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陵十三钗影评

金陵十三钗影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金陵十三钗影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金陵十三钗影评范文第1篇

北京时间1月19日(美国时间1月18日),第8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九强名单出炉!评委会公布了第一轮从全球63部报名角逐最佳外语片的电影中 “63进9”的评选结果,这9强将有资格进入第二轮“9进5”的PK赛,争夺最佳外语片提名的5个名额。被寄予厚望的《金陵十三钗》在首轮评选中就败下阵来,而许鞍华的《桃姐》也止步9强,但中国台湾的《赛德克・巴莱》入围,代表华语片竞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另外入围的8强分别是:比利时《顽固分子》、加拿大《拉扎老师》、丹麦《超级德比》、德国《皮娜》、伊朗《一次别离》、以色列《脚注》、摩洛哥《奥马杀了我》、波兰《黑暗弥漫》。

1月16日和1月19日对于影迷而言,是两个令人多少有些沮丧的日子,备受关注的《金陵十三钗》出局。其实尘埃落定之后,也许我们才能更加客观和冷静地审视电影《金陵十三钗》,各种评论分析已经说的很多了,这里不作赘述,只是有人说这是张艺谋近几年最好的电影甚至是十年以来最好的电影,笔者确实不敢苟同。不过为了打开北美市场,为了冲击奥斯卡,无论在角色选取、戏份安排、电影对白还是冲突设计中,张艺谋的确都用足了心思,但是应了中国先贤的一句古话“过犹不及”,这些努力导致影片很多方面不够和谐,没有有机融合成一个整体,使电影效果大打折扣。尽管如此,不可否认相对于目前中国的电影创作生产和电影市场营销,这还是一部可圈可点好电影,但是好电影未必就能获奖,好的中国电影未必就适合美国人的口味和预期,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看看《金陵十三钗》参加国际电影奖项的竞争优势吧,首先,关于6亿元投资的去处,在各种媒体上可见影迷和剧组人员的口水仗,我们且认为6亿元全部投资得物有所值,但是就算是国内迄今投资最大的制作,你赶得上《变形金刚》和《阿凡达》的视觉效果吗?其次,号称是张艺谋的首部战争史诗电影,史诗其实怎么看也谈不上,那就战争吧,战争题材怎么了,你赶得上《拯救大兵瑞恩》的真实和残酷吗?再次,就是标榜的人性救赎,那又怎么样呢,赶得上《辛德勒的名单》的深刻和震撼吗?所以嘛,张大导演是“只因身在此山中”啊,再加上一帮拿钱昧着良心的“水军”和影评人在旁边抬轿子,老谋子能不心旌摇荡和飘飘欲仙吗?但是,自从他带着《金陵十三钗》踏上美国本土,老谋子就一个冷战清醒了,看看美国媒体的评价吧:

《好莱坞报道》影评人麦卡锡一针见血地说:"不可否认,在和平时期品行不端的人身上,当他们被号召从事伟大无私之举时,会显露出之前所隐藏着的高尚情感和道德。但不管从现实世界或电影本身来说,关于这一巨大转变的环境和方式都是不真实和不可思议的,其中的谋算和衡量被略去了,让最终结果的可信度,或者说,它所应该具有的力度大打折扣。"

别以为外国影评人就高明多少,在中国国内对于《金陵十三钗》比较客观的评价也很多,“一边是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和犹太人的哀歌,一边是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和中国人的视觉欢宴,它们构成了如此鲜明的对比,令我们感到汗颜。我们将抱着自己的良知无眠,犹如抱着一堆荒诞的现实”。这段话出自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朱大可。

其实,这部影片在还没有与美国大多数观众见面之前,就已经被人家看低了。张艺谋怎么了?就是中国内地最著名的导演而已,就是几次冲击奥斯卡也一无所获的导演而已;二战中的中国南京发生的故事又怎么了?看过了《拉贝日记》看过了《南京南京》,美国人可能更爱看《巴顿将军》和《美国队长》;克里斯蒂安・贝尔又怎么了?他是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但他主演的是什么片子,那是美国派拉蒙公司出品的《斗士》,这回是什么,是中国新画面的《金陵十三钗》,本质就是不一样的;而且他的个人影响力那是一年多以前的事了,效应已经慢慢减弱了很多很多。选择贝尔只是增加了影片的成本,让美国人多赚了很多钱罢了。如果美国人因为银幕上有贝尔就蜂拥进影院甘心掏腰包,那就不是美国人,同样,如果这样就能捧回金球,如果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就因为片子找了个美国男演员做主演就把奥斯卡奖颁给《金陵十三钗》,那就不是美国人风格了,如果就这么被这种低级的技巧绑架了,以后奥斯卡还怎么在电影圈中当老大呀!

就这些吗?当然不是,还有更讳莫如深的原因,不说可能大家都会知道。中国越来越强大,电影市场利润越来越丰厚,国内影迷对好莱坞的电影也越来越青睐,国内电影机构对好莱坞的制作技术和制作力量越来越依靠,这对美国的电影工业和文化扩张是个有利机会,按照常理应该顺水推舟满足国人这点可怜的奢望,但是美国人就是没有随了中国人的愿。反过来再想想,要是金球奖真给了《金陵十三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国人一定会说:“金球奖就这水平”!所以,选择让你中国人远隔重洋的抱怨一下好,还是选择遭受美国本土新闻媒介的各种评论,就不言而喻了。再说了,“这么好的片子都没上,金球就是水准高,人家就是牛,咱就是有差距”还是“这都能得奖,金球也不咋地嘛,中国电影已经成为了世界一级水平”等等议论也会纷至而来。还有,这次打败《金陵十三钗》的是一部伊朗电影,人家送的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堪称一部“朴素”的电影,又恰好是描写人性冲突的小成本制作,镜头对准的是普通的伊朗民众和伊朗家庭,大部分为手持拍摄,全片没有配乐,这些非常适合评委的口味,而且顺水推舟给个奖项,对内对外,对经济、对政治、对文化都有利而无害,谁也不能说长道短,因此命中注定这结果就是这样了。

一切,都是有缘由的。

回过头来再说奥斯卡,你金球都看不上的东西,我们奥斯卡当然也不能捡了,不然我们成了什么了?究竟是不是这样,看看国内媒体的记者在参评金球奖失利之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在为公布之前的头头是道的分析:

