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级人才工作计划

高级人才工作计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高级人才工作计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级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大力实施人才强街战略,深化引才工程

今年以来,我街道根据人才培养计划要求广泛开展需求调研,深入分析全街道人才分布格局,根据我街道经济结构、产业特点以及针对街道内人才需求状况,积极发挥政府职能,多方位拓宽引才渠道,构筑区域性人才高地,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和开发力度,多渠道引进人才,积极为街道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版权所有

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近两年来,街道属新成立的新兴街道,居住的农村农户全部拆迁住进了小区,农民转变为居民,农村转变为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需要各方面的人才,为此,我们在市、区人才市场和《扬子晚报》人才版刊登招聘信息,有200多名大专以上毕业生前来报名登记,经初试、笔试、面试,04年录用了10名本科毕业生到社区、机关及职介所等岗位锻炼,为社区及时培养了管理型人才,促进了社区建设与管理上水平。

2、狠抓业务培训。

今年以来,我们先后邀请人力资源专家前来街道讲座,对街道中青年干部及新聘大学生进行人力资源业务知识培训,系统地讲解人力资源业务内容,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促进人才业务工作上台阶。

二、开展人才资源普查,摸清街道人才资源底数

今年下半年,我们在全街道范围开展了人才资源普查,为确保普查工作顺利开展,街道积极开展了多层次培训,对各单位人事干部、统计员进行培训,通过普查正确掌握了街道人才资源现状以及人才资源的需求,及时了解紧缺专业分布情况,为本年度乃至2006年度引才规划提供基础性的依据。

三、强化考核机制,健全街道人才工作

今年以来,街道针对辖区特点,把人才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人才考核机制,首先实行组织办、党政办为引进人才责任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定期收集人才信息。其次制订街道人才工作考核办法,对引进培养人才提升人才队伍素质、重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进一步改善人才工作环境三大项内容进行量化考核。再次是建立激励政策。通过人才引进考核机制的不断完善带动街道引才工程扎实有效的开展,目前街道引进教师10名,大专、本科以上人才5名,中、高级人才8名。

四、2006年人才工作计划安排

2006年街道将根据区委组织部人才引进工作总体计划安排,结合街道实际,大力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成立组织

街道成立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工委书记××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工委副书记××同志担任,成员由组织、党政办、宣传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并制定好人才引进计划和考核办法。

2、多渠道引进人才

2006年我们将通过市、区人才市场和网上引进人才信息,广揽人才并建立人才信息,对社区管理和街道文化方面人才进行有针对性引进,从而促进街道整体工作水平提升。

高级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到某公司快三个月了。这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一段经历。在这段时间里各级领导在工作上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在生活上给予了我极大的关心,让我充分感受到了领导们“海纳百川”的胸襟,感受到了大发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豪气。在对某肃然起敬的同时,也为我有机会成为某的一份子而自豪。

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将我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通过培训学习和日常工作积累使我对大发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7月份杭州高级人才交流会上认识了杜总,我拿到的第一份资料就是某介绍新厂画册,当时只是觉得企业规模很大,和杜总交谈后,感觉老板很平易近人。对其它方面就不太知道了,特别是对化纤行业几乎一无所知。通过三个月的亲身体会,对化纤行业和某公司有了一定了解。某公司的理念被杜总通俗的解释为五个发,确实是很恰当,本人对这一理念非常认同。公司发展不忘回报社会的壮举,令人敬佩。公司以人为本、尊重人才的思想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这是大发能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某在十一年时间实现跨越发展的确很不容易,争做全球第一是大发的雄心壮志,也是凝聚人才的核心动力。现在某在涤纶短纤行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后还将更加辉煌。

二、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工作,使自己素养不断得到提高。

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每一项工作顺利开展并最终取得成功的保障。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我能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兢兢业业做好本职业工作,三个月从未迟到早退,用满腔热情积极、认真地完成好每一项任务,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平时生活中团结同事、不断提升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一本《细节决定成败》让我豪情万丈,一种积极豁达的心态、一种良好的习惯、一份计划并按时完成竟是如此重要,并最终决定一个的人成败。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渴望有所突破的我,将会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时时提醒自己,以便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越走越精彩。

三、认真学习岗位职能,工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根据目前工作分工,我的主要工作任务是(1)负责公司培训工作;(2)负责工伤保险工作;(3)办公室部分写作和临时工作。通过完成上述工作,使我认识到一个称职的管理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流畅的文字写作能力、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灵活的处理问题能力、有效的对外联系能力、大型活动的策划及筹备能力。在原来的公司里,很多工作我只是管,大部分工作是手下人在做,现在亲手做,发现很多看似简单的工作,其实里面还有很多技巧。

四、不足和需改进方面。

虽然到某来了近三个月,对生产工艺还不太了解,到生产现场时间不多,人员熟悉程度也不够,对分工的工作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计划和长远规划。随着对公司和工作的进一步熟悉,我也希望领导今后多分配一些工作,我觉得多做一些工作更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学习业务知识,通过多看、多问、多学、多练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各项业务技能。学无止境,时代的发展瞬息万变,各种学科知识日新月异。我将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并用于指导实践。在今后工作中,要努力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做好个人工作计划,把自己的工作创造性做好做扎实,为某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几点建议。

某公司正处于企业转型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应该从管理上下工夫,企业管理的好坏,会决定企业转型的成败。首先,要加强思想观念的转变,加大培训力度,特别是管理干部要改变老观念,要从实干型向管理型转变。领导干部定期参加外培,这样可以开阔视野、学习管理理论。其次,公司要健全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权、建立激励机制、完善考核方式。好的制度可以改变人的行为,好的制度可以激励员工,好的制度可以强化管理。第三,要做好后继人才的培养工作。某成立十一年了,当年创业的壮年人已经逐渐变成了老年人,这也是客观规律,从现在起,要做好老同志的传帮带工作,把他们的好做法传下来,永远留在某。第四,既要引进人才,还要用好人才,特别是要挖掘公司内部现有人才,最大限度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

高级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摘要:通过企业自身内部结构、人才的需求变化以及猎头行动等三方面分析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从企业内部和外部制定企业反猎头策略,让企业与猎头进行人才博弈时更有优势,能更好地进行人才管理。

关键词 :中小企业反猎头

近年来,猎头顾问们的目光不单单放在各大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而且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中小企业的核心人才。中小企业对于人才流失现象开始采取措施,“反猎头”行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1 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

人才是一个企业的资源,人才的流动,对于企业有利有弊。但是,人才的频繁流动,对企业而言,更多的是弊大于利。中小企业的人才流失,主要是三个原因所致:

1.1 中小企业自身不足①缺乏良好的组织结构。企业在发展初始的小规模阶段,一般不会过多的考虑组织结构。但是随着企业规模逐渐扩大,如果不能及时的建立良好的组织结构,则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以及人员的稳定。优秀的人才并不愿意从事职权不明的工作,良好的组织结构无疑能为人才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计划。②企业缺乏长期目标。中小企业制定的目标较为短期,缺乏长期战略目标。这样的企业好比是偷生游击队,一旦抓住一个市场机遇,迅速制定工作计划,获利然后转移目标。企业缺乏长期战略目标,人才看不到企业未来,从而缺乏对企业的忠诚度。③没有遵守绩效考核制度。员工和企业的选择是双向的,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双方的约束条件不多。鉴于中小企业请人存在难度,因此会出现员工达不到考核标准,但并没有按制度淘汰人员的情况。企业渴望新的人才,那不可避免的就会有员工流出。严格遵守绩效考核制度,才能达到公平的工作环境,继而创造良好的工作绩效。

