,《天狗》是五四时期奏起的一曲惊心动魄的精神赞歌。是五四时期人们第一次从诗歌中听到的勇猛咆哮的时代声音。“天狗”那可吞掉“一切的星球”的豪迈气概,正是五四时期要求破坏一切因袭传统、毁灭旧世界的精神再现。而《天狗》只是《女神》创作中诗人情感与艺术碰撞、融合、激溅出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可见,《女神》创作想象之丰富奇特,抒情之豪放热烈堪称诗界一绝。
二、《女神》里的革命精神
《女神》是“五四”狂飙突进精神的典型体现,共分三辑。除《序诗》外,第一辑包括《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
第二辑在一九二一年《女神》初版本上分为三部分。自《凤凰涅盘》至《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共十篇为《凤凰涅盘之什》,自《三个泛神论者》至《我是个偶像崇拜者》共十篇为《泛神论者之什》,自《太阳礼赞》至《死》共十篇为《太阳礼赞之什》。
第三辑在一九二一年《女神》初版本上分为三部分,自《Venus》至《晚步》共十篇为《爱神之什》,自《春蚕》至《日暮的婚筵》其中《岸上》为三篇共十篇为《春蚕之什》,自《新生》至《西湖纪游》其中《西湖纪游》为六篇共十篇为《归国吟》。它的所表现的思想内容集中在如下三个方面:
1.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
在文学上,要求张扬自我,尊崇个性,以自我内心表现为本位。个性解放的呼声通过对“自我”的发现和自我价值的肯定表现出来。
如:《天狗》中的“天狗”这种冲决一切罗网、破坏一切旧事物的强悍形象,正是那个时代个性解放要求的诗的极度夸张。
《浴海》的自我形象,同样是实现自我个性解放的诗的宣泄。这种个性解放的要求不仅仅着眼于个人本身,诗人将个体的解放作为社会、民族、国家解放的前提,将它们融合为一体。
2.反抗、叛逆与创造精神的歌唱
反抗、叛逆表现在:《女神》诞生之时整个中国是一个黑暗的大牢笼,这激发了诗人反抗的、叛逆的精神。
《我是个偶像崇拜者》中诗人表白崇拜自然界与社会界一切象征生命的事物,来否定一切人为的偶像,一切扼杀生机的旧传统,表现出对封建权威的极度蔑视。
《匪徒颂》将列宁、罗素、尼采等人一起赞颂,表达了自己要步其后尘挺身反抗的坚决意志。
创造精神表现在:
(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相信不断的毁坏和不断的创造正是万物万事发展的法则。
(2)对20世纪科学文明的讴歌,如《笔立山头展望》。
(3)对于大自然的神奇力量的歌唱,诗人笔下的大自然被充分的人化了。如《晨安》《光海》。
3.爱国情思的抒发
从《女神》中的《炉中煤》的年轻女郎,《凤凰涅盘》中更生的凤凰等形象,不难看出诗人对于祖国的深沉眷念与无限热爱。
三、《女神》的时代精神
1.《女神》的反抗精神
《女神》的时代精神,首先表现为强烈地要求冲破封建藩篱,彻底地破坏和扫荡旧世界的反抗精神。《女神》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大胆地反抗封建制度、封建思想的叛逆者,一个追求个性解放,要求尊崇自我的战斗者。《天狗》中“我”所喊出的似是迷狂状态的语言,正是猛烈破坏旧事物的情绪的极好表现。这种情绪是与“五四”时期思想解放的大潮流相一致的。因此,诗中的“我”是时代精神的代表者。
2.《女神》的爱国主义精神
《炉中煤》以煤自喻,表示甘愿为祖国贡献出全部的光和热;《棠棣之花》、《凤凰涅盘》、《女神之再生》等作品都是以自我献身的形式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本身就是一场反帝爱国的政治运动,这场运动所激发起来的中国人民的爱国激情,通过诗的形式被反映在《女神》之中了。
3.《女神》的进取精神
这是在感受了新的革命世纪到来的气息所产生的不可抑止的欢欣情绪,也是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表现。所以,《女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都是对光明、对力量的歌颂,色彩明亮,声调高亢,气势磅礴。《太阳礼赞》表达了诗人对新生太阳的激情;《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歌唱了把地球推倒的伟力;《晨安》的兴奋之情更明显,一气喊出二十七个“晨安”,把自我与世界贯通,表现了一代新青年的宏大气魄;《笔立山头展望》等作品也都表现出求新弃旧的进取心。
参考文献:
[1] 《郭沫若自传》第一至四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郭沫若
郭沫若留学日本是先学医,后弃医从文,他深谙医食互补的医道。
郭沫若对待饮食不讲究大滋大补,日常饮食坚持多样化。主食以大米为主,兼吃粗粮、杂粮,时常变换食谱,如面条、馄饨、水饺、炒面、发糕、烧饼、豆包、燕麦粥等。他尤其喜欢在发糕里掺和一定数量的玉米面,夏令时则食用绿豆稀饭。郭沫若在选择饮料方面也很注重饮食养生。他遵循“原汤化原食”的食疗医道,喜欢饮用面食的原汤,如面汤、饺子汤等。他还喜欢饮用酸牛奶,每次一小杯;在饮龙井茶时,注意不过浓;逢年过节或参加宴会时,饮用一些葡萄酒。