记者对比近10年的金球奖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及获奖名单发现,两者的提名平均重合率仅为40%,甚至有几年是完全不一样的,而获奖重合度也与提名一样,只有40%,是金球奖与奥斯卡重合度最低的奖项之一。

也就是说,即使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未能获得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并不会对他的奥斯卡之路有影响。因为现在只有金球奖最佳外语片《一次别离》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名单的几率最高,高达80%,而其他影片的可能性皆是相同的40%。

从外媒的预测情况来看,《金陵十三钗》是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关注度较高的一部,也被不少主流媒体看好能够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看明白没有,可能性绝对是有的,但是不确定性更强,其实文字背后透露最主要的信息是《金陵十三钗》入围与其他热门影片相比没有任何优势,入围提名几率很小。而1月19日的消息证实了这一点,无情地粉碎了国人的这点希望。

回过头想想,即使奥斯卡给了个提名,那也是想让中国十几亿观众关注一下大洋那边的事情,提高一点关注度和收视率,同时也看看还有哪些好片子中国观众没看上,好获得进口的机会再赚一笔。而且,最悲惨的事是如果真入围了,碰上伊朗的《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那是断无获奖的任何可能了。所以,为什么张艺谋和男女主角都没有出席金球奖的典礼,其中的缘由就很耐人寻味了。而一向高调的张伟平在金球失利之后则低调地表示:“竞争对手很强劲,我们的电影能够入围就已经是一种胜利”,看看人家的文学水平,明明是败了,却淡定的说是胜利了。高,实在是高!不过,这次奥斯卡连63进9都被淘汰,不知张先生该如何解释胜利了。

其实“奥斯卡情结”归根结底,我们国人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老拿不到奥斯卡奖。这里头原因多了去了,想获奥斯卡奖难不难?的确很难,但是其实也不难!笔者认为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奥斯卡小金人花落中国就指日可待。

第一,把现在每年进口的好莱坞电影配额缩减到目前的五分之一,最好一年就那么两三部,而且一定要是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青睐的那种非主流的小成本制作的电影,并且一定要把中方参与引进发行的公司机构的分账比例提高到目前的两到三倍;

第二,对于网络和音像市场的管理,采用抓大放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策略,让国人能以目前影院电影票价的十分之一,甚至不花钱通过影碟或者网络看到最新最全的好莱坞巨制。

第三,电影主管机构千万别报送所谓国际知名的国内著名大导演的作品,就报送他们想要“培养和扶持”的那些年轻后辈的作品,比如贾樟柯、王全安的等等,可能会更有戏;

第四,其实,我们的东西好坏心知肚明,坏的我们就不送了,丢不起人,好的也不送了,咱也不争那个奖项,最好的办法就是我们平心静气好好的提升内功,好好的做好的电影。到头来,兴许好莱坞就会找上门来特别诚意地邀请,还会送个小金人许个什么奖项的,也绝对是有可能的。

不过这第四点对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市场、中国电影官方管理机构,乃至中国影迷、中国媒体都太难了太残酷了,基本不可能做到,因此还是多在一二三条上想想吧。

哪天我们也许真能在奥斯卡上拿个什么奖。

这很重要吗?很重要!

真的很重要吗?

……… [责编/灿岑]

金陵十三钗影评范文第2篇

《观音山》率先打响春季档

结束了近3个月的贺岁大战后,影市开始降温。据悉, 3月份入市的影片多达20余部,除《观音山》、《寻龙夺宝》和《刀见笑》几部投资规模较大的影片外,其他大多为中小制作的影片,“小片混战”已成定局。

其中,为范冰冰捧来“东京影后”大奖的《观音山》已于3月3日抢先登陆国内各大银幕,高调打响春季档。该片导演李玉表示,与之前的《红颜》、《苹果》相比,《观音山》更温暖更完整,也更“好看”。(赵佳佳)

顾长卫新片更名为《最爱》

日前,顾长卫执导的新片《魔术外传》在北京举行会,宣布影片将改名为《最爱》。影片出品方、星美集团董事长覃宏表示《最爱》将于今年5月10日在国内上映。该片由章子怡、郭富城领衔主演。除了星美集团,影片的投资、出品方还包括北京紫禁城影业有限责任公司等。(马巍)

《寻龙夺宝》上映“中国龙”首秀获好评

“第一次在银幕上看到栩栩如生的中国龙,实在是惊喜!” 3月1日,奇幻大片《寻龙夺宝》出品方横店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联手《综艺报》社盛邀在京的部分媒体和知名影评人举办看片会,中国龙“首秀”获得大家交口称赞。

众影评人对影片的特效,特别是活灵活现的“神龙”给予较高评价。著名影评人师安认为,龙在中国一直是个传说,这次能够首次出现在国内大银幕具有特别的意义。《中国银幕》编辑部主任胡正东认为,该片在奇幻探险故事背后有一个温情的内核――父母跟孩子之间的沟通,很适合全家人一起观看。据悉,该片于3月7日举办首映典礼, 3月11日登陆全国影院。(李璇)

上影节将首办“手机电影节”

记者近日获悉,将于6月11日举行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将首度介入新媒体领域,借助手机这一传播载体,在原国际学生短片大赛的基础上,举行“手机电影节”活动。(贺筱筠)

“十三钗”海外版定名“英雄”

日前,《金陵十三钗》的英国演员克里斯蒂安・贝尔凭借《斗士》一片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正在赶拍该片的北京新画面方面旋即表示,《金陵十三钗》的海外发行片名定为《南京英雄》,以突显在电影中贝尔、黄海波等参与救赎的英雄形象。(贺筱筠)

《丛林有情狼》首周票房近千万

由华夏电影公司发行、狮门影业克莱斯特动画制作公司出品的3D动画电影在CGV星星国际影城举行媒体看片会。该片于2月的最后一个周末上映后,三天票房近千万元。(乔峤)

《让炮弹飞》亮出预算

“2011影视项目创投高峰会”日前在广州举行,共有3部电影《红色经典三部曲》、《飞跃太平洋》和《喋血黄花》就投资意向达成协议。此外,影片《别动队―让炮弹飞》的投资计划也颇引人注目,该方案称,导演若为陆川或者高希希,预计成本约7000万元;但若搭配葛优和周润发主演,影片预算则变为1.2亿―1.5亿元;若导演是姜文的话,该片成本将飙升至2―3亿元。(贺筱筠)