1.2 人才的需求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人都有需求,某层需求得到满足后,另一层需求则会出现了。在一层需求得到满足后便会向高一层次的需求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求就会成为驱使人做出某种行为的原动力。如果企业不能满足人才的高一层次的需求,人才便开始寻找机会离开企业。然而此时,猎头无疑是助了人才一臂之力,帮助其跳槽到其他企业。

1.3 猎头在行动猎头要挖的就是企业中的关键性人才,主要是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和技术创新人才。在这个猎头盛行的时代,猎头顾问无处不在。

2000 年,全球70%以上的高层次人才交流都是通过猎头完成的。2001 年,猎头进入中国后,猎头的关注点更多的是在各大跨国企业以及国有企业的高端人才。如今,猎头在中国市场发展了10 多年,猎头顾问的目光已悄然向中小企业核心人才转移。

2 中小企业的内部应对策略

中小企业的人才流失问题严重,外部因素是必然存在的,但是企业自身应当自我检查,审视企业是否能更加完善,提供一个更加合适人才发展的平台。故此,针对企业内部提出以下三点意见:

2.1 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企业的精神文化能用以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规范、群体意识以及价值观念,它是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能体现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个性,反映着企业的信念和期望。

企业精神文化建设,是当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外在表现。企业文化体系的灵魂是企业精神文化,在企业精神文化中,人的自我实现价值是创作不是权力,是工作能力而不是等级地位。

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潜移默化员工的价值观,使员工对企业认可以及忠于企业。这样能使企业全体员工齐心协力,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奋斗。

2.2 企业核心竞争力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独资企业还是合资企业,都会有企业自身的特色。根据企业间存在差异化,企业可以从企业规模、企业文化、企业经营理念和特色、业务特点等多方面着手,寻找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张十分有利的王牌,是其他公司无法复制和比拟的。企业在反思自我缺漏和不足的同时,也当寻找其优势,扬长避短,从而利用企业核心竞争力留住人才。

2.3 完善留人机制首先,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打破平均和等级薪酬主义。按实际工作业绩赋予相对应的薪酬,用最实际的利益留住人才。按实际工作业绩赋予薪酬不仅是公平的体现,同时也是对员工能力的认可。其次,明确培训和晋升机制。在不少中小企业,培训和晋升机制的定义是十分模糊的。明确培训和晋升机制,不仅让员工了解自身在企业的地位而且也能满足人往高处走的需求心理,因此调动了工作积极性,争取获得培训和晋升机会。最后,加强与员工沟通,了解其需求。这是一种情感手段,通过和员工的交流沟通,充分了解其需求,与此同时,也能通过员工了解企业的不足之处并让员工提出意见。

不仅了解了员工的需求,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企业存在问题。然而让员工提出意见,能让员工感到企业对其尊重和重视,增加其对企业的认知度,充分表明员工是企业的一份子。

2.4 人才辞职的应急对策当企业的组织管理者收到一封来自企业核心人才所递交的辞职信时,应当马上行动,请该员工来办公室进行谈话,并且尽可能的避免该消息泄漏出去,引起不必要的骚动。

在与该员工交谈时,应当了解他是否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难,他辞职的原因是什么。如果辞职的原因是工作中遇到了瓶颈,管理者应当尽所能的提供意见以及资源的帮助。交谈中,如果发觉员工辞职意向十分坚定,那么管理者应当代表企业给予其工作祝福并友好的询问他新的去向,表示希望可以保持联系。如果员工的辞职意向是摇摆不定的,管理者在承诺给予帮助后,让其重新思考并约定下一次的交流时间。

2.5 建立人才流动管理机制在建立优厚的奖励机制留住人才的同时,企业也要思考建立人才流动管理来保障企业自身的利益。与员工签订用工合同制度,在合同期,无论哪一方违反合约,都应当付出相应的赔偿。这类用工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违约的一方要承担法律责任。

对于企业给予员工的培训激励,企业也应当制定培训保障制度。避免员工参与企业安排的技能培训后就离职去另一个企业,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要记录每次的培训的人员,资金付出以及培训后的效果评估。当员工离职时,根据这些培训记录计算赔偿金额等事宜。

3 中小企业反猎头策略

猎头作为一个国家中经营高级人才的战略性产业,它的操作方式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保密性和特殊性。反猎头是以守为攻的一种手段,中小企业能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更好的运用这一武器:

3.1 危机预防①发掘核心人才。根据帕累托2/8 定律,一个企业80%的利润是由20%的员工所创造的。企业可以通过工作和职位分析、财务收益及员工收入分析、部门及员工分析、产品和产品群分析、顾客和顾客群分析、市场开发分析、顾客满意度/ 投诉率分析等多个方面来分析企业的核心人才。②培训协议。员工的跳槽发生率往往与其知识技能的市场竞争力成正比。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会给员工提供相应培训机会。但是企业投入培训成本的同时也害怕培养了竞争对手,此时,制定培训协议便能增加核心人才的离职成本,也能降低企业培训资本的投入风险。③让员工资源成为公司资源。在中小企业,普遍会存在客户是员工的客户,并非公司的客户这种现象。然而这种现象会导致,一旦员工离职,公司客户资源流失。因此,企业必须要制定自身的客户资源库,保障自身的客户关系网。④竞业避止协议。企业聘用某类人才时,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考虑签署“竞业避止协议”,这份协议可以成为合同的一部分,也可以单独签订。

签订这份协议,可以利用法律和政策两个手段,在一定范围和时期保护用人单位的核心员工利用其职务关系所获得的商业秘密,为自己或他人经营的公司业务提供便捷,谋取利益。

3.2 人才储备库①现任关键岗位的员工。无疑现在的中小企业,每当提及人才储备库,第一反应是现在的就任人员。确实,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关键岗位的员工是企业的核心人才,核心人才意味着掌握企业的主要客户资源,核心技术等可能关乎企业命脉的信息。因此,把现任关键岗位的员工列入企业的人才储备库是毋庸置疑的。②留意发展为关键岗位接班人。一是在职员工,这类员工逐渐掌握企业的特征,发展趋势。一旦关键岗位人才流失时,该类员工能及时补上,这样不仅有利于鼓舞员工内部士气,也能减少企业的招聘成本。二是高校学生。近年来,不少企业会主动去接近了解高校学生,通过提供助学金,奖学金等方式吸引高校学生注意。待学生毕业时,招聘其为公司员工。虽然高校学生存在经验不足等问题,但是高校生的到来,绝对是为企业注入一股新动力。三是竞争对手的核心人才,竞争对手在一定程度上的业务是与自身公司有相似或相同之处。对手的人才对自身公司而言也是可发展对象。挖对手的核心人物,不仅能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也能削弱对手的实力,达到双赢的局面。③离职的员工。这里所指的人才储备库,并非单纯的是仍旧在公司为公司工作的人才。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们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一点,人才流动是市场发展的前提。因此,离开了我们企业的人才,也应当成为我们企业人才储备库里的一员。

