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列宁论文

列宁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列宁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列宁论文范文第1篇

文风就是文章所体现的思想作风,或文章写作中某种倾向性的社会风气。

人们在某一方面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叫作风。撰写毕业论文也有个作风问题,我们在毕业论文写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作风就是文风。人的作风与世界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毕业论文中的文风也不例外。一个人有怎样的思想、立场、作风,就表现怎样的文风。明朗人冯时可在《雨航杂录》里说:“文如其人哉!人如其文哉!”就是说为人怎样,就写出怎样的文章。如果思想正确、态度鲜明、作风正派,写出论文来就有一定的准确和鲜明性;如果朝气蓬勃,思维敏锐,写出论文来就可能生动活泼;一个作风浮华的人,写出论文来决不会朴实;一个思想贫乏的人,写出论文来一定空洞无物。文风不是个别的文章现象,而是具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文坛风气。毕业论文的文风应该是一定的时代精神和社会风尚在论文中的反映,应该是一些有着相同或相近世界观、思想作风、思想方法的人,在论文写作中的一贯表现。

文风和风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等同。论文文风是论文的作风。论文的风格是指论文的特色和气派。我们可以要求论文作者树立良好的文风,因为这是对论文作者最起码的要求,但却不能要求每个论文作者具有同样的风格,因为风格是论文作者创造性的表现、成熟的表现。我们要求每个论文作者树立良好的文风,摒弃不良文风;但风格却鼓励多样,提倡风格百花齐放。

二、文风的表现和要素

(一)文风在论文中的表现

1.文风在论文内容上的表现。

优良文风和恶劣文风在论文内容上的表现,突出地反映在三个方面,即真实与虚伪,充实与空洞,新鲜和陈腐。

①真实和虚伪。

真实,就是论文的材料既具有客观实在性,又能体现历史必然性。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只有“从事实的全体总和,从事实的联系去掌握事实”,事实才是“胜于雄辩的东西”;但是如果事实“是片断的和随便挑出来的,那么事实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这儿戏也不如”(《列宁全集》第23卷第279页)因此,构成论文的材料必须既是真实、可信的,又是能体现历史的必然性的。

虚伪,就是与必然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事实相背离,论文的材料违背事实。

②充实与空洞。

充实,就是内容丰富。充实以真实为前提,翔实地表述真实的事理。马克思说,充实的文风要“三多”:“多说些明确的意见,多注意一些具体的事实,多提供一些实际的知识。”(《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7卷第436页)撰写毕业论文时应做到明确地提出问题,具体地分析问题,合理地解决问题,力求用事实说话,以理服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空洞,就是空虚,言之无物,在文辞中没有内容或不切实际。同志曾把“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列为“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

⑧新鲜与陈腐。

新鲜,是指论文主旨正确有新意,论文材料新颖别致,不搬弄前人之说,也不套袭旁人之文思。毕业论文要求多种多样,新鲜别致,每个人的毕业论文应力求有新意。

陈腐,是指毕业论文陈旧荒谬,材料雷同不新鲜。陈腐文风传播陈腐的思想观点,毒害人们的思想、意识,造成颓废风气,压抑人们的创造力。

2.文风在论文形式上的表现。

形式受内容制约,而又影响内容的表达。文风在论文形式上的表现反映在三个方面。

①新颖与老套。

新颖的形式式有助于毕业论文充分表达新鲜的内容,新鲜的内容则要求新颖的形式来表达。我们所说的力求新颖,并不是矫揉造作,而是以自然为基础,顺应新鲜的内容。

老套,是陈旧的东西。雷同老套的论文形式,不能表现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大干世界。者套的形式总是与陈腐的内容相结合,而与新颖的内容相冲突。

②质补与浮华。

质朴,就是朴实不浓艳。浮华就是艳丽而不实在,专门追求华丽的词藻,不讲求实际的形式。

②精当与冗长。

精当,就是以尽可能省俭的文字表达尽可能多的内容。撰写毕业论文要求做到要言不烦,言简意赅,“文约而事丰”。冗长就是以偏长的篇幅表达偏少的内容。用刘知己的话来说,就是“虚益散辞,广加闲说”。

(二)论文文风形式的话要素

1.文风的时代特征。

论文的文风是一定的时代精神、社会风气在论文上的反映。它总是当时政治生活的产物,是受政治情况的决定和制约的。换句话说,在文风上总是打着时代的烙印的。以“五四”的文风为例。从清末到“五四”,文章发生了一次重大变革,用白话代替了文言。这次文风的变革,是巨大的空前的。其主要原因,是精神的解放。当时形成了这样一种风气:思想自由,学术民主,精神得到了大大的解放。从另一个角度说,文风也会对政治思想、社会风习有反作用,它能够直接、间接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在“”时期,“帮八股”极为流行,作用极坏,这也从反面说明了文风对于时代的巨大影响。那一段时间“帮八股”文风的流行,产生的恶劣影响,对于政治生活、社会风气,都有极大的坏作用。超级秘书网

2.文风的个人风格。

文风的形成,对于个人来说,又是作者自身的立场、观点、思想作风、精神面貌、文化修养以及写作的目的和态度等因素在论文上的综合体现。古人说的“文如其人”和“以文知人”都是这个道理。所以文风离不开个人风格。

列宁论文范文第2篇

1.论文题目,按常规学术论文标题作出。

2.论文摘要,要求摘出(或者说“提取出”)文章的主要观点,或者选摘出文中最重要、最具有新意的某一个或两个观点,不必追求全面反映文章的概貌;客观地把文中的观点摆出来,并以介绍的口气叙述自己的文章讲了哪些内容。摘要篇幅100-300字。中文摘要约600字左右,论文摘要一般包括:这项研究工作的目的和重要性;完成了哪些工作(研究内容各过程的概括性叙述);获得的主要结论。学位论文摘要应突出论文的新见解或论文内容中的创造性成果。

3.关键词:3至5个,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概念等。

以上三项置于论文之首。

二、论文中“注”和“参考文献”的区别

1.“注”指作者进一步解释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文中标码①,注释内容统一置文末,文末的序号与文中序号一一对应。

2.“参考文献”指作者引文所注的出处,一律放文末,文中设序号[1] ,文献说明统一置文末,文末的序号与文中序号一一对应。页码置于文中序号之后,例:[1](p12)。

3. “参考文献”也指虽未直接引述别人的话、但参考了别人著作和论文的意思,应在段中或段末设序号[1] ,并在文末注明。本项与第2项不必分列,交叉排序即可。文末的序号与文中序号一一对应。此种情况可以不注明页码。

4.同一参考文献多次被引用,文末只标一个序号,文中应多次出现同一序号,在文中序号后加圆括号,注明所引文献的不同页码或篇名。

三、文末参考文献格式

1.著作

[序号] 作者.书名[标识码].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1] 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6 .