郭沫若的日常膳食多样化,有助于充分摄取多种营养素,以满足生长发育和健康长寿之需。《黄帝内经》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食之以补益精气。”我国医学、营养学家均认为以五谷杂粮和蔬菜为食,可使人的血液保持正常的偏碱性,避免患“富贵病”。郭老的饮食之道合乎养生之术,故而有助于他度过了86个春秋。
对于副食,郭沫若竭力主张菜肴要少而精。所谓精,不是指山珍海味,而是指搭配得当、五味调和的家庭小菜。他还以素食为主,不吃油腻太重的荤菜,适合他的菜肴是清炒油菜、海米炒芹菜、清蒸鱼、醋椒鱼等。
郭沫若一直保持着吃野菜的习惯。每到春季,他就和家人来到郊区,亲手采摘野菜。在他生病住院时,家人也和过去一样,选择各种野菜,采用各种烹饪技法,制作野菜佳肴,给他送到医院。他还常将二月兰、马齿苋、枸杞芽、红薯秧当作别具风味的小菜食用。
二月兰是一种很好吃的野菜。郭沫若在《百花齐放》这本诗集中还特意为它写了一首颂歌。诗的题目就是《二月兰》:“在群芳谱中自然找不出我们,我们野生在阴湿的偏僻地面。素朴的人们倒肯和我们打交道,因为摘去我们的嫩苔可以佐餐。既不要你们花费任何劳动来栽,也不要你们花费什么金钱去买。只要你们肯放下一点儿身份呵,采过一次,包管你们年年都会再。”
在郭沫若看来,野菜不仅清香味浓,能调剂口味,增强食欲,而更重要的是野菜营养丰富。
豪情不让千盅酒
郭沫若一生好酒,而且酒量很大,在同仁中出名且公认。在日本留学期间,常与好友郁达夫一同饮酒。在小酒店中,两人一壶酒,再叫上几样简单的小菜,便海阔天空地聊了起来,酒没了就再添,几小时过去了,究竟几斤日本清酒喝到肚子里,恐怕谁也闹不清了。后来,郁达夫常对朋友说,郭沫若人好,酒德亦好,是他最好的朋友兼酒友之一。
抗战时期,郭沫若在重庆任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之职,具体负责抗日宣传工作。郭沫若利用自己的身份,将一大批在大后方的进步文艺家团结在我党统一战线的旗帜下。1944年冬,当时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的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患病,受之托,郭沫若到北碚中大探望徐先生。两位老友相见,激奋之情难以言表。时值中午,徐悲鸿在家中设便宴招待郭沫若。郭沫若见桌上放了二瓶泸州大曲,高兴地对徐悲鸿说:“悲鸿兄真知我的心啊!”徐悲鸿笑着说:“沫若兄的酒量是名闻天下的,到寒舍来焉能不以美酒以待之?”两人一边畅饮醇香的曲酒,一边吐露对时下的看法。喝到兴起,郭沫若不禁诗兴大发,便借徐悲鸿文房四宝,挥毫写下一首七绝:“豪情不让千盅酒,一骑能冲万仞关;仿佛有人为击筑,磐溪易水古今寒。”酒助诗兴,诗逸酒气,充分表达了郭沫若的澎湃豪情,和对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坚强信念。徐悲鸿击掌吟诵,赞为绝唱。
当时,著名诗人柳亚子也住在重庆,与郭沫若交谊甚厚,彼此间经常饮酒酬唱。1945年8月的一天,柳亚子约上郭沫若和著名篆刻家曹立庵,来到一家酒馆,点了几样小吃,三人便吃喝起来。席间,柳亚子抨击起重庆当局的腐败现象,喝到半酣之际,柳亚子脱口而出一句“才子居然能革命”。郭老十分敬佩柳亚子的高风亮节,亦趁酒兴应了一句“诗人毕竟是英雄”。两人相视,都不禁大笑起来。后来,曹立庵特意给这副妙语联句刻制三枚闲章,分赠郭、柳两人,以纪念这次难忘的小酌聚会。
[关键词]《女神》;方言词语;方言语法;方言句法
Abstract:The dialect can be a literary creation of depicting characters and excellent tool to express feelings. Dialect proverb is also a lot of the important composition and classic literature with mandarin each have different aesthetic and express advantage. The "goddess" is a famous literary works, but the inside is containing dialect vocabulary, grammar and syntax.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author living environment, and creative background to study the works using dialects of the reasons and they are saying in works reveal a function, in order to better find works unique charm.
