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木兰诗改写

木兰诗改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木兰诗改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木兰诗改写范文第1篇

终于,平静了半晌的大漠上又传来了军中的号令,冷清的月光下,连那曾经聒噪不休的黑鸦也不知何处去了,只有几匹瘦弱的老马偶尔的几声嘶叫,他们也害怕了吧!我的嘴角沁出一丝苦笑,来了,还是来了。随着主将的一声令下,镶金的铁棒结实的打在厚重的鼓面上,马叫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声声的响亮的口号,我一手牵着马缰,一手握着长枪,多年来的战场生涯使我有了良好的心理,此时的我还是和往常一样向家乡望了望,而就在我回过神的那一瞬间,马蹄声、刀刃声混起来了,孤寂的大漠变得咆哮了。两军交战了,这场战争,实力相当的我们拼的只是耐力和勇气。这就像是两股飓风的交汇吧,我心中虽然这样想着,下手可一点也没放松,转眼,又有几个匈奴兵倒在了我的枪下,月光还是那么冷,大漠上的刀剑却是更冷的,主将已经阵亡了,他的最后一句话仍是打到匈奴,但眨眼他的尸首便找不到了,满地的鲜血侵红了沙子,仿佛是枯木中开出的一朵朵红牡丹,而我呢?我的披风和铠甲上早已血迹斑斑,两方的死伤十分得多,冷冷的兵器撞在同样冷的铠衣上,激起了一片更冷的余光。“扑”一只断箭射入了我的左臂,晶莹的鲜血呼啸而出,溅在了我的额上、肩上。我眉一松,还是咬着牙砍到了几个来犯的匈奴兵。正当我感到撑不住时,一声更洪亮的号鸣伴着天边的鱼肚白传来了---是我们的援军!我卧在长枪边,笑了,也哭了……

以上是我仿写的《木兰诗》的战争场面,对于木兰,我是怀着敬崇的心情,那是真正的英雄,淡泊名利,女子情态,人情味足。在这里,我只想说,木兰不是花架子,她的美,摄人心魂!

北京昌平区昌平一中分校初一:梦里见月

木兰诗改写范文第2篇

第二天早上,她辞别了黄河,晚上又宿在黑山头。

经过了十几天的长途跋涉后,花木兰最终来到了燕山脚下,她听到胡人兵马的嘶鸣声。花木兰发誓:为了父母,为了国家,自己一定要全力以赴,战胜敌人!

“杀啊———”战场上炮火连天,马的嘶鸣声、战士们的呼喊声、如雷鸣般的马蹄声以及刀、剑撞击的“口当口当”声响彻整个大地,黄沙满天,血流成河,战场上敌人的尸体横七竖八地摆了一地,许多战士们都受了伤。已提升为将军的花木兰率领大兵冲向前去。寒风阵阵传来刁斗声,明亮的月儿映照在铁甲衣上,许多将士身经百战,为祖国而死。经过十余载的战斗,壮士们终于凯旋而归了。

十几年的拼杀,十几年的搏斗,木兰领着胜利的军队归来了,皇上为她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宴席上,皇上为战功卓著的花木兰敬酒:“你功劳不小,赐你做个尚书,行吗?”“不!”花木兰笑着摇摇头:“为祖国付出,这是应该的。我不需要做尚书,谢谢皇上的好意。但是否能给我一匹千里马,送我回家?”皇上用赞赏的目光看着花木兰:“好,既然你这么说,我就赐你一匹千里马。你要回家,我也不强求你了。”说着,叫手下从皇宫里牵出一匹自己最喜欢的千里马赏赐给花木兰,花木兰双手握拳拜谢皇上,然后骑上马走了。

“嗒———嗒———嗒”,花木兰快马加鞭往家中赶,身边的泥土都扬了起来。此时,归心似箭的木兰心里好不兴奋,恨不得马上飞到家。

父母们得知花木兰回家的消息,欣喜若狂,他们相互搀扶着蹒跚地走到屋外,目不转睛地盯着城门,眼巴巴地望着、望着……

“爹、娘———”花木兰的父母循声望去,花木兰骑在马上,飞奔而来,正在向他们招手。花木兰的父母顿时激动得两手发抖,先是一惊,又蹒跚的走过去。花木兰将马一拉,迫不及待地跳下马,张开双臂,紧紧地拥抱住爹和娘。娘摸摸花木兰的脸说:“兰儿,瘦了,瘦好多了,但越来越漂亮了?”“走吧,天色已经晚了,兰儿回家就好!”父亲边说边牵着马,拍拍木兰母亲的肩说道。花木兰一家以及陪同她回家的战友们,一路说说笑笑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花木兰感到一切都是那么的亲切和美好。

“姐回来了,姐回来了!”弟弟欢呼着,紧接着年少的弟弟操起刀,回到厨房里杀猪宰羊,忙着为姐姐煮点好吃的。

回到家的花木兰推开东阁门,坐在西阁床上,脱下战袍,穿上了旧时的衣裙,看着房间的旧物,她感到亲切而温馨。坐下来,她对着镜子在额上贴上了花黄,梳理着两鬓那乌黑的头发。

木兰诗改写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木兰辞》;动画木兰;文化身份;改写;殖民

美国迪斯尼电影公司第一部以中国古代民间故事改编的动画片《木兰》自1998年上映以来已经赚取了高达3亿美元的票房收入。六年后,《木兰Ⅱ》又在全球观众的期待中搬上银幕,票房再创佳绩。但这部成功的影片在主人公木兰的故乡中国却遭到冷遇,票房业绩平平。究其原因,主要是展现在中国观众视野中的动画片中的木兰形象(以下简称动画木兰)并不是那个中国人家喻户晓、备受青睐的巾帼女子,而是经过美国人新的文化改写和包装,身着唐装,骨子里却流淌着西方现代女性血液的美国个人主义英雄。这一新的木兰形象自然无法得到中国观众的认同,因此也就失去了文化接受中的亲和力。本文拟围绕木兰身份改写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粗浅探讨。