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毛选、邓选以及《鲁迅全集》、《朱光潜全集》等每一卷设一个序号。

2.译著

[序号] 国名或地区(用圆括号) 原作者.书名[标识码].译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1] (英)霭理士. 性心理学[m].潘光旦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7 .

3.古典文献

文史古籍类引文后加序号,再加圆括号,内加注书名、篇名或页码。例如:

文中“……孔子独立郭东门。”[1] (《史记·孔子世家》)

4.论文集

[序号]编者. 书名[标识码]. 出版地: 出版社,出版年.

[1] 伍蠡甫.西方论文选(下册)[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论文集别标出其中某一文献

[序号]其中某一文献的著者.某一文献题名[a]. 论文集编者.论文集题名[c].出版地: 出版单位,出版年.

[1] 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理君的中篇小说[a].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册[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5.期刊文章

[序号]作者.篇名[标识码].刊名,年,(期).

[1] 叶朗.《红楼梦》的意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 (2).

6.报纸文章

[序号]作者. 篇名[标识码]. 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1]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7.外文文献

要求外文文献所表达的信息和中文文献一样多,但文献类型标识码可以不标出。

[1] mansfeld,r.s.&busse. t.v.the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and discovery,

chinago: nelsonhall, 1981.

[2] setrnberg,r.t.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3]yong,l.s. managing creative people . journal of create behavior,

1994,28(1).

说明:1.外文文献一定要用外文原文,切忌用中文叙述外文,如“牛津大学出版社,某某书,多少页”等等。

2.英文书名、杂志名用斜体,或画线标出。

四、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 论文集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词典资料 文献类型标识 m c n j d r s p z 五、作者简介

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省、市或县)、工作单位(包括邮政编码、所在城市)、职称、学位(何种学科的学位)等。

六、年代和数字用法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分数、小数、百分比等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如不能用96 年、97 年等。星期几一律用汉字。中华民国和日本明治以前历史纪年用汉字,括号内注明公元纪年,用阿拉伯数字;中华民国纪年和日本明治以后年号纪年用阿拉伯数字,括号内注明公元纪年,用阿拉伯数字,如秦文公四十年(公元前722 年),民国37 年(1948 年),昭和16 年(1941 年)等。

约数用汉字,如“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整数用阿拉伯数字,如“50 周年”。

所引古籍的数字用汉字,与所据版本一致,如:

许慎. 说文解字号[m]. 四部丛刊本,卷六上,页九.

《朱文公文集》卷三六

七、外国人名的表述

列宁论文范文第3篇

(一)宪法的形式分类

1.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1)提出者:英国学者J·蒲莱士1884年在牛津大学演讲时首次提出。

(2)分类标准: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

(3)定义:

成文宪法是指具有统一法典形式的宪法,有时也叫文书宪法或制定宪法,其最显著的特征在于法律文件上既明确表现为宪法,又大多冠以国名。17、18世纪自然法学派提出社会契约论是成文宪法最重要的思想渊源。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1791年法国宪法是欧洲大陆第一部成文宪法。

不成文宪法指不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而是散见于多种法律文书、宪法判例、宪法惯例的宪法。不成文宪法的最显著特征在于,虽然各种法律文件未被冠以宪法之名,但却发挥着宪法的作用。英国是典型的不成文宪法的国家。英国宪法的主体有各个不同时期颁布的宪法性文件构成,包括:《权利请愿书》(1628年);《人身保护法》(1679年);《权利法案》(1689年);《王位继承法》(1701);《国会法》(1911年);《国民参政法》(1918年);《男女选举平等法》(1928年);《人民代表法》(1969年)

2.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1)提出者:英国学者J·蒲莱士在《历史研究与法理学》一书中首先提出。

(2)分类的标准:法律效力以及其制定修改的程序。法律敎育网

(3)定义:刚性宪法是指制定、修改的机关和程序不同于一般法律的宪法。一般又有三种情况:

①制定或修改宪法的机关不是普通的立法机关,而往往是特别成立的机关;

②制定或修改宪法的程序严于一般立法程序;

③特别的机关依据特别的程序制定修改。

【注意】实行成文宪法的国家往往也是刚性宪法的国家。

柔性宪法是指制定、修改的机关和程序与一般法律相同的宪法。

【注意】实行不成文宪法的国家往往也是柔性宪法的国家。

3.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协定宪法

(1)分类的标准:制定宪法的主体不同

(2)定义

钦定宪法是指由君主或者以君主的名义制定和颁布的宪法。如1814法国国王路易十八颁布的宪法、1848年意大利萨丁尼亚王亚尔培颁布的宪法、1889年日本明治天皇颁布的宪法、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

民定宪法是指由民意机关或者由全民公决制定的宪法。

协定宪法是由君主与国民的代表机关协商制定的宪法。如1215年英国的《大》、法国1830年宪法。

(二)宪法的实质分类

1.宪法学家根据国家的类型,根据宪法的阶级本质的不同,把宪法区分为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和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

列宁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托尔斯泰生存意义探索社会思考生活道路思考

中图分类号:V447文献标识码: A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不会没有原因,没有理由,没有意义的,就算我是一个雏儿,我也要哭喊……”①这是托尔斯泰写在《忏悔录》中的话。回顾他的一生,他正是用自己的行动,更多地是用自己的创作来探索着自己生的原因,生的理由,生的意义。探索领域广泛使得他思想复杂,由此他的创作内涵广泛,涉及领域繁复。这使得研究他及他的作品的人很难一矢中的。本文试从《安娜·卡列尼娜》看托尔斯泰对生存意义的探索。

1 《安娜·卡列尼娜》是生存意义探索的重要阶段

1.1 不同作品体现着作家不同时期的探索

托尔斯泰一生都在探索生存的意义何在,生活的幸福如何去获得。他在《小绿棒》文中写道:“构成我的生命之本质的”是“对幸福的渴望”,但“这幸福不是我个人的,而是整个世界的”,“我对幸福的渴望仅仅是一种指示,它向我指明我应该为世界寻找些什么”②。为了寻找,他研究宗教,实地考察,创办学校;为了追求,他不畏权威及沙皇政府的利诱威逼,坚持自己的思想,甚至为了对真理的渴求,八十一岁高龄竟离家出走。这份不懈追求的精神让人钦佩感动,而更为重要的是他的创作带给人们如何对生活的思考,带给人们对世界、对自己生活空间的全新认识。

