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

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范文第1篇

关键词:程度副词 语气副词 开封方言 普通话

引言

河南话属于中原官话,主要流行于河南省淮河干流北部的广大地区及其周边地区。中原方言是北方话中历史悠久的主要的一支。而开封话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官话”的代表,是北方话的先宗。

“可”是开封方言口语中广泛使用的高频词语,在日常交际中具有重要地位。前人对于“可”的研究,往往将其归入语气副词。如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侯学超主编的《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张斌主编的《现代汉语虚词词典》、王自强编著的《现代汉语虚词用法小词典》、李晓琪主编的《现代汉语虚词手册》等都将其看做副词,表示强调语气。武克忠主编的《现代汉语常用虚词词典》则明确表示它是语气副词,“用在各种不同语气的句子里,可以表示或加强各种不同的语气”,唐启运、周日健主编的《汉语虚词词典》则认为其为语气词。《虚词例释》则进一步阐述了“可”表示的丰富的语气类型:强调、赞叹、肯定、坚决、申辩、祈使、委婉、转折等。一些专门讨论副词次类的论文如李泉①、张谊生②等也都将“可”归入语气副词。这个结论未免有些绝对化,在开封方言中,“可”虽然能够表示语气,但更多的时候是表示一种程度,具体地说,是一个表示程度深的、具有肯定性语义倾向的程度副词。在程度量上,与普通话的“很”相当,表示程度较深;在意义上与普通话的“非常”、“太”相似。

开封方言语气副词“可”和程度副词“可”

下列例句是从开封方言的日常口语中提取的:

(1)人家小两口的感情可好(了),真让人羡慕。

(2)我可从来没干过这事儿!

(3)这个问题可给他难住了。

(4)他的女朋友可漂亮(啦)!

(5)她一笑,眼就变得可小可小。

(6)你可算回来了,把人都急死了!

(7)你提的这箱子可真不轻啊!

(8)他普通话说得可好(啦)!

(9)A:你这棉袄挺好看的。

B:那可不是,也不看看多少钱买的。

(10)A:他这回可吃个大亏。

B:那可不,只有自认倒霉了。

分析上面这些例句可以看出,副词“可”有的在句中只起加强某种语气的作用,去掉并不影响该句成为合语法的句子,也不改变句子的基本意义。如例(2)如果说成“我从来没干过这事儿”,例(3)说成“这个问题给他难住了”,句子仍然成立,基本意思也没有改变,只是缺少了突出强调的作用而已。例(6)、(7)都是如此。而有些句子中的副词“可”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这个“可”,句子要么就不合语法,要么虽然仍是合语法的句子,但已经改变了原来的意思。如例(5)中的“可”如果去掉就不符合汉语语法,单个形容词重叠不能作宾语;而例(9)如果说成“他普通话说得好”,就会造成“好“的意义程度降低,改变了说话人想表达强烈的积极肯定的意思的初衷。例(1)、(4)、(5)、(8)也是如此。

例(9)和例(10)中的“可”与否定词连用的用法比较特殊,在开封方言中表示认同和肯定的语气,一般出现在对话中,表示赞同先前说话者的观点,同时引起自己的看法和评论。“可不”是“可不是”的省略形式,意义上相当于判断词“是”。“可不”作为一个整体使用,前面可加指示代词“那”,后面可以附带语气助词“嘛”、“啊”。

张谊生认为,程度副词的基本句法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从成句单用功能看,程度副词的黏附性很强,任何一个程度副词都不能单说和单用,必须附在中心语的前面或后面;2.从组合搭配功能看,只有那些含有程度或量度意义的词语,主要是性质形容词和心理动词才可以被程度副词修饰;3.从连用共现功能看,程度副词一般出现在语气副词、时间副词、范围副词的后面。上述例句中,(1)、(4)、(5)、(8)中的“可”不能单说和单用,其后所修饰的成分如“好”、“漂亮”、“有趣”、“亲热”、“喜欢”等都是含有程度或量度意义的性质形容词或心理动词。我们可以说“我见到您确实可亲切”、“他曾经可喜欢你”、“宿舍和图书馆都可漂亮”等句子,可见典型的语气副词“确实”、时间副词“曾经”、范围副词“都”都可以出现在“可”的前面。可见,从基本功能看,它完全符合程度副词的身份。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开封方言中确实存在程度副词“可”,并且和语气副词“可”用法不同。下面结合程度副词“可”的词语搭配具体描述它的功能。

程度副词“可”与其他词语的搭配

与其他程度副词一样,“可”可以修饰性质形容词、心理动词,但和普通话不同的是,开封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可”还能够修饰方位词、某些动词性短语甚至体词性词语。

可+性质形容词。形容词可以分为状态形容词和性质形容词。同其他大多数的程度副词一样,“可”只能修饰具有量幅特征的性质形容词,而不能修饰只具有量点特征的状态形容词。

单音节性质形容词:大、小、好、坏、冷、热、快、慢、方、圆、冷、远、近等。

例句:他家住得可远可远了。/我家屋后是一块可大可大的麦田。/老师讲得可快可快咧,我都跟不上。/这天可热可热。

双音节性质形容词:伟大、勇敢、坚强、温柔、含糊、优秀、聪明、年轻、生动、主动等。

例句:这屋里可干净。/不用怕,这绳子可结实啦!/现在的中学老师都可年轻啊!

在开封话中,“可”表示的程度和“很”、“非常”相当,当修饰单音节性质形容词时,一般用“可×可×”的重叠形式进一步强调程度,“可×可×”的结构可以在句中充当补语、定语以及谓语。充当补语时后面一般附带语气助词如“了、的、咧”等。这是与普通话中的程度副词“很”和“非常”的不同之处,后面再进行具体分析。

可+心理动词。根据王红斌对心理动词范围和类别的判定,心理动词分为心理状态动词、心理活动动词和心理变化动词。而心理状态动词内部又分为可控状态动词和非可控状态动词。③例如:

1.心理状态动词

A.可控,如害怕、怀疑、怕、发愁、相信、讨厌、妒忌、恨、担心、想等。

B.非可控,如力图、发觉、深感、认为、以为、觉得、感到、感觉、妄想、坚信、确信、深信、试图、企图、妄图、知道、晓得等。

2.心理活动动词(可控),如猜、猜测、揣测、揣摩、推测、考虑、琢磨、打算、算计、盘算、寻思、计划、谋划等。

3.心理变化动词(可控),如忘、同意、赞成、反对、忘记、回忆等。

经过分析可以发现:(1)程度副词“可”可以与所有可控心理状态动词搭配,例:她可害怕见人。/你是不是可讨厌这个人?(2)“可”不能与任何心理活动动词搭配,不能说“可考虑”、“可推测”等。(3)“可”与非可控心理状态动词和心理变化动词的搭配具有选择性。例如可以说“我可明白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我可同意你们俩的计划”,但不能说“我可感觉……”或者“我可忘记……”。

可+动词短语。程度副词“可”修饰动词性词语的情况相对较少,所修饰的动词性词语多为简单动宾结构短语。

例句:这个凳子可占地方,往那儿挪挪呗。/他这孩子可有礼貌。/这件事可叫人为难。

此外,“可”还能够修饰动补短语。例:这个东西好使,可用得着。

这里的“可”与普通话中的语气副词“可”不同,这里不是加重语气,而是强调程度,意义上与“很”一致,表示“这个东西很能派上用场,用处大”的意思。

可+方位词。在开封方言中,程度副词“可”可以直接与方位词语搭配,表示极端的程度,意义上与“最”有些相似,表示说话人认为自身和目标物之间距离过大,超出了自己能够达到的范围。这也是一种夸张的用法,即使客观距离不是十分远,但在说话人看来,目标物是处在自己的心理位移的最远处的。

例句:他把箱子放得可上边,我够不着(我拿不到)。/我在可外边呢,这会儿赶不回去啊!