一、动画木兰形象的身份改写

北朝民歌《木兰辞》中的花木兰是我国古代一位具有忠孝节义传统美德的巾帼英雄形象。动画片中的花木兰,从外表来看依然是一位黄皮肤、黑头发的东方女性,身上也呈现出一定的中国女性特征。但仔细品味,这两部动画片所塑造的木兰与中国传统文化、文学作品中的木兰形象已有很大不同,经过从性格到价值观、爱情观的西方文化的演绎改写,动画木兰的民族文化身份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

(一)性格特征的置换

性格是表现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虽然可以随着生活环境而改变,但一般不会发生根本性转变。而性格的置换与环境没有任何关系,完全是人为结果,必然会造成人格的异化。从《木兰辞》的描述可见,从军前的木兰“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归来后,她“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诗作的主人公性格温柔、含蓄、端庄、稳重,完全是一个勤劳善织的农家女子和闺阁淑女,一个中国文化熏陶中长大的实在、本分的传统女性形象。

动画片对木兰的性格元素进行大刀阔斧的置换,在《木兰Ⅰ》中,描写木兰做家务粗枝大叶、散漫无序;见媒婆不梳妆打扮,骑马相亲惊扰全场;战场凯旋后,她不仅拒绝皇帝封赏,还以拥抱的方式辞行返乡。在《木兰Ⅱ》中,木兰更是不讲礼仪,不受约束,毫无尊卑等级观念。当她得知皇帝将三位公主下嫁,通过政治联姻方式笼络周边小国时,义愤填膺,抗旨不从,劝李翔一同拒绝接受这项任务。李翔以臣子服从君主的礼数接受任务后,木兰便瞧不起他,不再信任他,并视他为一个是非不分、没有正义和主张的伪君子,他们之间纯洁的爱情也因之受到影响。显然,木兰的性格拼贴、植入了大量的西方人的性格元素,经过置换重写的木兰已经不是那个在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长大的孝顺、本分、勤劳的传统女性,而是一个个性激进张扬、没规没矩、不知礼仪、不喜装扮的西方式的“假小子”。

(二)个人主义观念的植入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关于“个人主义”的解释是:“一种政治和社会哲学,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广泛强调自我支配、自我控制、不受外来约束的个人或自我。”在西方社会的文明进程中,个人主义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人生观和世界观。它强调个人的独立自由和以自我为中心的重要性。

《木兰辞》中“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寥寥数语就对木兰从军的动机做了明确交代。她走入军营没有考虑自己的安危得失,完全是出于对忠孝仁义的献身,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身体书写。这样的奉献之举在动画片中被改写成了一个年轻女性在与男性对抗中寻找并展现自我,最终成为女英雄的个人主义行为。

在《木兰Ⅰ》中,木兰唱道:“看看自己,我的世界里只有我,我的一切行为都是为自己。”木兰在相亲考试失败后希望从代父参军的行动中实现自我价值。她从训练中脱颖而出;又在战斗中成为军营里的焦点;在营救皇帝时,她仿佛是一个超人,单枪匹马与挟持皇上的单于较量,仅片刻工夫就解除了危机,成功护驾。在凯旋而归途中她对木须龙说:“也许我这样做不是为了父亲,是为了自己,为了实现我的个人追求。”

如果说《木兰Ⅰ》中动画木兰经过一系列的奇险事件后一步步接近她的个人理想成为众人瞩目的女英雄,那《木兰Ⅱ》更是将她从个人主义推向了个人中心主义的极点之作。第二部中的木兰甚至主张人们“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她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完全从个人角度出发对这桩政治婚姻进行干预。可以说她的思想只是狭隘的情感保护和唯我是从的霸王意识,动画木兰形象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个人中心主义者。

(三)爱情理念的颠覆

众所周知,好莱坞电影的故事叙述中少不了爱情片段的浪漫演绎。这不仅是影片的卖点,也成为西方推销自我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在西方人眼中,爱情是人生的至乐,是纯粹个人自由,他人无权干涉。这也是大多数美国人赞成和效仿的生活理念。而这一点与中国人听命父母、受托媒约有着明显不同。

《木兰辞》中对于木兰的爱情经历未做任何记载,这多少与中国封建保守的传统观念有一定的关联。自古以来爱情话题在中国是私密、隐晦的,公开谈论爱情是有失大雅、伤风败俗之事。影片实际上还埋藏着一条暗线――动画木兰在颠覆中国传统爱情理念和婚姻观的同时,以一系列大胆狂放的行动高唱西方式的爱情赞歌。

在《木兰Ⅰ》中,木兰与李翔朝夕相处使二人逐渐萌生爱情,两人在战斗成功后木兰家的会面上确立了恋爱关系。木兰甚至主动对李翔说:“你可以留下来吃晚饭吗?”这样的请求露骨而直白,是典型美国式的情感表达。在《木兰Ⅱ》中,她主动与李翔牵手拥抱,公开谈情说爱。在护送公主外嫁和番的路上,木兰同情三位公主的遭遇,为她们创造与侍卫谈情说爱的自由空间,甚至还帮助公主逃婚去追求属于她们的真正爱情。动画木兰形象已经完全失去了中国民族文化积淀中的典型特征,这不得不引起中国观众对她真实身份的深层思考。