正如罗曼·罗兰的评价:在世界文学史上,再也没有谁能像托尔斯泰那样,把作品与生命密切地联络在一起。③事实正是如此。特别是三部长篇小说,每一部中都有自传性质的人物,他们的思考与生活实践都有作者在不同时期人生探索的印记,同时这些人物之间又有着继承和深入。《战争与和平》是作家在初步了解当时俄国上层社会,接触到与自己设想的美好生活相违的现象时,希望追溯历史上贵族们的生活,为人们寻找一种如何生活的典范,因此,对一些优秀的贵族抱着乐观的欣赏态度。而创作《安娜·卡列尼娜》时,作家面临探索人生意义的思想危机,对贵族生活的现状怀疑、不满、疑惧,这一切使他重新审视时代,观察人生百态,试图用自己的创作,为处于两种价值观念共存时代中的人们寻找一条通向幸福生活的道路。此时已经没有那么多乐观,而是一种冷静中倾向矛盾、慌乱与讽刺的情绪。对于探索者不再是那么自信,多多少少有了建立于客观基础上的忧虑。而到了《复活》,作家对上层社会已经完全地加以批判,并对社会的认识更为深刻、全面,此时贵族代表者对自己的生活已经从自信、心安理得的平衡心态,转向忏悔与希望放弃自己的财产以补偿对其他人的影响从而使自己获得新生。足见作家时刻关注与思考着自己的时代及人们的生活状况,从没有停止对人生意义的探寻。

1.2 《安娜·卡列尼娜》体现着那个时代最高的世界观水平

《安娜·卡列尼娜》处于这种探寻人生意义链条上的重要位置。这是作家首次以现实题材进行创作,作家对社会人生的思索与对人生道路的探求更加地深入了。作家面对七十年代动荡起伏的社会环境,扭曲人性的现实与作家心中美好生活的理想发生矛盾,时刻没有停止探索的心在急切地想抓住造成人不能像他所认为应该人人平等、互敬互爱,不断提升自己那样地生活的罪魁祸首。起初他抓住了“安娜”,认为是附在安娜肉体和灵魂中的资本主义的带来了世风日下,人性丧失。然而三年后作家再度拿笔创作《安娜·卡列边娜》时,已经改变了自己的认识。最明显的是安娜形象的转变。这一转变简单地说是作家对自己要求严格,不允许有脱离生活本质的作品的存在;确切地说是作家在这期间深入时代,用自己所具有的“那个时代最高的世界观水平”深刻洞察世事人情,对自己所关注的人生意义,人如何生活进行了重新审视。此时的作家已不再简单地归罪于而是全方位地、从人生存的时代及在这个时代下生存的人入手,用自己具有的能够“把自己的思想和印象很方便地表现出来”的艺术才能,捕捉时代特征,描绘百态人生,告诉人们在两种价值观念存在的动荡时代如何让自己不泯灭人性地生活,如何生活得有意义。

2 社会环境描写体现出对社会的思考

人离不开社会,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对生活关注的作家自然不会放过对时代的剖析与再现。小说中作家叙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没有离开过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这其中蕴涵着作家对时代影响人们生活状况的洞察与认识。

对时代环境的刻画主要集中与书中人物的活动场所及人际氛围。从宫廷到书屋,从办公室到俱乐部,从赌桌到宴会剧院,从大都市到乡村……都没有离开人们的生活。幅面开阔,复繁杂多,但繁而不乱。是什么主线让支离的一切联系到一起的呢?正如作家自己所说的:“如果近视的批评家认为,我只想描写我喜欢东西,那他就错了。我在所写的一切,几乎一切中,引导我的是为求对那些在互相联系中表现出来的种种想法加以概括……这种联系不是思想上的(我认为)而是由于其它什么东西,但想要用语言直接说明造成这种联系的基础无论如何是办不到的,只能用间接的方式,即通过语言描写的形象、行动和事态”。④而作家所以描绘时代环境就是让人们认识当时的时代,就是寻找造成当时人们生活状况根源,引起人们的思考。

2.1 展现那个时代的各种关系与观念

七十年代的俄国正处于封建贵族逐步走向没落,道德理论、经济方式、生活方式、生活追求都有了资本主义渗透的时代。从历史进程来看这属于两种社会形态的过渡交替,此时由于旧社会观念、方式的腐败无法适应历史的发展,而新的观念、方式呈现适应历史发展、满足人们正当的向上的要求,而逐步取代前者,这是形式上的认识。但历史进程在现实中没有空白,尤其是处于这样时代的人来说,要生活得有价值,更没有总结历史规律那样轻松。有的人用新的观念中有利于自己的思想、规范为自己的恶行辩护,寻找借口;有的人没有思想,也没有选择,随着时代的变动而抛弃一切旧的,接纳一切新的;有的人固守旧的道德理论要求,生活角色规范,以此装点自己评价他人;而有的人不盲从不轻易去接纳什么,一切要凭借自己的思考、追求去选择,即使遭到嘲笑,即使痛苦万状,这就是近代影响下的各种人的生活。作家正是为了探索如何生活得有意义、有价值才全面反映时代。

托尔斯泰是长期居住在自己庄园的贵族,所以他最关心的就是贵族阶级和农民阶级,所以经济方式的新因素就反映在农业经营方式上。有的地主仍旧采用老式的收益方式,而大多数经营农业的人已经或正在走向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投机、廉价购进,高价出租。李亚宾宁购买奥布朗斯基的森林手段,列文与瓦西里耶维奇所谈论的话题都折射出这一特点。渥伦斯基的庄园几乎就是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缩影,尽管列文要维护贵族阶层的尊严,但他在自己土地上的革新——农民以股东形式经营相对传统的方式也有了改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社会生活领域中这种新因素也体现出来,在影响人们的生活。奥布朗斯基最初得到官职是凭靠亲戚朋友关系的走动,那还是贵族内部关系网之间的联络,而他攀附的关系对象已经不是一个贵族分子,而是一个商人。社会风气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改变,谢尔茨公爵夫人在决定吉提婚姻大事时所感到的;选择丈夫是她们自己的事;并不关他们父母的事。在感情生活上,安娜不能再忍受同卡列宁之间没有真实情感的婚姻生活,尽管她已经那样度过了八年。

2.2 剖析上流社会的僵化与虚伪的畸形发展与影响

在两种社会价值观念并存期既有新因素的出现,又会有旧时代延续下来的因素的存在。作家捕捉了新因素并写出了新因素的出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同进又深刻在剖析了上流社会的僵化与虚伪对人性中善的美好在要求的压抑,传统的畸形发展及这一切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第二部第四章对彼得堡上流社会的概括正是整个上流社会的写照。政府官吏集团完全像一部按照一定程序的机器,没有美好的有价值的东西在里面。就像列文参加的选举大会一样;而被称为“彼得堡社会的良心”的集团,却是一群专用有色眼睛和恶毒话语无聊干预别人生活的自以为是的寄生虫;另一个集团“一手抓宫廷,以免坠落到妓的地位。”这一切的人习惯于虚伪,蔑视诚实、真正的情感需要与追求。一旦发现谁有异于他们就群起攻之。如对待安娜“只等舆论确定的转变,就把她们所有的轻蔑压力都投到她身上。她们已在准备一把把的泥土直等时机一到就向她掷来。” ⑤他们不关心心灵,只是规范自己从外表看来向权威者那样生活,又要求别人也要向他们一样生活,不允许有越轨的生活出现。