单纯方位词如“东、西、左、右、里、外”等不能与“可”搭配,必须与“边、面、头”等结合起来成为方位合成词“东边、左面、里头”等,才能与“可”搭配。

可+体词性词语。“可”能够与名词、区别词及数量词进行搭配,表示程度深,意义上与“很”一致。

1.可+名词

这个男孩儿可阳光,让人喜欢。/她从国外回来,打扮得可新潮。/考研的话英语可关键。

2.可+区别词

“可”能与少数区别词搭配:这辆轿车可高级啊!/他们的婚礼可西式、可浪漫了。/小张第一天上班,穿得可职业。

3.可+数词

开封方言中,“可”与数词的搭配均含贬义,只存在于方言口语中。数词在这里的意义已经改变,属于借代用法。如“二”和“二百五”等都借指不聪明、傻里傻气的人,用数字表示比较隐晦,而“可”又表示程度的加强,后面用借代较为含蓄委婉。

“可”与普通话程度副词“很、非常”的比较

经过上文的举例我们可以看出,开封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可”与普通话的程度副词“很、非常”在语法意义上十分接近,但在用法上存在着差别。

句末助词的附着。程度副词“可”修饰的形容词或心理动词后往往带助词“了”、“啦”、“咧”等,如“他们小两口的感情可好咧”。这些助词表示感叹语气,而“可”表示程度相当深,在句中重读,修饰后面的形容词,不能省略。即使句末不附带助词,重音仍落在“可”上,仍然可以表示感叹的语气,同时更加强调“好”的程度。普通话的程度副词“很、非常”用于修饰形容词心理动词等时,句末不带语气助词,如“他们小两口的感情很好”,或者“他们小两口的感情非常好”,句式更倾向于陈述句,表述客观事实。

与动补短语的搭配。开封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可”后能搭配动补短语,如“他腿长,可跑得快”。“可”的位置虽然在前,但与“跑得可快”中的“可”是一样的,还是修饰“快”。在开封话中,将“可”移到动补短语前的现象十分常见,这大概与副词的缺失有关。

由于开封方言中不存在程度副词“很、非常”,表示这一意义的只有“可”一词,表示确认语气的语气副词也经常会用“可”,如“我今儿可去不了了”。而程度副词“可”与语气副词“可”有时候就会发生重合,为了简略,只用一个“可”表示,统一放在短语前面,同时起到肯定语气和强调程度的作用。“很、非常”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修饰动补短语。

“可很”的连用。开封方言中还有“可很”这一组合,例如:“这水深得可很,你千万别下去。”两个程度副词连用,极言程度之深。与普通话程度副词“厉害”在语法意义上接近(例:这孩子病得厉害)。这里的“可”并不是语气副词,因为它本身有意义,修饰“很”,如果去掉就改变了原句的意思,程度也随之减弱了。

修饰简单结构。因为“可”只出现在开封话的口语交际中,所以它所修饰的谓词性词语或短语形式简单,多为单音节词或只有一个层次的简单述宾结构短语。具有通俗、简洁的语体风格,且多用于口头答语,如“可中”(非常好)、“可得劲”(很舒服)等。而程度副词“很、非常”就没有限制,后面可以修饰较为复杂的结构。如:“我很欣赏你优雅的谈吐和大方的举止。”“我非常喜欢那个让我拥有自信笑容的老师。”

综上所述,开封话的程度副词“可”在意义和用法上都和普通话的程度副词有着不同之处,更有别于语气副词“可”。应在副词次类划分中对“可”进行细致分类,在有关“可”作为程度副词的使用方面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注 释:

①李泉:《副词和副词的再分类》,《词类问题考察》,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②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的性质、范围与分类》,《语言研究》,2000(1)。

③王红斌:《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范围和类别》,《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4)。

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范文第2篇

关键词:状态心理动词“使因链”联接模型主体性视角联接模式

一、引言

英汉状态心理动词指的就是诸如“like”“hate”“envy”“担心”“欣赏”“羡慕”等表示匀质心理过程的动词①,通常用以描述发生在情感体验者(experiencer)的内心世界所发生的一种持续的、同质的心理事件过程,具有抽象性的特质。英汉状态心理动词均是典型的二价动词,在英汉语中存在着类同的句法表现及语义句法联接模式。如:

(1)We all like this book.(NP1+VP+NP2)

(2)我们都喜欢这本书。(NP1+VP+NP2)

不难发现,英汉状态心理动词“like”和“喜欢”在例(1)和(2)中有着相同的句法表现,呈现出典型的及物性结构:NP1+VP+NP2(NP1指主语论元,NP2指宾语论元,VP指状态心理动词)。英汉状态心理动词缘何在句法上存在着上述的相同之处?其语义特性以及语义句法的联接模式又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探究。

事实上,心理动词作为动词中的一个特殊小类,早已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家的广泛关注。国外学者(Jackendoff,1972;Grimshaw,1990;Pustejovsky,1995)主要以生成语法为理论背景,对心理动词的论元转换现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产生了许多颇有见地的理论文献。尽管有些学者(如Dowty,1991;Croft,1991、1993、1998)注意到了人类的认知在心理动词语义句法映射中的重要性,但他们对人类在语言构建中所体现出的主体性方面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未曾就此展开深入探讨。而且,国外学者似乎更加关注使役心理动词的研究。国内学者(马建忠,1898;黎锦熙,1924;范晓等,1987)则似乎更加注重状态心理动词的探讨。少数学者(张京鱼,2001;王文斌、徐睿,2005)对英汉心理动词做了颇有成效的对比研究,不过他们基本上均侧重于使役心理动词的研究。

本文拟以Croft的“使因链”联接模型为理论基点,尝试从认知的视角对英汉状态心理动词语义句法联接模式的共性进行探讨,以期揭示该类动词的语义、句法及其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关系。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联接模型更加一目了然,我们在应用时将对其做出适当的修整与补充。

二、Croft的“使因链”联接模型

Croft的“使因链”联接模型是一种基于语义的认知联接理论。根据Lakoff的理念化认知模型,Croft提出了关于事件结构表征的“使因链”联接模型,如图1所示:

InitiatorEndpoint (Endpoint) (Endpoint)

()()

CAUSE CHANGE STATE

图1:简单事件的“使因链”联接模型

图1将动词所表示的事件分析称“使因链”,由三个部分或次事件组成:致使(CAUSE)、变化(CHANGE)和状态(STATE)。图中的圆点表示事件参与者,带括号的圆点表示在前面已出现过的参与者,箭头表示力的传递关系。该理论模型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事件结构、力动态关系、动词突显和联接规则。Croft认为:动词所指示的事件框架由一系列具有单向线性结构的次事件组成,每个次事件之间互相关联,进而构成一个使因链。在一个次事件中,通常有两个事件参与者,分别位于该事件的起始和终点,在该事件中的位置安排由彼此之间的力动态关系决定,位于使因链前面的事件参与者的等级地位高于后面的事件参与者,从而在句法上获取优先联接的权利,即通常联接至主语的位置。

