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以执着为话题的作文

以执着为话题的作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以执着为话题的作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以执着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1篇

一、疑团设置法

这种方法最突出的优点就是能“抓人”。不管文章立意、结构和语言文采如何,都会吸引读者把文章读下去。对于考场作文来说。这一点真的太重要了。例如:

我不喜欢雨季,但它还是来了。雨缠绵地下着,我躲在伞下。伴着雨点儿的敲击声,独自品尝着雨季的苦涩。(《倾听孤独》)

“为什么不喜欢雨季?”这一问题紧紧地抓住了读者。引发读者进一步阅读的兴趣。

二、景物传情法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尤其是写文章,我们可以通过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将自己的情感融在其中并将它传达给读者。例如:

当夜色悄无声息地降,临到人间的时候。它给了那些有伤口的人最幽暗的空间。让他们躲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慢慢地舔着,舔着,舔到痛苦弥漫了整个空间。呛鼻的烟味儿熏得自己流下了泪水,从抽泣到痛哭,哭到了光明不再来临也没关系……(《一串没能留下的脚印》)

这一开头渲染出一种幽暗、悲伤的氛围与情调,为全文打下了感伤的基调,产生出很强的感染力。

三、名言警句引用法

这种方法就是引用古今中外哲人、名家的名言警句作为全文的总领,起到揭示主题的作用。引用名言警句开头是议论文常用的手法。这样的开头,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例如:

宽容是人类的一种美德。这种美德让人与人之间和睦友好,让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和平共处。西方有一句谚语“错误在所难免,宽恕就是神圣”,这是对宽恕的肯定。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类似的谚语警句不胜枚举、俯拾即是:“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说的都是宽容。(《多一点宽容》)

这一开头有二处引用,其中有西方的谚语,也有中国的格言警句。这些引用,既点了题,又增添了文章的气韵和说服力。又如: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还有人说:“心灵才是真正的世界。从一朵花中看世界,世界是一朵花;从一粒沙中看世界,世界是一粒沙。世界上本没有阴影,如果有的话,是你自己遮住了太阳。”(《让心明亮》)

这一开头先是以引用禅语表现人生哲理,然后引用名言给人以人生的启迪。每一句都充满睿智,每一句都耐人寻味。

四、妙用修辞法

这种方法就是运用排比、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力求营造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例如:

毅力,是千里大堤一沙一石地凝聚,一点点地累积,才有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壮丽;毅力,是春蚕吐丝一缕一缕地环绕,一丝一丝地坚持,才有破茧而出重见光明的辉煌;毅力,是远航的船的帆,有了帆,船才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

(《征服自己》)

一系列具体形象的比喻,生动地告诉读者,毅力对于一个想要成功的人的重要性。

五、诗歌表意法

这种方法就是用一个诗意的开头。揭示文章想要表现的主题。例如:

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你可以做一朵飘逸的白云;也许你无法拥有浩瀚的大海,但你可以做清幽的小溪;也许你无法拥有辽阔的草原,但你可以做一块朴实的绿茵。换种思维,你的生命更精彩。(《改换思维方式让快乐走近》)

这一开头充满诗意。“深邃的蓝天”、“飘逸的白云”、“浩瀚的大海”、“清幽的小溪”、“辽阔的草原”、“朴实的绿茵”,都是作者要表达的意象,“也许……但……”的句式反复使用,形成了一唱三和的诗歌韵律。抒情性语言则表达出浓浓的诗意。

小练习:

1.阅读下面文章的开头,请你说一说,它们采用了上述的哪种方法?

①美学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今天,受这位富有创新精神的学者启发,我想说:“答案是普遍存在的,对于我们的脑袋,不是缺少思考,而是缺少角度。”许多时候,我们都迷惑于问题的不解或徘徊于多解的选择路口,怎样走便成了心中的疑团,往往举棋不定,左顾右盼,这时,就有换个角度考虑的必要,这样会给你带来更多成功的机会。

②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的琼浆――历久弥香;青春是用不凋的希望和不灭的向往编织的彩虹――绚丽辉煌;青春是用执着和坚韧筑起的一道铜墙铁壁――固若金汤。