几乎所有的人看似渊博、有见解,但实际上却谈不出任何有实质性、有深刻价值的事情,只是作表面文章,仿佛他们高谈阔论只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知识或打发时间,如柯兹内雪夫与哲学教授的讨论只是为了研究,没有什么实际的价值意义,而斯维兹基的思想也不过如此。无聊、虚伪是他们的特点。除了交谈是如此,他们做的事等等,根本没有做出实质性的工作,带来真实的幸福。

这样的人际氛围阻碍着人们真实的情感的表达,促成虚伪的产生。正如安娜与卡列宁的婚姻出自于姑母的威胁及社会舆论的错导,并加卡列宁本人习惯于在当时环境下安身立命的个性才促成的,而当卡列宁在处理与安娜离婚的事情上其人性有了微微苏醒,社会却派出一个代表来阻挠,以防止卡列宁本身体现人性善的一面战胜虚伪一面,阻止有异于他们习惯的生活的出现。安娜临死前对这个社会下了注释:“全是虚伪、谎话、欺骗、罪恶!”足见作家认识的深刻。

这样的时代,这样的生活境遇使得生活在其中的人,几乎都放弃了自己真正属于美好人性的追求,变得或随社会变化而变化,始终不改地满足感官享受;或是在征服一个又一个领域中发泄自己充沛的精力,得到别人的承认以获得精神上的胜利,把自己的追求限定在社会观念允许的范围之内;或是把自己一切的情感需求完全封锁甚至不允许自己有这种要求,为了得到自己需求的一切严格遵循常规。而那一切却是无聊无意义的。而一旦有人追求精神上灵魂上相互尊重的情感,在实际生活中想做出一些有价值的事情时,却被斥为异类受到压抑、排斥。这样的社会无法给人带来幸福,真正意义上的幸福。虽然在这里作家在这里没有批判这个社会,但他现实的笔如实地描绘已经让读者思索这个社会,思考社会对人生活的影响了。

3 用人物的生活道路体现对生存意义价值取向的思考

在这样的时代,这们的社会际境中,人们是怎样生活,他们的生活是不是作家所寻找的幸福生活呢?作家所寻找的幸福生活是什么样的呢?作家在对当时人的整个生活状况进行提炼与概括后,用自己对人生的见解辨析后的艺术性再现,在对奥布朗斯基、渥伦斯基、卡列宁、列文四个贵族生活的艺术构建中,蕴含着作家对生活的审视与思考,并引发人们对自己生活的思考与改变。

如果只从人所具有的基本素质与能力来看这四个人,他们都有联系聪敏的头脑、良好的教养、广博的知识。并且从各自的禀质来看,奥布朗斯基宽厚善良;渥伦斯基善于交际,又有各种才华,对自己的生活有规划,自制力强;卡列宁有责任感,坚忍;而列文诚实,对于爱情、家庭、农事都有自己的追求,可为什么他们的生活中却很少有个人对生活的态度、对生活价值选择的原因,对生活意义理解的原因。

3.1 奥布朗斯基的生活道路

奥布朗斯基是贵族阶级在这个时代中最标准的人物,完全是按照当时通行的准则生活和为人处世。他没有什么生活理想,如果他为自己寻找一种人生价值的话,就是吃喝玩乐的感官享受。他的人生信条是:“在日常的需要中生活,忘却自己。”他同妻子关系上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情,他竟然还能在梦境中花天酒地,在照例的时间习惯性地抓衣服,用脚去搜索拖鞋,一如既往地穿戴整齐,仪表堂堂。他并不因为自己隐瞒妻子而后悔,只是后悔没有隐瞒得更好。他当初结婚是为了得到妻子的嫁妆,而如今走到了这一地步,感到严重只是因为要出卖妻子的嫁妆需要她的签字。而“其他的时候,他只把妻子看成一个好母亲,一个疲惫的渐渐衰老的,不再年轻,也不再美丽,毫不惹人注目的女人。”⑥如此一个没有真实情感只图享受的人。他可以到处玩乐却把自己的妻子儿女交给别人照顾,丝毫没有做丈夫、做父亲的责任感。

他思想平庸,自己没有见解兴味,只坚持着与大多数人一致的意见,只有在大多数人改变了意见的时候,他才跟着改变,确切的说,只是意见本身不知不觉地在他心中改变了。他没有选择政治主张和见解,政治主张和见解是自己到他这里来的,正如他并没有选择帽子和上衣的样式,而只穿戴着大家都在穿戴的。他请别人去自己欠债最多的餐馆或不顾自己的承受力随意地以自认为体面的方式请客;什么都要最上乘的,最享受的。他可以向任何一个人投去他那杏仁般的笑容,没有尊严的需要;即使有,但在物质享乐与尊严的需要的选择中,前者永无会获胜。他为了享乐可以倾家荡产,负债累累,可以违背祖训求得犹太人的庇护,为了自己的安危可以把亲人的嘱托忘得一干二净,尽管他会有不自在的感觉,但依旧不忘享受。他喜欢用夸夸其谈,揽事装点门面,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

这种类型的人存在与不存在于人都没有什么意义,反而不存在会更好一些,可以节约一些物资,净化一下精神。

3.2 渥沦斯基的生活道路

渥沦斯基是在没有真正家庭生活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母亲青年时是出色的交际花,在她结婚生活中,特别是在以后的孀居中有过不少的轰动社交界的恋爱事件。”⑦这种经历使它难以想象作为丈夫的家庭责任感,他不但不喜欢家庭生活,而且认为家庭特别是丈夫是一种什么无缘的可厌的东西。为了生存于那样虚伪的社会之中并且要生存得很好,渥沦斯基就遵守着所处社会的见解,“尽管他不爱他的母亲也不尊敬她”,但要表现出对母亲极端的尊敬和顺从。这样他从没对道德观念有过敬畏和信仰,对神圣伟大也抱以怀疑的态度,所以他无法形成对真善美的信仰。他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别人的认可和赞美,因为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得到自己想要。可见他的生活追求就限定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渥沦斯基这样把自己旺盛的生命力倾注在博得认同和赞美之中,从这其中获得自身价值被肯定的满足。他一直在下赌,一直在追猎,当目标中的猎物被他一览之余,没有吸引力时,他就厌倦,去猎取下一个吸引他的猎物。狩猎、追逐是瞬间的事,不会有深远长久的快乐。他也不需要深意、深刻的事与情。所以他特别需要轰动,他又善于制造惊人之举。比如“他还是一个小孩的时候从水里救起一个女人,把全部财产让给他哥哥。”他需要一个接一个的胜利,让自己去体味征服一切的满足。在同吉提的交往之中他感觉到她越来越依恋他,这使他兴奋欢喜,感到自己是一个胜利者。当他追逐安娜到彼得堡看到卡列宁接安娜时,他认为“只有他自己才有爱她的无可置疑的权利”。⑧在选举大会后的宴会上,他认为自己在他们中间已经获得一定的势力,并且在祝贺新当选的贵族头领时就像庆祝一个赛马骑士师为了他赚了一笔赌注。