Croft的“使因链”联接模型体现了力的传递、因果事件链以及各参与者之间在事件结构中的相互关系,在许多方面值得借鉴。首先,他提出了“致使性”在词汇语义表征和联接方面的重要性。由于心理动词在本质上具有“使役性”的特点(Dowty,1991;Pustejovsky,1995),英汉状态心理动词也理应具备“使役”特性,只不过该类动词似乎仅仅让人觉察到事件产生原因的始源性的客观存在,而非刻意强调真正的缘由。其次,动词的整体事件结构框架与其突显部分所形成的对比,可以用以解释存在于语言中的关于同一类动词所呈现的相同句法特征这一现象。由于状态心理动词在本质上具有“使役性”特点,Croft的“使因链”联接模型理论为我们解决该类心理动词的语义和句法之间的联接模式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参考视角。不过,尽管Croft已经指出了人类的认知能力在动词的语义句法联接中的重要性,但事实上,他对人类在语言构建中所体现出的主体性作用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未曾对认知主体的自主、自为的视角定位过程展开必要的讨论。因此,本文拟在Croft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英汉状态心理动词的语义句法联接模式。

三、英汉状态心理动词的语义特性

心理动词表示心理事件,通常包含两个语义角色,英汉状态心理动词自然也不例外。心理事件的其中一个语义角色被称为体验者,指的是经历或体验心理动词所指的心理状态或心理过程的人,如例(3)中的“Mary”和“玛丽”;另一个语义角色则称之为刺激物(stimulus),指的是导致体验者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如例(3)中的“apples”和“苹果”。

(3)a.Mary loves apples.

b.玛丽喜欢苹果。

诚如引言中所言,状态心理动词主要用以描述人们内心的心理状态过程,表示人们对某一事物的情感、看法或态度,因此,“人”是心理活动得以存在或进行的前提条件,必然成为该类动词的一个共享的语义特征。于是,作为心理事件的体验者(如上例中的“玛丽”)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必有论元,在句法中不可或缺;而事件的另一参与者,即刺激物(如上例中的“苹果”),是导致体验者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同时又是所体验的心理活动的心理指向对象,经常与体验者同现于句法中。虽然体验者和刺激物是状态心理动词最主要的两个语义角色,但是较之刺激物,体验者这一角色更加重要,因为它不仅是心理事件赖以发生的地点或空间所在,而且也是心理活动事件得以发生的认知主体,没有它的存在,也就无所谓心理活动的产生。故此,体验者在英汉语的句法表达中均为必有论元。

当然,刺激物这一语义角色在状态心理动词所激活的语义框架中依然举足轻重。正如黄希庭所言:“情绪总是由某种刺激引起的”。心理动词所指示的内心体验过程总是由某一刺激物所引起的,否则人们的内心深处也就不可能引发和体验某种特定的情感经历过程。以例(3)为例,如果没有刺激物“苹果”的存在,“玛丽”的心理空间也就无法形成“喜欢”这一情感体验过程。我们因而有理由认为,刺激物是心理动词的必有语义成分,是引起该类心理过程的缘由,始终存在于心理动词所激活的事件框架之中,与此同时,它也是该心理活动所指向的感知对象。由此,我们赞同Dowty、Pustejovsky等“心理动词在本质上具有使役性”的观点。英汉状态心理动词也具备使役特性,只不过该语义特性在语言表征时处于隐匿状态。状态心理动词似乎只是让人可以觉察到该事件所产生原因的始源性的客观存在,而非刻意强调真正的缘由。换言之,此类心理动词的[致使]语义特征常常处于休眠隐性状态,仅存在于每个语言使用者的背景知识之中,而不在其透视域之内,他们明确刻意强化的是心理事件的结果状态部分。由此可见,体验者和刺激物均是状态心理动词必不可少的语义成分。因而就语义角度而言,英汉状态心理动词在语义本质上都是及物的。

状态心理动词往往体现心理事件过程的匀质性和无界性。也就是说,该类心理动词并不强调所指心理事件的起始和结束过程,对事件所持续的时间亦未作明确的说明,同时,在此期间,这一心理过程是稳定的,并无起伏变化。在此,我们仍以英汉状态心理动词“love”和“喜欢”及其所指示的事件例(3)为例加以说明。“love”和“喜欢”在例(3)中描述的是体验者“玛丽”内心经历着“喜欢苹果”这一心理状态过程,而且“玛丽喜欢苹果”这一心理过程具有稳定性和不变性,即“玛丽”在经历“喜欢”心理过程期间并未发生情感上的变化,强调的是过程的匀质性。与此同时,对于“玛丽”经历“喜欢”这一心理过程的起始和结束时间是未知、不确定的,因此,该心理体验过程具有无界性的特点。

综上所述,英汉状态心理动词在语义本质上都是及物的,其核心语义特征可以描述为[体验者]、[稳定]、[同质]、[无界]、[致使始源性]、[感知对象]。根据Perlmutter & Postal所提出的“普遍联系假说”(Universal Alignment Hypothesis),动词的语义特性在很大程度上会映射至句法结构。因而,英汉状态心理动词共享的核心语义势必导致两种语言拥有共同的句法表现。不过,正如王文斌等学者所言,语言和意义是“惟人参之”的过程和结果,必然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人类的“主观性”烙印,而句法又是语义的表征和体现,因此,英汉状态心理动词的语义句法联接模式也必然体现了语言使用者的认知主体性。正是由于语言使用者主体性的存在,英汉民族对同类心理事件的识解视角也会存在异同,这就造成了英汉此类动词在语义句法联接模式上的一些共性和差异,至于个性差异部分,我们将另文讨论。

四、英汉状态心理动词语义句法联接模式共性及其缘由

英汉状态心理动词共享的语义特性使得该类动词在两种语言中都是典型的二价动词,通常含有两个必有论元,即体验者和刺激物。体验者和刺激物同时出现在心理动词句中是该类动词典型的句法表现。因此,在英汉语中,状态心理动词的典型句法特征表现为NP1+VP+NP2,在句法上呈现出较强的及物特性。该类动词的典型语义句法联接模式为:体验者实现为主语论元,而刺激物则联接至宾语论元位置。为更好地阐述此类英汉心理动词的语义句法联接模式的共性,我们将以例(4)中的动词“hate”(讨厌)及其所指心理事件为例,结合Croft 的“使因链”联接模型,展开进一步的诠释。

(4)a.She hates him.

b.她很讨厌他。

图2:英汉二价状态心理动词的典型语义句法联接模式

与图1相似,图2的第一行表示动词所指事件的语义角色,分别为刺激物和体验者。第二行是“使因链”联接模型的主体部分,主要描绘心理事件的参与者之间的动态关系。“使因链”揭示了心理状态动词所激活的整体事件框架或语义背景,主要由三个次事件组成:致使始源、变化和结果状态。为了使联接模型更加清晰明了,我们将其所有的语义突显部分标示了黑体或加粗,图式中的圆点也用实心和空心加以区分,其中实心圆点表示某一事件参与者在某一特定位置得到突显,而空心圆点表示某一事件参与者在某一特定位置未曾得到突显。图中的“t”表示时间,表明在此强调的是事件的过程性。从上图可以看出,就英汉状态心理动词的典型语义句法联接模式而言,“使因链”的第三个次事件整体,即“state”及两个语义角色 “体验者与刺激物”均得到认知上的突显,因而两个语义角色在句法上均得到实现,表现出较强的及物特性。图2的第三行用以表征某一特定状态心理动词的语义突显部分,用“*”表示。第四行标示了心理动词的两个主要语义角色在句子中的句法位置,是人类长期以来形成的基于体验的概念化结果。第五行为具体语言的示例。根据Croft的“使因链”联接模型中的联接规则,对于诸如主语、宾语这样的核心论元的选择,主要是由动词在整个使因链中的突显部分所决定,主语通常是事件的启动者,在使因链中位于宾语之前。由于语义角色“体验者”在“使因链”的第三个次事件中位于另一语义角色“刺激物”之前,因而被联接至主语位置,而刺激物被映射到宾语位置。同理,例(4)中的体验者“she”和“她”被联接至主语位置,而刺激物“him”及“他”则被映射到宾语位置。