③试试看――不是像企鹅那样静静地站在海边,翘首企盼机会的来临,而是如苍鹰一般不停地翻飞盘旋,执着地寻求。

试试看――不是面对杂草丛生的前路枉自嗟叹,而是披荆斩棘,举步探索。

试试看――不是拘泥于命运的禁锢,听凭命运的摆布,而是奋力敲击其神秘的门扉,使之洞开一个新的天地。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④天边残阳如血。

以执着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2篇

一、反复朗读,激发美的情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中学语文教材选用了许多文学佳作,通过不同方式朗读,学生就可以初步感受到文学作品的社会美、自然美、人物的心灵美及文章的主题美和结构美,激发出心灵深处美的情感,读《荷塘月色》一文,那素淡朦胧的荷塘,那轻盈荡漾的月光,学生就会萌生出心中那份淡淡的哀愁与喜悦之美;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就会因景物的辽阔激荡起心中那份向往与豪迈之情。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会沉醉于海子的尘世幸福生活之中。

教师针对每篇文章的特点,应让同学们有充分的时间去读,可以采取集体读,分组读的方法,读出气势,读出情感,在“读”中产生共鸣,从而发现其中内含的美。

二、点拨剖析,感悟美的内涵

“世上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文学作品美的内涵极为丰富,它主要包括作品的主题美、人物的内心美、文章的语言美、作品的意境美和作者的情感美等等。咀嚼作品,就会发现文学作品美不胜收。

高尔基说过:“美是人自己从他的灵魂深处创造出来的。”文章都是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的反映,其实也是作者“思想与人格的表现”。教师应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适当地点拨,对文学作品的美进行剖析,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美的内涵。如教《沁园春.雪》,就要让学生感悟同志通过咏雪来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今朝”英雄人物的思想感情。教《白杨礼赞》就要感悟作者对白杨树景美、形美、神美的描写是为了歌颂坚持抗战的军民以及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教《滕王阁序》就要让学生在辽阔壮美的山川秋景中感悟王勃怀才不遇,愤满悲凉而又不甘沉沦的复杂感情。教《项链》,就要让学生认识玛蒂尔德爱慕虚荣的同时,点拨出文中的那份易被忽视的对朋友的真挚诚信和敢于面对不幸的不屈品质。语文课堂美育教学,就是一种对美的追求、挖掘和感悟。忽视了美育,我们就很难感受到朱自清笔下父子间至真圣洁的亲情美,就很难感悟出沈丛文笔下“几信凡夫俗子”无私纯洁的人性美,就很难在“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惊心动魄中遥想“羽扇纶巾”的儒将风采,也很难领悟出徐志摩“挥一挥衣袖”的那份依恋与洒脱。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文学作品蕴含的美并不是显而易见的,它蕴藏于作者的灵魂深处,如果要让学生感悟文学作品的内涵,教师的适当点拨显得尤为重要。如教授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此文借项脊轩的兴衰,抒写三世变迁及个人的悲欢,表达家族败落、怀念死者和自己不得意的感情。文章感情蕴含于日常生活小事之中,学生较难把把握。教师可以点拨:作者为什么 要回忆母亲,怀念祖母,思念妻子?作者着力刻画这三位女性用意何在?这样,学生自然会从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角度去思考。通过讨论、分析,然后归纳板书如下:

这样一目了然,学生既把握了课文内容,又受到美的熏陶,对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还有,新编语文教材,关于“爱情”主题的文章占了较大的比重,教师如能从美育角度进行点拨,会使学生茅塞顿开。学生就能从罗米欧与朱丽叶的至死不渝,崔莺莺与张生的刻骨铭心,柳梦梅与杜丽娘的魂牵梦萦中感悟人类至高无上的爱情美,感悟出人类为追求爱情,追求自由幸福生活坚贞不渝的执着美。

三、改变教法,想象美的形象

美育,就是以培养审美的能力,美的情操和对艺术的兴趣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马克思曾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很难达到和谐的统一。如能改变一下课堂的教学方式,变课堂为“学”堂,以师生交流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语文课堂的民主性、自由性,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就会使学生在“学”堂中有想象美的空间,有表现美的机会。让学生按自己对美的感悟去理解美,想象美,设计美。