key words:“goddess”; Dialect words; Dialect grammar; Dialect syntax
[中图分类号] H17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女神》拥有非常庞大的语汇系统,方言不仅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成分,而且是它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考察作者的生平与创作时的背景对《女神》的方言现象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体会这一作品的独特魅力。
一、作者使用方言的动机
《女神》中出现方言现象与郭沫若生活的地域、家庭环境以及教育背景是分不开的。
郭沫若出生于四川乐山县沙湾镇。根据历史记载此地常年战乱,人多逃亡以至于本地的土著人甚少,外省移民大量流入。来自各方言区的移民经过长期共同生活不断融合,形成了现在的乐山方言。
有观点认为“郭沫若在创作《女神》中的诗篇时,他在汉语普通话中暂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等情况下,间或采用了一些乐山方言词语,这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女神》中不随便采入方言、口语。但是,如非方言、口语不足以发挥效力时,诗人也用方言、口语,但又使你感觉不到它是方言、口语。在新诗的开创时期能自觉地、得心应手地驾御方言、口语,使之与书面语言浑然一体,《女神》堪称独到”。方言、口语的确能弥补非方言语言的不足,上述观点看似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国务院是在1956年颁布的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在郭沫若创作《女神》时,显然是没有全国推广普通话的时代背景的,作家完全依靠自己的语言经历和积累进行创作,并不会存在非方言口语不足以发挥效力的情况,这一观点应该只是对作者创作心理的一种揣测。
还有一种观点是《女神》中出现方言现象并不是作者故意的、有意识的,而是在创作的时候“潜意识地复活了他的家乡方言”。笔者支持这种观点。其实这种无意识复活自己家乡语言的情况在全国推广普通话的时代背景下是普遍存在的,特别体现在生活于西南官方话区的人身上,而且这种普遍的现象还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四川普通话”,即俗话说的“川普”。
著名作家创作时使用“川普”,或许这样的观点有点可笑,其实并不然。从他的成长经历来看:第一,他从出生到1906年,14年的时间就一直生活在出生地沙湾,18岁以前并未离开过乐山,22年时间一直生活在西南官方话区,一直到1913年10月因求学而离开四川。在郭沫若成长的22年里,乡土方言就一直伴随着他并深深遗留在他的脑海中;第二,对于郭沫若来说,青少年时期对他影响最大的两个人,一是他的母亲杜邀珍,另外一个是私塾的教师沈焕章。根据现有资料来看,这两个人都不是也不可能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来启蒙和教导郭沫若的;第三,当时也没有电视这样的媒体可以让他接触到普通话,郭沫若在四川生活的22年应该很少接触到普通话。
从郭沫若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可以得知《女神》中出现方言和他并不标准的普通话口语有关,这种观点可以从他自己所说的话中得到证实。郭沫若曾经说过:“在民八、民九之交,那种发作时时来袭击我。一来袭击,我便和扶着乩笔的人一样,写起诗来。有时连写也写不赢。”“写也写不赢”这句简单的表达,对于同样生活在四川的人来说非常亲切,或许只有这个区域中的人才能体会到特殊的韵味,因为这就是四川方言,意思就是灵感爆发,手上的笔跟不上灵感的速度,无法快速地把灵感展现在纸上。
经过分析可以看出,郭沫若《女神》使用乐山方言并不是故意的,也并不是因为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所以才选用方言表达,他只是在创作“口语诗”的动机的影响下无意识地“部分复活了他的家乡语言”。《女神》一出版就受到高度的赞扬。不管是它自由支配的行文结构、多样的诗歌形式还是通俗不羁的语言表达方式都符合当时的历史发展要求。《女神》中的带有方言现象的语言是完全符合“五四时代暴飚突进的时代精神”的。因此也并不影响《女神》的地位和价值,反而使其成了“时代的产儿”并且推动这个时代的前进。
二、《女神》中的方言现象
(一)词汇方面
《女神》中的方言现象主要表现在词汇、语法和句法中,其中出现的方言词汇,大多都比较容易懂,因为同是属于北方方言区。比如:“他那筋脉隆起的金手”(《雷峰塔下·其一》);“返向那沉黑的海底流泪偷生”(《“蜜桑索罗普”之夜歌》);类似“灶头”、“烟筒”、“脑经”等这些词语都非常贴切而且富有表现力。但是仍然有一些四川方言词汇对于非本方言区的读者来说比较艰涩。主要是实词,比如:
(1)你又把我推倒,/我又把你揎倒。———《光海》
(2)a:塔下的河岸刀截了一样斩齐;b:就好像一个跳舞的女郎将就你看。———《金字塔》
