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具有人生哲理的格言

具有人生哲理的格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具有人生哲理的格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具有人生哲理的格言范文第1篇

一、 语文活动课的基本特征

1. 活动性。概言之,语文活动课是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等系列实践活动,猎获经验、扩大视野、拓宽知识、训练技能和发展各种能力。没有活动作为媒介的语文活动课,只能是空中楼阁。所以,活动性是语文活动课最为外显的特征。

2. 语言性。语文活动课不同于一般的活动课,它侧重于以学习语言知识(包括字、词、句、段、篇)和形成语言能力(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听说能力)为主要活动内容,这是由语文活动课的特点决定的,在活动中进行语言交际训练,是语文活动课的主线,但并不能认为这就是语文活动课的全部。

3. 主体性。没有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都是无效的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向、兴趣、爱好与知识经验自我设计“主动活动”, 成为活动主人,并在活动中发展特长、滋养个性、自我评价、快乐成长,这是语文活动课的核心内容。

4. 综合性。认为语文活动课就是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这是对语文活动课的一种误解。语文活动课不应受语文学科教学和教材以及时空的限制,学生在活动中通过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完成规定的任务、达到预期的活动目标,并在思想、情感、心理、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受到熏染、锤炼和锻造,这是语文活动课的宗旨。

5. 多样性。语文活动课的设计以及实施的途径、形式和方法应因地、因时、因人制宜,活动的组织形式应丰富多彩,在人员组成方面可以采取个体活动、小组活动、班级活动、年级活动和全校活动等活动组织形式;在范围方面可以采取课内、课外、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在时间安排方面可以采取课内、课间、课外、双休日、假期等。

6. 实效性。每一次语文活动课,都应该确立主题,选好课题,精心设计策划,预构目标,精心组织管理,有效实施,每次活动后,都应该以精神的或物质的成果作为具体成绩对活动进行有效总结、评估和反思,将每一个学生的活动情况如实记入“

语文活动课情况记载”和“学生个人成长档案袋”。

二、 语文活动课有效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 课程性原则。

语文活动课是《语文课程标准》极力提倡的“综合性学习”的一种有效形式,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目标。语文活动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为目的,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我体验、实践、探索不断提升综合素养。强烈的课程意识和课堂意识,是语文活动课有效设计的基点。

2. 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的具有趣味性的资源,为语文活动课的有效设计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课文活动课的设计应该注重把思想性寓于知识性、用趣味性带动知识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学习的兴趣、感悟人生的真谛、享受成功的快乐。

3. 活动性原则。

“活”和“动”是语文活动课有效设计的内核。“活”主要是指语文活动课的目标内容鲜活、组织形式活泼、实施评价灵活,“动”主要是指师与生、生与生、生与文本、生与社会等多向互动,充分体现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五动”。

4. 整合性原则。

语文活动课的内容、目标、形式都具有开放性,活动内容不能囿于语文学科,可以涉及历史、政治、生物、化学等方面的内容,即使是某一方面的专题,也可以多角度地进行重构、整合。因为,语文活动课往往是学生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现,甚至是各种学科的综合运用,所以,在设计语文活动课时,教师应善于对相关内容、资料进行有效的优化整合,这样,才能充分亮化语文活动课的综合性、交叉性、渗透性等特色。

5. 过程性原则。

语文活动课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因为学生亲历了过程,不但获得了直接经验,将课内学到的间接经验和知识技能进行迁移、运用,而且对于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以及非智力因素等,可以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如设计“探索月球的奥秘”语文活动课,活动过程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学生探寻月球的奥秘、解开月球之谜,而是着意培养学生探求自然奥秘的兴趣,掌握科学方法,可以体会唐诗宋词中古典的“月亮”意境,可以感悟现代文学作品中人文的“月亮”情怀,可以想象穿越到梦幻般的月宫里……

6. 生活性原则。

刘国正先生曾说:“语文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必定生动活泼,事半功倍。”因此,语文活动课的有效设计,应树立“大语文”和“学科群”意识,充分利用社会生活这一丰富的资源,有效取舍、整合、营构,引领学生延伸触角、开拓思路、提升能力。

三、 语文活动课有效设计的策略

1. 活动目标的设计——综合。语文活动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综合性。语文活动课中各项活动的完成,需要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其它学科知识,从能力培养角度来看,语文活动课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还涵盖学生其它方面的认识能力和活动能力。还要确保学生在人际交往、行为规范、思想品德、思维方式、实践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等方面也得到有效的历练。所以,语文活动课目标的设计,绝不能单一苍白,必须以帮助学生获取直接经验、即时信息为重点,彰显实践性的特点,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从课堂走向社会,整体把握,力求让语文活动课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调色板”。

具有人生哲理的格言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作为文化传承的文言文教学,目前的状况令人担忧,教学走进了一个怪圈。本文认为开展文言文教学应作一些有益的探讨:加强字词教学,渗透文化信息;倡导多读精背,增强文言语感;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习兴趣;草重学生体验,汲取文化营养。