如教屠格涅夫的《门槛》一文,我在朗读,感悟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将《门槛》一文改编成剧本,让学生以编导的身份,自编自导。从人物的服装、表情、语气以及布景等角度去设计心目中“姑娘”的形象美。然后互相交流,各抒已见,不求统一,只求言之有理。结果学生设计出的形象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很好的表现了人物的形象美,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又调动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其实,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文学作品举不胜举。如教《离骚》可以让学生去想象去设计屈原的高尚形象,教《逍遥游》可以去想象鲲化为鹏,其大无比,搏击长空的逍遥风姿。教《林黛玉进贾府》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去设计林黛玉、王熙凤的形象。还有那《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荷花淀》中的水生嫂,以及《沁园春.长沙》中的、《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还有《茶馆》《雷雨》……课本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可以充分发挥课堂的民主精神,给学生想象美的机会,还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然后以口头表述方式来设计心中美的形象。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使课堂气氛活跃,这样,教者轻松,学者乐意。

四、走出课堂,描绘美的生活

美育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利用课堂对美的挖掘、感悟去表现美、创造美。纵观近几年的全国高考作文,可以看出历年话题作文都是契合时代脉搏,弘扬社会主旋律的。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笔者主要从下列内容让学生有正确的认识:理想、爱国、奉献;自信、进取、乐观;宽容、团结、友谊;改革、创新、磨难。并进行大作文、小作文、片断作文以及口头作文等多种形式的训练,通过交流、体会,不断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这样通过感悟训练,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

生活是一个美的集合体,只要留心生活,学生就会以美好的情趣去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所以教师应让学生深入生活、感受生活,培养他们挖掘、认知、描绘生活美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写作练习。如以“生活是享受”为话题的系列作文训练,要求学生用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用心灵去感受生活中的美,然后将自己的发现、感受倾注一笔端。这样有利于对知识的巩固,对美的复习,从而激发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灵感,提高写作实践的能力。

以执着为话题的作文范文第3篇

一、积累

1.请写出含有“雨”和“雪”的四字成语各一个。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A.分外(fèn) 禁锢(gù) 安慰(wèn) 留滞(zhì)

B.妖娆(ráo) 田圃(pǔ) 丝缕(lǚ) 襁褓(qiáng)

C.颤抖(chàn) 树篱(lí) 喑哑(yīn) 栖息(qī)

D.喧嚷(rǎng) 斗笠(dǒu) 滋润(ruì) 莽莽(mǎng)

3.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依次改正在方格中。

一代天骄 原弛蜡象 顿失滔滔 唯余莽莽

闪闪烁烁 披蓑带笠 红妆素裹 弥足珍贵

4.指出下列古诗句所写的是哪个季节的雨。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C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

D.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5.根据提示,简要说明下列诗句中的设喻之妙。

(1)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提示:假如将诗句改写为“我的爱心像绳索那样把天地连在一起”,诗的情味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提示:“柔软得像一片湖”这个比喻写出了“柔软的夜晚”怎样的情致?

6.根据提示,将下列诗句进行分类,填写序号即可。

①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②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

③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

④树叶的碧意是一个流动的海。

⑤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化静为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音韵和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比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沙砾”“小草”“蚂蚁”中任选一种。仿照下面的句式,写一组句子。

棉花,没有的五彩斑斓,也没有荷花的芳香迷人,但它用最质朴的面貌,带给人温暖与体贴。

8.说起最短的现代诗,人们会提起北岛的《人生》,这首诗只有一个字:“网”。仅这一个“网”字就可以启发我们无限的联想,请谈谈你由此想到了哪些,并写出其中的两个方面。

二、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文后问题。

思念

舒婷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有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9.用“/”标出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

①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②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③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④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

10.这首诗有朦胧、深远的意境,这种意境是怎样产生的?请说说你的理解。

我的理解:

11.这首诗表达了女诗人什么样的情思?请谈谈你的思考。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新 叶

①一夜春雨。清晨,我撩开白色的帘幔,一眼瞥见小窗下那几根光秃秃的枝条上,冷不丁里爆出些淡绿、鹅黄色的嫩芽。“新叶!”我不由眼睛刷地一亮,惊喜的叫出声来,陡然觉得一阵清风带着春的气息从面前拂过。啊!你好,新叶!

