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父亲的眼神阅读答案

父亲的眼神阅读答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父亲的眼神阅读答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父亲的眼神阅读答案范文第1篇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现代文阅读题而言有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从整体阅读,从整体上去把握,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写作思路、思想感情以及写作技巧、表现手法,而后仔细琢磨文章的字、词、句,体味其中的含义,揣摩作者的观点,要注意把观点和材料分开,看看哪里是作者运用的材料,把这些材料放到一旁,观点用“圈画、勾、点”法做上标记,观点就水落石出了,抓住这些观点,就抓住了文段内容的核心。其次,审题要仔细,如有些题目要求从整体上概括,有些要求从内容上理解,还有些则要求从结构上和内容上分析,也有要求从正反两方面作答。看清了要求,才能有的放矢。切不可没完全读懂题就做题,或者边阅读边做题,这样往往会顾此失彼,事倍功半。

如简答题:

(1)普希金“独有的绘画状态”是怎样的状态?

(2)作者为什么强调“文学与图画自由融混的现象”“中国之外惟有普希金一人”。

要正确解答这道题,就必须整体阅读全文,根据命题要求,在全文中去搜索提取信息。放眼全文,这篇文章写了文学大师擅长绘画,并且谈到东西方文学的区别,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艺术现象。普希金做画是在诗情之下激发出来的,是诗稿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托尔斯泰认为普希金“用诗歌思想”也“用画思想”。根据这些内容可以对普希金绘画时特有的思想状态加以概括说明。例如可以答“涌动着强烈的诗情画欲”,可以答“用诗、同时也用画思想”,可以答“由诗激发出绘画灵感”等。依据文章的倒数第二段理解可以回答第二问。总体说来,作者要强调的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古代东方写字与绘画的工具、材料差异不大,而西方写字与绘画的工具、材料完成两样:西方绘画另有一套训练方法与绘画理论;.西方强调解析与分类,不推崇全能,不大讲究触类旁通――导致各种艺术之间的壁垒不容易逾越。而作者认为提倡逾越这种壁垒,是很有利于发挥人的潜能。

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体现在阅读题上,我认为要着重抓好两个方面,即借鉴和创新。准确的讲,借鉴就是借助原文语句来答题,这也是现代文阅读的常见题型的答题技巧方法;创新就是答题中利用文本的信息来概括并融入自己对文本理解来答题。

1.借鉴性回答

在现代文阅读题中能准确对有用信息加以准确提炼是很重要的。信息既包括文段内容信息,也包括文体信息。提炼文段内容信息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原文中的相关语句作答。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答案都在原文中,看你会找不会找。但不是整句照搬,要灵活机智,在题目的上下寻找:中心句一般来说可以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之中去找;抓住重点词语加以连缀、概括;涉及主题要纵观全文,从每一段提炼一个中心句来概括,从而正确完整地表达意思,完成答题。

提炼文体信息,要求学生细心区分文体信息。在阅读训练时,同学们要注意区分文体。如记叙文中人物的分析、环境描写、情节安排;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等。比如同是分析语言特点,记叙文侧重于分析细节描写、叠词运用、修辞手法等;议论文侧重于词语的意思、语言表达的严密;说明文侧重于表现语言的准确等。再比如,同是排比修辞,在记叙文中的作用是表达强烈的感彩,在议论文中的作用是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议论的力度,文体不同,答法就不一样。

又例如;《乡土情节》中第一题: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

要解答这道题,我们必须从局部出发,确定答案所在区域,再提取信息,进行答题。而在原文中,此题的答案就能从第四段找到。第四段中有这样四句话:“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可能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考生只需将这些句子整合,抽取,答案就非常明白了。

2.创新性回答

阅读题中有些探究类问题,这类题型是以考察鉴赏评价能力为主的,对文中提到的某个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学生回答问题时就不能只满足文段的原话,还要能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调用文外的知识和能力储备。来谈谈自己的感悟和结合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理解或简要分析,这类题要求学生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融入”到试题的回答中去。

再比如:有人说,“河的第三条岸”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它象征着“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如果这样,那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持何种态度?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如果说“河的第三条岸”是“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既支持,但又害怕、不理解。首先是支持,表现在乐意跟随父亲一起上船:在父亲需要的时候帮助你“偷”食物:当全家人都走了,我还在默默地守护着父亲,并对他说“无论何时,我会踏上你的船,顶上你的位置”。其次是不甚理解,少年的不理解,只为了追求而去,当父亲接受你的提议后,我浑身战栗,害怕极了,甚至“发疯似的逃掉”,把父亲看作是“另一个世界来的人”。

这道题的回答侧重从文本艺术表现与思想内容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答题时必须受文本内容的限制,但又可以有自己的“个性化”解读。

三、螳螂捕蚕,黄雀在后

现代文阅读比较难,不好把握,我们应该不断总结经验方法,即在每一次解题暂告结束后,回顾一下自己解题的步骤过程。想一下自己在答题中的心路历程,有何经验教训等等。这些都是反映多元认知水平的重要指标,学会答题回顾的策略,培养回顾答题学习的习惯,有利于提高多元认知水平,有利于掌有效的答题策略,有利于领悟文本的精髓,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

父亲的眼神阅读答案范文第2篇

她大约5岁模样,眉目清秀,纵是满身尘土也掩不住她眼中的灵气。然而不幸得很,这小天使却是跟着父亲在拾荒。看着她在垃圾堆上欢快地走动,我的心就沉了一下,多乖巧的女孩,却陷在贫困生活里,若给她换一对父母,穿上名牌童装,她必定会变成真正的人间天使。

我路过此地,是因为我要去取钱。儿子嚷着学钢琴,当然得满足他,这是一个极高雅的爱好,虽然花费不菲。我从银行回来的时候,依然看到他们。小女孩在跳跃着收拾小物件,她的父亲坐在破纸板上休息,一脸爱意地看着他的宝贝女儿,那眼神让我心醉。

回家后,太太带着儿子奔辅导班去了,我站在阳台上抽烟。在烟雾缭绕中体味一些自己不能改变的痛苦。突然,我看见楼下走过一对父女,钻进不远处的棚子里去了,那对拾荒的父女居然就住在附近。他们什么时候住在这里的,我无法知晓,在平日里,谁会注意他们呢,包括我自己。

我继续在阳台上观望。不一会儿,就见棚子里走出一个青衣女人,在外面摆好了小凳子,喊着什么。那对父女就跟着出来了。他俩在女人的监督下,就着盆里的水洗手,然后聚拢一圈啃馒头。旁边的空地上,堆着小山似的纸板和杂物,那是他们的财富。

吃过饭后,女人开始整理刚拾来的东西,男人却做了个很奇怪的举动,他从棚顶抽出两根钢管,斜靠在墙上,然后很认真地调整。“他在干什么?”这问题刚刚在我脑海里产生,随即就有了答案。只见女孩欢快地跑过来,由父亲高高举起,顺着钢管滑梯尖叫而下,滑了一次又一次。

很奇怪,我居然感动了,默默地、噙着眼泪看他们嬉戏。我原以为,贫困的生活会让他们愁眉不展,哀叹连天,可是,我看见的却是淳朴的欢乐,看见一个孩子正在享受她的童年,与其他孩子无异。