对安娜的追逐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胜利而又带给他最大的打击。安娜对于他而言是一个刺手的猎物。安娜无论从外表容貌、气质风度到内在的精神魅力及个人教养、社会地位都是及富刺激性,这很合渥伦斯基的口味。不能说渥伦斯基对安娜没有爱情,但那份爱同他为了从这追逐中得到的胜利的需求相比就显得可怜。他追求安娜的最初,因为知道在“社会界一个男人追求一个已婚的妇人,而且不顾一切冒着生命危险引诱到手,这个男子的地位就很有几分优美和伟大,而露出夸耀的快乐的微笑。”⑨当他得到安娜并且激怒卡列宁时,他想的是决斗带来的轰动,并且又演了一场自杀的好戏,之后又与安娜侨居国外,迁居乡下。而建筑医院,经营农业,参与选举,这都是当安娜渐渐对于他失去追猎的那份吸引力时,他为了满足自己的求胜的心理去寻找的新兴奋点。安娜的死留给他的不是悔、不是反思,而是恨,因为它打碎了他常胜英雄的梦。而在这之后参加志愿军是他在沉重的打击后的再次冲杀追捕。

可以说渥伦斯基也在追求,并且有自己的标准。但他这种狩猎式的追求并不能积累什么,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并且又是一种戴镣铐的舞蹈,不会创造任何精神上或物质上的财富,因此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与价值。

3.3 卡列宁的生活道路

卡列宁给读者的感觉就像安娜所形容的:“他在虚伪中坦然自若,如同鱼在水里游泳一样。”这是他严格以当时上流社会的道德伦理规范要求自己的结果,社会的虚伪性使其也带上了虚伪。八年来他同妻子的感情根本谈不上情意绵绵,而每次他却要说情意绵绵下的亲热话语。当妻子忍受不了这种表面与实际相距很大的婚姻生活时,他却要为了维持体面做出掩饰而又要求安娜也去掩饰,去维持婚姻幸福的表面。他希望生活中的一切都如机器上的零件牢牢在自己的位置上一样合乎规范,他自己的社会角色:官员、丈夫、父亲,应该给别人什么样的形象,他就做出什么样子来;同时也要求别人也要如此相应的表现,不管生活中的实际关系、情感是不是如此。卡列宁没有属于自己的个性追求,只是以社会舆论中最好、最高尚的目标作为自己的追求,这就发挥了他克制、坚忍的特长。他把自己的内心完全封闭起来,不把真实的情感流露于任何一个人在场的时候,甚至有时也不流露给自己。安娜与渥伦斯基产生关系的最初他并没有认为有什么不对头,只是当他在社交场所听到别人的指责议论时,才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威胁到自己的体面才阻拦安娜。安娜病危时,他从莫斯科赶来,当时的想法竟然把自己也给欺骗了。在离婚问题上,他反反复复,最后是因社交界中代表舆论导向的利姬娅伯爵夫人的介入而拒绝离婚,恢复了自己以往的生活,同时也把自己儿子的情感需求封锁了。他严于律己,克勤奉公,但他却不是为了做什么有价值的事情,而是为了得到更高的官职,而这一追求也是社会舆论指给他的。他没有自己的追求。一切都是大众指给他的。这样不会有新意,也不会有任何价值。

3.4 列文的生活道路

奥布朗斯基、渥伦斯基、卡列宁的生活是当时几乎所有人的生活,作家进行了艺术性的真实的再现。他让那个时代的人去认识自己的生活,也从反面让我们理解处于两种长期积淀的美好追求,并随时代的进步更新自己的追求,这种更新必须是进取意义上的更新,而不是没有选择的全部吸纳。任何时代的人都不要因为时代的原因而停止自己的追求探索的脚步。

那么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在两种价值观念共存的社会,要有怎样的生活追求才能让自己生活得有价值、有意义?作家为我们构建了列文的生活,从中我们可以找到作家对生活的探索足迹,了解作家指给我们的幸福生活。

从表面看来列文并不是幸福的,他接连受到失恋、农事改革不尽人意的失败,他找不到志同道合的同类,他苦恼困惑,对于人生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想到自杀,作家塑造这个人物,写出列文这么多失败与困惑是作家创作没有脱离生活真实的表现。作者在他身上反映出自己的生活理想及对这种理想生活的探索。列文的一切追求都不同于当时代表绝大多数人的舆论见解。他的生活有别于其他人的生活的各种追求,而是在不断的探索,寻找道路。从探索者的角度而言他是幸福的,因为在这一探索中他感到的是幸福,而一旦他像其他人无聊地生活时,他感受到的却是虚伪、不真实,没有幸福可言。

他对当时社会中已经习惯的行为言论表示怀疑,极力想探索其中的价值、意义,他思考追求高尚的真正的爱情、婚姻;对于宗教;一旦他信仰之后就无比的虔诚;在经营农业过程中,他感觉到时代的特点,有阶级责任感的他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使时代有所改变,进行农事改革,著书立说,这一切都是出自于对公共福利的关心和考虑。面对强大的习惯势力,他那不成熟没有基础的设想太软弱了,失败是必然的。即使失败他仍然在苦苦思索,为自己的人生寻找一条有价值的路,他不会放弃追求。

书中最后写到:“我这种新的情感,并没有使我有所改变,没有使我得到幸福,也没有像我梦想的那样突然间使我大彻大悟,这种情感不知不觉地从痛苦中产生;在我的心中牢固地扎下根……我照样还会跟车夫伊凡发脾气,照样还会和人争论,照样还会不合时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我心灵最神圣的地方和其他的人们,甚至我的妻子之间仍然会有隔阂;为了我自己的恐惧我还会责备她,并且还会因此后悔莫及……不管什么事情临到我的身上,随时随刻,不但再也不会像从前,而且具有一种不可争辩的意义,而我是有权力把这种意义加到我的生活中去的。”⑩可以说作家并没有把“为了灵魂”神圣化,而是追求一种价值的生活。他的目的是为了生活。此时的列文对生活现象已有了一些现实的认识,不再那么苛求完全符合理想,而且在更深层的意义上他更加坚定了自己追求有价值生活的决心,不会放弃实践与思考及对真善美的追求,对有价值生活的建构。

让自己生而的意义,生而有价值是托尔斯泰一生和追求,他不断用自己的实践、作品来探索这个关系每个人生活的问题。《安娜·卡列尼娜》就是作家作一种外在的媒介把自己体验到的新的探索传给读者,引起读者的体验与思考,艺术地再现那个时代,那个时代中人们的生活道路。这构建中蕴含着自己的思考结果,同时也带来深刻的社会批判性并实现了艺术上的日益成熟。每个时代的人都要追求自己的生活,这种探索也将给不同时代的人带来借鉴与思考。