离职的员工,绝对是公司重要的人脉资源,也是回聘时的优先考虑对象。无论是主动离职还是被猎头挖走的员工,其身上的价值是值得企业关注,保持与他们的联系,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或许能在日后合作中创造更大的价值。

3.3 关注猎头,与猎头合作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中小企业渴望制定反猎头策略来预防和避免猎头挖走公司的核心人才,那么企业就要了解猎头,关注猎头的动向。在制定反猎头策略的同时,企业也应当根据猎头的职业特殊性从而选择和猎头合作,以下几点说明能阐释企业应当和猎头合作的原因:第一,企业聘请核心人员不能单单凭简历或者是应聘者的经历或产品从来判断是否录取,应当相应的进行背景调查。选择与猎头合作,能减少时间成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公司受到欺诈的现象。第二,通过猎头检测自身的人才信息保护系统是否安全。企业要选择信誉良好的猎头公司,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并不定时的借助猎头公司,检测人才信息保护系统。第三,猎头的职业道德。猎头行业的职业道德要求猎头顾问不能挖客户的人才。不能在一定期限内二次捕猎同一人才,这是行业的行规,降低客户的招聘成本和用人风险,对客户负责同时也是对猎头自身信誉负责。第四,让企业成为猎头的潜在客户。一旦企业成为猎头公司的客户或者潜在客户名单,那么猎头会主动寻找与企业合作的机会,不仅不会挖走公司的核心人才,反而会向企业推荐人才,建立良好的商业伙伴关系,帮助企业成长。

总之,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端人才,高端人才的世界,猎头无处不在,中小企业不仅要与猎头博弈保护公司人才,而且要与猎头合作,掌握更多的人力资源,从而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斌,程贤文.猎头VS 反猎头[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金素珍.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07-7.

[3]童勇峰.浅析民营企业难留人才[J].中国科技信息,2005.

高级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气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029-02

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

结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和我校教学改革的自身特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主要是更新高等教育理念,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完善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才氛围,为其成功奠定基础,满足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以专业核心课程构建为平台,搭建教学团队的框架结构

1.实施电气专业核心课程制度。在原有的培养方案中,电气专业基础课、专业限选课和专业选修课的门数超过25门,目前急切需要构建的专业核心课程是要对原有课程知识体系进行重组。电气专业的核心课程应满足关联性、整体性和独立性原则。在电气专业众多主干课程中,电路原理、自动控制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场、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之间承启关系清晰,内在联系紧密,同时又各自形成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比较适宜作为电气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确定电气专业核心课程门数及课程名称之后,教学团队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挑选具有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且教学经验丰富、师德高尚的教师担任专业核心课程负责人。同时,加强专业核心课程的网络化建设,提高课程教学的现代化水平。本教学团队的成员承担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均须建设网上教学平台,丰富核心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建立优质的网上试题库和教研成果共享资料库,采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讲授。为了能更好地解决学生答疑困难,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不但每周进行定时定点答疑,均会使用E-mail、QQ、博客等网络平台答疑方式,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的构架。建设好专业核心课程,关键在于建设优秀的教学团队,而优秀的教学团队又必须具备稳定的构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建设的总体构架是“所在二级学院主管、团队负责人总管、团队责任教师具体负责”的三级管理体制,三级之间分工明确,有机协调。

二级学院负责从体制与机制上为教学团队建设提供保障,是教学团队的指导者、支持者和服务者,而不是发号令者。

教学团队负责人统管团队的各项事务,在教学模式改革、团队工作计划制订、团队成员组成、内部经费使用、考核与评价成员等方面均应有相当的自。在团队领导上,选择合适的团队负责人对建设好团队十分重要。团队负责人应善于开拓创新,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以便在沟通、协调与尊重的基础上为团队建设提供组织与服务。

根据电气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需要,教学团队对各门核心课程均应设置一个责任教师岗位,下设2~3个中青年主讲教师岗位,责任教师和主讲教师可兼任。教学团队的建设应形成以研究生(硕士、博士)学历为主力、中青年教师为重心、中高级职称教师为主体的团队结构。

在教学团队的建设过程中,应积极引进电气类企业有知名度的高级工程师加入到团队中来,作为团队和企业沟通的桥梁,为践行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的办学理念夯实基础;成立由专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研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开发教学项目和项目课程,将企业的人才需求引入到培养方案中。

(二)以实行教学实施大纲为契机,提高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

以前实行的教学大纲主要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教学内容指导性文件,被视为一种教学辅助文件。大多数情况下,学生无法看到教师编写的教学大纲,不能充分理解所学课程的概貌,不能充分了解教师讲课的重点和进度,这导致教学大纲与教师教学脱节、与学生学习脱节。

而课程实施大纲详细地描述相关课程的目的、任务、要求、进度安排、评分标准等。在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要求团队教师必须撰写所上课程的教学实施大纲,在撰写过程中对课程整体进行一次再把握,对整个教学流程做到心中有数,对相关重难点能思虑透彻。为了学生在选课时可以用作参考和做上课准备,教师需要将电子课程实施大纲,上传到教学资料共享平台,与学生共享。在教学中严格按照课程实施大纲组织教学,每一轮授课结束以后,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及时发现问题,不断修订更新,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水平。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团队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善于综合,正确思辨,勤于实践。

(三)大力培养青年教师

在教学方面,团队应大力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指定经验丰富、治学严谨的老教师作为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对青年教师“传、帮、带”,实行一对一的指导,指导青年教师的课程教学和科研工作,着力夯实青年教师的理论基础,掌握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团队把青年教师培养与管理纳入团队工作的议事日程,围绕学院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落实青年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培养措施。让青年教师进实验室,协助指导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工作,要求青年教师与学生一样完成实验和课程设计的全部实践内容,增加实践指导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要求青年教师听老教师全程授课,在经过集体备课、逐章试讲、严格评议后才能独立授课。对青年教师的授课情况定期旁听和评议,了解他们的课堂授课情况,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研究改进教学方法的途径,提出建议和意见。

在科研方面,教学团队要努力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好的科研环境,在申报、争取各类科研课题时及时提供信息,并给予具体指导和帮助。组织有丰富科研经历的教授、副教授从各方面,如科研选题、项目申报和论文指导等,负责对青年教师的科研指导。

(四)坚持“工学一体化”,为培养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做贡献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具有强弱电相结合、电工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系统工程与控制技术相结合的特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的建设,应遵循专业特点,根据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气工程高级人才的需求,坚持工程应用与理论教学一体化的理念,培养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强与生产实践一线的结合,更加重视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为此,在学校多项措施与政策的帮助下,教学团队教师应积极展开与企业的合作,加强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应用相结合,积极联系企业共建校内实践基地。团队教师与企业工程师一起,根据企业生产的最新需求,设计和引进包括供电、测量、微机保护屏、无线温湿度监控系统等一系列实验装置,建设和完善校内电工实习和专业综合实验基地。学生可在这个实验平台上充分动手实践,模拟工业现场运行,选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这种模式可以做到教学实验与工业现场的高度逼真,弥补生产现场不能进行运行操作和安装接线的缺陷,使学生达到解决教学实验问题如同处理工程问题一样的效果。