正收拾垃圾的女人被嬉戏声吸引,扭过头看,继而定定地站着笑。她是母亲,抱孩子的是父亲,而在钢管滑梯上的,正是他们的天使。即使没有名牌童装,她依然是天使。

1、文章描写了小女孩与家人相处的三幅动人的画面,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本文的标题中有“天使”二字,细读全文说说你对这两个字的理解。

3、下面两个句子任选其一,简要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①他俩在女人的监督下,就着盆里的水洗手,然后聚拢一圈啃馒头。

②正收拾垃圾的女人被嬉戏声吸引,扭过头看,继而定定地站着笑。

4、阅读下面的诗歌材料,并结合你对本文主旨的领悟,对“幸福”一词做出阐释。

父亲的眼神阅读答案范文第3篇

篱笆青青宋

①篱笆青青,来自乡村的深处,青绿着,蜿蜒着,像一条绿色的丝带,拴住乡村的暖,拴住庄户人的脚步,拴住千里万里之外游子的心。你见过山的险峻,见过海的宽广,却不一定就见过一围小小的篱笆,纤细,温柔,一如母亲慈爱的眼神。等你走得近了,等你放下手中的行囊,你禁不住要停下来,在这小小的篱笆旁,借着篱笆青青的思绪,想起了远方的亲人。

②一丛篱笆,可能是一段小小的竹林。青青的叶子,细细的竹节,繁密或稀疏的枝条,透过去,能看见鸡的逡巡,鸭的悠闲,或许还有一条狗戒备的眼神。忽而,篱笆深处闪过一张朴实的面孔,和蔼的女主人会用浓浓的方言问你:渴了,还是累了,要歇歇脚?庄户人家的日子散乱,不过水是甜甜的。没错,甜津津,凉丝丝,你不要介意隔着竹篱递过来的青瓷大碗,井里汲取的凉水混着竹的清新沁人心脾。

③竹篱内外,陌生也变得如此温馨。

④一丛篱笆可能是一棵棵紧密相连的花椒树。尖尖的针刺均匀分布在相互交错的枝丫间,不挡风,不挡雨,却可以忠实守护好自家的小院。院子里的枣树挂满了果儿,红的青的真好看,馋煞了几个调皮的乡下小子,他们围着花椒树篱笆转了好几圈儿,就是没找到一个可以下手的地方。这些,树篱都看见了,只是不想说,但等八月十五的当口,卸枣果儿,主人自会提了满满一篮子,东家西家,左邻右舍,哪个乡下的捣蛋鬼都能咀嚼上甜丝丝脆生生的大红枣。

⑤花椒树上已然挂满了一嘟噜一嘟噜的小花椒,红红的,秋风里飘着麻酥酥的香味儿。

⑥一丛篱笆可能是一串长长的豆角丝瓜架。父亲随便插了一圈小木棍,母亲在春天撒上种子。单等着春风吹,单等着夏雨下,长长的木篱笆上开满了花。有吊瓜花,有丝瓜花,有紫红如梅朵的梅豆花。要不人说乡下的母亲辛苦呢——见缝插针地打扮了一下,就给小小的农家小院牵来一篱笆美丽的花。蜜蜂嗡嗡飞,蝴蝶对对舞,偶尔也有一只小虫子躲在花篱的深处,弹起柔柔的丝弦。

⑦繁花锦簇的木篱笆是母性乡村优雅的蕾丝花边,掩映间,羞怯不语。

⑧红红的朝阳升起来了,一声鸡啼唱破了黎明,一刹那乡村沐浴在七彩云霞下,鸟儿们在篱笆上唱起了情歌,歌声婉转,流淌着多情的音符。我自散发着谷物香醇的梦里醒来,绕着青青的篱笆看了又看,像读一首诗,像欣赏一幅画,像听一曲古典的乡情乡韵。每片叶子都是清新的,每朵花都飘散着清香。就连晶莹的露珠,一旦亲近上青青的篱笆,也会久久舍不得离去。它快乐地从高处滑落,落在低处的叶面上,又调皮地跌落在篱笆下青青的草丛里;又或许被几只早起的蚂蚁匆匆抢了去,分享着自然母亲赐予的芳醇。

⑨花墙,当我想起这个词来,青青的篱笆把我包围在幸福的记忆中央。我知道,乡村是贫穷的,但乡村又是那样的质朴。每一个村庄有每一个村庄的气息,每一个村庄都会有几条青青柔柔的篱笆墙。春天,你推开料峭的春寒,跟墙角的爬山虎较着劲儿,和田野里的庄稼打个赌——一定要把乡村打扮成如花的女儿。秋天,你怎能拒绝篱笆上面青青红红的果实,长长的丝瓜,爬一路结一路,点缀其间;紫红的梅豆,站在最高处,像一面面飘扬在风中的旗帜。母亲呢,正忙着招呼路过篱笆门的大娘婶子:“多摘点,多摘点,你看这篱笆要压塌了呢!

⑩平原的乡下,不见山不见水,唯独随处可见青青的篱笆。土墙呢,嫌太厚,嫌太重,让人感觉不到一丝轻松;砖墙呢,嫌太高,嫌太冷,有点不近人情;只有篱笆墙的影子,青青细细柔柔长长,像过也过不完的青葱岁月。我从乡下走来,深深懂得篱笆墙的弱德之美:不与人争辩,也不自惭形秽,只要心中永驻春天,生命的青绿会一直蔓延。

⑾轻轻的,当我的眼神再次抚摸青青的篱笆,刚好暮色渐浓。一弯新月升起在村庄的上空,皎洁的月光洒在屋檐上,流泻在安静的庭院中,穿过岁月那围青青的篱笆,投影在我安静的思绪里。这一生,是不是我也会拥有自己的篱墙,一丛青青的竹,或一排密密的小树,抑或一条开满春天的花墙,清与浊,真与假,善与恶,都不会轻易逾越。

⑿12多只愿与一面清寂的篱笆,与乡村相守到老。

阅读训练

11.作者在文章的第①段中运用了第二人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12.简要分析本文第⑻段划线句子语言特色。(6分)

13.文章以“篱笆青青”为题有什么好处?(4分)

14.文章最后一段说“我只愿与一面清寂的篱笆,与乡村相守到老”,简要探究其中的含义和作用。(6分)

试题答案:

11.(4分)

作者在文章的第(1)段采用第二人称手法入题,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揣摩读者心理,在对比中表达了对篱笆墙的喜爱之情;(2分)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让读者仿佛也感受到了篱笆墙的慈爱与温馨,撩拨起思念亲人的情绪,同时引出了下文对篱笆的叙写。(2分) (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12.(6分)

①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描写了乡村早晨的美好景色,语言生动形象。比喻、排比如:把篱笆比成“一首诗”“一幅画”“一曲古典的乡情乡韵”,生动形象描写出花墙篱笆的优雅之美。拟人,如 “露珠,一旦亲近上青青的篱笆,也会很久不舍得离去”,生动有情趣。(4分)(其手法每一种2分,要有阐述,说出两种就可以得到4分)

②语言清新典雅,描写富有图画美。一丛篱笆,一颗露珠,几只蚂蚁,都是一幅美妙的画。(2分)

13.(4分)

因为篱笆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结构上起到串联全文的作用;(1分)是温馨、幸福、质朴的象征(1分);是抒情的载体,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坚守心中的篱笆墙,希望心中永驻春天、生命的青绿常在”的主题。(2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14.(6分)

父亲的眼神阅读答案范文第4篇

悔的边缘

刘心武

从地铁站出来,是人流高峰期,地铁站台仿佛一个巨大的鱼缸,人群就像穿梭洄游的鱼儿。他被后面疾步往前赶的人从侧面撞了一下,他早已习惯社会中人际间的碰撞,本能地一停步,见是一个年轻人,那年轻人的眼光跟他刚一接触,就问他:“三益大厦从哪边走?”他回答:“那应该走东出口……”可是年轻人却马上离开他,又去问站台上报摊上的售卖员。他心想,怎么回事?为什么不相信我的回答,我指点得很正确很清楚呀……他这样的年纪,加上他的教养,以及他性格中的一种执拗,使他在短短的几秒钟里,产生一种感叹,如今社会上人与人之间怎么增加那么多戒备?连问路也要再三验证才能确信吗?同时又产生出一种冲动,就是一定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使这位年轻人树立起信任陌生人的信心。于是他小跑着,穿过江鲫般的人流,追上了那个年轻人,呼唤他:“小伙子!”