《硬汉2》档期确定“愚人节”

3月3日,《硬汉2》导演丁晟率刘烨、张梓琳等主演在京举办会,现场揭晓了主题海报和收款预告片。《大兵小将》的成功让丁晟一举成名,他表示,《硬汉2》“既有积极的精神,又有卖座的动作和幽默元素”。据悉,本片将于4月1日与观众见面。

《荒岛情未了》海南开机

近日,由武汉现代城建集团和中影集团联合出品,北京华夏星城影视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北京东方睿海影视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共同制作的时尚悬疑电影《荒岛情未了》在海南开机。会现场,有记者戏称该片是“中国版的《迷失》”,导演喻瀚湫解释说:“与《迷失》不同,这部《荒岛情未了》很中国,它就在你身边,离你不远。”据悉,该片将于4月中旬关机。(李璇)

川话版《大人物》11日上映

金陵十三钗影评范文第3篇

小成本电影《倔强的萝卜》给了我一个转到做预告片的机会。导演田盟跟我是朋友,我就瞎玩,把电影的元素改变了,导演对剪完的预告片非常喜欢,但一些业内人士觉得不对,因为那是一部描写小人物的喜剧电影,结果我弄得预告片像科幻片,人家说你怎么能把电影改变了呢?结果被毙掉了,观众没看到,等于失败了。那就再找机会呗,后来就是《三枪拍案惊奇》了。

《三枪拍案惊奇》的导演张艺谋懂市场,懂预告片应该怎么弄,所以给了我很大的空间。具体到预告片的创作理念以及思路,张艺谋说,你是做广告出身的,也做过几年电影,把你的广告经验和二十几年的社会阅历扔到电影里头去,就是帮助电影做宣传。“电影预告片就是电影的广告”,他一下就把我点明白了。我就开始干呗,光剪接就干了一个礼拜。

那会儿他在忙建国60周年晚会,忙完了回来看了我剪的预告片,大概沉思了10秒钟说:呦!有点意思。然后他说再剪一个别的风格的版本吧。又过了一个礼拜,他看了说这个也好。毕竟《三枪拍案惊奇》是大片,有影响力,也就顺便把我给影响出来了。从那以后我就开始跟张艺谋长期接触了,我遇到电影方面的问题跟他请教,一起吃啊喝啊聊啊,他告诉我很多电影圈的经验,怎么在电影圈生存。所以,从2008年底做预告片到现在,我还算走得顺利。

“十三钗”的那些事儿

去年我做了《金陵十三钗》预告片,花了半年多时间,当时做了15个版本,有北美版、欧洲版、亚洲版,一共三套大版本。第一个版本是北美版,但导演说不适合中国观众的口味,然后来来回回地改了15稿。最后做出的北美版、亚洲版、欧洲版,创意和风格都不一样,就是针对不同的观众嘛。像老外啊,他们喜欢的是没见过的故事,没见过的人文文化。

针对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的预告片肯定不同。国内观众有强烈的民族荣辱感,所以日本兵糟蹋女学生那段能把所有人看得牙根儿痒痒,我在国内版预告片里加入这些元素,还有战场上的硝烟、枪战、爆破。其实中国人喜欢的,不光是故事和文化,还喜欢凑热闹。这是因为咱们的发展毕竟比西方晚。那我们针对中国市场,除了少部分的文艺色彩,主要是有一些战争特效,包括一些残忍的东西,因为有民族情怀的问题。

我们在海外开会的时候,美国发行商还有好莱坞专门做预告片的人,一起看这部电影。看到那些残忍的情节,外国人根本没什么反应。海外观众已经看腻了视觉盛宴。最能打动欧美人的是玉墨和贝尔在动荡的战火中的爱情。而我们哥们几个群情激昂。那么我们做预告片,就不能忽视文化区别。最终的欧洲版预告片,配着特别温柔的音乐,以对话、剧情为主,尽量弱化民族间的仇恨,放大硝烟战火和缠绵爱情之间的反差,就是专门给老外看的。但中国人要是看了就认为是。

对于《金陵十三钗》预告片,影评人和资深人士后来说,你看人家欧洲版的预告片多牛逼,北美版的多牛逼,你看看咱中国版的,什么玩意儿,就知道打。魏楠,你江郎才尽了。其实那他妈的也是我们做的,是我们花了半年时间一块做的。

预告片看似简单,实则很有玄机。《金陵十三钗》预告片其实有很多创意,比如说大家对“十三钗”的本来面目很好奇,但是制片方一直故意营造神秘感,提了两点要求:第一,不能露“十三钗”的脸;第二,剪出大片的感觉。这是做预告片最难的。预告片就是要告诉观众,主演是谁,讲什么事儿。3分钟内宣传电影,不能露主演的脸,而且是女人的脸,在预告片中女人是最吸引人的,那么预告片怎么做呢?最后我们还是做出来了,而且反响还挺好的。人们能看到的,大量镜头都是倪妮的背影、妖娆的动作,还有“十三钗”的远景。我们为做《金陵十三钗》预告片花了7个月时间,拒掉了二三十个订单,当然张伟平也没少给我钱,他称得上是模范客户。

做专业的预告片

我们公司的客户,70%是慕名而来,30%是我自己去找的。我自己去跟导演、出品方聊。我们公司现在主要有两块业务,一是主打预告片业务,二是做电影特效。因为我发现我们做的预告片里帮助电影弥补的那些特效,不见得比电影差。

中国需要专业的电影“流水线”,把各个环节都做精。在预告片的制作流程中,我们每个部门都分得很清晰,就跟做一个电影全片没有任何区别,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有专业的创意部门,有专门做剪接的团队,有专业的做音乐和选音乐的团队,因为有的音乐做出来如果感觉不好的话我们就去国外买版权音乐,这个费用很高,我们还有专业的音效团队,就是那种打一拳—咣!铛!专门干这个的团队。然后还有专做合成的二维动画的特效团队,还有专做三维特效的团队,做影片名字。我们做片名是单立出一个团队,因为电影片名是一部电影的Logo,那我们必须把它做到最好看。此外我们委托专业咨询公司做市场调研,在预告片投放之前和投放之后,让制片方彻底认可我们的预告片是有科学依据的。