英汉状态心理动词共享的核心语义、典型的句法结构及其语义句法映射模式,反映了英汉语言使用者在最初识解该类心理事件时所选择的相同的视角定位。通过图2,我们发现,只有“使因链”的第三个次事件得到认知主体的关注而进入其透视域,才可在整个认知框架中得到突显。不过,正如Petruck所言,对任何概念的理解都应建基于对整个框架系统的理解。一个词所表征的是人类的一种心理经验范畴,例如,要理解直角三角形的弦,首先就必须了解关于直角三角形的相关概念。因此,对于英汉状态心理动词的语义理解和句法构建,也理应建立在对其整体框架的理解基础之上。这一观点也合乎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中的格式塔理论。诚如图2所示,整个“使因链”构成了心理动词的认知框架或背景,其中第三个节点则展示了某一特定状态心理动词的语义结构表征状况,即体验者由于刺激物的某种刺激而处于体验某种心理状态的过程之中。以英汉状态心理动词“hate”和“讨厌”为例,图2中的“使因链”联接模型就展现了该两个动词如下的语义结构:体验者“她”由于刺激物“他”而处于体验“讨厌”心理状态的过程之中。由于英汉民族在最初识解状态心理事件中形成了类同的典型认知聚焦方式,即他们的认知视角都习惯倾向关注于整个“使因链”的最后一个环节,即结果状态部分,从而使两种语言的状态心理动词享有了相同的语义句法联接模式和句法表现,在句法上显示出较强的及物特性。英汉状态心理动词的典型语义句法映射模式,揭示了该类心理动词的语义共性,反映了英汉语言使用者在语言使用中的思维共性,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在识解该类心理事件时所形成的相同的视角锁定方式。

五、结语

通过分析和探讨,我们得出以下结论:英汉状态心理动词就其语义本质而言,都是及物的。基于共同的语义特征,该类心理动词在英汉语中均是典型的二价动词,其典型的语义句法联接模式为:体验者语义角色通常联接至主语论元的位置,而刺激物则常被实现为宾语论元。英汉心理动词在语义句法联接模式上所表现的共性说明:英汉心理动词的句法表现,尤其是它们的论元实现,是其固有的语义特征和语言使用者相似的认知视角锁定所致。

(本文得到国家社科规划课题[06BYY005]和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翻译精品课程团队的资助,特此致谢。)

注释:

①心理动词指的是描述人类心理活动的动词,学界对于该类动词的

范围界定有广狭之分。广义上讲,心理动词包括“情感”类动词、“意愿”类动词和“认知”类动词。若从狭义上区分,心理动词仅指“情感”类动词。基于部分独特的语义特性,英汉情感心理动词均可分为两大主要类别,即状态心理动词和使役心理动词。限于篇幅,本文的研究范围仅限于状态心理动词,关于使役心理动词的研究将另文论述。

参考文献:

[1]Jackendoff,R.Semantic Interpretation in Generative Grammar[M].Cambridge:MIT Press,1972.

[2]Grimshaw,J.Argument Structure[M].Cambridge:MIT Press,1990.

[3]Pustejovsky,J.The Generative Lexicon[M].Cambridge:MIT Press,1995.

[4]Dowty,D.Thematic proto-roles and argument selection[J].Language,1991,(67).

[5]Croft,W.Syntactic Categories and Grammatical Relations:The cognitive organization of Information[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6]Croft,W.Case marking and the semantics of mental verbs[A].

In J.Pustejovsky (ed.),Semantics and the lexicon[C].Dordrech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3.

[7]Croft,W.Event Structure in Argument Linking[A].In M.Butt

& W.Geuder (eds.),The projection of arguments:lexical and compositional factors[C].Stanford:CSLI Publications,1998.

[8]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898.

[9]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4.

[10]范晓,杜高印,陈光磊.汉语动词概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

[11]张京鱼.英汉心理使役动词应用对比研究[J].外语研究,2001,(3).

[12]王文斌,徐睿.英汉使役心理动词的形态分类和句法结构比较分析[J].外国语,2005,(4).

[13]Croft,W.The Semantics of Subject hood[A].In M.Yaguello (ed.),Subjecthood and Subjectivity:The Status of the Subject in Linguistic Theory[C].Paris:Ophrys,1994.

[14]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5]王文斌.英汉作格动词的语义―句法界面比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3).

[16]王文斌.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7]Petruck.M.Frame Semantcs[A].In J.Verschueren,J.O.Östman,

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范文第3篇

例1:将以下6个句子重新排列组合:

①任何心理活动,任何创作,也许都具有“一次性”。

②揣度别人是很困难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③作者的回顾,事后的创作谈,能在多大程度上与实际创作情状复合,是值得怀疑的。

④甚至揣度自己也未见得容易多少。

⑤人不能把脚两次伸进同一条河里。

⑥比方说这篇小说写过这么久了,尽管我现在能尽力回忆当时写作的心境,但时过境迁,当时的心境是绝对不可能再完整准确地重现了。

排列组合最连贯的是:

A.③⑥⑤②④①B.⑤①⑥③②④

C.①⑥③⑤②④D.②④⑥③⑤①

这种类型的题目,乍看起来,好像和判断推理部分的事件排序差不多。但是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种题目主要考察对文段的内部逻辑关系的考察,不是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其实,出题人是在近几年考试题目的类型中,创新了一道考察微观联句成篇的写作能力的题。由于这种纯微观角度的考察,就像做细节推断题一样,比较花费时间。因此,在短时间内理清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就变得非常困难,也就增加了做题的难度。但是,语言都是相通的,实际上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技巧来获得一些帮助。

一、关联词

关联词在我们做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目的时候考试#大&收集,有很大的帮助,能帮助我们更快地找到重点句,主旨句。同样,关联词所代表的语义关系在语段中是逻辑关联的,在句子拆分以后,我们可以通过关联词来找到它的上下句。所以,做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目,常用关联词必须像我们记忆乘法表那样,熟记熟背,张口就来。在本题中,我们发现了一个表示递进关系的词语,“甚至”,“甚至揣度自己也未见得容易多少。”那么它前面就应该是语义弱化一些的,指揣度难易方面的句子。因此,②就正好就应该在④之前。

二、行文脉络

强调行文脉络,就是在强调行文的逻辑关系。比如,例证应该在观点之后,解释说明应该在观点之后。总述的部分应该是在分述之前的观点中或者分述之后的总结中。本题句⑥出现了“比方说”这样的字眼,很明显是在举例子。前边必定要有观点。⑥举例说明的是自己尽力回忆从前写作的心境,但是非常困难,不能完全准确再现。我们发现,这正好是对④的观点例证。③则是推己及人,通过自己的经验,提出作者的回顾和创作谈是值得怀疑的。接下来,用⑤这样的众所周知的哲理来佐证,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①。回过头再看一下,这一结论是对“心理活动”和“创作活动”二者的结论,而句②④说的是心理活动、③⑥说的是创作活动,而从句①中,先出现“心理活动”,后说“创作活动”,可知作者先谈心理活动②④,后谈创作活动⑥③。因此正确答案毫无疑问,应该选D。

三、代词和名词

在片段阅读中,代词指代题是一种题型,我们在做语句排序题的时候,也可以充分运用这代词来帮助我们加快确定语句的顺序,比如,

例2:

①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皮鞋,显得很寒酸。

②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学生糊口。

③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窘迫,几乎无地自容。

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乘了航船进城了。

⑤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

A.③⑤①②④B.①②⑤④③C.⑤②①④③D.①⑤③②④

文中只有句①和⑤出现了代词,而其他几个句子都省略的了主语。因此,这两个句子肯定是比较靠前的。比较一下,句①是引入一个人,介绍他的外貌,接下来才可能出现他谈自己的经历,肯定句①应该是放在段落首句的。这样,通过代词,就能很快找出首句来。