那年轻人听到他的声音,回头望着他,眼里充满了复杂的表情,他一时难以破译,总的来说,大概是无比惊讶。他就对年轻人说:“小伙子,我带你去三益大厦。最近这边修路,如果没人带路,那可能就绕来绕去找不着了……”年轻人瞪圆眼睛,嘴唇嚅动着,大概是想说不用了不用了。他就又微笑告知:“我就住在这边,顺路就把你带到,跟我走吧。”他引领着那年轻人去上滚梯,那年轻人自觉地站到滚梯右侧。他心想,这就说明小伙子还有点文明习惯,大概是个外地考到北京的大学生吧,去三益大厦,也许是到那里头的公司求职面试,那就更不能因为路不熟而误过约定的时间,自己带他去真是非常应该。

出了地铁站,那年轻人就说:“老先生,我自己去吧。”他笑:“看见了吗?两边全是临时栅栏,谁都得从这儿过呀……”转了两个弯儿,出现岔口,那年轻人说:“谢谢啦,你自便吧……”他的笑容更灿烂:“自便?那你可知道该往哪边?来来来,跟我拐这边……”就这样,终于走出栅栏,人流疏散开,前面已经显露出了三益大厦。年轻人刹住脚,这回不知怎么绷紧脸,挺不高兴的样子,挺生硬地说:“行啦,别跟着我啦,我看见啦。”他本想说:“我回家也得经过三益大厦,我把你送到门口吧。”但望见那年轻人的眼神,他想,啊,如今的年轻人都特别在乎自己的隐私权,也许,人家到三益大厦里办事,希望能够保密呢。于是他就站住不动,指点前面说:“大厦的门朝西,拐往西边的时候,留神那地下车库里开出来的车,虽然规定车子到了出口一定要停下来,看清没有路人才能开出,可是如今就有那财大气粗的人,车子猛地往外冲,上个月就撞倒过一个民工,我正好路过……那开车的还骂那民工不懂城里的规矩……所以,你头回往那走,要特别小心!”

年轻人还没到三益大厦就停住了脚步,他猛地扭回头,看那领路的老人还在不在。没影儿了。年轻人的心先一松,接着就越来越紧,仿佛被他自己的手狠狠地捏着,它是在下地铁车厢后,从老人一侧的衣兜里,窃走了老人的钱包,那钱包里究竟有些什么,他还没机会检看。他向老人问路,以及问过老人又去问卖报的,无非都是转移老人的注意力,万没想到的是,这位老人却向他展示出十二分的善意……这世界上还真有善吗?真有信任吗?甚至会相信他这样的一个生命?……一种浓酽的悔意涌上心头,他想马上找到那不见身影的老人,把钱包奉还……他朝三益大厦的反方向快走了几步,却又站住了。他在悔的边缘徘徊……

15.通读全文,说说文章标题“悔的边缘”具体指的是什么?(4分)

16.老人当初为什么那么主动热心给小伙子带路,后来又离开了?从中看出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6分)

17.在第一段中找出与“人群就像穿梭洄游的鱼儿”一句照应的比喻句,并分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18.阅读以下链接的材料,结合上文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6分)

材料一:佚名《天职》一文中讲述了一个小偷夜里到海尔曼大夫的诊所偷窃,因被氧气罐绊倒摔断了大腿,海尔曼大夫连夜替他做了手术,并帮他彻底治好了病才交给警察,使小偷感激得五体投地,并当场表示了悔改之意。

材料二:报纸上曾登载过这么一件事,一位父亲千辛万苦为儿子筹足了上大学的学费,不慎在途中被跟他们聊得很投契的小伙子偷走了。父亲凭着在聊中对那小伙子的了解,认定他偷钱是有苦衷的,一连几天到被偷钱的地方用纸与那小伙子沟通,再三表明对小伙子的信任,恳请小伙子把钱还给他解燃眉之急。结果,那小伙子真的把偷去的钱寄回给他,并说明是被他的信任所感动。

参考答案:

15老人的善良关爱使偷了他钱包的年轻人产生了悔意,想还钱包又犹豫不决。

16 热心带路是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使年轻人树立起信任陌生人的信心。(2分)后来离开是为了尊重小伙子的隐私。(2分)从中看出老人是一个善良、热情、善解人意的人。(2分)

父亲的眼神阅读答案范文第5篇

【摘要】面对浩如烟海的语文知识和名目繁多的写作技巧,语文老师如何“授人以渔”,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是语文教育工作者长期孜孜以求的问题。笔者在这里只想将自己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写出来,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关键词】成语改错 口诀记忆 仿例造句

Lead students to learn Chinese cleverly through some learning methods

Ding Wenhong

【Abstract】Facing vast Chinese knowledge and writing skill with multiplicity of items, how do our Chinese teachers teach students to fish and improve their learning efficiency? It is the problem that Chinese teaching staff has been seeking for. In this article, the writer here just wants to write out his personal teaching experience, just for reference.

【Keywords】Correction of idiom with mistakes Memorizing through a pithy formula Making sentence through examples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这一理念在新课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是叶圣陶语文教育整体改革观中的重头戏。教学得法,事半功倍,学生受益且一辈子受用;教学不得法,事倍功半,学生受罪甚至学了比不学还要糟糕。面对浩如烟海的语文知识和名目繁多的写作技巧,语文老师如何“授人以渔”,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是语文教育工作者长期孜孜以求的问题,笔者这里只想将自己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写出来,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1.成语改错讲技巧。“成语改错”几乎是语文考试的必出题型,为什么出卷老师对这种题目情有独钟?就是因为它不仅能检测出哪些老师能够讲解得通俗易懂,还能了解哪些学生学会了学习。因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叶圣陶指出:“要了解语言文字,通常的办法是翻查字典辞典,这是不错的。……无论什么人都该把字典辞典作为终身伴侣,以便随时解决语言文字的疑难。”但是,“单靠查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注意归纳总结,得到真实的经验。这里笔者想就成语改错有哪些技巧,作一些思考探讨,以供师生复习时参考。

1.1 参看双音节词。如究竟应该写“山青水秀”,还是应该写“山清水秀”,恐怕很多人弄不清,因为大家可能认为高山肯定是“青色的”,当然应该写成“山青水秀”,这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这个成语从形式上看属于由“山清”和“水秀”这两个主谓结构构成的并列短语。意思是“山水清秀”,由此我们会联想到写一个人“眉目清秀”而用的成语“眉清目秀”,知道了成语中的“清秀”这个双音节词的写法,就不会将类似的成语写错了。