②大自然里的花五彩缤纷,而“绿色的花”却十分罕见,如果说我见过的话,那就是新叶了。

③人们总是把燕子飞来当作春天来临的预告,而我认为,新叶,才真正称得上春的使者。早在严酷的冬天,它就怀着自己的信念和希冀,坚定执着地等待着,积蓄着。一旦冰消雪化,它便急不可待地从干枝秃条上冒出来,怯怯地朝四处窥探一遭,然后,轻轻抖动小小的身子,亲切地互相招呼着,迎阳光,沐春雨,尽情舒展开来。不几天,就星星点点地缀满一树,展示出蓬勃的生机。

④新叶一天天长大了,伴着春的脚步。转眼间,便是满目翠绿。仰头望去,在阳光的照射下,片片澄明透亮,青翠欲滴,恰似一芽芽鲜嫩的新茶投入沸水里。老远看来,却见一团团、一簇簇,浓淡相间,亭亭如盖。密处,浓得深邃,像汩汩流油;稀处,淡得清亮,像一层薄薄的光晕。

⑤然而,倘若它只有惹人喜爱的风姿,怎值得我动之以情?留意观察许久,我发现一些使我敬慕的——它的德行和情操。

⑥新叶的一生是短暂的。春天萌芽,夏日生长,秋风起后,大都飘飘去了。短暂的一生,却洋溢着无穷的活力和对生活的爱。首先,它从不挑剔所处环境的恶劣。可安家于深山僻野,或置身繁街闹市,忠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于地不争丰瘠,于人但求有益。它辛勤地工作着,日夜不停地吸收二氧化碳,输出新鲜氧气。它用自己的身体装点河山,美化环境,为大道挡阳拦沙,为路人庇荫遮雨。它扶持着艳丽的花朵、香甜的果实,却从不炫耀自己。默默地专心致志地垂着绿阴,谦逊而不卑贱,清高而不 A ,淡妆自持,深根自养,忘我奉献。大地的乳汁养育了它,它抱以一腔忠诚。即使凋落下来,也总是齐齐地集在树根前,不肯离去。而且,大多是叶面朝下,把最后一吻献给大地母亲。

⑦也许是因为“绿肥红瘦”的缘故,花朵常常比绿叶更容易博得人们欢心。可是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没有绿叶的“无穷碧”又哪来花朵的“别样红”?我赞美绿叶!

⑧新叶青青,使我忽然想到:即使不能做一朵流芳溢彩的鲜花,做一片

纯净高尚的绿叶又何乐而不为呢。人生,本该像它一样青翠、蓬勃、谦逊、诚恳。

⑨朋友,愿你生命之树常青,永远长满绿油油的新叶,四季常青。

12.根据第⑥段内容,思考A处应填写的词语,并把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谦逊而不卑贱,清高而不

13.文中赞美了新叶诸多可贵品质,请你简要写出其中四种。

14.作者赞美新叶的目的是什么?

1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再写出包含这一词语的一句诗词或仿照这个句子再另写一句话。

也许是因为“绿肥红瘦”的缘故,花朵常常比绿叶更容易博得人们欢心。

绿肥红瘦:

诗句:

仿句:

16.按下面例子,请另找一处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简要说说好在哪里。示例:第①段“光秃秃的枝条上”与“淡绿、鹅黄色的嫩芽”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嫩芽”的勃勃生机。

(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那一片消失了的苇塘

雷抒雁

“那一片苇塘呢?”与其说我是在问这位行路的年轻人,还不如说是在问自己。

“苇塘?”“在哪里呀?”年轻人转过头去望着那一片高高低低的房舍,像是反问,又似在寻找。没有!连一根苇子都没有!从来就不曾有过呀?

“就在这里!”我坚定地认为。我听见他嘟哝了一句:“梦话!”