二、动画木兰文化身份的定位与阐释

动画片《木兰Ⅰ、Ⅱ》的导演巴里・库克坦言:“我们清楚,我们不会把它们拍成中国片子,因为我们不是中国人,我们有不同的感性和不同的叙事风格。”创作者对中国民族化木兰形象进行颠覆性改写,更是对《木兰辞》的故事叙述和人物刻画的有意误读和臆造。

(一)动画木兰文化身份的定位

很多国内外学者对文化身份的理解比较接近,概括起来说文化身份就是文化认同,是文学和文化研究中较稳定的具有本民族印记的文化本质特征。一个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语言文字、信仰习俗和行为模式等构成了该民族的文化身份。建构文化身份是一个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动态全方位的过程。它会随着全球化带来的文化碰撞、经济冲击、殖民文化的渗透等对本民族文化身份的分裂与重构造成威胁。

以《木兰辞》作为蓝本创作的动画片表面看是轻松、幽默的卡通故事,是成功改编的电影艺术。实际上它已经将木兰形象中民族元素的表现空间极度压缩,向其中填充了大量非本土化的异质成分。木兰形象由中国文化内涵中的核心主题――“尽忠尽孝”和“自我牺牲”改头换面为“爱是一切”和“自我实现”的西化观念,动画木兰拔掉了表现中国民族特有的意识形态的根,然后栽种了带有西方鲜明印记的价值取向的大树。电影对辞作中木兰形象解构的同时,建构了一位好莱坞式的标榜自我和爱情至上的美国女英雄形象。动画木兰的文化界限已经模糊,她的形象已不再是中国文化符号,更不能再充当中国传统女性的优秀榜样,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向中国传递西方文化的传教士。她试图用自己的声音和行动为西方人代言,将西方的价值取向悄无声息地灌输到中国大众的思想体系中。

(二)动画木兰文化身份改写的实质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用他们自己的审美观来诠释中国古代传说,完全是用西方预设的符号规范来颠覆西方人熟知的中国印象。木兰这位妇孺皆知的人物形象成了这场文化殖民的牺牲品。

在西方人眼中,“东方”和“西方”不是一般的地理方位的差别,而是具有深层的认识论内涵的文化异同。西方世界与东方世界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后殖民关系。萨义德在他的理论著作《东方主义》中明确指出“东方”是西方人发明的一个充满殖民主义集体记忆的地方。东方主义是由西方建构的关于东方的权力话语,其作用必然是维护西方殖民主义的利益,培育非西方世界的人们向西方文化顶礼膜拜、俯首称臣。美国人借用电影这一媒介手段再现木兰这个“他者”的话语动机明显不纯,处心积虑地从文化价值观下手来动摇中国本土文化价值观。

迪斯尼凭借西方对中国的传统记忆,在动画银幕上重新发明了一个东方主义想象下的中国姑娘,从而满足西方观众的猎奇心理。在这样一个东方主义舞台上,中国成了西方强势文化的话语场,一切按照西方人的逻辑思维操控演出,是对中国本土文化的贬损和殖民。

(三)动画木兰现象再思考

当民族味十足的木兰形象走出国门,经过好莱坞的涂脂抹粉、重新包装,又以对立的姿态回到娘家中国时,不仅对她的文化身份的重新审视陷入一个尴尬的困境,同时也引发了我们一些思考。

好莱坞通过娱乐性和休闲性极强的大众传播方式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很大程度上影响并支配着受众的个体文化心理意识,这些影片在不断消解主体中心意识的同时,以貌似柔弱不起眼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动摇着受众的思想根基,造成其主体意识的迷失,甚至导致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质疑或否定。这些自我标榜的西方国家推行的文化输出的目的和手段其实并不客观、公正和友好,第三世界国家应该敲响警钟,对主人公身份改写现象及背后的动机予以重视。

在文化身份的认同与建构中,我们应该注意到民族主体性意识的重要性,增强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坚持推行民族特色的文化道路。清醒认识到在信息、技术和资源共享背后所隐含着的复杂的权力关系,警惕民族文化被改写的恣意行为,避免被强大的“东方主义”话语所吞没。在面对外来挑战时,我们努力继承和发扬文化遗产的同时也要吸纳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元素,建构本民族文化成长的空间,培育好多样文化形态的价值契合点,实现多元文化形态中审美价值的范导,为卡通木兰找到属于她的真正家园。

[参考文献]

[1] 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M ].王守根,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2] 巴特・穆尔-吉尔伯特.后殖民批评[M].杨乃乔,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 周琳玉.他者化与政治镜像――对迪斯尼动画片《木兰》文化身份的省思[J].中国比较文学,2006(02).

[4] 郑芳.花木兰的性别困境――《木兰诗》与美国动画片《木兰Ⅰ和Ⅱ》的比较阐释[J].长江论坛,2011(06).

[5] 王岳川.后东方主义与中国文化身份[J].理论与创作,2010(03).

[6] 苏勇.文化身份认同与建构中的文化主体性[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7] 张喜华,杨哲梅.中西木兰形象对比[J].中国文化研究,2009(03).