那能不能将“无精打采”写成“无精打彩”呢?当然不能,因为这个成语不是并列短语,不能把成语中的“精神、神采”的意思理解成表示“漂亮之意”的“精彩”。同样,“闲情逸致”这个由两个动宾结构构成的并列短语中,就不能把“致”写成“至”,因为有“情致”一词,而没有“情至”之说。要注意的是“参看双音节词”的方法也不是绝对有用,如“歪风邪气”、“歪门邪道”中“风气”、“门道”可以连,“歪邪”就不能连,如果连成“歪斜”代进去,就变成“歪风斜气”、“歪门斜道”,这又都错了,这就需要用下面“理解词义”的方法来解决。

1.2 考虑有关词性。究竟应该写成“语重心常”还是“语重心长”呢,这个成语虽也是由两个主谓形式的词“语重”和“心长”构成的并列结构短语,但找不到双音节词,这该怎么办呢?这就要看,在相同位置上词的词性,因为前面的“重”这个词从词性上来说是“形容词”,如果后面写成属于“副词”的“常”,显然就不能构成并列结构了,要想使这个成语变为并列结构,就只能用属于“形容词”的“长”。这样一推敲,恐怕比你“死记硬背”或者“盲目抄写”的效率不知要高上多少倍吧!类似的成语还有“德高望重”中的“高”和“重”等等。

1.3 不受前字影响。“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中的“缭”和“暇”都有学生因受前面的“眼”和“目”的影响而写成“目”字旁。对“眼花缭乱”这个成语,我们从记字形的角度出发,可以把“眼花”看成是原因,因为“眼花”,所以看纷繁复杂的事物就“纷乱”。而且实际生活中,与“丝线”有关的东西才最容易“乱”,这样就不至于将“缭”错写成“望”的“”。“目不暇接”是眼睛来不及看。“暇”是“空闲”的意思,与“时间”有关,与“眼睛”无关,当然只能写“日”字旁,而不能写成“目”字旁。

1.4 不能主观臆断。委屈(应为“曲”)求全:勉强迁就,以求保全。多用于描写人为顾全事情而勉强迁就。“委曲”使自己受委屈。如果按照自己的想象,望文生义,就很有可能将“委曲”写成“委屈”。曲(应为“屈”)指可数:扳一扳手指就可以数清,形容寥寥无几。如果理解成“弯曲手指,就能数清”就会将“屈”错写成“曲”。

好高鹜(应为“骛”)远:马快跑(下面应为“马”),追求。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或过远的目标。如果望文生义,就有可能写错。趋之若骛(应为“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争先恐后地跑去。比喻成群的人争着去(干某一件事)。含有贬义。常用来讽刺世俗中人盲目地、争先恐后地争名夺利。趋:奔赴,归附;鹜:鸭。下面应为“鸟”。还有如“关怀倍(备)至”,关心得很周到。备,周到。不是“成倍”的“倍”。

1.5 准确理解词义。“谈笑风生”很多学生会写成“谈笑风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学生错误地认为是“风的声音”。如果能正确地理解为“风趣产生”就不会乱写了。“人才辈出”会有人写成“人才倍出”,是因为同学们把“一批一批地”理解成了“成倍地”。“再接再厉”原指公鸡相斗每次在交战前,都要把嘴磨利。现在多比喻一次又一次地不断努力。“厉”即“砺”,磨快,引伸为奋勉。而有些同学不理解词义,又懒得查一查《成语词典》,误以为是再次鼓励,就把“厉”写成了“励”。与此相反,“励精图治”是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励”是振奋(振作)的意思,就不能写成“厉”。如“冲(充)耳不闻、穿(川)流不息、世外桃园(源)、故弄悬(玄)虚、甘败(拜)下风、走头(投)无路、缩(束)手无策”等成语都要通过正确理解语义才能进行正确书写。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如果不注意方法,只在考前强化记忆,过一段时间,仍然因不理解而写错。

1.6 注意并列短语。和颜悦色:“颜”本指额头,引申为面容、脸色。这个并列结构的成语里,“和悦”和“颜色”都可以连起来理解,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态度温和可亲”。而“察言观色”就要引起注意了,这里的“色”还是指“脸色”,而非“颜色”,因为“言为心声”,“听话听音,锣鼓听声”。思考别人语言用意,观察说话时的脸色神态,有助于准确理解其语意。这里关键是不能把“言”和“色”连在一起,误写成“颜色”。

同样,求权(应为“全”)责备,责:求;备:齐全。由此可知,“求全”和“责备”属同义词,“求全责备”就属于同义动宾式的并列结构,意思是“对人对事要求完美无缺”(注意:“责”不能解为“责怪”)。其他如“偷(投)机取巧、开源截(节)流、披星带(戴)月、按步(部)就班”等并列成语都应正确理解,准确写成括号中的字,而不能误写。

成语浩如烟海,改错的技巧当然也不止以上这些,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经验积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揣摩出成语改错的事半功倍的有效方法。

2.口诀记忆更有效。语文面广量大,光是靠题海战术,只能是事倍功半,只有运用一些巧记的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2.1 易混字形的巧妙记忆。

2.1.1 独体形近字的口诀记忆。

有些外形极相似的独体字,学生经常因混淆而写错。如果能编成与学习有关的小故事或儿歌来记忆,可能效果要好得多。如:老师上课提要求,自“己”(jǐ)讲课全开口,巳(sì)字闭口无言对,同学“已”(yǐ)经半开口。这样就可以把己、巳、已三个形似字区别开来了。

有些字还可以通过编成律诗来记忆。如“戌”(xū)字里面有军狗,义无反顾朝前走(巧用“天干”和“地支”,将“戌狗”的“戌”字中的一横与狗跑路的特点联系起来记忆);“戍”(shù)边将士精神抖,身带一点子弹留(把“戍”中的点和“子弹”联系起来记忆);“戊”(wù)字里面空对空,导弹飞来也不愁;“戎”(róng)马生涯保国家,十字路口不回头(将左下方的十字形象地记住)。

2.1.2 合体易混字的比较记忆。

有些字学生始终分不清,反复订正反复错,如果将有关的词语,通过一定的语境连缀起来,就会易记易懂。如:体育锻炼不能少,眼花缭(liáo)乱不潦(liáo)倒,要想登上(liào)望哨,解开“镣(liào)铐”往前跑。学生只要记住这句话,这四个左右结构的易混形似字就全部记住了。再如纯洁无瑕(xiá)的雪雕名闻遐(xiá)迩,栩栩如生的造型让人应接不暇(xiá)。当然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记住这些字会更好。

2.1.3 特殊字形的叙事记忆。如:颐(yí)和园里演《蔡文姬(jī)》,熙(xī)熙攘攘人真挤。这三个加点的字有一个共同的偏旁。这个偏旁的特点是中间有一个“口”字。

2.2 多音字读音的巧妙记忆。多音字读音也是考点之一,有些学生就难以判断清楚。运用编故事或说儿歌的形式照样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①小强(qiáng)性格太倔强(jiàng),强(qiǎng)词夺理不应当,接受教育很勉强(qiǎng),差强(qiáng)人意有希望。