注释:

①俄 列夫·托尔斯泰.忏悔录[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108

②列夫·托尔斯泰文集.第十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150

③罗曼·罗兰 著. 傅雷 译.托尔斯泰传[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21-22

④托尔斯泰论文集[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205

⑤俄 列夫·托尔斯泰著. 谢素怡译.安娜·卡列尼娜[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255

⑥俄 列夫·托尔斯泰著. 谢素怡译.安娜·卡列尼娜[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5

⑦俄 列夫·托尔斯泰著. 谢素怡译.安娜·卡列尼娜[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83

⑧俄 列夫·托尔斯泰著. 谢素怡译.安娜·卡列尼娜[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108

⑨俄 列夫·托尔斯泰著. 谢素怡译.安娜·卡列尼娜[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154

⑩俄 列夫·托尔斯泰著. 谢素怡译.安娜·卡列尼娜[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1194

参考文献:

[1]托尔斯泰论文集[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2]赫拉普钦科.艺术家托尔斯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3]潘成德.心灵颤动的轨迹—《托尔斯泰日记》[J].西北大学学报,1998(3)

[4]韦曲.托尔斯泰创作心理中的死欲成份[J].汉中师院学报,1989(2)

[5]陈鹤鸣.美好而难解的“小绿棒”情结[J].外国文学研究,1997(3)

[6]吴译林.托尔斯泰主义和中国古典文化思想[J].北京.苏联文学联刊,1992(4)

[7]许桂亭.安娜·卡列尼娜的宗教内涵[J].天津.天津大学学报,1998(5)

列宁论文范文第5篇

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文学活动既是一个包含诸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同时又是作为人类整个社会活动的一个子系统而呈现出来。[1]文学活动是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审美的精神活动。它由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四要素构成。而文学的一般性质是反映现实生活的社会性的话语活动。体现了文学与反映的关系。文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表现了文学反映的受动性与能动性。从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与反映。马克思、恩格斯都认为,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2]马克思所阐述的这种观点广泛应用于文学活动性质的解说。列宁首先用“反映”一词说明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列宁在著名的论文《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中说:“如果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真正伟大的艺术家,那么他在自己的作品中至少会反映出革命的某些本质的方面。”[3]其次文学反映的观点在那里,得到了更直接和更鲜明的表述。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4]“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现实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5]把文学看成是主体对于客体的能动的认识。

二、文学反映的受动性和能动性的阐释

受动性指的就是作家在文学创作活动中要受到其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制约,他的创作一般不能超越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能动性表现在,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作家还是可以根据其个人的思想认识、艺术趣味、生活经验,来选择他所要表现和能够表现的生活、主题、题材和体裁,还可以选择他所熟悉的艺术技巧和方法。

三、《藏獒》这一文章中反应的受动性

作者杨志军1955年5月出生于青海西宁,当过兵,务过农,上过大学,做过记者。1982年春天,杨志军大学毕业进入《青海日报》社当记者,与草原藏族牧民、草原灵犬藏獒共同经历荒蛮而温暖的草原生活,获得深厚真实的荒原体验,成为与荒原休戚相关、血脉相连的生命共同体。在《藏獒》序中,杨志军说:“一切都来源于怀念——对父亲,也对藏獒。”藏獒是由一千多万年前的喜马拉雅巨型古犬演变而来的高原犬种,是犬类世界唯一没有被时间和环境所改变的古老的活化石。它曾是青藏高原上横行四方的野兽,直到六千多年前,才被驯化,开始了和人类相依为命的生活。由此可见,这部小说是对一个特定群体的反映,它是源于现实生活的。

四、《藏獒》这一文章中反应的能动性

1、写作手法和写作风格在写作手法上,《藏獒》适应现代人的欣赏情趣,更流畅耐看。《藏獒》努力在狗身上做文章,狗上升为名副其实的绝对主角。外部环境、藏传佛教、入藏、部落冲突、藏族习性风俗等,一切围绕藏獒划圈子,伸延婉转在藏獒运行的导轨中,突出表现藏獒的生命历程,人与环境成了辅助和衬托。因而《藏獒》闪耀的狗性、狗情,逼真人类,甚至比喻成人类的化身,恐怕一点不为怪不为过。在作者精心打造下,藏獒完成了形式与精神的和谐统一,上演出一幕幕精彩瞬间和完整故事。

2、《藏獒》体现出的主题这本书的脉络,沿着一只叫刚日森格的狗和主人公“我”双线在展开。既有我所目睹的草原原生态的种种高原雪域的浪漫与神秘,又有一只世界上最雄伟的狗——藏獒——争作獒王的传奇生涯。本书的思想上的主题是刚日森格要得到西结古草原獒群的认同,要获得属于自己的爱情,而不得不以自己的力量来挑战现任的獒王。而主人公?“我”也同样为了获得爱情,为了获得西结古的认同必须去向汉藏所存在的文化差异挑战。

3、《藏獒》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当今的社会由于现实和市场化,而使人的物资享受越来越好,越来越高,精神却处于相对孤独,相对寂寥的状态。《藏獒》中的“我”,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与现实中的我,似乎都一样,处在一个或者现实或者精神上的“荒原”,既在享受一种孤独,又在逃避一种孤独。《藏獒》中是靠我与刚日森格来完成,而现实中的我则既羡慕又崇拜。这本书的另一个特色,则是以艰苦的生活在催逼着我们去直观的看待穷困地区人民的生活。《藏獒》一书所描绘的孩子们,衣不蔽体。赤着双脚即使在雪山,又或者在满是石子的荒原奔来跑去。这本书不论主人公的境遇或危险,或安逸。他们却始终肩负着自己的责任,并且决不轻易的使自己随波逐流。

列宁论文范文第6篇

李老师始终抱着一个信念:班级是自己的家,学生是自己的孩子。正是有了这个信念,她把自己的心交给了班级,交给了学生。她一直对自己是“高标准,严要求”,在教学上一丝不苟,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做学生的表率,以人格感染学生。在她的班主任生涯中,最难忘的是有位学生,由于家庭的原因,对生活失去希望而企图自杀。李老师千辛万苦把她找回,还把她带在身边,同吃同睡,跟她聊生活谈理想。知情的老师认为比较冒险,奉劝李老师别这样,但她没放弃。在她爱心的呵护下,这位学生改变了,最后考上了大学并选择了师范,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教师。为了鼓励学生,她常常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情况、思想动态,以卡片的形式写上她最真挚的愿望赠送给每一位学生。而对于那些缺少关心成绩较差的学生,她会及时送上生日贺卡,这一小小的礼物滋润了学生的心田,并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力量源泉。假期时一个学生因父母外出打工,生活无聊和寂寞时,她把该生接到家与女儿一起生活学习。此情此景,对李老师来说是常事,正像考上大学后的学生给她留言:“老师,我从您的身上看到了妈妈的身影,如果非要将‘妈妈’这个神圣而又美丽的字眼分成‘亲妈’和‘干妈’的话,我相信您一定是前者!您以您的微笑感染着我们,您以您的宽容包容着我们,您以您的行为感动着我们。”李老师所带的班级学风浓、班风正,都是校或县优秀班集体,她自己也成为县首届名班主任。