木兰诗改写范文第4篇

“读”;“写”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9(A)―0043―01

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可以这么说,凡是能使学生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达到教育目的的方法都是好方法。实践中,我们主要运用了“议”、“比”、“读”、“写”四种方法。

一、“议”――启发讨论式。由于年代久远、语言障碍、时代和作者思想的局限等种种原因,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见仁见智的现象是普遍的、正常的。如果教师采取一锤定音的方式,势必会遏制学生的思维,束缚学生的想象,甚至使持不同观点的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在文言文教学的德育渗透中,启发、诱导、鼓励学生讨论就显得特别重要。“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讨论中可以互相诘难答疑,互相启发补充,依靠师生的集体智慧迸发新的思想火花。如在教学《愚公移山》一课时,有的同学提出这样的疑问:“愚公移山真是愚不可及,把家一搬,不是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吗?”我们以此为契机,启发学生思考发言,结果引发了一场“移山还是搬家”的讨论。最后大家取得共识:1. 《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它体现了一种改造自然、战胜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即使愚公“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其精神仍是值得学习的。2. 愚公搬家体现了一种针对实际机动灵活的观点,在实践中也有其可取之处。

二、“比”――古今对比式。有的学生认为,文言文难学,学了也没有用处,这是中学生不爱学习文言文的原因之一。首先,我们要告诉学生,无论是现代的思想观念还是现代的语言文学,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继承前人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任何民族都需要对古代文化进行批判的继承,“文言无用”的观点是不成立的。其次,要教给学生发现文言文价值的方法,那就是要学会古今对比、古为今用。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写的是齐王与大臣间的故事,跟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吗?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首先与齐王比:齐王广开言路,纳谏除弊,因而能富国强兵,“战胜于朝廷”;而两千年后的今天,仍有些人刚愎自用,闭耳塞听,以致误国害民。其次与邹忌比:邹忌既有进谏的勇气,又有进谏的艺术,终于说服齐王纳谏除弊,完成大业;而现今有些人却见小利而忘大义,置党性原则于不顾,一味迎合奉承,吹牛拍马,最终害人害己。相比之下,古人纳谏的胸怀、进谏的勇气和品格难道不值得赞赏学习吗?

三、“读”――朗读背诵式。古人写作讲究文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含在文气之中。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指的就是先靠朗读成诵把握了文章的“气”,进而领会其意。课本中的文言(诗)文大都是千百年来流传的妙篇佳作,不但要熟读,对一些精品还应该背诵下来。清代散文家刘大说过:“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的确,通过反复诵读,细细玩味,对文章的气势、节奏、神韵、意义便会慢慢地心领神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四、“写”――改写评论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这里的“躬行”,指的是让学生亲手

木兰诗改写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背景 初中语文 古诗词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范畴,是我国文化的一颗永恒的明珠,在我国的优秀文化中有着特殊的位置和作用。我国一直有“诗国”的美誉,从诗经到现在诗词一直伴随。作为独有的文化,古诗词也一直是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古诗词不同于现代诗,它的诗语节奏感和凝练感较强,对强化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技能有着推动性的作用。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往往采取的是注入式教学模式,让学生死记硬背古诗词,学生感受不到古诗词的韵味和魅力,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更制约了古诗词的传承。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以朗读启感

古诗词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它的产生本身是对情感的一种抒发和寄托。初中生年龄有限,他们难以一下子体会和感悟,需要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朗读即是让学生大声的将内容读出来,把死的语言转化成为口头表达的语言,以有声来吸引自我的思维,引导自我思维去感受。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朗读,能够启发学生的情感,更容易促使学生与诗词产生情感共鸣。最简单的朗读过程中,音声的轻重、音量的高低、音的长短等,都代表着一定的情感。同时,朗读适合全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便于引导,学生也便于实施。对此,笔者认为,朗读可作为古诗词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启发学生自己去读、初步产生一定的情感。

如:在学习《江城子》教学内容时,笔者让学生朗读几遍,逐渐的感受诗词中言语的雄浑有力,越朗读声音越高亢,语速越慢,慢慢地自我融入到朗读中去,感受文章中蕴含的作者那种壮志未酬、想要报国的豪迈之情。再如:在学习《天净沙・秋思》教学内容时,学生一开始朗读的比较快,越朗读通过“字”越能感触文章“愁苦哀怨”的主题,进而,朗读时候声音逐渐放低,语速也变慢,促使自我思乡情感的产生。

二、以改写强化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时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古诗词距离学生的心理认知有很大的距离,他们不能够充分的体会和感悟,对此,笔者尝试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参与到其中,更好地体验古诗词的内涵和韵味。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初中生的感性思维超越理性思维,在分析和认知事物时更多的是感性理解。从古诗词的学习角度来说,改写更适合初中生的心理认知,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融入到古诗词中,实现自我的体验。改写即是学生通过自我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认知结合自我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发挥想象力,对古诗词进行创新展示,让学生深入体验古诗词的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学生的写作能力、创新能力、想象能力的提升。

如:在学习《木兰诗》教学内容时,笔者鼓励学生模仿电视剧《花木兰》对其进行自由的改写,学生有的将其改编成为剧本、有的学生则模仿林俊杰的《曹操》歌曲,将其改编成为“说唱”歌词,还有的将内容进行续写,甚至还有的将其改编成为穿越剧,自己直接参与其中等,以多元化的改写形式来促使学生个性体验的产生,深化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

三、以比较升华感悟

古诗词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之所以能够占有一席之地且久经不衰,更多的是因为其经典的表达形式和较高的意境,而这也是学生学习古诗词的一个阶段性的目标。相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对于古诗词更多的是节奏和情感的体验,真正的感悟还需要借助于一定的外力。笔者在教学中基于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采取比较教学的手段来强化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和掌握,深化学生的感悟。

如:笔者在教学中将李清照的《武陵春》和辛弃疾的《破阵子》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首先,引导学生分析二者的共同点:作者的朝代都是宋朝,时局都动荡不安,他们都爱国,命运都一样的坎坷,都想要在那样动荡的社会表现自我,实现自我的价值,都有着理想抱负。其次,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之上,分析两者的区别,感悟不同诗词的不同意境、表达手法、情感等。从而让学生更清楚的感悟李清照诗词的情感的细腻,表达的委婉;辛弃疾诗词的大气豪迈等。以比较来深化感悟,形成自我诗词学习的知识链,提升自我学习古诗词的有效性。