(五)加强教学团队科研和教改能力,促进教改和科研项目与教学的结合

充分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依托硕士点、省重点实验室,积极申报教学、科研课题,撰写教学、科研论文,以科研促教学。围绕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教学环境等内容开展相关教学项目改革研究,促进教学研究成果转化。通过科研项目和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实验室等,积极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的转化,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工作,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以申报国家级、省级、院级教改项目为契机,围绕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课程实施大纲撰写及课改热点、难点问题,引导教师积极申报和承担各级教改科研课题、质量工程等科研项目,让教师边实践、边研究、边改进,以科研形式开展教学工作,促进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的提高。

(六)建立团队建设的制度和机制,保障团队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制订教师培养计划。根据教学和课程建设需要,为各位教师量体裁衣,制订教师培养计划。同时,将教师培养计划和激励措施联系起来,积极努力工作、表现突出的教师有机会获得去国内外培训的学习机会,在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奖的教师,将获得团队经费奖励等,有效调动团队教师参与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的积极性。

2.建立团队定期教学活动制度。为了加强团队教师间的教学经验交流,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团队应按照教学活动制度定期积极开展各项教学活动,要求团队教师积极参加。

3.建立团队教师集体备课制度。两位以上教师教授同一课程要求必须进行集体备课,由各备课组长负责。集体备课的形式多样,每门课程都应有集体备课教案,各授课教师根据各班级的实际情况修改成个人备课教案。

4.完善兼职教师管理规定,制度上确保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工作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三、结语

教学团队的建设是提高电气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团队建设要依据电气专业的特点,紧紧围绕电气专业培养目标,从团队的框架结构、教育理念、专业核心课程构建、课程实施大纲撰写与执行以及运作管理模式等方面对电气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提出构想和建议。

高级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见》(中府〔*〕1号),提高我市服务业发展水平,结合我市实际,现就促进服务业品牌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基本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着力营造有利于我市服务业品牌发展的社会氛围;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分步推进,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业品牌建设机制,扩大我市服务业企业、产品、商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我市服务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总体目标

至2010年,在服务业领域培育3-5件国家驰名商标和省著名商标、30件市级知名商标(商号),发展一批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区域服务业品牌;初步形成服务业品牌建设、发展、保护的良好机制,形成有利于服务业品牌发展的良好环境;各镇区均拥有发挥行业龙头作用的知名服务企业,品牌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市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三、主要任务

(一)提高服务业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品牌意识,增强其品牌运作能力。加强对服务业企业创牌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使其充分认识品牌建设对于拓展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增强品牌经营意识;鼓励服务业企业引进先进服务技术、服务标准、服务规范和管理模式,创新服务产品,促进规模经营;引导服务企业建立现代商标管理制度,加强商标注册、宣传和保护工作。

(二)加强服务业品牌建设基础工作,深入推动服务品牌建设。编制全市服务业品牌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服务业品牌的储备和培育机制,各镇区结合本镇区服务业发展特点做好品牌建设规划实施工作;加快推进商贸物流、餐饮服务、旅游等领域的标准化试点工作,对暂不能实行标准化的服务行业,广泛推行服务承诺、服务公约、服务规范制度。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服务业品牌建设的良好氛围。在《中山日报》等媒体开设服务业品牌建设专栏,充分发挥媒体的导向作用,加强对服务业品牌的宣传;从*年开始连续3年开展“全市十大服务业品牌”评选活动,充分展示我市优秀服务业企业的良好形象。加强对《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工作,强化对商标注册、商标使用、商标管理等方面的指导和服务;加强行政执法力度,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依法严厉打击服务业品牌侵权行为,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四)突出重点,有序推进服务业品牌建设工作。重点支持商贸物流、文化旅游、餐饮服务、房地产、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社区服务等领域的创牌活动,精心选择市场潜力大、技术含量高、竞争能力强的服务业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不断充实和扩大服务业品牌建设队伍。鼓励具有自主品牌的服务业企业以服务商标、商号为纽带,开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加盟经营等现代经营方式,推进网络化和品牌化运作;引导服务企业实施商标、商号、域名的同名注册,保持企业品牌与商号的一致性、整体性,增强企业品牌综合竞争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服务业创牌和品牌推广活动的资金支持。对我市服务业企业在境内外进行商标注册所缴纳的行政性收费给予全额补贴;对驰(著)名商标、知名商号、获市十大服务业品牌称号的企业采取连锁经营、特许经营、加盟经营等方式新设的经营网点,按照《中山市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暂行管理办法》的规定给予支持。

(二)提高对品牌企业的服务水平。对市级以上品牌服务业企业的技术引进、科研立项、申请国家政策性资金等方面,市相关职能部门优先给予支持。市级以上品牌服务业企业需组团到国外进行考察、洽谈、交流、培训的,可优先办理出国审批手续。

(三)加强品牌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鼓励服务企业培养和引进品牌经营、服务创新等方面的高级人才。引导企业经营者增强品牌意识,充分发挥其在品牌创造、品牌经营、品牌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和支持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大专院校组织开展品牌知识、品牌经营和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企业创牌能力和品牌运作水平。

(四)建立健全品牌保护机制。依法严厉打击无证经营、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有效遏制企业商标、域名被恶意抢注等现象。严禁一切乱评比、乱认定活动,除法律法规规定以及国家有关部委或省政府及市政府授权外,任何部门不得组织服务业品牌评价活动,进一步促进品牌评价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坚持创牌与保牌并举,鼓励企业成立商标、商号和名牌保护自律组织,充分发挥相关部门职能作用,形成企业自我保护、政府依法保护和司法维权保护三位一体、相互结合的保护体系。

高级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代建;存在问题;对策

1.前言

我国传统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为“自建自管自用”。该模式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和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弊端日益暴露。为了适应时展的需求,我国于2004年7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明确要求在政府投资项目中要推行并加快推进“代建制”管理[1]。代建管理,也可称项目管理,是以工程项目为管理对象,代建管理可以实行全过程代建,由代建单位(也可称项目建设管理单位)负责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直至工程保修期结束有关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也可以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实行项目前期阶段工作或和建设实施阶段代建。目的在于实现项目的“建、管、用”分离,使责任追究更明确和具体,建立相互约制的保障体系,三权分离,杜绝腐败。由于工程项目代建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管理系统本身相对复杂,使得工程项目代建管理制度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笔者个人认为,要想使工程项目代建管理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在客观评价它现有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前提下,探讨符合代建管理发展要求的针对性对策。

2 代建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促进作用

探讨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代建管理的积极作用,要建立在对代建管理正确定位的基础上,相对于工程项目管理而言,工程代建管理服务对象更加明确,属项目定的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导致其性质、地位、管理权限、管控机制都更具特殊性、针对性。