梦话?是的,是梦话。50多年前,那一片茂密的苇塘还在,此后,就没有走出过我的梦境。我相信,这位年轻人确实没有见过那片苇塘,那些茂密的青苇从来没有进入过他的梦中,没有给过他快乐和欢愉。他的记忆里,这里从来就是房子,房子。

那一片苇塘属于我,属于我的童年,是我记忆和梦境最鲜活的一部分。

那是一片十多亩地面的水塘,拥挤地生满了芦苇。在大人们那里,有价值的,只是苇子;而被孩子们看作乐园的,是那一片苇塘。每天上学,我们走过苇塘,都会放慢脚步,那些花花草草,记录着时间的变化。

一过二月二,天气就暖和了。首先是苇塘里有了动静。A 穿破陈年的枯叶、烂泥和冰水,一些锥子般尖锐的苇芽脱颖而出。红红的芽尖,唤醒了池塘,沉寂了一冬天的苇塘开始有了生气 。待苇芽蹿高,绽开一片两片叶子的时候,整个世界便被春天占领了。耳边,整天都是鸟儿的叫声和虫子飞来飞去的嗡嗡声,大片大片的麦田,像大地上铺展了的绸缎,在和风里柔柔地抖动。B 一些早熟的花儿,抢夺时间一般,开始酝酿花事,商量结籽儿。柳丝软软地轻拂我们的脸面,牵动我们的头发,像要告诉一些什么秘密给我们。

我们采下绽开的苇叶,卷成喇叭,把那细嘴挖扁,含在嘴里,依着喇叭的粗细,吹出或粗壮或尖厉的声音;头顶软软的柳条,也被折下来,捋去柳芽,拧成柳哨。这就有了一支青春的乐队,吹奏着春天的乐曲,吱吱呀呀,回响在上学的路上。引得田里干活的农人,停下手里的活计,望着我们,一任欢快与希望撩拨他们沉静的心思。

季节像是踩着苇叶走过来的。苇叶三片四片地展开,池塘里就绿汪汪地变得浓密了。太阳开始辣辣地照在头顶,棉衣,而后是夹衣,一件件被从身上剥掉。苇塘周围的麦子开始日渐变黄,有人拿着青杏咔嚓咔嚓一边流着酸水一边嚼起。夏天到了!

假日里,我们会背着草笼,拿着镰刀,说是去割牛草,或者拣柴火,一整晌一整晌沉迷在苇塘边。

有一种鸟,叫“呱呱迪”。这名字完全是依了它的叫声来的。声音悠长而响亮,可你看不见鸟的身影,那声音总是从密密的苇叶后传出来。这鸟儿很聪明,能把三四根苇子用草缠在一起,在那交叉处用苇叶织一个窝,里边铺着一些软软的干草和细碎的羽毛。窝里,总能看到三两只麻溜溜的鸟蛋。你要是靠近鸟窝,便会有尖厉的呱呱叫声,威胁你,驱赶你。

塘边的野草,我们全都认识,从蒲公英、趴地龙、香胡子到粘粘蔓,全认识。我们喜欢菅草长长白白嫩嫩的草根,一节节,像袖珍的甘蔗,嚼起来很甜。还有一种好吃的草,叫红根根,那红红的草根上,常常结着黄豆大的根瘤,吃起来脆脆的,像生地瓜。最让我们兴奋的是找到一株羊奶奶。这种蔓生的阔叶草,总是攀着芦苇往上长,一个个果实圆溜溜的,山羊一般,采摘时,会流出一些白色乳汁。羊奶果鲜嫩时,放在嘴里一咬,脆生生,甜丝丝的。

我们这些野孩子,就这样一天天泡在苇塘边。忽一日,采到的羊奶奶咬不动了,掰开一看,里边整整齐齐伏着一排排带着绒毛的种子。老了!我们知道,暑假也该结束了。大人们说:你们这些马驹子,该拴缰绳了吧!

苇子说,秋天了!顶上的穗子由绿至黄继而变白,像一塘白发的老人。再过苇塘时,一些带绒毛的草籽,便飞扬起来,落在我们的肩膀上、头发上,要人带它们到远方去落户。就连圆滚滚周身是刺的苍耳,瘦扁扁顶上长了三几根钩针的“狗扎扎”,都不甘寂寞,布眼,爬在裤角上,要搭“便车”,到远方去旅行。

父兄们送我们上学去,走过苇塘,一路上总在说:好好念书,日后到远处去,到大城市去。连苍耳、狗扎扎都懂得哩!