(3)白云呀!你是不是解渴的凌冰?———《新月与白云》
(4)嗳!你横顺爱说这样疯癫识倒的话。———《湘累》
“揎倒”是一个方言词语,意思和“推倒”一样就是“推倒、”的意思,这里不难看出,因为前面一句已经用了“推倒”这个词,后面换了一个同样意思的词语,不仅避免了重复,而且显示出了词汇的丰富多彩。“揎”在四川方言中就是一个形象的动词,就是指“推”这个动作,意义一样。如果实在要挑出一点不同,那就是“揎”一般指轻轻推,如轻推一下人,但是如果是使劲推移个很重的物体,如一个重箱子,四川方言里面也用“推”,这就是这两个词细微的差别。“斩齐”意思就是“整齐”,“斩”是一个动词,一般与“刀”搭配,这个词语是非常准确形象的。不难想象,一把长短不一的杂草,用刀在半腰斩下去,这样截断的一把草的横截面几乎是一个平面。这个词所形容的“齐”是简单的“整齐”所不能表达的,形象的方言词语使得意思表达更加准确。“将就”这个词包含有乐于靠拢的意思,但是与“勉强适应”不同。在方言语境中,“将就”一词大概就是“谦让、迁就、顺着某人的意思去做……”往往出现在一个人很努力做一件事想要求得另外一个人的满意,但是怎么做都得不到他的欢心的情景。在四川,很努力的那个人一旦不耐烦了就会说“你到底要咋子?我难得将就你噢”。在文中,这个词语蕴含了女性以其娇羞、妩媚、活泼的姿态以讨得对方的欢心,或者说顺着对方的意思去展现自己的魅力。“凌冰”是指“冰”,乐山人往往称“冰”为“凌冰儿”,是个儿化词,但是“凌冰儿”并不是指方方正正的冰块,而是指自然凝结成的冰。如大雪之后,凝结在树叶或者树干上的金莹剔透的冰,这种形态是雪聚集之后凝结而成的,是不能认为塑造的。人为制造的冰称为“冰块”。乐山人称为“凌冰儿”往往包含有一种姿态可爱,令人喜爱的意味。而这里将“凌冰儿”的“儿”这一后缀省略变成了一个双音词,在诗歌中这样的词更加响亮。“横顺”的意思是“不管怎么样,总是”包含有一种蛮不讲理的意思;“疯癫识倒”的意思是“疯癫、颠倒错乱”之意,富于地域特色。
从虚词系统上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叹词和语气词。有研究乐山方言的学者就归纳了“咳、欸、吔、唷喂(唷喂呀)、哎唷喂呀”等五个叹词以及“喂、啵、咑、在、吼、嘞、呕、喔、喃、哒嘛”等十个语气词。在《女神》中的出现的特色语气词如:
颛顼(裸身披发,状如猩猩,率其党徒执同样武器出场)
叛逆徒!你们想往哪儿逃跑?天诛快……喂呀!喂呀!怎么了?
天在飞砂走石,地在震摇,山在爆,……
诗句中的“喂呀”是乐山方言的特色语气词,蕴含了一种雄浑语气,表达了最强烈的感情。在女神中出现的这类明显具有乐山方言特色的语气词并不多,更多是是现代汉语中的“啊、呀、哟”这类语气词,这些词并不是乐山方言所独有,但是在《女神》中却是方言用法。有学者就专门对此进行了论述,他们详细论述了这类现代汉语中的虚词在《女神》中的用法与普通话的用法大相径庭。并且对“一口一个哟一口一个呀,这是郭氏最基本的抒情语式”这个判断进行了批判。的确“啊、呀、哟”并不是乐山方言所独有的语气词,但是在乐山方言中,这并不是郭氏特有的抒情语式,而是四川人说话的习惯,或者说这样的句式就是四川方言的特色句式。大量语气词的运用,不仅使得诗歌富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和音韵美,而且体现了作者创作时肆意纵横、无拘无束的诗人气质。
(二)语法方面
四川方言语法在《女神》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叠词。如:“我们这五色的天球看看怕要震破!”(《女神之再生》);“只好学着人的声音叫叫!”(《巨炮之教训》。这两句的叠词都是动词叠加起来的合成词,在第一句中“看看”其实是可以省略的,“我们这五色天球怕要震破”依旧完整,但是“看看”这个动词合成的叠词却包含一个“缓慢、渐渐”的一个过程,这就是在此处方言词汇所蕴含的意蕴;而“叫叫”在这里的含义和“看看”不同,在这句中不能省略,但是如果说“只好学着人的声音叫”其实也很完整,但是“叫叫”不仅可以凑韵,而且包含一种非常勉强的意思,这是仅仅用一个动词“叫”所不能体现出的。第二个语法表现为“儿化韵”。《女神》中的“儿化韵”词汇如“月儿、歌儿、泪珠儿、灵魂儿、轻轻儿、今儿”等。以“儿”字作为后缀,只是一个后缀词,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如“月儿”其实就是“月亮”,“今儿”其实就是指“今天、今日”,“儿化韵”是四川方言的特色,对于外地人来说或许非常绕口,但是对于四川人来说却可以发得非常顺畅,就好像一个音节,但是却含有一个词语的意思,这是四川人说话的习惯,比较简便明了。第三个语法是添加词“个”,如“在个孟春的黄昏时分”(《电火光中》);“我怎能成就个纯洁的孩儿”(《岸上》)。这些句子中的“个”并不是量词,有人说也不是“一个”的省略,但笔者认为并不是很恰当,因为四川方言中添加“个”,也是可以认为是“一个”的省略,比如“在个孟春的黄昏时分”,就可以理解为“在一个孟春的黄昏时分”或者“在这个孟春的黄昏时分”。但是四川方言中添加“个”,更多的是“这个”或者“是个”的省略。比如有一点讽刺意味的说法“你个笨蛋”,这里其实就是“你这个笨蛋”或者“你是个笨蛋”,其实都是一样的意思。这也是习惯语法,比较简洁明了。
(三)句法方面
《女神》中运用“把”字的诗句很多,但是真正以乐山方言句式出现的只有两处:
(1)地球,我的母亲!
