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列宁格勒相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列宁格勒相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以地名命名

列宁格勒相机”是以列宁格勒这个城市来命名的。苏联时代的相机以重要城市来命名的器材少之又少。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这款相机当初在苏联的不俗地位。

列宁格勒原名圣彼得堡,是彼得大帝于1703年建立的俄国“欧洲之窗”,二百多年来一直是辽阔的俄罗斯帝国的首都,也是十月革命发源地, 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新苏维埃国家的首都从此迁到了莫斯科。1924年更名为列宁格勒,有苏联第二首都之称。它是苏联最大的工业中心和第二大交通枢纽,同时还是波罗的海的一大重要港口。1932年,苏联在此成立了国立光学机械厂[ГОМЗ(俄文)],50年代改名为――列宁格勒光学联合企业[ЛОМО(俄文)],这就是我们现在通常说的“LOMO”厂。当时苏联从德国莱兹公司购买了大批光学加工设备和产品图纸,这使得该厂一举成为苏联技术力量最强、规模最大的光学工业企业。

实力雄厚的LOMO厂在经过各种风雨的洗礼后于1956年生产出了一款高级平视旁轴取景135相机―― “列宁格勒相机”。它是一款135旁轴发条动力相机,列宁格勒相机主要供记者使用,1958年曾获得布鲁赛尔展览相机金奖。

目标是徕卡

德国的徕卡相机在那个时代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各国竞相仿制甚至憧憬着超越徕卡。

“列宁格勒”有许多地方是可以抗衡徕卡M3的,其中取景测距器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或许是M3明亮、精确、舒适的取景测距器大大地刺激了LOMO厂,于是该厂铆足了劲为“列宁格勒”设计出了同样惊人的装置。它的取景器是一个反伽利略望远系统,没有一般廉价旁轴相机取景器不亮及模糊的缺点,里面全部用菱镜作全反射,镜片精细镀膜。这样的设计简直是奢侈,那个年代对镜头进行镀膜都是件了不得的事,就不用说是对取景器里的各个小镜片进行镀膜了。设计师还很人性化地在取景器里加上了屈光度调节的功能,让视力不好的人也能清晰、准确地取景对焦。取景器内有3.5cm、5cm、8.5cm、13.5cm的不同焦距的取景框,方便更换不同焦距的镜头,其中3.5cm虽无框线,但以全部取景窗所看到的范围为其取景范围。取景器同时具有各种焦距及对焦距离的视角补偿装置。“列宁格勒”比M3多了一个3.5cm取景框,用35mm广角镜头时不要外接取景器,实在是方便不少。很多摄影师都喜欢用广角镜头,罗伯特.卡帕就有“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的名言。当你离摄影对象越近就越显出广角镜头的重要,使用广角镜的便捷也就成了判断相机优劣的因素之一了。在这点上“列宁格勒”比M3略胜一筹,因为M3只有5cm、9cm、13.5cm三个取景框,用35mm头时就显得不够方便了。或许徕卡意识到了这个不足,之后的M系列里就把3.5cm取景框考虑了进去。“列宁格勒”的测距器由三个菱镜构成, 非常精密,其中负责移动影像的透镜组可以微调。这组测距系统能产生最清晰的影像,实现最高程度的对焦准确性。如果只看这些的话“列宁格勒”的取景测距装置完全可以挑战徕卡而且有些地方甚至有所超越。然而遗憾的是LOMO的设计师百密一疏,给“列宁格勒”留下了一个很大的缺陷。其一流的测距系统被安装在了一个质地脆弱的铝质基座上,绝大部分的基座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在氧化等的作用下碎裂成几十块,使调焦精度下降甚至丧失调焦能力。这个设计上的失误是“列宁格勒”无法真正抗衡徕卡的一个重要原因。

独到的创新

还值得“列宁格勒”骄傲的是它的发条卷片上弦系统,这可是“列”有“徕”无的独门功夫啊。在没有马达过片的时代,要作自动卷片并不容易,徕卡最多就是给M系列配个快速过片器,但这个“快速”是相对手动过片扳手而言的,其实速度还是很慢。自动卷片上弦在各种报道摄影尤其是体育、野生动物等摄影上甚为有用。把摄影师的精力从卷片上弦等繁琐、费时的操作中解放出来,一心用在抓取决定性瞬间上是很多人的梦想。说实话“列宁格勒”有很多还是沿袭徕卡的设计,比如镜头卡口用的就是徕卡原创的L39口。但在卷片上弦装置上LOMO的设计师没有循着徕卡的思路依样设计,而是大胆地进行了自主创新,用发条来实现自动卷片上弦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一种最佳的选择,既不会过于加大机器的体积、重量,也不会让成本增加太多。

“列宁格勒”不但在取景测距及自动卷片上下足了功夫,在闪光系统的设计上也让人叹为观止。那个年代用的闪光灯是镁灯,但镁灯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如:启动点燃速度较慢,不同大小的镁灯从启动到全点燃的时间不同等等。为了解决镁灯的问题,LOMO厂在闪光系统里设计出了从前帘停止到后帘启动这段时间的选择转动盘,由卷帘轴控制触发时间,闪灯同步点除了前帘与后帘可选,甚至从前帘到后帘中的任一角度也都可选。“列宁格勒”这点也强于徕卡。可惜的是超强的闪光功能不是摄影人对相机的主要要求或者说是普遍要求,这个亮点并没有起到大量吸引使用者的效果。LOMO的设计师或许为此没少郁闷吧。

苏联相机机身的外型几乎都是平板加上圆弧型边缘,这样的造型并不利于对器材的握持。但LOMO在设计“列宁格勒”时一反常态,把人机工程学也考虑了进去。机身右侧边缘向前突起了一部分,起到了小把手的作用,让对相机的握持更稳定与舒适。一个小的改进起到了很实在的作用,可惜的是这种设计理念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在这之后的苏联相机还是贯彻着原来的平板造型。

镜头的匹配

列宁格勒相机通用所有的L39螺纹卡口镜头,它的配套标头是“朱比特(Jupiter)8”。那是一款相当不错的镜头,虽然个头小巧,通体露出内敛、低调的个性,但是,就是这样一款其貌不扬的镜头,即使在阴雨天里也有着优秀的表现。整个片子明快通透,锐度足够但又不夸张过头,色彩明丽却不妖艳,气氛表现恰到好处。而且相比徕卡头动辄成千上万块的价钱,“朱比特”可是平易近人多了,也就是几百块钱,不愧为高性价比的镜头。

收藏价值

“列宁格勒”从1956年开始生产到1968停产,前后仅持续了13年,总产量约70000台。一款机型的推出既是开始又是结束,没有后续机型,没有系列产品,就像是昙花,惊人地一现之后就迅速地黯淡了。个中原因,林林总总,但总的还是因为当时苏联整体的研发制造实力远未达到徕兹厂的水平。相机的整体质量、耐用性离徕卡还有很大的差距,个别性能非常突出,但并没能进行有效的综合平衡。种种缺陷最终变成了木桶效应,使得“列宁格勒”功亏一篑,抱憾谢幕。但挑战的失败并不影响其作为相机本身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敢于挑战、勇于创新本身就是一种胜利,列宁格勒相机在苏联庞杂的照相器材中无论如何都是最具代表性、最有价值、最值得收藏的相机之一。

如今的列宁格勒相机都成了收藏者手中的收藏佳品,价格从原来的1000元左右涨到了3000元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