同样,如果句子中出现的有表示动作主体的名词,同时还有代词,那么我们可以判定,肯定名词在前,指代这个名词意义的代词在名词句子之后了。

四、语义相关词

语义相关的词,指的是词的意义有关联,最常见的比如有相同的语素。例2中句⑤谈到“就回来了”,而句③“回到故乡之后”,都有一个相同的语素“回”,语义是相关的,逻辑关系最有可能也是紧密相连的。

五、分组对比

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范文第4篇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家人一年到头老是打官司,新年来临,他们家三个儿子每人说一句话,祝愿今年不再打官司,这三句话是“新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说完后便写在纸上贴上了墙。有一位客人来到他家,看到墙上的字,张口念道:“新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也是同样的字,由于没放标点符号,意思也全然不同,我们可千万不能小瞧标点符号呀。

首先,在三年级下册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在课文朗读中关注标点符号。

1.关注标点符号表达的语气,可以把课文读得更好。

《揠苗助长》这篇寓言中,农夫为了让禾苗长得快些,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把田里的禾苗都拔高了一截,累得筋疲力尽。最后一段这样写道:回到家里,他兴致勃勃地说:“真把我累坏啦!可力气总算没白费,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长高了一大截!”

结合“兴致勃勃”这个词和句中的两个感叹号,我们能读出农夫当时自以为得计的可笑心理。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你是有心人,关注好文中的小小标点,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

2.关注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可以把课文理解更深。

《狼和鹿》这篇课文中第四自然段开头、结尾各有这样一句话: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而人们要特意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在这两句话中“功臣”和“祸首”两个词都加了引号,是想说明狼的“功臣”行为和鹿的“祸首”行为都不是人们事先的愿望,而是“做梦也不会想到的”的客观后果。给这两个词语加上引号,是告诉我们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在看到事情坏的一面时,应同时看到其好的一面,反之亦然。

读懂了这两个引号的作用,是不是对我们深入理解课文内涵大有帮助呢?

其次,三年级下册要求在习作中能够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会使用冒号、引号。

我们都知道,人说话是需要停顿的,而且有些停顿配之以恰当的神情、动作、语气可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然而,当语言通过笔反映在纸上时,没有了说话人的动作、神态、语气,我们怎么才能看出说话人的心理活动呢?这就需要借助标点符号的作用。人们说话的语气有三种:陈述语气,告诉别人一件事情;疑问语气,向别人提出一个问题;祈使语气,要别人做一件事情。这种种语气在交谈中用语调来表示,在书面上用标点符号表示。下面各举个例子来看。陈述语气:我今年读了两本好书。疑问语气:你读了很多好书吗?祈使语气:给我买一本好书吧!又如,“他去过北京?”疑问语气表示他从没有去过北京或询问别人有没有去过北京;“他去过北京。”这样陈述语气告诉你他去过北京;“他去过北京!”这种感叹的语气则是表达了你对他能去北京表示羡慕。同一句话,标点符号不同,语气不同,意思完全不同。我们可以用一首简单的小儿歌来记住这些标点小精灵的用法,快来读读背背吧!

中间要停顿,圆点带尾巴――逗号(,)

一句话说完,画个小圆圈――句号(。)

发文或疑问,耳下附一点――问号(?)

命令打招呼,滴水下屋檐――感叹号(!)

总结说话前,上下各一点――冒号(:)

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范文第5篇

一、人物刻画要有度

1.不要事无巨细什么都写,而要择其一二浓墨重彩地写。当然这要根据主题的需要去选择,决不能无的放矢。

2.一定要让人物的言行、心理、个性特征等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不要让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说60岁老人才说的话,也不要让一个没文化的老太太说些大道理等。无视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程度等而乱写一通,是不能写好人物的,更谈不上写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二、精心描摹人物与众不同之处

共性的、人人都有的东西,写得再多也不会吸引人。只有有特色的、独具个性魅力的东西,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让人拍案叫绝。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一是正面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等;二是侧面描写。

1.肖像描写。肖像描写,不要求写全貌,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就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准确、生动、形象的描绘,来向读者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其作用不仅在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面貌,而且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所以肖像描写往往着重于人物的面部、身材、服饰描写,以表现人物的身份、风度、神韵和表情。

2.语言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话语最易“泄露”人物心灵的秘密,最能灵活而直接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因此,语言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因此,语言描写一要能显示人物的身份、职业、地位、经历。二要能够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三要性格化,要在描摹语态、叙写对话的过程中表现出“这一个”的个性特征来。四可通过语言描写介绍环境或时代背景,或借人物之口作议论以深化主题,使语言描写成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最后,语言描写要生动、简洁,忌八股调、学生腔。

3.动作描写。动作描写同样要为表现人物的性格服务。行动是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能很好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所以对人物动作的描写是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式。动作描写就是让人物在“做些什么”和“怎样去做”中去展示自己的价值观念、情感特性、性格气质、精神状态等。

4.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常有以下几种方式:内心独白、动作暗示、景物烘托、心理概述。

5.神态描写。神态描写专指面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

6.侧面描写。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收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收到的艺术效果。

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语义褒贬化 有+N 语义分类 组合模式

引言

早在1983年吕叔湘就对组合结构引发的语义褒贬化进行了相关研究,他在《中性词与褒贬义》一文中指出,有些中性意义的词,连起“有”字来用就有褒义或贬义,首先对“有+N”框架进行了研究。此后许多学者在此基础上对“有+N”框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当时学者并没有把这种现象归为系统的褒贬化研究,这从他们对其命名――语义偏移――可见一斑。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邹韶华对名词语义偏移的研究(1986)。他的学生王碧辉从词典释义的角度对“有+N”框架中的“N”进行了分(2009)。张家桦结合汉俄语言的不同分别探讨了两种语言中的语义偏移现象,其中提及最多的就是“有+N”框架(2005)。张志毅把语义组合的褒贬化称为中性义位的倾向化,并且归纳出了褒化和贬化的几种框架,中间也涉及了“有+N”框架(2001)。孙道功从微观的义征层面分析了“有+N”框架(2011)。

一、“有+N”框架的褒贬化分析

“有+N”框架,最常见、最能产的一种语义褒贬化框架,很多名词进入该框架都会发生褒贬化。名词进入“有+N”框架一般会发生褒化即增加积极意义(有水平=有很高水平)或贬化即增加消极意义(有情绪=有不好的情绪)两种倾向,这种倾向比较固定单一,但也有一个框架既可以看作发生褒化也可以看作发生贬化(有味儿=有好闻的气味=有难闻的气味)。研究发现该框架发生褒贬化的情况出现的频率并不是对称的,换言之发生褒化和贬化的情况并不均衡,其中积极意义与消极意义的分布大致为七比三,这是对常用5000词中积极意义与消极意义词汇使用频率比较的结论(邹韶华,2001)。“有+N”框架中“有”的意义为“《现代汉语词典》:【有】:动词;表示领有(跟“无、没”相对)”,其意义是已经固定不变的,但是其褒贬频率却不平衡,这也就说明影响“有+N”框架褒贬化的关键因素在“N”部分,因此对“N”进行详尽的语义分析才能更深入的解释“有+N”框架的褒贬化机制。

