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豪情壮志的诗句

豪情壮志的诗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豪情壮志的诗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豪情壮志的诗句范文第1篇

中华大地上出现了一部部骄傲史。伟大的浪漫诗人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无数精华之作,当他躺在床上,看见窗外的月亮,想起了自己的故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将个人的感情与自然融为一体。凝结成一股潇洒而柔美的情意。李白多情,白居易也多亲,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相爱,原本只是一个平凡的男女爱恋,但是经过巧妙的构思,变成了一段富于色彩的传奇故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多么令人柔肠寸断的诗句!李商隐傍晚时心烦意乱,情绪不畅,诗人本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但终究不得施展。他由眼前的景色,想到时光易逝。实现理想的希望渺茫。因而发出深深的感叹“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祖国大地上佳篇千千,名作万万。中华民族是坚强的民族,中华儿女是一群龙的传人。他经过沧桑与悲壮,经过了血泊与动荡,但她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这片乐土上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豪情壮饮,有岳飞精忠报国的豪情壮志,有苏轼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有李清照国破家亡的浓重哀愁,有范仲淹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您孕育了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经纶人士。

您那凹凸的轮廓,和那血液沸腾的长江,黄河。喜马拉雅山是您坚强的臂膀,泰山、华山、黄山、祁连山、峨眉山都是您的骨骼。您永葆那激情的岁月,燃烧了一代又一代的火种。

豪情壮志的诗句范文第2篇

从此,这本经典书走进了我的生活,常常令我手不释卷。绘图版、注音版、青少版的《三国演义》陪伴着我成长,我也成了十足的三国迷。

当看到蜀国被敌军围困,险象环生时,我不禁替他们捏了把汗,焦急万分;当读到诸葛亮镇定自若地指挥,巧妙突围、化险为夷时,我一下子松了一口气;当读到“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时,我不由得对关羽的骁勇善战啧啧赞叹;当看到曹操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时,我感受到了他的豪情壮志……书中的每一个场景都让我心驰神往,令我的血液像滔滔黄河水一般汹涌澎湃。

多少次在梦中,我也悠悠然回到了三国鼎立的年代,与英雄们相会。梦中的我有刘备的谦虚礼让,有张飞的勇敢无畏,有关云长的赤胆忠心,还有老黄忠的侠义情怀。哦,我不就是顶天立地的好汉吗?梦醒时分,床头的《三国演义》当然又成了我的最爱。

豪情壮志的诗句范文第3篇

老师突然说明天要检查作业,这对我来说无疑具有爆炸性。坐在课桌上,借着夕阳的余辉,默默地在课桌上与作业抗争着。最后的结果是我被彻底打败了。我感觉着教室里的气息是如此的令人窒息。下课铃终于响了,我飞快地奔出教室……

我独自静坐在教室前面的台阶上,眼前的铜像渐渐地隐藏在黑暗之中,呆呆地望向前方,此时的我是如此的迷茫。想着自己以前的梦想,不由得笑出声来。“拿高分!考重本!”这一句话说得简单,做起来真的好难好难。望着周围乌黑的一片,不觉眼泪已溢出眼眶……

忽然,眼前闪过一抹绿光,这微弱的光芒顿时吸引了我的目光。啊!是一只萤火虫,它闪着它那淡淡的绿,如黑暗中的精灵,围绕着铜像翩跹起舞,闪出点点亮光,向着远方,径直飞去……

看着那抹绿光渐渐地消失在我的视线内,我似乎明白了什么。我想着这是不是上帝派来的给我指引方向的绿色精灵呢?它好像在跟我说:“不论你多么的渺小,你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吧,相信没有人会瞧不起你,因为你已经做了最好的自己。”

我的思绪飘向了远方,眼前浮现出少年在1910年秋改写的《呈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诗句。1925年,青年重游橘子洲,挥毫写下《沁园春・长沙》:“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伟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激荡着我的心灵。我不禁轻轻吟诵着“恰同学青春,活力奔放;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入楼即静,落座皆学,一路铿锵一路歌。拼三年,数明日栋梁,一中学子!”顿时,我的眼睛闪烁着亮光,浑身流淌着一股劲流,微笑着迈进教室。

我发现教室里并不再令人窒息,我身旁有着我最要好的搭档,我的人生路上并不是我一个人。问题终究会有解决的时候,绝不因为一时的迷茫,而舍弃自己最初的梦想……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而黑暗中的精灵,用它那微弱的光芒触动了我的心灵――只要胸怀壮志,爱拼就会赢!