②小解(xiè)今儿真高兴,押解(jiè)文物去天津,浑身解(xiè)数都使尽,详细解(jiě)说真尽心。

③数(shǔ)九寒天,寒冷数(shù)天,路滑伤人,数(shuò)见不鲜。

④工作不能太劳累(lèi),疲劳慢慢在积累(lěi),一旦生病快就医,否则就会成累(léi)赘。

⑤中(zhōng)国经济腾飞,正中(zhòng)百姓心意,举世交口称(chēng)赞,万民称(chèn)心如意。

⑥成绩参(cēn)差(cī)很正常。参(cān)考书籍帮你忙,掌握方法是正道,人参(shēn)补品暂放旁。

⑦跟着(zhe)感觉添衣裳,保重身体别着(zháo)凉,学习着(zhāo)数要落实,着(zhuó)眼未来不心慌。

⑧和(hé)谐社会应和(hè)甜,和(huó)面包饺过新年,大事决不和(huò)稀泥,先讲诚信再讲钱。

这样的儿歌既有故事性,又琅琅上口,有趣易记,如果掌握了第1、2两条,完成中考指要第一题就会得心应手,易如反掌。如果不信,你试试就知道了。

2.3 标调规律的巧妙记忆。为防止有些粗心的同学把音调标错位置,可以让他们记住如下口诀:看见a母别放过,没有a母找o、e,i、u并列标在后,i上标号把点抹。

2.4 阅读题方法巧妙记忆。

整体感知明要求,关键词语细细瞅;

靠近问题找答案,梳理筛选不遗漏;

主观表述看角度,联系实际要讲究;

横看成岭侧成峰,正反理据必须有。

按照以上口诀做阅读理解题,才可以说掌握方法。

2.5 考场作文注意点的巧妙记忆。

平心静气,审清题意;筛选素材,确定文体。

抒情议论,点题总起;拟人排比,巧用修辞。

五至七段,结构合理;不能平铺,波澜迭起。

语言生动,行动具体;神态形象,心理真切。

情景交融,美妙无比;名句俗语,不可造次。

书写工整,切莫麻痹;结尾有力,深化题旨。

很多同学在写作文时比较随便,想到哪写到哪,有了这个口诀就有了提醒,有了约束。广大语文教师不妨让同学们试试看。

3.“仿例造句”嫁接好。叶圣陶提出:作文教学要让学生自己去多写、多改、多想。语文教师倘若能长期坚持这样做,则学生就会练成“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教师也可由“教”逐渐进入“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所以,教师再也不能一讲到底唱独角戏了,更没有必要对学生的作文去做精批细改的无用功,那样做的害处实在是多得说也说不完。

“仿例造句”也是常考的题型之一,但很多同学“自己做时很吃力,老师讲时很轻松,做完之后放一旁,资源浪费太荒唐”。如果我们能够引导学生将仿例造句的好例句进行理解记忆,经常有意识地恰到好处地嫁接在作文中,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不仅做起“仿例造句”来易如反掌,就是写起作文来也会得心应手,公开发言也会“出口成章”。这样,一举多得的事情,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关于这一点,我们已经做过一些有益的尝试。

如肖月同学的作文《秋菊》的开头:“炎热的夏天过去了,温柔美丽的秋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悄悄来到了人间。在这秋高气爽的星期六,空气异常清新,老师带着我们去秋游。”

在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用“仿例造句”题将上文的开头改成下面的语言,效果就好得多。

很多人热爱春天,爱她的桃红柳绿,爱她的生机盎然;而我却爱秋天,爱她的秋高气爽,爱迎风盛开的,爱的高洁品格,爱的傲霜气质。“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吴康同学写的《父亲的眼神》的开头:“他(‘他’指谁没有落实到位)的眼神让我从孤军奋战中感到了亲情的力量,他的眼神使我在紧张的学习中感受到了家的感觉(语意重复)。他的眼神是多么不寻常啊!”

后来,他根据老师的要求改成:“父亲的眼神多么不寻常啊,使我从独自徘徊的山重水复之处走向柳暗花明;让我从孤军奋战中感到了亲情的力量;使我在紧张的学习中有了家的温馨。”

改后将总结句放在开头起总领作用,并起着点题的作用,下面的语言更简明。

原文的结尾是:父爱(应为“父亲”)的眼神是多么令我感到(应为“感动”),令人敬佩啊!

经指导,小作者将结尾改成:“父亲的眼神就像一缕和煦的阳光,能融化我心灵的坚冰;就像一段舒缓的音乐,能抚慰我心灵的伤痛;就像一股清新的风,能驱散我心灵的阴霾。”

仿例造句的有效利用,要比语文老师埋头批改的效果不知好上多少倍。

冯扬同学的作文《音乐,谢谢你》的作文开头是:“音乐在原野上升起,随着金色的风在蓝天白云间游荡:它轻柔,如同母亲的手抚摸着我;它飘荡,如同母亲飘动的长发;它曲折,如同父亲爬满皱纹的额头;它悠长,如同知心朋友给我的安慰。”

结尾:音乐,帮助了我,她不但减轻了雷声,还减轻了我的胆怯。(经过有效利用,小作者在这里插入一段:音乐,你就像一缕和煦的阳光,能融化我心灵的坚冰;你就像一阵清新的微风,能吹走我心灵的尘埃;你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心灵的枷锁。这样一加,不但与开头呼应,而且深化中心,总结交代感谢音乐的原因,就顺理成章了。)我要对音乐说:“谢谢你,是你让我克服内心的恐惧,活得愉快。”

冯扬同学的作文《感受自然》的作文开头是:“自然是一首歌,因为不同音调的和谐搭配,组成了一首优美欢快的歌曲;自然是一幅画,因为不同色彩的和谐映衬,绘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自然是一支舞,因为不同动作的和谐组合,组成了一支轻盈优雅的舞蹈。大自然让我们赏心悦目。”

中间从“嗅闻花香”、“轻触流水”、“欣赏冬雪”三个角度去写自己对自然的感受。

结尾:(后来,作者在前面加上以下文字:“自然之韵,如春雨般绵延不断;自然之趣,如江流河海般滔滔不绝;自然之乐,如花朵般绚丽灿烂。”总结性的语言,与上文联系起来,会使结尾更有力。)“让我们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感受自然,体会那独一无二、蕴意丰富的美丽。”

李丹同学的《妈妈的手》一文的结尾:“我听了妈妈的话,不知不觉地流下了两行感激的泪水,妈妈用大姆指小心翼翼地擦试着。”(经指导,该生在这里加上一段抒情议论:“我顿时止住了哭泣,因为伟大的母爱通过那双手,传递到我的身上,犹如晨曦对娇花的淋浴,春风对碧水的轻抚,冬阳对白雪的亲吻。”动情的语言怎能不引起别人的共鸣呢?)

杨刚同学的《面对中考,我选择努力》虽然写出了真情实感,也灵活运用了许多诗文,但为什么选择努力总是没有说透,后来加上了一段:“纵观古今,无论是历经寒暑十载完成《红楼梦》的曹雪芹,还是忍辱负重写成杰作《史记》的司马迁,他们的经历都告诉我们:只有不懈努力,才能成功。”因为初三学习生活确实很辛苦,没有名人的榜样作用,也很容易松懈。所以加上这一段,就很有说服力。

父亲的眼神阅读答案范文第6篇

问题一:新课改要求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即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这样做导致课堂教学进度慢,影响教学成绩,影响教师的考核怎么办?为抢进度,有时又不得不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这样做行不行?