二、“有+N”框架中“N”的语义分析

(一)语义分类及语义组合

关于该框架的构成类型,邹韶华(1986)和王碧辉(2009)已经做过深入的研究,认为常见的能够进入此框架并发生褒贬化的名词有具体事物名词、抽象事物名词、外在条件心理特征和属性类名词三类。具体言之:①具体事物名词主要是表人体部位的名词,如:脑子、腰身、身材等。②抽象事物名词主要是表示抽象内涵和概念的名词,如:文化、道理、价值等。③外在条件、心理特征和属性类名词,这类名词又分为:感觉知觉类(感情、心情、心思);性格、特点类(风度、修养、气质);看法、主张类(意见、态度、看法);外表特征类(年头儿、年纪、身材);条件技能类(学问、技术、经验、条件、本事、能力);心理状态类(胸襟、追求、信念)。王碧辉虽然对进入“有+N”的名词类型进行了分类(2009),但是他的分类比较笼统,有些不合逻辑,还有一些明显重复,如抽象事物类名词在外在条件心理特征和属性类名词中又多次提及。因而我们在分析“有+N”框架中“N”的语义类型时,不得不选取更精细的语义分类方法。

赵春利在分析形名组合的语义模型时把名词分为五种(2012),他以哲学上的逻辑观点为依据把具有认识能力及实践能力的主体“人”与作为认识对象和实践对象的客观物体区别开来。他首先根据能动性智力特征把名词分为主体名词和物体名词两种;接着考虑主体和物体的发展、变化和消亡把名词分为事体名词;然后根据主体物体的存在、运动、变化的基本形式把名词分为时空名词;最后借助主体在改造客观事物的过程中自身的理解和价值趋向把名词分为逻辑名词。赵春利(2012)的语义分类方法更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逻辑性更强,因此,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借鉴他的分析方法,并参考《语义词典》(2012年版)的语义分析方法。由此,我们对能够进入“有+N”框架并发生褒贬化的190个名词进行了分类研究,并考查了“有+N”框架中“有”与“N”的语义选择情况。为了语义形式化的需要,我们对其语义选择情况进行形式化描写,主要采用字母标记形式进行描写。具体的方法是取对应义类汉语拼音的首字母,如果首字母重合,依次采用第二个字母表示。经验证认为能够进入“有+N”框架并发生褒贬化的“N”可以分为4大类26小类,形成的语义模式具体如下:

一)Y+ZT:即“有”+主体名词

1.Y+RM:即“有”+容貌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容貌类“N”有8个,占总数的4.21%。具体实例如:有相貌、有模样、有脸蛋

2.Y+ST:即“有”+身体属性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身体属性类“N”有11个,占总数的5.79%。具体实例如:有身材、有身段、有身量、有腰身

3.Y+MB:即“有”+面部表情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面部表情类“N”有5个,占总数的2.63%。具体实例如:有神情、有神色、有表情

4.Y+XG:即“有”+性格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性格类“N”有3个,占总数的1.58%。具体实例如:有性格、有脾气、有个性、有品性

5.Y+ZL:即“有”+智力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智力类“N”有5个,占总数的2.63%。具体实例如:有头脑、有脑子、有天资

6.Y+QG:即“有”+情态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情感态度类“N”有11个,占总数的5.79%。具体实例如:有心情、有情绪、有感情、有心思

7.Y+YS:即“有”+意识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意识类“N”有21个,占总数的11.05%。具体实例如:

8.Y+NL:即“有”+能力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能力类“N”有14个,占总数的7.37%。具体实例如:有能耐、有能力、有本领、有才能

9.Y+ZS:即“有”+知识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知识类“N”有6个,占总数的3.16%。具体实例如:

10.Y+PZ:即“有”+品质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品质类“N”有18个,占总数的9.47%。具体实例如:有风度、有修养、有气质

11.Y+GX:即“有”+关系类“N”

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关系类“N”有3个,占总数的1.58%。具体实例如:有交情、有缘分、有人缘

12.Y+XL:即“有”+心理活动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心理活动类“N”有9个,占总数的4.74%。具体实例如:有包袱、有创意、有见识、有经验、有想象、有心眼、有指望、有追求、有滋味

二)Y+WT:即“有”+物体名词

13.Y+WD:即“有”+味道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味道类“N”有2个,占总数的1.05%。具体实例如:有味道、有味儿

14.Y+WX:即“有”+外形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外形类“N”有6个,占总数的3.16%。具体实例如:有款式、有形象、有形状、有样子、有样儿、有造型

15.Y+JZ:即“有”+价值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价值类“N”有17个,占总数的8.95%。具体实例如:有价值、有档次、有地位、有分量

17.Y+SX:即“有”+属性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属性类“N”有7个,占总数的3.68%。具体实例如:有范儿、有名次、有气性

18.Y+CX:即“有”+成效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成效类“N”有5个,占总数的2.63%。具体实例如:有成效、有速度、有效率、有成果、有结果

19.Y+FW:即“有”+范围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范围类“N”有8个,占总数的4.21%。具体实例如:有规模、有架势、有排场、有气势

20.Y+FS:即“有”+非生物构件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非生物构件类“N”有2个,占总数的1.05%。具体实例如:有脸面、有面子

三)Y+SK:即“有”+时空名词

21.Y+SJ:即“有”+时间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时间类“N”有2个,占总数的1.05%。具体实例如:有日子、有时间

四)Y+LJ:即“有”+逻辑名词

21.Y+FF:即“有”+方法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方法类“N”有12个,占总数的6.32%。具体实例如:有办法、有计谋、有对策

22.Y+JH:即“有”+机会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机会类“N”有3个,占总数的1.58%。具体实例如:有机会、有机遇、有机缘

23.Y+QJ:即“有”+情景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情景类“N”有2个,占总数的1.05%。具体实例如:有状况、有风浪

24.Y+QC:即“有”+趋程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趋程类“N”有2个,占总数的1.05%。具体实例如:有前途、有前景

25.Y+YG:即“有”+因果条件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因果条件类“N”有4个,占总数的2.11%。具体实例如:有逻辑、有条件、有问题、有原因

26.Y+XX:即“有”+信息类“N”

经考察发现,能与“有”组合的信息类“N”有4个,占总数的2.11%。具体实例如:有结论、有证据

根据“有”与“N”义类的语义选择情况,共归纳出26种语义组合模式,参照“N”义类出现的频率,可以形成如下的等级序列:意识类>品质类>价值类>能力类>方法类>身体属性类、情态类>心理活动类>容貌类、范围类>属性类>知识类、外形类>面部表情类、智力类、成效类>因果条件类、信息类>性格类、关系类、机会类>味道类、非生物构件类、时间类、情景类、趋程类

(二)语义褒贬分析

基于上述语义分析的结果我们接着考查了190个名词在组合结构中发生褒化和贬化的情况。

褒化是指感情向积极的一面:高、大、重要、好、多等变化,同时也包括范围扩大、数量增加、程度加深等。在190个名词中发生褒化的有179个,占总数的94.21%。贬化是指感情向消极的一面:低、小、不重要、坏、少等变化,同时也包括范围缩小、数量减少、程度变轻等。在所选的190个名词中发生贬化的名词有11个,约占总数的5.79%。

通过“N”的语义分类褒贬倾向的分析,我们发现在这26类“N”中绝大多数“N”在组合结构中发生褒化,少部分“N”在组合结构中发生贬化,只有味道类“N”在组合结构中发生褒贬化两种倾向,从分析的结果来看并没有哪一类“N”在组合结构中只发生贬化而不发生褒化。这也说明正是“N”的语义类别影响着“有+N”框架褒贬化的实现。

三、结语

本文以“有+N”框架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N”进行了详细的语义分类,并对“有”与不同义类的“N”的选择情况进行了考查,归纳了“有+N”框架的26种语义组合模式。通过褒贬倾向的考察,认为“有+N”框架褒贬化的实现依赖于“N”在组合结构中语义类的归属。但是本文的研究比较粗疏,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刁宴斌.当代汉语中的贬词褒化和中性化现象[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7(2).