文言文是几千年大浪淘沙的文化精粹,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沉积淀,作为一种定型化书面语言,毋庸置疑是我们进行语文教学的最经典的材料。文言作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儿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和创造源泉,所以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带着学生亲近传统、亲近历史,借古典文化熏陶渲染,使学生丰富思想、发展智慧、砒砺心志、提高品位,在继承和发扬中反思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

一、文言文教学走进怪圈

当前,中学文言文教学走进了一个怪圈:要么是有“言”无“文”,要么是有“文”无“言”,把“言”和“文”剥离开来,变成文言文阅读教学的两张皮,使文言文教学陷人了尴尬的境地,无法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1.有“言”无“文”。即教学只注重文言字词教学,串讲,句句翻译,字字落实,毫无文化信息和思想内涵,学生学文言文味同嚼蜡,教学讲得天花乱缀,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如执教《童趣》,有的教师认为这时初一学生刚接触文言文,把教学重点落在字词和疑难句式的翻译,过分强调“字字落实,个个对号”,这篇文章的“趣”味荡然无存,培养学生时文言文的兴趣从何谈起?

2.有“文”无“言”。WwW.lw881.com即教师片面强调思想教育和文章结构分析,架空文本语言和脱离学生接受能力,教师口若悬河,讲得头头是道,而学生听得如坠云里雾里。如执教《伤仲永》,有的教师不断讲述成才的关键是天资聪慧还是后天教育,上成一堂语文综合课,而文言的基础知识字词这一块全部扔掉,根本无法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二、文言文教学突围之路

“言”,是文言文中的最基本的字词句,它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石。没有“言”的基石,学生学习文言文便会寸步难行,汲取文言文中的文化营养便成一句空话。“文”,是文化,是文言文的灵魂。文言文的内容反映的是历代的价值观念与文化取向,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只有把言和文相结合,才能形成合力,突围文言文教学的怪圈,走向文言文教学的康庄大道,使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精神得到提升,灵魂受到洗礼,思想受到震动。突围之路有四条:

1.加强字词教学,渗透文化信息。

语文新课标规定:“初中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在评价上,“重点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的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由此,文言文教学必须加强字词教学,特别是重要的实词和虚词,我们必须字字落实,句句过关,夯实学生的文言基础,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但我们不能把汉字简单地看成一种符号,一种不变的躯壳,它是具有灵性的。仓领造字之时“天雨粟,鬼夜哭”,文字是能“惊天地.泣鬼神”的,甩天接地”的灵性之物。但随着文字数千年的演义,它的“灵性”渐渐失落而成为死板无味的符号,它的生命的根性丧失殆尽。现如今,我们所面对的“方块字”全然失去了原有的光泽与生命,但是我们不能让学生面对经典名著就像面对一具千年僵尸。董桥说“文字是肉作的”,它蕴藏的大量文化信息,古人的智慧和思想,它的灵性与生命意象是古人参语大化、明心思维的“心象”所指。我们教学应该让汉字的“魂会归来”,不要再让学生面对一具具僵尸,而要让学生看到书本中一个个跳跃着的精灵。在文言文字词教学中,我们应力求渗透文化信息,让学生乐学、易记,提高字词教学的效率。如某位教师执教《孙权劝学》一课,当讲解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邪!”的“孤”字时,并不是一味让学生记住课文下面的注释(孤,古时王侯的自称),而是宕开一笔,介绍了“孤”字的来龙去脉,学生听得有味,学得轻松,记得牢固,同时整堂课弥漫着浓浓的文化氛围。

2.倡导多读精背,增强文言语感。

文言即文章的语言,是文学经典使用的语言,是经过千百年来锤炼升华而成的优美、简洁、精确的语言。如《孙权劝学》一文,语言简炼生动,用不多的几句话,就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情意和心理,既可见孙权的善于劝学,又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教学此文,我们不能一味地分析文章内容和写作特点,而要引导学生多读,用有声的语言来表现孙权善于劝学的本领,再现鲁肃的惊讶之情,凸显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以及他诙谐的自嘲之态。

杨雄“读千赋”,杜甫“破万卷”,白居易诵读到“口舌生疮”。从这些名垂青史的大学者的事例中可看出我国自古以来对诵读法的重视。通过反复诵读,才能体味到作者的神思匠心及文章的要旨。文言文教材多是文质兼美、琅琅上口的佳作。引导学生熟读、背诵一些精美的篇章,对深人理解作品,掌握其精练、准确、生动的语言颇有益处。

如某位教师执教《<论语>十则》,第一,由“半部《论语》治天下”之事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之说导入,交代学法。第二,范读,听读,体味。第三,学生模仿读,体味读,自由地读。第四,学生表演读,诵读。第五,全班朗读,学生当堂背诵。就这样,这位教师引导学生多形式地读,反复地读,大声地读,摇头晃脑地读,气韵畅达地读,读出了“古”味,读出了书声朗朗的课堂新气象。