总的来说,古诗词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内涵等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作为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手段,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古诗词,促使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同时为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也注入活力,确保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木兰诗改写范文第6篇

现今世界的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传统教育的培养模式是把学生培养成学科知识的“专家”,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高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爆炸和信息激增,使得学校教育日益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这就对新时期初中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语文是对我们的文化底蕴的一个提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创新精神,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一、设计创新型课堂,激发学生求知兴趣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以激发求知兴趣为前提的。假如一个教师只是按照一套现成的教学设计去教学,就与以前的机械教学没有本质的区别,这对实践新课程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是没有好处的。一堂好课要创建凸显个人特色的鲜活教学设计。

语文教材是一种精神产品,也是一门语言艺术。初中语文教学可从剖析、咀嚼,品味文字符号入手,即使是一个字的巧妙识记,一个词的灵活运用,一个句子的感知理解,一个片断的精彩,一个有关资料的收集,也都给予肯定,鼓励创新,其目的是引爆创新思维火花,培养学生初步具有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在情趣盎然,各显其才的氛围中,突破整体感知的第一关,为进一步探索作品的内涵打下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启发性原则,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他们的思维,使他们产生积极探求新知的欲望。教师要通过诱发思维、引导讨论等做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勇于表现,让学生主动参与,议论纷纷。

例如:在教学《故乡》这一课,我先介绍作品背景:作品写于1921年,其中的故事情节和重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它深入地概括了1921年前的30年内,特别是后的十年间中国农村的社会风貌。接着,在讲授《故乡》开头的景物描写时,我采用了说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边读边圈边思考,然后畅所欲言。有的学生说这些词写出了故乡的荒凉与冷落,而“横着”更是写出了故乡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那个时候的社会影响下显得更不堪一击;有的学生说是荒凉的景物透着悲凉的情绪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意境;有的学生说,“黄昏”天色,“深黛”色的青山,“模糊的风景”,也都与作者“模糊”了的“影像”,“惘然”、“悲凉”的心境和谐巧妙地交织在一起,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情感波澜;还有的学生说是荒凉的景物渲染了作者情绪中无以复加的悲伤等等。学生在自由的讨论中积极发言,思考我提出的问题,在听取同学观点的同时也表达自己的观念。学生们的思维中都有闪光点可取,他们的这些感受谈得各具内涵。学生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由此产生了对这篇课文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最后我总结,《故乡》中的景物描写,无论是记忆中的景物还是现实中的景物,都渲染了一定的气氛,起到了衬托人物心情,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二、采用创新手段,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人的创造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的。一个人创造才能的形成和发展,除个人努力外,还有赖于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发散思维是指对某个问题从多种角度着眼,寻求多种可能性,从多方面探求答案的一种思维方式。集中思维是指运用逻辑知识和规律去评价,从多种可能性中选择最优方案的一种思维方式。发散思维是多维思维,要求思考问题从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入手,它具有不受现有知识和传统观念束缚的特点。

教师可先通过多种形式的点拨,调动学生的直觉思维,使教材中的人物,事件生动活泼,景物逼真如画。学生从中得到美的熏陶,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巩固、完善,转变各种传统观念,切实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铺平道路。教师可以利用课本资源,通过挖掘材料的多项功能,组织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改写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让学生根据人物来重新安排情节,设计不同的和结局,从而达到发散学生思维的目的。课外积累是改写的基础,要学会对文章的细读,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诵。除此之外,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有感而发的写随笔,都是帮助我们改写课文、进行创作的有效途径。

如《木兰诗》这一课就可以设计这样的改写:假设在参军之时木兰就被战友们认出是一个女人,她还会坚持她的理想吗?皇帝将会如何处置她?社会将会如何看待她?她和她的家人又会面临怎样的命运?面对这样的改写,学生的思维应是异常活跃的,笔下所涌现的是一个个不同的,令人在深思中发笑的结局。

三、贯彻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批判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就是怀疑,创新就是“越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批判的精神是未来时代的迫切需要。学会学习是时代的发展对我们的要求,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又源于批判。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批判的思维。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破除迷信,敢于向权威挑战,要充分肯定学生答错背后所反映出的独立思考和不人云亦云的勇气,培养其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因为敢于向权威挑战是创新型人才的可贵品质。

批判性思维是对自己或别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提出质疑,弄清情况和进行独立分析的过程。独立思考是初中语文的学习方法中最重要的。根据提示、文章、练习题进行思考,如提示的内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题的概括、层次的划分、段意的归纳、句子的理解、写作特色的分析等问题能否解决,课后习题能否回答。那些基础知识扎实、自学习惯好、自学能力强、有钻研精神的同学,在“思考”方面要适当地自我要求高一些。就是对文章的见解、修辞手法、表达方法等提出疑问,这是成为一个批判型学习者的第一步,学生只有成为一个批判型学习者,掌握这个初中语文的学习方法才能更好地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例如,我在布置课外阅读作业时,可以先给学生留下以下问题:在《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中有许多将对将的单独拼杀,同学们就应该想一想这可能吗?如果不可能,作者又为什么这么写?让学生带着问题来阅读,带着问题去思考,在思考中发现这些古典小说的作者由于受到封建思想影响而产生的局限性,这个过程就是学生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形成的过程。

总之,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思维方式在不断变化,初中语文的学习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开发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创新精神,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并且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90-01