二、她以严谨与创新,为教学创出优异的成绩

李老师始终把学校的工作放在第一位,从未因私事或公事掉过一节课,日夜在学校劳作。她勤奋好学,不管是教学理论还是信息技术都不放过,虽然她是40多岁的老教师,但其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却是年轻教师不能及的。教学过程中,从不放过一个疑点,把教材吃透,其驾驭教材能力令人佩服;课堂教学思路开阔,逻辑严密,善于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效果显著;作业讲评有其独特的方法,给学生以规范,给学生以启发,能够做到触类旁通;对于学生的疑问能耐心讲解,对待差生不厌其烦,以至于其他年级的学生也喜欢跟她交流,她的办公桌前经常围满了学生。她的教学从不照本宣科,善于用抑扬顿挫的语言把教材中艰涩的东西讲得通俗易懂,把枯燥无味的条文讲得活灵活现;即使是上了好几遍的旧课,她也能上出新花样。学生经常说:听李教师的课是一种精神享受,感觉时间太短了。她曾多次在县、市内成功地开设公开课,研究论文和研究课题的数量是学校之最,所任教的学科会考合格率均达100%,优秀率达90%以上;所教学科高考平均分一直名列宁波市前茅。她的努力得到了市内外领导和教师的认可,获得县“学科带头人”、县“骨干教师”、县优秀教师、市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列宁论文范文第7篇

一、在历史知识的传授上,求“乐”、“喜”、“会”

高中历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采取有效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成功心理,激励学生学习历史的欲望,让学生“乐”学。比如让学生在不同的场合获得不同的成功感,可以对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作出当众表扬;可以对作业中有出色解答或独特见解的学生予以高分;也可以让学生在校内办的刊物或壁报上发表一些作品,如历史小论文、历史漫画等。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学生在学习中会意识到和感到自己智慧和意志的伟大,从而产生骄傲。”在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使学生“喜”学。比如可以改革历史考试方法,用写作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调动学生运用历史思想寻找历史依据的积极性。

我们教师要认识到新课程对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转变的要求,要树立“教”是为了帮助学生“会”学的教学思路。我们提倡的教学指导思想是启发式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地去学,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并且要教会学生分析历史人物、事件的立场、观点,引导学生去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驾驭知识。

二、在基本技能的培养上。求“活”、“异”、“新”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是我们教学的目的。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改革授课的方式、方法,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新课标要求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为学生的禀赋可自由充分地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要“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历史教学有自己的特异之处,它的内涵广博精深,有多层次、多功能的特点。”教师要能运用求异思维教学克服教学模式的凝固化和一统化的弊病,冲破陈旧的思维模式,把思维从狭窄、封闭、陈旧的体系中解放出来,在一个新的领域中进行思维的创造性、开拓性的辐射与复合“求异”思维有益于启迪和挖掘学生潜在的智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苏霍姆林斯基说:“将劳动人民的强大创造精神及其对于生活、理想和追求的种种观念渗进儿童的心灵和智慧,在他们的心灵中,就会激发出为人类的创造精神、思维和技巧而骄傲的情感。”创新意识表现为好奇性、想象性,敢于冒险,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战等心理倾向。具有这种意识的人从不满足于已知,乐于、敢于探索未知,以求得最佳。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克服片面性、表面性、模糊性、线粒性等弱点,努力为学生创设发展创新思维的情境。

三、在价值情感的教育上,求“真”、“善”、“美”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无论是我们教育的整体改革还是教师教学模式的转变都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历史教育必须立足于夯实“民间性”、“多元性”和“社会性”。历史教育必须摆脱宏大叙事――代表官方的整齐划一的政治性阐述,代之以个性化阐述。对于同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感悟和评价来说,不同的教育者会有不同的感悟和评价,不同的受教育者也会有不同的感悟和评价。历史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独立分析历史问题,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求美”不仅能让人感受美,而且能驱使人去追求美,去创造美。历史本身就是一座天然的美育宝库,历史中的历史遗像、胜迹新姿、古今人杰、方物民俗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催化剂,都能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以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使他们积极地去行动,而赋予创新精神的美的形象,就更能感染学生,培养他们创新意识、激发他们创新的热情。

列宁论文范文第8篇

(一)前提或者命题真。这种真是指命题的思想内容是真的。任何一个命题的内容不是真的就是假的,在这里真或假不是用以描述事物状态的,而是评价命题或陈述的内容的。它的核心是针对其所表达的知识或信念的,例如:“台湾不是一个国家。”这个命题的内容是符合客观事实的,所以是个真命题。

(二)推理真。这是指推理中前提真和结论真之间的关系。演绎推理前提真结论必然真,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前提真而结论是或然性真。因此推理真就是推理中的结论相对于前提是必然的真或者是或然的真。这里“真”指的是否再现逻辑推断关系而不是对命题内容的评价。

(三)指派真和赋值真。在逻辑学中(特别是在现代逻辑中)把命题形式当作真值形式,而且只从真假的角度研究每一种命题形式的逻辑特征,真和假是命题的唯一属性。逻辑真在这里指这些真值形式和其中的变项与公式的真假,这时的真假和具体命题内容的真假无关,而只是一种假定的真假和根据这种假定而推论出的真假。

(四)形式真。这是指永真式(重言式)或普遍有效式的真。逻辑学中有一类公式,对其中的变项可以代以任何命题、谓词、个体词总能得到真命题。这类公式的真是一种逻辑关系的真,例如:P或者非P中不管变项P赋真值或是假值,这个公式都是真的。

(五)系统真。现代逻辑建立了形式系统,如果它的定理都是形式真,即都是永真公式或是普遍有效式,那么整个系统便是可靠的和一致的,这种可靠性和一致性就是一种系统的真。

在以上这五种“真”的情况下,逻辑学不考虑第一种意义的“真”,而只关注后四种“真”。后四种“真”在逻辑学中有各种表现,在其他科学中也有这些意义上的真的表现,就被称为逻辑真理。