在课堂上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效果就是学生对语文教材的感知和领悟得到了落实,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了爱护,学生的主动意识、进取精神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和增强,效果很好。可为什么会出现进度慢、赶进度的问题呢?我认为,从新课改的教学实际来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毕竟没有传统的教学方式那样好控制。因为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是动态多变的,老师在备课中和教学计划的实施中,对于整个教学计划及每一周、每一节的内容伸缩性的弹性安排不可能面面俱到,这样在课堂时间安排和控制上就很难掌握得合理,从而出现进度慢的问题。这种现象出现之后,传统的“积习”又不免抬起头来与新课标的宗旨背道而驰,这样做显然是错误的。

问题二:在新课改教学过程中,关于老师“讲”与“不讲”的矛盾

“讲”得过多好像回到了以前传统的方式,“讲”得少了,学生对于一些课文重点难以理解或理解得不够透彻。我认为“讲”还得讲,只不过应该把“讲”放在关键之处,起到茅塞顿开的效果。例如在《背影》一课中,我在网上搜集了大量有关父亲背影及相关形象的图片,特别是父亲饱受苦难的表情和难以言传的充满期盼与爱意的眼神,配以《父亲》这首歌给同学们听,从而在感情上启发学生们理解父亲的内心世界和爱,进而从三个方面设计讲解课文:

1.泪眼看背影;

2.泪眼看深情;

3.泪眼看作者。

问题三:上课时是让学生提出问题,还是老师自己设计问题让学生来讨论?怎么样调控好课堂教学氛围以利于教学?

现在很多老师还是经常采用先设计好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的方法,虽然这样做可以使学生直奔教材的重难点,既解决了问题又节省了时间,但我认为这样的做法用新课标的精神衡量有些不妥。如果长期都是老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依赖性和惰性,主动探索的学习精神得不到培养。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老师可以在备课时从教材本身和学生的理解程度出发设计好若干问题,但不要急于在学生整体感知之前就把问题塞给学生,这样学生的主动性还是被剥夺了,老师设计的问题应该在学生充分感知教材,并有心得体会的基础上提出来,而且最好是由学生自己先提出来,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况,选择较重要的让学生加以讨论,再将学生遗漏的问题提出,这样做既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精神和能力,又可解决课文的重难点。

另外,课堂的氛围成功与否,对于一个班集体的学习效率有着很大的影响。那么,如何才能够调动课堂氛围的同时,保证教学进度呢?我认为,其关键点在于两个字:互动!教师通过互动提问的方式,一方面将学生的思维引导活跃起来,另一方面,又将学生的思维活跃范围通过提问的方式加以限定,从而使得氛围活跃,话题不跑题,教学进度得到保证,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从而使得学习效率大为提高。

问题四:课堂上让学生讨论问题容易,让学生静心阅读、潜心感知教材较难,如何解决?

现在凡是进行语文课改的课堂教学学生热烈讨论的场面比较多。课堂讨论活跃了气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和合作研究的习惯。在学生的思维相撞之后课堂上每每闪出富有见地的思想火花,这是课改中十分可喜的现象,是我们语文新课改期望的一种好的结果。然而,如果把讨论作为“新素材”的应景和点缀,而不是从实际出发把它作为解决学生自我思而不得其解的手段和方法,这将是本末倒置的一种做法,是不足取的。

父亲的眼神阅读答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提问;预设;再生成;高效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重要形式,若不精心设计问题,课堂提问往往出现效率低下的状况,能否将每一堂课都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行之有效地进行引导与组织,是教师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要让有限的45分钟高效,应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紧扣教学目标,找到提问的机会,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问题推动课堂进程,成为启迪学生思考的桥梁,达到学生课堂学习的最优化。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提问内容、技巧,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注重问题的预设,使课堂教学有针对性、整体性

教师预设问题时一方面要抓教材要点,钻研教材,精心备课,从教学目标出发,确立关键性问题。另一方面要分析学生实际情况,不同年级、班级,不同素质的学生,由于对文本理解的程度不同,预设的问题也不同。只有两方面综合考虑,抓住提问的生成点,才能使预设问题既突出教材重点,又符合学生的学情。

例如: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要求学生细读文章内容,思考、感悟生活中所蕴含的哲理,学习战胜困难的勇气与方法。为完成教学目标,可针对学生语文能力、实际情况的差异,预设两组不同的问题:

A组:复述课文内容,讲明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找出“我”爬下悬崖的具体动作及刻画“我”的心理活动的语句,揣摩“我”的心理变化;父亲对“我”的指点,哪一处让你感触最深;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

B组:结合课文中的故事内容,说说标题的含义,目的是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学情,做到以学定教;为什么要详写“我”困在悬崖上的情景,在父亲的鼓励引导下,走出险境;“走一步”“再走一步”指原文中的哪些句子;结合文章最后一段内容,联系生活,说说你的感悟。

在以上预设的问题中,B组难度比A组大,适合自主学习能力强的班级。问题预设还要注意有一定梯度,难度大的问题要设计铺垫性的提问,使之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问题,注意各个问题间的层次化,由浅入深。更要注意问题间的自然衔接与连贯,使预设问题按照其内在关系进行排列,后一个问题的探究离不开前一个问题的铺垫,这样一环扣一环,使预设问题具有整体性。

二、注重提问的方式,使课堂灵活多样、充满活力

有针对性、层次性的问题预设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但要实现高效课堂教学,就要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只有教师精心设计,灵活运用,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1.营造氛围,产生共鸣

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可以表现自己丰富的有感染力的情绪。通过自身的语言语调,眼神表情,与学生进行无声、有声的情感交流。学生在课堂上会通过教师的有声语言“察其言”,还会通过教师的教态“观其色”,教态在无形中形成一种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课堂气氛。教师可通过教态引导学生置身于文本情境,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为了体会朱自清《背影》中“父亲”爬过铁道买橘子的背影所包含的爱和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可以这样提问:作者看到腿脚不灵便的父亲,艰难地从月台上探下身去,穿过铁道,再倾斜着身子攀上月台,早已于心不忍;又见父亲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戴着黑布小帽时,我们耳边是否响起那阵阵的哀乐?“父亲”刚借钱办完丧事,祸不单行的日子里,却如此细致入微地照顾年已二十岁的“大儿子”。那一刻,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作者想到了什么?心情如何?