金陵十三钗影评范文第4篇

当然,上述段落不在于说明小文人在海盗时期的两难,而在于说明,电影与文学的瓜葛由来已久,至今方兴未艾。小说为电影提供了最珍贵的资源:故事,以及这个故事在长久的阅读、流传之中,被附加上去的那些东西:温度、想象、期待,甚至适度的歪曲、修正,而读者,也完全有可能转化为观众―想想《达・芬奇密码》进入拍摄阶段时,读者们的群情激奋吧。小说不是赤手空拳地与电影合谋的,它是带着股份前来。当然,电影里的“文学”,也不仅仅限于藏匿在电影后面的某个成型文本,扩展开来,也包括电影里所有的文学元素:叙事、人物塑造、以及细节和对白。

电影业里,并不欠缺同时拥有结构故事和呈现故事能力的巨匠,但现代社会,分工明确,多数时候,“故事”还得由那些专业讲故事的人来贡献,所以,福克纳、雷蒙德・钱德勒、詹姆斯・M・凯恩,乃至保罗・奥斯特,都曾被吸纳进电影业,而一部畅销书,往往顺理成章地走向电影。

只是,电影和文学的这种关系,有点像情人,经常是东风西风,你进我退,类似于香港作家迈克说“电影”和“城市”的关系:“城市和电影之间的藕断丝连,说也说不清。而且像一切爱情故事,有时是相见欢,有时是反目成仇。”20世纪80年代的内地,文学是强势一方,电影倒像是攀附上去的,几乎所有的电影,都来自某部小说,“忠于原著”是最高标准,电影常常沦为小说MV,经常出现的一种景观是,观众看了小说去电影院,看完电影再对照小说,并严厉批评电影的改编。

但那个时代的文学,也没有亏待这种忠诚,因为有那么些好小说,从“四大名著”、《聊斋志异》,直到《当代》《收获》上的小说,都饱满、结实,未被开采,导演只要做一个好读者就足够。第五代导演,就是被80年代文学美术音乐潮流共同成就的,他们创作能力的缺乏,被暂时遮盖着,而他们的作品的题材,无论是寻根、怀旧、都市,都和当时的文流―对应。

90年代后半段,文学没落―也许不是没落,只是回归了它在生活中应有的位置,失去了深广的回应,作家们也失去了讲故事的能力,各种实验于是成了借口,像罗伯特・麦基所说:“在一些文学圈内,‘情节’已经变成了一个肮脏的词。”

金陵十三钗影评范文第5篇

2011年中国电影异常红火,公映电影达200余部,创造了130亿元的票房收入。但繁盛的背后,烂片也层出不穷,究其原因各异。既有打定抢钱的主意,因繁就简导致的烂片;也有为了捧人别有用心,不顾及电影质量的雷片。当然还不乏资金、阵容、制作都不差的作品,但效果却差强人意的败片。在程青松的眼中,“金扫帚奖”候选片呈现三种形式。

观点一

雷到你,对不起

如果你不是某星的粉丝,观看《孤岛惊魂》一定是需要耐心与耐力的,全片简陋的场景,粗糙的故事,完全靠音效撑起有一搭没一搭的所谓“惊悚效果”,以及女主角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着装。粉丝们可以只看某人,不看情节,所以这部电影在商业结果上成功了。

对于片方来说,《孤岛惊魂》仅四百万的投资,拍出来最后收了八九千万,收钱的目的超预期实现,因此对被骂与否已然无感,只能是雷到你,对不起。令人担忧的是,今年还有一大堆“孤岛”似的电影排着队等待上映,这才是电影的悲哀。

观点二

雷不雷,无所谓

烂片也是形形的,能堪称奇葩的为数不多。《战国》就是上半年烂片中的奇葩一朵。要说拍部电影为捧明星并不出奇,但达到像《战国》这种地步还是很少见。孙红雷、吴镇宇、金喜善、中井贵一这等明星阵容,只不过为了衬托一位新人景甜。自己公司投拍的戏,用自己公司的艺人,并不为过,但一而再再而三地有这种机会,就另当别论了。只可惜这位扶不起的“阿斗”戏不好,怎么捧都无济于事。

更何况孙膑庞涓斗法是中国传统故事经典,两人在百姓心中有固有形象,影片对人物的创新改编当然可以,但片中战国英雄种种不堪连韩寒等人都看不过眼要“著文纪念”,只能借片中饰演孙膑的孙红雷一句痛苦至极的台词来形容:“太残暴了。”

观点三

种个萝卜收个雷

有些电影无论阵容与策划都称得上用心与认真,却偏偏不遂人愿,被骂个稀里哗啦。比如陈勋奇的《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据说是他酝酿了20多年想拍的作品,赶上现在有大把资金和良好电影的环境,终于让他的夙愿得偿。还有陈可辛监制、谷德昭导演的《神奇侠侣》,也有些奇思妙想,还有吴君如、古天乐出演。不过这些电影虽然有心,但出来的效果却非常逊色,《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如上世纪80年代的香港武打片,张柏芝、任贤齐的表演僵硬或浮夸,杨六郎与穆桂英好似在大漠上唱戏一般。一众演员也调教不得法。一堆美女的杨门女将,个个交代的留不下印象,更别提宋辽大战当中还夹杂了那么一段很琼瑶的爱情,观众被雷得不轻啊。常说中国的喜剧片很惊悚,惊悚片很喜剧,悲剧是又喜剧又惊悚。中国的电影何时能够片归正位啊。

评点

相信每个奖项的设置都有主办者良苦的用心。“金扫帚奖”效仿美国的“金酸莓奖”,在向被媒体批评的劣片致敬的同时,对国产电影进行鞭策。因此将矛头指向那些粗制滥造、剧情雷人的影片,观众必拍手称快,鄙视此等没有诚意的作品,是所有热爱电影的人的共识。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艺术作品更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所以每部作品定不能十全十美,让所有观者满意。但只要它心怀诚意,故事架构丰满,能认真地表达中心价值观,制作精良的影片,都应该看到其与滥制的区别,或许它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不应划同烂片之列。如本次榜单中的《十三钗》、《龙门飞甲》,去年已经荣获最烂的《非诚勿扰2》等,原本获得了不错的口碑与反响。却仍与其他最烂划为一潭,不免有拿名片炒作该奖项的质疑。难怪去年获此“殊荣”的冯小刚在微博上放言:“为支持评奖自由,如果必须有垫底的舍我取谁?网友们说,他们就喜欢看我拍的烂片。我很欣慰,一定不辜负你们的期望,不求最好,但求最烂。”

奖项的设置客观、公允是基础,刚刚满三岁的“金扫帚奖”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在成长过程中积累经验,逐渐确立自己的公信力,亦如“金酸莓奖”般成为令公众信服的电影奖项。

各方评论

@重庆晚报:最悲催的还是要数张艺谋,虽然新作《金陵十三钗》在票房和口碑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他的电影还是连续三年入围最令人失望的影片。徐克的《龙门飞甲》也没能逃脱,太让人意外啦。

@summer零度海拔:在中国金扫帚奖的竞争远比金鸡奖激烈!