3.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学习,这样学生感知起来就会更加容易,也就会有更深刻的体验。初中学生往往因为文言文所涉及的内容离自己的时代和生活太过遥远,不太可能对文本产生阅读欲望。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有声有色的优势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如教学《观沧海》制作多媒体图画,显示茫茫大海辽阔无边、汹涌澎湃,配以登山远眺、雄心勃勃的诗人,强烈的海风吹拂着他的战袍和须发,使人身临其境,领悟到曹操海涵天下的博怀和统一中原的宏伟抱负。教师播放的音像资料,给学生以直观的刺激,从而唤起学生的阅读欲望。高品质的配乐朗诵的欣赏可以使学生迅速走近作品,与读者对话。

朱光潜先生在论古诗词的鉴赏时说过,读者要学会“知人论世”,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作者进而去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走进作品,与作者笔下的人物同喜同悲,在对人物的生平事迹、写作背景、写作缘起有了较为深人的了解之后,学生才可以更深人地感动于作品的情感之美,与作者产生共鸣,对作产生向往的心态。

如教学《岳阳楼记》,教师充分利用计算机把关于范仲淹与背景资料的多种版本、多种释义和相关的赏析文章、补充资料一一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图文声色并茂中走近作者,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与文本交流。

4.尊蔺学生体验,汲取文化营养。

文言文中不少作品,或歌咏山川,或记述经历,或阐发哲理,或抒怀言志,它们表达了古人对于真善美理想的执着追求。浸润其中,涵泳体味,会使人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阅读这些文言文,可以使学生获得许多为人处世的良好原则,能够唤起学生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具有不可估量的教育作用。阅读文言文还有助于加强提高道德修养,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

文言文在道德教育方面优势很大,初中文言文中的很多文章是这一方面的典范之作,如《论语》、《孟子》、《爱莲说》、《岳阳楼记》、《陋室铭》等。教学中,可以在疏通文章后让学生明确文章所传达的思想主张、所提倡的主体精神,以及这种思想、精神在长期历史延伸中所铸就的民族性格特质。“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有孔子的谦虚勤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范仲淹先人后己、天下为公的旷达胸襟,“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有刘禹锡安贫乐道的节操……这些名言警语脍炙人口,起着对人劝诫、警示的作用,有着让人刻骨铭心、感念不忘的力量。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不知有多少人从这些名句格言中汲取营养,得到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力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语文教师不能以冷静却冷模的理性分析取代动情的感受和领悟,不能用教参中干巴巴的条块理解框限学生多样的阅读心得,而压抑学生的个性,限制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文言文教学,应根据文言文特点,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在合乎人文精神的范畴内尽情发挥自己的灵性和热情,积极主动地理解和创造,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汲取文化营养,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

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全词想象新奇,境界开阔,融幻想与现实于一体,既有飘逸邀远的意境,又有耐人寻味的理想,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语言自然生动,笔法摇曳多姿,真是百读不厌,美不胜收。在教学本文时,我采用朗读法,让学生多方位、立体式地尽情触摸文本语言,徜徉于文本之中,当我轻轻地问:同学们,学了这首词,你最喜欢或感触最深的诗句是什么?顿时学生的情感之门被打开,思维源水滚滚而来。

有的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句写得太好了。“不应有恨”,其实正是恨在其中,心头充满了离愁别绪;特别是那个“长”字,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抱怨情绪,从而反衬出作者对亲人深切的思恋之情。我是住校生,远离家乡,告别家人只身在外求学,它让我深有感触,尤其是“每逢佳节倍思亲”时。

有的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富有人生哲理,我特喜欢,它写出了诗人旷达、乐观的情怀。

有的说:我最喜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这句,它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我愿把这句诗送给全班同学。此时,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

具有人生哲理的格言范文第3篇

熟悉电脑的人都知道,一台电脑,在硬件配置相同的情况下,它能做什么工作,实现什么功能,关键在于你给它装上什么样的程序软件。而对于我们人类来说,面对周围的世界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反应与行动,关键也在于我们的大脑里有着怎么样的“软件”,即我们有着怎么样的态度、信念、思维方式(也就是我们的认知内容与模式),这些,都是制约我们情绪与行为的心理基础。认知疗法的创始人贝克认为,情绪与行为的异常来自于其歪曲的认知。例如同是厌学,有的学生是因为历经失败之后进行消极的归因,认为自己没有能力,不是读书的料,形成习得性无助而放弃努力;有的学生是处于自我同一性混乱之中,不清楚自己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该向何方发展,找不到生存的目标与意义故而提不起学习的劲头,浑浑噩噩地度日;有的学生是由于对老师不满,而“恨屋及乌”,等等。因此,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不管是心理活动课、团体辅导还是个别咨询,学生的认知建构都是重要的目标与任务之一。