2.1 工程项目管理更具专业性、合理性、科学性

代建单位在早期策划方案的编制上使其更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和流程。完成通过审批后不会轻易修改,过程更显专业性和严肃性,科学指导整个工程建设的实施[2]。同时,在代建委托合同中,对管理目标进行明确规定,并在代建合同中标明未能按时按质完成工程的处罚措施,规避合同风险。

2.2项目建设和管理更具效率性

代建工作包括设计管理、招标管理、合同管理、现场管理等,工程建设全过程通过代建单位来管理工程项目。传统的建设工作量相当大,相关专业人员及管理成本很高,代建项目管理单位相对更具备专业操作能力。

2.3杜绝腐败

代建制将建设项目的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四个环节各自分开,打破传统模式,使工程承包、各种原材料供应、机器设备采购等方面的招投标活动更透明。代建单位有权行使自主决定权,同时接受政府有关单位监督,真正做到了公开、公正、公平。

3.目前项目代建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1代建责任界定不明确导致代建单位工作存在极大束缚

在代建单位的众多外在阻力中,最大的部分来自建设单位。由于建设单位掌握着工程项目代建费用的最终支付决定权和相关工作的最终确认决定权,因此,即使有代建合同或者是相关的政策法律明确规定了建设单位只是工程项目完成后的使用者,建设过程只起着监督的作用,对代建责任不明确,不能明确回答承担代建方应是专业的工程企业还是其它事业单位也可参与;代建单位只能是独立一方还是可以委托其它企业或被控制单位;代建权力的委托权是属于政府部门还是企业法人等问题,因此出现管理混乱,也无法控制建设单位的过多介入。出于对工程完成满意度、更大更多工程的合作愿望等多重考虑,代建单位不得不处处顾及建设单位的“参考意见”,导致出现代建单位听指挥、当参谋,建设单位施管理、做决定的无奈局面。

3.2项目代建过程管理工作不够明确,代建专业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

代建单位在实施项目代建管理的各个过程都会遇到方方面面的问题,管理涉及到建设目标的建立、工程项目招标、施工阶段工程的投资以及竣工后代建项目的移交。整个过程每一项内容的控制都关系到代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如各项工作不够明确,就会出现整体施工内容、标准、投资出现混乱或错误,阻碍工程进度,影响代建单位的工作被认可度和形象等问题。

3.3项目代建起步晚,管理经验明显不足

该制度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在我国起步较晚,各个地方的项目代建管理办法又各不相同,自身的管理经验未得到积累,与其他地区的经验又得不到交流和借鉴,阻碍“代建制”的发展。

3.4“代建制”推行力度不强,覆盖面小

由于我国代建制仍处于探索发展的阶段,推行力度较小,目前只是在国内较大的城市得到实践,覆盖面广泛性不够,同时缺乏与之相符合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的建立和完善[3]。

3.5传统履约保函在代建制实施困难

我国传统的履约保函制度随着项目施工市场的发展不断完善,代建制作为一项创新的制度,传统模式发展起来的履约保函制度对其并不适用,阻碍了代建管理的发展。

4.工程项目代建管理中主要问题的对策

4.1完善工程项目代建管理办法方案,营造优良的代建制发展环境

明确相关的制度并严格执行,从细处着手,在制度上划分好代建工程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各参建方利益关系,特别是代建单位和建设单位之间的责任和权力,避免出现角色混乱的情况。从代建单位上来讲,要明确自身问题处理的的权力,清楚哪些代建工程问题有权自行处理,哪些问题需要和建设部门沟通、汇报请示,明确建设主导地位。从建设单位上来说,要明确它对工程建设的监督任务,设立专门的监督考核,在建设经费审批过程中,构建第三方支付审核,起到代建方、建设单位、第三方相互监督、相互牵制的作用。促进代建单位工作高效、公开,建设单位监督积极到位不越权。加强各方监督,除了上述提到的三方外,还要充分发挥审计、财政、质检、专业审价机构的监督作用,全方位规范代建市场。此外,国家应加大对代建制的重视程度,加大对各个地方代建制的建设力度,牵头经验较丰富的地区多进行“代建制”技术交流,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为“代建制”的推广创造优良的环境。

4.2明确界定代建管理中各方的责任

为了保障非盈利工程项目顺利、有序地开展,才有了代建制的推行,实现工程项目招标、施工、竣工验收全程的公平、公开、公正。首先要端正工程代建单位与政府机构或政府专门委托机构之间的关系,明确它们之间只属于平等的法律合作主体,不属于上下级,工程代建企业单位不存在被领导和被控制。政府或其委托机构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扮演着对代建单位工程投资、进度、质量有效监督的角色,并非以往对代建单位的直接权力干预。保证工程代建单位、政府或委托机构之间规范地履行自身的职责。

4.3严格控制项目代建过程管理

一是控制好建设技术目标,通过专业的机构确定前期工作后,不得随便更改,以避免过多变更,切实体现前期工作计划在代建建设管理中的重要性、指导性和科学性。二是代建单位要灵活处理工程项目代建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和分解,预先对通胀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科学设定风险分担比例,严格工程变价审核和工程量变更审核。三是严格控制工程进度和完善合同管理办法。四是重视工程交移工作,现在很多合同中并没有这一工作的明确规定,代建单位应注意与建设单位就相关事宜如交移对象、交接时间、过程程序等可变因素进一步沟通明确。保障工程的最后顺利完成。

4.4制定人才引进计划,优化代建单位素质结构

工程项目代建行业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对从事项目管理人员提出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工作经验、协调能力、领导能力和全局掌控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要求。代建单位要根据业务需要,明确制定人才招聘计划,有的放矢,特别要注重招标工作、建设设计、审价工作、机电安装、代建项目管理等专业性较强的高素质人才的招聘及安置。

4.5建立长效的员工激励、培训机制

代建单位当下的发展,容易让已经加盟的高级人才没有归属感,人才流失率大。人才聘用后,要重视员工的具体需求,根据员工需求设定个性工作计划,计划除了有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外,还要细分到近期具体岗位的目标,用切实的工作成就感激励员工工作。此外代建单位还用重视对自身原有人力资源的培训,制定与公司发展相适应的培训体制,完善薪酬制度,激发员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保障团队的整体实力和工作水平。

4.6深入推广“代建制”,实施必要引导扶持

工程项目代建管理专业性较强,它在低费用支出的基础上,能尽可能地保障工程的高质量和效率,“低投入、高产出”的健康科学模式在北京、上海、深圳的工程项目代建管理模式中都得到了实际和证明。因此,为了实现提高工程建设总体水平的共同目标。各地方部门机关都应有义务、有意识地推广“代建制”,加强对代建管理的宣传和普及,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必要扶持,促进工程项目代建管理制度的广泛实施。

4.7完善代建制履约保函制度的制定

履约保函是保障合同内容顺利进行的一种有力方式,合理科学的履约保函能促进代建制的健康发展。履约保函的制定要以避免重复担保,避免资源浪费为前提,设置时要充分考虑业主所赋予的权力、项目额度、项目时限、代建管理费、履约担保等各方面的因素。

5.结束语

政府投资项目是政府实践其基本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投资项目的管理模式又关系着投资项目效果的优劣,进而影响政府职能的执行和政府形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目前我国的工程项目代建管理制度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随着制度的完善和实践的扩大,工程项目代建制度定能健康发展,为科学管理工程项目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 静,浅议代建制的完善[J].山西建筑,2007,33(14):197-198.