金陵十三钗影评范文第6篇

当然,害怕归害怕。如今,贝尔已经三度饰演蝙蝠侠,他的出色表演,让影迷认定他就是独一无二的蝙蝠侠。

而摘掉蝙蝠侠面具的贝尔,还因出演了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在中国也混了个脸熟。

8月27日,《蝙蝠侠前传3:黑暗骑士崛起》将登陆中国内地院线,“蝙蝠侠”贝尔又要掀起一阵旋风。

“享受表演的疯狂”

克里斯蒂安·贝尔出生在威尔士,父亲是个空想家似的人物,母亲在马戏团工作,他还有三个姐姐,成为童星之前,这个家庭经常入不敷出,在各地来回漂泊,曾经搬家15次以上。但贝尔没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的,“这些过去对我来讲不算什么,我父亲让我觉得,生命就是充满了变动,你永远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惟一能做的就是走出困境”。

13岁时,贝尔出演斯皮尔伯格的作品《太阳帝国》一炮而红。然而在这之后,童星贝尔却走入低谷,未能推出更多引人关注的作品。直到1998年,24岁的他出演《天鹅绒金矿》,扮演一个记者加摇滚乐队粉丝,贝尔在片中“贡献”出了一个画眼线、重眼影、浓腮红、戴耳坠,穿着妖艳到可怕的颠覆形象。

在那之后,贝尔出镜、扮演同性恋、杀人狂,打开了在银幕上的一切可能性。在《美国精神病人》里,他饰演一位年轻有为的华尔街股票经纪人,英俊而优雅,晚上则化身残暴的连环杀人狂。这个极端撕裂的人物,奠定了贝尔演技派的地位。

《机械师》里他饰演一个患上失眠症无法入睡的怪人,贝尔为了表现出角色的深度憔悴感,每天就吃一个金枪鱼罐头和一个苹果,到开拍时,身高185厘米的贝尔只剩下不到110斤的体重。

就像他在《致命魔术》里饰演的魔术师那样,为了创造出毫无破绽的魔术,他甘愿切断手指。他说:“我喜欢表演,喜欢观察、研究他人……我很享受那种疯狂。既然制片方想让你出演一个好的角色,那么你就应该是在同时代演员中最出类拔萃的。”

有人说贝尔是好莱坞惟一一个没有名气的一线演员,他总是保持着低调和某种坚持:不拍浪漫喜剧;工作之外不在公众面前露面;几乎不在任何访谈中谈论私生活。“那有什么意思呢,摆各种Pose,抱着胳膊晃来晃去,一副对其他人都不理不睬、自以为是的蠢样,简直无聊得像下地狱。”

“你是我的英雄”

出演《蝙蝠侠前传》时,贝尔实际上有些犹豫,“毕竟这个名字已经是个文化符号”。但是电影开机的那天,贝尔站在一个杂货铺旁,一个不到五岁的小男孩看见了他,并且过来拥抱了这位陌生的大叔。男孩对他说:“你是我的英雄。”

这让贝尔大为感动,“从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扮演蝙蝠侠不仅只是一份工作,也是我这辈子的一个伟大选择。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为这件事烦恼过,只管勇往直前”。

在《蝙蝠侠前传1:开战时刻》中,导演诺兰把叙事重心放在了主角的内心世界,将影片与其他蝙蝠侠系列电影区别开来。之后贝尔继续出演《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高达10亿美元的票房使它成为目前所有超级英雄电影中票房最高的一部,技术与艺术的成熟结合,以及对于罪恶与正义深层思考也让此片获得了全球影迷和影评人的追捧。

金陵十三钗影评范文第7篇

汤唯和她难得的贵人们

杭州姑娘汤唯从小学习绘画,气质出众有灵气,比同龄的孩子成熟。2007年汤唯虽然被“空头文件”封杀,但她始终保持着坚毅的眼神和淡定的微笑,甚至连一句抱怨或泄愤的话亦或是一个表情都未曾见到过,这一切对于汤唯的人生来说只不过是换了条轨道,不让演戏就去过生活。有人跟汤妈妈说:“现在你是星妈了。”汤妈妈回答:“我没觉得我是星妈,汤唯还是原来的汤唯,还是我的女儿。” 汤唯的家人和女儿一样,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了低调。

著名影评人周黎明在《汤唯,Welcome Back》的评论里将汤唯比作西施,“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河里流淌着美酒,她又出现了。她的消失并没有催化我们的忘怀,相反,我们像迷恋一个传说那样迷恋那次惊艳。三年也好,三千年也罢,美好是不能用沾满尘土的树叶来遮蔽的,一旦绽放,它会引发绵绵的思念。”

在《月满轩尼诗》一系列的宣传活动中汤唯的经纪公司对采访处理地十分谨慎,叮嘱记者的问题不要涉及“封杀”、“复出”、“香港移民”、“《色・戒》”、“李安”等敏感字眼,可是不论如何的刻意低调,都挡不住众人的刨根究底。众人拾柴火焰高,纵然汤唯再低调、再坚强、再聪明、再理性,一路上没有贵人的扶持,历经鲜花和磨难未必能成就今天的汤唯。

袁鸿,北京著名戏剧制作人,是汤唯在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读书时第一个慧眼发现汤唯的人。他将汤唯引荐给了台湾话剧导演赖声川,之后汤唯主演了赖声川的话剧《切・格瓦拉》。再后来,赖声川又将汤唯引荐给导演李安。于是大家看到了《色戒》里的王佳芝。汤唯能够度过难关首先要致谢的就是李安,在汤唯被禁时期,李安第一时间表示了支持,也曾多次公开力挺她,李安称:“在这个艰困的时刻,我们将尽一切办法支持她。”李安曾对媒体表示,遭遇这样的事情,让他觉得自己对汤唯有一种责任感,不希望汤唯为《色・戒》当祭品。最后,李安将汤唯托付给了自己的好友、香港安乐影业公司的老板江志强。这些贵人决定了汤唯要走的路,就像一条链。江志强,一个与汤唯有着同样低调秉性的幕后高人,张艺谋影片海外制作发行人,也被好莱坞誉为亚洲最成功的制片人。有了江志强、李安们的运筹帷幄,汤唯复出只待解禁的那天。