一、导致学生心理问题及障碍的认知方面的主要原因

(一)认知缺乏

我们都是运用已有的认知图式来理解面临的问题的。凯利的个体建构理论告诉我们,个体的知识、经验、阅历越丰富,也即是认知建构概念越多的人,越能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事物,以别人的观点看世界,更好地保持心理的平衡。而认知复杂性低的人,其建构的概念较少,缺乏有关的常识与认识,缺少应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不善于多角度地思考,遇到困难挫折就容易忧心焦虑,导致自我为中心及心理失衡,甚至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

例如我接待过的一个高一男生,由于不了解青春期身体发育的差异性与可塑性,在初一时,因另一男生曾笑他“腰细得像女孩子似的”,自此引发了他对自己、对他人身材的过度关注,相比之下,他觉得自己不但腰细,肩膀也窄,皮肤却比别的男孩细嫩,于是便认定自己长成了一副女性的身材,为此深感痛苦自卑。为防止别人看出自己的身材“异样”,他不再与同学来往,再热的天气也穿着长衫长裤,并极力逃避会暴露身材的一切体育活动。由于整日纠缠于如何医治自己的身材问题,学习无法专心,成绩也一落千丈。而事实上,经过三年的发育,如今他的身材是完全符合男性特征的,没有任何异样可以引起别人的关注。然而,他已形成了体像障碍,任凭医生与别人如何解释,他都不相信自己的身材是正常的。

(二)不合理的认知信念

每个人都是根据已有的信念、价值观、规条等来选择进入我们大脑的信息,并给其赋予主观的意义。因此,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情景,所获得的信息量及其认识与评价是有差异的,而人们会产生什么样的情绪和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不是取决于其遭遇到什么事情,而是取决于其对所遭遇的事情是如何看待的。正确的认知带来理性的情绪与行为,而错误的认知则是引起情绪与行为失调的重要原因。理性-情绪疗法的创始人艾利斯把不合理的认知信念归纳为三类:

1.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主要表现在对自己的错误评价与要求上。如有的学生会过低评价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没有人会喜欢自己,故而自卑、抑郁、退缩;有的学生则自视甚高,要求自己各方面都表现出色,是老师、同学瞩目的中心,一旦有人超过自己,或不重视自己,就会陷于失落、嫉恨、焦虑之中。

2.对他人的不合理信念

主要表现为对他人的不合理要求,认为别人都应该理解自己、体谅自己,按自己的标准来行事,因此当别人的言行不能符合自己的意愿时就会感到苦恼、愤怒。例如不少学生,当看到自己要好的朋友有了新的朋友,并且来往比自己还密切的时候,往往会无法接受,觉得自己被遗弃、被背叛了,他们内心里认定:既然你把我当朋友,那我就应该是你最重要的那一个,如果不能做最重要的那一个,那么,这个朋友不当也罢。

3.对周围环境及事物的不合理信念

表现为在不能改变令自己感觉不好的环境和事物时,不是调动自己的潜能去适应环境,而是一味地抱怨这些环境影响了自己的生活,甚至将自己不顺心的事都归咎于这些糟糕的环境,结果是使自己的情绪更糟。

(三)消极的认知模式

认知模式是个体习惯化的信息加工方式,其核心是思维方式。认知模式在个人的心理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响到人对周围事物的态度、行为方式和情绪情感,最终影响到人的心理健康。

学生中常见的消极认知模式有:

1.单向思维:只是从一个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容易导致思维的固着和僵化,难以接受他人的不同意见和看法。像上述案例中患体像障碍的男生就属于这种情况,他一直执着于如何医治他的身材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没法开始正常的生活,却没想过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强壮,或者是通过其他方面的优秀亦可得到别人的敬佩。

2.我向思维:以自我为中心来考虑问题,很难换位思考去理解别人。如一个成绩优秀的女生,曾经颇得一些老师的喜爱,她喜欢和自己信任的老师聊天,只要她有了倾诉的愿望,就抄起话筒,经常一说就是几十分钟,且又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后来该老师不胜其烦,开始以各种理由挂断电话,她感觉老师对自己态度不似以前那样热情,深感失落而到我处咨询。结果,才跟她接触一次,过了几天,她居然打电话邀我跟她一起逛街。可见,这是一个不太会考虑别人感受的人,她以为,她喜欢的事,别人也会欣然接受。

3.负性自动思维:自动思维是指人们面对周围环境时不断浮现出的未经过深思熟虑和推理判断的思想片断。当这些片断的想法能引起不良情绪时,称之为负性自动思维。例如,悲观的人,遇事习惯往不利于自己的一面解释,问老师问题,老师反问的声音大一些,就认为老师瞧不起自己(任意推断);被一些同学取笑过自己的缺陷后,就认定所有的同学都会嘲笑自己(以偏概全);因为穿了一件紧身衣,有同学说自己新潮,就以为同学把自己看作了坏女孩从此抬不起头来(过度夸大)等,都属于此类。