从今后我要报答你的深恩,
我要把自己的血液来
养我自己,养我兄弟姐妹们。(《地球,我的母亲!》)
(2)雨打平湖点点,
舟人相接殷勤。
登舟问草名,
我才不辨他的土音。
汲取一杯湖水,
把来当作花瓶。(《西湖纪游·赵公祠畔》)
在这两处中基本上形成了“把……来”的句式,如果用书面语来解释,可以当做“把……拿来”来理解。那么上面两句就是“我要把我自己的血液拿来养我自己”;“把(湖水)拿来当做花瓶”。除了这个句式以外,《女神》中还有类似于“涌着在”这类“V+着+在”,对于这种句式臧克家曾说这是“欧化句法”。但也有人认为是凑韵,的确在现在的四川方言里存在这种句式,但是方言的语法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因为没有办法考察到郭沫若所生活的时代乐山方言是否存在这样的语法,所以在此不加以论述。
从上可以看到,乐山方言对郭沫若来说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语言和思维方面,以至于自然流露于《女神》当中,但是却并没有影响到《女神》的历史地位。《女神》以其巨大的影响力,不仅使读者体会到了四川方言的独特魅力,而且有一些带有明显方言因素的词语特别是语气虚词,在《女神》出版之后就大量涌入了白话诗的创作之中,使得中国新诗的内容和形式真正地完善起来。
[参考文献]
[1]阎焕东.郭沫若自叙——我的著作生活的回顾.山西教育出版社.1986.
[2]胡忱 王泽龙.近三十年郭沫若《女神》研究综述.郭沫若学刊.2009.(3)
[3]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创造周报.第5号.
[4]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A].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5]曾少祥,杨林山.郭沫若艺术新论.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 (2)
[6]岳凯华.五四激进主义的缘起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岳麓书社出版.2006.
原文(略)
首句作者由街灯联想到天上的街市。诗中这样描写街市“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间没有的珍奇。”短短四行诗,言有尽而意无穷。诗人只用了“美丽”一词形容街市,用“缥缈”一词形容夜空,这简单的形容词不由让人生出无限遐想:深邃高远的夜空之中,点点灯光,街市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就藏在那白云之端。街市上灯火通明,照着游人如织的街道,繁华的街道两侧是雕梁画栋的街铺……至于街市上陈列的物品诗人没有作主观的描述,只用“世上没有的珍奇”留给读者以大胆的想象。世间没有的会是什么,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我想每个读者读到此处都会产生不同的想法。甚至都无法想象出这奇珍的样子。想象的空间之大,是任何其他词汇所无法达到的。正因为无法想象,这美丽的街市就更具吸引力。不由得让人想象着那遥远的夜空,就有这样一个神话般的国度,在黑暗中发出那让人神往的点点光芒,吸引着我们。
在这个世界里,牛郎织女再也无需忍受分隔两地的痛苦。他们可以在天河骑着牛儿来往,在美丽的天街闲游。这里作者用“浅浅的”“不甚宽广”来形容天河的深度和广度。这样简单而明白的语言很直观的让读者了解到牛郎织女来往的方便,感受到他们所享受到的自由。