第一步:充电变知性

被禁后汤唯转战港台,先是签约了安乐影业,随后被公司送到英国学习戏剧。到伦敦后,汤唯开始了平淡的学生生活。汤唯曾表示:“因为想学习才去伦敦。在伦敦生活了一段时间,学习和接受当地的文化,了解当地演员的想法。我特别喜欢坐在咖啡厅或书店,看不同人的穿着和谈吐,只有观察真实的生活,才令我知道真正表演时怎样才能够真实。”可见,汤唯虽然告别了大银幕,可她却一刻没有放下过学习和表演。之后,汤唯又在香港生活了五个月。

2008年底,汤唯在经纪人江志强的帮助下,通过香港政府的“优才计划”获得香港身份证。对过去这两年,江志强为汤唯复出做的计划,香港资深电影人文隽曾在博客中评价为“沉默是金”。这两年里,汤唯并没有改变做演员的梦想,她努力不懈地充实自己,学广东话、英语,强化文艺气质,为复出增加本钱。

第二步:保持曝光率

知名娱乐策划人田金双说,“相比诸多热衷绯闻炒作的艺人,汤唯选择了一条低调、理性,但最适合自己的道路:暂时放弃内地市场,进军港台,迂回营销曲线救业。在该娱乐营销策略中,汤唯学粤语、出国充电、转战港台,同时,亦未完全放弃内地市场,汤唯舍弃娱乐杂志,主攻时尚杂志,也是其在内心保持曝光率的又一重要手段。”

《色・戒》上映之后,汤唯先后登上《Vogue》台湾版、《ELLE》台湾版、《Cosompolitan》内地版、《Marie Clarie》香港版等几乎所有一线杂志的封面。2008年10月,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了MaxMara55周年时装秀,最引人关注的就是汤唯和张曼玉。2008年11月,“香港居民”汤唯现身北京,参加Dior举办的时尚活动,尽管当晚星光熠熠,但浅笑不语的她依然是全场瞩目。2009年汤唯加紧主攻时尚杂志的脚步,同年登上2月中国版《Vogue》封面,成为继张曼玉、章子怡、周迅之后第4位登上该杂志封面的华人女星。12月底再次成为《ELLE世界时装之苑》封面女郎。2009年10月,汤唯出现在迪奥时装秀,一身复古高贵打扮吸引了大批中外记者。除了抢攻时尚界,汤唯还偶尔制造一些话题。2008年7月曾传出引起媒体极大关注的“汤唯离开安乐经纪公司,去向成谜”的假新闻。

第三步:慎重选择复出之作

汤唯沉寂的两年,有条底线就是不出演内地导演的电影,有传她先后拒绝了张艺谋、田壮壮和顾长卫的电影。张艺谋拍摄《三枪拍案惊奇》前,曾准备先拍《金陵十三钗》,当时就想请汤唯出演,而田壮壮的影片则是《狼灾记》。顾长卫的新片《魔术时代》原名叫《桃花源记》,据悉最初的确是将汤唯列入考虑人选。这些影片汤唯当时都很动心,但在经纪人的指示下,还是放弃和名导合作,坚持沉默。冯小刚也曾努力让她出演《唐山大地震》,而且据说已经秘密试装,但可惜基于种种考虑,最终还是未能成真。

汤唯的重返银幕之作是她的策划团队经过精心挑选和多方考量的。最终还是选择了自家公司的电影《月满轩尼诗》,首先,对于具有香港居民身份证的汤唯来说出演一部港片并没有越界;其次,影片从剧本、导演到角色,包括合作对象张学友,都是其幕后团队安排策划为汤唯保驾护航的。从不修改剧本的导演兼编剧岸西此次还为汤唯“量体裁衣”。

金陵十三钗影评范文第8篇

之所以说这个群体的影评活动已经形成类型,笔者认为有三个重要的标志。其一,相对商业型、职业型与娱乐型的影评而言,这个影评群体具有比较独立的批评品格。近年来活跃在影评一线的学者型影评人很多,他们大多是高等学校从事艺术教育的教授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在当今媒体十分活跃与强势的情况下,他们的批评活动有时与电影人有交集,用对话、访谈和讨论的方式,积极介入到当下电影生产的各种事物和过程之中,但总体看来,他们的影评活动独立性较强,大多与国家的各类文化项目相衔接,而较少受到电影人或电影产业的直接的影响。其二,这个影评群体已经涌现出了自己杰出的代表人物,如王一川(北京大学)、尹鸿(清华大学)、张同道(北京师范大学)、肖鹰(清华大学)等就可以说是学者型影评的领军人物。他们之间各有风格,各有擅长。王一川以理论见长,90年代他曾说自己是个边走边看的“话语浪人”,现在他自称是在“‘文’与‘艺’之间做不停顿的‘理论旅行’”的学术行者,“电影文本只是我用来解剖文艺案例的艺术类型,而对它我常常只做文化修辞阐释或文化修辞批评”{1}。尹鸿比较注重电影历史,不仅他的影评常常是在电影史的构架上展开思考,而且他在新世纪里连续多年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所做的年度备忘录,气象很大,落笔细致,也不愧是中国电影史的学术建构中的重要工程。张同道以诗学研究出身,转入电影研究之后则与纪录片结下不解之缘,对中国纪录片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的出路,都有深入的研究与独到的见解。肖鹰虽属客串,但他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感受批评,快人快语,直言不讳,对问题的看法有时不免偏激,但却深刻,甚至一针见血,电影人往往难以接受,读者读后则觉得痛快淋漓。其三,通过多年的实践,这个群体的批评活动在思维方式和评论视角上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种特色鲜明地体现在文化视角、历史意识、观念创造三个方面。