豪情壮志的诗句范文第4篇

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翻译: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赏析: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第四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之所以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西拒吐蕃,北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豪情壮志的诗句范文第5篇

英雄人物,谁与争锋

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险滩激流,奇峰怪石常常会横亘在你前进的道路上。为了成功,我们只能去面对,去挑战困难。而纵览当代少年,承担起建设祖国大人的新一代希望,面对困难时,却只能表现出胆怯和懦弱,却只能未战先退,自暴自弃,最终一败涂地。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我们惶恐,迷茫之际,也需要有个英雄来激励我们,带我们走出迷茫。

写到这里,我的心灵震颤,思绪也定格到了那放浪不羁的李白身上,回到了他在挫折中能够创造成功的奇迹,回到了他在唐诗上创造的不朽传奇!李白的一言一行,时时激励着我战胜挫折!四年级接近尾声的时候,老师在班里举行了“星级少年"评选会。我自信地昂头,说,我敢肯定,我拿奖是十拿九稳的。我胸有成竹地一个报名参加评选,且洋洋得意地在同学们面前夸口。一片啧啧声中,我飘飘然了,大选也开始了。老师让同学们采取不记名方式投票,不管舍么方法,还不是我胜出!我一阵窃喜。开始唱票了。"xxx","xxx"我心虚了,手心不断冒汗,“xxx!”终于到我了!我了一口气。此后,我的得票直线上升,就快要到半数之际,忽然停滞了。我急了,暗自祈祷:到我吧!到我吧“XXX”,唱票结束。“xxx21票!”我傻了眼,大脑里一片空白。只觉得一定是我听错了。强忍着泪水把票重新了一遍,盼望有奇迹出现。没有错,的确是21票!“XX同学当选!”老师的话语给了我当头棒喝。泪水像决堤的洪水涌出,一滴一滴,含着的都是我不可名状的后悔与心痛。“欲渡黄河冰塞川,欲登太行雪满川。”此时我唯一能想到的,只有我所敬慕的英雄李白写的这句表达坎坷的诗句。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昂扬自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积极乐观;“具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的豪情壮志······这许许多多霎时间占据了我的大脑,让我不由自主地对当选者报以热烈的掌声,心,也释然了许多······

青少年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向英雄学习。像英雄一样挑战困难,战胜困难。,“挫折是强者的熔炉,弱者的坟墓。”就让我们像英雄一样在挫折中焕发出金子般的光芒,谱写一曲新时代的英雄壮歌! 指导老师:冀仙俐

豪情壮志的诗句范文第6篇

诗歌的意境美可以分为好多类,在教学中,应重视诗歌意境美的分析。

一、诗歌的凄清美

一首《雨霖铃》不只唱出柳永心中的忧伤与愁苦,更唱出了千千万万多情人的凄切与悲痛。

柳永可谓调情能手,把那“蝉”说成是“寒”的,更加之以“凄切”二字,又用“晚”“骤雨初歇”“无绪”等词句渲染。悲苦凄凉的氛围笼罩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田。那种将别未别的痛苦心情,唤起了不忍离别的“留恋处”。留什么呢?留一番凄凉悲苦于读者:恋什么呢?恋那一份难舍难分的情感。“骤雨”已“歇”,无论如何也该起程,可那分情,那分爱,怎舍得?“兰舟催发”,是该分别了。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连一声“珍重”都难以说出,“凝噎”时,悲痛以至极。“君不见满山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虽无色趋于霁朗,而离人却是愁云堆积。“相看泪眼”,雨已止但泪不止,雨只是“骤雨”,片刻泪停怎比得上“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那么持久呢?景随离别之进程而变换,情随景物之变换而加深。这番空阔而凄美的意境着实让人感动,涕泪涟涟之时才感叹:“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悲中有悲,冷上加冷。一幅千古绝唱的凄清之美的画面映入读者眼帘,我们不禁替柳永捏了一把汗,这般凄苦的离别他怎能忍受?本词的“情”是“凄情”:本词的“绪”是“无绪”;既为“凄情”,又“无绪”在那“杨柳岸边”加之“清秋节”这般的“冷”,这般的“清”,着实道出了真实的离别情。映出了那番离别意!

二、诗歌的豪迈美

说到词人中的豪迈,莫过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开篇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将自古以来这里出现过的许多威武雄壮的战争故事都概括进来了,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人物的向往。随着赤壁景物的展现,周郎这位英雄人物被推了出来。但在这里,仅仅是伏笔。还没有展开来写。读一读那惊人的诗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幅幅直立的图画展现在你我面前。怀古中的豪情壮志溢于言表,激荡不已的心情澎湃起伏!

当然。豪迈之情还表现在周瑜这位英雄人物的塑造上。“小乔初嫁了”一句道出的不仅仅是小乔初嫁了,更衬托了周瑜的“雄姿英发”。如此动人的姿貌,出众的才华,说明他的确是能担当大任的英霸之器。

豪迈的景中有豪迈的人映衬出豪迈的情,渲染出一番豪迈的美!