作者又想象着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天街闲游。一个“闲”字写出了两人在天街逛街时的情态:两手相牵,游走在美丽的街市。在热闹的街头漫无目的,随心所欲地行走。他们时而驻足,挑选自己喜爱的物品,时而抬头欣赏这美丽的夜空,又时而侧耳倾听街头人们的议论,又时而围观街头精彩的表演……这个“闲”字更写出了他们这一份自由自在闲适的心情:再也没有长久的分别,再也没有压迫和担惊受怕。在这样一个自由的世界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享受自由带来的快乐,这是何等的惬意!没有过多的描摹,绮丽的色彩,更没有华丽的表达,短短几句话就把这样一个平和的世界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诗中还用了许多有表现力的词语。如写街灯用“明”“点”写明星用“闪”和“现”这些词更符合事物的特点。再如用“朵”这一量词来写流星,更赋予流星以形态上的美感。又如诗人渴望有这样一个自由美满的社会存在,并且坚信这样的世界一定存在。为了表达这种情感的坚定,作者只用了三个“定然”一个“定能”就把这种情感表达得坚定无比。
在读郭沫若的其他作品时,我们会发现他的许多文章都充满了瑰丽的想象,文笔恣肆,激情澎湃,如万道河流汇聚一起,冲向大海,势不可挡。如《雷电颂》:“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眩目的光明呀!”炽热的情感,激情的迸发,把对黑暗的憎恨抒发得淋漓尽致,使人读来痛快淋漓。还有如《炉中煤》《天狗》《凤凰涅》等作品,我们都可以从中感受到郭沫若内心火热的激情。他仿佛是一个时代的歌者在激情地歌唱理想抒感。而《天上的街市》一诗却不同以往的作品,它没有澎湃的激情,更没有华丽的辞藻,清新恬淡的语言把作者所憧憬的自由理想的世界勾画地美妙真切令人神往。如果说郭沫若的其他作品是色彩浓艳的油画,那《天上的街市》就是一幅简单而意蕴深远的中国画。
文/水 淼
“饭后漱漱口,牙齿不会抖”、“饭前洗手,饭后漱口”都是说饭后漱口的必要性。漱口不仅使口腔清洁舒适,还能防口嗅。
漱口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洁齿保健方法,因为刷牙不可能随时随地进行,但漱口就简单多了,可以在刷牙时进行,也可以在任何时候进行。饭后漱口可以将刚刚附着在牙齿表面尚未被细菌发酵的食物残渣冲掉,减少牙病发生的机会。所以饭后要漱口,临睡前必须漱口,吃甜食以后,更应及时漱口。
至于漱口用什么水,当然最简单的就是白水。但是不同的民族还有各自的漱口习惯,像欧洲人喜欢用葡萄酒漱口,因为它可以防口臭;我国古代人们喜欢用茶水漱口,因为苦涩的茶水中含有分解某些有害物质的成分,此外茶水中还有少量的氟,像含氟牙膏一样可以起到促进牙体健康的作用,同时茶水又有清热解毒、化腐的功效。有时口腔或咽喉患有炎症,会引起红肿、疼痛,这时用淡茶水、苏打水或盐水含于口中,反复漱口,可以缩短恢复时间,对咽喉炎症的治疗有辅助作用。
还有药物含漱。在历代医书中多推崇以清热解毒、芳香化湿类中药煎水漱口,所用药物有金银花、野、蒲公英、佩兰、香薷、薄荷等,不仅能保持口腔清洁,还有香口去秽作用。对已患牙病或口腔黏膜疾病的患者,还可选用三黄水或麦冬水饭后含漱,内服亦可。
怎样漱口才正确呢?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漱口就是在嘴里含一口水,摇一摇头晃一晃脑袋,借助头部的运动使漱口水在口腔里冲刷牙齿,这种冲刷作用是远远不够的。下面介绍一下正确的漱口方法:将漱口水含在嘴里,然后牙咬紧,利用唇颊部,也就是腮帮子的肌肉运动,使漱口水通过牙缝,这样才能达到漱口的作用。
中华名人一壶酒——酒豪杜甫
文/路 英
“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甘州当江南”,古称甘州的张掖若无那皑皑雪山和葱葱田野,谁会相信这是荒凉贫瘠的大西北?一边大漠淘沙,一边水乡绿稻;一侧荒滩盐碱,一侧柳绿花红;一半塞上的严酷,一半江南的春景;以前,这里就叫作“塞上江南”。
就在18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这里有一位镇守张掖的长官张先生。张先生的官职为“守张掖长”兼“武威太守”,也就是全面主持张掖军事工作和武威行政工作的最高长官。这位守张掖长卒后,陪葬极为“高端大气上档次”。