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它是所有艺术形式中最具有表现力与丰富性的文化载体,同时,作为一门产业,它自身也是一种民族文化现象,一种民族文化的构成元素。从文化的视角上来开展电影评论,当然是最能体现出学术型影评的学理性的,所以它是学者型影评人具有特别兴趣指向的一个层面,也是他们自觉采取的一种批评策略。王一川的文化修辞阐释,也是一种将文化理念与修辞学知识结合起来用于影评的一种成功的范例。上世纪80年代后期,王一川曾运用赛义德的后殖民理论对张艺谋影片的“他者”文化策略进行过批评。不管电影人和读者是否认可,他的文化策略阐释最终成为那个时代对张艺谋影片的经典论述。近年来,王一川继续热情地关注着张艺谋电影的发展,使用的解剖刀还是文化修辞学。他在评论《金陵十三钗》时就明确指出:“该片在故事讲述上有了可喜进展,可谓到目前为止张艺谋影片中叙事最为流畅和完整的一部了。但它最引我‘震撼’的地方,与其说是它所精心刻画的这一卑贱群体及假牧师约翰等在战火中释放的普世人性光芒或崇高品质(这当然值得称道),不如说是它的近乎无懈可击的美学与政治双重平衡修辞术。因为,由于存在《南京!南京!》从普世人性视角过度渲染中国女性被日军蹂躏画面及日军自我反思镜头而遭诟病的前车之鉴,再来拍抗战题材就必须在美学上与政治上都应对高风险,也就是要确保美学上有品位和政治上有民族尊严。”{2} 而他运用弗莱的“原型”理论即文学艺术的原型演化过程与春夏秋冬四季循环相合拍或对应,从而有喜剧与春天、传奇与夏天、悲剧与秋天、反讽与冬天相对应的文艺原型演变模型这一模式来分析中国主旋律影片的发展阶段,也显然是文化视角的一次成功的尝试。肖鹰曾批评张艺谋的《英雄》是美化恶的场景拜物教,批评冯小刚的《夜宴》、陈凯歌的《无极》是奇幻拼贴的神话,批评冯小刚的《集结号》是规避意指的“缝合”,所持的尺度也是文化意蕴。他认为:“大片是完整电影神话的文化实践,它的目标所指就是关于我们的世界的神话的经典化建构。”但是这些国内观众叫好的大片,之所以没有实现这个目标,“根本失误在于中国电影家对大片产生的文化语境及其应当承担的文化功能的盲视,他们在依据商业美学原则配方制作影像奇观的时候,根本没有意识到建构一个‘更有力量,更有价值,更有声望’的世界的文化使命”。{3} 肖鹰的批评历来尖锐,犀利,被批评的电影家或许心里会很不服气,也有知名电影家挺身而出反唇相讥,但在国内观众被这些影像奇观眩惑得昏天转地时,有一位学者能够大喊一声“幻影之下文化哪里去了”,这对中国电影大片的发展当然也是一件好事,而且也是电影批评的应尽之责。

历史意识的强化是学术型影评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不仅是因为许多事件的本质意义只有在历史发展的链条中才能显示出来,而且也是因为学术本身的存在基础就是历史,求实这一学术的核心功能之一必须是在历史的建构中才能得以实现。历史性的重视与把握在尹鸿的批评活动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他从2002年开始至今,带领学生坚持不懈,逐年为中国电影产业写备忘录,对电影投资、电影生产、电影发行、院线市场、票房纪录、电影法规的颁布、电影制作模式的变化等等项目进行记录和述评。张同道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如他主持写作的2009年中国纪录片频道发展研究报告,2010年纪录片网络新媒体传播发展研究报告等,真实而详细地记录下了近年来中国电影纪录片的现实状况。这种备忘录看似学术含量不如论文,其实它对资料的准确性、涵括面、代表性要求极高,需要撰稿人辛勤的积累、爬梳与整理。这些工作为以后中国电影史的研究与写作提供了可信度高的历史材料,体现了作者的学术预见性。对于电影研究而言,本身也是一项功德无量的具有学术积累意义的影评活动。由于学者型的影评人大多具有深厚的电影史的学术积累,因而历史意识的强化是学术型影评人的自觉到的使命,也是他们的擅场。譬如王一川批评张艺谋,始终是把张艺谋放在“张艺谋神话”的历史发展框架中进行研究的,他从《老井》到《英雄》,看到了张艺谋电影从“情感主义”到“后情感主义的递进”,他从著名的“张艺谋神话的终结”论到《英雄》所代表的“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视觉流”的分析也都是在历史的比较中所得出的时尚预告。历史是一面明镜,不仅可以映照过去,也可以预见未来。在学者型影评中,历史意识的强化常常使他们敏锐地捕捉到中国当代电影发展的动态与趋势。尹鸿的《向市场集结的主流电影群》《影像文化的中国制造――进入新世纪的中国电影产业》,王一川的《通向在世共生型文化――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电影文化转型》《主旋律影片的儒学化转向》《从双轮革命到独轮旋转――第五代电影的内在演变及其影响》《新世纪中国电影类型化的动因、特征及问题》《中国西部电影模块及其终结――一种电影文化范式的兴衰》,张同道的《中国纪录片30年的美学历程》《多元共生的纪录时空九十年代中国纪录片的文化形态与美学特质》等,仅从评论的题目上来看,就可以想见作者的历史比较的思维方法在这些论题的选择与阐释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般说来,创作尚可从模仿入手而逐步达到创新的境界,模仿不失为走向创新的一条道路,但学术上的模仿则是一无可取。学术必须创新,而学术的创新有两个最基础的层面。首先是话题的创新,学者型影评家往往能够在自己从事的批评领域中敏锐地发现新的研究对象。王一川对中国电影类型化的研究、张同道对大学教育史上教育电影的关注,对当前渝派记录片的热情推许,无疑也是学者型影评人对电影业内新话题的敏感度的体现。不仅发现现象,找到问题,而且及时地回答电影产业发展现实中涌现出的新问题,这是学者型影评家影评实践的一个鲜明特征。其次是观念的创新,一个有抱负、有出息的批评家不仅要在批评实践中独具慧眼,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现象,感觉到别人没有感觉到或者感觉到了但没有明确地表达出来的趋势动态,而且要能够通过概括这些现象,表述这些感觉,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的学术概念。在这方面,王一川的影评颇具代表性。譬如,他在《主旋律影片的儒学化》一文中指出:“主旋律影片内部从一开始就交织着相互对立而又协和的二元要素:一元是来自当代主导价值系统的对于个体生活体验的雅正化与奇异化加工的冲动,简称雅奇化。它处处寻求把丰富而杂多的生活体验材料统合到雅致或庄正的轨道而又同时造成奇异效果;另一元是从个体生活体验出发的对于当代主导价值系统的世俗化与韧性的还原冲动,简称俗韧化。它总是让求雅求奇的当代主导价值观重新回溯到需要韧性才能生存的世俗生活流中。雅奇化标举雅而奇,雅正而又奇异;俗韧化突出俗而韧,世俗而又坚韧。”这里的“雅奇化”与“俗韧化”就是作者对主旋律电影艺术内质的一种新颖而独特的概括。王一川也很善于给现象、态势命名,譬如,他说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电影的文化现状时“在世共生”,称《英雄》等电影代表的时代美学思潮是“后情感主义”,形容第五代电影的内在演变是“从双轮革命到独轮旋转”,对冯小刚的贺岁片的故事讲叙归纳出的“二元耦合模式” ,在讨论觉醒的公民个人如何在群体参与的公共领域中找到并确立自身的意义或价值问题时提出的“艺术公赏力”的命题,如此等等,都可以见出王一川在电影评论领域内建造新的学术概念的自觉意识与取得的成就。创造新的学术概念,既要有高屋建瓴的概括力,也要有自己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感知方式。王一川曾在一次访谈中这样谈到自己的影评特点:“我个人在变中其实也有不变的东西:对艺术文本的深度体验和二重阐释。深度体验,就是我过去主张的体验美学的东西;二重阐释,就是我过去的修辞论美学所主张的对表层意识文本(即第一重文本)以下的深层无意识文本(即第二重文本)的追寻。例如,我做小说文本阐释及电影文本阐释时,全力求取的就是一般不被人关注的深层无意识潜文本即第二重文本。我现在力求把这两方面(体验和阐释)结合起来做。”{4}善于发掘和重视那些不被别人关注的深层无意识的潜文本,也许就是王一川的影评不断有新术语、新概念涌出的主体因素吧。学术的建设不仅是历史资料的积累过程,也是学术术语学术概念的话语积累过程。如果说文化视角、历史意识是支撑着当代电影评论学术性的两根重要的支柱,那么观念创新不仅是第三根支柱,而且是电影评论学术性的灵魂所在,它们将共同的建构起当代中国电影评论的学术大厦。