[2]刁宴斌.略论“”时期的“语言暴力”[J].江南大学学报,2007(4).

[3]付兴尚.谈超常搭配的语义变化及理解[J].外语学院学报,1995(1).

[4]黄红娟.汉语词汇负面义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9-48;147-159.

[5]鲁晓雁.抽象名词语义搭配情况调查(之一) [J].学术交流, Academic Exchange, 编辑部邮箱,2002(2).

[6]吕叔湘.中性词与褒贬义[J].中国语文,1983(5).

[7]阮旭和.简论语言中的结构义[J].语言文字修辞,2014(9).

[8]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9]孙道功,李葆嘉.试论组合结构中词汇语义的变化[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4).

[10]万中亚.“有+N”结构中“N”的语义偏移现象分析[J].汉语学习,2007(5).

[11]王{.现代汉语名词词义组合分析[M].北京:北京大W出版社.2004.

[12]王淑华.动名组合结构的语义求解和边界界定――以动词“买”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08(12).

[13]王志武.谈“味”的褒义和贬义[J].中国语文,1986(4).

[14]王宗炎.汉语词汇学的新探索―评.张志毅,张庆云,合著.词和词典[N].香港:语文建设通讯,10.

[15]徐利新.说“很有……”结构[J].广西: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1).

[16]张登岐.也说“有意见”和“不是地方”[J].思维与智慧, 1991(01).

[17]张家骅.“标尺两极”规律与词汇语义偏移[J].中国俄语教学,2001(4).

[18]张志毅.词汇语义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242-258.

[19]张治.汉语中性框架的语义偏移[J].汉语学习,2008(3).

[20]赵春利.现代汉语形名组合研究[M].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140-145.

[21]邹韶华.中性词语义偏移的类型与成因[J].外语学刊,2007(6).

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范文第7篇

一、激发兴趣,赋予创新情境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内部心理动因。教师应创设出各种生动有趣的朗读情境,指导学生细细品味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感情,激起阅读的兴趣。

1、教师范读。

叶圣陶先生说:“吟咏的时候,对研讨所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性成为读者的东西了,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教师融情的范读,景随声出,便可以唤起课文中美的形象。如诗歌《瀑布》的最后一节“好伟大啊;一座珍珠的屏!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我先用轻柔、缓慢的语调,赞美的语气范读,风中瀑布那轻烟袅袅上升的情景,迷雾朦胧、细尘飘洒的姿态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在范读中使学生感受到了瀑布的形象美。

2、配乐朗读。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在朗读教学中,配上合适的音乐,能帮助学生领会文章的意境。例如,为了让学生充分感知战士奋不顾身的英雄形象,教师可选择琵琶古曲《十面埋伏》中部分的乐段,为《飞夺泸定桥》“攻天险”部分配乐。这段音乐形象地衬托出战士的强大攻势和英雄气概,再配以教师抑扬顿挫的表演朗读,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受到强烈的形象感染,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

3、创设情境。

有的文章内容十分抽象,教师通过巧妙地创设情境,能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帮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领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角色体验。

在角色体验中朗读,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乐于朗读,勤于朗读,善于朗读。

二、教给方法,给予创新空间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师可在一些较为典型的课文中进行朗读方法的指导。

1、带问题朗读。

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读得有收获,老师事先必须明确交代每次朗读的要求,并引导学生按照要求边读边思考。可使学生在读中活跃思维,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做既培养了思维能力,又调动了阅读的积极性。

2、表情朗读。

在语文教学中,融音乐和情感于一体的表情朗读,常常具有扣人心弦的力量。对那些文情并茂的诗歌和散文应强调“美读”。叶圣陶先生指出:“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我指导学生用缓慢、低沉、凝重的语调朗读陆游《示儿》。当学生诵读到最后两句时,诗人那种至死不忘收复失地,光复中原的爱国情怀,就会久久地在学生脑海中回荡,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的感染。

3、提示语朗读。

指导学生读好对话可以从提示语上着手。对于没有提示语的,可以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添加。我通过让学生反复朗读《草船借箭》,从语言中揣摩判断当时人物的内心动机,然后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添加表示人物内心活动的词语。再让学生根据添加的提示来表情朗读,学生普遍进入了角色。

4、发挥想象朗读。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是知识的源泉。”在朗读的训练中,教师也应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放在重要位置。①在听中想象。如《月光曲》,我运用投影、配乐朗读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边听边体会贝多芬的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学生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从心灵上受到感染,进而培养了丰富的想象力。②在读中想象。如《忆铁人》,铁人从托儿所回去的路上,当从一位干部口中得知那位保育员阿姨让自己的孩子坐在地上哭,而抱的是别人的孩子时,铁人睁大眼睛,说了两个字:“哦?……咳!”能读好这两个叹词加三个标点符号,就能了解铁人复杂的心理活动。于是,我让学生边读边想象:铁人当时会怎么想?他会做些什么动作?这时,学生想象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了。在朗读中,学生把铁人的心理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很自然地体会出铁人严格要求自己,勇于改正错误的思想品质和坦率直爽的性格。

三、指导技巧,培养创新思维

教师对朗读活动的指导,本身就应当富有艺术性和创造性。

1、从朗读的要求来看,首先是准确的读,即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课文读通顺;其次是能理解的读,即读懂文章的层次结构,主要内容,把课文读流利;再次是有体会的读,即领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读。

2、从朗读的音调来看,要让学生读出滋味儿,读出一定的思想感情,就要指导学生掌握好语言的轻与重、缓与急、长与短、抑与扬、高与低、刚与柔等。朗读课文时速度的快慢要由课文的内容和体裁决定;音调的高低是随思想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3、从朗读的形式来看,可以范读、引读、领读、指名读、自由读、分角色读、齐读等。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使每个学生都有朗读的机会,在阅读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可以提高学生读的兴趣。

四、保证时间,拓展创新天地

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范文第8篇

关键词:概念隐喻,理想化认知模式,概念合成

 

1. 引言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一种基本的思维、认知和概念化方式(Ungerer & Schmid,1996:118-122;蓝纯,1999:7)。Fauconnier和Turner(1994;1998)在心理空间理论基础之上探讨了“概念合成理论”,这一认知过程存在于语言现象中,对其意义建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心”的汉词语表达俯首皆是,如:语重心长,万众一心,开心等词语。具体这些词语意义是如何建构,是不是英语中也存在同样的表达,是不是都根据相同的隐喻理论而建构的呢?这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反思。

目前,关于英汉“心”的隐喻认知的研究,国内有很多学者(如齐振海,2003;王文斌,2001;吴恩峰概念合成,2004;卢卫中,2003;张建理,2006;等)曾对此做过详细的研讨,但王文斌是以汉语为视点在概念隐喻层次上进行的;齐振海和吴恩峰是从两域间的映射,意象图式和概念整合理论来阐释研究英汉语的隐喻意义的异同的;卢卫中讨论了人体词的隐喻认知情况,其中包英汉语的心的隐喻;张建理是以转喻和隐喻的认知理论研究英汉“心”的多义网络对比。以上研究各有特色,但对“心”的隐喻意义的建构及内在的认知机制涉及甚少。作为对上述研究的补充,本文拟从理想化认知模式和概念合成理论,结合英汉语中“心”的隐喻表达,阐释英汉两种语言“心”隐喻化词语意义建构及内在的认知机制。

2.概念隐喻理论简介2.1理想化认知模式 Lakoff (1987:68-76)在其“理想化认知模式”(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s,简写为ICM)中提出,人类往往通过结构来组织知识和表征现实;每一种理想化认知模式都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化整体,即一种完形,而且每一种理想化认知模式都能构建一个心理空间。Ungerer & Schmid (1996:50)指出,认知模型理所当然不具备普遍性,其形成有赖于一个人所成长和生活的文化语境,特定认知域的认知模型最终会受制于文化模型(cultural model)。因此,ICM的文化认知模型存在个性差异。