现今世界的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传统教育的培养模式是把学生培养成学科知识的“专家”,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高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爆炸和信息激增,使得学校教育日益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这就对新时期初中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语文是对我们的文化底蕴的一个提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创新精神,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一、设计创新型课堂,激发学生求知兴趣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以激发求知兴趣为前提的。假如一个教师只是按照一套现成的教学设计去教学,就与以前的机械教学没有本质的区别,这对实践新课程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是没有好处的。一堂好课要创建凸显个人特色的鲜活教学设计。

语文教材是一种精神产品,也是一门语言艺术。初中语文教学可从剖析、咀嚼,品味文字符号入手,即使是一个字的巧妙识记,一个词的灵活运用,一个句子的感知理解,一个片断的精彩,一个有关资料的收集,也都给予肯定,鼓励创新,其目的是引爆创新思维火花,培养学生初步具有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在情趣盎然,各显其才的氛围中,突破整体感知的第一关,为进一步探索作品的内涵打下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启发性原则,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他们的思维,使他们产生积极探求新知的欲望。教师要通过诱发思维、引导讨论等做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勇于表现,让学生主动参与,议论纷纷。

例如:在教学《故乡》这一课,我先介绍作品背景:作品写于1921年,其中的故事情节和重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它深入地概括了1921年前的30年内,特别是后的十年间中国农村的社会风貌。接着,在讲授《故乡》开头的景物描写时,我采用了说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边读边圈边思考,然后畅所欲言。有的学生说这些词写出了故乡的荒凉与冷落,而“横着”更是写出了故乡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那个时候的社会影响下显得更不堪一击;有的学生说是荒凉的景物透着悲凉的情绪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意境;有的学生说,“黄昏”天色,“深黛”色的青山,“模糊的风景”,也都与作者“模糊”了的“影像”,“惘然”、“悲凉”的心境和谐巧妙地交织在一起,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情感波澜;还有的学生说是荒凉的景物渲染了作者情绪中无以复加的悲伤等等。学生在自由的讨论中积极发言,思考我提出的问题,在听取同学观点的同时也表达自己的观念。学生们的思维中都有闪光点可取,他们的这些感受谈得各具内涵。学生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由此产生了对这篇课文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最后我总结,《故乡》中的景物描写,无论是记忆中的景物还是现实中的景物,都渲染了一定的气氛,起到了衬托人物心情,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二、采用创新手段,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人的创造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的。一个人创造才能的形成和发展,除个人努力外,还有赖于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发散思维是指对某个问题从多种角度着眼,寻求多种可能性,从多方面探求答案的一种思维方式。集中思维是指运用逻辑知识和规律去评价,从多种可能性中选择最优方案的一种思维方式。发散思维是多维思维,要求思考问题从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入手,它具有不受现有知识和传统观念束缚的特点。

教师可先通过多种形式的点拨,调动学生的直觉思维,使教材中的人物,事件生动活泼,景物逼真如画。学生从中得到美的熏陶,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巩固、完善,转变各种传统观念,切实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铺平道路。教师可以利用课本资源,通过挖掘材料的多项功能,组织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改写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让学生根据人物来重新安排情节,设计不同的和结局,从而达到发散学生思维的目的。课外积累是改写的基础,要学会对文章的细读,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诵。除此之外,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有感而发的写随笔,都是帮助我们改写课文、进行创作的有效途径。

如《木兰诗》这一课就可以设计这样的改写:假设在参军之时木兰就被战友们认出是一个女人,她还会坚持她的理想吗?皇帝将会如何处置她?社会将会如何看待她?她和她的家人又会面临怎样的命运?面对这样的改写,学生的思维应是异常活跃的,笔下所涌现的是一个个不同的,令人在深思中发笑的结局。

三、贯彻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批判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就是怀疑,创新就是“越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批判的精神是未来时代的迫切需要。学会学习是时代的发展对我们的要求,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又源于批判。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批判的思维。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破除迷信,敢于向权威挑战,要充分肯定学生答错背后所反映出的独立思考和不人云亦云的勇气,培养其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因为敢于向权威挑战是创新型人才的可贵品质。

批判性思维是对自己或别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提出质疑,弄清情况和进行独立分析的过程。独立思考是初中语文的学习方法中最重要的。根据提示、文章、练习题进行思考,如提示的内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题的概括、层次的划分、段意的归纳、句子的理解、写作特色的分析等问题能否解决,课后习题能否回答。那些基础知识扎实、自学习惯好、自学能力强、有钻研精神的同学,在“思考”方面要适当地自我要求高一些。就是对文章的见解、修辞手法、表达方法等提出疑问,这是成为一个批判型学习者的第一步,学生只有成为一个批判型学习者,掌握这个初中语文的学习方法才能更好地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例如,我在布置课外阅读作业时,可以先给学生留下以下问题:在《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中有许多将对将的单独拼杀,同学们就应该想一想这可能吗?如果不可能,作者又为什么这么写?让学生带着问题来阅读,带着问题去思考,在思考中发现这些古典小说的作者由于受到封建思想影响而产生的局限性,这个过程就是学生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形成的过程。

木兰诗改写范文第7篇

【关键词】 中学生 美术创作 教学指导

美术创作历来是艺术家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指导初中学生进行美术创作则是美术教学的一个难题。为了避免学生味同嚼蜡的照搬郑板桥的《竹》、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李苦禅的《鹰》、王成喜的《梅》等,摒弃浅薄的所谓模仿力很强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启迪他们的智慧,引导他们的创作,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指导。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作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培养了学生的创作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几点做法概述如下:

1 学会欣赏,学会评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学《美术》课本,把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类型划分的相当清晰,并且加大了欣赏・评述部分的比重。因此,我们应当把欣赏评述课作为指导中学生美术创作的基础课。