目前,实力雄厚、日趋成熟的中国电影产业在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种重要的地位以及艺术教育在国家教育体制中的突围与崛起,为电影评论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契机与氛围,电影批评的繁荣时代已经呼之欲出。这种繁荣将是各种类型的电影批评多元共生、众声喧哗的繁荣,在这种众声喧哗中,学者型影评发出的声音无疑是令人鼓舞的。这几年,电影界对电影批评的现状与未来多有探讨,曾有学者批评学者型影评,认为:“在‘潜理论’的支配下,不少以专业院校、普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专业电影研究人员为批评主体的批评者,学术人格、学术良心、道德自律大为丧失。整个专业电影批评,在既坚持美学和历史的批评观点和方法,又坚持批评的多样化原则之间常常过于片面和偏颇。大众从主流媒体已经很难读到有独到的认知深度和理论创新的学术批评文章,也很难听到真正有见地的、一针见血的批判声音。”{5}笔者认为,这种对学者型影评的评判是过于悲观的,也不符合近期中国学者型影评的发展的现实状况。在这个多元时代里,中国的学者型影评不仅在推动电影产业发展方面已经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将继续担负起引领与整合电影批评的使命。因为学者型批评与一般的商业型批评、职业型批评和娱乐型批评的职责与功能是不一样的。商业型批评注重抓住和发掘影片的商机,配合电影产业的营销策略,职业型批评由于与电影产出集团千丝万缕的人事与情感联系,其批评最缺乏独立思考,背后隐藏的抓手往往也是电影生产商的意志,而网络上千姿百态的娱乐型影评,虽然不乏高见,自由但无序,写作的目的在于宣泄情绪(也许是快乐的,也许是愤怒的),因而缺乏学术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但学者型批评则是以学术性为立足之本的。这种学术性体现在影评实践中,体现在不仅写出自己的感受,而且要关注到社会感受与群体感受,不仅要知道事情是怎样,而且要发掘出原因知道事情为什么会是怎样,不仅要看到电影存在的表象,还要找到电影表象后面潜在的本质因素,不仅要看到个体,而且要概括出群体特征,不仅要了解现状,而且要发现趋势,等等,不一而足。这种学术化要求,恰恰是需要那些受过严格的学术思维训练和长期的文化知识积累的学者型影评人来完成的,或者说乃是学者型影评人应该担负起的时代使命。从上述学者型批评思维与模式的三种特征来看,应该说近年来学者型影评的崛起是较好地顺应了中国电影理论与创作的学术化要求的。

当然,由于时代条件和主体知识结构方面的原因,目前国内的学者型影评人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局限,其中最为突出的有两点,一是专业化有待提高。电影毕竟是一种具有自己的特殊技术与特殊语汇的艺术形式,而且电影技术和语汇随着光学、机械学的技术发展,也在日新月异地发生变化。由于电影艺术教育的起步较晚,国内学者型影评家大多是从文学、美学类的专门人才转行而来,电影技术与专业理论往往成为他们知识结构的短板,而目前学者型影评对文化视角和历史意识的重视,也许恰恰就是他们回避自身短板的一种批评策略。二是国际化程度不够。电影是最具有国际性的一种艺术形式,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里,美国的好莱坞电影挟持着美国文化的价值观与技术性席卷全球,势不可挡。中国目前的电影产业当然不能与好莱坞抗衡,但是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古国和文化大国,中国的电影事业也应该有一份走向世界的雄心和信心,而要实现这样一个中国电影世界化的愿望,影评人向世界观众及时而有力地介绍和推出中国的电影观念、电影文化和电影杰作,乃是不可缺少的一支力量。而这种使命,恐怕也是学者型影评人在日后的发展中有能力承担和责无旁贷的。

注释:

{1}④王一川、张慧矗骸段挠胍占涞摹袄砺勐眯小薄―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教授访谈》,《四川戏剧》2013年10期。

{2}王一川:《2011年:中国大陆电影中的悖逆景观》,《文艺争鸣》2012年1期。

{3}肖鹰:《国产大片的文化盲视》,《文艺研究》2008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