综上所述,对学生的认知进行建构的重点,一是要丰富学生的认知,二是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认知偏差并以合理的认知取代之,三是培养学生积极的认知方式与习惯。

二、认知建构的途径

(一) 灌输法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要为学校总的教育目标服务,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有必要通过讲授、为学生提供参考建议、表述教师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与应对措施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心理专题讲座、心理辅导课、心理橱窗专栏等形式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常见心理问题的排解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生涯规划等,把符合社会要求的信念、行为方式与科学知识传授、渗透给学生。

(二)情景体验法

学生的心理活动、心理问题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发生和发展的,一个偶发事件、一句不经意的玩笑都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心理障碍,而且,一个人能否设身处地理解别人的感受,跟他自己有没有过相关的经历与类似的体验密切相关,所谓“同病相怜”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去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评价、自己教育自己,比之空洞的说教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与行为的转变。

情景的内容,要紧密围绕明确的心理主题,并与学生实际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相类似,可以是以往接触过的具有完整情境的典型案例,可以从电影电视中选择的某个片断,可以是学生自己提供的经历,方式既可以各持己见讨论辨析,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

(三)故事感悟法

生动有趣的故事,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印象深刻,而我们的文化中有很多故事、童话、寓言与成语都蕴含着心理学原理与人生哲理,利用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针对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或者与同学闹矛盾就以转学、转班、换宿舍来解决问题的同学,我会给他们讲《猫头鹰搬家》,让他们从中领悟,如果不能明白问题的根源所在,先改变自己,就算环境怎么改变,仍然会碰到类似的事情。对那些人际关系过分敏感,常常疑心别人议论自己的同学,我就给他们讲《疑人偷斧》,说明主观成见是认识客观真理的障碍,当人以成见去观察世界时,必然歪曲客观事物的原貌。

(四)思维换框法

所有的事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所有的意义都是人加上去的,同一件事情,可以有其他意义,也可以有更多的意义;可以有不好的意义,也可以有好的意义。因此,引导学生换个角度看问题,是化解学生不良情绪,培养学生良好思维方式的好方法。例如,一个女生因一段时间热衷于交友导致成绩下降,而从快班调到了慢班,慢班的学习风气和纪律与快班相距甚远,她无法接受新环境,情绪时常处于懊恼、痛苦、自责之中,导致出现严重的睡眠障碍。我让她找出在慢班的好处(成绩在班上领先,老师对自己特别关照,可以有更多向老师请教的机会,令自己痛定思痛,会更加努力学习等),当她的注意力集中于这些方面时,她整个精神状态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五)阅读熏陶法

具有人生哲理的格言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圣经;语言;特点

1. 综述

人类最奇特的文化现象莫过于宗教文化。世界各古老民族仿佛都存在这种现象。一直到现在,有些民族可能还没有产生自己的文字,但却有自己代代相传的信仰。千百年来,宗教总是披上一层层神秘的面纱,一层层岁月的风尘,很难一睹其庐山真面目。多少饱学之士千方百计想揭开她的纱幕,但成功者却寥若辰星,虔诚的人们仍然以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它的教义。人们对此只能感叹,只能默认。由此可见,宗教文化具有非凡的魅力。

基督教于其他古老的宗教一样,也具有这种特点。基督教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宗教人物,他们的经历具有传奇色彩,吸引着千千万万的信奉者。不可否认,这些人物以满腔的热情和一颗火热的心维护了宗教文化的纯洁性,丰富发展了基督教文化。因此,后人对宗教文化的发展和其坎坷的经历所产生的兴趣决不是偶然的。

《圣经》是基督教的一部经典。《圣经》一书出现在遥远的古代。它是由《新约》与《旧约》组成。《旧约》内容丰富多彩,它包括古希伯来史籍、律法书、诗歌、戏剧、小说、先知书等。这些资料相当珍贵。《新约》资料也很珍贵。内容包括耶稣传记、基督教的历史背景、早期传教人物的传记、书籍及象征剧等。它是原始基督教宗教活动的文献。

关于《圣经》的内容,恩格斯对该书作了如下的概括:“所谓犹太圣书,不是别的,只是阿拉伯宗教传统与部落传统的记述。”恩格斯又说:“《创世纪》所载诺亚、亚伯拉罕等的系谱,是按照伯都音人(古阿拉伯人的一支,以游牧为主――引者)或近或远的方言系统,对各部落作了颇为精确的记述。”

《圣经》中所选各篇,与中国先秦古籍有相似之处。当然,各国的历史、政治、经济与文化各有千秋,都有各民族的烙印。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中国远古时代产生过奇特的神话以及有关三皇五帝的种种令人惊叹的传说。《创世纪》也同样反映了古代阿拉伯民族的神话与传说。《旧约》列入的《箴言》与《传道书》又象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奇妙而深奥的哲学专著《易经》与五千言的《道德经》。而《新约》中的《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以及《约翰福音》在信奉基督教的国度内所起的作用类似于中国的《四书五经》但由于民族特点和历史背景不同,书中的哲学思想所反映的深度与内涵还是不相同的。只要我们不把《圣经》中古籍汇编当作所谓超自然力量的“旨意”,而是当作文化材料和精神财富吸收,一定能从历史文学、民族学、民俗学、哲学以及语言文学方面吸取养分。