这是一座大型砖室墓,分前、中、后三室,前室附有左右耳室,中室附右耳室。即使此墓被历年盗毁多次,但在它的最后一次发掘中,在长度不足20米的墓穴中还是挖掘出了大量珍贵文物――金、银、铜、铁、玉、骨、石、陶器等陪葬品两百余件;铸造极为精致的铜车马、武士仪仗俑多达99件,此阵势足可想见张将军出征或巡视时壮观的场面。
就在车马仪仗队的最前列,有一匹器宇轩昂、急速飞驰的骏马,其前肢两蹄和后肢左蹄呈腾空状,后肢右蹄踩在一只飞鸟之上。可见,这是张将军最为得意的一匹领头马,快速奔跑在队伍的最前列。
是金子总会发光
此马刚刚出土时并未受到足够多的重视。那还是1969年,“”如火如荼的时候,广大民众为了响应 “深挖洞、广积粮”的号召,全国各地都在挖防空洞。甘肃省武威县的老百姓也在斗志昂扬地挖着,明代这里曾有一座雷祖观,更早的时候叫作雷台,是古人们祭祀雷神的地方。就在它的下方,村里第十三小队的社员用锄头居然刨到了坚硬的砖头,一堵青砖墙的墓室显现了出来。很快,挖坟掘墓的事情传到了武威县文物局一位领导干部那里,他去找公社大队长、做群众工作,用尽心血才将这批文物保留下来,并最终移交给甘肃省博物馆收藏。
真正认识到这件铜奔马文物价值的,则是著名考古学家郭沫若先生。1971年9月,郭沫若陪同柬埔寨王国代表团访问甘肃时抽空前往甘肃省博物馆参观历史文物陈列。当郭沫若看到了这组铜车马仪仗队,特别是在队伍最前面身长45厘米、高为34.5厘米的领头马时,他眼前突然一亮,并叫工作人员拿出来让他端详。郭沫若认为这匹铜奔马的考古和艺术价值非同小可,并欣然将其命名为“马踏飞燕”。
然而,郭沫若当时为什么认定那是“飞燕”,而不是其他鸟类呢?原来,据有关资料记载,郭沫若当时联想到了李白的诗词《天马歌》中说的“回头笑紫燕”,而想到了疾驰如燕的骏马。自古以来,很多人都爱马,这里说的紫燕也指古时家马的一个品种;相传,汉文帝有良马九匹,其一名为紫燕骝。南朝梁简文帝也说过:“紫燕跃武,赤兔越空。”
家燕飞得不够快
很多人将奔跑急速的马都比喻为燕,或与燕扯上各种联系,包括这件“马踏飞燕”的文物。然而,似乎古人见到疾飞的这种鸟,并不是我们现在最常见的燕子――家燕。首先,说起燕子的尾巴,大家一定不陌生,譬如燕尾服,屁股后面有两条叉开的“燕尾”。但是,马蹄下的鸟尾呈楔形,而家燕的尾羽是典型的叉形,并且是深叉形,也就是经典的“燕尾”;如果家燕的12枚尾羽全部像扇子一样展开,最外侧的2枚比其他尾羽都要长很多,家燕在快速飞行中尾巴会打开,即为叉状或貌似剪刀状;而“飞燕”并未呈现出家燕尾巴的形态。
其次,家燕虽然在飞行中看上去比麻雀、喜鹊、乌鸦之类常见鸟类的速度快,但它的飞行速度只能说“一般般”,其最高时速只有75千米,与飞行速度最快的鸟类相比简直相差甚远。家马奔跑的最高时速通常可达90千米,但如果说一匹马的奔跑速度只是刚刚超过了家燕的速度,而这匹被张大将军尊为千里马、天马的领头马只是踏着家燕的话,那么这匹马与一般的家马又有何区别呢?所以,“马踏飞燕”的“燕”显然不是家燕。
雨燕短尾剪刀小
那么会不会是另一类叫作“燕”且飞行速度更快的鸟呢?除了雀形目燕科的家燕、河燕、崖燕、岩燕、沙燕、树燕、林燕、毛翅燕、锯翅燕、毛脚燕等90种之外,还有一类鸟也叫作“燕”,但并不是真正的燕子,它们是――雨燕,隶属于雨燕目雨燕科,全世界约有100种。雨燕的翅膀为尖长形且后拢,脚趾为前趾型,即4个脚趾全部向前,适合抓握岩壁,而不能站立在树枝或电线上,它们与蜂鸟是近亲。
雨燕的飞行速度很快,在整个鸟类世界中都名列前茅。其中,飞行速度最快的雨燕是白喉针尾雨燕,它的水平飞行时速达169千米。我们平时最常见的普通雨燕,亦称楼燕,就是北京奥运会福娃妮妮的原型,在北京也被称为北京雨燕,水平飞行时速达112千米。直到今天,在甘宁一带仍然可以见到这两种雨燕疾驰在天际,捕食各种空中飞虫。
还是隼最靠谱
考证到这里,我们可以知道,郭沫若先生起的名字显然不科学,无论雀形目燕科,还是雨燕目的鸟类都不符合铜奔马蹄下飞鸟的形态特征。那么,哪种鸟既符合形态特征,也符合速度标准呢?矛隼飞得很快,俯冲时速为187~209千米。更快的是金雕,它的水平最高时速为129千米,俯冲时速可达320千米。世界上飞行速度最高的鸟类是游隼,它的水平飞行时速最高为105~110千米,俯冲时的最高时速可达389千米,是世界公认的动物飞行冠军!