教师对文本中哀伤情绪的呼唤,能激发学生联系前文内容,为文章中“父亲”无微不至的、深沉的爱所触动,也能体会到作者因感动愧疚而流泪的情绪。从而调动了学生的情感积累,使其与作品产生共鸣,理解父子间至美的亲情。

2.适时提问,启发思考

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抓住有利时机适时提问,又要根据问题的难易做适时的停顿,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在学生想求明白但又不能明白的时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释疑”,这样就可以达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的目的。例如教学《小石潭记》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作者被贬后游小石潭时抑郁忧伤的心情,关于作者的人生经历、写作背景等不安排在学课文前导入介绍,而是在疏通了文意,理解作者感情一乐一忧的变化时在屏幕上出现“作者与本文写作背景介绍”,让学生读背景材料,思考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体会作者抑郁忧伤的心情。

3.灵活运用,激发兴趣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设计出灵活多样的问题。同样一个问题,因为学生的素质差异,提问方式应有所不同。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应多考虑学生在年龄和心理上的差异。灵活地采用多种提问方式,如直问、曲问、反问、激问、追问、明问、暗问等,在课堂中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提问方式。

可以灵活地运用多种提问,如理解《绿色蝈蝈》文章开头的作用。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先曲问:开头两段描述“国庆音乐会”与“蝉被狂热的狩猎者捕获时”的情景,并未写到绿色蝈蝈的特征,看似与说明对象无关,是否可以删去?提示学生要考虑材料是否为中心服务,“与说明绿色蝈蝈有关系吗?”学生会发现:文章是由“国庆音乐会”写到“田野音乐会”,再写到“昆虫世界里的蝉”,最后引出“绿色蝈蝈”。再追问:如果文章开头改写成这样――现在向大家介绍我最喜欢的一种动物――绿色蝈蝈,与原文有何不同?学生会发现改写后的表达直白、生硬,而原文则生动、有趣,能让读者产生阅读下文的兴趣。从而明白开头两段话的表达富有情趣,能吸引读者阅读。这样的曲问、追问激发了学生兴趣,使学生理解了文章选材的特点。

三、注重问题的解决与再生成,使学生思维灵活、思想升华

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预设问题,灵活地提问,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探讨、争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完成知识构建,并学会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教师切不可对学生的回答作简单随意的评价,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思想认识,尊重学生自尊心。对于偏离预设答案或相反、相同的答案,应有不同的评价。偏离的要加以引导,对错误认识要及时更正,化解学生心中的谜团;对理解正确的也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完整,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提升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思考、探讨、争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当有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思想火花被点燃时,往往出现争辩双方僵持不下,各执己见的情况,从而产生新的问题。例如教学《陈太丘与友期》一文,在探究人物性格时,教师提问:元方具有怎样的性格?学生就会结合课文内容出现两种不同的看法,形成争辩的正方与反方。正方认为元方讲诚信、懂礼貌、率真、坦诚。理由是“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反方认为元方心口不一,不懂礼貌,心胸狭窄。理由是说友人“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自己却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入门不顾”,实在无礼,斤斤计较。双方态度坚定,都觉得自己的理由充分,各不相让,矛盾冲突较激烈。教师此时提示双方向对方提出一个问题,目的是反驳对方的观点。正方团体中有学生问反方:“如果你是文中的元方,你怎么处理这件事?”反方回答,“我会请友人到家喝茶,不会像元方那样无理,因为我们要做个尊敬长辈,懂礼貌的人。”正方立即反驳,元方看似无理的行为,表达了对父亲友人不守信用的强烈鄙视,人无信不立,这也告诫了人们不守信用的人是得不到尊敬的。反方中有些学生改变了原有的看法,有的学生提问,“那我们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中学生呢?”引出新的问题。明白了作者是借“陈元方责客”来说明“信”与“礼”的重要性。告诉人们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的道理。

父亲的眼神阅读答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儿时的点点滴滴》 主角 设定原则

《儿时的点点滴滴》是日本宫崎骏的一部非常温馨的回忆式卡通片,片中渗透着城市人对于农村乡土挥之不去的农村情结,在平平淡淡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主人公岗岛妙子小时候泡温泉泡到昏过去,和小学同学棒球少年广田的懵懂情愫,一生中唯一一次被父亲打,父亲的武断决定断送了她的童星梦。一个被全班嫌弃的邋遢小子阿布居然在告别时坚持不和自己握手……这一系列点点滴滴的小学印象。随着女主角的一次乡下之旅。呈现在观众面前,观众随着她点点滴滴的回忆。去追寻那份纯真和温馨。而这份纯真和温馨。也以另一种方式在乡村生活中体现出来。在对乡村生活的田园诗一般的描绘中,我们真挚地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美丽。这一切都映衬着女主人公的纯真和可人。

“只要是写人的故事,就会有人想看……”这是马尔克斯的名言。卡通和其他艺术一样,也是写人的艺术。在构成卡通故事的基本要素中,人物塑造的成败决定了一部卡通作品的存亡兴衰。正因为此,卡通人物的设定成为卡通作者们首先要面对与解决的问题,而卡通主角的设定更是重中之重。

卡通片是否存在着设定人的规律呢?这个问题不能用简单的“是”或“不是”来回答。卡通创作与所有的艺术创作一样,存在着无穷变数。如果想找一套放之四海皆准的规律,那是不可能的,也是徒劳的。但是就卡通的某一类作品。某位卡通作家的作品而言确实存在着比较成熟的写作系统。

《儿时的点点滴滴》,是宫崎骏的艺术卡通片。是宫崎骏比较成熟的写作系统中的一部作品,它更接近于文学艺术,其不稳定性、非模式化和变数都远在商业卡通之上,但如果用结构主义的思维对其进行研究,同样可以找到存在于其内部的规律和打动读者的元素。

下面我们用结构主义叙事学的特性论对宫崎骏《儿时的点点滴滴》的主角设定进行分析,找寻宫崎骏主角设定的元素,挖掘其主角设定的原则。

一、偶像化原则

日本漫画理论家菅本顺一在《创作漫画故事技法》一书中指出:“主角终究是剧中的中心人物,剧本以主角为中心开展其情节。这当然就要求主角是有魅力的、谁都喜欢的角色。”这就要求卡通中的主人公要有偶像化特点。是有魅力的、深受其受众喜欢的角色,即其人格必须富有闪光点。

有经验的卡通作者,为了使人物不成为模式化的东西。在人物设定时。常常会以自己为参照系。设计出自己心目中的主人公来。由于我们每个人都是现实世界中的人,不管在相貌或者性格上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与读者的阅读诉求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而卡通又是相对追求理想化、完美化、纯净化的艺术,因此,在人物设定时。作者们会以自己的心理愿望对人物进行改造。另外。读者的偶像观也会影响作者的创作。卡通在追求主角理想化、完美化、纯净化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它可以弥补我们作为现实世界中生存的人在相貌上或者性格上的不足,通过塑造相对完美的主人公形象,缩小观众的观赏诉求与现实世界的距离,使观众在偶像审美活动中。得到心理上的愉悦和满足。

《儿时的点点滴滴》主角岗岛妙子虽然有着诸多不足,但她天真无邪到有如晶莹白雪。活泼可爱到有如落入凡间的精灵,她美丽而又无比纯洁善良。这使她成了诸多男生心中的偶像。小学五年级的棒球少年广田对她产生了纯净、天真的小儿女间的朦胧感情。她的善良和富于同情心,使全班人不愿多理会的怯弱、犹豫、萎缩而又邋遢的“衰男孩”阿布对她也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好感,由于阿布的自卑。只好借畸形的表达方法――啐吐――来示情。岗岛妙子长大成人。见久了城市生活的汽车、灰尘和大楼后。带着对农村田园生活的渴望和向往,到农村去度假。在这里,岗岛成了敏雄家的贵宾,受到全家的欢迎和款待,敏雄的奶奶从敏雄的眼神中也看出了他对岗岛妙子的爱……她的种种经历,实际上已构成了她在观众心中的偶像特质,成了观众乐于看这部作品的动力。正如桑桑在《新漫画准则》中提到的“阅读原点”理论所说的:“某个人喜欢看某部作品,一定会有个最初想继续看下去的动机。也就是‘阅读原点’的问题。想看什么问题,答案因人而异……以‘原点’作为基础的阅读,随着作品的进行,原点会增加也会减少,这也就成了读者是否要继续看某部作品的动力。”《儿时的点点滴滴》的主角偶像化特点,正是宫崎骏诱引观众的“阅读原点”,更是隐藏在这部卡通故事中的畅销元素。