《圣经》的原文是用希伯来文写成的,英译本出现在十七世纪,由当时英王詹姆士一世下令组织学者根据原文译为英文,这就是著名的钦译本《圣经》(King James Version of 1611 或称The Authorized Version of The Holy Bible)。几百年来,凡是讲英语的国家无不使用这个本子。在英美等国的文化艺术史上,有许多伟大的诗人、文学家和艺术家采用《圣经》中的故事和传说为题材创造出诗歌、戏剧、小说、音乐和绘画,而更多的故事传说和片言只语则进入了西方各国日常语言,成为广泛使用的典故和谚语。《圣经典故词典》一书曾举例说明《圣经》对英国的影响,现摘录如下:

大诗人弥尔顿的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和另一部诗剧《力士参孙》都取材于《圣经》。《失乐园》来源于《创世纪》中亚当夏娃的章节;《力士参孙》取材于《士师记》中有关英雄人物参孙的悲壮故事。此外,著名诗人拜伦从小爱读《圣经》。他的长诗《该隐》就取材于该隐和亚伯的故事。英国历史学家写到1611年出版的钦定本《圣经》的影响时说到:英国成为一部书的民族,这部书就是《圣经》。由此可见,数百年来,《圣经》对欧洲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已遍及各个方面。

《圣经》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与很多民族的文化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多种文化交流的结果往往会引起相互冲突的融合。中国历史上也常常出现这种现象。中国文化呈现出多样性,黄河流域文化和长江流域文化就存在着差异,但是这两种文化依然熔铸在一起。唐代可以说是这种新融合文化的代表,同时唐代又吸收了西域诸国的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又推动了文化的发展。犹太人的宗教文化同样也程度不同的受到希腊文化和其他文化的影响,同时它又影响着欧洲文化的发展。许多民族的观念、风俗习惯都在他的影响下形成。这究竟是得还是失,一时也说不清,但它对欧洲的文化、政治、音乐、绘画、雕塑和哲学都产生了全面的影响。现在资本主义的出现,与其说是欧洲文化发展的结果,倒不如说是希伯来文化推动的结果。而基督教的传播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至今人们还用基督教文明(Christian Civilization)来指西方文明。不可否认,《圣经》一书在基督教传播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西方社会的精神支柱。

谈到《圣经》,不能不涉及耶稣。耶稣是《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核心人物,是基督教的创始人。根据《圣经》记载,耶稣创立的新教是从犹太教中分裂出来的。法利赛等教派以此为借口,处处刁难耶稣等人,并千方百计抓他的把柄,以达到陷害耶稣、挤垮新教的目的。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以后,基督教并没有偃旗息鼓,而是迅速发展。他所创立的新教,经过他本人及他的门徒不懈的努力,传遍了中东和欧洲等地。希伯来文化、《圣经》文学进一步发展,这是旧教派所始料不及的。

当时的犹太教士以五经为唯一的依据。耶稣在他的谈话中也大量引证五经,但他不拘泥于五经中的一词一句,而是发展了五经。耶稣有一句名言:安息日是为人而设的。这句话的意思十分明确,是反驳守旧的人。根据当时的规定,思想守旧的人认为“安息日”高于一切,应该停止一切活动。而耶稣却不这样想,他认为救人生命是更重要的。安息日为人治病并不违反其精神。耶稣认为不能死扣教条,要领会精神实质。“字句叫人死,精神让人活。”

耶稣传教时间不长,但他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十分巨大,他的语言极大地丰富了希伯来文化,在他的传教中,善于运用简单通俗的语言揭示深刻的道理。因此,他在自己家乡传教时,人们听了十分惊奇地说:这人从哪里来的这么多智慧和才能?

2. 《圣经》的语言特点

《圣经》为后人保存了积极丰富的希伯来语言(文化)材料。它在语言上所做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其中的妙语警句、人生哲理更是脍炙人口,家喻户晓。从某个角度讲,它是语言的百科全书。概括起来,《圣经》的语言有下列特点:

直喻是圣经中经常出现的语言形式。它用浅显易懂的事说明一种道理,或者以某种生动的形象表明说话人的意图。这样,听话人不会感到枯燥无味。如:“凡听到我这些话而实行的,就好像一个聪明人把自己的房屋建在磐石上”(Therefore whosoever heareth these sayings of mine, and doeth them, I will liken him unto a wise man, which built his house upon a rock),“你们这些假冒伪善的经师和法利赛人,你们洗擦杯盘的外面,里面却是劫夺和贪欲”(Scribes and Pharisees, typocrites! For ye make clean the outside of the cup and of the platter, but within they are full of extortion and excess),“我们却像羊一样迷了路”(All the like sheep have gone astray),“收刀入鞘吧!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Put up again thy sword into his place; for all they that take sword shall perish with the sword),“新酒装在旧皮囊里”(Neither do men put new wine into old bottles)等。