三、诗歌中的沉郁美

对于杜甫的《登高》,我们不说别的,单说说那“五意”:“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意”是“万里”。说明在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大背景下,作者远离家乡,难以抑制的悲痛。“二意”是“悲”。一字“悲”含有千万辛酸,千万艰难苦恨,实为凄惨之极。“三意”是“常”。这样的“悲”不是短暂的、一时的,而是常常如此。对于诗人来说,虽感难受,但不愿麻木。此复杂情感难以言表。“四意”是“作客”。客居他乡,总归是“愁”。“愁”国不昌盛;“愁”家不团圆;“愁”天下难以太平。“五意”为“百年”。在时间上在空间上,诗人离不了“苦”,离不了“怨”。读完《登高》,只道一句“好凄凉”未了然。细思量那“沉郁”之情,那“顿挫”之笔,一唱三叹,实为古今难有,确为天上人间万道情!

豪情壮志的诗句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许多多展现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优秀文化的古诗词。入选课本中的这些古诗词,都是古代文人墨客的登峰之作。有描写祖国美丽河山的,有抒发自己豪情壮志的,有歌颂朝代太平盛世的……学习这些古诗词是学生夯实语言功底的重要方式,是学生提升语言水平的重要途径。一些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总是感到困惑:在教学目标中古诗词属于背诵的篇目,学生一遇到背诵的篇目学起来总感觉比较费时费力。那么,在教学古诗词时,有没有哪些好的方法让教师教得轻松,让学生学得愉快呢?课堂教学实践表明:确实有这样的方法。下面笔者将在潜心研究相关课堂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粗浅地谈一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一、“读”――丰富形式,采取多样的读诗形式,理解古诗的准确意思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准确理解最为有效的方式。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丰富读诗的形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读诗过程中,深刻理解古诗词的准确意思。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时,教师采用了多种形式让学生朗读古诗。在一开始教师播放了一段用Flash软件制作的动画视频,并配有男女声两种不同的朗读声音,让学生初步感受了古诗。紧接着教师让学生进行了自由朗读,然后抽生展示朗读。针对展示朗读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又进行了范读,之后教师让学生配乐朗读……学生通过运用各种有趣的形式读古诗词,使古诗的学习处处充满了“新意”,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浓厚兴趣,反复地诵读古诗词自然而然促使学生更为准确地理解了古诗词的意思。

二、“悟”――了解背景,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感悟作者的真挚情感

置身作者所处的时代,站在作者所处的情景,才能切实地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全方位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在兴致勃勃了解背景的过程中,真实地感悟作者通过诗句所要表达的真挚情感。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教师首先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写这首诗的时候作者已经在庐山度过了夏、秋、冬三个季节,他已经从天子近臣变成江湖文人整整十个年头了。在这十年间,他虽然历经了生活磨难,饱受了世态炎凉,但他仍然不趋炎附势,整日饮酒赋诗,自得其乐……学生通过全面了解古诗词的写作背景,让自己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将自己置身于作者所处的时代,站在作者的位置更加确切地感悟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三、“创”――自创新诗,模仿古诗的写作手法,创编自己的隽永小诗

诵读完古诗词优美的诗句,见识到古诗词完美的结构,不禁激发了学生创作小诗的欲望。学生在理解古诗词的基础上进行创编小诗,是对古诗词理解的进一步升华。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造创作小诗的机会,让学生在饶有兴致的写诗过程中,升华对古诗词的理解。还以教学《望庐山瀑布》这首诗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对这首诗的写作手法进行了分析。“遥看瀑布挂前川”这句诗写的是作者第一眼看到瀑布时的样子。“挂”字用得非常巧妙,通过一个“挂”字化静为动,形象逼真地写出了瀑布一泻而下的壮观情景。“飞流直下三千尺”这句诗中的一个“飞”字写出了瀑布喷涌而下的生动景象。“直下”出了山之陡峭,水之湍急。“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句更进一步描绘出瀑布蔚为壮观的景象……在引领学生详细了解诗人的写作手法之后,教师让学生进行了新诗创编,并抽生进行了展示。学生在模仿古诗词写作手法进行创作小诗的过程中,对古诗词的理解更加的深入,在夯实自身语言文字功底的同时,切实提升了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煞费苦心地丰富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形式,借此激发学生诵读古诗词的欲望,让学生在反复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准确理解古诗词的意思;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全面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借此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站在诗人的角度,让学生处在那情那景中确切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师要想方设法触发学生自创小诗的动机,让学生在赞叹诗人优美的诗句、高超的手法的同时,情不自禁地想要创作自己的小诗。简言之,在教学小学古诗词时,教师要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创作,在创作中更好地诵读。

参考文献:

[1]吴敏.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J].生活教育,2011(21).