二、平民化原则

现在的读者。一般不喜欢那些绝对神化、被拔高的人物,不喜欢不食人间烟火的“神”。而是喜欢有若干小缺点、小不足、可供读者把玩、与现实生活很贴近的人物形象。卡通里的偶像,不管是花瓶,还是瓦片,都必须是可供读者品味的人物,而不是完美无缺到变态的“英雄”。同时,后现代精神引发的解构意识,也让人更倾向于欣赏那些完全背离神圣价值,更具反叛精神的人物。因此,主角虽然是偶像级人物,但也一定要在他们身上加入诸多普通人的元素。当下的卡通主角们,大都蓬头垢面衣冠不整三分象人七分象鬼。他们有的或者有生理缺陷,或者不择手段地利用各种阴谋取得胜利。或者老而装天真。或者一遇到危险立刻陷入暴走疯癫状态。至于主角中的色鬼、财迷、变态者、更是层出不穷,缺少平民化的主角元素。

宫崎骏在设定《儿时的点点滴滴》的主角岗岛妙子的性格时,能从人性的常理出发,体现出了浓厚的平民本位化原则。小学时,对分数除法的悟性差失,使母亲和姐姐都以为她大脑迟钝,他被父亲打的原因是固执任性,泡温泉泡到昏过去,怕男生知道自己的生理特征,不上体育课以及上体育课的羞涩……这一切看似是主角的不足,实际上更增添了主角的平民化特质,使得主角的形象更贴近现实。主角形象显得更真实、更自然、更丰满。宫崎骏给主角注入这些平民因素。拉近了主角和观众的距离,使主角在观众中产生了浓厚的亲近感。

三、个性化原则

卡通不是八股,卡通虽然有它内在的规律可循,但其中的变化是奥妙无穷的。如果人物性格缺少创新、缺少个性,过多重复别人的老路,多是别人卡通机械的模仿或克隆,走东施效颦的路子,在商业经济浓厚的市场上必败无疑。卡通在主角设定时,必须赋予人物与众不同的个性,必须是与众不同的“这一个”。这也是考验作者功力的一个标志。叙事学家查特曼在《故事与话语》中将人物的特性界定为:“相对稳定持久的个人属性”,是“位于叙述连系动词后的叙述形容词”。特性是人物的参数,有多种变量。它可以在故事中或迟或早地出现,甚至可以消失 或被另一些特性取代。并且人们还可以不断地发掘人物潜在的新特性或特性的新性质。人物合理的特性越多。则人物的性格越丰富。特性少的人物,就是福斯斗寺《小说面面观》里说的扁形人物:而特性多的人物。就可能是圆形人物。巧妙地将读者喜欢的个性赋予到主角身上。是主角能否站立起来的最重要的因素。

《儿时的点点滴滴》中的主角对“衰男孩”阿布的同情,童星梦被扼制后促使她高中时加入话剧社,虽没成明星,但没遗憾、无怨无悔。率性地说喜欢农村后的愧疚。以及“今天不成功的话,还有明天,明天不成功的话还有后天。后天不成功的话,还有大后天”这极富口语特色的台词等等,她对弱者的同情,对梦想追求的执着,对错失后的勇于悔过。都赋予了主角独特的个性。个性雕琢了主角,使主角极富立体感,形象具体可感,伸手可触,岗岛妙子作为血肉之躯的人,栩栩如生地站到了我们面前。使她成为动画中典型的圆型人物形象。

四、读者本位原则

卡通人物设定必须以读者为本位。不同作品针对不同的读者群体,读者阅读心理及阅读需求对人物设定的影响极大。为了使作品能够成功,必须让读者产生代入感,所以作者总是把主角设定得跟现实生活中的读者相近,尽量地贴近生活。例如:少年漫画的读者。大部分都是平凡的少年,所以主角也都比较平凡(长得不帅,学习成绩不好,缺点多多),只不过某种机遇变得不平凡而已,这个不平凡的机遇,就是读者白日梦的开始。少女漫画的情况与少年漫画刚好相反,大部分的读者都是平凡的少女,却向往着不平凡的人生。等待着生命中的白马王子,因此主角大都不平凡(长得既酷又帅、成绩很好、各方面都优秀)。如果是战争题材的卡通,若是少女漫画就要迎合女性读者的价值观,让政治走开。轰轰烈烈地去恋爱。若是少年漫画,主题就会变成“青春、热血、胜利”,战争的原因由爱情变成了“男人的战斗、男人的约定”。

《儿时的点点滴滴》是少女漫画类。它是靠一幅幅平淡的画面组成,可以让人会心的笑。也可以让人浅浅的忧,甚至某些时候让人有类似亲历的尴尬。这样用心的映画,用心到一草一木一摆设全遵循了60年代的那个情景的样子,用心到连脸上微微的皱纹一刹那荡漾开去的样子都那么真实,平凡如我,这怎能不让人感同身受?影片并不是简单的追忆,“过去”与“未来”亦并非绝对,看起来似乎是平行的两个时空。两个不同的自己在某些时候猝不及防地交叠,然后一天一地才分明起来。原来……自己……是这样的。那些记忆的碎片。在有意无意之间忽略掉的,原来就那样逐渐砌成了人生。那种名叫“菠萝”的奇异果子……和奶奶一起让人哭笑不得的温泉之旅……因为不成熟的表白在人群中低头的自己……这些,都不是我的人生。但这些感情,分明是年少时的自己!

正如一克“红色”需要12筐的红花,过往的日子里,大部分的零零碎碎都那样任意溜走了,而留存下来的一抹朱红又总在心坎上褪成淡淡的晕痕,即使那样,你能忽略么,忽略那少年时,忽略那也许是最任意本真的你?

《儿时的点点滴滴》是一首融注着小儿女清纯情愫的散文诗。也是一幅凝聚着田园牧歌式的风俗画。它的观众可以是懵懵懂懂的小学生,可以是憧憬五彩梦想的中学生,也可以是看过卡通片后紧闭自己的双眼想清晰地回忆自己童年生活碎片的成年人。各种阅读层面的读者,都可以寻求到自己生活中的踪迹和印痕,让我们产生了真真切切的代入感。

由于观众的经历与主角经历的相似性,在欣赏卡通片的过程中,观众极易与片中情节产生心理共鸣。这就是本片的读者本位原则所产生的极大感染力量!

五、时代与文化本位原则

作者对人物特性的设定。也受着时代因素及所在国文化心理的限制。不同的时代,作者阅读的心理是不一样的。正如桑桑在《新漫画准则》中所说:“漫画是年轻的事业,这种年轻不仅体现在它存在的时间上,更体现在漫画所诉求的对象上。只有不断跟随时代前进,漫画才有存在的空间。”市场竞争是残酷的。读者口味的变幻也是无情的。只有能跟随市场的变化做出应变,能够创造潮流的作者,才能在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读者,对卡通读物的选择也是不一样的,作者在进行人物设定时,如果不考虑国情、读者的文化心理,也将必败无疑。如《聪明的一休》等卡通片,在20年前的中国曾经风行一时,但到了现在,读者们会把他们奉为经典,但绝不会当作时尚,如果有作者对人物的设定还依旧走这样的老路子,就会被市场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