所谓逻辑真理是一种特殊的真理,是一种因逻辑关系或逻辑原因而成为真的一种真理。逻辑真理不能凭经验而得知其为真,它需要我们借助逻辑分析、语义分析、关系分析确定它们是真的。它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真理是有区别的。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也就是我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或者正确地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从逻辑哲学的角度来看,其重大的基本问题就是逻辑与客观现实的关系问题,任何逻辑学家都要回答:逻辑真理是否与客观现实一致?逻辑真理与事实真理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关于这个理论问题,亚里士多德在其所著《形而上学》一书中明确提出并详细论述了逻辑基本规律(矛盾律与排中律)。在谈到矛盾律时认为,事物不能同时存在又不存在。矛盾律首先是存在的规律。它之所以能够成为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是因为它符合“事理”。亚里士多德肯定了逻辑规律与存在规律的一致性,其根据就是真理符合现实的理论,即所谓真理符合论。它在解释真与假这对概念时说,凡以不是为是、是为不是者,这就是假的;凡以实为实、以假为假者这就是真的。按照真理符合论,一切真理必需与现实一致,逻辑真理也不能例外。可见亚里士多德的真理观,是唯物主义的一元论,这个真理论肯定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但是亚里士多德只强调逻辑真理与存在规律的一致性,却忽视了逻辑真理的特殊性。莱布尼兹是现代逻辑的创始人。他第一个提出了用数学方法研究逻辑学中的推理问题,对亚里士多德的真理一元论提出了挑战。他认为有两种真理:即推理的真理和事实的真理。推理的真理是必然的,事实的真理是偶然的。推理的真理不像事实真理那样依赖于经验,它们的证明只能来自所谓的天赋的内在原则。因此莱布尼兹的这种观点,就成为真理二元论和逻辑真理先验论的一个起源。

基于莱布尼兹的推理真理和事实真理的对立,在康德的哲学中就演变为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的分歧。康德认为一切来源于经验的判断都是综合判断;分析判断是绝对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知识,即先天知识。例如:“白人是人”就是分析判断,在康德看来表示逻辑规律的判断就属于分析判断。

数理逻辑问世之后,逻辑哲学领域中出现了维特根斯坦学派,即以维也纳小组为核心的逻辑实证主义者。他们的一个共同的工作就是利用数理逻辑的成果,发展从莱布尼兹到康德的真理二元论和逻辑真理的先验论,使之获得科学化的外观和现代化的形式。维特根斯坦把逻辑真理称为重言式。他认为重言式的命题是无条件的真,由此他断言,重言式既不能为经验所证实,同样的也不能为经验所否定,也就是说与现实没有任何描述关系。逻辑实证主义者进一步把康德关于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的区分推向极端。在他们看来,凡是先天的都是分析的;反之,凡分析的都是先天的。逻辑实证主义者确立了一个基本的哲学信条:分析真理与综合真理有根本的区别。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卡尔纳普认为,哲学家们常常区分两类真理,某些陈述的真理是逻辑的、必然的、根据意义而定的,另一些陈述的真理是经验的、偶然的、取决于世界上的事实的。前一类推理就是所谓的分析推理,后一类推理就是所谓的综合推理。逻辑真理被看作是分析真理的一个特殊的真子集。

1933年塔尔斯基以形式化的方法给出了真理的语义学概念,他用非形式化方法对其语义学的成果作出概述。他认为逻辑真理同其他真理一样,必需与客观现实相符合或者相一致,在形式语言中,一个语句是不是逻辑真理,取决于它是不是在每一种解释下都成为真语句;同时一个语句在某一解释下是否为真,取决于它在这一解释下,是否与它所“谈论的对象”相一致。可见逻辑真理的概念直接依赖于形式语言中的语句,与它们所描述的客观现实之间的符合关系,这说明它的逻辑真理或者分析真理并非先验的真或者先天的真,它们为真同样是因为它们与现实相符合。塔尔斯基重新建立了真理符合论,表明一切真理包括事实真理和逻辑真理,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必需与客观现实相符合。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真理符合论,肯定了逻辑真理与存在规律的一致性,但是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差别。莱布尼兹、康德、维特根斯坦和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逻辑真理和现实绝对无关,与事实真理根本不同。塔尔斯基主张真理必需以亚里士多德的真理符合论为基础,而且只能以形式语言来构造,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局限性。

认识论认为,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思维中的正确反映。同样逻辑真理也是客观世界规律性的反映。列宁指出,人的实践经过千百万次的重复,它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格固定下来,而最普遍的逻辑格,就是事物被描述的很幼稚的……最普遍的关系。列宁认为逻辑的公理、正确的推理形式是事物最普遍的关系,是由人们实践中千百万次的重复而反映和巩固在意识中。列宁说的最普遍的逻辑格是指三段论推理的正确形式。在这一点上我们说逻辑真和事实真是相容的,事实真是基础,逻辑真是建立在事实真基础之上的,二者是一致的,但是逻辑真理与任何具体的经验事实无关。

第一,逻辑系统的公理和定理的真是逻辑系统设定,其为真的根据是某种初始的逻辑关系。第二,逻辑公理和定理经过解释的真命题,其为真不取决于解释中的内容,而取决于这些公理、定理所显示的逻辑关系。第三,逻辑推断关系这种推论的结论真是一种逻辑关系真。第四,根据逻辑联系词的性质,由逻辑真得到逻辑真。如:A、B是逻辑真命题,那么A并且B、如果A那么B都是逻辑真命题。第五,数学中的逻辑真命题,是建立在公理演绎基础之上。以上这些逻辑真由于逻辑的原因或者逻辑关系而真,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说,在局部意义上,相对于特定的逻辑系统而言,逻辑真理可以说是分析的,是以逻辑意义为根据的,而与任何具体的经验事实无关。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的关系是:事物之间的关系显示一定的逻辑关系,也是逻辑真的基础。逻辑真理在某些方面与事实真理是一致的,但是在另一方面,逻辑真理又与事实真理不是一致的,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之间是一种交叉关系。逻辑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有些逻辑关系是绝对的真,但是另一些逻辑真理是相对的真。逻辑真理之所以为逻辑真理,不是由于它们揭示了事物的本质事物或事物的普遍性,而只是涉及到逻辑自身,只根据逻辑自身而成立。逻辑真理的必然性需要在逻辑自身中去寻找,而不能在现实中寻找。

综上所述可见,逻辑真理来源于经验,但又不同于事实真理。由于逻辑思维的作用,它越远离事实,其真理性越强;当它与具体事实相符合时,即成为事实真理的必要条件。当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一致时,逻辑思维就正确地反映了事物的规律,因此逻辑真理在认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当我们认识世界时,会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作出许多推测和猜想,也会试图把这些思想与已经获得的关于被研究对象的材料联系起来。为了搞好各项工作,我们要正确的调整各种思想关系,从中抛弃不适当的思想,选取可以促进我们前进的思想,这就需要我们在思维过程中严格遵守逻辑规律和规则。只有认识逻辑真理才能更好地认识事实真理,随着人类的经验积累,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的交叉容量必然会不断增大,为了探求真理我们必须保证思维的逻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