豪情壮志的诗句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材 文学艺术 熏陶

初中生物教材中大量引用了文学知识,不但勾勒出生物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也使广大师生更加热爱生物科学,并对五彩缤纷的生物界充满兴趣与激情。

1.成语的妙用。在七年级上册中,引用较多成语:如果你生长在乡村,催你晨起的是公鸡,夕照中牧归的牛羊,守护你平安之夜的爱犬,却曾经是你童年的朋友,放眼远眺,“禾苗青青”,“麦浪滚滚”,是你最熟悉的图画。“春风澄碧”,“游鱼嬉戏”,“梁上双燕”,“春来秋去”,常引发你无限的遐想。“蛙鸣声声”,“流萤点点”,伴你进入仲夏夜之梦,其华丽的语言使你想起了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那种恬淡闲适的农家生活。一个“亭亭玉立”使你联想到试管婴儿的诞生。一句“寒暑往来,春华秋实”,勾勒出生物圈季节更迭,周而复始,生物在争渡自由自在生活的场面。成语的妙用对一个刚步入初中的孩子来说对生物学充满了憧憬。

2.古诗词运用恰到好处。教材中大量引用古诗词,拓宽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增强了学生的抽象思维,不仅便于记忆,也为学生笔下的作文功夫奠定了基础。例如在讲到“生物与环境关系”时,一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使学生豁然开朗。“西湖春色归,春风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诗勾勒出了春天万物复苏,气温身高,阳光明媚,水中的藻类植物开始大量繁殖,从而使学生对藻类,苔藓,蕨类等孢子植物展开了幻想,再加上教师形象的讲解,又可以把学生带入美丽如画的春天,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去认识这些植物。“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诗恰到好处的使学生联系到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即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形成云和雨,雨再流到大地,最后汇入大海,周而复始,奔流不息。从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联想到叶片的结构,为讲叶片的结构奠定了基础和设立了悬念。“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说的是秋高气爽,天气渐冷快要到冬天了,迁徙的鸟类开始由北到南越冬,从这句优美的诗句中学生到好奇心增强了:“我要是能飞该多好啊!”从而激起学生疑问:鸟类为什么会飞?这就为探究鸟适行的生理结构和特点埋下了伏笔,也从侧面使学生体会到有关动物行为的多样性。“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千里莺啼绿映红”,诗人笔下啾啾的鸟鸣,给学生描绘出了充满生机的大自然。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从而使学生在心灵深处树立爱护动物、保护动物这一观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以家蚕描绘人生执著的追求,给学生以真谛,以鼓舞,但从另一方面也描绘了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从而激起学生了解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的强烈兴趣,使学生在文学艺术上加深了生物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总之大量诗词的运用,不仅陶冶了学生热爱大自然、把文学与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的情感,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进而为探究生物的奥秘设置了悬念。

3 .寄与植物有关诗句抒怀。花开花落,似水流年。自然界的植物五彩缤纷,人们的情感世界更是丰富多彩。自然界的景致牵动着人们的情感,人们又将自己的情感赋予花草树木,谱写出许多动人诗句。如苏轼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将早春的暖意和生机描绘得细致入微;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则将夕照之下浓郁的秋色尽收笔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写了田园生活的乐趣,给人以返璞归真之感;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对母爱感念至深,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则描写了国家战乱之苦,忧国忧民之心跃然纸上,现代文中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矛盾的《白杨礼赞》、的《松树的风格》都借植物抒发高洁的情怀。因此观察生物,学习生物对学生的文学创作也有很大帮助。

4.借与动物有关诗句抒写壮志。当你在自然界畅游时,大自然中的鸟语花香,飞禽走兽也会给你带来无穷的乐趣与遐想。古今往来,中外作家和诗人借动物以言志,留下许多名篇佳作。如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海燕》,刻画了海燕在暴风雨中勇敢无畏的精神,给人以巨大的鼓舞和激励。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云雀歌》,以高飞入云的云雀,来抒发高远的志向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同志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及隐喻着人民革命的风起云涌,又洋溢着革命者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仅此动物不仅在科学技术上给你以启迪,同时也是人类文学创作的源泉。认真观察动物,仔细领会其奥妙,同样会使学生受益匪浅。

5. 历史典故运用自如。把历史典故运用在教材中,能加深学生对某一生物现象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科相互渗透从而对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献细味不烦!如在讲动物的社会行为时有这么一个历史典故:传说公元前202年,项羽逃到乌江边,看到张良用蚂蚁排成的“霸王自刎乌江”六个大字,气得拔剑自刎。你知道张良用什么方法让蚂蚁排成字呢?学生立即意识到蚂蚁喜食糖,张良肯定用糖在地上写字才招来许多蚂蚁排成字的。这样一来学生对动物的社会行为就理解得更加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