笔者将“学会欣赏,学会评画”概括为教会学生欣赏原创作品、仿真作品、印刷作品,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感受、见解,评述作品的风格、意境和主旨。从用笔、用墨、线条、色彩、构图中发现美的所在;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展览馆、博物馆,如中国美术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以及考察当地的传统美术场地、美术创作基地,如鸡鸣驿的庙宇壁画、蔚县的民间剪纸,从中拓宽美的源泉;搜集民间美术资料,梳理整合出布老虎、孩儿枕、草编、竹艺、根雕、石刻、泥彩的类别,使学生从中增强美的感受。

2 弄通事理,学会读画

我们在美术课上,一般都少不了让学生了解一些必要的事理。如对称、均齐、平衡、阴阳、明暗、黑白、色彩、肌理、纹样、大小、长短、宽窄、粗细、连断、虚实,共性与个性、内部与外部、穿透与遮盖等。如笔者在教《美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装点我的居室(造型・表现)”时,以现代画家赵梅生的中国画《红梅图》为例,让同学们依据线条的干湿、浓淡、粗细、曲直、长短去读通梅花的枝干。再从构图的欹正、巧拙、轻重、黑白、疏密等方面去观察花朵与枝干的连接,落款与用印的点缀,发现它们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3 抓住特征,学会抄画

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当今的儿童美术莫过于卡通画,而人物卡通画的创作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眼大、嘴小、下颏尖、头发长,当然其中一些特型人物,如孙悟空、猪八戒、米老鼠、唐老鸭、葫芦娃、奥运福娃又各具其型,因此,要鼓励学生从各个角度上去观察,如俯、仰、正、侧;各种表情上去认知,如喜、怒、哀、乐;各种动态上去分析,如坐、立、跑、跳。由此引领学生从诸多方面去抄画某一人物形象,并且让他们加以记忆,在“抄画”过程中学会自我创作的能力。

4 根据异同,学会拼画

经过前两个层次的学习,我们基本能达到组合、拼凑出的新的画来,这也是再创作。如笔者在教《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造型・表现)”时,通过教材感受春光,了解春天,让学生把现代画家吴冠中的墨彩画《溪》、现代画家傅抱石的中国画《初春》、宋代画家马远的中国画《梅石溪凫图》三幅画中的树木与溪水逐一比较,然后,让同学们把三幅画当中的水与树互换,拼成自己喜爱的画作,便出现了许多崭新的画面。或春柳吐绿、小溪潺流,或梅花怒放、群鸭戏波。

5 大胆动手,学会改画

人常说“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实际上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稍加雕饰,合理改造的再创作,是有谱可靠,有法可依的技艺拔高和艺术升华。笔者在教《美术》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格调高雅的生活品位(设计・应用)”时,挖掘“剪纸的意蕴”,把学生作业中的《母鸡下蛋》又多加了五六颗蛋,改为《母鸡孵小鸡》;把闭着嘴的《金鸡独立》,改为张开嘴的《雄鸡报晓》;把一只《春牛漫步》对称的再现,剪成《顶牛较劲》。当然,还可以把母鸡、公鸡、春牛的原画幅式适当拉长、压扁、缩短,搞成横幅、斗方、扇面等幅式,或是把公鸡和母鸡组合在一起等。概括起来是:合理裁剪原画;改变原画幅式;增删原画内容。

6 学会想象,学会创作

木兰诗改写范文第8篇

回顾汤亭亭30多年的创作生涯,移民题材的确是她关注的焦点,也是她创作的最大亮点。作为一个讲求少而精的作家,汤亭亭迄今只撰写出版了《女勇士:对生活在“鬼”中的少女时期的回忆》(1976)、《中国佬》(1980)、《孙行者:他的伪书》(1989)、《第五部和平之书》(2003)等四部长篇小说及《夏威夷的一个夏天》(1978)、《穿过黑幕》(1987)两部散文集和一部夹叙夹议的诗集《做诗人》(2002),另外还主编了一部文集《战争老兵,和平老兵》(2006)。汤亭亭之所以有今天的作家声名和地位,几乎完全依靠她的四部长篇小说, 它们差不多囊括了所有的美国文学重要奖项:处女作《女勇士》一鸣惊人,拿下当年的美国全国书评家协会奖,五年后《中国佬》锦上添花,摘得全国图书奖,并差点得到普利策奖,《孙行者》和《第五部和平之书》也不逊色,分别获得美国西部国际笔会小说奖和最佳精神书籍奖。而在这四部重要作品中,前三部探讨的重点都是移民题材。汤亭亭出生于一个典型的早期华人移民家庭,在创作移民文学作品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语专业的大学教育也为她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创作视野和创新意识。从《女勇士》、《中国佬》到《孙行者》,无论是创作主题还是叙事策略,政治诉求还是艺术技巧,汤亭亭的移民文学作品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余音绕梁之感。

在这三部作品当中,《女勇士》最受欢迎,评论界和读者视其为汤亭亭的代表作,往往单另提及。但汤亭亭曾多次强调,《女勇士》与《中国佬》都取材于汤氏家族及华裔社区的真实人物及其经历、遭遇,对它们的构思和创作几乎同步进行,两者构成一个阴阳和谐统一的整体:前者是一部“女书”,而后者是一部“男书”。《女勇士》由“无名女子”、“白虎山学道”、“乡村医生”、“西宫门外”和“羌笛野曲”五章构成,每章各有一个女性中心人物,分别为叙述者“我”的姑姑、“我”所想象的花木兰、母亲、姨妈和“我”,其中“我”和母亲是贯彻始终的人物,“我”的叙述中夹杂着母亲的回忆。简单说来,《女勇士》可以看作是叙述者“我”夹叙夹议地讲述“我”及几个女性前辈的经历,并将其与中国及西方的文学作品、神话传说相融合,展现作为华裔移民第二代的“我”追寻自我身份与文化身份的曲折和坎坷,批判和鞭挞美国华裔社区内部的性别歧视和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我”在建构一个美国华裔女性身份的过程中,属于第一代移民的母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她不仅是一个有能力在充满性别、种族和阶级歧视的社会中生存的“女勇士”,也是一个以讲故事传承她所代表的华人女性文化传统的“语言勇士”,她所讲述的故事既是“我”探索自我身份的源泉,也激励“我”成了一位用笔写故事的“语言勇士”。