隐喻是为了说明一种道理,使人容易接受。这也是《圣经》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这种语言有一种特点,不是一眼就能明白的,需要分析猜测,不能只从文字上去理解,而是着重象征意义,所以使人产生神秘感。因此,读起来很难,理解也就很难。例如:“凡有聪明的,可以计算一下兽的数目,因为这是人的数目,它的数目是六百六十六。”(Here is wisdom. Let him that hath understanding count the number of the beast, for it is the number of a man; and his number is six hundred threescore and six)。这是新约《启示录》第十三章第十八节中的一段话,乍一看,不知道是指什么。据西方学者研究分析,这个数目是表示人名的暗码方法。希腊、拉丁和希伯来字母可以充作数字用,这是当时人们通用的。可是后人就不易理解了。多数学者认为“六百六十六”这个数目是影射当时的罗马尼禄皇帝。此人曾对基督教进行过迫害,以残暴著称。

预言也可以说是一种隐语,是指未来。预言在未实现以前(假设它能实现)只能是一种猜测,如旧约《以赛亚书》第七章第十四节中就有这样一句话“有位童贞女要怀孕生子,给他起名为以玛内利。”这是公元前八世纪末住在耶路撒冷的一位伟大先知以赛亚的话。当时人们无法理解它的含义。到了新时代,人们把耶稣和以玛内利联系在一起,意思是指耶稣的诞生不是偶然的,而且耶稣在世又和预言一样。总之,隐语在新旧约中时有反映,而在《以赛亚书》、《耶利米书》、《以西结书》和《启示录》中较集中。

寓言故事也是《圣经》一书语言表达的惯用方法之一。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一则情节生动的故事。旧约《何西亚书》中何西亚娶为妻一则故事,是想说明以色列人虽背叛自己的信仰,走上邪路,但是耶和华仍苦口婆心规劝他们悔改。新约中寓言故事更多,如“在十一点钟”(即雇工故事)(at the eleventh hour),“宰肥牛犊款待”(即浪子回头的故事)(kill the fatted calf),“撒种子”(sow seed),等等。雇工的故事是想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别以为自己有功即可获得一切,由此产生了“最后的,将成为最先的;最先的,将成为最后的”(The last shall be first, and the first last)这样一句名言。

双关语是一句双关之意。如《马太福音》中,夜宿有一位心爱的门徒,名叫彼得。希腊语中“彼得”含有磐石、岩石之意。有一次耶稣对他说:“你是彼得,在这一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会”,(That thou art Peter, and upon this rock I will build my church)。显然,耶稣用的是一句双关语。要不然,这句话就难以理解了。又如《创世纪》中,雅各与以扫是一对孪生兄弟,以扫是兄长。出生时雅各抓住以扫的脚跟,后来又夺去了以扫的长子继承权,再后来又用诡计将以扫的福份夺去。以扫对他的父亲以撒说:“他不是名叫雅各吗?他已经欺骗我三次了,以前夺取了我的长子名份,现在又夺取我受的祝福”(Is not he rightly named Jacob? For he hath supplanted me three times; he took away my birthright; and, behold, now he hath taken away my blessing)。显然,“Jacob”含有“欺诈”之意,否则上下文之意就不易明了。这在理解《圣经》语言时是容易忽视的。莎士比亚在他的戏剧中大量应用俏皮的双关语,也许是受到了《圣经》语言的影响。

《圣经》中出现了频繁的典故和成语。后人大量应用的也是这些典故和成语,这是《圣经》语言的一大特色。试举例如下:“和平鸽”(dove of peace),“骨中之骨,肉中之肉”(bone of my bones, and flesh of my flesh),“诺亚方舟”(Noah’s Ark),“福地”(land of Promised),“按料裁衣”(cut the coat according to the cloth),“知善恶树”(tree of knowledge of good and evil),“无花果叶子”(遮羞布)(fig leaf),“做无草的砖”(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压伤的芦苇”(broken seed),“替某人洗脚”(wash the feet of somebody),“求面包而给予石头”(ask bread and be given a stone),“大卫和约拿单”(David and Jonathan),“连给某人解鞋带都不配”(not to be worthy to unloose the lace of somebody’s shoes),“为了三十块银币”(for thirty pieces of silver),“一碗红豆汤”(a mess of pottage),“锅里的死亡”(death in the pot)等等。