[2]付世勇,浅析代建工程的项目管理[J].工程与建设,2007,6 (16):19-20.

[3]区钰珍,论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J].山西建筑,2007,12(21):45-46.

高级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精神,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认真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乡战略,逐步建立人才梯队,为深化经济社会改革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经乡党委研究,特制订如下工作计划。

一、加强党管人才的体制机制建设

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人才工作专题会议,传达各级党委关于人才工作的政策和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总结上一季度工作,安排下一步工作计划。加强学习教育培训及宣传。确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注重学习教育层次的差异性、学习教育内容的专业性和学习教育方法的灵活性,坚持上班时间干部每晚在乡会议室学习制度,定期开展不同形式的专业理论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适时选派业务骨干外出学习取经,切实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每半年对优秀的农村实用人才在全乡进行宣传并表彰奖励。制定实施人才发展规划。构建长期有规划、中期有计划、近期有行动方案的梯次推进体系。建立人才发展评估制度,定期对凉水乡人才发展规划及重点专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二、2015年实施的重大人才工程

1、实施“专业技术人才创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重点针对学校、林业、畜牧、农技、农民专合组织等部门和组织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库,对乡内具有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对象,纳入重点培养领域,年内进行专题培训研讨2次,鼓励拔尖人才参加学术及实用技术交流活动;切实加大对文化战线人才的培养建设,积极实施梯度培养计划,促进文化人才创新能力的提升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2、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抓紧培养“养殖业、种植业”两大支柱产业高技能人才60人。充分利用长毛兔、土鸡养殖培训契机,为苏河乡培养高技能人才。同时,实施“科技兴农”工程,大力开展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建立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基地。

3、实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一是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库。把实用人才的基本情况、技术特长、技术成果、培训情况、发挥作用情况等统一登记,分类管理。二是实行分级管理。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抓好农村实用人才的技术培训。按照因地制宜,按需施教的原则对农村实用人才进行培训。一是“请进来”培训。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聘请农技专家到田间地头举办讲座。二是“送出去”培训。争取资金利用冬季或农闲时机,组织有一定专长,具有初、高中文化素质的农村实用人才到外地考察、学习培训。三是“走下去”培训。邀请农业、畜牧、林业等部门的科技人才,通过与农村实用人才结对帮扶、手把手地教,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科学技术能力。四是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这一有效载体,以林果、畜牧业等特色农业技术培训为主,重点加强新技术、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的培训,分类别、分层次对农村人才进行培训。

4、实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工程。结合苏河乡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加强苏河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意见,建立社会工作人才和党员志愿者队伍联动机制,培养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三、2015年人才创新工作

1、建立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一是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二是加强对乡劳动保障所的管理,明确工作职责,具体负责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训。三是制定创业人才尤其是返乡农民工投身农村创业的优惠政策,激励各类人才积极投身农村创业。四是充分利用政府短信平台免费为群众提供科技致富信息、用人用工信息。五是建立并落实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拿出部分资金对优秀人才予以奖励。

2、搭建人才创新平台。一是开展“大调查,大走访”活动,挖掘各级各类人才。二是利用乡劳动保障所,对年满16—45周岁的劳动力姓名、年龄,学历,特长,就业意向,手机号码等个人资料进行登记,并分别建立专业技术人才信息库,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并定期更新,构建人才工作的指挥平台,为人才引进、培养、开发、利用提供准确依据。三是利用长毛兔养殖,帮助建立一批人才创业示范基地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人才创业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

3、服务创新人才创业。一是积极协调贷款、科技跟踪服务、项目扶持等方面对各类人才给予支持,切实解决实际困难;二是创新人才教育培训方式,坚持对再就业培训,新型农民培训,实用专业技术培训等培训资源和项目进行有效整合。按照“重要人才重点培训,优秀人才加强培训,年轻人才经常培训,紧缺人才抓紧培训”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落实实用技术人才培训,着力提高综合素质;三是搭建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集中发挥全乡各类优秀人才的主导作用,发挥好传、帮、带,形成能人带众人,众人成能人的良好格局。

4、培育创新人才典型。为更好地发挥创新人才的典型带动效应,苏河乡着力培育创新人才典型。开展创新人才先进事迹宣讲活动,重点宣传李国菊、袁芝华等长毛兔养殖大户、农民专合组织负责人的事迹,从而形成尊重人才,争做人才的良好氛围。

四、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1、乡党委严格按照上级相关部门要求,利用浙江援建后续产业合作契机,将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建设与全乡人才工作中心任务有机结合,突出工作重点,健全完善制度,形成长效工作机制。注重载体引才、项目引才、企业引才和发展引才,着力引进带技术、带项目、带资源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团队;突出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和青年英才,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党管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

2、完善人才档案管理。全面建立后备人才信息库,结合组织和人事部门的年度考核结果及个人学习培训结果,及时更新完善专业人才信息资料,严格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对专业人才进行动态管理。

五、2015年专项人才规划

1、全力抓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广泛开展农村技能培训,加大对农村致富带头人、科技带头人、经营带头人等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力度,重点培养一批善于经营、精于管理、勇于创业,能够带领农民群众致富的复合型人才。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大户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的培养,支持他们成为优秀企业家。造就一批懂科学、会技术、善经营、能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2、重点抓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适应我乡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强社会工作人才专业知识培训和岗位实践锻炼。推进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农村社区和公益类社会组织建设,完善培育社会组织和加强队伍管理的配套政策。

3、突出抓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充实专业人才队伍。进一步创新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扩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规模,通过多种培训形式,深入开展新理论、新技术、新技能、新信息为内容的教育培训,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加强对创新人才的选拔管理,做好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评选工作。制定奖励措施,进一步提高高层次人才的待遇和社会地位,激励他们发挥作用。改善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生活条件,拓展职业发展空间。与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4、切实抓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领导。把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制定全乡的人才规划和具体措施;切实做好服务工作,乡领导干部要当好“后勤部长”,把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重心放在服务上,真正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力争取得实效。

(一)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步伐。建设一支思想端正、业务过硬、作风扎实、爱岗敬业的医疗卫生队伍,为全市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把培养的重点放在现有人才的素质提高上,放在紧缺专业岗位和优秀中青年业务骨干培养上,培养一批具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制定规划,搭建平台,有效推进,为此,重点继续办好全市卫生系统管理人员培训班,按结构比例引进各类紧缺的人才,争取通过宣传、制定优惠政策,引进一批适应学科发展需求的高级人才。在市级医疗卫生单位开办各类学术讲座,聘请专家、学者前来授课、现场指导开展业务工作。有计划的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医疗卫生单位进修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业务技能。鼓励卫生技术人员创新科研成果,大力推广新技术、新疗法,增强医学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继续实施“三名”战略,落实各项激励保障措施。