那一片苇塘永远的没有了。消失在一些高高低低的房子下边。找它,只有在梦中,在童年的记忆里。

17. 文中说:“那些花花草草,记录着时间的变化。”阅读全文,请将青苇记录季节变化的语句摘录出来,填写在横线上。

(1)春季: (2)夏季: (3)秋季:

18. 苇塘被孩子们看作乐园。请概括出令孩子们“快乐和欢愉”的四件事情。

19. 体会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及作用。

引得田里干活的农人,停下手里的活计,望着我们,一任欢快与希望撩拨他们沉静的心思。

20.文中有许多句子写得很精彩,请你从A、B两处任选一句,作简要赏析。

21. 结合全文,先说说对文章结尾处画线句子“找它,只有在梦中,在童年的记忆里”的理解,再谈谈你从中受到的启示。

三、写作

22.母亲的一声呼唤,荡漾着爱的涟漪;朋友的一声呼唤,打开了紧闭的心扉。地球呼唤我们警醒,时代呼唤我们前行。呼唤是提醒,是关注,是引领。呼唤来自思考,呼唤源于真情。呼唤责任,呼唤燕子归来,呼唤童心不泯……生活中,多么美好的感情凝聚成一声呼唤,又有多少遗憾期待着一声呼唤。我们经常感受到对方的呼唤,也曾由衷地发出过呼唤。

请以“呼唤”为话题写作。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③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要求书写工整、美观、无误2.C 3.驰 惟 戴 装 4.A春雨 B冬雨 C夏雨 D秋雨 5.(1)把爱心比作丝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爱心的细腻、温柔、绵长。如把“丝缕”改写成“绳索”,则表达不出这种意思。(2)写出了“柔软的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6.化静为动:①④ 音韵和谐:②③⑤ 对比突出:⑥ 7.注意句式与内容两个方面的仿拟。示例:沙砾,没有鹅卵石的光滑圆润,也没有壁岩的坚硬险峻,但它用集体的力量,装点着河岸。8.注意“人生”与“网”的联系。示例:(1)人们生活在一张人际情感的“网”中,有亲情、友情、爱情等,人们在这张网中找到自己的港湾与归宿。(2)人际交往中的关系网.使人生变得复杂起来.甚至隐藏着不可公开的交易。9.①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拄图 ②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③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④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10.这首诗扑面而来的是“挂图”、“代数”、“琴”、“桨橹”“蓓蕾”、“夕阳”等意象,它们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和“思念”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诗产生了朦胧深远的意境。11.因思念而产生的焦灼、烦躁、惆帐、失意等情思。12.孤傲(与之相近的词如“自傲”等亦可)13.提示:①一生短暂,热爱生活;②不惧环境恶劣;③忠于岗位;④与地不争,与人有益;⑤工作辛勤;⑥美化环境;⑦从不炫耀;⑧知恩图报……14.赞美像新叶一样青翠、蓬勃、谦逊、诚恳的人生。15.绿叶多红花少。诗句示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仿句示例略。应符合“也许是因为……的缘故,……比……更……”的句式。16.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17.春季:苇芽蹿高,绽开一片两片叶子;夏季:苇叶三片四片地展开;秋季:顶上的穗子由绿至黄继而变白。 18.(1)用苇叶、柳条可以做成“乐器”吹奏;(2)假日苇塘边劳动的快乐;(3)神秘的“呱呱迪”的叫声和它的窝;(4)有可供解馋的野草;(5)从苇塘花花草草的变化中欣赏自然之乐。(答出任意4点即可) 19.、招惹的意思。这一动词准确传神地写出了大人们被我们的欢乐与希望所感染(吸引)的情状。 20. A句: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苇芽的尖锐之态,突出其生命力之强。B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一些花儿在春天竞相开放之态,凸显出春天的美丽和给人的愉悦之情。 21.要寻找苇塘,只能在记忆中寻找,因为随着时间的发展它已经消失在了高高低低的屋舍下了;表达了因苇塘的消失而产生的惋惜和怀念之情。(启示:围绕“自然之乐”或“童心”谈均可。)

22. 作文评分标准:

一等: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具体,感情真挚,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迹工整,符合文体要求。

二等: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具体, 有真情实感,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迹清楚,较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