《中国佬》中,以汤亭亭家族中和她所认识的华人劳工为原型的人物占据主要的六章,标题在目录页中以大写字母呈现:“中国来的父亲”、“檀香山的曾祖父”、“内华达山脉中的祖父”、“其他几个美国人的故事”、“生在美国的父亲”以及“在越南的弟弟”。汤亭亭说这六章构成“一个六层蛋糕”的主体,她还在每一层之间及蛋糕的最上方和最下方撒上“糖霜”,即标题在目录页中以斜体字呈现的一些短小章节,中心人物都是中西方文学和神话传说中的男性。《中国佬》堪称一部华人男性移民在美国的奋斗史,汤亭亭在叙说其苦难经历、受到的种族歧视和不公平待遇的同时,以史诗般的手笔着力描画美国历史不曾提及的华人移民对建设美国,尤其是开发夏威夷、建造横贯美国铁路所作的巨大贡献,雄辩地证明华裔社区和个人完全应该拥有与白人同等的权利,他们不是异己,而是百分之百的美国人。《中国佬》的英文标题“China Men”乃汤亭亭根据美国白人对华人男性的贬义称呼“Chinaman”生造而成,有着一语双关的用意。一则暗示华人男性所受到的种族歧视和非人待遇,二则彰显这部作品为华人男性正名的宗旨:他们不是来自的“中国佬”,而是富有阳刚气概、对美国作出巨大贡献的“中国男人”。汤亭亭还在标题页和上述六章华人男性故事的篇名页上,盖上“金山勇士”四个汉字的醒目大印章,表达对华人男性祖先的敬意和歌颂之情。

《女勇士》和《中国佬》在推向市场时,都被出版商打上非小说的标签,但在艺术手法上,两部作品更有后现代派小说的特点。《女勇士》五章之间在情节上没有紧密关联,每章内部的故事情节也没有采取传统的线性结构,而是在过去与现在、回忆与当下、想象与事实、神话与现实、叙述与议论、“我”的叙述与母亲的讲述之间自由穿行,交错纠结,且常常不给读者任何暗示。《中国佬》中,“六层蛋糕”的章节安排同样体现了后现代派小说的非线性结构和拼贴效果。创造性地改写和戏仿传统文化元素也是后现代派作家的一大特点。汤亭亭在《女勇士》中改写和融入了《木兰诗》、《胡笳十八拍》、岳母刺字、《水浒》中的替天行道、罗宾汉的劫富济贫、武侠小说中的习武复仇、神话传说中的神灵与鬼怪等情节和元素,在《中国佬》中对中外神话传说和经典文学作品的改写范围更广,手法更为大胆,涉及《聊斋》、《太平广记》、《醒世恒言》、《离骚》、《奥德赛》、《鲁滨逊漂流记》和波利尼西亚半神半人莫伊的故事等。这些经过改写的传统文化文本不仅对汤亭亭笔下华人移民及其后裔的遭遇和经历起到了引介、应和、评述和诠释的作用,也间接传达和印证了她作为一个美国华裔所具有的独特身份和文化传统。对她而言,改写不再只是文学手法,已然成为具有双重文化背景的美国华裔寻找和确定文化身份的必要手段。

用后现代派小说的艺术手法创作移民题材,是汤亭亭的一大创举和拿手好戏。这一特点在《孙行者》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作为汤亭亭第一部严格意义上的纯虚构作品,《孙行者》以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加州为背景,塑造了一个深受嬉皮文化影响、立志要做剧作家的第五代华裔美国人形象。汤亭亭给主人公起名慧特曼・阿新,是对美国诗人沃尔特・惠特曼和美国作家布莱特・哈特短诗“异教徒中国佬”中华工阿信的戏仿,意在颠覆美国主流文化中以华工阿信为代表的华人刻板形象,暗示主人公正像惠特曼这位伟大的美国诗人一样,努力通过艺术创作肯定和歌颂自己的美国华裔身份、黄种人的体貌特征和自己所属的华人社区。《孙行者》没有采用前两部作品的第一人称叙述者,而是从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视角,分九章讲述慧特曼两个月中的经历,虽有一个基本连贯的故事情节,但叙事频繁游弋于慧特曼的内心思绪与外部世界之间,仍显松散零碎。除此以外,戏仿、拼贴、语言游戏等后现代派小说的其他惯用手法在书中比比皆是,《西游记》和《哈姆莱特》等中外古典名著、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美国大众文化的各种元素、美式英语、广东方言、日语和粗俗语言等,都被汤亭亭囊括进300多页的篇幅里。这部作品因此呈现出明显的互文性和复调特征,难度显著增强,内涵也更为丰富。如评论家亨特利所言,“《孙行者》使人联想到20世纪最为突出的实验派叙事──乔伊斯的《芬尼根的苏醒》、纳博科夫的《阿达》、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孙行者》借用中国神话中的孙猴王,做得非常好。汤亭亭把那个神话变形,成了无所不包的后现代叙述。它包容、吸收了所有文化和时代的各种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