(二)继续开展好技术大比武活动。在全市卫生系统重点突出“三基三严”(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严密、严肃、严谨)的考核。通过技术大比武活动的开展,鼓励和引导全体医务工作者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术、掌握新技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注重总结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完善奖惩措施,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学理论、学技术、学技能,促进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将技术比武基础知识考试成绩作为年终考核、评选名医(名护)的重要条件。

(三)大力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完善以学分制考核为主要内容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制度,年内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公共课程考试人员合格率争取达到100%。同时,积极拓宽继续医学教育途径和渠道,鼓励医务人员通过自学、函授等方式获得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年终学分达不到要求的,按有关规定,在医师、护士注册方面实行“一票否决”。

(四)继续组织开展争创“学习型单位、学习型科室、学习型个人”活动。激发医务人员勤奋学习的热情,大力营造“学习光荣、不学习可耻”的氛围,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年终根据各单位技术比武基础知识考试等情况,评选出“学习型单位”、“学习型科室”、“学习型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五)抓好农村卫生人才培养。一是帮助镇卫生院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市级各医疗机构免费为其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做好对口支援、卫生支农工作;二是继续搞好乡村医生的在岗知识集中培训,按时完成规定的学时,加快知识更新的速度,满足农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

(六)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加强对卫生人才工作的领导,大力实施“人才工程”,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证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实行人才培养工作责任追究制,落实奖惩措施,加强调度与督导,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严格考核,确保我市卫生人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为进一步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实施科教兴医战略,加快人才资源开发和管理,根据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特提出2015年卫生人才工作计划:

一、加强卫生人才储备工作,完善人才资源配置

根据省、市、区卫生人才储备工作要求,积极完善人才资源配置,结合各医疗卫生单位实际,合理引进人才,建立一套选择、培养、使用卫生技术人才的完善机制,强化用人单位引进各类人才的计划性、科学性和准确性,采取公平、公正的方法,完善录用、聘用的相关手续,逐步使人才结构趋于合理。

二、高度重视医疗卫生单位毕业生聘用工作

做好医疗卫生单位毕业生聘用工作,不仅关系到各用人单位的建设和发展,关系到卫生专业队伍结构配置与调整,关系到卫生从业人员的准入管理,也关系到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将人才合理配置纳入各单位卫生事业发展总体规划,结合毕业生就业特点,每年年初制定毕业生需求计划,由区卫生局政工股汇总并进行统筹,以便在人才市场上招考信息,千方百计吸引人才。同时要求各单位每年将临时聘用人员报区卫生局备案。

三、树立人才意识,实施科技兴院

结合卫生工作实际要求各医疗机构积极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环境。要制定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采取多种方式培养人才。要善于发现学科带头人,积极培养学科带头人。要加强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精心培植重点学科、特色专科,靠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带动整个医院的发展,从而促进全区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大力引进紧缺人才,完善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

根据全区卫生发展和重大医技项目需要,加强对紧缺人才的预测和规划,定期人才需求信息。大力引进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学士以上学位或中级以上职称的卫生人才。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卫生事业单位引进硕士博士和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受编制和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上的限制。积极协助解决引进人才住房问题、子女上学、爱人工作等实际问题,切实解决紧缺人才的后顾之忧。

五、推进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拓宽人才开发的空间

人才柔性流动己成为人才工作的一个新特点。其主要特征是:户口不迁、编制不转、智力流动、来去自由。根据卫生支农的有关文件精神,鼓励各基层医疗单位采取咨询、讲学、兼职、短期聘用、技术合作、人才租赁等方式灵活引进国内外智力。我区卫生事业人才工作,也要主动适应这一新的走向,确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得”的引才观念,变“刚性”引进为“柔性”集聚。医疗卫生单位除调动外,可采取短期聘用、技术合作、聘请顾问、人才租赁等方式引进人才技术,进行智力成果转化,为我区卫生事业发展服务。对柔性流动到我区卫生系统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其执业注册等给予便利。

六、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奖励力度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予分配的原则,加大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力度,推行岗位工资。医疗卫生单位在工资主管部门审批的工资总额内,可结合本单位特点,自主制定以岗位工资为主体的分配办法,实行人才保护价以及特殊人才津贴制度:一是单位选聘的急缺或关键岗位上的专业技术人才可实行协议工资,由单位与个人协商,根据个人实际业绩能力水平及预计效益情况,签订工资报酬协议,通过业绩考核予以兑现;二是对引进的硕士博士专业技术人才,进单位后三年内每月可适当给予生活津贴;三是对关键岗位的优秀人才采取项目及课题津贴等特殊分配方法予以补贴;四是对学科带头人、科技后备人才、优秀管理人才给予同上级人才管理部门1—2倍的奖励,在节日期间采取多种形式慰问优秀人才,鼓励优秀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示范作用。五是积极探索低职高聘工作,准备在区人民医院试点进行低职高聘,对长期工作在一线因学历资格、考试原因而没有晋升副高职称的人员实行低职高聘,让其享受相应待遇。

七、规范管理制度,简化区内卫生人才流动手续

区内卫生人才流动要建立公开、规范、简便的管理制度,必须坚持单位专业岗位需要,流动人才专业对口的原则。区级单位之间(全额拨款单位除外)、中心卫生院之间的调动,由申请人出具书面报告,双方单位同意报区卫生局、人社部门批准后办理手续;中心(乡镇)卫生院人员流动到区级医疗卫生单位,报区卫生局、人社局、区委编办批准后按人才流动的相关程序办理手续;乡镇卫生院之间人员流动或乡镇卫生院人员流动到中心卫生院,由申请人出具报告,经双方单位同意后报区卫生局讨论后,交人社部门按规定办理调动手续;新进人员按人才招聘的相关程序,经考试、考核,严格录用,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鼓励人才正向流动,凡本人愿意从区级医院到中心卫生院及以下单位工作的,只要双方单位同意,即可报人社局按规定办理调动手续。

八、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提升卫生队伍素质

要建立健全学习培训制度。要求各单位定期对卫技人员进行以“三基三严”为主要内容的学习训练和以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职业道德素质为目的各种教育培训活动。区继教办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积极发挥区人民医院的医教研中心的作用,提升培训档次和质量,要深入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面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职称晋升、医师定期考核等挂钩的政策,加快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要强化乡村医生培训力度,采取定向委培、学历教育的方法,切实解决乡村医生队伍严重老化与短缺的问题,为构建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提供优质人力资源保障。要加快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配合市卫生局做好全科医生骨干培训,通过岗位培训和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社区护士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诊治和处理一般急症、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促进城市、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今年是县委确定的项目会战年,也是我镇建设大邑“首善之区”的关键之年,我镇将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市、县、人才工作精神,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进一步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建立健全人才开发工作机制,突出抓好人才培训工作,拓宽引智渠道,积极探索,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为我镇工作开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特制定晋原镇2015年人才工作计划如下:

一、增强人才工作的责任感

按照我镇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和目标任务,给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一定要站在战略的高度,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人才工作中肩负的历史责任。结合我镇当前对人才的需要,进一步发挥职能优势,完善政策措施,加大人才开发力度,为新形势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服务。