(一)语言结构美音韵是语言的音乐语法,是流淌在语言结构中的节奏感和韵律美。音韵之于语言,就像乐器和乐器演奏出的音符一般。音韵是语言音乐美的体现,能陶冶读者对于语言艺术的审美情趣。以文学翻译中的中译英为例。英国桂冠诗人尼丁生的诗歌《小溪》中的“Ibubbleintoebbingbay./Ibabbleonthepeb-ble”。这句诗是很有韵律,小溪欢快流淌的声音化为了语言的音韵,流淌于作者笔尖,传递着可感的审美信息。如果译为“我在鹅卵石上嘟嘟囔囔。/我在退潮的海湾里讲个不停。”这样的翻译将溪水拟人化了,符合作者写这首诗用的第一人称的口吻。读者能感受到小溪流过的声音,但却是一种聒噪的声音,未传达出小溪流淌的轻。可以将其译为“我汩汩地流向退潮的海湾。/我潺潺地吟唱于鹅卵石之上。”这种译法能使读者听到小溪流过的声音,其中拟声叠词的使用也能使读者感受到诗的音韵美。再看毛荣贵先生的翻译“我汩汩地流向退潮的小湾。/我在鹅卵石上响声潺潺。”这种译法读起来更具音韵美。因为原诗中的“bubble”“babble”“pebble”属于尾韵,音律感极强。此句也常用来做英语绕口令的练习。毛荣贵先生的译法将“babble”放在了句尾,且用的是四字格,不仅具有音韵美,而且将那种诵读原诗的拗口的感觉通过后置谓语的形式巧妙地表现出来,读来朗朗上口。语言的音韵是作者写作情感的真实流淌,文学翻译若能传神地传达原著的音韵,会给译作增加层次丰富的美感。此外,从句式结构上来看,文学翻译也尽显其艺术魅力。下面以文学翻译中的汉译英为例。汉语句式具有整饬美。骈体文就是整饬美的代表。这种文体具有词句整齐、声韵和谐、辞藻华丽的特点。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时,雨雪霏霏。”这种并列的对偶句式的运用,使文章句式整齐,音韵优美。例举汪溶培的翻译“WhenIsetoutsolongago,Freshandgreenwasthewillow.WhennowhomewardIgo,Thereisaheavysnow.”通过这样翻译,通过句子之间音韵的协调,音韵和谐,句式整齐,传达了骈体文的整饬美。
(二)意美鲁迅曾经说过“意美以感心”。意美首先表现在意象美。文学作品中都蕴含着意象,意象是文学作品美感的组成部分,能够引起读者的艺术共鸣。好的文学翻译不仅能够传达文学作品中的意象,而且还能够进行艺术的再创造。下面以文学翻译的中译英为例,赏析文学翻译中的意象美。“Oneofthoseso-berandrathermelancholydaysinthelatterpartofautumn,whentheshadowsofmorningandeveningalmostmingletogether.”此段话中包含多个景物意象,笔者直译为“这是晚秋里冷清而又令人忧郁的日子,早晨的影子和黄昏的影子相溶”这样翻译似乎也翻译出了原文的意象,但是美感不足。再看参考译文“时方晚秋,气象肃穆,略带忧悒,朝翳和暮色,几乎相接。”参考译文用凝练的词组将原文的意象用四字格来表达,在简洁的篇幅里勾勒出了诗一般的意象,极具画面感。再者,意境美也是意美的体现。意境美是由意象所组成的多维空间,是意象的情景化。同时意境也是作者情感渲染下的多维空间,与意象一起感动着读者的心。以中译英为例,“Graduallytherivergrowswider,thebanksrecede,thewatersflowmorequietly,andintheend,withoutanyvisiblebreak,theybecomemergedinthesea”。这句英文描绘了大江入海,水天一色的意境。其中,“withoutanyvisiblebreak”更是将大江入海的动感描绘得及其生动,参考译文“无声无息地融入大海,两者浑然一体。”译文将大江入海的气势磅礴表现得悄无声息,表出来另一重意境,即将大江无怨无悔,势在必行地与海洋汇合的意境表现出来。
(三)风格美由于译者具有不同的文化素养和写作风格,翻译出的作品也具有不同的风格。以马修?阿诺德的《多佛海岸》中的诗句为例,“Theseaiscalmtonight./Thetideisfull,themoonliesfair/Uponthestraits;ontheFrenchcoastthenight/Gleamsandisgone;……”郭沫若的译文为“今夕海波平,潮满月如镜,/海峡之上空,流光照遥境。/彼岸法兰西,灯火时明灭,/”郭沫若用整齐的五言古体诗表现出了原文的意境。虽然在形式上与原文的差别很大,但确给喜欢古体诗的读者以审美体验。这样翻译展现了中国古体诗的魅力,同时又将西方文人的审美体验呈现给了读者。郭沫若的译文体现了古体诗的风格美。辜正坤对这首诗也进行了翻译,他的译文备受推崇。他的译文为“苍海静入夜。/正潮满,长峡托孤月;/看法兰西岸,灯火明灭。/”辜正坤的译文在形式上与原诗相似,保持了长短不一的句式。体现了原文多佛海岸潮起潮落的特点。此外,他翻译时用的是词曲的形式,翻译出了气势恢宏的风格。从“看法兰西岸,灯火明灭”就可以体味出译文索展现的多佛海岸宏伟的气势。这让读者联想到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所展现的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气势恢宏。所以辜正坤的译文用词曲的形式,在诗译的“音”与“形”之间做了恰当的取舍,使译文以词曲的形式,谱写了壮丽得多佛海岸,给读者以强烈的审美体验。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