2.2概念整合理论 Fauconnier(1997)在Lakoff的理论基础上提出,我们在思考和交谈时不断建立心理空间,隐喻则是跨心理空间映射的结果。概念整合就是将两个或更多的由来自于独立认知域的信息所构成的输入空间(input space) 通过跨空间的部分映射匹配起来;通过提炼输入空间里共有的抽象结构或信息形成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然后将输入空间有选择地投射到一个可以得到动态解释的合成空间( blend) ,其包含了类属空间里的类属结构以及从两个输入空间中提取的部分结构;最后通过组合(composition) 、完善(completion) 、扩展(elaboration) 三步整合运作形成层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 。这四个心理空间通过投射彼此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概念整合网络(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 ( Fauconnier & Turner1998 :146)。

3.“心”隐喻化词语的意义建构分析

Lakoff(1987:271)发现,在人类认知的意象图式中,“一个容器图式,即一个具有界限的图式,是有‘内’和‘外’之分的”。“心”是人体内部的重要器官,常抽象隐喻为容器,容器有内、外之分,有开、闭之分,容器包含内容。人体词隐喻化的基础是人对自身感知的基本经验。借助于表示具体事物的词语表达抽象的概念,便形成了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隐喻认知方式和隐喻语言(包括人体隐喻化语言)(赵艳芳概念合成,2001:50)。如,人类首先认识自己的器官“头” “head”,然后即用来指代其他物体的类似部位,如“山头”“head of the mountain”,进而用来指代抽象事物,如“国家元首”“head of the government”。在认知活动中,空间隐喻和实体隐喻对人类关于抽象概念的形成,理解和表达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Fauconnier and Turner的概念整合理论,“心”的空间和实体的隐喻框架,如图1所示:

图1根据图1所示,空间的三维属性和实体属性为Input I 1,“心”的心理空间为Input I 2,圆圈内的点代表各元素,元素之间的联系用线来表示。在输入空间I 1和I 2的对应元素之间存在着部分映射关系,这两个输入空间元素之间的映射关系用实线来表示。图中第三个空间为合成空间,两个输入空间的元素与合成空间中元素之间的映射关系用虚线来表示。合成空间中的层创结构是用矩形来表示的。在映射过程中,理想化认知模式在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有关特征传递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图1中,空间的三维属性如高、宽、长等(代表输入空间中的加粗黑点)或实体属性如大小、轻重、软硬等(代表输入空间中的加粗黑点)映射到“心”的心理空间上,通过概念合成理论映射到“心”的空间,使“心”具有了三维空间或实体的属性,从而达到了“心”的隐喻意义的建构。如,“心如止水”这个词语中就借用了“心”和“水”这两个源域的概念合成表达心境平静,毫无杂念。在该词语中,“水”是域源即Input I 1,“心”为目标域即Input I 2,“水”具有实体的平静,静谧的特征(代表输入空间中的加粗黑点)映射到实体“心”的心理空间上,通过概念整合理论就构成“心如止水”等词语。

4.英汉“心”隐喻的对比分析

上文对“心”隐喻化词语的意义建构和内在的认知机制进行了分析,本文引用10个关于“心”隐喻化例句概念合成,对其作对比分析。汉语部分来源于《四世同堂》,《老舍作品集》,《延河儿女》;英语语料部分来源于《美女与怪兽》Beauty and The Beast,《小王子》A Little Princess ,《欧兹·锡人》The Tin Woodman of Oz由于英汉语拥有相同或相似的ICM,使得英汉语对“心”的隐喻意义有了一些共性,并且促进了对英汉语“心”的隐喻意义构建和内在认知机制的研究。空间隐喻和实体隐喻在所有隐喻中对人类的概念形成与表达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笔者以理想化认知模式和概念整合理论,以空间隐喻和实体隐喻为视点阐释“心”的隐喻化英汉词语。

4.1“心”的空间隐喻分析 英汉语“心”的空间隐喻是结构化的,并以此来组织知识,表达关于“心”隐喻词语的各种抽象概念。空间隐喻,包括将“心”隐喻化为一个可容纳的三维空间容器,如“心窝”,“开心”,“关心”,“呕心沥血”等等。英语相应的词语:heart pour, open one’s heart to, shut one’sheart to, etc. 另外,将“心”概念化为一个二维的平面空间,如“心田”,“心地” 等等。如英语中mirror-like,heartland,etc. 再者,将“心”概念化为直线般的一维空间,如“心弦”,“细心”,“一寸丹心”,“万众一心”等等。相应的英语词汇heartcord, go to one’s heart, near to one’sheart.

1) 祁老人的诚意欢迎,使李四爷心中痛快了一点。

2) 宽容如同春雨般滋润人的心田。

3) I have put my whole heart into it, and taken years to think over it.

4) He usually put his family in his heart.

5) I should go in a prayerful spirit, asking God to write upon my heartHis will.

4.2“心”的实体隐喻分析 实体隐喻,是指人类最早的生存方式是物质的,人类对物质的经验为我们将抽象的概念表达为“实体”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实体隐喻概念中,人们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作为具体的有形的实体。

心具有实体特征,因此,“心”的隐喻分析包括作为实体隐喻分析。心具有实体属性:实体属性有好、坏、冷、热、软、硬等概念合成,这些属性映射到“心”上,心就有了“好心,坏心,心冷,热心,心软,心硬等等。相应的英语表达有:a good heart, a bad heart, a soft hard, ahard heart. etc

1) Show someone you care with a warming hot heart.

2) It was easy to see that the tinsmith was a kind hearted man, as wellas a merry and agreeable one.

3) 卡瑞拉斯温暖的心带来阳光般的歌声。

4)父老乡亲热心帮助八旬台胞寻获大陆妻女。

5)面对她的天真,我心软了,再不拿她开心,逗着玩了。

5.结语

上文运用了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式”和Fauconnier& Turner提出的概念合成理论,涉及了“心”认知域中的空间隐喻和实体隐喻,以英汉“心”的隐喻化词语为语料,阐释了英汉关于“心”隐喻化词语的意义建构。这一理论与以前的隐喻阐释理论相比,确有其独创之处。它能指导我们更加详细地分析隐喻的意义建构过程,极大地启发我们的思维,同时也为隐喻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我们应从具体语境出发,根据语言所提供的有限线索,从不同的视角去分析、理解和阐释隐喻的意义建构。

参考文献[1]Denham,A. E. Metaphor and Moral Experience[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2]Fauconnier, G 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3]Gibbs,R.Embodied Experience and Linguistic Meaning[M]. Brain andLanguage,2003,84:1-15.

[4]Johnson. M. The Body in the Mind [M]. Chicago: Th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5]Lakoff,G.& Johnson, M. Metaphor We Live by [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6]Lakoff,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7]Lakoff,G.& Johnson, M. Afterword. In G. Lakoff &M.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2003:243-276.[8] Ningyu. Heart and Cognition in Ancient ChinesePhilosophy[J]. Journal of cognition and culture, 2007(7):27-47.

[9]Ungerer,F.& H.J.Schmid, An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and Research Press,2001.

[10]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4):7-15..

[11]卢卫中.人体隐喻化的认知特点[J]. 外语教学,2003,(12)

[1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3]汪少华.概念合成与隐喻的实时意义构建[J]. 当代语言学,2002,(2)

[14]汪少华.合成空间理论对隐喻的阐释力[J]. 外国语,2001,(3)

[15]王文斌.论汉语“心”的空间隐喻的结构化[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

[16]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