二、健全人才工作的新机制

(一)强化“三种意识”,开发人才资源。一是“人才标准多样化”意识,即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做到不拘一格选拔和任用人才;二是“人才至上”意识,即要以促进人才成长和作用发挥为标准,切实做好使用、培养、关心,激励人才的各项工作,充分尊重人才的特殊禀赋和个性,达到既用人之长也容人之短;三是“人才大开发”意识,采取“使用性开发”、“政策性开发”“储备性开发”等多种方式,如:进行合理性岗位调整,建立乡士人才库,建立科技示范户,强化机关和村级后备干部培养等,以各种方式来推动辖区整体性人才资源的大开发。

(二)营造“四个环境”,实施人才服务。一是营造政策环境。在各类制度、规定的允许范围内,出台人才政策,发挥政策对人才成导向作用,以达到广罗人才,人尽其才的目的;二是营造社会风尚环境。鼓励人才干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加大人才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崇尚知识、崇尚人才的社会风气;三是营造市场环境。创建本辖区的人才市场,发挥劳动保障事务所作用,通过周到服务、规范运作,科学指导,有力监督,来完善本辖区人才市场体系;四是营造工作环境。加强人才创业载体建设,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三)创新机制,推动人才工作。一是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纠正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的倾向;二是建立淘汰机制,打破人才管理的终身制,建立起人员绩效考核档案,以动态管理解决有进无出的问题;三是在全镇广泛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进一步加强镇村干部人格修养,继续深化“四力”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四)突出抓好人才培训工作。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人才队伍综合素质。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整合培训资源,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丰富培训形式。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加强对年青干部的培养,充实工作队伍。

三、积极探索,开创人才工作的新镇面

(一)、要加强调查研究。我镇领导干部要结合基层基础工作的开展,深入农村,深入实际,广泛听取基层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善于发现人才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要不断深化对人才工作的理论研究,把理论研究和当前各项重要工作的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着重研究带全镇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和广大人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分析新情况,把握新特点,理出新思路,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

高级人才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校规模;行政管理;协整理论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是建立在一定的组织机构基础上,发挥其管理职能, 以维持高校正常运转的一种既定的组织活动。行政工作不是简单的行政性事务工作,它在高校管理体系中既处于领导组织地位, 又处于保障和服务的基础地位。因此,作为高校行政工作的主体部分,高校行政人员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校的规模及今后发展。

一、文献综述

1.高校行政管理研究概述

高校行政人员包括教辅人员、后勤人员以及行政人员,以保证学校教学及科研活动的正常开展。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包括制定学校工作计划,并通过组织能力将制定的计划和决策有效地落实;与此同时,要协调学校各部门各层级人员之间的关系,保障教学科研活动的正常运转。故而,高校行政人员对于维护整个学校的运作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2.国内高校招生规模的相关研究

国内高校招生规模的研究,一部分是运用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对于高校规模发展速度进行实证分析,还有一部分是对于高校规模的扩张因素进行探讨。谢作栩从比较的角度出发研究高校规模发展速度问题,认为目前高校教育规模的发展相对于年均GDP增长而言有一定的规律。李亚椭赋觯高校招生规模的大小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相关程度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结果。闵维方通过对 114 所高等院校的高校规模相关数据分析得出,1999年的扩招致使全国的普通高校规模均有大幅度的扩大,但在规模扩张过程中,高校内部效率没有大的提高,这是因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系统主要是依据“外延式”扩张途径,而高校系统的内部效率指标呈现下降态势,进而使我国高校教学质量受到质疑。

二、高校规模与行政人员关系的实证研究

1.数据的选取

高校的主要产出是培养高级人才和科研贡献,但分析和度量其人才的产出及科研产出存在很大困难。所以在本文中,使用在一些要求不是很精确的分析中常用到的“学生数”这一指标作为高校的唯一产出,作为高校规模衡量的标准。高校行政管理投入则选取行政人员数量,即高校总体教职工数减去专任教师数,由于各高校“双肩挑”教师人数极少,故忽略不计。(数据来源自1971~1991年的《中国教育年鉴》以及1992~2013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2.指标的平稳性检验

对于两项时间序列的指标,本文采取协整分析进行处理。进行协整分析之前必须先检验变量是否是平稳的,本文采用ADF 单位根检验的方法,对毕业生数、行政人员数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毕业生数、行政人员数的原序列都是非平稳的, 对差分的序列再次进行ADF检验,在差分之前,考虑到量纲的不统一,先对其进行自然对数处理。两个指标在一阶差分之后序列在1%的显著水平下变为平稳序列,也就是说,原始序列存在单位根,而且均为一阶单整。

3.协整检验

由于毕业生数、行政人员数均为一阶单整,可以初步判定毕业生数、行政人员数这两个指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为了进一步确定其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考虑到上述两者均为一元方程,所以采用E-G两步法对其进行检验:

由毕业生数与行政人员数两组之间的标准化方程的残差检验结果可以知道,方程的残差t统计量的值小于1%,通过检验,可以得出,两个指标之间均存在协整关系。

4.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因为毕业生数与行政人员数这两个指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故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更直观地反映其内部关系。利用Eviews软件建立的误差修正模型为:

误差修正模型表明:在短期内,高校毕业生人数受当年高校行政人员数量的影响,且影响效果是最为显著的;长期来看,滞后一年的行政人员数量对于毕业生数量也存在一定的影响,而每年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对于下一年的影响亦是十分显著。

5.格兰杰因果检验

协整分析结果揭示了高校毕业生数与行政人员数两个变量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它们彼此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因果关系的方向是否明确,均需对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

由表3可知,高校毕业生数与行政人员数两变量内部的双向因果关系较为明显。从单向关系来看,滞后期为1~3年时,R&D 投入与专利授权量专表现出单向因果关系,毕业生人数增长是行政人员数量增长的原因,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行政人员数量的增长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学生数量的增加导致高效的管理工作负担加重,因此需要更多的行政人员投入以确保学校的日常运行。反之,行政人员数在滞后了4年后对于毕业生人数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之所以没有在短期之间内达到效果,可能是由于行政投入管理需要一定的缓冲适应期,使其产生了一定的滞后性,但是总体上来说,高校毕业生数与行政人员数之间还是形成了良好的互动运作。

三、结论

本文使用计量经济方法中的协整分析方法中的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高校毕业生数与行政人员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毕业生数与行政人员数这两个指标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在短期内,高校毕业生数受行政人员数的影响,且影响效果是最为显著的;长期来看,滞后一年的高校毕业生数、行政人员数对当期高校毕业生数影响也比较显著,其中高校毕业生数滞后一年的自身影响,要高于滞后一年的行政人员数对其的影响。因此,高校行政管理的人员投入量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规模有显著的影响,高校规模与行政人员投入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方的发展、提高均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从而说明,高校规模与行政人员投入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机制。

参考文献:

[]朱泳铁,郑岚.高校行政人员管理机制创新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4(2):24-26.

[2]邓爱华,薛琴.高校行政效能现状与提升原则[J].扬州大学学报,2013(12):60-62.