旧约中的成语俯拾皆是,除了上述例子之外,还有很多,如:“要有光”(let there be light),“毛骨悚然”(make the hair stand on end),“如火星一样飞腾”(as the sparks fly upward),“被人牵着鼻子走”(lead by the nose),“把炭火堆在头上”(heap coals of fire on somebody’s head),“虎口脱险”(escape by the skin of one’s teeth),“幸免遇难的人”(brand from the burning),“香膏中的苍蝇”(a fly in the ointment),“活狗比死狮强”(a living dog is better than a dead lion),“骄者必败”(Pride goeth before destruction),“豹岂能改变斑点呢?”(Can leopard change his spots?)。

提到新约的语言,不能不提到耶稣。耶稣在传教时特别善用比喻说明他的教义,如著名的稗子比喻:“一个人把好麦种撒在田里,但是当他睡觉时,他的仇敌来了,把稗子也撒在麦子中间后就走了。等到麦苗吐穗时,稗子也显示出来了。仆人前来对他说:主人,你不是在田里撒了麦种吗?那么从哪儿来的稗子呢?主人对他说:这是仇人干的。仆人说:那么你愿我们把稗子拔掉吗?主人却说:你们拔稗子,连麦子也,倒不如让稗子和麦子一起生长。在收割时,我们对收割的人说:先把稗子拣出来,单独捆在一起,留着烧掉,把麦子完好地存放在仓库里”(A man which sowed good seed in his field; But while men slept, his enemy came and sowed tares among the wheat, and went his way. But when the blade was sprung up, and brought forth fruit, then appeared the tares also. So the servants of the householder came and said unto him, Sir, didst not thou sow good seed in thy field? From whence then hath it tares? He said unto him, an enemy hath done this. The servants said unto him, Wiet thou then that we go and gather them up? But he said, Nay; lest while ye gather up the tares, ye root up also the wheat with them. Let both grow together until the harvest; and in the time of harvest I will say to the reapers, Gather ye together first the tares, and bind them in bundles to burn them; but gather the wheat into my barn)。耶稣用稗子作比喻,是想说明教会中难免也有恶人,造成良莠不齐,恶人和稗子最终会被清除,而好人(包括圣徒)就像麦子会被放进仓库存放。耶稣告诫人们,要学会区别善恶,明辨是非。另外,耶稣在四福音中还用了“荠菜种”“酵母”“婚宴”“十个童贞女”“撒网”“雇工”等比喻。

耶稣的语言精炼简洁,他说理透彻,含意深刻。他的许多话已被后人广泛使用。例如:“猪前投珠”(cast the pearls before swine),“宰肥牛犊”(kill the fatted calf),“背十字架”(take up the cross),“先拿石头打”(first cast a stone),“迷途的羔羊”(lost sheep),“粉饰的坟墓”(whited sepulchre),“寡妇的小钱”(widow’s mite),“把脚上的尘土跺下来”(shake off the dust of one’s feet),“世上的盐”(salt of the earth),“披着羊皮的狼”(wolf in sheep’s clothing),“恺撒的东西还给凯撒”(render to Caesar the things that are Caesar’s),“不要让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let not thy left hand know what thy right hand doeth),“骆驼穿过针眼比富人进入天堂还容易”(It is easier for a camel to go through the eye of a needle, than for a rich man to enter into the kingdom of God),等。

另外,耶稣还有不少的话语已被后人视作格言,如:“多得者多给”(Much is given, of him shall be much required),“爱邻居如同爱自己”(love thy neighbor as thyself),“观其树而知其果”(The tree is known by his fruit),“人活着不是单靠面包”(Man shall not live by bread alone),“工人得工资理所当然”(Labourer is worthy of his hire),“敲吧,门终究会开的”(Knock, the door will be opened to you),“被留的人多,选上的人少”(Many are called, but few are chosen),“撒旦,退去吧”(Get thee hence, Satan)。

总之,耶稣不仅是基督教的创始人,还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从上述所举得例子中可以看到这一点,他对希伯来语言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圣经》的文学语言经过千万人的使用与提炼,经过千百年的筛选与考验,是有强大的生命力的,并已成为风格独特的语言。有人曾说过:“没有圣经,就没有莎士比亚。”由此可见《圣经》的语言对后世的影响。同时,《圣经》语言在人际交往中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西方人对其语言耳濡目染,习以为常。如果我们的英语学习者能做到信手拈来,脱口而出,就会让自己的英语听上去地道亲切,从而在国际交往中拉近彼此的距离。此外,随着原版书籍和音像材料越来越多地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来,对《圣经》的学习也会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其语言中的习语和典故,避免误会。

参考文献

[1] The Holy Bible [Z]. New York: Crusade Bible Publishing INC, 1964.

[2] The New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Z]. Chicago: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INC. 1974.

[3] 梁工. 圣经百科辞典[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1.

[4] 刘意青. 圣经的文学阐释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5] 圣经 [Z]. 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 1989.

[6] 谢金良. 圣经典故辞典 [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8.

Language Features of the Holy Bible

Liang Ping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Shanghai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 Law, Shanghai,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